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书亭集 (四部丛刊本)/卷第七十三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第七十二 曝书亭集 卷第七十三
清 朱彜尊 撰 清 子朱昆田 撰附录 景上海涵芬楼藏原刊本
卷第七十四

曝书亭集卷第七十三

            秀水朱彝尊 锡鬯

 墓表

   靖南王墓表

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靖南王既薨三十年

天子命反葬辽东于是王孙多罗额驸太子太保镇平将军

昭忠自福州护遗骸以北葬有日矣和硕额驸太子太保聚

忠请为文表其墓按王自登州航海携军民械器归

太宗文皇帝功在草昧多不胜书具载实录今以聚忠所能

记忆者述其大略表墓道焉王讳仲明字云台先丗山东人

徙盖州卫生而面深黒手掌洁白如玉躯体伟长倜傥有大

志疏于财多智谋以登州参将来降

太宗嘉恱给緫兵官敕印崇德元年四月册封怀顺王从攻

旅顺口克之止勿屠戮从攻朝鲜击破援师拔其城朝鲜平

还治战舰从攻皮岛取之是岁大饥斗秫白金一两王转粟

以赈全活岛民无算从攻松山杏山塔山中后所前屯卫王

令将士屯田次第克之顺治元年

丗祖章皇帝治师讨贼入山海关方是时贼锋甚锐聚党十

万迎战关门王率所部兵奋击大破之乘胜追逐至庆都县

又破之贼军委金帛于路以缓追者王号令夙严将士无利

心追奔益疾蹑至潼关复大破之李自成走死旋徇河南诸

府悉下遂渡淮拔扬州下江南所至功居最四年进兵湖南

抵武冈擒枭将刘肇基收湖南六年五月

丗祖以金册金印封为靖南王俾定广东统军作镇南海王

尽散其赀给军士运以车牛军士咸乐附是年师次吉安府

王薨于军

丗祖念王开国勲旋册王长子继茂袭封靖南王王性纯孝

友爱二弟宗䣊贫不能㛰葬辄倾囊以助人有小德虽一饭

未尝忘报军所至以招徕为先务围城破军令当屠必力争

于亲王之统军者松山之战明緫兵官王廷臣死焉王与有旧

赎其尸焚而瘗之或以讦王

太宗嘉王之义勿罪也自王薨后子忠敏王函王骨载之行

间始厝于广州继移厝福州蛮烟瘴雨之交烽燧矢石相向

而遗骸得以无坠不可谓非厚幸惟

天子仁圣始终念王之功王之精爽亦有以荅之存著其号

亡显其名卒归葬于郷井钓游羽猎之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弓冶之地距

太宗寝园密迩魂气徜徉在

帝左右王之灵庶无憾于泉下矣王生于某年月日其葬于

盖州马兰峪也在某年月日厥配赠太妃郭氏李氏祔焉窃

尝览观载记曩代功臣封爵之典远及苗裔盟以白马信以

丹书俄而获罪至酎金小过夺其侯封毎致慨报功之薄若

王则绍封奕丗其次尚主为近臣或专阃于外迨王孙精忠

逆命

天子犹加恩于王曁王诸孙如故呜呼本朝所以待开国勲

臣者厚矣凡此皆宜表诸石以昭垂无穷者也

   德州田君墓表

德州田君者其为学以躬行为本虽燕居必危坐置历头案

上日较行事得失以朱墨别之其治家有法度庭以内不闻

妇人语居父母丧尽哀葬祭以礼遇其弟友爱亲懿有争必

为解纷挫锐然未尝诣公门也恒以经义教授乡党从之游

者多取功名而君终不遇以顺治五年二月卒后七年君之

子绪宗成进士知处州丽水县事既而亦卒久之君之孙雯

与其弟需皆中进士雯历仕为湖广布政使司参议入为卿

寺需官翰林院编修于是伐石而砻焉属其友秀水朱彝尊

为文表君之墓表曰

君之先常山国上丗畹徙安德祖三戒承德郎廉吏称著考

堂厥父高母下族子四人君也叔𥙿所字实栗名州儒学补

诸生其睂疏其颡广履方舄曳郷杖行有谷诒子孙井吉壤

高墓门表吾文永无泐后之人庶不惑

   吏部验封清吏司员外郎卜君墓表

康熙二十八年冬十有一月辛亥奉直大夫吏部验封清吏

司员外郎秀水卜君以疾卒于官年六十有二乡人交𡘜于

牖下虑无以敛启其箧无铢两金钱视其盎无升斗粟发其

笥惟朝衣一袭馀皆以付质库其空乏如是呜呼斯可谓廉

也已君讳陈彝初名之仪字声垓别字简庵曽祖知云南寻

甸府事大有祖知福建清流县事曰谋考赠承德郎兆龙妣

伍太安人以苦节

诏建坊表闾君少孤奋志于学未冠补秀水县儒学生员时

东南士子各结文社歃血盟誓以攻不附已者虽懿戚密亲

至互相诟詈君独集里中善诗者共酬和不树党也顺治十

七年举省试康熙三年会试中式赐进士出身十二年除陜

西洛川知县洛川李自成乡里人多习为寇君至练郷民勇

者砦各有长使之守望明年春闻吴三桂反行之益力是年

冬王辅臣叛宁羌杀经略莫洛延安震惊又明年春柳沟帅

李师膺杀韩城知县以叛定边副将朱龙亦叛洛川民愈恐

君匹马诣宜君营乞师于参将杨某仅得兵三百人贼军猝

至君登陴固守贼以计诱洛川民使缚长吏以降众皆曰我

父母也不可城以是独全未几丁母忧归服除补武昌知县

凡八年以卓异举入为礼部仪制司主事调吏部稽勲司主

事迁今官娶陈氏先卒赠安人子二彭年彭颐孙男女六人

君卒逾旬而彭年适至哀毁尽礼扶君之柩以归葬于某阡

陈安人祔焉噫今之号为廉吏者布衣藿食所识穷乏者力

拒之又或讦发人赠遗以为自进之计以寡则不取以多则

取之恶在其能廉也君口未尝以廉自矜而能处膏脂不润

或疑其才有所短夫岂然哉是尝率敝攰之民却方张之寇

保弹丸之城而报最于盘错之地者也盖其取与之介正其

义而有所不屑焉吾故特书之表于其墓

   封文林郎韩君墓表

彝尊谪官居京师之灏村晨出仆言有客登吾堂载拜以其

先人之墓表为请问其姓名则主事山西韩象起仆吿于主

人未之许也读其状作而曰安得此长者乎是宜表其墓文

君讳某字某先丗自相州迁于洪洞六丗祖文历官太子太

保戸部尚书以劾刘瑾削籍瑾诛复官卒赠太傅谥忠定曽

祖某祖某皆不仕父某官济南府通判母亢安人嫁时装奁

所直累万父没君悉以让其兄尝为学官弟子有忌者潜赂

当道遗书学使俾黜君其仆误以书送君所君览书色不为

动仍封完与仆听其投学使家人疑君过矫君曰人将甘心

于我一发不中将更计矣不如遂之竟被黜徙居天津用盐

䇲起冨然不事纤啬有负者辄焚其劵不责偿也象起知福

山县事迎其亲养于官舍会

覃恩敕封君文林郎君卒时年七十有六配洪氏中书舍人

丗臣之女封太孺人卒年七十有八子一人象起也於戏今

之葬令自一品至七品以下皆得𤥨石为表至于其辞不繁

不溢斯为可信昔昌𥠖韩子未尝妄誉人者顾刘义讪之谓

为谀墓盖多货则伤于德币美则没礼君子之所不居也惟

夫无所利而言之者庶几不失其实则予表君之墓其可白

于僚友而信于后丗者夫

   翰林院侍读乔君墓表

翰林院侍读宝应乔君以疾卒于京师其子崇烈扶其柩归

葬于县治东南箕山之阳乞检讨吴江潘君耒铭其藏又请

彝尊为文伐石以表君墓君莱讳子静字别字石林丗为宝

应人曽祖邦从祖份不仕父可聘明天启二年进士掌河南

道御史以廉直闻母王氏有壸行君中康熙二年乡试六年

赐进士出身除内阁中书舍人十一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

关节不到以父老请归终养寻丁忧居丧尽礼服除补原官

十七年有 诏举博学宏词备顾问君被荐明年

召试体仁阁下赋诗居一等改授翰林院编修纂修明史史

馆初设在东安门内肩舆不得进君体肥窘于步趋骑骡一

头晨入申出考稽典籍念崇祯朝乏实录与同馆四人先𢰅

长编以资讨论会广西平补行乡试君奉

命主考称得士还充

太祖高皇帝实录纂修官实录以国书译汉文文义后先恒

龃龉君能曲畅本指一濡削语简而事加详经进

天子称善时

上再试词臣恱君作曰乔莱学问优长文章古雅爰

命君充日讲官知起居注寻迁左春坊左中允纂修三朝典

训进翰林侍讲再进侍读

皇朝漕运沿明旧制自淮入河以达会通河既失故道从安

东入海清口日淤淮泗泛滥由洪泽以南诸河下注治河使

者又开减水坝泄之淮扬州县七荡析离居穑事俱废

天子览台臣奏濬海口以泻积水遣使者相视还报可乃出

帑金命安徽按察使于公成龙董其役緫督河务都御史靳

公辅上言海口高于云梯关五尺疏海口则引潮内侵大不

便因请筑堤束水使高置二闸于邵伯镇南高邮州城外泄

洪泽盱眙天长之水俾入堤自车逻镇筑横堤一道抵高邮

自州城东筑大堤二历兴化白驹场至海口束𠩄泄之水入

海计需银二百七十八万有奇请先给帑而徐取偿于田亩

子粒纲盐又请设官二百七十馀员择才能者任之疏入

天子下廷臣议多是河臣言适君入视直

上御干清宫西煖阁阁臣奏事毕

上顾问君濬海口事宜君直前奏河臣疏非是

上恱曰此尔一人意见邪君对淮扬人所见皆与臣同翼日

合戸科给事中刘国黻等十人持议河臣之言有四不可行

海口原有故道第令塞者通之浅者濬之俾渟蓄之水悉趋

于海斯已耳河臣议开大河筑长堤堤在内地者高丈六尺

河宽百五十丈近海者堤高一丈河宽百八十丈势必坏陇

𠭇毁村落掘墟墓惨有不忍言者不可行一河臣之议先筑

围埂用水车踏去埂内之水取土筑堤不知臣乡地卑原无

干土况积潦已久一旦取土积水中投诸深渊工安得成成

亦易坏不可行二河臣欲以丈六之堤束水一丈是堤高于

民间庐舍多矣伏秋风雨骤至势必溃溃而南则邵伯以南

皆为鱼鳖溃而北则高邮以北靡有孑遗即当未溃之时潴

水于屋庐之上岂有安枕而卧者乎不可行三至于七州县

之田向没于水今束河使高田中之水岂能倒流入河不能

入于河即不能归于海淹没之田何曰复出不可行四

上是君言河臣之议乃寝未几君中蜚语罢归归治废圃曰

纵棹园垒石疏池刺小船往来读易其中著易俟二十卷县

志二十卷诗文集若干卷君之建议也于公颇德之及出领

河务值君归恒以地方利弊谘君君必直言无隐然终不干

以私三十三年春有

旨召君入京师居住人疑

上意且不测既至初不督过君键戸不接见賔客读易著书

如常时居数月病作遂不起君居家孝悌谨事师友疏于财

恒周人急后进有一善为人诵其文不去口性不饮酒好观

人饮竟席不倦尝辟一峯草堂于宣武门斜街之南暇与布

衣𬘓履之士诗篇酬和退朝辄考证史事同馆有持异说

审其夲末而匡正之不与之争也河议初出大学士梁公清

标时为戸部尚书叹曰江淮之间可谓有人君卒时年五十

有三娶丘氏封宜人子四人崇烈康熙丁卯举人崇让贡生

卒崇修贡生崇禧女五人国黻其长女婿也次丘璋次任宸

次朱经次黄之钧孙五人呜呼古之进言者不必皆言官也

工执艺事亦可以谏谏而不入则罪浮于有言责者自唐宋

元明以来词臣之以言获罪者多矣或死于戍𠩄或毙于狱

或殒于杖下论丗者衋伤焉君遭遇盛时片言动

圣主之听乡党之患既释返初服而退可不谓荣焉方其再

召留之京安知非别有任使特不幸而君死尔表诸墓后之

以词臣进言者勿援君以为戒而不善乎

   通奉大夫福建布政司使内陞汪公墓表

公讳楫字舟次丗居徽州休宁县至曽祖考某迁江都公㓜

补学官弟子既而屡试有司不遇以贡署赣榆儒学训导会

天子特开博学宏词科征文学之士备顾问著作之𨕖于是

巡抚江南静宁慕公天颜以公名应 诏康熙十有八年三

月朔

召试体仁阁下大官具酒𩜹授几坐䜩罢公赋就纚纚千馀

言诗独用险韵

天子拔置一等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开局东安门

内公请监修緫裁官仿宋李焘先𢰅长编然后作史乃取崇

祯十七年事凡诏谕奏议文集邸报家传辑为长编由是十

六朝史材皆备二十一年春琉球国王表请封爵旧典用给

事中行人各一员往

天子重其𨕖 特命廷臣会推可使者以闻入 朝人多俛

首畏缩公鹤立班中大臣遂以公对充正使 赐一品服临

发公诣 阙上言七事其一谓本朝文教诞敷

皇上方颁御书于封疆大吏宜并及海外属国礼部以无故

事持不可

天子特允四条给銮仗之半缥囊钿函赍 宸翰以往既达

螺江酾酒梅花洋百神卫护帆开风便七日抵彭湖岛中山

王率所部郊迎公谕以

天子威德王及臣民小大稽首陈 天书殿中吿诸宗庙琉

球自隋始通道明初析而为三其后山北山南复合于中山

为一分合之故史不能详公思采入明史乃入庙观所立主

一一默识之𢰅中山沿革志二卷又述其山川风俗礼仪为

琉球使录■卷国王之䜩公也酒半手自弹琴以恱公公故

善乐律与谭长清短侧之辨王大恱服及请公书殿榜公纵

笔为擘窠书王大惊以为神国虽有孔子庙库陋将圮公俾

修治既成为文刊诸石上颂

天子神圣声教洋溢海外繇是国人知学使还国王例有馈

王重公有加礼却不受 朝命受之乃受因奏琉球子弟愿

入国学

天子允之以公奉使尽职从优议叙俾宫坊官缺出用适闻

本生祖考讣乞归治丧里居三年始就 京师补原官是冬

天子加意民牧思得良二千石以为表率乃以公出知河南

府事治绩为中州最擢福建按察使司后三年转布政司使

莅官五载民戴其德 诰授通奉大夫

召入京师将擢卿寺公以疾吿 属车南巡犹强起迎于宿

迁 驾至扬州衣朝衣伏道左

天子熟视曰汝老邪朕几不识卿矣 宣赐御书未几卒年

六十有四公少与三原孙枝蔚泰州吴嘉纪齐负诗名所作

务去陈言盘硬语又不堕涩体见者比之斩新花蕊书法以

骨胜得杨凝式米芾之神自守郡后躬亲判牍吟咏渐寡然

海内称诗者数当代大小雅材必为公屈一指焉所著有悔

斋集公之通籍也同日入翰林者五十人予亦与焉久之睢

州汤公斌由内阁学士巡抚江南风俗移易民之颂德不衰

公继为廉吏明刑敷政而又奉使绝徼擅言语之科可不谓

难焉表诸墓庶后之尚论者以制科为可行匪独文学之𨕖

已尔

   赠中宪大夫知滦州事李公墓表

墓有表古也盖自汉元初五年谒者景君始其崇四尺其制

圭首方趺其文由左而右志石纳诸圹中而表立于既葬之

后所以表封陌限樵牧述功美礼不可以废也两淮都转运

使掌盐法道事长山李君斯佺请表厥考滦州府君之墓表

曰公讳漑之字岱源丗居济南之长山曽祖迓春以孙贵

诰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祖

梦凤以子贵赠如其父官考化熙累官光禄大夫太子太保

刑部尚书妣一品夫人沈氏公少习春秋年十五补学官弟

子寻以荫入国子监尚书公方仕于 朝祖母宋里居公婉

容柔色晨昏定省问何食饮慈以旨甘奉养者三载深得宋

太夫人欢心忘其子之在 朝也尚书公既予吿公亦不谒

𨕖人起芝烟阁于堂之左置经传子史法书名画枕籍其中

与合志同方之友日事捜讨旁及天官地志九流百家二氏

说靡不审其是非正其纰缪既而尚书公病剧公昼夜沉

忧疽发于项继以疾疴沉绵不离衾枕已无意牵丝奉檄矣

吏部按籍除知滦州滦故畿辅地俗悍难治公至鉏强抑暴

御胥吏以严爱民若家人父子节用以示俭盐豉蒜果堂厨

无大烹会

天子时巡幸滦公力除官道峙糗粻羊豕禾秅悉出自𪠘舍

锱釐圭黍不扰民间公故多䰅畿辅称廉吏者必曰髯知州

云及期以盗案罢公之官于滦也尚书公在堂去州治几二

千里每三五日轻邮密驿辄候起居一闻去官视同脱屣抵

家五月而尚书公卒公于送终之礼参酌古今情文兼挚又

继厥考之志养祖母宋者四年孝子之后复有孝子可谓能

子也矣公生于眀天启七年月日卒于康熙十一年月日年

四十有六娶于氏江南提刑按察司使重华女子男一人斯

佺也女二人一嫁章丘焦舜同一嫁新城王启深孙男■人

女■人

   钱孺人墓表

嘉兴李镜明远之妻桐乡钱氏者岁贡生讳某之子广西布

政司右参议讳某之孙赠兵科给事中讳某之曽孙而李君

讳某之子妇两淮都转运使讳某之冢孙妇也其生以某年

月日其卒以某年月日其年四十有九其葬也以某原有子

四人曰某某某某女一人嫁海盐王某明远予友也力学而

贫其祖运使公好结纳天下名士卒之日家无馀蓄明远少

孤所受产有宅半区有田三十𠭇力不能接賔客恒闭戸不

出自予之外相往还里中者六七人而巳予交明远二十年

入其宅四壁萧然而未尝有戚戚之色则以孺人能安其贫

无摧谪之言入其听也孺人详于礼谨于妇德事王舅如舅

鞠视幼叔小姑如子卑尊外内悉称其贤所衣布裳澣濯至

补纫百结饎㸑之供或杂以糠籺邻妇骤见之不知其生长

冨贵家也自其始嫁遭舅丧继丧王舅当大事者再娶娣妇

二人嫡妇一人嫁女妹一人女子一人集其赀费不为少矣

然不吿急于姻族不称贷于邻里而三十𠭇之田半区之宅

卒保如故由孺人之勤斯能相夫子以不匮噫亦异矣孺人

既没明远逾期而哀值予归自济南请为文镵诸墓予谓女

子之德不外勤与俭耳亦惟贫窭乃见若夫身处冨贵不侈

以荡者有焉其何俭勤之足述而见诸学士大夫之表者往

往扬诩过实谀墓之文览者莫之信也惟窭且贫者不与俭

期而俭至俭矣未有不趋乎勤者也然或慕人之有馀或怨

已之不足虽士君子或不免焉若孺人之贤盖匪直女子之

所难几矣表诸墓庶几予言之不失其实而明远门内之化

若此亦以见予取友之端焉

   节妇陈孺人墓表

节妇陈氏候官人县学生张泰元之妻解元远之母岁贡生

兆奎之子封太仆寺卿朝斌之孙太子少保工部尚书某曽

孙也年十九而嫁二十有一而寡是岁福州大饥人相食孺

人奉孀姑菽水尽欢远生甫两月又善病退治药裹钗钿悉

斥蒿簪布裙罢肉食教其子无惰容稍长授以经书每至夜

分必成诵乃寝家既贫劝远游学𠩄至以诗古文辞见重朝

士许为绝伦孺人以康熙十六年卒时年五十一越二十二

年秋远举福建乡试第一又三年请于有司旌其门葬孺人

于府治东关外登云路是日送葬者数百人自布政司以下

长吏咸来吿祭远乃诣常熟王翚绘为图请予文表孺人墓

焉予考汉制墓碑阡表之外又有石阙殆即今之墓门也鄱

阳洪适载汉碑式往往刻镂车马人物于碑旁盖古尚会葬

多者至千人其子孙及门生故吏画象以纪其盛固其宜尔

降及元初循宋掌故凡表门者必有厅事步櫩前列屏树乌

头正门阀阅一丈二尺乌头二柱端冒以瓦桷筑双阙一丈

在乌头之南三丈七尺夹树槐柳十有五步其后唯高其外

门二安绰楔左右建台崇一丈一尺以白赤污其四角而已

远今就试礼部取甲第他日追远之典可以仿诸曩代匪直

祭吿之具其仪也且试镵予之文摹翚画于左右以为天下

后丗式可哉

   节孝温孺人墓表

节孝温孺人既卒其子沈琬状其母壸行吿诸乡党朋友缙

绅之士为作传者九人序四人诔一人赋诗及赞者不悉数

也于是秀水朱彝尊因琬之请为文以表诸墓温氏门望为

乌程最孺人者某之曽孙某之孙生员楧之子也生于顺治

二年十有二月甫三龄许配沈君文然文然为举人某之子

南京刑部尚书演之孙工部左侍郎赠右都御史节甫之曽

孙家丗丰于财大狱起人多利其有而文然兄始然坐与考

官通关节被逮文然以同产弟当徙边时年十六犹未㛰楧

谋于妻韦韦曰女嫁而婿夭常也今婿不获留譬之夭可矣

既字之宜生死从之楧曰吾意亦尔于是请之按察使钱公

朝鼎公许脱桎梏就㛰妇家时沈氏遗产尽没入官有司勾

稽隐漏不已又为恶少年吿讦讼不解文然虽赘温氏尝羁

司狱中以康熙二年四月北行八月赴刑部狱明年出关抵

尚阳堡又明年五月卒于徙𠩄文然之未行也孺人虑夫遭

患难将远徙生死不可料而翁姑皆未葬夫去谁主之者不

稽于卜不诹于葬师井椁而封其藏文然以是获拜先人丘

陇而别孺人方有娠及去乃生子琬恒泣涕教之其事文然

继母生母皆以礼沈氏东阡大宅既入官簿先丗木主或投

之水中孺人亟迎归奉祀荐食毋缺当是时讦沈氏者延及

于楧家亦破孺人愈窘岁饥潜屑大豆当饭而别治两姑及

先生之𩜹如丰稔时文然有兄某亦旅死关外其仆负两人

遗骨以归兄弟不能别孺人祝曰天乎妾闻父子精血相聚

夫妇何独不然乃啮指血滴于骨其半淹渍深入拭之不去

则取而掩之孺人没时年五十有二琬受孺人教好学有文

得孺人遗诗于笥刊行之初娶于吴再娶于凌皆孺人主之

有女孙三人其葬也在某原呜呼忧患之来士大夫或丧其

所守而孺人一女子极人生至不堪之境乃力持门戸拮据

于覆巢毁室之馀养生送死无憾此诚当丗所难能宜镵之

石以待异日国史之采择者也


曝书亭集卷第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