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存斋集 (魏伯珪)/卷十三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十二 存斋集
卷之十三
作者:魏伯珪
1875年
卷十四

杂著

[编辑]

格物说

[编辑]

事物

[编辑]

朋友,他人以义合者,非如君臣之有定分也,而圣人乃与父子并列为五伦,称之曰“天叙”,名之曰“五典”,自俗情观之,甚无谓。然朋友于五常属信,信属土。五行非土不成,五常非信无实。是以曰:“友以辅德。”子思曰:“顺乎亲有道,必信乎朋友。”曾子文王之敬止而与仁慈并称。

盖人必闻过而后能改,而非友不得闻过,必讲磨而后成德,而非友不能讲磨。然则父子、君臣、兄弟、夫妇之惇叙,皆友之力也。待友而惇四伦,则并四而为五伦者,不其宜乎?非友之辅益成德,则父子之仁、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皆不实矣。实者信也,其岂非四行之土乎?虽然,只以知旧相好而已者,只是朋而非友也。友也者,必以学业相交,心通义结者也,谓之朋友者,总称也。总称则朋即夫子所谓泛爱众也,友即夫子所谓而亲仁也,而泛爱者无信亦不可,故总言有信。

有所挟持而喜承奉者,非友也;有所歆羡而谄附者,非友也。这两交,可耻甚于穿窬。告过则愎而怒者,非友也;见善则忮而媢者,非友也。这两交,可畏甚于蛇虎。穿窬之友,相弃如弊屣;蛇虎之友,相贼下阱石。

心不同而拍肩执袂者,心刃锐于吴钩,德无资而甘言䩄面者,情緖薄于鲁缟。

古君子之友所望者,告我以过失也,勉我以德义也。其爱也淡如水,而久而益觉其密;其敬也如宾,而久而愈觉其益。故其生也,孚挛如骨肉;其死也,哀而如失手足。此即参五伦之友也。

“鱼相忘于江湖”,是相得而自在之义也。这一句最合朋友之道。以气味相得,心会情孚,则其实无妄,无畦畽,无疑忮。其好非私,其责非虐,尽吾心而待以恕,让其进而资其益,非如势利之交以利相望,而肚里常横着。是友也相忘,故久而不败,此义惟知道者知之。

自古贤者少,而不肖者多,只是不喜闻其过故也。喜闻过,则愚者智、迷者明、惑者辨;不喜闻过,则以为父,而终于不肖,以为臣,而终于亡国。人之所以重朋友,以其闻己之过咎也。人非生知,孰无过哉?小少心术之微、动作之失,父不得诏其子,妇不能警其夫。只有朋友箴以闲其邪,言以规其误,讽咏以淑其情性,讲论以长其识趣,水渍香薰,不觉其所以然,而成其德性矣。

人不喜闻过,则所从游,皆下等人从谀鄙谄者也,性日益丧德日益污,终于不人而已。盖下等之友,逢己之恶,而党己之误,使己重其过,而文其非故也。

亦有一种奸憸猜克者,巧言令色,面笑背谗,伺察人过,讦以为直。外托责善之名,而内售害物之毒者,此其可畏。然闻其言,亦安而受之,勿怒而辨之可也。安而受之,则无害于己,而益吾自修之戒;怒而辨之,则有拒于人,而妨吾受言之量。

圣人既曰“无友不如己”,我若愚劣,贤者必靳其友矣。我则益惇亲贤之诚,益实闻过之喜,使心知日开而德义渐进,则麁粗之仲由,终为之畏友矣。

凡侪友相逢,每以戏谑为事,侵犯父母以为戯者,必敬而远之。世人习以为俗,非谑则无以作好,互相酬酢。我若辱人之亲,彼亦辱吾之亲,是与自辱其亲一间耳。陋俗相谑者,又喜以妻妾相谑。男女之别,人之大防,朋友之妻,即有嫂叔之义,安可以言侵及乎?尤当戒之。

竭人之忠,尽人之欢,最害于全交。小人之朋友相仇,皆由于此。

锺离昧韩信受而舍之,竟杀以献之,一事而朋友、君臣之义两失。之来归,舍之,而告之以不敢欺君之义,上书皇帝以保明之曰:“项王之臣皆内叛,而独终始不贰,各为所事,臣之于陛下,之于项王,其义一也。今来归于臣,臣不敢私庇,幸望原其罪,而待以不死何如?”则帝不杀季布之大度,许而赦之,未可知也。

设不幸而不见听,故旧之情虽可愍,君臣之间,其敢有疑蔽乎?泣谕以不得已之意,而遣之长安或自白尤幸,又不幸而见诛,收而葬之,恤其妻孥,则君臣、朋友之道,两全而无缺。帝疑之心,亦因此有解,而免其赤族之祸,亦不异矣。不明于义理,而计较于利害者,处事每每如此,奚独哉?

凡贪恋财货者,歆羡富贵者,趋附权势者,忮妒胜己者,自矜己能者,务徇时体者,交结杂客者,好为官讼者,文饰过失者,不畏官长者,言语浮诞者,容悦甛人者,皆不可友,祸必及身。

礼者,天理自然之节文,非人私意强作也。卑高以陈,天地之礼也;一往一来,日月之礼也;岸高流深,水土之礼也。天地而失序,则天翻而地覆矣;日月而失序,则并出而薄蚀矣;岸流而失序,则逆行而洚水矣。

鸟兽、草木、虫蚁、器物,无一物无序。序者,礼也。荀卿只知礼于擎跽、拜揖、辞让,故以礼为伪。其不识礼之本,姑舍不论,而殊不知无擎跽、拜揖、辞让,则自然之序乖,而万事不成也。乳羊知跪,猩猩知拜,述蚁让路,将鸡让啄,是岂皆伪耶?

《曲礼》、《少仪》、《内则》等所记,虽似琐细烦冗,无一事非天理,非圣人,必不能作。说者每以记为儒傅会,莫之玩味体究也。儒以董子为巨擘,而董子何曾覰到此地位也?若论作者,虽圣人,何以说到这委曲细节于常人意念之外欤?若论行者,虽聪明,何以记诵这许多细节于日用云为之间耶?只是小心恭逊,敬以成德,则触处自合于天理,不待思索,而委曲三千,可以言之矣;不待记诵,而三千节目,可以行之矣。

是以读礼者勿逐节强求,只理会本分义理,则可一以贯之。如读“父母唾洟不见”,而体认其爱敬之实理,许多事亲节目,不待尽读,而自合于礼矣;如读“男女不共湢浴”,体认其别嫌之实理,许多男女节目,不待尽读,而自合于礼矣。授坐不立,而可以尽接物之礼矣;服以拜赐,而可以尽事君之礼矣。

每读《礼记》,自此数篇至冠婚丧祭诸篇,曲尽人情,全是天理,节节非虚假,未尝不汗出沾背,不觉自叹我非人也。是以小儿必令读《小学》书,然教者只以科文之用而教之,学者亦只以科文之用而学,何曾一分有益于为人道理哉?虽然,宜于物欲未扰之前令熟读,苟有一二分天姿近人者,亦可自悟而稍胜于全不读者矣。《小学》一书,古人修身敬诵,以为如父母、神明者,亶其然乎?

礼之节次,威仪见于外,而敬则全乎中,真一无妄,故礼之极功,可以序天地、成万物。若有一毫私意,则伪而非礼也。恭为足恭,矜为色庄,让为好名,逊为柔恶。怡声逊语,其中必荏;敛跪曲揖,其中必险;习仪修容,其中必贼;言必称礼,其中必暗,礼不可外饰而欺人如此。荀卿乃以礼为伪者,非特不知礼而已,是其心矫矜猜险者也。今观其书可验,一变而为李斯也。

非礼勿视、听、言、动,是为仁之目。然不正之色、不正之声,矫情者能不视听;淫亵之言、猥杂之动,自矜者能不言动,此岂为仁哉?盖无克己之工,则事事皆是自欺,而其所以勿之者,非复礼之实矣。必克去私意,而视听言动,复于天理当然之理,则是为仁矣。

《洪范》貌、言、视、听、思,为恭、从、明、聪、睿,而恭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是克己复礼之成德也。假如有一毫私意,貌恭安能作肃?其馀皆然。

乐者,天地自然之和,托之声音而作者也。上古之人,德性弘深,情志宽平。故发为诗章,如其性情;咏为歌曲,如其诗章;依之声律,如其歌曲。故其乐和雅宽绰。人之性情,渐不古,而乐遂变。兴亡之音、治乱之声,古人言之已详,非私意臆说也,其理实然。

鸿雁群飞得意,其声和缓;离群惊弹,其声哀促。蛱蜓逍遥自得,其舞舒迟闲适;惊飞避网,其舞急促烦乱。禽虫之声舞,皆自然之乐,而不同有如此者,则人之乐可知也。我国世宗定乐律,其必尽善尽美,而今不可见矣。以所传闻想像,则《与民乐》之属,应其遗谱,而《步虚子》之类,亦仿佛和平之声矣。壬辰乱前,民间始有《登登音둥曲》,烦急乱聒。其后雅俗乐渐以促急,殆无古意。

然六十年前民间俗乐,犹不甚烦促。歌唱则《中大叶》듕한닙古有乐时调《慢大叶》,而《中大叶》已促矣,平调、界面之类,听者足以忘忧愤养和适,舞者亦容止舒畅,意态安闲。鼓节则有《灵山会上》者,有声无辞,而其声曳曳平适,可以节舞。及其所谓离别曲者作,而人渐悦新而厌古,然犹并行而迭奏。近年以来,中大叶以下遂以全亡,古老尽殁,谈者亦无,世俗所用,是《登登曲》之尤甚者也。

中年樵童、牧竖、行商、乞儿,有随魂调,为送葬哀死之声,悲凉凄酸,听者感涕。又有鞠歌,摇头击扇,促节淫细,不忍正听者。今则举一国上下,开口则此外无他歌,称赏者此外无他音,依其声而舞者,如醉如狂,虽祝氏八风,应不若是之丑也。甚至于呈才人之乞调谚称德谈

旧有灵山调,长引缓舞,其声清适堪听。巫女之迎送神,有解杀调,清婉永唱,亦粗可闻,妓女之五章短唱,犹有肖似。今则一并急数烦促,如千梃百杖,乱碎陶肆瓮盎,又皆以随魂调终之。粗有一分心性本分者,非惟不堪听,断是不忍听,然人皆媺媺称善。彼闾巷愚氓,犹不足责,而官长皆从而奖之,不惜金钱于缠头,噫嘻,甚矣!若使古之采风谣者观之,其将谓之何哉?

今之诗赋,虽不被之声歌,然其本,乐之所由生也。盖文体之渐变而污,与乐一切相符。呜呼!谁为我圣朝而返之古哉?海滨竆措大不胜中夜之感云。

余年十馀岁时,有老人朴世节年七十馀,为人谨厚笃实。少时学习京谱,能唱《中大叶》、《平羽调》,其声宽缓迟重,听者心夷气畅。每来过家君,必命不肖听之曰:“此是古调,今人不喜,此老死后,此谱亡矣。可惜!”余幼虽不识节族,然听之不知倦。

嗜酒,或与之酒,而请复之。世节死今五十年,其间以歌唱名者甚众,余求之果无能传其仿佛者,今影像绝矣。若以琴古谱而写之可得矣,而见今无弹古琴者。噫!不可复见矣。

世节又善古调《灵山会上》,比近调甚迟缓安舒。每五章为一成,而舞者一易缀音拙舞位,三成而舞止。其中大叶缓鼔舞仪尤美云,而余未及见也。但《灵山会上》,今亦有依仿为之者,比古调促急十之三,然可因而复古似易矣。余每欲画纸为谱,如《礼记》鲁鼓、薛鼔,而未暇也。朴家贫年老为竆人,故歌唱虽依本谱,以哀情发之,故听者凄恻,往往泪下。及饮酒,然后其音和平,听者陶陶心怡,盖音近于哀则非乐也。今人歌者必以哀酸凄凉为主,而听者以极其哀者为尤善,其故何也?乐乐同字,则其本可知也。

高丽之乐,虽不可征,但佛法全盛,佛乐为主,则可知也。盖佛以广大圆满为法门,故其《鱼山》梵乐,缓节圆畅,最近古意。今所谓《灵山会上》者,即其灵山佛事遗声也。若因其谱而取其义,则可以救今之哀伤短促,而陶养人之情性矣。虽然,今之佛乐,亦不古矣。以余儿时所观,五十年之内,十失三四,亦烦促嘈杂而不足听矣。

心统性、情、知觉。物来触心,便有知觉。才知觉,则性感而为情。七情之发,上圣与下愚同也。七者之中,喜乐与爱顺境,怒哀与惧逆境。顺则易受,逆则难禁。欲又偏于私,则尤难节抑。易受者流荡而害其性,难禁则乖伤而贼其性,难抑则陷溺而亡其性矣。是以古之圣神,作乐以养其情性,抑其过而作其不及,以合于中和。居则御琴瑟,行则有佩玉,乘则有和銮,以时合乐而宴豫之、舞蹈之。盖无一时之无声音,声之感人,最切故也。《虞书》“教胄子”,《论语》“成于乐”,皆以是也。

今则古乐全亡,而士则琴瑟、佩玉、和銮俱亡。独歌咏可以畅怀于逆境,而古之诗谱亦亡。虽谚歌,取其辞正义直者歌之,犹胜于不为,而古调又亡。如吾辈平居物感,无非逆境,何以节适禁抑而不害其性哉?独有圣贤经传,敬读庄诵,玩绎义理,透彻奥妙,自得之味,便有手舞足蹈之兴,可以当琴瑟佩玉,而又有所谓科学者从而败之。掇句抄章,未始知有道德仁义本分意味,如之何其免为乡人也?

呜呼!我独非人哉?何人也,何人也?呜呼!一度生于天地间,许住百年,而愚无所知觉。饥而食,则蚓壤蝇腐;冻而衣,则貒毡豕苴。其开口也,鸟哢虫啼;其得意也,鸦翔狙舞。天明而视,日曛而瞑,虽贵为卿相,富有千锺,其虚生则一也。苟是虚生,其可悲奚啻痛哭而已?

然则吾辈三万六千日一日十二时,无一时可乐者也。或以为寐时为可乐,而其梦又妄,则一日九十六刻,无一刻可乐者也。呜呼!安得古琴而听之哉?古琴既不可得,安得歌古调而听之哉?吾夫子所谓“《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者,真有千古不平之泪云尔。

男子生而悬弧,以射天地四方,示男子之所有事也。盖男是阳而文明,即其本分事也,宜悬文学之具,如女子之帨,而乃悬弧,何也?夫德以温恭小心为主,然苟敛伏自守,独善一身而已。是不过一个衰飒底物也,亦何所用哉?必以天地四方为己任,经纶天下之务,裁制万物之功,然后方是男子也。然天下善者小,强梗者多,苟非威以制之,不可以成其化也。即夫子所谓“文事,必有武备”,《易》所谓“威如吉”之道也。

文属阳,其体刚,而其用柔;武属阴,其体柔,而其用刚。阴阳相配,刚柔相济,天地之理也,偏废则不可。是以射为男子之事,而因制射礼为之节文,制其暴厉之习,观其正己之容,弛其敛束之仪,畅其发越之气,其义远而大矣。

家尚文,嗣君告戒之辞,宜以文事为首,而乃曰“张皇六师”,曰“诰尔戒兵”,其意可知也。我朝文治无愧姬周,而未免偏尚,俗习贵文而贱武。只是麁厉刚强,鸷悍而愚钝无识者为武弁,而俾为阃任字牧,是恶能御众制胜、恤民分忧哉?况清浊悬殊,上下官不能相制,缓急何以济事哉?须是文武兼用可矣,然须大更张,可革其风,非草茅所可言也。

曩时州郡各里,虽十室之聚,皆张帿射革。春秋会射,大小皆决拾从事。人蓄弓矢,无全昧射法者,古意犹存。至于僧寺皆立射台,冬夏习射,今则尽废,男子年四十以下,无解执弓者,亦非小事也。

御者在车上,以六辔调四马,不失轨范,诚难矣。五御之中,过君表最难,逐水曲次之,逐禽左次之,舞交衢次之,鸣和銮最易,然苟非手法习熟而敬存心者,不可能也。平地坦途,不疾不徐,和銮之声,合于乐族,则信可以怡心养。此所谓“在舆则见其倚于衡”者也。中国大小皆乘车,以《田单》观之,男子尽不可不习御也。我国则皆跨马,男子而不习骑马,亦欠一分于男子者也。

《诗》赞六辔如濡如丝,皆美其善御也。执辔端坐,敬见于外,视瞻不回,威仪可像,人听马足,马听人手,服昂骖舞,銮鸣和应。革辔本非濡也,而柔腝不涩如濡,本非丝也,而叠比不乱如丝。苟非习御者不能,诗人之辞,言近而意到皆如此。虽然,射与御,俱非气力健壮者,不可能也,男子而疲残𮨧劣,初不足与议也。

人之衰飒庸残者,以一身堆塌在鞍上,如女人骑马相似。虽健马必惫,鬃骨必烂。又一种辈喜驰马,仆颠马喘不计也。又一种人虽蹇羸将仆,策之不已,险道不下曰:“宁劳马脚,吾岂徒行?”此皆不能尽物之性者,乌能尽人情哉?是以此等人皆不能治人,不能通下情故也。又一种人才得骑马,点头摇身,旁睨远眺,恰似晏婴御者,此何足与论?然则御为君子六艺之一,诚宜哉!男子不可不知也。

书非谓写字习点画也。上古文字不备,作文者随意造字而用之,故或像形,或会意,或谐声,或转注,或假借,或处事,而假借最多,会意次之,转注次之,谐声次之,篆籒之文,则像形最多。假借者借彼字,而为此意用也。如守令之令字,借命令之令字,长上之长字,借短长之长字,盖守令出命令者也,长上长于人者也,略变音韵,而意思衬贴。古文通用字、变用字,皆假借也,非是故为此苟简也,意致自别,固有自然之理。

若乃“毋苟免”、“毋苟得”,直用无字,则只是不字意,必以毋通用,然后义兼不勿,而其意尤切。“不如诸夏之亡”,直用无字,则只是无有,而通用亡字,则义兼虚无,而其意尤深。凡通用皆此例也。

《易》之“无咎”,直用无字,则其义只是自无,而变用无字,则义带悔改仅免之像。《书》之“钦若”,直用顺字,则义止顺字,而变用若字,则便带修功顺理之义。“方鸠孱功”,直称“方聚见功”,则义止聚见而已。变用鸠字,则便带拮据积聚之义;变用孱字,则便带艰辛著见之义。凡变用者,皆此例也。《诗经》借用字尤多,“敦彼行苇”,借用敦字,带嫩绿抽芽之象;“敦琢其章”,借用敦字。带用功攻治之义。馀字可触类也。

会意凡字细玩,槪有此义。然若穿凿如王荆公说,非惟无益,反有所害。但不可不知其大意,全不知,则于文理有所未达者矣。

转注傍边相因皆是也。如属头则皆从页,属肤则皆从肉俗作月。至于“绿耳”,是马名而以色称者也,因从马作𫘧駬尤佳。他可类推也。如教字老人抱子于右边,置文于左,盥字兴而以两手挹水,以皿承于下。此类会意兼处事者也。

谐声则凡字十八九皆然,而或可疑者,俗用之讹也。大凡字音有二音三音四五音,因用意而小变或大变,又因俗音而不同者多。然都不出于翻切之例。若不通其义,而一切执我而非他,则未免固陋也。且如左字用义则无异,而有以자音读之好处,有初声加一声以좌音读之好处,是亦自然之妙也。他字皆然也。

象形,日月之类也,而亦不是全没义味,强取其象也。如鸟如鸟、马如马、飞如飞、笑如笑、惧如惧、畏如畏,而其中六书之义并具,皆自然之理,神妙符合,非人私意安排也。且二字语亦有六书义。如仿佛是象形,婵媛为缱绻,是会意,绵蛮为鸟声,是假借,𬀪晥是会意,《诗ㆍ月出》章“懮受夭绍”,是谐声而得者也。《诗》中叠字语,亦有此六义,关关是假借,穆穆是会意,几几假借兼象形,牂牂假借兼谐声,祁祁《采蘩》会意兼处事,佗可类推。读《诗》尤不可不知此,有无限意味得于言外者。

语音与字音同一音也。盖初声十四中声十二终声八,天下之音皆同。非特人声,风、雷、水、土、金、石、草、木、禽、虫凡有声者,都不外于此数,而类分以清浊七音,遂有万不同。今所谓“音”即中原音也。以其中原故为贵,而自天地之内总论,则正庄周辈所谓“孰知其真是”者也。是以中原九州之音,大同而各异也。西戎北狄南蛮各于其中诸国,大同而各异;我东八道,亦大同而各异。

盖音生于声,声生于质。各其土性风气,而千万不同,不可以人力一而通之者也。是以徐市以童男女止倭国,而其语变为音,是不得不然者也。今京语即汉阳本音,未必是京师而得正音也。旧时新罗岭南音为京音,百济湖南为京音,高句丽关西为京音,檀君海西为京音,獩貊关东为京音,沃沮关北为京音,何尝以京而变其土俗哉?今以京音而讥笑乡音,乡人游京者必欲效京音,皆固陋者也。且中原笑我国之入声极用终声,亦异矣。两木相击,极ㄱ之终声;水之下濑,极ㄹ之终声;两掌拍合,极ㅂ之终声;焰硝起火,极ㅅ之终声。何必人语独不极用哉?

且鸟声蛙声,极ㄱ之终声,胡燕极ㄹ之终声,鱼鸟之类,极ㅂㅅ终声者多,岂中原之禽虫亦异东土之声欤?然以文“水汩㶁循阶鸣”推之,“汩㶁”必极用ㄹㄱ终声,然后方为水声。若如今音则非水声也,未知何故哉!

以后胡中风气渐入中原,故胡入中原,若南气不到,杜鹃安能至天津哉?是以风俗言语,用夷变夏易,用夏变夷难。元魏文帝禁胡语,未久而还旧俗,非必恋故而然,其势亦自然而然耳。然五胡时犹有南朝据中州之半,故兴而用夏,其俗犹是杂夷。及时百年统中原,故华风扫地尽矣。兴虽用夏,其俗则太半杂夷。语音之用象音者,几十之二三,三代之语音,尚不可复闻。况其治化哉?

或曰:“方今虽山店、浦村,皆能京服、京音,几革鄙俚之俗,是可喜也。”曰非可喜也。凡物有质,然后可以文、可以远。今俗京音、京服,是民志不定,皆外驰于繁文,其质都丧,举世大小,无忠厚信实之人。皮之不存,毛将焉付,甚不可也。退翁之不改音,真古意也。《易》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斯其至矣。

九数之目,不可阙一者也。非精敏有心计者,不可尽能。然皆九九行数为本,不熟于九九,诸数不可为也。虽然,其实又不过因与乘除而已。学者但当熟九九而通,其推变不可胜用。若专治劳心而竆其术,亦妨于实学矣。然其稊、京、亿、万、毫、微、丝、忽之率及互相乘除之法,有至理存焉,可以触类而旁用,学者不知,则不得为全材矣。

有太乙数乘。试数推往知来之法,其理则妙矣。然知之无益,亦无所用。盖知来之术,非特数而已。若尽究其法,知来无差,人之死生,世之治乱、国之兴亡,若指诸掌,则君子无所劝,小人无所惩,人世大乱而彝伦绝矣。

小人尤不可知也。康节欲传数学于明道明道不肯受。尝私试计之曰:“尧夫之数,只是加一倍法。”尧夫称叹不已。其后或问明道其法,明道曰:“吾已忘之矣。”以优为之才,初不留意如此,其意好矣。是真为尽心、知性、知天之学者也。邢恕请其术于尧夫尧夫不肯授,其意亦好矣。邵子可谓能用其数矣。

士之通儒全材诚难矣。苟心无恶而耻为不善,才有偏长适用,皆为圣人之不弃。门诸子之外,盖无全备者矣。然而身通六艺七十二人云者,盖有说焉。夫三千人中,岂无雍容好善而能读书者?其冠服则章甫而博带矣。但邵子所谓聪明男子,盖男子之有用者也。是以古史称曰“闻之聪明以舜之大德,而尧之举者以聪明”,苟非聪明,何事可做?此夫子所谓“不以三隅反”者也。然则七十子以外,虽读尽八索、九丘,皆不以三隅反者也。苟如是则虽曰“本心无恶”,其终陷于极恶大罪,亦无异矣。

且以万物之灵,不以三隅反则至愚者也。不能反隅,则不辨是非,不辨是非,则不能处一事、治一民,是何有于最灵哉?十哲尚矣,夫子以为宰,也为季氏宰,使漆雕开仕,公西华优于小相,其人皆可知也。既通礼乐,士之职也;通射御,男子事也;通书数,男子艺也。皆聪颖敏达有英气迈人者也。以馯臂、公孙龙等推之,可知非庸碌衰飒者也。若使遇之世,皆入九德之科矣。

若后世之儒,则其所谓聪敏,只是能寻摘而已。退之张籍李浙东,而只言其能古诗,夫古诗何处用之哉?《塞下曲》、《征妇词》,日日百篇,徒费纸笔,被之声律,只是桑间濮上之遗音,孔夫子删之无馀矣。是正所谓“握数不知纵横,可以束之高阁”者也。况其所谓诗,又下于此者哉!是以迂儒、曲儒、腐儒之名,终不得免。

末至于世祖,以八娼、九儒、十丐,计为次第,呜呼,可胜痛哉!究其实,则才艺可用,实不如优娼者多矣。由是而忝天下男子,可胜痛哉!

七情,人之固有,而上圣与下愚无异。喜则父母寿考安乐可喜,得贤师益友可喜,有贤妻贤子孙可喜。内省吾心,无不可对人言者,点捡吾事,无大乖于义理可喜,此喜之正者也。然喜加于心,而有我独之意,则所喜虽正,便是私意,喜反溢而流于不正矣。若无实之名、无才之贵、无德之富、人之承奉、利之倘来,皆不可喜也。苟以为喜,则其忧立至。

忿与愠,皆怒之类也。然物触吾私而躁发者,忿也;含憾于中而不释者,愠也。躁发则过于暴,含憾则伤于和,忿与愠,最当深戒而克去之也。去忿愠之道,其惟恕乎!哀则主于死丧而发者也。然父母之丧、子孙之死,其哀即天理至正之恸,若以私情而哀,则大舜灭性于瞽瞍之丧,夫子丧明于伯鱼之死矣。盖圣人心全天理,临死丧,则至诚恻怛,不期哀而自哀,故不期尽哀而哀自尽。是以虽不灭性、丧明,而非不及于哀也。

礼曰“哀至则哭”,盖心不忘哀,故感积而诚极,则哀至矣。诚于中而发于外故哭,此天理之正也。不肖者,心德不全,而诚不极,夫然者必企而及之。企而及之者,思哀则哀亦至,此则《中庸》之“思诚”,《孟子》之“反之”也。弹琴而成声、不成声者,夫子皆称以君子者是也。夫以私意加于哀者,私重则灭性、丧明,是犹似矣,乃有梏于私而亡其天者,为人而哀,是自欺而欺天也。

五服之哀,哀则一也。然常人之情,有天理当然之哀者鲜矣,亦当思哀。思哀则感集,感集者,天理之本然也。感集哀至而哭,若哀不至而哭,则是伪也。夫子曰:“恶夫涕之无从也。”圣人虽造次至微之事无伪,此所以为圣也。

夫子哭旧馆人之丧甚哀,脱骖以赠之。夫子历骋列国,馆人殆遍天下,未必皆哭而赙之也。圣人虽一时信宿,必择其人而馆焉,馆人贒,则其死乌得不哀。况一宿之情,有不可忘者乎?若馆之无可哀之实,圣人岂伪哀哉?且若子路反见而荷篠丈人死,则子路之哭,奚啻亲戚?反告于夫子,则仲尼之哀泪,奚啻如哭?

乐有君子、小人,君子之乐,乐其理,故其为乐也公而溥;小人之乐,乐其事,故其所乐也一己之私而已。帝庸作歌之乐,皋陶赓歌之乐,文王淑女之乐,鼓钟辟雍之乐,不改之乐、朋来之乐,孟子三乐之乐、皆天理公溥之乐,故其乐际天蟠地而尽乎人。

乃若小人之乐,则侥幸得富贵而乐,饮食而乐,声色而乐,恣肆骄惰,而淫佚流荡,竆一己之欢,而逆天地、咈人情,其流为牛饮、炮烙之乐,甚至为朱粲秦宗权辈食人之乐。天下之祸,莫大于乐一己,小而亡身,大而亡国,皆是物也。

爱者,天地之本心也。人受之以生,故为心德之本体,于五性属仁,于五伦属父子。是以父子之亲主爱,为仁自孝始。推而为友悌,推而为睦姻,推以至乡党、国家为仁民,又推而为爱物,其本爱之理而已。

然极论仁之体用,则爱一字虽不足以当之,舍爱字而别求所谓仁,则又不可。然则爱之道大矣。虽然,以爱而加诸心,则为煦煦之爱,全是私意。若是者,反丧天地人之本心,而为祸大矣。若乃狎爱妻妾,溺爱子女,亵爱小人,则亡身、亡家、亡天下矣。大抵蔽于爱,皆由爱而不知恶也。爱而知其恶,乃所以真爱也。

爱父母,而不谏其过,大不孝也,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贼亲者也;爱子孙,而不知其过,虽舐抱饱煖,是贼其子而已。况爱妻妾而蔽其恶者,畜妹妲褒姒于室中者也。人心之蔽,惟爱为甚。若爱父母,以为我之父母而爱之,则私心而非孝也。只以生我劬劳之恩,天理当然之则而爱之,则敬生于爱,养生于敬,顺生于养,孝成于顺。若以私而爱之,鲜有终其孝者也。私重者恒败,理势必然故也。

爱子孙,以为我之子孙而爱之,则其害尤大,而子孙必不肖。只以天地生生之理,长育成就之,使无忝其生,然后方为真爱矣。况妻妾则以衽席之私,其爱尤昵,而思之以为天下更无我妻妾也,其为祸庸有极乎?学者欲爱之中节,尤当去我。

惧有不当惧而惧者,有当惧而不惧者。惧横逆,惧谗毁,惧外灾,惧威武,惧鬼怪,不当惧而惧者也。不惧身不修、行有过、学不进、理有窒、六亲有不和、心意有不诚者,当惧而不惧者也。苟身修行醇,学进理明,六亲和,心意诚矣。横逆、谗毁、威武在人者也,吾何劳于代人惧哉?外灾有命焉,顺受其正而已。鬼怪则理明、意诚尤不当惧也。非惟不当惧,本无畏者也。

知道者,有终身之惧。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其亡其亡死而后知免者也。

知命者有惧,惧国禁,惧官令,惧无故而福至,惧无才而官高,惧立乎岩墙之下,惧暴虎凭河,尽己而俟天者也。

欲之为情,不可恶去声者也。欲莫大于圣贤。欲与天地合其德,欲与日月合其明,欲与鬼神合其吉凶,欲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使六合之内咸被吾泽,欲使身名竆宇宙而不坠。有是欲而成之者,受之天下而不与焉,蔬水曲肱而不忧焉,白刃当前而不惧焉。无是欲者,下愚而已。

莫不善于下愚之欲。欲饱食,欲煖衣,欲美色,欲逸豫,欲莫我非也,欲权在我也,欲人莫我胜也,欲不劳而富贵幸至也,欲万福皆备于我也,欲竆心志悉耳目而长生也。古今其或有如其欲而得之者欤?苟欲其半,亡身丧家,苟竆其全,亡国亡天下,保首领于牖下者鲜矣。

万一幸免,为万古僇辱之物,牛豕不若,将焉用彼福哉?是欲,欲祸者也,无他也,以欲加诸心,而徇形气之私也。是以“欲”字,可以善,可以恶,而从心而为欲,则无所往而可者也,无所处而不败者也。《书》曰“人心惟危”,危之为言,才失则陷于壑,而敬以操之,则复于安者也。盖言发于形气之心,不敬则陷于欲也。欲之可丑,甚于粪秽泥涂,可畏甚于万丈坑坎,一污则不可洗,一陷则不可生。

天地人之所以悠久而不坏,以其有当然之则也,当然之则,所谓道也。维道无形,故圣人释之而载之书。大而天地、日月、山岳、河海,细而禽虫、草木、泥涂、沙尘,无外于经书之旨者。其在人则大而治国、平天下、三纲、五常,细而饮食、言笑、动止、便尿、唾洟,无外于经书之旨,盖书以载道,而天下无道外之物故也。

是以善读者,硏索而达其旨,可以识道而达于行矣。虽然,孟子以后,无善读者,千五百载诸贤,始得孟子读法,至朱夫子而大阐焉。圣人微辞奥旨,昭然如日星,自此学者世守其说,能知读书者多矣。

今圣经尚存,之说俱在,学者谁禁而不求善读耶?呜呼异哉!《汤诰》曰:“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其言性,岂不明白?而荀卿以下至,无一人识性,由不善读《汤诰》也。以下俱读之书,而犹不知,其不善读尤甚矣。

《论》、《孟》皆言道矣,而丁宁切至,《中庸》尽之矣。董子但能言“大原出于天”,韩子但能言“以是传之”,皆未能究详其体用。宗元以下至三辈,全然不知,而认之以非青非白一物事,块然在恁么处,名之曰道,我即蓦越而取之,以为玩弄自好之物。渠辈岂不是读书者?皆隔靴爬痒,不能硏竆到底。且其心为文章小技所抬动,充然自满,便以为圣人之文亦如是,更不着疑求赜。故其所为文,非奇涩则诡谲,蔓延暧昧,无一篇一段理达之言,皆不善读书之害也。

士而不知道,文章亦不能尽美。古今文家,惟退之文为美,诗家惟子美诗为美,盖子美自是天姿近道故也。其馀诗文作者,虽一切无之可也,至如扬雄,文才岂非卓越者哉?其不善读尤甚。夫《周易》、《论语》,苟着念读一百遍,岂是可拟之文哉?乃欲拟之,是不善读故也。其所谓大玄尤无理,专以《易》为葫芦,以水墨糢糊画出。画章画句,而独不能画字。

盖圣经只用平易,一字包含多少妙义者。理明于心,故吐辞便如此,非强意求索而用之也。则略窥理之有无,如雾中看花,欲下常字,则恐人轻覰,极意摸索于曚昽影里,不得不用艰涩字,吓得傍人,有如小儿迷藏,战马曳柴,其实干枯单味,更无馀义。

假如以罔、直、蒙、酋、冥,拟干、元、亨、利、贞,而支离训释。然元亨利贞,便包春夏秋冬、仁义礼智之义,旁通事物,触处皆合,不待注释,而人皆可知,直蒙酋冥四字,是甚么模㨾。赞辞必立“测曰”,以拟“象曰”,殊不知《易》之“象曰”,是夫子注文王周公之文,而编《易》者称“象曰”以别经文也。文王周公岂故为奇简之辞,略略说出,而又别为“象曰”、“彖曰”,方始尽说来也?若有妙意,何不平叙明白于赞辞,而必为“测曰”,然后方尽吐出,有如丐儿贰橐,别里小米耶?

《论语》之文,易而严,简而密,言近如地,旨远如天。苟非圣人言之、圣门记之,断不可为也。同是夫子之言,而散出他书者,纯粹精深皆不如也,即《论语》可知矣。乃欲以《长扬》、《羽猎》之馀料,拟而为之,由不善读《论语》故也。且善读者,取其义不拟其文,取义则活,拟文则死。之文全是死文,字字句句,抵掌孙叔,䩄然无耻,斯其所以为莾大夫欤!

不善读书,古今无异也。作《诗》、《书》序者,岂不是自谓读书者,然而其《书》称“寡兄”、“朕弟”,而犹以为成王之书;其《诗》有武王之谥,而犹以为武王之诗。如此浅近明白者犹如此,况深辞奥旨哉!

陆象山是所谓豪杰之士也,乃举“一阴一阳之谓道”曰,“阴阳已是形而上者也”。若《易》言“一阴一阳谓之道”,是指阴阳为道也。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则是指所以一阴一阳者谓道也。缀文语助法,尚不能硏其异同,况妙谛乎?其不能得于无极太极之义,无足怪也。

黄山谷不解无极、太极,是诗客不足责也。至如王弇州,渠自负何如,而乃曰“‘无极而太极’,吾不敢从,其‘静而生阴,动而生阳’,吾不敢从”,其生尽可笑。以其无方体,而谓无极,以其为头颅,而谓太极,非是太极之上别有一圈子为无极,无极之下别有一圈子为太极。只是无极底所以为太极。所谓太极底只是个无极,非无极不足为太极,非太极无以见无极。故曰“无极而太极”,这“而”字天造神斡,文章至妙处。弇州不善读而不能悟,惜哉!

假如赞周公者曰“元圣而冢宰”,不知者曰“只称冢宰足矣,何必叠以元圣”,又不知者曰“自元圣而为冢宰”,皆未足与议周公者也。盖周公为冢宰而非元圣,不足以均邦国、统百官,为元圣而非冢宰,不能以统百官、均邦国,维是元圣而冢宰,故为周公,非是冢宰之上别有元圣,元圣之下别有冢宰,是固不难知矣,而皆读不硏竆,故不悟也。

至如“生”字,太极是一个混沦物事,而生两仪,若不曰“生”,更用何字?大凡推极言太极之本,则静为其根,静极而动,则分明是生阳。怎生道不合言生?但念最初静,而静时断自何处可消道生阴。这“生”字虽似无头,然此事虽更推上无无始处,便是动静相生。非是元来只是个静,断自天皇初载,忽然动了生阳也,然则只可对动而言“静而生阴”。这所谓“生阴、生阳”即“生天、生地”也。生天、生地,不言“生”而更用何字?如此辈不求善读通理自得,而每欲早立门户。一以先入生眼为主,而更不疑思,故终无入道之日矣。

“里名‘胜母’,曾子不入”,或者疑之,是固有实然之理。盖胜母之名,言之可痛,闻之可骇,以是名里而居之者,其无人心可知。非特吾之一宿犹为未安,居是里者,岂有可为君子主人者哉?席不正不坐,须臾不可离之理亦在此。深体此义,可免因仍苟且之弊。

凡叹贫而欲富者,人之仰事、俯育、待人、接物,皆无财不足为悦故欲富。然谋富而得富,则剖身藏珠,以身殉富。恶贱而欲贵者,人之出身试才,治事临民,为君陈道,为世树业,不虚生于世,而垂盛名于后,非贵不得故欲贵。然图贵而得贵,则忘身乞墦,以身殉贵,以是而谓之不失其本心可乎?苟有丈夫之志气者,出身为九品官,以处置得一事,措施得一能,庶几不虚食为心,来头民国之事,自有所济。自初只以“何以利吾”为心,而䩄然对人言曰“国恩罔极云”者,宁不畏于天、不愧于人?

高祖岂不是长者也?视后世恔恔辈,不啻三代后一人。但《大风歌》曰“威加海内归故乡”,是其心以贵为天子,为大乐者也。既有乐乎天子之心,则其他无复可观。大哉,之为君!有天下而不与焉。噫!微斯人,吾谁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