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斋全书/卷五十四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五十三 弘斋全书
卷五十四
作者:李算
卷五十五

杂著一[编辑]

孝庙御札跋丙申[编辑]

我孝宗大王。于先正宋文正公。礼待际遇。后之人。比诸鱼水之契。其所赐手札凡几纸。而原本。其后孙纳于朝。置央室而中失。所存者摸本也。惟予仰圣朝之有此良弼。恨先正之不与同时。命取而敬览。宝墨煌煌。云汉昭回。君臣之间。与之明义理正事业之苦心至诚。百载之下。犹不禁想像而起予。奉而屡阅。不忍释手。略记数字。以识旷感之意。

琼屑糕缘起丁酉[编辑]

琼者。琼山之谓也。屑者。精英之谓也。糕者。茶饭之谓也。即又琼山说便考之意也。予酷好琼山大学衍义补。盖尝岁课一览。而其有得于为学措治之间者多矣。及夫临御以后。既无以汗漫肆力。则不废岁课之方。惟有钞览一事。于是依其门类。撮其精英。常置座右。用作茶饭。此是书之所以得名也。凡数昼数夜而书成。内阁待教徐龙辅。对校其目。曰审几微。曰正朝廷。曰正百官。曰固邦本。曰制国用。曰明礼乐。曰秩祭祀。曰崇教化。曰备䂓制。曰慎刑宪。曰严武备。曰驭戎狄。曰成功化。末附以进表与原序。岁戊午取真丘二家书。编成一书。名之曰大学类义。盖所以卷之而约。放之而博。与此书相为表里。

喜雨楼志[编辑]

予名新建之楼曰喜雨。喜雨而名其亭。古也。岁丁酉重建斯楼。时天旱久。不雨垂月馀。工役始而雨。左右曰瑞也。名斯楼喜雨可乎。予曰。未也。雨未滂沱。田将芜矣。曷云瑞。又数月而不雨。左右曰楼成矣。予命夙驾。共近臣。言止于楼。而天作云。沛然下雨。左右复请以喜雨名斯楼。予曰可。顾近臣曰。岁可大有。而民乐业。喜其大矣。古人之以喜雨名其亭。欲以志喜雨之喜也。心而喜喜雨而志之。则志乎心不忘。可已。恶乎名其亭。心者己知之。而人之知弗与焉。志乎心则己独喜其喜。而不与人共喜也。故喜之大者。志乎心。志乎心之不足。志之于物。志于物之不足。遂有亭之名焉。于是乎其喜之志也大矣。故名斯楼曰喜雨楼云。

隶阵总方总叙庚子[编辑]

武艺作队军。假以掖隶之号。宿卫大内。近所谓武艺别监是也。分置二番。间三日私炼。四孟朔合阅。行之几年。迄无图式。岁庚子夏。始以操式阵图。汇纂一书。命名曰隶阵总方。隶阵云者。以掖隶肄行阵也。自是。哨炼之规罢。而屹然为一营体制。又设马步两队。以助本阵辅车之势。外此形名号令之品式。略加折衷。勘定其义例。录于左方。

操式凡二十六[编辑]

一曰。出示。

期日。统长。祇受信箭。传知各总。各总。传知各领。

二曰。列成行伍。

御帐殿宣传官跪启禀掌号。总领率领以下。于坛下列成行伍。左总为左列。右总为右列。黄门旗手。叉杆作门。统长听候于作门外。

三曰。小开门。

宣传官跪启禀。鸣金二下。小吹打。鸣金三下。吹打止。宣传官参现。三班以次叩头。

四曰。升帐。

宣传官跪启禀。放升帐炮。鸣金二下。大吹打。牢子大喝三声。牢子一人进跪。大呼开门。旗手应声挥旗退。鸣金三下。吹打止。统长由门趋入参现。仍留坛上。

五曰。招总领。

宣传官跪启禀。掌号笛聚总领。听发放。掌号笛清道旗左右直下。总领挨次随行。到坛下。清道旗跪告总领到齐。命起。应退。鸣金一下。号笛止。

六曰。听发放。

宣传官传云。总领过来。各应声毕。转身向上跪。鼓一通。先领。次总俱跪。宣传官发放曰。总领听著。应。耳听金鼓。应。目视旌旗。应。手熟击刺。应。步闲进止。应。各人一心。应。军法有常。应。各班内一人。先尊后卑。高声报曰。某叩头。命起。应毕。转身退至原地。向内立定。

七曰。总领下地方。

宣传官跪启禀。总领下地方。即传云总领下地方。各齐应毕。鸣金二下。大吹打。清道旗领总领到列阵尽头。总领各还原地。清道旗回告总领到地方。命起去。应退。鸣金三下。吹打止。放炮一声鸣锣。坐息。鸣金止。旗帜俱偃。

八曰。开营行。

宣传官跪启禀行营。放炮一声吹哱啰。各起立。鸣金止放炮一声。立左总旗。左总立认旗应之。向右三点。左总亦三点。该领挨次俱点。鸣金仆旗。鸣金边旗帜分立三行。放炮一声。点鼓。点五方旗招。各总一体点动。左列自坛下从东向西直行。到右列之后。向南而下。左列尾局到右列头局。统长率旗鼓挨接而行。宣传官跪启禀。二路行。即放炮一声。立蓝高招。放炮一声。立白高招。点鼓坛下。放炮一声。鸣金鼓止。后应炮应旗点鼓。右列趋至左列之右。并行为二路。统长在二路后之中。仍行一周。到坛下当中。放炮一声。鸣金鼓止。放炮一声鸣锣。坐息。鸣金止。旗帜俱偃。

九曰。列阵。

他军现形。宣传官跪启禀列阵。即放炮一声吹哱啰。各起立。旗帜俱起。止金。吹转身。喇叭。止金。点紧鼓。吹摆队伍喇叭。各紧趋一字摆列。为二层。左右总各一二领。为前层。四五领为后层。左三领在左分二层。右三领在右分二层。前层自内摆向外。后层自外摆向内。止金。放炮一声鸣锣坐息。止金。

十曰。前层齐放。

他军在百步之内。放炮一声吹哱啰。起立。放炮一声吹天鹅声。前层齐放。止金。

十一曰。后层出战。

放炮一声点鼓。后层出前层之前。擂鼓吹天鹅声。呐喊作战。鸣金止。立定。又点鼓擂鼓吹天鹅声。呐喊作战。鸣金止。立定。又点鼓擂鼓。吹天鹅声。他军退。鸣金止。立定。摔钹鸣。各整齐。止金。鸣金三下。器械向前。身首向后。退回约二三十步。连鸣金二声。各转身作虎声立定。又鸣金。退回至二三十步。连鸣金二声。作虎声立定。三退至前层之前。连鸣金二声。作虎声立定。他军又入。放炮一声吹天鹅声。后层仍立齐放。

十二曰。前层出战。

放炮一声点鼓。前层出后层之前。三战三退。俱如后层例行。

十三曰。两层俱出。

放炮一声点鼔。两层挤密。擂鼓吹天鹅声不绝。呐喊不断。只是一次交锋。飞趋作战。

十四曰。间花叠退。

他军退。鸣金止摔钹鸣。如前整齐。止金。号令如前。各三退。俱到信地。止金。放炮一声鸣锣。坐息。止金。

十五曰。下方营。

统长趋进坛前跪启禀下方营。查功罪。宣传官命起去。应声退。放炮一声。鸣金。边。发旗立表。止金。放炮一声吹哱啰。起立。点鼓吹摆队伍。喇叭磨动表旗。照旗蚁附。分为子外层。左右总各一二四五领。为外垒。各第三领。为子壁。止金。放炮一声鸣锣。坐息。止金。放炮三声。鸣金二下。大吹打。闭营门。鸣金三下。吹打止。

十六曰。查功罪。

放炮一声吹单哱啰。总领起立。掌号笛。左边总领。向左内旋。右边总领。向右内旋。子壁外旋。清道旗回告总领到齐。传云起去。应退。止金。传云总领过来。应声向上跪。鼓一通。总领俱跪。各报叩头。传云起去。应退。对众发落毕。传云总领下地方。各齐应。鸣金二下。大吹打。清道旗回告总领到地方。传云起去。应声退。鸣金三下。吹打止。

十七曰。四面操。

他军现形。放炮一声吹哱啰。起立。止金。他军在百步之内。放炮一声吹天鹅声。外垒每领。分三运轮放。他军退。止金。放炮一声吹天鹅声。呐喊共三次。放炮一声鸣锣。坐息。止金。

十八曰。圆阵。

宣传官跪启禀圆阵号令。放炮一声。立认旗。四面点磨动。点鼓吹摆队伍喇叭。坛下承接后。止金。仆旗。○锐阵。认旗前一点。直阵。认旗左一点。曲阵。认旗后一点。馀俱同圆阵例。

十九曰。玄武阵。

宣传官跪启禀玄武阵号令。放炮一声。立认旗。放起火一枝。磨动。点鼓吹摆队伍喇叭。坛下承接。抢营。○左右总各一领。自头摆至。左右肩各二领。自左右肩摆至左右腰。各四领。自左右腰摆至左右足。各五领。自在右足摆至尾。各第三领。为腹。

二十曰。六花阵。

宣传官跪启禀六花阵号令。放炮一声。立认旗。放起火六枝。磨动。点鼓吹摆队伍喇叭。坛下承接。分为六花。○左右总各一三五领。为外六军。各二四领。合为中一军。

二十一曰。收营。

统长趋进坛前跪启禀收营。宣传官命起去。应声退。放炮一声吹哱啰。起身。止金。摔钹鸣。收表旗。止金。点鼓。照前变为二层立定。止金。吹转身喇叭。止金。放炮一声。五方旗招俱向后指。各向后转身。止金。点鼓。抬阵行约二十馀步。止金。又吹转身喇叭。止金。放炮一声。五方旗招俱向前指。各如前转身。止金。鸣金二下。大吹打。抬阵行回到信地。鸣金三下。吹打止。摔钹鸣。如前整齐。止金。

二十二曰。回信地。

放开营炮一声。吹天鹅声。不点旗。呐喊共三次。止金。鸣金边。旗帜分立三行。止金。鸣金二下。大吹打。左总为左路。右总为右路。回到列成信地箚定。鸣金三下。吹打止。鸣锣边。旗帜分列左右。止金。

二十三曰。谢操。

统长趋进坛前跪启禀统长谢操。即叩头。宣传官命起去。应声退。

二十四曰。散操。

宣传官跪启禀散操。即鸣金二下。大吹打。各于脚下转身南下。散出。鸣金三下。吹打止。

二十五曰。马军。

以奇兵出用。不见于元式。

二十六曰。别技军。

亦以奇兵用之。

阵图凡十四[编辑]

一曰。列成行伍图。

以左右总各五领为例。每领领幷各十人。左右总各一二三四五。领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号令掌号。

二曰。开营行图。

左总一领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领转曲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三领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四领二三四五。转曲六七八九十。五领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清道旗二面。朱雀东南角西南角。青龙各一面。黄门二面。螣蛇东北角西北角。白虎玄武各一面。金鼓二面。喇叭哱啰各二柄。左鼓右钲中钹笛二柄。认旗一面。转曲统长。右总回立。一领在信地。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三四五领。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号令放炮一声。立左总旗右三点。止金。放炮一声。点鼓点五方旗招。

三曰。分二路行营图。

在右总各一二领。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三领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转曲四领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五领转曲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旗鼓统长。○号令放炮一声。立蓝高招。放炮一声。立白高招点鼓。

四曰。列阵图。

统长第一行。清道二面。朱雀白虎。东南角西南角各一面。黄门二面。青龙玄武。东北角西北角。螣蛇认旗各一面。第二行金鼓二面。喇叭哱啰各二柄。左鼓右钲。号笛二柄。右钹。左右总各一二领。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三领二三四五前层。六七八九十。四五领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后层。○号令吹转身喇叭。止金。点紧鼓吹摆队伍喇叭。

五曰。两层俱出鏖战图。

前后层挤密。左右总各一二三四五领。前层各一二三领。后层各四五领。前层原地。后层原地。统长。○号令擂鼓吹天鹅声。

六曰。间花叠退图。

各分原领。前层左右总各一二三领。后层各四五领。前层一退。后层一退。前层再退。后层再退。统长。○号令鸣金三下。鸣金退。

七曰。方阵图。

以左右总各五领。每领各十人为例。每总名拨。第三领为子壁统长。第一行。清道二面。螣蛇认旗各一面。第二行金鼓二面。喇叭哱啰。各二柄。左鼓右钲号笛二柄。右摔钹。左右总各三领。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子壁。朱雀黄门二面。青龙白虎玄武。东南角西南角东北角西北角各一面。一二四五领。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外垒。○号令放炮一声。立认旗右一点磨动。点鼓吹摆队伍喇叭。

八曰。圆阵图。

发旗立表。已见方阵图内。不重举。统长左右总各三领。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子壁。一二四五领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外垒。○号令放炮一声。立认旗前后左右点磨动。点鼓吹摆队伍喇叭。

九曰。直阵图。

统长左右总各三领。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子壁。一二四五领。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外垒。○号令放炮一声。立认旗左一点磨动。点鼓吹摆队伍喇叭。

十曰。锐阵图。

统长左右总各三领。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子壁。一二四五领。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外垒。○号令放炮一声。立认旗前一点磨动。点鼓吹摆队伍喇叭。

十一曰。曲阵图。

统长左右总各三领。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子壁。一二四五领。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外垒。○号令放炮一声。立认旗后一点磨动。点鼓吹摆队伍喇叭。

十二曰。玄武阵图。

统长左右总各三领。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子壁。一二四五领。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外垒。○号令放炮一声。立认旗。举起火一枝。磨动。点鼓吹摆队伍喇叭。

十三曰。六花阵图。

统长左右总各二四领。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中一军。一三五领。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外六军。○号令放炮一声。立认旗。举起火六枝。磨动。点鼓吹摆队伍喇叭。

十四曰。方营一面轮放图。

每领分三运。二五八。初次放。三六九。再次放。四七十。三次放。周而复始。统长左右总各三领。子壁。各一领。二五八。方装。三六九。举放。四七十。饱者。二四五领外垒。○号令放炮吹天鹅声。

皇极编撰辑缘起甲辰[编辑]

我朝士大夫。高言议重名节。彬彬郁郁。诚有可观。转而至于激。激而至于睽。树党分朋。不得为君子之争。而色目二字。肇自宣庙乙亥。其后有百派歧。障澜无术。虽欲溯求君子小人之所以分。忠党匪类之所由别。漠然无所依据。随人口吻。因是因非。不亦可笑之甚乎。乃取公私文迹。广加钞辑。作为此篇。而始之以故相李浚庆破朋党之说。终之以故相赵文命荡平之疏者。盖有微意存焉。至于各党中小小鬭哄。只关一己利害。则不须纪载。而其或稍成标榜。未甚张盛者。并以附录。著之于时论之下。如史记附庸之例。又如凶论中悖理文字。宜在刬削。而其有关系事实。赖觉是非者。并皆悉录无遗。其目曰东西。以南北附焉。曰西南。以大北小北附焉。曰老少。以峻荡附焉。大抵予所以编此书。岂欲其推波助澜。教猱升木哉。只为士君子言论。本不当道听涂说。苟然相袭。且使有公眼者。平心读此。则未必不有助于惩前毖后。开拓心胸之方云。

寿康斋上梁文乙巳[编辑]

明堂辟左右之个。七筵八窗。箕范叶九五之征。上栋下宇。嘉名肇锡。君子攸宁。迺眷寿康宫基。即在重煕堂畔。黄河启一清之运。东井著灵。紫阙占万年之祥。北辰环极。想圣祖龙兴之烈。皇图载胥宇之功。诒后孙燕翼之谟。地气护肯堂之所。飞甍接于彤陛。非无视朝之法衙。画闼连于青闱。别构讲学之新肆。惟其苟完矣苟安矣。迺见美轮焉美奂焉。工省汉帝之筑台。自成眼前突兀。义追周王之起囿。粗有心上经营。翚檐复廊。直是容膝而已。凉台燠榭。奚取观瞻为哉。华封祝圣人。介以眉寿。王者锡汝极。受之色康。茅茨土阶。虽吾庐之洵美。竹苞松茂。冀广厦之庇寒。般倕不二旬而成。阊阖纳四时之景。华构耀日佳节。属黄花之香。觚棱披霄。层轩接翠云之色。燕寝慕卑宫之治。仅容延客而庋书。鹤禁行开筵之仪。兼寓遇庆而识喜。福衍则百。奚但予一人无忧。基巩于千。抑亦与万民同乐。图书静暇。入我室者贤士大夫。龟筮协从。卜是日也。清明昭朗。爰颂梁举。庸赞杵呼。

儿郞伟抛梁东。寿曜分明秋中。曙色重阳门外。讲声来自青宫。

儿郞伟抛梁西。祥晖遍照璇题。龙楼晓寝来候。一点前星听鸡。

儿郞伟抛梁南。紫阁朝朝晴岚。苍翠影涵绣幕。百僚齐献嵩三。

儿郞伟抛梁北。众星环绕宸极。六宫新播歌谣。争取花筹添屋。

儿郞伟抛梁上。金门早朝初放。锦帕频开离筵。羲经先讲明两。

儿郞伟抛梁下。八楹新帖纯嘏。蓬莱深处香烟。朝罢万几多暇。

伏愿上梁之后。惟万斯岁。得一以宁。明德日新。视屋漏而无愧。休祥川至。履广居而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