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山水记
昌平山水记 作者:顾炎武 明末清初 |
昆山顾炎武宁人著。又见《昌平山水记 (全二卷)》。 |
卷上
[编辑]京师九门,其西北曰德胜门,元之健德门也。洪武元年九月,大将军徐达改今名。
出门八里为土城,元旧也。正统十四年十月己未,也先奉上皇车驾登土城,以通政司左参议王复为右通政,中书舍人赵荣为太常寺少乡出见上皇于土城,即此地也。
又二十里为清河,其水出玉泉山,分流而北,迳此;又东会于沙河,入于白河。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秃坚帖木儿以兵向阙,驻于清河,索石丞相搠思、监资正院使朴不花二人。帝不得已,执而畀之。其兵乃退。即此地也。有石桥跨其上,永乐中建。宣德五年二月乙未,上奉皇太后谒长陵、献陵,上躬櫜鞬骑导皇太后辇至清河桥,下骑扶辇,既度桥,上复乘骑。郊甸之民夹道罗拜,皆称万岁。
又十二里有元福宫,宏治十七年建。俗呼为回龙观。又十八里为沙河店。店南有水,出昌平州西南五十里龙泉寺,合西山诸泉东流为南沙河,有桥曰安济。店北有水,出昌平州西南四家庄,迳双塔村,东流为北沙河,有桥曰朝宗。二桥正统十三年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寿建。二水至店东南窦家庄而合。又东南至通州界入白河。汉书,军都有湿馀水,东至潞,南入沽,即此水也。店在二水之闲今尚有居民百馀家。先是车驾北征及上陵,多驻沙河。有文皇帝行宫遗址。正统时为水所坏。嘉靖十六年三月丁未,上驻跸沙河,礼部尚书严嵩言此为车驾谒陵之路,南北道里适均,且居庸、白羊近在西北,边防尤切,宜修复行宫筑城环之,设官戍守,从之。十七年五月,始于沙河店之东建行宫。十九年正月,城之,名曰巩华。南北径二里,东西径二里。门四:南曰拱京,制如午门,北曰展思,东曰镇辽,西曰威漠。行宫在城之中,先以勲臣若都督守之。二十八年,改副总兵,后改守备。有分守公署奠靖所及营房五百闲,今圯,惟行宫存。
又二十里为昌平州,州故永安城也。正统中,调长、献、景三陵卫于中东西三山口及东西二营地方驻札以护陵寝。及土木之难,明年景泰元年,于昌平县之东八里筑城,徙卫于内,名曰永安。三年,幷昌平县徙焉。合之东西二门及城中大桥,故南门遗迹也。其后续设陵卫益多,仍于城南复筑一城连之,今之南门是也。乃去旧城南面砖石而合为一,周一十里二十四步。州治在旧城内大街西,先为顺天府昌平县。正德元年,南京吏部尚书林瀚言:“陵寝所在,岁三大祭,钦遣百官陪祀,及帝后忌辰、岁暮正旦,并遣驸马诣陵,县小民贫,供亿烦苦,请改为州;以密云、顺义、怀柔三县隶之,助其力役,凡有科泒差徭及养马之类,悉皆优免。”从之。未几复降为县。八年,县丞张怀复奏,始定为州,以密云、顺义、怀柔三县属焉,仍隶顺天府。
天寿山在州北一十八里。永乐五年七月乙卯,皇后徐氏崩,上命礼部尚书赵羾以明地理者廖均乡等往,择地得吉于昌平县东黄土山。及车驾临视,封其山为天寿山,以七年五月己卯作长陵。十一年正月成,仁孝皇后梓宫自南京至,二月丙寅葬。二十二年七月辛卯,上崩于榆木川,十二月庚申葬。自是列圣因之,皆兆于长陵之左右而同为一域焉。
自州西门而北六里至陵下,有白石坊一座五架,又北有石桥三空,又二里至大红门,门三道,东西二角门,门外东西各有碑,刻曰: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入门一里有碑亭,重檐四出陛,中有穹碑,高三丈馀,龙头龟趺,题曰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仁宗皇帝御制文也。亭外四隅有石柱四,俱刻交龙环之,共东有行宫,今亡。又前可二里为棂星门,门三道,俗名龙凤门。门之前有石人十二:四勲臣、四文臣、四武臣。石兽二十四:四马、四麒麟、四象、四橐驼、四獬豸、四狮子,各二立二蹲,近者立,远者蹲。石柱二,刻云气,并夹侍神路之旁,迤逦而南,以接乎碑亭。碑文后书“洪熙元年四月十七日,小子嗣皇帝某谨述。”盖文成而碑未立。宣德十年四月辛酉,修长陵、献陵,始置石人、石马等于御道东西。十月己酉,建长陵神功圣德碑,是时仁孝皇后之葬二十有三年,太宗文皇帝之葬亦十有一年矣。然而始立者,重民力也。棂星门北一里半为山坡,坡西少南有旧行宫,今存土垣一周。坡北一里有石桥五空,又北二百步有大石桥七空,大石桥东北一里许有新行宫,宫有感思殿,今亡。宫东南有工部厂及内监公署,今并亡。大石桥正北二里有石桥五空,又二里至长陵殿门神道,自嘉靖十五年世宗谒陵,始命以石甃,今稍残缺。自大红门以内,苍松翠柏无虑数十万株,今翦伐尽矣。
长陵在天寿山中峰之下,门三道,东西二角门,门内东神厨五闲、西神库五闲,厨前有碑亭一座,南向,内有碑,龙头龟趺,无字重门三道,榜曰祾恩门。东西二小角门,门内有神帛炉东西各一。其上为享殿,榜曰祾恩殿,九闲重檐,中四柱饰以金莲,馀皆髤漆。阶三道,中一道为神路,中平外墄,其平刻为龙形,东西二道皆墄。有白石栏三层,东西皆有级,执事所上也。两庑各十五闲。殿后为门三道。又进为白石坊一座,又进为石台,其上炉一,花甁烛台各二,皆白石。又前为宝城,城下有甬道,内为黄琉璃屏一座,旁有级分东西上,折而南,是为明楼,重檐四出陛,前俯享殿,后接宝城,上有榜曰长陵。中有大碑一,上画曰大明,用篆;下书曰成祖文皇帝之陵,用隶。字大径尺,以金填之。碑用朱漆,栏画云气,碑头交龙方趺。宝城周围二里。城之内下有水沟,自殿门左右缭以周垣,属之宝城,旧有树,今亡。
献陵在天寿山西峰之下,距长陵西少北一里。自北五空桥北三十馀步分西为献陵神路,至殿门可二里。有碑亭一座,重檐四出陛,内有碑,龙头龟跌,无字。亭南有小桥,门三道,榜曰祾恩门。无角门,殿五闲单檐,柱皆朱漆,直椽,阶三道,其平刻为云花,石栏一层,东西有级,两庑各五闲,馀如长陵。殿有后门,为短檐属之垣,垣有门。垣后有土山,曰玉案山,故辟神路于殿西。玉案山之石有小桥,前数步又一小桥,跨沟水,沟水自陵东来过桥下,会于北五空桥。山后桥三道,皆一空。又进为门三道,并如长陵,而高广杀之。甬道平宝城,小冡半填,榜曰献陵,碑曰大明仁宗昭皇帝之陵。馀并如长陵。山之前门及殿,山之后门乃宝城各为一周垣,旧有树,今亡。十二陵制,献陵最朴,景陵次之。洪熙元年五月辛巳上疾大渐,遗诏有曰:“朕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是日上崩,皇太子即皇帝位。及营仁宗皇帝山陵,上谕尚书蹇义、夏原吉等曰:“国家以四海之富,葬其亲,岂惜劳费?然古之帝王皆从俭制,孝子思保其亲之体魄于久远者,亦不欲厚葬。秦汉之事足为明鉴,况皇考遗诏,天下所共知。今建山陵,予以为宜遵先志。乡等之意如何?”义等对曰:“圣见高远,发于孝思,诚万世之利。”于是命成山侯王通、工部尚书黄福总其事,其制度皆上所规画也。
景陵在天寿山东峰之下,距长陵东少北一里半。自北五空桥南数步,分东为景陵神路,至殿门三里。碑亭门庑如献陵,殿五闲重檐阶三道,其平刻为龙形,殿有后门,不属垣,殿后门三道,并如献陵。甬道平宝城,长而狭,榜曰景陵,碑曰大明宣宗章皇帝之陵。周垣如长陵,宝城前有树十五株,冡上一株。
裕陵在石门山,距献陵西三里。自献陵碑亭前分西为裕陵神路。路有小石桥,碑亭北有桥三道,皆一空,平刻云花,殿无后门。榜曰裕陵,碑曰大明英宗睿皇帝之陵。馀并如景陵。宝城如献陵,垣内及冡上树一百六七十株。
茂陵在聚宝山,距裕陵西一里。自裕陵碑亭前分西为茂陵神路。路有石桥一空,制如裕陵。榜曰茂陵,碑曰大明宪宗纯皇帝之陵。垣内外及冡上树千馀株。十二陵惟茂陵独完,他陵或仅存御榻,茂陵则簨虡之属,犹有存者。
泰陵在史家山,距茂陵西少北二里。自茂陵碑亭前分西为泰陵神路。路有石桥五空,贤庄、庾岭二水迳焉。碑亭北有桥三道,皆一空,制如茂陵。榜曰泰陵,碑曰大明孝宗敬皇帝之陵。垣内及冡上树百馀株。殿上存御座、御案、御榻各一,承尘皆五色花板,多残缺,而荗陵、泰陵完焉。
康陵在全岭山,距泰陵西南二里。自泰陵桥下分,西南为康陵神路。山势至此折而南,故康陵东向,路有石桥五空,锥石口水迳焉,今圯又前有石桥三空,制如泰陵。榜曰康陵,碑曰大明武宗毅皇帝之陵。明楼为贼所焚,垣内外树二三百株。
永陵在十八道岭,嘉靖十五年改名为阳翠岭,距长陵东南三里。自七空桥北百馀步分,东为永陵神路。长三里,有石桥一空,有碑亭一座如献陵,而崇钜过之。碑亭南有石桥三道,皆一空,门二道,门内东神厨五闲、西神库五闲,重门三道,东西二小角门,又进复有重门三道,馀以石栏,累级而上,方至中墀。殿七闲两庑各九闲,其平刻左龙右凤,石栏二层,馀悉如长陵。殿后有门,两旁有垣,垣各有门,明楼无甬道,东西为白石门,曲折而上,楼之三面皆为城堞。榜曰水陵,碑曰大明世宗肃皇帝之陵。享殿、明楼皆以文石为砌,壮丽精致,孝、长二陵不及也。宝城前东西垣各为一门,门外为东西长街,而设重垣于外。垣凡三周,皆属之宝城,其规制特大,云旧有树,今亡。
昭陵在文峪山,距长陵西南四里。自七空桥北二百许步分西为昭陵神路,长四里。路有石桥五空,德胜口水迳焉。又西有石桥一空,今圮。陵东向,碑亭西有桥三道,皆一空,馀如康陵。榜曰昭陵,碑曰大明穆宗庄皇帝之陵。明楼为贼所焚,树亡。
定陵在大峪山,距昭陵北一里。自昭陵五空桥东二百步分北为定陵神路,长三里。路有石桥三空。陵东向,碑亭东有桥三道,皆一空,制如永陵。其不同者门内神厨库各三闲两庑各十闲三重门旁各有墙,墙有门,不升降中门之级,殿后有石栏一层,而宝城从左右上。榜曰定陵,碑曰大明神宗显皇帝之陵。殿庑门为贼所焚,树亡。
庆陵在天寿山西峰之右,距献陵西少北一里。自裕陵神路小石桥下分东北为庆陵神路,长二十馀步。有桥一道,一空,制如献陵。平刻龙凤,殿柱饰以金莲,殿无后门。殿后缭以垣门一道,门北有桥三道,皆一空,其水自殿西下,殿门西又有一小桥,为行者所繇。殿北过桥,有土冈,自东而来,至神路而止,冈后周垣门三道,如献陵。宝城东西直上,至中复为甬道而入。榜曰庆陵,碑曰大明光宗贞皇帝之陵。殿门前及垣内树四五百株。
德陵在檀子峪,距永陵东北一里。自永陵碑亭前分北为德陵神路。陵西南向,碑亭前有桥三道,皆一空,制如景陵。平刻龙凤,殿柱饰以金莲,殿无后门。榜曰德陵,碑曰大明熹宗悊皇帝之陵。树亡。凡殿楼门亭俱黄瓦。
十一陵皆一帝一后合葬,有继立为后而祔葬者,有追尊所生为后而祔葬者。仁孝文皇后徐氏葬长陵,诚孝昭皇后张氏葬献陵,孝恭章皇后孙氏葬景陵,孝庄睿皇后钱氏葬裕陵,孝贞纯皇后王氏葬茂陵,孝康敬皇后张氏葬泰陵,孝静毅皇后夏氏葬康陵,孝洁肃皇后陈氏葬永陵,孝懿庄皇后李氏葬昭陵,孝端显皇后王氏葬定陵,孝元贞皇后郭氏葬庆陵。孝烈皇后方氏祔葬永陵,孝安皇后陈氏祔葬昭陵,继后也。孝肃皇后周氏祔葬裕陵,宪宗母也,孝穆皇后纪氏、孝惠皇后邵氏袝葬茂陵,孝宗母、睿宗母也,孝恪皇后杜氏袝葬永陵,穆宗母也,孝定皇后李氏袝葬昭陵,神宗母也,孝靖皇后王氏袝葬定陵,光宗母也,孝和皇后王氏、孝纯皇后刘氏袝葬庆陵,熹宗母、大行皇帝母也。而熹庙懿安皇后张氏不知所终,事莫得而详焉。
宫人从葬之令,至英宗始除。故长陵有东西二井,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西向,西井在定陵西北,东向。并重门,门三道,殿三闲,两庑各三闲,绿瓦周垣。《会典》言长陵十六妃从葬,位号不具。其曰井者,盖不隧道而直下,故谓之井尔。或言《越绝书》有禹井,井者法也,禹葬以法度,不烦人众。当日命名之意,岂有取于此与!自英宗既止宫人从葬,于是妃墓始名,或在陵山之内,或在他山。其在陵山内者,则自昭陵之左,九龙池上南行二里许为苏山,有万贵妃之墓,宪宗妃也,制如二井,东向。又南为银钱山,有郑贵妃暨二李、刘、周四妃之墓,神宗妃也,制如二井,南向,今毁。又南为袄儿峪,有四妃、二太子墓,巾阎妃、王妃,左马妃,次左冲哀太子,右杨妃,次右庄敬太子,世宗妃太子也。又南为悼陵,制如二井,东南向,孝洁皇后陈氏,初谥悼灵,葬此。世宗崩,迁永陵,而其封兆尚存,旁有沈、文、卢三妃之葬,至今犹曰悼陵,云有神宫监。
悼陵之东为鹿马山,有田贵妃之墓,大行皇帝妃也。大行皇帝御宇之日,未卜山陵,田妃薨,葬此,在悼陵之下,南距西山口一里馀。遣工部左侍郎陈必谦等营建,未毕而都城失守。贼以大行皇帝、大行皇后周氏梓宫至昌平,州之士民率钱募夫葬之田妃墓内,后田妃于右,帝居中,后居左,以田妃之椁为帝椁,斩蓬藋而封之。后乃建碑亭,前后各一座,门三道,殿三闲无陛,两庑各三闲有周垣,而规制狭小,曾不及东西井之闳深。昔宋之南渡,会稽诸陵皆曰欑宫,实陵而名不以陵。春秋之法,君杀贼不讨不书葬,实葬而名未葬。今之言陵者名也,未葬者实也,实未葬而名葬,臣子之义所不敢出也。故从其实而书之也。门外右为司礼监太监王承恩墓,以从死袝焉。
恭让章皇后胡氏别葬金山,门三道二重,殿五闲两庑周垣,碑无字。恭仁康定景皇帝、贞惠安和景皇后江氏别葬金山,门三道三重,殿五闲,周垣,门内有碑亭一座,碑曰大明恭仁康定景皇帝之陵,世宗、神宗皆尝谒焉。其妃嫔、太子、诸王、公主之葬西山者,以百数。自沙河而南三十里红石口入山,陵冡相望,皆在京师西直门外三十馀里之内,以其不隶于昌平,故不载。
其隶昌平者,则东山口迤东有刘惠妃之墓,英宗妃也。又东八里绵山有蕲献王、滕怀王之墓,仁宗子也。
凡陵及妃嫔、太子诸王之葬及上所御殿,其外垣皆涂以红。
十二陵各有宰牲亭,在祾恩门之左,西向,厅五闲厢各三闲亭一座,有血池,外有周垣黄瓦。唯长陵止一亭,无厅厢,而长陵门右别有具服殿五闲,东向,有周垣,垣南有白石槽五,方而长,名曰雀池,贮水以饮雀。
十二陵各有祠祭署,在宰牲亭左,各有朝房,在陵下或左或右。
十二陵各有神宫监,在陵下,或左或右,有重门厅室,内臣居之。永、昭、定、庆四陵多至三百馀闲,设内守备太监一人,神宫监掌印太监十二人。
十二陵各有神马房,各有果园,其十二榛厂则分置在他县。
十二陵各有卫;卫各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主率领军士防护陵寝。其公署皆在州城中。嘉靖二十九年,以四千人立永安营,三千人立巩华营,无事在州教场操演,有警赴各隘口把截。
凡祭,清明、中元、冬至以太牢,固初遣太子、亲王,其后遣大臣行礼,文武衙门堂上官各一人,属官各一人,分诣陪祭。忌辰及圣节、正旦、孟冬亦遣官行礼,止用香烛酒果,无帛,不陪祭。嘉靖十五年,改命春以清明,秋以霜降,遣官行礼,各陪祭。中元、冬至遣官行礼,不陪祭。岁凡四大祭、三小祭云仁、宣、英、武、世、穆、神七宗之朝,车驾亲谒山陵,勲戚、文武大臣、百司扈从。
环山凡十口,自大红门东三里曰中山口。又东北六里曰东山口,距州东门八里,有楼,南北二座,三层。有松园,方广数里,皆松桧,无一杂木。嘉靖中,俺答之犯,我兵伏林中,竟不得逞而去,今尽矣。又北而西十里曰老君堂口,距景陵北二里,上有老君堂三闲。又西十五里曰贤庄口,距泰陵北五里。又西三里曰灰岭口,守备一人守之。又西南十二里曰锥石口,距康陵东北二里。三口并有垣,有水门。崇祯九年,昌平之陷,自此入也。又南十二里曰雁子口,距康陵西北三里。又西南三里曰德胜口,距九龙池四里,有垣有水门。又东南十里曰西山口,距悼陵南二里,有小红门,距州西门八里。又东二里曰榨子口,距大红门三里。凡口皆有垣,陵后通黄花城,自老君堂口至黄花城四十里。嘉靖十六年三月壬辰,命塞天寿山东西通黄花镇路口。
东山口内一里水中闲有小山曰平台,山圆秀,成祖尝驻跸焉。嘉靖十五年,上命作亭于上,名曰圣迹。十七年四月壬子,上幸平台山祀成祖文皇帝于亭中。亭形圆,以白石为栏,盘旋数十级而上,御题圣迹二字,今毁。当口一小山曰影山。
东山口内北三四里有蟒山。
中山口北一里有仙人洞,洞在山麓,可容二百许人。洞口向东,从石梯而下,石皆倒垂奇怪,下为平地。洞内西北有一门,皆石槎牙而成,近门上有一大石钟下悬,长数尺。门之内,少入转而南,见有石罅如夹道,中深黑不敢入。
西山口西四里有虎峪山,又三里有大虎峪山。
德胜口西三里有沟沟岩有上中下三岩土人呼为石梯,深险可避兵。其水则一自老君堂来,迳长陵前而西,又东至七空桥。一自灰岭口,一自贤庄口,合而下泰陵桥。一自锥石口下康陵桥,至泰陵桥南数十步而合,下定陵桥东至七空桥。一自德胜口来,迳昭陵桥东下七空桥,总为一流,出东山口,至巩华城东北入沙河。而九龙池在昭陵西南,于山崖下凿石为龙头,泉出其吻,潴而为池。上有粹泽亭,中一闲旁各三闲,门二道,东向,缭以周垣,为车驾谒陵事毕临幸之所。嘉靖十五年,世宗所敕建也。峭壁清流,茂林幽馆,今存者惟垣壁而已。
老君堂东北有长春亭三闲,东西厢各三闲,以备游憩。
陵故为康家庄,长陵之东百馀步有土一邱,康老葬焉。康老者,国初以前人也。文皇帝卜斯地而作山陵也,曰:“安死者,人之同情也。”命勿去。
而东山口内二里景陵果园之旁有古槐一株,其大数十围,中空,可容十人坐,相传为燕山窦氏庄,自陵木尽而槐亦伐矣。此皆在陵山以内者也。
陵西南数十里为京师西山。嘉靖十一年三月,敕:金山、王泉山、七冈山、红石山、瓮山、香峪山皆山陵龙脉所在,母得造坟建寺,伐石烧灰。
州城之内,旧有总督兵部侍郎一人,整饬兵备山西按察司副使若佥事一人,镇守总兵官一人,标下坐营、左骑管右骑营、左车营、右车营游击各一人,天寿山守备一人,户部郎中若员外若主事一人,各有署。六部、六科、翰林院、光禄寺以陪祀至者,各有馆,而翰林馆在唐刘谏议祠之后。谏议名蕡,字去华,昌平人。太和二年,举贤良方正,对策指斥宦官,遂不第。令狐楚在兴元,牛僧孺在襄阳,皆辟为从事,待如师友,授秘书郎,为宦官所嫉,诬以罪,贬柳州司户参军,卒。昭宗时,赠右谏议大夫。元时以昌平驿官宫祺奏请,始为之立祠。《元史》“泰定二年,置谏议书院于昌平县,祀唐刘蕡”者,此也。祠本在旧县,县徙祠亦徙焉,在大成门之西。程敏政诗云“新祠门对頖池湾”。先年翰林诸公宿此者,无不追往悼今,寄情篇什。今鞠为蔬圃矣。有香帛亭在州治西,每祭设黄幄奉安祝版御香于此,太常寺馆焉。
州西八里为昌平旧县,县名始见于汉,齐悼惠王子印以昌平侯立为胶西王。光武时,宼恂至昌平,袭杀邯郸使者,夺其军。耿弇走昌平,就其父况。卢芳入朝,南及昌平。魏文帝拜田豫为乌桓校尉,持节幷护鲜单屯昌平。至《魏书》云军都县有昌平城,则已废,不为县矣。《章怀太子注》,汉故城在今幽州昌平县东南。其曰今县者,唐县,今所谓旧县也。东魏天平中复置此县。隋书云昌平县有关官,有长城。《唐书》,武德初徙突地稽部落于幽州之昌平城。《胡三省通鉴注》,城在军都关南。武后垂拱三年,骨咄禄宼昌平,即此地。《元史•木华黎传》言,师还猎于昌平,也速传言孛罗帖木儿前锋度居庸关至昌平,亦在此。景泰三年,徙永安城。今居民不满百家,而唐狄梁公祠香火特盛。岁四月朔,赛会,二三百里内人至者肩摩踵接。考之《唐书》,突厥陷赵、定纵掠而归,公为行军副元帅独以兵追之不及,又为河北道安抚大使,意其尝至此也。有碑一,元大德四年集贤学士宋渤撰文。
又西十里为龙虎台,地势高平如台,广二里,袤三里。《元史•扩廓帖木儿传》遣部将白锁住以万骑卫京师,驻于龙虎台与孛罗帖木儿战,是也。元时车驾巡幸上都,往来皆驻跸其上。成祖、宜、英二宗北征,亦驻跸于此。永乐八年二月己酉,车驾次龙虎台,遣行在太常寺少乡朱焯祭居庸山川。二十年九月丁巳,车驾次龙虎台,飨随驾将校。二十一年十二月辛巳,车驾次龙虎台,赐文武大臣及忠勇王金忠宴。宣德五年十月丁壬,车驾次龙虎台,召英国公张辅等至幄中,闲郊外民事,赐酒馔。
又西六里为居庸关南口,有城,南北二门,《魏书》谓之丁口。《常景传》都督元谭据居庸下口。《北齐书》谓之夏口,文宣纪,天保六年,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至恒州九百馀里,是也。《元史》谓之南口。自南口以上,两山壁立,中通一轨,凡四十里,始得平地,而其旁皆重岭叠嶂,蔽亏天日。《水经注》所谓山岫层深,侧道褊峡,晓禽暮兽,寒鸣相和,羁官游子,聆之者莫不伤思者也。《淮南子》云天下九塞,居庸其一。而《金史》言中都之有居庸,犹秦之崤函,蜀之剑门。山自太行山迤北至此数百里不绝。自麓至脊,皆陡峻不可登,中闲为径者八,名之曰陉,居庸其第八陉也。设关于此,不知始于何代。而《后汉书》,建武十五年徙雁门、代、上谷三郡民置常山居庸关以东。元初五年,鲜卑入上谷攻居庸关,则自汉有之矣。亦谓之西关。《三国志》,田畴乃上西关,出塞傍北山直趋朔方,是也。亦谓之军都关。《魏书》,杜洛周反于燕州,敕都督元谭西至军都关,北从卢龙塞,据此二险,以杜贼出入之路,是也。亦谓之纳款关。《唐书》,幽州昌平县西北三十五里有纳款关,即居庸故关。《通典》,古居庸关在昌平县西北,齐改为纳款,是也。其南北口之成则自元始。北口千户所属上都路龙庆州,南口千户所属大都路昌平县。史言睿宗于居庸关立南北口屯军,徼巡盗贼,各设千户所。至大四年,枢密院奏居庸关古道四十有三,军吏防守之处仅十有三,旧置千户,位轻责重,于是改千户所为万户府,分钦察、唐兀、贵赤、西域、左右、阿速诸卫军三十人,幷南北口、大和岭旧隘汉军六百九十三人屯驻,东西四十三处,立十千户所,置隆镇上万户府以统之。皇庆元年,始改为隆镇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延祐二年,又以哈儿鲁军千户所隶焉。故此关自古称为绝险。然辽之亡也,天祚以劲兵守居庸,及金兵临关,厓石自崩,戍卒压死,不战而溃。金之亡也,冶铁锢重门,布鹿角蒺藜百馀里,守以精锐,元太祖问计于札八儿,对曰:“从此而北,黑树林中有闲道,骑行可一人,臣尝过之,若勒兵衔枚以出,终夕可至。”太祖乃今札八儿轻骑前导,自暮入谷,黎明诸军已在平地,疾趋南口,金鼓之声若自天下,金人遂溃。其后元有天下,不及百年,而王禅兵入之,秃坚帖木儿兵入之,孛罗帖木儿兵入之。顷者李自成之犯阙也,下宣府,历怀来,入居庸,薄都不曾无藩篱之限。地非不险,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粮非不足也;国法不行而人心去也。自南口而上,两山之闲一水流焉,而道出其上。十五里为关城,跨水筑之。有南北二门,以参将一人、通判一人、掌印指挥一人守之。又设巡关御史一人,往来居庸、紫荆二关按视焉。有水门,宣德三年八月,命行在工部侍郎许廓修居庸关城及水门者也。城之中有过街塔,临幸北大路,累石为台如谯楼,而窽其下以通车马。上有寺名曰泰安,正统十二年赐名。下窽处刻佛像及经,有汉字,有番字。《元史》,泰定三年五月,遣指挥使兀都蛮镌西番咒语于居庸关厓石,今其刻甚多,非一时笔。而元《葛逻禄迺贤诗序》言,关北五里有敇建永明宝相寺,宫殿甚壮丽,三塔跨于通衢,车骑皆过其下者,今亡其二矣。
又八里为上闼有小城,南北二门。又七里有弹琴崃,水流石罅,声若弹琴,上有佛阁。又七里为青龙桥,道东有小堡。又三里至八达领有城,南北二门,元人所谓北口者是也,以守备一人守之。
口外地稍平衍,五里至岔道,乃有二路。一自怀来卫、保安州,历榆河、土木、鸡鸣三驿至宜府,为西路。一至延庆州、永宁卫、四海冶为北路。宣德五年十月戊寅,上巡边,驻跸岔道。己卯,猎于岔道。自南口至岔道,皆延庆卫地也。自洪武三年徙山后诸州之民于关内,而于居庸关立守御干户所,永乐二年立隆庆卫、隆庆左卫,十二年始于岔道北二十里立隆庆州,州东三十里立永宁县,十三年于岔道西一百二十里立保安州。宣德元年,徙隆庆左卫于永宁县,而关独有隆庆卫,隆庆元年,改延庆卫,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自八达岭下视居庸关,若建瓴,若窥井,故昔人谓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而岔道又八达岭之藩篱。元人于北口设兵,其得地形之便者与!此山古为军都山,后汉卢植隐居昌平军都山中,昭烈修弟子礼事之。晋段匹䃅欲拥其众徙保上谷,阻军都之险以拒未波。魏道武伐燕,遣将军封真等从东道出军都袭幽州,即此山也。汉立军都县于山之南,胡骑经军都,耿舒袭破其众斩匈奴两王,是也。亦作浑都,《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屠浑都,是也。后徙,今州东四十里,有军都村,亦曰故县址。
州境之山,其名者曰银山,在州东北六十里,石梯而上五六里名中峰,唐僧邓隐峰之所居也。山半有壁,其色似铁,世称银山铁壁云。下有法华寺,有隐峰十诗,曰白银峰,曰佛顶峰,曰古佛岩,曰说法台,曰佛觉塔,曰懿行塔,曰雪堂,曰云堂,曰茶亭,曰濛泉。金大定六年立石。
曰驻跸山,在州西二十五里,其山长而北袤凡二十里,石皆壁立,高可十馀丈,其顶皆白。山之南有栖云啸台,高二丈许,正北有石梯可上。金章宗建亭于此。旧传山下有石床石釜,今亡。
曰白浮山,在州东南一十里,有二龙潭,潭上有龙神祠。
曰汤山,在州东南三十里,有温泉可浴。《水经注》,湿水又东温泉水注之,凝即此也。其水则出自居庸关,为湿馀河,至旧县之西而伏。《水经注》云其水南流出关谓之下口,潜伏十许里,是也。又南复出,亦谓之榆河,今涸。《元史》,燕铁木儿与王禅军遇于榆河北,奋击败之,追至红桥北,因据红桥,两军阻水而阵。今州西南十二里有红桥,桥亡而名尚存。文宗为燕铁木儿建生祠于桥南,立碑纪功者也。
州西南三十里为双塔河,东流过双塔店入榆河,出州东神岭山下为神山泉,出白浮山为白浮泉。《元史》,至元二十八年都水监郭守敬奉诏兴水利,上自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而南,过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经瓮山泊至西水门入都城南,汇为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出南水门,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长一百六十四里一百四步。帝命丞相以下皆亲操畚锸,首事于二十九年之春,吿成于三十年之秋,赐名通惠河。
先是通州至大都,陆运官粮岁若干万石,方秒霖雨,驴畜死者不可胜计。至是皆罢之,以守敬兼提调通惠河漕运事,筑堰起白浮村至青龙桥,长五十馀里,以障诸水入于都城。永乐初两修之,岁夊湮废。成化七年十月,议开通惠河,命户部尚书杨鼎、工部侍即乔毅柏度,言元人旧引昌平东南山白浮泉水,往西逆流,经过山陵,恐于地理不宜。及一亩泉水经过白洋口山沟,雨水冲截,俱难导引,遂止不用。其双塔、榆河之水,今皆入于沙河。
芹城在州东三十里,有桥,桥下有水,出芹城北,南流入于沙河。水经注,芹城水出北山南,迳芹城东南注湿馀水。以此知沙河之为古湿馀水也。传写之讹,或为温水。《后汉书》,王霸为上谷太守,陈委输可从温水漕以省陆运之劳,事皆施行。
榆河驿初设于榆河,嘉靖中改附州城。其未附也,道出州城之西南,距州四十五里,有唐家岭店者,亦车驾所驻也。往者车驾北征,徐行则次唐家岭。宣德九年九月癸未,上巡边,驻跸唐家岭。正统十四年七月甲午,上亲征,驻跸唐家岭,皆以明日至龙虎台。永乐十二年三月庚寅,上亲征,次清河,辛卯,次沙河,以三日至龙虎台。二十二年四月己酉,上亲征,驻跸唐家岭,以四日至居庸关。其疾行则一日而至榆林,榆林在岔道西二十五里。永乐二十年三月戊寅,上亲征,晚次榆林,是也。而英宗皇帝回銮,以景泰元年八月乙酉,至居庸关,丙戍自安定门入居南宫。中朝迎候之礼,但遣礼部左侍即储懋至龙虎台,锦衣卫指挥佥事宗铎领轿马至居庸关,刘敬领丹陛驾至安定门内,上自迎于东安门而已。
州西四十里为白羊口城,二门,距居庸南口二十里,有水伏流。元史,白羊口千户所于昌平县东口置司。景泰元年,调涿鹿中卫后千户所官军守御,后以守备一人守之。其西南有小城曰白羊新城。
白羊北四十里为长峪城,二门,其西有小城,曰长峪新城。
长峪北二十里为横岭城,二门,守备一人守之。
长峪西北二十里为镇边城,三门,正德中建,设守御千户所,后以参将一人守之。自镇边西南二十五里至横中山为紫荆关,辖沿河口界。
州北八十里为黄花镇城,三门。元史,黄花镇千户所于昌平县东口置司者也。以参将一人、守备一人守之,景泰中,又设内官守备,嘉靖四十年革。黄化镇城直天寿山之后,为长陵元武,为京师北门,当居庸、古北二关之中,而北连四海冶,昔人所谓拥护山陵,势若肩背者也。其水曰黄花镇川,河出塞外,自二道关入口,迳渤海所、怀柔至顺义界入白河。其流九曲,俗谓之九渡河。城北有碧霞元君庙,其设石有二松,相去四五尺,而上枝樛曲相穿,遂合为一,名曰之松。其地多鼠,色如貂昌毛浅,初冬掇松实贮穴中,为岐洞贮之,多至二三十美好倍于人所收者。土人每掘取之,鼠失榛,乃槀死树上,累累相望。因幷取而食之,京师人以为美味。《国史》言,洪熙元年闰七月,守居庸关都督佥事沈清献黄鼠,上曰:“清受命守关,当练士卒,利器械,而献鼠何邪?其郤之。”城西有垣一重,曰头道关,再重曰二道关。关之西撞道口堡、鹞子峪堡、西水峪堡,堡西为八达岭。
城东三十里为渤海守御千户所,城 门,距州一百里。城北而西有擦石口堡、磨石口堡、驴鞌岭堡、大榛峪堡、南冶口堡、大长峪堡、小长峪堡。有矿洞,嘉靖三十六年封闭。
又东五里为慕田峪城,三门,守备一人字之。其东北有慕田峪堡,西有贾儿岭堡、田仙峪堡,又东为元连口,石塘路辖,自此以西皆重边,自此以东皆单边。
卷下
[编辑]州东南九十里为顺义县。隋开皇中,粟末靺鞨与高丽战不胜,厥稽部长突地稽率八部胜兵数千人,自扶馀城西北举落内附,置顺州以处之。唐武德初改燕州,会昌中改归顺州,唐末仍为顺州。统县一,曰怀柔。贞观六年置,治五柳城,改顺义县。开元四年置松汉府弹汗州,天宝元年改归化县。乾元元年复名怀柔。辽为顺州归化军,金明昌六年,改县名曰温阳。元废县,但为顺州,洪武元年改顺义县。然则今之顺义,昔之怀柔也。城周六里一百一十一步四尺,四门。唐贞观四年,以突厥突利为右卫大将军,封北平郡王,以其部落置顺州都督府,拜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帅其众治营州南之五柳戍。后唐周德威攻刘守光,拔其顺州,盖此地也。元王恽言,有唐大历五年试太子洗马郑宣力撰开元寺碑,今亡。又言,金节使刚忠王公守此州,距大元兵死节。按《金史》,王晦,字子明,泽州高平人。贞祐初,中都戒严,以户部郎中募兵得万馀人,卫送通州,粟入中都有功,以部兵守顺州,通州围急,晦攻牛栏山以解通州之围,迁翰林侍读学士。及顺州受兵,晦誓死不去,将士缒城出降,被执不屈以死。谓其爱将牛斗曰:“若能死乎?”曰:“斗蒙公见知,安忍独生?”幷见杀,赠荣禄大夫枢密副使,命有司立碑,岁时致祭,录其子汝霖为笔砚承奉。而碑已不存,今亦无知之者矣。营州左屯卫本属大宁,永乐元年移于此,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与县同城而居。城内四逵之中,有白石幢,下方上锐,每方广二丈,高三尺,又上重之八角,各高二尺馀,刻狮象海马之形,又上为十二栏千为千叶莲座,又上渐狭渐圆,中石心一圜刻佛像千尊,外石柱六各盘螭虎四距,又上竹节小棁可三尺馀,又上荷叶宝盖二尺馀。四门城楼仅与幢基址平,遥望之,层层如云中麾幢也。
县北二十里为牛栏山,山上有洞,俗言有金牛出焉,至今洞前石壁为小槽形,名曰饮牛池也。山北里许有一小山,昔有仙人骑牛来游因名灵迹山。宋王曾卜契丹事曰,顺州至檀州渐入山,牛栏当其要路也。山之东麓,潮、白二河合焉,有龙王庙。山之东南为潮河营,有城二门,把总一人守之。
东北二十五里为狐奴山,水经注,水不流曰奴,盖以山前潴泽名也。其北麓鸟道而上里许,渐阔渐平,有寺。寺后有小石城,山下有龙潭,今涸。山西南百步有汉狐奴县址。后汉王梁传,太守彭宠以梁守狐奴令。张堪传,拜渔阳太守,于狐奴开稻田八千馀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邓训传,上谷太守任兴欲诛赤沙乌桓,乌桓怨恨谋反,诏训将黎阳营兵屯狐奴,以防其变,即此县也。魏文帝黄初二年省。
西北三十里有石槽三,曰东石槽、南石槽、北石槽。《元史》,上都兵入古北口,其知枢密院事竹温台以兵掠石槽,燕铁木儿遣撒敦为先驱,以大军继其后,至石槽,敌军方炊,掩其不备,直蹂之,大军幷进,追击四十里至牛头山,馀兵奔窜,夜遣撒敦袭之,逐出古北口。牛头山盖即牛栏山也。
西北三十五里为桃山,有五峰如桃花瓣。巨石错落,,横亘数亩元上都兵进战处也。
凡山陵大工所用白石黝垩,皆取于顺义西北诸山。白河则源出塞外,自石塘岭西北入,经密云城下,历怀柔、顺义界,至灵迹山,黄花镇川河入之,至牛栏山龙王庙潮河会之,状如燕尾。金斡离不入顺州,郭药师迎战于白河败绩,即此地也。又南二十里过县东门下,至通州,为潞河,东南至直沽入海。嘉靖末,总督侍郎刘寿以密云兵将岁用粮米十五万石,悉繇通州陆运至牛栏山,费多,乃疏此河下达通州,更驾小舟转粟直抵密云,省费什七。上闻赐金币。其后河流日盛,用同知卫重鉴言,自通州径运至密云。
温榆河即昌平之榆河,下流为沙河,入顺义西南界,下至通州入潞河。顺义谓之西河,而金人名县曰温阳,以此,辽史作温渝河,本水经之湿馀河,以字相似而讹也。
大水峪河源出塞外,历怀柔、顺义界至孙家庄东北合黄花镇川河。
县境内泉源不一,皆入于白河。元至正十二年,丞相脱脱言,京畿近水地,召募江南人耕种,岁可收粟麦百万馀石,不烦海运,京师足食,从之。于是西自西山,南至保定、河闲北抵檀、顺,东至迁民镇,凡官地及元管各处屯田,悉从分司农司立法佃种,合用工价、牛具、农器、谷种给钞五百万锭,命悟良哈台乌古、孙良祯并为大司农卿。又于江南召募能种水田及修筑围堰之人各一千名为农师,降空名添设职事敕牒十二道,募农夫一百名者授正九品,二百名正八品,三百名从七品,就令管领所募之人,农夫人给钞十锭,岁乃大稔。此京东水田之利巳行于元人者也。然近京之地参错不一,有京卫屯地有陵卫屯地,有外卫屯地,有马房地,有良牧署地。而县西北板桥村有钞没太监曹吉祥地一十顷一十三亩天顺八年十月奉旨拨为宫中庄田,皇庄之设自此始。先是洪武中诏北平、山东、河南荒闲地土听民开垦,永不起科。久之则有无藉之徒指为空地,投献内官权要请为庄业者。小民失业,无所控诉。成化七年十二月,彗出天田,言者以为天田畿内之田也,宜罢庄田还之百姓。事寝不行。
县西南二十里有天柱村,三十里有苇沟村,村东临温榆河渡,渡南有长城遗迹辽史,顺州南有齐长城,城东北有华林、天柱二庄,辽建凉殿,春赏花,夏纳凉者也。齐长城,天保中所筑。宋沈括曰,幽州东北三十里有望京馆,东行少北十里馀出古长城。又二十里至中顿,又逾孙侯河,行二十里至顺州,其北平斥土厚宜稼。又东北行七十里至檀州,即此。辽史又言有曹王山,曹操驻军之地,今不得其处。而县西三十里有燕王冡。或曰,水经注所谓湿馀河在燕王陵南者也。有太子念头,而昌平东有燕丹村,年祀绵邈,罕能究焉。
后魏安乐郡故城在县西北六里。延和元年置交州,太平真君二年,罢州置郡。领县二:土垠、安巿。比齐,废土垠入安巿。后周,废安巿入密云县。隋开皇初,郡废。今为安乐庄。永乐闲拨给良牧署。按《水经注》言,湿馀水又东南流迳安乐故城西,更始使谒者韩鸿北徇,拜吴汉为安乐令,即此城也。《晋书•地道记》曰,魏封刘禅为安乐公国。土垠县有二,一在县北门外里许,一在密云县东一百里陈宫山下。又有唐南河县故城,在县东南二十五里,而军都县故城在县西三十里,盖军都之别徙者也。
州东八十里为怀柔县,洪武十三年分密云、昌平二县地立焉。城大民少,宏治中乃截其东偏而筑之,故县治在西门也。城周四里六十步,三门。嘉靖末尝设兵备佥事于此,寻罢,后以守备一人驻焉。
县东四十里为黍谷山。刘向别录,燕有黍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居之,吹律而温气至。邹子名衍,燕昭王所师,号谈天衍者也。亦谓之寒谷吴越春秋,北过寒谷是也。山有风洞,洞口风气凛烈,盛夏人不敢入,后人遂名之邹子祭风台,昔有庙,今毁。
东南三十里为丫髻山,二峰高耸,上有碧霞元君祠。天启七年,巡按御史倪文焕请建太监魏忠贤生祠于此,赐名崇功祠,未成而忠贤败。
北二十里为红螺山,山下有潭,相传潭中有二红螺,大如斗,出则光焰烛林,今不见也。《辽史》,檀州有螺山。《金史》,顺州有螺山。
西三里为石塘山,有大工则采石焉,有工部厂。
县东七里为白河,又东十五里为潮河。
州东北一百二十里为密云县,汉白檀县也。《三国志》,曹公历白檀,破乌丸于柳城。后魏皇始二年,置密云郡,治提携城,领密云、要阳、白檀三县。北齐废密云郡,反要阳、白檀二县入密云县。隋开皇十八年,以密云、燕乐二县置檀州。唐天宝元年,改密云郡。乾元元年,复为檀州。辽为檀州武威军,领密云、行唐一县,金以密云县属顺州,元复为檀州,洪武初改密云县。城周九里二百三十八步,三门。密云中卫领左右中前四千户所,与县同城而居。有总督军务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副都御史一人,整饬兵备山西按察司副使若佥事一人,户部郎中若员外若主事一人,密云左掖营、密云右掖营、密云中营、密云前营、密云后营、振武营游击各一人,密云城守备一人。万历四年,于城东复筑一城,周六里一百九十八步,是曰新城,两端连之,总督府居其中,三门。县南至京师一百三十里,而北以一坦为界,外接旃裘引弓之民,故称重地。白河逼城下,善决,而军民错居,为吏者难之。昔唐显庆中,韦机为檀州刺史,边州素无学校,机敦劝生徒,创立孔子庙,图七十二子及自古贤达,皆为之赞述。今则师儒虽设,弦诵之音无闻焉尔。
县南一十五里为密云山,一名横山,郡所以名也。石虎伐段辽,辽弃令支奔密云山,遣使诈降,而阴与慕容皝为约,皝遣舁子 扶精骑七千于密云山,虎将麻秋率众三万迎辽,为恪所袭,死者十六七。
南二十里为白檀山,县所以名也。
南三十里为隗山。唐书,密云有隗山。
东北八里为冶山,上有塔,有石洞深邃,水四时不竭。东有丱洞,昔人淘金址尚存。
北四十里为黑城川。《唐书》,檀州有镇远军,故黑城川也。
昔苏秦说燕文公以其北有枣栗之利,谓之天府。而今密云多枣,小而坚致,北人重之。正统二年,镇守都指挥陈亨以占所部枣树八百株,被劾夺俸。
自新城东北六十里为石匣城,城周四里二百六十四步三尺,四门。城西乎地有石如匣,深不可斸,故以名。其驿自会同馆东北六十里为顺义驿,七十里为密云驿,六十里为石匣驿。先置在今城南一里许,宣德四年,密云中卫奏为河水所啮,徙焉。宏治十七年筑城。隆庆三年,设协守西路副总兵一人,驻石匣,六年,设统领西路南兵游击一人,万𠪾四年,设石匣车营游击一人。
石匣之东南,渡潮河十五里为石盆峪。有龙潭,潭上石如盆形,水悬崖而下入于潭,潭外为盆,水从潭面历盆抵峡而下,数里入于潮河,有龙宅焉,其深无底。潭中有石门,水浅则见,土人曰龙所从出入也。上有庙,距县东北五十里。
石匣西南十五里为金沟村。宋王曾上契丹事曰,出燕京北门三十里至望京馆,五十里至顺州,七十里至檀州,渐入山,五十里至金沟馆。将至馆,川原平旷,谓之金沟淀自此入山,诘曲登陟,无复里堠,伹以马行计日,约九十里至古北口。今路不繇金沟,而金沟距县止四十里也。
石匣西二十里有燕乐县故城,后魏置此县,治白檀古城。唐长寿二年徙治新兴城,即此县也。在汉为虒奚县地,距今县北五十里。唐未刘守光出奔至此被擒。元天𠪾初,上都兵破古北口,留重兵屯燕乐城,以轻骑进抵桃山,燕铁木儿掩击于白狼河,追至桃山,降其众燕乐闻之自溃。白狼河在今顺义西北三十里也。
其见于史者,汉有要阳县,魏有安州方城县,唐有威武军,有三义城、横山城、米城,有大王、北来、保要、鹿固、赤城、邀虏、石子䴚七镇,有临河、黄崖二戍,辽有行唐县,今靡得而详焉。
要水源出塞外,自大小黄崖口入,西流至密云县东入潮河,俗谓之清水河。县曰要阳,以此名。
共城在县东北五十里,亦作龚城。括地志云舜流共工幽州居此城,在檀州燕乐县界。
唐檀州土贡人参麝香,而《元史》言檀州大峪锥山出铁矿至元十三年立四冶,二十五年罢檀州淘金户。先朝亦尝开采,后封闭焉。
自石匣东北征十里为腰亭铺,始入山,又十里为新开岭,又十里为老王店。金史,贞祐二年,潮河溢,漂古北口铁裹门关至老王谷者,此也。又十二里至古北口。水浅则绝潮河,水大则纡回从山顶行,故石匣至古北口计程为六十里也。宋沈括言,自金沟馆东北行,乍原乍隰,三十馀里至中顿,过顿屈折北行峡中,济滦水,通三十馀里,钩折投山隙以度。契丹时道出其西,故云然。其曰滦水,即今之潮河也。古北口城在山上,周四里三百一十步,三门。洪武十一年立守御千户所,三十年改密云后卫,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其后以参将一人守之。古北口自唐始名。《唐书》,檀州燕乐县有东军、北口二守捉。北口,长城口也。又北八百望有吐护真河,奚王牙帐也。《金史》,古北口,国言曰留斡岭。《元史》,古北口千户所于檀州北面,东口置司。唐庄宗之取幽州也,遣刘光濬克古北口。辽太祖之取山南也,先下古北口。金之灭辽,希尹大破辽兵于古北口。其取燕京也,蒲苋败宋兵于古北口。元文宗之立也。唐其势屯古北口,撒敦追上都兵于古北口。秃坚帖木儿之入也,太子出光熙门东走古北口,趋兴松。嘉靖二十九年,俺答之犯京师也,入古北口,出古北口。故中居庸山海而制其阸塞者,古北、喜峰二口焉。永乐八年正月丙子,塞古北口小关口及大关外门,仅通一人一马。
城北门外有宋杨业祠。业以雍熙中为云州观察使。契丹陷寰州,遇于雁门北陈家谷口,力战不支被擒,不食三日死,忠矣。然雁门之北口非古北口也,祠于斯者,误也。
又三里为潮河川守御千户所,有关。元史,中统二年十一月,帝亲将诸万户汉军及武卫军繇檀顺州驻潮河川者也。潮河自塞外兴州发源,入古北口,西南经密云、怀柔、至牛栏山,与白河合,其宽处可一二里。昔人斫大树倒著川中,狭处仅二三丈,以巨木为柞,其外纵横布石以限戎马。此汉郎中侯应所谓木柴僵落谿谷水门者。然水性湍急,大两则诸崖之水奔腾而下,漂木走石,当岁岁修治。又所云功费久远,不可胜计也。川之两旁筑垣立台,东台下有铁门关,为出入道,常扃钥不开。而台上有楼,总督大臣以抚赏莅焉。开外为夹墙,抚夷鱼贯而前,受赏于关下,军士列两山上,伐鼓吹角以震詟之。下有小城曰北关营,二门,而川口东南有小城曰潮河川堡,亦二门,守备一人守之。台之东西因山为城,参差曲折,千里不绝。其冲处则建空心敌台,高或三四丈,广或十四五丈。凡冲处或四五十步一台,缓处或二百步一台,每台百总一人,主杀敌;台头副二人,主辎重;五台一把总,十台一千总,皆以南兵充之。每一二里铃柝相闻为一墩,每墩军五人主暸望,每路传烽官一人,有警举烽,左右分传,数百里皆见,应速而备豫,故鲜失亡,大抵皆戚少保继光之遗画也。
其塞外重山绵亘数百里,皆中国故地,有小兴州、大兴州、宜兴县、凤州、苏武洞、野马川、三角城、猪头山、神树等地。小兴州直古北口外九十里,大兴州直曹家寨东北,距古北口可三日程。本汉女祁县地,辽为北安州兴化军兴化县,金承安五年陞为兴州宁朔军节度,领县二,曰兴化、宜兴。元州县与金同,而书化为安,史家未之详焉。中统三年十二月,割北京兴州隶开平府。洪武二年六月,命副将军常遇春、偏将军李文忠率军自三河出鹿儿岭,过会州,败元将江文清千锦川,次全宁,败元丞相也速,进攻大兴州,也速夜遁,设伏大败之,自新开岭进下开平。三年三月甲午,以永平府所属宜兴、龙二州及怀来县隶北平府。七月辛卯,以古北口山外云州、兴州隶北平府。四年罢山后诸州,徙其民于山南,及营建大宁,立兴州左右中前后五卫,实居其地。后之记载阙焉,故从边人之称曰大兴州、小兴州也。永乐元年三月,徙兴州五卫,左于玉田,右于迁安,中于良乡,前于丰润,后于三河,而故城遂废。古北口有驿,自口北出五十六里曰青松,又五十里曰古城,又六十里曰灰岭,又五十里曰滦河,又五十里曰黄屋,又六十里曰哈八,又五十里曰沈河,又四十里曰东凉亭,又五十里曰开平。洪武二十七年六月乙酉置驿,北平至开平,中路七百六十五里,十有四驿,此路是也。西路六百三十里,十有三驿,榆河、居庸是也。昔元世祖以燕为大都,开平府为上都。岁四月迤北草青驾幸上都避暑,八月草枯,则驾还大都,岁以为常。车驾多出西路居庸,而使臣之往来,则古北口亦并繇之。《元史》,中统三年闰月庚寅,顺州至开平置六驿,此路是也。四年四月,宣德至开平置驿,西路也。五月戊子,升开平府为上都,丙申,立上都马步驿,都驿也。上都以避暑故,多凉亭,有东凉亭、西凉亭、北凉亭。文宗纪言,赐东西凉亭诸军士粮钞,赵世延传言,帝猎北凉亭。而永乐二十年五月辛未,上次西凉亭,望其颓垣遗址,树木郁然,谓侍臣曰:“元氏创此,将贻子孙为不朽之图,岂计有今日哉?书曰,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况一亭乎?可以为殷监矣。”因下令禁军士斩伐树木。独所谓东凉亭者至今犹以驿名。灰岭、滦河、古城三驿并属兴州右屯卫,古城今移大喜峰口,为朵颜入贡道,馀并罢之。
大宁者,辽之中京大定府也。汉为新安平县,汉末步奚居之。幅员千里,多大山深谷。其后拓跋氏建牙于此,当饶乐河水之南,温渝河水之北。唐太宗伐高丽,驻跸于此,部帅苏支从征有功,奚长可度率众内附,为置饶乐都督府。契丹太祖建国,奚人举族臣属。圣宗尝过七金山土河之滨,南望云气有郛郭楼阙之状,因议建都。统和二十四年,五帐院进奚王牙帐地,二十五年城之,实以汉户,号曰中京大定府。宫掖、楼阁、府库、巿肆、廊庑,拟神都之制。有七金山、马盂山、双山、松山、土河。宋王曾上契丹事曰:自古北口度德胜岭,盘道数层,俗名思乡岭,八十里至新馆,过雕窠岭、偏枪岭四十里至卧如来馆,过乌滦河,东有滦州,又过黑斗岭、度云岭、芹菜岭,七十里至柳河馆,河在馆旁,西北有铁冶,又过松亭岭,甚险峻,七十里至打造部落,东南行五十里至牛山馆,八十里至鹿儿峡馆,过虾蟆岭,九十里至铁浆馆,过石子岭,自此渐出山。七十里至富谷馆,八十里至通天馆,二十里至中京大定府。城方圆才四里许,门但重屋,无筑阇之制。南门曰朱夏,门内通步廊,多坊门,又有巿楼四,曰天方、大衢、通阛、望阙。次至大同馆,其门正北曰阳德、阊阖,城西内西南隅冈上有寺,城南有园圃宴射之所。自过古北口,居人草庵板屋耕种,但无桑柘,所种皆从垄上,虞吹沙所壅。山中长松郁然,深谷中时见畜牧牛马橐驼,多青盐黄豕。
金海陵贞元元年,更为北京。元世祖至元七年,改为大宁路。自洪武初徙民山南之后,其地常为敌骑往来,而元将纳哈出尚据金山。二十年三月,命大将军宋国公冯胜等率师出松亭关,筑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城,胜遂率兵趋金山。六月,纳哈出降。九月癸未,置大宁都指挥使司。大宁中左右三卫及会州、木榆、新城等卫悉隶之。二十一年,改大宁都指挥使司为北平行都指挥使司,置大宁前后二卫。二十二年正月壬午,会宁侯张温、北平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周兴奏,大宁城周三千六十丈,五门,会州城周一千一百一十八丈,四门,富峪城周九百丈,四门,宽河城周八百一十二丈,四门,各有濠,其长深各有丈尺,创盖仓廒五百五十闲营房七千五百三十三闲六月庚子朔,置富峪、宽河二守御千户所。二十四年四月辛未,封皇子权为宁王。二十五年八月庚申,置营州后屯卫,二十六年二月壬辰,置营州中前左右四屯卫,二十八年四月甲申,改大宁左右二卫为营州左右二护卫。大宁距北平布政司八百里,自齐化门而东,历潞河、夏店、公乐、渔阳、石门、遵化六驿,共三百一十里。自遵化而北,七十里滦阳驿,又五十里富民驿,又六十里宽河城,又六十里柏山驿,又六十里会州城,又六十里季庄驿,又六十里富峪城,又七十里大宁城,而大宁东至广宁,西至开平,亦各有驿,驿设马五十匹。其屯田子粒,则二十三年十一月北平行都司奏大宁左等七卫及宽河千户所今年所收谷麦凡八十四万五百七十馀石。而三十年四月乙酉,敕谕燕王,今年屯种自东胜至开平,开平至大宁、广宁须于五月一报禾苗长养何如,七月再报结实何如,十月又报所收子粒若干,一岁三报,使朕得知边计,而屯军亦不敢怠偸又每卫并置儒学,颁经书,以广文教圣祖之垂意边方,可谓至矣。建文元年九月,燕王兵出刘家口,袭破大宁,下富峪、宽河、会州等城,以宁王及将士归北平。大宁初设,未有人民,但立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及大宁营州、兴州、会州等一十六卫。
自燕府拔之而南,遂为空城,及转战三年始下南京,而大宁已弃之,后不能复置,因徙卫于山南,而以其地畀兀良哈。然《实录》言,永乐元年十一月,命武安侯郑亨于千户寨、灰岭、庆州、神树、西马山、七渡河皆设烟墩,候望警息,新昌伯唐云领军自小兴州、大兴州东接牛岭、会州、塔山、龙山诸处屯种,北勿出会州,西勿出千户寨。又言,十九年十一月,命边将置逻骑营于古北口之北,神树之地。而宣德三年八月丁未,车驾东巡九月辛亥至石门驿喜峰口,守将奏兀良哈众万馀入宼将及宽河。壬子,上驻跸遵化,选士三千人从。乙卯,车驾出喜峰口,疾驰四十里,昧爽至宽河,击败兀良哈之众。丙辰,次冷岭,丁巳至会州,壬戍车驾发会州,次铁将军店,甲子,诏班师。是日驻跸摆山站。乙丑,次偏岭,丙寅,车驾入喜峰口。是则成宣之世,此地尚为瓯脱云。近年采木者尝至其处,言城池旧迹宛然在也。
兀良哈者,地在潢水之北,大宁边外。洪武二十二年五月辛卯,诏立泰宁福馀朵颜三卫,敕元故辽王阿札失里等曰:“覆载之闲,生民之众,天必择君以主之。天之道福善祸淫,始古至今,无有僭差。人君能上奉天道,勤政不二,则福祚无期。若怠政殃民,天必改择焉。昔者二百年前,华夷异统,势分南北,柰何宋君失政,金主不仁,天择元君,起于草野,戡定朔方,抚有中夏,混一南北。逮其后嗣不君,于是天更元运,以付于朕。自即位来,今二十馀年,尔阿札失里等知天命有归,率众来附,朕甚嘉焉。朕每于故元来归臣民,悉加优待,况尔元之亲属者乎?今特于泰宁等处立泰宁福馀朵颜三卫,以阿札失里为泰宁卫指挥使,塔宾帖木儿为指挥同知,海撒男荅奚为福馀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儿为朵颜卫指挥同知,各领所部以安畜牧。自古番人无城郭,不屋居,行则车为室,止则毡为庐,顺水草,便骑射为业。今一从本俗,俾遂其性。尔其安之。”永乐元年十一月辛卯,敕谕兀良哈部落曰:“朕承天眷,君临天下,尝遣使赍诏谕尔。尔等闻命即遣人来朝,其诚可嘉。今仍旧制设泰宁福馀朵颜三卫,俾尔等统属军民,镇守边境。旧尝设官者,列名以闻,咸复之。若头目人等前未授官,今当授者,亦第其名来闻,朕即授之,俾世居本土,安其生业。”已而三卫诸夷益求内附,畀以大宁故卫地,使为外藩。自古北口至山海关外为朵颜,自广宁前屯卫至广宁白云山外为泰宁,自白云山至开原外为福馀。岁许圣节、正旦两贡,每贡百人,繇喜峰口入。或曰,靖难兵之起,三卫夷人从战有功,故畀之。国史不书,莫可考焉。寻叛附阿鲁台。二十年七月,上亲征阿鲁台,还讨之,大败其众于屈烈儿河,斩馘无算。宣德三年九月,上出猎巡边,驻跸遵化,适其众万馀入宼上以铁骑三千逆击大破之,获首数千级。正统九年七月,兀良哈入宼发兵二十万分四道,成国公朱勇出喜峰口,左都督马谅出界岭口,兴安伯徐亨出刘家口,左都督陈怀出古北口,逾滦江,渡柳河,经大小兴州,过神树,破福馀于全宁,又破泰宁朵颜于虎头山,卤获男妇以千计,马牛羊以万计。自是三卫虽衰,而怨中国益深因通也先为乡导入宼后复谢罪入贡,国家亦抚纳,而小小为宼钞不绝。正德十年,朵颜入马兰峪,杀参将陈干。嘉靖以后时时犯边,二十九年遂诱俺答大举入塞。万历初,总兵李成梁屡击败之。时有影克兄弟八枝,约二千馀骑,在会州青城等处住牧,长昂、炒蛮、董狐狸诸夷及夷妇大小嬖、只猛、可真等号为六凶,而长昂尤黠,最为边患。其后分部散居,莫能自振,乃折而东合,实为残蓟之本焉。自昔大宁之建,东臂辽东,西肘宣府,为边敷千里,益斥狄人于漠北,而檀蓟皆在内地。大宁弃藩封,徙军卫,更于是宣、辽之路中绝,而古北、喜峰为外边;畿辅之间,骚然多事矣。自潮河川而西九十里为白马关,有城,二门,守备一人守之,有水关。其东有陈家谷堡,有水关。南有冯家谷堡。
白马关西南四十里为石塘岭,距密云四十里。城周二里一百四十五步,四门,参将一人守之。其西北有骠骑堡,有水关,白河从堡西北塞外来,经石塘岭,下密云县,其东北有石佛堡。
又南四十里为大水峪,有城,三门,游击一人、守备一人守之。其西北有西石城堡、东水峪堡,南有神堂峪堡,西南有河坊口堡、亓连口堡。亓连口南为潮河营,自潮河川而东二十里为司马台。有城,二门,提调一人守之,其东南有将军台堡。
又东四十里为曹家寨,距密云九十里。城周六里三十六步,三门,复筑新营,附城之西,二门,游击一人守之。其东有黑峪关堡、有水关,守备一人守之。南有吉家庄堡,提调一人守之。
曹家寨之东,墙子岭之北,有雾灵山。距边四十里,水经注盂广刑山也。其下为广刑水,自黑峪关入,西南流径墙子岭,西合清水河。其山高峻,有云雾蒙其上,四时不绝,上多奇花,又名万花台。山之左右,峰峦拱列,深松茂柏,内地之民多取材焉。《元史》有雾灵山伐木官;又言,文宗命西僧于雾灵山作佛事一月。而其绝顶可瞰塞内。议者谓此山错在虏中,循山南以守之,曲而难;据此山以守之,径而易。嘉靖初,巡抚都御史王大用欲通朵颜,与重赂取其山城之,不果。
曹家寨之南八十里为墙子岭,距密云七十五里。城周一里三百一步四尺,三门,参将一人、提调一人守之。有水关,水东流至石匣,南入于潮河。嘉靖四十二年俺答自此入犯;崇祯十一年总督侍郎吴阿衡死焉。其东北有磨刀峪堡、小黄崖、大黄崖堡,有水关,南有北水峪堡,又东有黄门关堡。
墙子岭南三十里为镇虏营,有新旧二城,各二门;提调一人守之。其南有熊儿峪堡、渔子山堡。
自镇虏营东南三十五里至熊儿营,为马兰路辖峨嵋山寨界。
洪武十五年九月丁卯,北平都司言,边卫之设,所以限隔内外,宜谨烽火,远斥候,控守要害,然后可以詟服宼敌,抚辑边氓。因上所辖关隘,自一片石至金水口凡二百处,请以各卫卒戍守其地,诏从之。《太祖实录》凡三修,其于大宁外边事皆略而弗详,儒臣之浅也;于内边则具书之矣。蓟镇三协之名始自嘉靖未年,以四路为一协,石塘、古北口、曹家寨、墙子岭为西协,马兰峪、松棚、喜峰口、太平寨为中协,建昌营、燕河营、石门子口、山海关为东协,而各路将之废置不常,今据崇祯二年文案录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 1449年 (提及)
- 1364年 (提及)
- 1430年 (提及)
- 1448年 (提及)
- 1537年 (提及)
- 1450年 (提及)
- 1407年 (提及)
- 1425年 (提及)
- 1435年 (提及)
- 1536年 (提及)
- 1550年 (提及)
- 1636年 (提及)
- 1532年 (提及)
- 687年 (提及)
- 1452年 (提及)
- 1410年 (提及)
- 39年 (提及)
- 118年 (提及)
- 1311年 (提及)
- 1312年 (提及)
- 1315年 (提及)
- 1428年 (提及)
- 1447年 (提及)
- 1326年 (提及)
- 1370年 (提及)
- 1426年 (提及)
- 1291年 (提及)
- 1471年 (提及)
- 1434年 (提及)
- 1414年 (提及)
- 1422年 (提及)
- 1561年 (提及)
- 1557年 (提及)
- 716年 (提及)
- 1195年 (提及)
- 221年 (提及)
- 1352年 (提及)
- 1464年 (提及)
- 1380年 (提及)
- 598年 (提及)
- 1437年 (提及)
- 1429年 (提及)
- 1276年 (提及)
- 1214年 (提及)
- 1378年 (提及)
- 1261年 (提及)
- 1200年 (提及)
- 1262年 (提及)
- 1369年 (提及)
- 1394年 (提及)
- 1006年 (提及)
- 1399年 (提及)
- 1389年 (提及)
- 1444年 (提及)
- 1515年 (提及)
- 1563年 (提及)
- 1638年 (提及)
- 1382年 (提及)
- 1629年 (提及)
-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