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晩退轩先生遗稿/卷二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一 晩退轩先生遗稿
卷之二
作者:申应榘
1684年
附录

[编辑]

上牛溪先生书癸巳十一月

[编辑]

冬日渐寒。不审道体何如。仰虑无任。五月吴希吉上去时。修一状。并呈扇柄。而其后伏见下书凡三度。一则尹君所传。一则申谊所传。又其一。忘其传者。然皆非答书。必知吴君之沈滞也。七月闻驾到京城。专人驰候。则旌旆已发。未呈鄙状而回。厥后又欲直送海西。而以天兵支供。官人四散奔走。以此迁延。今始遂意。不敏之罪。乌得免乎。小生忝冒邑宰。不能建一事。便文自营。徒窃廪食。每自惟念。愧惧日深。且以今形势观之。虽以智者。亦无奈何。凡百贡赋。不减常数。逐日催督。闾里常喧。岭南军粮。又专责于此道。终年调发。民不堪命。流离相继。村落一空。又且使命太繁。号令纷错。各欲主张。侵扰列邑。其间循私害公之事。有不可胜言。患失之辈。畏触气焰。惟务承奉。不恤民弊。哀此民类。何以为生。大抵朝廷无人。庙筭颠倒。致此许多患害。而又不以为意。必使焦枯残灭而后已。今日亡国者。非倭贼也。实此辈也。痛哉痛哉。江水之赤。非虚言也。自海口至白马江。其色如血者二日。其时即招问船人之亲者矣。贼无渡海之意。而国势岌岌如此。恢复之后。更奉杖屦何可望。思之至此。不觉呜咽。别录之物。敢表下诚。衣则令荆妻造上。不用官力矣。所欲陈达者何限。千里拜书。临纸茫然。言不能尽意。长叹涕泣而已。伏惟下鉴。谨再拜上状。

上牛溪先生书丙申二月

[编辑]

伏惟新年。道体起居万福。仰贺仰贺。小生年老志衰。更无进就之望。今又添齿。霜发满鬓。自念初心。不堪悲叹。荆妻幸而无事解胎。所得又不失所望。岂年近五十。乃有此喜也。今而后。虽死无恨。固知先生眷念祈望。无异己孙。欲专人驰报而未能耳。伏惟尊鉴。卧病数旬尚未差。手颤未尽下怀。

与郑时晦

[编辑]

今见鸣吉所论。多有可疑者。敢以鄙见仰质焉。如未中理。切望指诲。鸣吉之说。既分四端与七情。以四端为义理之发。以七情为形气之发。而曰。四端。道心也。七情。人心也。又曰。人之一心。只有七情。非七情之外。别有四端。由前之说。则四端七情为二事。由后之说。则四端七情为一事。此虽因袭先贤之论。上下矛盾。无乃未稳乎。愚则以为七情。情之摠名。而四端。就其中拈出善一边者也。故欲言情之摠名。则谓之七情。欲言情之善一边。则谓之四端。欲分形气与性命而言。则谓之人心道心。人心道心。固可对说。四端七情。恐不可对说也。其说又曰。一情之中。皆具四端。而以饥食而喜。割股而恻隐。呼蹴而羞恶。为喩割股呼蹴。既非一时所感。则情岂有一时并发者乎。非一时并发。则又安得谓一情中具四端也。仁包四德。恻隐贯四端之说。则有之矣。然其立言造意。不如鸣吉此说之云也。盖人心生物之理。通贯四端。如春气之通于四时也。非谓一情发时。四端具发也。且人心道心之有主理主气之说者。以其或生于形气。或原于性命也。非以为人心专于气而无理。道心专于理而无气也。今以手持足履。为人心。以手容恭。足容重。为道心。则是以人心之中节。皆谓之道心。而以不中无节者。为人心矣。然则圣人无人心。而朱子所谓虽上智。不能无人心者。为赘说矣。愚则以为手持足履。而其容恭且重者。手足之得其则也。虽持虽履。而不恭且重者。手足之不得其则也。得其则与不得其则。皆可谓之手足。不可谓之非手足。犹人心之中节与不中节。皆可谓之人心。不可谓之非人心也。释氏则认气为理。专以作用为性。故有运水搬柴之说。所以不识性之本原。固不足道。今以物则分为人心道心而曰。物是人。则是道。则是于性情体用理气之分。亦未知其十分见到也。朱子所谓从耳目上去。从义理上去。便是生于形气。原于性命之说也。非如鸣吉以物为人心。以则为道心之说也。以人心道心。为未发已发之说。则固可疑也。其曰发道心者气也。原人心者理也。此又何病乎。理不能自动。必乘气而动。则谓之发道心者。非不当也。凡其动者。无非性之所发。则谓之原人心者。亦无不当矣。故曰发之者气也。所以发者理也。此说之精明的确。非前说之比。而乃谓百步五十步之间。是又不可知也。其曰理只为器前所以然之故。而于器后所当然之则。脉络不通云者。尤非所望于鸣吉也。器前所以然之故。即器后所当然之则也。夫岂二理哉。以恻隐一情言之。则恻隐者。气之动也。所以恻隐者。理之乘也。所乘之理。既为所以然之故于未发之前。又为所当然之则于已发之后。此所谓一理通贯体用相须者也。何谓脉络之不通也。四端七情之发于性发于肾肺肝者。尤不可晓。此鸣吉之所独见者乎。抑出于古人之论者耶。性发为情。心统性情。此乃前圣不易之论也。至顺至平。无以加矣。以此论性情。有何不足。而必为此等论议。以为奇妙之见乎人。禀阴阳五行之气以为形。禀阴阳五行之理以为性。则性之所发。自有五行之可分。何必以五脏。分为七情之所发乎。七情之中。惟以乐为发于心。则其馀皆心之所不知也。天下安有此理乎。岂非所谓说愈多而理愈窒者也。性情之论。乃此学大头脑处。而此友所论。与吾所闻。节节不同如此。彼是则此非。不审高明以为如何。

附守梦答书

[编辑]

向得鸣吉所寄四端七情说。固有疑于心。将欲极论以求至当之归。今承惠书。辨析痛快。论议精当。尤以见深自得于体认之中。而渊源所自。亦不可诬也。鸣吉既曰。七情之外。非别有四端。只就七情中不杂形气者而拈出四端云。则此鸣吉实见得处。而必祖理发气随气发理乘之说。转辗生解。自成藤葛。一则以四端为道心。以七情为人心。二则以人心为物。道心为则。三则以七情为五脏之发。不但大失子思,孟子立言之本意。亦不自觉其说之上下矛盾。若出二人之手。鸣吉笃志博学。到老穷索而笔之于书。病败百出如此。其他即又何说。老兄因其说而明其不然者。语意简切。独恨夫老兄与鸣吉相去远。不得与之合席痛辨。而仆亦闻緖论于其侧也。鸣吉以人心道心为物则。固不衬着。但人是物道是则之说。则有所据矣。古人以耳目口鼻君臣父子为物。谓之人是物。恐无不可。老兄幷此而非之。恐鸣吉之未有以默其口而厌其心也。况鸣吉非以手持足履为人心。兄无乃草草看过。不省其本意耶。鸣吉以栗谷发之者。气也。所以发者。理也之说。谓之分器前后。脉络不通。是不究其旨。而平地起疑也。但栗谷下发字原字于道心人心上。俱似不稳。而其所制进之书。以愚见言之。则亦有所可疑者。老兄尊信之笃。而不复致疑于可疑者。恐非古人所谓或乖理。虽出古书。不可尽信之公意也。鸣吉以七情为五脏所发。固不足多辨。兄攻其说以为惟乐发于心。则其馀皆心之所不知。此语甚好。但鸣吉所谓心五脏之心。兄所谓心神明不测之心。此亦看鸣吉意不细密也。年来师友道缺绝久。虽吾辈中有意趣者相对。只是闲说话耳。鸣吉白首穷经。虽簿书倥偬中少不衰。至于书牍问讯之际不他及。惟义理论辨不已。虽以鄙生昏蔽。亦有所启发。况复老兄以传授之学。自得之见。随语辨解。使栗谷老先生之旨。复明于吾辈讲明之中。不惟鄙生之得于两兄之间为不浅。后生之苟有志于此。愤悱求正者。庶免擿埴之患。他日觉后知之责。老兄终不得以辞也。仆居常以老兄。不甚着力于书册上。妄意兄见识似欠精。到今看来说。却胜六七年读书。自叹受厚之久。而尚不知吾兄所造之浅深也。更愿乘此闲暇。懋温旧业。以忻然有得于心者。惠及如仆之伥伥者。纵或不相见。时以一纸书相往复。则在兄虽无益。于仆则其幸当如何。不宣。

答成仲深文濬

[编辑]

今观来说。盖谓天地之初。只有五行之气。无五行之质。及无极二五妙合而凝。化生万物之时。五行之质。始与万物。同受五行之气而生。若曰万物未生之前。先有五行之质。则是性外之物也。图说所谓生水火木金土者。亦谓其气之生。非谓其质生也。此来说之旨也。夫天地造化之妙。固非愚之所能知。今因来说。以臆见推之。则恐其不然也。一气混融。以动静而阴阳分。阴阳分而五行之气亦分。天一生水而水之质具焉。地二生火而火之质具焉。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而其质皆具。此所谓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也。以其文势观之。又以下文各一性者考之。则此之为质生之序无疑。而其所谓性。即是理也。故其注南轩之说曰。五行生质。虽有不同。太极之理。未尝不存。此果不生于万物之前。而为性外之物乎。各一其性以上。言阴阳五行之所以生。以明理气之无间。无极二五妙合而凝以下。言人与万物指鸟兽虫鱼男女构化之类也之所以生。终归重于人。其立言条理。先后之序。当如此也。非谓人与万物五行之质。一时齐生也。不独五行之质。先万物生。万物之生。亦必有先后。其先者后者大者细者。盈天地之间。无非此理此气之所化也。岂以生之有先后。而无极二五。有所欠阙乎。来说以为五行之质。若先万物生。则为无极二五之外。不知其何说也。但五行之质。则在于地。五行之气。则行于天。其造化万物。气之为也。非质之为也。故中庸章句曰。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理亦赋焉。如或者之说。则果为太固矣。如来说之云。亦未知其不固也。且天下万物。未有不禀五行之气而生者。五行不具。则不能为造化故也。水火木金土。虽各专一气。然此五物皆各有五行之气。不是只有一气而成质也。况知觉运动。与人不远者乎。来说曰。物则偏受一气。人则全受五行之气。故克肖于天。夫人之所以克肖于天。非以所禀之气。有加于物而然也。其禀五行之气。则人与物同也。但物之所受。则偏而不正。塞而不通。故不能与人同。而人则所受者正而通。清而粹。故能与天地参矣。五行之以流行得名。则然矣。然其流行。可见于五行既具之后。当阴阳变合。而生时则不可流行名之也。自有图说以后。诸儒集解。丝分缕析。而朱子之说。尤极分明。故先正诸老。皆师而宗之。莫有异论。今者乃曰。朱子改其初年之见。不知此出于何书乎。令人怃然失措也。明通公溥之分属。来说似为分晓。但明通之属秋属冬。未若公溥之于春夏也。以通为智。则智之与明。其义不甚相远。况明之属秋。亦未为稳当。奈何。大槩朱子于此书。潜心积久。自以为实见条理之愈密。意味之愈深。则非后学所当轻议。或问明是配冬否。曰似是就动处说。又曰。明通静而动。公溥动而静。以此观之。则以明通。配春夏者。阴生阳之义也。以公溥。配秋冬者。阳生阴之义也。非以明通为阴。公溥为阳。如何如何。幸更思之。

与苏子正贞震别纸

[编辑]

当初议定享位之时。重绥辈若干人主论。而以为困庵与李直学。则当为配位。阳谷则直学被祸时不能救。此为大累。不可与于其中也。诸生亦有一二附会其论者。生在京时。闻之笑曰。阳谷非坐不救直学。以无后孙故也。若有孙如重绥者。岂有是说哉。国人皆知益山。为阳谷之乡。又以苏门子弟。为皆阳谷之孙。岂知复有困庵之孙。而其论若是哉。况直学则虽作赘于双峰家。于益则客也。岂若阳谷之为一乡大先生哉。以此贻书主论之人而反复之。则终以鄙说为然矣。然以今思之。则其时鄙言。亦遗其大而举其小。未足以发明阳谷事也。适得野史所录。观此则知直学被祸首末。与阳谷不救之说之无据矣。直学被祸于乙巳年间。则阳谷之退去。已在六七年前矣。戊戌年。以赞成陈疏辞职而归。辛丑丁忧。服阕特除刑判。为论者所沮。自此与朝绝响。敛迹愈深。方大祸滔天。人皆侧足之时。虽以在朝之人。尚难救人。况退处如阳谷。而能救一家之人乎。此说之无理。人孰不知。而独门中子弟有不知者。是可怪也。直学之所以取祸。与兄樽岩李若冰。擅名一时。固群小之所指目。而乃与两柳柳灌,柳仁淑也。相亲。又与尹任结婚。其时受祸最酷。专由于是矣。其势可能救而得免乎。如此易知之事。犹不能得其实而妄论之。况世代久远。无史籍可考者乎。以后生论前代之事。不可不慎。于此益可知也。阳谷一生。居家孝友。立朝明白。昭陵之废。孰不为痛。而无敢言者。阳谷以捡讨入对。首发复陵之论。辞气剀切。感动上意。因此廷议继起。竟遂得请。以雪神人之冤。虽华显于一时。守身惟谨。不为权势所累。故权奸戚里之辈。无不恶之。此皆表表大节。在人耳目者也。中庙倚重。且爱其才华。恩遇极隆。举朝莫及。而乞退愈力。中庙不欲其去。命将母来京。下书监司。一路给担夫护送。不得已陪来于京。未几还下去。复上疏曰。老母思念故乡。已为下去。母子相离。情事极闷云云。辞意恳到。得蒙允许。其必欲退去至于此者。岂无微意而然哉。人之于阳谷。所知者。惟功名之焕爀。文章之富丽而已。其孰知高识远虑出人百层也哉。当时大小尹分朋相轧。识者虽或忧之。仁庙方在春宫。如日之昇。群情咸仰。其谁有退去之心哉。阳谷乃能见微于无事之时。决意勇退。富贵君宠。皆不能縻之。而托以亲老。泯然无迹。故非惟外人不知。虽一家之人。鲜有知者。非深密果断。见事明哲。能若是乎。大抵当危乱之世。力可以救乱。则僶勉就列。周旋其间。以济时艰可也。如不可救。则早自引退。不与其难。以全身名亦可也。此古人出处之道也。以阳谷之事考之。则虽无名声。而实得此义。其与直学兄弟之冥行险途。堕坑落堑。既不能救时。又不能救身者。何如哉。林下二十年。此乃元衡当国之时也。不但阳谷忘世。世亦忘阳谷。逍遥闲适。赋诗遣兴。左右图书。日咏其间。玩而乐之。不知老之将至。此岂俗人之所能测哉。

与朴子龙东亮癸亥

[编辑]

一别之后。无日不南望驰怀。而不得作一书相问。不审台候起居如何。人皆言谪北者。虽苦无恙。南者多疾云。以理推之。其势不得不尔。为令监更添一忧。然万事皆有命。奈何奈何。惟望平心静虑。不失其天而已。生自七月初。旧症新恙。层出交侵。沉绵四朔。至今保存者。亦未知其故也。除授春川。官限已满。病未平复。可以呈状不赴。而诸般事势。左掣右牵。不得已冒耻赴任。殊与平生素志相背。令监亦必怜我之衰矣。一入峡中之后。则南音益杳。千里情怀。其可忍言哉。今病之后。衰惫转甚。自知不久于世。未死相逢。益不可望。怅惘尤极。两玉归侍云。皆无𧏮否。李懿信时相见否。鄙书幸传。如何如何。

与子湸书

[编辑]

吾自今年四月。不知所伤之由。而忽得胃证。不能食者三月。药不见效。气日萎薾。此必死运已至。自然而然。死生常理。只当顺受奈何。况吾年七十。当死之时乎。身后之事。略为区处。汝宜克念。体而行之。

吾家自始祖以来。奕世冠冕。为文献名家。至于曾祖。始为荫仕。而家法严整。世传清白。我朝士大夫如我家者鲜矣。独余无状。既不足以上承先业。又不足以垂诸后昆。今将颠沛以死。与草木同腐。平生之所自期者。岂欲如此也。汝可以余为戒。慎志慎行。毋贻辱祖先也。

科举虽不可废。但当为所当为。以待时至。得失在命。其可徒以利欲求之哉。利之所在。必先思义。然后可免尤悔。况世祸之作。多在于利欲上。可不戒哉。余非不愿汝之得科。而惟念名利。人所争趍。以是为惧。人进一步。我退一步。常以廉耻名节为重。则无此患矣。

士之处世。交游最可慎。交得其人。则可以相观而善矣。交不得其人。则未有不染习而为恶者矣。大抵益友难得。损友易亲。一与之亲。为终身患。不如虑终而谨始也。自古以交友不端。误其身者。何可胜数。汝深戒之。

先祖子孙。今存者仅五六人。而皆不学。又皆贫窭。不保门户。况可望其能不废祭祀乎。观此事势。祖上祭祀。宗家终当独行。先世奉祀条。水田在金浦西村者。只三十斗种。荒废已久。设令耕作。不可以此行许多祭祀。故以蓝浦水田五石种。添补为祭条。世传宗家焉。

忌祭轮行。虽是俗䂓。揆之义理。固为未安。经乱以后。子孙等各因其生计。不能同居京洛如平时。虽欲轮行。事势亦难。金村之田。厥数虽多。片片薄土。合计则不满四日耕。水田亦如此。仅四十斗种。吾所买两处。又十八斗种。须以此幷为祭田。一半为忌祭条。一半为墓祭条。忌祭则宗家设行。墓祭则使墓直奴婢。耕食其田。每于节日。备呈祭物。虽至后孙。不废此䂓。更不轮行。则无相推不敬之弊矣。

墓直奴婢数少。设令他日。渐至生息。奴婢多然后守护愈完。况墓祭专委于此奴婢。则子孙等不可生意分执。虽宗家系干奉先之事外。一切勿侵。使之安居可也。子孙不能居墓下。使奴婢守直。而不为别加护恤。则甚不可矣。

经乱后无斋舍。若临祭雨作。则行礼为难。每以此为虑矣。今作斋舍。又作祭厅。虽有此变。望祭于此为当。床卓器具俱在。祭器则入柜。计出计入。如有破失。则即征其数。毋令渐损。未备之物。加备则可也。已备之物。亦不能保守。以至消耗。则不但为奴婢之罪。奉祀之人。亦不得无责。汝宜知之。常加戒敕。谨守勿毁可也。

金村事则粗完。吾不深忧。惟以家庙事为虑。奉祀家虽有旧基。今难造家于其处。欲得便地于城内以造之。而非徒力不及。今方来在远地。病又如此。若终不能为。则姑立祠于龙山。以待时平。或卖龙山家。移造城内。惟汝随宜处之。汝以书生。祭祀极难。当思祭以大夫。祭以士之义。随分随力。勿僭勿替可也。

先考碣石。尚未得成。方图聚财力。病适如此。我虽未就而死。汝能成我之志。则幸矣。而恐汝未能也。

吾死后丧葬祭祀。事事从简。虽礼文所载。力所不及。则一切勿为。不可从浮俗弊习。得罪于礼法之家也。三年内上食。一如常时所食。若以为祭而别备一物。则是以死待之也。岂象生之道乎。吾无寸功。而冒参勋籍。平生所深愧者也。若犹存则死后必有循例礼葬之事。汝宜以遗意陈疏辞之曰。生时既不得改正伪冒。死后犹蒙优典。则欺天诬地。其罪益大。请命有司。还收礼葬之命云云可也。墓前石物。无力则不必为也。吾无可纪之行。碣铭尤不当为。只立短石。直书姓名。使后孙知墓之所在足矣。幷书杨州牧使之号。使此地人知为曾经此邑人之墓。亦可也。

法典内有祖父母遗书不用之语。故不孝之孙。于己有不利之事。则毁其祖之遗书者。世或有之。法典之言。虽出于防奸。为子孙者。其忍为此哉。况吾所言。皆为祖先事。不但吾子孙所当遵守。门中诸族。亦不可不知也。

余以庸陋无所短长。不足以得一善之名。而只以少从师友之故。人以向学目之。至于除职。出于分外。其为可耻甚于穿窬。而逃脱不得。黾勉随行。此岂本心之所欲哉。况疏愚之性。不能调适人情。发言行事。与物寡合。以此多谤。到处狼狈。每欲敛迹深藏。不复与世相接。而家贫亲老。不得自由。然羞愧一念。常在于中。故未尝自我求之。来则受之。而自得官以后。初不仕者三。司赡参奉,恭陵参奉,户曹佐郞。既为而有所不安。辞退者七。稷山,任实,咸悦,利川,广州,朔宁,王子师傅。为此移彼者二。刑曹正郞,汉城庶尹。因事罢归者一。杨州在任遭丧者一。高阳此外循例。只带君号。而受禄一年而止。其于世利无分。亦如此矣。今则孤露馀生。更无所望。退归田野。杜门省愆。惟思补过守身而已。志未遂而病且死。无非命也。奈何。吾之始终止于是。漫笔及之。汝其知之。天启元年辛酉六月日。书于蓝浦晩退轩。

[编辑]

华鸿山所题山水轩小序

[编辑]

鸿山。乃昔时诏使华侍读察之所自号也。外曾祖阳谷为其傧使。故阳谷金马退休堂扁。乃其笔也。今此山水轩三字。不知谁家轩名。而得全于兵火。漂转至此乎。嗟赏之馀。仍窃思之。山者止而不动。水者流而不返。今余以衰病。乞退来此。构小堂于谷中。坐卧其间。随分度日。亦足以忘世利而送残年。其可有所慕于外耶。以是言之。吾之退其必永久。而与山之不动水之不返者。庶几乎。噫。百年之前。阳谷得其堂扁。退居林下二十馀年。百年之后。余又得其山水二字于处遁之中。思不动不返之象。而益安其分。将老死丘壑而不悔。侍读一笔。前后为吾一家之用。如是夫。余既以此为奇。又爱其笔力之健。挂于壁而观之。

祭文

[编辑]

祭韩鸣吉百谦

[编辑]

呜呼。公何遽至于斯耶。其梦耶真耶。天之生人。既赋以才德。则宜其使施设于世。而位不究其用。又不假之年何也。人事之所不至。天亦无可奈何而然耶。呜呼哀哉。六月十五日。公来访余。款晤良久。夜深乃归。而吾适疾作。不能尽所欲论者。何知此为永诀也。过十馀日。乃闻公病重。急伻以候。则已不得通语矣。呜呼。宁原之逝未逾月。公又至此。天之不幸乎斯文。一何甚也。公之天资。温良恺悌。与物无忤。公之学问。精深笃至。该博周通。公之于家。孝友敦睦。公之于官。清慎勤敏。岂非当世之完人。而无愧于终始者也。余以不才。获忝交游之末。妙年相识。俱到白首。常谓此学甚孤。吾辈未死之前。相与周旋。不负初心矣。岂意先我奄忽。幽明永隔乎。呜呼哀哉。公今归葬先茔。京城辽远。临穴无路。益增悲痛。肆陈薄奠。庶鉴此诚。

祭李公造基卨

[编辑]

呜呼。吾与公相识。垂五十年。虽不能汲汲相从。托契之深则有之矣。何知阻阔十年。不得更见。幽明永隔乎。以年则公后我五岁。以病则我深于公。而人事反常。公先我殁。其理不可知也。人之有生。终必有死。此无可疑。惟以无愧而生。无愧而死。为顺天而全归。若公可谓生死无愧。而顺天而全归者乎。夫以拔俗之资。修于家而为孝。处乱世而无迹。言行一致。表里无瑕。此非吾言也。国人之言也。呜呼哀哉。公若有知。必知我之此悲。不独故旧之情也。病缠于身。不能出户庭之外。玆不得往奠一杯而恸。愧负平生。死亦不能忘也。呜呼哀哉。

祭朴说之东说

[编辑]

呜呼。公而至于斯耶。公常谓我。虽暮年。必成同居之愿。公其忘耶。何弃我之若是哉。上年我病。公来视之。谓我必死。悒然有诀别之意。何知老病如我者反不死。而公先我殁乎。呜呼痛哉。公年二十。始来吾家。今四十年矣。我无兄弟。惟公是倚。一以为朋友。一以为兄弟。亲爱之情。实同天伦。而今失公。我更谁依。独立穷山。号恸而已。噫世之得遐寿享富贵者。吾皆观之矣。以公之器量厚德。为人之所重望。而寿止于斯。官止于斯。终未免穷厄而殁。是果天之意乎。春阳之日阴必残。秋阴之时阳必衰。往来消长。理本如此。则吾复何恨于公之不寿而且穷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吾今衰病至此。将朝夕入地。而时势危乱。人不知死所。以是而言之。则吾之为此悲者。亦过矣。呜呼哀哉。夫复何言。临奠一恸。有泪如倾。

杂文

[编辑]

记壬子录勋事

[编辑]

临海阴养私兵之说。自杀柳希緖时。都下喧传。或曰。大盗如雪金者多在其家。或曰。炮手中凶悖之徒出入其家者甚多。或曰。畿内山尺,白丁,才人之类。常聚其家。或曰。武夫与能射宗室。缔结出入者亦多。如可疑可惧之说。有口者皆言。至于丁未冬。先王大渐之时。则非科举之日。而外方才人。多集京中。留连屡日。人心益疑惧。士大夫间。亦骇目相视。而不敢言矣。以愚悖之人。实有缔结杂人之迹。则不可谓无凶计也。彼虽愚庸。其他纵臾之辈。岂皆无谋。人言已久。渠亦自知难免。为等死之计。则将奈何。此实宗社存亡之机。而其曰渠实一愚夫。何能为。无足可忧云者。实未知其意也。其时国家多幸。先王愆候渐至平复。故帖然无事。岂可以此谓无奸心。而必无其祸乎。戊申春。先王不意危急。众庶遑遑。士大夫及都人。塡塞阙下。临海自阙内。忙慌出归其家。观者无不愕然。莫测其由。俄而还入来矣。越一日。传教发都监军。扈卫宫城。且征防御使军。幷令扈卫。几至廿馀日不罢。其时日气尚寒。将士伤病者颇多。此举措非常。大骇瞻聆。稍有识虑者。无不忧之。而在朝诸臣。皆环坐视之而已。以临海为无可虑。则当陈其情势。使君心释然。急速解严可也。如其不然。而万有一危云。则为臣之义。其可若是乎。此由大臣无忠诚忧国能任大事者故也。一日。韩峤来访余寓居之处。相与语此曰。虽有可疑之迹。既无现著之事。则不可重大处之。其他罪恶。亦不为少。托以他罪。出置远外。则上疑可释。扈卫可罢。其馀缔结出入之人。则以纵臾作弊之罪。分窜远地。叛主投托之奴。则挂榜知委。各给其本主。则不惟散落徒党。亦可以悦服人心。是一举而两得矣。今时大臣惟完平。稍有诚恳。犹可语此。使崔起南往言于完相。则崔君领诺而去。其翌日。郑晔送骑招我。往赴之。则李贵先在其座。见余自其袖中出示疏草。大槩攻斥朴楗兄弟者。而其言皆闲漫不要。吾曰。与其为此。曷若陈扈卫事乎。今日之事。莫急于此。又莫大于此矣。而朝廷漠然不思处置之计。岂不寒心乎。郑公曰。此无他。只以临海故也。先王殡敛未冷。此时王子何以处置乎。不亦难乎。余曰。吾所谓处置者。非谓当加刑戮也。因以与韩峤语者语之曰。如是处置。则有何不可。郑公曰。果能如是。则无妨矣。李贵曰。此言极是极是。吾曰。虽然。此实大臣事。而大臣无可为此者。奈何。李公曰。鳌城如何。吾曰。鳌城则必不为矣。李公又曰。汉阴如何。郑公曰。汉阴。前有柳希緖之事。必以是为嫌矣。李曰。吾当第言之。仍各罢归。翌日。吾偶过权鹍。复言及此事曰。此固大臣事。台谏亦可为也。李公往言于汉阴。则曰。吾当为之。小嫌何可避乎。但与台谏。同议为之则好矣。李贵又与权鹍。往见鳌城。则以为可笑。略不动意。李公又往见执义尹孝先。尹曰。吾当往听汉阴之计矣。后一日。权,李两君。一时来见我。言其曲折如此矣。其后寂无消息者数日矣。李贵急伻来报曰。临海逃走。大事出矣。吾闻之惊愕。即往李家。则人多聚集。士大夫闻奇驰到者盈路。更闻之。则台谏以逆状已著密启。自上命临海出外。逃走之说。因此而出也。然则台谏之事。与吾所言者。大不同矣。吾则只以人言。初不免疑惧之心。及大位既定之后。则更无此虑。而惟以严兵扈卫为忧。日望朝廷速处。以绝人疑。使国势安固而已。若知逆状如台谏所言。则岂可忧虑而止。又岂可与人谈论而止哉。台谏之启。剑椎之属。裹以空石。入门之时。为守门将金渭所见。以此谓之逆状已著矣。知逆状而攻讨之人。则录勋可也。如我之不知逆状。而徒为忧虑者。亦参勋籍。国言安得不哓哓乎。壬子夏。在杨州。闻崔有源上疏。极陈临海之逆状。而曰。申某以潜邸时师傅。明知逆状。至欲上章请讨。柳希奋之疏曰。赵振申某。皆以潜邸时师傅。明知逆状。遣所亲。通谕处变之意云。终以此录勋云。岂非可怪乎。所谓遣所亲。通谕处变者。尚有可据。谓之明知逆状则未也。至于崔之上章请讨之说。孟浪甚矣。是谁欺欺天乎。初欲一疏再疏。至于数十疏。必以得请为期矣。亲旧无不止之曰。万无得请之理。而徒为文具。有害无益云。以有害无益之言为然。终于冒受。此吾所以平生悔恨而至死羞愧者也。大抵吾之为人。不能沉静。过为出位之忧。意外参勋。到处耻辱随之。皆吾自取。其谁尤乎。所以录此事状首尾如此者。欲人知我终始颠沛之由耳。

记游金刚寺事

[编辑]

岁在癸卯秋九月十五日。与月沙圣征。宗室结城都正。往游三角山。时微霜才过。枫叶正酣。天气清朗。月色如昼。笛手李亿良。偶逢于山中。夜深山寂。笛声飞散空谷。其佳景妙音。不可名言。翌朝。登露积峰上顶吹笛。如在半空。下山至武陵溪。则李龙寿抱伽倻琴来候于水石之间。韩彦守亦持酒来在其处。皆非与所期者。盖闻吾辈之来游也。尽日极欢而归。圣征每言此事。以为平生奇胜第一矣。今年春。陈疏乞退。下来蓝浦。九月十五日。与邻人李佥知晔及姜生佾,李谦益辈。共游金刚寺。四山丹枫照耀。明月满地。此日清景。彷髴昔年之游。岂料十七年后流落海曲。复有此游乎。月沙今方困于萋菲。杜门待罪。李龙寿作故已久。李亿良老不能吹笛。人事之变如此。感古伤今。悲叹不已。仍成一绝。千林秋色拥禅扉。绝壑云生送夕霏。遥忆昔年今夜月。一时陈迹摠堪悲。

杂录

[编辑]

吾之冒录勋籍。出于意外。可愧之甚。而逃脱不得。台谏适以若固有之。莫之知耻为讥。闻此不可以草土为嫌。晏然无言。故以无功滥录。不可不削之意陈疏。不过欲免昧义侥冒之罪。于他人无所干涉。而政院因此启辞。极口诋辱。世间人情。诚不可测。正所谓求全之毁。是亦厄会所关耶。只可付之一笑耳。然缘吾不能涉世之故。可以为戒也。人或云。丧中上疏。本非所宜。虽见辱谁尤哉。人言固是也。丧中上疏。岂得已也。然人之见事之是非。不以理而专以成败。故虽违理。成则以为是。虽不害义。败则以为非。此上疏若无政院之诟辱。而循例批答而已。则其谁曰不可。况自古丧中上疏者。非止一二人乎。以见辱之故。乃曰。本非可为。以此言之。世之所谓是非者。其可恃耶。凡遇事。求吾心之所安而为之而已。不谋于人。可也。

求全之毁。治邑亦然。前日广州除命。出于特恩。必欲洗心奉职。以为报效之地。到任之后。以均役为先务。询访民情。则田结元数一千八百结。而一千结为进上官。中等除役。民所便者也。八百结为轮回杂役。民所苦者也。以一邑之民。便苦之不均如此。不可不变而通之。欲为大同除役。则士大夫流寓之辈。连名等状。言其不便。盖以势家每占除役之便者也。若为大同之役。则所谓轮回苦役。恐有时而归己故也。其言曰。大同收米。积置于官。则不无后日滥用之弊。此乃他日造言之张本也。然为政而使民役不均。更为何事乎。进上则从京营详定。官中所纳则从时之价。通融结卜。幷以米捧之。营门卜定杂役则亦以一境田结轮回。周而复始。如是为之。役则大均。而既非势家之所便也。且凡卜定之事。皆定限日。过限不行者。必罚不饶。故小民亦不喜矣。设立新䂓。使人人不喜。毁谤安得不兴。初欲大治。反得大不治之名。此岂非求全之毁也。事虽是。违众情则难行。抑而行之。则群谤之起。必然之势也。不可不知也。

人之禀受天之所命者。以理言之。则仁义礼智。以气言之。则吉凶消长。此皆一定而不可易者也。世之违理悖道。以求免于祸患者。无非惑也。只当为吾分之所当为。吉凶福祸一听于天可也。

赵深源自少平稳好善。不为非义。金君寿仁伯字也。气质良善。人无不悦其为人。李衡气质不杂。用心端洁。三人一时殒殁。良可伤也。况赵君童稚之交。知旧中情分最深。而不得握手与诀。尤可恨也。

仁叟见识孤寡。性且偏固。故处身处事。虽未免病痛。终是士友中人。今至于斯。深可惜也。

说之。忠信谦虚。好善爱人。器量宏远。人皆以公辅望之。十年沉病。年未六旬而亡。识与不识。无不嗟惜。

公造。平生有孝友至行。为乡邻之所信服。自中年以后。绝意仕宦。杜门江上。虽邻舍不往。人之是非。时政得失。未尝挂口。虽有问者亦不应。考其终始。则冰清玉洁。无一疵可议。若论当世之高士。则公造足以当之。不幸今至于斯。可胜惜哉。葬说之未逾月。又闻此友之讣。一时人物存者几何。深可悲也。

三四年来。亲故丧亡者几至八九计。其年则皆是六十以后之人。此固人事之常。无足叹也。但如我衰朽者。独后死何也。每念昔日从游。不堪凄惋也。

余闻楸滩之差登极使。即驰书慰勉之。则答曰。果有成命。则直可赴汤火。况涉险乎。吾年近七十。生世已支离。与其徒死于家。宁死于国。无少恨也。闻召命。即日入城。即肃拜。此一举措。大义如日星。所以感动人心。钦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