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纠谬 (四库全书本)/全览
新唐书纠谬 全览 |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一
新唐书纠谬目录 正史类
卷一
一曰以无为有
卷二
二曰似实而虚
卷三
三曰书事失实
卷四
四曰自相违舛
卷五
五曰年月时世差互
卷六
六曰官爵姓名谬误
卷七
七曰世系乡里无法
卷八
八曰尊敬君亲不严
卷九
九曰纪志表传不相符合
卷十
十曰一事两见而异同不完
卷十一
十一曰载述脱误
卷十二
十二曰事状丛复
卷十三
十三曰宜削而反存
卷十四
十四曰当书而反阙
卷十五
十五曰义例不明
卷十六
十六曰先后失序
卷十七
十七曰编次未当
卷十八
十八曰与夺不常
卷十九
十九曰事有可疑
卷二十
二十曰字书非是
〈臣〉等谨案新唐书纠谬二十卷宋吴缜撰镇字廷珍成都人尝以朝散郎知蜀州后历典数郡皆有惠政其著此书专以驳正新唐书之讹误凡二十门四百馀事初名纠谬后改为辩证而绍兴间长乐吴元美刊于湖州仍题为纠谬故至今沿其旧名王明清挥麈录称欧阳修重修唐书时缜尝因范镇请预官属之末修以其年少轻佻拒之缜鞅鞅而去及新书成乃指摘瑕疵为此书晁公武尝引张九龄为相事谓其误有诋诃今观其书实不免有意掊击如第二十门字书非是一条至历指偏傍点画之讹以讥切修等大都近于吹毛索瘢然欧宋之作新书欧主褒贬宋主文章而于故事考证颇疏抵牾蹖驳本自不少缜自序中所举八失原亦深中其病不可谓无禆史学也今世所行刊本第二十卷柳宗元传至苏定方传凡六条皆全脱而错入第六卷郭潜曜姓不同以下四条之文重复舛误已非完书独两淮所进本尚属南宋旧椠其柳宗元传六条原文具在谨据以订正焉乾隆四十三年六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新唐书纠谬原序
史才之难尚矣游夏圣门之高弟而不能赞春秋一辞自秦汉迄今千数百岁若司马迁班固陈夀范蔚宗者方其著书之时岂不欲曲尽其善而传之无穷然终亦未免后人之诋斥至唐独称刘知几能于修史之外毅然奋笔自为一书贯穿古今讥评前载观其以史自命之意殆以为古今绝伦及取其尝所论著而考其谬戾则亦无异于前人由是言之史才之难岂不信哉必也编次事实详略取舎褒贬文采莫不适当稽诸前人而不谬传之后世而无疑粲然如日星之明符节之合使后学观之而莫敢轻议然后可以号信史反是则篇帙愈多而讥谯愈众奈天下后世何我宋之兴一祖五宗重熙累洽尊儒敬道储思艺文日以崇广学校修纂文史为事故名臣缀缉不绝于时前朝旧史如唐书洎五代实录皆已修为新书颁于天下其间惟唐书自颁行迨今几三十载学者传习与迁固诸史均焉缜以愚昧从公之隙窃尝寻阅新书间有未通则必反复参究或舛驳脱谬则笔而记之岁时稍久事目益众深怪此书抵牾穿穴亦已太甚揆之前史皆未有如是者推本厥咎盖修书之初其失有八一曰责任不专二曰课程不立三曰初无义例四曰终无审覆五曰多采小说而不精择六曰务因旧文而不推考七曰刊修者不知刊修之要而各徇私好八曰校勘者不举校勘之职而惟务茍容何谓责任不专夫古之修史多出一家故司马迁班固姚思廉李延寿之徒皆父子论撰数十年方成故通知始末而事实贯穿不抵牾也惟后汉东观群儒纂述无统而前史讥之况夫唐之为国几三百年其记事亦已众矣其为功亦已大矣斯可谓一朝之大典举以委人而不专其责则宜其功之不立也今唐史本一书也而纪志表则欧阳公主之传则宋公主之所主既异而不务通知其事故纪有失而传不知〈如胶东郡公道彦等纪书降封县公而传乃郡公之类〉传有误而纪不见〈如朱宣传叙天平节度使止有四人而纪则有七人之类〉岂非责任不专之故欤何谓课程不立夫修一朝之史其事匪轻若不限以岁月责其课程则未见其可尝闻修唐书自建局至印行罢局几二十年修书官初无定员皆兼莅它务或出领外官其书既无期会得以安衍自肆茍度岁月如是者将十五年而书犹未有绪暨朝廷讶其淹久屡加督促往往遣使就官所取之于是乃仓猝牵课以书来上然则是书之不能完整又何足怪岂非课程不立之故欤何谓初无义例夫史之义例犹网之有纲而匠之绳墨也故唐修晋书而敬播令狐徳棻之徒先为定例盖义例既定则一史之内凡秉笔者皆遵用之其取舍详略褒贬是非必使后人皆有考焉今之新书则不然取彼例以较此例则不同取前传以比后传则不合详略不一〈如中宗纪前与诸帝纪不同诸帝纪亦自详略不同之类〉去取未明〈如皇太子改名并诞节名及上寿皆不书而上尊号则书之类〉一史之内为体各殊岂非初无义例之故欤何谓终无审覆方新书来上之初若朝廷付之有司委官覆定使诘难纠驳审定刊修然后下朝臣博议可与未可施用如此则初修者必不敢灭裂审覆者亦不敢依违庶乎得为完书可以传久今其书颁行已久而疏谬舛驳于今始见岂非终无审覆之故欤何谓多采小说而不精择盖唐人小说类多虚诞而修书之初但期博取故其所载或全篇乖牾〈如代宗母吴皇后传之类〉岂非多采小说而不精择之故欤何谓务因旧文而不推考夫唐之史臣书事任情者多矣〈如吴兢书魏齐公事可以推知当日史臣书事与夺止在其笔端又如辛云京自立而传止称其朝命李徳裕执政增修其父吉甫美事之类〉安可悉依徇而书今之新书乃殊不参较但循旧而已故其失与唐之史臣无异〈如太宗放死囚三百九十人义阳宣城公主四十不嫁之类〉岂非务因旧文而不推考之故欤何谓刊修者不知刊修之要而各徇私好夫为史之要有三一曰事实二曰褒贬三曰文采有是事而如是书斯谓事实因事实而寓惩劝斯谓褒贬事实褒贬既得矣必资文采以行之夫然后成史至于事得其实矣而褒贬文采则阙焉虽未能成书犹不失为史之意若乃事实未明而徒以褒贬文采为事则是既不成书而又失为史之意矣新书之病正在于此其始也不考其虚实有无不校其彼此同异修纪志者则专以褒贬笔削自任修传者则独以文辞华采为先不相通知各从所好其终也遂合为一书而上之故今之新书其间或举以相校则往往不啻白黑方圆之不同是盖不考事实不相通知之所致也斯岂非刊修者不知其要而各徇私好之故欤何谓校勘者不举校勘之职而惟务茍容方新书之来上也朝廷付裴煜陈荐文同吴申钱藻使之校勘夫以三百年一朝之史而又修之几二十年将以垂示万世则朝廷之意岂徒然哉若校勘者止于执卷唱读案文雠对则是二三胥吏足办其事何假文馆之士乎然则朝廷委属之意重矣受其书而校勘者安可不思必也讨论击难刊削缮完使成一家之书乃称校勘之职而五人者曾不闻有所建明但循故袭常惟务喑嘿致其间讹文谬事历历具存自是之后遂颁之天下矣岂非校勘者不举其职而惟务茍容之故欤职是八失故新书不能全美以称朝廷纂修之意愚每感愤叹息以为必再加刊修乃可贻后况方从宦巴峡僻陋寡闻无他异书可以考证止以本史自相质正已见其然意谓若广以它书校之则其穿穴破碎又当不止此而已也所记事条丛杂无次艰于检阅方解秩还朝舟中无事因取其相类者略加整比离为二十门列之如左名曰新唐书纠谬谓擿举其谬误而已肤浅之见乌足贻之同志姑投之巾笥以便寻绎而备遗忘云咸林吴缜序
进新唐书纠谬原表
臣缜言凖尚书省札子节文资政殿学士太中大夫守吏部尚书兼侍读胡宗愈奏昨蒙恩命侍读迩英窃虑将来当次读唐书按新唐书乃欧阳修宋祁据旧史所撰修与祁皆当世名儒所撰唐书亦杂采诸家异说修撰帝纪表志而祁为列传各据所闻商略不同故其所书事迹详略先后不免或有差误窃见左朝散郎前知蜀州吴缜撰成新唐书正谬分二十门是正差误伏望圣慈指挥下本官令缮写进呈取进止三省同奉圣旨许修写投进者唐家新史久模印以颁行蜀地鲰生忽著书而窃议迩臣建请睿旨俯从祗奉诏文伏深兢惕臣缜诚惶诚惧顿首臣窃惟唐室最近圣朝著纪者将三百年传世者凡二十帝其国家兴衰之迹及君臣治乱之端贤人君子功名徳业之成模元恶大奸祸败破亡之明鉴简编丛伙淑慝混淆讫于末年未有完史暨五季天福之际有大臣赵莹之徒缀缉旧闻次序实录草创卷帙粗兴规摹仅能终篇聊可备数斯盖时异光华之旦人非宏杰之才辞采不足以发挥幽潜书法不足以耸动观听纪述取舍乖戾舛差我仁宗皇帝所以临文咨嗟当宁感叹思成书于盛际冀垂宪于永年申命名儒博招时彦访朝绅之撰述发策府之秘藏无使逸遗悉归采掇讨论润色积十有七年删削增多成二百馀卷然而篇第浩博事条猥并刊修之官既分编集之员不一好尚各异责任靡专记事止于笔端定论出于言下曾不参考了无适从善恶多相异之辞纪传有不同之事虚实详略年月姓名阙漏复重抵牾駮杂既布传之已久但习用而莫知臣虽至愚常切私愤从吏之暇披卷以寻岁月寖深瑕颣愈见恭惟仁祖可谓圣时集当世之名臣成前朝之大典期示万载自为一家岂容方来复有异论臣是以夙夕兴念启处不遑欲昧死以开陈愿据文而刊正方将具稿已睹奏封敢谓皇帝陛下曲赐允从许令写进纶言炳耀贲私室以生光管见迀疏渎宸聪而增惧自量不韪难逭严诛仰匄睿慈特垂矜贷其上件文字初名新唐书正谬寻以未尝刊正止是纠擿谬误而已遂改为新唐书纠谬凡二十门为二十卷已修写了毕谨随表附递上进以闻臣缜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臣吴缜上表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一
宋 吴缜 撰
一曰以无为有
代宗母吴皇后传
李吉甫谋讨刘辟
刘兰拒却颉利
马璘击溃史朝义兵
裴巨卿窦孝谌无传而云有传
代宗母吴皇后传
肃宗章敬吴皇后传云后幼入掖廷肃宗在东宫宰相李林甫阴谋不测太子内忧鬓发班秃后入谒玄宗见不悦因幸其宫顾廷宇不汛扫乐器尘蠧左右无嫔侍帝愀然谓高力士曰儿居处乃尔将军叵使我知乎诏选京兆良家子五人虞侍太子力士曰京兆料择人得以借口不如取掖廷衣冠子可乎诏可得三人而后在中因蒙幸忽寝厌不寤太子问之辞曰梦神降我介而剑决我胁以入殆不能堪烛至其文尚隐然生代宗为嫡皇孙生之三日帝临澡之孙体挛弱负姆嫌陋更取他宫儿以进帝视之不乐姆叩头言非是帝曰非尔所知趣取儿来于是见嫡孙帝大喜向日视之曰福过其父帝还尽留内乐宴具顾力士曰可与太子饮一日见三天子乐哉后性谦柔太子礼之甚渥
今案本纪代宗以大历十四年崩时年五十三是岁己未推其生年实开元十五年丁卯岁而李林甫以开元二十年方为宰相且案林甫本传其未为相之前亦无谋不测以倾东宫之事此其证一也又案开元十五年太子瑛尚居东宫至二十五年瑛始废二十六年六月肃宗方为太子是岁戊寅则代宗已年十二矣此其证二也且肃宗既为太子其宫室之内汛扫廷宇整饬乐器宜各有典司玄宗既临幸其宫则主者当扫洒整饬以为备豫岂有乘舆方至而有司恬然不加严饬除治以俟之者乎就如肃宗诚忧林甫构扇不测则怀危惧不过中自隐忧而已何豫于掌洒扫典乐器之人而亦不举其职欤此其证三也代宗既于玄宗为嫡长孙而又生之三日玄宗亲临澡之其事体亦已不轻彼负姆者遽敢率尔取它儿易之上欺人主下易皇孙静寻其言有同戯剧虽人臣之家亦不至是况至尊之前乎此其证四也由是言之则吴后传中所言虚谬可见盖出于传闻小说增饰之言不足取信于后世也
李吉甫谋讨刘辟
李吉甫传云迁中书舎人刘辟拒命帝意讨之未决吉甫独请无置宜绝朝贡以折奸谋高崇文围鹿头未下严砺请出并州兵与崇文趋果阆以攻渝合吉甫以为非是请起宣洪蕲鄂强弩兵𢭏三峡之虚崇文惧舟师成功人有斗志帝从之由是崇文悉力刘辟平吉甫谋居多
今案杜黄裳传云刘辟叛唯黄裳固劝不赦又严绶传云刘辟叛绶建言天子始即位不可失威请必诛由是言之刘辟之叛杜黄裳严绶亦皆请必诛非独吉甫请无置此其证一也又严绶传云绶为河东节度使刘辟反绶请选锐兵遣大将李光颜助讨贼平之又高崇文传云崇文讨刘辟西自阆中出郤剑门兵解梓潼之围鹿头山南距成都一百五十里扼二川之要辟城之旁连八屯以拒东兵崇文破贼于城下明日战万胜堆堆直鹿头左使骁将募死士夺而有之下瞰鹿头城凡八战皆捷贼心始摇大将阿跌光颜〈即李光颜也〉后期惧罪请深入自赎乃军鹿头西断贼粮道贼大震其将仇良辅举鹿头城降遂趣成都辟走追禽之又案严砺传刘辟反时砺为山南节度使今吉甫传乃云崇文围鹿头未下严砺请出并州兵且鹿头距成都止一百五十里并州之兵与李光颜是时已皆在其行久矣今乃始云围鹿头未下严砺请出并州兵无乃太后时欤此其证二也且严绶传自刘辟初反绶即建请自河东选兵遣将助讨贼今此乃以为山南节度使严砺即其误可知此其证三也且鹿头之距成都才一百五十里而果阆渝合皆在成都五七百里之外今崇文既已围鹿头则其城乃必争之地而贼方危破之秋是不可缓顷刻而退尺寸之际也今乃云崇文围鹿头未下砺请出并州兵与崇文趋果阆以攻渝合如此则是鹿头将㧞贼势已败而砺乃始建请出并州兵吉甫方欲起宣洪蕲鄂强弩不唯其时日已太迟缓乖牾而其所指又皆舍近而之远殊非兵家攻取之要此昭然可见其谬其证四也吉甫既以起并州兵入蜀为非是而请起宣洪蕲鄂强弩兵𢭏三峡之虚使崇文惧舟师有功而悉力然案诸人传则并州之兵自初伐叛即与崇文偕至卒以成功而宣洪蕲鄂之兵不闻有自三峡进者而辟亦就禽然则吉甫所谋竟无毫发之效其证五也案杜黄裳传云刘辟叛唯黄裳固劝不赦专委高崇文凡兵进退黄裳自中指授无不切于机崇文素惮刘澭黄裳使人谓曰公不奋命者当以澭代崇文惧一死力缚贼以献蜀平群臣贺宪宗目黄裳曰时卿之功由此言之平刘辟者实黄裳之力今反归功于吉甫此其证六也夫黄裳以宰相而当伐叛之任书之其传固其宜矣而吉甫以一中书舎人乃欲多有其功就使其实且犹未可而况于虚乎然则此吉甫数事本皆无有而今史之所述如是者非它盖其子徳裕秉政日尝重修宪宗实录故吉甫之美恶皆增损而不实若此之事乃重修之时史官求书吉甫之美而不可得于是窃取黄裳之事依仿而为之尔故其事大抵相类然不顾其间参错抵牾考其实则无有今新书又因以为实而书之无所刊正岂朝廷重修之意哉
刘兰拒却颉利
刘兰传贞观十一年为夏州都督长史时突厥携贰郁射设阿史那模末率属帐居河南兰纵反间离之颉利果疑模末惧来降颉利急追兰逆拒却其众
今案太宗纪贞观四年三月甲午李靖俘突厥颉利可汗以献又突厥传贞观八年颉利死于京师矣今刘兰乃谓贞观十一年颉利尚存于本国且又考突厥本传亦无模末来降而颉利急追刘兰拒却之事此可验其事皆虚也
马璘击溃史朝义兵
马璘传云从李光弼攻洛阳史朝义众十万阵北邙山旗铠照日诸将冘疑未敢击璘率部士五百薄贼屯出入三反众披靡乘之贼遂溃光弼曰吾用兵三十年未见以少击众雄捷如马将军者
今案李光弼及史思明传邙山之战思明主其军非朝义也此其悮一也又案帝纪上元二年二月戊寅光弼与思明战败绩而光弼传亦云官军大溃则此安得有贼遂溃之谓哉此其悮二也此盖马璘传一偏之说夸大其功若考其实则虚谬自见矣
裴巨卿窦孝谌无传而云有传
裴守真传云子子馀耀卿巨卿别有传昭成窦皇后传云曾祖抗父孝谌自有传
今案裴耀卿窦抗则已有传而巨卿孝谌则无之
新唐书纠谬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二
宋 吴缜 撰
二曰似实而虚
放死罪囚三百九十人
义阳宣城二公主四十不嫁
郑𬘡作相时事皆不实
张九龄谏而太子无患
刘潼治蜀南诏不敢犯边
放死罪囚三百九十人
刑法志云贞观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又太宗纪云贞观六年十二月辛未虑囚纵死罪者归其家七年九月纵囚来归皆赦之
今案太宗纪贞观四年天下断死罪者二十九人是举天下一年止断死罪二十九人何其少也今六年十二月太宗躬自虑囚而京师死罪系者已三百九十人又何其多也举京师一月以推一年之数不亦又多乎哉以京师一年之数而推天下之数则可胜言哉四年之距六年未远也而多寡如是之辽邈愚谓此盖出于史氏归美太宗之故而实则不然也夫太宗聪明仁智之主也兴义兵除暴乱救民于涂炭之中而措之仁寿之域天下之人欣然如获再生而见父母其心方安生而乐业向善而畏罪故即位才四年天下死罪岁止二十九人此其效也自四年至六年太宗求治之意宜未怠也政亦四年之政民亦四年之民何其善恶薄厚遽有殊绝不啻百倍之远哉况京师乃风教之所先及者而死罪尚如此之多则夫幽荒遐僻蒙化未孚者又将奈何愚谓此三百九十人乃录囚之时举京师轻重系者之数非实皆死罪也太宗以其盛冬缧系故矜而纵之使明年就刑如期既至则怜而宥之以四年天下死罪之数而推此则事理人情较然明甚若谓三百九十人实皆死罪而太宗释之事必不然也况死罪法之极者其数又如此之多其间必有巨奸极蠧众所仇疾其情至重而为政者所宜亟去者亦有过误愚懦穷迫株蔓其情至轻而为政者所宜矜贷者是二者狱事之所常有讵可一槩论哉今也抵是罪者仅四百人其间岂无等差一旦不问其情之轻重举而释之以太宗之聪明仁智必不为也以是观之其理岂不甚明哉而史臣皆以死罪书之者盖欲归美于太宗故夸大其数以见其仁心感人之至云尔自是秉笔者但知传其文不复推其实后之学者亦相承而未悟故白居易元和中为诗犹云死囚四百来归狱盖亦取信于史而已然则修新书者固宜辨析其事使昔之史臣归美而今之史臣纪实之意两得其真如是乃称修史之职也欤
义阳宣城二公主四十不嫁
孝敬皇帝传云义阳宣城二公主以母故幽掖廷四十不嫁弘闻眙恻建请下降武后怒即以当上卫士配之由是失爱弘奏请数怫旨上元二年从幸合璧宫遇鸩薨
今案义阳宣城二公主皆高宗女而萧淑妃所生也高宗以贞观二年戊子岁生而孝敬皇帝以上元二年乙亥岁薨自戊子至乙亥则高宗才四十八岁尔何縁有四十岁之女乎此当日史臣之过也推原其意盖止欲甚武氏之恶云尔然殊不顾事过其实遽书于史后之秉笔者又不能推穷其实止袭其误而载之自吴兢刘知几修纂以来迨今已数百年而新书又不为之讨论详究绌其信实但从而粉泽文饰之岂修史之意哉
郑𬘡作相时事皆不实
郑𬘡传云宪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始卢从史阴与王承宗连和有诏归潞从史辞潞乏粮请留军山东李吉甫密谮𬘡漏言于从史帝怒召学士李绛语其故且曰若何而处绛曰诚如是罪当族然谁以闻陛下者曰吉甫为我言绛曰𬘡任宰相识名节不当如犬彘枭獍与奸臣外通恐吉甫势轧内忌造为丑辞以怒陛下帝良久曰几误我先是杜黄裳方为帝夷削节度强王室建议裁可不关决于𬘡𬘡常默默居位四年罢又李绛传云时议还卢从史昭义已而将复召之从史以军无见储为解李吉甫谓郑𬘡漏其谋帝召绛议欲逐𬘡绛为开白乃免
今案宪宗本纪元和四年二月丁卯𬘡罢相至三月乙酉成徳军节度使王士真方卒其子承宗自称留后十月辛巳承宗始反是月朝廷命吐突承璀为将以讨承宗而卢从史传云丁父䘮未官即献计诛王承宗由是夺服领泽潞讨贼且既云从史父䘮未官而献计诛承宗朝廷因命复领泽潞讨贼则是亦皆在三月王士真死而承宗自立之后也然则𬘡当是时已去相久矣𬘡传所述与帝纪及年表并诸人传皆不相符其证一也又案李吉甫以元和二年正月为相而三年九月出为淮南节度使至四年三月王士真死承宗自立十月承宗反而朝廷讨之自后从史方有与承宗连和之事是时吉甫乃在淮南何由得谮𬘡漏言其证二也又至五年四月从史方贬死六年正月吉甫方再入相是时𬘡已去相将二期矣其年月及𬘡从史吉甫之所在事状皆参差不相符其证三也又李绛传云时议还卢从史昭义已而将复召之从史以军无见储为解吉甫谓𬘡漏谋帝欲逐𬘡绛为开白乃免其说与𬘡传又已不同且所谓还卢从史昭义已而将复召之者何也岂谓从史既夺服复领昭义之后朝廷方欲复召之欤方宪宗元和之初天下节度使如从史者朝廷有无故而可以轻召者欤以从史及孔戡裴垍乌重𦙍吐突承璀等传与韩愈杜牧等集而考之则从史复领昭义之后其势可复轻召欤且𬘡绛二传述漏谋之因既已不同则其事何可复信此盖李绛之门生故吏撰集绛事者务多书其事以为绛之美然皆参错不实其后史臣为𬘡传者既无事可纪故又取绛事而载之展转相因则愈失其真其证四也𬘡传又云先是杜黄裳方为帝夷削节度强王室建议裁可不关决于𬘡𬘡常默默居位四年罢案黄裳以永贞元年七月为相至元和二年正月罢𬘡以永贞元年十二月为相至元和四年二月罢后𬘡犹居相位二期始罢使黄裳方当国而事不关决𬘡常默默遂先黄裳罢去以是为𬘡之贬可也今黄裳既已先𬘡罢而𬘡犹居位复为谁而默默如是者又二年乃始罢去史笔若此不亦太近诬乎其证五也由是言之郑𬘡传自为相之后止此二事后人读之似皆有实可信及以纪传参考则全不可用今列其事如右且又为旁行编年
<史部,正史类,新唐书纠谬,卷二>
张九龄传云武惠妃谋陷太子瑛九龄执不可妃密遣宦奴牛贵儿告之曰废必有兴公为援宰相可长处九龄叱曰房幄安有外言哉遽奏之帝为动色故卒九龄相而太子无患
今案太子瑛传载九龄谏时已为中书令而宰相年表开元二十二年五月戊子九龄为中书令二十五年太子竟废死然则当议废太子时九龄已为相久矣安得云卒九龄相哉且九龄以二十五年而太子竟废死则是终不免祸安得云太子无患哉此二者皆无其实也
刘潼治蜀南诏不敢犯边
刘潼传为西川节度使时李福讨南诏兵不利潼至填以恩信蛮皆如约六姓蛮持两端为南诏间候有卑笼部落者请讨之潼因出兵袭击俘五千人南诏大惧自是不敢犯边
今案南诏传潼为西川节度使之时即懿宗咸通七年八年之际也当是时南诏方强南寇安南西扰成都至咸通十年又自沭源入寇嘉州由此言之则南诏何尝不敢犯边乎潼传中止云南诏少戢不敢轻寇边可也以为自是不敢犯则非其实也
新唐书纠谬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三
宋 吴缜 撰
三曰书事失实
降封宗室郡公而纪书为县公
陆贽李晟传幸梁州事
宪宗子棣王彭王信王同封失实
王勮传以寿春等五王降封入阁为出阁
张锡为相日数
辛云京京杲二传书事失实
崔圆辞大学士
王播进献
郭英乂代高适
节愍太子诛武三思事
降封宗室郡公纪书为县公等事
太宗纪云武徳九年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非有功者爵为县公
今案胶东郡王道彦传略云高祖初封义兴郡公例得王于是唐始兴务广支蕃镇天下故从昆弟子自胜衣以上皆爵郡王太宗即位举属籍问大臣曰尽王宗子于天下可乎封德彛曰汉所封惟帝子若亲昆弟其属远非大功不王如周郇滕汉贾泽尚不得茆土所以别亲疏也先朝一切封之爵命崇而力役多以天下为私奉非所以示至公帝曰朕君天下以安百姓不容劳百姓以养己之亲于是䟽属王者皆降为公唯尝有功者不降故道彦等并降封公由是言之则道彦等其初所封皆郡王也太宗即位后所降封皆郡公也如本纪贞观八年书道彦胶东县公及旧书道彦胶东郡公传云于是宗室率以属䟽降爵为郡公是也今本纪所书乃云为县公者盖旧史本纪其悮如是而新书不加考证承悮而书故遂失其实矣今新书道彦本传之首犹书为郡王亦悮也又案此降封宗室乃武徳九年十一月事是岁八月甲子高祖初逊位自称太上皇而太宗新受禅位即才三四月耳而封徳彛所对遽指高祖为先朝此又史臣书事之甚悮者也
陆贽李晟传幸梁州事
陆贽传云李怀光有异志欲怒其军使叛即上言兵廪薄与神策不等难以战李晟密言其变因请移屯帝遣贽见怀光议事贽还奏怀光寇奔不追师老不用群帅欲进辄沮止其谋此必反宜有以制之因劝帝许晟移军又建遣李建徽阳惠元与晟并屯东渭桥托言晟兵寡不足支贼俾为掎角怀光虽不欲遣且辞穷无以沮解帝犹豫曰晟移屯怀光固怏怏若又遣建徽等俱东彼且为辞少须之晟已徙营不阅旬怀光果夺两节度兵建徽挺身免惠元死之行在震惊遂徙幸梁又李晟传云后数日怀光并建徽惠元兵惠元死之是日帝进狩梁
今案本纪云兴元元年二月甲子李怀光为太尉怀光反丁卯如梁州三月李怀光夺鄜坊京畿金商节度使李建徽神策军兵马使阳惠元兵惠元死之韩㳺瓌传略云李怀光叛诱㳺瓌为变㳺瓌白发其书帝曰卿可谓忠义矣对曰臣安知忠义但怀光悮臣使震惊乘舆后持臣自解帝嘉其诚从问计欲安出㳺瓌说帝以邠及灵武河中振武潼关渭北守请分其兵罢怀光权帝美其言会怀光诱复至浑瑊得书稍严卒以警㳺瓌不知发怒嫚骂瑊帝疑有变即日幸梁州又李怀光传云怀光遣将赵升鸾谋于奉天升鸾告浑瑊曰怀光遣逹奚承俊火乾陵使我为内应以胁乘舆瑊白发其奸请帝决幸梁州帝令瑊戒严未毕帝自西门出又严震传云怀光与贼连和奉天危蹙帝欲徙跸山南震驰表奉迎遣五千兵至帝大喜翌日发奉天然则此三者之传其事状皆不相远大抵始因怀光与贼通而欲为变奉天既已危蹙故议幸梁州会怀光间诱复至浑瑊严警而㳺瓌骂瑊时严震兵既已到今贽晟传乃以为因怀光夺二人兵行在震惊是日遂幸梁则失其实矣盖以本纪言之则幸梁与夺兵不同日其悮昭然也其阳惠元止是神策军兵马使而贽传兼李建徽遂谓之两节度亦悮也
宪宗子棣王彭王信王同封失实
十一宗诸子𫝊内宪宗子棣王惴传云大中六年始王与彭信二王同封〈彭王名愓信王名憻一名𢗙其𢗙字恐悮有说见别篇〉
今案本纪大中六年十一月封弟惴为棣王即无彭信二王同封之事而大中三年纪云十一月己卯封弟愓为彭王咸通元年纪云七月封叔𢗙为信王然则彭信二王未尝与棣王同时受封明矣
王勮传以寿春等五王降封入阁为出阁
王勮传长寿中为凤阁舍人寿春等五王出阁有司具礼仪忘载册文群臣已在乃悟其阙宰相失色勮召五吏执笔分占其辞粲然皆毕人人嗟服
今案宁王宪传云〈宪初名成器〉文明元年武后以睿宗为皇帝故宪立为皇太子睿宗降为皇嗣更册为皇孙与诸王皆出阁开府置官属长寿二年降王寿春与衡阳巴陵彭城三王同封复诏入阁〈此三王同封之文当作四王盖史氏悮不载临淄郡王一人耳其说见别篇〉又案武后纪长寿二年腊月丁卯降封皇孙成器为寿春郡王恒王成义衡阳郡王楚王隆基临淄郡王卫王隆范巴陵郡王赵王隆业彭城郡王然则王勮传所谓长寿中寿春等五王事即此是也推考纪传乃是五王降封而复入阁勮传以为出阁则失其实也
张锡为相日数
张锡传云韦后临朝诏同中书门下三品旬日出为绛州刺史
今案睿宗纪张锡以景云元年六月壬午同三品至七月壬戍贬绛州刺史乃四十日非旬日也
辛云京京杲二传书事失实
辛云京传云加代州都督镇北兵马使太原军乱帝恶邓景山绳下无渐以云京性沈毅故授太原尹
今案肃宗纪云宝应元年建卯月癸丑河东军乱杀其节度邓景山都知兵马使辛云京自称节度使以传言之则朝廷所命也以本纪言之则云京自立也二者何所取信哉以唐藩镇事状考其实乃云京自立之后以军中之情请诸朝耳故邓景山传云众怒作乱景山遇害肃宗以其统驭失方不复究验遣使喻抚其军军中请云京为节度使诏可此盖唐中叶已后藩镇大抵皆然今史氏于云京本传乃为之委曲隐避不复言因乱自立然则当时史官于云京兄弟为有私矣试又举其事以验之夫仆固怀恩之祸其始岂非云京很忌激触之所致欤而又结谋中人表里间构以成就怀恩之叛逆者实云京为之根柢也而本传但书其美曾无一言以及此此其一验也又云京从弟京杲为湖南观察使以贪𧷢残暴而致王国良之乱且嗣曹王皋贤者也而京杲陷害之〈此二事见于嗣曹王皋传及西原蛮传〉又以私怒而杀部曲〈此见于李忠臣传〉凡此等事皆不见于京杲本传此其二验也是则当时史臣有私于辛氏兄弟岂不信哉今新书但袭旧史而载之不加刊正亦编修之一失也
崔圆辞大学士
李泌传贞元三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加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泌建言学士加大中宗时及张说为之固辞乃以学士知院事至崔圆复为大学士亦引泌为让而止
今案明皇帝及肃宗本纪天宝十五载〈是岁丙申〉六月剑南节度使崔圆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乾元元年〈是岁戊戌〉五月罢而崔圆本传亦与纪同其传末云大历中卒案大历止于十四年〈是岁己未〉而李泌以贞元三年方为宰相〈是岁丁卯〉设若崔圆以大历十四年卒至李泌拜相之年崔圆卒亦已九年矣何縁乃云至崔圆复为大学士亦引泌为让而止乎且又此乃李泌议学士不可加大而方辞朝命之词既而殊不言朝廷之听否乃遽述崔圆为相日之事疑此一句颠倒错乱其间脱字必多全不可考
王播进献
王播传云自淮南还献玉带十有三银碗数千绫绢四十万遂再得相云
今案播之再为相乃太和元年文宗初即位之数月也时帝新即位有意太平方以恭俭为政故庄恪太子传云帝承宝历荒怠身勤俭率天下观本纪自帝即位之初其所行简俭省约之事皆可以槩见无容因播进献之多遂命为相况文宗虽中常之主然方其新即阼锐于为治必不至于是也案播传穆宗时领盐铁敬宗时以王涯代使播失职见王守澄方得君厚以金谢守澄乘间荐之天子有意复用播遂复领使又案李景让传云宝历初迁右拾遗淮南节度使王播以钱十万市朝廷懽求领盐铁又独孤朗传云王播赂权近还判盐铁又案播传云文宗立就进检校司徒太和元年入朝拜左仆射复辅政而文宗纪云太和元年六月癸巳淮南节度副大使王播为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此盖播当敬宗时以贿赂遗权幸又以献于朝方敬宗荒侈而得其贡奉故复其盐铁使名既而文宗即位权近之臣久甘其赠贿故言之于帝帝新登阼未知其实遂自淮南召还使复辅政如是而已若谓文宗因其献玉带银碗绫绢而命为相此则近诬也带碗绫绢之献乃敬宗时其所得止是再领盐铁其云自淮南还及再得相皆记事者误也
郭英乂代高适
班宏传云高适镇剑南表为观察判官郭英乂代适表雒令
今案郭英乂及崔宁传云永㤗元年严武卒众请英乂为节度使朝廷用英乂乃拜剑南节度使其事甚明此云英乂代适则误矣代高适者严武非英乂也
节愍太子诛武三思事
中宗本纪景龙元年七月辛丑皇太子以羽林千骑兵诛武三思不克死之
今案节愍太子及武三思传其三思父子皆已为节愍所诛止是太子之众自溃故太子被害耳不得谓之诛武三思不克也当云以羽林千骑兵诛武三思已而众溃死之如此乃尽其实
新唐书纠谬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四
宋 吴缜 撰
四曰自相违舛
王瓌㳟宪太后弟乃以为惠安太后弟
以三月二日为中和日
太宗纪享年差三岁
杜佑所终之官与桑道茂传不同
明皇帝公主数多一人
穆宗纪始封与宪宗纪异
建王已改名而薨时犹书故名
谓八王史失其薨年而自有薨年可见者
谓九王史失其系胄而自有系胄可见者
韦云起尝为麟州刺史而本传不载且是时未有麟州
虞世南传及天文志叙星变灾异事与纪志不同李源年七十四而传以为八十
王同皎李多祚传讨二张处所与桓彦范及皇后等传不同
独孤怀恩献后之弟而以为侄
张𬸦贬官年世相远
本纪书浑释之死与传不同
杜求仁传舛悮
贤妃徐惠为齐聃姊又为姑
萧至忠传叙萧徳言世次未明
徐州戍兵厐勋等擅还
诛张昕三传各异
刘禹锡得志时三事与别传皆差
张巡用兵人数悮
王焘等世次不明
裴寂字不同
刘审礼传与表不同
虢王子次序不同
馆陶公主所尚不同
崔良佐传误
武攸暨传年号误
两传载周贽安太清不同
郝玼马璘传不同
苏定方传误
江夏王道宗李靖等传不同
刘澭入朝纪传不同
孔戢传误
刘弘基殷开山传误
王恭宪太后弟乃以为惠安太后弟
者杨复恭传云王者惠安太后之弟也
今案后妃传懿宗凡二后一曰惠安皇后王氏一曰恭宪皇后王氏惠安传则不载有弟事至恭宪传则载弟事甚详且又述其被害事与复恭传正合然则乃恭宪弟非惠安弟也
以三月二日为中和日
方技桑道茂传云李泌病笃以三月二日中和日强入见不能步归而卒
今案李泌请以二月朔为中和节帝悦又案本纪泌以三月甲辰薨是岁正月甲辰朔而邺侯家传以为三月二日寒食而泌力疾赴内宴不能步归而卒然则泌以三月二日甲辰寒食日薨而道茂传以为中和节日则误也
太宗纪享年差三岁
太宗本纪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皇帝崩于含风殿年五十三
今案虞世南传叙太宗语曰吾年十八举义兵二十四平天下未三十即大位且太宗以隋炀帝大业十三年起义兵是岁丁丑而太宗自谓年十八则是庚申岁生又太宗纪云大业中突厥围帝雁门诏书募兵赴援太宗时年十六往应募案隋书纪突厥以大业十一年围炀帝于雁门是岁乙亥而太宗年十六则亦是生于庚申岁以二者推较则太宗以庚申生无疑矣贞观二十三年岁在己酉自庚申至己酉止是五十年而本纪以为年五十三则悮也
杜佑所终之官与桑道茂传不同
桑道茂传云杜佑终于司徒
今案佑传以太保致仕而终非司徒也
明皇帝公主数多一人
公主传明皇帝二十九女
今案其名数乃有三十人即不知其总凡之悮邪名数之悮邪然修书而至于如此亦可谓疏谬矣
穆宗纪始封与宪宗纪异
穆宗纪云始封建安郡王进遂王
今案宪宗纪元和元年八月丁卯进封子延安郡王宥为遂王〈即穆宗也〉穆宗纪以为建安宪宗纪以为延安二者必有一悮
建王已改名而薨时犹书故名
穆宗纪长庆元年五月丙辰建王审薨
今案十一宗诸子传云宪宗二十子内澧王恽传末云初恽名宽深王察洋王寰綘王寮建王审元和七年并改今名则是宽以下其名皆改从心故审改名恪而本传书为建王恪也既于元和七年〈壬辰〉改为恪至长庆元年〈辛丑〉薨时犹书为审其悮可见也
谓八王史失其薨年而自有薨年可见者
十一宗诸子传内宪宗二十子宋云凡八王史失其薨年
今案所谓八王者深王悰琼王恱沔王恂婺王怿茂王愔衡王憺澶王㤝荣王㥽也然案僖宗纪广明元年八月癸卯荣王㥽为司空是月㥽薨则是此一王薨年亦自可见而本传亦谓史失之者悮也
谓九王史逸其系胄而自有系胄可见者
宣宗诸子通王滋传末云济韶彭韩沂陈延覃丹九王史逸其系胄云
今案昭宗纪乾宁四年韩建所害九王内彭王名惕即宪宗子沂王名禋即昭宗子此二王举其名而考其传则皆见系胄安得一㮣云史逸之也
韦云起尝为麟州刺史而本传不载且是时未有麟州
裴寂传云麟州刺史韦云起告寂反
今案云起传云起未尝为麟州刺史亦无告裴寂反之事且又按地理志麟州乃𨳩元十二年始置则方武徳时固未有麟州也
虞世南传及天文志叙星变灾异事与纪志不同
虞世南传云贞观八年进封永兴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虵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后星孛虚危历氐馀百日帝访群臣世南曰云云又天文志云贞观八年八月甲子有星孛于虚危历玄枵乙亥不见
今案帝纪贞观八年七月陇右山崩八月甲子有星孛于虚危五行志云贞观八年七月陇右山摧又云八年七月山东江淮大水又云陇右大虵屡见凡此所云即虞世南传及天文志所书之事也其大节如山摧虵见大水星变虽已仅同至于间有违舛则不能使人无疑何者如世南传云星孛虚危历氐馀百日而天文志云甲子星孛于虚危至乙亥不见则止十二日尔此一可疑也自氐至虚危凡历大火析木星纪玄枵四辰即未知十二日之间果能遍历欤此二可疑也又云星孛虚危历玄枵夫虚危即玄枵之次今云孛虚危又云历玄枵此三可疑也以是观之则志传必有误者矣
李源年七十四而传以为八十
李源传略云源八岁家覆俘为奴转侧民间长庆初年八十矣御史中丞李徳裕表荐源绝心禄仕五十馀年今案明皇帝本纪天宝十四载十二月丁酉安禄山䧟东京留守李憕死之是岁乙未而源年八岁则是生于天宝七年戊子也至长庆元年辛丑止七十四岁尔其长庆尽四年〈甲辰〉又历敬宗宝历元年〈乙巳〉二年〈丙午〉文宗太和元年〈丁未〉源始八十岁然则既云八岁家覆又云长庆初年八十此二者必有一误况徳裕为中丞正长庆时时源实未八十矣
王同皎李多祚传讨二张处所与桓彦范及皇后等传不同
王同皎传云趋长生殿太后所李多祚传亦同
今案桓彦范传云时武后处迎仙宫之集仙殿又武后及张易之传皆云迎仙院未知孰是
独孤怀恩献后之弟而以为侄
独孤怀恩传云元正皇后弟也怀恩之㓜隋文帝献皇后以侄养宫中
今案元正皇后即高祖之母而高祖纪云隋文帝独孤皇后高祖之从母也由此言之则元正后与隋文献后乃姊妹而怀恩则弟也安得谓之侄哉
张𬸦贬官年世相远
张荐传略云𬸦字文成证圣中天官侍郎刘奇以𬸦及司马锺为御史开元初御史李全劾𬸦多口语讪短时政贬岭南武后时中人马仙童陷默啜问文成安否答曰近自御史贬官曰国有此人不用无能为也
今案武后证圣元年乙未明皇帝开元元年癸丑相去一十九年而𬸦仍为御史此已可疑且又𬸦既于开元初以御史贬官矣何縁复云武后时马仙童曰近自御史贬官欤此一节前后乖舛全不可考
本纪书浑释之死与传不同
浑瑊传云父释之有才武从朔方军积战多累迁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宁朔郡王广徳中与吐蕃战没今案代宗纪广徳二年二月辛未仆固怀恩杀朔方军节度留后浑释之又释之本传云李光弼保河阳释之以朔方都知兵马使为禆将进宁朔方节度留后仆固怀恩之走声为归镇释之曰是必众溃将拒之其甥张韶曰彼如悔祸还镇渠可不纳释之信之乃纳怀恩怀恩已入使韶杀释之收其军纪传所载如此而与瑊传不同未知孰是
杜求仁传舛误
杜求仁传云求仁与徐敬业举兵为兴复府左长史死于难
今案徐敬业传求仁为匡复府右长史与求仁传不同未知孰是
贤妃徐惠为齐聃姊又为姑
徐齐聃传云高宗时姑为帝婕妤子坚传末又云齐聃姑为太宗充容仲为高宗婕妤
今案后妃传云太宗贤妃徐惠太宗召为才人再迁充容卒赠贤妃惠之弟齐聃子坚皆以学闻女弟为高宗婕妤然则徐齐聃在本传则为贤妃婕妤之侄而坚为侄孙在贤妃传则齐聃乃贤妃婕妤之弟而坚乃侄也未知何者为是
萧至忠传叙萧徳言世次未明
萧至忠传云祖徳言秘书少监
今案宰相世系表徳言乃忠之曾祖其世次甚明又徳言𫝊亦谓至忠为曽孙此必可信今至忠传止以徳言为祖则误也
徐州戍兵厐勋等擅还
康承训传云咸通中南诏复盗边武宁兵七百戍桂州六岁不得代列校许佶赵可立因众怒杀都将诣监军使丐粮铠北还
今案崔彦曾传云初蛮寇五管䧟交趾诏节度使孟球募兵三千往屯以八百人戍桂林旧制三年一更至期请代而彦曾亲吏尹戡徐行俭贪不恤士乃议廪赐乏请无发兵复留屯一年戍者怒杀都将王仲甫胁粮料判官厐勋为将取库兵剽湘衡虏丁壮合众千馀北还然则康承训传以为武宁兵七百戍桂林六岁不得代而作乱崔彦曾传则以为八百人戍三年请代以复留一年故怒而作乱此二者所载不同未知孰是
诛张昕三传各异
高固传云李怀光反使邠宁留后张昕将兵万人先趣河中固在行乃伺间入帐下斩昕首以徇拜检校右散骑常侍前军兵马使
今案杨朝晟传云李怀光反韩㳺瓌退保邠宁贼党张昕守邠州大索军实多募士欲潜归之朝晟父怀宾为㳺将夜以数十骑斩昕及同谋者㳺遣怀宾告行在徳宗劳问授兼御史中丞又案韩㳺瓌传云怀光檄假㳺瓌邠州刺史欲因张昕杀之㳺既失兵不知所图有客刘南金说之㳺驰入邠说昕昕不听㳺瓌移疾不出阴结其将高固等㳺伏甲先起高固等应之斩昕首以闻且张昕之死不过止在一人之手又其先必有主其谋者今此则不然在高固传则以为固伺间斩昕在杨朝晟传则以为杨怀宾以夜斩昕在韩㳺瓌传则以为㳺瓌伏甲先起而高固应之乃斩昕其主谋及致杀者果在何人为史如此使后人何所信乎
刘禹锡得志时三事与别传皆差
刘禹锡传云王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擢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颇凭藉其势多中伤士若武元衡不为宗元所喜下除太子右庶子今案武元衡传云为御史中丞顺宗立王叔文使人诱以为党拒不纳俄为山陵仪仗使监察御史刘禹锡求为判官元衡不与叔文滋不悦数日改太子右庶子然则元衡下迁庶子乃以忤叔文禹锡之故非为柳宗元不喜此其事与禹锡传不同者一也
又云御史窦群劾禹锡挟邪乱政群即日罢
今案窦群传云徳宗时迁侍御史至顺宗时群不附王叔文欲逐之韦执谊不可而止宪宗立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然则当王叔文禹锡等党方盛时群亦未尝罢御史此其事与禹锡传不同者二也
又云韩皋素贵不肯亲叔文等斥为湖南观察使今案韩皋传云入拜尚书右丞王叔文用事皋嫉之谓人曰吾不能事新贵从弟曅以告叔文叔文怒出为鄂岳蕲沔观察使观此则皋所忤者叔文及其一党之人不独止禹锡而已此事当载之叔文传中乃可非禹锡传之所当书也且皋之出自为鄂岳蕲沔观察又非湖南此其事与禹锡传不同者三也噫如禹锡者因非良士而又朋附小人窃弄威柄方其得志之秋朋党构扇变故易常妄相进擢既不卟天下之望宜为正人之所疾恶意其当日施为恣横者不止此数事而已然当时史臣不能摭其信实之事笔之简策止掇拾微末一二且又差舛不同不惟无以见其过恶之迹而又使后世疑其事之不然此最为可惜也
张巡用兵人数误
忠义张巡传赞云以疲卒数万
今案巡所用战兵止数千不满万人赞之所云误矣
王焘等世次不明
王珪传及酷吏王旭传皆云焘及旭乃珪之孙
今案宰相世系表则二人皆珪之曾孙未知孰是
裴寂字不同
裴寂传云寂字玄真
今案宰相世系表则字真玄未知孰是
刘审礼传与表不同
刘审礼传云子殆庶又云易从为彭城长史
今案宰相世系表殆庶易从为汉州长史未知孰是
虢王子次序不同
虢王凤传云七子次子茂融
今案宗室世系表凤止六子而茂融第四未知孰是
馆陶公主所尚不同
酷吏崔器传云曾祖恭礼尚馆陶公主
今案公主传高祖女真定公主嫁崔恭礼又馆陶公主下嫁崔宣庆今器传乃云恭礼尚馆陶未知孰是
崔良佐传误
艺文志崔良佐三国春秋注云良佐深州安平人日用从子
今案崔日用传乃滑州灵昌人而又崔元翰传述良佐云与日用从昆弟也此二传乡里宗族与艺文志不同未知孰是然以宰相世系表考之则良佐乃日用之再从侄以是言之则从子者是而从昆弟者误欤
武攸暨传年号误
武攸暨传云中宗时拜司徒复王定延秀之诛降楚国公景龙中卒
今案武延秀传延秀以韦后败时与安乐公主同斩则是景龙四年六月中事也是岁六月壬午韦后弑中宗甲申改元唐隆庚子临淄王以兵诛韦氏及安乐公主武延秀等甲辰睿宗即位七月己巳改元景云由是言之延秀既诛之后何縁复有景龙年号乎
两传载周贽安太清不同
李光弼传河阳北城之战贼众奔败禽周挚
今案史思明传云时周贽以后军屯福昌骆悦恶其贰乃杀贽〈贽挚虽不同其实一人也〉且周贽已为光弼所禽何縁复从思明领军屯福昌而为骆悦所杀欤
又光弼传云安太清袭怀州守之光弼令郝廷玉由地道入怀州得其军号登陴大呼王师乘城禽太清杨希仲送之京师献俘太庙侯仲庄传亦云禽安太清今案史思明传云使安太清取怀州以守光弼攻之太清降又案哥舒曜传亦云降安太清光弼仲庄传言禽而思明曜传言降未知孰是
郝玭马璘传不同
郝玭传云贞元中为临泾镇将尝从数百骑出野还说节度使马璘曰临泾扼洛口其川饶衍利畜牧其西走戎道旷数百里皆流沙无水草愿城之为休养便地玭出或谓璘曰玭言信然虽然公所以蒙恩大幸以边防未固也上心日夜念此故厚于公若用玭言则边已安尚何事为璘遂不听
今案马璘传云徙泾原节度使大历八年吐蕃内寇璘与浑瑊击破之十二年卒于军是岁丁巳今玭传云贞元中说马璘而贞元元年岁在乙丑则是时璘卒已九年矣玭安得与璘有言哉此可疑者一也案璘传云在泾八年缮屯壁为战守具令肃不残人乐为用敌不敢犯今郝玭传所言乃如此则正与璘𫝊相反此可疑者二也案旧书玭传则云临泾地居险要当敌要冲白其帅帅不从则是旧史未尝以为马璘未审新书何由指以为马璘此可疑者三也
苏定方传误
苏定方传云至恒笃城欲杀降人取赀定方一不取太宗知之
今案本纪此乃高宗显庆元年九月事今云太宗则误也
江夏王道宗李靖等传不同
江夏王道宗传云助李靖破敌亲执颉利可汗
今案李靖及突厥传禽颉利者张宝相也而道宗传以为道宗亲执未知孰是
刘澭入朝纪传不同
徳宗本纪贞元八年十一月幽州卢龙军节度使刘济及其弟瀛州刺史澭战于瀛州澭败奔于京师
今案澭传云澭怦次子济母弟怦得幽州病且死澭辄以父命召济于莫州济嗣总军事徳澭之让以为瀛州刺史有如不讳许代已久之济自用其子为副大使澭不能无恨因请以所部为天子戍陇悉发其兵千五百驰归京师无一卒敢违令者其事与纪全异未知何者为是
孔戢传误
孔戢传云初父死难诏与一子官补修武尉不受以让其兄戡
今案死难者巢父传则以戣戡戢为从子又案宰相世系表戣戡戢实巢父兄岑父之子是则非巢父之子审矣今戢传乃指巢父为父则甚误矣
刘弘基殷𨳩山传误
刘弘基传云讨薛举战浅水原八緫管军皆没唯弘基军战力矢尽为贼拘仁杲平乃克归
殷开山传云从秦王讨薛举会王疾甚卧营委军于刘文静诫曰贼方炽邀速战利公等毋与争粮尽众枵乃可图开山锐立事说文静曰王属疾忧公弗克济故不欲战今宜逗机制敌无专以贼遗王也请勒兵以怖之遂战析墌为举所乘遂大败下吏当死除名为民今案析墌城名也殷开山传及地理志以为析墌而薛举及仁杲传则以为高墌未知孰是今以纪传考之薛举自唐得长安之后至于仁杲降太宗之时与唐兵前后凡五战虽纪传多不载其地名然徐参考亦可㮣见自高祖初入关义宁元年举入寇扶风为秦王所破此第一战也〈此不书于高祖纪而见于高宗纪并举本传〉武徳元年六月举又寇泾州秦王西讨屯于高墌王卧疾而长史刘文静殷开山等观兵于高墌为举所大败死者十六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皆没王还京师举㧞高墌将趋长安而病死此第二战也〈此见于高祖太宗纪及薛举传〉是年八月辛巳举卒己丑秦王复西讨屯于高墌相持六十馀日九月甲寅秦州揔管窦轨及仁杲战败绩此第三战也〈此见于高祖太宗纪〉又与长平王叔良战于百里细川而执刘感此第四战也〈此见于叔良及刘感传〉十一月己酉秦王败仁杲于浅水原径围其城遂降之此第五战也〈此见于高祖太宗纪仁杲传〉此五战地名人名及胜负粗可考矣若刘文静殷开山之败乃高墌也而开山传则以为析墌误矣浅水原之战仁杲将宗罗睺败走太宗急追夜半围之迟明而仁杲降而弘基传乃以为八揔管军皆没一何舛谬之甚乎此最为大误也案薛举传则弘基之没亦高墌之战耳夫浅水原乃太宗战胜之地遂追奔逐北使仁杲不及计而降曷尝有八揔管败没者乎此史氏殊不考䆒之故也高墌析墌皆城名高墌属宁州定平县析墌属泾州安定县地既近而名相类故易于舛误唯弘基传有浅水原战没之说为谬最甚矣
新唐书纠谬卷四
<史部,正史类,新唐书纠谬>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五
宋 吴缜 撰
五曰年月时世差互
韦弘景封还诏书事一以为宪宗一以为穆宗魏謩罢相差一年
李愬平蔡州差一年
阎立本为中书令差一年
武惠妃薨差一年
王志愔传幸东都差一年
王求礼传久视二年大雪误
武后问狄仁杰求奇士其年误
岑羲为同三品年误及官称不同
窦怀贞传误
常山王承乾卒纪传差一年
惠昭太子薨年纪传不同
孝敬皇帝年差一岁
章怀太子传年误
庆王宗薨纪传差一年
张濬死纪传差一年
肃王薨差一年
武攸暨传年次误
啖助传赞误
懿徳太子传误
上官昭容传误
江夏王道宗传误
突厥传叙永安王孝基误
太宗薛举相持六十馀日事
吐谷浑传贞观九年误
韦弘景封还诏书事一以为宪宗一以为穆宗
韦弘景传云迁给事中驸马都尉刘士泾赂权近擢太仆卿弘景上还诏书穆宗使喻其先人昌有功朕所以念功睦亲者弘景固执帝怒使宣慰安南由是有名今案刘士泾传云迁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等封还制书以士泾交通近幸不当居九卿宪宗曰昌有功于边士泾又尚主官少卿已十馀年制书宜下弘景等乃奉诏此二传一以为穆宗一以为宪宗一则云弘景固执帝怒使宣慰安南一则云弘景等乃奉诏二说殊不同未知其孰是且又士泾传云弘景等即不知馀人为谁此皆舛误之甚者也
魏謩罢相差四年
魏謩传云大中十五年以平章事领劔南西川节度使今案宣宗纪大中十一年二月辛巳魏謩罢又宰相表云大中十一年二月辛巳謩为检校戸部尚书平章事西川节度使二者不同或者本传以为十五年者误欤
李愬平蔡州差一年
李愬传云于时元和十一年十月己卯师夜起黎明雪止愬入驻元济外宅蔡吏惊曰城䧟矣元济请罪梯而下槛送京师
今案宪宗纪元和十二年十月癸酉克蔡州又韩愈平蔡碑云十二年八月丞相度至师十月壬申愬用所得贼将自文城因天大雪疾驰百二十里用夜半到蔡破其门取元济以献然则宪宗纪新书正得其实而愬传以为元和十一年十月己卯则大误矣
阎立本为中书令差一年
阎立本传云咸亨元年官复旧名改中书令卒
〈立本初以总章元年为右相本中书令也〉
今案宰相表则咸亨二年立本方为中书令未知孰是
武惠妃薨差一年
杨贵妃传云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
今案玄宗纪开元二十五年四月乙丑废皇太子瑛及卾王瑶光王琚为庶人皆杀之十二月丙午惠妃武氏薨又案惠妃传及庶人瑛等先死而后薨既瑛等皆二十五年死则妃之薨无由却在二十四年其理甚明然则杨贵妃传所云差一年矣
王志愔传幸东都差一年
王志愔传云开元九年帝幸东都诏留守京师京兆人权梁山妄称襄王子谋反
今案玄宗纪开元九年并无幸东都之事而十年正月丁巳如东都九月京兆人权梁山反伏诛志愔传所云九年者误也
王求礼传久视二年大雪误
王求礼传云久视二年三月大雨雪
今案本纪久视止有元年至次年正月丁丑改元大足至十月改元长安则是久视无二年三月矣且又案本纪及五行志长安元年三月亦无大雨雪止是五行志云久视元年三月大雪疑求礼传所云即此事而误以元年为二年尔
武后问狄仁杰求奇士其年误
张柬之传云长安中武后谓狄仁杰曰安得一奇士用之
今案本纪及狄仁杰传仁杰以圣历三年九月薨是年岁在庚子〈即久视元年也〉而长安元年岁在辛丑由是言之柬之传云长安中必误也
岑羲为同三品年误及官称不同
岑羲传云迁秘书少监进吏部侍郎帝崩诏擢右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罢为陜州刺史再迁戸部尚书景云初复召同三品
今案睿宗纪云景云元年六月壬午韦皇后弑中宗矫诏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以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同中书门下三品吏部尚书张嘉福中书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表亦同即无中宗崩而羲以右常侍为同三品之事六月甲辰睿宗即位至七月丁巳羲罢为右散骑常侍先天元年正月以戸部尚书始同三品盖自景云元年〈即景龙四年庚戌岁也〉六月温王即位改元唐隆是月睿宗即位己巳大赦改元景云至二年〈辛亥〉先天元年〈壬子〉正月羲始为同三品然则非景云初乃先天初也纪及表又云羲曾为中书侍郎而本传无之亦脱漏也
窦怀贞传误
窦怀贞传云俄与李日知郭元振张说皆罢为左御史大夫逾年复同中书门下三品
今案睿宗纪景云二年〈辛亥〉十月窦怀贞罢先天元年〈壬子〉正月乙未左御史台大夫窦怀贞同中书门下三品则是止三数月耳非逾年也或曰史家止谓改岁则为逾年非谓过一期也愚曰唯新书之例不然故不得不疑而辨之案杜元颕传谓穆宗即位不阅岁而元颕至宰相且穆宗以元和十五年闰正月即位次年长庆元年二月元颕入相斯亦可谓逾年矣而本传以为不阅岁又云甫再期出为西川节度使盖谓仅及二周而元颕以长庆元年二月为相至三年十月罢凡二周岁馀八月而本传以为甫再期今窦怀贞自罢相至复同三品虽曰改岁而止三四月又安得遂以为逾年哉
常山王承乾卒纪传差一年
常山王承乾传云贞观十七年废为庶人徙黔州十九年死
今案本纪贞观十八年十二月壬寅庶人承乾卒与本传差一年
惠昭太子薨年纪传不同
宪宗纪元和四年闰三月丁卯立邓王宁为皇太子〈即恵昭太子也〉六年十二月辛亥皇太子薨
今案穆宗纪云元和七年惠昭太子薨而惠昭太子传云李绛等建言立皇太子帝曰善以宁为皇太子册礼用孟夏雨不克改用孟秋亦雨冬十月克行礼明年薨年十九以是推之宪宗纪惠昭以元和四年立六年十二月薨而穆宗纪云元和七年薨已为舛错今惠昭本传又云冬十月克行礼明年薨则是元和四年受册成礼而五年薨愈见乖异不知何者为是然要之李绛尝上言曰陛下受命四年而冡子未建于是乃立太子则是元和四年立之无疑但薨年则纪传交互为难考尔
孝敬皇帝年差一岁
孝敬皇帝传云弘奏请数怫旨上元二年从幸合璧宫遇鸩薨年二十四又高宗纪上元二年四月己亥天后杀皇太子五月戊申追号皇太子为孝敬皇帝
今案燕王忠传云王皇后废武后子弘甫三岁又高宗纪永徽六年十月己酉废皇后为庶人是岁乙卯而弘三岁则是以癸丑生至上元二年岁在乙亥薧止是二十三年不得云二十四也
章怀太子传年误
章怀太子传云上元元年复名贤是时皇太子薨其六月立贤为太子
今案高宗纪及三宗诸子传并云皇太子以上元二年薨独此传以为元年盖误也
庆王琮薨差一年
十一宗诸子传云奉天皇帝琮天宝十载薨〈琮本封庆王〉今案玄宗纪云天宝十一载五月戊申庆王琮薨恐本传之误也
张濬死差一年
张濬传云迁左仆射致仕居洛长水墅王师范起兵青州欲取濬为谋主不克全忠胁帝东迁濬闻曰乘舆卜洛则大事去矣盖知其将篡也全忠畏濬构它镇兵使张全义遣牙将如盗者夜围墅杀之屠其家实天复二年十二月〈是岁壬戌〉
今案昭宗纪天复元年〈辛酉〉十月朱全忠犯京师十一月壬子昭宗如凤翔戊辰全忠犯凤翔自是全忠围凤翔至天复三年〈癸亥〉正月王师范取兖州甲子昭宗幸全忠军己巳昭宗至自凤翔十二月丙申朱全忠杀尚书左仆射致仕张濬由此观之则天复二年十二月昭宗尚在岐下为全忠所围未出亦未有卜洛之事王师范亦未起兵然则本纪所书三年十二月丙申杀濬为得其实而本传云二年十二月者误也且又濬以三年既死而昭宗以四年迁洛今观濬传所书则似迁洛之后濬方被杀此盖传中文意未全所致当云全忠将胁帝东迁如此则文意完矣
肃王薨差一年
肃王详传云建中二年薨
今案徳宗纪建中三年十月丙子肃王详薨与传差一年
武攸暨传年次误
武攸暨传云天授巾自千乘郡王进封定王长安中降王寿春中宗时拜司徒复王定
今案武承嗣传云中宗复位侍中敬晖等言诸武不当王帝柔昏不断才降封一级三思王徳静郡攸暨寿春然则攸暨之降王寿春乃中宗神龙时事也而传以为长安中则误矣
啖助传赞误
儒学啖助传赞云呜呼孔子没乃数千年
今案孔子以鲁哀公十六年壬戌岁卒距嘉祐五年庚子进新书之岁止一千五百三十九年又案啖助以大历五年庚戌岁卒止距孔子之卒才一千二百四十九年今乃云孔子没数千年无乃误欤
懿徳太子传误
懿徳太子重润传云大足中或谮重润窃议武后怒杖杀之年十九
今案重润传首云重润生高宗喜甚乳月满为大赦天下改元永淳而是年岁在士午大足止有元年岁在辛丑则是重润年二十谓之十九则误也
上官昭容传误
上官昭容传云西台侍郎仪之孙父廷芝与仪死武后时
今案上官仪传云麟徳元年坐梁王忠事下狱死子廷芝亦被杀又本纪麟徳元年十二月丙戌杀上官仪武后传云麟徳初后召方士为蛊宦人发之帝怒召上官仪草诏废后后讽许敬宗构仪杀之然则武后以麟徳元年造蛊是年杀仪方是时高宗尚亲政武后止居中宫后二十年方有临朝称制事则当麟徳初不得谓之武后时也
江夏王道宗传误
江夏王道宗传高宗永徽初房遗爱以反诛长孙无忌禇遂良与道宗有宿怨诬与遗爱善流象州道病薨年五十四
今案道宗本传云裴寂与刘武周战度索原寂败贼逼河东道宗年十七从秦王讨贼且裴寂与刘武周度索原之战即武徳二年九月介州姜宝谊死之之战是也〈此战见于裴寂姜宝谊刘武周传高祖本纪武徳二年中〉是年岁在己卯时道宗年十七则是生于隋仁寿三年癸亥岁也而房遗爱之诛在永徽四年癸丑岁自癸亥至癸丑正五十一年尔不得云年五十四也
突厥传叙永安王孝基误
突厥传云武徳四年颉利率万骑与苑君璋合寇雁门执我使者帝亦囚其使与相当由是寇代州败行军总管永安王孝基
今案永安王孝基传云武徳二年刘武周寇太原夏人吕崇茂以县应贼诏孝基为行军总管攻之工部尚书独怀恩内史侍郎唐俭陜州总管于筠隶焉会尉迟敬徳至与崇茂夹㢁官师大败孝基及筠等皆执于贼谋亡归为贼所害晋阳平购尸不获又案本纪武徳二年十月刘武周寇晋州永安王孝基及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陜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讨之是月夏县人吕崇茂反十二月永安王孝基及刘武周战于下邽败绩〈此乃战于夏县而误作下邽已有说见别篇又孝基及于筠等四人被执正在此战而纪漏书亦见别篇〉三年二月甲寅独孤怀恩谋反伏诛〈案怀恩传怀恩初谋反而敕令讨武周既而四人败被执俄而秦王破武周于美良川怀思逃归而谋反事败遂伏诛〉四月壬戍秦王世民及刘武周战于洺州败之武周亡入于突厥克并州由是言之永安王孝基在武徳三年四月刘武周未破败之前已被害矣何縁四年犹为行军总管而与突厥战乎此盖误也
太宗薛举相持六十馀日事
太宗纪云武徳元年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八月太宗疾间复屯于高墌城相持六十馀日已而举死其子仁杲率其众求战太宗按军不动久之仁杲粮尽太宗曰可矣乃遣总管梁实栅浅水原仁杲将宗罗𥈑击实太宗率兵出其后罗𥈑败走太宗追之至其城下仁杲乃出降
今案高祖纪武徳元年六月癸未薛举寇泾州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七月壬子刘文静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八月辛巳薛举卒己丑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以讨薛仁杲十一月己酉秦王世民败薛仁杲执之然则薛举以六月癸未寇泾州至八月辛巳卒共五十九日耳若自七月壬子举败刘文静后至八月辛巳止三十日耳今本纪乃云八月太宗疾间复屯于高墌城相持六十馀日已而举死参较高纪前后无复有与举相持可及六十馀日之处
吐谷浑传贞观九年误
吐谷浑传云其王慕容伏允拘天子行人赵徳楷贞观九年诏李靖等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击之
今案本纪其吐谷浑执赵徳楷及命李靖等六总管伐之皆贞观八年十二月事非九年也
新唐书纠谬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六
宋 吴缜 撰
六曰官爵姓名谬误
纪书团练使崔灌而传乃观察使崔瓘
天策上将乃书为上将军
纪云矍璋而传乃瞿章
史思明朱泚传各有敬釭许季常
目录著王𬘭而传乃王琳
封道言名不同
杨昢名不同
王搏名不同
梁武孙名误
嗣郯王戒丕字误
武徳四年封越王元茂误
信王憻名纪传不同
昭宗子裕纪书为祐
王茂章误作彦章
辛云京官误
朗陵王父子名皆未明
吴大瓘名不同
杨子琳作杨惠琳二事
以公主字为封号
程昌裔名不同
张去奢去盈不同
郭潜曜姓不同
南昌公主
张说字误为锐字
雍王毕王房各有景误
范云仙等官误
苏光荣名不同
鹿晏弘名误
牛勗名不同
鱼朝恩传脱字
李训仇士良两传各载鱼弘志名不同
马举官及名纪传不同
卢垣误书吴少诚
范阳王蔼名不同
东莞郡公融名不同
袁朗传袁粲名误
苏弘轸名不全
李氏表有知古二名
王琚王同皎等传周璟名不同
宰相李藩世系表脱误
仇甫姓不同
苏定方传与突厥传不同
突厥传季高迁姓误
突厥传李靖传不同
何重霸名纪传不同
高祖纪书封德彛左仆射误
唐俭传误书官
高祖纪书长孙顺德官误
高祖纪封子为蜀王名不同
长平王传薛仁杲传不同
纪书团练使崔灌而传乃观察使崔瓘
代宗纪大历五年四月庚子湖南兵马使臧玠杀其团练使崔灌
今案崔瓘传云瓘博陵人以士行修谨闻累官至沣州刺史大历中迁湖南观察使时将吏习宽弛不奉法瓘稍以礼法绳裁之下多怨别将臧玠判官逹奚觏忿争觏曰今幸无事玠曰欲有事邪拂衣去是夜以兵杀觏瓘闻难惶惧走遇害此即纪所书者而不同如此盖纪误也
天策上将乃书为上将军
禇亮传云初武徳四年太宗为天策上将军
今案高祖纪武徳四年十月己丑秦王世民为天策上将领司徒又太宗纪云高祖以谓太宗功高古官号不足以称乃加号天策上将领司徒又宰相表云武徳四年十月己丑世民加司徒天策上将又唐俭传太宗曰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耶然则其官止是天策上将非上将军也
纪云矍璋而传乃瞿章
昭宗纪乾宁四年五月壬午朱全忠陷黄州刺史矍璋死之
今案杨行密传云汴将朱友恭聂金率骑兵万人与张崇战泗州金败瞿章守黄州闻友恭至南走武昌栅行密遣将马珣以楼船精兵助章守友恭次樊港章据险不得前友恭凿崖开道以彊弩丛射杀章别将遂围武昌章率军薄战不胜友恭斩章㧞其壁然则书为矍璋者误也
史思明朱泚传各有敬釭许季常
史思明传云思明又遣敬釭击兖郓又云思明大怒召许季常将诛而释之
今案朱泚僭即皇帝位以敬釭为御史大夫许季常京兆尹斯二人名姓皆同然史思明之乱至朱泚建中之变已二十五六年矣二人者果存而助乱欤或者姓名偶同欤其误记欤不可得而知修史家亦当定其去取也
目录著王𬘭而传乃王琳
目录第一百三十烈女传有王𬘭妻韦
今案其传乃王琳妻韦也未知孰是
封道言名不同
公主传高祖女淮南公主下嫁封道言
今案封伦传乃名言道未知孰是
杨昢名不同
外戚传杨国忠四子暄昢晓晞又云昢尚万春公主贵妃传亦同其字皆从日
今案公主传及宰相世系表其昢字皆从月盖误也
王抟名不同
王𬘭传其孙抟字昭逸
今案宰相世系表皆作搏未知孰是
梁武孙名误
宰相世系表内叙梁武孙云统五子欢誉登𧫣䛓今案表内有詧字而无登字盖登当作詧也
嗣郯王戒丕字误
顾彦晖传云乾宁四年华洪率众五万攻彦晖〈王建之将也〉取渝昌普三州壁梓州南帝仍遣左谏议大夫李洵论止建拒命帝以嗣郯王戒丕镇凤翔徙茂贞代建皆不奉诏
今案本纪乾宁四年六月贬王建为南州刺史以李茂贞为劔南西川节度使嗣覃王嗣周为凤翔陇右节度使茂贞不受命嗣周及茂贞战于奉天败绩况嗣覃王嗣周嗣延王戒丕纪传中载之多矣唯此传乃作嗣郯王戒丕误也
武徳四年封越王元茂误
高祖纪武徳四年四月甲寅封子元方为周王元礼郑王元嘉宋王元则荆王元茂越王
今案高祖诸子传云周王元方武徳四年始王与郑宋荆滕四王同封正谓此也今纪内书元茂封越王而传乃是滕王已见差舛而又高祖诸子中无名元茂者以是推之实纪误也当书云元懿滕王为是况传中自周王元方已下皆有次序载其名故徐康王元礼初王郑韩王元嘉始王宋彭思王元则初王荆郑惠王元懿始王滕凡此皆有根源一一可考而纪之所书殊无据依也
信王憻名纪传不同
懿宗纪咸通元年七月封叔𢗙为信王八年十二月信王𢗙薨
今案十一宗诸子传宪宗二十子无名𢗙者止有信王憻咸通八年薨既封于信而又薨年与传相符则此信王𢗙即憻无疑但纪传名不同必有误者
昭宗子裕纪书为祐
昭宗纪大顺二年六月丙午封子祐为徳王
今案昭宗诸子徳王名裕不名祐也况乾宁四年立为皇太子时名裕即可见此误也
王茂章误作彦章
杨行密传云天祐二年王彦章李徳诚㧞润州杀安仁义
今案田𫖳传云行密遣将王茂章攻润州又云行密使王茂章穴地取润州参校诸传当作茂章为彦章者误也
辛云京官误
仆固怀恩传云史朝义退守莫州于是都知兵马使薛兼训郝廷玉兖郓节度使辛云京会师城下
今案肃宗纪云宝应元年〈壬寅〉建卯月癸丑河东军乱杀其节度使邓景山都知兵马使辛云京自称节度使又代宗纪云广徳元年〈癸卯〉正月甲申史朝义自杀今仆固怀恩传载云京等会师于莫州城下正是宝应元年广徳元年冬春之际又按辛云京传云京自为河东节度使之后未尝移镇卒于太原亦未尝为兖郓节度使况云京新得太原必不敢轻出会师讨贼此盖误书也
朗陵王父子名皆未明
太宗诸子传蜀悼王愔传末云子璠嗣王武后时谪死归诚州神龙初以朗陵王祎子褕嗣
今案朗陵王即郁林王恪之子也〈恪亦太宗子〉恪传云四子仁玮琨璄玮早卒中宗追封朗陵王子𥙆出继蜀王愔由是言之此蜀王传所云以朗陵王祎子䄖嗣当作以朗陵王玮子袨嗣也况开元中有信安王祎即琨之子而朗陵之亲侄无容与伯父同名以此益见朗陵王祎当作玮字也然三宗诸子传内许王素节传末云乃以嗣蜀王褕为广汉王以宗室世系表考之盖𥙆本名䄖也
吴大瓘名不同
柳晟传云授学于吴大瓘并子通玄
今案吴通玄传其父乃名道瓘未知孰是
杨子琳作杨惠琳二事
刘昌裔传云入蜀杨惠琳乱昌裔说之惠琳顺命拜泸州刺史署昌裔州佐惠琳死客河朔间曲环方攻濮州表为判官为环檄李纳剀晓大谊环上其稿徳宗异之今案宪宗纪永贞元年十一月夏绥银节度留后杨惠琳反元和元年三月杨惠琳伏诛自反至伏诛止四五月耳中间未尝有顺命事此其一也且惠琳之乱在夏州而此传乃云入蜀说惠琳既顺命拜泸州刺史地里全不相属此其二也既惠琳死乃与曲环檄李纳而环上其藳于徳宗按徳宗纪建中二年八月平卢节度使李正已卒子纳自称留后贞元八年五月平卢节度使李纳卒子师古自称留后皆徳宗之世也至宪宗世惠琳反时平卢节度使乃李师古而纳死已久矣时又不相值此其三也曲环自建中三年为邠陇节度其后改陈许至贞元十五年卒当惠琳反时环死已久矣无复与李纳攻战事此其四也且曲环攻李纳时乃徳宗之初而惠琳反在宪宗之初相距二十四五年曲环又已死何缘先述惠琳死然后方及曲环攻檄李纳事如此则颠倒错乱无复次序此其五也由此观之此非杨惠琳乃杨子琳也案代宗纪大历三年七月泸州刺史杨子琳反陷成都劔南节度留后崔宽败之克成都子琳杀夔州别驾张忠又案崔宁传云宁攻郭英乂英乂走灵池为韩澄所杀于是劔南大扰杨子琳起泸州讨宁诏宰相杜鸿渐为西川节度使往平其乱鸿渐入成都乃表子琳为泸州刺史以和解之又数荐宁朝廷因授宁西川节度使大历三年宁入朝杨子琳袭取成都帝乃还宁于蜀未几子琳败子琳者本泸南贼帅既降诏隶劔南节度屯泸州杜鸿渐表为刺史宁入朝留弟宽守成都子琳乘间起泸州以精骑数千袭据其地宽战力屈宁妾任素骁果即出家财募士设部队自将以进子琳大惧会粮尽且大雨引舟至廷乘而去収馀兵㳂江而下诸刺史震栗僃饩牢以飨士遇黄草峡守捉使王守仙伏兵五百子琳前驱至悉禽之遂入虁州杀别驾张忠城守以请罪朝廷以其本谋近忠故授峡州刺史移沣州镇遏使后归朝赐名猷此乃杨子琳乱蜀之本末正与代宗本纪相符又与昌裔传时世事状相应盖旧史止书为杨琳而修新史者遂误以为惠琳故其时世年月皆参错颠倒前后不合以子琳考之则与纪传年世事理皆符同其误昭然矣今新书误以子琳为惠琳处凡二此刘昌裔并戴叔伦传其误皆同也
戴叔伦传云师事萧颕士为门人冠刘晏管盐铁表主运湖南至云安杨惠琳反驰客劫之曰归我金币可缓死叔伦曰身可杀财不可夺乃舍之嗣曹王皋领湖南江西表在幕府
今案刘晏传略云代宗立领度支盐铁转运铸钱等使拜吏部尚书平章事使如故罢为太子宾客领东都河南江淮转运租庸盐铁常平使代宗纪云广徳元年〈癸卯〉正月癸未京兆尹刘晏为吏部尚书平章事二年〈甲辰〉正月罢宪宗纪云永贞元年〈乙酉〉十月夏绥银节度留后杨惠琳反元和元年〈丙戌〉三月杨惠琳伏诛曹王皋传皋以建中元年〈庚申〉为湖南观察使李希烈反〈建中三年壬戍岁十月也〉为江西节度使由此推之刘晏之管盐铁今且以广徳元年癸卯为始至永贞元年乙酉已四十三年矣虽曹王皋为江西节度使之时自广徳癸卯计之至建中壬戍亦二十年岂有主运而四十三年不罢之理且叔伦主运在代宗初而惠琳反在宪宗初此时不相值一也惠琳之反在夏州而叔伦主运在湖南云安地里声势何由相接此地不相近二也以此见决非杨惠琳明矣案代宗纪大历三年七月壬申泸州刺史杨子琳反陷成都劔南节度留后崔宽败之克成都子琳杀夔州别驾张忠又崔宁传叙子琳自成都败収馀兵㳂江而下遂入夔州城守以请朝廷授峡州刺史其本末与叔伦传相应且正当代宗之初刘晏管盐铁之际此盖亦杨子琳而误为惠琳也
以公主字为封号
杨贵妃传云每命妇入班持盈公主等皆辞不敢就位今案诸公主传睿宗女玉贞公主字持盈外不见有封持盈者夫以公主之字而遂为封号称之可乎就使当日时俗所称然史家亦当考正之也
程昌裔名不同
杨贵妃传云十载正月望夜妃家与广宁主僮骑争阛门鞭梃讙竞主坠马仅得去主见帝泣乃诏杀杨氏奴贬驸马都尉程昌裔官
今案公主传乃程昌𦙍也未知孰是
张去奢去盈不同
公主传玄宗常芬公主下嫁张去奢
今案肃宗张皇后传其尚常芬公主乃张去盈非去奢也未知孰是
郭潜曜姓不同
公主传玄宗临晋公主下嫁郭潜曜
今案孝友传乃郑潜曜而其父万钧亦尚代国公主证据甚明为郭姓者误也
南昌公主
公主传高祖女南昌公主下嫁苏勗
今案苏勗传乃云南康公主未知孰是
张说字误为锐字
礼仪志开元十四年通事舍人王嵒上疏请删去礼记旧文而益以今事诏付集贤院议学士张说以为礼记不刊之书去圣久远不可改易而唐贞观显庆礼仪注前后不同宜加折𠂻以为唐礼乃诏集贤院学士右散骑常侍徐坚左拾遗李锐及太常博士施敬本撰述历年未就而锐卒萧嵩代锐为学士奏起居舍人王仲丘撰定为一百五十卷是为大唐开元礼
今案艺文志开元礼一百五十卷注云张说请修贞观永徽五礼为开元礼命贾登张烜施敬本李锐王仲丘陆善经洪孝昌撰集萧嵩摠之又按张说传说为集贤院学士知院事常典集贤图书之任开元十八年卒又案萧嵩传嵩以开元十四年以兵部尚书领朔方节度使徙河西节度使以破吐蕃功授同中书门下三品十七年进兼中书令自张说罢宰相令缺四年嵩得之又案玄宗纪开元十一年四月张说为中书令十四年四月罢十七年六月萧嵩兼中书令以是言之方初修开元礼之时即张说总领至十八年说卒即萧嵩摠之盖皆以见任宰相或旧相总之也况萧嵩名位素崇当开元十四年已为兵部尚书节度使而李锐乃其属官嵩岂容下与锐为代乎此盖是说卒嵩代说为学士而误以说为锐于是义理皆不明也
雍王毕王房各有景误
宗室世系表雍王绘之曾孙有庐国公相州刺史景误今案毕王璋之曾孙亦有蔡国公景误此二人止是三从昆弟耳无縁如此同名按江夏王道宗传云子景恒封庐国公相州刺史然则雍王房之景误非也当为景恒而封庐国
范云仙等官误
武后本纪云长寿二年一月杀内常侍范云仙三月杀白润府果毅薛大信
今案后妃传则云监门卫大将军范云仙白润府果毅薛大信未知孰是
苏光荣名不同
孟元阳传云韩全义败五楼列将多私去独元阳与神策将苏元策以所部屯溵水
今案韩全义传云讨吴少诚而师皆溃退保五楼贼移屯逼之乃与监军英秀等保溵水不能固又入屯陈州是时唯陈许将孟元阳神策将苏光荣守溵水又吴少诚传亦云神策将苏光荣而韦弘景传亦有苏光荣者为泾原节度使然则名光荣者是而为元策者误矣
鹿晏弘名误
田令孜传云复光部将鹿景弘
今案下文及僖宗纪中和三年皆曰晏弘然则此景弘字误也
牛勗名不同
田令孜传云复光部将鹿景弘王建等以八都众二万取金洋等州进攻兴元节度使牛顼奔龙州景弘自称留后
今案僖宗纪中和三年十二月忠武军将鹿晏弘逐兴元节度使牛勗自称留后纪以为勗传以为顼未知孰是
鱼朝恩传脱字
鱼朝恩传云以左监门卫军知内侍省事
今案监门卫军疑不成号当是将军也
李训仇士良两传各载鱼弘志名不同
李训传云顾中尉鱼志弘仇士良传云志弘右卫上将军兼中
今各以本传上下文考之如李训传云弘志使偏将攻之士良传云与右神策军中尉鱼弘志挟帝还宫又云与弘志议更立又云弘志韩国公又云士良弘志愤文宗与李训谋又云祸原于士良弘志又案武宗纪亦书为鱼弘志然则其人名弘志审矣而传或书为志弘使后世何所取信乎
马举官及名纪传不同
懿宗纪咸通九年厐勋反十二月前天雄军节度使马举为南靣招讨使泰宁军节度使曹翔为北靣招讨使今案康承训传云诏以马士举为淮南节度使南靣行营诸军都统以陇州刺史曹翔为兖海节度北靣都统招讨使与本纪所书名及官号有不同又案令狐绹传马举本左卫大将军遂代绹为南靣招讨使亦不言为前天雄节度使且又一名举一名士举莫知孰是
卢坦传误书吴少诚
卢坦传云坦为东川节度使初坦与宰相李绛议多协坦出半岁而绛罢吴少诚之诛诏以兵二千屯安州今案李绛罢相在元和九年二月则坦之出镇东川乃八年秋冬之交也又案宪宗纪元和四年十一月彰义军节度使吴少诚卒其弟少阳自称留后九年闰八月彰义军节度使吴少阳卒其子元济自称知军事是后始相继命将诛讨然当元和八年九年则少诚之卒已久朝廷未尝有诛少诚之事今此云吴少诚之诛误矣当云吴元济之诛也
范阳王蔼名不同
鲁王灵夔传云子蔼为范阳王宗室世系表亦同今案本纪垂拱四年九月杀范阳郡王霭蔼霭不同未知孰是
东莞郡公融名不同
虢王凤传云次子茂融宗室世系表亦同
今案邢文伟传云东莞公融本纪垂拱三年亦作东莞郡公融皆无茂字未知孰是
袁朗传袁粲名误
袁朗传云自滂至朗凡十二世其间位司徒司空者四世淑𫖮察皆死宋难昂著节齐梁时
今案袁朗之先仕宋而死于国难者有淑𫖮粲三人然未尝有名察者则此言察乃粲字之误也
苏弘轸名不全
郑从谠传云河东节度使康传圭遣大将伊钊张彦球苏弘轸引兵拒沙陀战数负传圭斩轸以徇
今案上文云弘轸而下文止云斩轸即不知轸姓苏弘邪或脱误邪
李氏表有知古二名
辽东李氏世系表内两世之间有名知古者二人必有误者
王琚王同皎等传周璟名不同
王琚传云琚义其为即与周璟张仲之等共计
今案王同皎武三思传皆作周憬未知孰是
宰相李藩世系表脱误
宰相世系表李氏南祖表内有承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弟名晔子名潘
今案本表之末注云南祖宰相有藩又李藩传云其先赵州人父承仕为湖南观察使藩相宪宗而李承传云赵州高邑幼孤其兄晔养之仕历山南东道节度使终于湖南观察使此即李晔李承李藩之世次今且据传为正传称兄晔养之今表中晔乃为承之弟其误一也藩既承之子今表止作潘其误二也藩相宪宗以例当有相宪宗字而此不载显是脱漏其误三也
仇甫姓不同
艺文志杂史类中郑言平剡录一卷注云裘甫事今案本纪咸通元年正月浙东人仇甫反命安南经略使王式为浙江东道观察使以讨之八月己卯仇甫伏诛王式传亦作仇甫唯艺文志作裘甫未知孰是
苏定方传与突厥传不同
苏定方传云俟斤懒独禄拥众万帐降
今案西突厥传以为懒独禄未知孰是
突厥传季高迁姓误
突厥传云武德八年颉利攻灵朔于是张瑾兵屯石岭季高迁屯太谷
今案突厥传云武德五年进击忻州为李高迁所破又李高迁自有传则此为季字者误也
突厥传李靖传不同
突厥传颉利子叠罗支
今案李靖传作叠罗施未知孰是
何重霸名纪传不同
武宗本纪开成五年十一月魏博节度使何进滔卒其子重霸自称留后
今案进滔传其子乃名重顺未知孰是
高祖纪书封德𢑴左仆射误
高祖本纪武德九年七月癸巳封德𢑴为尚书左仆射今案宰相表乃是右仆射况是月卒卯方命萧瑀为左仆射至此止隔两日尔而德𢑴本传亦止云拜右仆射且云是时瑀为左仆射然则德𢑴此拜实右仆射而高纪书为左则误也
唐俭传误书官
唐俭传云武德初进内史舍人迁中书侍郎为刘武周所虏
今案高纪云武德二年内史侍郎唐俭讨刘武周又永安王孝基及独孤怀恩传皆云内史侍郎又百官志云武德三年改内书省曰中书省内书令曰中书令然则俭在武德二年则当止是内史侍郎未合书为中书侍郎也
高祖纪书长孙顺德官误
高祖纪武德四年左骁骑卫大将军长孙顺德
今案十六卫止有骁卫未尝有骁骑卫又按突厥传亦止云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然则此骑字实衍字也
高祖纪封子为蜀王名不同
武德六年四月壬申封子元璹为蜀王元庆汉王至八年十二月辛丑徙封元璹为吴王元庆陈王
今案子名元璹而封蜀王使民吏若何称之虽璹字亦有寿音然恐难户晓终似未安其可疑者一也又案此高祖子也遍寻本传则二十二人并无名元璹者此可疑者二也案霍王元轨传云武德六年始王蜀与𡺳汉二王同封后徙吴与此高纪所书封徙皆同又云贞观十年徙王霍今以纪考之武德六年王蜀及八年徙封吴者皆名元璹而贞观十年徙封霍者则名元轨然则元轨初名元璹后改为元轨欤若然则是传漏载其改名一事矣至于名璹而封蜀一事讫未可晓或者止名元轨而高纪误以为元璹乎设若果误载则又安得六年八年皆误欤此二者虽不可得而考然要之元璹元轨在纪传不脱则误必有一者矣〈又案旧唐书纪武德六年虽不载元璹初封蜀王等事然八年亦书云十一月改封蜀王元轨为吴王其名止是元轨不作元璹已自与新书不同由是观之疑新书之误也〉
长平王传薛仁杲传不同
长平王叔良传云薛仁杲内史翟长孙以众降又云委事于长孙乃克安
今案薛仁杲传作内史令翟长愻未知孰是
新唐书纠谬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七
宋 吴缜 撰
七曰世系乡里无法
称引父祖子孙别传例
王方庆玙 李吉甫德裕
徐文远有功 刘廼伯刍
张荐又新 柏良器耆
卢怀慎奕𣏌元辅
称引旁支远裔别传例
崔日用良佐 李邕鄘
崔玄𬀩戎 严震砺
陆贽扆 令狐德棻楚
父祖子孙别传以例当书而不书者
李素立李承李藩
孟简传 陆长源传
李景让为憕孙又似曾孙
张镒为后𦙍五世孙又似曾孙
袁朗乡里
崔行功乡里
尝见前史所载凡父祖子孙同书而别传者必各于其传中略相称引其官及名或所仕之朝及乡里世系之次以见其家世所承善恶晓然相属不绝非独使览者易于考见亦所以示奖劝而为风教之助也自迁固以来此法未之有改若不略加叙述则其子孙属不复联殆如路人后世必有疑之者故昔人尝有以萧望之为何之宗者而注家深明其不然以为史所不述后人安从而知之是盖后世唯史之信舍史则不敢以为据故也秉史笔者其可不重其事而忽之乎今之新书此例虽不敢废然而为法不一其门亦有当书而不书者傥后世考寻而不得其说必不免有二萧之疑则其为史氏之病岂小哉且又其间有虽旁宗别𣲖而犹时有叙述者若其父祖子孙世系相承皆有声迹列于诸传安可不明加称引使后人开卷而可见乎今略取新书所述父祖子孙或旁支远裔虽别传而互相称引得前史之体者及有为法不一当书而不书者条列左方以见其未有定式云
新书称引父祖子孙别传例
王方庆传末云六世孙玙别传
王玙传云方庆六世孙
李吉甫传末云次子德裕自有传
李德裕传云元和宰相吉甫子也
徐文远传云孙有功自有传
徐有功传云国子博士文远孙也
刘廼传云子伯刍别传
刘伯刍传云兵部侍郎廼之子
张荐传末云子又新别有传
张又新传云工部侍郎荐之子
柏良器传末云子耆别传
柏耆传云父良器为时威名将
卢怀慎子奕奕子𣏌𣏌子元辅其传各相称引世次历然可见如此者甚多难以遍举今粗条数传如右以见例例既如是则馀人当从一法也
新书称引旁支远裔别传例
崔日用传云滑州灵昌人
崔元翰传云父良佐与齐国公日用从昆弟也
李邕传云扬州江都人
李鄘传云北海太守邕之从孙
崔玄𬀩传云博陵安平人
崔戎传云玄𬀩从孙也
严震传云梓州盐亭人
严砺传云震从祖弟也
陆贽传云苏州嘉兴人
陆扆传云宰相贽族孙
令狐德棻传云宜州华原人
令狐楚传云德棻之裔也
新书父祖子孙别传以例当书而不书者
李素立李承李藩传
李素立传云赵州高邑人
李承传云赵州高邑人
李藩传云其先赵州人父承仕为湖南观察使有名于时
今案素立生休烈休烈生至远至远生畬畬生承承生藩自素立至藩六世皆有名迹别为三传而曾无一语相叙述以为父某祖某子某别有传虽藩传云父承仕为湖观察使有名于时然终不明言见于别传必不免后人之疑也
孟简传
孟简徳州平昌人曾祖诜武后时同州刺史
今案孟诜在隐逸传自传云汝州梁人也然则平昌孟氏之望而梁则所居之地今简传既不本汝州梁之所居而但书其望又不于诜字下云见隐逸传止云武后时同州刺史则似简与隐逸传之孟诜殊非亲属矣
陆长源传
陆长源者吴人字泳祖馀庆天宝中为太子詹事有清誉
今案馀庆在陆元方传后自有传今长源传不言其别传则其失与李承孟简传同也
李景让为憕孙又似曾孙
李彭传云从天子入蜀后憕数年卒〈彭即憕之子也〉有孙景让景庄景温别传
今案李景让传云景让赠太尉憕孙也然以彭传言之则似景让等乃彭之孙而憕之曾孙也在景让传则云憕孙颇为难明矣
张镒为后𦙍五世孙又似曾孙
张镒传云国子祭酒后𦙍五世孙也父齐丘朔方节度使东都留守
今案后𦙍传末云孙齐丘历监察御史朔方节度使终东都留守子镒别有传以后𦙍传言之则镒乃后𦙍之曾孙非五世孙也
袁朗乡里
袁朗传云其先雍州长安人父枢仕陈为尚书左仆射今案朗之先出于后汉司徒滂而后汉灵帝纪光和元年二月癸丑光禄勲陈国袁滂为司徒〈滂字公喜魏志字公熙〉此袁滂为陈国人而初见于汉史甚明者也至其子涣仕魏为郎中令本传亦云陈郡扶乐人至涣曾孙瓌仕东晋本传亦云陈郡阳夏人瓌族孙湛仕宋本传亦云陈郡阳夏人其后湛之一族如淑洵濯𫖮觊粲昂彖君正敬宪枢朗凡累世皆仕江左无入北为官者至陈亡朗始仕隋耳故昂尝自称陈国贱男子然则朗之先世皆本诸陈国未尝迁徙今新史乃云其先雍州长安人未审自何得之岂非失其实欤且自后周平江陵隋平建邺南朝士人过江而北仕者众矣故唐初此族尚多如殷开山虞世南禇亮姚思廉王方庆颜师古陆德明之徒皆是也而新书皆本其先里使后世有考焉独袁朗传所载如是实甚悮矣
崔行功乡里
崔行功传云恒州井陉人兄子玄𬀩别有传
今案玄𬀩传则云博陵安平人二者不同未知孰是又案宰相世系表崔损亦行功族也而损传亦云系本博陵无乃博陵者是耶或者系望博陵而实则恒州耶不可得而知然史家止当考案从一不可二者皆存而无辩也
新唐书纠谬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八
宋 吴缜 撰
七曰尊敬君亲不严
杨隆礼尝避讳改名而传不载
诞节名及上寿仪纪传皆不载
裴守真耀卿传次序
杨隆礼尝避讳改名而传不载
杨慎矜传云父隆礼历州刺史善捡督吏以严办自名开元初为太府卿任职二十年年九十馀以户部尚书致仕卒
今案宰相世系表载隆礼为崇礼此盖隆礼以开元时避明皇帝讳以崇易隆理亦当然而史家遗落其事止书旧名此其失也或者谓此乃史之小疵亦不足云愚以为不然夫史之作岂独止于劝惩而已哉其笔削取舍必使后世有考焉方开元时君父既名隆矣为臣子者亦名隆而无所迁避岂尊君严上之谓哉今隆礼既尝易名而史不载使后世不知者或归罪于隆礼或遂援之以为说此实史氏之深责岂止小疵而已哉况韦思谦尝避讳而以字行王绍陆质亦尝避讳改名而史皆载于传以例言之则隆礼之传其失昭然矣
诞节名及上夀仪纪传皆不载
礼乐志云千秋节者玄宗以八月五日生因以其日名节而君臣共为荒乐当时流俗多传其事以为盛其后巨盗起䧟两京自此天下用兵不息而离宫苑囿遂以荒堙独其馀声遗曲传人间闻者为之悲凉感动盖其事适足为戒而不足考法故不复著其详自肃宗以后皆以生日为节而徳宗不立节然止于群臣称觞上夀而已
今案唐会要云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等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著之甲令群臣常以是日献万寿酒又宪宗元和十五年七月诏云朕诞辰奉迎皇太后宫中上寿又文宗太和七年庆成节是日上于宫中奉迎皇太后宴乐群臣诣延英门上寿是盖人主因其诞辰感其亲生育劬劳之恩不敢同之常日于是为之宴乐以致其爱敬之心焉为臣子者又喜其君父生于是日愿其享无疆之祚亦相率奉觞献寿以致其祝延之诚焉是皆出于臣子之情而饰以礼文故后世不可得而废者也是以累朝㳂袭未之有改且上寿之礼尚矣古人每有吉庆喜乐之事则上寿于君亲以致其诚意经所谓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则其比也如汉高祖车千秋东方朔止偶因一事而犹且为之况当君亲诞育之日臣子若恬如平时不少致其诚敬则人情礼意其可安乎由是言之因诞日立节名上寿酒亦臣子奉君亲之礼耳未可遽削而不著也且天宝之乱盗起兵兴而唐遂衰其所以召之者盖有由矣刑政戾而任用匪人也非以立千秋节也使当时不立节名不上寿不宴乐亦未免乎盗起而唐衰也其后肃宗文宗以至武宣懿僖昭哀八朝各尝立诞节名亦不闻其召乱迨其亡也亦不自诞节起然则史之所书使后世可以为戒者在乎刑政之得失任用之贤否尔立诞节而上寿宴乐以致臣子之情礼者非所以为戒也徒使后世有司欲考按故事则返区区乎求之于他书是未可谓善为史者也又按唐会要自肃宗以后有代徳顺宪穆敬六朝皆不立诞节名今志以为独德宗不立亦未知其孰是
裴守真耀卿传次序
今案裴耀卿守真之子也而耀卿传居第五十二卷守真传居第五十四卷次序如此于义无乃未安欤
新唐书纠谬卷八
<史部,正史类,新唐书纠谬>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九
宋 吴缜 撰
九曰纪志表传不相符合
百官志太宗定内外官数与曹传不同
天平军节度使姓名次序纪传不同
刘总纳土其州不同
宋璟传载东巡㤗山之年与纪不同
李光弼传平袁晁年月与纪不同
程知节为葱山道总管与纪不同
桓彦范传中宗复位日与纪不同
宰相世系表苏瓌字与传不同
崔龟从传其官与本纪不同
郭正一传为相之年并其事与纪志不同
流敬晖处纪表与传不同
杜元颖为相至罢纪传各不同
孙处约为相其官名纪传不同
岑羲命相之官
李吉甫传星变纪志不同
乾符五年五月风雹事纪志不同
垂拱二年新丰庆山事纪志不同
侯君集传岑文本官不同
褚遂良贬官纪传不同
柳璨官本纪与表传不同
毕王璋子韶世系未明
摇山玉彩字
元结猗玕子
员俶年齿差悮
萧颕士
李素立世系不同
崔沔传
王方庆传与表不同
睿祖名纪传不同
崔行功祖表传不同
徳宗纪与李怀光传不合
李揆世次表传不同
袁滋子均等
崔祐甫立后
窦怀贞官名与纪不同
苏味道拜官纪传不同
韦巨源传州名与纪不同
李进贤被逐纪传不同
萧至忠父引官悮
苏瓌苏震世次不明
韩休父兄
刘瞻入相
王玙传年与纪不同
修瑶山玉彩人不同
萧俛为仆射表传不同
邓康王徙封纪传不同
雨土纪志月不同
韩王更封纪传年不同
武徳时地震纪志月不同
贞观时地震纪志日不同
石然纪志月不同
李𪟝等征辽东宰相表日悮
薛万彻官及高丽城名纪传不同
百官志太宗定内外官数与曹确传不同
百官志云初太宗省内外官定制为七百三十员曰吾以此待天下贤材足矣
今案曹确传云太宗著令文武官六百四十三谓房乔曰朕设此待天下贤士此与百官志所载语意同而数不同未知孰是
天平军节度使姓名次序纪传不同
僖宗纪乾符二年〈乙未〉六月濮州贼王仙芝尚君长陷曹濮二州四年〈丁酉〉三月冤句贼黄巢陷郓沂二州天平军节度使薛崇死之五年〈戊戌〉二月王仙芝伏诛是岁天平军节度使张禓卒牙将崔君裕自知州事六年〈己亥〉淄州刺史曹全晸克郓州杀崔君裕广明元年〈庚子〉六月辛酉天平军节度使曹全晸为东靣副都统中和二年〈壬寅〉十月魏博节度使韩简宼郓州天平军节度使曹全晸死之部将崔用自称留后三年〈癸卯〉天平军将曹存实克郓州四年〈甲辰〉七月壬午黄巢伏诛是岁濮州刺史朱宣逐天平军节度使曹存实自称留后
今案朱宣传云宣为王敬武青州牙军黄巢乱敬武遣将曹存实率兵西入关宣为军候道郓州是时节度使薛崇拒王仙芝战死其将崔君裕摄州事存实揣知兵寡袭杀之遂称留后宣以功署濮州刺史留摠帐下兵中和初魏博韩简东窥曹郓引兵济河存实迎战死于阵宣收残卒婴城简围之六月不能拔引去僖宗喜其守拜天平军节度使然则以本纪言之天平军节度使自乾符四年丁酉至中和四年甲辰凡八年历薛崇张禓崔君裕曹全晸崔用曹存实朱宣七帅也以朱宣传言之即自薛崇崔君裕曹存实至于朱宣止四帅而已此其大槩俱已不同至纪称黄巢陷郓薛崇死韩简冦郓曹全晸死传乃云韩简寇郓存实迎战而死纪称朱宣逐存实而自称留后传乃云存实与韩简战死宣婴城而简不能㧞乃拜节度使其舛谬至于如此岂可以垂之后世乎
刘总纳土其州名不同
崔植传云时朝廷悉收河朔三镇而刘总又以幽蓟七州献诸朝
今案穆宗纪长庆元年二月己卯刘总以卢龙军八州归于有司三月丁巳赦幽涿檀顺瀛莫营平八州死罪以下给复一年赐卢龙军士钱又案温造传云长庆初为幽镇宣谕使至范阳刘总郊迎造为开示cq=334祸福总惧由是籍所部九州入朝而刘总传云总上䟽愿奉朝请且欲割所治为三以幽涿营为一府请张弘靖治之瀛莫为一府卢士政治之平蓟妫檀为一府薛平治之然则刘总所归之地在崔植传则七州在本纪则八州在温造刘总传则九州以本纪及刘总传州名参考之则十州〈幽涿檀顺瀛莫营平妫蓟〉其舛駮至于如此未知何者为是且唐人著书多谓天下视河北得失以为朝廷治乱重轻则其于当时所系亦大矣而史臣记述乃尔使后学无所考信是诚可罪也哉
宋璟传载东巡泰山之年与纪不同
宋璟传云十二年东巡泰山璟复为留守
今案本纪开元十二年无东巡泰山事其东巡封泰山乃十三年十月也
李光弼传平袁晁年月与纪不同
李光弼传云浙东贼袁晁反台州建元宝胜以建丑为正月残剽州县光弼遣麾下破其众于衢州广德元年遂禽晁浙东平二年光弼薨
今案代宗纪宝应元年八月辛未台州人袁晁反九月癸卯陷信州十月乙卯陷温明二年十二月甲戍李光弼及袁晁战于衢州败之广徳元年三月丁未李光弼及袁晁战败之二年七月己酉李光弼薨十一月癸丑袁晁伏诛以此而校本传则颇不相应未知何者为是
程知节为葱山道摠管与纪不同
程知节传云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显庆二年授葱山道行军大摠管以讨贺鲁
今案本纪永徽六年五月癸未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摠管以伐贺鲁显庆元年八月辛丑程知节及贺鲁部歌逻禄处月战于榆慕谷败之九月癸未程知节及贺鲁战于恒笃城败之二年闰正月庚戍右屯卫将军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摠管以伐贺鲁十二月丁巳苏定方败贺鲁于金牙山执之然则程知节之讨贺鲁乃永徽六年也其显庆二年自命苏定方出讨而是年执之矣今乃云知节显庆二年为葱山道大摠管以讨贺鲁者悮也且又传云左领军大将军而纪云左屯卫大将军亦必有悮者
桓彦范传中宗复位日与纪不同
桓彦范传略云神龙元年正月彦范敬晖率羽林兵讨贼明日中宗复位
今案本纪长安五年〈即神龙元年也〉正月癸卯张柬之崔玄𬀩敬晖桓彦范等率兵讨乱张易之昌宗等伏诛丙午皇帝复于位又中宗纪云神龙元年正月张柬之等以羽林兵讨乱甲辰皇太子监国大赦改元丙午复于位由此观之则讨贼后三日中宗乃复位非讨贼之明日彦范传悮矣
宰相世系表苏瓌字与传不同
宰相世系表云苏瓌字廷硕
今案本传云瓌字昌容子颋字廷硕世系表必悮也
崔龟从传其官与本纪不同
崔龟从传云历户部侍郎大中四年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再岁罢
今案宣宗纪大中四年六月戊申户部尚书判度支崔龟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年十一月崔龟从罢又宰相年表云大中四年六月戊申户部侍郎判度支崔龟从守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如故八月庚戌罢判五年四月乙卯龟从为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十一月庚寅龟从检校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宣武节度使由此言之本纪及传所书皆甚略唯年表为详备至于自四年六月而至五年十一月遂以为再岁若以杜元颖传例言之止可谓之逾年也郭正一传为相之年并其事与纪志不同
郭正一传云永隆中迁秘书少监检校中书侍郎诏与郭待举岑长倩魏玄同并同中书门下承受进止平章事平章事自正一等始永淳中真迁中书侍郎
今案高宗本纪永淳元年四月丁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秘书员外少监郭正一吏部侍郎魏玄同与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宰相表亦然即非永隆中此其一也又案百官志云贞观八年仆射李靖以疾辞位诏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而平章事之名盖起于此永淳元年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入衔自待举等始然则是平章事之名实始于贞观八年以命李靖至永淳元年乃始入衔尔今正一传遂以为同平章事始于正一等则悮矣此其二也
流敬晖处纪表与传不同
中宗纪云神龙二年七月流敬晖于嘉州宰相表亦同今案晖本传乃流琼州疑称嘉州者悮
杜元颖为相至罢纪传各不同
杜元颖传云自帝即位不阅岁至宰相搢绅骇异今案本纪穆宗以元和十五年闰正月丙午即帝位至次年长庆元年二月壬午元颖以翰林学士户部侍郎为相已逾年矣阅之言历也更也
又云甫再期出为劔南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
今案本纪元颖以长庆三年十月罢相则是已逾二年矣非甫再期也
孙处约为相其官名纪传不同
孙处约传云麟徳元年以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今案高宗本纪麟徳元年十二月太子右中护乐彦玮西台侍郎孙处约同知军国政事又宰相表云十二月戊子太子右中护乐彦玮检校西台侍郎西台侍郎孙处约并同知军国政事寻同东西台三品然则纪传所书各有未完而表始为详备矣
岑羲命相之官纪传不同
岑羲传略云进吏部侍郎中宗崩诏擢右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罢
今案睿宗纪景云元年六月壬午韦皇后弑中宗以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同中书门下三品吏部尚书张嘉福中书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表亦同殊不言以右常侍为同三品也
李吉甫传星变纪志不载
李吉甫传云前卒一岁荧惑掩太微上相吉甫曰天且杀我
今案吉甫以宪宗元和九年十月薨而本纪自八年至九年并无此荧惑之变独天文志有八年十月己丑荧惑犯太微西上将而已若非悮书相为将以致异同即是脱漏不载也若以为例不书则九年十月太白昼见亦书于纪例与此同亦当书也
乾符五年五月风雹事纪志有不同
五行志第二十六卷乾符六年五月丁酉宣授宰臣豆卢瑑崔沆制殿庭氛雾四塞及百官班贺于政事堂雨雹如凫卵大风雷雨㧞木
今案僖宗纪乾符五年五月丁酉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豆卢瑑为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崔沆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日雨雹大风㧞木宰相表亦同又五行志第二十五卷常风门云乾符五年五月丁酉大风㧞木又崔沆传云乾符五年以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昕旦告麻大雾塞庭中百僚就班修庆大风雨雹时谓不祥又豆卢瑑传云历翰林学士〈不言承旨〉户部侍郎与崔沆皆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日宣告于廷大风雷雨㧞木然则本纪表传及五行志第二十五卷皆以为乾符五年五月丁酉独五行志二十六卷以为六年则悮也
垂拱二年新丰庆山事纪志不同
武后纪垂拱二年十月己巳有山出于新丰县改新丰为庆山
今案五行志云垂拱二年九月己巳雍州新丰县露台乡大风雨震电有山涌出纪以为十月己巳而志以为九月己巳二者必有一悮
矦君集传岑文本官不同
矦君集传云君集平高昌还为有司所劾诏诣狱簿对中书侍郎岑文本谏
今案本纪贞观十三年十二月矦君集伐高昌十四年八月克之十二月丁酉俘高昌王以献十六年正月辛未中书舍人岑文本为中书侍郎专典机密则是当十四年十二月文本未为中书侍郎也而宰相表又云十六年正月辛未中书舍人兼侍郎岑文本为中书侍郎专典机密然则君集传所书者止书其兼官欤不书正官而书兼官亦恐非史法也至于本纪止书正官而不著兼官若非脱漏似亦未允也
禇遂良贬官纪传不同
褚遂良传云武氏立乃左迁遂良潭州都督
今案高宗纪永徽六年九月庚午贬褚遂良为潭州都督十月乙卯立宸妃武氏为皇后宰相表载贬遂良事亦同然则传所云悮也
柳璨官本纪与表传不同
昭宗纪天祐元年正月翰林学士右拾遗柳璨为右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今案璨传及宰相表皆左拾遗非右也未知孰是
毕王璋子韶世系未明
宗室列传毕王璋生二子曰韶曰孝基韶死隋世武徳时追封东平王生子道宗
今案宗室世系表毕王房止有子孝基及失名者二人无东平王韶而东平王韶自是雍王房雍王绘之子其世次甚明与传全不同未知孰是
摇山玉彩字
孝敬皇帝传云擿采古今文章号摇山玉彩凡五百篇又裴光庭传云撰摇山往则维城前轨二篇献之今案艺文志云裴光庭摇山往则一卷又云摇山玉彩五百卷其摇字在传则皆从木而艺文志皆从手未知孰是
元结猗玕子
艺文志小说家类有元结猗玕子一卷
今案元结传云入猗玕洞始称猗玕子猗玕字皆从玉此乃从犬未知孰是
员俶年齿差悮
李泌传开元十六年悉召能言佛道孔子者相答难禁中有员俶者九岁升坐词辩注射坐人皆屈
今案艺文志儒家类中有员俶太玄幽赞十卷注云开元四年京兆府童子进书召试及第授散官文学直弘文馆且李泌传谓俶开元十六年而年九岁则是俶生于开元八年也既俶以八年始生何縁四年已有进书乎若以四年能进书者为是则至十六年之时俶不啻九岁矣此二说者必有一悮也
萧颍士
文艺传萧颍士
今案新史中皆作颍惟艺文志第五十内作颕未知孰是
李素立世系不同
李素立传云曾祖义深父政藻为隋水部郎
今案宰相世系表政藻乃素立之伯父为宜州长史政期乃素立之父为水部郎中与传不同未知孰是又案隋朝讳忠凡郎中皆无中字今此本有之亦恐误也
崔沔传
崔沔传云后周陇州刺史士约四世孙
今案宰相世系表则并无陇州刺史士约而沔乃后周大将军说之四世孙也说之父名楷兄名士元士谦与传全不同
王方庆传与表不同
王方庆传云父弘直终荆王友
今案宰相世系表云弘直魏州刺史谥曰孝与传不同未知孰是
睿祖名纪传不同
本纪云天授元年九月追尊四十代祖平王少子武曰睿祖康皇帝
今案后妃传云尊武王为康皇帝号睿祖二说不同未知孰是
崔行功祖表传不同
崔行功传云祖谦之仕北齐终钜鹿太守
今案宰相世系表行功曾祖名伯谦字士逊而无名谦之者与传不同未知孰是
德宗纪与李怀光传不合
德宗纪云兴元元年二月李怀光将孟庭保以兵来追左卫大将军矦仲庄败之于驿店
今案李怀光传云怀光遣将孟廷宝等轻骑趋南山廷宝等率轻骑趋南山廷宝等引而东纵卒大掠而百官遂入骆谷追帝不及还白怀光怀光怒悉罢其兵即不言有驿店之战且其名乃是廷宝非庭保未知孰是
李揆世次表传不同
李揆传云祖玄道为文学馆学士父成裕秘书监今案宰相世系表则玄道生正基正基生亶亶生成裕成裕生揆玄道于揆为高祖与传不同未知孰是
袁滋子均等
袁滋传末云子均右拾遗郊翰林学士
今案宰相世系表滋五子均太子典膳郎都字之美右拾遗郊字之干虢州刺史与传不同又艺文志注云郊字之仪滋子也昭宗翰林学士亦与表传不同未知孰是
崔祐甫立后
崔植传云植即祐甫弟庐江令婴甫子也传内又以植为婴甫次子祐甫命以主祀
今案宰相世系表则婴甫乃祐甫之再从弟而婴甫止有植一子其说与传不同以意考之祐甫身为名相其家号素守礼法必不取人之长子为嗣传之所言宜得其实而表似脱悮矣
窦怀贞官名与纪不同
睿宗纪书窦怀贞官皆为左御史台大夫
今案本传止云左御史大夫无台字未知孰是
苏味道拜官纪传不同
苏味道传延载中以凤阁舍人检校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岁馀为真
今案本纪延载元年三月甲申凤阁舍人苏味道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殊不言其检校若以是年杜景佺周允元例言之则皆当书此盖阙文也
韦巨源传州名与纪不同
韦巨源传云坐李昭德累贬麟州刺史
今案本纪天册万岁元年正月戊子贬韦巨源鄜州刺史纪传不同推究其实则纪是而传悮何以言之案地理志云麟州开元十二年析胜州之连谷银城置且天册万岁元年岁在乙未而开元十二年岁在甲子相距三十年是时既未有麟州则巨源何由贬为刺史乎以此知其实鄜字而悮为麟也
李进贤被逐纪传不同
宪宗纪元和八年十二月庚寅振武将杨遵宪反逐其节度使李进贤
今案严绶传末云进贤讨回鹘吏廪粮不实次鸣砂焚杀其将杨遵宪而还进贤大怒众惧攻进贤奔靖边军与纪所书不同
萧至忠父引官误
萧至忠传云陈吏部郎引子也
今案宰相世系表引为陈吏部侍郎又案南史引历官金部库部中书黄门吏部侍郎则是新书传之悮也
苏瓌苏震世次不眀
宰相世系表苏瓌七世孙震为河南尹
今案瓌传瓌之子诜诜之子震当禄山乱时奔灵武代宗时为河南尹而卒且瓌为相在睿宗时至代宗时不过六十馀年耳则震不当便为七世孙也由此言之世系表必有悮处况本传以震为诜之子而表乃以为虔之子此大差互其悮必矣又瓌传末云文宗太和中录旧徳官其四代孙翔而世系表不载翔之名字此可见表之脱略又况震传所述皆肃宗代宗时事而世系表乃以为七世孙今翔当文宗时得官而止是四世孙文宗去睿宗尤更年远其世次尚止四世耶震之非七世亦明甚矣
韩休父兄
韩休传云父大智其兄大敏
今案宰相韩氏世系表则大敏乃大智之弟
刘瞻入相
刘瞻传云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进承旨出为河东节度使咸通十一年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昌公主薨懿宗捕太医韩宗绍等送诏狱瞻上䟽固争帝大怒即日赐罢以检校刑部尚书同平章事为荆南节度使
今案懿宗纪咸通十年六月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刘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一年八月杀医待诏韩宗绍九月丙辰刘瞻罢又宰相表瞻自承旨为相与纪同又云十年九月瞻为中书侍郎十一年正月兼刑部尚书九月丙辰罢为检校刑部尚书同平章事荆南节度使以上并无为河东节度使一节又无咸通十一年为中书相一节未知孰是
修摇山玉彩人不同
孝敬皇帝传云命宾客许敬宗右庶子许圉师中书侍郎上官仪中书舍人杨思俭即文思殿擿采古今文章号摇山玉彩
今案艺文志摇山玉彩注云孝敬皇帝令太子少师许敬宗司议郎孟利贞崇贤馆学士郭瑜顾𦙍右史董思恭等撰其姓名惟许敬宗同外皆与传不同未知孰是
萧俛为仆射表传不同
萧俛传云罢为尚书左仆射
今案宰相表云罢为右仆射
邓康王徙封纪传不同
邓康王元裕传云贞观五年始王郐十一年后王邓始王及徙皆同谯魏许密四王同封
今案本纪贞观五年二月己酉封弟元裕为郐王元名谯王灵夔魏王元祥许王元晓密王即此邓康王传所书其始封者皆是也至贞观十一年则不然止书正月丁亥徙封元裕邓王元名舒王至六月己巳又书徙封元祥江王而已其灵夔元晓本纪皆不载其徙封疑其徙封则不同而元裕传悮云始封徙封皆同也〈灵夔又以贞观十四年自燕王徙封鲁以本传可见然亦未见改燕王之年〉
雨土纪志月不同
太宗纪贞观七年二月丁卯雨土
今案五行志乃三月丁卯未知孰是
韩王更封纪传年不同
韩王元嘉传云贞观九年更封韩
今案本纪乃贞观十年也
武德时地震纪志月不同
高祖纪武德二年九月乙未京师地震
今案五行志乃十月乙未未知孰是
贞观时地震纪志日不同
太宗纪贞观十二年正月乙未丛州地震癸卯松州地震
今案五行志则云正月壬寅松丛二州地震未知孰是
石然纪志月不同
太宗纪贞观十三年四月壬寅云阳石然
今案五行志乃三月壬寅未知孰是
李𪟝等征辽东宰相表日悮
宰相表贞观十八年十一月甲子世𪟝周为辽东道行军大摠管
今案本纪乃是十一月甲午以上文推之是月有戊寅庚辰日则不复有甲子日盖宰相表悮也
薛万彻官及高丽城名纪传不同
本纪贞观二十二年正月丙午左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以伐高丽六月丙子薛万彻及高丽战于泊灼城败之
今案高丽及薛万彻传皆云右武卫大将军独纪以为左武卫又此纪及高丽传皆云泊灼城而万彻传作泊汋城未知孰是案地理志第三十三卷下末有载贾耽考边州入四夷之路内有营州西北路一节内云泊汋城又有登州东北路一节内有泊汋口以此观之似泊汋是也
新唐书纠谬卷九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十
宋 吴缜 撰
十曰一事两见而异同不完
肃宗纪即位事与裴冕杜鸿渐魏少游传不同李岘传谢夷甫事与毛若虚传不同
吴士矩传与狄兼谟传异同且各述事不尽高智周传记蒋洌等事与乔琳传不同
李知本李华传各载太冲而得名之因不同薛存诚孔戣传各述李位事而有不同
公主传及张茂昭传各纪尚主而有不同
韦温传尉迟璋事与陈夷行曹确传不同
王璠传所载石刻与五行志不同
杜悰及南蛮传述秦匡谋事不同
崔湜及周利贞传述内外兄不同
刘晏传及艺文志各载包融包佶事及所任官有不同
王晏平为韦温封上诏书
苏味道张锡传悮
吴凑韩皋传不同
苏干之死纪传不同
武延秀安乐主被诛处不同
张说评许景先文两传不同
吴凑刘晏议王缙等罪
刘悟贾直言传不同
文宗纪与杨志诚传不同
肃宗纪即位事与裴冕杜鸿渐魏少游传不同
肃宗纪云朔方留后支度副使杜鸿渐六城水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崔简金关内盐池判官李涵河西行军司马裴冕迎太子治兵于朔方今按裴冕传云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辟行军司马玄宗入蜀诏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拜冕御史中丞兼左庶子副之初冕在河西方召还而道遇太子平凉遂从至灵武与杜鸿渐崔漪同辞进曰主上厌于勤且南狩蜀宗社神器要须有归今天意人事属在殿下宜正位号有如逡巡失亿兆心则大事去矣太子曰我平冦逆奉迎乘舆还京师退居储贰以侍膳左右岂不乐哉公等何言之过对曰殿下居东宫二十年今多难启圣以安社稷而所从将士皆关辅人日夜思归大众一骚不可复集不如因而抚之以就大功臣等昧死请太子固让凡五请卒见听太子即位又杜鸿渐传云安思顺表为朔方判官禄山乱皇太子按军平凉未知所适议出萧关趣丰安鸿渐与六城水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卢简金关内盐池判官李涵谋曰刘石乱常二京覆没太子治兵平凉然散地难恃也今朔方制胜之会若奉迎太子西诏河陇北结回纥回纥与国収其劲骑与大兵合鼓而南雪社稷之耻不亦易乎即具上兵马招辑之势录军资库器械储廥凡最使涵诣平凉见太子太子大悦会裴冕至自河西亦劝之朔方而鸿渐与漪至白草顿迎谒说曰朔方天下劲兵灵州用武地今回纥请和吐蕃结附天下列城坚守以待王命纵为贼据日夜望官军以图收复殿下治兵长驱逆胡不足灭也太子喜曰灵武我之关中卿乃吾萧何也既至灵武鸿渐即与冕等劝即皇帝位以系中外望六请见听又魏少游传云累迁朔方水陆转运副使考此数传杜鸿渐止为朔方判官而纪云朔方留后支度副使魏少游本为水陆转运副使而纪云六城水陆运使鸿渐传又云六城水运使裴冕以河西行军司马已拜御史中丞兼左庶子为天下兵马副元帅赴召而还而纪止云河西行军司马此位号不同也鸿渐传云支度判官卢简金而纪云崔简金此姓不同也裴冕传云五请而鸿渐传云六请此劝进之数不同也
李岘传谢夷甫事与毛若虚传不同
李岘传云凤翔七马坊押官盗掠人天兴令谢夷甫杀之李辅国讽其妻使诉枉诏监察御史孙蓥鞫之直夷甫其妻又诉诏御史中丞崔伯阳刑部侍郎李晔大理卿权献为三司讯之无异辞妻不承辅国助之乃令侍御史毛若虚覆按若虚委罪夷甫言御史用法不端伯阳怒欲质让若虚驰入自归帝帝留若虚帘中顷伯阳等至劾若虚傅中人失有罪帝怒叱之贬伯阳高要尉权献杜阳尉逐李晔岭南流蓥播州
今按毛若虚传云乾元中凤翔七坊士数剽州县间杀人尉谢夷甫不胜怒榜杀之士妻诉李辅国辅国请御史孙蓥穷治狱久不具诏中丞崔伯阳与三司参讯未决乃使若虚按之即归罪夷甫伯阳争甚力若虚慢拒伯阳怒若虚即驰入白于帝诏姑出若虚泥诉曰若臣出即死因蔽若虚殿中而召伯阳至具劾若虚罔上帝主先语叱伯阳出并官属悉贬岭外且李岘传云天兴令谢夷甫而毛若虚传以为尉岘传云中丞刑部大理为三司而若虚传云诏中丞崔伯阳与三司参讯则中丞之外自有三司欤岘传云孙蓥直夷甫其妻又诉诏三司参讯无异辞妻不承若虚传云狱久不具参讯未决而若虚按之岘传云崔伯阳高要尉权献杜阳尉李晔岭南孙蓥播州若虚传云官属悉贬岭外此皆两传之不同者也吴士矩传与狄兼谟传异同且各述事不尽
吴凑传末云兄溆子士矩开成初为江西观察使飨宴侈纵一日费凡十数万初至库钱二十七万缗晚年才九万军用单匮无所仰事闻中外共申解得以亲议文宗弗穷治也贬蔡州别驾谏官执处其罪不纳于是御史中丞狄兼谟建言陛下擢任士矩非私也士矩负陛下而治之亦非私也请遣御史至江西即讯使杜江淮它镇循习意帝听乃流端州
今按狄兼谟传云江西观察使吴士矩加给其军擅用上供钱数十万兼谟劾奏观察使为陛下守土宣国诏条知临戎赏士州有定数而与夺由已诒弊一方为诸道觖望请付有司治罪士矩由是贬蔡州别驾观二传载士矩所犯固已不同至于有司劾治贬责次序各有未完盖删修之际未尝以二传参校补足其事意也
高智周传记蒋洌等事与乔琳传不同
高智周传云智周所善义兴蒋子慎有客尝视两人曰高公位极人臣而嗣少弱蒋侯官不达后且兴子慎终达安尉其子缯往见智周智周方贵以女妻之生子挺历湖延二州刺史生子洌涣皆擢进士洌为尚书左丞涣永泰初历鸿胪卿日本使尝遗金帛不纳惟取笺一番为书以贻其副云挺之卒洌兄弟庐墓侧植松柏千馀涣终礼部尚书封汝南公洌子炼涣子铢又有清白名而高氏后无闻
今按乔琳传末云时又有蒋镇者洌子也与兄炼俱以文辞显擢贤良方正科累转谏议大夫大历中淫雨坏河中盐池味苦恶韩滉判度支虑减常赋妄言池生瑞盐王徳之美祥代宗疑不然命镇驰驿按视镇内欲结滉故实其事表置祠房号池曰宝应灵庆云再进工部侍郎妹婿源溥者休弟也故镇与休交泚叛窜于鄠伤足不能进泚先得炼而镇左右逃归语所在源休闻白泚以二百骑求得之知不免怀刃将自刺炼止之复谋出奔懦不决中朝臣遁伏者休多所诛杀赖镇救原十五初洌与弟涣在安史时皆污伪官炼兄弟复屈节于贼云又按朱泚传云泚僭即皇帝位以蒋镇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蒋炼为御史中丞又云泚自将逼奉天以蒋炼李子平为宰相然则蒋洌涣兄弟以高智周传言之则皆良士可嘉者在乔琳朱泚传言之则父子皆污伪官为叛臣名教之所不齿且如崔涣贤者也止为元载所恶而蒋涣遂按其罪而逐之以是观之则蒋涣之为人可知而新书于两传各书之曾无褒贬与夺亦不明书其两见之因后人观之何所取信耶〈崔涣事在崔玄𬀩传未有传〉
李知本李华传各载太冲而得名之因不同
孝友李知本传云知本赵州元氏人元魏洛州刺史灵六世孙父孝端仕隋为获嘉丞与族弟太冲俱有世阀而太冲官婚最高乡人语曰太冲无兄孝端无弟今按李华传云华字遐叔赵州赞皇人曾祖太冲名冠宗族间乡人语曰太冲无兄太宗时擢祠部郎中然则此李太冲姓名乡郡时世及里语皆同则二传之太冲实一人耳今一传以为官婚最高而得称一传以为名冠宗族而得称二者使后世何所从也况知本传既备载矣华传复书之可乎
薛存诚孔戣传各述李位事而有不同
薛存诚传云存诚为御史中丞江西监军高重昌妄劾信州刺史李位谋反追付仗内诘状存诚一日三表请付位御史台及案果无实
今按孔戣传云迁尚书左丞信州刺史李位好黄老道数祠祷部将韦岳告位集方士图不轨监军高仲谦上急变捕位劾禁中戣奏刺史有罪不容系仗内请付有司诏还御史台戣与三司杂治无反状岳坐诬罔诛贬位建州司马中人愈怒此李位一事在薛存诚传则云高重昌劾之而存诚三表请付台按之无实在孔戣传则云高仲谦上变劾位禁中而戣请付有司治之无反状二者未知孰是
公主传及张茂昭传各记尚主而有不同
顺宗女襄阳公主始封晋康县主下嫁张孝忠子克礼今按张茂昭传克礼乃茂昭之子而孝忠之孙且又云尚晋康郡主非县主也
韦温传尉迟璋事与陈夷行曹确传不同
韦温传云乐工尉迟璋授光州长史温封上诏书今按陈夷行传云仙韶乐工部尉迟璋授王府率右拾遗窦洵直当衙论奏郑覃嗣复嫌以细故谓洵直近名夷行曰谏官当衙正须论宰相得失彼贱工安足言者然亦不可置不用帝即徙璋光州长史以百缣赐洵直又按曹确传云文宗欲以乐工尉迟璋为王府率拾遗洵直固争卒授光州长史由是言之则尉迟璋初授王府率因洵直争之遂下除光州长史矣韦温何为犹封还诏书无乃史悮记乎或者虽下除光州而尚未厌公议故温封还其诏而朝廷遂已乎事虽不可得而知然要之韦温传所书讫不见朝廷听否此若非史笔之悮则其事之终始是非必有所未尽而后世不得不疑也
王璠传所载石刻与五行志不同
五行志云浙西观察使王璠治润州城隍中得方石有刻文曰山有石石有玉玉有瑕瑕即休
今按璠本传止云山有石石有玉玉有瑕而已无瑕即休三字又曰术家云璠祖名崟生础础生璠尽遐休盖其应云然则史之为书所以传信也璠之石䜟正宜传信者也虽复鄙俚隐晦既载之以示后则宜存其本文岂可或增或损以疑后世哉就使有增损而止一见乎书使观者无它疑犹为未可况志传皆载而其文多寡复不同使后世何所信乎
杜悰及南蛮传述秦匡谋事不同
杜悰传云悰为荆南节度使黔南观察使秦匡谋讨蛮兵败奔于悰
今按南蛮传云坦绰冦成都至新津而还回冦黔中经略使秦匡谋惧奔荆南在杜悰传则云讨蛮贼而奔在南蛮传则云蛮冦黔中惧而奔则是未尝讨蛮二者既不相符且又观察经略之名亦异此二说必有非其实者
崔湜及周利贞传述内外兄不同
崔湜传云进其外兄周利贞
今按利贞湜内兄也未知孰是
刘晏传及艺文志各载包融包佶事及所任官有不同
刘晏传末云包佶字幼正润州延陵人父融集贤院学士与贺知章张若虚有名当时号吴中四士佶擢进士第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晏罢以佶充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迁刑部侍郎改秘书监封丹阳郡公
今按艺文志云包融诗一卷注云润州延陵人历大理司直二子何佶齐名世称二包何字幼嗣大历起居舎人融与储光羲皆延陵人曲阿有馀杭尉丁仙芝缑氏主簿蔡隐丘监察御史蔡希周渭南尉蔡希寂处士张彦雄张潮校书郎张晕吏部常选周瑀长洲尉谈戭句容有忠王府仓曹参军殷遥硖石主簿樊光横阳主簿沈如筠江宁有右拾遗孙处玄处士徐延夀丹徒有江都主簿马挺武进尉申堂构十八人皆有诗名殷璠彚次其诗为丹阳集者然则融佶既见于刘晏传末矣今艺文志又言之非重复欤且又其间述事互有不同不若会而为正备见于艺文志或备载于刘晏传末庶乎后世易于考寻且免异同之惑也
王晏平为韦温封上诏书
韦温传云为给事中王晏平罢灵武节度使以马及铠仗自随贬康州司户参军厚赂贵近浃日改抚州司马温封上诏书
今按王晏平传云以功检校常侍灵盐节度使父丧擅取马四百兵械七千自卫归洛阳御史劾之有诏流康州不即行阴求援于河北三镇三镇表其困改抚州司马给事中韦温薛廷老卢弘宣等还诏不敢下改永州司户参军温固执文宗谕而止以二传校之一则云贬康州司户厚赂贵近一则云流康州求援河北三镇二者已自不同且温传云改抚州司马温封上诏书而不言朝廷从否晏平传则云温等还诏改永州司户温固执文宗谕而止此皆异同之甚者未知其孰是兼薛廷老卢弘宣传皆遗此一事不载
苏味道张锡传悮
苏味道传云延载中以凤阁舎人检校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证圣元年与张锡俱坐法系司刑狱锡虽下吏气象自如味道独席地饭蔬为危惴可怜者武后闻放锡岭南才降味道集州刺史召为天官侍郎圣历初复以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更葬其亲侵毁乡人墓田萧至忠劾之贬坊州刺史
今按张锡传云锡久视初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坐泄禁中语又赇谢钜万时苏味道亦坐事同被讯系凤阁俄徙司刑三品院锡按辔专道神气不慑日膳丰鲜无贬损味道徒步赴逮席地菜食武后闻之释味道将斩锡既而流循州又武后纪云延载元年〈甲午〉三月甲申凤阁舎人苏味道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天𠕋万岁元年〈乙未〉正月戊子味道贬集州刺史圣历元年〈戊戌〉九月辛巳试天官侍郎苏味道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久视元年〈庚子〉闰七月己丑天官侍郎张锡为凤阁鸾台平章事长安元年〈辛丑〉三月流张锡于循州七月苏味道按察幽平等州兵马长安二年〈壬寅〉十月甲寅苏味道同凤阁鸾台三品长安四年〈甲辰〉三月己亥贬苏味道为坊州刺史以宰相表考之皆同然则苏味道凡再为相其初相以延载元年甲午岁其贬集州以天𠕋万岁元年乙未岁〈是年先改为证圣次改天𠕋万岁〉方是时张锡未为相也至圣历元年戊戌岁味道再入相是时张锡亦尚未入至久视元年庚子岁闰七月张锡始为相与味道共事至长安元年辛丑岁流锡于循州此其大槩也今味道传乃云证圣元年与张锡俱坐法系司刑狱武后放锡岭南才降味道集州刺史此大悮也盖后之史臣吴兢刘知几之后追书其事不知味道贬集州之因但闻锡尝与味道同下狱而锡以高抗不屈流窜味道以慑惧自责获免遂附会其事以为坐此贬集州耳殊不知当证圣之时则张锡未为相也味道贬集州自有所坐也与张锡同下狱自是再入相之后久视长安之间锡虽流窜味道获免未尝被责也今试条陈之且又为旁通图谱列其岁次年号及二人历官次序庶览者昭然易见所谓证圣之时张锡未为相者按武后纪及宰相表张锡传并云锡以久视元年始为相此得其实也而是年岁在庚子其证圣元年岁在乙未距庚子中间六年其事殊不相属此其一也所谓味道贬集州自有所坐者按武后纪及宰相表延载元年九月壬寅贬李昭徳为南宾尉〈昭徳时自检校内史贬也〉次年天𠕋万岁元年正月戊子贬豆卢钦望为赵州刺史韦巨源鄜州刺史杜景佺溱州刺史苏味道集州刺史陆元方绥州刺史此五人皆宰相也而同时贬斥今考其传则四人所坐皆同豆卢钦望传云李昭徳被罪有司劾奏钦望阿顺昭徳不执正附臣罔君贬赵州刺史韦巨源传云坐李昭徳累贬麟州刺史〈麟即鄜字之悮也有说见别篇〉杜景佺传云会李昭徳下狱景佺苦申救后以为面欺左迁溱州刺史陆元方传云坐附会李昭徳贬绥州刺史此五人既同时为相同时贬斥而四人所坐皆以昭徳则味道所坐不言可知由是言之则味道集州之贬本坐李昭徳之故而张锡奚预焉此其二也所谓与张锡同下狱乃再入相之后久视长安之间又独得释免未尝被责者按武后纪及宰相表久视元年锡始为相时味道亦同为相至长安元年三月锡流循州而味道一无贬责且锡本传亦云武后闻之释味道而又是年七月味道方奉使幽平亦足以验其未尝被责此其三也然则味道此传止以证圣元年与张锡下狱一事失其实则其馀考于纪传遂皆参错不能符合宜后人之疑惑今若差次其事当云证圣元年有司劾味道与豆卢钦望等附会李昭徳坐贬集州刺史召为试天官侍郎圣历初复以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长安初与张锡俱坐法系司刑狱锡虽下吏气象自如味道独席地饭蔬为危惴可怜者武后闻之将斩锡既而流循州释味道是岁奉使幽平等州按察兵马还二年进同凤阁鸾台三品更葬其亲有诏州县治丧事味道因役庸过程遂侵毁乡人墓田萧至忠劾之贬坊州刺史如此则纪传皆遂相应而事实可以无疑也
<史部,正史类,新唐书纠谬,卷十>
<史部,正史类,新唐书纠谬,卷十>
吴凑传云贞元十四年夏大旱谷贵人流亡帝以过京兆尹韩皋罢之即召凑代皋
今按韩皋传云拜京兆尹奏署郑锋为仓曹参军锋苛敛吏乃说皋悉索府中杂钱折籴粟麦三十万石献于帝皋悦之奏为兴平令贞元十四年大旱民请蠲租赋皋府帑已空内忧恐奏不敢实会中人出入百姓遮道诉之事闻贬抚州员外司马由此言之则皋之为京兆无政之甚者而吴凑传所云乃似皋本无过而徳宗以之为过其意殊与皋传不同书法如是可乎
苏干之死纪传不同
本纪长夀元年五月杀冬官尚书苏干
今按干传云迁冬官尚书来俊臣素忌之诬干与琅琊王冲通书系狱发愤卒与纪不同未知孰是
武延秀安乐主被诛处不同
武延秀传云韦后败尚与主居禁中同斩肃章门今按安乐公主传云临淄王诛韦庶人主方览镜作眉闻乱走至右延明门兵及斩其首二说不同未知孰是
张说评许景先文两传不同
许景先传云张说曰许舎人之文虽乏峻峰激流然词旨丰美得中和之气
今按王勃骆宾王传后张说论文处云许景先如丰肌腻理虽秾华可爱而乏风骨与本传所载不同未知孰是
吴凑刘晏议王缙等罪
吴凑传云元载赐死于是王缙杨炎王昻韩会包佶等皆当坐凑建言法有首从从不应死一用极刑亏徳伤仁缙等由是得减死
今按刘晏传云元载得罪诏晏鞫之晏畏载党盛不敢独讯更敕李涵等五人与晏杂治王缙得免死晏请之也又王缙传云缙败刘晏等鞫其罪同载论死晏曰重刑再覆有国常典况大臣乎法有首从不容俱死于是以闻上悯其耄不加刑乃贬括州刺史由是言之王缙以下以从坐免死乃刘晏之请也今吴凑传止以为凑言则悮矣盖当时晏凑皆各有言但史之所叙不完尔
刘悟贾直言传不同
刘悟传云与监军刘承偕不叶众辱悟纵其下乱法悟不堪其忍承偕与都将张问谋䌸悟送京师以问代节度事悟知之以兵围监军杀小使其属贾直言质责悟曰李司空死有知使公所为至此军中将复有如公者矣悟遽谢曰吾不欲闻李司空字少选当定即㧑兵退匿承偕囚之帝重违其心贬承偕然悟自是颇专肆上书言多不恭天下负罪亡命者多归之彊列其冤今按贾直言传云监军刘承偕与悟不平阴与慈州刺史张汶谋䌸悟送阙下以汶代节度事泄悟以兵围承偕杀小使直言遽入责曰司空纵兵胁天子使者是欲效李司空邪它日后复为军中所指笑悟闻感悔匿承偕于第以免悟每有过必争故悟能以臣节光明于朝且在刘悟传则言其自是专肆上书不恭彊列负罪者冤在直言传则云悟能以臣节光明在悟传以为都将张问直言传则云慈州刺史张汶而又质责应荅之词皆不同览者莫知所从此盖未尝以两传互相考究但各就本传直加笔削故舛谬至是
文宗纪与杨志诚传不同
文宗本纪太和七年三月辛卯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杨志诚执春衣使边奉鸾送奚契丹使尹士恭
今按杨志诚传云志诚果怨望军有嫚言囚中人魏宝义及它使焦奉鸾尹士恭与纪异同未知孰是
新唐书纠谬卷十
<史部,正史类,新唐书纠谬>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十一
宋 吴缜 撰
十一曰载述脱误
衡王传误
唐义识字误
常山及薛谭字误
程处亮名不同
韦伦传记襄州事误
严善思传误
王同皎传误
狄仁杰传误
宰相世系表脱漏不载者
宰相世系虽有名而计目中脱漏者
宁王传漏临淄王一名
武后所撰字阙漏
杜悰传漏拜司徒
南蛮传漏李福败绩
韩建害诸王纪书不尽
裴行立传漏平李锜功
裴行立授泌州刺史误
王志愔传误
胶东郡王道彦传误
孔颕逹传误
温曦尚凉国公主未明
李道古迫逐柳公绰及诬李听事
贾至传漏弃汝州贬岳州
刘蕡陈少游传脱字
李晟世系脱漏
袁朗传误
长孙无忌传漏事
崔戎传脱世次
韩曅为滉之族子
大历十二年秋雨灾
邢文伟传阙漏
西河公主传漏事
李光颜立功漏落
诸王有传而无录者
隐太子传李轨事误
贞观四年日食及火纪志脱字
蜀王愔传漏晋王治一名
李子和传脱字
霍王传证本纪脱误
高纪误书战地及漏书四将被执
衡王传误
十一宗诸子传内宪宗子衡王憺
今案宪宗诸子鄜王憬传云长庆元年始王与琼沔婺茂淄衢澶七王同封又穆宗纪长庆元年三月戊午封弟憺衢王然则憺之所封衢也而书为衡则误矣
唐义识字误
公主传太宗女豫章公主下嫁唐义识
今案唐俭传及宰相世系表皆作善识然则义字误矣
常山及薛谭字误
〈原阙〉
江陵绝汉沔饷道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贼冦益怠乃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乾元中襄州乱诏伦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而李辅国方恣横伦不肯谒憾之中罢为秦州刺史今案肃宗纪乾元二年〈己亥〉八月乙巳襄州防御将康楚元张嘉延反逐其刺史王政九月甲子张嘉延陷荆州十二月乙巳康楚元伏诛上元元年〈庚子〉四月戊申山南东道将张维瑾反杀其节度使史羽岁己未来瑱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以讨张维瑾又案杜鸿渐传乾元二年襄州康楚元等反商州刺史韦伦平其乱然则伦传所言康楚元作乱而伦所讨平者正肃宗纪及杜鸿渐传所云乾元二年事也至次年上元元年张维瑾事即自命来瑱讨之矣今传乃先叙楚元作乱讨平讫始又云乾元中襄州乱如此即不知康楚元作乱是何年而乾元中襄州乱一节是何事以此参考即见差谬矣
严善思传误
严善思传谯王重福败善思坐关通论死吏部尚书宋璟户部郎中李邕薄其罪给事中韩思复固请乃流静州
今案睿宗纪及宰相表宋璟傅景云元年八月重福以反伏诛是时璟以检校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则是宰相也今舍璟宰相不书而载其检校官是舍大而录小其误一也又李邕传云重福谋反邕与洛州司马崔日知捕支党迁户部员外郎玄宗即位召为户部郎中则是重福反时邕未为户部郎中其误二也
王同皎传误
王同皎传云尚太子女安定郡主帝即位主进封公主〈太子即中宗也〉
今案公主传云安定公主始封新宁又新都公主传云神龙元年与长宁新宁义安安乐新平五郡主皆进封然则当同皎初尚郡主之时止是新宁郡非安定郡至中宗复位之后方进安定公主同皎传误也当云尚太子女新宁郡主帝复位主进封安定公主〈其安定或作定安二号不同未知孰是〉
狄仁杰传误
狄仁杰传云圣历三年卒
今案本纪圣历三年五月癸丑改元久视而仁杰以九月辛丑卒当书为久视元年卒
宰相世系表脱漏不载者
于惟谦相中宗而于氏表不载下皆仿此
郑綮相昭宗
武什方相武后
宰相世系虽有名而计目中脱漏者
高冯〈字季辅〉相太宗高宗高氏表有宰相五人而止计四人漏此一名
宁王传漏临淄王一名
宁王宪传云长夀二年降王夀春与衡阳巴陵彭城三王同封
今案武后纪长夀二年腊月丁卯降封皇孙成器〈即宁王宪也〉为夀春郡王恒王成义衡阳郡王楚王隆基临淄郡王卫王隆范巴陵郡王赵王隆业彭城郡王然则此封乃王也在宪传当云与衡阳临淄巴陵彭城四王同封今止云三王者脱误也或曰临淄即明皇帝史家不欲列之降封之数故止书三王此说非也
武后所撰字阙漏
武后传云作曌 囝○ 十有二文今案集韵 作 作 作 外又有 〈人 授初 生 国 圣 证〉共十九字然则不止十二
文也
杜悰传漏拜司徒
杜悰传云懿宗立未几册拜司空封邠国公以检校司徒为凤翔节度使
今案懿宗纪及宰相表皆云咸通三年二月庚子悰守司空十月丙申悰为司徒四年闰六月悰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凤翔节度然则本传漏其正拜司徒一节也
南蛮传漏李福败绩
李福传云蛮侵蜀诏福持节宣抚即拜劔南西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蛮战败绩贬蕲王傅分司东都
今案南蛮传止有李福械系南蛮清平官董成等一事外并无入冦成都败福兵之事然则福传所书得实南蛮传则脱漏矣
韩建害诸王纪书不尽
昭宗纪乾宁四年八月韩建杀通王滋沂王禋韶王彭王嗣韩王嗣陈王嗣覃王嗣周嗣延王戒丕嗣丹王允〈凡九王〉
今案通王滋传云建乃将十一王并其属至石堤谷杀之十一王谓通王滋沂王禋〈昭宗子〉韶王〈失名〉彭王惕〈宪宗子〉嗣韩王〈失名〉嗣陈王〈失名〉嗣覃王嗣周嗣延王戒丕嗣丹王允睦王〈倚懿宗子〉济王〈失名〉今纪中止载九王而不记睦济二王盖脱误也
裴行立传漏平李锜功
裴行立传云行立重然诺学兵有法母亡泣血几毁以军劳累授沁州刺史
今案行立即李锜甥其授沁州刺史以平锜功也事见李锜传今本传遗其平锜之功止云以军劳累授沁州刺史殊未尽其事也
裴行立授泌州刺史
李锜传云擢裴行立泌州刺史
今案裴行立本传云授沁州刺史又地理志云泌州本昌州武徳五年更名唐州天祐三年朱全忠徙治泌阳表更名然则是天祐三年方有泌州之名而元和之初未有泌州以此见书为沁者得其实而泌字误也
王志愔传误
王志愔传云上所著应正论又言汉成帝甥昭平君杀人以公主子廷尉上请
今案汉书此乃武帝时言成帝误也
胶东郡王道彦传误
胶东郡王道彦传曰太宗问大臣曰尽王宗子于天下可乎封徳𢑴曰汉所封惟帝子若亲昆弟其属远非大功不王如周郇滕汉贾泽尚不得茆土所以别亲疏也今案周之郇滕汉之贾泽皆尝封国有土安得谓之尚不得苑土乎此盖因旧书之文而误易之耳旧书则曰两汉已降惟封帝子及亲兄弟若宗室疏远者非有大功如周之郇滕汉之贾泽并不得滥封所以别亲疏也盖谓宗室属疏者须有功如郇滕贾泽乃可得封云尔今新书乃谓汉非大功不王至如周郇滕汉贾泽虽宗室然以无功尚不得𦭘土则悮矣殊不知郇滕贾泽皆封国有土者也
孔颍逹传误
孔颍逹传云太宗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今案论语此乃曾子之语非孔子所言也太宗误问而颍逹误对史臣误书也
温曦尚凉国公主未明
温彦博传云曾孙曦尚凉国长公主
今案公主传止有睿宗女凉国公主下嫁薛伯阳非温曦也然睿宗女内又有荆山公主亦下嫁薛伯阳此二者未知孰是无乃凉国实嫁温曦而史误作伯阳乎若以为然又薛稷传云伯阳稷之子尚仙源公主即凉国旧封此又似非误无乃尚荆山者即温曦乎二者虽不可得而推然必有一误矣
李道古迫逐柳公绰及诬李听事
李道古传云柳公绰镇鄂岳为飞谮上闻宪宗欲代之会道古自黔中观察使入朝乃代公绰倍道入其军公绰惶遽出财赀皆被夺李听守安州未尝败道古诬逐之
今案柳公绰传止云元和十一年为李道古代还除给事中并无被飞语及道古迫逐之事又李听传云徙安州会观察使柳公绰方讨蔡以听典军一二咨之声振贼中召为羽林将军亦无道古诬逐之事其记事者脱误欤
贾至传漏弃汝州贬岳州
贾至传坐小法贬岳州司马宝应初召复故官
今案至本传述王去荣杀人事乃至徳二载已后乾元元年二月已前事也其传中自后更无事止是贬岳州司马后遂言宝应初召复故官且至徳二载岁在丁酉乾元元年岁在戊戌二年岁在己亥至宝应元年岁在壬寅而肃宗纪云乾元二年九节度之师溃于滏水东京留守崔圆河南尹苏震汝州刺史贾至奔于襄邓案崔圆留东都王师之败相州圆惧委东都奔襄阳诏削阶封寻召拜济王傅又苏震传云震为河南尹九节度兵败震与留守崔圆奔襄邓贬济王府长史起为绛州刺史然则至之贬岳州司马正当至徳乾元之际其贬岳州即坐弃汝州而出奔之故也本传既漏其为汝州刺史一节又失其为岳州司马之因止云坐小法而已若以肃宗纪乾元二年崔圆苏震事考之则其贬岳州之事昭然可见也
刘蕡陈少㳺传脱字
刘蕡传云号曰北司凶丑朋挻外群臣内掣侮天子陈少㳺传云佶但诸史如江鄂州
今案外群臣字句内及佶但诸史句内必皆有脱字
李晟世系脱漏
李晟传云诏为晟立五庙追贲高祖芝已下
今案宰相世系表晟上世名止及曾祖嵩而不及芝亦阙文也
袁朗传误
袁朗传云秦王有主簿薛收李道玄
今案太宗文学馆学士姓名中止有主簿李玄道而无李道玄且又玄道自有本传甚明此作道玄盖误也
长孙无忌传漏事
徐齐聃传云长孙无忌死家庙毁顿齐聃言于帝诏复献公官以无忌孙延主其祀
今案无忌本传则全无复献公官及以延主祀之事止有上元元年以孙元翼袭封事又案宰相世系表延即无忌孙而元翼则是曾孙如此则无忌本传脱此一事明矣
崔戎传脱世次
崔戎传云玄𬀩从孙也
今案宰相世系表戎乃玄𬀩四世从孙也
韩曅滉之族子
王伾传云韩晔滉族子韩皋传以晔为皋从弟
今案宰相世系表则韩滉与洄乃亲兄弟而皋则滉之子晔则洄之子然则晔为皋从弟是也而王伾传以为滉族子则误矣
大历十二年秋雨灾
韩滉传大历十二年秋大雨害稼十八
今案五行志无此异乃漏书也
邢文伟传阙漏
邢文伟传云武后时累迁凤阁侍郎兼弘文馆学士载初元年为内史
今案本纪永昌元年十月丁卯凤阁侍郎邢文伟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载初元年一月戊子邢文伟为内史今传中不载其为平章事止自凤阁侍郎为内史况弘文馆学士职之细者尚且记之平章事则反不书盖阙文
西河公主传漏事
顺宗女西河公主始封武陵郡主下嫁沈翚薨咸通时今案郭子仪孙铦传略云尚西河公主长庆三年暴卒太后遣使案问发疾状久乃解初西河公主降沈氏生一子铦无嗣以沈氏子铦嗣然则西河公主又有再嫁郭氏一事而本传不载乃阙文也
李光颜立功漏落
李光颜传云从高崇文平劔南
今案高崇文传云光颜以后期惧罪请深入自赎故有功今本传不言盖脱漏也
诸王有传而无录者
十一宗诸子传中如夏悼王一仪王璲怀思王敏之类皆有传而无录
今案自宗室以下诸王其间有早夭无后或虽有名而无事者多不入录其稍有记述者皆有录此似例也今夏悼王仪王怀王之类亦略有纪叙而不入录未知其说
隐太子传李轨事误
隐太子传云凉州人安兴贵杀李轨以众降
今案李轨传安修仁兴贵执轨送之斩于长安又案高祖纪武徳二年五月庚辰凉州将安修仁执李轨以降然则非兴贵杀轨也
贞观四年日食及火纪志脱字
太宗本纪贞观四年正月丁卯朔日有食之癸巳武徳殿北院火〈五行志记武德殿北院火同〉
今案天文志则云闰正月丁卯朔盖纪及五行志皆脱闰字也
蜀王愔传漏晋王治一名
太宗纪云贞观五年二月庚戍封子愔为梁王贞汉王恽郯王治晋王慎申王嚣江王简代王是同封者六王今蜀王愔传止云五王盖脱晋王治一名也
李子和传脱字
李子和传云武徳元年献款五年从平刘黒闼有功拜右武卫将军十一年为婺州刺史
今案武徳止于九年今此云十一年疑是贞观十一年而脱贞观二字也
霍王传证本纪脱误
霍王元轨传云武徳六年始王蜀与豳汉二王同封今案元轨在高纪武徳六年八年书为元璹疑纪传不脱即误已有说见别篇外武徳六年止书云封子元璹为蜀王元庆汉王止有二王而已未尝有所谓豳王者今传所云豳汉二王者汉则元庆〈本传云始王汉后改封陈又封道是为道孝王也〉豳则凤也〈本传云始王豳后改封虢是为虢荘王也〉今六年本纪止书封元璹元庆为蜀汉二王而不书凤在本传则云二王同封疑本纪漏凤一名也
高祖误书战地及漏书四将被执
高纪武徳二年十二月永安王孝基及刘武周战于下邽败绩
今案孝基及刘武周刘世让唐俭独孤怀恩等传并太宗纪考之是时武周寇陷并州十月寇晋州而夏县人吕崇茂杀县令反以应之孝基奉诏讨崇茂攻夏县军城南而贼将尉迟敬徳至与崇茂夹攻官军大败之执孝基等四人然则是时孝基在攻夏军中无縁在下邽与刘武周战且又案诸传孝基与贼止有夏县一战而败遂被执而纪全不书况武周自入冦止到晋绛蒲浍之境即未尝渉河而南此云战于下邽盖误也乃夏县耳其孝基等四将战败被执此不书亦阙文也
新唐书纠谬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十二
宋 吴缜 撰
十二曰事状丛复
窃见嘉祐中进新唐书表云其事则増于前其文则省于旧愚意以谓斯二者皆古良史之法今新书既成必有以称斯言矣盖増事者广记备言之谓也省文者详略适中之谓也广记备言则后世得以考案详略适中则无重复丛冗之弊后世有所矜式然今徐观其所著则増事省文固未能皆如所陈往往一事数出而其大致则同可以刊省从一者甚众今略条其事如左
王通 赵丽妃
独孤怀恩 赵瓌
庆山 薛𫖮薛绍
沈皇后 来济高智周
合浦公主 裴柔
安定公主 上官仪
韦縚崔沔 裴行俭
韦伦 刘正臣
宫市 宜城公主
张锡苏味道 冥报记
卢光启 张楚金翰苑
李巨川 皇甫冉曾兄弟
张读 张昌宗
崔颢 柳公绰
姜庆初 赵骅全交
严绶张延珪 徐贤妃徐坚
项斯 李揆李玄道
崔良佐 高重
高定 吉中孚
王裕 韦彤
注文选五臣 裴安时
帅夜光 叚秀实
杨慎交 崔嘏
王通
王绩传云兄通隋末大儒也聚徒河汾间仿古作六经又为中说以拟论语不为诸儒称道故书不显唯中说独传
王勃传云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一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亡者十篇勃完补缺逸定著二十五篇王质传云五世祖通为隋大儒
赵丽妃
贞顺皇后武氏传云初帝在潞赵丽妃以倡幸有容止善歌舞开元初父兄皆美官及妃进〈武氏也〉丽妃恩亦㢮以十四年卒谥曰和生子瑛而皇甫徳仪生鄂王刘才人生光王皆藩邸之旧后爱薄而妃乃专宠
太子瑛传云初瑛母以倡进善歌舞帝在潞得幸及即位擢妃父元礼兄常奴皆至大官鄂光二王母亦帝为临淄王时以色选及武惠妃宠幸倾后宫生寿王爱与诸子绝等而太子二王以母失职颇怏怏
王琚传云初太子〈谓明皇帝也〉在潞州襄城张𬀩为铜鞮令性豪殖喜宾客弋猎事厚奉太子数集其家山东倡人赵元礼有女善歌舞得幸太子止𬀩第其后生子瑛者也太子已平内难召𬀩拜宫门郎
独孤怀恩
独孤怀恩传怀恩谋作乱事
唐俭传
刘世让传
此三传文多难以具载姑记其重传名而已且又每传各有不同如元君宝或作元君实刘世让作刘让怀恩缢死于狱乃云自杀刘世让逃归乃云武周还刘让求罢兵唐俭为内史侍郎又或作中书侍郎如此者甚多亦难以具纪也
赵瓌
中宗和思顺圣皇后赵氏父瓌尚高祖长乐公主帝为英王聘后为妃高宗于公主恩尤隆武后不喜乃幽妃内侍省瓌自定州刺史驸马都尉贬括州绝主朝谒随瓌之官瓌以寿州刺史与主预越王事死神龙元年追赠瓌左卫大将军
公主传云常乐公主下嫁赵瓌生女为周王妃武后杀之逐瓌括州刺史徙寿州越王贞将举兵遗瓌书假道瓌将应之主进使者曰为我谢王与其进不与其退若诸王皆丈夫不应淹久至是王败周兴劾瓌与主连谋被杀
越王贞传云初贞腾檄寿州刺史赵瓌谕以兴兵且假道瓌得檄许为应瓌妻常乐长公主亦趣诸王蚤立功故瓌与主皆死
庆山
五行志云垂拱二年九月己巳雍州新丰县露台乡大风雨雷电有山涌出高二十丈有池周三百亩池中有龙凤之形禾麦之异武后以为休应名曰庆山荆州人俞文俊上言后怒流于岭南武后纪云垂拱二年十月己巳有山出于新丰县改新丰为庆山赦囚给复一年赐酺三日〈五行志云九月己巳与此不同已有说见别篇〉
武后传云新丰有山因震突出后以为美祥赦其县更名庆山荆州人俞文俊上言太后怒投岭外
薛𫖮薛绍
公主传云城阳公主下嫁薛瓘子𫖮封河东县侯济州刺史琅邪王冲起兵𫖮与弟绍以所部庸调作兵募士且应之冲败杀都吏以灭口事泄下狱俱死
越王贞传云济州刺史薛𫖮与其弟绍谋应冲率所部庸调治兵募士冲败下狱死𫖮驸马都尉瓘之子母城阳长公主封河东县侯绍尚太平公主擢累右玉钤卫员外将军以主婿不加戮饿死河南狱
沈皇后
后妃传云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吴兴人开元末以良家子入东宫太子以赐广平王实生徳宗天宝乱贼囚后东都掖廷王入洛复留宫中时方北讨未及归长安而河南为史思明所没遂失后所在
徳宗纪云母曰睿真皇太后沈氏初沈氏以开元末选入代宗宫安禄山之乱玄宗避贼于蜀诸王妃妾不及从者皆为贼所得拘之东都之掖廷代宗克东都得沈氏留之宫中史思明再陷东都遂失所在
来济高智周
来济传云初济与高智周郝处俊孙处约客宣城石仲览家仲览衍于财有器识待四人甚厚私相与言志处俊曰愿宰天下济及智周亦然处约曰宰相或不可兾愿为通事舍人足矣后济领吏部处约始以瀛州书佐入调济遽注曰如志遂以处约为通事舍人后皆至公辅高智周传云智周始与郝处俊来济孙处约共依江都石仲览倾产结四人驩因请各语所期处俊曰丈夫惟无仕仕至宰相乃可智周济如之处约曰得为舍人在殿中周旋吐纳可也仲览使相工视之工语仲览曰高之贵君不及见之来早显而末踬高晚显而夀吾闻速登者易颠徐进者少患天道也后济居吏部处约以瀛州参军入调济曰如志拟通事舍人毕降阶劳问平生既仲览卒而济等益显
合浦公主
公主传太宗女合浦公主下嫁房遗爱并述主骄恣谋反等事至房乔传又载之其事大抵皆同盖重复也文多不录
裴柔
杨贵妃传云马嵬之难虢国与国忠妻裴柔等奔陈仓县令率吏追之意以为贼弃马走林虢国先杀其二子柔曰丐我死即并其女刺杀之杨国忠传云晞及国忠妻裴柔同奔陈仓为追兵所斩柔故蜀倡也并坎而瘗
安定公主
公主传中宗女安定公主下嫁王同皎同皎得罪更嫁太府卿崔铣主薨王同皎子请与父合葬给事中夏矦铦曰主义绝王庙恩成崔室逝者有知同皎将拒诸泉铣或诉于帝乃止铦坐是贬泸州都督
崔铣传云铣尚安定公主为太府卿初主降王同皎后降铣主卒皎子繇请与父合葬给事中夏矦铦駮奏主与王氏绝丧应还崔诏可铦犹出为泸州都督
上官仪
武后传云后城㝢深痛柔屈不耻以就大事帝谓能奉已故扳公议立之已得志即盗威福施施无惮避帝亦昏懦举能钳勒使不得专久稍不平麟徳初后召方士郭行真入禁中为蛊祝䆠人王伏胜发之帝怒因是诏西台侍郎上官仪仪指言后专恣失海内望不可承宗庙与帝意合乃趣使草诏废之左右驰告后遽从帝自诉帝羞缩待之如初犹意其恚且曰是皆上官仪教我后讽许敬宗构仪杀之初元舅大臣怫旨不阅岁屠覆道路目语及仪见诛则政归房帷天子拱手矣
上官仪传云麟徳元年坐梁王忠事下狱死籍其家初武后得志遂牵制帝专威福帝不能堪又引道士猒胜中人王伏胜发之帝因大怒将废为庶人召仪与议曰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帝使草诏左右奔告后后自申诉帝乃悔又恐后怨恚乃曰上官仪教我后由是深恶仪始忠为陈王时仪为𧫎议与王伏胜同府至是许敬宗构仪与忠谋大逆后志也自禇遂良等元老大臣相次屠覆公卿莫敢正议独仪纳忠祸又不旋踵由是天下之政归于后而帝拱手矣
韦縚崔沔
韦縚传云开元二十三年赦令以笾豆之荐未能备物宜诏礼官学士共议以闻縚请宗庙笾豆皆加十二及定宗庙献爵所容并外族服制等崔沔于是亦献议焉既已具载于韦縚传而崔沔传复载之不知其说何谓其文稍多难以具录也
裴行俭
裴行俭传云善知人在吏部时见苏味道王勮谓曰二君后皆掌铨衡
王勮传云寻加弘文馆学士兼知天官侍郎始裴行俭典选见勮与苏味道曰二子者皆铨衡才至是语验愚谓此乃裴行俭能知人之美独书于行俭传可也至王勮传又见之则颇似重若以为此语勮传当载则味道传中亦当具载今味道传则止言行俭才之而已其语与此不同者盖味道其后凡再为相不止于铨衡故也然则行俭之说虽得之于勮而犹未尽于味道也或者行俭当日品目二人器识槩以远到许之未必止于铨衡而史氏于勮传欲必验其言故止以铨衡目之尔殊不知其至于味道则又有所未尽也况士大夫既官至清显则如天官典选皆其所扬历之地亦无足怪者若于行俭传止言其素许二子以远到而其后果验岂不愈于拘二子以铨衡之目哉
韦伦
韦伦传云从狩奉天关播罢为刑部尚书伦在朝堂流涕曰宰相无状使天下至此不失为尚书后何以劝闻者惮其公
关播传云播从幸奉天卢𣏌白志贞已贬而播犹执政议者不平遂罢为刑部尚书韦伦等曰宰相不善谋使天子播越尚可为尚书耶相与泣诸朝
刘正臣
刘全谅传云父客奴以戍留籍幽州事平卢军以材力显天宝十五载以客奴为柳城都郡太守摄御史大夫平卢节度使赐名正臣因袭范阳为史思明所败奔还王玄志鸩杀之
刘悟传云其祖正臣平卢军节度使袭范阳不克死
宫市
张建封传云是时宦者主宫市置数百十人阅物㕓左谓之白望无诏文验核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率与直十不偿一又取阍闼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有农卖一驴薪宦人以数尺帛易之又取它费且驱驴入宫而农纳薪辞帛欲亟去不许恚曰惟有死耳遂击宦者有司执之以闻帝黜宦人赐农帛十疋然宫市不废也谏臣交章列上皆不纳
李锜传赞云贞元以后中宫市物都下谓之宫市不持符牒口含诏命取滥缣恶布红紫之倍其估裂以偿直市之良贾精货皆逃去不出列㕓闬者惟粗杂苦窳而已又有强驱入禁中罄所车辇卖者不平因共欧笞之苍头女奴名马工车惴惴常畏捕取而徳宗蔽于左右前后莫知也
宜城公主
宜城公主传云始封义安郡主神龙元年与长宁新宁义安安乐新平五郡主皆进封
今案此即义安郡主本传也而又云与义安等五郡主皆进封无乃重复乎况三宗十一宗诸子传中似此同时并封而入传者多矣未尝如此重载也
张锡苏味道
张锡传云坐泄禁中语又赇谢钜万时苏味道亦坐事同被讯系凤阁俄徙司刑三品院锡按辔专道神气不慑日膳丰鲜无贬损味道徒步赴逮席地菜食武后闻之释味道将斩锡既而流循州苏味道传云证圣元年与张锡俱坐法系司刑狱锡虽下吏气象自如味道独席地饭𬞞为危惴可悯者武后闻放锡岭南才降味道集州刺史
冥报记
艺文志第四十八卷杂传记内有唐临冥报记二卷今案第四十九卷小说家又有唐临冥报记二卷
卢光启
艺文志小说家有卢光启初举子一卷注云字子忠相昭宗
今案光启自有传此注乃重出也
张楚金翰苑
艺文志第四十九卷类书中有张楚金翰苑七卷今案第五十卷摠集中又有张楚金翰苑三十卷未知何者为是
李巨川
艺文志第五十卷有李巨川四六集二卷注云韩建华州从事
今案李巨川已见叛臣传此注重出也
皇甫冉曾兄弟
艺文志第五十卷有皇甫冉诗三卷注述皇甫冉并弟曾等事六十馀字
今案冉曾兄弟文艺传自有传此注重出也
张读
艺文志有张读建中西狩录十卷注云字圣用僖宗时吏部侍郎
今案张荐传末读自有传此注重出也
张昌宗
艺文志有张昌宗古文纪年新传三卷注云昌宗冀州南宫人太子舍人
今案文艺张昌龄传自有昌宗事此注重出也
崔颢
艺文志有崔颢诗一卷注中述颢无行弃妻等事今案文艺孟浩然传末颢自有传已具载其事此重出也
柳公绰
柳公绰传始生三日伯父子华曰兴吾门者此儿也至子华传又曰子华公绰诸父也岂非冗文乎
姜庆初
玄宗女新平公主传叙姜庆初事
今案姜皎传末庆初传又载之此重出
赵骅全交
赵宗儒传云父骅字云卿少与殷寅颜真卿柳芳陆据萧颍士李华邵轸善时人语曰殷颜柳陆李萧邵赵谓能全其交也
今案萧颍士传云尝兄事元徳秀而友殷寅颜真卿柳芳陆据李华邵轸赵骅时人语曰殷颜柳陆李萧邵赵以能全其交也颍士传既载之矣又于宗儒传附见之此重出也
严绶张廷珪
严绶传末载李进贤事
今案张廷珪传末亦载之此盖重出也
徐贤妃徐坚
徐贤妃传云惠之弟齐𥅆齐𥅆子坚皆以学闻女弟为高宗婕妤亦有文藻世以拟汉班氏
今案徐坚传末云齐𥅆姑为太宗充容仲为高宗婕妤皆明图史议者以坚父子如汉班氏此亦重出也
项斯
艺文志云项斯诗一卷注云字子迁江东人会昌丹徒尉
今案杨敬之传末已叙斯之字及乡里等事今艺文志又载之此重出也
李揆李玄道
李揆传云系出陇西为冠族去客荥阳祖玄道为文学馆学士
今案李玄道自有传在褚亮传末其文曰李玄道者本陇西人世居郑州然则揆传与玄道传既略相引缀玄道传已云本陇西人世居郑州揆传又言之岂非冗文乎
崔良佐
艺文志杂史类内崔良佐三国春秋注云良佐深州安平人凡二十六字
今案文艺崔元翰传中已叙良佐始末事六十馀字甚悉今艺文志又载之盖重出也
高重
艺文志春秋类内云高重春秋纂要四十卷注云字文明士廉五代孙凡四十二字
今案高重已附见于士廉传末其叙说甚详此注重出也
高定
艺文志易类云高定周易外传二十二卷注云郢子京兆府参军
今案高定自有传附郢传后此注重出也
吉中孚
艺文传下卢纶末云吉中孚鄱阳人官户部侍郎今案艺文志云吉中孚诗一卷注云楚州人始为道士后官校书郎登宏辞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判度支贞元初卒此说自与卢纶传末不同且又中孚等当大历时与苗发韩翃同号十才子其家世及声迹皆已略见于纶传矣如中孚之事宜删定从一而乃重复两见且又其说异同如此非所谓刊修者也
王裕
公主传同安公主下嫁隋州刺史王裕隋司徒柬之子终开府仪同三司
今案王方翼传云祖裕隋州刺史尚同安大长公主官开府仪同三司卒谥曰文此二传自可删就一见足矣不必两载之也
韦彤
儒学韦彤传彤京兆人四世从祖方质为武后时宰相今案韦云起及孙方质自皆有传云起京兆万年人孙方质光宅初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今彤传止可云韦彤光宅宰相方质四世从孙馀皆可删去也
注文选五臣
艺文志有五臣注文选三十卷注具述五臣官位姓名共四十字
今案文艺吕向传末又载此五人姓名盖重出也
裴安时
艺文志第四十七卷有裴安时左氏释疑七卷注云字适之大中江陵少尹
今案第四十八卷又有裴安时史记训纂二十卷元魏书三十卷其注亦与上文同盖重出也
帅夜光
艺文志第四十九有帅夜光三玄异义三十卷并注十七字
今案夜光在方技张果传后自有传此注不惟重出兼与传不同未知孰是
叚秀实
叚秀实传云秀实尝以禁兵寡弱不足僃非常言于帝曰〈文多不录〉世多其谋
今案兵志中已具载秀实之䟽而传又具述之其文意皆同盖重出也
杨慎交
长宁公主传述下嫁杨慎交及贬官等事
今案杨恭仁传又载慎交历官贬官等事此盖重出也
崔嘏
艺文志有崔嘏制诰集十卷注叙嘏事四十字
今案李徳裕传后已有崔嘏事七十馀字此注盖重出也
新唐书纠谬卷十二
<史部,正史类,新唐书纠谬>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十三
宋 吴缜 撰
十三曰宜削而返存
安乐公主览镜作眉
林蕴矜氏族
令狐徳棻宜州人
杜审权手自下帘
蒋洌父墓植松柏
姚崇传
严绶李逹
宋之愻为刺史教婢
韩滉乘马李岩服裘
五王赞中不字
杨恭仁为雍州牧事
安乐公主览镜作眉
安乐公主传云临淄王诛韦庶人主方览镜作眉闻乱走至右延明门兵及斩其首追贬为悖逆庶人
今案玄宗纪云乃夜率刘幽求等入苑中玄宗率摠监羽林兵会两仪殿梓宫宿卫兵皆起应之遂诛韦氏又韦氏传云俄而临淄王引兵夜破玄武门又刘幽求传云临淄王入诛韦庶人预参大策是夜号令诏敇一出其手然则玄宗之起事在夜而公主方览镜作眉何为哉斯必妄也设使其事诚然尚不足书而况于妄乎
林蕴矜氏族
林蕴传云蕴辨给尝有姓崔者矜氏族蕴折之曰崔杼弑齐君林放问礼之本优劣何如邪其人俯首不能对今案凡史之所纪必系乎兴亡治乱礼乐政刑褒贬劝惩贤愚邪正有益于名教有考于后人则虽多书而无害若安乐公主览镜作眉林蕴矜氏族之类虽连编累牍书之何补于事乎是徒污简策而贻讥诮也
令狐德棻宜州人
令狐徳棻宜州华原人
今案地理志华原乃京兆府之属县也其注云义宁二年以华原宜君同官置宜君郡并置土门县以隶之武徳元年曰宜州贞观十七年州废省宜君土门以华原同官隶雍州然则宜州虽尝暂置数年然终于废省则其名不当复存当曰雍州或京兆华原人可也
杜审权手自下帘
杜审权传云或昼日少息则顾直将解帘即旁无人自起彻钩手拥帘徐下乃退
今案此亦人之间居燕处常事末节又何足载于史乎
蒋洌父墓植松柏
高智周传末蒋洌父挺之卒洌兄弟庐墓侧植松柏千馀
今案丘墓之植松柏亦足纪欤若其以多为贵则又非所闻也
姚崇传
姚崇传云况木积年而木自当蠧乎
今案此一句中当有刊修之字不当冗长如此也
严绶李逹
严绶传载其未贵时干李逹而逹不礼既显后逹谒绶而绶不礼以报之之事首末凡百馀字〈文多不录〉何预于兴亡治乱而载之欤
宋之愻为刺史教婢
宋之问传后叙之愻为刺史教歌婢事
今案此于兴亡治乱何所损益而记之邪
韩滉乘马李岩服裘
韩滉传云自始仕至将相乘五马无不终枥下李岩传云为参军时制一裘服终身
今案史之为书如此等事亦当记邪
五王赞中不字
五王赞云五王提卫兵中兴唐室不淹辰其谋深矣至不尽诛诸武使天子藉以为威何其浅邪衅牙一启为艳后竖儿所乘无亦神夺其明厚韦氏毒以兴先天之业乎不然安李之功贤于汉平勃远矣
今案所谓不然安李之功贤于汉平勃其不字可削也
杨恭仁为雍州牧事
宰相表贞观九年七月辛巳恭仁罢为雍牧
今案宰相表杨恭仁以武徳二年自黄门侍郎凉州摠管遥领纳言六年四月入为吏部尚书兼中书令检校凉州诸军事至九年七月罢自后表内不见复入为何官至此忽有此罢为雍州牧一事且案恭仁本传止有武徳末拜雍州牧而无贞观九年为雍州牧事然则此九年七月罢者乃武徳九年七月罢而贞观九年七月恭仁罢一事本无之乃悮书也况本纪内亦不书即可见宰相表悮剰此一事可削也
新唐书纠谬卷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十四
宋 吴缜 撰
十四曰当书而反阙
九宫贵神
穆宗改名
宰相表阙文
王思礼传阙文
雨五十二日而不书月
苏定方传
薛大鼎传
五行志
李子和传
马周传
太子监国时宰相纪传阙载
纪传漏记萧瑀事
李𪟝传
长孙无忌传
百官志
封徳彛传
忠义吕子臧传漏载马元规
郑元璹朱粲传
刘潼传
九宫贵神
崔龟从传云太和初迁太常博士最明礼家㳂革定九宫皆列星不容为大祠诏可其议九宫遂为中祠今案新书全不载九宫贵神之所本而其进新书表略云名篇立传因革增损义类凡例具载别录然其别录今世罕传皆不知其刊削之所谓今龟从传既述其事则它志传中亦当因事著九宫之始庶其本末相证而后世可考焉况九宫之神自唐中叶以还世世崇奉人主尝所亲祝礼次昊天上帝列为大祠迄今不改其礼盖亦甚重此正古所谓有其举之莫敢废而史氏所宜纪录者也后世欲有所考据舍史籍奚适哉今新书直削而不述使一代钜典湮晦不传后学无复稽考罔然不知其所本实阙文也
穆宗改名
穆宗纪云穆宗皇帝讳恒始封建安郡王进封遂王今案宪宗纪元和元年八月丁卯进封子延安郡王宥为遂王〈即穆宗也延安建安字有悮已见别篇〉元和七年立遂王宥为皇太子十五年正月庚子宪宗崩闰月丙午皇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极殿以上穆宗之为皇太子其名宥也及本纪则讳恒新史又不载改名年月今案澧王恽传云初恽名宽深王察洋王寰绛王寮建王审元和七年并改今名以此推之当是元和六年惠昭太子既薨七年乃立遂王为皇太子因此并与诸子改名皆从心为文而穆宗之名必是此时所改以唐会要考之则可验矣盖新史凡诸帝在潜之日诸事多所简略不复详述故不能见尔然既为一朝之史凡人主或皇太子之名岂细故哉当明加纪述使后人开卷而历历可考今乃削而不著使览者莫见本末则难免阙文之讥也〈自后文武宣懿僖昭六帝在藩与本纪所载之讳皆不同又不见所改年月其失皆与穆纪同也〉
宰相表阙文
长孙无忌传晋王为皇太子无忌自司徒为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房乔传自司空为太子太傅知门下省事萧瑀传自特进为太子太保李𪟝传自兵部尚书为特进太子詹事并同中书门下三品
今案宰相表内止载萧瑀李𪟝二人所命之官而无忌乔则不载此乃当书实阙文也
王思礼传阙文
王思礼传云在太原器甲完精储粟至百万斛云今案邓景山传云思礼在太原储廥盈衍请输半以实京师此一事当载于思礼本传今言之不尽实阙文也
雨五十二日而不书月
五行志第二十四云贞元二年五月乙巳雨至于丙申今案五行志载元和十二年八月壬申雨至于九月戊子自壬申至戊子止十七日犹且明书月以谨其事今自乙巳至丙申凡五十二日若乙巳在五月中旬后则事关五六七月凡三月岂可不明书丙申所系之月使后世何由而知哉实阙文也
苏定方传
苏定方传云定方讨贺鲁勒兵进至双河与弥射步真合
今以定方传上下文考之不见弥射步真是何人汉兵邪汉将邪蕃兵邪蕃将邪戎人部族名邪及以西突厥传考之乃汉所遣将二人阿史那步真然则在定方传则皆不书姓岂非阙文也乎
薛大鼎传
齐王祐传长史薛大鼎屡谏不听帝以辅王无状免之今案薛大鼎本传则无之此当书也
五行志
太宗本纪贞观三年六月己卯大风拔木
今案五行志不载此一事以武徳二年十二月壬子大风拔木例推之则当载盖阙文也
李子和传
本纪贞观六年正月癸酉静州山獠反右武卫将军李子和败之
今案李子和传不载此一事盖阙文也
马周传
本纪贞观十八年十一月甲午马周为辽东道行军大摠管
今案马周传不载此一事盖阙文也
太子监国时宰相纪传阙载
宰相表贞观十九年二月乙卯士廉摄太子太傅刘洎马周太子左庶子许敬宗右庶子高季辅少詹事张行成同掌机务
今案是时太宗亲征高丽而皇太子监国于定州故以士廉洎周等佐之是亦宰相之任也故新书载之宰相表者以此然而不载于纪者何哉又案士廉洎周敬宗传皆载其辅太子监国同掌机务之事惟季辅行成传不载亦阙文也
纪传漏记萧瑀事
宰相表贞观二十年四月甲子瑀罢太子太保
今案本纪及萧瑀传皆无此一节盖阙文也
李𪟝传
本纪贞观二十一年三月戊子李世𪟝为辽东道行军大摠管以伐高丽
今案宰相表及高丽传皆同而世𪟝本传则不载盖阙文也
长孙无忌传
本纪贞观二十二年正月丙午长孙无忌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省事宰相表亦同
今案无忌传不载此一事然至于述高宗即位后乃云进无忌太尉检校中书令犹知门下尚书二省既云犹知二省则是前此曾知二省矣本传阙文无疑也
百官志
太宗本纪云高祖以谓太宗功高古官号不足以称乃和号天策上将
今案天策上将亦官号也以翰林学士例言之亦当见于百官志今百官志不载实阙文也
封徳𢑴传
高祖纪武徳六年四月癸酉封徳𢑴为中书令
今案同时宰相裴寂萧瑀杨恭仁传各载其所命之官独封徳𢑴传无为中书令一节盖阙文也
忠义吕子臧传漏载马元规
高祖本纪武徳元年十月壬午朱粲䧟邓州刺史吕子臧死之
今案吕子臧传同时死于邓者又有慰抚使马元规一人其守职死事与子臧同而不得载名于纪岂独阙文而已哉是无以旌忠节而助风教也
郑元璹朱粲传
本纪武徳元年十二月辛巳郑元璹及朱粲战于商州败之
今案郑元璹及粲传皆无此一战盖阙文也
刘潼传
郑裔绰传云宣宗初刘潼由郑州刺史授桂管观察使裔绰固争潼被责未久不宜付廉察帝已遣使者颁诏追罢之
今案刘潼传止云为灵武节度使坐累贬郑州刺史改湖南观察使而漏此桂管观察使追罢诏命一事不载盖阙文也
新唐书纠谬卷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十五
宋 吴缜 撰
十五曰义例不明
中宗纪前与诸帝纪详略不同
宗室有书姓或不书姓者
一事兼该诸传而诸传中有载不载者
皇后传所书不同
薨卒书法不同
温王不立纪传
姚南仲传书独孤后事
太宗纪魏徴薨事
中宗纪前与诸帝纪详略不同
本纪云中宗太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讳显高宗第七子也母曰则天顺圣皇后武氏高宗崩以皇太子即皇帝位
今案诸帝纪初必书其始封或迁徙改名进爵及历官次序等事然后乃记即位而中宗自高宗时封周王又徙英王改名哲武后时复名显之类以诸帝纪例皆宜备书今乃略而不述未知其故
宗室有书姓或不书姓者
太宗纪贞观二年正月癸丑吐谷浑寇岷州都督李道彦败之八年十二月辛丑特进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摠管胶东郡公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摠管以伐吐谷浑十二年十一月己巳明州山獠反交州都督李道彦败之
今案道彦即淮安王神通之子故八年为赤水道摠管时纪不书姓然二年十二年则又皆书姓何也
一事兼该诸传中有载不载者
长孙无忌传云太宗曰朕当评公等可否以相规谓高士廉心术警悟临难不易节所乏者骨鲠耳唐俭有辞善和解人酒杯流行发言可憙事朕二十年未尝一言国家事杨师道性谨审自能无过而懦不更事缓急非可倚岑文本敦厚文章论议其所长也谋略经远自当不负于物刘洎坚正其言有益不轻然诺于人能自补阙马周敏锐而正评裁人物直道而行所任皆称朕意禇遂良鲠亮有学术竭诚亲于朕若飞鸟依人自加怜爱无忌应对机敏善避嫌求于古人未有其比总兵攻战非所善也
今案太宗所评诸人短长惟杨师道一人载入本传然亦有不同其外诸人皆不见于本传未审当载之欤不当载欤此亦义例之不明者也
皇后传所书不同
哀帝纪云母曰皇太后何氏又昭宗十七子传云积善皇后生裕及哀皇帝
今案后妃传凡所生必书曰生某宗某王某公独何皇后传不书其生徳王裕及哀帝不审其义例何谓也
薨卒书法不同
太宗纪贞观元年六月辛丑封徳𢑴薨又公主传中宗女定安公主嫁太府卿崔铣主薨又崔祐甫传是岁被疾薨年六十
今案封徳𢑴传云贞观元年遘疾卧尚书省帝亲临视命尚辇送还第卒年六十又崔行功传末云孙铣尚定安公主卒崔祐甫病及卒然则封徳𢑴在本纪则书薨在本传则书卒定安公主在本传则书薨在崔铣传则书卒崔祐甫在本传则书薨在其子传则书卒不知其义例谓何新书之内此比甚多不可遽数今但略举其一二以见其书法之駮杂难明也
温王不立纪传
三宗诸子传云中宗四子韦庶人重润后宫生重福重俊殇帝
今案新书凡列帝诸子间有史失其传者亦必标其名而著其遗逸无传之因不直尔晦其名也今此所谓殇帝者乃重茂也始封北海郡王神龙初进封温王中宗崩韦后矫遗诏立之为皇太子遂即皇帝位既而临淄王以兵讨乱韦氏败睿宗即位复封为温王景云二年正月徙封襄王开元二年七月丁未薨追册为殇帝重茂之立凡二十馀日比于诸王事亦稍殊若以前史昌邑王北乡侯例推之其始封进爵及平生事迹则宜列之为传其即位后所行之事则当编之于中宗睿宗之纪今此传但记殇帝二字其馀则皆略而不述亦不显其名及隐晦无传之因返更不若列帝诸子之失传者使后世览者莫知殇帝之为谁此又书法之不可晓者也
姚南仲传书独孤后事
姚南仲传云大历十年独孤皇后崩
今案本纪大历十年十月丙寅贵妃独孤氏薨丁卯追册为皇后后妃传所载亦同然则独孤氏当薨时止贵妃耳安得遂书为崩此盖不惟义例之不明盖未尝考其位号先后而书也
纪魏徵薨事
太宗本纪贞观十七年正月戊辰魏徵薨
今案新书例本纪惟书宰相而它官不书今据宰相表征以十六年九月丁巳罢为太子太师矣故于十七年正月表内更不书此征薨一节盖谓非宰相故也而本纪十六年九月不书征罢至十七年薨则是尚以为宰相乎若尚以为宰相当书则表内不当记云罢为太子太师至十七年正月犹当书其薨于表如此则于义方允于例为合若以为已罢宰相不当书则本纪内当记其十六年罢为太子太师而十七年则不当更载其薨也此一事进退皆无所据依纪表二者必有一悮矣
新唐书纠谬卷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十六
宋 吴缜 撰
十六曰先后失序
郭正一未相前对策今传在为相之后
仆固怀恩为副元帅及横水之战纪传前后不同卢坦传叙李锜柳晟阎济美事失序
蒋乂传记张孝忠事失序
元载传杀李少良失序
记火灾年次不伦
柳浑传记事失序
郭正一未相前对策今传在为相之后
郭正一传载正一永隆中为平章事永淳中迁官等事次乃云刘审礼与吐蕃战青海大败高宗召群臣问所以制戎正一曰〈云云文多不录〉刘齐贤皇甫文亮等议亦与正一合帝纳之
今案高宗纪仪凤三年〈岁在戊寅〉九月丙寅李敬玄刘审礼及吐蕃战于青海败绩审礼死之又永隆元年〈岁在庚辰〉正一为平章事永淳元年〈岁在壬午〉正一迁官而刘齐贤亦以是年十月方为平章事其皇甫文亮亦非同时为相之人由是而言则审礼败死在永隆永淳之前相去颇远而正一齐贤此对乃未为相时事非为相后所言其证甚明今书于永隆永淳之后失其次序矣
仆固怀恩为副元帅及横水之战纪传前后不同
仆固怀恩传云于是雍王以元帅为中军拜怀恩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之副时诸节度皆以兵会次黄水〈黄即横字之悮〉
今案代宗纪宝应二年十月辛酉雍王适讨史朝义甲戌败史朝义于横水十一月仆固怀恩为朔方河北副元帅在本纪则怀恩先破贼后为副元帅在传则先为副元帅而后破贼二者未知孰是
卢坦传书李锜柳晟阎济美事失序
卢坦传云坦为中丞时帝罢诸道长吏代还进奉既而乃述有司毁李锜祖墓坦上疏諌止之事
今案宪宗纪元和二年十二月甲申李锜伏诛三年正月癸巳大赦罢诸道受代进奉钱其次序自如此而坦传失之矣
蒋乂传记张孝忠事失序
蒋乂传云贞元九年擢右拾遗史馆修撰徳宗重其职先召见延英乃命之张孝忠子茂宗尚义章公主母亡遗言丐成礼帝念孝忠功即日召为左卫将军许主下降乂上疏以为墨缞礼本缘金革未有夺丧尚主者缪盭典礼违人情不可为法
今案张孝忠传云贞元二年河北蝗民饿死如积孝忠与其下同粗淡日膳裁豆䜺而已人服其俭推为贤将明年检校司空诏其子尚义章公主孝忠遣妻入朝执亲迎礼赏赉甚厚五年为将佐所惑以兵袭蔚州入之然则孝忠传所记年次甚明其茂宗尚主及亲迎成礼殆止在贞元三年四年之间尔蒋乂传则载之贞元九年之后失其序矣
元载传杀李少良失序
元载传云大历八年吐蕃宼邠宁议者谓三辅已西无襟带之固于是载议河陇利害既而叙载僣越不法等事然后云会李少良上书诋其丑状载怒奏杀少良道路目语不敢复议
今案代宗纪大历六年五月杀李少良今此传先述八年吐蕃事后述李少良事则失其序矣
记火灾年次不伦
五行志第二十四记贞元十三年十九年火事然后记二年七月洪州火事此亦记录之失序也
柳浑传记事失序
柳浑传云本名载朱泚乱浑匿终南山羸服步至奉天贼平乃更今名贞元元年迁兵部侍郎封宜城县伯李希烈据淮蔡关播用李元平守汝州浑曰是夫衒玉而贾石者也往必见禽何贼之攘既而果为贼缚三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今案本纪建中四年〈是岁癸亥〉正月庚寅李希烈䧟汝州执刺史李元平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反犯京师戊申如奉天朱泚反兴元元年〈甲子〉六月姚令言朱泚伏诛贞元元年〈乙丑〉二年〈丙寅〉三年〈丁卯〉正月兵部侍郎柳浑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案关播传叙播用李元平守汝为李希烈所缚然后述从幸奉天事然则元平失守在朱泚反之前久矣今浑传则先叙朱泚建中四年十月反事又及贞元元年事然后述建中四年正月已前用李元平事此失其序矣
新唐书纠谬卷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十七
宋 吴缜 撰
十七曰编次未当
萧瑀传书太子师保等事
太子三太三少次序
孟诜无隐㮣而入隐逸传
李栖筠传方清事
仆固怀恩马存亮赞失所附
萧瑀传书太子师保等事
萧瑀传云晋王为皇太子拜太子太保同中书门下三品帝曰三师以徳导太子者也礼不尊则无所取法乃诏师入谒太子出门迎拜
今案晋王之为皇太子也太宗以司徒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三品自此始此见于长孙无忌传〉以司空房乔为太子太傅知门下省事〈此见于房乔传〉而瑀自特进为太子太保李𪟝自兵部尚书为特进太子詹事并同中书门下三品〈此见于李𪟝传〉此乃一时之所谓妙选者今史欲著其事宜于无忌传备书所命师傅保詹事等姓名及所除之职次载帝所言尊敬师傅之意至于乔瑀𪟝传则略陈其事仍指诸传以相援证庶后世备见一时之事此亦史体当然者也今则太师传内既不具载始末而太傅詹事传内但各述拜官至太保传内始书其事又不云同时拜师傅詹事者何人使览者不能推见更有师傅詹事此亦记述之未允者也
太子三太三少次序
食货志唐世百官俸钱会昌后不复增今著其数太师太傅太保钱二百万太尉司徒司空一百六十万太子太师太保太傅一百四十万太子少师少保少傅百万今案百官志云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是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各一人是为三公又东宫官太子太师太𫝊太保各一人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各一人从二品其次序皆如此独食货志太子太傅少傅反居太保少保之下何也
孟诜无隐槩而入隐逸传
今案孟诜本方术养生之士也旧书止列于艺术传且未尝有隐槩今书乃入隐逸传莫谕其说
李栖筠传方清事
李栖筠传云出为常州刺史苏州豪士方清因岁凶诱流殍为盗积数万依黟歙间阻山自防东南厌苦诏李光弼分兵讨平之
今案方清阻乱事本纪及李光弼传皆不载惟栖筠传有之及刘晏李芃传略见姓名然栖筠方是时止为常州刺史且无讨伐之职而方清自是苏州士豪依阻黟歙诏自委李光弼讨平与栖筠无所干预何为乃见于栖筠传乎此当载之光弼传也
仆固怀恩马存亮赞失所附
仆固怀恩赞而列于陈少㳺传后马存亮赞而列于仇士良杨复光之后
新唐书纠谬卷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十八
宋 吴缜 撰
十八曰与夺不常
建定边军之策
论封建事
李愬李光颜平蔡之功
韩皋有大臣器
宪宗罢韩全义
严绶治太原事
建定边军之策
路岩传云岩为劔南西川节度使承蛮盗边后岩力拊循置定边军于卭州扼大度治故关取坛丁子弟教击刺使补屯籍由是西山八国来朝以劳迁兼中书令封魏国公
今案南蛮传云初李师望建言成都经总蛮事旷日不能决请析卭蜀嘉眉黎雅巂七州为定边军建节度制机事近且速天子喟然即诏师望为节度使治卭州卭距成都才五舎巂州最南去卭乃千里缓急首尾不相副而师望利专制讳不言此二传言定边军利害自不同而各载之使后世何以取信欤
论封建事
宗室传赞云唐兴疏属毕王至太宗稍稍降封时天下已定帝与名臣萧瑀等喟然讲封建事欲与三代比隆而魏徵李百药皆谓不然百药称帝王自有天命历祚之短长不缘封建若乃百药推天命乃臆论也
今案此赞意盖短百药以为国祚短长本诸天命不在乎封建之与郡县以为臆论不足取也然至于十一宗诸子赞则曰历数短长自有底止彼汉七国晋八王不得其效愈速祸云斯言也亦何异于百药之论欤
李愬李光颜平蔡之功
李愬传赞曰平蔡功愬为多
今案李光颜赞曰世皆谓李愬提孤旅入蔡缚贼为奇功殊未知光颜于平蔡为多也此二人平蔡之功皆为多则与夺果安在乎
韩皋有大臣器
韩皋传云皋资质重厚有大臣器
今案皋本传皋为京尹而用小人言掊敛亟进以希时邀宠及百姓以旱灾受弊则喑嘿不言徳宗庸暗之主也犹知其非而逐之于外今史氏乃以为有大臣器则古之以道事君者固如是乎
宪宗罢韩全义
韩全义传云全义讨蔡无功班师过阙下托疾不入谒卒不见天子去时恨帝失政使奸人得自肆云宪宗在藩疾之既嗣位全义大惧愿入觐不复用以太子少保致仕卒
今案杜黄裳传云于是夏绥银节度使韩全义憸佞无功因其来朝白罢之以全义传言之则是宪宗素已疾全义之奸妄虽不因黄裳之白亦必罢去而黄裳传则又全归功于黄裳而隐宪宗之疾恶明断史笔与夺岂当如是乎
严绶治太原事
裴垍传云严绶守太原政一出监军李辅光垍劾其懦以李鄘代之
今案严绶传云绶为河东节度使在镇九年尚宽惠治称流闻士马孳息入为尚书右仆射然则绶治太原在本传则为有治迹可取在裴垍传则为无治状而可罪二者是非孰在乎
新唐书纠谬卷十八
<史部,正史类,新唐书纠谬>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十九
宋 吴缜 撰
十九曰事有可疑
文徳皇后传所记恐误
宜城公主传所书可疑
段文昌传有疑
牛氏表有可疑
朱敬则预诛二张可疑
张孝忠妻入朝迎公主事可疑
覃王字可疑
谯王传裴㢲未明
贾至论诸人善守
柳浑为张延赏所挤
王维王缙兄弟
裴寂两书四月癸酉为左仆射
崔彦昭逐李可及
文徳皇后传所记恐误
文徳皇后传云从幸九成宫方属疾会柴绍等急变闻帝甲而起后舆疾以从
今案帝纪并柴绍传并未尝有急变之事莫知何谓疑其无之
宜城公主传所书可疑
宜城公主传略云主嫁裴巽帝恚斥为郡主久之复故封神龙元年
今案中宗自未改神龙未返正已前止称太子神龙元年始复帝位今传云帝恚斥为郡主久之复故则是神龙元年以前明矣神龙以前曷尝有帝所称者何帝乎
段文昌传有误
段文昌传云南诏袭南安帝以文昌得蛮夷心诏使下檄尉让即日解而去
今案文昌传以本纪及南蛮传考之自太和四年已后至九年并无南诏寇南安因得文昌檄而解去之事且南安不见属何郡疑皆无之
牛氏表有可疑
宰相世系表云安定牛氏出自汉陇西主簿崇之后
〈辽允后周工部 弘隋吏部尚尚书临淮公 书奇章公〉
今案隋书牛弘传云安定鹑觚人也本姓尞氏祖炽郡正中父允魏侍中工部尚书临泾公赐姓为牛氏然则是本姓尞而弘父名允赐姓为牛今此表乃云辽允是遂以辽允为名又云出陇西主簿崇之后则其得姓甚远与隋书殊为差舛然古之牛氏实安定人故允封临泾亦不出其地今此表则云临淮又亦可疑且若弘之世系果出鹑觚则当日弘所封亦应不出安定临泾之境今乃远取奇章似必有说况近世史氏记人之乡里多非其真如李则陇西王则太原姚则吴兴之类昔人已尝讥其失今此牛氏世表恐亦同之兼案集韵尞字自是人姓〈音聊〉而隋书乃唐初所修去隋未远所修之人多隋时人其所载述必得其详恐此世表后人所撰不知源本妄相附著云尔
朱敬则预诛二张可疑
武后纪桓彦范敬晖等诛二张复中宗处其人名内有库部员外郎朱敬则
今案敬则传敬则当武后世已尝为相罢后为成均祭酒冬官侍郎郑州刺史致仕且未尝为库部员外郎而本传亦不言其同诛二张虽有与敬晖密议诛之之䇿然传亦止云晖卒用其䇿亦不言敬则同临其事也疑此一名误载
张孝忠妻入朝迎公主事可疑
蒋乂传云张孝忠子茂宗尚义章公主母亡遗言丐成礼帝念孝忠功即日召为左卫将军许主下降乂上疏以为墨缞礼本縁金革未有夺丧尚主者缪盭典礼违人情不可为法帝令中使者谕茂宗之母之请乂意殊坚帝曰卿所言古礼也今俗借吉而婚不为少对曰俚室穷人子旁无至亲乃有借吉以嫁不闻男冒凶而娶陛下建中诏书郡县主当婚皆使有司循典故无用俗仪公主春秋少待年不为晚请茂宗如礼便帝曰更思之会太常博士韦彤裴堪谏曰婚礼主人几筵听命称事立文谓之嘉所以承宗庙继后嗣也丧礼创巨者日久痛甚者愈迟二十五月而毕谓之凶所以送死报终示有节也故夫义妇徳父慈子孝昔鲁矦改服晋襄墨缞缘金革事则有权变安有释缞服衣冕裳去垩室行亲迎以凶渎嘉为朝廷爽法疏入帝迂其言促行前诏然心嘉乂有守
今案张孝忠传云贞元二年河北蝗明年检校司空诏其子茂宗尚义章公主孝忠遣妻入朝执亲迎礼赏赉甚厚然则既云孝忠遣妻入朝则是茂宗之母尚在安得复有在丧之说欤且又云茂宗母亡遗言丐成礼则是入朝者孝忠之后妻而茂宗之后母乎且观传之所叙似孝忠之妻将亡而有遗言丐速成礼故徳宗从之则其人之亡固未久也而孝忠已娶后妻可乎朝廷亦以妻待之礼欤史官亦以妻书之可乎凡此者皆史氏不明白其事未免后人之惑也
覃王字可疑
古之封一字王皆国名至唐则有以州名者若延王通王沂王韶王彭王之类是也而其内有封覃王者不知此国名邪州名邪或潭之悮耶若是州名亦莫知其何在也
谯王传裴巽未明
谯王重福传云趍东都舎驸马裴巽家
今案唐驸马都尉裴巽有二其一尚中宗女宜城公主其一尚睿宗女薛国公主今重福所舎之裴巽其宜城欤薛国欤不可得而知然意者重福即中宗子今既作乱必趋其所亲姊妹之家然则无乃宜城之裴巽是邪史不明言特以意度之尔且又薛国初嫁王守一守一以开元十二年死后始再嫁裴巽以是言之则宜城之裴必矣然则裴巽者一时果有二人邪或薛国之巽即宜城之巽邪皆不可得知然此亦史氏之所宜辨析者故载之云
贾至论诸人善守
贾至传云至徳中将军王去荣杀富平令肃宗新得陜且惜去荣材诏贷死至谏或曰去荣善守陜新下非去荣不可守臣谓不然李光弼守太原程千里守上党许叔冀守灵昌鲁炅守南阳贾贲守雍丘张巡守睢阳初无去荣未闻贼能下也
今案肃宗纪至徳二载八月灵昌郡太守许叔冀奔于彭城九月丁丑安庆绪䧟上党郡执节度使程千里癸卯复京师庆绪奔于陜郡十月戊申广平郡王俶及安庆绪战于新店败之克陜郡又鲁炅保南阳被围凡一年昼夜战人至相食卒无救至徳二载五月乃率众突围走襄阳由是言之鲁炅以二载五月弃南阳贾贲以至徳元载死于雍丘而张巡代守许叔冀以八月弃灵昌程千里以九月失上党至十月肃宗乃得陜而去荣杀人又得陜之后则数子者或死或失守皆已在得陜之前而贾至犹有此言无乃谬乎且至实当时朝臣也凡诸将得失无容不知而谬悮至此深可疑也
柳浑为张延赏所挤
柳浑传浑为张延赏所挤罢相
今案延赏与浑在贞元三年同时为相是年延赏以七月壬申薨浑以八月己丑始罢然则其罢非缘延赏所挤此其一也又按延赏传以病困不能事其所建请减吏员事尚不能主之而死何暇复挤柳浑乎此其二也由是言之延赏挤浑之言其殆妄乎
王维王缙兄弟
王维传云缙为蜀州刺史维表已有五短缙有五长臣在省户缙远方愿归所任官放田里使缙还京师久乃召缙为左散骑常侍
今案缙传云禄山乱擢太原少尹佐李光弼以功加宪部侍郎迁兵部史朝义平诏宣慰河北使还有指俄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则缙未尝历为蜀州及常侍此可疑者一也又缙传云禄山乱擢太原少尹佐李光弼以功加宪部侍郎迁兵部史朝义平诏宣慰河北而维传云维以上元初卒今案禄山以天宝十四载作乱〈是岁乙未〉与其子庆绪及史思明及其子朝义相继叛逆至代宗广徳元年而朝义平中间历天宝十五载〈丙申〉至德二载〈丁酉〉乾元元年〈戊戌〉二年〈己亥〉上元元年〈庚子〉二年〈辛丑〉宝应元年〈壬寅〉广徳元年〈癸卯〉是年春史朝义死缙宣慰河北是时维之卒已久矣自丙申至庚子五六年之间缙未尝有入蜀及为常侍之事此可疑者二也又维传云禄山反维为贼得迫为给事中贼平皆下狱时缙位已显请削官赎维罪肃宗亦自怜之下迁太子中允久之迁中庶子三迁尚书右丞今案安禄山以天宝十五载〈丙申〉六月䧟京师至至徳二载〈丁酉〉九月复京师十月复东京凡䧟贼官下狱当在此际方是时缙官位已显则何由复有为蜀州刺史等事此可疑者三也由是言之维传所言殆皆无之
裴寂两书四月癸酉为左仆射
宰相表武徳四年四月癸酉寂为左仆射至六年又云四月癸酉寂为左仆射〈即裴寂也〉
今案本纪武徳四年四月不书寂为左仆射至六年则书此一可疑也又自四年寂为左仆射之后中间不载迁改罢免无縁于六年再为左仆射此二可疑也又寂本传止述自右仆射迁左虽不载其年然亦不述其两为左仆射此三可疑也又案五行志武徳四年八月丙戌朔日食今以八月丙戌朔却而推之则是年四月内无癸酉日而六年十二月壬寅朔日食以十二月壬寅朔却而推之则是年四月内有癸酉日此四可疑也由是言之四年四月癸酉寂为仆射疑其悮书本无此一事也
崔彦昭逐李可及
崔彦昭传云伶人李可及为懿宗所宠横甚彦昭奏逐死岭南
今案彦昭传彦昭懿宗时为户部侍郎由河阳节度使徙河东僖宗立授兵部侍郎诸道盐铁转运使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案僖宗本纪彦昭以乾符元年八月始为相时僖宗已即位期年矣又案曹确传云懿宗咸通中确为相时帝宠优人李可及可及凭恩横甚人无敢斥擢为威卫将军确谏帝不听至僖宗立始贬死方懿宗宠可及势盛之时曹确以宰相言之尚不纳而彦昭是时又非宰相何由一言而可及遂贬死此可疑者一也况确传云僖宗立可及始贬死而彦昭传则云彦昭奏逐死岭南即未审彦昭以懿宗时言邪以僖宗时言邪若以懿宗时言则曹确以宰相言之尚不从而彦昭身非言事之官又无评弹之职何由一言便逐若以为当僖宗时言之遂逐则当懿宗时可及已为众人所憎确传已具载其事岂容僖宗即位之后曹确返无一言直候期年之后彦昭为相言之然后贬逐乎此可疑者二也然则彦昭传所书殆皆妄诞可疑也
新唐书纠谬卷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二十
宋 吴缜 撰
二十曰字书非是
昔班固为汉书其间存用古字使后世兼见古人文字之学且又不妨本书而馀光施及后人斯可谓一举而两得在小学家不为无助故其叙传自云正文字维学林此实史家之一美而后世修书者之所宜法也今新书则不然不惟失一举两得使人不忘古之意而又时载不经讹误之字使后世何述焉今略编其字如左误用字
姚宋传赞 严挺之传
藩镇传序 崔郾传
张廷珪传 杜佑传
萧俛传 萧遘桓彦范等传
康承训传 萧至忠赞
隐太子巢刺王突厥等传
袁朗传 张建封传
屈突通唐俭崔宁传
崔光远传 辛替否高郢等传
薛嵩传 孙逖传
韦侍价等传 狄仁杰传
奸臣传赞上官仪赞
李峤传 何皇后传
窦建徳传 王义方传
员半千传安禄山史思明赞
郑善果传 吐火罗传
不经字
张建封传 苏源明传
安金藏传 田绪传〈并目录〉
吴元济并李日知传
孙思邈传 卢弘宣传
李栖筠传 郑馀庆传
李翰徐申等传 李光弼杨炎等传
岑文本等传 韦处厚传
吉温传 五行志
裴冕传 吕𬤇传
讹错字
南蛮传 史宪诚传
王勃传 韩滉传
太宗纪 仆固怀恩传
李怀仙传 代宗纪
矦君集传 陈京传
昭宗纪传 王播传
韦挺传 魏徵陆贽等传
姜抚传 刘氏宰相世系表
元稹传 王纬传
李绅传 百官志
李徳裕传 李磎传
李锜传 刘崇望等传
王凝传 矦希逸传
柳宗元传 卢怀慎及吐蕃等传
李晟赞 韩愈传
刘武周传 苏定方传
误用字
姚宋传赞
姚宋传赞云崇劝天子不求边功璟不肯赏边臣而天宝之乱卒悼其害可谓先见矣
今案卒悼其害不知谓何意者悼乃蹈之误欤
严挺之传
严挺之传云君子以为遍
今案此遍乃遍字当为偏亦有偏音然行之已久不可乱也
藩镇传序
藩镇传序云其人自视由羌狄然
今案由盖犹字史臣之误也
崔郾传
崔郾传云五子瑶瑰瑾珮璆瑶任礼部侍郎鄂岳观察使瑾礼部侍郎湖南观察使瓌珮俱达官
今案初用瑰字末用瓌字可乎
张廷珪传
张廷珪传雕弊字
今案当作凋字而新书内二字通用之如是颇多难以具载今因此发之它不复云〈见前史中亦颇通用然考其训释自各不同似难以通用故不敢不辨也〉
杜佑传
杜佑传云信安郡王漪表为灵州别驾
今案信安郡王名祎漪祎虽同音而义训不同不可通用也
萧俛传
萧俛传云穆宗初两河底定
今案底字疑当为厎
萧遘桓彦范等传
萧遘传云迫畏不暝
桓彦范传云高枕而暝
李涵传云席地以暝
今案古字瞑眠通其字当从目
康承训传
康承训传云留妇弱持陬
今案说文云陬阪隅也今此云妇弱持陬义不可晓疑当为掫字说文云掫夜戒守有所击也
萧至忠赞
萧至忠赞云帝且悮往失而精来鉴已
今案悮字合是悟字
隐太子巢刺王突厥等传
隐太子传云高祖授禅
巢刺王元吉传云帝授禅
突厥传云皆授靖节度以讨之
今案授皆当作受
袁朗传
袁朗传云至见危受命则无人焉
今案受当作授
张建封传
张建封传云与徐军埆
今案埆当作确其字从石
屈突通唐俭崔宁传
屈突通传云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
唐俭传云命趋还舟
崔宁传云趋与禁兵杂往
今案三传趋字皆当作趣〈音促〉字史臣之悮也
崔光远传
崔光远传云后召见悮非是
今案悮字当作悟
辛替否高郢等传
辛替否传云寺塔不足穰饥馑
高郢传云不劳人以攘祸又云若以攘祸
今案穰攘皆当作禳
薛嵩传
薛嵩传云好蹴踘
今案踘当作鞠毱
孙逖传
孙逖传云父丧缺复拜舎人
今案缺合作阕
韦待价等传
韦待价传云朝野共蚩薄之
李商隐传云党人蚩谪
李齐运传士人蚩之
今案说文云蚩虫也又毛诗注云敦厚貌无蚩薄之训疑当作嗤
狄仁杰传
狄仁杰传云如得上方斩马剑
今案前汉朱云周勃传百官表上方字皆作尚方然则为上字者悮矣
奸臣传赞上官仪赞
奸臣传赞三宰啸凶牝夺辰上官仪赞牝咮鸣辰今案此盖取书牧誓之语其字皆当作晨
李峤传
李峤传云今百姓𠬪窭
今案集韵𠬪字注云被表切说文物落上下相付也通作𦭼𦭼又同部殍注云饿死曰殍或作⿱𦭼莩然则𠬪窭之字当作殍⿱𦭼莩则可若作𠬪则本训不同于义未允也
何皇后传
昭宗何皇后传云帝奔播既屡威柄尽丧左右皆捍逆庸奴
今案捍字疑当作悍
窦建徳传
窦建徳传云使人如灌津祠充墓
今案史记及前汉窦后传地理志皆作观颜师古曰观津清河之县也旧书亦作观盖唐初尝于其地置观州〈在地理志景州境内〉然则未尝有作灌字者独新书如是盖悮也
王义方传
王义方传云光武失之逢萌
今案人姓逢字当作夅今从夅非也又案后汉纪传皆作厐萌盖逄厐得姓本殊为字亦异不可混同今改厐为逢非也
员半千传安禄山史思明赞
员半千传云得天下英才五千与榷所长
安禄山史思明赞云张杜榷论至今多称诵之
今案半千之意欲与天下英才校其所长则榷字疑当作角或作确张杜榷论字当作确
郑善果传
郑善果传云从幸江都从宇文化及至辽城
今案本纪武徳二年闰二月辛丑窦建徳杀宇文化及于聊城又淮安王神通传云进击宇文化及于魏化及败走聊城神通追北贼愿降神通不受窦建徳拔聊城势遂张窦建徳传云建徳引兵讨化及连战破之化及保聊城乃四面乘城拔之然则化及之败在聊城而善果传以为辽则非也
吐火罗传
吐火罗传云有稻夌粟豆
今案夌字当作麦
不经字
张建封传
张建封传地迫于宼常困⿱不支
今案字书无⿱字疑当作蹙集韵蹙迫也
苏源明传
苏源明传云市井馁𩛞
今案字书无𩛞字此盖殍〈被表切饿死曰殍又作⿱𦭼莩〉字误为此尔
安金藏传
安金藏传云桑⿰紩之
今案⿰字字书所未见疑当作𥀁
田绪传〈并目录〉
田绪传贾耽目录贾耽
今案耽当从耳今皆从身非也
吴元济并李日知传
吴元济传云以马㹅为留后李日知传诸子方⿰角今案马㹅字会元以义考之字当作摠且诸纪传皆作㧾字其字俱从手独此从牛盖流俗不典之字字书所无也日知传亦同cq=335
孙思邈传
导以药石救以⿰剂
今案字书无⿰字当作砭说文云以石刺病也
卢弘宣传
卢弘宣传云下檄䝱谕
今案字书无䝱字当作胁
李栖筠传
李栖筠全传栖字皆从手
今案其字从手不见于经典案集韵则当从木
郑馀庆传
郑馀庆传云损增仪矩又云准汉旧事
今案矩当作榘准当作凖
李翰徐申等传
李翰传云析骸以㸑
徐申传云繇爨蛮
今案说文当作爨此二传字皆非也
李光弼杨炎等传
李光弼传云设么幄城隅
杨炎传云貌么陋
今案么字皆当作幺
岑文本等传
岑文本隋杨炎传愍字
今案愍当作愍
韦处厚传
韦处厚传云皇子方襁褓
今案说文褓当作褓
吉温传
吉温传云见温襁葆时
今案其字当为襁褓今作襁葆非也
五行志
五行志贞观十三年三月壬寅云阳石燃
今案燃当作然
裴冕传
裴冕传云爯调渭南尉
今案爯当作再
吕𬤇传
吕𬤇传云志行整饬
今案饬当作饬
讹错字
南蛮传
南蛮传云入自卭峡关围雅州
今案雅州止有卭崃关峡乃崃字之悮也
史宪诚传
史宪诚传云丌志绍
今案其传作志沼及文宗纪亦沼然则作绍者误也
王勃传
王勃传云客劔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
今案地理志彭州九龙县有葛璝山作愦者误也
韩滉传
韩滉传云为元佐办装
今案方述刘玄佐事复云元佐盖玄误为元也
太宗纪
太宗纪贞观二十二年九月眉卬雅
今案当作卭字卬字误也
武徳二年刘武周据并州宋金刚䧟沧州
今案刘武周独孤怀恩尉迟敬徳传乃浍州作沧者悮〈浍州案地理志本绛州冀城县武徳元年置四年废时刘武周方作乱河东绛浍正其境也若沧州则太远矣〉
仆固怀恩传
仆固怀恩传云诸节度皆以兵会次黄水
今案代宗纪及史朝义传乃横水作黄者悮也
李怀仙传
李怀仙传云故怀先与田承嗣薛嵩
今案先字悮当作仙
代宗纪
代宗纪广徳元年永泰元年书战于𥂕厔又云𥂕厔稆麦生浑奴刺宼𥂕厔
今案其字皆悮当作盩厔
矦君集传
矦君集传云为碛石道行军摠管
今案太宗纪贞观八年十二月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摠管宰相表亦同然则碛字悮当为积也
陈京传
陈京传云天子尚尤豫未刚定
今案尤字必悮合是冘字如马璘传诸将冘疑张文瓘传冘豫少决李抱真传内冘豫皆与此同意也
昭宗纪赞
昭宗赞云昭宗为人明隽
今案隽字悮当作隽
王播传
王播字明剔
今案当作敭
韦挺传
韦挺传云盖牟城
今案牟当从牛今从干误也
魏徵陆贽等传
魏徵传云龙逄比干也
今案逄当作逢
魏徵传云萧然耗矣陆贽传全卷皆作耗
今案耗当作耗
姜抚传
方技姜抚传云旱藕杜蒙也
今案本草药中无杜蒙疑是牡蒙牡蒙紫参也见嘉祐本草第七卷沙参注中
刘氏宰相世系表
宰相世系表刘氏注云尉氏房有仁轨琢
今案尉氏刘氏在唐无名琢者为宰相止有瑑相宣宗琢字乃瑑之悮也
元稹传
元稹传岂睱陈治安议教化
今案睱字合从日今从目误也
王纬传
王纬传云浙西观察使
今案淅乃浙字也
李绅传
李绅传末云屡为怨仇所根却
今案此根字当作拫其字从手今从木误也
百官志
百官志大理狱丞所掌职事内云家人入待
今案此乃侍字之误也
李徳裕传
李徳裕传旧制岁抄运内粟
今案此抄字合从禾
李磎传
李磎传云反摘磎奏
今案当作返擿
李锜传
李锜传云天下㰌酒漕运
今案㰌当作㩁
刘崇望等传
刘崇望传即河中⿰谕
镌宙传⿰谕之
今案皆当作镌
王凝传
王凝传云州有冶赋羡银常摧直以优吏奉
今案摧字恐是㩁之误
矦希逸传
矦希逸传云人䒷之
今案䒷乃苦字之误
柳宗元传
柳宗元传贞符内云后之祅淫嚣昏好怪之徒
今案此嚣字疑是嚚字
又云琢斯屠剔膏流节离之祸不作
今案此琢字疑是椓字
卢怀慎及吐蕃等传
卢怀慎传疆场有警
吐蕃传疆场不定又疆场不明
今案此皆合作场
李晟赞
李晟传赞云捉孤军抗群贼身佩安危而气不少衰今案郭子仪传赞曰子仪自朔方提孤军转战逐北谊不还顾又五王赞曰五王提卫兵诛嬖臣中兴唐室盖提之为言緫勒统御之谓若乃命之为捉于文殊为不典今李晟赞所谓捉孤军者即提字之误欤
韩愈传
韩愈传所要光决于心
今案乃是先决于心
又赞云无柢捂圣人者
今案当作抵
又云以荀况雄为未淳
今案当作醇
刘武周传
刘武周传云破之于美食川
今案独孤怀恩及秦琼传皆为美良川盖良悮为食也
苏定方传
苏定方传云䌸贺鲁以还又云遂面䌸降
今案其字皆当作
新唐书纠谬二十卷五代史纂误五卷此二书皆元祐中故朝请大夫吴君缜所撰君字廷珍成都人熙丰时名公师孟之子历数郡守俱以惠政闻生平力学博通古今多求前史谬误而参订之然未尝示人间有传者此二书而已今直宝文阁宇文公时中自蜀来守吴兴以郡庠有新唐书五代史版本而吴君此书不可不附见也遂令并刻之且俾元美序其后元美曰唐人称杜征南颜秘书为左丘明班孟坚忠臣今观其推广发明二子信有功矣至班左语意乖戾处往往曲为说以附会之安在其为忠也今吴君于欧宋大手笔乃能纠谬纂误力禆前阙殆晏子所谓献可替否和而不同者此其忠何如哉然则唐人之论忠也陋矣惜乎君之志徒见于其书也绍兴戊午四月望左从政郎充湖州州学教授长乐吴元美跋后
新唐书纠谬卷二十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