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 (四库全书本)/卷207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二百六 文献通考 卷二百七 卷二百八

  钦定四库全书
  文献通考卷二百七
  鄱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著
  经籍考三十四
  史谱牒 目录
  姓源韵谱一卷
  陈氏曰唐张九龄撰依春秋正典柳氏万姓录世本图捃摭诸书纂为此谱分四声以便寻阅古者赐姓别之黄帝之子得姓者十四人是也后世赐姓合之汉高帝命娄敬项伯为刘氏是也惟其别之也则离析故古者论姓氏推其本同惟其合之也则乱故后世论姓氏识其本异自刘石乱华百宗荡析夷夏之裔与夫冠冕舆台之子孙混为一区不可遽知此周齐以来谱牒之学所以贵于世也欤
  元和姓纂十一卷
  鼂氏曰唐林宝撰元和中封阎某于诸家姓氏为太原其人乃言非本郡宪宗令宰相命宝纂诸家姓氏李氏时各依四声类集毎韵之内则以大姓为首
  陈氏曰元和中朔方别帅天水阎某者封邑太原以为言上谓宰相李吉甫曰有司之误不可再也宜使儒生条其源系考其郡望子孙职任并总缉之毎加爵邑则令阅视吉甫以命宝二十旬而成此书绝无善本顷在莆田以数本参校仅得七八后又得蜀本校之互有得失然粗完正矣
  李氏皇室维城录一卷
  陈氏曰屯田郎中李衢沔王长史林赞修止于僖宗盖昭宗时所录也
  李氏房从谱一卷
  陈氏曰唐洛阳主簿李匡文撰时为图谱官
  圣唐偕日谱一卷
  陈氏曰前贺州刺史李匡文撰序言前守职图籍日撰天潢源派谱统务在省略直取相承一叶旁附首分诸房今特从圣唐以来列圣下诸王公主逐帝书出号曰偕日与日齐行之义也匡文字济翁又有资暇集见于录
  唐宰相甲族一卷
  陈氏曰唐韦述萧颖士等撰自王方庆而下十有四家
  唐相门甲族诸郡氏谱共一卷
  陈氏曰不著名氏甲族八十六家氏谱自京兆八姓而下凡三百五十姓
  唐杜氏家谱一卷
  陈氏曰唐太子賔客杜信撰
  唐鲜于氏卓绝谱一卷
  鼂氏曰唐乔琳撰艺文志有其目
  天下郡望氏族谱一卷
  陈氏曰唐李林甫等天宝八载所纂并附五音于后
  姓苑二卷
  陈氏曰不著名氏古有何承天姓苑今此以李为卷首当是唐人所为
  姓解三卷
  陈氏曰雁门邵思撰以偏旁字类为一百七十门二千五百六十八氏景祐二年
  千姓编一卷
  陈氏曰不著名氏末云嘉祐八年采真子记以姓苑姓源等书撮取千姓以四字为句毎字为一姓题曰千姓编三字亦三姓也逐句文义亦颇相属殆千字文之比云
  陈郡袁氏谱一卷
  陈氏曰袁陟世弼录
  陶氏谱一卷
  陈氏曰怀州教授陶直夫录侃之后也
  帝王系谱一卷
  陈氏曰武夷吴逹公路撰政和壬辰也自汉迄周显徳毎代略具数语其论曹操迫胁君后无复臣礼逆节已显会其病死故篡窃之恶漏在身后昔人谓其不敢危汉者亦不核其情耳此论与愚意吻合
  群史姓纂韵谱六卷
  陈氏曰永福黄邦先宋显撰凡史传所有姓氏皆有韵聚而著其所出建炎元年其兄邦俊宋英为之序
  古今姓氏书辩证四十卷
  陈氏曰校书郎史馆校勘临川邓名世元亚撰其子椿年续成之
  皇朝百族谱四卷
  陈氏曰长沙丁维皋撰周益公为之序时绍兴末也仅得百二十有三家其阙遗尚多未有能续裒集者
  周平园序曰君子之著书也有心于劝戒而无意于好恶然后可以施当今而传来裔昔者世系之学盖尝盛矣姓有苑官有谱氏族有志朝廷以是定流品士大夫以是通昏姻然行之一时其弊有不胜言者何也好恶害之也是故进新门则退旧望右膏粱则左寒畯进而右者以为荣荣则夸夸则必侈退而左者以为辱辱则怒怒则必怨以侈临怨则生乎其时者悉力以逞憾出乎其后者贪名以自欺此正伦所以凿杜固义府所以陷不辜而无知如崇韬者所以流涕于尚父之墓而不耻也长沙丁公维皋宿学耆儒慨然以谱牒为任未有闻而不求求而不得得而不录也日裒月聚殆且百家而又推其源流条其派别自微以至著由远以及近疏戚穷逹可指诸掌如尝从其父兄而友其子弟也如与之同乡党而接姻㜕也不亦博而知要也哉维皋不鄙谓予使序其首予曰书不待序也然维皋之意不可以不眀盖世臣巨室则必书读者可以知先烈之有贻而思保其阀阅也方兴未艾则必书读者可以知将相之无种而思大其门闾也至于四姓小侯重茵叠衮则知无两汉败亡之祸勲臣劳旧传龟袭紫则知无三世道家之忌上以彰国朝人物之盛下以为子孙昭穆之辩向所谓有心于劝戒而无意于好恶者不在兹乎他日其得益多其编益详上之太史传之荐绅予亦将乞其副而寓目焉对千客而不犯一人之讳或可勉也
  容斋洪氏随笔曰姓氏之书大抵多谬误如唐贞观氏族志今已忘其本元和姓纂诞妄最多国朝所修姓源韵谱又为可笑姑以洪氏一项考之云五代时有洪昌洪杲皆为参知政事予按此二人乃五代南汉僭主刘䶮之子及晟嗣位用为知政事其兄弟本连弘字以本朝国讳故五代史追改之元非姓洪氏也此与洪庆善序丹阳弘氏云有弘宪者元和四年尝跋辋川图不知弘宪乃李吉甫之字耳其误正同
  阙里世系一卷
  鼂氏曰皇朝孔宗翰修孔子家谱也唐艺文志有孔子系叶传今亡其家所藏谱虽曰古本止叙承袭者一人故多疏略宗翰元丰末知洪州刊于牍绍兴中端朝者续之止于四十九代洪兴祖又以史记并孔光孔僖传及太子贤注与宰相世系诸家校正且作年谱列于卷首
  史氏谱一卷
  陈氏曰奉直大夫米宪录盖国初勲臣米信之后信五世为芾元章又三世为宪
  右谱牒
  唐艺文志四卷
  陈氏曰新唐书中录出别行监中有印本
  吴氏西斋书目一卷
  鼂氏曰唐吴兢录其家藏书凡一万三千四百六十八卷兢自撰书附于正史之末又有续抄书列于后
  文选著作人名三卷
  鼂氏曰唐常宝鼎撰纂文选所集文章著作人姓氏爵里行事及其著作之意
  十三代史目三卷
  鼂氏曰唐殷仲茂撰辑史记两汉三国晋宋齐梁陈后魏北齐周隋史籍篇次名氏国朝杜镐以唐五代书目缵之
  崇文总目六十四卷
  鼂氏曰皇朝王尧臣等撰书刊正讹谬条次之凡四十六类计三万六百六十九卷康定三年景祐中诏张观李若谷宋庠取昭文史馆集贤秘阁书成尧臣及提举官聂冠卿郭稹加阶邑编修官吕公绰王洙刁约欧阳修杨仪陈经各进秩有差国史谓书录自刘向至毋焸所著皆不存由是古书难考故此书多所谬误
  陈氏曰时撰定诸儒皆有论议欧公文集颇见数条今此惟六十六卷之目耳题云绍兴改定夹漈郑氏曰崇文总目众手为之其间有两类极有条理古人不及后来无以复加也道书一类有九节九节相属而无杂揉又杂史一类虽不标别然分上下二卷即为二家不胜冗滥及睹崇文九节正所谓大热而濯以清风也杂史一家隋唐二志皆不成条理今观崇文之作贤于二志远矣此二类往往是一手所编惜乎当时不尽以其书属之也
  又曰崇文总目出新意毎书之下必著说焉据标类自见何用更为之说且为之说也已自繁矣何用一一说焉至于无说者或后书与前书不殊者则强为之说使人意怠且太平广记者乃太平御览别出广记一书专记异事奈何崇文之目所说不及此意但以谓博采群书以类分门凡是类书皆可博采群书以类分门不知御览之与广记又何异崇文所释大槩如此举此一条可见其他
  大宋史馆书目一卷
  鼂氏曰皇朝史馆书总计一万五千一百四十二卷
  邯郸图书志十卷
  鼂氏曰皇朝李淑献臣撰淑若谷之子也载其家所藏图书五十七类经史子集通计一千八百三十六部二万三千一百八十六卷其外又有艺术志道书志书志画志通为八目
  陈氏曰号图书十志皇祐己丑自作序以示子孙曰朋圭刍者其子夀朋复圭徳刍也
  成都刻石总目三帙
  鼂氏曰皇朝刘泾撰元祐中蔡京帅成都以意授泾纂府县碑板幢柱自东汉初平迄伪蜀广政凡二百六十八
  田氏书目六卷
  鼂氏曰皇朝田镐撰田伟居荆南家藏书三万卷镐伟之子也因成此目元祐中袁默为之序
  群书备检十卷
  鼂氏曰未详撰人辑易书诗左氏公羊榖梁二礼论语孟子荀子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子文中子史记两汉晋宋齐梁陈后周北齐隋新旧唐五代史书以备检阅
  秘书省四库阙书目一卷
  陈氏曰亦绍兴改定其阙者注阙字于逐书之下
  集古录跋尾十卷
  陈氏曰欧阳修撰编述之意序文详之世所共知不复著
  集古目录二十卷
  陈氏曰公子礼部郎官棐叔弼撰公既为跋尾二百九十六篇命棐撮其大要别为目录棐之序云尔今考集中凡三百五十馀跋
  欧公亲书集古录跋六卷
  庐陵所刻凡二百五十篇视集中阙七之二
  太宗御制御书目一卷
  陈氏曰玉宸殿所藏兼有真宗御制序十四篇又本稍多而无序文
  真宗御制碑颂石本目录一卷
  陈氏曰凡九十名件乾兴所刊板
  龙图阁瑞物宝目六阁书籍图画目共一卷玉宸殿书数附陈氏曰已上平江虎邱寺御书阁有元颁降印本传写得之
  京兆金石录六卷
  陈氏曰北平田槩纂元丰五年王钦臣为序自为后序皆记京兆府县古碑所在览之使人慨然
  金石录三十卷
  陈氏曰东武赵明诚徳甫撰其所藏二千卷盖仿欧阳集古而数则倍之本朝诸家蓄古器物款识其考订详洽如刘原父吕与叔黄长睿多矣大抵好附会古人名字如丁字即以为祖丁举字即以为伍举方鼎即以为子产仲吉匜即以为偪姞之类䆳古以来人之生世伙矣而仅见于简册者㡬何器物之用于人亦伙矣而仅存于今世者㡬何廼以其姓字名物之偶同而实焉余尝窃笑之惟其傅会之过并与其详洽者皆不足取信矣惟此书䟦尾独不然好古之通人也明诚宰相挺之之子其妻易安居士李氏为之作后序文亦颇有可观
  广川藏书志二十六卷 书䟦十卷 画䟦五卷陈氏曰徽猷阁待制东平董逌彦远撰以其家藏书考其本末而为之论说及于诸子而止盖其本意专为经设也
  宝墨待访录二卷
  陈氏曰礼部侍郎襄阳米芾元章撰记承平时故家所藏晋唐遗迹
  群书会记三十六卷
  陈氏曰郑樵撰大略世间所有之书非必其家皆有之也
  夹漈书目一卷 图书志一卷
  陈氏曰郑樵记其平生所自著之书志者盖述其著作之意也
  集古系时录十卷 系地录十一卷
  陈氏曰郑樵撰大抵因集古之旧详考其时与地而系之二书相为表里
  秦氏书目一卷
  陈氏曰濡湏秦氏元祐二年有为金部员外郎者闻于朝请以宅舍及文籍不许子孙分割
  藏六堂书目一卷
  陈氏曰莆田李氏云唐江王之后有家藏诰命其藏书自承平时今浸以散逸矣
  吴氏书目一卷
  陈氏曰奉议郎漳浦吴与可权家藏闽中不经兵火故家文籍多完具然地湿苦蠧损
  鼂氏读书志二十卷
  陈氏曰昭徳鼂公武子止撰其序言得南阳公书五十箧合其家旧藏得二万四千五百卷其守荣州日夕雠校毎终篇辄论其大指时绍兴二十一年也其所发明有足观者南阳公未知何人或云开度宪孟也未详
  遂初堂书目一卷
  陈氏曰锡山尤氏尚书袤延之淳熙名臣藏书至多法书尤富尝烬于火今其存亡㡬矣
  诚斋序略曰延之于书靡不观观书靡不记毎公退则闭戸谢客日记手抄若干古书其子弟及诸女亦抄书一日谓予曰吾所抄书今若干卷将彚而目之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乃属予序其书目余记序之将借而传焉
  中兴馆阁书目三十卷
  陈氏曰秘书监临海陈骙叔进等撰淳熙五年上之中兴以来庶事草创网罗遗逸中秘所藏视前世独无歉焉殆且过之大凡著录四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卷盖亦盛矣其间考究疏谬亦不免
  馆阁续书目三十卷
  陈氏曰秘书丞吴郡张攀从龙等撰嘉定十三年上以淳熙后所得书纂续前录草率尤甚凡一万四千九百四十三卷
  郑氏书目七卷
  陈氏曰莆田郑寅子敬以所藏书为七录曰经曰史曰子曰艺曰方技曰文曰类寅知枢密院侨之子博闻强记多识典故端平初召为都司执法守正出为漳州以没
  宝刻丛编二十卷
  陈氏曰临安书肆陈思者以诸家集古书录用九域志京府州县系其名物而昔人辩正审定之语具著其下其不详所在附卷末
  右目录





  文献通考卷二百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