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本庵集/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本庵集

作者:沈焕之
1798年
卷一

林下修道之士。以明五伦正三纲。本诸身征诸世。而我圣朝四百馀年。经国之谟。范俗之政。有赖于是者亦大矣。自夫近世学废而道不明。巨室名门纨袴少年。皆以科宦为承家立身之程。闾巷而不讲诗书。朝廷而不崇名义。于是士气衰而戚畹势长。密地布党。权且倾国。执笏而官于岩廊。抱经而儒于山野者。盖多为威怵利疚。靡然相从如巨浪之所怀襄。如烈熖之所销泐。而时则有一个臣。学圣贤之道。而退守东冈。扶树名义。崭然独立为士流之标准者。曰惟故征士号本庵金公讳锺厚伯高氏是已。公禀姿高明。求道笃实。格致则本末俱到。践履则尺寸不爽。尤精察于义利。严辨乎邪正。身修于家而志不忘乎宗国之安危。则以㫌招之野贤而秉春秋之大义。尝于乱贼之当讨者。虽在亲戚之近。不少假焉。洪惟我圣上。德如舜文。功拟禹汤。道有全軆则包乎理义而大本以立。礼为大用则制以节文而一毫不差。公之弟定夫氏。遂以遇巷之大臣。赞圣志而奉圣谟。将建诸天地。质诸鬼神。而呜呼。公之所讲论于家庭弟兄之间者。是可以见其精义已矣。又推其馀及于门徒诸生。则凡今之世以扶伦纲讨乱贼。为立志事君之本者。皆闻公之緖论者欤。公虽没于丘壑。公之道在乎世。兴士气而裨世教。以卫我宗社亿万年之基者。有足述矣夫。不佞在童年。盛闻公名。慕其贤者殆数十年。先朝癸巳。以海谪宥归也。历谒公于沙川之庐。其后公寓处于江上夙梦之亭。又往叩焉。公眉宇古雅。气度端凝。望之可知为学问君子矣。至若文以阐理气。诗以写性情。亦皆兼得作者之法。而又邃于礼学。前贤之所疑。多所发明云。公没之十七年。今奉朝贺金公锺秀氏字定夫。以公之所著诗文几卷。授于不佞曰。此吾伯氏本庵先生之遗稿也。门人锦城宰任君焴方谋剞劂。盍为一言弁诸首乎。不佞曰。本庵之文。出于六经之中。诗本乎贞元以前。然岂但以诗文评其遗卷。而其学问造诣。则苟不固知道者。孰能窥其阃域而发挥之哉。屡辞以匪其人。则固强之曰。君毋辞。今之世。序吾伯氏遗稿者。舍君而奚之哉。不佞窃有感于斯。乃以僭妄之言。塞其请焉。噫。百世之下。诵公之诗读公之文者。庶几知夫道学文章之兼该于是集有妙契而深悟者云尔。

崇祯三丁巳之腊朝。青松沈焕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