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忠靖公甲峰遗稿/跋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信编 忠靖公甲峰遗稿

1904年

[编辑]

晦庵夫子有曰先祖有善而子孙不能暴白以传于后世。是不仁也。是故仁人孝子之追先也。虽一端一节至微细事。实有可辞来裔之迹。犹恐泯没。以图不朽。况吾九世祖甲峰公以景庙名臣。经国之才。事君之忠。盖超然独得乎天分之多。而素所蓄积于胸中者。有不能已耳。以其已然之迹考之。入朝论道之节。济时泽民之功。斥邪扶正之义。炳炳乎国乘。载之野史。书之口碑。相传不啻藉藉。至于治己整家之际。修辞立言之间。巍巍然若泰山之重也。恭惟当时酬用著述。岂曰止此而已。裒葺于散失之馀。若所谓零金片羽者。只此若干编已。家藏而传来数百年所于玆。而又以未及刊行。实为累世之恨矣。顾玆不肖。年浅学疏。曷敢干议于斯事也。但尊祖继述之心。初无以行之高卑。齿之多寡。有所与否也。是以禀谋于四从祖议官连植氏。出力自担。定所剞劂。不数月讫功。噫。先祖之崇德大节。方可愈久不泯。而凡吾为忠靖公之后者。幸免于紫阳不仁之诛也云。

崇祯后五年甲辰九月上澣。九代孙泰再拜谨书。

[编辑]

不肖自龆龄。略闻我六世祖忠靖公之事实于先考矣。及长谨读诸疏篇及札牍。其炳烺节义。光辉文章。可以为幷世群贤所推重。而至若景庙朝辛壬危疑之际。怼储之祸。追隆之议。忠臣义士。或赍志而不敢出言。且于斥罗良佐之丑正。救李文穆之削版。名公哲辅。亦未能决议。惟公奋然抗章。不避斧锧。视死如归也。其诚中亢直。可与霜雪之凛凛。形外贞忠。亦如日月之昭昭。足有辞于天下。而且为法于后人者也。世世公评自在矣。区区后裔。何敢赘焉哉。公之遗稿。殆成巨帙。而后孙零滞。不得收拾其一二。尝所痛恨矣。历累世。季父议官公检阅弊簏所藏。书疏总若干万言。将欲继述寿传之计。只以力绵未就也。惧夫愈久愈泯。何幸今与堂侄畅培同心协力。附诸剞劂。余以身相役。克竣厥功。吾先祖德义名节。庶不朽于来世也。季父积累就緖之义。诚可敬服也。岂可殚举哉。粗酬累世之遗憾云尔。

崇祯后五周甲辰九月上澣。六代孙前主事显洙再拜谨跋。

岁在甲辰九月全州府东开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