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于于集/跋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六 于于集
新刊《于于堂遗集》跋
作者:柳琹
1832年
后集诸贒批评

文章极高大,阅浩劫而长存;节义甚清苦,穷百代而弥光。有明万历间,东国有于于柳先生。先生以节义兼文章,若伯夷叔齐,而有太史公之著述;若屈平杜甫,而有方孝孺之树立者也。呜呼!先生禀气如云表光岳,处心如雪里孤松。始以避世于金闺,游戏于艺局,绣衣而遍八路,玉节而三入中州。既已高骧采藻,绚耀当世,不幸值昏朝,乃守正屏迹,行吟于东海之畔,云栖鹤瘦于皆骨之山。其忧愁壹郁之鸣,殆令人慷慨流涕于千载之下。及至更化之辰,独抱不贰之义,不以存亡明暗易其素操。其从容自处之道,溢于言表,草序而属高僧,作诗而拟孀妇。往在西山之对,愿从方孝孺之辞,可以质苍天而无愧。

呜呼!嗣已绝,岁又久,遗集八十馀册,散逸殆尽。余以旁裔,尤庸感慨,积岁年搜录于断烂,玆成若干编,盖存者不能十之一。然谋付剞劂氏,广其本,传之其人,以述先生遗志之万一。呜呼!我先朝日月之明,改照于泉涂,雪其冤褒其忠,又为兴感于其诗文,比之以《离骚》,许之以。前后判付文字,昭揭万古。呜呼!先生不昧之灵,必感泣于冥冥,亦将永有辞于天下后世之节义文章。

先生没后二百有十年壬辰秋,七世旁孙拜手谨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