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忠靖公甲峰遗稿/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忠靖公甲峰遗稿

作者:金宇杭
1904年
仁编

[编辑]

邹经曰天下之达尊有三。其在后学。孰不同景仰也。惟我五世祖忠靖公。爵一品寿高年德宗儒。朝野咸称其三尊焉。此则公之达德也。至若景庙辛壬疑危之际。忠义奋发。不畏斧钺。抗言于怼储之祸。立异于追隆之议。此则公之大节也。且于斥罗良佐之丑正。救李文穆之削版。此则公之大义也。呜呼。公之节义。昭载国乘。播传巷谣。若稽古而忠靖谥焉。式至今而甲峯号焉。盖推公之尊焉。而殊未阐宿抱。若乃家行俭素。文章著述。裒葺若干篇。当锓梓寿传。即后裔之一继述事也。门运零滞。财力欠阙。遗文久在巾衍。越在戊戌。嗣孙免山宰云培。受弁文于判书李容元氏。而即欲锓梓以图不朽。力不从心。尝所痛恨矣。今玆不肖。何幸与从玄孙柱泰。将谋剞劂。泰即出力出义。因得设役。而使从子显洙,再从侄显万,从孙畅培,四从曾孙进士锺頀。相没竣功。其尊祖阐扬之义。诚可攸感。而吾先祖扶伦立彝之功。直将与盖壤悠久也欤。玆以不肖之寡陋。不敢妄议其撰述之文。略叙久年衷素积累。以记今日竣事之兴感云尔。

崇祯纪元后五周甲辰七月上澣。五代孙前中枢院议官连植再拜谨序。

[编辑]

先贤之事著于文。犹化功之妙著于物。故后裔得以知之。新学得以闻焉。祖述服膺。久以益彰。所谓亘万古而不朽者也。然则为其贤而不可无文。为其裔而不可无传也。惟我贯金海为姓者。素以东方之臣族。枝叶蕃衍。其丽不亿。而先世事迹。已悉国史。不必叠架。而八世祖故右议政谥忠靖号甲峯公。以明陵旧臣。当辛壬疑危之际。慨然奋忠。争谏干怼储之祸。立异乎追隆之议。不畏斧锧。视死如归。此特公之巍然大节。而斥罗良佐之丑正。救李文穆之削版。以补阙拾遗。轻刑缓罚为己任。臣职竭矣。民力舒矣。按其公车之载而可征也。自三司至公位四十年前后文献。辑为五编。总若干万言。其诚中亢直。凛凛霜雪。形外贞忠。昭昭日月。为其云仍者盥手奉读。宛然有砥柱底气像。隐然有山岳这威仪。如在左右。如闻声音。弥切瞻仰。孰不追感。以此贤祖之文。刊布未广。则恐其愈久而愈失其真。越在戊戌。从叔鬼山宰云培氏谋将剞劂。恳判书李容元氏撰。而事巨未果。不肖以是为念。而彷徨者亦已有年。与四从曾祖议官连植氏,族侄泰。同心协力。付诸锓梓。均播广传。其于为先之诚。裕后之方。庶几无憾云尔。

崇祯后五周甲辰七月上澣。八代孙成均进士锺頀再拜谨序。

[编辑]

恭惟我六世祖忠靖公。节义文章。为并世群贤所推重。而夙抱经济。累经郡府。以济斯民为己任。升调鼎鼐。以辅是君为己职。是忧其君忧其民矣。公以明陵旧臣。当辛壬之疑危。抗言于怼储之祸。立异于追隆之议。是忠节矣。斥罗良佐之丑正。救李文穆之削版。是正直焉。公之勋烈。朝野咸知。而若其学问之本。文章之緖。总若干编。藏在巾笥。未曾刊布。惧夫愈久失其真也。越在戊戌。嗣孙兔山云培氏赍遗稿。受序改于赞成李容元氏来。经营锓梓。玆有年矣。再从叔讲官衔连植氏。戒警于门中。亲执检校。族孙进士锺頀甫同谋设始。但财政久典矣。族孙泰甫慕先诚力。出财优数。担负积年未遑之事。庶几为传世之资。在斯人所当为。在门中一稀觏也。其不猗欤云尔。

崇祯后五年甲辰七月上澣。六代孙前参奉显万再拜谨序。

金忠靖公甲峯遗稿序[编辑]

君子所䙌乎前辈遗集。以其有一言一行。得之为多。况能有猷有为。垂无穷之闻者乎。是必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则其发见于文辞者。自有暗然之章。而所以表则后人者。奚第为一二已也。厥或骛末之士。雕绘以攻丹铅。月露以充巾衍。甚则有枕藉萧选之论。夫卢橘玉木。虽日费千纸。无补于行。此三不朽之所不与也。庸可䙌乎。故右议政甲峯金公。我朝名胜也。当辛壬疑危。岿然以明陵旧臣。奋发忠慨。抗言于怼储之祸。立异于追隆之议。其视斧锧犹傥来焉。此特公大节。而斥罗良佐之丑正。救李文穆之削版。罄臣职则以弼君违为任。固邦本则以舒民惨为力。其公车之载。可按而撰也。自三司历公孤。前后四十年。总五编若干万言。盖其为辞也。不外乎就事言事。而能该而达。温而理。无钩章棘句而布帛菽粟之为需也。其昌言良箴而药石龟鉴之可资也。庶几所谓言而世为则者欤。公七世孙云培氏。谋于族。将剞劂以寿其传。凡作家名目并阙而未备。若可以有歉焉。昔陆宣公事功之胜者。于词赋无赫闻。惟奏议行于世。东坡盛称欧阳。论事比之陆奏。而论道则曰似韩愈。记事则曰似司马迁。夫以宣公之一切奏议。遂与诸家同归。则今欲求公文章。是编且足矣。歉于何有。虽然不慧如容元。罔恤其僭陋而弁之卷。以其足法于公者。不以文云尔。

后公二百三十六年戊戌孟冬。前议政府右赞成完山李容元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