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宋会要辑稿/卷101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方域四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五
方域六 

节镇升降

[编辑]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五


节镇升降“升降”二字原无,据正文开头补。

京东路

[编辑]

东路

[编辑]

节镇升降。京东路:青州,汉平卢军节度,淳化五年改镇海军。

拱州,旧开封府襄邑县,崇宁四年升为州,寻又升为保庆军节度,仍为东辅。大观四年废为县,仍旧隶。政和四年复为州,仍旧节度。宣和二年罢置辅郡。

齐州,国朝初为防御州,治平二年升兴德军节度,政和六年升为济南府。

密州,汉防御州,周降军事。建隆元年复为防御,开宝五年升为安化军节度,寻复降为防御。六年,复升节度。元佑三年,改临海军。

西路

[编辑]

袭庆府,旧兖州,唐泰宁军节度,周降防御,建隆元年复节度,大中祥符元年升为大都督府,政和八年升为袭庆府。

徐州,国朝升为大都督府。

兴仁府,旧曹州,督府,彰信军。建中靖国元年,改兴仁。崇宁三年,升兴仁军为兴仁府,仍还彰信旧节。

东平府,旧郓州,宣和元年升为东平府。《金坡遗事》:青州、镇海军管内观察处置押新罗渤海两番等使,即北海郡,古青州。海岱惟青州,周成王封太公,是为齐国,所谓营丘。后徙临淄,亦其地。南燕慕容德都此。密州、安化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高密郡,古青州分,因密水为名。后魏为胶州,隋、唐为密州。曹州、彰信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济阴郡,古荆(河)州分,在周为曹国,后魏为西兖州。郓州、太平军管内观察处置河堤等使,即东平郡,古兖州分,春秋为鲁之附庸须句也。州理古须句县,又有野泽,即《春秋》“西狩获麟”之地。贝州,永清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清河郡,古兖州分,又曰兖、冀二州之境。清河,汉历县也,后桓帝改为甘陵,古曰贝丘。

京西路

[编辑]

南路

[编辑]

京西路:随州,国朝初为防御州,乾德五年升崇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元年改崇信军。

金州、晋怀〔德〕军节度,后为防御,乾德五年升为昭化军节度。

房州,国朝初为防御州,雍熙三年升为保康军节度。

襄阳府,旧襄州,宣和元年升为襄阳府。

邓州,政和二年依旧为上州。

均州,旧为防御州,宣和元年升为武当军节度。

北路

[编辑]

蔡州,国朝初为防御州,景佑二年升为淮康军节度。

颍昌府,旧许州,元丰三年升为(颖)[颍]昌府,崇宁四年为南辅,隶京畿,宣和二年罢置辅郡。

郑州,建隆元年升为防御,景佑元年升奉宁军节度。熙宁五年,废隶开封府。元丰八年复,治管城县。元佑元年为奉宁军节度,政和四年为辅郡。

滑州,后唐义城军节度,太平兴国元年改武成军,熙宁五年废隶开封府。

孟州,政和二年升为济源郡。

淮宁府,旧陈州,上州,宣和元年升为淮宁府。

(颖)[颍]州,元丰二年升为顺昌军节度。

陆海军,旧汝州,政和五年以岁比丰登,珍祥屡发,可升为陆海军节度。刘豫改为防御州,绍兴九年收复,依旧。《金坡遗事》:随州、崇信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汉东郡,古荆州分。春秋随侯之国,传曰“汉东之国,随为大”。又枣阳,即汉蔡阳,有光武旧宅及白水在焉。后魏置南荆州,隋置舂陵郡。金州、昭化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安康郡,古梁州分,舜尝居之,谓之妫墟,《世纪》谓之姚墟。西汉置东梁州,其地出金,因改为金州。房州、保康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房陵郡。春秋庸国,后改为房陵,以县有房山,故名之。襄州、山东东道管内观察处置,兼三司水陆发运桥道等使,即襄阳郡。《禹贡》荆河之南境。汉、魏置郡,为重镇,与江陵为唇齿,又为鄢、郢北门,有襄汉二水及岘山。邓州、武胜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南阳郡,古荆河分。春秋时,申伯、邓侯二国之地。穰县,秦封为穰侯国。许州、忠武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颍川郡,古荆河州分,春秋许国,七国时韩、魏二国之境。滑州、武成军管内观察处置河堤等使,即灵(昌)[河]郡,古兖州分,豕韦氏之国。汉置东郡、有滑台古城,又有黎阳津,一名白马津。孟州、河阳三城管内观察处置河堤等使,即古孟津,亦曰富平津、中浑城,本东魏所筑,仍置河阳关。唐会昌三年置孟津,初以怀州为理所,四年移理孟州。(东)〔陈〕州、镇安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淮阳郡,古荆河州分,今理宛丘。昔庖牺都曰太昊之墟,周初封舜后妫满于此,以备三恪,为陈国,后魏为北扬州。

河北路

[编辑]

河北路:旧分东、西,后并为一路。熙宁六年,复分二路。

东路

[编辑]

冀州,庆历八年升武安军节度。

开德府,旧澶州,崇宁四年建为北辅,五年升为开德府节度,宣和二年罢置辅郡。

河间府,旧瀛州,为防御州,大观二年升为河间府、瀛海军节度。

西路

[编辑]

真定府,宣和二年以成德军称。

信德府,旧邢州,安国军,宣和元年升为信德府。

庆源府,旧赵州,崇宁四年升为庆源府,仍以庆源军节度。

中山府,旧定州,唐义武军节度,太平兴国元年改定〔武〕军,政和三年改中山府中山郡。

浚州,旧通利军,政和五年八月升为州、浚(州)[川]军节度,九月又改为平川军。《金坡遗事》:澶州、镇宁军管内观察处置河堤等使,汉顿丘地,唐武德四年置澶州,五代时自梁以刺史理之,晋升为防御,隶相州,移理德胜。南渡后升为节度,以濮州隶之。汾州、宁化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西河郡,有介休县,介休绵上山有介子推(词)[祠]。定州、定武军管内观察处置北平军等使,即博陵郡,古冀州分。尧始封唐国之地,汉为中山郡,后魏武帝时为定州,又春秋时鲜虞国。沧州、横海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景城郡,古兖州分,汉为渤海郡,后魏为沧水郡。今理清池,即汉浮阳县,在浮水之阳。又东光县有胡苏河、无棣县,因无棣沟为名。邢州、安国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邺)鹿郡,古冀州分,亦邢国也,又为襄国。石勒都此。又平乡县,即古大鹿之野,有沙丘之台,纣所筑。相州、彰德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邺郡,古冀州分。殷王河亶甲居相,即其地。秦为邯郸郡,后赵石季龙、前燕慕容隽都此。

燕山府路

[编辑]

燕山府路:燕山府,古幽州,汉置涿郡,唐武德元年改为燕州,天宝元年复为幽州,号广阳郡、永清军节度,宣和四年十月改为府。

涿州,汉涿郡地,唐置州,宣和四年十月赐名涿州郡、威行军节度。

檀州,汉渔阳郡地,隋置州,宣和四年十月赐名横山郡、安远军节度。

平州,汉辽西郡地,隋置州,宣和四年十月赐名海阳郡、抚宁军节度。

陕西路

[编辑]

陕西〔路〕,熙宁五年分为永兴军、秦凤二路。今按《元丰九域图》,除永兴一路外,鄜延、环庆、泾原、秦凤、熙河,分为五路。

永兴军路

[编辑]

永兴军路:陕(陕)

河中府,唐河中府、河中节度,国朝改为护国军节度。

同州,唐正德军节度,梁为忠武军,后唐复旧,周降为军事,国朝改定国军节度。

华州,唐镇国军节度,周降为军事,国朝初为镇国军节度国朝初:原批云:“一本作‘建隆元年’。”,皇佑五年改镇潼军。

京兆府,宣和二年以永兴军称。

鄜延路

[编辑]

鄜延路:耀州,后唐顺义军节度,后为团练,开宝五年复为感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元年改感德军。

环庆路

[编辑]

环庆路:庆阳府,旧庆州,政和七年升为庆阳军,宣和元年升为府。

宁州,宣和元年升为兴宁军节度。

泾原路

[编辑]

泾原路:泾州,唐彰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元年改彰化军。

渭州,政和七年升为平凉军。

熙河路

[编辑]

熙河路:熙州,熙宁五年八月,以唐临州地。羌人号武胜军地,置镇洮军。十月,改熙州、临洮郡、镇洮(郡)[军]节度。

兰州,元丰四年九月,建州为帅府,以熙州为列郡。

西宁州,旧鄯州,崇宁二年升为陇西节度,仍置都护,大观二年改为西平郡,作中都督府,寻为陇西节度,加宾德军。

乐州,旧邈川城,元符二年建为湟州,崇宁二年为副都护,大观二年赐名向德军节度,宣和元年改今名。《金坡遗事》:华州,镇国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华阴郡,古雍州分,周畿内国,秦为内史地,汉属京兆尹,后魏置东雍州,唐复为华州,西岳在焉。耀州,感德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本华原县,唐属京兆府。李茂贞建节,为耀州,号义胜军,以同州美原县为鼎州以隶之。梁改为崇州、静胜军,后唐改为顺义军,后降为团练州,周降为刺史州,直属京师,皇朝复为节镇。泾州、彰化军管内观察处置押番落等使,即安定郡,古雍州分,以泾水为名。同州、定国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冯翊郡,古雍州分,秦为内史,项羽分为塞国,汉祖置河上郡,景帝复为内史,武帝改为左冯翊,魏祖为冯翊,以二水同流为名。延州,彰武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延安郡,古雍州分,春秋白翟之地,秦分董翳、王翟、都高奴,即此地。亦朔方郡南境,后魏置东夏州。秦州、雄武军管内观察处置押番落等使,即天水郡,古雍州分,古西戎之国,秦始封之邑,郡有秦亭、秦谷。汉分陇西置天水郡,郡有大阪,名曰陇坻。邠州、静难军管内观察处置押番落等使,即新平郡,古雍州分。昔公刘据豳,即其地也。秦为内史,汉为右扶风,唐开元改豳为邠。洮州、保顺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临洮郡,秦、汉以来,为诸戎之地。郡城本名洮阳城,临洮水,洮水出吐谷浑界。鄜州、保大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洛交郡,古雍州分,春秋白狄之地,秦属上郡、左冯翊地,后魏置北华州,唐为鄜州。汉雕阴之地,又三川,汉翟道县也,又云鄜畤。

河东路

[编辑]

河东路:太原府,唐大都督、太原尹、河东节度使。太平兴国四年平刘继元,降为军事州。嘉佑四年,复为太原府、河东节度。大观元年,升为大都督府。

隆德府,旧潞州,唐昭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元年改昭德军,建中靖国元年改为隆德军,崇宁三年升隆德军为隆德府,仍还昭德旧节。

麟州,唐建宁军节度,端拱元年改镇西军。

府州,崇宁元年改为靖康军,建炎元年改府州、靖康军额为保成军。

平阳府,旧晋州,政和六年升为平阳府。《金坡遗事》:麟州、镇西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新秦郡,古雍州分,隋已来银、胜二州地。汉武帝徙贫民充朔方已南新秦中,即其地也。银城县有光禄塞。府州、永安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五代时汉升为永安军,后降为团练州,周复为节度。晋州、建雄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平阳郡,古冀州分,秦、汉为〔河〕东郡,刘元海(补汉历都)〔称汉,建都〕于此。(汉)〔后〕魏为晋州,置总管府,有姑射山,属临汾。

浙东路

[编辑]

浙东西路:杭州,唐镇海军节度,淳化五年改宁海军,大观元年升为帅府,建炎三年升为临安府。

苏州,后唐中吴军节度,太平兴国三年改平江军节度。

润州,唐为浙江西道团练观察,亦为镇海军节度,开宝八年为镇江军节度。

湖州,唐宣德军节度,景佑元年改昭庆军。

婺州,晋武胜军节度,淳化元年改保宁军。

明州,唐浙东观察使,钱镠置望海军,建隆二年改奉国军节度。

越州,大观元年升为帅府,绍兴元年改绍兴府。

平江府,政和三年升为平江府、平江军节度。

镇江府,政和三年升为镇江府、镇江军节度。

应道军,旧温州、晋静海军节度,太平兴国三年(升)[降]为军事,政和七年升为应道军,建炎三年罢军额。

严州,旧睦州,宣和元年为建德军节度,三年改今名,仍为遂安军。

嘉兴府,旧秀州,庆元元年改为嘉兴府。嘉定元年十二月三日,诏嘉兴府升为嘉兴军,以守臣赵希道言,嘉兴系孝宗皇帝储祥毓圣之郡故也。《金坡遗事》:苏州、平江军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节)[即]吴郡,古扬州分。春秋吴国之都,自阖闾后都此。汉亦为会稽,至顺帝,浙江以西为吴郡,以东为会稽郡。润州、镇江军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即丹阳郡,古扬州分。汉为丹阳,吴初为京城,后改为建业。晋元渡江,都建业,梁改守为丹阳尹,宋为南徐州。又丹阳,古云阳也。又建业,避愍帝讳,改为建康也。湖州、宣德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吴兴郡,古扬州分,亦防风氏之国。《史记》注:国氏之君守封禺之山,即防风地。隋置湖州,以太湖为名,州东有太湖,一名五湖。婺州,保宁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东阳郡,古扬州分,理金华县。〔吴〕置东阳郡,陈为金华郡,〔隋置婺州〕,以婺女之分为名。明州、奉国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余姚郡,古扬州分。《余姚山记》云:舜父所封,舜姚姓,故曰余姚。又姚立山,舜所生,上虞县也。州因四明山为名。

淮南东路

[编辑]

淮南东路:扬州,唐淮南节度,建炎元年升为帅府。

亳州,晋为防御,大中祥符七年升为集庆军节度。

保静军,旧宿州,建隆元年升为防御,开宝五年升为保静军节度,刘豫改为防御州,绍兴九年收复,依旧。

淮南西路

[编辑]

淮南西路:寿春府,旧寿州,政和六年升为寿春府。

庐州,大观二年为望(裙)[郡]。

安庆军,旧舒州,政和五年改德庆军,绍兴十七年改安庆军。

光州,宣和元年为光山军节度。《金坡遗事》:亳州、集庆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谯郡,周封神农之后于焦,后改为谯,即其地也。春秋时属陈,战国时属宋,魏置谯郡,后周改为亳州。宿州、保静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本徐州符离县,唐元和四年置宿州,皇朝建节。庐州、保信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庐江郡,古扬州之域,庐子之国也。春秋舒国之地,历代为重镇,亦为南荆河州,隋初为庐江郡,唐为州,又为庐江郡。寿州、忠正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寿春郡,古扬州之域,秦为郢都。又项羽用黥布为九江王都六,即此也。汉为淮南国,魏晋历代为重镇,梁为荆河州,亦曰寿阳,又六安郡。

福建路

[编辑]

福建路:福州,唐威武军节度,周改彰武军,太平兴〔国〕二年复为威武军,建炎三年升为帅府。

建宁府,旧建州,伪闽镇武军,伪唐改永安军,又为忠义军,复为军事。端拱元年升为建宁军节度,绍兴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二日,以孝宗潜藩升建宁府。

泉州,伪唐清源军节度,太平兴国三年改平海军。《金坡遗事》:福州、威武军管内观察处置兼□□发运等使,即长乐郡,古扬州分,闽越地。秦为闽中郡,汉分置南部都尉,历代或为闽、丰、泉、建州,唐(俊)[后]为福州。建州、建宁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建安郡,古扬州之域。本闽越地,秦属闽中郡,唐置建州,以建溪为名。建安县有武夷山。泉州,平海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清源郡,古扬州分,秦汉土地与长乐郡同,唐始移置泉州于此。

江南路

[编辑]

东路

[编辑]

江南路:江宁府,伪唐江宁府,开宝八年为升州,天禧二年复为江宁府,建康军节度。建炎元年升为帅府,三年改建康府。

江州,伪唐奉化军节度,开宝八年降军事州。

宁国府,旧宣州,乾道二年八月二十六日,以孝宗潜藩升。

西路

[编辑]

抚州,伪吴昭武军节度,开宝八年降军州事。

隆兴府,旧洪州、镇南(州)[军]节度。先是军言系孝宗潜藩,乞依静江府例升为府额,隆兴元年十月二十五日升为(兴隆)[隆兴府]。《金坡遗事》:宣州、宁国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宣城郡,古扬州分。郡境有芜湖牛渚,亦谓之采石。(处)[虔]州、昭信军管内观察处等使,即南康郡,古扬州分,今理赣县。又〔大〕庚岭一名塞上岭,五岭之一也。秦属九江,汉属豫章。

荆湖路

[编辑]

北路

[编辑]

荆湖路:潭州,唐武安军节度,乾德元年降防御州,端拱(九)[元]年复武安军节度,大观元年升为帅府。

鄂州,唐武昌军节度,后唐改武清军,太平兴国三年复为武昌军。

德安府,旧安州,唐安远军节度,晋降为防御州,后复为安远军,周又降为防御,建隆元年复为安远军节度,宣和元年升为德安府。

常德府,唐朗州,周武平军节度,建隆四年降为团练州,大中祥符五年改鼎州,后为永安军额。以犯陵名,崇宁元年改为靖康军,政和七年升为常庆军节度。乾道元年九月二十一日,以孝宗潜藩升常德府。

岳阳军,旧岳州,宣和元年升为岳阳军节度,绍兴二十五年改岳州军为华容军,三十一年依旧。

淳熙四年二月二十三日,诏荆南府依〔旧〕为江陵府。先是,湖北安抚司乞依建康、平江、镇江府例,就以荆南为名,尝从其请。至是,吏部侍郎周必大言:“前后除本府倅,或作江陵府,或作荆南府,而不知荆南是节镇之名,江陵乃府号也。随时差互,失于厘(政)[改]。昨来湖北安抚司不以图经、《九(月)[域]志》为证,士民及公移皆以荆南为称,亦不知节镇行移自来多用军额,遂仿建康等三府例,就以荆南为名。有司既以其说为是,朝廷遂从其请。今拟注幕职官,合行申明。”故有是诏。

成都府路

[编辑]

成都府路:成都府,唐成都府、剑南西川节(度)州,端拱元年复成都府、剑南西川节度,淳化五年降为益州,嘉佑六年复为剑南西川节度。

崇庆府,旧蜀州,绍兴十四年以太上皇帝潜藩,升为崇庆军节度,淳熙四年升为府。

祖宗典故,应系潜藩皆升节镇,本府即系今上皇帝潜藩,乞降赐军额。”诏升嘉庆军。 嘉定府,旧嘉州,庆元二年改为嘉定府。开禧元年十月十三日,嘉定府言:“本府旧系嘉州,昨以今上皇帝自嘉王升正大位,蒙升为嘉定府。窃

潼川府路

[编辑]

潼川府路,旧梓州路,重和元年改。

潼川府,旧梓州,唐剑南东川节度,伪蜀改天正军,乾德三年改安静军,端拱二年复剑南东川节度,元丰三年闰九月复诏称剑南东川,重和元年十一月赐名潼川府。

果州,伪蜀永宁军节度,乾德三年降为团练。

遂宁府,旧遂州、遂宁郡、武信军节度,政和五年升为遂宁府,武信军节度依旧。

泸州,宣和元年升为泸川军节度。

利州路

[编辑]

利州路,绍兴十四年分为东、西路,后并为一。乾道三年六月,复分为二路。

利州,伪蜀昭武军节度,景佑四年改宁武军。

阆州,后唐保宁军节度,乾德四年改安德军。

洋州,伪蜀武定军节度,景佑四年改武康军。

(晋)[普]安军,旧剑州。隆兴二年十月,以本州岛言孝宗潜藩,下给舍议,升为普安军节〔度。绍熙元年〕升隆庆府。

夔州路

[编辑]

夔州路:夔州,唐乾元二年升为都督府,寻罢,天成二年升为(江宁)[宁江]军节度。

重庆府,旧恭州,淳熙十六年八月七日,以圣安寿仁太上皇帝潜藩升。

隆庆府,旧普安军,绍(兴)[熙]元年九月十日,以至尊寿皇圣帝潜藩升。

绍熙五年三月二日,诏利州西路安抚司依旧并归东路,兴元府置司。《金坡遗事》:潭州、武安军、湖南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长沙郡,古荆州之域,三苗国之地,春秋已来为黔中地,楚之南境。有五里沙洲,故曰长沙。湘川之奥,南通岭峤,唇齿荆雍,取昭潭为名也。安州、安远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安陆郡,古荆州分,春秋郧子之国,汉属江夏郡,西魏置安州总管府。鼎州、武平军管内观察处置兼三司水陆发运等使、制置武安静江等军事,即武陵郡,古荆州域,春秋楚地黔中,汉曰武陵,晋潘京曰本名义郡,与夷陵相接,光武时改武陵,桃花源即此地。亦曾为朗州。梓州、安静军、剑南东川节度管内营田观察处置等使,即梓潼郡,古遂州之域,梁末置新州,隋改为梓州,唐为梓潼郡。遂州、武信军管内观察处置桥道等使,即遂宁郡,古梁州之域,今理方义县。利州、昭武军管内观察处置桥道等使,即益昌郡,古梁州之域,春秋蜀侯之国,蜀之北境。后魏立益州代益州代:疑是“西益州”之误。,号为小益州。古剑阁道,秦使司马错伐蜀所由,谓之石羊道,汉葭(葫)[萌]县之地。阆州、安德军管内观察处置榷盐制置等使,即阆中郡。古梁州之城,居蜀汉之半,又当东道要冲。梁置北巴州,西魏置(崇)[隆]州及盘龙郡,古阆中域,前临阆水。黔州、武泰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黔中郡,古荆州之域,蛮夷之国,春秋楚地,通云五溪。五溪,谓酉、辰、洋、武、沅等五溪也。隋初为黔安郡,唐曰黔中。洋州、武定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洋川郡,古梁州之域,春秋战国皆楚地,三国时为蜀重镇,因水为名。西乡县有汉班超封定远侯故城在焉。夔州、宁江军管内观察处置兼云安榷盐制置等使,即云安郡,古梁州之域,春秋夔国之地,三国时为重镇,先主为吴将陆(议)[逊]所败,退止白帝,改为永安,隋为巴东郡,唐为夔州。有白帝城。

广南路

[编辑]

东路

[编辑]

广南路:广州,梁(青)[清]海军节度,后入伪汉,开宝四年收复,仍旧节度,大观元年升为帅府。

肇庆府,旧端州,元符三年升为兴庆军,政和八年改为肇庆府,仍为肇庆军节度。

永庆军,绍兴元年升德庆府,十四年置永庆军节度。

西路

[编辑]

容州,唐防御、经略,开宝四年升宁远军节度。

桂州,大观元年升为帅府,为大督府,绍兴三年升静江府。

宜州,宣和元年升为(远庆)[庆远]军节度。

融州,大观三年升为清远军节度。

琼州,政和元年升为靖海军。

镇州,大观元年建,仍为龙门郡、下都督府,升为靖海军,寻废。《金坡遗事》:容州、宁远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普宁郡,古南越域,秦属象郡,隋为合浦郡,唐置铜州,后改为容州。桂州、静江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始安郡,古南越域,秦为桂林郡,汉属零陵、苍梧二郡,梁置桂州。有桂江,荔江,一名离水、荔水,其源多桂,不生兼树。邕州、建武军、岭南西道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朗宁郡,古南越域,秦属桂,汉属郁林郡,唐置南晋州,后改为邕州,又置邕管经略使。化外节镇:云州、大同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云中郡。有白登台,汉高祖被匈奴围于此。又有故高柳城,又有单于台,光武所登也。朔州、振武军管内观察处置押番落营田等使、安北都护,即马邑郡,战国时属燕,汉末置新兴郡,后魏置朔州,唐谓之马邑郡。新州、威塞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后唐升为威塞军,妫、儒、武三州隶之。应州、彰国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后唐升为彰国军,以寰州隶焉。丰州、天德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九原郡,因镇为名。其河自九原东流千里,在府州北,其西河之侧也。瓜州、归化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晋昌郡,古西戎地。又瓜州、炖煌郡,舜流三苗于三危处,古谓之瓜州。其地生美瓜,故名之。亦古流沙之地,有三危山,又有渥洼水,又有玉门关也。沙州、归义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炖煌郡,自瓜州分置。胜州、振武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榆林郡,二汉为云中、五原郡之地。《史记》云秦匈奴树榆为帅,所谓榆溪塞也。又有古云州城、拂云堆,又有榆林关。慎州、昭化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唐武德初隶幽州,五代为慎瑞师观察,皇朝建节。见在境外四镇:幽州、卢龙军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即范阳郡,因幽都山以为名。周武王封召公于燕,又命主幽州,古之涿鹿也。燕国之都,谓之渤海之国,大都督府。灵州、朔方军管内观察处置营田押番落度支盐池榷税等使、大都督府,即灵武郡,古雍州分。旧是赫连东国,后魏明帝筑城置州,即今郡也。有盐池、鸣沙、贺兰山、薄骨律镇。夏州、定难军管内观察处置押番落等使、都督,即朔方郡,古雍州分。秦为上郡地,汉武取河南地为朔方郡。晋乱,夏赫连勃勃都号黑水之南,勃都号统万城,后为拓跋氏所居。凉州、河西军管内观察处置(背)[押]番落等使,即武威郡,古狄地也。汉武置武威郡,魏、晋至唐谓之凉州。两镇见降为防御州。并州、太原郡,舜分冀州为并,置十二牧,即其一也。秦并天下,为太原郡,唐为并州,又为北都,又为北京,改为太原府。益州、蜀郡,魏晋之后为益州,唐为成都府。

州县升降废置

[编辑]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五 州县升降废置

州县升降废置

高宗建炎元年六月二十一日,宰臣李纲言:“守御之策,当以河北、河东之地建藩镇,立豪杰,使自为守,朝廷量以兵力援之,而于沿河、沿淮、沿江置帅府、要郡以控扼。京畿路割京东路拱州、京西北路郑州、京西南路(颖)[颍]昌府、顺昌府为辅郡。大名府路大名为帅府,恩州为要郡,缺德、博为次要郡;开德府路开德为帅府,滑州为要郡,濮州为次要郡;横海军路沧州为帅府,清州为要郡,滨、永静为次要郡;京西北路河南为帅府,河阳为要郡,汝、蔡为次要郡;京西南路襄阳为帅府,邓州为要郡,唐、随为次要郡;陕西路永兴为帅府,河中、陕府为要郡,解、(号)[虢]、同、华为次要郡;京东路青州为帅府,济南为要郡,登、莱、沂、密为次要郡;京东西路东平为帅府,兴仁、袭庆为要郡,徐州为次要郡;淮西路寿春为帅府,庐、舒、蕲为要郡,光、黄、濠、和为次要郡;淮东路扬州为帅府,宿、亳、楚、泗为要郡,真、海、通、泰为次要郡;荆湖北路荆南为帅府,德、安、鄂、鼎为要郡,岳、复、澧为次要郡;荆湖南路潭州为帅府,衡州为要郡,道、永为次要郡;江南东路江宁为帅府,江、宣为要郡,池、饶、太平为次要郡;江南西路洪州为帅府,虔州为要郡,袁、吉为次要郡;两浙西路杭州为帅府,镇江、苏、湖为要郡,常、秀、严为次要郡;两浙东路越州为帅府,明、婺为要郡,温、处、衢为次要郡。”从之。

四京

[编辑]

皇佑五年,以曹、陈、许、郑、滑五州为京畿路,至和二年罢。

开封府

[编辑]

开封府:长垣县,旧(斤)[匡]城县,建隆元年改。

白马县、韦城县、胙城县,熙宁五年废滑州,以三县来隶。

管城县、新郑县,熙宁五年废郑州,以二县来隶。

太康县,政和四年割隶拱州,宣和六年复来隶。

延津县,政和七年以酸枣县改。

襄邑县,旧拱州,绍兴九年废为襄邑县来隶。

河南府

[编辑]

河南府:望陵县,乾德元年废隶登封县。

河清县,唐治朝崖坑池,开宝六年移治白陂镇白陂:《宋史》卷八五《地理志》一作“白波”。,庆历三年废为镇,四年复置。

永安县,本永安镇,景德四年升为县以奉陵寝。

寿安县,庆历三年废为镇,四年复置。

偃师县,熙宁三年废为镇,四年复置。熙宁五年又废,八年复置。

福昌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寿安县,元佑元年复。

(颖)[颍]阳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登封县,元佑二年复。

景德四年正月十二日,诏曰:“朕恭朝陵寝,式展孝思,仰惟列圣之灵,方积昊天之感。营建城邑,充奉山园,祇率徽章,用崇先烈。永安镇特建为县,隶河南府,同赤县,令本府与转运司割移近便人户。二税正输县仓,不得移拨,常赋外特免其佗役,着于甲令,慰朕永怀。”初议建陵邑,有司择县名,真宗曰:“可名永安。”安字,宣祖陵名也。又视诏草,但云建县,谓王旦等曰:“充奉陵寝,当为赤县。”乃下诏。

应天府

[编辑]

应天府:刘豫改为归德府,绍兴九年收复,依旧。

宋城县、宁陵县、柘城县、谷熟县、楚丘县、下邑县、虞城县,景德三年升宋城为次赤,余县为次畿。大中祥符七年,升宋城为正赤,余县为正畿。

宁陵县,政和四年割隶拱州,宣和六年复来隶。

宣和六年六月七日,诏太康县依旧隶京畿,宁陵县属南京,拱州以襄邑并南京柘城为属县,以太康赋税合输京畿,而宁陵戎兵衣粮系南京支拨故也。

大名府

[编辑]

大名府:元城县、大名县、(萃)[莘]县、朝城县、永济县、内黄县、成安县、魏县、洹水县、馆陶县、临清县、宗城县、夏津县、冠氏县、经(成)[城]县,庆历二年升元城、大名为次赤,余并为次畿。

永济县,庆历二年为次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馆陶县,寻改隶临清县。

临清县,庆历二年升为次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宗城县,寻复。

大名县,庆历二年升为次赤,熙宁六年废为镇,隶元城县,绍圣三年复。

经(成)[城]县,庆历二年升为次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宗城县。

南乐县,庆历二年升为次畿,绍圣三年废隶大名县。

洹水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成安县。

熙宁六年六月十八日,北京留守司、河北都转运司言:“馆陶县在大河南堤之间,欲迁于高囤村以避水,公私以为便。”从之。

绍圣三年十一月九日,北京留守司言:“得旨移南乐县于废罢大名赤县基内建置,请以大名县为名。”从之。

崇宁三年七月二十二日,宰臣蔡京言:“被旨京畿四面可置辅郡,屏卫京师,谨酌地理远近之中,割移县镇。以(颖)[颍]昌府为南辅,以汝之郏县隶之;襄邑县为东辅,以南京宁陵、楚(兵)[丘]、柘城、京畿之考城、太康隶之;郑州为西辅,以西京密县隶之;澶州为北辅,以北京朝城、南乐隶之。四辅郡为节度,以太中夫夫以上知州,置副都总官、钤辖各一员,知州为都总管,余依三路帅臣法。”从之。

京东路

[编辑]

汉平卢军节度,淳化五年改镇海军。十月十四日,诏曰:“眷彼营丘,控于东夏。太公开四履之地,小白举九合之师。忠烈犹存,风流可尚。宜改总戎之号,用旌表海之邦。青州平卢军改为镇海军。”时命曹彬为青州节度使,中书奏:“按唐乾元中,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本平州之地也。朝廷因授节度,屡为贼所迫,希逸率将士累破,又为奚虏所侵,乃拔其军二万余人,且行且战达青州,诏就加希逸为平卢淄青节度使。自是迄今,淄青节镇皆带平卢之名。今青州颇为重地,请以镇海为额。杭州僻在海隅,请为宁海军。”乃下是诏。

政和元年八月二十七日,尚书省言:“应《九域图志》内有合升降州县删改修立,勘会兴仁府为东辅,青州为齐郡,潍州为北海郡。”从之。

密州

[编辑]

密州:汉防御州,周降军事,建(降)[隆]元年复为防御,开宝五年升为安化军节度,寻复降为防御。六年,复升节度。元佑三年改临海军。

安丘县,唐辅唐县,梁改安丘,晋改胶西,开宝四年复今名。

胶西县,元佑三年以板桥镇升为县。

拱州

[编辑]

拱州:旧开封府襄邑县,崇宁四年升为州,寻升为保庆军节度,仍为东辅,以南京宁陵县、楚丘县、柘城县、开封府考城县、太康县隶焉。大观四年,废为县,依旧为襄邑,隶开封府,以宁陵、楚丘、柘城三县依旧隶南京,以考城、太康依旧隶开封府。政和四年,复为州,五县复来隶。宣和二年罢置辅郡。

崇宁三年二月九日,诏:“京师川原平衍,无阻山带河之险,比建四辅,拱翼都邑,澶、郑、(颖)[颍]昌,因旧节度,以壮屏翰之势。其新置拱州,可依澶、郑例赐军额为保庆。”

大观四年十一月九日,臣寮言:“伏闻王畿象日,画地千里,所以大势而尊朝廷“大势”上当脱一字。,宅地中而制天下。惟其规模壮伟,气象宽宏,故四方万里引首面内,知其为天下之都。窃见近罢四辅,除许、郑、澶旧属京西、河北,已各还逐路外,拱州元系开封府襄邑县,今乃割隶京东,王畿旧地蹙于前,而有害无利。今自京至拱州仍不满百里之地,非三代都邑之法,不足以雄视四方。伏乞罢拱州,依旧为襄邑县,隶开封府,以复京畿之旧。其知县仍选第二任通判资序、有风力人充。”诏依旧为襄邑县,旧属开封府县分并依旧。

政和四年十一月十日,京畿转运司奏:“承 襄邑县复为拱州,依旧隶京畿。契勘昨建拱州日,系以京畿襄邑、太康、考城县、应天府宁陵、楚丘、柘城县六县隶焉。今既复拱州,依旧隶京畿,窃虑上件六县便合依旧拨隶拱州。”诏并依旧隶拱州。

政和四年十二月八日,奉宁军奏:“本州岛先于崇宁四年内升为辅郡,隶属都畿,至大观四年内罢辅郡,割属拱州复为辅郡,依旧隶都畿 畿西。伏此句之上似有脱文。。”诏郑州、开德府、(颖)[颍]昌府并依旧为辅郡,隶京畿。

绍兴九年三月十九日,中书门下省言:“河南诸路州军新复之初,今权宜措置,京城已差留守及京畿路差置漕、宪外,其拱州旧系襄邑县,合依旧为县,隶京畿路。”从之。

济南府(齐州)

[编辑]

齐州:宋朝初为防御州。政和六年升为济南府。

临邑县,旧治权家村,建隆元年以河决公乘渡,坏县城坏县城:原作“壤城县”,据《宋史》卷八五《地理志》一改、乙。,三年徙治孙耿镇孙:原无,据《宋史》卷八五《地理志》一补。

长清县,至道二年徙治刺榆店。

临济县,咸平四年废隶章丘县。

章丘县,景德三年以县置清平军,熙宁三年军废,县来隶,即县治置清平军使。

清平县,旧清平(县)[军],熙宁三年废军使,县隶州,即县治置清平军使。

登州

[编辑]

登州:唐中都督府,乾德元年降为上州。

潍州

[编辑]

潍州:本青州北海县,建隆三年于县置北海军,乾德三年升为州。

北海县,建隆三年自青州来隶。

昌邑县,隋(昌都)[都昌]县,唐废,建隆三年置。

昌乐县,唐(楚邱)[营丘]县,后废,乾德三年复置安仁县,后改今名。

淄州

[编辑]

淄州:邹平县,旧治县北故城,景德元年徙治(广)[济]阳城。

高苑县,景德三年以县置宣化军,熙宁三年军废,县复来隶,即县治置宣化军使。

宣化县,旧宣化军,熙宁三年废军为县,隶州,即县治置宣化军使。

淮阳军

[编辑]

淮阳军:太平兴国七年,以徐州下邳县建为军。

下邳县、宿迁县,七年自徐州来隶。

袭庆府(兖州)

[编辑]

袭庆府:旧兖州,唐泰宁军节度,周降防御,建隆元年复节度,大中祥符元年升为大都督府,政和八年升为袭庆府。

端拱元年三月二十一日,京东转运使刘甫英言;“兖州龚丘县民请(选)[迁]于旧邑。”从之。先是,国家有东封之意,故迁是邑以供行在,至是中辍,民欲复其故地。

袭庆府瑕县,大观四年以瑕丘县改。

龚县,大观四年以龚丘县改。

邹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仙源县,元丰七年复。

政和八年八月二十五日,知梁山军韩瑜奏:“考《通典》,元天大圣后梦感天人,诞育圣祖于寿丘,实今兖州。大中祥符间,改曲阜县为仙源,兹乃国家席庆福地。太宗始封此邦,圣祖真荫,流光无极,乞升兖州为府,冠以美名。”诏升为袭庆府。

兖州奉符县,旧名乾封,开宝五年移治岱岳镇,大中祥符元年改。

仙源县,旧名曲阜,大中祥符五年改。

徐州

[编辑]

徐州:宋朝升为大都督府。

利国监,徐州彭城县狄丘铁冶务,太平兴国四年升为监。

兴仁府(曹州)

[编辑]

兴仁府:旧曹州、督府、彰信军,建中靖国元年改兴仁。崇宁三年,升兴仁军为兴仁府,仍还(彰)[彭]信旧节。刘豫改为曹州,绍兴九年收复,依旧。

曹州:定陶县,本济阴县定陶镇,太平兴国三年隶广济军,熙宁四年军废,以县来隶。

宛亭县,大观二年以(宛)[ ]句县改,绍兴九年废入济(阳)[阴]县。

成武县、楚丘县,两县旧隶单州,绍兴九年隶兴仁府。

政和元年八月五日,详定《九域志》何志同奏:“兴仁府自天禧前已为辅郡,崇宁三年以襄邑为拱州建东辅,遂改兴仁为督府。今拱州既罢,则兴仁合复为东辅。旧制有大都督、中都督、下都督府之称,未有止称督府者,乞改正。”从之。

绍兴九年六月十日,东京留守司言:“知兴仁府李上达申,本府见今止管济阴、宛亭两县,田土绝少,户口凋弊。乞将单州成武、楚丘两县割隶本府,即将宛亭废并入济阴县,庶得稍成州郡。”从之。

东平府(郓州)

[编辑]

郓州:咸平三年因水灾,以地卑下,移治旧州东南十里。

阳谷县,旧顺昌县地,景德三年徙治孟店。

东平府,旧郓州,宣和元年升为东平府。

濮州

[编辑]

濮州:建隆元年升防御,雍熙四年降团练。

单州

[编辑]

单州:建隆二年升为团练。

广济军

[编辑]

广济军:乾德元年以曹州定陶置为发运务,开宝九年置为转运司。

宣化军

[编辑]

宣化军:景德三年以淄州高苑县建军,熙宁三年废隶淄州,即县治置军使。

京西路

[编辑]

京西,太平兴国三年分南北路,后并一路,熙宁五年复分二路。南路,绍兴四年改为襄阳府路,以襄阳府、随、郢、唐、邓州、信阳军六郡隶。六年,废襄阳府路,复置京西南路,以襄阳府、唐、邓、随、郢、金、房、均州、信阳军九郡隶。十三年,割金州隶利州路。十九年,拨信阳军隶淮南西路。

熙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诏以京西路分南北两路,〔以〕襄、邓、随、金、房、均、郢、唐八州为京西南路,许、孟、陈、蔡、汝、(颖)[颍]七州、信阳军为北路。

建炎四年十月四日,知枢密院事、宣抚处置使张浚言:“金、房两州东连襄、郢,西控川蜀,道途险阻,最为冲要。今措置,将金、房两州割属利州,仍添差精锐军马前去屯驻,与兴、洋等州互相照应,关防守御。勘会金、房州已系分镇去处,昨差范之才充镇抚使,身亡,未曾差人。”诏令张浚一面选差有风力官充镇抚使,仍先次之任讫,具名闻奏。

(诏)[绍]兴六年二月十日,都督行府言:“襄阳、唐、邓、随、郢、金、房、均州、信阳军元系京西南路,欲乞改襄阳府路依旧为京西南路。”从之。

邓州

[编辑]

邓州:政和二年依旧为上州,又升为望郡。

顺阳县,内乡县顺阳镇,太平兴国六年升为县。绍兴五年废为镇,隶穰县。

淅川县淅;原作“浙”,据《舆地广记》卷八改。,绍兴五年废为镇,隶内乡县,三十二年十二月三日自均州还隶。

内乡县,绍兴三十二年十二月三日自均州还隶。

襄阳府(襄州)

[编辑]

襄阳(县)[府]:绍兴四年升为帅府。

光化县,乾德三年以谷城县阴城镇置光化军乾德三年:《宋史》卷八五《地理志》一作“乾德二年”,当是。,熙宁五年军废为县,来隶。

中庐县,旧名义清,太平兴国元年改,绍兴五年入南漳县。

邓城县,绍兴五年废入襄阳府。

绍兴五年七月二十五日,邓州言:“乞废顺阳县为顺阳镇,隶穰县:废淅川县为淅川镇,隶内乡县。各差监官一员,兼管酒税烟火盗贼公事。”是日,襄阳府言:“乞废邓城县并入襄阳县,废中庐县并入南漳县,并差监镇一员,管干烟火(八)[公]事,兼监酒税。”从之。

三十二年十二月三日,参知政事、督视湖北京西路军马汪澈言:“邓州收复之后,倚郭穰县并南阳、内乡、淅川共四县,昨得旨权拨内乡、淅川两县隶均州,候事定日依旧。契勘逐县在邓州西北二百余里,今隶均州,即邓州之地界不过数十里。切缘邓州实为襄阳屏翰,欲乞拨还。”从之。

襄州、光化军,乾德元年以襄州谷城县置军乾德元年:亦当为“二年”之误。,仍置乾德县。熙宁五年军废为光化县,省乾德县,隶襄州。绍兴二十八年,改为通化军,三十一年依旧。

光化县,绍兴二十八年改为通化(县)[军],三十一年依旧。

襄阳府,旧襄州,宣和元年升为襄阳府。

均州

[编辑]

均州:旧为防御州,宣和元年升为武当军节度。

丰利县,乾德六年废入郧乡县。

唐州

[编辑]

唐州:建隆元年升为团练。

平氏县,开宝五年废入泌阳县。

方城县,庆历四年废入邓州南阳县,元丰元年以邓州方城镇复为县,还隶州。

桐 县,绍兴五年废为镇,三十(三)[二]年复为县,隆兴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废为镇,拨隶随州。

绍兴五年九月十九日,襄阳府、安抚、都总管司言:“唐州桐 县在州之东,与倚郭泌阳县连接,即目不及百户,一年二税,赡养本县官吏不足。乞废为镇,差监镇一员,兼酒税烟(大)[火]公事,隶泌阳县。”从之。

三十二年六月十日,知唐州王彦忠言:“唐州旧管五县,内桐 县先系在淮河之南,分割外所存无多,不能成县,遂改为桐 镇,其地分隶随州枣阳等县。今来收复唐州,并复旧县界地分了当,人烟户口不减邻近,乞依旧置县,仍将本县旧管界内隶随州枣阳县等处地分还隶本县。”从之。

孝宗隆兴二年九月二十五日,户部尚书、兼湖北京西路制置使韩仲通言:“唐州桐 县系在淮河之南,昨绍兴十二年与金国通和,桐 县废为镇,拨隶随州。近复唐州,获旨桐 镇依旧为县,还隶唐州。今无所(颖)[领],欲乞依旧桐 镇,拨隶随州。”从之。

随州

[编辑]

(隋)[随]州:宋朝初为防御州。

枣阳军

[编辑]

枣阳军,旧随州枣阳县,绍兴十二年升为军,是年降军使,隶随州。

绍兴十二年九月一日,工部尚书莫将言:“随州与唐州接界,欲升枣阳县为军,将襄阳府东邻唐州,北抵光化军地界,东西割五里属枣阳军。其淮水之南有唐州桐 镇,欲拨隶本军,及乞于桐 镇务子头置巡检寨,监镇兼充巡检。”诏从之,仍令帅司拨定属县,申尚书省。

绍兴十二年十月六日,吏部言:“京西路安抚使司申,乞将枣阳知县兼充军使,更不添置官属。取到进奏院状,随州枣阳县依先降指挥升为军,若为军名,即不隶随州。今来止令知县兼(完)[充]军使,合隶随州管下。”从之。

金州

[编辑]

金州:晋怀德军节度,后为防御。

金州淯阳县,乾德四年废入洵阳县。

平利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西城县,元佑元年复。

绍兴十二年闰四月十日,诏金州拨属利州路。

绍兴十四年正月十五日,金房开达等州经略安抚使、知金州郭浩言:“商州于去年九月内规画了毕,见存上津、丰阳两县未有所隶。边面阔远,已差官兵戍守,并逐县官吏合用钱粮,系是金州应办,乞将两县权隶金州检察。”从之。

房州

[编辑]

房州:宋朝初为防御州,雍熙三年升为保康军节度。建炎四年改隶利州路,绍兴六年依旧。

上庸县,开宝中废入竹山县。

永清县,开宝中废入房陵县。

郢州

[编辑]

郢州:富水县,乾德二年废隶京山县。

虢州

[编辑]

虢州,旧隶陕西永兴军,绍兴九年来隶。

元丰三年正月九日,诏中书曰:“(颖)[颍]州奥区,王国巨屏,土疆财赋,既广且繁。朕祗荷永图,绍膺圣绪,建旄授节,实基此邦,宜锡府名,用慰民望。其升许州为(颖)[颍]昌府。”于是乃降制曰:“朕膺昊天之笃佑,绍列圣之丕基。昔在先朝,遥分外镇。眷许昌之巨屏,有忠武之全师。仗钺爪牙之威,惟我履此处文字似有脱误。《宋大诏令集》卷一五九载此制,此二句作“仗钺建牙,兹惟我履”,是。,升储纂服,实自是邦。郁尔山川,陪浚都之王气;敦乎民俗,想夏禹之遗风。爰举故常,特崇名号,俾雄藩辅之制,式慰臣民之心。乃霈涣恩,以彰休庆,推恩并如(颖)[颍]州。于戏!拥旄开府此句似脱一字。,荷景命之有先;布德行仁,与旧封而同乐。咨尔黎庶,体予顾怀。”推恩在当年五月二十二日,事见在后。

五月二十二日,赐尚书驾部员外郎、主管西京崇福宫孙京紫章服,(颖)[颍]昌府父老等茶、彩有差。京等六百二十二人以升(颖)[颍]昌府诣阙谢,上召见劳赐之。

宣和二年,罢置辅郡。

十二月四日,诏罢置辅郡,(颖)[颍]昌、开德府、郑州归元隶路分,割到县拨还元处。内拱州依旧为州,隶京东西路,襄邑、太康、宁陵为属县。(颖)[颍]昌府带京西北路安抚,府界依旧为京畿。

政和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颖)[颍]昌府奏:“将本府复充南辅,(颖)[隶]属都畿。”从之。刘豫改为许州,绍兴九年收复,依旧。

郑州

[编辑]

郑州:建隆元年升为防御州,景佑元年升奉宁军节度,熙宁五年废隶开封府。元丰八年复治管城县。元佑元年为奉宁军节度,政和四年为辅郡。

管城县、新郑县,熙宁五年废州,以二县隶开封府。元丰八年复州,以县还来隶。

荥阳县、荥泽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管城县,元佑元年复。

原武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阳武县,元佑元年复。

景佑元年三月四日,诏曰:“周制九畿,盖尊寰内;汉设二部,实陪京师。自相宅浚都,夹右荥圃,奚稽扶翊之义,参领防遏之兵。肆先圣之时巡,嘉驰道之所出。留宴耋老,观省风谣。比览侍臣之章,请增戎镇之号。矧车传旁午,民闾阜蕃,固可以充奉寝园,辅宁都甸。式循广武之旧,且宠建牙之威。郑州宜升为节镇,以奉宁为额。”

滑州

[编辑]

滑州:后唐义成军节度,太平兴国元年改武成军,熙宁五年废隶开封府。刘豫改为平凉府,绍兴九年收复,依旧。

白马县,熙宁四年八月十五日,诏白马县复为滑州,隶京西,系浮梁,葺城垒,县还来隶。韦城、胙城县。熙宁五年废州,以三县隶开封府。元丰四年复为州,县还来隶。

绍兴九年四月十二日,同签书枢密院事、充东京留守、权开封尹王伦言:“今来已交割地界了当,西国军对界,若有整会事宜,各须州军文移往来。契勘滑州系在河北岸,其南岸与滑州相对,系是胙城县。今欲将本县升作一州军,乞赐名额,以便文移。所有合置官属,乞从朝廷一就差注。”诏依,升作胙城军。

四月十八日,诏新复州县内,滑州胙城县已升为胙城军,权隶东京留守司,令本司量度合置官属,踏逐辟差。

孟州

[编辑]

孟州:政和二年升为济源郡。

河阴县,至道三年自河南府来隶。

汜水县,熙宁三年省县为行庆关,隶河南府巩县,四年复置县,还隶。五年废为镇,隶河阴县,元丰三年复。

王屋县,庆历三年自河南府来隶,四年还隶,熙宁五年复来隶。

蔡州

[编辑]

蔡州:宋朝初为防御州。

确山县,旧名朗山朗山:原作“郎山”,据《宋史》卷八五《地理志》一改。,大中祥符五年改。

大观二年十一月九日,诏曰:“王者因督师之地,立节制之名。所以启公侯之封,大其土宇;崇屏翰之望,卫于京师。乃眷汝南之墟,旧惟豫州之域。控带淮渎,密迩浚都。城邑旁连,允为剧郡;赋舆错出,实雄庶邦。矧乃气(侯)[候]本于中和,风俗洽于康静,宜升建牙之号,式厉经武之方。蔡州宜升为淮康军。”

淮宁府(陈州)

[编辑]

陈州:政和二年六月二十六日,提举详定《九域图志》何志同奏:“编修京西南北路一十七州军图志,看详文字,数内上、望次序倒置,或阙郡名。若坊廊乡里等处名称,与殿阁或祖宗陵名相犯,及流传鄙俗,难以书于地志,垂示久远。各已参拟改立于傍通格,及册内贴说进呈。孟州今欲拟立为济源郡,邓州欲乞升改为望郡,陈州合依旧为上州。”从之。

淮宁府,旧陈州,上州,宣和元年升为淮宁府。刘豫改为陈州,绍兴九年收复,依旧。

顺昌府(颍州)

[编辑]

顺昌府:元丰二年八月二十四日,诏曰:“本朝州郡之别,土广民众,则必表以节制之号,况王者旧封之地,顾可以无称哉 汝阴奥区,东豫旧壤,朕实受胙于先帝,以启土茅,宜加宠名,(周)[用]显基命。(颖)[颍]州宜升为顺昌军节度。”(颖)[颍]故团练州,因知州事、天章阁待制罗拯以为言,故下是诏。旧(颖)[颍]州,开宝六年升为防御。刘豫改为(颖)[颍]州,绍兴九年收复,依旧。

汝阴县,开宝六年移治于州城东南“开宝”二字原无,“于州城”原作“州予城”,并据《宋史》卷八五《地理志》一补、改。

万寿县,六年以汝阴百尺镇为县,咸平五年徙治旧城东南十里,宣和三年以万寿县改泰和县。

汝州

[编辑]

汝州:大观元年四月初二日,大司成强渊明奏:“契勘曹、滑、汝元系辅郡,昨承 命,京畿四面置辅郡,以拱州为东辅,郑州为西辅,(颖)[颍]昌府为南辅,开德府为北辅。今来四辅既已升建,其旧系辅郡去处合行改定。所有曹州本系潜邸,已升兴仁府号,伏望睿旨改为督府。其滑州系武成军节度,为紧。汝州系防御,为上。”从之。

宝丰县,旧龙兴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鲁山县,元佑元年复,宣和二年改。

龙兴县,宣和二年改为宝丰县,绍兴九年依旧。

信阳军(申州、义阳军)

[编辑]

唐申州,开宝九年降为义阳军。五月十七日,绍降申州为义阳军,差本县令知军,兼盐曲商税,其余县分并为一路,置司寇参军、县尉各一员。

罗山县,九年废入信阳县,雍熙三年复置。

钟山县,九年废入信阳县。

绍兴九年正月五日,诏信阳军拨隶(准)[淮]西路,从户部请也。二十年三月十八日,诏信阳军拨隶湖北路,从本军请也。

陆海军,旧汝州,政和五年,以岁比丰登,珍祥屡发,可升为陆海军节度。刘豫改为防御州,绍兴九年收复,依旧。

皇佑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诏曰:“朕惟有周成宪,二汉故事,分置司辅,以卫中都。内史主风化,司隶察淑慝,皆规画于千里,以表则于四方。不恢藩翰之严,曷大京师之制!宜以京东曹州、京西陈、许、郑、滑州为辅郡,并隶畿内。曹、滑仍差近侍为知州,置京畿转运使以按察畿辅。逐州增钤辖一员,曹州更增都监一员,留屯三千人,以时教阅。若出屯,即于开封府近县或邻州徙兵足之。”

至和二年十月十二日,昭罢京畿路转运(司)各归元隶路,仍为辅郡。今后所差知州,更不援例迁转。

熙宁十年三月八日,侍御史知杂蔡确言:“郑、滑旧为辅郡,屏蔽京师,顷因论者苟欲裁减役人,废以为县,所利者小,所害者大。东、西两京相望数百里,大河之南直抵都城,并无州郡为限,虽有县镇,形势轻弱,非所以辅王畿、强根本也。臣以谓郑、滑二州皆宜复置谓,原作“请”,据《长编》卷二八一改。。兼州废尚近,完复亦易,诸般官舍未甚隳坏。若岁月滋久,方图兴葺,所费工力,必须倍多。”奏议未下。

河北路

[编辑]

河北路,太平兴国二年分河北南路,雍熙四年分东西路,端拱二年并一路,熙宁(二)[六]年复分二路。熙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诏以河北路分东西两路。北京、澶、沧、冀、瀛、博、棣棣:原无,据《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补。、雄、霸、恩、德、滨、莫十二州,永静、乾宁、信安、保定四军,为东路;真定府,定、相、邢邢:原作“形”,据《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改。、怀、卫、洺、磁、深、祁、赵、保十一州,安肃、永宁、广信、顺安四军,为西路。

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三日,详定九域志(葵)[蔡]攸等奏:“今参考拟定下项:清州未有郡名,案州治即旧乾宁军,大观二年诏以河清之瑞升为清州,今欲乞以旧军名为乾宁郡。保州未有郡名,案(地)高祖太和元年分新城置永宁、清苑县,隋、唐因之。宋朝建隆元年,以清苑县置保(寨)[塞]军,太平兴国六年升为州。今清苑县虽废,而州治正故县之地,今欲乞为清苑郡。雄州未有郡名,按本州岛在易水之南,今欲乞为易阳郡。霸州治永清县,后永清虽废,今州治正在故县之地,今欲乞为永清郡。定州治博陵县,按州自汉至后魏,或为郡,或为国,并号中山,隋始为博陵,在蠡吾,而蠡吾今为永宁军,本州岛不当因旧额,今欲乞复以中山郡为名。慈州,按《唐书 志》、《广韵》、《本草》并作‘磁’,今州名从省作慈,无所稽考,今欲乞改作磁。”

开德府(澶州)

[编辑]

旧澶州:崇宁五年升为开德府节度,宣和二年罢置辅郡。

卫南县、黎阳县,雍熙四年自滑州来隶。

临黄县,端拱元年废隶观城县。

清丰县,庆历四年徙治德清军。

观城县,皇佑元年并入濮阳、顿丘县,四年复置于水北镇。

顿邱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濮阳县。

崇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知澶州李孝寿奏:“本州岛实太祖、太宗龙潜之地,真宗巡狩临幸,遂获建原庙。元丰五年,又为陛下赐履之邦,乞赐府额。”诏升为开德府。

河间府(瀛州)

[编辑]

旧瀛州:为防御州,大观二年升为河间府、瀛海军节度。

高阳县,开宝二年十二月四日,诏瀛州高阳行县复旧邑。先是,高阳陷北虏,尝为边民躁躏,虏迁其民于县北三十里为行县,而无城壁。及朝廷复其疆土,民上诉请完葺故县而居之,故有是诏。

河间县,旧县在州衙前,雍熙中于县西置平虏寨,景德二年改为肃宁城,三年徙州就今治。

乐寿县,至道三年自深州来隶。

沧州

[编辑]

沧州、保顺军:开宝三年以沧、棣州界保顺棣:原注“缺”,据《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补。、吴桥两镇置军。

无棣县棣:原注“缺”,据《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补。,治平元年徙治保顺军,即县治置保顺军使,隶沧州。

乐陵县,熙宁二年徙治咸平镇。

饶安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清池县。

临津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南皮县。

枣强县强:原作“疆”,据《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改。,熙宁元年废为镇,隶信都县,十年复为县。

武邑县,嘉佑八年废为镇,隶蓨县,熙宁十年复为县。

新河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南宫县。

博州

[编辑]

博州:聊城县,淳化三年河决,移州治孝武渡西孝:原作“李”,据《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改。,并县迁焉。

棣州

[编辑]

棣州棣:原注“缺”,据《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补。:建隆二年升为团练州,乾德三年升防御。

阳信县阳信:原作“信阳”,据《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改。,建隆四年置。

容城县,建隆四年以唐废全忠县地置。

莫州

[编辑]

〔莫州〕:莫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河间县,元佑二年复,十二月复废为镇。

长丰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任丘县。

保定县,宣和七年以军使改。

德州

[编辑]

德州:归化县,乾德六年废,隶德平县。

德平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安德县。

滨州

[编辑]

〔滨州〕:招安县,熙宁六年废为镇,元丰二年复为县。

大观元年六月十五日,通判滨州张孝纯状:“契勘滨州在沧州之南,棣州之东棣:原缺,据地理位置补。,青州之北,渤海之西,虽非汉渤海郡,亦汉渤海东南之境。颜师古注《前汉 地理志》,解渤海郡,曰在渤海之滨,因此为名。渤海郡即系是滨州。”从之。

恩州

[编辑]

恩州:唐贝州,晋永清军节度使,庆历八年改恩州,降军事。

清河县,端拱元年徙州北永宁镇,淳化五年徙今治。

清阳县,熙宁四年废为镇,隶清河县。

庆历八年闰正月七日,诏曰:“甘陵旧国,冀土要藩,尝建高牙,俾殊支郡。偶凶妖之窃发,扇吏卒以相依,轻弄库兵,共婴州垒。逮须捕系,始伏诛夷。言念此邦,久陶至化,合怀忠愤,同弭猖狂,辄动匪人,几成污俗。虽本缘于诖误,良有玷于和平。宜锡嘉名,且昭善贷。其贝州可降为军事州,废永清军号,仍赐恩州为额。其广南东路恩州以南恩州为额。”

乾宁军(清州)

[编辑]

乾宁军:太平兴国七年以沧州永安县升为军,大观二年升为清州,政和五年废为县。

乾宁县,太平兴国七年以沧州永安县北(折)[析]置县来隶,熙宁六年废为镇,元符二年复。

熙宁五年八月二十五日,高阳关路安抚使韩忠彦言:“转运司欲移乾宁军于沧州乾符寨,废军为县,以避河患,人不以为便。”知沧州赵瞻亦言:“乾宁民心恟惧,皆谓河水颇已顺行,又增堤数倍坚固,移军实有害无利,乞速罢以安边民。”从之。

(元佑)[元符]二年三月十八日元符:元佑,据《长编》卷五○七改。,河北路都转运司言:“乾德军申,旧有乾宁倚郭县,自商胡口决,人户流散,废并入本军。近年人户多已归业,增及万户已上,合复为县。”从之。

崇宁三年三月八日,户部言:“乾宁军乾宁县归化、定边两乡人户状,本军元有倚郭乾宁一县,先于熙宁元年内将本县废罢入军,元符元年蒙再复本县。窃缘自复置县来,创添役人,不唯止为役钱浩瀚,兼诸般催科,甚是搔扰,乞行废罢本县并入本军,依旧一就通管。”从之。

大观二年三月二十八日,诏:“国家承平垂一百五十年,三有河清之应,越千岁一清之期。今乾宁军河清逾八百里,凡七昼夜,上天眷佑,敢不钦承!其以乾宁军为清州,以答天休。布告中外,咸使知之。”

永静军

[编辑]

永静军:唐景州,周降定远军,隶沧州。太平兴国六年,以军隶京师,景德元年改今名,嘉佑八年废,熙宁十年复。

东光县,太平兴国六年自沧州来隶。

阜城县,淳化元年自冀州来隶,嘉佑八年废为镇,隶东光县,熙宁十年复为县。

将陵县,庆历七年自德州来隶。

信安军

[编辑]

信安军:太平兴国六年,以霸州淤口寨建破虏军建:原无,据《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补。,仍以霸州永清、文安二县隶焉。后二县废归霸州,景德三年改今名。

真定府(镇州)

[编辑]

真定府:九门县,开宝六年废隶城县。

石邑县,六年废隶获鹿县。

井陉县,熙宁六年废隶获鹿、平山二县,八年复置,徙治天威军。

灵寿县,熙宁八年废为镇八年:《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作“六年”。,隶行唐县,元佑二年复。宣和二年以成德军称。

相州

[编辑]

〔相州〕:邺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临漳县。

永和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安阳县。

汤阴县,宣和二年二月,以县隶浚州,八月内复来隶。

宣和二年八月十八日,朝请大夫、直秘阁、知相州韩肖胄奏:“契勘本州岛旧管四县,内汤阴县于今年二月内浚州升为节镇,割隶去讫。缘本州岛系久来节镇去处,汤阴县是虏使往回食顿,今割隶浚州,即相州州城之南十五里便属别州界地分,境土蹙近,不称大藩,虏使往来,观望非便。”诏汤阴县依旧隶相州。

北平军

[编辑]

北平军:庆历二年以定州北平寨置军,四年即北平县治置军使,隶定州。

旧定州北平县,建隆元年自易州来隶。

无极县,景德二年自祁州来隶。

怀州

[编辑]

怀州:建隆元年为团练,后升防御。

修武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武陟县,元佑元年复。

武德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河内县。

卫州

[编辑]

卫州:获嘉县,天圣五年自怀州来隶。

卫县,五年建通利军,以县隶焉。熙宁三年军废,县复来隶。六年,废隶黎阳、汲二县。

黎阳县,熙宁三年废通利军来隶。

新乡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汲县,元佑三年复。

通利军

[编辑]

通利军,端拱元年以滑州黎阳县置通利军,县仍隶焉。天圣元年(年)

洺州

[编辑]

洺州:建隆元年升为防御。

曲周县,熙宁三年废为镇,隶鸡泽县,元佑二年复。

西临洺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永年县,元佑二年复为县,九月复为镇。

深州

[编辑]

深州:雍熙四年自州西北旧城徙今治。

静安县,太平兴国八年,以下博县建静安军,雍熙二年军废,县还以隶。三年,废下博县,四年复置,改静安。

陆泽县,雍熙四年废,隶静安县。

束鹿县,淳化二年自真定府来隶。

雍熙四年二月十二日,诏深州:“昨以(大)[犬]戎肆暴,侵我封陲,惟彼生民,被其荼毒,永言隐恤,勿忘于怀,思有改更,庶期安辑。宜以静安军为深州治所。”

磁州

[编辑]

磁州:昭德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滏阳县。

祁州

[编辑]

祁州:端拱二年徙置于真定府鼓城,景德二年升团练州,自鼓城徙治定州蒲阴“蒲阴”二字原脱,据《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补。

蒲阴县,旧名义丰,太平兴国元年改,景佑二年自定州来隶。

鼓城县,端拱二年自真定府来隶。

深泽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鼓城县,元佑元年复。

保州

[编辑]

保州:建隆初以莫州清苑县置保塞军,太平兴国六年升为州。

保塞县,建隆元年以莫州清苑县来隶,太平兴国六年改。

庆源府(赵州)

[编辑]

庆源府:旧赵州,崇宁四年升为庆源府,仍以庆源军节度〔称〕。

柏乡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高邑县,元佑元年复。

赞皇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高邑县,元佑元年复。

隆平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临城县,元佑元年复。

宣和元年十月七日,右武郎、廉防使者王寓奏:“仰惟国姓所出之地,实自全赵。在昔神考,深念世本,尝诏求程婴、公孙杵臼之遗(祠)[嗣],优加爵号,以旌其义。又命守臣恢大城围,用壮形势。昨陛下惟尊姓系,即褒其州为庆源军。臣兹获将命,迓客朔塞,道出邢、赵,窃见邢之鹿郡元系英庙所领藩,今已改府曰信德,欲乞赵州庆源军更升府号,以副群望。”诏庆源军升为庆源府,依旧军额。

崇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诏曰:“冀北奥区,赵郡名壤。胙土命氏,遹祇先德之传;赐羡流光,大启后人之庆。昔我艺祖,诞受天命,列圣储祉,万方咸休。肆予一人,嗣有神器,夙夜祇惧,惟怀永图。乃眷此邦,实紧国姓,思假宠灵之侈,宜分旄钺之荣。式隆王迹之基,永底兆民之阜。宜升为节镇,仍以庆源军为额。”因举人李献臣等言:“伏读《赵世家》,称穆王造父以赵城由此为姓,至春秋时程婴、公孙杵臼协心戮力,以兴赵氏之祀,至襄子因以有国,迄至皇宋,建万世不拔之基,实本诸此。神宗皇帝深惟国姓之所自,乃诏天下求程婴、公孙杵臼之遗祠,优加封爵,以报其忠,又命守臣展拓本州城围,壮大形势,固所以尊世系而重国本也。今则本州岛独为军事,事体朘削,非所以称国家宗姓所出之地。乞建本州岛为节镇军府,尊大国姓。”故有是命。

信德府(邢州)

[编辑]

旧邢州、安国军:宣和元年升为信德府。

任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南和县,元佑元年复。

平乡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鹿县,元佑元年复。

尧山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内丘县,元佑元年复。

邢台县,宣和二年以龙岗县改。

浚州

[编辑]

浚州:旧通利军,熙宁三年废为黎阳县,隶卫州,元佑元年复为军。政和五年八月升为州、浚川军节度,九月又改为平川军。

卫县,熙宁三年废为通利军,还隶卫州,元佑元年复军,依旧来隶。

安肃军

[编辑]

安肃军:太平兴国六年以易州宥戎镇地置静戎军,景德元年改,宣和七年升为军升为军:疑误。《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作“宣和七年废军为安肃县”。,隶保州。

安肃县,太平兴国六年以遂城县三乡为静戎县,景德元年改。

博野县,熙宁四年自定州来隶,宣和七年以县兼军使。

广信军

[编辑]

广信军:太平兴国六年以易州遂城县地置威虏军,景德二(名)[年]改今名。

遂城县,太平兴国六年自易州来隶。

顺安军

[编辑]

顺安军:太平兴国六年,以瀛州废唐兴县置唐兴寨,淳化三年升为军。

高阳县,至道三年自瀛州来隶,熙宁六年废为镇,十年复为县。

承天军

[编辑]

承天军,建隆元年以镇州娘子关建军关:愿作“开”,据《元丰九域志》卷一○改。,仍隶镇州,后废。

燕山府路

[编辑]

燕山府

[编辑]

燕山府:古幽州,汉置涿郡,唐武德元年改为燕州,天宝元年复为幽州,号广阳郡、永清军节度,宣和四年十月改为府。燕山府析津县、宛平县、昌平县、良乡县、潞县、武清县、安次县、永清县、清化县、玉河县、漷阴县,并宣和四年十月内复。

广宁县,宣和四年十月,以都市县改。

宣和四年十月五日,诏:“燕京,古之幽州,武王克商,封邵公奭于燕,以燕然山得名。汉置涿郡,唐武德元年改燕州,天宝元年改幽州,旧号广阳郡,有永清军节度。燕京宜改为燕山府。”

涿州

[编辑]

涿州:汉涿郡地,唐置州,宣和四年十月赐名涿水郡、威行军节度。宣和四年十月以范阳县改。

威城县,宣和四年十月以新城县改。

归义县、固安县固:原作“周”,据《辽史》卷四○《地理志》改。,并宣和四年十月内复。

檀州

[编辑]

檀州:汉渔阳郡地,隋置州,宣和四年十月赐名横山郡、镇远军节度。

密云县,宣和四年十月内复。

卢城县,宣和四年十月以行唐县改。

平州

[编辑]

平州:汉辽西郡地,隋置州,宣和四年十月赐名海阳郡、抚宁军节度。

卢龙县,宣和四年十月复。

临关县,宣和四年十月以石城县改。

马城县,宣和四年十月复。

易州

[编辑]

易州:汉涿鹿郡地,隋置州,宋朝宣和四年十月赐名遂武郡,防御。

易水县、涞〔水〕县,宣和四年十月复。

安城县,宣和四年十月以容城县改。

营州

[编辑]

营州:汉辽西郡地,隋置州,宋朝宣和四年十月赐名平卢郡,防御。

镇山县,宣和四年十月以柳城县改。

顺州

[编辑]

顺州:汉涿郡地,唐置州,宋朝宣和四年十月赐名顺兴郡,团练。

怀柔县,宣和四年十月复。

蓟州

[编辑]

蓟州,汉渔阳郡地,唐置州,宋朝宣和四年十月赐名广川郡,团练。

平虏县,宣和四年十月以渔阳县改。

三河县、玉田县,宣和四年十月复。

景州

[编辑]

景州:北虏置,宋朝宣和四年十月赐名泺川郡,军事。

遵化县,宣和四年十月复。

陕西路

[编辑]

陕西路,太平兴国二年,分河北、河南路,又有陕西府路,后并一路。熙宁五年,分永兴、秦凤二路。今按《元丰九域图》,除永兴一路外,鄜延、环庆、泾原、秦凤、熙河,分为五路。

熙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诏以陕西路分为永兴军、秦凤两路。京兆府、河中府、陕、延、同、华、耀、邠、鄜、解、庆、虢、商、宁、坊、丹、环十五州、保安军,为永兴军路;凤翔府、秦、泾、熙、陇、成、凤、渭、原、阶、河、岷十一州,镇戎、德顺、通远三军,为秦凤路。

大观二年四月一日,大司成强渊明奏:“稽诸史籍,历代以来,州郡例着上、望,以第差定贡赋。今陕右、黔南等道新附州军,乞(今)[令]参立郡名,拟定上、望外,其土贡委尚书户部下本路转运司参酌。”从之。

宣和元年四月六日,河东、陕西宣抚司奏:“据环庆路经略司申,承朝廷复奉天县为醴州,创置环庆路第十将,随将割属环庆路管辖。缘本路诸将各有屯驻将兵,其管下县分户口不多,所入不足所支,虽蒙将醴州属本路,却将邠州永寿县割属醴州及宁州定平县割属邠州,止是只将本路诸县递相割隶,委是逐州转见供赡不足。今相度,欲乞将邠州相邻耀州淳化、云阳两县割属邠州,将定平县却割属宁州,将庆州相邻宁州襄乐割属庆州,所(责)[贵]逐州各得均济。”诏令陕西转运司相度:“契勘耀州所入财赋摘桩酒税钱,系应副鄜延等路边计去处,若将淳化、云阳两县并割属邠州管辖,不惟云阳去邠州地里相远,又于耀州并诸路岁额斛斗显有妨(关)[阙]。今相度得淳化一县附近邠州去处,欲将耀州淳化县割隶邠州,余并依旧。所有淳化县税赋,除本州岛于第五等内有合纳分数外,将余数自来年夏料应副环庆路,秋料应副鄜延路。今来既割属环庆路,若依旧令人户赴两路输纳,本司契勘得耀州三原县税赋自来年夏料合应副鄜延路,秋料却应副环庆路,其两县税赋多寡(苦)[若]不相远,今欲互换输纳,其逐县摘桩酒税等钱各依旧。”从之。

京兆府

[编辑]

京兆府:宣和二年以永兴军称。

奉天县,熙宁五年废乾州复为县,隶府。

樊(州)[川]县,三年以万年县改三年:疑有脱误,《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樊川,旧万年县,宣和七年改。”

宣和二年三月六日,诏永兴军守臣等衔位并不用军额,永兴军称京兆府,成德军称真定府。

河中府(蒲州)

[编辑]

河中府:荣河县,旧名宝鼎,大中祥符四年改荣河,隶庆成军。熙宁元年废庆成军,以县来隶,仍置军使。

河西县,开宝五年徙于西关城外。天禧五年,徙府城内通化坊,熙宁三年废隶河东县。

永乐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河东县。

龙门县,旧改为河津县,绍兴元年依旧。

大中祥符四年二月二十八日,诏曰:“宝鼎县驻跸所临,神祠俯迩,允资肃奉,宜示优恩,特建为庆成军,隶河中府。”续诏改宝鼎曰荣河,令军使兼知县事,别置判官一员。四月十七日,诏庆成军不隶河中府,其荣河县特置令、簿、尉各一员,隶本军;置司理、司法参军各一员,司法兼司粮料事。先是,祀汾阴毕,即荣河县建庆成军,仍隶河中府。其官寮虽带军额,实领县事,本以崇奉宫庙,而本府不即给遗礼料,言事者以为非便。至是,以军直隶京,增置官吏。其太宁宫庙每年祠祭,委知军行礼。

醴州

[编辑]

醴州:政和七年以京兆府奉天县升为州,刘豫改为永兴军路,绍兴九年收复,依旧。

政和八年三月二十八日,陕西、河东、河北路宣抚司奏:“勘会奉天县复为州,赐名醴州,创置一将,以环庆路第十将为名,见于兴平、醴泉、武功三县招置,随将割属环庆路管辖。契勘醴州旧系乾州日,合治永寿、好畤二县,后废为县,内永寿隶邠州,好畤隶凤翔府。若止复割此两县,委是供赡将兵不足。其醴泉、武功二县,虽见属永兴,缘逐县附近醴州,乞割隶醴州。”从之。

太平兴国二年八月五日,右拾遗李干言:“诸道藩镇所管支郡,多俾亲吏掌其关市,颇不便于商贾,滞天下之货。望下令有所统摄,以分方面之权,尊奖王室,亦强干弱枝之术也。”诏邠、宁、泾、原、渭、鄜、坊、延、丹、陕、虢、襄、均、房、复、邓、唐、澶、濮、宋、(毫)[亳]、郓、济、沧、德、曹、单、青、淄、兖、沂、(具)[贝]、冀、滑、卫、镇、深、赵、定、祁等州先隶藩镇,今并直隶京郡,长吏得自奏事。

陕州

[编辑]

陕州:湖城县,太平兴国三年自虢州来隶,熙宁四年废为镇,隶宝灵县,元丰元年复为县隶。

硖石县,乾德五年移治石壕镇石:原作“右”,据《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改。,仍割河南永宁县之胡郭管隶焉。太平兴国二年徙今治,三年自虢州来隶,熙宁六年废隶陕县。

阌乡县,太平兴国三年,自虢州来隶。

延安府(延州)

[编辑]

延安府:刘豫改为延州,绍兴九年收复,依旧。

丰林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肤施县肤:原作“鄜”,据《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改。

金明县,熙宁五年废为寨,隶肤施县肤:原作“鄜”,据《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改。

延水县,熙宁八年废为镇,隶延川县。

淳化五年五月二十三日,以延州石堡寨为威塞军。

绍圣四年六月十二日,枢密院言:“鄜延经略司奏,延安府延川县城形势不便,难为守御,合依延长、临真县例,废作不可守御县。”从之。

同州

[编辑]

同州:唐正德军节度,梁为忠武军,后唐复旧,周降为军事,宋朝改定国军节度。

夏阳县,熙宁三年废为镇,隶合阳县。

沙苑监,乾德三年于同州冯翊、朝城二县境置监。

华州

[编辑]

华州:唐镇国军节度,周降为军事,宋朝初为镇国军节度,皇佑五年改镇潼军。

蒲城县,京兆府奉先县,乾德二年隶同州,开宝四年改为蒲城,天禧四年自同州来隶。

渭南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郑县,元丰九年复。

清平军

[编辑]

清平军:大观元年升凤翔府清平镇为军,隶永兴。

乾州

[编辑]

乾州:军事,领三县,乾德二年以京兆府好畤、邠州永寿二县来隶。熙宁五年废州,以奉天县隶京兆府,永寿县还旧隶,好畤县隶凤翔府。(商州)

商州

[编辑]

商州:绍兴九年听金州节制。

绍兴九年七月二十一日,陕西路宣谕使周聿、郭浩等言:“乞将虢州隶京西,商州隶金州节制。并金州旧属京西南路,绍兴三年本州岛失守,至绍兴六年朝廷差郭承宣知州,隶属川陕宣抚使司,本官措置营田,搜访遗利,渐次富实。今移帅鄜延,其金州却合委四川宣抚司选有武勇、谙民事兵官前去镇守,依旧隶四川宣抚司,庶几与梁、洋一带关隘首尾相应。”诏依旧隶四川宣抚司,虢州隶京西,商州听金州节制。

鄜州

[编辑]

〔鄜州〕:鄜城县,康定二年即县治建康定军使,隶本州岛。

三川县,熙宁七年废为镇,隶洛交县。

耀州

[编辑]

耀州:后唐顺义军节度,后为团练。

虢州

[编辑]

虢州,唐弘农郡,至道三年弘农此处疑有脱文。《元丰九域志》卷三虢州下云:“建隆元年改常农,至道三年改弘农。”,寻改虢郡。

虢略县,旧名弘农。

朱阳县,乾德六年废隶常农县,太平兴国七年复置。

栾川县,崇宁三年以镇升为县。

坊州

[编辑]

坊州:升平县,熙宁元年废为镇,隶宜君县。

丹州

[编辑]

丹州:宜川县,旧名义川,太平兴国元年改,熙宁八年析同州韩城县新封乡隶。

咸宁县,太平兴国三年废入宜川县。

汾川县汾:原作“分”,据《元丰九域志》卷三虢州下改。,熙宁三年废为镇,隶宜川县。

云岩县岩:原作“严”,据《元丰九域志》卷三虢州下改。,熙宁七年废为镇,隶宜川县。

银州

[编辑]

银州:崇宁四年收复,五年废为城。

绥德军

[编辑]

绥德军:治平四年收复,废为绥德城,元符二年以绥德城为绥德军。

元丰七年正月十九日元丰:原作“照宁”,据《长编》卷三四二改。,陕西转运副使范纯粹言:“绥德城当夏贼之冲,乞立军额。”以米脂、义合、浮图、怀宁、顺安、绥平六城咸隶焉。

环州

[编辑]

环州:唐灵州方渠镇,晋置威州,周为环州,后降通远军。

通远县,旧名通远,天圣元年改方渠,景佑元年复今名。

庆阳府(庆州)

[编辑]

庆阳府:旧庆州,政和七年升为庆阳军,宣和元年升为府。唐安化节度,后降军事,建隆元年升团练,四年降军事,刘豫改为庆州,绍兴九年收复,依旧。

同川县,乾德二年废隶安化县。

安化县,唐安化县,后改顺化,宋朝初为安化,太平兴国二年省邠州甘井、宁羌二县地入焉。

华池县,并熙宁四年废。

彭原县,熙宁三年自宁州来隶。

合水县,熙宁四年置。

乐蟠县,熙宁四年废隶合水县。

宁州

[编辑]

宁州:宣和元年升为兴宁军节度。

定平县,熙宁五年自邠州来隶。

邠州

[编辑]

邠州:永寿县,乾德二年以县隶乾州,熙宁五年乾州废,复来隶。

定边县,政和六年建。

泾州

[编辑]

泾州:长武县,咸平四年升长武镇为县,五年废为寨,政和七年升为平凉军。

渭州

[编辑]

〔渭州〕:崇信县,乾德元年以旧崇信军地置县,隶凤翔府,淳化中隶仪州,熙宁五年仪州废,来隶。

安化县,二年析华亭县地置县,隶仪州,太平兴国八年徙治制胜关,至道元年徙安化镇,改今名。

仪州

[编辑]

仪州:唐义州,军事,领三县,乾德二年置安化县,太平兴国元年改,淳化中以凤翔府崇信县来隶。熙宁五年废州,以华亭、安化、崇信三县隶渭州。

原州

[编辑]

〔原州〕:彭阳县,旧名丰义,太平兴国元年改,至道三年自宁州来隶。

西安州

[编辑]

西安州:元符二年以南牟会新城建。元(佑)[符]二年五月二十一日,泾原路进筑天都、南牟会,诸路筑据要害,而各径直相通。毕工,诏以南牟会新城为西安州。

怀德军

[编辑]

〔怀德军〕:元平夏城怀德军:原无,据按《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补。。大观二年升为威德军,续改今名。

镇戎军

[编辑]

镇戎军:至道元年以原州故高平县地置军元年:《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作“三年”。。

德顺军

[编辑]

德顺军:庆历三年正月二十三日,以渭州平凉县地笼竿城为德顺军。其地盖笼竿川,大中祥符四年,知渭州曹玮上言,陇山之外,坦为兵冲,而州无捍蔽之势,请兵(成)[戍]守而城之。至是,安抚使王尧臣请建军也。

凤翔府

[编辑]

〔凤翔府〕:好畤县,乾德二年自京兆府隶乾州,熙宁五年乾州废,以县隶府。

司竹监,宋朝因唐制,于凤翔府盩厔县置监,隶凤翔府。

陇州

[编辑]

〔陇州〕:陇安县,开宝二年析汧阳县四乡置县。

凤州

[编辑]

〔凤州〕:开宝监,建隆三年于凤州两当县七房镇置银冶,开宝五年升为监,隶凤州。

凤州:后唐防御,建隆四年降团练。五年二月七日,以雄胜军为雄胜镇,依旧隶凤州。

秦州

[编辑]

秦州,元佑三年十一月七日,兵部言:“秦州、岷州、阶州旧为沿边,今则收复州郡甚多,恐秦、岷、阶州合为次边。其次岚、石州已在近里,各无边面,并令改为次边,委是经久利便。”又言:“熙河兰会路沿边近收复开拓,创建州城堡寨,展套蕃土,甚是阔远,其秦州合作次边。”从之。

太平监,秦州清水县地,开宝五年于秦州清水县置银冶,太平兴国三年升为监,隶秦州。

巩州

[编辑]

巩州:皇佑四年以渭州地置古渭寨,熙宁五年建为通远军,崇宁三年升为州。

陇西县,元佑五年建。

通渭县,崇宁五年以寨升为县。

通远军

[编辑]

通远军,熙宁五年以唐渭州地古渭寨置军。

崇宁三年十二月六日,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使王厚奏,乞以通远军依旧为渭州,升为节镇,并乞改差文臣知州,仍乞自朝廷选除。诏通远军改为巩州,仍堂除文臣知州,余不行。

元佑五年十月十六日,三省言:“通远军申,乞添置倚郭一县,以陇西为名,差选人充尉,兼令、簿。”从之。

 方域四 ↑返回顶部 方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