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旅庵遗稿/卷十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九 旅蓭遗稿
卷十
作者:申景濬
1910年
卷十一

杂著四

[编辑]

淳园花卉杂说

[编辑]

淳昌郡南三里有山。山之巓。有归来亭旧址。亭南岩崖幽奇可玩。舆地胜览载焉。归来先生。即我十世祖也。十世以来。居京时多。大父进士公。晩居于此。作亭于东岩之巓。亭下穿池。池中设三岛。又集众石之诡异者。以补天造之不足。上下左右。花卉葱篟而罗生。尔雅草经树书之所不穪者多有之。岁甲子。余自畿复焉。览物感旧。怆怀无已。且居常啸笑歌咏。幽思闲兴之寓于目而发于中者。时拈笔以书。姑先花焉。而花亦十之一云尔。

[编辑]

花卉之遭于世有时。兰遭于周之屈原。芝遭于汉之武帝。菊遭于晋之陶潜。梅遭于南北诸子。牧丹遭于唐洛阳之人。莲至于赵宋之濂溪夫子而始遭。世以为莲之遭最晩而后也。岂高洁者难合而然耶。余尝思之。古之制字名物者。非神圣之人欤。圣人之聪明虽至周。而物之数固不可胜计也。圣人之制字也。不得物物而尽之。故一物能得一字者。亦幸矣。物之漏于字书者。后之人。不得已或集诸字而名之。牧丹玉簪之类是也。或援其类而名之。野棠海棠之类是也。或通而用之。根茇枝叶花实。皆通用于草木。耳目鼻口背腹头足。皆通用于人虫禽兽。若此类固多。而独于莲甚详何哉。莲之本曰蔤。根曰藕。茎曰茄。叶曰荷。花未发曰菡萏。已发曰芙蓉。总名曰蕖。实曰莲。莲之中曰菂。菂之中曰薏。一草之微。而得字之多。至于如此。其见爱于古之神圣之人者。果何如也。古之制字者多。若伏牺,朱襄,神农,黄帝,苍颉,大禹之人。相继而增益之。吾未知莲之爱。谁为最深。而必有与濂溪同者矣。然则莲之遭非晩。而其在邃古之初也夫。

兰蕙

[编辑]

说文曰。兰香草也。礼曰。妇人或赐之兰则受。献诸舅姑。苏子瞻曰。蕙本兰之族。兰与蕙皆草之至贵者。而黄鲁直曰。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槩山林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夫楚地多产兰蕙。而以屈大夫之爱兰。兰不得满十畹。而蕙则至于百亩。盖兰逾贵于蕙。而得之尤难也。余故友有博物者曰。东国素无兰也。东医俗方曰。我国济州独有蕙。而亦甚难得。余以是尝信东国有蕙而无兰也。后观许阳平,郑占玉叙药唐乡之产。唐蕙而乡兰何也。盖东国兰与蕙俱有之。而人不知贵而爱之。故不能得也。孔子曰。兰当为王者香。上之人。诚爱之而有意于永则得之。有何难乎。空青素补非东土之产。而许郑亦归之唐者也。我肃庙尝患眼求空青。遣使于清。清府所藏只三枚。得其二以归剖之。一亦无浆。乃悬重赏以购之。有沙门妙清者。指敦义门外崔氏甿。采于瑞兴山中以献。安边民又来献二枚。夫空青天下希有之物也。上求之勤。犹可得之。况兰与蕙乎。医学入门曰。兰叶似马栏故名兰。本草网目曰。兰叶似麦门冬。而阔且韧。长及一二尺。花黄。中间叶上。有细紫点。春芳者色深。秋芳者色浅。朱子楚辞注曰。蕙麻莱而方茎。赤花而黑实。气如蘼芜。黄鲁直曰。一干一花而香有馀者兰也。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也。余家南庭有草。见者或曰兰也。或曰蕙也。叶似兰而无紫点。花与茎似蕙而实青。冬春叶青而茂。夏叶枯而茎秀。秋茎上花发。秋冬之交。茎萎而叶生。香甚清淡。盖兰蕙之族。而非真兰蕙也。嗟乎。今虽有兰与蕙。而知之者将谁也。知之且不能。爱之者又将谁也耶。

木茄

[编辑]

木茄之花色青紫。其未绽也。酷类茄房。故得是名焉。花固不可为羹炙葅虀以茹。而人必莳之堦上爱玩之。反有逾于茄何哉。夫人之好似而不好真已久矣。石之诡异怪奇。似翔禽蹲兽者。必承之盆。置之轩庭之迩。朝夕宠赏焉。而及遇禽兽之真者。爱之未必如斯。木之瘿瘤斑纹。似云水花卉者。必为之几案樽卮。手摩目寓。不忍舍之。而及遇云水花卉之真者。爱之亦未必如斯。见画之画诸物依俙其形者。则或捐重货而易之。或发人冢而取之。或霍眼斮足以守之。而及遇其物之真者。亦不必一顾眄焉。甚矣人之不好真而好似也。余固不知其然也矣。

榠樝

[编辑]

榠樝花与实。酷类木瓜。而实差小有赤点。蒂间无重蒂如乳者。可以供蒸尝。可以㔾痰咳转筋。置箱笥。可以辟虫鱼。樝适生于园后丛樾之中。左右巨树蒙翳于上。有一枝向阳开荣。而不能峻茂。欲移之而以其根托于崖石之间甚坚。且雨露之泽。和煦之光。其得之虽不如树之高大者。而若亢旱疾风。怪雨乱雹。严霜酷雪之来也。及于樝者常小。是亦辛也。故不移之云。

[编辑]

古人云。菊介烈高洁。不与百卉同其盛衰。此以菊为傲。而以余观之。菊近于让也。当春夏之时。百花奋英。红紫相竞。故春风谓之花妒者是也。菊含嘿退殿。独发于群芳尽意之后。不以风霜摧剥为苦。其不几于让欤。武陵白雉山有木。以众木敷荣。乃方萌芽。故名之以交让。

[编辑]

余性喜梅。余家又多梅。有蚤梅,古梅,绿萼梅,百叶梅,直脚梅,粉梅,红梅数十树。或依于岩崖。或临于澄塘。或横斜于竹外松里。皆奇佳也。岁癸丑。余北游于洛。丁巳。宅于阳城之素沙。辛酉。移于稷之邑。地皆卤薄不宜树。且多风蛾啮叶。树不能生。出游无一可以休憩者。况梅乎。余或历岁而未归乡焉。或岁一归焉。或岁二归焉。而常失梅之花时。十岁之间。未尝一见梅花焉。扰扰人世。周流来往。其所营为者何事。而余之与梅离亦久矣。尝见唐人诗曰。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夫远客之遇乡人。乡庐之事可问者非一。而独眷眷于梅何也。窃以为疑。乃今知古人之心矣。每当梅时。怅然而怀。如良友之在远途而不得见也。念昔居梅之下。日与梅接也。亦不自知其喜之如何。今之离而远也。其思之切。何其至于是也。甲子冬。复于乡。至明年春。梅之早晩得尽观。其疏枝老查。瘦蘂冷萼与神会。固有悠然而不可言者矣。

[编辑]

堦东有桃树三。一赤一白一粉红。赤者若火之方燃。白者胜于雪而疑若碧焉。其形同其名同。其所居之地同。而其色之不同。至于如役何也耶。其粉红者。将谓白也耶。将谓赤也耶。其不求异于人。而清浊同流也耶。其茫不知适从。而东西役情也耶。其视牛李之分。窃自意于和调也耶。抑无所偏倚。用君子之中也耶。夫有一必有二。有二必有三。三者数之成也。故一于动而有天。一于静而有地。则有人焉而动静兼之。一于燠而有夏。一于寒而有冬。则有春秋焉而燠寒半之。物之囿于天地运化之中者。其数宜乎成于三也。

御霜

[编辑]

菊有凌霜之节。故晋陶潜爱之。陶隐人也。周茂叔指菊谓隐逸。菊遂擅隐逸之名。而然而菊实非隐也。自王宫贵第富豪之家。下至闾阁贱士有阶圃者。莫不封宠之。今古骚人文士。歌咏铭赞。序叙诵说。揄扬奖褒者。焕然辉映。而画者又从以丹青之。若刘蒙,范至能,史正志,王观辈。谱其族。无遗馀焉。菊果幽栖潜居于嵁林邃绝之墟。而人不知名者耶。其𬊤爀华贵。殆有甚于牧丹也。噫。花之真逸者。唯御霜乎。花淡红而千叶。与菊类而茎少脆。秋晩始开。霜降色逾鲜。使陶潜见之。其爱岂下于菊乎。何苦含光晦德。逃名于世。至于此久也。余今见之。而未知其族有几也。又未知山阿之幽。蒿藜榛莽之间。花之有介操而隐。如御霜者有几也。遐遁之士。樵采于山野。虽或有知之者。而岂必著书播传。如陶与吾之烦也哉。

踯躅

[编辑]

踯躅之花。淡红而早发者。谓之山踯躅。俗号杜鹃。以花之发。在杜鹃初来时也。花深红有紫点而晩发者。谓之羊踯躅。以羊之误食而死也。花之八叶相重而无垂丝者。谓之八叠踯躅。踯躅之佳者也。花或白。鹃羊皆有之。夫踯躅其花固美矣。而不如其心之美也。其枝多屈曲。而其心直在正中。无所偏倚邪讹。故山人释子多为之杖。凡木之生。随其阴阳。其形虽直。其心卒未尝中焉。况不遂其生而形失其正者乎。松柏之有端操者。犹且不免。而惟踯躅独全其心之正何哉。有或生于高峯邃壑纡谷危崖荒林之中者。为石所制。为树木所拥郁。为藤葛所缚束。为苔藓所啮蚀。卒风雷雨雪霜之所阅历。不知其几年岁矣。其形鳞𭽲疣瘤。碑礧轮囷。踯躅诘屈。咫尺往还。盖病乎不快之甚者也。而其心终不移。亦异哉。心苟得其中正。则形何足论。其形之如彼。而其心之如此。尤见其难矣哉。山人释子亦穷者也。故必以是为杖。其自警之意乎。

[编辑]

楙其味酸。酸木之正味也。其花青。青木之正色也。火干则香。说于其所生也。以铅霜涂之则无酸。丧于其所为克也。故楙为木之正。夫木有木之木。有火之木。有土之木。有金之木。有水之木。有木火土之木。有水火土金之木。有木火土金水之木。十分而有彼此五分者。有彼九分而此一分者。有此九分而彼一分者。盖五行之气。杂糅迭荡。变转流行而成物也。物之所得。自有偏全多小之分数耳。木遇金则绝。金固木之忌。而其生也。亦能和而成焉。葱薤姜之类。皆得于金者也。故味辛。辛者金之味也。且山中。有葱下必有银。有薤下必有金。有姜下必有铜锡。

芍药

[编辑]

古人贵实而不贵华。故梅之美花而不得以花见穪。尝以味载于书。以实咏于诗而已。馀可知矣。芍药特以其名将离。又名可离。古人相离。赠之以志离焉。故百花之中。芍药名㝡古。而其佳品。唐后人造成者多。如太平记所云鸡矢和土以培。美淡红悉成红者是也。牧丹亦然。

樱桃

[编辑]

樱桃尔雅为稧荆桃。礼记为含桃。以为莺鸟所含也。俗号移徙乐。凡物莫不安土而乐。故惟樱移之则喜而茂。久而不移则老且无子何哉。樱性甚热。先百果而成。在三月末四月初已熟。是得正阳之气者。而阳本动。樱好迁动性也。夫木之雠金也。木之根。最恶见日也。而倭地有木曰苏铁。少衰则以铁乱剌。曝于屋上数日而种之甚茂。是亦性也。故养物之道。莫如因其性也。

牧丹

[编辑]

草木之生于水陆者。其大小美恶不同。而莫不各有一能之可用。有以味者。有以臭者。有其德可尚者。有其才可以疗疾病者。而若牧丹其味无可论。其臭不足以来蜂蝶。其德无莲之清兰之幽梅之淡素菊之坚正。其根能治血病。而本草曰。生山中单叶者佳。而所谓姚魏绣球玉楼禁苑之名最著者。亦不与之彼。世之人引而尊之。为百花之王者何欤。考诸古之文字。易之取象于草木非一。诗之记草木名甚多。而牧丹犹未得一见取焉。于此可以知古今人所好之不同也。

风牧丹

[编辑]

风牧丹蔓生者也。花形如画角而色朱黄。其蔓施于巨松。回转纡缭。束之甚固。松不能解脱。而癕肿凹陷。至没其蔓焉。噫。蔓与松。其大小强弱之不相当固远矣。而蔓之束之也不以强。松亦不自知为其束而然尔。是非时日之故也。故渐之不可不察。有如是夫。

槿

[编辑]

槿舜也。以卉物之微。得与圣人同其号。非幸也欤。古之爱其人而美其容者。必比之舜。诗之颜如舜英是也。夫子生父名之。而舜不得于父。则果谁爱而美之。以有此名耶。当其耕渔相让。所居成都之日也。人之从之者。美而名之耶。夫父子之爱。出于性也。瞽叟虽顽。而初未尝无是性焉。特以溺于后妻之甚而牿之尔。如舜之生。则其爱之何尝不深。爱之既深。则其美之又何尝不如舜英乎。然则舜之名。匪得于人。而乃瞽叟之所锡也。

眠来

[编辑]

眠来花淡红。叶多岐街。茎甚苦。而烂烹浸宿一二日。则味极佳。然多食则睡倒。不能强起。夫人生于世。虽得百岁。百岁之间。昼则起。夜则睡。睡之时居半。方其睡也。九窍混沌。四体委顿。冥然无少知觉运动。是虽生而与死何尝异乎。然则人寿百岁。可谓生者不过五十岁。五十岁之间。幼而十岁以前。颛蒙不足有为。老而八九十以后。耄倦不能有为。可有为之时。果馀几岁哉。有或终宵沉眠。昼以继之者。其馀岁将无几矣。嗟呼。人之有眠。若天之有阴有夜有秋冬。虽不可废者。而何苦强食草茎以益之乎。故余遇眠来之草。常不喜焉。而以其适生于园中。亦不必除云。

百合

[编辑]

百合其根百片累合而生。故名百合。取根烂熟则味甚醇厚。救荒良材也。有三种。一叶细花红白色。一叶大茎长。根麤花白。宜入药。一花黄有黑斑。叶间有黑子。不堪为药。养老书云肥地熟㔉。春中取根。劈取瓣如种蒜。加粪灌水。苗出锄四边。令绝无草。畦干即灌。三年后其大如拳。若取子种之。一年以后二年以来始生。而不如种瓣。四夷志云都播国人。不知耕稼。多百合以为粮。

石榴

[编辑]

榴本出于安石。故有石之名。而性亦喜石。种榴者。必置召于根及枝间。则无狂花作实。大而多矣。余尝观榴之实。外刚而内脆。偶有所感焉。夫二五之气。清浊刚柔不齐。故物之生。飞潜动植。有万相殊。而究其原。同出于一。故动植之物。皆相类也。物之有内骨而外肉者。蠃虫是也。而果之枣梨李杏其类也。有内肉骨而外鳞羽毛者。鸟兽鱼是也。而果之榛栗桃莲其类也。有有肉而无骨者。螬蚓无壳之蜗是也。而果之杮葡萄之无核者其类也。杮有无核者。且杮三次传接则无核。葡萄一种。有全无核者。若榴者外骨而内肉。其螺蛤龟玳瑁之类欤。且植物之以实生者。其在动物类于卵生。以分接生者。在动物类于胎生。若榴者其胎生之类欤。凡草卉皆忌当午以水浇灌。而惟榴独喜何哉。鸡之于昼。鸺蝠之于夜。亦其类欤。

[编辑]

人以葵之向日。为葵之善行。而余则以为非葵之善也。乃日之德之至也。夫天之正色。冥黑而已。且天虽阳而气之积也必沉阴。运之疾也必有风。故天之气凉冷。观于中夜。可以知天之真也。天地之光明而和暖者。是日之功也。凡万物之色。必得日而成。万物之气。必遇日而舒。故草木之花叶。皆昼则开张。而夜则合缩。面阳则茂而刚。处阴则脆而不遂。生于幽谷丛林者。其枝必巧透曲出以向阳焉。日之光华惠德。呜呼盛矣。夫孰无就戴之心乎。然而葵之向日。独异乎诸物者。莫非王臣而独贒之劳也耶。

映山红

[编辑]

映山红花形与色。与倭踯躅类而差小。辉光烨然。立于山下。一山皆暎而为红。故曰暎山红。花本出于日本。而燕山君遣人船来。还至湖南左海。燕山已废矣。湖南人因得以多有之。故又曰燕山红。盖花之极佳丽者也。然而及其衰也。不肯飘谢。皆枯燥贴着于枝间。色甚麤秽。以手拂之。犹不能去焉。以昔之佳丽。何其麤秽之今至于斯耶。夫繁华荣利。可谓美矣。而及其卒之为累也。其可恶亦莫甚于繁华荣利者非耶。嗟乎天地之繁华。在于春夏。而天地且不能使春夏长存。秋冬之凋残揪缩者来之。而况于人乎。而况于物乎。是故时至而繁华荣利之来则受之。时异而繁华荣利之去。则夬然而释之可也。方其来也。辞之而犹可使之不有也。及其去也。虽欲留之而固不可得。既不可得以留而必欲留之。是昧乎天。而其苟猥鄙秽。将何如哉。吾于映山之花。深有所感焉。

玉簪

[编辑]

玉簪茎长。而茎端有花。花亦长而圆如簪。色甚白洁如玉。方其凉风至白露降。红紫之满于庭者。皆已凋歇而寂寥矣。玉簪乃蔚然而孤秀。其淡泊清素。使人终日相对而不自厌也。且翠叶葱笼。群花抽出。若贵人君子之团会于帷中。不见其人。而只见其簪头之烂然者。易曰朋盍簪。此其众欤。

冲天

[编辑]

冲天其枝叶类野棠。其花红白相间以开。或单叶或千叶。其干袅袅然长。依于树以上。树不尽则其上也无止。本乎天而亲上者非耶。噫亦异哉。

[编辑]

古人云橘渡淮为枳。然而枳与橘。初非一种也。以橘性宜于南而不宜于北。故移于北则矮弱孱劣。与枳无异。而非真变而为枳也。使枳移于南。亦能变为橘乎。且江南枳橘皆有之。此可以验矣。夫枳花不足观。有芒剌甚利。触之者必伤败。人多贱弃之。而若置之藩墙之外。足以御暴客。故天下无不可用之物也。

锦庭

[编辑]

锦庭辟蛇花也。貌犹瞿麦而色赤黄。客有见是花而叹曰。蛇戾虫也。其毒者犯于人。死不治。或怒啮草木。草木立死。人有触其死茎。犹堕指挛腕肿足为废病。而天生是花。以御其害。岂非天之厚于人者欤。余曰。子之言。不几于私天乎。五糓百果麻蚕鱼鳖马牛犬鸡之物。人之所赖以生者也。此皆天之为人而生欤。客曰。天不生是人则已。既有人而无此。则无以生。谓之天为是人而生。不亦宜乎。余曰。指其所赖以生。而遂谓之天为之而生。则人非天地。无以戴蹋以生。彼天地又谁为人而生之也。且虮虱蚤蜰。皆依人以居。食人以生。是天为虮虱蚤蜰而生人乎。且天既欲厚于人。则又何必生是蛇也。且天既欲制蛇。生此锦庭。则又何必生蛇含之草。以医蛇病乎。夫二五之气。清浊刚柔。反复参错。而物之生也。各以其所得。自相生克制和而已。天何尝用意于其间乎。客笑曰。子之言诚是而辩矣。

常山

[编辑]

常山医书云性暴悍善驱逐。能伤真气。酒浸一宿蒸熟。或炒或醋浸煮。乃可服而亦不可多用。其花细琐。如摊粟饭。故俗号粟饭。余尝与客山行。见常山花盛开。客叹曰。吾闻有面树。桄榔是也。有酒树。椰是也。有肉树。猪肉子是也。大如杯。灸而食之。美如猪肉。使是花真若粟饭。可以救山氓也。余曰。使雨旸若耕耘时。稻粱充羡。贱如在山之草木。九州山野之民。饭而有馀。为之𫗴为之粥。为之酒醴。为之糕䊗䬦糤。醉饱而歌则何如也。客曰。是岂易乎哉。余曰。花之作饭。果易乎。而余之所云。果难不可致乎。子之言诚悲矣。此可以闻于观风者故书。

冬柏

[编辑]

松柏贯四时不改。而不能荣于冬。冬柏隆冬乃发花。亦丽而繁。美哉。虽然。冬柏生于南方。移诸北则不遂。然则冬柏之志节以地也。是不如松柏之以天。而屈原橘颂。有曰受命不迁生南国。有曰深固难徙更壹志。有曰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其累累叹嗟。特以不迁为美。卒至比之伯夷。置以为像。则冬柏之不迁。亦非可喜者欤。故余之爱冬柏。固无异于松柏也。岁庚戌。余游白云山。山多冬柏。时大雪新霁。林峦皆皑皑然白。而冬柏盛发。翠叶红花。旖旎炜煌。讶喜不可言。宿一日以观。归时与山之僧约以重来矣。壬癸以来。余奔走于湖洛之间。岁行少者逾千有馀里。憧憧焉无暇寻旧约矣。后六年乙卯秋。在温阳山斋。夜梦忽到白云山。花雪之奇。依俙前日之观。而山之僧。亦皆旧与游者也。觉坐。心甚怅然。自乙卯至今又十年矣。身既未能𨓏。而梦亦不到焉。未知花之盛衰。与昔果何如也。山僧之旧与游者。存者又几何乎。余之访山与花也。将必有日。余岂食言而肥者哉。

紫薇

[编辑]

节者继而不穷之道也。人之声不节。而急声大呼则必嚘。步不节而竭气疾走。则必汗喘且僵。泽之水不节则必溃溢。府库之财不节则必竭。不节而不穷者。天下无是理也。凡花之瓣大者易谢。是不节于瓣也。莲葵牧丹芍药之类是已。且其发也。俱在于一时。是不节于发也。故寿不能以旬朔。惟紫薇瓣甚小。十其瓣。不足以敌莲葵牧丹芍药之一。故得瓣甚多。发亦未尝齐用力焉。今日一花发。明日一花发。前者欲谢。后者继之。以多多之瓣。分日日之功。岂能易穷乎。殆亦有得于节之义也。以能持红于百日。故俗号百日红。而余尝志其发之始。日以验之。逾百日而犹不穷者。又旬馀矣。

四季

[编辑]

土寄旺于四季。而花之发。有必以四季者。其得于土欤。一岁四发。常不愆时。甚信也。今人有所期于一二日之后。而或忘或违背。鲜守其信。而植物之无知觉者能焉。异哉。然而物之能然者。以其无知觉也。使小有知觉则必不能矣。夫有知觉者。惟人为㝡。故情志纷纭。计较巧细。私易以乘之。物易以夺之。不失其信者百之一。而禽兽之所知。不过通一路。故其知全。其知全则其守固。而无分携变化之端。此马信于服车。牛信于耕田。鸡信于晨。犬信于守。而然其有知者。尚有以乱之。故马或踶啮败驾。牛或奔触。鸡或失晨。犬或媚于盗。而此固百之一也。彼植物者。知觉全无。直以天地之心为心。故失其信性者。百无一焉。桐之华于三月。半夏之生于五月。菊之黄于九月。荔之出于十一月者。其信与四时同。是以著之月令。

忘忧合欢

[编辑]

古今注曰。欲蠲人之忧则赠以丹棘。丹棘忘忧也。欲蠲人之忿则赠以青裳。青裳合欢也。余与友人观书至此。友人曰。今人多不知忧。吾恐有赠以丹棘者。多不知忿。吾恐有赠以青裳者。余曰。子之言多忧与忿。吾愿以丹棘青裳赠子。友人与余。一大噱焉。

菖蒲

[编辑]

草木之生。津润皆上行。直至树末。虽至微之物亦然。菖蒲每晨。叶叶皆有水如珠颗。虽藏之室中亦然。此朱子解井之义者也。凡草木之所以生者。以水之上行也。其上之者。风之力也。余尝在湖西山斋时有风。客问于余曰。传云五日而一风。十日而一雨。雨则滋润万物。固不可逾十日而无也。风者有何尤于雨。而不可无于五日乎。曰。夫物一动一静。然后可以生。有动而无静。则物必死。有静而无动。则物亦必死。物之足在下者。其动静皆自由之。而草木之足居上矣。不能行动而常静。其动也必须于风。风之于草木。摇拂摩荡。使其津液达于枝梢。若人之舞蹈而血气调畅也。故五日而无风。则草木必将枯而死矣。盖草木之津润。皆得于水土。而水土之气。不能以继之。则有待于雨。虽十日不雨。其枯必不能如风之无于五日也。是以天之施风雨于物也。雨或十日二十日而不降。而风未尝一日无也。其曰五日一风者。风之有迹者乎。曰。然则菖蒲之水珠。必生于晨何也。疑若不待风雨而有以时者然。曰然。草木之气升降。固有时也。一岁而春夏升秋冬降。一日而晨升昏降。故用材者必俟其降而伐之。取于升之时者。水多不坚。且有蛀随其升降。其津润有多少。而其鼓而升之者风也。客唯唯而退。

山茱萸

[编辑]

山茱萸花黄子赤。秋仲子熟。子熟即结蕾蓓。历秋与冬。及春花发。诗云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盖卉木至秋。皆谢其英华。弃其茎叶。敛其津液。以归保于根。而其弱者犹不能支。莫不靡然而死。况于大冬之至也。虐风严霜霰雪之摧败残伤者交集乎。茱萸能潜静坚忍。得全其生意于一片蕾蓓之中。以俟百有馀日之远何哉。观夫鸡之伏也。不啄而不知饥。不饮而不知渴。狌狸在前而不知畏。坐若痴焉。视若凝焉。一致其精神志气于卵焉。以莲子之至坚者。置其窠中。亦能感而抽萌。此非诚之至乎。故圣人取以名卦中孚是也。然则茱萸之蕾蓓亦诚也。

无名

[编辑]

园之花无名者多。夫物不能自名而人名之。花既无名。则吾名之可也。而又何必名乎。人之于物。非爱其名也。爱之者在于名之外。人爱食。岂以食之名可爱也耶。爱衣岂以衣之名可爱也耶。有美脍炙于此。但当食之。食则饱而已。何伤乎不知某鱼之肉。有轻裘于此。但当衣之。衣则暖而已。何伤乎不知某兽之皮。吾于花。既得其可爱者矣。何伤乎不知花之名乎。苟无可爱者。固不足名之也。有可爱者而苟既得之。又不必名之也。名者出于欲别者也。如欲别之。无非名也。以形而长短大小。无非名也。以色而青黄赤白。无非名也。以地而东西南北。无非名也。在近而曰此。此亦名也。在远而曰彼。彼亦名也。无名而曰无名。无名亦名也。何尝复为之名。以求侈美也哉。昔楚有渔父。楚人爱之。作之祠。配屈大夫。渔父之名。果谁也。屈大夫尝作辞以自赞其名字。而曰正则。曰灵均。屈大夫之名诚美矣。而渔夫无名。直以渔号渔。贱穪也。而得与屈大夫之名。并传于百世之下。乌在乎其名。名固美之可也。贱之可也。有之可也。无之可也。可以美可以贱。则不必思乎美。可以有可以无。则无之固可也。或曰。花未始无名也。子独不知而谓之无名可乎。余曰。无而无者无也。不知而无者亦无也。渔父亦非素无名者。而渔父楚人也。则楚人固宜知其名矣。然而楚人之于渔父。其爱不在于名。故传其可爱者。而不传其名。名固知之而犹且不有。况不知而必欲有之乎。

[编辑]

䈽竹东人方言王竹也。甘竹方言臣竹也。苦竹黑干者也。粉竹节有白粉者也。佛竹阇梨之歌。岩前十方春者也。皆余园之有也。昔王子猷呼竹为君。戴凯之访竹族甚悉以谱之。二人者于竹。可谓爱矣。然不言培植之道。是爱而不知养之者也。固不如余之所以爱矣。夫竹有牝牡。自根上第一枝观之。独枝者为牡。双枝者是牝。而牝者多笋。种竹必先择其牝焉。竹于方喜西南。故作田宜于园中东北隅。移种宜取其西南引根。梦溪忘怀录云。种竹但林外取向阳者。向北而栽。盖根无不向南也。竹谚云。多留宿土。记取南枝竹于土喜黄白而软者。故竹不旺则以黄白软土培之。笋必繁迸。竹于时喜二月初二。三月初三。是竹之本命日也。又喜五月十三。是竹之醉日也。又谓之竹迷日。又喜辰日。学古录云。自二月至五月辰日。皆可移。又喜雨阴。谚云栽竹无时。雨下便移。永嘉月览云。但连阴中种之皆活。竹于粪喜乾马粪。喜稻麦糠。而二糠各自粪之。不可和杂。竹于物喜牛及猫狸。故欲盛竹者。宜于竹林中宰牛。宜埋大猫于根下。欲引笋者。宜隔篱而埋狸或猫。竹之种也。宜深坑浅种。永嘉录云。令坑深三尺许。覆土厚五寸。粪以糠。月庵种法云。深阔掘沟。以乾马粪和细泥。塡高二尺许。无马粪。碎糠亦可。夏月稀冬月稠。然后种之。亦须土松浅种。不可增土于株上。宜无留茎。留茎则被风动摇。不能滋茂。必去根一尺馀截之。埋令露头。固欲留茎则作架以缚。而惟五月种者犹佳。宜去初笋。笋生之年。践杀之。明年转大。又践杀之。又明年长之。可见一抽数丈矣。竹忌有水处。若水浇则淹死。尤恶洗面肥水。忌锄头打泥。一打则一年笋不生。二打则二年笋不生。又忌脚踏。脚踏则笋不生。必用杵筑。忌皂角油麻。琐碎录云。堆聚皂角刺埋土中。取油麻梗缚。成小把埋之。皆可障笋。夫去其可忌者与其可喜者。则无物不遂。岂特竹乎哉。竹有花作实辄枯。一竿如此。举林传染。宜择其大者之一。截去根上三尺许。通其节。以粪实之则止。竹既成。将伐之。宜留地上三四节而伐之。竹之樾一年必朽一节。若不留一节。根朽而断矣。余方记花而竹非花也。然而余之爱竹。非花可比。故记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