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會要輯稿/卷1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域四 宋會要輯稿
方域五
方域六 

節鎮升降[編輯]

宋會要輯稿 方域五


節鎮升降「升降」二字原無,據正文開頭補。

京東路[編輯]

東路[編輯]

節鎮升降。京東路:青州,漢平盧軍節度,淳化五年改鎮海軍。

拱州,舊開封府襄邑縣,崇寧四年升為州,尋又升為保慶軍節度,仍為東輔。大觀四年廢為縣,仍舊隸。政和四年復為州,仍舊節度。宣和二年罷置輔郡。

齊州,國朝初為防禦州,治平二年升興德軍節度,政和六年升為濟南府。

密州,漢防禦州,周降軍事。建隆元年復為防禦,開寶五年升為安化軍節度,尋復降為防禦。六年,復升節度。元佑三年,改臨海軍。

西路[編輯]

襲慶府,舊兗州,唐泰寧軍節度,周降防禦,建隆元年復節度,大中祥符元年升為大都督府,政和八年升為襲慶府。

徐州,國朝升為大都督府。

興仁府,舊曹州,督府,彰信軍。建中靖國元年,改興仁。崇寧三年,升興仁軍為興仁府,仍還彰信舊節。

東平府,舊鄆州,宣和元年升為東平府。《金坡遺事》:青州、鎮海軍管內觀察處置押新羅渤海兩番等使,即北海郡,古青州。海岱惟青州,周成王封太公,是為齊國,所謂營丘。後徙臨淄,亦其地。南燕慕容德都此。密州、安化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高密郡,古青州分,因密水為名。後魏為膠州,隋、唐為密州。曹州、彰信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濟陰郡,古荊(河)州分,在周為曹國,後魏為西兗州。鄆州、太平軍管內觀察處置河堤等使,即東平郡,古兗州分,春秋為魯之附庸須句也。州理古須句縣,又有野澤,即《春秋》「西狩獲麟」之地。貝州,永清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清河郡,古兗州分,又曰兗、冀二州之境。清河,漢歷縣也,後桓帝改為甘陵,古曰貝丘。

京西路[編輯]

南路[編輯]

京西路:隨州,國朝初為防禦州,乾德五年升崇義軍節度,太平興國元年改崇信軍。

金州、晉懷〔德〕軍節度,後為防禦,乾德五年升為昭化軍節度。

房州,國朝初為防禦州,雍熙三年升為保康軍節度。

襄陽府,舊襄州,宣和元年升為襄陽府。

鄧州,政和二年依舊為上州。

均州,舊為防禦州,宣和元年升為武當軍節度。

北路[編輯]

蔡州,國朝初為防禦州,景佑二年升為淮康軍節度。

潁昌府,舊許州,元豐三年升為(穎)[潁]昌府,崇寧四年為南輔,隸京畿,宣和二年罷置輔郡。

鄭州,建隆元年升為防禦,景佑元年升奉寧軍節度。熙寧五年,廢隸開封府。元豐八年復,治管城縣。元佑元年為奉寧軍節度,政和四年為輔郡。

滑州,後唐義城軍節度,太平興國元年改武成軍,熙寧五年廢隸開封府。

孟州,政和二年升為濟源郡。

淮寧府,舊陳州,上州,宣和元年升為淮寧府。

(穎)[潁]州,元豐二年升為順昌軍節度。

陸海軍,舊汝州,政和五年以歲比豐登,珍祥屢發,可升為陸海軍節度。劉豫改為防禦州,紹興九年收復,依舊。《金坡遺事》:隨州、崇信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漢東郡,古荊州分。春秋隨侯之國,傳曰「漢東之國,隨為大」。又棗陽,即漢蔡陽,有光武舊宅及白水在焉。後魏置南荊州,隋置舂陵郡。金州、昭化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安康郡,古梁州分,舜嘗居之,謂之媯墟,《世紀》謂之姚墟。西漢置東梁州,其地出金,因改為金州。房州、保康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房陵郡。春秋庸國,後改為房陵,以縣有房山,故名之。襄州、山東東道管內觀察處置,兼三司水陸發運橋道等使,即襄陽郡。《禹貢》荊河之南境。漢、魏置郡,為重鎮,與江陵為唇齒,又為鄢、郢北門,有襄漢二水及峴山。鄧州、武勝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南陽郡,古荊河分。春秋時,申伯、鄧侯二國之地。穰縣,秦封為穰侯國。許州、忠武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潁川郡,古荊河州分,春秋許國,七國時韓、魏二國之境。滑州、武成軍管內觀察處置河堤等使,即靈(昌)[河]郡,古兗州分,豕韋氏之國。漢置東郡、有滑台古城,又有黎陽津,一名白馬津。孟州、河陽三城管內觀察處置河堤等使,即古孟津,亦曰富平津、中渾城,本東魏所築,仍置河陽關。唐會昌三年置孟津,初以懷州為理所,四年移理孟州。(東)〔陳〕州、鎮安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淮陽郡,古荊河州分,今理宛丘。昔庖犧都曰太昊之墟,周初封舜後媯滿於此,以備三恪,為陳國,後魏為北揚州。

河北路[編輯]

河北路:舊分東、西,後並為一路。熙寧六年,復分二路。

東路[編輯]

冀州,慶曆八年升武安軍節度。

開德府,舊澶州,崇寧四年建為北輔,五年升為開德府節度,宣和二年罷置輔郡。

河間府,舊瀛州,為防禦州,大觀二年升為河間府、瀛海軍節度。

西路[編輯]

真定府,宣和二年以成德軍稱。

信德府,舊邢州,安國軍,宣和元年升為信德府。

慶源府,舊趙州,崇寧四年升為慶源府,仍以慶源軍節度。

中山府,舊定州,唐義武軍節度,太平興國元年改定〔武〕軍,政和三年改中山府中山郡。

濬州,舊通利軍,政和五年八月升為州、浚(州)[川]軍節度,九月又改為平川軍。《金坡遺事》:澶州、鎮寧軍管內觀察處置河堤等使,漢頓丘地,唐武德四年置澶州,五代時自梁以刺史理之,晉升為防禦,隸相州,移理德勝。南渡後升為節度,以濮州隸之。汾州、寧化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西河郡,有介休縣,介休綿上山有介子推(詞)[祠]。定州、定武軍管內觀察處置北平軍等使,即博陵郡,古冀州分。堯始封唐國之地,漢為中山郡,後魏武帝時為定州,又春秋時鮮虞國。滄州、橫海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景城郡,古兗州分,漢為渤海郡,後魏為滄水郡。今理清池,即漢浮陽縣,在浮水之陽。又東光縣有胡蘇河、無棣縣,因無棣溝為名。邢州、安國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鄴)鹿郡,古冀州分,亦邢國也,又為襄國。石勒都此。又平鄉縣,即古大鹿之野,有沙丘之台,紂所築。相州、彰德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鄴郡,古冀州分。殷王河亶甲居相,即其地。秦為邯鄲郡,後趙石季龍、前燕慕容雋都此。

燕山府路[編輯]

燕山府路:燕山府,古幽州,漢置涿郡,唐武德元年改為燕州,天寶元年復為幽州,號廣陽郡、永清軍節度,宣和四年十月改為府。

涿州,漢涿郡地,唐置州,宣和四年十月賜名涿州郡、威行軍節度。

檀州,漢漁陽郡地,隋置州,宣和四年十月賜名橫山郡、安遠軍節度。

平州,漢遼西郡地,隋置州,宣和四年十月賜名海陽郡、撫寧軍節度。

陝西路[編輯]

陝西〔路〕,熙寧五年分為永興軍、秦鳳二路。今按《元豐九域圖》,除永興一路外,鄜延、環慶、涇原、秦鳳、熙河,分為五路。

永興軍路[編輯]

永興軍路:陝(陝)

河中府,唐河中府、河中節度,國朝改為護國軍節度。

同州,唐正德軍節度,梁為忠武軍,後唐復舊,周降為軍事,國朝改定國軍節度。

華州,唐鎮國軍節度,周降為軍事,國朝初為鎮國軍節度國朝初:原批云:「一本作『建隆元年』。」,皇佑五年改鎮潼軍。

京兆府,宣和二年以永興軍稱。

鄜延路[編輯]

鄜延路:耀州,後唐順義軍節度,後為團練,開寶五年復為感義軍節度,太平興國元年改感德軍。

環慶路[編輯]

環慶路:慶陽府,舊慶州,政和七年升為慶陽軍,宣和元年升為府。

寧州,宣和元年升為興寧軍節度。

涇原路[編輯]

涇原路:涇州,唐彰義軍節度,太平興國元年改彰化軍。

渭州,政和七年升為平涼軍。

熙河路[編輯]

熙河路:熙州,熙寧五年八月,以唐臨州地。羌人號武勝軍地,置鎮洮軍。十月,改熙州、臨洮郡、鎮洮(郡)[軍]節度。

蘭州,元豐四年九月,建州為帥府,以熙州為列郡。

西寧州,舊鄯州,崇寧二年升為隴西節度,仍置都護,大觀二年改為西平郡,作中都督府,尋為隴西節度,加賓德軍。

樂州,舊邈川城,元符二年建為湟州,崇寧二年為副都護,大觀二年賜名向德軍節度,宣和元年改今名。《金坡遺事》:華州,鎮國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華陰郡,古雍州分,周畿內國,秦為內史地,漢屬京兆尹,後魏置東雍州,唐復為華州,西嶽在焉。耀州,感德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本華原縣,唐屬京兆府。李茂貞建節,為耀州,號義勝軍,以同州美原縣為鼎州以隸之。梁改為崇州、靜勝軍,後唐改為順義軍,後降為團練州,周降為刺史州,直屬京師,皇朝復為節鎮。涇州、彰化軍管內觀察處置押番落等使,即安定郡,古雍州分,以涇水為名。同州、定國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馮翊郡,古雍州分,秦為內史,項羽分為塞國,漢祖置河上郡,景帝復為內史,武帝改為左馮翊,魏祖為馮翊,以二水同流為名。延州,彰武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延安郡,古雍州分,春秋白翟之地,秦分董翳、王翟、都高奴,即此地。亦朔方郡南境,後魏置東夏州。秦州、雄武軍管內觀察處置押番落等使,即天水郡,古雍州分,古西戎之國,秦始封之邑,郡有秦亭、秦谷。漢分隴西置天水郡,郡有大阪,名曰隴坻。邠州、靜難軍管內觀察處置押番落等使,即新平郡,古雍州分。昔公劉據豳,即其地也。秦為內史,漢為右扶風,唐開元改豳為邠。洮州、保順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臨洮郡,秦、漢以來,為諸戎之地。郡城本名洮陽城,臨洮水,洮水出吐谷渾界。鄜州、保大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洛交郡,古雍州分,春秋白狄之地,秦屬上郡、左馮翊地,後魏置北華州,唐為鄜州。漢雕陰之地,又三川,漢翟道縣也,又雲鄜畤。

河東路[編輯]

河東路:太原府,唐大都督、太原尹、河東節度使。太平興國四年平劉繼元,降為軍事州。嘉佑四年,復為太原府、河東節度。大觀元年,升為大都督府。

隆德府,舊潞州,唐昭義軍節度,太平興國元年改昭德軍,建中靖國元年改為隆德軍,崇寧三年升隆德軍為隆德府,仍還昭德舊節。

麟州,唐建寧軍節度,端拱元年改鎮西軍。

府州,崇寧元年改為靖康軍,建炎元年改府州、靖康軍額為保成軍。

平陽府,舊晉州,政和六年升為平陽府。《金坡遺事》:麟州、鎮西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新秦郡,古雍州分,隋已來銀、勝二州地。漢武帝徙貧民充朔方已南新秦中,即其地也。銀城縣有光祿塞。府州、永安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五代時漢升為永安軍,後降為團練州,周復為節度。晉州、建雄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平陽郡,古冀州分,秦、漢為〔河〕東郡,劉元海(補漢歷都)〔稱漢,建都〕於此。(漢)〔後〕魏為晉州,置總管府,有姑射山,屬臨汾。

浙東路[編輯]

浙東西路:杭州,唐鎮海軍節度,淳化五年改寧海軍,大觀元年升為帥府,建炎三年升為臨安府。

蘇州,後唐中吳軍節度,太平興國三年改平江軍節度。

潤州,唐為浙江西道團練觀察,亦為鎮海軍節度,開寶八年為鎮江軍節度。

湖州,唐宣德軍節度,景佑元年改昭慶軍。

婺州,晉武勝軍節度,淳化元年改保寧軍。

明州,唐浙東觀察使,錢鏐置望海軍,建隆二年改奉國軍節度。

越州,大觀元年升為帥府,紹興元年改紹興府。

平江府,政和三年升為平江府、平江軍節度。

鎮江府,政和三年升為鎮江府、鎮江軍節度。

應道軍,舊溫州、晉靜海軍節度,太平興國三年(升)[降]為軍事,政和七年升為應道軍,建炎三年罷軍額。

嚴州,舊睦州,宣和元年為建德軍節度,三年改今名,仍為遂安軍。

嘉興府,舊秀州,慶元元年改為嘉興府。嘉定元年十二月三日,詔嘉興府升為嘉興軍,以守臣趙希道言,嘉興系孝宗皇帝儲祥毓聖之郡故也。《金坡遺事》:蘇州、平江軍管內觀察處置堤堰橋道等使,(節)[即]吳郡,古揚州分。春秋吳國之都,自闔閭後都此。漢亦為會稽,至順帝,浙江以西為吳郡,以東為會稽郡。潤州、鎮江軍管內觀察處置堤堰橋道等使,即丹陽郡,古揚州分。漢為丹陽,吳初為京城,後改為建業。晉元渡江,都建業,梁改守為丹陽尹,宋為南徐州。又丹陽,古雲陽也。又建業,避愍帝諱,改為建康也。湖州、宣德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吳興郡,古揚州分,亦防風氏之國。《史記》註:國氏之君守封禺之山,即防風地。隋置湖州,以太湖為名,州東有太湖,一名五湖。婺州,保寧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東陽郡,古揚州分,理金華縣。〔吳〕置東陽郡,陳為金華郡,〔隋置婺州〕,以婺女之分為名。明州、奉國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餘姚郡,古揚州分。《餘姚山記》云:舜父所封,舜姚姓,故曰餘姚。又姚立山,舜所生,上虞縣也。州因四明山為名。

淮南東路[編輯]

淮南東路:揚州,唐淮南節度,建炎元年升為帥府。

亳州,晉為防禦,大中祥符七年升為集慶軍節度。

保靜軍,舊宿州,建隆元年升為防禦,開寶五年升為保靜軍節度,劉豫改為防禦州,紹興九年收復,依舊。

淮南西路[編輯]

淮南西路:壽春府,舊壽州,政和六年升為壽春府。

廬州,大觀二年為望(裙)[郡]。

安慶軍,舊舒州,政和五年改德慶軍,紹興十七年改安慶軍。

光州,宣和元年為光山軍節度。《金坡遺事》:亳州、集慶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譙郡,周封神農之後於焦,後改為譙,即其地也。春秋時屬陳,戰國時屬宋,魏置譙郡,後周改為亳州。宿州、保靜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本徐州符離縣,唐元和四年置宿州,皇朝建節。廬州、保信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廬江郡,古揚州之域,廬子之國也。春秋舒國之地,歷代為重鎮,亦為南荊河州,隋初為廬江郡,唐為州,又為廬江郡。壽州、忠正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壽春郡,古揚州之域,秦為郢都。又項羽用黥布為九江王都六,即此也。漢為淮南國,魏晉歷代為重鎮,梁為荊河州,亦曰壽陽,又六安郡。

福建路[編輯]

福建路:福州,唐威武軍節度,周改彰武軍,太平興〔國〕二年復為威武軍,建炎三年升為帥府。

建寧府,舊建州,偽閩鎮武軍,偽唐改永安軍,又為忠義軍,復為軍事。端拱元年升為建寧軍節度,紹興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二日,以孝宗潛藩升建寧府。

泉州,偽唐清源軍節度,太平興國三年改平海軍。《金坡遺事》:福州、威武軍管內觀察處置兼□□發運等使,即長樂郡,古揚州分,閩越地。秦為閩中郡,漢分置南部都尉,歷代或為閩、豐、泉、建州,唐(俊)[後]為福州。建州、建寧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建安郡,古揚州之域。本閩越地,秦屬閩中郡,唐置建州,以建溪為名。建安縣有武夷山。泉州,平海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清源郡,古揚州分,秦漢土地與長樂郡同,唐始移置泉州於此。

江南路[編輯]

東路[編輯]

江南路:江寧府,偽唐江寧府,開寶八年為昇州,天禧二年復為江寧府,建康軍節度。建炎元年升為帥府,三年改建康府。

江州,偽唐奉化軍節度,開寶八年降軍事州。

寧國府,舊宣州,乾道二年八月二十六日,以孝宗潛藩升。

西路[編輯]

撫州,偽吳昭武軍節度,開寶八年降軍州事。

隆興府,舊洪州、鎮南(州)[軍]節度。先是軍言系孝宗潛藩,乞依靜江府例升為府額,隆興元年十月二十五日升為(興隆)[隆興府]。《金坡遺事》:宣州、寧國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宣城郡,古揚州分。郡境有蕪湖牛渚,亦謂之採石。(處)[虔]州、昭信軍管內觀察處等使,即南康郡,古揚州分,今理贛縣。又〔大〕庚嶺一名塞上嶺,五嶺之一也。秦屬九江,漢屬豫章。

荊湖路[編輯]

北路[編輯]

荊湖路:潭州,唐武安軍節度,乾德元年降防禦州,端拱(九)[元]年復武安軍節度,大觀元年升為帥府。

鄂州,唐武昌軍節度,後唐改武清軍,太平興國三年復為武昌軍。

德安府,舊安州,唐安遠軍節度,晉降為防禦州,後復為安遠軍,周又降為防禦,建隆元年復為安遠軍節度,宣和元年升為德安府。

常德府,唐朗州,周武平軍節度,建隆四年降為團練州,大中祥符五年改鼎州,後為永安軍額。以犯陵名,崇寧元年改為靖康軍,政和七年升為常慶軍節度。乾道元年九月二十一日,以孝宗潛藩升常德府。

岳陽軍,舊岳州,宣和元年升為岳陽軍節度,紹興二十五年改岳州軍為華容軍,三十一年依舊。

淳熙四年二月二十三日,詔荊南府依〔舊〕為江陵府。先是,湖北安撫司乞依建康、平江、鎮江府例,就以荊南為名,嘗從其請。至是,吏部侍郎周必大言:「前後除本府倅,或作江陵府,或作荊南府,而不知荊南是節鎮之名,江陵乃府號也。隨時差互,失於厘(政)[改]。昨來湖北安撫司不以圖經、《九(月)[域]志》為證,士民及公移皆以荊南為稱,亦不知節鎮行移自來多用軍額,遂仿建康等三府例,就以荊南為名。有司既以其說為是,朝廷遂從其請。今擬注幕職官,合行申明。」故有是詔。

成都府路[編輯]

成都府路:成都府,唐成都府、劍南西川節(度)州,端拱元年復成都府、劍南西川節度,淳化五年降為益州,嘉佑六年復為劍南西川節度。

崇慶府,舊蜀州,紹興十四年以太上皇帝潛藩,升為崇慶軍節度,淳熙四年升為府。

祖宗典故,應系潛藩皆升節鎮,本府即系今上皇帝潛藩,乞降賜軍額。」詔升嘉慶軍。 嘉定府,舊嘉州,慶元二年改為嘉定府。開禧元年十月十三日,嘉定府言:「本府舊系嘉州,昨以今上皇帝自嘉王升正大位,蒙升為嘉定府。竊

潼川府路[編輯]

潼川府路,舊梓州路,重和元年改。

潼川府,舊梓州,唐劍南東川節度,偽蜀改天正軍,乾德三年改安靜軍,端拱二年復劍南東川節度,元豐三年閏九月復詔稱劍南東川,重和元年十一月賜名潼川府。

果州,偽蜀永寧軍節度,乾德三年降為團練。

遂寧府,舊遂州、遂寧郡、武信軍節度,政和五年升為遂寧府,武信軍節度依舊。

瀘州,宣和元年升為瀘川軍節度。

利州路[編輯]

利州路,紹興十四年分為東、西路,後並為一。乾道三年六月,復分為二路。

利州,偽蜀昭武軍節度,景佑四年改寧武軍。

閬州,後唐保寧軍節度,乾德四年改安德軍。

洋州,偽蜀武定軍節度,景佑四年改武康軍。

(晉)[普]安軍,舊劍州。隆興二年十月,以本州島言孝宗潛藩,下給舍議,升為普安軍節〔度。紹熙元年〕升隆慶府。

夔州路[編輯]

夔州路:夔州,唐乾元二年升為都督府,尋罷,天成二年升為(江寧)[寧江]軍節度。

重慶府,舊恭州,淳熙十六年八月七日,以聖安壽仁太上皇帝潛藩升。

隆慶府,舊普安軍,紹(興)[熙]元年九月十日,以至尊壽皇聖帝潛藩升。

紹熙五年三月二日,詔利州西路安撫司依舊並歸東路,興元府置司。《金坡遺事》:潭州、武安軍、湖南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長沙郡,古荊州之域,三苗國之地,春秋已來為黔中地,楚之南境。有五里沙洲,故曰長沙。湘川之奧,南通嶺嶠,唇齒荊雍,取昭潭為名也。安州、安遠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安陸郡,古荊州分,春秋鄖子之國,漢屬江夏郡,西魏置安州總管府。鼎州、武平軍管內觀察處置兼三司水陸發運等使、制置武安靜江等軍事,即武陵郡,古荊州域,春秋楚地黔中,漢曰武陵,晉潘京曰本名義郡,與夷陵相接,光武時改武陵,桃花源即此地。亦曾為朗州。梓州、安靜軍、劍南東川節度管內營田觀察處置等使,即梓潼郡,古遂州之域,梁末置新州,隋改為梓州,唐為梓潼郡。遂州、武信軍管內觀察處置橋道等使,即遂寧郡,古梁州之域,今理方義縣。利州、昭武軍管內觀察處置橋道等使,即益昌郡,古梁州之域,春秋蜀侯之國,蜀之北境。後魏立益州代益州代:疑是「西益州」之誤。,號為小益州。古劍閣道,秦使司馬錯伐蜀所由,謂之石羊道,漢葭(葫)[萌]縣之地。閬州、安德軍管內觀察處置榷鹽制置等使,即閬中郡。古梁州之城,居蜀漢之半,又當東道要衝。梁置北巴州,西魏置(崇)[隆]州及盤龍郡,古閬中域,前臨閬水。黔州、武泰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黔中郡,古荊州之域,蠻夷之國,春秋楚地,通雲五溪。五溪,謂酉、辰、洋、武、沅等五溪也。隋初為黔安郡,唐曰黔中。洋州、武定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洋川郡,古梁州之域,春秋戰國皆楚地,三國時為蜀重鎮,因水為名。西鄉縣有漢班超封定遠侯故城在焉。夔州、寧江軍管內觀察處置兼雲安榷鹽制置等使,即雲安郡,古梁州之域,春秋夔國之地,三國時為重鎮,先主為吳將陸(議)[遜]所敗,退止白帝,改為永安,隋為巴東郡,唐為夔州。有白帝城。

廣南路[編輯]

東路[編輯]

廣南路:廣州,梁(青)[清]海軍節度,後入偽漢,開寶四年收復,仍舊節度,大觀元年升為帥府。

肇慶府,舊端州,元符三年升為興慶軍,政和八年改為肇慶府,仍為肇慶軍節度。

永慶軍,紹興元年升德慶府,十四年置永慶軍節度。

西路[編輯]

容州,唐防禦、經略,開寶四年升寧遠軍節度。

桂州,大觀元年升為帥府,為大督府,紹興三年升靜江府。

宜州,宣和元年升為(遠慶)[慶遠]軍節度。

融州,大觀三年升為清遠軍節度。

瓊州,政和元年升為靖海軍。

鎮州,大觀元年建,仍為龍門郡、下都督府,升為靖海軍,尋廢。《金坡遺事》:容州、寧遠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普寧郡,古南越域,秦屬象郡,隋為合浦郡,唐置銅州,後改為容州。桂州、靜江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始安郡,古南越域,秦為桂林郡,漢屬零陵、蒼梧二郡,梁置桂州。有桂江,荔江,一名離水、荔水,其源多桂,不生兼樹。邕州、建武軍、嶺南西道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朗寧郡,古南越域,秦屬桂,漢屬鬱林郡,唐置南晉州,後改為邕州,又置邕管經略使。化外節鎮:雲州、大同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雲中郡。有白登台,漢高祖被匈奴圍於此。又有故高柳城,又有單于台,光武所登也。朔州、振武軍管內觀察處置押番落營田等使、安北都護,即馬邑郡,戰國時屬燕,漢末置新興郡,後魏置朔州,唐謂之馬邑郡。新州、威塞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後唐升為威塞軍,媯、儒、武三州隸之。應州、彰國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後唐升為彰國軍,以寰州隸焉。豐州、天德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九原郡,因鎮為名。其河自九原東流千里,在府州北,其西河之側也。瓜州、歸化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晉昌郡,古西戎地。又瓜州、燉煌郡,舜流三苗於三危處,古謂之瓜州。其地生美瓜,故名之。亦古流沙之地,有三危山,又有渥窪水,又有玉門關也。沙州、歸義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燉煌郡,自瓜州分置。勝州、振武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榆林郡,二漢為雲中、五原郡之地。《史記》雲秦匈奴樹榆為帥,所謂榆溪塞也。又有古雲州城、拂雲堆,又有榆林關。慎州、昭化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唐武德初隸幽州,五代為慎瑞師觀察,皇朝建節。見在境外四鎮:幽州、盧龍軍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即范陽郡,因幽都山以為名。周武王封召公於燕,又命主幽州,古之涿鹿也。燕國之都,謂之渤海之國,大都督府。靈州、朔方軍管內觀察處置營田押番落度支鹽池榷稅等使、大都督府,即靈武郡,古雍州分。舊是赫連東國,後魏明帝築城置州,即今郡也。有鹽池、鳴沙、賀蘭山、薄骨律鎮。夏州、定難軍管內觀察處置押番落等使、都督,即朔方郡,古雍州分。秦為上郡地,漢武取河南地為朔方郡。晉亂,夏赫連勃勃都號黑水之南,勃都號統萬城,後為拓跋氏所居。涼州、河西軍管內觀察處置(背)[押]番落等使,即武威郡,古狄地也。漢武置武威郡,魏、晉至唐謂之涼州。兩鎮見降為防禦州。并州、太原郡,舜分冀州為並,置十二牧,即其一也。秦並天下,為太原郡,唐為并州,又為北都,又為北京,改為太原府。益州、蜀郡,魏晉之後為益州,唐為成都府。

州縣升降廢置[編輯]

方域 宋會要輯稿 方域五 州縣升降廢置

州縣升降廢置

高宗建炎元年六月二十一日,宰臣李綱言:「守御之策,當以河北、河東之地建藩鎮,立豪傑,使自為守,朝廷量以兵力援之,而於沿河、沿淮、沿江置帥府、要郡以控扼。京畿路割京東路拱州、京西北路鄭州、京西南路(穎)[潁]昌府、順昌府為輔郡。大名府路大名為帥府,恩州為要郡,缺德、博為次要郡;開德府路開德為帥府,滑州為要郡,濮州為次要郡;橫海軍路滄州為帥府,清州為要郡,濱、永靜為次要郡;京西北路河南為帥府,河陽為要郡,汝、蔡為次要郡;京西南路襄陽為帥府,鄧州為要郡,唐、隨為次要郡;陝西路永興為帥府,河中、陝府為要郡,解、(號)[虢]、同、華為次要郡;京東路青州為帥府,濟南為要郡,登、萊、沂、密為次要郡;京東西路東平為帥府,興仁、襲慶為要郡,徐州為次要郡;淮西路壽春為帥府,廬、舒、蘄為要郡,光、黃、濠、和為次要郡;淮東路揚州為帥府,宿、亳、楚、泗為要郡,真、海、通、泰為次要郡;荊湖北路荊南為帥府,德、安、鄂、鼎為要郡,岳、復、澧為次要郡;荊湖南路潭州為帥府,衡州為要郡,道、永為次要郡;江南東路江寧為帥府,江、宣為要郡,池、饒、太平為次要郡;江南西路洪州為帥府,虔州為要郡,袁、吉為次要郡;兩浙西路杭州為帥府,鎮江、蘇、湖為要郡,常、秀、嚴為次要郡;兩浙東路越州為帥府,明、婺為要郡,溫、處、衢為次要郡。」從之。

四京[編輯]

皇佑五年,以曹、陳、許、鄭、滑五州為京畿路,至和二年罷。

開封府[編輯]

開封府:長垣縣,舊(斤)[匡]城縣,建隆元年改。

白馬縣、韋城縣、胙城縣,熙寧五年廢滑州,以三縣來隸。

管城縣、新鄭縣,熙寧五年廢鄭州,以二縣來隸。

太康縣,政和四年割隸拱州,宣和六年復來隸。

延津縣,政和七年以酸棗縣改。

襄邑縣,舊拱州,紹興九年廢為襄邑縣來隸。

河南府[編輯]

河南府:望陵縣,乾德元年廢隸登封縣。

河清縣,唐治朝崖坑池,開寶六年移治白陂鎮白陂:《宋史》卷八五《地理志》一作「白波」。,慶曆三年廢為鎮,四年復置。

永安縣,本永安鎮,景德四年升為縣以奉陵寢。

壽安縣,慶曆三年廢為鎮,四年復置。

偃師縣,熙寧三年廢為鎮,四年復置。熙寧五年又廢,八年復置。

福昌縣,熙寧五年廢為鎮,隸壽安縣,元佑元年復。

(穎)[潁]陽縣,熙寧五年廢為鎮,隸登封縣,元佑二年復。

景德四年正月十二日,詔曰:「朕恭朝陵寢,式展孝思,仰惟列聖之靈,方積昊天之感。營建城邑,充奉山園,祇率徽章,用崇先烈。永安鎮特建為縣,隸河南府,同赤縣,令本府與轉運司割移近便人戶。二稅正輸縣倉,不得移撥,常賦外特免其佗役,着於甲令,慰朕永懷。」初議建陵邑,有司擇縣名,真宗曰:「可名永安。」安字,宣祖陵名也。又視詔草,但云建縣,謂王旦等曰:「充奉陵寢,當為赤縣。」乃下詔。

應天府[編輯]

應天府:劉豫改為歸德府,紹興九年收復,依舊。

宋城縣、寧陵縣、柘城縣、谷熟縣、楚丘縣、下邑縣、虞城縣,景德三年升宋城為次赤,余縣為次畿。大中祥符七年,升宋城為正赤,余縣為正畿。

寧陵縣,政和四年割隸拱州,宣和六年復來隸。

宣和六年六月七日,詔太康縣依舊隸京畿,寧陵縣屬南京,拱州以襄邑並南京柘城為屬縣,以太康賦稅合輸京畿,而寧陵戎兵衣糧系南京支撥故也。

大名府[編輯]

大名府:元城縣、大名縣、(萃)[莘]縣、朝城縣、永濟縣、內黃縣、成安縣、魏縣、洹水縣、館陶縣、臨清縣、宗城縣、夏津縣、冠氏縣、經(成)[城]縣,慶曆二年升元城、大名為次赤,余並為次畿。

永濟縣,慶曆二年為次畿,熙寧五年廢為鎮,隸館陶縣,尋改隸臨清縣。

臨清縣,慶曆二年升為次畿,熙寧五年廢為鎮,隸宗城縣,尋復。

大名縣,慶曆二年升為次赤,熙寧六年廢為鎮,隸元城縣,紹聖三年復。

經(成)[城]縣,慶曆二年升為次畿,熙寧六年廢為鎮,隸宗城縣。

南樂縣,慶曆二年升為次畿,紹聖三年廢隸大名縣。

洹水縣,熙寧六年廢為鎮,隸成安縣。

熙寧六年六月十八日,北京留守司、河北都轉運司言:「館陶縣在大河南堤之間,欲遷於高囤村以避水,公私以為便。」從之。

紹聖三年十一月九日,北京留守司言:「得旨移南樂縣於廢罷大名赤縣基內建置,請以大名縣為名。」從之。

崇寧三年七月二十二日,宰臣蔡京言:「被旨京畿四面可置輔郡,屏衛京師,謹酌地理遠近之中,割移縣鎮。以(穎)[潁]昌府為南輔,以汝之郟縣隸之;襄邑縣為東輔,以南京寧陵、楚(兵)[丘]、柘城、京畿之考城、太康隸之;鄭州為西輔,以西京密縣隸之;澶州為北輔,以北京朝城、南樂隸之。四輔郡為節度,以太中夫夫以上知州,置副都總官、鈐轄各一員,知州為都總管,余依三路帥臣法。」從之。

京東路[編輯]

漢平盧軍節度,淳化五年改鎮海軍。十月十四日,詔曰:「眷彼營丘,控於東夏。太公開四履之地,小白舉九合之師。忠烈猶存,風流可尚。宜改總戎之號,用旌表海之邦。青州平盧軍改為鎮海軍。」時命曹彬為青州節度使,中書奏:「按唐乾元中,侯希逸為平盧軍使,本平州之地也。朝廷因授節度,屢為賊所迫,希逸率將士累破,又為奚虜所侵,乃拔其軍二萬餘人,且行且戰達青州,詔就加希逸為平盧淄青節度使。自是迄今,淄青節鎮皆帶平盧之名。今青州頗為重地,請以鎮海為額。杭州僻在海隅,請為寧海軍。」乃下是詔。

政和元年八月二十七日,尚書省言:「應《九域圖志》內有合升降州縣刪改修立,勘會興仁府為東輔,青州為齊郡,濰州為北海郡。」從之。

密州[編輯]

密州:漢防禦州,周降軍事,建(降)[隆]元年復為防禦,開寶五年升為安化軍節度,尋復降為防禦。六年,復升節度。元佑三年改臨海軍。

安丘縣,唐輔唐縣,梁改安丘,晉改膠西,開寶四年復今名。

膠西縣,元佑三年以板橋鎮升為縣。

拱州[編輯]

拱州:舊開封府襄邑縣,崇寧四年升為州,尋升為保慶軍節度,仍為東輔,以南京寧陵縣、楚丘縣、柘城縣、開封府考城縣、太康縣隸焉。大觀四年,廢為縣,依舊為襄邑,隸開封府,以寧陵、楚丘、柘城三縣依舊隸南京,以考城、太康依舊隸開封府。政和四年,復為州,五縣復來隸。宣和二年罷置輔郡。

崇寧三年二月九日,詔:「京師川原平衍,無阻山帶河之險,比建四輔,拱翼都邑,澶、鄭、(穎)[潁]昌,因舊節度,以壯屏翰之勢。其新置拱州,可依澶、鄭例賜軍額為保慶。」

大觀四年十一月九日,臣寮言:「伏聞王畿象日,畫地千里,所以大勢而尊朝廷「大勢」上當脫一字。,宅地中而制天下。惟其規模壯偉,氣象寬宏,故四方萬里引首面內,知其為天下之都。竊見近罷四輔,除許、鄭、澶舊屬京西、河北,已各還逐路外,拱州元系開封府襄邑縣,今乃割隸京東,王畿舊地蹙於前,而有害無利。今自京至拱州仍不滿百里之地,非三代都邑之法,不足以雄視四方。伏乞罷拱州,依舊為襄邑縣,隸開封府,以復京畿之舊。其知縣仍選第二任通判資序、有風力人充。」詔依舊為襄邑縣,舊屬開封府縣分並依舊。

政和四年十一月十日,京畿轉運司奏:「承 襄邑縣復為拱州,依舊隸京畿。契勘昨建拱州日,系以京畿襄邑、太康、考城縣、應天府寧陵、楚丘、柘城縣六縣隸焉。今既復拱州,依舊隸京畿,竊慮上件六縣便合依舊撥隸拱州。」詔並依舊隸拱州。

政和四年十二月八日,奉寧軍奏:「本州島先於崇寧四年內升為輔郡,隸屬都畿,至大觀四年內罷輔郡,割屬拱州復為輔郡,依舊隸都畿 畿西。伏此句之上似有脫文。。」詔鄭州、開德府、(穎)[潁]昌府並依舊為輔郡,隸京畿。

紹興九年三月十九日,中書門下省言:「河南諸路州軍新復之初,今權宜措置,京城已差留守及京畿路差置漕、憲外,其拱州舊系襄邑縣,合依舊為縣,隸京畿路。」從之。

濟南府(齊州)[編輯]

齊州:宋朝初為防禦州。政和六年升為濟南府。

臨邑縣,舊治權家村,建隆元年以河決公乘渡,壞縣城壞縣城:原作「壤城縣」,據《宋史》卷八五《地理志》一改、乙。,三年徙治孫耿鎮孫:原無,據《宋史》卷八五《地理志》一補。

長清縣,至道二年徙治刺榆店。

臨濟縣,咸平四年廢隸章丘縣。

章丘縣,景德三年以縣置清平軍,熙寧三年軍廢,縣來隸,即縣治置清平軍使。

清平縣,舊清平(縣)[軍],熙寧三年廢軍使,縣隸州,即縣治置清平軍使。

登州[編輯]

登州:唐中都督府,乾德元年降為上州。

濰州[編輯]

濰州:本青州北海縣,建隆三年於縣置北海軍,乾德三年升為州。

北海縣,建隆三年自青州來隸。

昌邑縣,隋(昌都)[都昌]縣,唐廢,建隆三年置。

昌樂縣,唐(楚邱)[營丘]縣,後廢,乾德三年復置安仁縣,後改今名。

淄州[編輯]

淄州:鄒平縣,舊治縣北故城,景德元年徙治(廣)[濟]陽城。

高苑縣,景德三年以縣置宣化軍,熙寧三年軍廢,縣復來隸,即縣治置宣化軍使。

宣化縣,舊宣化軍,熙寧三年廢軍為縣,隸州,即縣治置宣化軍使。

淮陽軍[編輯]

淮陽軍:太平興國七年,以徐州下邳縣建為軍。

下邳縣、宿遷縣,七年自徐州來隸。

襲慶府(兗州)[編輯]

襲慶府:舊兗州,唐泰寧軍節度,周降防禦,建隆元年復節度,大中祥符元年升為大都督府,政和八年升為襲慶府。

端拱元年三月二十一日,京東轉運使劉甫英言;「兗州龔丘縣民請(選)[遷]於舊邑。」從之。先是,國家有東封之意,故遷是邑以供行在,至是中輟,民欲復其故地。

襲慶府瑕縣,大觀四年以瑕丘縣改。

龔縣,大觀四年以龔丘縣改。

鄒縣,熙寧五年廢為鎮,隸仙源縣,元豐七年復。

政和八年八月二十五日,知梁山軍韓瑜奏:「考《通典》,元天大聖后夢感天人,誕育聖祖於壽丘,實今兗州。大中祥符間,改曲阜縣為仙源,茲乃國家席慶福地。太宗始封此邦,聖祖真蔭,流光無極,乞升兗州為府,冠以美名。」詔升為襲慶府。

兗州奉符縣,舊名乾封,開寶五年移治岱嶽鎮,大中祥符元年改。

仙源縣,舊名曲阜,大中祥符五年改。

徐州[編輯]

徐州:宋朝升為大都督府。

利國監,徐州彭城縣狄丘鐵冶務,太平興國四年升為監。

興仁府(曹州)[編輯]

興仁府:舊曹州、督府、彰信軍,建中靖國元年改興仁。崇寧三年,升興仁軍為興仁府,仍還(彰)[彭]信舊節。劉豫改為曹州,紹興九年收復,依舊。

曹州:定陶縣,本濟陰縣定陶鎮,太平興國三年隸廣濟軍,熙寧四年軍廢,以縣來隸。

宛亭縣,大觀二年以(宛)[ ]句縣改,紹興九年廢入濟(陽)[陰]縣。

成武縣、楚丘縣,兩縣舊隸單州,紹興九年隸興仁府。

政和元年八月五日,詳定《九域志》何志同奏:「興仁府自天禧前已為輔郡,崇寧三年以襄邑為拱州建東輔,遂改興仁為督府。今拱州既罷,則興仁合復為東輔。舊制有大都督、中都督、下都督府之稱,未有止稱督府者,乞改正。」從之。

紹興九年六月十日,東京留守司言:「知興仁府李上達申,本府見今止管濟陰、宛亭兩縣,田土絕少,戶口凋弊。乞將單州成武、楚丘兩縣割隸本府,即將宛亭廢併入濟陰縣,庶得稍成州郡。」從之。

東平府(鄆州)[編輯]

鄆州:咸平三年因水災,以地卑下,移治舊州東南十里。

陽穀縣,舊順昌縣地,景德三年徙治孟店。

東平府,舊鄆州,宣和元年升為東平府。

濮州[編輯]

濮州:建隆元年升防禦,雍熙四年降團練。

單州[編輯]

單州:建隆二年升為團練。

廣濟軍[編輯]

廣濟軍:乾德元年以曹州定陶置為發運務,開寶九年置為轉運司。

宣化軍[編輯]

宣化軍:景德三年以淄州高苑縣建軍,熙寧三年廢隸淄州,即縣治置軍使。

京西路[編輯]

京西,太平興國三年分南北路,後並一路,熙寧五年復分二路。南路,紹興四年改為襄陽府路,以襄陽府、隨、郢、唐、鄧州、信陽軍六郡隸。六年,廢襄陽府路,復置京西南路,以襄陽府、唐、鄧、隨、郢、金、房、均州、信陽軍九郡隸。十三年,割金州隸利州路。十九年,撥信陽軍隸淮南西路。

熙寧五年八月二十四日,詔以京西路分南北兩路,〔以〕襄、鄧、隨、金、房、均、郢、唐八州為京西南路,許、孟、陳、蔡、汝、(穎)[潁]七州、信陽軍為北路。

建炎四年十月四日,知樞密院事、宣撫處置使張浚言:「金、房兩州東連襄、郢,西控川蜀,道途險阻,最為衝要。今措置,將金、房兩州割屬利州,仍添差精銳軍馬前去屯駐,與興、洋等州互相照應,關防守御。勘會金、房州已系分鎮去處,昨差范之才充鎮撫使,身亡,未曾差人。」詔令張浚一面選差有風力官充鎮撫使,仍先次之任訖,具名聞奏。

(詔)[紹]興六年二月十日,都督行府言:「襄陽、唐、鄧、隨、郢、金、房、均州、信陽軍元系京西南路,欲乞改襄陽府路依舊為京西南路。」從之。

鄧州[編輯]

鄧州:政和二年依舊為上州,又升為望郡。

順陽縣,內鄉縣順陽鎮,太平興國六年升為縣。紹興五年廢為鎮,隸穰縣。

淅川縣淅;原作「淛」,據《輿地廣記》卷八改。,紹興五年廢為鎮,隸內鄉縣,三十二年十二月三日自均州還隸。

內鄉縣,紹興三十二年十二月三日自均州還隸。

襄陽府(襄州)[編輯]

襄陽(縣)[府]:紹興四年升為帥府。

光化縣,乾德三年以穀城縣陰城鎮置光化軍乾德三年:《宋史》卷八五《地理志》一作「乾德二年」,當是。,熙寧五年軍廢為縣,來隸。

中廬縣,舊名義清,太平興國元年改,紹興五年入南漳縣。

鄧城縣,紹興五年廢入襄陽府。

紹興五年七月二十五日,鄧州言:「乞廢順陽縣為順陽鎮,隸穰縣:廢淅川縣為淅川鎮,隸內鄉縣。各差監官一員,兼管酒稅煙火盜賊公事。」是日,襄陽府言:「乞廢鄧城縣併入襄陽縣,廢中廬縣併入南漳縣,並差監鎮一員,管幹煙火(八)[公]事,兼監酒稅。」從之。

三十二年十二月三日,參知政事、督視湖北京西路軍馬汪澈言:「鄧州收復之後,倚郭穰縣並南陽、內鄉、淅川共四縣,昨得旨權撥內鄉、淅川兩縣隸均州,候事定日依舊。契勘逐縣在鄧州西北二百餘里,今隸均州,即鄧州之地界不過數十里。切緣鄧州實為襄陽屏翰,欲乞撥還。」從之。

襄州、光化軍,乾德元年以襄州穀城縣置軍乾德元年:亦當為「二年」之誤。,仍置乾德縣。熙寧五年軍廢為光化縣,省乾德縣,隸襄州。紹興二十八年,改為通化軍,三十一年依舊。

光化縣,紹興二十八年改為通化(縣)[軍],三十一年依舊。

襄陽府,舊襄州,宣和元年升為襄陽府。

均州[編輯]

均州:舊為防禦州,宣和元年升為武當軍節度。

豐利縣,乾德六年廢入鄖鄉縣。

唐州[編輯]

唐州:建隆元年升為團練。

平氏縣,開寶五年廢入泌陽縣。

方城縣,慶曆四年廢入鄧州南陽縣,元豐元年以鄧州方城鎮復為縣,還隸州。

桐 縣,紹興五年廢為鎮,三十(三)[二]年復為縣,隆興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廢為鎮,撥隸隨州。

紹興五年九月十九日,襄陽府、安撫、都總管司言:「唐州桐 縣在州之東,與倚郭泌陽縣連接,即目不及百戶,一年二稅,贍養本縣官吏不足。乞廢為鎮,差監鎮一員,兼酒稅煙(大)[火]公事,隸泌陽縣。」從之。

三十二年六月十日,知唐州王彥忠言:「唐州舊管五縣,內桐 縣先系在淮河之南,分割外所存無多,不能成縣,遂改為桐 鎮,其地分隸隨州棗陽等縣。今來收復唐州,並復舊縣界地分了當,人煙戶口不減鄰近,乞依舊置縣,仍將本縣舊管界內隸隨州棗陽縣等處地分還隸本縣。」從之。

孝宗隆興二年九月二十五日,戶部尚書、兼湖北京西路制置使韓仲通言:「唐州桐 縣系在淮河之南,昨紹興十二年與金國通和,桐 縣廢為鎮,撥隸隨州。近復唐州,獲旨桐 鎮依舊為縣,還隸唐州。今無所(穎)[領],欲乞依舊桐 鎮,撥隸隨州。」從之。

隨州[編輯]

(隋)[隨]州:宋朝初為防禦州。

棗陽軍[編輯]

棗陽軍,舊隨州棗陽縣,紹興十二年升為軍,是年降軍使,隸隨州。

紹興十二年九月一日,工部尚書莫將言:「隨州與唐州接界,欲升棗陽縣為軍,將襄陽府東鄰唐州,北抵光化軍地界,東西割五里屬棗陽軍。其淮水之南有唐州桐 鎮,欲撥隸本軍,及乞於桐 鎮務子頭置巡檢寨,監鎮兼充巡檢。」詔從之,仍令帥司撥定屬縣,申尚書省。

紹興十二年十月六日,吏部言:「京西路安撫使司申,乞將棗陽知縣兼充軍使,更不添置官屬。取到進奏院狀,隨州棗陽縣依先降指揮升為軍,若為軍名,即不隸隨州。今來止令知縣兼(完)[充]軍使,合隸隨州管下。」從之。

金州[編輯]

金州:晉懷德軍節度,後為防禦。

金州淯陽縣,乾德四年廢入洵陽縣。

平利縣,熙寧六年廢為鎮,隸西城縣,元佑元年復。

紹興十二年閏四月十日,詔金州撥屬利州路。

紹興十四年正月十五日,金房開達等州經略安撫使、知金州郭浩言:「商州於去年九月內規畫了畢,見存上津、豐陽兩縣未有所隸。邊面闊遠,已差官兵戍守,並逐縣官吏合用錢糧,系是金州應辦,乞將兩縣權隸金州檢察。」從之。

房州[編輯]

房州:宋朝初為防禦州,雍熙三年升為保康軍節度。建炎四年改隸利州路,紹興六年依舊。

上庸縣,開寶中廢入竹山縣。

永清縣,開寶中廢入房陵縣。

郢州[編輯]

郢州:富水縣,乾德二年廢隸京山縣。

虢州[編輯]

虢州,舊隸陝西永興軍,紹興九年來隸。

元豐三年正月九日,詔中書曰:「(穎)[潁]州奧區,王國巨屏,土疆財賦,既廣且繁。朕祗荷永圖,紹膺聖緒,建旄授節,實基此邦,宜錫府名,用慰民望。其升許州為(穎)[潁]昌府。」於是乃降制曰:「朕膺昊天之篤佑,紹列聖之丕基。昔在先朝,遙分外鎮。眷許昌之巨屏,有忠武之全師。仗鉞爪牙之威,惟我履此處文字似有脫誤。《宋大詔令集》卷一五九載此制,此二句作「仗鉞建牙,茲惟我履」,是。,升儲纂服,實自是邦。郁爾山川,陪浚都之王氣;敦乎民俗,想夏禹之遺風。爰舉故常,特崇名號,俾雄藩輔之制,式慰臣民之心。乃霈渙恩,以彰休慶,推恩並如(穎)[潁]州。於戲!擁旄開府此句似脫一字。,荷景命之有先;布德行仁,與舊封而同樂。咨爾黎庶,體予顧懷。」推恩在當年五月二十二日,事見在後。

五月二十二日,賜尚書駕部員外郎、主管西京崇福宮孫京紫章服,(穎)[潁]昌府父老等茶、彩有差。京等六百二十二人以升(穎)[潁]昌府詣闕謝,上召見勞賜之。

宣和二年,罷置輔郡。

十二月四日,詔罷置輔郡,(穎)[潁]昌、開德府、鄭州歸元隸路分,割到縣撥還元處。內拱州依舊為州,隸京東西路,襄邑、太康、寧陵為屬縣。(穎)[潁]昌府帶京西北路安撫,府界依舊為京畿。

政和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穎)[潁]昌府奏:「將本府復充南輔,(穎)[隸]屬都畿。」從之。劉豫改為許州,紹興九年收復,依舊。

鄭州[編輯]

鄭州:建隆元年升為防禦州,景佑元年升奉寧軍節度,熙寧五年廢隸開封府。元豐八年復治管城縣。元佑元年為奉寧軍節度,政和四年為輔郡。

管城縣、新鄭縣,熙寧五年廢州,以二縣隸開封府。元豐八年復州,以縣還來隸。

滎陽縣、滎澤縣,熙寧五年廢為鎮,隸管城縣,元佑元年復。

原武縣,熙寧五年廢為鎮,隸陽武縣,元佑元年復。

景佑元年三月四日,詔曰:「周制九畿,蓋尊寰內;漢設二部,實陪京師。自相宅浚都,夾右滎圃,奚稽扶翊之義,參領防遏之兵。肆先聖之時巡,嘉馳道之所出。留宴耋老,觀省風謠。比覽侍臣之章,請增戎鎮之號。矧車傳旁午,民閭阜蕃,固可以充奉寢園,輔寧都甸。式循廣武之舊,且寵建牙之威。鄭州宜升為節鎮,以奉寧為額。」

滑州[編輯]

滑州:後唐義成軍節度,太平興國元年改武成軍,熙寧五年廢隸開封府。劉豫改為平涼府,紹興九年收復,依舊。

白馬縣,熙寧四年八月十五日,詔白馬縣復為滑州,隸京西,系浮梁,葺城壘,縣還來隸。韋城、胙城縣。熙寧五年廢州,以三縣隸開封府。元豐四年復為州,縣還來隸。

紹興九年四月十二日,同簽書樞密院事、充東京留守、權開封尹王倫言:「今來已交割地界了當,西國軍對界,若有整會事宜,各須州軍文移往來。契勘滑州系在河北岸,其南岸與滑州相對,系是胙城縣。今欲將本縣升作一州軍,乞賜名額,以便文移。所有合置官屬,乞從朝廷一就差注。」詔依,升作胙城軍。

四月十八日,詔新復州縣內,滑州胙城縣已升為胙城軍,權隸東京留守司,令本司量度合置官屬,踏逐辟差。

孟州[編輯]

孟州:政和二年升為濟源郡。

河陰縣,至道三年自河南府來隸。

汜水縣,熙寧三年省縣為行慶關,隸河南府鞏縣,四年復置縣,還隸。五年廢為鎮,隸河陰縣,元豐三年復。

王屋縣,慶曆三年自河南府來隸,四年還隸,熙寧五年復來隸。

蔡州[編輯]

蔡州:宋朝初為防禦州。

確山縣,舊名朗山朗山:原作「郎山」,據《宋史》卷八五《地理志》一改。,大中祥符五年改。

大觀二年十一月九日,詔曰:「王者因督師之地,立節制之名。所以啟公侯之封,大其土宇;崇屏翰之望,衛於京師。乃眷汝南之墟,舊惟豫州之域。控帶淮瀆,密邇浚都。城邑旁連,允為劇郡;賦輿錯出,實雄庶邦。矧乃氣(侯)[候]本於中和,風俗洽於康靜,宜升建牙之號,式厲經武之方。蔡州宜升為淮康軍。」

淮寧府(陳州)[編輯]

陳州:政和二年六月二十六日,提舉詳定《九域圖志》何志同奏:「編修京西南北路一十七州軍圖志,看詳文字,數內上、望次序倒置,或闕郡名。若坊廊鄉里等處名稱,與殿閣或祖宗陵名相犯,及流傳鄙俗,難以書於地誌,垂示久遠。各已參擬改立於傍通格,及冊內貼說進呈。孟州今欲擬立為濟源郡,鄧州欲乞升改為望郡,陳州合依舊為上州。」從之。

淮寧府,舊陳州,上州,宣和元年升為淮寧府。劉豫改為陳州,紹興九年收復,依舊。

順昌府(潁州)[編輯]

順昌府:元豐二年八月二十四日,詔曰:「本朝州郡之別,土廣民眾,則必表以節制之號,況王者舊封之地,顧可以無稱哉 汝陰奧區,東豫舊壤,朕實受胙於先帝,以啟土茅,宜加寵名,(周)[用]顯基命。(穎)[潁]州宜升為順昌軍節度。」(穎)[潁]故團練州,因知州事、天章閣待制羅拯以為言,故下是詔。舊(穎)[潁]州,開寶六年升為防禦。劉豫改為(穎)[潁]州,紹興九年收復,依舊。

汝陰縣,開寶六年移治於州城東南「開寶」二字原無,「於州城」原作「州予城」,並據《宋史》卷八五《地理志》一補、改。

萬壽縣,六年以汝陰百尺鎮為縣,咸平五年徙治舊城東南十里,宣和三年以萬壽縣改泰和縣。

汝州[編輯]

汝州:大觀元年四月初二日,大司成強淵明奏:「契勘曹、滑、汝元系輔郡,昨承 命,京畿四面置輔郡,以拱州為東輔,鄭州為西輔,(穎)[潁]昌府為南輔,開德府為北輔。今來四輔既已升建,其舊系輔郡去處合行改定。所有曹州本系潛邸,已升興仁府號,伏望睿旨改為督府。其滑州系武成軍節度,為緊。汝州系防禦,為上。」從之。

寶豐縣,舊龍興縣,熙寧五年廢為鎮,隸魯山縣,元佑元年復,宣和二年改。

龍興縣,宣和二年改為寶豐縣,紹興九年依舊。

信陽軍(申州、義陽軍)[編輯]

唐申州,開寶九年降為義陽軍。五月十七日,紹降申州為義陽軍,差本縣令知軍,兼鹽曲商稅,其餘縣分並為一路,置司寇參軍、縣尉各一員。

羅山縣,九年廢入信陽縣,雍熙三年復置。

鐘山縣,九年廢入信陽縣。

紹興九年正月五日,詔信陽軍撥隸(准)[淮]西路,從戶部請也。二十年三月十八日,詔信陽軍撥隸湖北路,從本軍請也。

陸海軍,舊汝州,政和五年,以歲比豐登,珍祥屢發,可升為陸海軍節度。劉豫改為防禦州,紹興九年收復,依舊。

皇佑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詔曰:「朕惟有周成憲,二漢故事,分置司輔,以衛中都。內史主風化,司隸察淑慝,皆規畫於千里,以表則於四方。不恢藩翰之嚴,曷大京師之制!宜以京東曹州、京西陳、許、鄭、滑州為輔郡,並隸畿內。曹、滑仍差近侍為知州,置京畿轉運使以按察畿輔。逐州增鈐轄一員,曹州更增都監一員,留屯三千人,以時教閱。若出屯,即於開封府近縣或鄰州徙兵足之。」

至和二年十月十二日,昭罷京畿路轉運(司)各歸元隸路,仍為輔郡。今後所差知州,更不援例遷轉。

熙寧十年三月八日,侍御史知雜蔡確言:「鄭、滑舊為輔郡,屏蔽京師,頃因論者苟欲裁減役人,廢以為縣,所利者小,所害者大。東、西兩京相望數百里,大河之南直抵都城,並無州郡為限,雖有縣鎮,形勢輕弱,非所以輔王畿、強根本也。臣以謂鄭、滑二州皆宜復置謂,原作「請」,據《長編》卷二八一改。。兼州廢尚近,完復亦易,諸般官舍未甚隳壞。若歲月滋久,方圖興葺,所費工力,必須倍多。」奏議未下。

河北路[編輯]

河北路,太平興國二年分河北南路,雍熙四年分東西路,端拱二年並一路,熙寧(二)[六]年復分二路。熙寧六年七月二十七日,詔以河北路分東西兩路。北京、澶、滄、冀、瀛、博、棣棣:原無,據《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補。、雄、霸、恩、德、濱、莫十二州,永靜、乾寧、信安、保定四軍,為東路;真定府,定、相、邢邢:原作「形」,據《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改。、懷、衛、洺、磁、深、祁、趙、保十一州,安肅、永寧、廣信、順安四軍,為西路。

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三日,詳定九域志(葵)[蔡]攸等奏:「今參考擬定下項:清州未有郡名,案州治即舊乾寧軍,大觀二年詔以河清之瑞升為清州,今欲乞以舊軍名為乾寧郡。保州未有郡名,案(地)高祖太和元年分新城置永寧、清苑縣,隋、唐因之。宋朝建隆元年,以清苑縣置保(寨)[塞]軍,太平興國六年升為州。今清苑縣雖廢,而州治正故縣之地,今欲乞為清苑郡。雄州未有郡名,按本州島在易水之南,今欲乞為易陽郡。霸州治永清縣,後永清雖廢,今州治正在故縣之地,今欲乞為永清郡。定州治博陵縣,按州自漢至後魏,或為郡,或為國,並號中山,隋始為博陵,在蠡吾,而蠡吾今為永寧軍,本州島不當因舊額,今欲乞復以中山郡為名。慈州,按《唐書 志》、《廣韻》、《本草》並作『磁』,今州名從省作慈,無所稽考,今欲乞改作磁。」

開德府(澶州)[編輯]

舊澶州:崇寧五年升為開德府節度,宣和二年罷置輔郡。

衛南縣、黎陽縣,雍熙四年自滑州來隸。

臨黃縣,端拱元年廢隸觀城縣。

清豐縣,慶曆四年徙治德清軍。

觀城縣,皇佑元年併入濮陽、頓丘縣,四年復置於水北鎮。

頓邱縣,熙寧六年廢為鎮,隸濮陽縣。

崇寧五年十月二十一日,知澶州李孝壽奏:「本州島實太祖、太宗龍潛之地,真宗巡狩臨幸,遂獲建原廟。元豐五年,又為陛下賜履之邦,乞賜府額。」詔升為開德府。

河間府(瀛州)[編輯]

舊瀛州:為防禦州,大觀二年升為河間府、瀛海軍節度。

高陽縣,開寶二年十二月四日,詔瀛州高陽行縣復舊邑。先是,高陽陷北虜,嘗為邊民躁躪,虜遷其民於縣北三十里為行縣,而無城壁。及朝廷復其疆土,民上訴請完葺故縣而居之,故有是詔。

河間縣,舊縣在州衙前,雍熙中於縣西置平虜寨,景德二年改為肅寧城,三年徙州就今治。

樂壽縣,至道三年自深州來隸。

滄州[編輯]

滄州、保順軍:開寶三年以滄、棣州界保順棣:原注「缺」,據《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補。、吳橋兩鎮置軍。

無棣縣棣:原注「缺」,據《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補。,治平元年徙治保順軍,即縣治置保順軍使,隸滄州。

樂陵縣,熙寧二年徙治咸平鎮。

饒安縣,熙寧五年廢為鎮,隸清池縣。

臨津縣,熙寧六年廢為鎮,隸南皮縣。

棗強縣強:原作「疆」,據《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改。,熙寧元年廢為鎮,隸信都縣,十年復為縣。

武邑縣,嘉佑八年廢為鎮,隸蓨縣,熙寧十年復為縣。

新河縣,熙寧六年廢為鎮,隸南宮縣。

博州[編輯]

博州:聊城縣,淳化三年河決,移州治孝武渡西孝:原作「李」,據《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改。,並縣遷焉。

棣州[編輯]

棣州棣:原注「缺」,據《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補。:建隆二年升為團練州,乾德三年升防禦。

陽信縣陽信:原作「信陽」,據《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改。,建隆四年置。

容城縣,建隆四年以唐廢全忠縣地置。

莫州[編輯]

〔莫州〕:莫縣,熙寧六年廢為鎮,隸河間縣,元佑二年復,十二月復廢為鎮。

長豐縣,熙寧六年廢為鎮,隸任丘縣。

保定縣,宣和七年以軍使改。

德州[編輯]

德州:歸化縣,乾德六年廢,隸德平縣。

德平縣,熙寧六年廢為鎮,隸安德縣。

濱州[編輯]

〔濱州〕:招安縣,熙寧六年廢為鎮,元豐二年復為縣。

大觀元年六月十五日,通判濱州張孝純狀:「契勘濱州在滄州之南,棣州之東棣:原缺,據地理位置補。,青州之北,渤海之西,雖非漢渤海郡,亦漢渤海東南之境。顏師古注《前漢 地理志》,解渤海郡,曰在渤海之濱,因此為名。渤海郡即系是濱州。」從之。

恩州[編輯]

恩州:唐貝州,晉永清軍節度使,慶曆八年改恩州,降軍事。

清河縣,端拱元年徙州北永寧鎮,淳化五年徙今治。

清陽縣,熙寧四年廢為鎮,隸清河縣。

慶曆八年閏正月七日,詔曰:「甘陵舊國,冀土要藩,嘗建高牙,俾殊支郡。偶凶妖之竊發,扇吏卒以相依,輕弄庫兵,共嬰州壘。逮須捕系,始伏誅夷。言念此邦,久陶至化,合懷忠憤,同弭猖狂,輒動匪人,幾成污俗。雖本緣於詿誤,良有玷於和平。宜錫嘉名,且昭善貸。其貝州可降為軍事州,廢永清軍號,仍賜恩州為額。其廣南東路恩州以南恩州為額。」

乾寧軍(清州)[編輯]

乾寧軍:太平興國七年以滄州永安縣升為軍,大觀二年升為清州,政和五年廢為縣。

乾寧縣,太平興國七年以滄州永安縣北(折)[析]置縣來隸,熙寧六年廢為鎮,元符二年復。

熙寧五年八月二十五日,高陽關路安撫使韓忠彥言:「轉運司欲移乾寧軍於滄州乾符寨,廢軍為縣,以避河患,人不以為便。」知滄州趙瞻亦言:「乾寧民心恟懼,皆謂河水頗已順行,又增堤數倍堅固,移軍實有害無利,乞速罷以安邊民。」從之。

(元佑)[元符]二年三月十八日元符:元佑,據《長編》卷五○七改。,河北路都轉運司言:「乾德軍申,舊有乾寧倚郭縣,自商胡口決,人戶流散,廢併入本軍。近年人戶多已歸業,增及萬戶已上,合復為縣。」從之。

崇寧三年三月八日,戶部言:「乾寧軍乾寧縣歸化、定邊兩鄉人戶狀,本軍元有倚郭乾寧一縣,先於熙寧元年內將本縣廢罷入軍,元符元年蒙再複本縣。竊緣自復置縣來,創添役人,不唯止為役錢浩瀚,兼諸般催科,甚是搔擾,乞行廢罷本縣併入本軍,依舊一就通管。」從之。

大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詔:「國家承平垂一百五十年,三有河清之應,越千歲一清之期。今乾寧軍河清踰八百里,凡七晝夜,上天眷佑,敢不欽承!其以乾寧軍為清州,以答天休。布告中外,咸使知之。」

永靜軍[編輯]

永靜軍:唐景州,周降定遠軍,隸滄州。太平興國六年,以軍隸京師,景德元年改今名,嘉佑八年廢,熙寧十年復。

東光縣,太平興國六年自滄州來隸。

阜城縣,淳化元年自冀州來隸,嘉佑八年廢為鎮,隸東光縣,熙寧十年復為縣。

將陵縣,慶曆七年自德州來隸。

信安軍[編輯]

信安軍:太平興國六年,以霸州淤口寨建破虜軍建:原無,據《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補。,仍以霸州永清、文安二縣隸焉。後二縣廢歸霸州,景德三年改今名。

真定府(鎮州)[編輯]

真定府:九門縣,開寶六年廢隸城縣。

石邑縣,六年廢隸獲鹿縣。

井陘縣,熙寧六年廢隸獲鹿、平山二縣,八年復置,徙治天威軍。

靈壽縣,熙寧八年廢為鎮八年:《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作「六年」。,隸行唐縣,元佑二年復。宣和二年以成德軍稱。

相州[編輯]

〔相州〕:鄴縣,熙寧五年廢為鎮,隸臨漳縣。

永和縣,熙寧五年廢為鎮,隸安陽縣。

湯陰縣,宣和二年二月,以縣隸濬州,八月內復來隸。

宣和二年八月十八日,朝請大夫、直秘閣、知相州韓肖胄奏:「契勘本州島舊管四縣,內湯陰縣於今年二月內濬州升為節鎮,割隸去訖。緣本州島系久來節鎮去處,湯陰縣是虜使往回食頓,今割隸濬州,即相州州城之南十五里便屬別州界地分,境土蹙近,不稱大藩,虜使往來,觀望非便。」詔湯陰縣依舊隸相州。

北平軍[編輯]

北平軍:慶曆二年以定州北平寨置軍,四年即北平縣治置軍使,隸定州。

舊定州北平縣,建隆元年自易州來隸。

無極縣,景德二年自祁州來隸。

懷州[編輯]

懷州:建隆元年為團練,後升防禦。

修武縣,熙寧六年廢為鎮,隸武陟縣,元佑元年復。

武德縣,熙寧六年廢為鎮,隸河內縣。

衛州[編輯]

衛州:獲嘉縣,天聖五年自懷州來隸。

衛縣,五年建通利軍,以縣隸焉。熙寧三年軍廢,縣復來隸。六年,廢隸黎陽、汲二縣。

黎陽縣,熙寧三年廢通利軍來隸。

新鄉縣,熙寧六年廢為鎮,隸汲縣,元佑三年復。

通利軍[編輯]

通利軍,端拱元年以滑州黎陽縣置通利軍,縣仍隸焉。天聖元年(年)

洺州[編輯]

洺州:建隆元年升為防禦。

曲周縣,熙寧三年廢為鎮,隸雞澤縣,元佑二年復。

西臨洺縣,熙寧六年廢為鎮,隸永年縣,元佑二年復為縣,九月復為鎮。

深州[編輯]

深州:雍熙四年自州西北舊城徙今治。

靜安縣,太平興國八年,以下博縣建靜安軍,雍熙二年軍廢,縣還以隸。三年,廢下博縣,四年復置,改靜安。

陸澤縣,雍熙四年廢,隸靜安縣。

束鹿縣,淳化二年自真定府來隸。

雍熙四年二月十二日,詔深州:「昨以(大)[犬]戎肆暴,侵我封陲,惟彼生民,被其荼毒,永言隱恤,勿忘於懷,思有改更,庶期安輯。宜以靜安軍為深州治所。」

磁州[編輯]

磁州:昭德縣,熙寧六年廢為鎮,隸滏陽縣。

祁州[編輯]

祁州:端拱二年徙置於真定府鼓城,景德二年升團練州,自鼓城徙治定州蒲陰「蒲陰」二字原脫,據《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補。

蒲陰縣,舊名義豐,太平興國元年改,景佑二年自定州來隸。

鼓城縣,端拱二年自真定府來隸。

深澤縣,熙寧六年廢為鎮,隸鼓城縣,元佑元年復。

保州[編輯]

保州:建隆初以莫州清苑縣置保塞軍,太平興國六年升為州。

保塞縣,建隆元年以莫州清苑縣來隸,太平興國六年改。

慶源府(趙州)[編輯]

慶源府:舊趙州,崇寧四年升為慶源府,仍以慶源軍節度〔稱〕。

柏鄉縣,熙寧五年廢為鎮,隸高邑縣,元佑元年復。

贊皇縣,熙寧五年廢為鎮,隸高邑縣,元佑元年復。

隆平縣,熙寧六年廢為鎮,隸臨城縣,元佑元年復。

宣和元年十月七日,右武郎、廉防使者王寓奏:「仰惟國姓所出之地,實自全趙。在昔神考,深念世本,嘗詔求程嬰、公孫杵臼之遺(祠)[嗣],優加爵號,以旌其義。又命守臣恢大城圍,用壯形勢。昨陛下惟尊姓系,即褒其州為慶源軍。臣茲獲將命,迓客朔塞,道出邢、趙,竊見邢之鹿郡元系英廟所領藩,今已改府曰信德,欲乞趙州慶源軍更升府號,以副群望。」詔慶源軍升為慶源府,依舊軍額。

崇寧四年二月二十五日,詔曰:「冀北奧區,趙郡名壤。胙土命氏,遹祇先德之傳;賜羨流光,大啟後人之慶。昔我藝祖,誕受天命,列聖儲祉,萬方咸休。肆予一人,嗣有神器,夙夜祇懼,惟懷永圖。乃眷此邦,實緊國姓,思假寵靈之侈,宜分旄鉞之榮。式隆王跡之基,永底兆民之阜。宜升為節鎮,仍以慶源軍為額。」因舉人李獻臣等言:「伏讀《趙世家》,稱穆王造父以趙城由此為姓,至春秋時程嬰、公孫杵臼協心戮力,以興趙氏之祀,至襄子因以有國,迄至皇宋,建萬世不拔之基,實本諸此。神宗皇帝深惟國姓之所自,乃詔天下求程嬰、公孫杵臼之遺祠,優加封爵,以報其忠,又命守臣展拓本州城圍,壯大形勢,固所以尊世系而重國本也。今則本州島獨為軍事,事體朘削,非所以稱國家宗姓所出之地。乞建本州島為節鎮軍府,尊大國姓。」故有是命。

信德府(邢州)[編輯]

舊邢州、安國軍:宣和元年升為信德府。

任縣,熙寧五年廢為鎮,隸南和縣,元佑元年復。

平鄉縣,熙寧六年廢為鎮,隸鹿縣,元佑元年復。

堯山縣,熙寧六年廢為鎮,隸內丘縣,元佑元年復。

邢臺縣,宣和二年以龍崗縣改。

濬州[編輯]

濬州:舊通利軍,熙寧三年廢為黎陽縣,隸衛州,元佑元年復為軍。政和五年八月升為州、浚川軍節度,九月又改為平川軍。

衛縣,熙寧三年廢為通利軍,還隸衛州,元佑元年復軍,依舊來隸。

安肅軍[編輯]

安肅軍:太平興國六年以易州宥戎鎮地置靜戎軍,景德元年改,宣和七年升為軍升為軍:疑誤。《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作「宣和七年廢軍為安肅縣」。,隸保州。

安肅縣,太平興國六年以遂城縣三鄉為靜戎縣,景德元年改。

博野縣,熙寧四年自定州來隸,宣和七年以縣兼軍使。

廣信軍[編輯]

廣信軍:太平興國六年以易州遂城縣地置威虜軍,景德二(名)[年]改今名。

遂城縣,太平興國六年自易州來隸。

順安軍[編輯]

順安軍:太平興國六年,以瀛州廢唐興縣置唐興寨,淳化三年升為軍。

高陽縣,至道三年自瀛州來隸,熙寧六年廢為鎮,十年復為縣。

承天軍[編輯]

承天軍,建隆元年以鎮州娘子關建軍關:願作「開」,據《元豐九域志》卷一○改。,仍隸鎮州,後廢。

燕山府路[編輯]

燕山府[編輯]

燕山府:古幽州,漢置涿郡,唐武德元年改為燕州,天寶元年復為幽州,號廣陽郡、永清軍節度,宣和四年十月改為府。燕山府析津縣、宛平縣、昌平縣、良鄉縣、潞縣、武清縣、安次縣、永清縣、清化縣、玉河縣、漷陰縣,並宣和四年十月內復。

廣寧縣,宣和四年十月,以都市縣改。

宣和四年十月五日,詔:「燕京,古之幽州,武王克商,封邵公奭於燕,以燕然山得名。漢置涿郡,唐武德元年改燕州,天寶元年改幽州,舊號廣陽郡,有永清軍節度。燕京宜改為燕山府。」

涿州[編輯]

涿州:漢涿郡地,唐置州,宣和四年十月賜名涿水郡、威行軍節度。宣和四年十月以范陽縣改。

威城縣,宣和四年十月以新城縣改。

歸義縣、固安縣固:原作「周」,據《遼史》卷四○《地理志》改。,並宣和四年十月內復。

檀州[編輯]

檀州:漢漁陽郡地,隋置州,宣和四年十月賜名橫山郡、鎮遠軍節度。

密雲縣,宣和四年十月內復。

盧城縣,宣和四年十月以行唐縣改。

平州[編輯]

平州:漢遼西郡地,隋置州,宣和四年十月賜名海陽郡、撫寧軍節度。

盧龍縣,宣和四年十月復。

臨關縣,宣和四年十月以石城縣改。

馬城縣,宣和四年十月復。

易州[編輯]

易州:漢涿鹿郡地,隋置州,宋朝宣和四年十月賜名遂武郡,防禦。

易水縣、淶〔水〕縣,宣和四年十月復。

安城縣,宣和四年十月以容城縣改。

營州[編輯]

營州:漢遼西郡地,隋置州,宋朝宣和四年十月賜名平盧郡,防禦。

鎮山縣,宣和四年十月以柳城縣改。

順州[編輯]

順州:漢涿郡地,唐置州,宋朝宣和四年十月賜名順興郡,團練。

懷柔縣,宣和四年十月復。

薊州[編輯]

薊州,漢漁陽郡地,唐置州,宋朝宣和四年十月賜名廣川郡,團練。

平虜縣,宣和四年十月以漁陽縣改。

三河縣、玉田縣,宣和四年十月復。

景州[編輯]

景州:北虜置,宋朝宣和四年十月賜名濼川郡,軍事。

遵化縣,宣和四年十月復。

陝西路[編輯]

陝西路,太平興國二年,分河北、河南路,又有陝西府路,後並一路。熙寧五年,分永興、秦鳳二路。今按《元豐九域圖》,除永興一路外,鄜延、環慶、涇原、秦鳳、熙河,分為五路。

熙寧五年十二月十三日,詔以陝西路分為永興軍、秦鳳兩路。京兆府、河中府、陝、延、同、華、耀、邠、鄜、解、慶、虢、商、寧、坊、丹、環十五州、保安軍,為永興軍路;鳳翔府、秦、涇、熙、隴、成、鳳、渭、原、階、河、岷十一州,鎮戎、德順、通遠三軍,為秦鳳路。

大觀二年四月一日,大司成強淵明奏:「稽諸史籍,歷代以來,州郡例着上、望,以第差定貢賦。今陝右、黔南等道新附州軍,乞(今)[令]參立郡名,擬定上、望外,其土貢委尚書戶部下本路轉運司參酌。」從之。

宣和元年四月六日,河東、陝西宣撫司奏:「據環慶路經略司申,承朝廷復奉天縣為醴州,創置環慶路第十將,隨將割屬環慶路管轄。緣本路諸將各有屯駐將兵,其管下縣分戶口不多,所入不足所支,雖蒙將醴州屬本路,卻將邠州永壽縣割屬醴州及寧州定平縣割屬邠州,止是只將本路諸縣遞相割隸,委是逐州轉見供贍不足。今相度,欲乞將邠州相鄰耀州淳化、雲陽兩縣割屬邠州,將定平縣卻割屬寧州,將慶州相鄰寧州襄樂割屬慶州,所(責)[貴]逐州各得均濟。」詔令陝西轉運司相度:「契勘耀州所入財賦摘樁酒稅錢,系應副鄜延等路邊計去處,若將淳化、雲陽兩縣並割屬邠州管轄,不惟雲陽去邠州地里相遠,又於耀州並諸路歲額斛斗顯有妨(關)[闕]。今相度得淳化一縣附近邠州去處,欲將耀州淳化縣割隸邠州,余並依舊。所有淳化縣稅賦,除本州島於第五等內有合納分數外,將餘數自來年夏料應副環慶路,秋料應副鄜延路。今來既割屬環慶路,若依舊令人戶赴兩路輸納,本司契勘得耀州三原縣稅賦自來年夏料合應副鄜延路,秋料卻應副環慶路,其兩縣稅賦多寡(苦)[若]不相遠,今欲互換輸納,其逐縣摘樁酒稅等錢各依舊。」從之。

京兆府[編輯]

京兆府:宣和二年以永興軍稱。

奉天縣,熙寧五年廢乾州復為縣,隸府。

樊(州)[川]縣,三年以萬年縣改三年:疑有脫誤,《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樊川,舊萬年縣,宣和七年改。」

宣和二年三月六日,詔永興軍守臣等銜位並不用軍額,永興軍稱京兆府,成德軍稱真定府。

河中府(蒲州)[編輯]

河中府:榮河縣,舊名寶鼎,大中祥符四年改榮河,隸慶成軍。熙寧元年廢慶成軍,以縣來隸,仍置軍使。

河西縣,開寶五年徙於西關城外。天禧五年,徙府城內通化坊,熙寧三年廢隸河東縣。

永樂縣,熙寧六年廢為鎮,隸河東縣。

龍門縣,舊改為河津縣,紹興元年依舊。

大中祥符四年二月二十八日,詔曰:「寶鼎縣駐蹕所臨,神祠俯邇,允資肅奉,宜示優恩,特建為慶成軍,隸河中府。」續詔改寶鼎曰榮河,令軍使兼知縣事,別置判官一員。四月十七日,詔慶成軍不隸河中府,其榮河縣特置令、簿、尉各一員,隸本軍;置司理、司法參軍各一員,司法兼司糧料事。先是,祀汾陰畢,即榮河縣建慶成軍,仍隸河中府。其官寮雖帶軍額,實領縣事,本以崇奉宮廟,而本府不即給遺禮料,言事者以為非便。至是,以軍直隸京,增置官吏。其太寧宮廟每年祠祭,委知軍行禮。

醴州[編輯]

醴州:政和七年以京兆府奉天縣升為州,劉豫改為永興軍路,紹興九年收復,依舊。

政和八年三月二十八日,陝西、河東、河北路宣撫司奏:「勘會奉天縣復為州,賜名醴州,創置一將,以環慶路第十將為名,見於興平、醴泉、武功三縣招置,隨將割屬環慶路管轄。契勘醴州舊系乾州日,合治永壽、好畤二縣,後廢為縣,內永壽隸邠州,好畤隸鳳翔府。若止復割此兩縣,委是供贍將兵不足。其醴泉、武功二縣,雖見屬永興,緣逐縣附近醴州,乞割隸醴州。」從之。

太平興國二年八月五日,右拾遺李乾言:「諸道藩鎮所管支郡,多俾親吏掌其關市,頗不便於商賈,滯天下之貨。望下令有所統攝,以分方面之權,尊獎王室,亦強幹弱枝之術也。」詔邠、寧、涇、原、渭、鄜、坊、延、丹、陝、虢、襄、均、房、復、鄧、唐、澶、濮、宋、(毫)[亳]、鄆、濟、滄、德、曹、單、青、淄、兗、沂、(具)[貝]、冀、滑、衛、鎮、深、趙、定、祁等州先隸藩鎮,今並直隸京郡,長吏得自奏事。

陝州[編輯]

陝州:湖城縣,太平興國三年自虢州來隸,熙寧四年廢為鎮,隸寶靈縣,元豐元年復為縣隸。

硤石縣,乾德五年移治石壕鎮石:原作「右」,據《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改。,仍割河南永寧縣之胡郭管隸焉。太平興國二年徙今治,三年自虢州來隸,熙寧六年廢隸陝縣。

閿鄉縣,太平興國三年,自虢州來隸。

延安府(延州)[編輯]

延安府:劉豫改為延州,紹興九年收復,依舊。

豐林縣,熙寧五年廢為鎮,隸膚施縣膚:原作「鄜」,據《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改。

金明縣,熙寧五年廢為寨,隸膚施縣膚:原作「鄜」,據《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改。

延水縣,熙寧八年廢為鎮,隸延川縣。

淳化五年五月二十三日,以延州石堡寨為威塞軍。

紹聖四年六月十二日,樞密院言:「鄜延經略司奏,延安府延川縣城形勢不便,難為守御,合依延長、臨真縣例,廢作不可守御縣。」從之。

同州[編輯]

同州:唐正德軍節度,梁為忠武軍,後唐復舊,周降為軍事,宋朝改定國軍節度。

夏陽縣,熙寧三年廢為鎮,隸合陽縣。

沙苑監,乾德三年於同州馮翊、朝城二縣境置監。

華州[編輯]

華州:唐鎮國軍節度,周降為軍事,宋朝初為鎮國軍節度,皇佑五年改鎮潼軍。

蒲城縣,京兆府奉先縣,乾德二年隸同州,開寶四年改為蒲城,天禧四年自同州來隸。

渭南縣,熙寧六年廢為鎮,隸鄭縣,元豐九年復。

清平軍[編輯]

清平軍:大觀元年升鳳翔府清平鎮為軍,隸永興。

乾州[編輯]

乾州:軍事,領三縣,乾德二年以京兆府好畤、邠州永壽二縣來隸。熙寧五年廢州,以奉天縣隸京兆府,永壽縣還舊隸,好畤縣隸鳳翔府。(商州)

商州[編輯]

商州:紹興九年聽金州節制。

紹興九年七月二十一日,陝西路宣諭使周聿、郭浩等言:「乞將虢州隸京西,商州隸金州節制。並金州舊屬京西南路,紹興三年本州島失守,至紹興六年朝廷差郭承宣知州,隸屬川陝宣撫使司,本官措置營田,搜訪遺利,漸次富實。今移帥鄜延,其金州卻合委四川宣撫司選有武勇、諳民事兵官前去鎮守,依舊隸四川宣撫司,庶幾與梁、洋一帶關隘首尾相應。」詔依舊隸四川宣撫司,虢州隸京西,商州聽金州節制。

鄜州[編輯]

〔鄜州〕:鄜城縣,康定二年即縣治建康定軍使,隸本州島。

三川縣,熙寧七年廢為鎮,隸洛交縣。

耀州[編輯]

耀州:後唐順義軍節度,後為團練。

虢州[編輯]

虢州,唐弘農郡,至道三年弘農此處疑有脫文。《元豐九域志》卷三虢州下云:「建隆元年改常農,至道三年改弘農。」,尋改虢郡。

虢略縣,舊名弘農。

朱陽縣,乾德六年廢隸常農縣,太平興國七年復置。

欒川縣,崇寧三年以鎮升為縣。

坊州[編輯]

坊州:昇平縣,熙寧元年廢為鎮,隸宜君縣。

丹州[編輯]

丹州:宜川縣,舊名義川,太平興國元年改,熙寧八年析同州韓城縣新封鄉隸。

咸寧縣,太平興國三年廢入宜川縣。

汾川縣汾:原作「分」,據《元豐九域志》卷三虢州下改。,熙寧三年廢為鎮,隸宜川縣。

雲岩縣岩:原作「嚴」,據《元豐九域志》卷三虢州下改。,熙寧七年廢為鎮,隸宜川縣。

銀州[編輯]

銀州:崇寧四年收復,五年廢為城。

綏德軍[編輯]

綏德軍:治平四年收復,廢為綏德城,元符二年以綏德城為綏德軍。

元豐七年正月十九日元豐:原作「照寧」,據《長編》卷三四二改。,陝西轉運副使范純粹言:「綏德城當夏賊之沖,乞立軍額。」以米脂、義合、浮圖、懷寧、順安、綏平六城咸隸焉。

環州[編輯]

環州:唐靈州方渠鎮,晉置威州,周為環州,後降通遠軍。

通遠縣,舊名通遠,天聖元年改方渠,景佑元年復今名。

慶陽府(慶州)[編輯]

慶陽府:舊慶州,政和七年升為慶陽軍,宣和元年升為府。唐安化節度,後降軍事,建隆元年升團練,四年降軍事,劉豫改為慶州,紹興九年收復,依舊。

同川縣,乾德二年廢隸安化縣。

安化縣,唐安化縣,後改順化,宋朝初為安化,太平興國二年省邠州甘井、寧羌二縣地入焉。

華池縣,並熙寧四年廢。

彭原縣,熙寧三年自寧州來隸。

合水縣,熙寧四年置。

樂蟠縣,熙寧四年廢隸合水縣。

寧州[編輯]

寧州:宣和元年升為興寧軍節度。

定平縣,熙寧五年自邠州來隸。

邠州[編輯]

邠州:永壽縣,乾德二年以縣隸乾州,熙寧五年乾州廢,復來隸。

定邊縣,政和六年建。

涇州[編輯]

涇州:長武縣,咸平四年升長武鎮為縣,五年廢為寨,政和七年升為平涼軍。

渭州[編輯]

〔渭州〕:崇信縣,乾德元年以舊崇信軍地置縣,隸鳳翔府,淳化中隸儀州,熙寧五年儀州廢,來隸。

安化縣,二年析華亭縣地置縣,隸儀州,太平興國八年徙治制勝關,至道元年徙安化鎮,改今名。

儀州[編輯]

儀州:唐義州,軍事,領三縣,乾德二年置安化縣,太平興國元年改,淳化中以鳳翔府崇信縣來隸。熙寧五年廢州,以華亭、安化、崇信三縣隸渭州。

原州[編輯]

〔原州〕:彭陽縣,舊名豐義,太平興國元年改,至道三年自寧州來隸。

西安州[編輯]

西安州:元符二年以南牟會新城建。元(佑)[符]二年五月二十一日,涇原路進築天都、南牟會,諸路築據要害,而各徑直相通。畢工,詔以南牟會新城為西安州。

懷德軍[編輯]

〔懷德軍〕:元平夏城懷德軍:原無,據按《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補。。大觀二年升為威德軍,續改今名。

鎮戎軍[編輯]

鎮戎軍:至道元年以原州故高平縣地置軍元年:《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作「三年」。。

德順軍[編輯]

德順軍:慶曆三年正月二十三日,以渭州平涼縣地籠竿城為德順軍。其地蓋籠竿川,大中祥符四年,知渭州曹瑋上言,隴山之外,坦為兵沖,而州無扞蔽之勢,請兵(成)[戍]守而城之。至是,安撫使王堯臣請建軍也。

鳳翔府[編輯]

〔鳳翔府〕:好畤縣,乾德二年自京兆府隸乾州,熙寧五年乾州廢,以縣隸府。

司竹監,宋朝因唐制,於鳳翔府盩厔縣置監,隸鳳翔府。

隴州[編輯]

〔隴州〕:隴安縣,開寶二年析汧陽縣四鄉置縣。

鳳州[編輯]

〔鳳州〕:開寶監,建隆三年於鳳州兩當縣七房鎮置銀冶,開寶五年升為監,隸鳳州。

鳳州:後唐防禦,建隆四年降團練。五年二月七日,以雄勝軍為雄勝鎮,依舊隸鳳州。

秦州[編輯]

秦州,元佑三年十一月七日,兵部言:「秦州、岷州、階州舊為沿邊,今則收復州郡甚多,恐秦、岷、階州合為次邊。其次嵐、石州已在近里,各無邊面,並令改為次邊,委是經久利便。」又言:「熙河蘭會路沿邊近收復開拓,創建州城堡寨,展套蕃土,甚是闊遠,其秦州合作次邊。」從之。

太平監,秦州清水縣地,開寶五年於秦州清水縣置銀冶,太平興國三年升為監,隸秦州。

鞏州[編輯]

鞏州:皇佑四年以渭州地置古渭寨,熙寧五年建為通遠軍,崇寧三年升為州。

隴西縣,元佑五年建。

通渭縣,崇寧五年以寨升為縣。

通遠軍[編輯]

通遠軍,熙寧五年以唐渭州地古渭寨置軍。

崇寧三年十二月六日,熙河蘭會路經略安撫使王厚奏,乞以通遠軍依舊為渭州,升為節鎮,並乞改差文臣知州,仍乞自朝廷選除。詔通遠軍改為鞏州,仍堂除文臣知州,余不行。

元佑五年十月十六日,三省言:「通遠軍申,乞添置倚郭一縣,以隴西為名,差選人充尉,兼令、簿。」從之。

 方域四 ↑返回頂部 方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