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默先生遗稿/卷三
书
[编辑]与李参判景奭书
[编辑]尚馨白。伏惟冬寒。令軆万福。前修一书。付于崔右尹令公之行。得达否。尚馨丧儿之后。宿疾益苦。连有恩命。末由赴谢。杜门俟谴。久矣。顷见筵席启辞。惶惧益甚。未知所措。况今是非倒置。忘君负国之人。皆免刑章。而守蹈海之节者。还被訾斥。世道之横流。诚可寒心。无作好恶。非所论于庸流。而前日铮铮者。亦主此论。引避之人。全不举大义。病中孤怀。自不平也。衰疾踪迹。龃龉于后进间。当此时危。进退皆难。倘有两南闲邑窠阙。未可图拟耶。簿书尤非痼病人所堪。而未知措身之地。生此妄计。吁可悲也。专恃眷爱。冒陈私恳。幸望留念焉。
答吴进士添庆书
[编辑]尚馨顿首白。伏承哀札。从审䨪炎。孝履支安。感慰实深。日月不居。初期奄迫。摧痛如新。何以堪过。尚馨顽命不死于草土。病喘苟全于围城。忍见今日事。信知办死生之难也。庙堂无人。群策莫伸。纲纪已失。万目皆废。此后未知税驾之所也。如尚馨位卑言轻。涓埃无补。城中之䟽。留中不下。三臣之箚。又命出给。盍朝之鸣。只忤于时。再䟽乞解。亦未得请。适有命牌。病未能进。例罢而还。虽似未安。幸则幸矣。此生于世。更无所望。不欲自衒孤直。厚招拳踢。祗可养疾闲中。以毕馀年。则私计可谓得矣。清汗欲已饱矣。不必更有所事。则唐船虽或蔽海。岂有容易问罪之举。皇朝洪量。纵无见责于他日。纲常废绝。至今未有陈奏之事。恐或不逞之徒。因此借口。则将何以为计耶。只冀庚炎。从礼自爱。
答兪察访湜书
[编辑]昨承一纸告别。日已昏暮。未及修谢。达夜耿耿。古人诗云。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盖善写情境也。尊以少年知旧。住在近邻。而身在大病中。未做一日良晤。今又告此阔别。病怀益觉凄然。尚辅令公。时在异域。归期未定。尊归索莫之怀。必倍于生也。只祝冻程行迈万安。岁寒益加珍啬。
答赵察访平书
[编辑]尚馨稽颡再拜言。伏承前后手滋。备审静履珍胜。哀慰不已。来谕警诲。策励良勤。期至玉成之地。深感且赧。尚馨性拙才踈。与世龃龉。游䆠之念。不期自绝。平生所嗜。只在经训。而不但衰老病侵。废阁已久。朽木难雕。尚未立诚。蹉过一生。恐未免乡人而死也。目前显著之地。犹觉十病九痛。何能省察于细微疵吝乎。苟能知之。践实亦不难矣。隔阔至此。山馆必静。欲俟日暖。因事一往。而非徒衰经出入之未安。亦恐气力之不逮也。
上沙溪金先生禀目
[编辑]近思录砭愚篇中。不知戒其出汝者。归咎其不出汝者。前见退溪之释。不知之意。止于不出汝者之下。读之。每觉晻昧不明。以尚馨管见。则不知之意。当止于出汝者之下。盖谓戯言戯动。出于汝者。所当自戒。而或者不知致戒。过言过动。不出于汝者。不当归咎。而或者反自归咎。此所以长傲且遂非也。如此读之。则似得上下文理明白。前后语意照应。而退溪栗谷两先生所释。不如是。故不敢自信。近读性理群书归咎上有反字。注说亦分明。不似叶注之矇眬。有两不知字也。此则尚馨之所见。偶与之合矣。商订赐教。如何。
答。当从叶氏及退溪,栗谷说。性理群书。加反字非是。赵孟𫖯及雪庵所书东铭。有反字。皆非也。
横渠先生说中。每日须求多少为益。知所无。改得少不善。此德性上之益。止此问学上之益也。此两段。栗谷先生。亦以为峣崎难读。而尚馨前日所见。则先言一益字。以示学者日日求益之意。而分开两益字。以言德性问学之各有所益。故须求多少为益之下着이니。读之者久矣。后看栗谷之释。又闻先生之言。始悟其非。今见赵佥正遴所定讲疑。亦与愚生初见偶合。然此则语句分明。虽似易读。而全章文势。皆不如此。更赐斤教。如何。
答。此说。鄙自少时。从栗谷以求字释善字下为句绝。近年见郑时晦之注解。改前见。以为益句绝作이니。通德性问学二者为益看。以退溪及郑守梦之说。欲定之。高明之意。亦如此。恐为得之。子集云。栗谷解似长。盖须求字及上下多少字。相为收杀。颇有意味。若以益属上句。则为字似短。且知所亡改得少不善。语句短涩。殊无意味。上文今且将尊德性道问学为心。日自求于问学上有所背否。德性上有所懈否云者。只是欲学者。以是为心而日求之。乃为初学劝勉之言。若从退溪,守梦释。则知所亡。改得少不善。专言行也。无点检日自求之意。与上文将二者日自求。文势不合。而栗谷说则虽属于行。而专言日求点检之事。与上文互相收杀也。愚更考之为益句绝。文理短涩之说。果似然矣。郑时晦之意。以知所亡。乃知之事。属于德性上未稳。故欲避之。以他意看之。然先知后行。与栗谷之意。无异也。
买乳婢章。但有所费下。栗谷先生着니라。每读至此。不能无疑。所谓若不幸致误其子。害孰甚焉者。以文势观之。则其子。即主人之子也。盖谓买两乳婢而畜养。则所费必多。然不幸而致误其子。则误子之害。甚于费财之害也云尔。乳婢之杀己子。而专食主人之子。必不忍为。以一乳分食两儿。则不无致误之弊。其家亦恃一乳母。而不幸乳母死。则亦有致误之弊。所费虽多。不如买两婢之万全也。然则但有所费下。当着어니와。然后似为恰好。未知如何。
答。若不幸致误其子者。乳母之子也。因上文因己子。杀人之子而言也。栗谷着费니라。为是。
通书圣可学乎章。无欲之谓诚。诚者。一而已矣。盖心上闲念千头万緖。皆由于不诚。苟能持敬。而至于立诚。则私欲消尽。一理昭融。所谓无极之原。而圣人之本也。此周子极至之论。而两程不从周子之论。又以无妄释诚何欤。尚馨意以为欲与妄一也。而无欲云者。似涉空虗。老佛亦能之。妄字。兼人事上说。必改以无妄。然后彻上彻下。尤为精密。程子之意。盖亦以是欤。
心经西山真氏注。论精一执中。与克复为仁。异而同者。详尽无馀蕰。盖人心道心。不过天理人欲之分而已。食色亦属人心。则人心固不可全谓之人欲。然听其自肆。而不能遏制。则终为人欲而已。克己复礼。亦不过克己私复天理。而圣人不曰复理。必曰复礼者。岂不以理字高远。而无下学执守处。故必以礼字言欤。礼字通于下学上达。而圣人之教。必欲从人事上达天理。然则博文约礼之礼字。亦如是欤。先儒每于礼字谓未稳。必欲易理字而后已者。似有此意思而终不说破。抑欲学者有所自得耶。
子谓颜子三月不违仁。其馀日月至焉。仁者。大抵无一毫私意而已。盖公者。义理之源。私者。利欲之根。必克去私意。然后义理昭著。学者持敬。一日无一毫私意。则一日不违仁也。二日无一毫私意。则二日不违仁也。积而至于一月。则所谓诸子日月至焉者也。至于三月不违。则颜子之所以几于圣人也。用工之方。专在于程子所谓涵养须用敬。而必以进学在致知双言之。盖存养,致知。不可偏废者。而致知主思。思则闲念纷起。不能宁静。私意间出。仁之所存者几希。此由涵养之功未熟而然耶。圣人动亦静。静亦静。而常人一日不能静。仁之日月至焉者。亦难矣。此非学者之所当痛省处乎。尚馨于致思上。用功久矣。或有通处。而心界依旧走作昏倒。未能收得。此由持敬之工间断。而诚有未立而然欤。
子谓曾子曰。吾道一以贯之。门人问之。则曾子对以忠恕。夫忠恕。为一贯之意。每恨未能了悟。及看二程全书。伯子所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不其忠乎。天地变化。草木蕃。不其恕乎之语。然后始悟其一以贯之之意。然此天地之忠恕也。圣人之忠恕。亦与此同。而学者忠恕。则未可遽议。于此当有下学之工矣。夫忠者。尽己之谓。恕者。推己之谓。必尽己而后。恕可以推也。盖吾与天地万物。一理一气。本为一原。而畦畛楚越。未能相通者。私意为之间隔也。学者。必主敬軆仁。克去己私。然后可以尽己之性而为忠也。若有私意间隔。则父母兄弟间。亦有物我。恕安能行乎。古人所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夫不获。若己推而纳之沟中者。以能尽己之性。而无一毫私意故也。然则忠者。诚之异名。而一者。诚之谓。诚则必一。一则必通于万殊也。此忠恕为一贯之意。而其用功之方。则必由主敬行恕。而可以到此地位否。以上四条。愚见如是。而未知必合于先儒之意。折衷赐教如何。
答。下四条所论。大槩得之。至于第一条。通书下所谓无极之原。此言恐有病。未知无极之上。复何有原乎。其中静虗无妄。与克己复礼。必训作理字之说。真佩服省念也。甚善甚善。
承重孙无后。只有曾孙妻。而妇人无主祭之礼。支孙之为玄孙者。当奉其祀耶。
答。承重曾孙已死。则不可以其妻生存之故。计代数。若有玄孙生存者。则当奉祭祀也。
一人奉外曾祖祀者。虗其室堂一间。奉安行祭矣。及其年老无后。所居屋舍弊坏。移处蜗室后。神主则移安无所。或云即可埋置。只于俗节祭墓似宜。未知何以则情礼无欠耶。
答。奉外祖无子孙之主。至曾孙便埋之。似为未安。
丧人病羸。朝夕馈奠。不得亲行。则在寝房哭泣。情则然矣。但于礼貌何如。且有不得已事。离几筵在远方。则只于朔望望哭而已乎。若在墓庐。则朝夕上墓哭乎。朱子丧中。寓在寒泉精舍。未知何以为礼。
答。丧人有病。不得参上食。则在寝房哭泣与否。何可定礼。且在远方。则无哭泣之所。似不得行礼也。在墓庐则朝夕当上冢哭之。若墓所稍远。则望哭似可。朱子丧中在寒泉时。行礼节目。不能详知。只有常在寒泉。朔望。归奠几筵而已。
奉命出使他国。不幸身死。则以柩将命。古有其文。若闻父母丧。或使事未了。或遭变乱。值风波。未能趁时奔丧。则当行成服。而家礼无成服一节者。何耶。
答。不能奔丧。则当成服。家礼变服之变字。恐成字之误也。
三年之丧。既葬未久。若家有染疾。势在避出。则朝夕上食。何以为之。以初终袭后。即设奠之节观之。使神依食之意。惓惓。葬毕。神主新成。与初丧魂气未定。不甚异也。在寓所。设几筵行之。何如。奉出神主。或有难便。书纸榜上食。亦何如。
答。以疠疫不得已出避。则奉神主。行上食似宜。书纸榜上食。又其次也。
家礼忌祭之文。前期一日。致斋而变服。不食酒肉等事。皆于忌日内为之。世俗前期三日。素服致斋。不食酒肉。此礼近厚。从俗无妨耶。
答。忌日前数三日。素服不食肉。似为过中。不食肉一节。前期一日不食。固无妨。鄙人壮年。前期数日不食肉。到今年深。只一日不食肉。亦未为当也。此等礼。虽从俗可也。变服则不须从俗也。
祭用玄酒之意。略见于礼记。时祭有设用之文。而忌祭则无其文。三年之丧。始设于卒哭。又用于祔祭。而练祥之祭不用。何耶。
答。玄酒用之于卒哭向吉之祭。又见于祔祭及时祭矣。小大祥禫及始祖祢祭忌祭。则蒙上文上同之文。更不逐条言之。无可疑也。
家庙望日设茶之礼。国俗不用。假令得某物为茶。非常时所用。则亦似未安。以清醴代茶用之。何如。
答。茶非生时所用之物。不须荐用。
庶孽与士夫。每事必有等差。而至于尊其亲之道。似无有异。题主称以显考妣无妨否。考妣者。父母死后之称。似非崇号。去显字。只称考妣。何如。或曰。妾子题母之主。良人则当以母良人某氏书之。贱则以母庶人某氏书之。此说何如。
答。庶孽虽贱。尊敬父母之道。岂可异于他人。当称显考妣无疑矣。但妾母之子。朱子云。避嫡母。止称亡母而不称妣矣。母之良人庶人。为其子者。不必分之。但初丧书铭㫌。其子不与焉。护丧之人所为也。国法。庶人不可称某氏。铭㫌。恐当书某姓之柩。如何。
一人家神主。遭恶少污辱之变。至于不洁。则当洗涤而改题耶。抑亦改造耶。若必改造。则题主后。旧主如魂帛。置于其傍。设奠告辞后。埋之墓侧耶。
答。若不得已改造神主。则旧主埋于墓所。似可。
人有无嫡子者。只有婢妾二人。二妾所生长子。皆痴顽悖戾。不可承祀。有次子稍贤。遗命奉祀。未及成文而没。则以遗命传次子耶。当据礼传长子耶。
答。废长立少。虽其父有文记。不可。况遗命。何可从也。
应制录祭文、笺、教书、不允批答
[编辑]章陵陵上失火。慰安祭文。
[编辑]回禄煽灾。焰及寝园。言念震惊。怵惕靡安。玆遣重臣。展省兆域。告慰陟降。冀歆泂酌。
仁顺王后神主改造。慰安焚香祝文。
[编辑]德薄获戾。天笃降割。庙貌蒙尘。木主见失。改造维新。凭依如旧。虔奉告慰。益增悲疚。
宗庙九室。慰安焚香祝文。
[编辑]否德致祸。庙貌播越。蒙尘既惨。忍见沦没。旧室还安。式赖威灵。斋沐告慰。神其永宁。
肃宁殿。王世子亲祭祭文。
[编辑]衔恤异域。祥禫已阕。于我何哉。昊天罔极。再瞻梁梠。孺慕弥笃。事非获已。行期又卜。曷月方旋。斋沐以辞。祗荐泂酌。庶几格思。
肃宁殿。王世子亲祭祭文。
[编辑]遭国多难。衔恤异域。羹墙莫凭。霜露屡易。祥禫已阕。久阙躬享。寤寐缠痛。负罪天壤。今又远离。孺慕弥新。逢罹靡室。追远无因。诚文可举。俎豆是陈。陟降如在。庶歆明禋。
金溱五子登科。致祭祭文。
[编辑]惟灵。业精弓马。名擅州党。有才无命。抱恨泉壤。天锡尔类。俾炽而昌。馀庆不替。五桂联芳。白眉腰金。尤著忠壮。墨衰临阵。死事可尚。式举彜典。丕示宠奖。泉台有知。庶几来飨。
卒监司郑孝诚致祭祭文
[编辑]惟灵。明刚之资。精敏之质。莅事勤干。寔孚名实。历敡中外。非由科第。累试专城。到处留惠。剸剧奉公。不避㤪谤。尹釐江都。固我保障。丁卯冦深。益著贞亮。曁察湖西。亦符人望。暮齿当官。聡明不衰。冰檗自守。宁让四知。一家父子。千载风云。邦运极否。大乱斯臻。主将失律。满城鱼肉。爷儿并命。阖家全节。感念幽明。寤寐泉涂。英风尚烈。愧彼全躯。遭时板荡。益轸予心。遣臣致哀。庶几来歆。
卒宁社功臣崔山辉致祭祭文
[编辑]惟灵。簪缨世裔。诗礼家声。早年筮仕。不阶科名。历试郡邑。颇有声绩。慈祥留惠。廉简自饬。往在戊辰。孽臣谋逆。炳几先告。克施天戮。功存社稷。名映勋籍。云胡无禄。遽至不淑。言念功载。寤寐泉涂。以子知父。〈缺缺〉无辜。不负忠孝。无愧永锡。没有馀哀。致礼窀穸。灵其不昧。庶几歆格。
卒同知中枢府事朴兰英致祭祭文
[编辑]惟灵。早起寒微。恒怀疢疾。弓刀发身。行阵展力。戊午西征。名隶部曲。元戎失律。沦陷虎口。间关归朝。责效涤垢。衔命殊方。备尝险阻。邦家不天。大乱斯棘。周旋敌阵。宁畏斧锧。对不易辞。竟被惨毒。死事有光。增予怆恻。惟彼偸生。能不惭䩄。泉涂有知。歆此菲奠。
卒平安监司李硕达致祭祭文
[编辑]惟灵。杞樟时材。簪缨世裔。早攀龙鳞。继决科第。历试郡邑。声绩居最。莅事勤干。临民恺悌。律己剸烦。威惠并布。分忧保障。捴戎门户。游刃恢恢。盘错利器。升授方面。盖亦注意。一隅长城。庶几有截。邦家不幸。遽有斯疾。年纪方壮。犹望勿药。旋闻玉折。天夺何速。时当艰虞。益轸痛惜。遣官致哀。庶歆泂酌。
中殿册封。谢恩皇太子笺。
[编辑]前星耀彩。钦愿戴之仁声。法服䟽荣。荷导宣之休命。龙光远曁。蝶域同欢。伏念臣偏被隆私。仅纪坠緖。当桑楡之未暮。遽缺内仪。念𬞟蘩之无尸。幸备中馈。岂料圣慈之曲念。不待藩奏之屡烦。冠裳既锡。其便蕃纶綍。又申以涣汗。琅凾玉捡。灿烂七章之文。凤翥龙腾。丁宁一札之旨。伏遇〈云云〉。令闻亹亹。成性存存。四德罔愆。孝敬克彰于震位。万方属望。元良允协于乾文。遂赞柔远之猷。特颁从爵之数。臣敢不菁茅输贡。葵藿倾心。水折必东。讵暂忘于少海。星环拱北。庶永瞻于太微。
方物笺
[编辑]册命揄扬。偏承雨露之降。土物菲薄。敢献芹曝之诚。右件物等。产异楚苞。品惭周篚。窃效雀环之献。聊陈鸡戟之仪。
教江原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李澥书
[编辑]王若曰。识诚臣于板荡。畴能捍我于艰。别利器于盘根。佥曰非卿不可。诞告用亶。惟既厥心。惟卿冰蘗家声。箕裘世裔。安刘必勃。早抱经济之谋。惟尹曁汤。适遇风云之会。功勋不在人后。才德毋忝尔先。铁券丹书。既参麟阁之画。朱幡皂盖。累迁鸾棘之栖。顾玆关东之险要。实同河内之硗确。虽在丰亨之日。尚患苏完之难。矧今涂炭之馀。尤重抚摩之责。畴膺选命。莫若勋贤。玆以卿为江原道观察使兼水军节度使巡察使。卿其軆予宠章。勉乃职事。疮痍溢目。吊死问生之当先。抚字劳心。救焚拯溺之宜急。流亡若何赈业。黜陟务尽严明。撰舂陵之苦词。当效元结。举故人于赃法。毋让苏章。悦民贵乎推诚。服人在于洁己。予敢多诰。卿亦熟谙。处决小官。何待奏闻。系关大辟。宜禀指挥。于戯。凡百可虞。无一足恃。言念在莒之辱。处崇高而何安。式遵分陕之规。尽忠荩而不替。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左议政缺缺再度呈辞。不允批答。
[编辑]王若曰。安危在大臣。方切注意于笃棐。进退关时运。岂合控辞于艰难。讫可三思。毋庸再让。惟卿才堪鼎鼐。名动搢绅。潜援五龙。办乾坤旋转之绩。连跻九棘。著经纬密勿之能。功业莫与争焉。朝著无出右者。顷缘边祸之非构。益验神鉴之精明。悔不用蹇叔之言。贻辱宗社。仍复起张浚之废。擢位台司。惟其抱贞亮之心。是以殚夷险之节。间关敌阵。解纷岂待于汝偕。险阻殊方。衔命不惮于吾往。念卿尽瘁靡盬。坚予委任勿疑。信如蓍龟之灵。与同休戚。待以柱石之重。毋负始终。况今时事艰危。惟待宿德弘济。岂料仰成之际。遽上乞解之章。伊寡人倚毗之诚。虽或未尽。惟元老辞退之道。宁容自轻。绿野倘佯。在淮蔡蘯平之后。昼锦啸咏。际庆历亨嘉之辰。此诚何时。草动之民心靡定。事无可恃。土崩之国势如丝。忍说入郢之羞。难忘在莒之辱。方将上下之勤恤。以期基命之维持。敷心腹肾肠。诞告予意。作股肱耳目。惟勉厥心。勿以去就为辞。宜思轻重所系。于戯。务存大軆。毋滞细规。捍我于艰。固当为国尽节。保后胥戚。何暇俾躬处休。丞回遐心。须軆至谕。所辞宜不允。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右议政沈悦呈辞。不允批答。
[编辑]王若曰。势未能支。方念国步之多难。义不可去。宁容家髦之逊荒。咨尔股肱惟良。听予心腹之布。惟卿通明资禀。缜密谋猷。才合经纶。朝廷无出其右。功多翼亮。社稷所赖而安。素知致理之方。益殚匪躬之效。初司地部。调度不乏于艰虞。旋代天工。笃棐庶期于夷险。惟卿抱负也重。故予谕留之深。弥纶大业之斯期。任之专也。震撞百责之攸萃。委而裁之。何图注意之隆。遽陈引疾之恳。岂时事之判涣。未可有为。将予诚之薄凉。不得安位。存羊爱礼。寔欲遵于旧规。引咎洁身。夫岂合于大体。况今国步之方殆。抑亦天灾之沓臻。才经兵火之荡残。疮痍未起。仍遭饥馑之荐惨。流亡可哀。须念北门之殷忧。休慕东山之高蹈。辞轩冕而自逸。此岂悬车之时。虑宵旰之方深。未知税驾之所。永肩同休共戚之义。益轸持危扶颠之谟。桑楡暮年。固知夙夜之难任。岂弟令德。必有神明之所扶。于戯。人望难孤。予言不再。邦其沦丧之不待。卿岂在家不知。事堪痛哭者固多。予实为君无乐。毋拘小嫌之避。务思大义之归。丞回遐心。式副至意。所辞宜不允。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祭文
[编辑]玉果县祈雨祭文
[编辑]敬惟明神。镇玆近土。兴云吐雾。泽施斯普。一方受赐。雨旸时若。今也屯膏。胡至此极。节属南讹。旱魃为虐。山川焦竭。田畴龟坼。罪在守土。实惭罔德。泽不下究。诚未上格。获戾神人。致咎宜然。顾玆蚩民。何辜于天。旱沴连岁。十室九匮。遑遑困顿。大命近止。耗斁又极。胡宁忍此。哀我瘅人。靡有孑遗。费隐虽异。神人一理。洋洋在上。无物不体。况尔有神。主此雷封。盛德无私。有感必通。玆奠菲薄。愿察诚衷。油然沛然。既沾既足。苏我疲癃。生我百糓。至泽在人。报赛可期。毋我斁遗。庶几格思。
祭沙溪金先生文
[编辑]维崇祯四年。岁次辛未十月辛丑朔。十八日戊午。门人通训大夫。行玉果县监李尚馨。谨以酒果之奠。敬祭于沙溪金先生。呜呼。先生笃实之性。明睿之资。本之天得。不自澄治。家庭诗礼。师友牛栗。渊源所自。灼有阶级。上沂洙泗。下继濂洛。折衷微言。口讲心得。由粗至精。天理人事。直穷到底。若齐一指。包络广大。透澈精微。真知实践。不差毫厘。静存动察。外方内直。循规蹈矩。自造阃域。既明而诚。英华发外。庆云和风。睟面盎背。德盛礼恭。见者心悦。经济初心。丕牖民物。措诸事业。绰乎有裕。中遇艰贞。如视坦途。晩年际会。素蕰暂试。法筵造膝。陈闭其志。隆平系运。进退有仪。静养丘园。鼓缶大耋。辨注诸经。冰解冻释。考证礼家。毫分缕析。自成一书。开我后学。小子颛蒙。晩出遐僻。奔驰科业。�埴蹊径。趍隅门庠。得闻本领。永期依归。聊以卒业。去春历拜。髭发胜昔。神明所扶。庶几无疾。岂知今日。山颓梁折。天地榛芜。世道长夜。士夫相吊。于朝于野。曾闻此心。万右一极。气或澌尽。理无泯灭。庶奉遗谟。终始罔懈。虽隔仪容。不亡者在。奠斝长号。日月晦蒙。灵其不昧。庶鉴微衷。呜呼哀哉。尚飨。
祭丁晩轩焰文
[编辑]惟灵。儒林乔岳。学海宗盟。道德内积。文章外形。器量宏深。河海混渊而难名。仪形杰魁。龙虎变化而不测。半世工程。寻嫡緖于濂洛。一生心期。效嘉猷于稷契。涵虗义理。致察事物。发言中伦。吐辞为经。岂徒天质之粹美。抑亦学问之琢成。直道行藏。随时伸缩。遇事刚果。少不徇物。黄离元吉。大车宜载。贤路由来。难进易退。卷而怀子乃老。乐天命于丘壑。谨言行于家庭。成教化于乡国。三朝受恩。一心拱北。德卲耉造。年高耄耋。从容昼夜。鼓缶离昃。考祥惟终。启手何怍。呜呼哀哉。天生大贤。初若有意。德可长民。文堪贲治。使鸿渐于亨衢。施心上之经纶。临大事兮决大议。措国势于泰山。铭彜鼎兮被弦歌。垂盛勋于无穷。嗟赍志于下僚。竟德施之未弘。救浙东之饥荒。监汝州之酒税。自前修而称屈。宁独叹于今世。非先生之不幸。抑吾民之无禄。然皇天之降才。必损之而后益。穷其身而空乏。博其利于家食。模楷士类。典刑邦国。维持衰世。纲纪颓俗。开后进之盲聋。阐先圣之幽赜。道有依而不坠。学有赖而启开。九十年兮人间。系时运之盛衰。呜呼哀哉。惟我先生。刚大受气。来既有为。逝岂无以。塞浩然于玄黄。亘万世而不沫。游咸池兮略扶桑。与日月而争光。乘白云兮入帝乡。焕星斗之文章。呜呼哀哉。小子冥行。无相𥌒蒙。忝先生之门馆。承镌诲之发蒙。依道德之休光。免禽犊之冠裳。恩再世之有加。德一生之难忘。那知今日。梁木其摧。幽明永隔。德容难陪。失所怙之馀生。何不天之此极。曾岁月之未周。惨师丧之再哭。闻灵輀之将驾。痛此生之永诀。无涯长痛。有泪难穷。文以酹奠。岂尽鄙悰。然不在文。惟告以诚。不亡者存。庶鉴衷情。呜呼哀哉。尚飨。
祭李二相直彦文
[编辑]惟灵。端严之资。明睿之质。不待澄治。盖其天得。混沌真源。圣贤精蕰。兼事科文。了然透尽。人千己一。实由寡欲。见诸行事。不负所学。事君忠爱。律己清勤。铁面临台。琴鹤莅郡。内不欺心。外不欺天。神明所劳。寿禄俱全。八旬康宁。位至二公。德冠耆俊。宠命日隆。乡在明宣。贤才騈生。冰清玉洁。公与完平。仪式三朝。夷险一节。国家蓍龟。朝端乔岳。考命惟终。在公何恨。世无元老。士失刑宪。小子质鲁。难雕朽木。早失活溪。于何考德。庶蒙镌诲。毋忝门风。滞疾南乡。遽闻报凶。没未临殓。葬未执绋。无涯长恸。何处向泄。秋水精神。霁月颜色。长留梦想。如接冥漠。尝闻正气。刚大不屈。充养已久。肯随化灭。应为星斗。耿照中宵。或作山河。以杜本朝。今哭公私。盖亦不达。气或澌尽。理无间隔。前后圣心。万古一极。既无古今。焉有幽明。不亵不慢。守公典刑。虽失仪容。永保实地。敬奉遗谟。庶几无坠。造次颠沛。或负此说。九原他日。更何面目。费隐虽殊。诚通则一。洋洋在上。庶几歆格。呜呼哀哉。尚飨。
祭朴秘岩以恒文
[编辑]维年月日。李尚馨。谨以酒果之奠。倩祭于处士朴丈之灵。呜呼哀哉。惟我秘岩。今果亡矣。凶音初遽。曾是不意。既惊又疑。犹未谓然。俄闻择吉。将閟黄泉。幽明一隔。音容靡接。万事亡羊。九原难作。呜呼哀哉。尽哀以情。不忘以德。赋质亢介。不挠于俗。早寻师友。知所立脚。倘无君子。斯焉取斯。一部入德。平生心思。硏几极深。冞入阃域。旁游诸艺。不师而得。纵未纯如。尽緫其略。爱人温和。寒谷成燠。疾恶严厉。春丛零叶。守拙居贞。惟义是视。生今慕古。慷慨其志。呜呼哀哉。殊方流落。几悲桑梓。云外孤鸿。失序哀泪。生涯淡泊。半世迍邅。一箪一葛。矻矻穷年。人所不堪。公视泰然。曾闻天道。善类扶植。信公于达。终未能达。信公于寿。寿亦终啬。修善有人。福善无天。自古如此。公岂独然。公以命安。我为公冤。呜呼哀哉。与我先君。情若昆季。去年丁忧。痛迫叩地。公即来顾。既吊又挽。羡公强健。谓公长筭。那知今日。公又继逝。风树馀泪。又为公洒。呜呼哀哉。顾余无似。辱知门墙。追随几杖。接袂连床。春山朝荣。秋溪夕凉。间以村觞。终以玄谈。或经或史。惟古惟今。贯辨融会。极博以详。馀音属耳。至今铿锵。懽娱如梦。悔恨方来。羊胛未熟。薤露含哀。五更残梦。九地消息。旧游回首。已成陈迹。呜呼哀哉。寡妇无赖。众稚何托。堂帷索寞。溪山凄愁。竹林无人。萝月千秋。悲凉浮世。一梦南柯。天道如何。呑声者多。呜呼哀哉。病未执手。没未视袭。今将永诀。又孤临穴。代奠以词。岂尽悃愊。然不在文。惟告以诚。幽明一理。庶鉴衷情。呜呼哀哉。尚飨。
祭堂叔李同知晔文
[编辑]维万历四十一年。岁次癸丑四月十五日癸卯。堂侄李尚馨。敬祭于从伯父嘉善夫夫。同知中枢府事李公之灵。呜呼哀哉。日月不居。三蓂已谢。玄宅毕营。素輀晨驾。去向何方。来在何辰。口呼不应。手挽无因。一日之行。一月之别。言语刺刺。犹不忍决。富贵之乐。骨肉之爱。弃何容易。视何迈迈。幽明分路。死生异归。此生攀拜。浩渺无期。诸孤㷀㷀。何怙何恃。亲戚踽踽。谁依谁庇。言念至此。痛哭何已。呜呼哀哉。宽厚之性。严肃之行。孝于家庭。睦于宗党。端方之器。明敏之质。察于处事。厚于接物。其在平昔。畴不钦服。今也则亡。孰不痛惜。惟侄所痛。有甚于玆。家世南迁。宗族素稀。继以丧亡。其馀无几。顾我险衅。早失庭诲。伯叔之行。惟恃公在。所依而安。所仰而赖。抚恤之深。提撕之切。恩逾骨肉。义重山岳。默祷遐寿。庶几永陪。馀生无禄。梁木遽摧。自今以后。余将畴依。呜呼哀哉。富实无为。贵亦不期。官至贰秩。财积千仓。荣庆连因。兰玉满堂。公侯有乐。五福兼全。积德收报。夫岂偶然。感应不爽。福善有天。云胡啬寿。独不期颐。去冬微疾。初未之危。神气犹茂。起居自适。中心喜幸。百岁是祝。那知一朝。祸至此酷。呜呼哀哉。从容昼夜。鼓缶大耋。随化而归。在公何戚。独行凉凉。伊我何托。触事兴感。满目增疚。华堂昼掩。万象依旧。陈迹荒凉。已成千古。百岁瞻望。惟彼墟墓。临奠长恸。肝摧肠蚀。人间情事。只此一酌。不亡者存。庶几歆格。呜呼哀哉。尚飨。
杂著说、题后、记、铭、颂、通文、劝谕文
[编辑]名诸孙说
[编辑]易曰。圣人作而万物睹。是故。圣人作则四灵毕至。方今国家。否运已极。圣作物睹之时也。藏用生得东方寅卯辰青龙之气。故名以圣龙。字曰龙卿。神龙负图出河。伏羲之瑞也。儿名藏用者。用即龙之神珠也。以人言之。则才德是也。易以藏用为难。伊,吕,周,召之后。能藏其用者。惟老子,张良也。孔子见老子曰。老子其犹龙乎。邵子论张良曰。智哉留侯。善藏其用。思虑未起。鬼神莫知。不由乎我。更由乎谁。能藏用之谓也。皇朝刘基不能藏用。故不得善终也。藏器生得西方申酉戌白虎之气。故名以圣虎。字曰虎卿。召乕为周名臣。文武之瑞也。儿名藏器者。器即乕之爪牙也。以人言之。则智勇是也。藏六生得北方亥子丑玄武之气。故名以圣龟。字曰龟卿。天文书曰。玄武者。龟蛇也。神龟负书出洛。夏后之瑞也。儿名藏六者。六即首尾四足也。龟蛇能蛰藏咽气。故能寿能灵也。藏玉生得南方寅午戌朱雀之气。故名圣凤。字曰凤卿。天文书曰。朱雀凤也。文王时。鸣于岐山。周之瑞也。儿名藏玉者。玉乃凤所食琅玕之类也。凤能食玉。故温润和粹。外有九苞之文章。内有九德之咸备也。藏一生得中央艮丑坤申土金之气。故名圣麟。字曰麟卿。帝舜时。游于郊薮。虞之瑞也。儿名藏一者。一太一也。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故麟能具万物之象。而德亦无所不备也。尔等顾名思义。退则以仁义礼智信五德。藏修待用。进则亦以五德立身扬名。尽忠报国可也。甲申仲春清明日。书。
知天说
[编辑]世之求天者。以天为天。求之于九万之上。噫。天亦远矣。其所见者。苍苍而已。其所知者健行而已。生成万物。谓之天则可。谓之知天则不可。运行四时。谓之天则可。谓之知天则亦不可。盖天在吾心。而求之于杳冥之中。不亦迂且远乎。天之理。即吾心之理。天之气。即吾心之气。在天者。軆也。在吾者。用也。而人能充吾之理。和吾之气。使天地位万物育。则在吾者。反为軆。在天者。反为用。大哉。圣人之功用也。试尝言之。吾心之喜。即天之阳和也。吾心之怒。即天之肃杀也。吾心之明。即天之高明也。吾心之广。即天之广大也。故易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知天之效。至此而尽矣。天乃不言之圣人。圣人乃能言之天。则天与人。果有异乎。噫。无私。天德也。至诚。天道也。人能立诚则无私。无私则与天为一。天果远乎。人果异乎。故邵子曰一身还有一乾坤。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此则所谓古之知天者乎。
题韩非说后月课
[编辑]愚尝读易。至咸九五。而始知感人之道。惟在于以心感心。至于上六之感辅颊舌。则所谓尚口乃穷。岂无莫益或击之祸乎。何者。说人以言。而其感在心。心者出言之本。而吉凶祸福之主也。心苟正则其言顺理。其说易感。所说者之心。虽有万不同。而愚者说之。智者行之。吾见其易。未见其难也。心苟不正。则虽锦绣其口。笙簧其说。而诐淫邪遁。终不可掩。愚者疑之。智者怒之。非徒怒之。又从而戕之。终归于鹦鹉之阶祸。猩猩之执死。此游说之所以难也。韩非。韩之诸公子也。氏族韩也。父母韩也。骨肉毛发。无非韩也。所谓贵戚之臣。死生以之者。而欲托虎狼之秦。以覆祖宗之国。则实天下万世之罪人。而其心之险陂也。草譬则钩吻也。禽譬则䲭鸮也。钩吻之根。不生芝兰之茎。鸱鸮之口。不出凤凰之声。则人谁爱之。人谁听之。以此心。以此说。而欲游说于列国。吾知其困且难也。而况好善恶恶。天下同情。故不善之物。不善者亦恶之。钩吻生阶。其有不锄者乎。鸱鸮入室。其有不杀者乎。此非之所以见戮于秦。而说之不行。固不足议也。噫。观非之说。反复百端。有多少商量。有多少权变。自以为投机应会。发无不中。则何其妄也。心者。发言之权度。而非既失之。舌者。斩身之利刃。而非自蹈之。是无权而称轻重。去度而量长短。宜乎不识其心。又不识所说者之心。而如痴蛾之赴火。逆獍之啖父。为天下戮。为万古笑者也。太史公讥非之不免。而观其所论。亦多缪戾。一部评议。有违正理。终至于为降将游说。屈遗軆受辱。此何异笑百步于五十步也。呜呼。以心感心。圣人感天下之道。而非固难责。迁亦不知。后之不读圣贤经训。不务本领功程。而驰骛于诸家。修餙其言貌者。尚监于玆哉。
空中楼阁记月课
[编辑]有好楼居先生。挟天风。抱明月。周流六合之内。欲观天下最高楼而后已。历岳阳而玩朝晖夕阴。过黄鹤而赏白𬞟红蓼。犹以为未也。最后到洛阳。步天津桥。而得所谓空中楼阁者。真天下万世之大观也。高出人间之上。迥临八荒之外。以天地日月山河大地。为双眼底物。所谓所立卓尔者。而其广大高明。足以协吾心之素愿也。详观夫楼之胜状。仁山在上。上接尼丘。智水在傍。傍连伊洛。城有不夜。近曾晳之舞雩。院有长春。仿虞氏之南薰也。叩其所藏。则髣髴乎夫子墙。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而三十六宫。棋布星列。万象森然。无物不在。虗明生白。一尘不到。真吾人之安宅也。观其结构。则以太极为栋梁。阴阳为柱石。五行为榱桷。轩豁正直。少无邪曲。千门万户。次第洞开。升堂入室。愈入愈邃。快若登天。非俗人所可阶而升也。前瞻无穷。却眺无极者。斯楼之广阔也。手探天根。足蹑月窟者。斯楼之高爽也。鸢飞鱼跃。斯楼之胜观也。雪月风花。斯楼之佳景也。登斯楼也。则大而乾坤之阖辟。日月之盈虗。四时之来往。世代之变迁。微而鬼神之屈伸。风霆之出没。人物之死生。草木之荣悴。千变万化。靡有纪极。而莫不昭然森布,于目中也。楼之址在洛阳。洛阳。天下之中。而中和之气所萃也。楼之创在大宋。大宋午会之中。而文明之运所旺也。以如许好基址。际如许好运会。则斯楼之作。夫岂偶然哉。乃与主人翁披襟而迎杨柳之风。把酒而邀梧桐之月。论羲文之心。闻孔颜之乐。超鸿蒙混希夷。真可与天地同流也。徘徊遐想。悟道軆之无穷。悲往者之易逝。览物兴怀。所感者多矣。古今天下。众生之万起万灭者。纷不知其几许。而甘为瓮里醢鸡。煎熬火宅之中。曾不知有此楼之胜。楼之一毁。更无建者。岂不悲哉。噫。楼有成毁。而楼之景。万古长存。先天地而权舆。后天地而不灭。后之欲修斯楼者。矻矻孜孜。筑高自卑。先治梦觉之关。则可以知此楼之阶级矣。终透人鬼之关。则可以尽此楼之光景矣。主人虽去。门户犹存。留与万世。大庇天下。使后之人。随其力量所到。无不得一睹之快。则主翁之惠后人。可谓至矣。而作斯楼者。其亦有意乎。主人者谁。安乐无名公也。
贯道之器铭幷序○月课
[编辑]易系曰。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盖道者。无形之理。而器者。有形之物也。理乘气而成形。形抱气而藏理。则无形者。固为有形之本。而有形者。实为无形之器也。有形者为器。故凡天地万物之成象者。皆可谓之器。而其中文字。乃有形中尤精微者也。无形者为本。故凡天地万物之赋形者。皆本于道。形形色色。虽各不同。而未尝有道外之物。况文字虽出于天机。实吾人之专为明道而设。则是固寓道之器也。为文而无道可征。则将焉用彼器哉。易始于三皇。书始于五帝。诗始于三王。春秋始于五霸。是实器之奇者。而皆所以载皇王帝霸之道。使天下后世。因斯器以考其道也。斯文既丧。大道亦晦。世之为文者。徒知有器。不知有道。癖如元凯。工似相如。非无勤苦之功。绮丽之观。而反为无琴之匣。无珠之椟。或者自以为奇珍。而永欲传天下夸后世。岂不悲哉。昔方皋之相马。不识牝牡骊黄。越人之医人。不计肥瘠苦歇。得其无形之妙。而忘其在外之器。所以谓之神也。文亦贵乎造道。苟深于道。则所谓理达之文。不期工而自工。何待于器之雕餙乎。大抵自太极观之。则阴阳亦为器。自五行观之。则天地日月山河草木凡万形之可见者。皆为器。其为器不亦工乎。而是孰使之工哉。实有一以贯之之道。存乎其间焉耳。为文者苟得乎此。则藏器于身。左右逢原。操纵阖辟。亦不离于道。而庶几乎作者之圣矣。然此可与不器者道。非斗筲小器所可窥测。故作斯铭。明其义。而因以自警。铭曰。
先天有物。本无声臭。神圣议拟。人文始备。阐发幽深。推明玄秘。无微不贯。大哉斯器。王风一死。知道者鲜。鹦鹉其言。燕石自衒。繁文灭天。大道坠地。天球非宝。瑚琏奚取。所贵于器。一以贯之。有德有言。文不在玆。
土堦颂月课
[编辑]惟皇作极。至德无私。垂衣拱手。沕䅣何为。天地自然。帝乃则之。堦不砖石。袭土之宜。莫谓堦卑。三皇我域。莫谓堦隘。八荒我闼。薰风吹阶。蓂荚葳蕤。瑞云笼阶。凤凰来仪。治臻大同。泽流雍煕。斯阶一颓。至道日衰。刻民自私。彼何人斯。琼宫瑶台。九层犹卑。简易大业。邈焉难追。于虖帝德。与天无疆。赓歌击壤。千载洋洋。
丁卯胡变通谕本道文佐郞吴暹。捡阅金汝钰。正字辛应望。联名。
[编辑]呜呼。国事至此。痛哭之外。夫复何言。此诚臣子竭力尽瘁之秋也。某等只手残力。图报无路。只以一死为决耳。昔在壬辰之变。七路蹂躏。庙社西迁。惟我本道。幸得完全。忠义之士。金千镒,高敬命父子,崔庆会诸贤。咸能奋发。纠合义旅。推锋争死。通国家之命脉。成恢复之根基。三户湖南。实是晋阳。至于今日。又遭罔极之变。追踵前人之武。以急君父之难。岂非吾辈之责乎。念我诸君子忠愤大节。素所蓄积。固不待人言。而以义相勉。不得不尔。伏愿一边募粟。一边募军。同心戮力。弘济艰难。幸甚。
玉果县劝谕文
[编辑]临民之责。莫先于正风俗。风俗之正。莫先于立伦纪。自废朝以来。三纲灭。九法斁。人心风俗。日至伤败。列邑皆然。本县尤甚。名为士大夫。而或废父子君臣之伦。犹不知其极恶大罪。则矧有望于夫妇有别。长幼有序乎。凌辱乡长。虐使正妻。多行不忍闻不忍言之事者。比比有之。其他捏造虚言。诬陷地主。横聚结卜。侵虐小民。尤是此邑之恶风。而其来旧矣。太守德薄才拙。猥佩县符。寻常职事。亦不能纠举。况能淑人心正风俗乎。然在官一日。则当尽一日之责。而旧染之习。不可猝变。姑举两条。以示梗槩。诸约正。悉心举行。从实论报。庶使为善者劝。为恶者惧。则庶不至禽兽之归也。
劝勉德业
[编辑]所谓德业者。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和于夫妇。睦于亲族。亲于公上。悌于乡党。笃于操行。勤于学业。两班守静。小民力农。
禁抑过恶
[编辑]所谓过恶者。不孝于父母。不友于兄弟。不和于夫妇。不睦于亲族。不忠于公上。不悌于乡党。浮薄败行。奸妄造言。贪鄙好利。忌克害物。士族侵虐小民。小民凌辱士族。
琐言凡十一条
[编辑]夫天地之初。惟一物而已。一物本自无声无臭。何尝有彼此尔我之间哉。自一分而二。二分而四。以至于十百千万。愈分愈细。愈细愈繁。始各有万物之名。而畦畛迥隔。方寸楚越。始相角焉。终相戕焉。此一本之化。所以不行。而万物皆失其所也。原夫太极分而为乾坤。乾坤分而为六子。六子化生万物。自未分而言。则天地万物皆一理一气而已。自既分而言。则天地一物。日月星辰。各一物也。江河山岳。亦各一物也。微而至于昆虫草木之细。亦各为一物。而位育之化不行。渐至大朴之散矣。此天地之所以萧索。而日就于澌尽也。故穷神知化者。洞悟一本之妙。天地亦一我也。日月星辰亦我也。山河草木亦我也。所以必欲万物之各得其所也。以此启之。如何。〈右。答玉堂奉传教所问。〉
孔子到乾卦。颜子到泰卦。盖天理人欲消长。与阴阳消长同焉。一月三十分。而阳一分长。则阴一分消。自冬至至四月。则阴皆消尽。而纯阳为干。是孔子也。自冬至至正月。则三阳渐长而为泰卦。天理主张。人欲退听。工夫已造乎圣域矣。自然过二月大壮。三月夬。而到干。所谓颜氏之子。其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右。答郑愚伏经世论十二辟卦。〉
先天卦。离在正东卯也。坎在正西酉也。春秋阴阳之气。始盛于寅申。故以寅申为阴阳之限也。卯酉则已盛故不取。盖怕处其盛之义也。〈右。论玉斋胡氏坎离阴阳之限者。就寅申而言。〉
太极者。理也。理一而已。阴阳者。气也。气有动静之殊。四象者。形也。形有五形。八卦者。数也。数有吉凶。
通书曰。太初。理之始也。太虗。气之始也。太素。形之始也。太一。数之始也。而太极者。理气象数之源也。中庸注曰。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此之谓也。虽出于理。而死生祸福吉凶。皆决于数。所谓八卦定吉㐫也。
水者。气之始。火者。气之再也。故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一者。生数之始。六者成数之始也。二者生数之再。七者成数之再也。水以成形。无火则不成。水火相济。然后有形有成。故张横渠曰。水火气也。故炎上润下。与阴阳相为升降。土不得以制焉。木金者。土之华实。其性有水火之杂。故木之为物。水渍而得生。火燃而不离。盖得土之浮华于水火之交也。金之为物。得火之精于土之燥。得木之精于水之濡。故水火相得而不相害。烁之则反流而不耗。盖得土之精实于水火之际也。土者。物之所以成始成终者也。
阳数生万物。始于一而终于九。阴数成万物。始于二而终于十。故洛书之数。有九宫。虚十数。万物成则必死。皆由十数之宫也。天有八门。地有八方。合中宫为九宫。故天有九星。地有九山。八卦合中宫为九宫。
易系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以阴上阳下为泰。乾坤虚中。〈八卦。皆以中画。为太极。以上下二画。为用。〉则巨阳巨阴。故为老阴阳。未能生成。坎离虚中。则上下巨阳巨阴。故未能生成。震兑虚中。则阴上阳下。天地交泰之象。如男女成婚生成之道也。艮巽虚中。则阳上阴下。虽曰不交。如人之未婚嫁。男女将来无穷。故亦为旺相卦。
凡山川者。五行也。五行者。阴阳也。
所谓天者。星辰。星辰。气也。所谓地者。山川。山川。形也。形气相属。故曰山川。本是星斗形。星斗本是山川精。山阳也。炎上。水阴也。润下。故水又过山脉之虗处。地中有山脉则不得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