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重庆郡志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成化重庆郡志
成化

长寿县[编辑]

建制沿革[编辑]

长寿在府东三百三十里,禹贡梁州之域,天之井鬼分野,周雍州之地,春秋巴地,战国楚黔中地。古未有县,秦置枳县,其地属焉,后周武成三年并入巴县。《寰宇记》唐武德二年,析巴县地始置乐温县,属南陵州,九年改属涪州,宋因之。甯宗嘉定间改为乐昌县,仍隶涪州。元至元二十年复为乐温县,亦隶涪州,后改隶涪陵巡检司,至正辛巳复为乐昌县。元末明氏僭据改隶重庆。 国朝洪武初归附,始改为长寿县,属涪州。洪武六年,改隶重庆府。因县北有长寿山故名。

疆界[编辑]

东至涪州界四十五里,西至巴县界一百十五里,南至南川县界五十里,北至大竹县界五十里。东到涪州治一百二十里,西到巴县治三百三十里,南到南川县治三百三十里,北到大竹县治三百五十里,东南到武隆县治二百九十里,西北到合州治四百五十里,东北到垫江县治一百九十五里,西南到江津县治四百五十里。

地名[编辑]

乐温 乐昌(见沿革)

形胜[编辑]

岷江菩提拱挹前后,桃溪凤山环带左右,东连涪州,西接巴县,南通南川,北抵垫江。

风俗[编辑]

俗尚诗书,人才渐出,男耕女织,不事浮华。

山川[编辑]

  • 凤山,在县西一百里,昔人镌梓潼像于山崖内,有阁覆之,石壁巍然,其形如凤
  • 牛心山,在县西十里,其形如牛心状
  • 菩提山,在县北十五里,上有菩提寺基
  • 三峰山,在县西十五里,其脉自西山来,三峰高耸
  • 乐温山,在县南四十八里,其地温燠,六月初,民乐稻谷早熟,故名
  • 漏明寨山,在县西北四十里,与瑞云峰对峙,山皆石壁,中有孔通明,两傍互见
  • 罗围城山,在县北五十五里,其山四周壁立如城
  • 长寿山,在县东北七十五里,其山高耸厚重不迁,故名
  • 金盘山,在县西七十里,势如盘状,因名
  • 销剑山,在县西七十里,俗传昔人曾于此山销铁为剑,因名
  • 龙寨山,在县,岷江南岸五里
  • 卧龙山,在县西八十里,其山盘曲如龙卧之状
  • 冠山,在县北八十里,其形如冠
  • 巾子山,在县北一百里上有石若巾状
  • 云台山,在县北一百二十里,上有云台观基
  • 瑞云峰,在县北四十里,上有瑞云寺基
  • 鳇鱼岭,在县东十五里,有石若鱼状
  • 白崖寨,在县东四十里,山有水出峭壁悬崖,石皆白色
  • 岷江水,自岷山来,经县东流而下,注涪州

鱼床(阙)[编辑]

户口[编辑]

永乐十年,版籍户三仟壹佰陆拾玖户,口三万肆千捌百陆拾玖口。 成化八年,版籍户三千贰百贰拾三户,口三万柒千玖佰柒拾三口。

赋税[编辑]

洪武二十四年,版籍田地塘池贰千陆百玖拾贰顷伍拾三亩九分二厘三毫,税粮三万玖百玖拾壹石贰斗三升陆抄三圭。棉花壹千柒百玖拾捌斤贰两贰钱捌分,折织大布肆拾玖匹,零花贰斤贰两贰钱捌八。 永乐十年,版籍田地塘池贰千六佰玖拾捌顷肆拾肆亩玖分,税粮三万壹千贰百玖拾捌石陆斗陆升伍合陆勺,棉花壹千捌百贰拾陆斤柒两陆钱,折织大布肆佰伍拾六匹,零花贰斤柒两陆钱。额办各色课钞壹万柒百贰拾六贯玖佰陆拾文,岁办鱼鳔贰斤壹拾两三钱柒分伍厘,鱼油折收桐油壹佰贰拾伍斤壹拾三两,翎毛壹千三拾根,生熟麂皮三佰三拾张。 成化八年,版籍官民田地塘池贰千六百玖拾玖顷柒拾壹亩,税粮三万壹拾捌石壹斗玖升二合四勺捌抄,棉花壹千捌百贰拾陆斤壹拾壹两陆钱,额办各色课钞壹万柒百贰拾陆贯玖百陆拾文,翎毛壹仟三拾根。

乡里[编辑]

本县所辖二十四里 东乡 光阳 巾子 业昌 隆安 西乡 麻堆七乡统 龙山 云台 明月 沙溪 何市 葛兰 杜周 菩提 太平 山市 广福 碛溪 鼓楼 龙合 玉溪 龙市 相乐 祥符 安乐 纳溪 杜市 阳岳 峰门 阳关二十四里

邮传[编辑]

铺十有六 县门 龙溪 九盘 杜市 分水 石桥 碛溪 葛兰 长冲 沙溪 幸渡 沙镇 牟市 杨白 云台 海棠

寺观[编辑]

  • 定慧寺在县东一里,宋绍兴间建,洪武间重修,僧会司在焉。
  • 千佛寺在县岷江南岸五十里,洪武中僧普寿建。
  • 东林寺在县西北五十里,正统三年重修。
  • 天台寺在县北四十里,正统六年重修。
  • 菩提寺在县北十五里,宣德初僧智德重修。
  • 新丰寺在县北四十里,正统九年重修。
  • 西岩寺在县西一里,宋绍兴间建。景泰初,僧东明重修。
  • 东观即崇真观,在县东二里,元至正庚寅年建,正统九年重修。
  • 北山观在县北三里 
  • 云台观在县北一百二十里

祠庙[编辑]

文昌祠在县西一里,至正癸未,参政大夫重庆路涪州达鲁花赤兼管本州诸军奥鲁《劝农事拜都记》曰:“涪州属县曰乐温,古设其官,今来复也。然山川明秀,人物阜灵,下临大江,舟楫辐辏,富商大贾征利其间,实人民之要会,市易之渊薮也。”其西曰凤山,山之巅巍然,石壁昔人镌为神像于岩山内,下则有祠,昔毁于兵。原其所始,盖自咸淳己酉邑人韩申之所建也。后至元丁丑,邑士李氏雄谋于乡,先生易岩曰:“其神主领斯文,阴相科举,掌挂禄,嗣籍福,祐邦国。所在有祠,于此独无,将何以展诚敬孚?”乃会群议,各舍钱谷,命工师,集大木,运瓦石,剪荆棘,不日而正殿鼎新,神像俨然,次立三门,廊庑皆备,下临深溪,俯视居民于一方之雄观,实祈福之圣地。而是役也,经始于至元丁丑冬,落成于至正癸未春。仆仰托神庥,忝由进士第来守,是邦乡之英彦请为之记。夫愚尝思庙祀之礼,古人所以报德酬功,自今观之,如伏羲、神农、皇帝开物成务,周公、孔子之修道立教,功在万世,其祀为最正。其显于蜀川,吾七曲圣师焉。圣师以神道设教,扶天常,奠人纪,秉造化,大纲槖籥,品类于杳冥之中。河汉之文、雷霆之威、雨露之泽、日月之运,干端坤倪、阴阖阳 ,功著迹显。世治则开人心, 陶礼乐,育英才,美教化,翊圣主。世道苟有变,则胚胎硕果不食之妙,以为宇宙生育之机,转危为安,易乱为治,拳拳勉人,为子之孝,为臣之忠,正夫妇兄弟朋友之伦,挽颓风,敦薄俗,使天下复归于仁寿之域。此其所以九十馀化,出幽入明,运赫赫之灵而不可测也。国朝崇重征锡,是加制诏,有曰科举之令,再颁考察之籍,先定则斯神之辅元开化必有其兆,岂虚言哉?乐温乃圣师眷顾之地,故昔多闻人达,士谯君最其尤者,中朝士大夫糜不加敬。至刘元诚,谓不意穹壤之间而有兹人。其次则若北崖晏君,受学考亭,得圣人不传之妙。又若东窗张君,经略最优,与东山王彦博齐名。耀科登仕者则又不一而足,抑其地气之美、人物之厚、风俗之淳,而为圣师之所与焉,不然则运腾凤山之相去不舍,何其真迹之两见也?圣师有云:“吾之于人心最纯处皆吾真宅。”然则自今以往,千门万户之春,千江万井之月,其乐邑士君子之地欤?昭代方隆,人才辈出,后生少年,其能精阴陟于仁义之田,种善果于诗书之圃,则能攀日中之桂,咏西山之毫,宁无作兴者焉?仆之于此,又将拭目而观 之也。城隍庙在县东三十步 晏公庙在县东一里,临岷江之侧。五显庙在县东三十步,洪武间建。普泽庙即土主庙,曹经略安抚使赵延之祠在县东五里,元至顺间建。崇德庙即川主庙,在县西北一里,元至正初建,宋嘉定癸酉眉山史用之记曰:“蜀之神所谓有功于民,能御大灾,能捍大患者,莫水康昭惠若也。”原庙行祠虽小,聚落无不同遍,威灵可知。其于西蜀,地最僻左,而士民奉神之心,视左右蜀实有加焉。乐昌之翠阜丛樤,有庙翼然,宅于烟云香霭之间,殿宇邃严,廊庑周备,肘牲荐盥,饮福受胙,各有其所。而为庙祝者亦能正辞如史,祭不谬举,有求渴者每必敬之。去岁之春,入鸡豚社祀事既毕,庙祝则云:“本庙修造毕工且久,而岁月未书,实为阙典。”其言前后县宰之施缗,邑里大家之助力,则举事功九数年,可谓勤矣。宜其像设俨然,荣及从祀,陛级一新,下至修途雅称,阖邑士民骏走执豆,以乞灵于神也,予时愿为执笔而倥偬,未能偶因聘日,访寻姻交,则其人前具片时,遂起始末以书焉。庙之修肇,自于淳熙九年之春,首落成于嘉定癸酉之季夏,为殿凡五所,为屋十有馀栋,役夫三千工,为费千有馀缗,捐清俸者曰前县宰赵公焕,曰前县宰史公霖,曰前任官樊公安国,其馀则无非邑之富家右族庙祝索端之所劝率者也。张飞庙在县西临岷江之侧,宋绍兴间左迪功郎宣 差乐温县令 权安刚中记曰:“汉自建安以来,皇纲紊驰,神鼎震覆,奸雄观衅,实生豕心。本初孟德之徒,磨牙厉吻,血视生灵,期于吞噬,不留遗臭。翼德慷慨为国,志在援拯一时,豪英徇义蜂起,相兴提挈,共成大事,诸葛关张实为之最,凛冽威风,万夫之雄。荆州之役,群盗鼎来,公为后拒,毕力尽死以抗群丑,奋髯张目,横戈一叱,蛇豕异类,裭魄逃遁,虞荆之日,复耀西南。紧公之功,迄今千岁,英灵之气,森声如在,在庙食百世,在礼固宜。”乐温之山,下临大江,公之神爽,实是寓焉,自古迄今,长载祀典,舟行上下,与兹士民奔走,奉事敢不虔,至九谷嘉生,连被原隰,舸楫往返,安流无恙,阴相之功,在国与民。 天朝累封进爵为王,唯是庙宇兴建岁久,行廊烂颓,往来谘嗟,力莫能振。郡守李公向者趋朝,只谒祠下,再拜祈祷,厥应如响,至郡未几,首议修缮,自捐金帛,众趋成之,功费虽多,了不病民,彻去卑陋,增饰轮奂,开展地基,比旧加倍。是役也,议兴于庚午之冬,落成于辛未之春,唯公既有以利其民矣。又有以奉其神,民和神安,福禄来宜行将,以是贺公刚中忝吏是邑,复董是役,知之为详,敢俱以记。雄威庙在县东七里 东岳庙在县东四里 萧公庙在县南岷江之侧 秀才庙即水府祠,在县西一里许,天顺二年英佑侯甥李唯崇秀才现于此,乡民毛天伦遂贸隙地建祠祀之。

公署[编辑]

县治在正街西,即唐武德间所建乐温县旧址,幕厅,在治内侧,戒石亭在厅事前,旌善申明二亭在县治前鼓楼外。置官知县、县丞、主簿三员,首领官典吏一员,吏二十一名布政分司在县东六十步。按察分司在县东五十步 龙溪水驿在县南五十步,驿丞一员、吏一名。阴阳学在县东四十步,训术一员。医学在县东一百步,训科一员。僧会司在定慧寺,距县东一里,僧会一员。养济院在县东二里 积济仓二所,一在县北二里,一在县东北邑厉坛西。预备仓三 所,一在县东北五里,一在县东安乐里,一在县北葛兰里。

学校[编辑]

儒学在县西北百步许,元至正年间建,国朝洪武八年知县沙文达重修。前为大成殿,两庑戟门、棂星门。神厨、神库如制,后为明伦堂东西二斋。会馔堂,其射圃在棂星门侧。置官教谕一员,训导两员,廪增生员四十名,吏一名。正统十一年教谕朱经撰《重修庙学记》曰:“圣贤之道,寓于六经,犹菽粟布帛之于人不可一日无也。然而培根浚源之地,莫切于学。校之教而追远报本于先圣先贤者尤在于严。礼殿门庑之制,笾豆 簋之饰,此振古迄今有天下国家者未有不从,是为首务也。天启皇明诞敷之教,远宗尧舜之道,以兴唐虞之治,所以大化兴行于上,而承休弼羡于下者尤在于郡邑,得其人焉。观之与古若文翁崇儒于蜀郡,卫飒兴学于桂阳,殆非可以以一二计也。盖天理人心,万古一致,岂谓今人之不如古哉!长寿邑 居渝川下流,俗尚儒雅,蔚为重庆望邑。其学校礼殿门廊之制,创自洪武壬子,迄今七十五年,摧颓倾圮。正统己未冬,前大尹汉川尹晋判簿桂阳何恕撤旧殿而更新之,余皆阻于多务而未治观者咸兴不足之叹。岁甲子夏,淮海何聪来令兹邑,谒庙之日慨然叹曰:‘是邑学校未修,馀之责也!’是同县丞通海王英、主簿何恕谋议,凿石取材,日积月累。而栋梁榱桷之需,瓴甓柱础之用既备,且整创始于正统乙丑前,立戟门四楹,东西两庑各六栋,长廊周回,庭陛严正, 飞跂棘而朱彩髹漆,辉焕炳耀。与夫神厨 豆鼎爵祭祀之器,师生宅舍斋罔廪忔之所,莫不焕然一新。丙寅冬阙功告成,余时叨教,是庠谊不可以无记,乃述其颠末,命工镌石以传不朽,呜呼!国之大政,治兴教也,教之不率而后治之,是教先乎治也。其责系乎守令,唯兹长寿何幸!得贤令佐,道同志,合悉力,殚虑于庠序之修。若是岂非知圣贤之道,为治化之本,而学校之教为培根浚源之地乎?是不可以不书。”

楼阁[编辑]

文昌阁在县西一里石岩,古镌文昌神像于上,永乐六年建阁覆之。

坛𫮃[编辑]

社稷坛在县西北二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东一里 邑厉坛在县北三里。俱洪武八年知县沙文达建。

桥梁[编辑]

  • 冉师桥在县东六里
  • 樊家桥在县西一十五里
  • 卷洞桥在县西三十里
  • 杜周桥在县东八里
  • 新桥在县北四十里
  • 小石桥在县北五十里
  • 大石桥在县北六十里
  • 兴贤桥在县西十步
  • 葛兰桥在县北七十五里
  • 杨清桥在县东北三十五里
  • 沙河桥在县北八十里
  • 如意桥在县西一里
  • 太平桥在县北九十二里
  • 永清桥在县北十五里
  • 海棠桥在县北一百里
  • 碛溪桥在县西六十里
  • 高桥在县西六十里
  • 沙溪桥在县西九十里

井泉[编辑]

八角井在县西北一里许,终岁涌泉不竭,可济数百家之汲,井内以石甃成八角,因名。

古迹[编辑]

温山县在县东北一百里,宋乾德二年为温山县,至和元年主簿吕潜重修,熙宁七年省温山为镇,元末兵燹基存。风月台在废乐温县北,有石龛名风月台。文庙古基在县西北一里,与今文庙地基相邻三十余步。沙溪镇在县北三十里。玉溪镇在县北百里,石碑镌庆寿二字。吉祥寺在县东北三里,有巨石方长五丈,高阜二丈,其上有碧榕树,绿茵遮覆周围十余丈,石之西南昔人镌布袋和尚于内,相传为飞来石也。清渊洞在县东十里许,岁旱祈祷则应,清澈渊深不可测度。桃源洞在县东北八里,水自西山来,盘回五十馀里,经杜周、冉师桥来至洞,飞流两百余丈入桃花溪,经县东注大江。金盘山龙洞在县北七十馀里,山如盘状,洞居其下,遇旱祷之尝应。元至正六年,进士冉聪诋口,龙禀天地山川异气以成型,大而河海,幽而岩穴,在在有之,以其长隐不见,虽知其灵而莫知其神而可感也。唯其至灵而神,故能变化莫测,嘘而为云,吐而为雨,旱而祷焉,尽诚以感,无有不应。昔益州摩呵池龙,化老人听诵法华经,为僧降雨,此共有感而必应之验也欤?岁在丙戌,春雨甚吝,四月既望,水泽方通,人间种迟,夏秋之交,复连不雨,田以久枯而易涸,苗就萎黄,立坛祈祷者旗标相望,并无感通,人心惶惶焉。集成宫道士蒲绍正偕武当云游,法师陶道明奋然以为己任,为众所求,自七月初吉,领率清流,依科蒇事。越六日,移祷于西山之麓金盘山之泉洞,词经咒,行符箓,疲精竭诚者通七画宵至十二日,悟其有感应之,□□迎灵湫,促众下山,忽见片云聿兴,北风吹至,少则六合阴晦,但闻空中声如涛吼未止,途雨点渐。及至回坛,甘澍大作,连日乃止。一境之愁情顿释,百谷之生意悖兴。岁乃大有一雨之力,莫不归功于是洞之龙君焉。求予记。予谓亢阳为菑岁,或不能免,弭旱而雨,老龙之能事,求有应而不应则在人焉。后之有祷于斯者宜慎思之,若天诚感必通,则龙之德泽流布必远,宁有穷手,惜不能上彻天听焉。锡侯封以显吾乡,山川英灵之光,虽然能实之著者名必从之,后亦必将有以遇焉。

名宦[编辑]

国朝 张思敬陕西人,洪武十九年任知县,廉以守己,德以抚民。陈亩江西人,洪武三十年任典史,正直干济,不受私谒。凡有赋役,必亲验,其人以差之故,民皆悦之不已。李行简陕西人,永乐初任县丞,公勤果断。后因营造率众赴山斫木,多方抚恤,民乐于投。张景良江西人,永乐初任教官,攻诗词作,人多成材。何聪海州人,宣德中任典史,存 心平恕,人甚德之,以艰去改山东长清县九载,满长清及长寿交章,荐之升长寿知县,政绩益彰。

人物[编辑]

 晏君号北岩,受学考亭,得圣人不传之妙。谯定字天发,绍圣间与程伊川诸贤注易于涪陵铁柜山,时人号为四贤。  贾长卿淹贯经史,文章鸣世。冉聪受学于长卿,以文学称。张茂先受学于长卿,有儒行,教授乡里,隐居不仕。 国朝 柳申元末时以通经举左右谏臣,太祖高皇帝以休致授大名府同知,深得民心,三载考绩上京诏升知府。谣云:“一枝两枝杨柳发,三朵五朵杏花开。儿童竹马街前唱,还是旧官今日来。”平日著作,颇有遗稿。刘元菩提里人,洪武初任吏部主事,升员外,奉使经河南,见饿殍盈途,元遂发仓廪赈济,活饥民数万,然后上闻。诏谕文武群臣,嘉元忠义。 郭明郁永乐中举人,任云南省晋宁州训导,升驸马府学录,国子监助教。学博文富,屡典文衡。

科目[编辑]

进士[编辑]

国朝 张朝贵登洪武二十六年韩克忠榜进士,任翰林检讨。陈友文登洪武三十五年张信榜进士,任云南陈贡知县。黎民登永乐十四年陈循榜进士,任中书舍人。周天民登正统四年施盘榜进士,任刑部主事,升宝庆知府。王宣登正统十年商辂榜进士,任大理评,事升湖广佥事。王宽登景泰五年孙贤榜进士,任监察御史。周蕃天民子,成化五年张升榜进士,任行人,升监察御史。郭纶登成化十一年谢迁榜进士,任望江知县。彭经登成化十一年谢迁榜进士。

举人[编辑]

国朝 张妙善曲靖军民府教授 周麟户部郎中升漳州知府,已上俱洪武中举人。汪廷佐江陵训导 杨应春吏部主事升郎中、云南参政寻,升南京太仆寺卿。杨铎监察御史 高新永宁州同知 沈德广云南县教谕 杜朝政蓝田知县 宋鉴监察御史 杨庆通城知县,平易率物,不事苛刻,比满保留,复任通历一十八载致仕。赵伦监察御史 张珪营州前屯卫经历 梅哲南郑县教谕 张原、徐旭、辛俊零陵主簿 高敏枝江知县 聂实呈贡知县 傅以明云南永甯卫经历 陈广顺德府通判 郭明郁云南晋宁州训导,升驸马府学录,国子监助教。王用文宣城主簿 袁琏、杨彦、袁庆兵马司指挥 易谦靖州判官 以上俱永乐中举人。邓沂、徐忠、杨宏永平知县 左坤楚雄府学训导,以上俱宣德中举人。王南宣之弟,任南京右军都督府经历,升贵州思南知府,正统中举人。杨珪汉中府学训导 徐璟常德府通判 熊克明、黄缙、黎复登解元 李岳汉中府训导 田盛以上俱景泰中举人。高昶天顺中举人 陈常、程哲、沈时杰、王恩南之侄卢锦,以上俱成化中举人。

应贡[编辑]

易仁富、何世原、真一春、张志善、李文广、骆子义罗次知县 程玑江夏训导 许必符当阳训导 杨子能蓝田典史 以上俱洪武中贡。张昱沅江教谕 周异交趾县丞 杜朝政蓝田知县 但友贤山西都司断事,升大理评事。戴思文、罗川新城知县 龙宣、傅以明永甯卫经历 张原、徐忠、程文、朱福、夏敏、刘文谅、胡穆、张文贵以上俱永乐中贡。江升澄江府照磨 李亨长沙府学训导 何伦武康县丞 郭鼎平坝卫知事 彭骥汉阳训导 杨琦安庆府经历 李让辰州府学训导 姜禄、张佐三元县丞 涂皋休宁县丞 熊威通海知县 淳谦贵州长官司吏目 真镗湖广理问 陈珪饶州守御千户所吏目 李春、李清、魏能、喻秉、罗以泰、郭彦成,以上俱正统中贡。杨泰、陶本琦陇西教谕 陈良、骆济、王礼、刘文泰,以上俱景泰中贡。

荐举[编辑]

熊昭洪武十一年以儒士任犍为县学训导 李晟洪武三十三年以吏员任礼部主事 周道远洪武初以人材任刑部郎中 朱敏洪武中领能吏之荐擢左军都督府左参军 杨琦以贤良方正任安庆府经历

功赏[编辑]

刘希哲永乐中奋身报效,从征云南丽麓川、贵州有功,累功湖广镇远卫指挥同知。胡仲伦由知印任云南盐课提举司吏目,天顺元年以 使虏,升通政司经历司知事,随会昌侯孙继宗书办。

恩封[编辑]

但福荣友贤父,敕封大理寺左评事。杨彦成应春父,永乐中敕赠吏部稽勋司主事。周绍敬天民父,景泰元年敕赠承德郎户部陕西司主事。王宗麒宣之父,景泰三年敕封文林郞、大理寺右评事,又以子南贵,加封奉政大夫、右军都督府经历。杨子文庆之父,正统元年敕赠湖广通城知县。

旌异[编辑]

王孟庆、周天祥、李公斐天顺中各输栗诏授冠带荣身

恩例[编辑]

郭明理年九十,天顺中诏授冠带。

孝行[编辑]

但仕俊、祖友贤任大理评事,休致,仕俊事之极孝,及终葬之,庐墓三年。有司以闻,分巡按察司副使彭韶立笃行坊以旌异之。

题咏[编辑]

乐昌十景 西崖瀑布涿郡李敩布政使 万丈青山里,维开碧玉沟。寒光飞天练,清气接二秋。不见源头出,疑从天上流。奇哉真妙用,千古洗民忧。 北观烟霞 山外又重山,风光异世寰。星霞多羽客,龙虎壮仙关。瑞霭千章锦,云连九转丹。苦封碑字漏,净洗再来诣。 凤山春色 群峰环似画,景独凤山浓。漏日芙蓉锦,一川扬榔风。暖含香雾翠,晴带晓雪红。信是春如海,人家锦绣中。 龙寨秋容 叠障沧江上,蟠回势若龙。凝寒秋气萧, 翠露华浓。辅运生贤俊,与云成岁功。两馀闲眺望,一柱 晴空。 吉祥飞石 当年飞巨石,千古兆开山。隐隐和烟湿,苍苍带两寒。岚光连宝刹,云气接禅开。胜境西川最,碑文总练班。 桃源洞天 洞口桃千树,东风几度花。隔溪羊起石,经宿枣如瓜。犬吠云深处,鹤鸣月欲斜。有人曾到此,日日饭胡麻。 山寺晚钟 绀殿层空出,鲸音及晓来。几惊尘梦破,一唤利途回。月向楼西挂,日从海底回。寥寥天地廓,万户一齐开。 江亭夜月 月到江亭上,江空景更幽。波光含素魄,亭影入清流。玉路中天峥,金风万里秋。渔舟何处客,欤乃隔沧州。 石笋擎天 形胜孤高处,群峰四面环。笋攒霄汉上,柱立斗牛间。水露伸仙掌,千云叠髻鬟。当年叱不起,万古护云关。 银鹅映日 山深绝点诶,天霄尽图开。丽日当崖射,银鹅表瑞来。交光争洁白,对彩两徘徊。鸥鹭休回首,无心混草莱。

记述[编辑]

八景图诗序国子监助教邑人郭明郁序曰:“长寿,古乐温也。地隶重庆,境内外皆佳山水,而其最盛者大江南流,宛然玉凡。罗园北峙,俨乎屏风萦纡曲折,如走龙蛇。则碛溪、桃花溪之映带为胜骧,罗列如排队。使则龙寨山、走马岭、黄牛岭之关键焉。孤嶂特立,崇隆突兀,如楼台之高耸者,菩提山也。冈峦起叠,张拱端好如翼之飞伏者,凤山也。隆然拔地而起,绵亘百数十里,如重城厚廓之环卫者,又东西山也。□五果三峰峥嵘,郁秀如芙蓉之发艳于青天白日,四时朝暮,草木荣悴,晦明晴雨变化不一,尤足登览者乎。前辈尝即其中所有品题为八景,曰:凤山春色、龙寨秋容、定慧胜钟、江亭夜月、吉祥飞石、桃源洞天、西崖瀑布、北观烟霞,亦既登诸图志矣。正统己未,予解官归,自郑披玩之馀,窃以为吾邑之景固不止此,姑举其一二胜者,言之占石笋之擎天、银鹅之向日,皆天然景象,可赏可说可咏可歌者,苟或遗焉。正犹昔人之志,琅玡而不可收,鄅子之借稻,又甯免后人之叹乎!用是遂增入为十景,适古舒郡幕同邑扬奇良玉书来征予八景诗序,遂命善纶者模写十图,并详疏其景于各图之右,仍每赋一绝以纪其概,乃为之言曰:诗云崧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则贤才之生本乎。山川之秀,理固然也。然尝以吾蜀观之,自有此天地已有此眉山阆水矣!必待老泉父子、尧叟昆季者出而后方显名于海内,岂非地因人而益重乎?夫然则钟吾长寿地灵而生者,必以古之圣贤自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俾德业,闻望起,人敬慕,而一出一处足为轻重。如孟轲氏所谓:名世者,斯不愧矣!兹虽非序景者所急,然励世风诚不可少,因特及之良玉,慎勿以我为迁云,是为序。”

南川县[编辑]

建制沿革[编辑]

南川县在府东三百一十里,禹贡梁州之域,天文井鬼分野,春秋战国为巴地,秦属巴郡,西汉属巴郡之江州及枳县地。汉武帝开西南夷,置牂牁郡,之南则牂牁郡之境,郡之北则巴郡之故疆,东汉、晋、宋、齐因之,后为夷所据。唐初置南州,武德二年更名僰州,四年复为南州,置隆阳县,先天元年更名为南川,寻南平獠遣使纳款,以其地隶渝州。太宗分渝州巴县南界置南平州,改为霸州,二郡俱在渝州南境。宋平蜀,南川先归化,升为怀化军,隶渝州,其后收复疆土,建南平军,领县二:隆化、南川。元省南平军隆化县置南川县。国朝因之隶重庆府。

疆界[编辑]

东至武隆县界一百五十里,西至巴县界一百一十里,南至播州界八十里,北至涪州界三百里。东到武隆县治一百里,西到巴县治三百一十里,南到播州夜郎递运所治三百八十里,北到涪州治四百里,东南到真州治二百里,西北到长寿县治二百二十里,东北到武隆县治二百二十里,西南到綦江县治一百一十里。

地名[编辑]

南平牂牁怀化渝南(见沿革)

形胜[编辑]

据涪之南,接播之北,巴江翼其右,武隆联其左,云山叠翠,溪水萦回。

风俗[编辑]

民多质实,礼尚节俭,尽力农桑,知怀信义。

山川[编辑]

  • 熊井山在县南三里,上有井水味咸
  • 水井山在县东八十里,山头有井
  • 铧容山在县西南二十里,山似铧头
  • 罗围城山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其山似城周围,因名
  • 来游山在县西七里,远客皆憩息于此
  • 红寨山又名冯寨山,在县东六十里,俗传冯家于此作寨
  • 牛心山在县东北七里,山似牛心
  • 鳌头山在县南一里,山形雄,势似鳌
  • 马脑山在县南九十里,山势高昂如马
  • 白露山在县南三里
  • 青山在县西南六十里
  • 方斗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山势最高形如方斗
  • 金佛寺山去县百一十里,其山最高险,人迹罕到
  • 板斗山在县北九十里,形如板斗
  • 罗通山在县北二十五里
  • 云山在县南九十里,常出云气
  • 双寨山在县西八十里,两山峙立,古人作寨其上
  • 九台山在县北九十里,山有九台
  • 南山在县南三十里
  • 最高山在县东南九十里,林箐深密,视众山独出
  • 九盘山在县东三十里,路旋九折
  • 永隆山在县西二十里,高耸深厚,因名
  • 置灯山在县南三十里,昔人逢节置灯于此
  • 山在县西北十里
  • 凤凰山在县北七十里,其形似凰
  • 九递山在县东六十里,绝壁如绿,人视其色之昏明以候晴雨,上有水潴为洞,又有石龙,初非镌刻,洞以龙因名
  • 龙床滩在县北五十里许,世传龙床如拭,济舟必吉,龙床髣髴,济舟必没,此语颇信
  • 奉恩溪在县西十里许,溪上流有色如水银,形如白蛇者二,溯滩上下,人或以为宝剑之精
  • 狮子峰与凤凰山相距不数里,形如狮子
  • 南江众溪会合至三溪,可通舟楫,行三十里至綦市,自綦市至南江口会于大江
  • 流金水在旧隆化县南五里,水色如黄金,泥之沉下者与琉黄无异,相传水之发源乃琉黄所出处
  • 柜崖山在县东崖间有石,如柜之状
  • 三潮水在县北三里,石泉一穴,故老相传先年每日泉水三溢,涌高二尺许,散漫而下,其流至今不竭
  • 东溪即四十八渡水,在县东三十里,两岸多山,其流迟回委曲,陆行者渡此四十有八,须半日方过焉
  • 僰溪在县西北三里,从夜郎境流过县西北
  • 葛溪在县治前老龙洞在县东南八十里,溪洞深遂,旱祷则应
  • 三泉洞在县东六十里,洞石回曲,深远数百步,约高丈馀,涧如之可容十数人,有石床可坐卧。左右二洞门相距七八十步,各高广四五尺,路相通,会而有低昂,石内石泉三穴,自下涌上,出左洞门顺流,而田赖灌溉,旱祷则应

城堡[编辑]

西、南、北三面皆筑土城,岁久倾圮。成化中,知县刘斐修葺,仍于东面创立排栅。

土产[编辑]

见府志。

户口[编辑]

洪武二十四年,版籍户壹千柒拾户,口柒千伍百贰拾陆口。 永乐十年,版籍户柒百陆拾二户,口伍千肆百捌拾三口。 成化八年,版籍户捌百柒拾贰户,口陆千三百四口。

赋税[编辑]

洪武二十四年,版籍田地伍百肆拾捌顷肆亩壹厘陆毫,税粮伍千壹百贰拾玖石贰斗伍合肆勺玖钞捌撮,茶课芽叶茶玖百肆拾柒斤玖两贰钱。 永乐十年,版籍田地肆百伍拾三顷贰拾亩肆分陆厘,税粮肆千三百五石壹斗肆升六合陆勺壹撮伍厘,茶课芽叶茶壹千捌百三拾伍斤壹拾五两贰钱。 成化八年,版籍官民田地伍百壹拾顷三拾捌亩柒分,税粮肆千柒百拾玖担玖升伍合,茶课芽叶茶壹千捌百三拾柒斤壹拾肆两陆钱。

乡里[编辑]

本县所辖六里 白土、梁坚、福禄、罗秀、富顺、丰隆

邮传[编辑]

铺有七 县前、船溪、硙崖、白土、福禄、沙树、火

公署[编辑]

县治前代兵燹不存,国朝洪武初知县程宏道重建,成化十年,知县刘斐重修。幕厅在治内,谯楼在治前,申明亭在县治右,旌善亭在县治左,置官知县一员、首领官典史一员、吏十名。按察分司在县东北二里 阴阳学在县西,训术一员。医学在县西,训科一员。长济仓在县东 养济院在县东街

学校[编辑]

儒学在县治西。国朝洪武初知县程光道建,岁久倾颓,正统及今,知县董端、刘斐相继修葺。前为大成殿,东西庑戟门、棂星门,后为明伦堂,东西斋会馔堂。学之前为射圃,其侧为文昌祠,置官教谕一员,训导二员,廪增生员四十名,吏一名。宋延祐戊午权教谕耆儒韦宜孙撰旧学碑,记曰:“南平军,今之南川,古之隆化也。全盛之时,僻处南方兵戈之所,未到四方文物之士。避难者众,习俗渐染,家诗户书,遂称文物之邦。任于此者,皆名公巨卿、当世豪杰,三岁大比,举不乏人。如赵南畴先生父子、韦叔正叔侄父子、张商望等辈皆自科目出,中间亦有著述流传于世,皆学校涵养人才之所由致也。戊午兵火后,正殿隳废,讲堂倾圮,旦望诸儒,行香春秋,二丁报本,官儒陪班并无驻足之地,识者寒心。自圣朝混一以来,路府州县,莫不以建学为第一事,累事是邑之政者因循苟且,一日必葺者难其人。中牟薛麟承事,顾瞻旧基,恻然动念,奖诸儒。令尹马廷下车之初,不忍坐视,首以学校为重,上能体圣天子崇儒重道之美意,下合同僚主簿董旻禩率诸儒能继承旧令尹之政,先圣十哲,革故鼎新,文风丕振,三年之间,户口增,狱讼简,盗贼化为君子,愁叹转为讴歌。非贤令尹之政,感召何以臻此,耆老人等举留于本路,乞转闻于省台,宜孙等忝为学掾,目击盛事,岂容缄墨,遂为之记。”致和元年进士杨先韩撰《修学记》曰:“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则学校之设,非专为儒流也。”《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彛,好是懿德。”人之秉彛好德之心,则皆有君臣、父子、夫妇、朋友、长幼之伦,然非在上者建学立教,有以明之。使知人之所以为人异于禽兽者,在此则亦安能循理尽分,知有义、有亲、有别、有信、有序之不可一日无者哉!是以成周盛时,人自童蒙,朝夕恒受教于家塾,比其少长迁之党庠,迨其成才进之,乡序、乡大夫、乡老为之师,三年大比,则考其德行、道艺,献其书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谓之造士,夫以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今之县学,犹古之乡序也,今之邑宰,犹古之乡大夫也。则县学乃毓秀兴贤之地,所系岂小小哉?南川山水,县孔庙古基背砚池泉,而笔架峰左列钟鼓、右捧印台,为一邑胜处。地灵人杰,斯文发祥,在承平时,擢巍科、登显仕者举不乏人。自戊午兵劫,极丙子丁丑之间,士民散亡,学校荒废。至元戊寅,南北混一,始立县事,凡百草创,未遑爼豆。延祐戊午,县令马君讳廷扫除瓦砾,更修礼庙,覆以茅茨,春秋旦望,聚集群儒,祝延圣寿,稍稍礼仪,岁久弊漏,无以妥圣灵,宣文化,嚚诉不兴,先生乐道,人之善愿。顾予记文刻之石以示来著,余常观朱文公作修学记,凡七而作县学者,居其五皆美邑,令兴学化民,而邑之人才风俗实有赖。今杨公政教之善,众口成碑,亦何待于余文?虽然载口碑以成文,人心天理,愈久愈著,此又碑之不可磨者,故喜而为之书。

寺观[编辑]

遍福寺在县东北二百步许 文昌观在县南一里

祠庙[编辑]

川主庙在县东南 土主庙在县西,俱洪武十四年知县徐成建。城隍庙在县东南,洪武四年知县程光道建。萧公庙在县东南,天顺八年邑人胡清建。

坛𫮃[编辑]

社稷坛在县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南 邑厉坛在县北

桥梁[编辑]

西桥在县西街 僰水桥在县西三里 倒石桥在县北三十里 县门桥在县门正街 南桥在县街南 镇江桥在县西五十里 船溪桥在县西一十里 观音桥在县西四十里 白土桥在县西五十里 水东桥在县西五十里

古迹[编辑]

南平军在县南九十里,宋建,今废,有台。景元送南平以知军序:“南平故汉巴渝地,至唐犹以獠名,我朝元丰中,声教远浃,始即其地置军焉,百三四十年间,浸以道德,熏以诗书,斌斌焉,与东西川等矣。绍定四年冬,予友江君往为之守,将行请曰:‘南平地杂民夷,有赤子龙蛇之异,扰而训之政未易也,将何以教我?’予唯江君之先象州,以吏治名当世。江君氏世学踵儒科,尝令靖之永平,即倅靖廉白清简,人便安之,以其治靖者治南平,直易易耳。顾弗自足而求助于予,此乐正子好善之心,孟氏所谓优于天下者也,推以治平,何乡不可?独南平乎哉?然常窃叹古之为政者变戎而华,今之吏者驱民而狄。昔者箕子八条之化、孔子九夷之居,皆圣人事,吾不敢以律后世。若锡光任延汉守将耳,于交址能兴其礼义之俗,于九真能迪以父子之性,是不曰变戎而华乎?今之饕雷吏罗布郡县,小者为车为蚋,以残人之肤,大者为猰貐为凿齿以血人之颈,以刃其家,以封其孥,于是民始蒿熊,丧其乐生之志而甘自弃于盗贼之徒矣!是不曰驱民而狄乎?故为政者,以厚视其人,虽戎而华可也,以薄待其人,虽民而狄弗难矣!循其本而观之为吏者,不自狄其身,然后能不狄,北民盖续货而忘义者,狄也。喜杀而 仁者,狄也。以中国之士大夫为天子之命吏而其所为无异于狄,亦何怪其民之狄哉?予方疾当世之吏阱吾民于狄,故因君之请而一吐之。傥以为然,则顾风示属县之为吏者,使皆懋于仁而耸于义,不亦可乎?江君曰然,遂书以赠。儒学旧基在县东南二里,宋淳祐中知南平军事韩伯异建,元延祐中重修,今废,基存。四岩九堡自熊本平夷獠木斗,得地五百里,四岩九堡建南平军。塞乐园在县西,郭东太守封,固以边境宁静,营治为游宴之地,内有风月、赏心二亭及绿漪轩。飞云楼在县普泽寺,有四楼曰飞云、万卷、衍庆、凝香,又有亭台。在圃前有一桥,曰登瀛。朝爽堂在旧南平军,倅厅又有四亭,曰晚静、横静、壁枕、流溪,堂俯临江,皋为观览之胜。云山堂宋刘夷书诗:“山远郡楼秋过雨,月临池树晚生烟。” 怀清台在县境,秦时有寡妇清得丹穴而擅其利,用财自卫,始皇以为贞妇,故筑此台。北阁、鹿个堡、白锦堡去播州三百里,系纳土官杨光荣子孙世袭守之。神像观在县东南,元末兵燹,观废基存。废丹山县在县东南三十里,唐置。三溪县城唐贞观中置,属南州城,甚高险。废隆化县唐置,后改宾化,属涪州,宋属南平军。孝妇泉在县南,俗传为孝妇所感而出泉,极甘冷。秋泉在县东李氏园侧,李绍隆常倅此,已而居焉,自为泉记。

名宦[编辑]

 张商英熙甯中知南川县,章惇经制夔路,狎侮州县,商英随机折之,落落出其上,惇大喜,延焉上客。刘孝标知南州时,夷獠数为患,孝标请置郡县以统治之,转运使诅其议,朝廷继得其详,卒建军垒,自是远人安之。陈少游为令南川,有善政。 国朝 程光道洪武四年,知县事,刚果有为,政绩显著。徐成洪武十二年任知县,处事有方,吏民畏服。赵贞宣德六年任知县,岂弟,存心勤劳抚字。

人物[编辑]

 尹珎武帝时,从汝南许叔重,受五经还,教授其乡,于是南域始知学。

科目[编辑]

举人[编辑]

国朝 石观洪武中举人 冉仕清、李隆长安主簿 胡谦监察御史 吴彧、吴诚桐庐主簿 晏钦、李恂、杨清攸县县丞 李海、馀良俱永乐中举人 张琳永福教谕,俱宣德中举人。张弘信辰州府训导,天顺中举人。

应贡[编辑]

苏志高任司务,升郎中,后升山东参政。施天与苏州府推官,升通判,后升户部主事。张升、程鹏、杨荣、周文、王志、刘文显、杨敬灌阳知县,俱永乐中贡。冯镕洪熙中贡 杨明德石旧知县 李文兴嘉鱼县丞 刘顺、陈谟、冉毅、李春、蒋益俱宣德中贡 萧清灵台知县 卢逊云南吏目 杨仕敬河西知县 毛祥、黄理仓副使 曾钟广阳卫经历,俱正统中贡。袁彬鸿胪寺序班 胡政、方志广、何清已上三人冠带。李瀷广通知县 李贞宁乡主簿,俱景泰中贡。晏魁马龙州同知 周纪典宝副 周辉武昌府训导,俱天顺中贡。胡文衡冠带 李让、姜进、吴继、王克恭、廖真、李诚、李道明冠带 夏清、向善俱成化中贡

恩封[编辑]

曾友信钟之父,天顺中赠征仕郎,广阳卫经历。

孝行[编辑]

吴仕坤父斌,任山东济宁州闸官,患病,仕坤奉汤药,亲尝粪,竭资医治不愈,而终寄葬于彼。庐墓三载服阕,家贫嫁女,得财归葬,朝暮奉祀如事生。正统中,诏旌表孝行之门。

题咏[编辑]

渝南即景赵彦迈 蕞地曾无一掌平,由来作郡亦强名。峰连万壑山横翠,川合三江水绕城。 (阙) (记述:) ..泰定乙丑秋,杨君承直以关西名家尝为蜀省译史,出宰兹邑,首谒先圣,顾瞻庙貌,恻然于怀,乃召邑士治之对。以 儒户力单,必赖贤宰,主维方可,宰亦以为己任,乃乐捐己金,吏亦割俸,诸儒等第出缗,置簿出入不容粟,私劝勉邑民子来助 役,入山采斫木章竹个,各称其材。瓦石钉檺,躬自计度。岁丙寅良月,首构正殿,至腊毕工,象设衣冠左右位次,皆合礼制。 章采一新,又念讲堂旦望说书,所以发扬孔孟明伦之教,尤不可缺。经营区处,众力协办,不日落成。是役也,主簿梁秀、典 史樊世杰实赞助之,县教谕杨丹书来请,曰:我等僻居山林,送迎县官已十数,类以簿书催科为能,岂肯留意学校,兴其文风 有如吾宰杨公之贤者乎?盖其在官三年,一廉自守,流民四集..

綦江县[编辑]

建制沿革[编辑]

綦江在府西南二百里,禹贡梁州之域,天文井鬼分野。地本古之綦市,汉唐以前不可考,宋置南平军,即今之赶水,与綦市相去九十里。綦市属南平军,至元废南平军,以綦市为长官司,属播州。元末明氏僭据,罢长官司改为綦江县。国朝洪武初归附,仍为綦江县,隶重庆府。

疆界[编辑]

东至南川县东乡河界一百二十里;西至江津县白渡驿界二十里;南至播州界牌铺界二十里;北至巴县分水岭界四十里。东到南川县治二百二十里;西到江津县治二百里;南到播州宣慰司治六百里;北到巴县治二百里;东南到播州吊丝山一百二十里;东北到长寿县治三百里;西南到合江县治四百里;西北到巴县鱼洞驿治二百三十里。

地名[编辑]

南平

形胜[编辑]

左挟瀛山,右依石笋,白渡、小江萦回,前后与贵播接境。

风俗[编辑]

民俗简朴,勤于耕织,渐尚礼义,不好争竞。

山川[编辑]

石笋山在县西二十里,其状如笋。瀛山在县东一十里,其状类海中蓬瀛。牛冈山在县北二十里,其状高耸蜿蜒如牛。朽石垭山在县南百五十里,以其山石碎虚崖峭壁故名。古傅山在县西五十里,山麓有大崖坎,相传昔有古、傅二姓居此。丁山箐在县西南一百六十里,势若丁字,林木葱郁。龙磴山在县西七十里,山势蜿蜒如龙,又多石磴。綦江水源发播州界中山箐,北流至县,环绕于左,复西入岷江,合流东注。沙溪滩在县北三十里,滩多沙碛。玛瑙滩在县左,昔尝出玛瑙。珎珠滩在县左,昔尝出珠。白渡滩在县西二十里,昔有白姓居其旁。 古迹滩、滑石滩、苦竹滩、移栏滩、塔坪滩、车滩、虎脑滩、五岔滩、金子滩、木头滩、镇坪滩

土产[编辑]

见府志。

户口[编辑]

洪武二十四年,版籍户捌百捌拾柒户,口陆仟玖百捌拾肆口。 永乐十年,版籍户陆百肆拾壹户,口三千伍百陆拾捌口。 成化八年,版籍户陆百壹拾伍户,口三千捌百贰拾三口。

赋税[编辑]

洪武二十四年,版籍田地塘三百肆拾柒顷柒拾柒亩三厘伍毫;税粮三千伍百贰拾伍石肆斗肆升柒合五勺三抄玖撮伍圭;棉花三百三拾肆斤肆两伍钱贰分,折织大布捌拾三匹零花贰斤肆两伍钱肆分;片麻贰百肆拾伍斤伍两捌钱,折米贰拾陆石贰斗伍升壹合三勺三抄柒撮伍圭;蓝靛贰百贰拾陆斤壹拾贰两,折米肆石捌斗伍升壹合肆勺。 永乐十年,版籍田地塘贰百陆拾肆顷肆拾玖亩壹分伍厘伍毫;税粮贰千陆百柒拾贰石贰斗三升捌合伍勺贰抄四撮;棉花贰百肆拾肆斤壹拾三两柒钱肆分,折织大布陆拾壹匹零花壹拾三两柒钱肆分;片麻壹百捌拾壹斤三两陆钱,折米壹拾玖石三斗捌升捌合贰勺柒抄伍圭;蓝靛壹百柒拾捌斤肆两,折米三石捌斗壹升三合捌勺伍抄;额办各色课钞壹千捌百肆贯贰百文;鱼油折收桐油壹百壹拾三斤壹拾三两陆钱;鱼鳔贰斤伍两玖钱伍分;翎毛壹千壹百三拾玖根;成化八年,版籍田地塘贰百玖拾伍顷捌拾陆亩贰分伍厘伍毫;税粮贰千玖百三拾三石陆斗柒升捌合陆勺陆抄贰撮伍圭;岁办各色课钞壹千柒百伍拾贯柒百陆拾文;鱼油折收桐油壹百壹拾三斤壹拾三两陆钱;鱼鳔贰斤伍两玖钱伍分;翎毛壹千壹百三拾玖根。

里镇[编辑]

本县所辖五里 东多、白渡、扶欢、永成、遵化,南川镇在县北四十里。

邮传[编辑]

铺十有二 县门、至登、崖门、泸头、鱼梁、古磊、石盘、铜锣、枣园、太公、朽石、安稳

公署[编辑]

县治即旧长官司基址 国朝洪武初重建,幕厅在治内,谯楼在治前,申明、旌善二亭在治南。置官知县一员,首领官 典史一员,吏九名。布政分司,在县西南六百步。按察分司在县南三百步。阴阳学在县北三百步,训术一员。医学在县西一里,训科一员。僧会司在胜果寺 东溪巡检司在县南六十里,巡检一员、吏一名。东溪马驿在县西六十里 安稳马驿在县南一百二十里,二驿俱驿丞一员、吏一名。永济仓在县西六百步 预备仓在城隍庙左

学校[编辑]

儒学在县西南,古未建学,至元、德祐中,以綦市为长官司,始立学,后废。国朝洪武末,典史张均让、教谕傅懋重建,造次未备。至景泰、成化间,四川参政吴昌衍、谢 ,佥事戴实以公务按临,督率知县徐荣等增修。前为大成殿,东西庑戟 门、檽星门,神厨后为明伦堂,东西斋会馔堂,其左为文昌祠、御书阁,射圃则拓地于玄妙观之左,其制始备。置官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廪增生员三十四名、附学生九名、吏一名。

寺观[编辑]

胜果寺在县西一里,僧会司在焉。大兴寺、古迹寺、龙塘寺、白鹤寺、崇恩寺、白云寺、欢山寺、观音寺、石角寺、古佛寺、万寿寺

祠庙[编辑]

城隍庙在县南六百步 东岳庙在县南八十步,元末兵燹,国朝洪武中重修。二郎庙即秦李冰之神,在县东半里。普泽庙乃巴县、璧山土主之神,在县南七十步。

坛𫮃[编辑]

社稷坛在县西南二里,洪武九年建。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东南二里,洪武九年建。邑厉坛在县北一里,洪武九年建。

桥梁[编辑]

孝感桥在县南六十里,上有小市。世传宋绍兴甲戌,里妇从其姑,过溪,姑落水中,妇即随救之,漂至滩下,恍若有人扶之而出,姑妇俱全活,因名孝感。鱼梁桥在县南三十里,成化九年知县徐荣建。

古迹[编辑]

南平军在县南九十里,宋立元罢,遗址尚存。玄妙观在儒学左,观毁基存。真武观在县綦水之左,观毁基存。

名宦[编辑]

国朝彭鉴江西建昌人,宣德初任知县,抚字有方,民皆乐业,升监察御史,人到于今思之。

科目[编辑]

进士[编辑]

国朝刘定昌成化十年举人,登十一年谢迁榜进士。

举人[编辑]

王升洪武中举人 熊义河西知县 袁恭大姚知县 刘斌、杨亨长沙府推官。黄钺、綦冕咸阳教谕,俱永乐中举人。欧日良景泰中举人。

应贡[编辑]

胜金州判官 章宗都司断事,俱洪武中贡。金鉴光禄寺署丞 周礼密木州吏目 程通周府典簿,俱永乐中贡。綦祯海阳知县 王昌顺汝宁府推官 王道立甘州卫经历 胡琏俱宣德中贡 李源、蒙政、王让、牟迪、 翁贵、杜充武卫知事 张辂甘肃卫经历 熊祥俱正统中贡 彭敏、陈刚、周秉政、李辉、王止善、李端、陈聪、卢敏俱景泰中贡 张洪、莫震、王执中、陈以禄、包友成、黄廷器俱天顺中贡 封彦举、万里、刘仲庄、刘伏昌、杜祥、张纬俱成化中贡

旌异[编辑]

任钊、罗添秀俱附廓里人,天顺三年,输粟一百石于贵州仓,均旌异为义官。王哲思滩里人,输粟五十石,旌为义民。

题咏[编辑]

南平八景 龙角溪声 穹然怪石立溪边,溪上潺湲断复连。潜蜃欲胜掀穉角,蛰龙将奋喷流涎。泠泠明月清风夜,滚滚斜阳过雨天。几度风雷相动荡,恍疑音响出重渊。 牛冈雪霁 城南前望列横冈,积雪初消霁色光。黄犊整群游夕迳,乌犍引对卧煦阳。商歌甯戚欢声动,习战田单锐气扬。四海喜逢明盛世,桃林相望景苍苍。 瀛山拥翠 山列东南拥秀峦,望中苍翠隔云端。落花流水三春暖,古木高风九夏寒。日出千峰晴色媚,雨牧万壑湿光团。会登绝顶闲周览,硕挟𩙪车振羽翰。 月湖涵光 万顷汪洋似鉴湖,湖光倒浸月轮孤。辉浮蟾厥朝开镜,影映龙宫夜戏珠。四望云天同上下,九霄风露逼空虚。澄明似接银潢泒,千里婵娟漾玉蜍。 石笋擎天 石峰如笋势崔巍,上出青冥特壮哉。扳地惊看施壮志,擎天直欲展长材。烟云岁久笼斑,雨露年深长绿苔。今古穹窿无剥落,全凭元气作胚胎。 崖门稳步 路出崖门石镫欹,层层稳步上云梯。当年开凿烦民力,今日经游驻马蹄。行客每怜春雨积,归人恒恐夕阳低。往来亦有文章伯,肯把新诗石上题。 胜果梵刹 梵王宫殿接山城,千年犹存胜果名。葱外松高秋鹤唳,岩前萝□暮猿鸣。烟云常逐名香袅,钟鼓时传清吹声。禅客定回无外事,皈依觉地祝升平。 玄妙仙家 神仙第宅老烟霞,殿阁丹青岁月赊。骑鹤客传青鸟信,吹箫人驾紫鸾车。千年花发蟠桃树,九转丹成伏火砂。自是洞天风景好,拟从羽士饭胡麻。

江津县[编辑]

建制沿革[编辑]

江津在府西一百八十里,禹贡梁州之域,天文井鬼分野。汉置江州县,属巴郡,其县即巴郡治所。南齐自郡内移置僰溪口,即今治。西魏改为江阳县。后周闵帝元年于县治置七门 郡。隋开皇十八年废郡改为江津县,仍属巴郡。巴郡即渝州也,唐宋元皆因之,元末明氏僭据。国朝洪武初归附,仍为江津县,隶重庆府。其县左右江水环绕,而江北有津,人于此渡,故名。

疆界[编辑]

东至綦江县界一百五十里,西至永川县界九十里,南至播州界三百里,北至巴县界五十里。东到綦江县治一百七十里,西到永川县治一百二十里,南到播州宣慰司治七百里,北到巴县治一百八十里,东南到南川县治四百里,西北到荣昌县治二百二十里,西南到合江县治一百三十里,东北到铜梁县治三百八十里。

地名[编辑]

江州 江阳 几水

形胜[编辑]

鼎山耸其前,几江绕其后,界于泸、渝之间,北接岷江,南连播境,实冲要之大邑也。

风俗[编辑]

人性淳朴,不事浮华,农勤畎亩,士业诗书。

山川[编辑]

鹤山在县南五十里,常有鹤栖其上。马骁山在县北隔江一里,夕骁骑将军马邈葬此。绫锦山在县西四十里,其山花木如锦。君井山在县西北五十里,有井泉。常以水之盈缩清浊卜牧宰之贤否。白君山在县北四十里,或云六里。昔有江津令白君住此学道成仙,有白君冢,因名。固城山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宋通直郎冯寿致仕居此,黄庭坚为作闲乐记。游溪山在县西一百里。唐赵延之常游于此。周阳山在县西一百五十里,相传尝有周、阳二姓居此。圣威山在县西五十里。有祷辄应。云篆山在县东七十里,山有云气飞扬如篆。珞璜山在县东六十里,亦名峰穷峡。珞璜镇《巴中记》云:江州县有东穷峡是也。欢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山顶平坦,人行力倦,于此憩息。石佛山在县北隔江一里,上有石佛寺。铜鼓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形如铜鼓。龟停山在县东北六十里,以形似名。洛来山在县西北一百里,溪水一泒,绕于山下。小中山在县西北七十里,众山围峙,山之小者当其中。凌□山在县西南六十里。其山高耸,人登若凌霄。女仙山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汉东驿对岷江南岸,有二峰,对立秀拔,相传山下有罗氏女遇仙乘云而去,因名。华盖山在县西二十里,形如华盖。楼台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如楼台状。龙登山在县东南一百里。昔宋太子隐晦时登此山,因名。马脑山在县东南六十里,山形若逸马之状。石笋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其山若笋森立。云凤山在县北四十里。山形如凤,常有云雾覆其上。凤顶山在县东北五十里,形如飞凤之顶。金紫山在县南六十里 四望山在县西一百七十里 鼎山在县南。宋因置鼎山县,后废。岷江自岷山发源,过县界,下渝州,会涪水,合流而东。几水在县北,环绕县治,状如几字。确溪在县西南一百三十里,源自合江县界,流入岷。溪有石如确。乐城溪在县西二十里,流入岷江。志云:下有乐城滩。因名。僰溪在县东南三十里,自南川县界入于岷江。南齐移江州县于僰口。俗呼于南溪,是也。游溪在县西六十里,南流入岷江。七门滩在县西七十里,有大石横江,凡七处,望之如门。

城堡[编辑]

旧有土墙筑城,未就。岁久倾塌。成化壬辰,本府同知莫琚督筑石城,土墙周数里,以环县治。置门有九:迎恩、通市、嘉惠、临江、德感、东埠、南安、西镇、北固。

土产[编辑]

见府志。

户口[编辑]

洪武二十四年,版籍户伍千伍拾壹户,口肆万九千壹拾捌口。 永乐十年,版籍户伍仟壹佰捌拾壹户,口伍万肆百肆拾柒口。 成化八年,版籍户肆千捌百伍拾捌户,口肆万捌千捌百肆拾壹口。

赋税[编辑]

洪武二十四年,版籍田地塘三千壹百三拾三顷柒拾陆亩贰分贰厘伍毫;税粮三万伍千伍百玖拾贰石伍斗柒升六合柒勺肆抄柒撮伍圭;棉花柒百陆斤陆两贰分,折支大布壹佰柒拾陆疋零花贰斤陆两贰分。 永乐十年,版籍官民田地塘三千柒拾肆顷柒拾一亩捌厘伍毫;税粮三万伍千壹百伍拾肆石柒斗贰升陆合三勺陆抄三撮伍圭;棉花柒百柒斤壹拾伍两贰钱贰分折纸大布壹佰柒拾陆匹三斤壹拾两贰钱贰分;额办各色课钞贰千伍百伍拾贯伍百壹拾文;岁办生熟麂皮壹百陆拾张;翎毛肆千伍百根。 成化八年,版籍官民田地塘三千玖拾肆顷壹拾柒亩伍分伍毫;税粮三万伍千壹百陆拾陆石柒斗玖升陆合陆勺三抄四撮;额办各色课钞贰千伍百伍拾伍贯伍百壹拾文;生熟麂皮壹百柒拾张;翎毛肆千伍百根。

乡里[编辑]

本县所辖三十七里 三峰、石桥、得感、兴孝、游溪、石羊、登云、灵感、同心、胜中、鲁市、延受、清平、进德、五脉、思善、南峰、仁高、白沙、长池、石龙、高詹、罗江、合山、胜灯、笋溪、官山、顶山、高湖、杜市、金紫、落坊、南江、东隅、西隅、西关、江北

邮传[编辑]

铺二十有二 县门、白崖、九龙、石桥、界牌、傍鹿、游溪、崩土、石碇、龟脑、高垭、南江、九盘、鉴陵、李牛、高歇、杜市、傅渡、傅坝、高东、高湖、白渡

公署[编辑]

县治创自后周,元末兵燹、国朝洪武初知县田子真重建,岁久倾圮。宣德中知县袁旭重修,幕厅在治侧,戒石亭在厅事前,又其前为仪门、为鼓楼。治东十步许则建申明亭,治西四十步许则建旌善亭。置官知县、县丞、主簿三员,首领官典史一员、吏二十四名。布政分司在县西一里 按察分司在县南百步许 僰溪水驿在县西一里 石羊水驿在县西六十里 石门水驿在县西一百二十里 汉东水驿在县西一百八十里 白渡马驿在县南一百二十里。俱置官,驿丞一员,吏一名。青平巡检司在县西一百八十里,巡检一员、吏一名。僧会司在广寿寺,距县东二里,僧会一员。道会司在文昌宫,距县西一里,道会一员。阴阳学在县东八十步,训术一员。医学在县西六十步,训科一员。养济院在县东二百步 永阜仓在县东二百一十步 预备仓三所,一在县西一里许;一在石门,去县一百二十里;一在游溪,去县六十里。

学校[编辑]

儒学在县治南二百步许,宋治平初建,元末兵燹。国朝洪武初知县田子真增修,岁久弗称。宣德中知县袁旭继而新之。其前大成殿,东西庑戟门、棂星门,神厨、神库如制,西庑后建文昌祠,又其前凿泮池,甃砌以石,如半月形,其后为御书楼、明伦堂,列东西斋,斋之侧为会馔堂。学之东为习射圃,学之西树瑞竹亭。置官教谕一员、训导二员、廪增生员四十名、吏一名。宋皇庆癸丑,明新石登记之曰:天地,人知其大也;日月,人知其明也;山岳,人知其高也;河海,人知其深也;吾夫子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山岳同其高,与河海同其深,而人不知何也。夫子之道,无形者也。天地、日月、山岳、河海 有形者也。有形者易见,无形者难知也。自三王不作,五霸迭兴,五帝三王之道不明,三纲五常之道几乎熄矣。吾夫子有君师之德,无君师之位。木铎四方,而言不用;辙环天下,而道不行。悯先圣先王之道无所传,忧后圣后王之治无所法。取尧舜以来授受之正、古今治乱之源、国家盛衰之理,笔之六经以诏示后世。其言道德仁义,其位君臣父子,其文礼乐刑政,其法制度纪纲,其治教化风俗,天地间事事物物之理,莫不俱载。是以天子得之以治天下,诸侯得之以治其国,乡大夫得之以治其家,士庶人得之以治其身。得其大者则大治,得其小者则小治,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吾夫子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其道盛德至,功崇业广,荡荡巍巍而不可及也,赫赫明明而不可掩也,渊渊浩浩而不可穷也。彼邪说诬民之流,天地之土苴耳,日月之火爝耳,泰山之丘垤耳,河海之行潦耳,可有也,可无也。吾夫子之道不可不知也,设为庠序学校以教,是欲使人知也。一乡建学则一乡知,一邑建学则一邑知,一郡建学则一郡知,通天下建学则通天下知之矣。一乡知则一乡治,一邑知则一邑治,一郡知则一郡治,通天下知则通天下治矣。此县之所以建学也。国朝列圣,指承崇重,其道所在,州县皆令建学,遵宠褒嘉,锡以徽号。皇上临御以来,累诏勉励,可谓知致治之本矣。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有人心者,宜于此焉,变矣。然而在上者知重,道矣。道其道者不自重,在上者俾见学矣。学其学者不能建,所在学校任事者少败事者多焉,已谋者常有馀,为道谋者常不足,此所以今日建学,明日建学,悠悠至今,落落难成也。庙在县治之西南隅,文明坊之地,始创于治平之乙巳,历二百一十一年,而后废于乙亥,亦坤文气运之一厄也。自朝廷创制以来,分教者八人,所建者非一。石似翁一建于丙申而复毁,王善庆、石可顺再建于乙巳而不就,前政张县尹巳建庙门,有意作兴而未遑也。前后二十五年之间,屡建而屡废者,人事之不齐,无人焉以主之也。壬子冬,县大夫安公文宪被天子命,出宰是邑,下车之初,不遑他务,以学校为己事,撤而新之。割己俸以率先,勉僚佐以从事。督视工役,恢拓制度,耸其栋梁,新其攘桷,胜任者存之,不胜任者易之,鳞布万瓦,翚飞四薝。墙壁户牗,涂以丹雘。正配神位,绘以朱金。 夕鉴临,风雨不替。曾不逾时,气象一新,儒风大报矣。教谕黄森曰:县大夫安公亲民官也,以学校为己任,为人之所不为,能人之所难能,吾侪小人欲效尺寸而不可得,愿得一语记其事登曰:郑板不毁,嚣嚣之论息;鲁泮能修,而明明之颂作。有公论在记,则不让敬叙其事,俾司书杨隐文书以刻诸石。绍定癸巳进士、儒学学谕兼讲书王震午记之曰:五材为民之用,四民为国之用。故治国之法莫先于域四民,域士于学,域农于野,域工、域商则无定所而有定业焉。为民上者,知劝农则食足,知劝工则器备,知劝商则货通,知劝士则化行。食货之足,器械之利,易能也。而化为难,化之为难,何也?曰农工商贾不过精于物,而已士独精于道。精于道者,治其三,故士居士民之先而近民之,守令莫不加礼。儒流究心,学校亦曰养人才,厚风俗,莫不取是于此也。自昔觇人之国,观人之政,岂有他巧哉?入其疆,土地辟田野,则知其劝农矣。入其境,货财充,器用备,则知其通商惠工矣。入其学,堂庑洁,文物盛,责知其敬教劝学矣。乡校不毁,子产之政称善学校不修,子矜之刺以典。良吏、俗吏岂不判?于是乎,馀自壬辰甫隶学职,周览石刻,见畴昔之邑大夫有功于学校者,得十之六,遗十之四,若遂没而不书,何以想遗爱劝方来。乃自裒学俸,立石于东庑。凡县官之用心劝学,其事在人耳目者必提其要,榜曰邑大夫有功学校总计之碑,且虚其左,以俟来哲。夫庙廊之材,非一木之支;学宫之成,非一人之力。若令若佐当期会星火之时,处簿书纷猬之际,乃能劝心,风化之所关,慨念缙绅之自出,皇皇汲汲,唯学为先斯人也。处心积虑盖欲为不朽计,可不谓贤乎?此总碑记所由作也。常闻大有年以喜书,盖为民喜,是碑之作,抑为吾侪喜云。国朝宣德二年,蜀府纪善泰和梁混记之曰:永乐戊戌秋,临川袁侯旭以乙未进士来令江津,甫下车,谒庙顾瞻,学宫隘陋,梁栋低压,赤白漫漶,展礼唯艰,非所以尊崇。圣王以先风化为一邑表,劝乃慨然曰:前政因隘就简,吾不能大而新之,过也。与丞姑苏王应辰图之,议以克合,迺拓旧基,增高加广,僦工抡材,砻石陶甓。始于庚子六月,至八月而礼殿成,将有事于门庑,会侯当朝觐而旧令至事,遂中止。父老德侯政,役不怠,寡弱相举,恳留于朝。侯以洪熙乙巳冬复来官,未遑他务,经营劝督知初,又有生簿陇西李岩、典史会稽严绿协心赞助焉。戟门、西厢及庑若干楹,以神厨、牲房旧在讲堂后,供祀弗虔,改作于戟门。又以余材作斋房、湢浴之所于西庑侧。凡百皆具,继工于宣德丙午之十二月,落成于明年二月之壬寅。木石壮丽,丹碧辉煌,而人不以为侈;取材于公,用力于馀,而人不以为劳。盖侯内尽其心,外尽其力,故能成此于人所难为之,时而又赖同寅二三君子笃志以济盛美,岂学校之兴固自有时哉?继而礼部仪制员外郎邑之扬旭以相基,会作之本末来征馀记。按郡志,江津以南齐永明间自巴郡移僰溪,即今治也,历梁、陈、隋、唐,学校之制,无考。宋治平乙巳,知县郑谔重修。之元至元乙亥,毁于兵。又三十有八年为重新。皇庆癸丑,知县安文宪仍旧基复之,俱载学记。国朝洪武初,亦尝改创而规制弗称,岁久辄坏,至侯而克成。伟观非刻诸石,无以起后人之绍述,而永侯之绩于不刊鸣乎?侯可谓知所当务矣,古之为治,政与教兼之,今之郡县知为政以有立于时,犹不多见,况遑及于教乎?且有司簿书之不责者,谓之不急,非侯之好学师古,何以能若是哉?宜侯之卓,出今世士而追乎古之人也。江津之士来学于斯者,毋用力于虚文以示世取荣;当讲求夫明体适用之学以治心。修身则孝友于家,信于乡党朋友;出则忠于君,使见诸功业,皆足以传于后,播芳猷于弗朽,庶几不负。圣朝养士,求贤之盛,心袁侯兴学之美意也。是役也,教谕武昌方嵩、训导巴陵刘世杰竭力承事,不容怠私,生徒王玺、周宪、李瑜、县吏王永华皆赖有劳绩。于法牵连,得书故并记之。

寺观[编辑]

广寿寺在县东二里。洪武中建,僧会司在焉。大云寺在县西二十里。宋建元废,洪武初,僧季荣重修。水陆寺在县西一里。宋建元废,洪武二十年,僧胜常重修。明福寺在县东一百里。宋建,宣德初重修。石佛寺在县北对 江二里。工部尚书、邑人江周诗云:“招提天声与天邻,夕梵晨钟远近闻。出洞龙翻千障雨,上楼僧踏一梯云。巉岩古记何年刻,深院名香尽日焚。安得投闲居此地,北林猿鹤想同群。”邑宰袁旭诗云:“石迳盘盘草欲迷,肩兴跻蹬晓来迟。百年废事重新日,一代华簪胜会时。接竹已通云际水,剜苔还识道旁碑。上人莫惮经营苦,自昔名山好主持。”胜灯寺在县南一百里。宋庆元丙辰建,元废,永乐间重修。朝天寺在县南一百里 隆兴寺在县南八十里 妙音寺在县西二百里 禅居寺在县南一百二十里。宋建元废,永乐初,僧普音重修。观音寺在县南九十里。永乐二十年重修。真如寺在县西一百里 宝庆寺在县南一百二十里。宣德五年重修。□因寺在县北四十里 圣泉寺在县北八里 正觉寺在县西一百二十里 古佛寺在县北三十里。宣德六年重修。永福观在县东一里 文昌宫在县西一里。元废,今为道 会司。宋延祐二年,敕文昌宫碑记曰:“上天眷命皇帝,圣者维明有礼乐,维幽有鬼神,庙显微之一贯,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形功用于两间,矧能阴 于大猷,必有对扬之懋典。蜀七曲山文昌宫梓潼帝君,光分张宿,交咏周时,相予泰运则以忠孝而左右斯民。炳我坤文,则以科名而选造多士。每御救于菑患,辄感应于劝征。贡举之命再颁,考察之籍先定,贲饰虽加于涣汗,徽称未究于朕心。於戏予欲人才辈出尔。丕炳江汉之灵,予欲文治昭宣尔。濬发奎璧之府,庶臻加贶,以答宠光,可加封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主者施行。”

祠庙[编辑]

龙君祠在县北隔江二里,即天水池。城隍庙在县西二百五十步 二郎庙在县东一百五十步 灵应庙即五显灵君官庙,在县东二百五十步。普泽庙在县东二里 晏公庙在县东三里 晋王庙在县西一百七十里 谢公庙在县西游溪镇。相传神,江西金凤州人因有显亿,曾封为九江得道真人。前代有庙奉祀,凡有水旱疾疫,祷之有应。会龙庙 在县西一百里

坛𫮃[编辑]

社稷坛在县西二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西南一里 邑厉坛在县北一里

桥梁[编辑]

太平桥在县西一百步 马鬃桥在县南十五里 德明桥在县西七十里 大中桥在县西,旧名楠木桥。大通桥在县西六十步 高湖桥在县东一百三十里 孔硙桥在县西南二百三十里 续昌桥在县南三百五十里 笋溪桥在县南二百六十里

冢墓[编辑]

 杜莘老墓在县境。莘老,宋殿中侍御史,丞相虞允文过其墓,题曰:刚直御史。义冢在县治南二里石子山,宋淳祐六年县令杨升之创。

古迹[编辑]

七门郡在县西。魏置隋废。大佛崖在县西南一百八十里,古镌大石观音于上。香草楼在县西三十里。按李膺《益州记》江州西南有仙池,昔有仙人于此池侧置楼,植香草于楼下。忽一夕火从天降,紫气飘然而去。金注子在县北五里。昔有游僧憩此,忽有鸣禽衔僧衣袖,牵而上,见一金注子隐石缝中,乃折石畔苦檀枝挑出,金注至今踪迹俨然。金钗影在县西周洋溪百五十里,石碛中有浅水一泓,周围五六尺金钗一只,隐隐可见。荔枝园在县厅西北旁,有荔枝一 树。相传自唐以来,已有此树,每熟,士大夫会聚于园食之,今废。宋时有舞女咏诗三绝:“一钱不值程卫尉,万事称好司马 公。白发无衣怀桔日,六年惆怅荔枝红。今年荔子熟南风,莫愁留滞太史公。五月临江鸭头绿,六月连山荔枝红。舞女荔枝熟虽晚,临江照影白头公。天与戏罗装宝髻,更搂猩血染殷红。”挑灯石即莲花石,在县北江水中,不常见,见则人以占丰年。乾道辛卯正月十九日,天水赵宜之陪王屋李希仲、泰原王直夫同寺首座珍况来游,饮不至醉。翌日晚,再陪希仲、王 屋李孝友书此以纪岁月,云:喜见挑灯石,还同伊阙州。谚云传父老,问出显公侯。自有神龙护,旋为水府妆。题名书岁月, 莲石镇清流。此石之生,其名挑灯,凡或出水,百谷用登,士必荣达,喜莫不增。谚云:实证振古已曾,惜哉窄狭难伍来朋。天水池在县北隔江二里。有石池春月,邑人游赏于上,于池摸石祈嗣,得石者生男,得瓦者生女。范镇村在县西楼台山之麓,尝寓此,后人慕之,因以名存。五子沱相传昔有五子读书于此,联名登第。有读书台、石屋,故址犹存。巨蟹泉在县北石佛寺山下。相传天旱祈雨于此泉,取水得黑蟹,有应;黄蟹,无雨。仙池在县北岷江南岸梁。李膺《益州记》县西 南有仙池,谓此。

名宦[编辑]

国朝 田子真明州人,洪武初任知县,为政宽平,劝农兴学,兴废补堕。皇甫复初河南府人,洪武十二年知县事,为政有方,劝俭节用。石泰陕西人,洪武间知县事,居官廉洁,洁己奉公。袁旭江西乐安人,永乐间知县事,律身勤慎,政务兴举,抚民有方,词讼简息。

人物[编辑]

 谒涣为汝南太守,有公直之称。然温为度辽将军、桂阳太守,长于治民。 张弦举进士,召对直言。累仕至湖光总领。精神蒲腹,长于 寄。杜莘老本眉州人,徙渝,居江津,登绍兴十年第。石公恕以武功大夫知威州,有能名。尝作文刻碑戒子孙不得分异,昔有御制碑刻于学。国朝 石温洪武中以举人任凤翔府同知,寻升交趾布政司左参议,才能著闻。江英洪武中以举人任绥甯教谕,累官至浙江布政司左参议,有学识。

科目[编辑]

进士[编辑]

国朝 施庆登宣德二年马愉榜进士,任监察御史。江渊登宣德五年林震榜进士,仕至工部尚书。杨礼和登正统十年商辂榜进士,任主事,升鹤庆军民知府。杨学景泰元年举人,登明年柯潜榜进士。仕给事中,升云南左参议。江孟纶景泰四年举人,登成化二年罗伦榜进士。任监察御史,升湖广佥事。方显天顺六年举人,登成化八年吴宽榜进士,任南丰知县。杨钰成化七年举人,登十一年谢迁榜进士,任衡阳知县。

举人[编辑]

国朝 李友仁璚山主簿 石温凤翔府同知,升交趾布政司左参议。舒文交趾镇蛮府知府 江英湖广绥宁教谕,升宝鸡县丞、沧州知州,复升左参议。李瓒肤施教谕 熊诚监察御史。已上俱洪武中举人。杨诚、周禋宝应知县仇智、陈亨台州府推官 施兴云、李时黄梅训导 龚俭洎阳训导 李华、萧冲、李鉴蒲圻训导,升长沙教谕,荐翰林院典籍,左春坊司谏,后升常德府同知。李瑜邓川州学正 李全、周琼、王珙应山训导,已上俱永乐中举人。周惠营州后屯卫经历 苏廉禄监察御史 杨敬公安教谕 黄志弘肃府纪善 方友道邓川州学正,升秦府教授,已上俱正统中贡 郑永珪九江府同知 杨道瑞金知县 黄志浩国子监学录 陈谦灵宝教谕。已上俱景泰中举人。杨子奎武昌知县 李文澜永明教谕 傅宗、刘玉、杨源翰已上俱天顺中举人 杨子升德安府学训导 龚珵、袁一本、李学、杨铨已上俱成化中举人

应贡[编辑]

赵儁监察御史 胡受监察御史 张璧监察御史 王真瑞州府道判 王斌乐州判官 古隆太和知县 田玨巴县训导 徐朝宗蕲州卫知事 苟子荣零陵主簿 暖添济山西布政司经历,司都事。傅文中怀柔主簿 刘致中湖广都司经历,已上俱洪武中贡。龚友贤洪洞知县 尹聪贵州乌罗府经历 杨旭刑部主事,升员外郎。蔡纯、徐友贤含山县丞 卢立忠广济县丞,已上俱永乐中贡。刘澶安庆府推官 王玺故城知县 吴政通安知州,已上俱 宣德中贡。郑恂溆浦县丞 陈珪凤翔府同知 馀珍丹徒教谕 李友文高邮知州 万立朝新城知县 龙禧仙游知县 熊刚仙居知县 丁齐安仁知县 李焘柳州府知事 雷訇罗田主簿 刘志刚靖州州判,已上俱正统中贡。郭凯云南知县 陈昂通州同知 石敏中松滋知县 宋简云南知县。文亨,冠带,以上俱景泰中贡。李琼黄梅县丞 王应亨长沙县丞 王政酃县教谕 鲁守静沔阳县训导 黄斐清镇源训导 赵欢、胡刚、陈秉杰、明经、邹祐汉阴教谕。已上俱天顺中贡。李松谷城训导 袁珠、李直、李廷杰咸阳训导 王懋已上俱成化中贡

荐举[编辑]

国朝 罗唯一以春秋经教授乡里。洪武五年,举任本县教谕,凡其执教而成材者多由科贡出仕。苏伯瑜洪武初以经学博通,举任本县儒学训导。杨彦洪武中以经明举仕本县训导 江深正统末以明经举任本府儒学训导,转国子监学正,升甯府长史。

恩封[编辑]

杨彦彰旭之父。洪熙元年敕封奉直大夫、礼部仪制司员外郎。 施伯福庆之父。正统二年敕封文林郎、湖广道监察御史。 江英渊之父。景泰元年诰封□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 杨鹏礼和父。景泰六年诰赠户部云南清吏司员外郎。 苏铭廉禄父。景泰五年敕封文林郎、云南道监察御史。 杨旦学之父。景泰六年敕封征仕郎、户科给事中。

旌异[编辑]

江孟嚞渊之子。成化中入粟一百石于贵州仓,受旌异,冠带荣身。

孝行[编辑]

唐政落坊里人。父友仁早丧,时政尚幼,家甚窘,赖母陈氏樵采抚养。及长成,养母尽孝。其母一日遭疾,几危。政惶惶然号泣,忘寝食,弗栉发解带。逾年后,母疾果愈,年逾八十而卒。天顺丁丑葬于马鬃山下,政负土庐墓,有乌鹊群集巢宿悲鸣,若助其哀。乡人以为孝感,所致有司以其事疏于朝。

题咏[编辑]

几江八景邑人江渊 鼎山叠翠 几江形胜甲川东,山势崔嵬类鼎钟。岚净天空青嶂耸,雨馀烟敛翠峦重。钩帘对酒情偏逸,拄笏吟诗兴颇浓。何日辞荣归故里,巢云直卧最高峰。 华盖晴岚 华峰春晓雨晴时,岚气凝云欲起迟。冉冉暂随林霭聚,飘飘还籍谷风吹。从龙出岫甯无意,捧日当天会有期。未拟为霖苏万汇,山间草木已蕃滋。 龙门春浪 蜀江春涨涌波澜,泛滥龙门两岸宽。羊角风生滩正险,峨眉雪化水偏寒。鱼龙泼剌飞腾远,舟楫沿流欲渡难。谁觧跳过三级去,便乘雷雨拜金銮。 鹤峰霁雪 积素凝华望不穷,参差埋却玉英蓉。高立一夜成琼岛,老树千年化玉龙。银海忽擎红日上,丹崖疑被白云封。梅花开放知多少,雅称诗翁策短筇。   古寺晓钟 谁扣蒲牢向夜分,通衢烟火动尘氛。催残银汉千家月,遏散瑶空几片云。估客梦回思远道,老僧禅定悟声闻。缅怀骑马趋长乐,三十馀年颇数勒。 石羊晚渡 落日苍茫占渡头,几人相聚立沙洲。萧条行李无来伴,浩荡烟波少济舟。隔夜晚炊明夜火,谁家寒杵动清秋。此时名利心虽壮,风雨何堪作暮愁。 挑灯渔火 潇潇暮雨暗江天,灯影微茫识钓船。几缕断烟迷岸畔,数星残火聚沙边。新沽瓮底双投酒,旋煮竿头缩头鳊。却叹市朝名利客,五更鞭马过街前。 马骁春色 隔江山势声亭亭,婉转浑如列书屏。膏雨染馀岚气碧,软风吹散晓痕青。何须扼险夸大堑,自贺生贤表地灵。最爱山中有禅侣,携琴时复到林坰。

永川县[编辑]

建置沿革[编辑]

永川在府西二百一十里。禹贡梁州之域,天文井鬼分野。春秋战国为巴蜀之境,秦汉仍属巴蜀二郡。唐分泸州泸川县地,省渝州璧山县北地置永川县,属昌州。五代、宋皆因之,元末并入大足县,后为明氏僭据。国朝洪武初归附,仍为永川县,隶重庆府。

疆界[编辑]

东至巴县界五十里,西至荣昌县界七十里,南至江津县界三十里,北至铜梁县界四十里。东到巴县治二百一十里,南到江津县治一百二十里,西到荣昌县治一百里,北到铜梁县治二百五十里,东南到江津县治一百里,西北到大足县治一百里,东北到巴县治五十里,西南到泸州治二百里。

地名[编辑]

永川

形胜[编辑]

环邑皆山,郊外平衍,东联巴邑,西接荣昌,南抵江津,北控铜梁。

风俗[编辑]

人性笃实,词讼简少,农勤耕稼,俗尚诗书。

山川[编辑]

铁山在县东二十里,其山石色如铁。同心山在县东三十里,与石笋、二郎三山势脉相连。砂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其山皆砂土,因名。泸龙山在县南十里,其山之脉发源泸州。石笋山在县南四十里,山有二尖峰,形若笋状。八角山在县西南十里,其山峰顶稍平,上地肥沃,有田可以耕稼,有树可以樵薪。龙洞山在城西北二十里,即古英山洞也,上有石洞,下有灵湫,遇旱祈雨辄应。东高山即登高山也,在县东南一里许,山势向东,峰峦高耸。桂子山即桂山,在县北,抵铜梁县界。其山分脉向西,延袤六七里傍出。小山今县治居上,相传此山多产桂橘,四时清秀,好事者立石镌桂山,钟秀四季。石松坪在县西南六十里。世传是山有松,化为石树,被雷所毁,今石上有松纹状,诗云万年松化石,即此类 也。牛驿山在县西四十里,山下古有牛尾驿,因名。峰脑山在县西四十里,其山上圆高耸。牛口山在县西北五十里,其上有垭,形如牛口。翔凤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山势左右相翼,形如飞凤。松子溉在县南百里,其水发源县之龙洞山下,经流松子而注岷江。竹溪在县南四十里,傍有小溪,细竹繁茂,丛生夹岸。

城堡[编辑]

县旧无城。成化八年,本府同知莫琚督知县刘凤经画筑城,周围四百丈,高一丈五尺,木栅五百丈。为门有六,曰仁惠、曰义正、曰阜民、曰嘉会、曰文明、曰武德,门之上为巡警楼。成化九年,翰林修撰仁和郑环撰《新创永川城垣记》曰:永川,故渝州璧山县地。唐始分置县,隶昌州。国朝改隶重庆府。其地界泸渝之间,前临侯溪,后枕桂山。势最险峻,故未有城也。比岁寇发,数为患,编氓靡宁。令议兴筑城者屡矣,皆不果。成化壬辰,右副都御史夏公承制来蜀,悉心拊循政,先保障首下,兴作之议,俾郡同知莫君专董其事,而知县刘君亦经营之。二君咸自任为己责,不敢后议。远迩略基址,揣摩薄揆日,度事量地赋,工垣陴屏蔽。次第就绪,不愆于素。其城自东而北,而西隅倚阜而垣,为尺四千有奇,其崇三寻,有一尺累石为之,厚如其崇,颠杀址三之一。西南距东南隅并溪,树木为栅,为尺馀五千,其崇二寻。其为门六,而屋宇其上为飞观以谨侯望者,亦六屋于堞间,洎栅端以严徼者凡九。其材取之山,其役征之民,其费募自大家及公帑之羡。其始是秋八月朔,讫明年癸巳春二月晦,积日二百有六。既成,行人邑人杨君荣奉使过邑,谓义民程伯良、龚用明曰:目睹盛世,宜有纪也。于是伯良等砻石教谕袁勗昂具颠末伻来京师,因杨君请余记於戏。先王重门之制,有取诸豫,而君子于萃则戒不虞。盖居安虑危,思患预防,儆备之心,不容须臾缓也。故尝有患而无备能不及,是时汲汲焉,图所以守卫之具,阴潜而潜弭之也哉?夫患而图之也,必有具具之成也,必以政而政之,行则存乎人焉。是故朔方之城以南仲而猃狁于夷。河阴之城以立言而奸盗屏息。有是人斯有是政,有是政斯有其具而无患。都宪公心南仲之心,司捍其民,郡县大夫举立言之政,亟图其成。役之而民忘其劳敛之,而民不以为费,作兴缺典指顾而完于是邑。民枹鼓不惊,莫夜勿恤而敕宁矣。一劳而永佚,暂费而利无穷,为民惠讵,有既乎春秋之法,兴作常事,不书而凡,土功虽时,与义亦书,重民力也。是役也,创始宜书不逾制。不违时,宜书费巨而劳大,宜书故详记之,俾□之城隅用告,夫后之人鉴创作之艰,工费之不訾,嗣而葺之,庶斯役之不坠也。夏公名天台人,起家进士,拜监察御史,累迁江西左布政使,擢今官。长才伟识,蔚为名卿。莫君,名琚,钱唐人,达治体,有廉能声。,刘君,名凤,吉水人,以清慎勤自持,尤切切于爱民,而兹土是保其视。昔之令之屡议兴筑而卒不果者有径庭矣。门制凡六:东曰仁惠,西曰义正,南曰阜民,小南曰嘉会,西南近儒学曰文明,东南近演艺曰武德,又皆本之莫君而创命之,然则莫君其诚,良有司也欤。

土产[编辑]

见府志。

户口[编辑]

洪武二十四年,版籍户三千伍拾户,口三万三千伍百玖拾口。 永乐十年,版籍户三千陆拾陆户,口三万捌千玖百贰拾玖口。 成化八年,版籍户贰千捌百陆拾三户,口三万陆千捌百陆拾三口。

赋税[编辑]

洪武二十四年,版籍田地塘三仟玖拾壹顷陆拾贰亩肆分;税粮米三万伍仟陆百陆拾肆石玖斗陆合贰勺玖钞;棉花柒百柒拾斤壹拾三两贰钱,折织大布陆百玖拾贰匹零花壹拾贰斤壹拾三两贰钱。 永乐十年,版籍田地塘三千壹佰壹顷伍拾三亩壹分贰厘伍毫;税粮三万伍千陆百陆拾伍石三斗肆升柒合壹勺贰抄;棉花贰千柒百柒拾捌斤贰两贰钱,折织大布陆百玖拾肆匹零花贰斤贰两贰钱;额办各色课钞伍千柒百柒拾壹贯伍百捌拾文;岁办生熟麂皮玖拾肆张;翎毛肆千伍百根。 成化八年,版籍官民田地塘三千壹佰伍顷捌亩陆分贰厘五毫;税粮三万伍千陆百柒石玖斗伍升柒合八勺壹抄伍撮;棉花贰千柒百柒拾捌斤贰两贰钱,折织大布陆百玖拾肆匹零花贰 斤贰两贰钱;岁办各色课钞三千玖百贰拾壹贯柒百贰拾文;生熟麂皮玖拾张;翎毛肆千伍百根。

乡里[编辑]

本县所辖二乡二十五里 来苏 乐喜二乡统。在廓、东皋、桂山、梁洞、白石、乐善、青峰、铁山、来苏、龙洞、英山、高仙、双石、砂山、安平、同心、星辰、陈市、太平、新屯、独石、松子、石松、进德、安贤

邮传[编辑]

铺十有五 县门、石佛、铁山、新桥、土朱、双石、牛驿、单石、石盘、白石、望石、来苏、星辰、石松、石洞

公署[编辑]

县治创于唐,宋因之,元废。国朝洪武初于旧基重建。幕厅在治内侧,戒石亭在厅事前,申明、旌善亭在治西南六百步,鼓楼在治前。置官知县、县丞、主簿三员,首领官典史一员、吏廿一名。布政分司在县南一里 按察分司在县东二百步 府公馆在县东城隍庙之左 东皋驿在县东一里。驿丞一员、吏一名。阴阳学在县东二百步,训术一员。医学在县东一百九十步,训科一员。税课局在县东百步,宣德间裁革。僧会司在县南中街普济寺,僧会一员。道会司在县南一里紫微观,道会一员。丰盈仓、预备仓在县南一百步 养济院在县西南八百步

学校[编辑]

儒学在县治西。创自宋嘉祐初,元末兵燹。国朝洪武初,知县陈斌、王佐即旧址相继重建。前为大成殿,东西庑戟门、檽星门,神厨、神库如制,后为明伦堂,列东西斋,又其后为文昌祠,会馔有堂,习射有圃,其前则树雁塔,其南则辟泮池,置益备矣。置官教谕一员、训导二员、廪增生员四十名、吏一名。宋嘉祐五年,泸州尉蒲宗孟撰《孔子庙碑记》曰:嘉祐五年二月,昌州永川县孔子庙成。其县尉廖琮走仆,夫以书来请文宗孟发书考事,求其庙之所作。之因且阅其始终,而琮之言曰:永川自有县无孔子庙,春秋荐献、释奠、释莱之礼无以展敬。赖朝廷教化濡染,频年以来,又得贤郡守,敷明主上,崇儒尊道之意以讽喻其俗。邑之学者赧然,以不孔庙子为羞,遂相与率财,创起孔子之宫。前刺史王侯教而倡之,及今刺史裴侯而庙始成。所以朝夕左右其事者乃幕中鱼康伯,而躬领庙役者实县令宋泰焉。宗孟曰:盛矣乎!礼仪之行也,永川盖昌之下邑,最为遐荒僻陋之处,今乃亦能与大府通邑争强而取胜,遵道而重儒,孜孜以事圣人为急,使神安其楼,礼盛于庭。非宋之德与孔子之道尊明侈大,遐照远浸,则安能有是乎?尝闻世之言:圣人者必曰尧舜而已矣,孔子而已矣。今天下无郡县不遍庙孔子,无庙不遍祀孔子。世世封用王爵,服用王礼,王者跪起拜伏,于内外臣一如其徒。而尧与舜囚不能屈,人主致是礼,使郡县岁岁具是仪。岂孔子之贤诚过于尧舜者远矣乎?后世礼义不衰,人异禽兽,中国异夷狄,以能尊圣人也。叛礼义,贼圣人,骨朽必诛。商、斯、秦仪、杨朱、墨翟、顷到、田骈、邹衍、惠施之徒,所以至今戮绝,不得其死。道异大中,法异五常也。学者既知所以尊事圣人矣,其能知夫出异术却异教,使不吾圣人之汨乎?阗污疏清,斩蔓揭华,蚤暮游其门,其必有以思乎?堂之深,登其堂其必有以思乎?室之奥,日率岁磨然。后见永川诸生左右揖让,取圣人之道,如探囊中之物,为易也。不然不学为羞,与不庙而羞其实等矣。宗孟乐闻朝廷教化与孔孟之道浸渍覆露之远,又喜夫刺史、县令与永川诸生能知所以尊事圣人,于是作为歌词以声其美丑,以励其学,永其志云。词曰:庙宇耽耽兮,豆笾孔时;师生躬事兮,乐且有仪;永川之化兮,自今其基;问谁之然兮,二守倡之;诸生翕从兮,如埙应箎;不可忘兮,唯书与诗;愿勤其终兮,学以自持;毋为庙羞兮,以永斯碑。嘉定间邑人李涛撰《重修学记》曰:岁在戊辰,涛被县檄,更新学宫,亟欲搜访建学者名氏,乃得嘉祐间江阳尉蒲宗孟。石刻内载邑令宋太始作夫子庙时固未有学也,盖名贤碑碣唯蒲记仅存,以故其他皆莫能考。庚辰冬,锦官侯望之以行台剡辟属,宰是邦,才视箓首,谒先圣先师,建两序斋室,严督语诸生曰:向曾大夫宗丞令永川,曰县未有学,实宗丞创之。闻著但唯唯,初未以为信,后数曰复出永兴道宪使李降所志宗丞墓铭下教诸生,其辞有曰:元丰中为小溪尉,移令永川。邑人未知学,公为辟黉馆,命他郡文学之士为之师,诸生 诵至此,翻然感叹,相与言曰:吾鄙弟子知游于斯,息于斯,岂知兴学所自耶?于是即学宫,合力建祠,庸示不忘。涛,邑人也,既深喜诸生不背本,且勉之曰:背文翁起学宫,高朕创礼殿。厥后蜀人以石龛,其历千百年,配吾夫子春秋祭享。前宋太立庙似与高朕同,犹托蒲公一记以传不朽。若夫使吾党有肄习之所者,宗丞也。使不薄俗而家诗户书者,宗丞也。自元丰迄嘉定,百馀载间,文物转盛而荐第举不乏人者,亦宗丞往岁辟黉馆有以兆之也。回视文翁化蜀,异世一辙,当时岂无去思?如蜀人所以待文翁者,今不幸遗远矣。祠其可已乎?涛旧常于东西序,后祀下增筑两轩,一则绘时贵寿像,其一向虚尘。顾宗丞幸惠吾党者必此尤,宜表而出之。因属诸生别置宗丞祠于虚轩与 时贵像对峙。旦刊志铭于祠之右,俾来者过斯轩,三复斯文,皆知有所依据,则宗丞之祠愈铭而愈知,守护与此学,相为无穷可也,猗与休哉梁候朅来践世职,昕夕徜徉于宗丞棠荫之下,又能继宗丞之志,抚字之馀,一以学宫为念,矧诸台阁,好音高播。吾党之士孰不愿肖形以寿侯,远大 石以纪仆德政,尚需奏翥。至乃庖厨有所器用,有库且又造祭脉,严祀事,旷世堕典,井井条陈。於戏!墙仞峥嵘,冕旒穆清,后背朔阴,前向离明,文笔不容不焕也。龙旋虎转,桂岭光现,下瞰碧溪,前临翠献,英灵所从而发也。果见工役甫竟,士风鼎兴,鼓箧鳣堂,蜚英扮社,异才间出,累举联翩如何?如梁如张等辈,迭冠鹗章,若章若景,奏名联题,雁塔佥谓嗣此校验,将见有加无已,非归之鼎新学宫不可也,虽然系谁之力欤?大抵事有本末,效有迟速,经曰:君子务本。吾夫子以为学之首篇,则自学之外皆末也。世未有舍六经而治人,未有舍六经而学。夏侯胜曰:士苟明六经,拾芥青紫。愚则曰:苟务其本,迟速必效。吾夫子载道于经,为万事纲常之宗主,为士者可忘本哉?论至于是,则李君独力更创之功大,而根本之论,百世不磨矣。虽然文翁建学碑记,其得子产乡校传述其美,彼以其势以其位则成崇也。易不以其势不以其位,功以齐而力信之。宜大书特书,且图其像于诸时贵之右,以示不忘。嘉定间,通直郎通判永康军李延智撰《鼎新学宫记》曰:学校,化民成俗之本,王政所由兴也。三代盛时,校庠序之设以之立制垂宪,未尝一日无教。逮及叔世郑国不修子侨之刺作,而后贤之颂兴,则乡校系于一国者如此。圣道显晦虽不在是,而王政善否,实由是而分焉。自两汉以降,而李唐之时用科目取士,学实兴世,变相为盛衰。育才官人之法,视古大不侔。今郡邑得兴学,自仁宗二十三年诏延于徽宗宣和之末舍法罢休。高宗驻碑南渡之后,贤最还朝之日,祠宗丞以先之,特为学校设耳。宗丞,讳成,字子中,既冠而登科,积官至宗正寺丞。才五十而谢仕,其刚正节义,阅志即得之,兹不赘述。嘉定间邑人罗文撰《创学绘像记》曰:一掌运力,可湮江河;万牛回首,推起大厦。天下唯非常之才,能辟非常之事,唯博物之士能成创物之功。自得于天而参以人,不在乎势而在乎智,此李公更创学宫之大致也。按韩文,天下通祀,独唯夫子。天子以下,北面拜跪,以故夫子庙在,在必南向。吾乡学宫,旧制独不然。夫子殿基位不正南,有乖乎北面荐祭之礼。毁内十哲,迫近圣容,壁外先贤昔里而之,有乖乎日配日从之义。门屋痹陋,廊庑迫促,讲堂湫隘,局落不明,风摧雨破,柱折瓦解,填漏支倾,百补千败,噫辩方正,位用礼所,先设庠化邑,汉史所重,而猥琐若此,风教何赖?当是时,间有议,及更创则四顾浩瀚,以谓不特一 一庑,人皆难之。阳春白雪,附和者寡,大章之作,有待一夔而已。李君庆源,其先以学起家,久欲改卜会。邑令燕公德裕从学职之请,以此诿之,君慨然曰:家塾党庠,其教一也,奚敢辞?于是退而规画瓦金谷,用度欲不及,众亦不尽仰给于官,秋毫以上,皆自经营。方转殿之日,抚掌一呼,众夫云集,匠石不劳,风斤不运,力扶一正,神动天随。朝北面南,而方位遂正。乌获之力,贲育之勇,无以过也。遂乃撤开四壁,以广殿庭,先哲退座,而配飨之礼严别,创从祀先贤峨冠而从圣之容肃。前敞地基而建文昌楼,后凿通渠则创明道堂,左垦关,环构堂庑,廊腰薝牙, 飞凤关。辟雍公,养造士,率循故常,比年以来,所谓学校,类皆为礼存羊,不过以吾夫子与社稷为天下通祀。凡守令告至终、更春秋舍奠朔望肃楫之所而已,奚暇问其他日。郡文学例当外道馆阁之职,为养资望,改京秩之计。虽都府名藩,月书季考,率皆文兴,则党庠遂序,其气象可想矣。昌之永川,环邑皆山,厥壤沃野,虽崇岗峻岭,皆可耕鉴。禾麻菽麦,秔稻之饶,他郡仰以足食。风俗朴茂,知孝弟力田,乖于机巧趋利,无游手逐末,囊槖其开。桂子一山,钟英毓翠。人物荐弟相望,士类犹病其功业不大震耀于世,归咎学宫议新之。会郡太守司门王公 庄官之初,留神学校,且重葺三华楼,以幸惠吾属,故上作下应。邑令燕公德裕亦锐情改作,以遂士子之请。县尉簧公震、酒正刘公敭义举甯州学宫,南向之验以赞其谋。摄簿正赵公潭经营之廉;邑事李公鸣复作成之。因拓故基,俾益高旷,由礼考义,植表正位,素玉广殿,取离南向高甃。巨栋垂阿,步檐屹如也。前为三门,中架重屋,阶序宏大,严如也。增讲堂之挟抚,分肆业之斋庐,旁建两厅,左右两序,翼如也。库帑庖厨,莫不有所縻钱,万绵粮伍拾斤有奇。予侄澥首,斥伍百缗、谷百斤以兴役,且始终董其事。学职冯仲寅继亦师其徒,捐俸以作用度。郭艮成又辟所居,之地以益其基,于是一邑之士始翕然影从。工役因顿以济,经始于戊辰十月,落成于己巳十月。工既讫事,宫庭严肃,耽耽隆隆,百里善类,骈集佥谓,蓄月以来,未尝观此巨丽也。澥以书来,丐闻其事,于石延智,唯先大父自终南宦游入蜀,先君客是邑,因家焉,智生于斯,长于斯,流落不能保桑梓,恭承科诏,移送外铨。籍古戎户籍,窃弟太常不与乡人题名,念之弗能无恝然。今诸君增饰儒宫,悉革旧制,乃碑记名于其间,顾不讳欤?遂不敢辞,以记其事。尝考之周官,古者建国,辨方正位,审曲面,执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经者,所以立本;纬者,所以成人。东西为经,南北为纬,犹织正机而经南北。故君子将营宫室,无不谨其所向。公刘作邑,必相其阴阳以奠民之攸居;卫公成楚丘,必定之方中以取正。是以化行而俗美,岂偶然哉?矧今三门与文明诸峰相植而争长雄焉,殆所谓景山与京,其吉可知矣。《诗》曰:诞后稷之稼,有相之道。盖天人之理,山川之胜,有待而后发。人杰地灵,得时而后兴。吾党之士,至今既得藏修游息之所,宜父诏其子,兄诱其弟,修其孝弟忠信,明于礼乐刑政,使异时举而措诸事业者,无非经邦用世之学。涵养器识,进修不倦,俾出应时需者,无非公卿辅相之望,以无负贤守令而下兴崇易置之意,则洙泗之风,尚可复见于今日。若日既得而患失,始勤而终怠,譬如为山未成,一篑而止;掘井九仞,而不及泉,使名教之地迄为虚器,以贻孔门羞,非延智之所敢知也。

寺观[编辑]

普济寺在县西南一里,洪武十年建,僧会司在焉。普照寺在县东四百步,宋宝庆初建。圣水寺在县高仙里,洪武七年建。观音寺在县东郊外一里,永乐四年建。大佛寺在县西南十里,天统间建。紫微观在县南一里,洪武十年设道会司于此。

祠庙[编辑]

东岳行祠在县东五里,洪武二十六年建。关羽行祠在县西南三百步,洪武二十八年建。二郎行祠在县南一里,永乐四年建。城隍庙在县东一百九十步,洪武二十六年建。土主庙在县南二十里,正统七年建。

坛𫮃[编辑]

社稷坛在县西郊外一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南郊外一里 邑厉坛在县北郊外一里,三坛俱洪武八年知县陈斌建。

桥梁[编辑]

普济桥在县西南一里 迎仙桥在县南五百步 新桥在县东三十里 迎恩桥在县东五里 永济桥在县西一里 惠民桥在县南二里 殷家桥在县西一里 安平桥在县东三十里 石桥在县西二十里

古迹[编辑]

铁山镇在县东三十里,镇废基存。咸昌镇在县东南三十里,古有乡校、文庙基址。来苏镇在县西南四十里,镇废基存。牛驿镇在县西三十里,镇废基存。烂柯石在县南二里泸龙山之阳,上有三清观,下一巨石生成石洞,可容数人,内有石床,傍有丹 门,额石上题云:栽植松竹,拥郁烂柯,游者暇息,干道乙酉李元一记。故名。莲池在县东三十里,世传池素无莲,莲之开否以为士子科目之兆,上有古文昌祠,碑存。佛岩即罗汉洞,在县东南古咸昌镇地,有一石岩,三洞 相并,中则贯通,内有石佛罗汉。离此百余步,古有一石观音龛,名为无主庵。

名宦[编辑]

 彭运达宝庆间知县事国朝 顾博扬州人,洪武间知县事,为政公勤,抚民兴学。姚仕祥湖广醴陵人,洪武间任典史,精通案牍,禁革吏弊。王能凤阳人,永乐初任知县。守己清廉,不受 谒,均平赋役,民心悦服。李宁河西县人,正统中任县丞。公平勤谨,民甚德之,升昌平知县。

科目[编辑]

进士[编辑]

 王郁、马观国俱乾道中登第 王震王椒昂之子 李延智俱淳熙中登第 张震龙、景子寅俱嘉定中登第 张震、雷震庾俱宝庆中登第 梁梦应、于震、杜梦得俱嘉熙中登第 张善祥、何先觉、梁南郊俱淳祐中登第 李子龙延智之孙,宝祐中登第。 国朝 杨荣天顺六年举人,登成化二年罗伦榜进士,任行人,选御史,理刑。赵烱天顺六年举人,登成化八年吴宽榜进士,任刘阳知县。

举人[编辑]

国朝 张铣西乡教谕 熊添恕房县教谕 黄中澄江府教授 陈思贤、邬仲安工部主事。游泰刑部主事。已上俱洪武中举人。邹中高益训导 沈潮援举司副提举 周谅、古初黔阳主簿 韩镟、赵铨长沙知县 王英曲靖府推官 李智、朱志华罗田教谕 宋昭东阳教谕 周廉赵州知州 吴瑜海盐教谕 李惟高蕲水县丞 周环枝江训导。已上俱永乐中举人。汪琚辰溪训导 周雄奉节教谕,已上俱宣德中举人。杜宏兵马司指挥,正统中举人。汪冯永淳教谕 程尚元善化知县,俱景泰中举人 程逵泾州学正 古其然、吴□、宋学通、刘谨、罗勋已上俱 成化中举人

应贡[编辑]

陈清宁州知州 张子才定州州判 涂试中工部主事 陈思贤、许仲贤、喻禄、彭世贤、高郁、许试昌两当知县,俱洪武中贡。刘安新兴州吏目 镇宗道镇蛮府通判 黄必贵阳谷县丞 伍任琼、龙 、刘琛、张 、杨斌广南府照磨 汪澄、蔡茂、吴进、熊博、陈俊交趾丘温知县 凌兴、冯信、张仁、张鉴已上俱永乐中贡 罗信、王思仁、王湛、许泰永州府经历 傅从源、方绅贵州按察司经历 饶益陕西宁夏中卫经历,已上俱宣德中贡。张兴道、周凤、陈思尧、张志淳、周显泰和知县 赵让、向文昺、胡玨新泰主簿 周庠苏州府经历 杨永先武昌左卫经历 张时中丽江府检教,已上俱正统中贡。冯琥、刘玉、杨思和、石屺、黄唯纯、雷鸣已上俱景泰中贡 周光元公安训导 晏孜富平训导,升郑府教授。龚俭、石廉、赵 、罗浩、谭渊山阴训导 赵俭术阳训导 邬善忠义右卫经历 吴子义远安典史,已上俱天顺中贡。饶相凤翔府训导 郑永通、艾时学泰和训导 成宪德州训导 易观德、胡凤已上俱成化中贡

荐举[编辑]

瞿璘洪武二十二年以儒士举任夷陵州训导 熊俊洪武二十四年,以儒士举任昆阳县训导。宋景芳以人才举任工部主事

旌异[编辑]

罗尚辉景泰元年输粟一千石 邓诚、程伯良、严威、龚用明、宋威天顺二年,各输谷一千五十石。刘曰献天顺二年,输谷五百二十五石,俱蒙赐敕,奖谕旌表为义民。

贞节[编辑]

马氏在廓里,程鹏翔妻。汤氏安平里,黄受孙妻。柳氏新屯里,陈谷英妻。三氏遭夫早逝,遗子俱尚幼,佣织取给,保节无玷,洪武中俱蒙诏旌表其门。

题咏[编辑]

永川八景 桂山风月 为说川东第一山,仙花茂处桂班班。天香暗逐秋风散,树影明偷夜月闲。浩气日随仙驾出,幽光时照彩鸾还。何须独讶蟾宫好,只此清高独可攀。 竹溪烟雨 溪边绿竹猗猗湿,竹外新流滚滚来。隐径从教多户锁,渔舟空棹一蓑回。拂云凤尾青如滴,避雨沙鸥白自偎。安得明霞生薄暮,阴霾尽扫放晴开。 佛岩仙踪 悭得维摩懒住山,古崖诸佛总无颜。大千境寂莲盂覆,不二门封石径闲。尚有 碑眠草际,那仍玉犬吠云间。我今欲学参禅术,安取招提共往还。 石松神迹 神松曾借怒霆功,化作高岗不朽容。印石青针磨岁月,眠云赤甲自春冬。日中无复擎天盖,夜下翻成伏地龙。那得婆娑仍庇雨,使人千载见元封。 普济晨钟 谯楼方歇三通鼓,第一禅林钟复鸣。浏亮涔阳高尺角,春容□皂百斤声。音残院落星初没,响彻人间天欲明。缥□万回□利客,孙霜多少白头□。   紫微暮鼓 殿外晴川淡落霞,冯夷便把鼓来敲。抑扬自是雷门耦,远迩均称骆越嘉。仙驾唤回云绕岫,乡心槌碎客思家。沉沉声尽黄昏候,月映东□树影斜。 八角攒青 八角巍巍倚八方,一般青翠簇穷苍。同游仙侣三更月,类立儿孙五夜霜。彼此有枫巢白鹤,高低无石化青羊。登临却笑馀山丑,疑是斯文到尚方。 三河会碧 西南北涧碧迢迢,若间根源出处高。会注车河吞夜月,同趋巫峡壮春涛。声缘骤雨翻盆急,色与长天接翠饶。那悭投竿寒濑客,羊裘不肯换金貂。

记述[编辑]

《雁塔题名记》嘉定丙子书云曰:知涪州军兼管劝农事杨素衣记曰:昌州之士,朴愿而有文。迄元初,予尝旋是邦知之,已素且闻永川虽蕞尔邑,衣冠文物,不咸壮县。后二十三年,予弟简适纡墨绶,视事未几。会有张震龙者策名南官,邑之绛掖梁久中等集于县庠,谓简曰:往时吾邦,科贡累不乏人,未意兵燹之后,折秋桂之一枝、破春涛之三级者寥寥无继。于今几□纪矣。久中等实耻之,虽相与励志怀勇,期复旧物而大书。姓字缺然,无有幸吾友能阐所学以成今名,与吾辈之意相符。今将举告成之杯,补题名之旷。典佥欲褐其事之始末以雪前日之耻。君盍为我图之,简以属予。予谓:士尚志,志之所尚,事无不举,泰华虽高,愚公可移。久中之志,一人而立德,若是异时,久中等率其宗族子弟及其乡 明友,卧薪尝胆于鸡 萤案之馀,饮水食药于朝韭暮盐之苦,孝弟忠信培其本,礼乐诗书扩其华。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以知斯文之盛不愈倍于今日乎?久中等知耻,其邦前日得士之少,必能风厉后进使知。耻其学之不立,自今肄业于庠,一息苟怠,胆望塔颜,面有骍色,愤气冲斗,自期益深,椽笔连翩,不减于慈恩之旧;庶几斯塔,所期尤为高明光正。岂 张生一夔而已,因书以遗简,俾石以应久中等之志。永乐元年,教谕徐玉成撰《续刻雁塔记》曰:皇明诞受天命,统一四海,大兴文教,以养贤励俗为务。首建学立师置弟子员,府州县有差给膳以养其身,蠲役以复其家,其作兴之意超越前代矣!然士子蒙涵育之恩,培养之为经明行修,由科甲而进为时名卿。为德为民者屡常接武而风俗丕变焉。《易》曰:圣人养贤,以及万民。《诗》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国。此之谓也。永川县学有两雁塔,其一乃 宋朝科举进士题名于上,邑令王君等因谒庙,览毕而曰:“本朝累科试中举人,曷不继刻于上?以励方来。”乃择日行释菜礼,俾予引其端而显其名于后。馀谓雁塔之置。书志士垂悠久,昭示当代得人之盛,激励后人之进也。噫凡士子,游圣人之门,诵诗读书,仰目是塔,岂不思均?是人也,必奋志苦学,欲与之齐,则光前启后,显亲扬名,为闾里邦家之荣,乃斯文之大幸也。岂徒使诸子专美于前哉!宋学敕谕,朕亲御路朝,首兴教化,士风所系,尤务作新,比年以来,习尚浇漓,文气卑薾,纯厚典实,视昔歉焉。岂涵养之未充,抑熏陶之或阙。谘尔训迪之职,毋拘内外之殊,各究乃心,陴知所向,矫偏适正,崇雅黜浮,使人皆君子之归,如古者贤才之盛,副予至意,唯尔之休。宝庆间,主管劝农彭运达跋:窃谓转移风俗,在士大夫。而握风俗之枢,在君上。成周盛时,棫朴以作人,菁义以长才,采芑以新士。故人皆有士君子之行,济济霭霭。诗书所称,不曰吉士,则曰常人。泰和至治,职此故欤,七至秦贱(阙)

注释[编辑]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远远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