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晩羲集/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晩羲集

作者:梁进永
1895年
卷一

人之生。得四时之气。达而在上则其气发于政事。约而在下则其气发于风雅。所遇虽不同。而其为一气也。故上有善政则风雅得其正。风雅登歌。亦足以助发善政。此古诗之所以为教也。虽然不从此气中流出来。丽辞奇音。不过为候虫时鸟自鸣于一时者。乌足以得风雅之体也。宇万自幼不省事。已闻绫阳有晩羲先生梁公。以风雅鸣于左海。盖崛起南土。杰然为首。而畸于命途。仅至升庠。不得展布所负。则著书自娱。揔全书。风雅为十之七。今年夏。始得以卒业。向所谓约而在下。其气发于风雅者。而系之乐官。足以助发善政。鸣国盛而宣风化。郁为一代之雅乐也。盖其慈祥温雅。有得于春。条畅敷荣。有得于夏。伤时悯俗。有得于秋。隐沦深藏。有得于冬。一气流通。周匝无端。而晩年卷藏于一部羲易。凡所谓吉凶悔吝。荣辱竆通。都付之先天。我无预焉。适来适去。与时消息。此则晩羲翁而已。与早年登庸。荣通于一时。而烟消水流。不见其痕者。孰多孰寡。简兮榛苓。往往发于戯剧。而乃其宿心。则所作东汉五处士严子陵,陶渊明诸赞。可谓毕露矣。读者自能辨之。经学志随录诸文。亦多所警发。槩可传也。公之从曾孙在庆文雅夙就。收遗文为若干卷。俾宇万删定。窃料其博雅渊深。岂窾启可议。而鱼鲁显讹。附签而去。揔而为之序如此。岁辛卯孟秋。幸州奇宇万谨书。

生乎今之世。思古之人而不可见。则莫若俛首而读其书。读其书而既得其人。则莫若竱心而慕效其行事。文章者行事之一耳。比之声音笑貌。虽其亲切有不如。而精华则反有胜焉。况吾所以得古人之为人者。本由于书。书非文章而何。若是则慕效古人之行事。自不得不慕效其文章以为先路。今有舍文章与行事。而直求古人之心者。是其人必有豪杰之资明叡之识。几与古人为徒然后可也。否则空踈而夸诞者也。又有慕效古人之行事。而以文章为不暇者。是其人忠信笃实而才不及者也。至如嗤薄文章。为不足学。而甚且以为不可学者。吾不知其所操何说也。要之文章于人之所以为人则诚末矣。而生乎今之世。慕效古人则文章为本。岂有不读书而能知古人者乎。岂有读书知古人。而不知其文章者乎。惟人之才有不可强。读书好古之士。未必皆能文章。凡能文章者。皆才之过人者也。圣人复起。犹将有取于斯。而引而列之于游,夏,我,贡之后。其可以一技而薄之乎。况其不止于文章者乎。余窃有感于晩羲梁公之言。其曰诵六经章句数十万言。博涉乎洙泗。竆究乎洛闽。凡性命之原。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出而措之天下国家之故。靡不了然。两汉三唐诗文作者之流。二十四史历代之编。遍搜而广记。发为文章。以鼓以舞。盖公之自道然也。则公之志可知。公之志可知。则公之才又有以可想。士而如公。可谓能读书矣。可谓能慕效古人而为文章者矣。虽其生老湖山之间。以一进士终。未有行事之卓然可见。而负奇不遇。抗爽言于寂寞之中。以求一信于天下后世之人。不自觉其笔墨之酣饱。而快然如此。然公之所为诗文具在。世有读斯集者。庶可以斯言絜之。而又推而想像于斯集之外。以见其平生。而知公之不止于文章。则公可以无憾矣。观公自号。殆其有契于洁净精微之学。而皓首未已。其所造者远矣。而随录诸条。往往有见道之言。然平易敦朴。绝无凿空骛高之意。诗曰惟今之人。不尚有旧。此余所以感公而相其役者也。故不敢徒为侈辞以溢之。而特以公所自道者表章之。以谂于南方之学者。甲午元月。完山李建昌书于贝州居停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