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承政院日记/显宗/十二年/正月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正月 二月

1月4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郑𬬭。左副承旨沈梓。右副承旨安缜。同副承旨崔逸。注书。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沈濡。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夜四更,流星出贯索星下,入天津星上,状如拳,尾长三四尺许,色赤。五更,有雾气。

○药房问安。答曰,知道。时未快愈矣。今后勿为逐日问安。

○吏曹启曰,天安郡守、珍岛县监李东泌事,传曰,迎送有弊,勿递可也。见内下日记

1月5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郑𬬭。左副承旨沈梓。右副承旨安缜。同副承旨崔逸。注书。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沈濡。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初昏,流星出天中,入坤方天际。状如拳,尾长五六寸许,色赤。自昧爽至巳时,沈雾。

○备边司启曰,中江开市,例在于二月十五日。依前商贾预为整齐,多持物货,及期入送,俾无埋没之弊事,两西监司及开城留守处,知委举行,何如?传曰,允。

○又启曰,会宁开市,今已完毕。令该院,撰出回咨,下送义州府。传给凤凰城将处,以为转送北京之地,何如?传曰,允。见《备局誊录》

○答右议政洪重普箚曰,省箚具悉卿恳。呜呼。今日之国事,诚岌岌乎殆哉?天灾时变,式月斯生,赤子颠连,饥馑冻死者,相续以闻,其于予心之惊惨,当复如何?食息靡宁,若恫在已。想卿念及于玆,必将不日而来矣,今岁已换,而一向退处,罔思拯济之道,惟以妄言为嫌,是岂所望于卿者哉?毋庸固辞,安心从速入来,以副上下之望。见内下日记

1月6日[编辑]

者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郑𬬭。左副承旨沈梓。右副承旨安缜。同副承旨崔逸。注书。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沈濡。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自卯时至巳时,日晕。三更,巽方,有气如火光。五更,流星,出西方密云中,入坤方天际。状如拳,尾长六七尺许,色白。

○传曰,史官二员待命,骑马六匹立之,宗庙,永宁殿春享大祭内摘奸。见内下日记

1月7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郑𬬭。左副承旨沈梓。右副承旨安缜。同副承旨崔逸。注书。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沈濡。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五更,流星出北斗星下,入南方天际。状如钵,尾长八九尺许,色赤。

○传曰,明朝,大臣及赈恤厅堂上来言事,分付。

○成均馆启曰,今正月初七日儒生上旬轮次,以政府有故,启请退行矣。今月内,无故日退行之意,敢启。传曰,知道。见烬馀日记

○答大司宪洪处亮疏曰,省疏具悉。卿其勿辞,从速察职。

○答刑曹判书李浣疏曰,省疏具悉卿恳。卿其勿辞,调理察职。

○答说书郑维岳疏曰,省疏具悉。疏末所陈之言,意非偶然,予深嘉之。勿辞从速察职。

○传曰,福宁君禄俸,限三年仍给。

○府启云云,答曰,不允。处置事,依启。执义沈攸,强引疾病,累日呈疏。持平金世行,疾病之来,虽曰难免,如能作气引避,何待牌招?并有规避之迹,揆以台体,俱极无谓。今此请出,实其糢糊,并递差。噫。人之所见,一何至此?沈攸之bb?b诚如处置之辞,而能得台体,则何不用其言,汲汲删去。其间举措,情态难掩,诚为可骇矣。

○答礼曹判书赵复阳疏曰,省疏具悉。卿其勿辞察职。见内下日记

1月8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郑𬬭。左副承旨沈梓坐直。右副承旨安缜坐直。同副承旨崔逸。注书安后泰出使一员未差。假注书尹尔霖李嵂。事变假注书沈濡。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药房提调金佐明,副提调金徽启曰,伏未审数日来圣体,若何?咽喉失音等症,尚未快复乎?臣等,不任区区忧虑,敢来问安。答曰,知道。别无显效矣。

○行都目政。已上烬馀日记

○传曰,礼曹判书赵复阳,明日大臣及赈恤厅堂上来会时,亦为进参事,分付。

1月9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郑𬬭。左副承旨沈梓。右副承旨安缜。同副承旨崔逸。注书安后泰。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沈濡。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行都目政。

○礼曹启曰,今此淑敬公主之丧,王大妃殿,尝有举哀之节,而《五礼仪》,无此节目。曾前淑静公主之丧,不为举哀,今亦依此为之乎?敢禀。传曰,依为之。

○又启曰,今此淑敬公主之丧,举哀仪注,今方磨炼,而仪注中,王世子亦有举哀之节,而王世子方在冲年,似不必行礼,何以为之?敢禀。传曰,勿为磨炼。

○又启曰,今此淑敬之丧,自上当有举哀之节,似当依礼文磨炼仪注,而曾于戊申年淑静公主之丧,自上举哀于熙政堂,百官则助哀于差备门外矣。其时大臣以为,自上举哀于宣政殿,则百官当为助哀于外庭,而自上举哀于熙政堂,则便是自内举哀,百官不必助哀于差备门外,而有违礼节。至于请推本曹,今则举哀处所,以何处磨炼仪注乎?敢禀。传曰,今已移避矣。崇文堂为之。

○又启曰,云云事命下矣,崇文堂,若是内间,则曾前自内举哀之时,别无节目仪注磨炼以入事,今亦依此为之乎?敢禀。传曰,此堂,非内堂,以此磨炼为之。

○答判府事郑太和箚曰,省箚具悉卿恳。卿其安心,勿辞领受。

1月10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郑𬬭。左副承旨沈梓。右副承旨安缜。同副承旨崔逸。注书安后泰。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沈濡。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卯时,日有左珥。申时,日有左珥。

○成均馆启曰,今正月上旬轮次,当为设行,而左议政许积,方在服制中,右议政洪重普,亦出在郊外,初七日不得为之。依前判下,以今月内无故日退行之意,敢启。传曰,知道。见《节制誊录》

○药房问安。答曰,知道。哀伤惨痛之至,时无疾病,而慈殿气候,哭泣哀疚之中,必有惨伤之患,以此忧煎之怀冞切矣。

○答政院启辞曰,暂时举哀,有何所伤。

○答药房三启曰,不必过虑矣。

○礼曹启曰,云云。答曰,无他处所,故虽於崇文堂为之,此处,与熙政堂有异,在于文明两殿之间,百官助哀于明政门外,未为不可。前日之请推该曹,与此不同矣,甚怠慢,归厚署当该官员,拿问处之。见内下日记

1月11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郑𬬭。左副承旨沈梓。右副承旨安缜。同副承旨崔逸。注书安后泰。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沈濡。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药房问安。答曰,知道。慈候,时无大段添伤之患,而至情所在,悲哀倍切,以此深以为虑矣。

○传曰,礼曹判书赵复阳,辅养东宫,多有勤劳眷眷之诚矣。今乃卒逝,予甚惊惨,不可无顾恤之道,丧需,别为磨炼题给。见内下日记

1月12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郑𬬭。左副承旨沈梓。右副承旨安缜。同副承旨崔逸。注书安后泰。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沈濡。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药房问安。答曰,知道。慈殿气候,时无大段添伤之候矣。

○答药房再启辞曰,当观劝进焉。

○答右议政洪重普箚曰,省箚具悉卿恳。已悉予意于前后之批,更何多诰。卿其须体至意,安心勿辞领受,从速入来,以副予望。

○院启,前启及试官姜柏年以下罢职事,及当该承旨先罢后推事。答曰,不允。

○答玉堂箚曰,依启。李光迪答批之。日夜未澜矣。不为引避而出去,翌朝亦为称病不来,过尔之后,费辞张皇,偃然来避,揆以情迹,极涉骇然,如此教走台官,用于何处,亦为递差。见内下日记

1月13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服制。右承旨郑𬬭被论。左副承旨沈梓坐直。右副承旨安缜坐直。同副承旨崔逸陈疏。注书安后泰一员未差。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沈濡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仁献王后忌辰斋戒。

○王大妃殿,药房问安。答曰,勿为问安。

○金徽启曰,吏曹郞厅来言,台谏有阙,政事何以为之?敢禀。传曰,过国忌后,为之。

○药房副提调金徽启曰,伏未审夜来圣体调摄,若何?慈殿气候,亦复如何?臣区区忧虑,敢来问安。答曰,知道。慈候,与昨一样。予之所患,时无加减,而咽喉失音等症,不如数日前矣。

○以宾厅座目单子,传曰,知道。

○同副承旨崔逸疏曰,伏以顷者,前副提学李敏迪上疏,踏启字以下,臣非不知言事递职之为未安,而不敢覆逆。又未察其有兼带之任,而落漏于传旨中,又不觉其以罢免为结语,而直以递差书入。此三事,可谓失职之大者,台评之来,固其所也。右承旨臣郑𬬭,虽曰该房,其时臣与郑𬬭,同坐一房,而传旨中判付之书,实出臣手,则做错不职之罪,实在臣身,而今者郑𬬭,自以该房,不敢仕进,臣则拘于院中古事,不敢径出,而此与泛然同参者不同。臣何敢自以为非该房,而忘廉冒耻,晏然于直卢乎?伏乞圣上,曲谅情势,特递臣职,以安微分,不胜幸甚。臣无任战栗屏营之至,谨昩死以闻。答曰,省疏具悉。尔其勿辞,从速察职。已上烬馀日记

1月14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服制。右承旨郑𬬭被论。左副承旨沈梓。右副承旨安缜坐直。同副承旨崔逸坐直。注书安后泰仕直一员未差。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沈濡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药房问安。答曰,知道。慈候与予之所患,无加减矣。

○药房再启,大王大妃殿、大殿、中宫殿、世子宫复常膳事。答曰,知道。见内下日记

1月15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服制。右承旨郑𬬭被论。左副承旨沈梓。右副承旨安缜坐直。同副承旨崔逸坐直。注书安后泰仕直一员未差。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沈濡。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下直,抚夷万户崔挺元。

○备忘记,传于沈梓曰,今下弓矢。抚夷万户崔挺元处,给送。

○安缜启曰,大司宪洪处亮,疏批未下,执义李秞,掌令李贽,呈辞,掌令一员未差,持平尹理、金粹五,在外,今日以监察茶时之意,敢启。传曰,知道。

○药房副提调金徽启曰,夜雪酿寒,伏未审圣体,若何,咽喉失音等症,一样无减乎?慈殿气候,亦复如何?臣忧虑未弛,敢来问安。答曰,知道。慈候与予之所患,时无加减,今后勿为逐日问安。

○有政。吏批,判书金寿恒,呈辞受由,参判李时术,呈辞受由,参议金万基进,承旨沈梓进。

○兵批,判书金佐明,呈辞,参判张善瀓服制,参议宋时喆病,参知朴世坚进,左副承旨沈梓进。

○吏批启曰,判书金寿恒呈辞,参判李时术,受由未出仕,小臣独政未安,何以为之?敢禀。传曰,只出紧任。

○沈梓启曰,今日为政事命下矣,行都承旨金徽,虽进药房,以式暇不为行公,左承旨洪处大服制,右承旨郑𬬭,以台启不为仕进,同副承旨崔逸,亦不仕进。臣梓,以该房,当进兵批政厅,而厅中只有右承旨安缜,吏批政厅,无进去之员,何以为之?敢启。传曰,兵、吏批兼进。

○吏批,以李煦为掌令,赵威明为正言,闵鼎重为礼曹判书,姜硕宾为兵曹佐郞,梁倎为德山郡守。

○兵批,以李光进为副护军,兪夏益、姜硕宾为副司直,宋光渊、闵诚重为副司果。

○沈梓启曰,同副承旨崔逸,疏批既下,而今日犹且引嫌,不为仕进。非但事体未安,厅中位甚不齐,出纳之际,事多苟简,即为牌招察任,何如?传曰,允。

○又以都摠府言启曰,入直军士,中日习射,请出标信。传曰,知道。

○以庆尚监司私奴德生家出火,率女德玉等烧死事,状启,传于安缜曰,烧死人等,令本道恤典举行。已上烬馀日记

○院启。答曰,不允。姜柏年等及闵黯,并从重推考。拿问下谕事,依启。见内下日记

1月16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郑𬬭。左副承旨沈梓。右副承旨安缜。同副承旨崔逸。注书安后泰一员未差。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沈濡。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二更至四更,月晕。五更,月晕两珥,晕上有冠,色内赤外青。

○大臣、备局堂上引见时,左议政许积,所启,伏见前执义崔攸之照律公事,则禁府以私门刑推之事,夺告身允下。此亦似有据,而攸之许多结卜,公然隐漏于田案,不为应役之罪,系是豪强。豪强之律,乃是全家也。从前侍从之人,虽不可断以此律,夺告身则似为太轻矣。上曰,言于义禁府定配,可也。已上《义禁府誊录》

○传曰,大臣、备局堂上引见。见《备局誊录》。传曰,今此淑敬公主之丧,府使元万里不可不看检诸事,而身在水原,势难任意往来,水原府使元万里,今姑改差。见内下日记

1月17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郑𬬭。左副承旨沈梓。右副承旨安缜。同副承旨崔逸。注书安后泰一员未差。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沈濡。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夜自一更至五更,月晕。

○有政。吏、兵批望单子,见失云。

○药房问安。答曰,知道。慈候一样。予之所患,别无加减,而近日眼候,颇为不平矣。

○药房再启,答曰,勿为入诊。

○院启,台谏递差事。答曰,依启。见内下日记

1月18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郑𬬭。左副承旨沈梓。右副承旨安缜。同副承旨崔逸。注书安后泰一员未差。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沈濡。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答吏曹判书金寿恒疏曰,省疏具悉。卿其安心勿辞,从速察职。

○答兵曹判书金佐明疏曰,省疏具悉卿恳。内局之任,今姑勉副,卿其安心勿辞,从速察职。

○院启,台谏出仕事及递差事。答曰,依启。见内下日记

1月19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郑𬬭。左副承旨沈梓。右副承旨安缜。同副承旨崔逸。注书安后泰一员未差。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沈濡。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备边司郞厅,以左议政意启曰,当此民事罔极。国计板荡,赈政方设之时,主管之臣,不可一日暂旷。至于各道田税,定夺一事,尤为紧急,而礼曹判书闵鼎重,虽有身病,犹能看检设赈之所,则可知其不至于委顿。兵曹判书金佐明,箚批已下,且其所患,亦可强起。吏曹判书金寿恒,既兼本司有司之任,而三度加由,疏批又下之后,亦不宜一向固辞,并即牌招察任,何如?传曰,允。见《备局誊录》

○药房问安。答曰,知道。慈殿数日来,稍似安宁,予之所患,一样矣。见内下日记

1月20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郑𬬭。左副承旨沈梓。右副承旨安缜。同副承旨崔逸。注书安后泰一员未差。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沈濡。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巳时,日晕。

○大臣、备局堂上引见时,上曰,当此无前大侵之岁。各道田税输运之际,民弊不赀。三南及原襄、黄海、京畿等六道田税,并捧留本道,以为赈救之资,可也。见《版籍司誊录》

○吏曹启曰,水原府使有阙,依近例,令备边司,议荐,何如?传曰,允。见《备局誊录》

○大臣、备局堂上引见时,左议政许积所启,岛主处问慰译官金谨行,身病极重,其代,当以堂上译官差出,而清[倭]学堂上中,只有韩时统一人,方在丧中矣,在前洪喜男,有起复差送之时,今亦依此例,起复差送。似当矣。上曰,韩时统,起复差送,可也。见《礼曹誊录》

1月21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郑𬬭。左副承旨沈梓。右副承旨安缜。同副承旨崔逸。注书安后泰一员未差。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沈濡。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夜五更,月晕两珥。

○答药房启辞。答曰,一样矣。

○答大司宪李廷䕫避辞曰,卿言得体,年少浮薄之论,何用为嫌,勿辞。

○礼曹启曰,六礼亲迎吉日推择事。传曰,以四月择日,可也。见内下日记

1月22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坐直。右承旨郑𬬭。左副承旨沈梓陈疏。右副承旨未差。同副承旨崔逸坐直。注书安后泰一员未差。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李善源。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五更,月晕。

○崔逸,以兵曹言启曰,今二十三日,禁军等习阵,设行于慕华馆。入直禁军,依前例标信出用后,还入直之意,敢启。传曰,知道。已上烬馀日记

○礼曹启曰,王世子嘉礼纳采等六礼吉日,预为推择事,既已允下矣。亲迎吉日,以何间推择乎?敢禀。传曰,以四月择日,可也。

○又启曰,以本曹王世子嘉礼亲迎吉日取禀草记。传曰,以四月择日可也事,命下矣,亲迎吉日,令日官推择,则四月初三日、十六日为吉,而此两日中,以何日为定乎?臣曹预知行礼吉日然后,当有纳采、纳征告嫔日字自可推移推择以启,敢此仰禀。传曰,初三日为之。见《稽制司誊录》

○礼曹启曰,卒张贵人事。答曰,依启,礼葬,亦令举行。

○玉堂箚子,台谏递差及出仕事。答曰,依启。

○答右参赞赵珩疏曰,省疏具悉。卿其勿辞,从速察职。

○答吏曹参判李时术疏曰,省疏具悉。本职,当勉副焉。见内下日记

1月23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李延年未肃拜。左副承旨郑𬬭被论。右副承旨沈梓坐直。同副承旨崔勉坐直。注书安后泰一员未差。假注书尹尔霖仕直。事变假注书李善源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夜一更,流星出太微垣中,入北方天际,状如拳,尾长五六尺许,色白。五更,流星出尾星上,入巽方天际,状如钵,尾长三四尺许,色赤。巳时,日晕。

○沈梓启曰,大司宪李廷䕫,执义李翊相,呈辞,掌令李休征未肃拜。一员未差,持平二员未差,今日以监察茶时之意,敢启。传曰,知道。

○药房副提调金徽启曰,伏未审夜来,圣体调摄,若何?旧候及咽喉失音等症,一样无向差之渐乎?臣忧虑未弛,敢来问安。答曰,知道。症候,已言于医官矣。已上烬馀日记

○大臣、备局堂上引见时,户曹判书权大运所启,忠勋府田畓免税,实是朝家优待勋臣之意,而朝家折给之田畓及筑堰贸得之处,并为免税,故其数,多至一千五百二十馀结矣。已为免税者,则虽不可还为减数,而若无定限。必渐至增益,此后则勿许加免税,何如?上曰,此后则朝家折给之外,如筑堰买得之处,勿许加免税,可也。见《版籍司誊录》兵曹判书金佐明所启,孝行人,有给复,而径先身死者,则无可施之处,何以为之乎?左议政许积曰,如此之类,限三年给复,似当矣。上曰,依为之。亦见《版籍司誊录》

○备边司郞厅,以左议政意启曰,判尹李浣所患之症,尚尔沈绵,除授两朔出仕无期,词讼重地,不可一向旷务。李浣今姑递改,其代,今日政差出,何如?传曰,允。

○兵曹判书金佐明所启,全罗监司吴始寿,以道内新除授守令,除挈眷下送之意,有所驰启,而既有辛丑年已行之规,则他道守令,亦宜一体施行矣。左议政许积曰,各邑守令中,除授已久者,则人马必已上来,并为下送,秋后更调,亦甚有弊,如此之类,今姑置之。此后除授守令,则除挈眷事,知委各道,似当矣。上曰,依为之。见《备局誊录》

○引见时,左议政许积所启,成均馆上旬轮次,今月内无故日设行事,曾已定夺,而即今大提学有阙,弘文提学未差,艺文提学,亦在被论中,今月轮制,势难为之,而馆阁堂上之任,似不可久旷矣。上曰,大提学及弘文提学,速为差出,可也。见《节制誊录》上曰,济州今式年例贡马,当为上来,而不但役使饥民,搜捕有弊,一路各色驱马军之弊,不可不虑。姑令勿为上送,可也。见《太仆寺誊录》

1月24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李延年未肃拜。左副承旨郑𬬭被论。右副承旨沈梓坐直。同副承旨崔逸坐直。注书安后泰一员未差。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李善源。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下直,韩山郡守崔德徽,文义县令李尚渊,松禾县监朴乃昌,义兴县监李镇,殷栗县监姜彦阳县监金渭,三陟佥使金炕,所斤佥使郑俫,吾乂浦万户李圣后,丑山万户尚仁詹,助罗万户李𢡮。已上烬馀日记

○药房启曰,云云。答曰,知道。症候,已言于医官矣。

○答玉堂箚曰,依启。赵威明,别无可递之事,出仕。见内下日记

1月25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李延年。左副承旨郑𬬭。右副承旨沈梓。同副承旨崔逸。注书安后泰一员未差。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李善源。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夜一更,流星出室星下。入坤方天际,状如钵,尾长三四尺许,色赤。五更,月入南斗星魁中。

○有政。吏、兵批望单子,见失云。

○答药房问安启辞曰,知道。症候,已言于医官矣。见内下日记

1月26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李延年。左副承旨郑𬬭。右副承旨沈梓。同副承旨崔逸。注书安后泰一员未差。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李善源。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自昩爽至辰时,有雾气。五更,月晕。

○传曰,欲为移御于庆德宫,令该曹择日以启。

○礼曹启曰,移御时告庙事。传曰,依前日已行之礼,为之。

○答吏曹判书金寿恒疏曰,省疏具悉。不必为辞,卿其安心勿辞,从速察职。见内下日记

1月27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坐直。右承旨李延年未肃拜。左副承旨郑𬬭被论。右副承旨沈梓坐直。同副承旨崔逸受由。注书安后泰一员未差。假注书尹尔霖仕直。事变假注书李善源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药房提调赵珩,副提调金徽启曰,近日朝昼异候,伏未审圣候,若何?眼候及咽喉失音等症,比前益觉差减乎?臣等区区忧虑,敢来问安。答曰,知道。症候,当言于医官矣。

○辰时,日晕左珥,晕上有冠,冠上有背,色皆内赤外青。巳时,日晕。申时,雨雹,状如小豆。一二三更,翼坤方,有气如火光。

○沈梓,以都摠府言启曰,今日入直军兵,中日习射,请出标信。传曰,知道。已上烬馀日记

○礼曹启曰,云云,传曰,从各殿吉日,初二日、初四日为之,可也。见内下日记

1月28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李延年。左副承旨郑𬬭。右副承旨沈梓。同副承旨崔逸。注书安后泰一员未差。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李善源。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夜五更,流星,自摄提星上。入文昌星上,状如拳,尾长三四尺许,色赤。

○礼曹启曰,云云。传曰,依为之,而世子则勿为祗迎,只以随驾磨炼。

○传曰,今此移御时,出宫道路,当由弘化门,以此分付该曹及汉城府,着即举行。

○院启,正言赵威凤[赵威明]递差事。答曰,依启。见内下日记

1月29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坐直。右承旨李延年。左副承旨郑𬬭被论。右副承旨沈梓式暇。同副承旨崔宽坐直。注书安后泰一员未差。假注书尹尔霖仕直。事变假注书李善源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有政。吏批,判书金寿恒兼带未肃拜,参判,参议金万基进,都承旨金徽进。已上烬馀日记

○义禁府启曰,今此移御举动时,大驾考喧、挟辇、驾导、驾后、左右各一员,大王大妃殿、世子宫考喧左右各一员,合计当入十四员,而实官十员外,四员不足。假都事四员,依前令该曹差出,何如?传曰,允。已上《禁府誊录》

○答药房问安启辞曰,知道。症候,当言于医官矣,今后,勿为间日问安。

○兵曹启曰,淑安公主新造家到防军事。传曰,然则此塡书军,自本曹,推移充送于后日,可也。见内下日记

1月30日[编辑]

都承旨金徽。左承旨洪处大。右承旨李延年。左副承旨郑𬬭。右副承旨沈梓。同副承旨崔宽。注书安后泰。假注书尹尔霖。事变假注书李善源。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夜一更,流星出北斗星下,入艮方天际,状如拳,尾长四五尺许,色赤。五更,南方有雾气。

○礼曹启曰,来二月初五日丁亥,先农祭,与文庙释奠大祭相值,而在前乐生所着冠服等物,通社稷、文庙、山川,只以一件行用。今此两祭,同日设行时,一处冠服未备,依榻前定夺,令该曹,急速磨炼措备,何如?传曰,允。见《礼曹誊录》

○答吏曹参判洪处亮疏曰,省疏具悉。卿其勿辞,调理上来察职。

○答林川郡守尹抃疏曰,省疏具悉。嘉尔忧国之诚,所陈之事,当令庙堂议处见内下日记郞厅李镇仪校正。日记厅郞厅李寿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