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广濑文集/卷七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六 广濑文集
卷七
作者:李野淳
卷八

杂著[编辑]

心箴图[编辑]

兰溪范氏曰。茫茫堪舆。俯仰无垠。人于其间。眇然有身。是身之微。太仓稊米。参为三才。曰惟心尔。往古来今。孰无此心。心为形役。乃兽乃禽。惟口耳目。手足动静。投间抵隙。为厥心病。一心之微。众欲攻之。其与存者。呜呼几希。君子存诚。克念克敬。天君泰然。百軆从令。心箴。○问所载范箴。不知范从谁学。朱子曰。不曾从人。但他自见得到。说得此件物事如此好。向见吕伯恭。甚忽之。问似恁地说话人。也多说得到。须取他则甚。曰正为少见。有人能说得如此者。此意盖有在也。

云峯胡氏曰。念即思之谓。而敬即存诚之方也。一诚足以消万伪。一敬足以敌千邪。所谓先立乎其大者。莫切于此。

先祖曰。范氏论心极盛。而末以诚敬二字结之。虽似见缺然。言虽短而意实无竆。不为病也。

野淳尝读范箴。偶有感发默契于心者。妄成一图。冀为自家观省之助。窃谓外圆者其堪也。内方者其舆也。又内而一圆圈者。吾人方寸之状也。于是而其全篇之逐句排塡。俱有意思。首二句字字分书上下。相与对置。俯仰有若其势之悬绝者然。盖寓其茫茫无垠之象也。人于其间四句。极细底其字軆。以见是身之微果眇然太仓之米。而其横书者则象其间有身。其竖书者则象平正直立。又其统四句而各得以分列整贴于四方者则象人之四軆俱备也。如平正直立四軆俱备等语。虽箴中所不及者。然既有堪舆之图方寸之圈。则必如此然后。乃得浑圆耳。至于参为三才二句。特大底其字样。是无他。固心軆至大。而要以表参三之重者也。其下八句。辄傍大底字而细细塡书其间。是则人失心軆之正大。而莫非投间抵隙。为厥心病之状也。右之四围环书而必著心字幺眇于其内者。一微众攻之象也。左之因仍对待而只著存字孤单于其中者。存者几希之义也。及夫终四句。特占其中央而居之。乃一心之主宰骨子。而为百軆从令之象也。於乎。君子之存心。夫如此然后。始得以无愧于参为三才矣。顾此图虽不敢自谓尽其精微。其亦庶几于范氏之心者耶。

仁说前图[编辑]

仁说后图[编辑]

朱子曰。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摠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已矣。请试详之。盖天地之心。其德有四。曰元亨利贞。而元无不统。其运行焉则为春夏秋冬之序。而春生之气。无所不通。故人之为心。其德亦有四。曰仁义礼智。而仁无不包。其发用焉则为爱恭宜别之情。而恻隐之心。无所不贯。故论天地之心者曰乾元坤元。则四德之軆用。不待悉数而足。论人心之妙者则曰仁人心也。则四德之軆用。亦不待遍举而该。盖仁之为道。乃天地生物之心。即物而在情之未发。而此軆已具。情之既发而其用不竆。诚能軆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莫不在是。此孔门之教。所以必使学者汲汲于求仁也。其言有曰克己复礼为仁。言能克去己私。复乎天理。则此心之軆无不在。而此心之用无不行也。又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则亦所以存此心也。又曰事亲孝事兄弟及物恕。则亦所以行此心也。又曰求仁得仁。则以让国而逃。谏伐而饿。为能不失乎此心也。又曰杀身成仁。则以欲甚于生。恶甚于死。为能不害乎此心也。此心何心也。在天地则坱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包四德而贯四端者也。或曰若子之言。则程子所谓爱情仁性。不可以爱为仁者非欤。曰不然。程子之所谓。以爱之发而名仁者也吾之所论。以爱之理而名仁者也。盖所谓情性者。虽其分域之不同。然其脉络之通。各有攸属者。则曷尝判然离绝而不相管哉。吾方病夫学者诵程子之言而不求其意。遂至于判然离爱而言仁。故特论此。以发明其遗意。而子顾以为异乎程子之说。不亦误哉。或曰程氏之徒言仁多矣。盖有谓爱非仁而以万物与我为一。为仁之軆者矣。亦有谓爱非仁而以心有知觉。释仁之名者矣。今子之言若是。然则彼皆非欤。曰彼谓物我为一者。可以见仁之无不爱矣。而非仁之所以为軆之真也。彼谓心有知觉者。可以见仁之包乎智矣。而非仁之所以得名之实也。观孔子答子贡博施济众之问。与程子所谓觉不可以训仁者。则可见矣。子尚安得复以此而论仁哉。抑泛言同軆者。使人含糊昏缓而无警切之功。其弊或至于认物为己者有之矣。专言知觉者。使人张皇迫躁而无沈潜之味。其弊或至于认欲为理者有之矣。一忘一助二者。盖胥失之。而知觉之云者。于圣门所示乐山能守之气象。尤不相似。子尚安得复以此而论仁哉。因并记其语。作仁说。仁说

右图。野淳谨因川沙先生所画成而妄加改动者也。按本图往往似有条例之违碍。是则或出于传写之误。未可知也。独于其抄节排列之间。有以物我之真。承之于存此心之下。心有之实。承之于行此心之下。窃窥其意。为其有上段軆用二字。而要如此连属故尔。可谓简约紧切。然恐于本文旨义。未必其十分无可疑。故乃敢别为条画如右。以备参互观玩。亦未知此其为果能无可疑也。

念虑思志意图[编辑]

先祖曰。念虑思志意之辨。性理大全诸儒说中详之。惟在沈潜玩味。久自见得。就其中而约言之。陈安卿曰。思虑念虑之类。皆意之属。此说通矣。今若参他书细分之。念字韵会训常思也。古字作念。盖逐顷逐刻。此心所在谓之念。念者以今心为义也。故曰一念俄顷之间曰念念不忘云。虑韵会思有所图曰虑。此与对同磨勘之说可通看。但思有所图。正训字义对同磨勘。乃就临事用虑处说。亦不可混耳。思韵会念也。然念不足以尽思义。念浅而思深。念踈而思密。盖心省求通之谓。亦事物上心之谓也。志意。朱子曰志是心之所之。一直去底。意又是志之经营往来底。亦主张要恁地。某谓是五者。皆心之为。善恶皆可言之。其欲去恶而从善。亦在主敬与明理而已。今于日用常行处。要见五字名理指的。如公之不计艰险。作此远游志也。此心随事发一念。要如何为之意也。时时刻刻。今顷所在之心念也。因而有所图虞虑也。文字义理。眇绵寻绎。事物酬应。新旧省记思也。而其中志意思三者尤重。志欲其正大诚确而不变。故孔子有志学志道志仁之训。孟子有尚志持志之教。意为善恶之几。毫厘之差。已陷于坑堑。故曾子云必谨其独。朱子云防意如城。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故箕子曰。思曰睿。睿作圣。孔子曰。君子有九思。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答金而精书。

静存斋箴图[编辑]

先祖曰。皇降吾衷。本真而静。云胡末渝。斲丧其性。外物胶扰。日以心竞。情炽欲荡。百虑千歧。颠冥不止。老洫堪悲。不求其本。曷能存之。其本伊何。主静为则。观天之道。元自贞发。察地之用。辟是翕力。反躬艮背。验其一理。外无妄接。肃如军垒。内无妄念。湛如止水。靡有将迎。恒存戒惧。一軆渊微。万理森具。迨其应用。游刃庶务。由定而明。曲当时措。各止其止。动亦静尔。非若老佛。静耽动鄙。堕落一边。沦常灭法。嗟维此义。圣贤遗躅。孔云定静。孟论夜气。周程益阐。杨罗深味。至于延平。以诏考亭。考亭始入。由此门庭。遂大用敬。集厥大成。在我后学。宁不遵式。静以立本。敬贯本末。交致其功。久乃有得。直谅吾友。力于古学。有契于此。揭之斋额。执此明彼。匪遗其一。同我兰臭。惠我丽泽。我用作箴。于胥勖兮。静存斋箴。为驹城李仲久甫作。○答李仲久书曰。俯索斋铭。此是义理源头。至微至密处。凡系支辞剩义。悉务刊落。然而静存二字。终是一边道理。故箴之中末。不得不说及动处。又以敬幷言之。

自修铭图[编辑]

草庐吴氏澄曰。养天性。治天情。正天官。尽天伦。奚而养。奚而治。奚而正。奚而尽。未知之则究之。既知之则践之。究者何。竆其理。践者何。履其事。若何而为仁义礼智之道。若何而为喜怒哀惧爱恶之节。若何而为耳目口鼻四支之则。若何而为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常。探其所以然。究其所当然。是之谓竆其理。存之于心则如此。见之于事则如此。行之于身则又如此。内而施之于家则如此。外而推之于人则如此。大而措之于天下则又如此。躬行之焉。力践之焉。是之谓履其事。然则其先如之何。曰立诚而居敬。自修铭。

○右铭。草庐吴氏所述。用寓自修之义者。野淳妄就而为图。盖为学虽多端。其自修于己。以求得夫心法切要处。即不过竆践二者而已。知之不精则无以致融贯会通之妙。行之不力则无以臻居安资深之域。然竆格不贵于玄远而贵于平实。践履不难于暂顷而难于接续。此又诚敬之所以为基本主宰也。故铭中特以四字结之。夫居敬功深则心静理明。泛应曲当。而立诚益以固。立诚工熟则见得真实。事为无妄。而居敬益以密。所谓相资互益者。非此而何。今欲下手著力以求得夫心法切要处。盍于此尽意焉。或谓草庐本意。以立诚属之于竆理。居敬属之于履事。然互相看实得之。是岂如此局定者耶。○此以下五图。出自端要十图。盖十图之目。一天命,二自修,三小学题辞,四大学纲条紧要,五圣学十图总括,六心统性情,七玉山讲义,八心动静,九人心道心精一执中,十屏铭。凡此十图自为一书。甚浩穰不能别刊。故折其半附见于此。

小学题辞图[编辑]

朱子曰。元亨利贞。天道之常。仁义礼智。人性之纲。凡此厥初。无有不善。蔼然四端。随感而见。爱亲敬兄。忠君弟长。是曰秉彝。有顺无疆。惟圣性者。浩浩其天。不加毫末。万善足焉。众人蚩蚩。物欲交蔽。乃颓其纲。安此暴弃。惟圣斯恻。建学立师。以培其根。以达其支。小学之方。洒扫应对。入孝出恭。动罔或悖。行有馀力。诵诗读书。咏歌舞蹈。思罔或逾。竆理修身。斯学之大。明命赫然。罔有内外。德崇业广。乃复其初。昔非不足。今岂有馀。世远人亡。经残教弛。蒙养弗端。长益浮靡。乡无善俗。世乏良材。利欲纷挐。异言喧豗。幸玆秉彝。极天罔坠。爰辑旧闻。庶觉来裔。嗟嗟小子。敬受此书。匪我言耄。惟圣之谟。小学题辞。

○右图。野淳谨仿夙兴夜寐箴图样而作。先祖之因小学目录而为图者。已尽之矣。然先祖小学图下小说曰。小学大学。相待而成。所以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故或问得以通论。而于此两图。可以兼收相备。今此图所载。则其曰竆理修身。德崇业广云者。实一图而兼该其义。然则如此条画分列。亦庶几不戾乎朱子立教之本。先祖发明之旨也欤。中层之以小学大学相对者。是全图腹脏。其末圈开学云者。此取程氏愈之说。而亦与小学大学之学相照应。当日搜辑成编之意。即此是尔。至若学之所以成始成终。壹是皆以敬为本。今涵养之圈。虽主本源。而实亦程子所云须用敬之义也。或问分大小之学。而敬则合而言之。凡求题辞一篇之要。亦不外乎是。故敬受此书之敬字。微露其意于辞句将终之际。斯果非由此以进乎其大之本哉。

大学纲条用处紧要图[编辑]

先祖曰。大学一书。朱子以为行程节次。然论其用处则各有紧要。明明德在顾𬤊明命。新民在日新又新。止至善在切磋琢磨缉煕敬止。此三纲领紧要处。至于格物致知。在因其所知益竆至极。诚意在毋自欺慎其独。正心修身在察四有存三无。修身齐家在察五辟去二偏。齐家治国在孝悌慈仁让忠恕。治国平天下在絜矩。此八条目紧要处。答李平叔书。

又曰朱子大学或问。以小学为大学之根本。而其通而为一之工夫。则又以敬为大本。小学虽释以小子之学。入大学后。亦不可舍此而专事大学也。故曰圣学所以成始成终。小学所以成始。大学所以成终也。以作室比之。小学则如修正基址而备其材木也。大学则如大厦千万间结构于基址也。修正基址而不构其室则是无终也。欲构大厦千万间而不修基址则亦不能构矣。故为圣学之始终矣。小学题辞亦曰以培其根。以达其支。小学所以培其根也。大学所以达其支也。此外虽讲他书。而其工夫皆为大厦千万间修糚所入矣。戊辰经筵启。

○右图。野淳亦依先祖书而僭成之。以对小学之图。凡养德性而立根本。在乎小学。广规模而达干支。在乎大学。然纲条之各有紧要。亦如其各有功效而有结。有志于修己治人之极功者。只合就此而紧著眼猛著力。要之大学一部。尽在于是。而先祖絜要教人之意。更无以加之矣。至于敬为一贯之妙。已揭于先祖小大学图后。而又见于经筵启者有如彼。故敢据依而有所妄补于图末焉。

玉山讲义图[编辑]

后图[编辑]

朱子曰。大凡天之生物。各付一性。性非有物。只是一个道理之在我者耳。故性之所以为軆。只是仁义礼智信五字。后世言性者。多杂佛老而言。作知觉心意看了。非性字本指也。五者之中。所谓信者。是个真实无妄底道理。如仁义礼智。皆真实无妄者也。故信字更不须说。盖仁是温和慈爱底道理。义是断制裁割底道理。礼是恭敬撙节底道理。智是分别是非底道理。凡此四者具于人心。乃是性之本軆。方其未发。漠然无形象之可见。及其发而为用。则仁为恻隐。义为羞恶。礼为恭敬。智为是非。随事发见。各有苗脉。所谓情也。故曰恻隐仁之端。羞恶义之端。恭敬礼之端。是非智之端。谓之端者。犹有物在中而不可见。必因其端緖发见于外然后。可得而寻也。盖一心之中。仁义礼智。各有界限。而性情軆用。又自各有分别。四者之中。又自得见仁义两字。是个大界限。如天地造化。四序流行。而其实不过一阴一阳而已。又仁是生底意思。通贯周流于四者之中。仁固仁之本軆。义则仁之断制。礼则仁之节文。智则仁之分别。正如春之生气。贯彻四时。春则生之生也。夏则生之长也。秋则生之收也。冬则生之藏也。故程子谓四德之元。犹五常之仁。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正谓此也。孔子只言仁。以其专言者言之也。故但言仁而仁义礼智皆在其中。孟子兼言义。以其偏言者言之也。然亦不是于孔子所言之外。添入一个义字。但于一理之中。分别出来耳。其又兼言礼智。亦是如此。盖礼又是仁之著。智又是义之藏。而仁之一字。未尝不流行乎四者之中也。若论軆用。亦有两说。盖以仁存于心而义形于外言之。则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而以仁义相为軆用。若以仁对恻隐义对羞恶而言。则就其一理之中。又以未发已发相为軆用。若认得熟看得透。则玲珑穿穴。纵横颠倒。无处不通。而日用之间。行著习察。无不是著工夫处矣。玉山讲义。

○右上图大山先生作。后图野淳妄为略加改动者也。盖上图所谓未发之前已发之际云者。此虽本文所无有而实仿仁说图而为之。则此本朱子说也。非大山之彊自搀插者。又仁义是大界限之下。承之以礼是仁之著智是义之藏二句。此则移易本文上下。而其间架条理。极精密无孔隙矣。馀外往往一二字变换者。莫非有精神意思。是岂可易而论者哉。然野淳一从本文。谨此别附于后。如信是无妄底道理及四德皆真实一节。虽失本文次第。然是则为图而列之。有不得不尔。其他则恐未必尽然耳。且以野淳区区言之。全篇统论。即不过仁义礼智性情軆用。而其灿然备具者有如彼。则凡为图表章之际。阙一不可。至于軆用则已见于仁说图。故意者大山因而阙之。然讲义问答。本于仁义軆用。则恐不合使本面关锁。却没其实。故并排于图末。大抵于此认得不熟。看得不透。则正所谓自己分上。元无工夫者。彼日用间行著习察之戒。真个是一副当打开也。此亦当以克敬为本。朱子曰人虽欲仁而或不敬则无以致求仁之功。其示人有如是夫。更按先祖所藏朱子大全旧本。就其中紧要处。辄有圈点。今此讲义。其于所谓情也之情字。若论軆用之軆用两字。果有特加标圈。始信野淳谬论之犹或少罪也。

心统性情图[编辑]

林隐程氏曰。一心之中。人所禀受于天者。只有仁义礼智信而已。由其軆之寂然不动则为性。由其用之感而遂通则为情。故情与性。皆统于心。然性也有二义。自禀受阴阳五行之理言。则为本然之性。为固有之性。为天地之性。自禀受阴阳五行之气言。则有得其清者。有得其浊者。有清多浊少者。有浊多清少者。是为气质之性。惟其气禀不同。故有智愚贤不肖之分。此所以理同而气异也。及其心感物而动。则其发也有仁义礼智四者之别。盖以理言也。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之名。盖以气言也。理固无不善者。气则动必中节合于理然后为尽善。苟不中节而逆于理。则为私情为人欲而入于恶矣。至四端之目。孟子所以不及信之端者。信为实有之理。以其丽在四端之中。故不复言也。心统性情图说。

又曰心不统性则无以致其未发之中而性易凿。心不统情则无以致其中节之和而情易荡。上同又曰合而言之则性即气气即性。盖未始相离也。初岂有所谓本然之性。而又有所谓气质之性哉。分而言之则性自性气自气。又未始相杂也。岂无所谓本然之性。又岂无所谓气禀之性哉。感通之谓情则四端者理之发。七情者气之发也。理气说。○先祖云此专用朱子语。又曰兼理气以言心则纯粹之中。不可不矫其糅杂之气。统性情以言心则定静之中。不可不谨其发动之情。然四端理之发则軆用之相贯。七情气之发则善恶之相反。不可不审。天道性心说。○朱子曰。仁义礼智性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以仁爱以义恶以礼让以智知者心也。性者心之理也。情者心之用也。心者性情之主也。元亨利贞说。又曰四端是理之发。七情是气之发。语类○勉斋黄氏曰。性固为气质所杂矣。然方其未发。此心湛然。物欲不生。则气虽偏而理自正。气虽昏而理自明。气虽有赢乏而理则无胜负。及其感物而动。则或气动而理随之。或理动而气挟之。性理大全。又曰人指此身而言。道指此理而言。发于此身者则如喜怒哀乐是也。发于此理者则仁义礼智是也。文集○先祖曰。理气合而为心。自然有虚灵知觉之妙。静而具众理性也。而盛贮该载此性者心也。动而应万事情也。而敷施发用此情者亦心也。故曰心统性情。答奇明彦书。又曰虚灵在上。是心之本軆。知觉在下。乃所以应接事物者也。己巳筵启。又曰程林隐以性之本軆为天地之性。盖气之在人者。谓之气质之性。故理之在人者。可名之曰天地之性也。答李平叔书。又曰兼理气统性情者心也。而性发为情之际。乃一心之机微。万化之枢要。善恶之所由分也。学者诚能一于持敬。不昧理欲而尤致谨于此。未发而存养之功深。已发而省察之习熟。真积力久而不已焉。则所谓精一执中之圣学。存軆应用之心法。皆可不待外求而得之于此矣。心统性情图下说。又曰以性之一字言之。子思所谓天命之性。孟子所谓性善之性。此二性字。将非就理气赋与之中而指此理源头本然处言之乎。由其所指者在理不在气。故可谓之纯善无恶。若以理气不相离之故而欲兼气为说。则已不是性之本然矣。夫以子思孟子洞见道軆之全而立言如此者。诚以为杂气而言性则无以见性之本善故也。至于后世程张诸子之出然后。不得已而有气质之性之论。亦非求多而立异也。所指而言者。在乎禀生之后则又不得统以本然之性称之也。故愚以为情之有四端七情之分。犹性之有本然气禀之异也。然则其于性也。既可以理气分言之。至于情。独不可以理气分言之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何从而发乎。发于仁义礼智之性焉尔。喜怒哀惧爱恶欲何从而发乎。外物触其形而动于中。缘境而出焉尔。四端之发。孟子既谓之心。则心固理气之合也。然而所指而言者则主于理何也。仁义礼智之性。粹然在中。而四者其端緖也。七情之发。程子谓之动于中。朱子谓之各有攸当。则固亦兼理气也。然而所指而言者则在乎气何也。外物之来。易感而先动者。莫如形气。而七者其苗脉也。安有在中为纯理。而才发为杂气。外感则形气。而其发顾为理不为气耶。四端皆善也。故曰无四者之心非人也。而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七情本善而易流于恶。故其发而中节者。乃谓之和。一有之而不能察则心已不得其正矣。由是观之。二者虽曰皆不外乎理气。而因其所从来。各指其所主而言之。则谓之某为理某为气。何不可之有乎。又曰夫四端非无气。七情非无理。非徒公言之。某亦言之。然其所见始同而终异者无他。公意以为四端七情皆兼理气。同实异名。不可分属理气。某意以谓就异中而见其有同。故二者固多有浑沦言之。就同中而知其有异。则二者所就而言。本自有主理主气之不同。分属何不可之有。又曰天地之性。固专指理。不知此际只有理。还无气乎。天下未有无气之理。则非只有理。然犹可以专指理言。则气质之性。虽杂理气。宁不可指气而言之乎。一则理为主。故就理言。一则气为主。故就气言耳。四端非无气而但云理之发。七情非无理而但云气之发。其义亦犹是也。又曰浑沦而言则七情兼理气。不待多言而明矣。若以七情对四端而各以其分言之。七情之于气。犹四端之于理也。其发各有血脉。其名皆有所指。故可随其所主而分属之耳。且四端感物而动。固不异于七情。但四则理发而气随之。七则气发而理乘之耳。又曰正心章喜怒忧惧四者之所以易为心病者。正缘气之所发。虽本善而易流于恶故然耳。若四端之理发则何遽有此病乎。又何得谓心有所恻隐则不得其正。心有所羞恶则不得其正云尔耶。定性书曰。人之情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第能于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亦可见外诱之不足恶云云。夫所谓易发而难制者。是为理耶。为气耶。为理则安有难制。惟是气。故决骤而难驭耳。又况怒是理发。安有忘怒而观理。惟是气发。故云忘怒而观理。是乃以理御气之谓也。然则引此语以证七情之属气。何为而不相似乎。答奇明彦书。又曰四七分理气。近又见程林隐心统性情图。正用此说。录在别纸。可信鄙说非出于妄见也。答赵士敬书。○孟子论四端以为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夫有是四端而欲其扩而充之。则四端是理之发者。是固然矣。程子论七情以为情既炽而益荡。其性凿矣。故觉者约其情。使合于中。则七情是气之发者。不亦然乎。以是观之。四端七情之分属理气。自不须疑。而四端七情之名义。固各有所以然。不可不察也。高峯四七后说。○按先祖答书。有曰能辨旧见之差于毫忽之微。顿改以从新意。甚善甚善。○夫人有一心。心具一性。性之发为情。则亦一而已矣。今判而贰之。不几于二歧乎。且既二之矣。则亦不可以复浑言欤。曰非然也。性之在中也。固因气以为地。而其动而为情也。又挟气以为资。故统以未发者为大本。已发者为大用。则言七而四在其中。即其合而析言之则一情之中。其原乎性命之正者。粹然而无不善。其缘乎形气之境者。私而或不善。其私正之分。自根本而已然。虽欲浑而杂之而不可得也。虽然四端之所随。即七情之气。而七情之所乘。即四端之理也。妙合混融。元不相离。则又岂有彼此之间隔哉。就异而见其有同。故浑沦言之者有之。就同而见其有异。故分别言之而无不可。所谓一而二二而一者也。且二情之发。非齐头俱动。并辔偕出。又非各占一边而自为动静也。随事而感。互相资乘。而但于其中。见其有主理主气之分耳。亦何有二歧之疑哉。彼见理气之不离而谓四端亦气发者。固见一而不知二。其弊也鹘囵无别。而其或专主分开。不相统一。至谓七情不可谓性发。则又见异而不知同。其弊也阔疏不情。须是平心易气。四平放下。合之会于一而无间。析之极其精而不乱。然后方是周遍亭当。不落于一偏之弊矣。大山四七说。

○右上图林隐程氏作。自有其说矣。其下图野淳因其已成底而妄有增损于其间。窃看先祖之推原圣贤立言垂教之意。而更以中下二图继之于程图之后者。昭如日星。今且此图其与圣学图中所载者。名号既同而旨义亦无甚异。无复叠床。独念四七理气之辨。虽以高峯亦始违而终合。其已为千古断案无疑。而尚恐有馀论之纷纭。故野淳于是不计僭逾。特揭此二图。而又以先祖数书系之。益见先祖之妙契于朱子者如此。而初不待朱子说见于语类。而实出于先祖之所自得。高峯一书。又说分开底道理极分晓。凡会众说而通融为一团。自有所理气之分明历落。八窗之玲珑洞开。夫然后使俗学归于正而无或有认气为性之弊也。又先祖有云义理之学。精微之致。必须大著心胸。高著眼目。切勿先以一说为主。虚心平气。徐观其意趣。分而为二而不害其未尝离。合而为一而实归于不相杂。乃为周悉而无偏也。说与人者。於乎至矣。大山所著四七说。正有功于发明馀旨。故玆并附焉。

读心经讲录刊补[编辑]

心讲刊补。如九峯之于书传。其敬义章以上。大山所手编是正。而以下则门人沙老兄弟相与续成者也。当初持平公宗敬承命撰辑。未及就而卒。沙老与其季上舍宗燮缅先师之遗意。悼贤仲之径逝。留精劳腕。方且勘了一通。而上舍公又不幸。沙老岿然独存。益复寥廓。而犹且孶孶不懈。月磨岁积。极其精切。又相与往复于当世知旧。期至于无复可改而后已。凡四易稿而始得整顿。盖润色之则皆沙老之功也。野淳亦尝与闻其去取之议。凡援据发明之际。不立一毫私智。详而不蔓。简而不略。真得注家之軆而为吾学之宝诀也。李校理致道氏尝曰此解规模。比朱讲刊补更好。野淳亦云。沙老谦虚卑逊。不肯出手。然愚意刊是书于陶山院。不私一家之物而传作四方之共焉。则正得之矣。野淳于是又有感焉。沙老四昆季。次第执贽于湖门。钻学开业。联辉并芳。虽其资质之美。有得于天。而亦莫非师友渐染之功。家庭征迈之助。何其盛哉。况沙老更有大焉。迹其论著以惠后者。岂特一部刊补而已耶。

礼疑[编辑]

族中有别家死。其长子早亡。长孙承重而有疑讼。或云承重为宜。或据礼仪类辑以为不当承重。初丧之时。被发哭擗。及其受服之时。觉其轻遽。乃断之以期制。远近诸论纷然。更目之以轻遽。盖以妾无传重之义观之。则似不敢承重。然以其长孙言则代父受服之地。其服反与众孙同。虽礼有所压。服则太轻。又其奉祀等节。长孙行之。而期年之后。则将以无服人主丧。未知其礼意终何如耶。柳公晦云庾蔚之有云庶无传祭。庶孙不得为妾祖母承重。近世礼家诸说皆然。盖不承祖重而独承祖母之重。诚无其义。但通典中王冀尝推小记妾孙为祖庶母三年之文。以不承重而当服三年为断。盖庶母无子。以嫡子之妾子为后而死。其孙既为之三年。则今此所生之孙。恐比此为重。且非承重而服三年。礼有其例。恐王氏说为长。公晦之论。正合愚见。抑不特王氏说。慎独说亦有可据。同春问妾子承重者。为其母当服缌。妾子之长子当何服。据有嫡子无嫡孙之文。当服本服。似当服本服如何。妾子之第二子。即是承重其祖母之人。而为其父尚存。不得服三年耶。慎独斋曰。来示得之。但丧虽微贱。不可无主。其父虽存。既非主人。第二子似当服承重之服也。愚意姑避承重之名。而三年之服则断不可已也。姜持平擎厦家。使其庶侄亦如此行之云。

童蒙斋记疑[编辑]

按言行录。有芝轩郑公所录一条。家亲为士诚受学。构童蒙斋于陶山。又芝轩行状亦然。而至谓先生名其斋曰童蒙。恐似未安。今之陇云精舍。实童蒙斋。此是先生在京之日。为屋舍图。付之于碧梧月川数贤。要使指教干僧而成者也。陶山记所谓斋曰时习。寮曰止宿。轩曰观澜。合而扁之曰陇云精舍者即此也。当时亦蓄童蒙居学。故至今或称之以童蒙斋。其与陇云时习之名互传者。厥惟已久。然则芝轩所录。又其行状所云。胡然而发乎。疑亦乐斋转而为童蒙者也。先祖有寄亦乐斋诸君文会诗。而其自注曰诸人构茅舍于西麓。名曰亦乐。据此则亦乐之构。亦非独郑公之事。然夫既与共于西麓诸人之列矣。因其迹而记其事也。斋号之偶成笔误。容或无怪也。夫斋而曰亦乐曰童蒙。无有加损于芝翁。而使名实各异。未见其必当否也。言行录改刊之日。我翊赞公未及逐改行状。是大山所撰而只依家状。且陇云之称以童蒙。大山恐未之曾闻也。更按芝轩公弟梅窗公所著其先考右尹公墓志。曰乙秋年至十七。又使之进学于退陶李先生之门。府君亦亲诣陶山。助构亦乐斋。使侍凾丈。积年不离。先生改授今名士诚。今见退陶文集可考也。盖其墓志出于当日家庭之亲见。而助构亦乐之说。果合于诸人构茅舍之先生自注。则其曰今见退陶文集可考云者。诚是矣。上项构童蒙。名童蒙云云。比墓志为后出之说。而于陶山文集。初无可考者。至此而不须多辨也。

圃隐集辨疑[编辑]

圃隐集附录中。有所谓龙飞御天歌。而其说圃隐临节时事曰。英珪等备兵器以候之。某至。英珪驰击不中。某顾叱策马而走。英珪驰及击马首。某坠而走。吕敷等斩之。噫。上个走字。已是失题。而下个走字更甚矣。此是一介硁硁之士尚不为。况圃老堂堂之节。而乃欲苟免者乎。更有可证明者。慵斋䕺话曰。有僧素与相识者告公曰时事可知。公何胶守苦节。公曰受人社稷。敢有二心。吾已有所处矣。一日梅轩权遇适随而出洞。有武士数人。带弓箭横过马前者。呵卒辟除。武士不避。公顾梅轩曰。君速去勿随吾行。梅轩犹随之。公色怒曰何不听余言。梅轩不得已辞归。俄有人来言郑侍中遇害。又按海东乐府曰。文忠之自太祖邸归也。有櫜鞬武夫冲其前导而过。变色顾谓随行录事曰汝可落后。答曰小人从大监。何可他往乎。再三呵止不从。文忠之遇害。抱持同死。夫已觇其风色之恶。而未改向主之一心。至于梅轩也录事也。尚欲其勿共于劫会天地。其处己处人。如此其从容。乃反手脚颠倒。狂奔疾趋。有若偸生者然耶。圃隐而走者。孰谓圃隐乎。

舜跖图说[编辑]

天之于人。岂私哉。降衷之初。非必欲使舜而舜之。使跖而跖之。特其禀生之后。所趋各异焉尔。服舜之服。诵舜之言。行舜之行。是舜而已。服跖之服。诵跖之言。行跖之行。是跖而已。盖才不舜便跖。才不跖便舜。自古在昔以来。无理欲并用。敬肆双行之君子小人。是则前哲已言之。无复馀蕴。而范兰溪舜跖图。又大煞严密。先祖所谓朱子之取诸范氏。不但一心箴者。疑亦指此类也。或疑言不可若是其几也。岂以一念之间。舜焉而遽狂。跖焉而遽圣者哉。恐图之太碎而言之太甚。曰不然。天下只有善利二途。不善已是利。不利即是善。善与利非自用底物事。只人一念罔克之如何。斯道也不可以圣而小懈。亦不必以愚而终迷。若如子之言则是惟圣惟狂云云者。实无其事而圣人谩为虚设之辞以诬天下后世人矣。而自古圣人贤人。其学已至。其地位已高。则便可安意肆志。无复战兢临履。日干夕惕厉无咎底心矣。且迁善改过以复其性等说。皆为孟浪诳人底说矣。岂有是哉。夫舜之念。固无有罔之之理。跖之念。终无有克之之理。彼已成之迹。一定而难易。黑白之分。无时而可变。此特对待交互为说。以示后之学者。非必谓舜跖固有之也。然如或就罔克以后事而论之。则其狂也其圣也。特反复手耳。此图精神。全在罔克二字上。此吾儒心法之最紧要者。若曰纵使其念之或罔或克。舜岂可猝然为狂。跖岂可终然为圣乎云。而不满于范氏。则其终之为害。使人忽于持心。怠于向善矣。如是则议论之际。其非常丑差。岂不殆有甚于吕伯恭之轻视心箴耶。学者于此图。勿把作别人看。只将自己身心。著于其间而审于善利界分。严于罔克地头。则两样名目。不待辨说而自有所归矣。且克念之为圣难。而冈念之为狂易。此又不可不知者也。

附大山答川沙书于退溪先生书节要卷首。书其后。[编辑]

节要十卷五册。我大山李先生之所手编。而其俟后来于无竆。亦如朱节者也。夫先生辑成如圣贤遗像斋箴集说制养录诸书。皆有自序。而独于此无之者无他。节约之功。虽出于玩珮之微意。而序文之又据朱节。犹嫌于自居。故有求观是书者。或不隐焉。而序则终谦晦而留意。呜呼。使其当日有一言之著其乐以告吾党者。必更发明兴起之有可闻有可传。而抑亦默寓于不言之中者耶。今是书将与四方共之。而特其表章嘉惠之迹。不可使揜翳。遂谨依朱节之附老先生答李仲久书例。为置先生一书于卷首。使览者知老先生之道。得先生而复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