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太平御览 (四部丛刊本)/卷之七百二十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之七百一十九 太平御览 卷之七百二十
宋 李昉 等奉敕撰 中华学艺社借照日本帝室图书寮京都东福寺东京静嘉堂文库藏宋刊本
卷之七百二十一

太平御览卷第七百二十

 方术部一

     养生

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传曰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听国昼以访问问可夕以修

念所夜以安身于是节宣其气宣散勿使有所壅闭湫

子小以露其体湫集也底滞也露羸也宣之则血气集滞而躰嬴露兹心不爽

而昏乱百度兹此也爽明也百度百事之节

老子养生要诀曰一人之身一国之象𦚾臆之设犹宫室

也支体之位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川也腠七构理之

间犹四衢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志人能理

其身亦犹明君能治其国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爱其气

所以全其身民弊即国亡气衰即身谢是以志人上士当

施医于未病之间不追修施于既败之后故知国难保而

易䘮气难清而易浊审机权可以安社稷制嗜欲可以保

性命若能摄生者当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驻何名六害

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

屏虚妄六曰除疽妒六者若存则养生之道徒设耳盖未

见其有益也虽心希妙理口念真经咀才与嚼英华呼吸

景象不能𥙷其促矣诚者所以保和全真当湏少思少念

少𥬇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恶少好少事少机夫多思

则神散多念则心劳多𥬇则脏腑上翻多言则气海虚脱多

喜则膀胱纳客风多怒则腠理奔浮血多乐则心神邪荡多

愁则头靣燋枯多好则气智溃溢多恶则精爽奔腾多事

则䈥脉干急多机则智虑沉迷兹乃伐人之生甚于斤斧

蚀人之性猛于犲狼无久行无久坐无久立无久卧无久

视无久听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渇强饮则胃胀体欲少劳

食欲常少劳则勿过少勿令虚冬则朝勿虚夏则夜勿饱

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过日出后心内澄则真人守其位

气内定则邪物去其身行欺诈则神悲行争竞则神沮轻

侮于人当减筭杀害于物必伤年行一善则魂神欢构一

恶则魄神喜魂神欲人生魄神欲人死常欲宽泰自居恬

惔自守则神形安静灾病不生仙录必书其名死籍必消

其咎养生之理尽在此矣至于錬琼丹而𥙷脑化金液以

留神此上真之妙道非食糓㗖血越分而修之万人之中

得者殊少深可诫焉

庄子曰善养生若收羊视其后者而鞭之周威公曰何谓

曰鲁有单豹者岩居而谷饮不与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犹

有婴儿之色不幸遇饿虎杀而食之有张毅者高门悬薄

无不走也行年四十而有内𤍠之病以死豹养其内而虎

食其外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此二子者皆不鞭其后者

夫守一方之事至于过理者不及于会通之适者鞭其后者去其不及耳

又曰养形必先无   物物有馀而形不养者有之

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离而生亡者有之矣其来不能却

其去不能止也悲夫丗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养形神清

   果不足以存生

文子曰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寕养生之

本也肥肌肤充腹肠开嗜欲养生之末也淮南子同

韩子曰神不注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得得者得身也

吕氏春秋曰凡生之长也顺之也使生不顺者欲也故圣

人必先适欲适节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蹷多阳

则痿蹷也逆寒疾也不能行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

不为高台味不众珎衣不𬊤之演𤍠𬊤热则理塞脉则闭结

塞则气不逹味众珎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音坠惫也中大鞔

则气不逹以此求长生其可得乎昔先圣王之为苑囿园池

以观望劳形而己矣其为宫室台榭也足以辟燥备湿而

巳矣其为舆马衣裘也足以逸身煖骸而巳矣其为饮食

𨠑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巳矣其为声色音乐也足以

安性自娱而巳矣此五者之所以养性也非好俭而恶费

也节于性也

又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

莫不为害圣人察之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长焉

长也者非短而续之者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去乎害

何谓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醎五者充形则生害矣

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大寒大𤍠

大燥大湿大风大雾六者动精则生害矣诸言大者皆谓过制故凡

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

又曰汤问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伊尹曰欲取天下天下

可取身将先取身先为天下所取也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啬其大宝

大宝身也用新弃其陈凑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反其

天年此之谓真人昔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

天下治故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景者不于景于形为天

下者不于天下   于身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

仪不忒正是四国言正诸身也故反道而身善矣行义而

人善矣

淮南子曰君子行正气不行邪气内便于性外合于义循

理而动不系于物而者正气也推于滋味淫于声色发于

喜怒不顾后患者邪气也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

可两立一植一废故圣人损欲而从事于性凡治身养性

节寝处适饮食和喜怒便动静而邪气自不生岂若忧瘕

疪之兴痤疽之废而豫备之哉

又曰今万物之来擢抜吾性𢷘取吾精泉原虽欲勿廪

庸可得乎今夫树木灌以潦水畴以肥壤十人养之一人

拔之则必无馀蘖况以一国同伐之虽欲久生岂可得哉

今盆水在廷清之终日未能见眉睫浊之不过挠而不

能察方贠人神易浊而难清犹盆水之类也

又曰夫水之性清而沙土汩之人之性安而嗜欲乱之夫

人之所受于性者耳目之于声色也鼻口之于芳臭也肌

肤之于寒煖也其情一也或通于神明或不免于痴狂者

也其所以为制者异也是故神者智之渊也神清则智明

矣智心之府也智公则心平矣人莫鉴于洙泗而鉴于止

水者以其静也莫窥于生铁而窥于明镜者以其易也夫

惟易且静故能形物之情性由此观之用者也是故虚室

生白𠮷祥止焉

又曰圣人    不变其冝不易其常放准修䋲曲因

其当夫喜怒者道之邪悲忧者德之失好憎者心之过嗜

欲者性之累夫大怒破阴大喜坠阳薄气发喑惊怖为狂

忧悲多悉病乃成积好憎繁多祸乃相随故心不忧乐德

之至也性而不变静之至也嗜欲不载虚之至也无所爱

憎平之至也不与物散粹之至也能此五者则通于神明

通于神明者得其内者也

抱朴子 内篇曰夫太元之山难知易求不天不地不沉

不浮绝险𬗟邈崔巍﨑岖和气烟煴神童并游玉井泓

灌漑延休百二十官曹府相由离坎列位玄芝万株绛

树特生其实如珠金玉嵯峨醴泉出隅还年之土甘其清

流于能修之松乔同俦此一山也长谷之山杳杳巍巍玄

灵飘飘玉液霏霏金紫在乎其隈愚人竞往 至皆归

有道至士登之不衰采服黄精以致天飞此二山也古贤

之所秘子思之

又曰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贵要博见而择善偏修一事

不足必赖也又患好事之徒各伏其所长知玄素之术者

则曰唯房中之术可以度丗矣明吐纳之道者则曰唯行

气足以延寿矣知屈伸之法者则曰唯导引可以难老矣

知草木之方者则曰唯奇药可以无穷矣学道之不能成就

偏枯之若此也

又曰余祖鸿胪少时尝为临沇令云此县有民家丗寿考

或出百岁或八九十后徙去子孙转多夭折他人居其故

宅后亦累丗寿考由此乃𮗜是宅之所为而不知何疑其

井水殊赤乃试掘井左右得古人理丹砂数十斛去井数

尺此丹沙汁因泉渐入井是以饮其水而得寿况乃錬丹

沙而服之乎

又曰人亦有不病者各有所制摄生食不欲饱眠不欲扇

星下不卧里语曰人在人间日失一日如牵牛以诣屠所

毎进一步去死转近也夫入九泉之下长夜罔极始为蝼

蚁之粮终与尘埃合体令人怛然心𤍠求生之志何可不

新论曰曲阳侯王根迎方士西门君惠从其学养生却老

之术君惠曰龟鹤称三千岁以人之才何乃不如虫鸟耶

白虎通曰男子六十闭房户所以辅衰故重性命也

会稽典录曰王充年渐七十乃作养生之书凡十六篇养

气自守闭明塞聦爱精自辅服药道引庶几获道

刘根别传曰取七岁男齿女发与已颈垢合烧服之一岁

则不知老常为之使老有少容也

𥞇康养生论曰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

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

虑精散此五难也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

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夭其年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

日深玄德日全不祈喜而自福不求寿而自延此飬生大

理所归也

又曰夫为稼于阳丗偏有一漑之功者虽终归于樵烂必

一漑者后枯然则一漑之益固不可诬也而丗常谓一怒

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轻而肆之是犹不识一漑

之益而望嘉榖于旱苗者也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

湏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故修性以保神

安心以全身受憎不捿于情忧喜不留于心泊然无感而

体气和平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

也夫种田者一𠭇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通称也不知区

种可百馀斛田种一也至于树养不同则功収相悬谓啇

无十倍之价农无百斛之望此守常而不变者也且豆令

人重榆令人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知也薫辛

害同豚鱼不养丗所识也虱处头而黒麝食柏而香颈

处险而瘿齿居晋而黄推此而言凡所食之气蒸性染身

莫不相应岂惟蒸之使重而无使轻害之使暗而无使明

薫之使黄而无使坚芬之使香而无使延神农曰上药

飬命中药养性者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而丗人不

察唯五糓是嗜声色是耽目惑玄黄耳务淫哇滋味煎其

腑臓醴醪煮其肠胃香芳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气思虑

消其精神哀乐殃其平粹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途

易竭之身而内外受敌身非木石其能久乎

神仙传曰彭祖云养寿之道但莫伤之而巳夫冬温夏凉

不失四时之和所以适身也美色淑姿安闲性乐不致思

欲之感所以通神也车服威仪知足无求所以一志也八

音五色以养视听之懽所以导心也凡此皆以养寿而不

能斟酌之者反以速患古之智人恐下才之子不识事冝

流遁不还故绝其源故经有上士别床中士异𬒳服药百

过不如独卧色使目盲声使耳聋味令口爽言若能节宣

其冝适抑杨其通塞者不减年筭而得其益凡此之类譬

犹水火可否失适反为害耳人不知其经脉损伤血气不

足肉理空踈髓脑不实体巳先病故为外物所犯因风寒

酒色以发之耳若本充实岂有病乎凡远思强徤伤人忧

愁悲哀伤人喜乐过量伤人忿怒不解伤人汲汲所愿伤

人戚戚所患伤人寒煖失节伤人阴阳不交伤人人所伤

者甚众而独责房室不亦惑哉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也

所以道养神气使人不失其和天地得交接之道故无终

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残折之期能避众伤之事得

阴阳之术则不死之道也天地昼离而夜合一岁三百六

十交精气和合者有四故能生育万物不知穷极人能则

之可以长存次则有服气得其道则邪气不能入治身之

夲要也其馀历藏导引之术及念体中万神有含影中形

之事不然干心志也人能爱精养体服气錬神则万神自

守其不然者营卫枯疲万神自逝非思念所留者也

魏志曰吴普尝问道于华佗佗谓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

不当使极耳如揺动则糓气易消血脉通流病不得生譬

犹户枢不蠧流水不腐以其常动故也是以仙者及汉时

有士君旧为导引之事熊经鵄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

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汝可行之一曰虎二曰鹿

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

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普施行之遂年九十馀

博物志曰魏武帝问封君逹养生之术君逹曰体欲常劳

食欲常少劳无过虚省肥浓节醎酸减思虑损喜怒除驰

逐慎房室春夏施写秋冬闲藏武帝行之有效

高湛养生论曰王叔和高平人也博好经方洞识摄生之

道尝谓人曰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当时或无灾患积

久为人作疾㝷常饮食每令得所多飡今人彭亨短气或

致𭧂疾夏至秋分少食肥腻饼臛之属此物与酒食瓜果相

妨当时不必习病入秋节变阳消阴息寒气惣至多诸𭧂

卒良由渉夏取冷大过饮食不节故也而不逹者皆以病

至之日便谓是受病之始而不知其所由来者渐矣岂不

惑哉

养生要曰起东向坐以两手相摩令𤍠以手摩额上至顶

上满二九止名曰存泥丸又清旦𥘉起以两手人两耳极

上下之二七止令人不聋次缩𤾁闭气右手从头上引

左耳二七止次引两发𩯭举之令人血气流通头不白又

摩手令𤍠以摩身体从上至下名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

寒𤍠头痛百病皆除

庄子曰吹喣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巳矣此道

引之士养形之人也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养生要伏气经曰道者气也宝气得道长存神者精也宝

精则神明长生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精去则骨

枯骨枯则死矣是以为道者务宝其精从夜半至日中为

生气时正僵仆瞑目握固掘固者如婴儿之卷手闭气不息于心中

数至二百乃口吐气出之曰増息如此身神具五藏安能

闭气数至二百五十华盖明华盖眉也耳目聦举无病邪不入

宝气一名日行气一名长息其法正僵仆徐漱澧泉豊泉唾也

而咽之因行气口但吐气𤾁但内气徐缩引之莫大极满

者难还入五息巳一息自可吐也一息数之至九十息频

伸讫复为之满四九三百六十息为一竟咽之乃鼻内气

也不尓或令欬凡内气上外吐气则气不流自𮗜周身也

抱朴子曰城阳郄俭少时行猎堕空冢中饥饿见冢中先

有大龟数数回转所向无常张口吞气或俛或仰俭素亦

闻龟能导引乃试随龟所为遂不复饥百馀日后人有偶

窥冢中见俭而出之后竟能咽气断榖魏王拘置𡈽室中

闲试之一年不食颜色恱泽气力自若

又曰尔乃咀吸宝华谷神太清外珎五耀内守九精

修养杂诀曰老子云玄北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

之不勤言口𤾁也天地之门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气毎至

旦靣向午展两手于𰯌之上徐按𭡠百节口吐浊气𤾁引

清气所以吐故纳新是蹙气良久徐徐吐之仍以左右手

上下前后柘取气之时意想太和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

脏四支皆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若气通则竟腹中

咽咽转动若得十通即竟身体润泽而色光涣耳目聦明

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守九精法言曰生气时床

铺厚软枕与身平仰卧展脚握固去身四五寸两手亦去

身四五寸微微𤾁引大阳清气入意送此气遍身体即闭

气至极然后细从口吐之勿令耳闻吐气之声也

著生论曰大凡著生先调元气身有四气人多不明四气

之中各主生死一日乾元之气化为精精反为气精者连

于神精益则神明精固则神畅神畅则生徤若精散则神

疲精竭则神去神去则死二曰坤元之气化为血血复为

气气血者通于内血壮则体丰血固则颜盛颜盛则生合

若血衰即发变血败则脑空脑空则死三曰庶气庶气者

二元交气气化为津津复为气气运于生生托于气阴阳动

息滋润形骸气通即生气乏则死四曰众气众气者榖气也

榖济于生终误于命食榖味虽生蕴榖气还死精能附血

气能附生常使循环即身永固乾元之阳阳居阴位脐下

气海是也坤元之阴阴居阳位脑中血海是也生者属

阳阳贯五脏喘息之气是也死者属阴阴纳五味秽恶之

气是也气海之气以壮精神以填骨髓血海之气以𥙷肌

肤以流血脉喘息之气以通六腑以扶四支秽恶之气以

乱身神以腐五臓

修养杂诀气铭曰一气未分三才同源清浊既异元精各

存天法象我我法象天我命在我不在于天昧用者夭善

用者延性和者寂守一神闲灵芝在身不在于山返一守

和理合玄玄精极乃明神极乃灵气极乃精无精气乃⿱冝八 -- 𡨋

因气而衰因气而荣因气而死因气而生喜怒乱气性情

交争拥构成患神形岂寕錬阳销阴其气自行以正遣邪

其患自平乾坤澄浄子后午前闭目平坐握固⿱冝八 -- 𡨋然纳息

卢中吐息天关入息微微岀息绵绵以意引气臓腑回旋

然后呵之荣卫通宣但有不和遣之踵前五呵六呵无疾

不蠲凡欲胎息导引为先经脉不拥关节不烦或如射雕

侧身弯环或举腰𰯌如蟾半圎交枝脑后左旋右旋劲展

两足气岀指端摆掣四肢捉搦三关熟摩尺泽气海亦然

叩齿集神合䏬固关寘心亡形任意往还览气调匀拥塞

喉间拥气则咽三咽相连转舌漱入咽下丹田以意送之

令声泊然一咽三咽再咽如前三十六咽胎息成焉大道

无为为于无为不为无为莫若无为不思为思莫若无思

万法自然不假施为不寒不𤍠不渇不饥淡无为以道

自怡妙中之妙微中之微怀道君子铭之佩之



太平御览卷第七百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