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对山集 (姜溍)/跋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四 对山诗集

作者:姜溍
1868年

八音迭奏而竹声清石声瘠。余每听而异之。昔朱夫子论竹石。有曰英秀后凋之操。坚确不移之姿。夫有如此不俗之质。则自然特异之响发焉。物犹然。而况人乎。尝读姜对山诗。脱臼拔俗。独造乎清癯警新。妙悟绝伦。诵其诗而想其人。可以知本来眉目。萧洒出尘。苟非然者。其发于声者。何以能特异至斯乎。对山以诗尝见知于我王考云石先生。先生每亟称曰殆无烟火口气。遂选入秘阁。于是对山之名益著。今云石集成之年。是集又踵而成之。岂偶然乎哉。对山之胤龟秀。要余一言。余不以无文辞。书此而归之。重旧谊也。戊辰十月下澣。丰壤赵宁夏跋。

对山没。墓草已屡宿矣。哲嗣龟秀,鸿秀掇拾遗诗于散逸之馀。才二册。亟图所传后。悲夫。昔我本生先考孝贞公因曝史之行。自五台山转入枫岳。将以穷毘卢万瀑之胜。我王考忠敬公嘱对山与之俱。对山曾从忠敬公入枫岳。即宿硏也。于是乎行纪焉。次述题咏焉。追步华轴。馀馥至今照耀笥箧。后二十有四年。余入枫岳。山僧往往谈伊时事。津津如昨日。缅忆前休。警咳莫追。俯仰流峙。触緖兴感。想及对山之翩翩文彩。宛在目中。今读其遗编。山中诸作。历历俱在。又不禁愀然增慨也。对山精明安详。资性秀异。枕藉经史。究心实用之学。若可有为于世。而年才中寿。官止一县。命矣夫。龟秀甫从余游。请余一言。对山余三世旧好也。自余龆龀。视为严师。乌可以辞。特叙今昔之感。庸附卷尾。其诗品高下。诸长老言尽之。玆不复赘云。丰壤赵成夏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