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山堂肆考 (四库全书本)/卷145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一百四十四 山堂肆考 卷一百四十五 卷一百四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山堂肆考卷一百四十五 明 彭大翼 撰释教
  
  袁宏汉书浮屠佛也佛者汉言觉也将以觉悟群生也佛地论佛姓释伽号牟尼要览小名天中天按列子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周穆王事之作中天之台又秦始皇时沙门室利房等至帝囚之夜有金人破户以出信此则周秦已有佛矣
  手指天地
  传灯录周昭王二十四年释迦佛生刹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涌金莲花自然捧䨇足分手指天地作狮子吼声年十九出家号天人师住世四十九年将金缕僧迦黎衣𫝊法与摩诃迦叶自一祖迦叶𫝊至三十二祖弘忍又佛运綂纪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中天竺国浄梵王妃摩耶夫人生太子悉达多三十二岁于菩提场中成无上道号佛世尊于周穆王五十六年二月十五日于拘尸罗国婆罗䨇树间入𣵀槃至晋宋周隋等十馀家书并云佛生周庄王九年鲁庄公七年癸巳岁四月八日常星不见至匡王五年七十九岁SKchar于拘尸那城䨇树下葬于回鹿山数说不同并存之以僃参考集览云梵语𣵀槃华言示寂也佛以人SKchar精神常在佛之SKchar示寂而已非真死也楞伽经云𣵀槃乃不生不SKchar之地一切修行之所依世人误认以为SKchar非也
  掌着地界
  维摩经佛以四大海水入大毛孔不挠鱼鳖性彼大海本相如故又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着右手掌中掷过恒河沙国界之外其中人不觉不知不使人有往来想一千世界谓之小千一千小千世界谓之中千一千中千世界谓之大千
  出家
  本相经佛初为太子年十九逾城出家学道勤行精进禅定六年成道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又佛初出家乃于檀特山中学非非想于二月八日明星出时成佛
  出世
  续博物志佛以三月十五夜出世二十九出家三十五得道
  圣人
  吴太宰嚭问孔子曰夫子圣人欤对曰丘博识强记非圣人也又问三王圣人欤对曰三王善用智勇圣非丘所知又问五帝圣人欤对曰五帝善用仁信圣非丘所知又问三皇圣人欤对曰三皇善用时圣非丘所知太宰大骇曰然则孰为圣人乎夫子有间曰丘闻西方有大圣人者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人无能名焉
  仙子
  唐诗西方金仙子崇议乃无明金仙子谓佛也又佛曰空王曰法王曰象王曰轮王曰镫王曰梵帝苏东坡记开元寺吴道子画佛西方真人谁所见衣被七宝从双狻当时修道颇辛苦柏生两肘鸟巢肩初如濛濛隐山玉渐如濯濯出水莲道成一旦就空灭奔会四海悲人天
  佛身
  十住论佛身七处平满谓以两手两肩两足及额也佛地经佛表里八处平满菩萨经佛者有大神力身紫金色韵府西天有佛其形长一丈六尺而黄金色故东坡诗问禅不契前三语施佛空留丈六身
  佛心
  唐宣宗问弘辩禅师何为佛心对曰佛者西方之语华言觉也谓人智慧觉照为心心者佛之别名有万千异号其体惟一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又文粹佛之心以空化执智化也以福利化欲仁化也以縁业化妄术化也以地狱化愚劫化也故中下之人闻其说利而畏之所谓救溺以手救火以水其于生人亦幸矣
  琉璃喉
  三昧经佛咽喉如琉璃筒
  珊瑚口
  大智论佛口色如珊瑚
  珠睂
  璎珞经佛睂象珠火
  金面
  修道经佛面光如金花又月面云眸雪齿金容俱佛像也北魏孝昌三年二月洛阳平等寺金身两目埀泪遍体俱湿时人称为佛汗如此者三日而明年尔朱荣入洛诛戮百官殆尽
  现足
  世尊入般𣵀槃一祖迦叶至双林树间悲恋号泣佛于金棺内现出双足按世尊如来瞿昙南无皆佛号
  化身
  有僧问风穴曰如何是佛穴曰金沙滩头马郎妇世言观音化身按马郎尝见美妇卖鱼遂求为妇妇曰适体不安少安相见未几而SKchar忽有僧来云此菩萨也以锡杖挑骨凌空而去又续玄语录延州有妇人甚有姿色少年子弟悉与狎数岁而没人葬之道左大历中有胡僧敬礼其墓曰斯乃大慈悲喜舍俗之欲无不徇焉此即锁骨菩萨顺縁已尽众人开墓视其骨钩结如锁状遂与起塔马郎妇事大率类此观音大士本是男身化身为女
  马驮经
  大藏一览汉明帝永平二年上偶梦金人巍巍丈六飞至殿庭光明炳耀访问群臣通事舍人𫝊毅对曰臣闻西域有得道者其名曰佛陛下所见得无是乎帝遣博士王遵蔡愔等十八人同往西域求佛法至月氐国遇迦叶摩腾竺法兰二梵僧带白㲲画释迦像经四十二章白马驮之迎至洛阳上大悦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遂译四十二章经中国有三宝自此始摩腾竺法兰二僧皆中天竺人三宝谓道宝经宝师宝也
  龙听法
  隋书经籍志释迦住世教化四十九年天龙人鬼并来听法
  永宁金像
  魏作永宁寺铸金像高一丈八尺者一如中人者十玉像二为九层浮屠掘地筑基下及黄泉浮屠高九十文上刹复高十丈每夜静铃铎声闻十里
  荥阳玉像
  唐高祖仕隋时太宗方幼而病为刻玉像于荥阳佛祠以祈年五代周世宗即位之明年国乏钱乃悉诏毁天下铜佛像以铸钱尝曰吾闻佛说身世为妄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其所惜哉由是群臣皆不敢言
  舍利子
  释氏要览注释迦佛既化弟子阿难等焚其身有骨子如五色珠光莹坚固名曰舍利子因造塔以藏之龙舒心经曰舍利子亦云舍利弗乃佛弟子名以其母眼似舍利弗鸟之眼故因其母而立名或云舍利鸟则此间所谓鹙鸟其眼圆因以舍利称其母此言舍利子若曰妇人舍利者之子也
  法喜妻
  菩萨问维摩居士父母妻子眷属是谁答曰智度为母方便为父法喜为妻慈悲为女善心成实为男毕竟空寂为舍按法喜者谓见法生欢喜也东坡诗曰虽无孔方兄愿有法喜妻
  般若台
  清凉禅师曰夫般若者苦海之慈航昏衢之巨烛也昔陈文达诵金刚经有人入冥府见筑台云此待陈文达按般若梵云般若此云智慧言人受超荐则能智慧也
  兜率宫
  佛生于兜率天亦曰兜率宫
  舍卫城
  世尊凡至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
  妙喜国
  佛言有国名妙喜维摩诘于彼国寂没而来此生也
  金界
  佛书有金色境界佛
  宝洲
  佛书有南无宝洲佛
  蜂台
  蜂台佛诵经台也唐诗把菊坐蜂台
  狮座
  狮子座即佛座也
  铢衣
  唐诗铢衣千古佛
  玉镜
  艺文运光玉镜道茂金轮言佛法妙也
  慈云
  鸡跖集如来慈心如大云䕃注世界艺文慧云匪由触石法雨起乎悲心
  慧日
  头陀寺碑䕃法云于真际则火宅晨凉曜慧日于康衢则重昏夜晓慧日一云佛日唐李士谦善谈玄理有客问三教优劣士谦曰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言三教之道若三光并明也客不能难
  梵轮
  唐诗花没梵轮前梵轮佛镜也又曰仙轮
  福舍
  艺文效彼毗城建兹福舍毗城佛国毗耶城也
  恒沙
  恒沙佛教所施即世界也又佛法之妙境谓之玄津
  法界
  法界谓佛法所施之地尽法界而虚空也
  玉毫光
  玉毫光佛光也艺文玉毫朗照出天人之表
  金粟影
  金粟影佛影也发迹经浄名大士是往古金粟如来又祖庭事苑佛维摩诘是金粟如来
  极乐界
  佛书经言西方浄土以七宝装严无地狱饿鬼禽畜以至蝡动之类常清浄自然无一切杂秽故名浄土其人生莲花中长生不老衣食宅宇随意化成其景序常春无复寒暑大受快乐无一切苦恼故名极乐世界
  大愿船
  浄土文菩萨乘大愿船住生SKchar海就北世界呼引众生上大愿船送至西方如有往者无不得生
  彼㟁
  梵经云波罗密多此云到彼㟁西土俗以佛地为彼㟁盖众生轮回作业之地如在海中故谓之此㟁则佛地所以谓之彼㟁
  此域
  佛家以道为此域
  象教
  象教者如来既化诸大弟想慕不已遂刻木为佛瞻敬之以形象教人也故杜诗曰方知象教力又刘禹锡记自白马东来而人知象教佛衣始𫝊而人知心法
  声闻
  𫝊灯录因声得教者谓之声闻但不了自心于声教上起解或因神通或因瑞相语言运动闻有菩提𣵀槃三阿僧祗劫修成佛者皆属声闻又要览诸佛圣教声闻为上首
  龙音
  十方佛名经有鸾步龙音佛金乘珠藏佛
  螺髻
  世尊于肉髻中出百宝光肉髻如青螺故曰螺髻
  日月灯
  佛名经有三万亿日月灯明佛
  旃檀海
  观佛三昧经有五百𣃼檀海佛
  止观经
  杜诗白首重闻止观经按佛经止能舍乐观能离苦又云止能修心能断贪爱观能修慧能断无明止如定而后能静观则虑而后能得也
  入定影
  初学记轻飞入定影
  浄因
  唐诗年来百事皆无结懽与汤师结浄因浄因即浄业盖禅学也又佛祖不立文字以心𫝊心是谓正因
  胜果
  湖州法华山樵夫得青莲一枝掘地有石匣藏一童子舌根不坏花自舌出是人诵法华经致此胜果因以名其山又法华经有人闻是品能随喜讃善者是人口中常出青莲香
  绀马
  艺文天琴夜下绀马朝翔绀马佛所乘也
  火龙
  艺文如花譬象若火疑龙言佛像也
  真如
  马师云真如有变易岂不闻善知识者能回三毒为三聚浄戒回六贼为六神通回烦恼作菩提回无明作大智若真如无变易是外道也唐僧怀素诗醉里得真如刘禹锡诗心会真如不读经真如谓禅理也
  大觉
  佛妙道有上玄曰大觉曰妙觉又有五觉众生觉声闻觉三乘觉菩萨觉佛觉
  共命鸟
  佛书有共命鸟二首一身即迦陵频伽鸟也
  䕶禅龙
  唐诗鸟聚疑闻法龙参若䕶禅
  优昙花
  见祝寿又苏东坡诗优钵昙花岂有花问师此曲唱谁家已从子美识桃竹更向安期觅𬃷瓜宴坐林间时有虎高眠榻后不闻鸦胜游自古兼支许为采松枝寄一车
  沙门果
  𫝊灯录沙门果非因果之果非有非无非真非妄非生非死无迷无悟不曾出世不入𣵀槃不曾生诸恶道亦不曾为人亦不曾成物亦不曾为诸天常自无为湛然常寂
  毒龙狂象
  唐诗毒龙拏兮赫然狂象奔兮沉醉皆佛家所有事也
  爱马心猿
  艺文三循祛爱马六念静心猿佛言除欲累也
  摩尼珠
  佛珠曰摩尼珠以喻法性圆明清浄不染秽污也故唐诗唯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
  随坐衣
  梵语云尼师坛又云尼师但那此云随坐衣唐言坐具也
  贝叶经
  唐诗贝叶经文手自书西域佛经多以贝多叶书之
  莲花偈
  即佛语也
  禅枝
  庾信安昌寺碑禅枝四静慧室三明杜子美游修觉寺诗禅枝宿众鸟
  心树
  佛教若生心树愿结因芽
  无量心
  慈悲喜舍是四无量心授与饶益是慈相除去衰损是悲相庆慰得舍是喜相忌坏平等是舍相
  不住法
  金刚经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光明照见种种色色又有所谓不住色而行布施谓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也如是布施是不住于相其福徳不可思量又有不住天谓天运无常以成四时也
  梵呗
  梵语呗者华言止断外事盖讃咏之声也清而不浊雄而不猛流而不越凝而不滞远听则汪洋峻雅近听则从容和肃昔曹子建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音清响哀惋独听良久乃摹其节写为梵呗此梵呗所自始也一说梵呗是赵石勒时事
  法供
  佛诸供养中唯法供养最重
  遥源濬波
  文选玄关幽键感而遂通喻法藏也遥源濬波酌而不竭喻法海也
  妙台慧殿
  艺文上微妙之台昇智慧之殿言佛道之至妙也又法华经佛以慈悲为室以通慧为门
  忍草灵花
  唐诗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
  心香意叶
  佛言窗舒意叶室度心香又曰意树发空花心莲吐轻馥
  爱河欲网
  佛言善度爱河能褰欲网
  觉路迷川
  佛经以黄金为绳以界八道故李白归山寄孟浩然诗金绳开觉路宝筏渡迷川
  庄严相
  言佛像之光彩也
  方便门
  方便门佛教也艺文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无生篇
  无生篇释典也文选畅以无生之篇
  无生观
  无生观佛境也又曰无生乡唐诗试将有漏躯聊作无生观
  戒定慧
  白居易文法要有三曰戒定慧戒生定定生慧慧生八万四千法门是三者迭相为用若次第言之则定为慧因戒为定根根植则苗茂因为果树树培则果满无因求满犹梦果也无根求茂犹揠苗也
  律法禅
  白居易问惟宽禅师曰既为禅师法何以说法师曰无上菩提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其致一也譬如江湖淮汉在处立名名虽不一水则无二
  白法玄言
  白法玄言皆禅学也唐诗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
  雕谈妙辩
  雕谈妙辩皆佛论也唐诗雕谈筌奥旨妙辩𠻳玄津
  香积饭
  维摩居士遣八菩萨往众香国礼佛言愿得世尊所食之馀欲以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饭与之
  伊蒲馔
  东汉楚王英诣阙以缣赎罪诏报曰王好黄老之言尚浮屠之教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馔注云伊蒲塞即优蒲塞也或云伊伊兰花蒲即菖蒲花西域以之供佛故曰伊蒲馔
  慧剑
  维摩经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戒珠
  法华经精进修静戒犹如䕶明珠
  见性
  要览禅者定慧之通称明心达理之趋也达磨观此上机縁繁紊乃曰不立文字者恐其执文滞相也直指人心乃见性成佛者明其顿了无生也
  忘心
  黄蘖示要论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一念计生SKchar即落诸魔一念起诸见即落外道凡人皆逐境生心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则境空境空则妄灭若见善相诸佛来迎亦无心随去若见恶相种种现前亦无畏心但自忘心同于法界便得自在
  七灯
  艺文轮断七灯晖灯佛灯也
  三车
  𫝊灯录佛有三车谓羊车鹿车牛车也法达问六祖曰经说三车大牛车与白牛车如何区别祖曰汝自迷背不如坐郤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法华经大白牛肥壮多力以驾宝车盖喻大乘法也古诗有时与我论三车杜诗白牛车远近古禅师语录设有人道得言语尖新中旨趣都总不知必无实行只谓之鹦鹉车可也
  七能
  𫝊灯录嵩神谓元珪禅师曰我神通亚佛师曰汝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佛则十句七能三不能神悚然曰可得闻乎师曰汝能捩上帝东天行而西天曜乎曰不能曰汝能夺地祇融五岳而结四海乎曰不能曰是谓五不能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成空业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佛能知群有性而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縁是谓三不能也空业亦不牢久无縁亦谓无期众生界本无增减
  八解
  八解沙门浴池名佛言英妙八解心高超七花意又云七花屏尘想八解濯芳襟
  三涂六道
  三涂一曰色欲门上尸道天涂界二曰忧欲门中尸道地涂界三曰贪欲门下尸道人涂界六道谓天道人道魔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也唐傅奕曰伪启三涂谬张六道三涂亦曰三恶
  三明六入
  文选气茂三明情超六入三明谓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六入谓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又有六度谓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布施以广义持戒以守信忍辱以为谦精进以思敬禅定以守静智慧以通理是谓六波罗密
  五分法身
  王介甫金陵语录五分法身所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五者皆以超出五阴故戒超色阴定超受阴慧超想阴解脱超行阴解脱知见超识阴
  三玄法门
  古禅师语录体中玄句中玄玄中玄此三玄法门是佛祖正见学人但入得一玄已具正见若不达此三玄别有解悟皆是邪见体中玄即函盖乾坤句句中玄即随波逐浪句玄中玄即截断众流句
  第一机
  云门问卧童长连床上学得是第几机曰第二机云门曰作么生是第一机童曰峭𦂳草鞋
  不二门
  文殊谓维摩诘曰何等是不二法门摩诘默然文殊曰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言语是真入不二法门也又佛教有方便门艺文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超九劫
  初学记始出四门终超九劫四门谓在家男女恶门大惭愧门努力门回向门
  消三幡
  文选消一无于三幡言三幡虽殊消令为一同归于无也三幡色一也色空二也观三也
  三縁
  古禅师语录第一为了自己轮回生死二为绍隆三宝三为六道四生皆令解脱
  四谛
  龙舒心经四谛谓苦集灭道是也苦谓一切生老病死之类集谓一切聚集骨肉之类灭谓坏灭道谓修行之类谛者以理审谛非徒说也经又云见苦断集因灭修道
  三藐
  佛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阿此云无梵语耨多罗此云上梵语三此云正梵语藐此云等梵语菩萨此云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乃无上正等正觉谓无上真性也
  四智
  𫝊灯录四智者谓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所作智六祖谓智通曰若悟三身即名四智三身者清浄法身汝之性也圎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三业
  颜鲁公文如来以身意口三业难调伏也浄尸罗以息其内以行住坐卧四威仪摄善心也明布萨以照其外故曰波罗提木义是汝之师
  四恩
  大乘本生经恩有四种一父母二师长三国主四施主
  三天
  佛家有三天谓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也唐诗三天接画梁又佛书有诸天皆言胜乐之事杜诗诸天合在藤萝外
  八风
  宝积经及大毗婆娑论以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为八风要览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见前排拨名毁不见前讃美为誉见前讃美为称见前排拨名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为乐寒山子诗八风吹不动黄山谷诗八风吹得行
  七圣财
  报恩经人生世间祸福从口生当护于口甚于猛火火能烧一世恶口能烧无数世猛火烧世间财恶口烧七圣财故口舌皆凿身之斧也七圣财谓一信二精进三戒四惭愧五闻舍六忍辱七定慧七者能资用成佛故名财
  三世火
  僧灵一诗灯𫝊三世火树老五株松三世谓去来今也三世火谓灯火常明也
  三昧
  佛法妙处恒在三昧三昧谓调直定也佛言杂记道家云贞一儒者云致一释氏云三昧其义通也言一即有二遂至于三言三即昧在其间反复存之而已
  六通
  华严经一天眼二天耳三地心四宿命五神足六漏尽谓之六通
  四大
  圆觉经我今四大和合所谓毛发爪齿皮肉筋骨脑髓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涎沫津液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六根
  龙舒心经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界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界眼识色处为眼识界耳闻声处为耳识界并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谓之六识界摠为十八界
  五蕴
  道院集五蕴谓色受想行识也色谓色身有形或黄或白是也受谓一切受苦受乐受用是也想谓一切思念是也行谓所行之事识谓晓解世间事五蕴即五阴
  六宗
  达磨祖师立六宗一曰有相宗二曰无相宗三曰定慧宗四曰戒行宗五曰无碍宗六曰寂静宗又𫝊灯录有五宗曰临济宗曰沩仰宗曰曹洞宗曰云门宗曰法眼宗又有三宗曰眼宗耳宗心宗
  八正
  八正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如来开此八者大䕃其人交䘮失于道者
  五衍
  文选如来乘五衍之安车又云凭五衍之载拯溺逝川言人为不善有如逝川之流而如来教化之使济也
  成佛在罗汉之先
  广额屠儿在涅槃会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按屠儿广额日杀千羊而能发心成佛在诸大菩萨及阿罗汉之先所谓一日克己天下归仁固有是理
  成佛在弥陀之后
  佛经如观音大势至文殊普贤皆久已造佛境而不肯成佛普贤则广大修习圎满未退名未息愿文殊则深入善权广化众生故未取道观世音于阿弥陀佛灭后成等正觉号普光功徳山王如来大势至继观音成佛号善住功德宝王如来至文殊为七佛导师又云过去无鞅数佛皆其弟子成佛之时以恒沙诸佛世界为一佛刹则诸佛功徳未有如文殊者也
  武后造寺
  唐武则天建佛寺御史张廷珪上疏曰佛者以觉知为义因心而成不可以诸相见故经云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有邪行不能见如来又云如者不生来者不灭又道院集晁迥曰本觉为如今觉为来故曰如来
  阿育造塔
  文公谭苑钱镠曰释伽真身舍利塔见于明州鄞县阿育王所造八万四千而此震旦得十九之一也宋太宗命取舍利禁中度开宝寺地造浮屠十一级以藏舍利上谓近臣曰我曩世尝亲佛座但未通宿命不能了了见之
  梁武舍身
  梁武帝本纪帝溺信佛道凡三舍身日止一食膳无鲜腴唯豆羮粝饭而已身衣布衣侯景之乱以所求不供忧愤成疾崩于浄居殿
  后主顿颡
  江南野史李后主酷信浮屠朝退与后上僧伽帽衣袈裟诵佛书拜跪顿颡至为瘤赘亲为桑门削作厕简子试之腮颊少涩滞者再为治之其手不扠学佛握印而行僧犯奸有司具牍还俗后主令礼佛三百拜免刑
  迎骨
  唐韩愈迁刑部侍郎宪宗遣使往凤翔法门寺塔迎佛指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民瞻奉施舍惟恐弗及至为夷法灼身体委珎贝腾踏于路愈闻恶之表谏乞付有司投诸水火佛如有灵能作祸福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大怒贬愈潮州刺史
  献牙
  五代时有僧游西域得佛牙以献明宗以示大臣赵凤言世𫝊佛牙火不能伤请验其真伪因以斧斫之应手而碎方是时宫中施物已及数千因凤碎之乃止






  山堂肆考卷一百四十五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