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朝鲜王朝实录/宪宗实录/十一年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十年 宪宗经文纬武明仁哲孝大王实录
(乙巳)十一年清道光二十五年
十二年

春正月

[编辑]

1月1日

[编辑]

○癸亥,上诣昌德宫,行真殿茶礼,徽定殿行礼,仍诣太庙展谒。

1月2日

[编辑]

○甲子,诣崇政殿,亲传太庙春享香祝。

○中批,以李谦在为吏曹参议。

○以白殷镇为三道统制使兼庆尚右道水军节度使。

○以李升权为左边捕盗大将。

1月8日

[编辑]

○庚午,上诣崇政殿、月台亲传社稷祈谷大祭香祝。

○都政下批,以闵致成为司宪府大司宪,姜𣹡为司谏院大司谏,洪永圭为成均馆大司成。

1月9日

[编辑]

○辛未,上御兴政堂,召见守令边将初仕人。

1月10日

[编辑]

○壬申,上御崇政门,朝参,召见时、原任大臣三司诸臣,命《文苑黼黻》刊行后,必多未及入刊,令内阁,收聚继刊。左议政权敦仁启言:“表章先贤,风励儒术,其为裨补于圣学,亦大矣。故都事臣蔡之洪,故府使臣任圣周,故监役臣朴胤源,当英庙、正庙盛际,昵登讲对,启沃弘多,固守林樊,操履冞贞。问学之渊邃,践实之笃挚,先辈之所推重,举世之所摽式,而身后褒赠之典,尚未及焉。顾今典学之时,当务崇儒之政,蔡之洪、任圣周、朴胤源,并特赠都宪之职,仍兼祭酒,以示尚德象贤之意,似有光于培植之化,故敢达矣。”教曰:“所陈甚好。”从之。又启言:“槐院专掌事大交邻之事,其为重务,不下于备局。而《通编》,备局都提调,则时、原任大臣例兼,槐院则只以议政三员悬注,故原任则初不例兼矣。夫事大交邻,所重何如,而无论往来文书之关系巨细,原任大臣则全无关涉者,是岂重机务存事体之道乎?臣愚以为,自今承文都提调,一依备局例,时原任例兼,恐好?”从之。又启言:“国朝文献,本自未备,掌故之家,每以此病之矣。《东国文献备考》,即英庙庚寅,命诸臣纂辑者,而正庙壬寅,又命故都正臣李万运,就备考原书,增补续之。九年而书成,入内尚在草稿,亦不无可合参校者。况其后,又为五十馀年之久,中间事实,公私传录,亦复甚多矣。今若继加蒐摭,汇为完书,则非但有裨于一代文献,亦可为继述之一道,分付该曹,待后政差出,摠裁官及堂郞,使之设厅举行。”从之。

○教曰:“朝参之意,专出博询,而今日三司所陈,不过备例文具而已,并与官师之规而无之,良可寒心。并施谴罢典,虽以参陪之九列言之,亦岂无一言半辞之建白者乎?亦捧现告越俸,以励群工。”

○教曰:“予之嗣服,已过十载,民国之事,无一可恃。予虽寡昧,岂不知皆由予不能自强乎?咨尔方伯居留之臣,悉具民国为弊之端,条列状闻,以备观省,俾庙堂从长禀覆,而其各悉心对扬,母孤予寡人临门询访之至意事,三悬铃行会。”

1月11日

[编辑]

○癸酉,命左参赞朴晦寿,拜相。

○以李嘉愚为司宪府大司宪,郑德和为司谏院大司谏,金东健为议政府左参赞。

1月15日

[编辑]

○丁丑,以尹致定为吏曹参议。

○京各司各营,进甲辰会计薄。户曹、饷听、惠厅、兵曹、训局、禁营、御营、摠厅,时在黄金一百三十八两四钱六分,银子二十一万一千四百十八两五钱三分,钱文八十三万一千二百三十六两一钱七分,锦䌷一百三十同三十七疋十尺,木三千七百四同二十三疋三十三尺,苎布一百十一同八疋二十八尺,布子七百九十同五疋九尺,米二十二万二千六百九十四石七斗零,太二万一百二十五石六斗六升,田米七千七百五十八石三斗一升零,皮杂谷三万七千三百八十八石十一斗六升零。

1月18日

[编辑]

○庚辰,以李羲肇为司宪府大司宪。

1月20日

[编辑]

○壬午,中批,以赵秉龟为吏曹判书。

1月22日

[编辑]

○甲申,设人日制于泮宫。

○以朴永元为吏曹判书。

1月23日

[编辑]

○乙酉,以金兴根为户曹判书。

1月24日

[编辑]

○丙戌,以闵致成为司宪府大司宪,朴岐寿为礼曹判书,闵晳为全罗道兵马节度使。

1月26日

[编辑]

○戊子,以赵秉龟为工曹判书,金鼎集为黄海道观察使。

二月

[编辑]

2月3日

[编辑]

○甲午,教曰:“成文简公祠版,来过都下云,遣承旨致祭。”

2月6日

[编辑]

○丁酉,上御兴政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命兵水使之肃拜前递罢者,勿许履历。

○以任圣皋为御营大将,柳基常为右边捕盗大将,沈乐臣为京畿水军节度使兼三道统御使乔桐府使。

2月7日

[编辑]

○戊戌,上诣崇政殿,亲传先农坛节祭香祝。

2月10日

[编辑]

○辛丑,上御兴政堂,召见黄海监司金鼎集,辞陛也。

2月11日

[编辑]

○壬寅,上诣景慕宫、永禧殿展谒,仍诣储庆宫展拜。

2月16日

[编辑]

○丁未,以赵斗淳为司宪府大司宪。

○教曰:“近年场屋杂乱,专由随从阑入,专由早呈。遂使科规国体,隳坏无馀,良为骇叹。今番则必使之待三时呼呈,以复旧式,如有随从之现捉者,该举子,施以当律,其中朝士子弟之犯令者,该父兄亦施重绳。自庙堂,别遣郞厅,以为这这摘发之地,若又如前以文具举行,则该郞厅断当严勘。以此分付,以此判付,书揭一二所,俾各洞悉可也。”

2月23日

[编辑]

○甲寅,以金煐为刑曹判书。

2月27日

[编辑]

○戊午,以李根友为吏曹参议。

三月

[编辑]

3月3日

[编辑]

○甲子,上御崇政殿,行三日制,曺锡元等十人,并直赴会试。

3月6日

[编辑]

○丁卯,上展拜于绥陵、贞陵,行酌献礼。

3月7日

[编辑]

○戊辰,贞陵、绥陵亲祭时,执礼宋能圭,大祝李玄功,礼房承旨李时在,并加资。

3月9日

[编辑]

○庚午,以权用经为吏曹参议。

3月13日

[编辑]

○甲戌,以闵致成为司宪府大司宪,李㙽为吏曹参议,李若愚为刑曹判书。

3月18日

[编辑]

○己卯,上诣景祐宫展拜,大王大妃殿王大妃殿中宫殿,同诣展拜,遂还御昌德宫。

3月19日

[编辑]

○庚辰,赐丰恩府院君几杖,仍宣酝,命时、原任大臣九卿进参,以一等乐举行,以今年入耆社也。

3月22日

[编辑]

○癸未,以赵容和为司宪府大司宪。

3月25日

[编辑]

○丙戌,设春到记于仁政殿,讲居首宋谦洙,制述笺居首朴昇寿,并直赴殿试。

3月26日

[编辑]

○丁亥,上御熙政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领议政权敦仁启言:“杀狱罪人讯推,法意至严,日次既有原定。单堂不得举行,而前秋判金煐,顷于本曹坐起日,会推罪人郑快成,严加刑讯,至于径毙云。该囚所犯,虽曰断案已具,既非同推之日次,又无次堂之会坐,而众囚之中,拈一郑哥,刑讯至死,有违法例,亦关后弊,请施谴罢之典。”教曰:“岂可罢职而止?万万可骇,施以谴削。”

○行都堂会圈,三点,权馦、兪致崇、朴齐璿、洪祐健、洪在重、金英秀、金翊镇、郑骏容、尹致贤、赵秉骏、金世均、李参铉、金敬铉、赵远永、柳进翰、兪致善、严锡鼎、李教英、朴永辅、郑翊朝、柳晏、沈熙淳、洪羲宗,取二十三人。

○以李穆渊为汉城府判尹,柳基常为摠戎使。

3月27日

[编辑]

○戊子,上诣毓祥宫、延祜宫、宣禧宫、展拜,王大妃殿中宫殿,同诣展拜。

3月28日

[编辑]

○己丑,上御重熙堂,召见回还奏请三使臣。

夏四月

[编辑]

4月1日

[编辑]

○辛卯,日有食之,食在地下。

○上御仁政殿月台,行太庙夏享誓戒。

4月7日

[编辑]

○丁酉,上诣太庙斋宿。

4月8日

[编辑]

○戊戌,行太庙夏享。

4月9日

[编辑]

○己亥,以闵致成为司宪府大司宪。

4月10日

[编辑]

○庚子,上御春塘台,行庆科庭试,文武科殿试,文取丁昌夹等十四人,武取林翼相等四百人。

4月17日

[编辑]

○丁未,月食既。

○上诣慕华馆迎敕。

4月18日

[编辑]

○戊申,上诣馆所,接见敕使,行茶礼。

4月19日

[编辑]

○己酉,上御重熙堂,受文武科新恩谢恩。

○中批,以赵秉夔为修撰。教曰:“今当新恩放榜,予心益多追感,德安府夫人祠版,遣左承旨致祭。”又教曰:“让宁大君、丰陵府院君祀孙,皆登第矣,不可无示意之举,并遣承旨致祭。”

○以李鼎臣为吏曹参判,徐英淳为江原道观察使。

4月20日

[编辑]

○庚戌,上诣慕华馆,送敕使。

4月25日

[编辑]

○乙卯,上御熙政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领议政权敦仁启言:“金叔滋学问纯正,践履笃实,嫡传于圃冶,启键于暄蠧,渊源之真的,具有先贤之论说,而正庙朝,特命俎豆,备其褒嘉,则今不待更事阐明,而以其正卿之衔,即是追荣之例赠,未得蒙赐谥者,无怪多士之抑郁。金叔滋,以儒贤例,改赠吏判兼祭酒,仍施节惠之典,似有光于圣朝崇德象贤之政。”从之。又启言:“近来闾阎市廛间,冲火偸窃之弊,使捕厅讥𫍣矣。果有七八汉,就捕查究,则其中千好孙、李润极两汉,冲火偸窃,一一输款矣。清平无事之时,连丰不饥之年,乃有如此乱民,敢行如此变怪于辇毂之下乎?千好孙、李润极,出付营门,枭首警众。”从之。

○擢赵斗淳、洪在喆、赵鹤年、为正卿,吴取善、赵亨复、金洙根、尹致定、南献教为亚卿。

○以李应植为左边捕盗大将。

4月26日

[编辑]

○丙辰,召对于熙政堂。

4月27日

[编辑]

○丁巳,召对于熙政堂。

4月28日

[编辑]

○戊午,召对于熙政堂。

4月29日

[编辑]

○己未,召对于熙政堂。

4月30日

[编辑]

○庚申,召对于熙政堂。

五月

[编辑]

5月1日

[编辑]

○辛酉,上诣仁政殿,亲传景慕宫夏享香祝。

5月2日

[编辑]

○壬戌,召对于重熙堂。

5月3日

[编辑]

○癸亥,召对于重熙堂。

○以赵鹤年为礼曹判书,赵斗淳为工曹判书。

○奉朝贺金履阳卒。命特赠领中枢府事。

5月8日

[编辑]

○戊辰,召对于重熙堂。

5月9日

[编辑]

○己巳,召对于重熙堂。

5月10日

[编辑]

○庚午,召对于重熙堂。

○给平壤、任实烧户,恤典。教曰:“箕民被灾之启,才已判下,而近二百户之一时延烧,尤极惊惨。虽有元别恤典,其外奠接之方,令道臣,参考已例,另加措处,俾无一民栖遑失所之叹,仍即别具登闻,自庙堂,措辞知委。”

5月13日

[编辑]

○癸酉,行翰林召试于仁政殿,取李承圭、李承益、洪祐命、金炳云。

5月14日

[编辑]

○甲戌,召对于重熙堂。

5月16日

[编辑]

○丙子,以洪在喆为汉城府判尹,柳昌根为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

5月18日

[编辑]

○戊寅,备局启言:“宪台之在家出牌,自是法禁,而持平崔在烨,谓以风闻,多出牌隶,侵渔闾里,请谴罢。”教曰:“事之骇惋,莫此为甚。不可但以贻台阁言,施以定配之典。”

5月19日

[编辑]

○己卯,召对于熙政堂。

5月20日

[编辑]

○庚辰,以洪学渊为司宪府大司宪,金𫓎为司谏院大司谏。

六月

[编辑]

6月2日

[编辑]

○壬辰,领议政权敦仁,疏辞相职,许之。

○以洪在喆为刑曹判书,朴岐寿为汉城府判尹。

6月5日

[编辑]

○乙未,上御重熙堂,召见坐直承旨,持公事入侍也。

6月15日

[编辑]

○乙巳,上御熙政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

○以金箕晩为吏曹参判,赵容和为汉城府判尹。李景纯为庆尚右道兵马节度使。

6月23日

[编辑]

○癸丑,命坐直承旨,持公事入侍。

6月25日

[编辑]

○乙卯,都政下批,以李嘉愚为司宪府大司宪,金大根为司谏院大司谏,郑㝡朝为成均馆大司成,李宪球为谢恩兼冬至使,李同淳为副使,李裕元为书状官,郑泰东为庆尚右道兵马节度使。

○中批,以徐箕淳为汉城府判尹,洪直弼为成均馆祭酒。

6月26日

[编辑]

○丙辰,上御重熙堂,召见守令边将初仕人。

6月28日

[编辑]

○戊午,以闵致成为司宪府大司宪,李玄緖为司谏院大司谏。

6月29日

[编辑]

○己未,上御熙政堂,召见时、原任大臣,请对也。领府事赵寅永曰:“有捕厅罪囚之不可不禀达者,玆敢相率来对。而略闻罪囚所供,则真是穷天地亘万古所未有之悖逆憯诬也。此辈虽曰无知,苟有一分彝心,宁有此等变怪乎?该厅文案,今已待令,若赐下览,庶可得诸罪人罪犯之如何矣。”上曰:“前古所无之变也。”左议政金道喜启言:“设鞫正法,岂容晷刻迟滞?但其至凶至憯不忍言不忍闻之说,实无严问取招之道,而申泽之称以告变,两条凶言,傅会添补,肆然笔之于书者,万戮寸斩,犹属歇后,为先出付该营,枭首警众。金河两女,虽至微至贱之类,亦具彝性,则不忍言不忍闻凶诬悖逆之说,何可发之于口,而传之于人乎?此则自捕厅,当刻勘断,全奉禄亦有传说之罪,出付秋曹,严刑三次后,远恶岛定配,卢启达,别无可问之端,放送之意,请分付捕厅。”从之。

○是月,异样船,出没往来于湖南兴阳及济州海中,自称大英国船,所到岛屿上,辄竖白小旗,以测水绳量海中浅深,筑石涂灰,以标其方位,结三株木,置镜板于其上,罗拜行祭,济州译学通事驰往问情,则以所谓录名纸及诸国地图棕榈扇二柄投之,遂张帆向东北去。

秋七月

[编辑]

7月2日

[编辑]

○辛酉,上诣仁政殿月台,亲传宗庙永宁殿秋享香祝。

7月5日

[编辑]

○甲子,以赵秉铉为兵曹判书。

○上御熙政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左议政金道喜启言:“异样船济州问情时,所纳番物诸种,仍为封还济州,使之印封藏置,或候日后执此为证之时,而第此船之遍泊三邑,殆近一朔,既不能详细问情。则番人形迹,有难遥度,而曾于先朝壬辰间,英舶之来泊洪州也,虽即还去,其时仍以此由,有移咨礼部之举,而其后庚子,又有彼船来泊济州事,以其倏来倏往,事甚烦屑,置而勿论矣。今番则较之壬辰事,又有夷情之叵测者,而问情中既有清通事云尔,则恐不可无先事之虑。依壬辰例,因历行,移咨礼部,仍请皇旨,饬谕于广东番泊所,请俾为禁断之地。”从之。又启言:“今春敕行时,皇旨只泒一通官,仍载则例。为我输弊,如此之至,在我邦,只当遵奉之不暇,而第敕行,既有上副使,则接待之际,通官一人,实无以周旋,远路事故,亦不可料度,此后敕行时通官,加定一两人之意,亦为移咨礼部,付之节行,似好矣。”从之。

○命各道兵虞候,以实职人差送,水虞候以十二朔为瓜限,递付京职。

○以洪在喆为平安道观察使。

7月6日

[编辑]

○乙丑,以金兴根为吏曹判书,李穆渊为户曹判书,洪学渊为司宪府大司宪,徐箕淳为刑曹判书,李宪球为汉城府判尹。

7月11日

[编辑]

○庚午,关西清川以北七邑大水,民家漂颓,为四千馀,渰死为五百馀。

7月12日

[编辑]

○辛未,教曰:“兵判在外,其间政注,有不可迟待,亚堂行政。”

7月14日

[编辑]

○癸酉,教曰:“清北诸邑水灾,以道启之已彻者观之,漂颓渰没,若是惊惨,况其栖屑失所之状,如在目前乎?慰谕使,令庙堂择差,使之明日下直,新道伯,亦令从近辞朝。”

○以副议军金公铉差下慰谕使。

7月15日

[编辑]

○甲戌,教曰:“慰谕之行,虽已发送,计其漂过四千,渰逾五百,清北列邑,无异沧桑则惟恤之念,靡所止届,此岂以常例拘哉?道内上纳京司钱中,限三万两折留,以为颓压修改溃决补筑之资,其给代之方,令庙堂,从长禀处。”又教曰:“俄下传教令庙堂,星火行会于箕伯处,仍令慰谕之地可也。”

7月16日

[编辑]

○乙亥,教曰:“慰谕之行,不可无怀绥抚恤之教,在外艺文提学许递,前望单子入之。待下批牌招,制进纶音,仍为拨马下送于慰谕使处。”

○以赵斗淳为艺文馆提学。

○谕清北被灾民人等:

王若曰,予以不德,治不徯志,固无以上答天心,俯副群生之望,而属岁少康,稍纾宵旰之念。然关西一路,自经庚子大侵,劫劫恤恤若将颠𬯀,怀保之勤,恒所耿耿,今玆清川以北滥溢之警,满心悸栗,靡所止届。漂户之为四千,渰口之为五百,有水灾以来,殆创闻而创见也。第此只就道臣之从先登闻而计之者,则嗣后邑报之为几许,又未可量也。玆皆予寡人,不能遂顺庶征之咎也,尚何言哉?呜呼!斯民也,无辜之赤子也,籍无水潦之忧,饥馑之厉,仰事俯育公私经办,尚不知丰岁之为可乐,今其仅缀仅绵之几多生灵,不为鸿雁之嗷嗷,忍就鱼鳖之嗿嗿,绳枢瓮牖,荡成洪涛旄倪夫妇,泯于汹涌,父不得以诀其子,子不得以哭其父,转眄之顷,嚣乱斯瘼。虽使幸全而幸存者,言之,室家之离析,血肉之垫没,溃决之靡遗,收获之无望,非但延活之茫然,亦复为生之何乐?予虽寡昧,居乎亿兆之上,凡吾民一呻一嚬,莫不呼吸之与通,则九重之邃,亦阶前之万里也。流离栖遑之形,啼呼惨沮之容,予安得食之甘而寝之安也?日前慰谕之命,即体予躬巡之意也,今不知征抵何处,而三万金之捐助,特不过投河之醪耳,是何足为怀绥安辑之万一,而患均不患寡,亦圣人所训也。毋论漂户渰口,必有族姻邻里之济,方伯守令之救,次第结构,期趁未寒之前,极力拯钧,俾无未掩之骼。秋成尚馀,多月赖天之休,获有桑楡之收,则安知不回咷为笑,复寻宿昔之居也?呜呼!死者已矣,是诚岩墙之命,而无告之鬼也,顾予恻伤之怀,殆不觉绕壁而徊徨,庸述列祖故事,为壝于水边,大招而酹之。斯或以慰冥漠幽沦烦冤郁塞之魂欤。予于此,别有播修于予之赤子者。夫一遇水旱,辄散而之四,非不知出于万不获已也,而究竟验之,适增其仳离艰楚之苦,非计之善者也。馁焉而资安土之俗,寒焉而赖共闾之恤,其视素昧之地,绝远之乡,得失为何如哉?畋尔田宅尔宅,必不如世居奠之所。咨尔多民,谅予由衷之谕,毋遽轻动,毋遽胥浮,尽力支拄,毋自徒困于保抱携持,颠连道路之上。则伊后靖集之责,在予一人,其各明听毋惑。至于分忧之臣,罔非体国之人也,身阅而足涉,目击而面告,徭役之蠲,征敛之薄,苟系便民而利民,随事枚列,陆续登奏,有甚于救焚扑燎之急,然后始可有一分对扬之效,宜自知悉,予不多诰。

7月20日

[编辑]

○己卯,上御熙政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左议政金道喜启言:“道臣考试时,东堂初试,三南则合设于营下,西北,依前分设者,盖以程途稍远故耳。第今清北,当以别论,苟有一分除弊之道,固当靡不用极,今年清北东堂初试,依三南例,合设于营下事,请分付该道。”从之。

7月21日

[编辑]

○庚辰,上御重熙堂,召见平安监司洪在喆,辞陛也。上曰:“清北水灾,挽近所无。其所漂渰,若是伙多,结构奠接之方,专在于道臣矣。下去后,悉心对扬,使之支保也。”

7月22日

[编辑]

○辛巳,刑曹判书徐箕淳疏略曰:

臣寤寐悔恨,死有难暝者,向来湖南事耳。巡路白日场之庄书出题,只缘臣专昧法禁,率尔口拈,随事误错,臣之罪也。做出无根之句语,陷人罔测之坑坎,惟意构捏,少不顾藉,又若金羽休之疏出,而凌踏狼藉,锋镝迭发,苟非造化之攸费洞察,而屡赦之,则岂敢望复有今日也?伏望镌改臣新授资秩,本兼诸职,许臣以退处田野,以靖私义。

批曰:“事属既往,何必为引?苟欲看作处义,反或有伤事面,而向日特擢,意有所在,卿勿更辞,即为上来膺命。”

7月25日

[编辑]

○甲申,行药院入诊于重熙堂。领府事赵寅永启言:“臣前以万东庙道臣奉审事,有筵禀矣。华阳书院,即在庙下,而庙生院生之充定者,散在各邑,不能无收聚之难,来往之弊。就本邑军丁中,从便相换,以应庙院之役,则在朝家保伍,无所得失,而揆以尊敬之礼制。便易之事势,似合两宜,以此分付礼曹,措辞知委于湖西道臣,请使之举行后,具由登闻。”从之。

八月

[编辑]

8月1日

[编辑]

○庚寅,上诣仁政殿月台,亲传景慕宫秋享香祝。

8月5日

[编辑]

○甲午,上诣仁政殿,亲传南坛节祭香祝。

○上御重熙堂,召见前平安监司赵秉铉。上曰:“今番清北水灾,卿虽未亲见,果何如?”秉铉曰:“清川以北水潦之灾,便是浩劫,依山近峡之尤被其害者,盖缘三日暴霔,始滥于龟城,不分高低,崩沙滚石,水势所到,虽不无浅深之别,而惟其事出不虞也。故民无以容措于其间。臣虽不及目击其光景,而听闻所悉,有不忍说到者,就其中龟城、泰川,以㝡尤甚之处,流离颠连,项背相望,萧条荒落,烟火殆绝。臣以为两邑全颓户当年还布,一并蠲荡,结税亦许当年免頉,之次尤甚之定州、宣川、嘉山、郭山、博川等五邑,全家漂颓之还布,溃决沙覆之结税,亦许分等蠲頉,恐好。故敢达矣。”从之。

8月7日

[编辑]

○丙申,上诣仁政殿,亲传文庙释菜香祝。

8月8日

[编辑]

○丁酉,上诣仁政殿,亲传社稷大祭香祝。

8月15日

[编辑]

○甲辰,上御重熙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命祠院创配挟杂冒请之流,一切刑配。

8月19日

[编辑]

○戊申,忠清监司姜时永启言:“定山县班民任善白,为其子泰斗所弑,而泰斗则其兄泰迪,仍为缢杀事,穷核缘由,已为驰启,而泰斗之直犯其父,狼藉行凶,即是生民以来所未有之极大变也。其癫狂之症,已为七八年之久者,固有诸招之可据,而无论癫狂与否,即是纲常之极变。其尸则逆尸,其鬼则逆鬼也,王府关和之追施,将无异同于结案正刑之人。任泰迪则忽遭此亘古所无之极变,挺身独入于凶汉囚系之房,杖打索勒霎时结果者,盖其情急于不共戴天,事同于大义灭亲,自愿速死,认出真情擅杀之责,固不得辞,罔极之情,恐或可原,而勘处之适轻适重。臣亦不敢擅断,并令攸司,覆启禀处事。”下刑曹,请收议大臣,泰斗则暴其尸,泰迪则令晓谕放送,从之。

8月20日

[编辑]

○己酉,上展拜于太庙,秋谒也。

8月22日

[编辑]

○辛亥,设七夕制于泮宫,居首权孝参等五人,并直赴监试会试。

8月23日

[编辑]

○壬子,上御重熙堂,召见入格儒生。

8月24日

[编辑]

○癸丑,上诣徽定殿斋宿。

8月25日

[编辑]

○甲寅,行徽定殿再期祭。

8月26日

[编辑]

○乙卯,教曰:“徽定殿再期祭亲行时,礼房承旨洪耆燮,执礼李丰翼,大祝赵秉骏,并加资。”

8月27日

[编辑]

○丙辰,备局启言:“即见政院启辞,则一所魁券之违越格例,诚万万可骇,原试券,为先拔去,且经义出题,元无截断本文之法,而今番一二所义题,俱未免断章之嫌。大比试取,何等严谨,而至有此颠错乎?一所试官,并削职,二所诸试官,请亦罢职。”允之。一所试官洪永圭、郑翊朝、赵龟植,二所试官李玄緖、金益文、李𥙿膺。

8月29日

[编辑]

○戊午,以韩正教为司谏院大司谏,朴永元为礼曹判书。

九月

[编辑]

9月6日

[编辑]

○甲子,上御仁政殿,行秋到记,讲居首承镇泰,制述赋首权用修,并直赴殿试。

9月11日

[编辑]

○己巳,以徐宪淳为吏曹参议,宋持养为司谏院大司谏,金左根为工曹判书,李㙽为成均馆大司成。

9月14日

[编辑]

○壬申,以金兰淳为刑曹判书。

9月15日

[编辑]

○癸酉,上御熙政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左议政金道喜启言:“陞庠取士,限以十月,即古规也。虽不一遵此例,每以春秋暇日,间间设行,不待深冬而告讫,所以程其课而游于艺,使不至奔走废业,犹不失古意。近年以来,春夏秋三节,不设一抄,辄于穷冬隆冱,陆续开场,至或临岁末,未满抄而草草磨勘。揆以试事,已极艰窘,而使诸生之赴举者,抛弃三冬,不读一字,实非劝课之本意。请令政院,另饬泮长,使之依古规,以十月内毕抄。”从之。又启言:“向以英舶一款,已有咨报礼部之仰请者。而日本,自讲和以后,凡有边情所关,互相通报,至于异样船踪迹叵测者,则尤加严防,非但边虞之同恤,或虑邪法之播传,屡以此书契,往复,载在《同文汇考》矣。今番洋船之出没闪忽,虽不得其要领,而其在交邻以信之义,似当据实相报,且彼若闻知,而责我以不报,则难于为答,倘或厥船,转到彼境,自彼先报,则在我为慊。臣意则令礼曹,详具异样船来往形止,另致书契于莱馆,仍令转报东武,以示警边防修前约之意。恐好矣。”从之。

○召对于重熙堂。

9月16日

[编辑]

○甲戌,召对于重熙堂。

○以赵斗淳为汉城府判尹。

9月17日

[编辑]

○乙亥,上御重熙堂,命诸承旨,持公事入侍。

9月20日

[编辑]

○戊寅,召对于重熙堂。

9月22日

[编辑]

○庚辰,上诣真殿,行茶礼。

9月25日

[编辑]

○癸未,上御重熙堂,命入直玉堂持《羹墙录》入侍。

9月26日

[编辑]

○甲申,召对于重熙堂,讲《羹墙录》。玉堂朴永辅曰:“明庙时军资判官尹龄,撰进《国朝宝鉴类抄》二卷,上览而嘉之,至命陞职。军资判官,不过一末荫也,犹能如此,况乎其时在三司之列者,昌言嘉谟,尤当如何?今其书不在,虽无以详知,以二十八条目观之,则盖依仿真德秀《大学衍义》及丘濬《大学衍义补》而为之者也。皇明太祖高皇帝,首定家邦、落成宫殿,即命儒臣,取《大学衍义》书于墙壁,以代绘画,诚以帝王出治之要,无过于是书也。伏愿殿下,于清燕之暇,命入是书及丘濬《衍义补》,以时澄览,则其为功效,夫岂浅鲜哉。”

9月28日

[编辑]

○丙戌,设九日制于泮宫。

9月30日

[编辑]

○戊子,以兪星焕为咸镜道观察使。

冬十月

[编辑]

10月1日

[编辑]

○己丑,以赵云澈为忠清道观察使,尹喜丰为庆尚左道兵马节度使,李明学为黄海道水军节度使。

10月2日

[编辑]

○庚寅,上诣仁政殿,亲传太庙冬享香祝。

10月4日

[编辑]

○壬辰,以李启朝为庆尚道观察使,金辅根为京畿观察使。

10月5日

[编辑]

○癸巳,召对于重熙堂。

10月14日

[编辑]

○壬寅,行吏文制述于仁政殿。

10月15日

[编辑]

○癸卯,月有食之,食在地下。

○召对于重熙堂。

○别讲于重熙堂,讲《羹墙录》。上曰:“世庙有微恙,而犹读书可以钦仰于笃学喜书,而亦所以圣学之高明卓越矣。”

10月16日

[编辑]

○甲辰,上御仁政殿,行日次儒生汉学文臣殿讲。

○召对于重熙堂。

10月17日

[编辑]

○乙巳,命日次儒生殿讲居首闵致庠,直赴殿试。

10月18日

[编辑]

○丙午,行文臣制述及专经文武臣殿讲于仁政殿。

10月19日

[编辑]

○丁未,召对于重熙堂。

10月20日

[编辑]

○戊申,上御熙政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左议政金道喜启言:“陵官之守直斋室,事体至严,有不可暂时离次者也。近闻各陵享祀时,每以他陵入直之员,塡差祭官云。若是局内密迩之地,则推移差享,容无不可,而至或见差于数十里之远,往返之间,自致空斋,岂不万万未安乎?请自今以后,非局内诸陵,则无敢差享之意,分付铨曹,永为定式。”从之。又启言:“守令之十考十上,内职迁转,即法典所载。而或有未赴任及赴任日浅,未经初考而九考九上者,终归罢散而止,盖九考之于十考,非有治续之优劣,只较日字之差少,则准考与未准考,特出于幸不幸耳。乃至一迁一否者恐有,欠于奖劝循良之政,自今九考九上者,勿以未赴及日浅为拘,依十考十上倒,处付京职恐好。而至于五考五上之当递付者,只有四考四上,则日字太浅,似不当比例于九考九上矣。”从之。

○以赵鹤年为刑曹判书。

○召对于重熙堂,讲《羹墙录》。上曰:“列圣朝以崇俭相传,而英庙俭德益著,衣襨常以木绵为之,所御之衣,亦尝屡澣矣。”玉堂李寅奭曰:“自上节俭则上行下效,捷于影响。臣曾闻古之朝士,无着绵袍之人,或有履葛屡者云,其时上下崇俭,可以追想矣。”上曰:“然矣。”上曰:“纯庙俭德,予尝亲觌矣。”玉堂金建铢曰:“臣闻正庙朝,尝御木绵袴,或至缝绽絮露,纯庙衣襨,绝罕锦䌷,节俭之德,即列圣朝家法矣。”上曰:“饮食之有奢侈,甚于衣服矣。”

10月21日

[编辑]

○己酉,召对于重熙堂。

10月23日

[编辑]

○辛亥,召对于重熙堂。

10月24日

[编辑]

○壬子,上御重熙堂,召见三使臣。冬至正使李宪球,副使李同淳,书状官李裕元。辞陛也。

○召对于重熙堂。

10月25日

[编辑]

○癸丑,召对于重熙堂。

10月26日

[编辑]

○甲寅,召对于重熙堂。

10月27日

[编辑]

○乙卯,召对于重熙堂。

○以赵在庆为吏曹参议,金翰喆为忠清道兵马节度使。

10月28日

[编辑]

○丙辰,召对于重熙堂。

10月29日

[编辑]

○丁巳,夜对于迎春轩。讲《羹墙录》。上曰:“世宗朝圣德卓越,此编有我东舜、尧之语,而果然我东尧、舜矣。孝宗朝入燕时,燕人分送金玉锦绣,而却之不受,诚圣德事矣。”

十一月

[编辑]

11月1日

[编辑]

○戊午,上诣仁政殿,亲传景慕宫冬享香祝。

○召对于重熙堂。

11月3日

[编辑]

○庚申,左议政金道喜箚略曰:

徽定殿移奉仪节,一依永昭殿移奉时已例,大臣一员及各司堂郞各一员祗迎后,仍为陪从,而无百官祗送之节。虽未知己例之缘何如此,而神轝既出阙外,则揆以臣子道理,恐不宜偃处私室,且景陵因山、发靷、返虞时,在都百官,皆有门外迎送之节,以此参互,今何独无之?乞降兪音,令该曹,依此举行焉。

批以:“所陈允合事体,依此施行。”仍令春曹,改仪注以入。

○以李时在为全罗道观察使。

○召对于迎春轩。

11月4日

[编辑]

○辛酉,夜对于迎春轩,讲《纲目》。上曰:“布衣书卒,惜其贤而不见用也。如用黄宪,则安帝之世,必多可观之政矣。”承旨李经在曰:“不但黄宪一人,汉家此时,最多贤士,若笋淑。袁阆、陈蕃、周举,皆一代名士,而安帝不用此等人,所用者惟宦官而已,宜汉业之驯致倾覆也。”上曰:“信任宦官,已自和帝时矣。”

11月6日

[编辑]

○癸亥,夜对于迎春轩。

11月7日

[编辑]

○甲子,移奉徽定殿神辇于庆熙宫永昭殿。上祗送于弘化门外。

11月8日

[编辑]

○乙丑,上御重熙堂,召见前忠清监司姜时永。

○召对于重熙堂。讲《羹墙录》。上曰:“英宗朝太庙祭享,必躬行矣。”承旨李时愚曰:“英宗朝春秋已高之后,亦致诚于祀典如此矣。”上曰:“此时春秋已高,而至于馂馀之献御者,必御衮衣,具法冠以尝之,岂不盛哉?”上曰:“命讳丽太祖名,甚盛德事也,名是何字?”玉堂林肯洙曰:“建字也。”

11月9日

[编辑]

○丙寅,夜对于迎春轩。讲《羹墙录》。上曰:“申叔舟,何不为六臣之所为乎?承旨李时愚曰:”六臣名节,实是百世特立之流,岂可人人而及之乎?“上曰:”壮哉,六臣之节也。“上曰:”舍己从人,是尧、舜之事,行之甚难矣。“时愚曰:”勉而行之,则尧、舜之事,人皆可为。殿下此言,臣等窃不胜抑郁矣。“上曰:”虽云难矣,欲行则可以行之矣。“时愚曰:”殿下此言,实宗社无彊之福也。“时愚曰:”第十二板权舆不承之义,殿下曾已领会乎?“上曰:”《诗传》有之。“阁臣洪淳穆曰:”秦风也。“上曰:”于我乎厦屋渠渠,今也每食无馀。吁嗟乎!不承权舆,即其诗乎?“时愚曰:”殿下俄以舍己从人,为可行之事,此所谓一言而兴邦也。臣因此感激,窃有所仰勉者。盖武事,有国阴雨之备,而所不可废也,随时炼习,乃将臣之责,初非殿下天职内事也。臣家近在阙外,向伏闻殿下,炼武于后苑,而临观之。夫兵者,非可观之器,而惟射则居六艺之一,君子之所以正已也。至于火炮,声势雄烈,每有惊动圣躬之虑,殆有甚于汉文驰坂之危也。殿下一身,宗社生灵之所系,安得以自轻乎?此群下之所共忧闷,而臣猥登前席,若不以夙昔耿耿者,一白之,是臣负殿下也。今我殿下,断弃旧好,专意讲学,此是殿下已改之过也。如日月之食,暂时之薄蚀旋复,何损于本体之光明乎?然又有过计之忧,程明道之阃域,殆近生知。而明道年十六七时,好田猎,既而自谓已无此心,周茂叔曰:‘何言之易也?但此心,潜隐未发,一日萌动如初矣。’后十二年,暮归田野,见猎者不觉有喜心,乃知果未也。茂叔治心之法,实为先觉,而明道验之于十二年之后,以此观之,臣安敢保殿下此心,不为更发于异日乎?伏愿益加省察。“

11月11日

[编辑]

○戊辰,大护军赵秉龟卒。教曰:“训将丧逝,极用惊衋。此重臣,乃心王室,勤荩著绩,予所倚毗,今焉已矣。卒大护军赵秉龟,不待谥状,易名之典,即速举行,东园副器一部输送,成服日,遣承旨致祭,丧需,亦令该曹,从厚输送。”秉龟,丰恩府院君万永子也。年盛志彊,喜自用,善谐谑,应对甚捷给。辛丑以后,事务担负,甚繁重,一处之有裕,盖夙诣之才也。但遇事克核,过于纤察,顾其性然也,而胥吏朋讟,未尝不由于此。然其出入燕私,先事规勉之功,均后数年,外人有稍稍知之者也。谥文肃。

○以洪在龙为训炼大将。

11月12日

[编辑]

○己巳,以柳基常为禁卫大将。

11月13日

[编辑]

○庚午,以金英根为成均馆大司成,柳昌根为忠清道兵马节度使,李寅熙为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尹羲烈为全罗右道水军节度使。

○以徐相五为摠戎使。

11月14日

[编辑]

○辛未,召对于重熙堂。

11月15日

[编辑]

○壬申,召对于重熙堂。

○命判府事权敦仁,复拜相职。

11月16日

[编辑]

○癸酉,召对于重熙堂。

11月17日

[编辑]

○甲戌,召对于重熙堂。

○上御重熙堂,命诸承旨持公事入侍。

○上御重熙堂,召见前咸镜监司成遂默。

○以柳相弼为摠戎使。

11月18日

[编辑]

○乙亥,召对于重熙堂。

11月19日

[编辑]

○丙子,朝讲于重熙堂。讲《论语》。

○上御重熙堂,召见前庆尚监司洪锺英。

○教曰:“予于清北民事,常所系念,而当此岁穷呼寒之时,被灾之馀,果能无流离失所之民乎?方伯守令,想必极意对扬,而丙枕忧念,不胜憧憧。可以发仓者发仓,可以移转者移转,凡系措置,及时状闻,以活我西土之民事,令庙堂,三悬铃知委。”

11月23日

[编辑]

○庚辰,召对于重熙堂,讲《羹墙录》。上曰:“欲其节用,必使俭约。如其奢侈,必至财竭矣。”玉堂林肯洙曰:“殿下每轸崇俭之道,近日临筵时,辄御以木绵衣,闾巷之间,闻此说者,莫不欣诵,互相戒饬,更不近奢丽之服,此所谓上行下效,捷于影响者也。”上曰:“列圣朝尚俭之德盛矣,至有纯木为笠缨矣。”承旨李经在曰:“然矣。”上曰:“英庙朝俭德,果卓越,而去古未远,故亦多承闻者矣。”玉堂徐相教曰:“唐、虞之治,亦不过崇俭而已。尧之土阶,舜之袗衣是也。”上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矣。”相教曰:“然矣。”上曰:“奢侈非威令所可禁也。”肯洙曰:“此非严法峻令,所可禁止。惟在殿下,躬先率下,而不过一转移间事也。”

11月26日

[编辑]

○癸未,召对于重熙堂。

○以金鼎均为司宪府大司宪,李鼎臣为司谏院大司谏。

11月28日

[编辑]

○乙酉,昼讲于重熙堂。

○夜对于迎春轩。

11月29日

[编辑]

○丙戌,召对于重熙堂。

十二月

[编辑]

12月2日

[编辑]

○己丑,上御重熙堂,召见轮对官。

○召对于重熙堂。

12月3日

[编辑]

○庚寅,教曰:

民生之苦乐,由于守宰之治不治,守宰之治否,由于殿最之严不严,朝家之前后提饬,非止一再,视若文具,每当京察,仅以一二疲残之类,塞责而止,岂曰国有纪纲乎?今日无告之民,皆我祖宗之赤子也,穷蔀受困,在于贪墨之未祛。予虽否德,君临于上,岂可坐视而莫之恤也?今当考课之时,先此令申之谕。如或循私用情,不以实登闻,有所现发,则当施以一切之法,阶前万里,予亦岂无可知之道乎?其各惕念对扬事,令庙堂,措辞行会。

○上御重熙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上曰:“向以清北灾民事,有所传教,而第其救济之方,当另加讲究,然后庶无离析之患,何以则为好乎?”领议政权敦仁曰:“拯济之方,道臣与守宰,当另加对扬,而自朝家,更加措处者,亦岂不次次措处乎?”上曰:“非但清北而已,西北及南边海隅,亦安知无民隐乎?须善为对扬,俾尽安保之道也。”敦仁曰:“圣念若是憧憧,臣等虽无似,敢不竭力对扬乎?”又曰:“两铨方登筵,进前听教似好矣。”上曰:“生民休戚,专系于守令之择不择,而每当都政,朝家饬教,不啻申严,然及其过政后观之,则徒归文具,终无实效,是岂对扬之意乎?今番则须加惕念,无至如前可也。”上曰:“国纲之解弛,百度之隳坏,莫如近日矣。予以否德,深居九重,聪明未达,阅历不多,全昧民事,而所恃者,惟大臣三司而已,须体此意,蕫饬百官,各尽其职,以补予不逮也。”上曰:“轮对官入侍,法意甚重,虽微末庶官,欲使之悉陈所怀也。近日轮对入侍,凡为三次,而举以无所怀奏之,是岂引接之本意乎?亦关纪纲,并拿处可也。”

○以洪学渊为司宪府大司宪,李正耆为司谏院大司谏,申从翼为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

12月4日

[编辑]

○辛卯,召对于重熙堂。

12月10日

[编辑]

○丁酉,召对于重熙堂。

12月11日

[编辑]

○戊戌,召对于重熙堂。

12月12日

[编辑]

○己亥,上御仁政殿,设柑制。表居首李升洙,直赴殿试。

12月16日

[编辑]

○癸卯,以安光直为议政府右参赞。

12月17日

[编辑]

○甲辰,召对于重熙堂。

12月18日

[编辑]

○乙巳,召对于重熙堂。

12月19日

[编辑]

○丙午,上诣仁政殿,亲传社稷、宗庙、景慕宫腊享香祝。

12月20日

[编辑]

○丁未,以金大根为司谏院大司谏。

12月21日

[编辑]

○戊申,召对于重熙堂。

12月22日

[编辑]

○己酉,以安孝述为司谏院大司谏。

12月23日

[编辑]

○庚戌,上御重熙堂,召见轮对官。

12月24日

[编辑]

○辛亥,以李敦荣为吏曹参判,赵斗淳为刑曹判书。

12月25日

[编辑]

○壬子,上御重熙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

○左议政金道喜,疏辞相职,许之。

12月27日

[编辑]

○甲寅,上御仁政殿,行社稷祈谷大祭誓戒。

○都政下批,以金周默为司谏院大司谏,金鼎均为司宪府大司宪。

12月29日

[编辑]

○丙辰,京兆献民数,五部及八道都元户一百五十七万二千六百五十六户,人口男三百三十二万六百七十六口,女三百三十三万五千七百六十四口。

宪宗经文纬武明仁哲孝大王实录卷之十二

注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