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005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五(本)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

譬喻品第三

三门分别:一叙来意,二解品名,三释妨难。

来意有二:一鹙子上根闻法说而已悟,四人中性必假况而方知;上已化于上根,下将晓于中性,故此品来。二论云“自此已下为七种具足烦恼性众生,说七譬喻,对治七种增上慢,及为三种染慢无烦恼人三昧解脱见等染慢,即为治此说三平等”。又云“馀残修多罗明十无上义”,此意总显下有二十六品明此三义。七譬喻在七品:一火宅喻此〈譬喻品〉,二穷子喻〈信解品〉,三云雨喻〈药草品〉,四化城喻〈化城品〉,五系宝珠喻〈五百弟子授记品〉,六解髻中明珠喻〈安乐行品〉,七医师喻〈寿量品〉,随其次第各在一品。三平等有九品:一〈譬喻〉、二〈授记〉、三〈五百弟子授记〉、四〈授学无学人记〉、五〈法师品〉、六〈持品〉、七〈提婆达多品〉、八〈常不轻〉、九〈见宝塔〉。初之八品皆有授记说初乘平等,后〈见宝塔〉中合说生死涅槃法及身二种平等。其十无上有二十一品,初九无上有七品:一〈药草喻〉、二〈化城〉,此有第二第三两无上;三〈五百弟子授记〉、四〈见宝塔〉、五〈安乐行〉、六〈涌出〉、七〈寿量〉,此有第八第九两无上。上七品中除第二第七,自馀五品各一无上,馀残修多罗是第十无上,谓馀十四品并是第十无上。于中有二力:一法力、二修行力。法力有三品:一〈分别功德〉、二〈随喜功德〉、三〈法师功德〉。修行力中复有七力,合十一品:一持力有三品,一〈法师〉、二〈安乐行〉、三〈劝持〉。二说力有一品,谓〈神力〉。三行苦行力亦一品,谓〈药王品〉。四教化众生行苦行力亦一品,谓〈妙音〉。五护众生诸难力有二品:一〈观音普门〉、二〈陀罗尼〉。六功德胜力有一品,谓〈妙庄严王本事〉。七护法力有二品:一〈普贤〉、二〈嘱累〉。后十无上是初七喻,三平等残名为上残,故本论中解七喻三平等已云“馀残修多罗明无上义”。第十无上是前九种无上之残,名为下残,故本论中解第十无上云“十者胜妙力,无上馀残修多罗说”。

残有二义:一者文残,曾未说故;二者义残,前虽已说义犹未尽,所望别故今复说之名为义残。恐文繁长故略不说,至下品中一一疏释。其〈药草〉、〈化城〉、〈五百弟子〉、〈宝塔〉、〈持品〉、〈安乐行〉、〈寿量〉七品,或文或义,重说之故。其七喻者,谓凡夫有学名有烦恼,有七种增上染慢,为对治此说七譬喻,如执化城以为真城,即是所求世间三摩跋提将为真灭,执无学满故更无所求。二乘无学名无烦恼人,有三种法执染慢,彼三昧解脱见等法执望二乘虽不名染,此回心已即名菩萨,法执染此菩萨名染无烦恼慢。论翻“颠倒”,义意如此。无上义者,于大乘中可说有之,馀乘即无。由此三乘说有差别,教、理、行、果等有异故。论引佛言不离我身是无上义,故二乘中不说此义,不能解故。由此无上即是一乘教、理、行、果,随其所应配诸品取。七种具足烦恼众生者,第一求势力人起第一颠倒求功德增上慢,以世间诸烦恼炽然而求天人妙境、果报,为此说火宅喻。富贵自在名为势力,谓诸凡夫求此天人妙境外果并内果报,不知烦恼炽然烧煮,为此说火宅喻,天人势力烦恼烧煮如火宅故。世尊今者说有二车,即是世间善根三昧,菩提假解令其出宅,后令渐入佛大涅槃,故论云“第一人者以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戏,后令入涅槃故。”此中不说解脱道中正证生空择灭真智名为世间三昧假解,此是羊鹿非是车体,从彼观后入世间定观前所证,以心麁故不见正智及生空如,乃见惑、业、后苦不生,心便变作涅槃想解。正智所证根本观中所得择灭,下名化城,不说假观所变为城,不息苦故。今说后时后得智位能变想解,名为世间善根三昧,轻安、喜乐种种功德,假名羊鹿、假名种智与之游戏,后化一乘方令入于佛大涅槃,至佛位中能入牛车即是二智、即是菩提,所入涅槃即是宝所,后化城喻二乘执彼惑苦不生故为涅槃,理实涅槃解脱道中是正智证,故说入化城众商皆倦息。前后诸智皆悉不能了一切法故,实非种智,说羊鹿车有名不见登,说此世间三昧善根,与令游戏故。二乘执此以为二车,实非车体,如二乘者所起四颠倒,正观不然,后方想解;缘此起执,化城亦尔。今为对治求势力人颠倒求功德增上慢,说此车喻,故此品来。此馀诸义各至品释。

解品名者,“譬”者况也类也,《玉篇》云“比类以相晓”。“喻”者开也晓也,《玉篇》云“晓也谏也”。今举世间之近迹况类出世之深致,以开未语用晓前迷,晓喻之譬名譬喻品,或譬即喻名譬喻品。

释妨者,一问:此以喻晓理名譬喻品,前直以法彰应名法品。答:前后相例理实应然,立者不同何详所以,但以方便者法中之别义,譬喻者况中之通名,通、别既殊得名遂别,未可相例。二问:何故七喻唯此独名,馀兼别称?答:喻虽有七,此最初故,虽标总称即自别名,馀品不单名譬喻故。三问:中根领、记别标信解,上根领、记理应别开,何故此品之初寄明鹙子领记等事。答中根、领、记文广义长,所以别开,鹙子不然故寄此说。又因鹙子领记启请方陈喻况,故在此初寄明领记。

经“尔时舍利弗(至)得未曾有”。

赞曰:就此品中大文分二:初鹙子闻法领喜述成得记,后佛广以譬喻化彼中根。初文属前第一周法说一乘。初周有四,上法说讫,自下第二鹙子闻法领解,自责而生喜,于中有二:初长行、后偈颂。长行有二:初标闻法以喜生,后释欢喜之所以。此初也。依俗间释,“踊”跷也,“跃”跳也,跷足跳者喜之极也。闻真道以起权故踊跃,称悦所希之意故欢喜,表发大心故即起,心契所说故合掌,一心请益瞻仰尊颜启本所怀故言白佛。“法音”者大乘言教也。曾所未闻,得未曾有。又由三义所以欢喜:一闻佛说法心安如海,知佛非魔所以欢喜;二闻今一实解昔三权,三为一因所以欢喜;三闻佛说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所以欢喜。

经“所以者何(至)无量知见”。

赞曰:下释欢喜之所以,有四:一失大法以兴嗟,二处小阶而起欢,三喜今闻而恼尽,四知佛子而道成。此初也。“豫”者入也关也。《玉篇》“预,先办也备预也早也。”《切韵》“若逸,作豫,正应为预。”《尔雅》为“预,逮、及与也。”古文为“与”,《左传》云“公必与焉。”“感”者激也。“伤”者叹也。昔闻菩萨如是受记之事我等不入,昔闻授记之流不及授记之事,所以感激恨切,伤叹失于如来五种知见,或失如来智性、智相之知见也。

经“世尊我常独处(至)而见济度”。

赞曰:下处小阶而起叹,有二:初叹住小,后自责躬。此初也。“常”恒也。“每”者数也、屡也,非一定辞。“入”者证也。“法性”者谓人无我真如,彼同证故。我与菩萨俱能证入无我真如,云何如来独以小乘而见度脱?或性谓体,同入佛法体类之中。有本作“尝”,谓曾经也。

经“是我等咎非世尊也”。

赞曰:下自责躬,有三:初标,次释,后成。此标也。“咎”谓罪失,我之愆过,“咎”音巨久反,字从人、各,人各相违即成过咎。

经“所以者何(至)而得度脱”。

赞曰:此释所由。所因者,成大菩提之因行也,谓于七地四菩萨行:一菩提分、二波罗蜜、三诸神通、四成就有情。故迦叶言“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好乐”,故正觉因即此四行。“待”者承望、渴仰、希须之义。鹙子自言“若我等辈承望、希须、渴仰无上正觉之因,佛必以大乘而见度脱,但由我辈于大因中不生希待,所以世尊不以大乘而见济度。”或因谓菩提心,略为三种:一厌离有为,二求菩提,三深念众生,即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降伏其心。

经“然我等(至)思惟取证”。

赞曰:此成自责。然由我等不解佛之方便随宜所说诸法,初闻即信即便受行,思惟取证,故佛不以大乘度脱,由此是我辈之咎也。

经“世尊(至)快得安隐”。

赞曰:喜今闻而恼尽。“克”者专也。昔来修小,专自悔责不求于大。又疑菩提于己无分不生欣趣,或复自身已得解脱与佛无差,闻佛今说佛所得法甚深难解,二乘不了疑佛为魔,今既闻说一实三权,知昔修小为大之因,所以悔断知己作佛、菩提有分,所得解脱是佛方便,故疑亦断,心开意解身意泰然。“泰然”者安泰怡然之貌,既无疑悔故快安隐,疑悔若生恒不安隐,何得泰然?“断”者徒管反,截也绝也,又都乱反,今从初。

问:

疑生分别,入见即除,悔多忧俱,离欲便舍。如何鹙子今二方除?

答:

烦恼之疑,预流即尽;烦恼伴悔,离欲已除。今法执之类,异熟生疑,如阿罗汉疑黑盐之辈;于事之疑,恶作名悔未爽于理。此恶作体即是善愧,轻拒暴恶故,或即是厌慧,俱无贪之一分也,亦即省察心心所故。但是悔相性必麁动,故离欲舍,离欲有悔必是恶作,以悔名说从果为名,岂离欲已而不厌恶。

经“今日乃知(至)得佛法分”。

赞曰:知佛子而道成也。《瑜伽》八十四有六句,谓“是大师子,佛腹所生、佛口所生、佛法所生、佛法所化、得法等分。”《胜鬘》云“得佛馀财”,此有四句。《瑜伽》解云“初是总句,后五别句。”腹所生者,简去异生卑劣子故,得圣智慧佛腹亲生,非如异生是佛养子,一切众生皆佛子故,佛不亲生非腹生故,从佛法所生,尔乃是真生。又二乘等非从妇生子如婢生子,故下经云“若如我子”,初地菩萨生如来家,证法界故,是妇生子,已前非是妇所生子名非腹生。今发大心当为菩萨法界中生,总言腹生。佛口所生者,从说法音而诞生故,体即闻慧,缘教生故。佛法所生者,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之所生故,体即思、修二慧所摄,缘理缘教随应生故。佛法所化者,从法身路而得成立相似法故。法身路者,谓诸菩萨福、慧二因,我亦如是,彼从二因中而成立故。法身有二:小乘大乘二义异故。得法等分者,受用无漏法之财宝相似法故。法谓法宝,或七圣财,谓信、戒、闻、舍、慧、惭、愧等者相似。分者馀分、分类,诸佛菩萨能用法财,我今亦然,与彼相似,亦得受用无漏法宝之馀分故,随其所应在二乘位,望异生中已教一重,真是佛子。今作菩萨,望二乘位又教一重,真佛子等可如理释。彼又解云“如是诸句显示增上生圆满及父相似法生圆满,后五句中前三句显增上生圆满,后二句显父相似法生圆满。增上生者自体胜生,父相似法生者袭父遗体用父家财,并相似故。增上生中初句遮器过失,佛正智腹所生,遮世间中依于胞胎恶器生故。第二句遮精血不净所生,佛口所生,非以精血为自体故。第三句遮其欲贪非正法生,凡夫由欲贪资润而有,非正法生,今从正法所生,非由欲贪非正法之所生故。第四句显自体相似之法,从法身路而得成立,袭继法身自体殊胜,如袭婆罗门种性成立尊贵。第五句受用相似之法,受用无漏佛之法财,如世受用父母资什。”此中有四,阙第二句,合化及生总为一句,昔住权中非真佛子,今求实位方是腹生,是此经文之大意也。故《摄论》云“非如二乘无智婢子”。又有义云,以上四段别配领前开、示、悟、入四义如次,细寻法体理未必然。

经“尔时舍利弗(至)疑网皆已除”。

赞曰:二十五颂半分二:初二颂半颂标,二十三颂颂释。初文有二:初一颂颂标中得未曾有心喜疑除,后一颂半释得未曾有彰忧悔尽。此初也。昔疑自身于佛无分,今闻得作所以疑除。疑损众生难可出离,故喻于网。

经“昔来蒙佛教(至)闻亦除忧恼”。

赞曰:释得未曾有彰忧悔尽。谓我昔来所蒙佛教,谓住于小更不得大,所以忧悔;闻说此经,今日乃知不失大乘,彼昔所修大乘因故,由此悔尽。佛音希有妙用能除众生烦恼障之忧恼,我虽漏尽,今者闻之亦能伏除法执忧恼。此中忧者忧不作佛,一云即是法执之忧,离欲不舍,如毕蔺陀筏蹉麁恶语习,法执不舍故,同前疑悔随应亦尔。二云实是忧者,即恶作俱厌贱舍受,以忧名说,或法执类无记、善忧,离欲不舍,忧相应恼,恼即忧悔,非烦恼也。

经“我处于山谷(至)云何而自欺”。

赞曰:下颂前释,分四:初二颂半处小阶而起叹,次五颂半失大法以兴嗟,次十四颂喜今闻而恼尽,后一颂知佛子而道成,与前长行前后不同。故初中有二:初一颂半叹居小位,后之一颂颂所叹事。此初也。“呜呼”者嗟叹词。“云何自欺”者,欺者轻也。叹自小智住证于小不求大位,谓己无分名自欺轻。

经“我等亦佛子(至)演说无上道”。

赞曰:此一颂颂所叹事。“无漏法”者法性真如。“入”者证也。理虽同证俱称佛子,无智可能当来作佛为众演说一乘正道。

经“金色三十二(至)而不得此事”。

赞曰:下五颂半失大法以兴嗟,中分二:初三颂半所失大法,后之二颂明自兴嗟。初中复二:初之二颂内外庄严德,后一颂半名利高广德。初中复二:初一颂具相降魔德,后一颂好满不共德。此初也。“金色三十二”者,佛身紫磨金色故。

三十二相者,依《大般若经》第三百八十一“佛言:善现!云何如来三十二相?善现!一世尊足下有平满相,妙善安住犹如奁底,地虽高下随足所蹈,皆悉坦然无不等触。二世尊足下千辐轮文,辋毂众相无不圆满。三世尊手足皆悉柔软,如都罗绵胜过一切。四世尊手足一一指中间,犹如雁王咸有鞔网,金色交络文同绮画。五世尊手足所有诸指,圆满纤长甚可爱乐。六世尊足跟广长圆满,与趺相称胜馀有情。七世尊足趺修高充满,柔软妙好与跟相称。八世尊双腨渐次纤圆,如翳泥耶仙鹿王腨。九世尊双臂修直佣圆,如象王鼻平立摩膝。十世尊阴相势峯藏密,其犹龙马亦如象王。十一世尊毛孔各一毛生,柔润绀青右旋宛转。十二世尊发毛端皆上靡右旋宛转,柔润绀青严金色身甚可爱乐。十三世尊身皮细薄润滑,尘垢水等皆所不住。十四世尊身皮皆真金色光洁晃曜如妙金台,众宝庄严众所乐见。十五世尊两足、二手掌中、颈、及双肩,七处充满。十六世尊肩项圆满殊妙。十七世尊髆腋悉皆充实。十八世尊容仪洪满端直。十九世尊身相修广端严。二十世尊体相纵广量等,周匝圆满如诺瞿陀。二十一世尊颔臆并身上半,威容广大如师子王。二十二世尊常光面各一寻。二十三世尊齿相四十齐平,净密根深白逾珂雪。二十四世尊四牙鲜白锋利。二十五世尊常得味中上味,喉脉直故,能引身中诸支节脉所有上味,风、热、淡病不能为杂;由彼不杂,脉离沈浮延缩坏损拥曲等过,能正吞咽津液通流,身心适悦常得上味。二十六世尊舌相薄净广长,能覆面轮至耳发际。二十七世尊梵音词韵和雅,随众多少无不等闻,其声洪震犹如天鼓,发言婉约如频迦音。二十八世尊眼睫犹若牛王,绀青齐整不相杂乱。二十九世尊眼睛绀青鲜白,红环间饰咬洁分明。三十世尊面轮其犹满月,眉相晈净如天帝弓。三十一世尊眉间有白毫相,右旋柔软如睹罗绵,鲜白光净逾珂雪等。三十二世尊顶上乌瑟腻沙高显周圆犹如天盖。善现!是名三十二大士相。”依此经文总说颂言:“等辐柔网纤, 跟趺腨臂密, 毛生靡润滑, 皮金七肩满, 髆仪修广齐, 师子光具齿, 牙味舌音睫, 睛轮豪相盖。”若依《瑜伽》,与此不同。《瑜伽》之中仍说因业,恐繁且止。如彼应言:“等辐纤跟细, 网摩膊不伛, 势身光上靡, 生金滑七处, 师子肩充直, 具齿无隙鲜, 颔广味声青, 牛王顶豪相。”此总以彼眼耳身男四根依处并舌根为体。十力解脱如前已解。鹙子自叹同共一佛法而不得此事。

经“八十种妙好(至)而我皆已失”。

赞曰:好满不共德也。八十种妙好者,《般若经》言:“善现!云何如来应正等觉八十随好?善现!一世尊指爪狭长薄润光洁鲜净如华赤铜,二世尊手足指圆纤长佣直柔软节骨不现,三世尊手足各等无差于诸指间悉皆充密,四世尊手足圆满如意软净光泽色如莲华,五世尊筋脉盘结坚固深隐不现,六世尊两踝俱隐不现,七世尊行步直进庠序如龙象王,八世尊行步威容齐肃如师子王,九世尊行步安平庠序不过不减犹如牛王,十世尊行步进止仪雅犹如鹅王,十一世尊回顾必皆右旋如龙象王举身随转,十二世尊支节渐次佣圆妙善安布,十三世尊骨节交结无隙犹若龙盘。十四世尊膝轮妙善安布坚固圆满,十五世尊隐处其文妙好威势具足圆满清净,十六世尊身支润滑柔软光悦鲜净尘垢不著,十七世尊身容敦肃无畏常不怯弱,十八世尊身支坚固稠密善相属著,十九世尊身支安定敦重曾不掉动圆满无坏,二十世尊身相犹如仙王周匝端严光净离翳,二十一世尊身有周匝圆光明于行等时恒自照曜,二十二世尊腹形方正无欠柔软不现众相庄严,二十三世尊脐深右旋圆妙清净光泽,二十四世尊脐厚不窊不凸周匝妙好,二十五世尊皮肤远离疥癣亦无黡点疣赘等过,二十六世尊手掌充满柔软足下安平,二十七世尊手文深长明直润泽不断,二十八世尊唇色光润丹晖如频婆菓上下相称,二十九世尊面门不长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严,三十世尊舌相软薄广长如赤铜色,三十一世尊发声威震深远如象王吼明朗清彻,三十二世尊音韵美妙具足如深谷响,三十三世尊鼻高修而且直其孔不现,三十四世尊诸齿方整鲜白,三十五世尊诸牙圆白光洁渐次锋利,三十六世尊眼净青白分明,三十七世尊眼相修广譬如青莲华叶甚可爱乐,三十八世尊眼睫上下齐整稠密不白,三十九世尊双眉长而不白致而细软,四十世尊双眉绮靡顺次绀瑠璃色,四十一世尊双眉高显光润形如初月,四十二世尊耳厚广大修长轮埵成就,四十三世尊两耳绮丽齐平离众过失,四十四世尊容仪能令见者无损无染皆生爱敬,四十五世尊额广圆满平正形相殊妙,四十六世尊身分上半圆满如师子王威严无对,四十七世尊首发修长绀青稠密不白,四十八世尊首发香洁细软润泽旋转,四十九世尊首发齐整无乱亦不交杂,五十世尊首发坚固不断永无[土*帝]落,五十一世尊首发光滑殊妙尘垢不著,五十二世尊身分坚固充实逾那罗延,五十三世尊身体长大端直,五十四世尊诸窍清净圆好,五十五世尊身支势力殊胜无与等者,五十六世尊身相众所乐观尝无厌足,五十七世尊面轮修广得所皎洁光净如秋满月,五十八世尊颜貌舒泰光显含咲先言唯向不背,五十九世尊面貌光泽熙怡远离频蹙青赤等过,六十世尊身支清净无垢常无臭秽,六十一世尊所有诸毛孔中常出如意微妙之香,六十二世尊面门常出最上殊胜之香,六十三世尊首相周圆妙好如末达那亦犹如天盖,六十四世尊身毛绀青光净如孔雀项红晖绮饰色类赤铜,六十五世尊法音随众大小不增不减应理无差,六十六世尊顶相无能见者,六十七世尊手足指约分明庄严妙好如赤铜色,六十八世尊行时其足去地如四指量而现印文,六十九世尊自持不待他卫身无倾动亦不逶迤,七十世尊威德远震一切恶心见喜恐怖见安,七十一世尊音声不高不下随众生意和悦与言,七十二世尊能随诸有情类言音意乐而为说法,七十三世尊一音演说正法随有情类各各令得解,七十四世尊说法咸依次第必有因缘言无不善,七十五世尊等观诸有情类赞善毁恶而无爱增,七十六世尊所为先观后作轨范具足令识善净,七十七世尊相好一切有情无能观尽,七十八世尊顶骨坚实圆满,七十九世尊颜容常少不老好巡旧处,八十世尊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起德相,文同绮画色类朱丹。善现!是名八十随好。善现!如来、应、正等觉成就如是诸相好故,身光任运能照三千大千世界无不遍满,若作意时即能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世界。然为怜愍诸有情故,摄光常照面各一寻,若纵身光即日月等所有光明皆常不现,诸有情类便不能知昼夜半月月时岁数,所作事业有不得成。佛声任运能遍三千大千世界,若作意时即能遍满无量无边无数世界,然为利乐诸有情故声随众量不减不增。善现!如是功德胜利,我先菩萨位,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已能成办,故今相好圆满庄严,一切有情见者叹喜,皆获殊胜利益安乐。如是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能以财法二种布施摄诸有情,是为甚奇希有之法。”三十二相由行五修:一发心,二长时,三无间,四慇重,五无馀,之所感得,如《瑜伽论》三十七说。

十八不共法以五门分别:一名,二体,三行相,四差别,五诸门。名者,一身无误失,二无率暴音,三无种种想,四无不定心,五无忘失念,六无不择舍,七欲无减,八念无减,九精进无减,十定无减,十一慧无减,十二解脱无减,十三身业随智慧行,十四语业随智慧行,十五意业随智慧行,十六知过去世无著无碍,十七知未来世无著无碍,十八知现在世无著无碍。

体者,合以八法为体,谓思、想、欲、胜解、念、定、慧、懃,广如《无垢称疏》第二卷解。二乘所无,名不共法。论云“上二偈示现何义?舍利弗自诃责身,我不见诸佛,不往佛所闻法,不供养恭敬诸佛,无利益众生事,未得法退,是故舍利弗诃责自身。”上释自诃责之意。下论自牒解呵责意及经颂文,两参杂释合有八句,其间五句解自责词,自馀三句解经颂义。不见者,不见诸佛如来大人相生恭敬供养心故。自呵无修大因,遂不能见诸佛之相恭敬供养故。不往者,示现教化众生力故,显佛能化众生而我不往佛所。上二句解自责言。金色光明者,见佛自身异身得无量功德故,此解经中金色之言,由见佛故我之自身于异身得无量功德果故,闻者能利益一切众生故。此解责中不闻言,若闻能作利生事故。力者,众生有疑,依十力断疑故,此释经中十力之言。供养者,示现能教化众生力故,此解自责中不供养佛言,佛能化众我应供养,昔者何故不供养也。十八不共法者,远离诸障碍故,此解颂中十八不共法义。恭敬者生无量福德,依如来教得解脱故,证人法无我诸法平等故,此解自责中不恭敬言,若恭敬生无量福证平等故。是故自诃,我从昔来未得此法,于此法中遂生退心。是名失大法而兴嗟也。不作此解论极难知。

经“我独经行时(至)我为自欺诳”。

赞曰:名利高广德也。自欺贱故常自思惟,失佛此德不敢求大,自诳负故得小为足。

经“我常于日夜(至)筹量如此事”。

赞曰:明自兴嗟也。初颂欲问于佛为失大乘、为当不失?后颂释疑。此以常见佛唯赞菩萨不赞我故,所以疑生筹量此事。

经“今闻佛音声(至)令众至道场”。

赞曰:下十四颂颂喜今闻而恼尽,中分二:初十二颂半颂断疑悔,后一颂半颂快得安隐。初中复二:初五颂颂昔悔除,后七颂半颂今疑灭。初中又二:初一颂标悔除所由,后四颂正明悔除。此初也。由闻佛声随宜说法意趣难知,无漏难思所得难解,令二乘众舍随宜教,至佛所得道场深法,既令悔除故名无漏。

经“我本著邪见(至)于空法得证”。

赞曰:下四颂除悔,中分二:初一颂半叙昔舍邪以归正,后二颂半叙今识小以向大。此初也。本事珊阇耶外道领一百门徒,后归佛出家证人空理,得阿罗汉称梵志师,名为拔邪得证空法。

经“尔时心自谓(至)非是实灭度”。

赞曰:下二颂半叙今识小以向大,于中分二:初一颂识知小,后一半知真大。此初也。昔时不识谓真灭故。

经“若得作佛时(至)永尽灭无馀”。

赞曰:知大为真灭。得作佛时,内具诸相好、外为众生归敬,方成永尽二种生死更无有漏,故知大乘是为真灭。

经“佛于大众中(至)疑悔悉已除”。

赞曰:下七颂半颂今疑灭,分二:初一颂结前悔尽、生后疑除所由,后六颂半正释疑除。此初也。

经“初闻佛所说(至)恼乱我心耶”。

赞曰:下六颂半正释疑除,复二:初一颂叙疑生所由,后五颂半正释疑灭。此初也。佛昔说三乘,我已得讫;今说为一,与本说乖,说我所得非真果灭,故心中惊,谓佛是魔恼乱我心,此疑于事名异熟生,不疑于理故非烦恼。或前忧、疑皆示相起,非在鹙子犹有忧、疑。

经“佛以种种缘(至)我闻疑网断”。

赞曰:下五颂半释疑灭,中有四:一颂显佛言巧心安,所以疑断;二颂明三世佛同说方便,所以疑断;一颂解佛说同,所以疑断;一颂半知佛与魔道迹不同,所以疑断。此初也。佛说有二:一法说,二喻说。“种种缘”者法说道理,“种种喻”者比况说也。外现此二巧言说法,内心安固如海不动,所以疑断。言词不巧,理、喻乖宗,心有动摇智迷真境,内、外可阻疑便难灭;今则不然,所以疑断。

经“佛说过去世(至)演说如是法”。

赞曰:此明三世诸佛同说方便,所以疑断。初颂过去,后颂未来、现在二世,初皆方便、后方真实,即领前品三世佛同。众说道乖可令疑起,群圣同范今疑故灭。

经“如今者世尊(至)亦以方便说”。

赞曰:此解佛说同,所以疑断。“从生及出家”身方便也。“得道”者意方便也。“转法轮”者语方便也。初说三乘同三世佛教,故言亦以方便说法。三业乖张可令疑起,色心相顺所以疑除。又始、末说乖可令疑起,初后语顺故令疑灭。

经“世尊说实道(至)谓是魔所为”。

赞曰:知佛与魔道迹不同,所以疑断。魔说乖真所以疑起,佛语符妙由此疑灭。

经“闻佛柔软音(至)安住实智中”。

赞曰:下合十四颂,喜今闻而恼尽,中分二:上十二颂半断疑悔讫,此一颂半快得安隐。慈悲接引故出柔软音,如雷隐震以说玄理故名深远,清彻如迦陵声极可爱乐故甚微妙,离名利等诸瑕秽事,说一乘义故名演畅清净法。“畅”谓远也明也。心既大喜疑悔永除,舍昔处权之心、取今住实之智。实谓一乘,今所求证;权谓二乘,昔方便也。

经“我定当作佛(至)教化诸菩萨”。

赞曰:此颂第四知佛子而道成。今我为佛子当作菩萨,从佛大乘言教所生,既修大因定当作佛,外为天人所敬能转无上法轮,究竟唯说一乘,故能教化菩萨。

经“尔时佛告舍利弗(至)随我受学”。

赞曰:第一周中自下第三如来述成,同〈药草喻〉重述成故。于中分三:初陈往遇,次述今逢,后显还令依前取实。此初也。“曾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常教化汝等”者,《优婆塞戒经》言:“舍利弗曾六十劫行菩萨道,有婆罗门从其乞眼,鹙子与之。彼得眼已投之于地,双足践踏骂詈而去。鹙子悔恨遂退大心。”此说彼时故昔教汝,二万佛所以为善友常化大乘,鹙子彼时亦随受教。

经“我以方便(至)生我法中”。

赞曰:此述今逢。退大心已后,佛知怖大情局小果,化以声闻令证无学,渐导诱之名为方便;证生空理无漏智起,住佛法内名我法中,从佛法所生尔乃是真生故。且如鹙子退姓,大姓近生而远熟,所以初发大心而中退,小姓近熟而远生,所以中发小心而证果。初教发于大意,为令证实之因;中求小而果成,为令舍权之渐也。

经“舍利弗(至)已得灭度”。

赞曰:下显还令依前取实,分二:初谈创兴实意,为修权而忘实;后显令忆本心,说《法华》而复本。此初也。“我昔教汝志愿佛道”者,创兴实意也。“汝今悉忘而便自谓已得灭度”者,为修权而忘实也。未证声闻果前未得无漏宿命之智,虽六十劫练根得声闻无漏,宿命智所知犹近故。昔修大乘汝今悉忘,便谓所得是实灭度,不肯进修。前卷请中,世世已曾从佛受化,今言忘者此中有四解:一自忆从佛修小,佛说教大悉忘。二佛说初教大乘今忘,自忆中途学小从化。三鹙子自忆、他人不忆,今寄之说他人,故言悉忘。四前说佛加故忆,今谈自心故忘。亦不相违。

经“我今还欲(至)佛所护念”。

赞曰:令忆本心说《法华》而复本也。初化小机而向大,名为声闻而说大乘《妙法莲华》,回心已后名教菩萨之法、佛所护念,故知妙法莲华亦傍名无量义等也。体性功能有别,对机显理有殊,分为二经故耳,如初卷说。

经“舍利弗(至)所行之道”。

赞曰:第一周中下第四段佛为授记,有二:初为授记,后人天供养赞叹回向。初复分二:初明授记,后有一颂结会令欣。初文有二:初授因记,后授果记。此初文,有四:一时节过无边劫,二外遇良缘值若干佛,三奉持正法,四具行利生。要因行满果方成故,未入十信尚二万劫,况起心后时节应远,故此第一先说劫多方遇诸佛、得入大劫持正法等。

经“当得作佛(至)佛世尊”。

赞曰:下明果记,有二:初长行,后偈颂。长行有六:一内德成满,二外土庄严,三说法同今,四劫名异即,五辅翼胜劣,六法住短长。此初也。目睹雨华放光、耳闻法华智光,又外飡秘法、内发智光,因斯二义故名华光。夫记佛名理非一准,且如释迦、弥勒因睹彼佛以为名,鹙子最初假见闻而立称。《智度论》云:“三百比丘脱衣上佛举手为相,记名大相如来。又千天子见佛土庄严而发净意,记名庄严王佛。”又彼〈舌相品〉“十万亿人见十方菩萨来以华供养,发心得记,佛名觉华,劫名华积。”如是等类不可一准,或此皆是初所逢佛,后遇此缘因符往愿。

授记略以六门分别:一授记所由,二谁能授记,三谁所授记,四授记差别,五释妨难,六声闻类异。授记所由略由五义:一论云为生声闻决定心故、非成就法性故,非已证得二空法性而为授记,令生决定趣向大乘故为与记。二论云显佛法身性平等故,有为有异故说三乘,真理既同法身无异。三为除菩萨久疑心故,久疑声闻不得作佛,今闻授记故久疑灭。四为欣佛者见此授记,欣自当得行佛因故。五说一乘十义所以,即是此中授记所由。

能授记中有三:一所依,二记体,三记用。所依即能授记者,六处示现,五是如来记、一是菩萨记。如来记者:一别记,二同记,三后记,四无怨记,五通行记。菩萨记者名具因记,如〈常不轻品〉示现礼拜赞叹,言“我不轻汝,汝等皆当作佛”,示诸众生皆有佛性故,记其当来佛之名字唯佛与记,馀圣不能,不能别知当佛名字国土等故,下人不能知上事故;若谙含与记,菩萨亦得,具佛性因故。此经既尔,一切经中能授记者不过此二。记体谓后得世俗智。记用谓言教,唯他受用、变化身等,五蕴之中随应为体,十地菩萨、三乘异故。

所授记有二:一所依,二体性。所依即是所授记者。论云:“有六处示现:一别记,舍利弗、大迦叶等四大声闻,众所知识名号不同,故与记别。二同记,富楼那等五百人、千二百人,同一名故,俱时与记。三后记,学无学等共同一号,虽亦下根非众所知,故后与记。四无怨记,与提婆达多记者,示现如来无怨恶故。五通行记,与比丘尼及天女记者,示现女人在家出家修菩萨行者,皆证佛果故。六具因记,示诸众生有佛性故。”此之六记,别记在〈譬喻品〉及〈授记品〉中,同记在〈五百弟子受记品〉中,后记在〈授学无学人记品〉中,无怨记在〈提婆达多品〉中,通行记在〈法师品〉及〈持品〉中,具因记在〈常不轻品〉中。以理而推,异生未发心及发心已后,二乘不定性及诸菩萨,此之四人名所授记。法华一会为化舍权而就实故,无为十地菩萨授记。谈昔古事,故有未发心前具因记别,唯有异生发心已后但闻法华无一不成佛,是及不定姓二乘之记,更无馀也。因体即是无漏善根,通现及种。因所得果体通五蕴,多是化身及他受用者,显慈悲故、显德高故、有差别故、有化众故,下诸记别当具显示。

授记差别者,《首楞严经》中“佛告坚意菩萨,授记凡有四种:有未发心而与授记,有适发心而与授记,有密授记,有得无生法忍现前授记,是名四种。唯有如来能知此事。”《宝云经》中亦同此说。《瑜伽》四十六说略由六相,蒙诸如来于无上正等菩提授与记别。何等为六:一安住种姓未发心位,二已发心位,三现在前位,四不现前位。此上四种同《首楞严》,彼密授记即不现前在密处故;或得无生忍名现前,未得者名不现前;或身在座名为现前,身不在座名不现前,下第四卷与同记中有不在会,佛令传记是。五有定时限,谓尔所时当证无上正等菩提。六无定时限,谓不宣说决定时限而与授记。今舍利弗即当第二第三第六,已发大心、现佛前住、无定时限故。《涅槃经》言“须陀洹八万劫到,乃至阿罗汉二万劫到,辟支佛十千劫到”,所言到者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知经尔所劫方到十信初心、始入初劫。〈菩萨地〉言“迂回修行不如初心始业菩萨,耽寂灭味极深重故”。由此今言过无量劫方始供养若干千万亿佛行菩萨道等。有三决定:一种姓定,遇缘便能证于正觉;二发心定,发大心已更不退转;三不虚行,定得自在已于利有情终不空过。初在地前,五种菩提中发心菩提故;次在初地,证发心故;后在八地。今依初定故与授记。

释妨难者,论云“彼声闻等为实成佛故与记别,为不成佛与授记也?若实成佛者,菩萨何故于无量劫修集无量功德?若不成佛者,云何虚妄授记?”此意难言。若声闻等但住百劫等练根修声闻行,即实得成佛而与记者,菩萨何故于无量劫修集无量功德方得成佛菩提,少因已能实成佛故。若声闻等虽修少因不得成者,何须今者虚妄记耶?论自答言“彼声闻授记者,得决定心,非成就法性故”,此意说言,令声闻等得决定成佛心进修妙行,非已证会成就二空法性真理而与授记。论又解云“如来依三乘平等说一乘法,以如来法身与彼声闻法身无异故与授记,非即具足修行功德故与授记。十地菩萨成就法故功德具足,诸声闻人功德未具足故,是以菩萨修无量行方得菩提,声闻未修无量功德,但令得定成佛之心故与授记”。

问:

声闻无学永尽后有,云何为记经三大劫当得菩提?

答:

《显扬论》说“依变化身非业果身”,故不违理。《成唯识》说“即是变易生死别名”,此意说言,未发心前现身有限,由受记后发大誓愿求大菩提度有情类,便入边际无漏胜定,资昔所作感今身业,令其长时与果不绝。此所资业,由无漏资,展转微妙旧麁异熟,已后微细广大殊妙异于本故,犹如变化,由此变易异于旧时名变易生死,数数资长乃至成佛,由彼分段生死虽皆永尽,说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变易未尽说更二百由旬方至宝所故。分段生死虽皆永尽,受变易生乃至作佛,趣寂声闻便无此事。故《胜鬘》云“无明住地为缘、无漏业为因,有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生。”广如《瑜伽》、《佛地》、《唯识》别章等说。

声闻类异者,论云声闻有四:一决定,二增上慢,三退菩提心,四应化。如来与二授记,谓应化、退菩提心者,除决定、增上慢者,根未熟故,如来不与记。菩萨与记,菩萨与记者方便令发心故,常不轻记是。此言未熟者、增上慢者,可尔;趣寂毕竟不熟,云何言未熟?“未”者不也。准理应云趣寂之人不愚于法,信根未熟佛不与记,不分明记当来之世得作佛故;菩萨与记,奄含记别有理佛性故,方便令发信大乘心。增上慢者,信向根未熟,佛亦不分明记别当来成佛之事;菩萨亦为奄含记别,方便令发信向之心。今合为文言根未熟,非趣寂者当亦可成佛。《庄严论》云“馀人善根涅槃时尽,菩萨善根不尔”。《涅槃经》中说“须陀洹等皆得成佛,名不解我意”,故知趣寂定不作佛。应化声闻者,有人言即舍利弗四大声闻上根、五百中根、学无学下根。今解不尔,《华严经》初说有舍利弗是应化,后入〈法界品〉舍利弗将六千弟子从自房出,文殊师利为说十法乃发菩提心,即此中授记者,故非应化也。舍利弗独是上根声闻,四大为中,五百等为下,准下经言富楼那等是法华一会应化者也。如《摄论》十义一乘中解化,与《楞伽》等经同,声闻多劫入涅槃,饮三昧酒醉逸而卧,后从定起发心向大等,是诸佛菩萨之所化作,诱馀类故。

经“国名离垢(至)人天炽盛”。

赞曰:下第二外土庄严,化净土也。文有其十,此中有五:一国号,名离垢,纯善所招无六垢故。二土相,其土平正心离高慢,于胜劣二中无怖无蔑,离谄慢故。三净秽,清净严饰众生心净故佛土净。四安免,安隐丰乐,无杀盗打骂病刀饥馑三恶因故。五善恶,天人炽盛,由无外他恶知友故,分别烦恼一切不行便无恶道,人天乃盛。

经“瑠璃为地(至)常有华菓”。

赞曰:此文有五:六严饰,瑠璃为地,心无瑕故。七路住,有八交道,修八齐戒八圣道故,东西有四南北有四名八交道,或东西有八南北亦八,从一方为名,或八方之道名八交道,如道方九轨曰逵。八道严,金绳界道,行四总持之所感故。九林薮,七宝行树,修七圣财持七支戒故。十菓实,常有华菓,恒修七觉八解脱因所增长故。

经“华光如来(至)教化众生”。

赞曰:下第三说法同今,有二:初明同今,后释所以。此初也。以同今故名为“亦以”,“虽非恶世”非秽土也。既言清净,明化净土。

经“舍利弗(至)说三乘法”。

赞曰:此释所以。据实释迦亦由本愿,今隐愿力但出恶世,欲明诸佛行利不同。我出恶世教化众生,初以方便后以真实,故以三乘;华光如来愿意普资,所以唯称本愿如此。欲令众生知彼佛时无恶众生发愿生彼,顺本所习调伏二乘说三乘法,非化恶生初权后实。

经“其劫名(至)为大宝故”。

赞曰:下第四劫名异即,初标、后释。

经“彼诸菩萨(至)无能知者”。

赞曰:下第五辅翼胜劣,有二:初别解德,后总结之。初文有十,此有一德众圣难量,如栴檀林栴檀围绕也。

经“若欲行时(至)皆久殖德本”。

赞曰:此有二德,二瑞华应足,其心常履九净华故。《显扬论》第三云:一戒净、二心净、三见净、四度疑净、五道非道智见净、六行智见净、七行断智见净、八无缘寂灭净、九国土净、前七即七净华,如彼广说。三妙因久植,非初发心,善根熟故。

经“于无量百千(至)之所称叹”。

赞曰:此有二德:四善缘昔遇,发大愿故。五名称高远,众所识故。

经“常修佛慧(至)诸法之门”。

赞曰:此有三德:六佛智恒求,欣大觉故。七外化久成,具慈悲故。八内鉴斯备,无迷谬故。法义之门教也,法教之门义也,二释皆得。

经“质直无伪志念坚固”。

赞曰:此有二德:九姓纯无㤭,不诳谄故。十心勤不退,行位高故、直心是道场故。质直,烦恼所不动,故志念坚固。

经“如是菩萨充满其国”。

赞曰。此总结释也。

经“舍利弗(至)寿八小劫”。

赞曰:下第六法住短长,有四:一佛寿,二生寿,三授当佛记,四记正像法。此初二也。释迦众生薄福少慧,佛寿故短、生寿故长,留残第五分寿施未来弟子;华光如来所化众生,福慧自修不假佛与,故佛寿长、众生寿短。又释迦众生薄福无感,故佛寿短,不感佛故;华光众生多福有感,故佛寿长,感佛化故。

经“华光如来(至)三菩提记”。

赞曰:自下第三授当佛记,有三:初记时,二正记,三国土。此初也。“过十二劫”者,佛寿劫满方授记故,精进成就名为坚满。

经“告诸比丘(至)三藐三佛陀”。

赞曰:此正明记。“华足”者宝华承足,由闻《法华》为因、成佛果圆满,故名为华足;由开《法华》行安乐行,故名安行。有云安徐而行名为安行。此非善释。何佛慞惶猖獗行也?“多陀阿伽度”如来也,“阿罗诃”应也,“三藐三佛陀”正等觉也。新经云“如来、应、正等觉”,古云“如来、应供、正遍知”。

经“其佛国土亦复如是”。

赞曰:此明国土,亦如华光佛之国土,行法华因所招致故。

经“舍利弗(至)三十二小劫”。

赞曰:自下第四记正像法。若佛正法,教、行、证三皆具足有;若佛像法,唯有教、行,无证果者;若佛末法,唯有教在,行、证并无。禀教、行行、证果不同,故释迦佛正法短、像法长,不度女人,正法像法各一千年,由度女人正法减半故。今华光正像年等,虽有三乘菩萨类多,故名大宝,虽有四众,女人持戒,不减正法。

经“尔时世尊(至)当度无量众”。

赞曰:下十一颂半,分二:初十颂半颂前授记,后之一颂授记中第二段结会令欣。前因记有四、果记有六,今总分三:初一颂颂果记中内德庄严,次一颂颂因记,后八颂半颂果记四义。此初也。“普智”者,一切智、一切种智具二普故。

经“供养无数佛(至)证于无上道”。

赞曰:此颂因记,有二:一遇良缘,二具菩萨道。计亦有时,“过无量劫”入后颂中,故此唯二。

经“过无量劫已(至)常有华菓实”。

赞曰:下颂果记四义,分四:初半颂颂劫名异即,次一颂半外土庄严,次两颂辅翼胜劣,后四颂半佛寿短长,不颂说法同今。此初二文也。外土庄严有六:一名、二净、三地、四界、五树、六华菓。不颂馀四。

经“彼国诸菩萨(至)华光佛所化”。

赞曰:此辅翼胜劣,有四:一不退、二外化、三值善友、四植妙因。不颂馀六。

经“佛为王子时(至)寿命八小劫”。

赞曰:下四颂半佛寿短长,有四:一颂半佛寿,半颂人寿,一颂半正像法时节,一颂舍利流行,不颂授记,加供养舍利。此即初二。此中应言于最后身为王子时,弃国舍荣出家成道,文言倒故,先说王子弃国舍荣,方言后身成于佛道;或此文意,于无量生身为王子弃国舍荣,末后身中方成佛道。

经“佛灭度之后(至)像法三十二”。

赞曰:此颂正像法时节,昼夜月时年为劫故。

经“舍利广流布(至)其事皆如是”。

赞曰:此颂舍利流行并结。

经“其两足世尊(至)宜应自欣庆”。

赞曰:此第二段结会令欣,化其心定令求佛果。“伦”类也,亦疋也,“疋”配也。言两足尊无类无配。

经“尔时四部众(至)以供养佛”。

赞曰:为授记中下第二段诸天供养赞叹回向,于中有二:初四众八部供养,后诸天供赞。此初文也。表蒙佛恩如佛衣覆,亦上表当成佛果之时为他说此覆荫众生,故以衣供。故下文云“有持此经即为佛衣之所覆”也。

经“释提桓因(至)供养于佛”。

赞曰:下诸天赞供,有二:初供、后赞。供中复二:初衣华供,后伎乐供。初衣华供有二:初供养、后灵相。此初也。“以华供”者,表闻法华当得佛果故。

经“所散天衣(至)而自回转”。

赞曰:此灵相也。“住虚空”者,显闻《法华》超出四生心凝妙理。“回转”者,俯循三界情悲蠢物。

经“诸天伎乐(至)雨众天华”。

赞曰:伎乐供养也。因闻法声而悟道,故作音乐;表修因而方果满,故雨天华。

经“而作是言(至)最大法轮”。

赞曰:下赞叹,有二:初长行,后偈颂。此中唯牒二时法轮以比大小,对不定姓权实相形故,据实亦比般若空教,此为中道名最大轮。

经“尔时诸天子(至)少有能信者”。

赞曰:下六颂半分四:初二颂显昔说小今大,一颂半叹法胜妙、随喜,二颂举他明自作佛生喜,一颂回向。此初也。“五众”者,梵云般遮塞建陀,此云五蕴,具十一种积聚义故名之为蕴。今名为众,众是聚义,或言五阴,皆乖正名。依三科中五蕴之法以辨四谛,故知初权。今此会说舍权就实,难解之法言少能信,权实相违法深奥故。依《大般若》初转法轮三乘入道,今据显相但度声闻,故言五众以明权法。“深奥”者,秘藏也,大乘妙故。

经“我等从昔来(至)我等皆随喜”。

赞曰:叹法胜妙,深生随喜。“随”者顺也,顺佛教行故。

经“大智舍利弗(至)方便随宜说”。

赞曰:举他明自作佛生喜。佛记他作佛,彰我亦得作,故知佛道实叵思议,方便随宜令我解了。“叵”者不可也。“反”正为乏,反可为叵,皆字意故。

经“我所有福德(至)尽回向佛道”。

赞曰:回向佛果,成波罗蜜,法供养故,即是方便善巧智也。

◎ 法华经玄赞卷第五(本)

保安三年初冬晦日,以兴福寺圆如房本出写移点已了,法隆寺僧觉印之本者皆点本也,又朱或本者,点本付或本也,又中○灭也,左右正或本,又ウラモフ字也,皆可悉之。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五(末)

沙门基撰

◎经“尔时舍利弗(至)三菩提记”。

赞曰:上来第一周法说权实化上根讫,下第二周喻说权实化彼中根。大文分四:初佛以喻化,二〈信解品〉中根领悟,三〈药草喻〉佛重述成,四〈授记品〉为之授记。上根聪叡不假多陈,下根三闻无劳广说,故化中品文义俱繁。初文有二:初鹙子请,后佛说利。鹙子虽解,今复请者,略有三因:一益同类故,二利他行故,三顺佛化故。前者法说已殷勤三请,今日已解故作是释。初文分三:初陈自决,次述他疑,后正申请。此初也。

经“是诸千二百(至)皆堕疑惑”。

赞曰:此述他疑以用也。“有无见”者边见也,依我见生故等取邪见,此边、邪见摄六十二外道所起,今显依言舍邪归正,故此偏说。又等馀三见及诸烦恼并所发业,佛昔说我法能离现前所见苦果生老病死等,究竟涅槃。由欲灭果必先断因,是等诸人用佛此言能离苦因我见等讫,定知当苦更不复生,证得涅槃已得决定。今复闻佛说令舍权就实,皆堕疑惑而起疑义,彼各不能知自得作佛,不知先所证得是何法耶?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又以已同用已断苦,因果不生故。

经“善哉世尊(至)令离疑悔”。

赞曰:此正申请。因缘有二义:一所由,二道理。今请世尊,陈述由理。

经“尔时佛告(至)化菩萨故”。

赞曰:下佛说利,大文分三:初总略指答,为许说之由;次“舍利弗若国邑”下,正说法喻令其开晓;后偈中云“告舍利弗:汝诸人等皆是吾子,我则是父”下,劝信此经欣当佛智。初复分二:初明已说总略指答,后更陈告为许说由。此初也。初说方便为真实之渐,初化声闻为菩萨之因,即〈方便品〉云“知诸众生有种种欲,随其本性,以种种方便而为说法,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即是昔说于权今说于实,所以如此为化菩萨,由此称故释所以也。故名总略指答。

经“然舍利弗(至)以喻得解”。

赞曰:此更陈告为许说由。“然”犹必尔,亦如是也。然可,许说也。

经“舍利弗(至)其年衰迈”。

赞曰:下第二段正说法喻令其开晓,初长行、后偈颂。长行有三:初陈喻,次合说,后结答。“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下是。喻中有二:初喻昔权,后喻今实。“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下是。喻昔权中有四:初三界佛有喻,二“多诸人众”下五趣危亡喻,三“长者见是大火”下见设权方喻,四“尔时诸子闻父所说”下依言免难喻。初文有六:一处所,二家主,三老小,四产业,五宅相,六门户。此中有三:国、邑、聚落,处所也。既说三乘明知化佛,化佛但王三千国土,国大而宽喻大千界,邑中而次喻中千界,聚落最小喻小千界,从大中小如次喻故。《广雅》云“聚落,居也。聚,聚也。人所聚居。落亦庭院也。”“有大长者”者,家主也。以下喻说除问答中有八长者,初五喻化身,诸子在宅故;后三喻化及他受用身,三乘诸子并出宅故。其下问答喻中有五长者,并合喻化及他受用,如世长者有三种类:一可禀承长者,平均识达善断是非,喻佛悲普慧圆妙决疑网;二者可耆敬长者,年迈闾邑尊威莫对,喻佛道高群圣神通罕匹;三可亲辅长者,资什华丰随须精足,喻佛福智俱满利乐平备,智、断、恩德各喻如次。“其年衰迈”此老少也。衰犹熟老,迈谓远归,喻佛久修智见圣果圆熟,成道老远方归涅槃,非说今生通彰前位。

经“财富无量(至)唯有一门”。

赞曰:此中有三:一明产业,有四:一财富,喻七圣财满故。二田,喻智断二种生德处故。三宅,喻诸众生异熟本识,故说本识亦为宅识。如世国王四海为家光宅天下,佛亦如是,以诸众生而为其家,体即本识。故《无垢称》云“诸有情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众生无量故言多有。颂中唯指一人,故言有一大宅,或如一六合而光宅,故此言多。下言有一,亦如等视众生犹如一子,或此约众生各别故言多有,下依佛为其主故言有一。其实此宅一多无别,以由异熟识为家,是故宅中堂阁朽故灾难纷起。若说禅定名之为家,如何有灾说朽故等?家宅便别。四“僮仆”下合说中喻佛神通纵任自在故,又喻佛示现起诸烦恼。《无垢称经.菩提分品》云:“烦恼为贱隶仆使,随意而转”,如来能以烦恼为贱隶,甚轻鄙之、驱策断灭,亦以为仆使随意而转,爱语罗睺、叱呵调达,利众生故。下以智慧、神通为佛身手之力,故今僮仆非定神通。《说文》“男有罪为奴曰僮,女仕从于嫁曰仆。又给使也驭役也。”“仆”又“[仁-二+付]”也,附著于人。“童”独也,今为“僮”字。五“其家广大”,宅相也。本识为家,准下合说周三界故,或无始有,或复含容一切种子变为三界,体通二死故言广大。其家即宅,名别体同。六“唯有一门”,门者出宅之所因,此长行中于喻及合总有五门:一此中所说唯有一门,二所烧之门,三狭小之门,四今在门外,五以佛教门出三界苦。初四门在喻内,后一门在合中。门有二种:一中大正门,唯一乘教行;二边小侧门,唯二乘教行。五中初三唯说中大正门,体即一乘之教行故;后之二门中边、大小、正侧之门,并名为门,体即三乘之教行故,能出三界变易宅故,所以初门名之为一,不名为三。第二佛从所烧之门安隐而出,不从二乘教行中出。第三而复狭小不容二乘,故知初三门唯一乘教行。第四三车俱在门外,岂是二乘亦出一乘教行之外。第五见诸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得涅槃乐,然后等与大车,即是二乘俱已出门,以此故知后二通于中边、大小、正侧俱名为门。与前不同所望义别,亦不相违。馀门之义至彼文中一一当释。今说二利行圆宽容出二死处,故门称一不说馀二,此说出三界之户、非入净土之门,彼以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所望别故。此以教对理、以因对果名之为门,彼以智对境名之为门。又此望三界名之为出,若望净土亦名为入,体是一故。此明出三界门、不明入三界门,入三界门、烦恼及业,所望异故亦不相违。

经“多诸人众(至)止住其中”。

赞曰:下五趣危亡喻,有四:一人众甚多,二宅宇危朽,三诸方灾起,四众子游居。此初也。五趣种子名言所熏,业招各异类别名五,随其所应各为有支,善恶业种十种业道之所招感名为五百,谓十业道中各有自作教他、赞励庆慰、少分多分全分、小时多时及与尽寿,各别十十,修作资感、立五百名,或十业道各由十惑之所发润名为五百。此等诸种处本识内名住宅中,由此种子以为因故,五趣轮回众苦不息。

经“堂阁朽故(至)梁栋倾危”。

赞曰:宅宇危朽有四:一堂阁喻色,二墙壁喻想,三柱根喻行,四梁栋喻受。其宅即识能持此四,下言“久故而复顿弊”,故此如次即是唯明馀四种蕴四识住也。“堂阁朽故”者,堂喻身根大而为主,阁喻诸根依附身有,揽不净以资持,久自生灭名朽故,朽烂故恶也。“墙壁𬯎落”者,“𬯎”音杜回反,墙坠下也。《切韵》作“墤”泰山基𬯎。《玉篇》作“𬯎,落駮也”。《切韵》作“颓”,暴风也,作颓秃也。若[片*崔][自*贵],舍破也。《说文》亦作“颓,从秃贵声”,经亦为“墤”。此二皆古文。外御为墙,内捍为壁。想蕴外变诸像如墙,内变为像如壁。虚而不实,远自迁流名𬯎落。“柱根腐败”者,行蕴之中法有众多,其最胜者谓命根,身之主故;如舍之柱,与馀为根。性是朽破名腐败,腐朽败破也。腐与父同声,应言府败或云抚败,如里名胜母曾子不入。“梁栋倾危”者,栋者竖[林*犬],梁者横梁,内异熟果受为本如栋,外增上果受为末如梁,梁栋依柱而有,果受依命根、业故有,临将崩落故名倾危,倾倒危落也。又《尔雅》云“杗瘤”谓之梁屋大梁也。《说文》“栋,屋极也。”栋,中也,居屋之中者,喻受所持之法。所以《瑜伽》第十六引经颂言“诸色如聚沫,诸受类浮泡,诸想同阳焰,诸行喻芭蕉,诸识犹幻事”也。日亲之所说“诸行一时生亦一时住灭”,无垢称亦言“色如聚沫不可撮摩,受如浮泡不得久住,想如阳焰从渴爱生,行类芭蕉都无有实,识如幻事颠倒所起”。如《瑜伽.摄异门分》释。若说皮、肉、筋、骨舒缓变异等事,配此四句。如何三界皆具有之?上二界中无此事故。何故?烦恼能烧之火及所依宅,三界具喻,及说所烧异熟果喻,唯在欲界人趣等中,六欲天中尚说无彼皮肉坏故,故但应如此中所说。又解下合喻中为度众生生老病死,即似配此,据实四相遍五蕴有。下云大火从四面起,四面准经是四相故,如是此中但是四蕴。或是病等,取欲界法以喻三界异相苦果为令生厌,苦因烦恼三界通喻,亦不违理,至下颂中当广具显。

经“周匝俱时(至)焚烧舍宅”。

赞曰:诸方灾起也。遍于五蕴名周匝,念念同起名俱时,无端而有名欻然,烦恼随生名火起,令其五蕴成杂染性、不净苦性、无常我性,五蕴遍坏故名焚烧舍宅。“欻”许音勿反,暴起貌,《玉篇》“欻,忽也”。《苍颉篇》猝起也。此意说言遍缘五蕴念念无端生起烦恼,烦恼所增、烦恼所缚,故五蕴身成不净、苦、无常、无我,烧总及别,故言焚烧舍宅。舍言即摄堂阁等尽故。如因舍宅火灾得生,如由火灾复坏舍宅,两相因起牙相增盛,即因五蕴生诸烦恼,复因烦恼增长五蕴,两相因有亦复如是;或遍生老病死,皆有烦恼,故以为喻。

经“长者诸子(至)在此宅中”。

赞曰:众子游居也。虽五趣众生,皆是佛子,等视众生爱无偏故。然诸异生如乞养子,若有三乘无漏种子能绍父位,正生、侧生方名真子,故唯言三不说四五。依《华严.贤首品》十喻菩萨、二十喻独觉、三十喻声闻,各修自乘十种法行,三慧所摄,及十业道资无漏种方得果圆,故言若十二十或至三十,由具一姓二姓三姓有差别故,名十二十及以三十。以此经中被根姓故,各依自乘修十法行资其种姓,故立十名。前五趣种顺本识故,名止住中;三无漏种寄依本识,名在此宅。

经“长者见是(至)即大惊怖”。

赞曰:下第三见设权方喻,有四:一见苦悲生喻,二“舍利弗是长者”下示大不悕喻,三“尔时长者即作是念”下思方拔济喻,四“父知诸子先心各有”下正说三乘喻。“悲生”者,谓佛昔在菩萨等位十六王子时,故此前言“曾于二万亿佛所长教化汝等”,亦前品言“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等。“示大不悕”者,十六王子曾化大乘彼便中退,前品亦言“我所得智慧,乃至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此前亦言“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思方拔济”者,见退已后思方救之,前品亦言“寻念过去佛乃至亦应说三乘”。“正说三乘”者,近更施化令住二乘,前品亦云“即趣波罗柰乃至法僧差别名”,此前亦言“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正与彼同,不但同此亦同穷子,至下当知。初文有二:初说悲生,后陈悲事。此初也。“大火”者,烦恼及随烦恼。“四面”者,五蕴皆有生、住、异、灭前后四位。《阿含经》云:“生为东方,住为南方,异为西方,灭为北方”,喻日出没配四方故、因此四位生烦恼故。或身、受、心、法缘起四倒,由此四缘生倒根本、自性、等流一切烦恼及随烦恼。“大惊怖”者,父睹火起恐烧子而惊魂,佛见惑兴虑损生而悲意。

经“而作是念(至)出意”。

赞曰:此陈悲事。我虽已出,诸子可悲。“所烧门”者,一乘教行,多诸怨嫉诽谤不信,障难破坏烦恼所碍,名所烧门。故下经云“此法华经多诸怨嫉”,我昔因位依一乘教观二空理,修二利行证二真智,出分段生入不退地,名于所烧门安隐得出已乘宝乘至道场讫。而诸众生处处生著,著界著地著分著乘,由此贪著放纵嬉戏曾不思量,以比量智觉、现量智知、曾不惊嗟疑怪,亦不怖畏厌患生死,因火烦恼害身,生死果苦现痛切已,殊无厌患生死之意,不求出世无证灭心,故前品云“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如此众生甚可悲愍。故《华严》云“譬如有人唯有一子爱念极重,忽有人来割截其身支节手足,慈父见已悼恻悲念。诸佛菩萨若见众生造恶业缘,烦恼结故入三恶道受无量苦,见是事已即痛心悲念亦复如是。”又《无垢称》言“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今亦如是。”“嬉”音许宜反,美也游也。今从游义,亦云虚已反乐也。《苍颉》、《玉篇》“戏咲也”。《说文》作“僖乐也”。“切已”者,“切”迮也迫也,亦割也。

问:

此中经云“我于此门安稳得出”,出在子前,何故下言“我及诸子若不时出”,与子同时?

答:

下文自言“长者闻已惊入火宅”,合中自言“为利众生而生三界朽故火宅”。《涅槃经》言:“譬如长者其家失火,长者见已从舍而出,诸子在后未脱火难,长者尔时定知火害,为诸子故还旋赴救不顾其难;诸佛菩萨亦复如是,虽知生死多诸过患,为众生故处之不厌,是故名为不可思议。”故复示现与子同出,佛实前出。

经“舍利弗(至)从舍出之”。

赞曰:第二示大不悕喻,有四:初思大乘果化,二“复更思惟”下念大乘因化,三“作是念已”下随示大乘行化,四“父虽怜愍”下无悕取大之化。此初也。诸佛智慧名大乘果,教所诠故、佛果德故。“裓”音《说文》“从衣、戒声,宗庙奏戒乐”,《玉篇》“古来反,戒也”。今传释云孤得反,衣襟也。不知所从。然今女人衣有前裓可当衣襟,天仙之衣应是彼类。《季节》音衣裓也,从衣、戒声。案即是几。“身有力”者谓二真智,佛以智为体故。“手有力”者谓六神通,外作用故。佛作是思惟,我悉具足此二胜德,二乘种姓众生虽无修行大乘求出宅意,当以智慧之用几案顿授中根众生圆觉,以神通之用衣裓顿拔下品众生众苦,抑逼众生从三界舍出而救度之耶?以上根菩萨者能行一乘因出于三界,如彼大子能自从门出,此中不说。今此但说化不定姓二乘者故,中根独觉不能行一乘因、不假佛神力,但应藉佛智慧之用,如彼中子不能从门、不假人手,但授几案令其自昇从舍而出;下根声闻不能行大乘之因,亦不能用佛智慧力,应与之神通,如彼小子不能从门、不能昇案,但以衣襟裹之而出。故下合云“如来亦复如是,乃至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罗蜜”,故知神通者手力也,外别用故;智慧者身力也,内总用故。依身有手、依智起通,故下文不次应依此配,下言方便即衣裓、几案二力作用,彼既不能修行大行,我用此二力顿授二乘,令得出苦成大觉耶?彼既不能修行大行,但欲此二方便顿拔济于彼耶?此前生事,亦即今生道成已后观树经行,于三七日思惟是事。

经“复更思惟(至)而复狭小”。

赞曰:下第二念大乘因化。上思果化已不可得,应以因化,因化有三:一念初不能依大教行,二若起诽谤沈萦恶道,三念示众苦密说大乘。此初也。是二种死三界之舍,唯有一介大乘正门为出之处。菩萨大性能具行之,二乘之性现熟不能依大教出,设为彼说彼不能行。不容彼行名为狭小,不容独觉者行名狭,不容声闻者行名小。譬如大海虽宽无量,不宿死尸亦名为窄,一乘因行虽广无边,不容二行故名狭小。

经“诸子幼稚(至)为火所烧”。

赞曰:若起诽谤沈萦恶道。众生虽有出世种子,未起现行尚名幼小。“稚”者小也。“未有所识”者,未起现智达于大乘深妙佛法,恋著三界,若即为说大乘,由著三界返生诽谤更起惑业,或当随落,永沈难处;顺行得出,诽谤永沈,以不定故名为或当。为烦恼损名为火烧,此意若即为说一乘,耽生死故,破法不信却堕恶趣。此前生事,今生亦尔,故前品云“若但赞佛乘乃至堕三恶道等”。

经“我当为说(至)之所烧害”。

赞曰:念示众苦密说大乘。“为”音荣危反,敷也施也。又荣伪反,助也因也。南人多平,敷陈害事;此人多去,先虽火害因彼助说。“怖畏事”者,虫鬼丛杂舍已烧等。密说大乘者,念试速出,虽知彼类不能信学大乘理、行为今证因,故思密说。

经“作是念已(至)汝等速出”。

赞曰:第三随示大乘行化,即前所言“世世已曾从佛受化”,亦即是前“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亦下所言“十六王子初结因缘”,今陈生死甚可怖畏、大乘可乐,故名具告。

经“父虽怜愍(至)不肯信受”。

赞曰:下第四无悕取大之化,有二:初不悕信,后不惊厌。此初也。由耽生死,不肯信学大乘理、行,此说初闻大乘言教而不能依理、行修学,返退生死名不信受。受者领纳,信者证入,不能依行证入大理名不信受,非全愚法,初顺习故。

经“不惊不畏(至)视父而已”。

赞曰:此不惊厌。“惊”怪也,“畏”怖也。不惊舍坏五蕴危苦,不畏火焚烦恼烧煮,了无出苦悕作佛心,亦不识知烦恼为烧身之火,不知五蕴为生死之舍,不了众苦等逼迫永亏圣道为己身之失。失者烦恼所恼、众苦所迫,亏于圣道之作用也。如为火烧,宅宇衰坏,失财产等所起损恼名为失。“故东西驰走”者,东喻善趣、西喻恶趣,胜、劣殊故名为东、西。轮回五趣耽湎四生,虽见佛闻法,无求作佛之意,故言走戏视父而已。

经“尔时长者(至)得免斯害”。

赞曰:自下第三思方拔济喻。“我及诸子若不时出”者,有解云,以众生病故菩萨亦病,众生出故菩萨亦出。实久已出,非始今日与子俱出,正释此者,释迦化身出家成道入于涅槃,今身方现出于火宅,诸声闻等今遇佛者,亦于今时在释迦世方出生死故言时出,佛实居先,是故前言“我虽于此安稳得出”。

经“父知诸子(至)情必乐著”。

赞曰:下文第四正说三乘喻,有二:初知机,后正说。此初也。“知子先心各有好”者,三乘种姓随机各别,所宜闻法即是各各为人悉檀。知先心者,是根胜劣,智力及胜解智力之所知也。“知各所好种种珍玩”者,随其自果诸功德法,即遍趣行智力之所知也。“珍”宝,“玩”弄也好也,戏弄也。有作“翫习耽好”之字,皆非。超出有漏名奇异物,随得必宝故言乐著。

问曰:

何故与城不言先好,今此与车乃言先好?

答:

车是遍趣行,机学可言好,城但是息苦,非生不名好。车是修生,城是修显,故车说好、城无好言。又影显彰俱好无失,知其欲退即好城也。

问:

何故车言珍玩奇异,城不说耶?

答:

有为德相可别知,车说奇玩之相,无为之德一相总故,但说于化城。又二无异,城中说有门楼堂宇,即珍玩故。

经“而告之言(至)皆当与汝”。

赞曰:此正说,有三:初总告令取,次别示三车,后正劝出与。若不依言出取三果,后必永劫生死沈沦,故言忧悔。此初文也。三车在门外,可取以游戏,第二文也。由形貌有小大,飧受有小多,渡水有浅深,力用有强弱,如次喻显根性、禀教、证理、行能,有三辈故。行能即是断惑等用智力功能。又羊多附人、鹿多静处、牛能负运具有二能,各各随胜以为喻也。此为第三依处有喧静,羊鹿二车有名施设,不见不登故。此乃以二乘小、中种智为体,若以涅槃为体应即化城。下言已入息除众苦,云何不见车后时从父索?若以二乘所得生空无漏智为车体,彼亦已登,云何言不得?故知虚指二乘所得有漏后得智、世间三昧名为种智,称二车体;有名不见亦不登游,不能分别证诸法故。又显彼有假涅槃说云已入隐,彼有生空菩提智不能分别法,不与车号、不与登名,惑苦已灭故智障未断故。彼所证得世间禅定,虚指为车名得出门,为渐入大乘因证大涅槃位。故本论云“第一人者,以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戏,后令入涅槃”,故三乘之教合名为门,理出教外故名门外。又此门者三乘因行,果出因中故言门外,此中定取分别种智以为车体,故经数言“究竟令得一切种智”,亦乘亦大名大乘义。

问:

何故〈方便品〉,权、实,理、智,因、果双彰,下之二周,理、智,因、果各互偏说?

答:

乘有权、实,实有因、果,果有智、理,三种别故。不知权、实,取、舍之事不成;不识果、因,能、所趣法不立;不闲理、智,何有菩提、涅槃;智、断不圆,何成道满?所以初周化利双尽玄宗,中根一闻渐知权、实,取、舍虽辨未识取因,故说三车令识一乘之行,隐果中之觉寂、说因内之智车,秘因位之理乘、遣修生于种智,理渐解故、智未闲故。下根虽再闻权实及与因智,果理犹迷,更彰理有假、真,说本令其取舍,隐果中之智品、藏因位之双严,应机不同三周少异,一乘因、果说偏备故,果中觉、寂示圆缺故。大慧、法身说具阙故。《地持论》中说有四车,此三加象喻四涅槃,乘于大性名为大乘,非喻三智。《涅槃经》中说有二车,譬如国王调御驾驷,欲令驴车而及之者无有是处。此以半、满相形,非以三机运别,亦不相违。《优婆塞经》说三兽渡河,喻理同证异。《智度论》中说三兽被围,喻三乘众在生死围,用力出围有其大小。又说三人得道,喻三乘证果有其阔狭。各据一义,亦不相违。“汝等可速出随宜当与汝”,第三文也。今此略作五番问答。一问:智中有虚、实,三种并名车,理中有假、真,城名遍三种,何故大涅槃不名为城名宝所也?答:息处、具德殊,真、灭名宝所,车本运至果,能运并名车。又已息、当求别,当求不名城,运载总名车,近远皆车摄。二问:二乘学智,果分羊、鹿,二乘学灭,果化二城?答:息处说二实有二城,对实说假故合名一。《涅槃经》言“声闻之人以小涅槃而般涅槃,缘觉之人以中涅槃而般涅槃”,故知息处亦说二城。今以所断障同、生空理同、假择灭同,由此三义同故化城名一。若菩提车钝、利根性不同,依佛、自出不同,藉教、观理不同,观谛、缘起不同,四果、一果不同,练根、时节不同,说法、神通不同,由此七义别说羊、鹿。又无为无别故说一城,有为有别故说羊、鹿,但说无为唯言一城,以智显灭可说二城,不相违也。三问:何故化城立于险道,乃至车引乃言门外?答:息苦名为城,半路尽城中设,无漏离系缚,车体言门外。又分段死无变易在,化城初尽中道设,理出于教果出因,二车故在于门外。又二死以对明,化城中路设,一死以对辨,二车在门外,理实相似。四问:何故与车而言游戏,及其与城乃言安坐?答:涅槃可证,城言安坐,菩提可生,故言游戏,无为、有为二果别故。又城相必住故言安坐,车相运动故言游戏。五问:何故化城劝其前入,今说车喻令速出来?此于第三文正劝与中为难。答:化佛住生死,是以劝前入,谈真佛在果,故云速出来。又劝行因以证果故劝前入,先住果以招命故令出来。又劝子住城故言前入,令取父果故言出来。又劝证涅槃所以言入,令生觉智所以言出。如说如来及与善逝,住因、住果所望别故。

经“尔时诸子(至)争出火宅”。

赞曰:自下第四依言免难喻,有二:初子免灾难,后父遂心安。此初也。“适”者称悦,称悦三乘所欣心故,名为适愿。“心各勇锐”心精进也。“勇”者进、“锐”者利,善精进也。“互相推排”身精进,亦语精进也。“排”[怡-台+允]推也,推亦让也。“推”音尺隹反,无土雷反,身业递相力励及语业相劝励,名互推排,争修行业名竞驰走,齐希免苦名争出宅。

经“是时长者(至)欢喜踊跃”。

赞曰:父遂心安也。离灾度难名安稳出。“四衢道”者四谛理也,三乘并观四谛理故。《大般若》中说四衢道为四谛故,离烦恼障出分段生。无拥名露,各有所依果满之位名地,以智安处证之名坐。分段生死当五蕴苦,惑、业皆尽或断或伏,离三障故名无障碍。适父本意故泰然,见子超危故欢喜。二乘之人得阿罗汉,断诸烦恼住有馀依涅槃,大乘之人已入初地得无住涅槃,伏诸烦恼离分段死,名露地坐无复障碍。

经“时诸(至)愿时赐与”。

赞曰:上喻昔权下喻今实,有二:初喻授实,后喻释疑,下问答是。初中有四:初诸子索三,二父但与一,三释成父志,四越子本心。此初也。“玩”者戏弄,“好”音呼到反,爱也;或呼老反,善也宜也美也。随三乘机,皆于佛所,专意希求自乘妙智,义同于父各索其车。二乘之人离分段死已得解脱,证于四谛入于化城已名出宅。专于佛所闻思修习种智,了达求证诸法名索羊、鹿。菩萨之人依此本论,初地已上虽离分段,未证解脱不名入城,不疲倦故不入有馀,不说菩萨入化城故,入无住涅槃亦息分段死,纵名入城未乖通理。若尔亦应许上羊、鹿,故知但如初解为善,已伏烦恼出分段死,亦证四谛,亦名出宅坐四衢道,求佛妙智亦名于父索其牛车。

问:

三子并出分段,二乘独称入城,大子亦言出苦,应亦得称入城?

答:

无倦不厌苦,大子不入城,伏惑离分段,亦得称出宅。若说入城便无是难。

问:

若其大子不入城者,何故大子上车不入城,中、小二子入城不上车?

答:

厌苦求息中、小入城,大不厌苦故不称入,息处故说二,明大不入城。

问:

门外设于车,车中许三种,中路设化城,何因但说二?

答:

二车对大因,门外三车设,权城对实果,中路化城施。理应相似,所对别故,施设不同,实应齐也。又种智彼无,劝学大,门外设三车,有馀涅槃大不求,中路二城设,设入无住,不名为假,非化城故。

问:

三车俱索,彰希学于智圆,二灭不希,应不求于苦息?

答:

得果自然证灭,入城不说悕须,妙智必假更修,出宅故车须索。又居小得城故不须索,种智未得所以索车。若作此解,二乘入化城,未得车须索,菩萨不入城,亦须索宝所,此义可然。大乘之往宝所理亦须索,对化城而不索,所以不论,以每专求即是索也。经文但说父劝令知为诸众生不请友故。古相传云,城为实化息苦所以不索,车是虚指所以索之。若作此解,车离城而别有,索与不索义殊车体。古解即城化,城类车须索。又有解云,车发初机故虚指,城防中退故实化。此亦不然。何者?初机索车之时已出宅故。又体不别,虚、实何殊?应说车、城体是何法。又有解云,城亦应索,化不一途所以不说,谓下经云“尔时导师知此众人已得止息,无复疲倦堪能前进”,即是索城。此乃索宝所非索城也。虽引此文,义终难解,应细寻之。应云下文“知其疲懈为化作城”,即是索也。或解,车喻无馀涅槃,住果未得故须索,城喻有馀涅槃,住果已得故不索。若尔,菩萨今既索车,亦应已得有馀、未得无馀,求无馀故称索;二乘无馀任运定得,何须修索?故但应如前义,所说涅槃二乘无差别,故羊、鹿应无。

经“舍利弗(至)等一大车”。

赞曰:此文但与一,分四:一标与车,二明严饰,三显牛相,四彰傧从。此初也。佛果牛车以四智中一切种智为性,即后得智,因车以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二智中种智为体,虽五智慧皆是一乘,今此但取菩提相中种智为体,一切智者宽狭虽殊三乘共有,其种智者分别四谛各无量相,非二乘所知名不共德,故经数言“究竟令得一切种智”,无分别智导此种智车,义如前牛非正车体,如表、无表虽俱是戒,从僧受时及后持时唯说无表,表戒一念更不相续,作白四羯磨和合得故、从僧乞时已得表故。表虽是本,唯取无表名持犯戒。此车亦尔,前一大事虽取理智,本智、后智总为一乘,今者唯取后智名车、本智名牛,不说于理以为车体,后化城中以真对化,乃说假择灭以为化城,说大涅槃真如妙理而为宝所,各据一义名为一乘,事乘、理乘、有为乘、无为乘别故。羊、鹿车体已如前辨,车体既尔,所馀万德属庄挍故。若同《涅槃》及《胜鬘》说,唯取真如以为车体,如何各赐诸子一车?又宁说有别德严相,如何牛驾其疾如风?如何可言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应当等心各各与之。然小、中子亦出门已,虽未得牛车为说大教,或当定得名之为与,非时已得所诠智体,如与明珠未得体,故《胜鬘经》等三种意生身即三子也。此说初地名不退地。又顿悟者又大乘因行,从初发心虽亦是车,今取八地已去不退因行,七地已前犹有分段,故下经云“声闻、缘觉、不退菩萨乘此宝乘直至道场”,〈方便品〉解入即不退转地故。今取前解,初地已上离分段死名不退地,名乘一乘,《楞伽》由此初地已上名三种意生身故。

经“其车高广(至)四面悬铃”。

赞曰:下明严饰,有十:此中有四:一形量,二严饰,三摄御,四珮铎。“高广”者形量也,喻佛种智体高三界、用广十方,照化俱能,遍法界故。“众宝庄挍”者严饰也,方德所成智为本故。“周匝栏楯”者摄御也,御外不入、摄内不出,即四总持,御诸恶而不生、摄众善而不散。“四面悬铃”者珮铎也,周遍四生,说七辨以弘济。

经“又于其上(至)而严饰之”。

赞曰:此有二严:五高覆,六众莹。“张设幰盖”者高覆也,以四无量广荫群生如幰盖故。“杂严饰”者众莹也,慈、悲、喜、舍各有有情、法及无缘种种众行,助严饰故。

经“宝绳交络(至)安置舟杭”。

赞曰:此有四严:七交络,八垂璎,九敷设,十安枕。“交络”者四弘愿也。凡所修行皆发四大愿:一以此善根愿共众生,未离苦者愿令离苦。二未得乐者愿令得乐。三未发菩提心断恶修善者,愿发菩提心断恶修善。四未成佛者愿早成佛,愿如宝绳交络诸行令当得果,胜决定故邪见暴风不能倾损。又《胜鬘》言“摄受正法摄一切愿”。《瑜伽》等说“总有二愿:求菩提愿、利乐他愿”。“垂诸华缨”者垂缨也。即是四摄,垂摄四生:一布施,二爱语,三利行,四同事。“华”音有二:花及华,饰缨以花饰,或华饰之缨也。“重敷婉莚”者,“敷”陈设也。有作“綩𫄧”,“綩”音《字林》一远反,《玉篇》綩,纮也;纮,冠也。今应作“婉”婉美文章,“𫄧”者席褥,应作“莚”字,《切韵》“𫄧者冠上覆”,《玉篇》“冠前后而垂者名𫄧”。今取文缛华毡之类綩𫄧以为茵蓐,不知义何所从,故字应从“婉莚”。古有解言,静虑为綩𫄧,心常安处故。四禅上下异,故名为重敷。此理不然。《无垢称》云:“四静虑为床,净命为茵缛”,身语意业皆无贪,发心恒游处,常行净命离五邪命,三业俱尔名为重敷。“安置丹枕”者,安枕也。古解涅槃能息生死,今释灭定能息攀缘,倚之疲解故名安枕,既安车上明非涅槃,但取灭定。枕有仙丹,枕之增寿,故名丹枕;无漏灭定亦复如是,增圣道故。此理不尔。西域无故。谓枕赤色,内贮绵叠外以赤皮故名丹枕。亦有解云,体即无漏信等五根,扶持圣者由如枕故。

经“驾以白牛(至)其疾如风”。

赞曰:下显牛相,有七:一白牛,体即根本无分别智,导引种智车,如牛引车故。白者众色之本,如白莲华表经,诸乘本故、万德主故。牛王有三德:一降怨德,能断二障故;二端严德,众德庄严故;三运载德,济度自他故。故喻于牛不说象马,马如大乘俊颕,不比小乘驴车之钝,故《涅槃经》云“以马驾车”,其象以形德大故,方牛、鹿、羊之形德小,无住涅槃最为胜故,由此《善戒经》以象驾车。今以牛有三德故,大乘车驾以白牛。二肤充,正智之中内德圆满故。三色洁,三障永尽,戒德具故。四形体姝好,《字林》“姝”好貌也。《方言》赵、魏、燕代之间谓好为姝,《诗》云“静女其姝”,传及《玉篇》“美色曰姝”,有作“侏”字,庄也好也。“好”音呼老反,善宜美也。相好圆明人天敬爱故。五有大筋力,一遍驰无方,智力圆遍无理不殚。二涉险不疲,能化十方入生死险无诸劳倦。三逢怨必胜,破一切障降生死故。具此三义名大筋力。六行步平正,二理双证导生后智,怨、亲不二故。七其疾如风,正智体性一刹那中遍缘法界,大悲所系内圆众德外化群生,无迟滞故。初地以上能速进修观空观有,不稽留故,性虽捷利然事雍容。此上七德有非根本,正智之用由之而有,故得彼名。

经“又多仆从而侍卫之”。

赞曰:下明傧从,以二智为先,万行、神通、六度、四摄、觉分、解脱、烦恼利生之法,皆随之起,名多仆从。又《佛地经》云“佛有无量天龙药叉人非人等常所翼从”,亦名仆从。有解车体唯大般涅槃,所馀众饰或性功德、或相功德。其牛体者即是二智,引于车故。前解为正,如前已非。

经“所以者何(至)悉皆充溢”。

赞曰:第三释成父志,有三:一标富有,二念均平,三释所以。此初也。“充满”溢盈也。种种诸藏有为无为体能含义,或二藏三藏教能含理,今取所藏以给诸子。

经“而作是念(至)不宜差别”。

赞曰:此念均平,有二:初不应与小,后皆应与大。“今此幼童”下是假想念也。“无极”者无穷极也。说二种智名下劣车。由有种姓先发大心名为幼童。堪当作佛故名吾子。悲心不二名爱无偏。七圣财饰名七宝车。各自修智圆,有为智非一,名其数无量,故应平等为心,随根而授,名各与之,普授大乘不宜差别。“童”音徒红反。今谓童子,古谓之仆。古作“僮”字,今谓仆隶。《玉篇》“幼童迷昏未冠之称”。

经“所以者何(至)何况诸子”。

赞曰:此释所以。“匮乏”尽也。以此一乘假使遍授一佛国土五道众生,有性、无性、定、不定姓,尚不匮乏,何况唯与有大乘性及不定种姓佛之真子,恐不足耶?

经“是时诸子(至)非本所望”。

赞曰:第四越本子心。既言各乘,明知各各自得种智,不同化城众共同入。

经“舍利弗(至)虚妄不”。

赞曰:上喻说实,下喻释疑。即是前卷云“汝等当信解佛之所说,言不虚妄”,谓众疑云:佛初说三、后但说一,前后既别,云何佛不成妄语人耶?故此释之。文中有三:一问、二答、三印。此即初也。

经“舍利弗(至)非为虚妄”。

赞曰:下答有二:初标、后释。此标也。凡夫离欲伏诸烦恼名免火难,离三恶趣极苦逼迫名全躯命,未免人天当于火宅全躯命故。“免”音亡辨反,黜也,《玉篇》赦也脱也解也去也。今依《玉篇》。

经“何以故(至)而拔济之”。

赞曰:下释有二:一免难已非虚,二况与其大乘。此初也。但全身命出三恶道,生人天中已遇珍宝,何况免难拔出人天三界火宅。

经“世尊(至)无虚妄也”。

赞曰:下况与其大乘,有二:初不得小非虚,不违先意故;后况得其大乘而成虚妄咎。此初也。初标、后释。先心谓假设,许与其三车,今虽不得小,不违先假意。心境不相乖,故非成虚妄。

经“何况长者(至)等与大车”。

赞曰:况得大乘,而成虚妄?

经“佛告舍利弗(至)如汝所言”。

赞曰:印可也。

经“舍利弗(至)世间之父”。

赞曰:下第二大段合说,有二:初合昔权,后合今实,“舍利弗!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下是。初文有四:一三界佛有合,二“为度众生生老”下五趣危亡合,三“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下见设权方合,四“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下,依言免难合。初喻有六:一处所,二家主,三老少,四资产,五宅相,六户牖。今合有五,不合户牖。此文有二:初一切世间合处所,二父合家主。“世间”者即有情世间及器世间,《无垢称》云“诸有情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故以此二种世间名佛国土。人为邦本,本固邦宁,光宅天下故。“父”者生育之义,令诸众生生长善根,绍佛父位故名为父。

经“于诸怖畏(至)无量知见”。

赞曰:下第三合资产也。此合多田,“怖畏等尽”合断田,“无量知见”合智田。怖畏有五:一不活畏,由分别我资生爱起;二恶名畏,行不饶益有怖望起;三死畏,由有我见失坏想起;四恶趣畏,不遇诸佛恶业所起;五怯众畏,见已证劣、他胜所起衰恼忧患,谓破家灭亡种种众苦。已上合说生死苦果,无明暗蔽痴多增故、惑业本故。此是苦因,不了去来今,如次配无明、暗蔽,或迷三宝如次配之。由证理断惑永尽无馀,故诸无为断德圆满,成就知见智德满也。

经“力无所畏(至)波罗蜜”。

赞曰:下合财富无量,内德智慧及善巧方便并已具足,到彼岸故,已上总是合资产也。若依《无垢称》,烦恼为僮仆;或依此文,神通外化以为僮仆,智慧驱策故因说之。

经“大慈大悲(至)恒求善事”。

赞曰:第四合其年衰迈。老人之相愍念逾深故大慈大悲,所作无废故常无懈倦,凡作皆审思量观察,有始有终都无中废,故务规胜法恒求善事。此中即说恩断智德,如次配前三种长者。自他双益表久修因,悲智满故。

经“利益一切(至)朽故火宅”。

赞曰:第五合宅相,亦合多宅,遍三界故。为利五趣示于中生,故前喻云“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即为众生示居生死,示于今身方从宅出,此明入宅之所以也。亦有解云,利益者即户牗,佛为利益故入宅,众生依利益而出宅,即一乘教行故。

经“为度众生(至)三菩提”。

赞曰:第二大段合五趣危亡喻,本喻有四:一众多,二宅朽,三灾起,四子居。今合亦四:一为度众生合人众甚多,二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合宅宇危朽,三愚痴暗蔽三毒之火合诸方灾起,四教化令得三菩提果合众生游居。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喻四蕴中无常及苦,宅宇危朽一一皆有生老病死。若次第配宅宇危朽,义稍难知,或宅坏中所有过失,据实宅朽理通三界,故配四蕰义如前说。今以欲界四相迁流之过失名显三界苦,为令众生厌生老病死深故,乃说生老病死宅坏过失。不尔何故诸方灾起,通三界烦恼共宅宇危朽,唯明欲界苦果?“众子游居中有大姓”者,名为长者妇生真子。未发心前名三界子,发心已后渐得菩提。

经“见诸众生(至)受种种苦”。

赞曰:下文第三大段见设权方,合上喻有四:一见苦悲生,二示大不希,三思方拔济,四正说三乘。此合亦四:初合悲生。第二“舍利弗!佛见此已便作是念我为众生之父”下,合示大不希。第三“舍利弗!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下,合思方拔济。第四“而作是言汝等莫得乐住三界”下,合正说三乘。合初喻中有二:一悲生,二所悲事。此中“见诸众生”合悲生也。“为生老病死”下合所悲事。所悲事中初合苦相、后合乐著,“众生没在其中”下是合苦相中初明欲界七苦,后“如是等种种诸苦”,明色无色界。色无色界皆具第八,略摄一切五取蕰苦。明欲界苦有四:一四相交侵,二五欲乖竞,三悭贪烧逼,四诸趣轮回。前三现世苦、后一后世苦。又四相交侵即是四苦,五欲乖竞、悭贪烧煮即求不得苦,五趣轮回中方明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并种种众苦,即是略摄一切五取蕰苦,如是总摄八苦尽矣。此文即是四相交侵、五欲乖竞。前喻中见因火以惊心,此合中见苦果而悲意,互相彰发皆可嗟故,前因后果俱逼迫故,皆可悲故,俱可厌故,对法云“生苦者众苦所依故,众苦逼迫故”。九月十月处胎藏间,如在粪秽坑中长受寒热等种种众苦,生熟藏间如两山迫逼,正趣产门其苦难堪,乍出风飘如刀割锥刺,不觉失声,废忘已前所有事业名为生苦。老苦者,时分变异故苦,身分沉重诸根熟昧,皮肤缓皱行步躯曲,寝膳不安,起坐呻吟喘息气逆,所为慢缓为人所轻,世情弥笃世事皆息,名为老苦。病苦者,四大变异乖适故苦,百节酸疼四支苦楚,能坏一切安稳乐事,如雹损苗顿伤兴盛。由此经言如人壮美王妃窃爱遣信私通,王便捉获挑其眼目,截其耳鼻刖其手足,形容顿改为人恶贱,病苦所逼已是难堪,更为人所恶亦复如是,此名病苦。死苦者,寿命变坏故苦,风刀解支节无处不苦痛,张口太息手足纷乱,翻睛咀沫扪摸虚空,汗液交流便洟杂落。《涅槃经》言“死者于险难处无有资粮,去处悬远而无伴侣,昼夜常行不知边际,深邃黑暗无有灯明,入无门户而无所处,虽无痛处不可疗治,往无遮止到不得脱,无所破坏见者愁毒,非是恶色而令人怖,叫在耳边不可觉知,是名死苦。”昔虽假之沐浴必归不净,昔虽假以涂熏必归臭秽,昔时王位财宝荣盛、亲族妇妾万亿,于时顿舍独往后世无一相随,卧置床枕横尸偃仰,父母妻子椎胸哽咽,众人号慕披发拍头,虽生恋仰之悲终致永分之痛。或埋殡坟陵肉消骨腐,或有露尸以施身肉,禽兽蝼蚁交横摣掣,或以火焚臭烟蓬[火*孛],四面充塞人所嗟伤,悲恸绝声咸归故里,唯馀灰烬独从风尘,平生意气独处陵云,一旦长辞困沾霜月,为妻孥而斗诤,竞财利以纷披,捔名族以结怨酬,争荣华而害他命,奄然长逝永落昏途,独受作恶之殃、妻子安然恣逸。昔时作恶祇为妻孥,及落三涂何期独苦。深可悲哉深可悲哉!可不诫矣可不诫矣!是名死苦。忧悲苦恼,《稻芉经》云:“追感往事言声哀感名为忧,追思相续名为悲,苦事逼迫名为苦,烦恼缠缚名为恼。”《十地经》云:“死别离时,愚人贪著心热名忧,发声啼哭名为悲,五根相对名为苦,意根相对名为忧,忧苦转多名为恼。”亦以五欲财利故受种种苦者,鸟由食以亡形,人由财以丧命。《无量寿经》云:“世间之人无田宅而生欲亦忧,有田宅而悭守亦忧,五欲财利皆悉如是,惧五家之横侵、恐四邻之枉夺,所以生苦。”

经“又以贪著(至)怨憎会苦”。

赞曰:此悭贪烧逼诸趣轮回也。已得之财贪著,未得之物追求,故生众苦,前之五欲亦即是此求不得苦。《金刚般若论》中解施七宝满恒沙界,不如持经一四句偈云“因财生烦恼,如世界微尘,乃因持经灭此烦恼,故施财福小持经福多”。五趣轮回之苦至颂当释。贫穷困苦唯在人间,爱难、怨会通人天,有强力天子入天宫内,夺其妻子驱出自宫等是也。如《瑜伽》第四具说诸天五趣等苦。地狱等相颂中当说,以人天中境界殊妙,多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所以偏说,应广引《瑜伽》以注此处,与非天斗事等。

经“如是等种种诸苦”。

赞曰:上来欲界具有七苦,现在后世五趣等苦具有三苦,色界唯有坏苦、行苦,有乐、舍故,《对法》引经“色界有坏苦”云入变坏心,无色但有行苦一苦无乐受故。欲界具八苦,上界无前七。

经“众生没在其中(至)不以为患”。

赞曰:下合乐著,不以比智觉,不以现智知,不惊其果、不怖其因,不总厌苦、不求解脱,由此驰流善恶趣间不曾以之为患,譬愚戆之戏粪壤,若痴𫘤之堕炎𬬻,未以尘坌为羞,岂以火烧为痛者也。

经“舍利弗(至)令其游戏”。

赞曰:下合示大不希。前喻有四:初思大乘果化,二念大乘因化,三随示大乘行化,四无希取大之化。此合有三,不合随示大乘行化:初合初喻,次“舍利弗如来复作”下合第二喻,“所以者何”下合第四喻。“佛智慧乐”者合身有力,若以机案顿拔独觉诸苦。“令其游戏”者合手有力,以衣裓顿拔声闻众苦,此义意言,且以佛果智慧及大神通二之妙用,顿拔二乘出苦来耶。

经“舍利弗(至)以是得度”。

赞曰:合念大乘因化。舍唯一门菩萨能出,若我顿授智慧、神通,为说大因以化二子,舍说三乘之方便者,二乘器小不能依行得度众苦,门既狭小或当堕落。此意亦合密说怖事,无令为火之所烧害。

经“所以者何(至)佛之智慧”。

赞曰:合无希取大之化也。佛慧既深何由能解?二乘智浅故不悕取。

经“舍利弗(至)珍宝大车”。

赞曰:下第三大段,合思方拔济,有二:初喻、后合。此初也。不用智慧身力亦不用神通手力,但以言说方便劝勉济度诸子,出宅已后方与大车,显佛为缘自修妙行方出生死,故申劝勉,非由佛力自不修因可得佛故。“勉”勗励也。有本作“免”,非此义也。

经“如来亦复(至)佛乘”。

赞曰:此合说也。摄智及通,但行方便劝脱三界,佛如良医应病与药,但方便教知欲如何,良医岂得刀、手割除腹中之病不与药耶?

经“而作是言(至)则为所烧”。

赞曰:下第四大段,合正说三乘,有四:初劝厌三界,二劝取三乘,三引已为证,四赞乘胜德。此初也。“三界火宅”内体也。“麁弊五尘”外境也。劝离内外之苦,果体勿生贪著,由贪著故烦恼烧煮苦痛转生,劝舍恶因,虽有妙果体内金刚身、外细五尘净土众相应起欣求,而未明说。

经“汝速出三界(至)佛乘”。

赞曰:劝取三乘。

经“我今为汝(至)诱进众生”。

赞曰:引己为证。“保”者当也信也证也。“任”者保也安也可也持也。与汝当可为保信证明,安可任持言可保,言终不虚也。“汝等但取勿生疑惑”,三乘之法实是好法,我为汝保,汝但取之勤加精进,如世买物无人保信知物非真,有保买之当知胜物;三乘亦尔我能保之,生死非真我不能保也。

经“复作是言(至)无所依求”。

赞曰:赞乘胜德。初明不同生死,后明乘之胜德。此初也。生死圣诃、三乘圣叹,生死系缚烦恼所增为不自在,三乘无漏故非系缚乃名自在。有漏之法名为有依,异熟果依因有、异熟因依果成,有漏生死胜者人天,可有所求谓三种求。三乘不然非所求取,无过失而求之,非无失而不求。三求者:一欲求,二有求,三邪梵行求。《瑜伽论》说堕欲求者,一切皆为三种欲生,更无增减。三欲生者:一现住欲尘生,谓人及知足天已下。二自变欲尘生,第五欲天。三他变欲尘生,第六欲天。堕有求者一切皆为三种乐生:一离生喜乐灌洒其身,二定生喜乐灌洒其身,三以离喜乐灌洒其身,初二三定如次配之。于不苦不乐寂静生处起退求者,极为鲜小,故第四定不立为生。邪梵行求者,谓诸外道求四无色以为涅槃解脱处故。今非此三求,故名无求。虽有梵行求,以无漏故,即是无上正梵行求,非邪梵行求故。

经“乘是三乘(至)安稳快乐”。

赞曰:下明乘之胜德,正乘乘已仍以五根、五力、七觉、八道、四禅、九定、八解脱、三三昧等而自娱乐,便得无量安稳快乐,岂似生死多诸苦耶?

经“舍利弗(至)出于火宅”。

赞曰:下第四大段,合依言免难。三乘分三,一一有二:初法、后合。此初文也。各有四力:内智性者,因力也,性种姓故。从佛世尊者,善友力也,佛为缘故遇佛,不遇佛初必依佛法方得发心名善友力。闻法信受,作意力也,习种姓故。殷勤精进,资粮力也,以勤为首摄一切行。依因、善友、作意、资粮四胜力故,专自修行求于涅槃,名声闻乘。闻法自行不能化他名为自求,非不求佛作于弟子。《瑜伽》释云“诸佛圣教声为上首,从师友所闻此教声,而证圣果故名声闻”,声之闻故,依主释也。下〈信解品〉云“以佛教声令一切闻故名声闻”,亦依主释或有财释。前通定姓、后不定姓,此求涅槃者所学之种智名为车体,非以涅槃为车体也。此文略故下应准知。

经“若有众生(至)出于火宅”。

赞曰:此但三力,略无因力。“求自然慧”者,不求与佛同时出世,非见佛已方得果故。如有经言“释迦出世,五百独觉从山中出来至佛所”,故《仁王经》中有独觉众,先成道讫后遇世尊,非如声闻佛处得道,故名精进求自然慧,能证道也。“乐独善寂”者是独觉义,出无佛世得能证道,独自善证寂灭理故。又以此慧深知诸法因缘者,是缘觉义。故《瑜伽》云“或观待缘而证圣果故名缘觉,观十二缘起而证果故。”辟支佛者,此名独觉,此有二类:一部行,二麟角。初可见佛,后必不见。故《华严》云“菩萨在兜率天,将下生时有十相现,第三于右手掌放大光明,名严净世界,三千界中若有独觉,遇斯光已速入涅槃。若不入者,佛光力故移置他方诸佛国土,不得见佛。”明知独觉满百劫者成于麟角,不尔部行。若从声闻解脱分位作独觉者,成麟角喻,可得百劫,时犹长故。入四善根作独觉者乃成部行,时馀少故。独证者,觉待缘而觉,皆依主释。

经“若有众生(至)是名大乘”。

赞曰:初法说中有二:初解大乘,后解菩萨乘。此初也。“一切智”者,观空智也,三乘同有。“佛智”者,观有事智,唯佛独成。由自觉生此二智故,名自然智,不待他缘名无师智,或智性名自然智,智相名无师智。求此知见眷属力无畏等以为内德,外能利生愍念与乐、利益拔苦,前慈后悲。解行弘广名为大乘,大乘之名如前已解。

经“菩萨求此乘故(至)出于火宅”。

赞曰:释菩萨乘及喻也。菩萨者三乘通称。若求于此加名摩诃萨,是大有情故,馀不得名。无著《般若论》云:“由与七种大性相应加名摩诃萨”。求智者菩、愍念者萨,此三乘中各有一种一姓、三种二姓、一种三姓,定不定姓种类别故。初后发心得果不定,如大迦叶若不遇佛应为独觉,由遇佛故今作声闻,舍利弗等思准可知。

经“舍利弗(至)而赐诸子”。

赞曰:下第二大段合今说实,中有二:初合说实,后合释疑。前喻有四,今但合二:初合释成父志,“是诸众生”下是;后合父但与一。文不合诸子索三、越子本心。初文复二:初举前喻,后以法合。喻中有二:初见子得出其心泰然,“自惟”已下合成父志,意可知也。

经“如来亦复如是(至)得涅槃乐”。

赞曰:下合父志亦二:初合见子得出其心泰然,后合释成父志。此初也。以教为门而出火宅三界险道,以行为门而入涅槃之果,此中但有出宅教门,不说行门,教亦能入,能入理故,此但说出不说于入,亦可说言得涅槃乐即名为入。

经“如来尔时(至)而灭度之”。

赞曰:此合释成父志。子既无差应等与大乘,何有独令菩萨得佛灭度,不与二乘?应等以佛大般涅槃而灭度之。“不令”者无令义,无令一菩萨得、馀二乘人不得。

经“是诸众生(至)娱乐之具”。

赞曰:下合父但与一,有二:初明车体,后明车德。此初也。“悉与诸佛”者,二乘不定及菩萨姓,等与佛乘之禅定、解脱等,一乘庄挍万善备故,略举尔所娱乐之具。

经“皆是一相(至)第一之乐”。

赞曰:此明车德,此一乘车所有庄饰娱乐之具皆是。一离杂染相,一无漏种类,若因若果圣所称叹,能生众生无漏净妙第一之乐,诸德本故。五乐之中无恼害乐,无恼四中第三觉法,第四寂静二乐所摄,不同二乘羊鹿之车所有功德,非皆离杂染亦非纯无漏,诸圣虽有不叹生乐,非第一故,此名大乘。

经“舍利弗(至)无虚妄之咎”。

赞曰:下合释疑,有二:初举喻,后释疑。此初也。前喻有三:谓问、答、印。今但总说印可无馀,宝物庄严万德备故,安隐第一离灾障故。

经“如来亦复(至)而度脱之”。

赞曰:下合有二:初标、后释。此标也。

经“何以故(至)但不尽能受”。

赞曰:此释也。我之一乘功德无量,能与众生受用无尽,但诸众生或有有性或有无性,或有定性或有不定性,或初乐小后方乐大,由是不尽皆能领受,所以我昔初说三乘今说一实,故非虚妄,渐诱法故。

经“舍利弗(至)分别说三”。

赞曰:大文第三结答也。由上所说道理因缘,于一乘之体分别说有三教,于一极果说有三因,实无三体、三果极也。

法华经玄赞卷第五(末)

保安三年五月十二日书了,法隆寺僧觉印之。

同年十一月四日以兴福寺圆如房本移点毕,觉印本者皆点本也,有相违者以朱出之,付朱可为指南欤!黑正书本也,此朱不付自本正故。此点本高名本也,可秘之,即五本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