跳转到内容

大庵先生集/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大庵朴先生文集

作者:李元祯
1693年
卷一

呜呼。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何哉。从古以来。以文自多者。凡几多其人。而连篇累牍。止为口耳之掇拾。夸言艳词。惟是翰墨之绘餙。则虽评之以追琢金玉之章。幻出月露之形。特一艺而已。小技而已。何足为有德之言哉。乃若儒者之文有异焉。积之多而闳其中。发之博而肆其外。不待英华之炫耀。已知蕴蓄之充厚。如木之根茂而实秀。犹水之源深而流长。观乎前辈之作而可验矣。穆陵之世。崇奖儒术。道德行谊之士。接武于前后。时则大庵朴先生。奋起南服。夙有求道之志。年十九登上庠。不复屑意举子业。专心格致诚正之学。方在妙龄。不辍小学。若语孟庸学诗书礼记。无不庄诵而体验之。以至濂洛关闽诸书。幷皆玩索而理会焉。逮其晩年。酷好论语。凡圣人训辞。微言奥义。必精探力索。溯本穷源。质之心而无疑。反诸身而有得。严于人己之分。明于义利之辨。博文而约礼。直内而方外。不求知于人而人知其德。不求闻于世而世闻其名。束帛贲于丘园。声誉腾于朝著。君民有所系望。士林有所取。则其平日自勉之工程。不重以周而能致此哉。惟其责乎己者至大。是以运乎思者不匮。简牍之中。诚意蔼蔼。章奏之间。忠悃恳恳。与仁弘绝交之书。上宣庙论事之䟽。回狂澜于只手。屹砥柱于颓波。士趍不误于邪岐而有以知晦斋退陶为东方道学之宗。人心得免于陷溺而有以知大义不可不明。雠贼不可不讨。好恶不可不辨。纲常不可不植者。未必不有赖于先生之言。若先生者。非向所谓有德者必有言耶。其所以启牖乎群蒙。扶树乎世教者。与游艺词源。鸣一时国家之盛者。孰为重轻耶。盖先生造端向学之功。得于洛川裵公。感发兴起之效。得于寒冈郑先生。如金东冈,张旅轩,金松庵,郭存斋诸贤。皆道德切磨之交也。学问思辨之勤。晩而益励。真知实践之力。久而愈笃。闻善则未始不果于躬行。知过则未始或吝于迁改。若于文章。非所自任。而其心之因言以宣。其言之因文以著者。无非俗累上超脱。道德中流出。先生之殁。于今七十有馀岁。而先生见识之高远。论议之峻整。干云直上之气象。壁立不苟之风节。想像仿佛。有若亲炙于几席之间者。正以遗文存焉故也。是岂可没没无传于后哉。噫吾生也后。虽未及抠衣于函丈。吾王父石潭公。与先生有秦晋之好。不佞闻先生之风慕先生之义。自垂髫至白首而如一日矣。先生之曾孙世煕。将先生遗事。要不佞弁其首。此岂短于觚墨者所可能哉。而顾平生山仰之义。终有不可得以辞焉者。乃敢书之卷以归之。

崇祯后五十二年己未。资宪大夫吏曺判书兼同知经筵成均馆事李元祯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