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元文静先生倪公墓碑铭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有元文静先生倪公墓碑铭(代欧阳先生作)
作者:杨维桢 元末明初
本作品收录于《杨维桢集/24

玄闻房山高公克恭在南端时,荐天下士五人,曰敖公继翁、邓公文原、陈公康祖、倪公渊、姚公戎,天下谓之五俊。邓公官至法从,敖与姚卒官文学,倪公晚始以县大夫引年,然皆以文行相高。论五隽者,不以位之崇卑优劣焉。玄慕五俊,如慕古人。而倪公之孙璨奉公之门生郑汝原所状行来谒铭其墓,玄忝论选之职,铭公何慊,亦何幸哉!

公讳渊,字仲深,其先浚仪人,出汉御史宽裔。五世祖南金以武弁仕宋,从其君南迁,因家钱塘。四世祖某,又徙家乌程,故今为湖州人。曾祖俊民,弗仕。祖椿年,路分兵马监押。父守贞,自号爱山处士,以公贵,赠承务郎、松江府判官。母濮氏,赠恭人。

公生而卓异,精敏绝人,读书过目辍成诵,尝则前人之勤以自课,命其书舍曰经锄。长遂通《五经》,尤精于《易》《三礼》。初用荐者言,为本郡学录。及高公以五俊并荐于朝,未报而行省调公杭州儒学正。江浙孛怜吉平遣子从公受学,且移文中书,举公可教国子,而中书已拟台章所荐五俊,各补郡文学,乃升公为杭教授。在杭学,复田之曾没于势家者若干亩,新学舍,造祭器,撤上丁俗乐,访得宋太常乐工两人,俾以雅乐教诸生。胄监闻之,因招致两乐工为国子乐师。今诸郡学皆作登歌乐者,实自公倡之。

中书左丞高公昉又举公编修官,以亲老辞,乃授本郡教授,以便养。未上,丁外艰。服除,在湖学,仿安定旧规,列经义治事斋,以惠来学者。人为立生祠,公移文止之不得,躬往撤之。

用累考入流,得当涂县主簿。时长官皆以故免去,独公理县事。县版籍不明,公手为分划编次,了若指掌,二税始如期而集。岁旱,民告灾,县长斥去所上状,公曰:“钱谷国计民生,国本理末,而拨其本可乎?”语不合,投劾去,阖府骇然,遣吏遮留之,一以检核委公,民赖以苏。县前汊沮格久之,公捃得旧田,立复田为塘。和州民有田在县境,猾民与交易,券成而负其直,讼则执券折之官,莫能下。至是,越江来诉,公探得猾者情,始惧,卒以直归之。民立异姓为后者,所后父母殁且十年,有同姓而非族者依倚前官,牟其产,至给帖者左验。民直于公,公曰:“按摘其诬者数事,尽反所夺。”部使者元公永贞至郡,廉公德政,曰:“吾按太平、池州,得良吏仅当涂主簿而已。”遂荐公可上县令,而公已无复仕进意,告老而归,受加思,承务郎、杭州路富阳县尹致仕。

既老于家,杜门罕与人士接,益潜心于《易》,著《易集说》二十八卷,《图说》《叙例》各一卷。病革之夕,犹置《易》于几案,讽诵之,语其子曰:“死期至矣,夫复何言!”须臾修逝,至正二年夏六月二十九日也,年七十有八。

娶郑氏,先十八年卒,赠恭人。子男三人,长骧,已卒;次骏,松江府儒学教授;次。女二,长适杨福孙,亦已卒;次适陆元瑾。孙男六,长璨,用公荫,为绍兴路钱清务副使;次肃、琰、璋、瑛、瓒;女三。曾孙,男二,女二。公昆弟四人,伯、叔、季,俱早世。叔有遗孤甫四岁,抚而教之,逾于己子。伯、季皆无嗣,则以骏、为之后。骏等遵治命,以其年冬十月某日,奉柩乌程县德政乡毗山先墓之次,学者私谥曰文靓先生。

韩子曰位不称德者有后,公盛年以俊称于时,而官仅佐下邑,非位不称德者欤?知其后之必大无疑也。铭曰:先生之氏,自汉御史。经锄有堂,探易诹礼。

吁嗟先生!蚤有令闻。五俊同称,争翔竞奋。宜位馆阁,歌唐颂虞。大道甚夷,先生徐徐。白首穷经,觉我后觉。晚佐一县,亦展所学。郑公注《礼》,注律益精。焦氏治《易》,治盗有声。位不德满,时人所惜。君子处之,惟谦故益。益不在身,在其子孙。史氏有撰,贻厥后昆。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