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东湘先生文集/卷七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六 东湘先生文集
卷之七
作者:许震童
1870年

朝天录[编辑]

隆庆六年壬申八月。

初六日己未。晴。自家发行。到瓮井。金万户应贞,金光,金锵,柳希英,李永孝,蔡起渊,金镡,金铨,金昌龄等。设筵。张侯于蔡巨源家北以待之。余历入酬酢。射侯三巡后。辞别。午饷于东津奴家。历见朴膺。言婚事。宿于兴福寺。

初七日庚申。晴。自兴福寺发行。朝饭于平丘僧舍。午饷于全州梁井浦民家。到高山县。舅氏在中大厅。监封早红柿进上。直入谒。得见京简。始知进定行期。夕入衙内。陪话。宿于西轩房。

初八日辛酉。晴。留高山。舅氏坐衙东轩。前县监崔自淑。训导尹兴殷。同话。午饷后。陪叔主。射贯革六巡。与尹商叟。同宿于西轩房。

初九日壬戌。晴。自高山发行。舅氏与崔清仲,尹商叟。饯余。宿于恩津神峀庵。

初十日癸亥。雨。自神峀庵发行。午饷于尼山吾德院。宿于敬天驿。

十一日甲子。晴。自敬天驿发行。朝饭于公山孝街院。渡锦江。秣马于弓院上川边。过车岭。宿于德坪酒幕。

十二日乙丑。晴。自德坪发行。朝饭于天安南院。过愁歇院。到葛院宿。

十三日丙寅。晴。自葛院发行。到菁好驿朝饭。过行院。午饷于险川。宿于板桥酒幕。是日。逢本邑吏辈于骆生驿前。以旧倅陪来也。使之通余好行之奇于本家。

十四日丁卯。晴。自板桥发行。朝饭于新院。渡汉江。暂歇于霁川亭。由新门入。历掌乐院。人马塞道。以监试榜出也。到高察访家。闻九渊不利。聘君在丰储仓。使人问之。与高暂叙。往拜舅氏。夕谒聘君。仍宿于仓。

十五日戊辰。晴。往舅氏宅。监捧路费。仍留宿。

十六日己巳。晴。往高察访家。叙话夕饷后。还舅氏宅宿。

十七日庚午。晴。借李希干马。往聘家。历拜古阜叔氏。未及入门。尹千源自内而出。立话阻思而别。遂入谒。飮话。夕饭后。历见李衢。又见李巩。巩病重。失母儿在傍。见之不觉堕泪矣。即与相别。往拜聘父母。飮话而退。夜已阑矣。与金就镜。同宿。

十八日辛未。晴。晓借古阜马。到舅氏家。是日赐宴于政府。一行皆诣例也。而舅氏令余不参。与高大畜。治行李。仍留宿。

十九日壬申。晴。登极冬至使。同时拜表。余与李希干及九渊。偕发到慕华馆。聘君先到馆北松间。与长兴库令朴惟经。同坐。金就镜侍在矣。余等入拜后。李希干即移其友之饯幕。俄而古阜。亦来。仍与饯别。朴希寿追到。余与朴希寿,九渊。同辔至弘济院川上。郑丰山,金连宗,李希英等。设筵于此。李希干已入坐矣。余等亦暂卸。飮数酌。即发到迎曙驿。京畿监司朴大立。坐于馆栖。都事尹覃休。坐于幕次。杨州牧使任允臣。金浦县令。坐于支应厅矣。余等。入坐他幕中。遆马即发。到碧蹄馆。前县监朴干。察访高德符。别坐柳梦翼。参奉柳梦井。引仪金元福及李衢,高大畜,高大坤等。先到矣。至暮。冬至使姜士弼。书状官奇苓。先入。登极副使成世章。书状官权纯。次入。叔主最后乃至。监司都事。皆陪来。郑应井从来。高阳郡守洪以坤。出迎支应。富平府使权鵩。以都差员来。交河县监李大春。亦以支应来矣。

二十日癸酉。晴。冬至使先发。柳梦翼等。设饯。暂行而退。朴干等。皆辞归。京畿监司入谒。仍请副使,书状设饯房内。即发行。到坡州。牧使姜昱。积城县监柳惟一迎。是日。监司在碧蹄落后。都事陪来。

二十一日甲戌。晴。自坡州发行。渡临津。午饷于东坡馆。长端府使金墀。朔宁郡守金希炼。出迎。到天寿亭。留守柳智善。出侯。请入小酌而罢。遂入开城府。是日都事在坡州落后。

二十二日乙亥。晴。留开城府。前牧使金汉乡。训导朴苓。徐花潭子应麒等。来谒。丰德居训导河云。先已来候。仍与同宿。郑应井等。谒先师塑像于馆。余以已见。不往。松都。少时游处。多有感古之情。公尝游花潭之门。故有是语。

二十三日丙子。晴。夕阴。自开城府发行。午饷于狻猊迤东川上。留守陪来。至此而止。到金郊站。黄海监司李拭。都事李元忠。都差使员平山府使朴泓。江阴县监申汝恂。金郊察访黄廷式。青丹察访郑应期并来候。郑乃余之少年友也。即相访叙话。河训导云。高习读应忠。追到同宿。

二十四日丁丑。晴。午后风。行尘扑面。目不可开。到义兴站。牛峯县令闵季良来候。午饷后渡猪滩。过金岩站。入平山府宿。海州牧使韩性源。判官沈岩。来侯。监司都事。亦陪至。是日。河训导在金郊落后。

二十五日戊寅。晴。有风。飞尘益甚。自平山发行。午饷于宝山站。谷山郡守苏遂。新溪县令闵思颜来迎。过葱秀山。至安城站。都差使员瑞兴府使李庆祐及遂安郡守朴慎元。信川郡守李庆禧幷迎之。庆禧余之故人。即访话。到龙泉站。载宁郡守金惠孙来迎。蒙学通事李贞在平山疾甚落后。

二十六日己卯。晴。自龙泉站发行。午歇于剑水站。文化县令朴应立。来候。暮到凤山。郡守成谊。长渊县监尹希忠来迎。载宁训导权用经来谒。京中人申彦深。自价川还京。先到于此。彦深余之少年友。赠诗以别。

二十七日庚辰。微阴仍晴。自凤山发行。逾洞仙岭。入怪石院。安岳郡守金忠甲。黄州判官孙枢。来候。午渡簇锦溪。到黄州。牧使朴好元迎。安岳侨居进士吕世润。来谒。是日。设侯观德。军官金景福。魁。

二十八日辛巳。朝晴夜雨。留黄州。会副使书状于东轩。命军官等耦射。李𣽚。魁。

二十九日壬午。雨夕晴。吕世润入谒小酌。以无礼。责黄州判官。遂发行。午憩于贮福院。日西。入中和生阳馆。平安监司尹毅中及都差使员肃川府使李元诚。支供差使员顺安县令李韶。中和郡守朴兰英。祥原郡守柳德男。大同察访金希弼等。来迎。先行通事柳世华。到平壤。闻丧回去。

三十日癸未。晴而风。自中和发行。过栽松亭。抵大同江。平壤庶尹安宽。判官闵宗道。出候回还。谢恩使朴民献。副使金继辉。书状官柳希霖。亦在舟中。叔主与副使书状。请谢恩使等。及监司设酌舟上。余持来谢恩使家书。令妓生呈之。日晡。谢恩使等。发行。仍作乐极欢。夜入大同馆。

九月初一日甲申。晴。留平壤。叔主朝与顺安及广梁佥使南弘庆。话于房内。义禁都事南彦镇。以平安虞候李鹏拿来事。历去。午与顺安广梁。登快哉亭。

初二日乙酉。晴。留平壤。余与郑应井,高大畜,李希干。游赏胜地。先登乙密台。次谒箕子庙。晩登浮碧楼。飮酒。以国忌。不得作乐。妓生五六。亦从行。练光亭等处。以日暮。未赏。

初三日丙戌。雨。留平壤。叔主与副使,书状,监司。往赏浮碧楼。日夕乃还。余已见不从。是日。军官宋礼。通事梅世恭。持路费追至。

初四日丁亥。夜雨朝晴。咨文点马李敬中先去。日晩。自平壤发行。憩于釜山院。监司陪至。庶尹,判官亦从。叔主与副使,书状,监司小酌。监司仍落后。暮到顺安。主倅乃咸从县令张浚迎。夜与顺安,广梁酌于东轩。

初五日戊子。阴。自顺安发行。憩于白石站。前头永绥地也。县令严緖出迎。盛办支供。顺安到此拜辞。暮到肃宁馆。叔主与子弟等。坐莲堂。未久还上房。是日。广梁在顺安落后。

初六日己丑。晴。李希干从行至此。辞别而归顺安。午饷于云岩院。安州牧使柳梦龙。殷山县监李镛。出迎。义禁都事郑彦礼。以平安兵使李大伸拿来事。历去。暮到安州。宿百祥楼。楼在清川江上。景侔浮碧。而眼界之阔胜矣。宁边妓生卄馀山来于此。

初七日庚寅。晴。满浦佥使李严。自京历去。义禁都事吴以顺。拿郭山郡守许参。向京。渡清川江。午饷于广通院。博川地也。郡守安义孙。出迎。训导李允昌。来谒。开城人也。渡大定江。抵嘉山。郡守刘汉信。龟城府使辛继元。迎舅氏。上齐山亭。令军官等。射贯革数巡而止。

初八日辛卯。晓雨晩晴。自嘉山发行。午饷于纳清亭。定州地也。牧使李润德。判官申汝灌。来候。妓生亦来矣。暮到新安馆宿。

初九日壬辰。晴。留定州。监司遣审药方贞来。问行李。牧使入谒。副使书状官亦会。令军官。射贯革。金景福。魁。

初十日癸巳。阴。自定州发行。午憩于云兴馆。定州牧使判官。随来。支供馆在郭山地。而郡守拿去。故定州兼领之。到林畔馆宿。宣川地也。郡守崔彦浻。来迎。

十一日甲午。雨。自林畔发行。午饷于车辇馆。铁山地也。郡守柳煕仁。出候。灾伤御史郑复始。历谒。夕到良策馆宿。龙川地也。郡守李瑊。出候。

十二日乙未。晴。自良策发行。渡古津江。至所串馆。义州判官柳守讷。来候。入义州。牧使崔弘僴。迎以公服。拜谕书。冬至使姜士弼。书状官奇苓。留在矣。译佥知崔世协以事亦到。山人行思追至。

十三日丙申。晴。留义州。冬至使一行。越江。查对表咨文于大厅。千秋使先来通使玄应期,文世应来到。都差使员肃川府使,大同察访等回去。余陪叔主。上聚胜亭。以风寒即下。

十四日丁酉。阴。留义州。

十五日戊戌。晴。留义州。陪叔主上统军亭。北望胡山。西通辽海。山河之壮。冠于关西矣。山人行思亦从。

十六日己亥。晓雪仍风雨。留义州。

十七日庚子。晴。留义州。都事郑以周。搜卜始毕。入谒房内。

十八日辛丑。晴。自义州发行。到鸭绿江头。书状官都事牧使等。先出江上。搜点一行卜物。点马亦来。日晩。渡鸭绿江中江狄江。到九连城。迤东借宿沈坤家。是日越江时。进献马十三匹惊走。艰捕三匹。夜遣通使池遂浻,安庭兰于江沿台。致礼物。仍说失马事。备御周之望。守堡官王咸和。皆受礼物。两人仍自领军马。出没马耳山迤北。分送夜不收等。搜捕逸马。义州亦发军寻马。

十九日壬寅。晴。留沈坤家。江沿台守堡官。遣舍人致下程。依例打发。夜遣曺宪于沿台。探问捉马与否。团炼使等。领军寻马。捉三匹。义州亦得三匹。

二十日癸卯。晴。留沈坤家。还送学官朴荟于义州。改书咨文。夜三鼓。朴荟持咨文来。江沿台守官。又遣夜不收。持标帖来云。马三疋。走到迤北。时未捕获。即送申应星谢之。仍问其马下落。

二十一日甲辰。晴而风。朝会副使书状官。查对咨文。又封启状。付义州来人。即发行。过九连城金石山。午饷于细浦。申应星还自江沿台。报以时未捉马云。到汤站东界。借宿民家。家主金祖尚也。论失马之罪。笞押马官,理马等。

二十二日乙巳。晴。朝遣军官边良俊。通事赵颐寿。送礼物于汤站。午饷于龙山。历凤凰城。暂卸伯颜洞川上。汤站指挥朱奎𨓅。送下程。赠以扇帽等物。军官梁思顺。通事李廷敏。致礼物于凤凰城而还。暮到双岭。借宿民陈士家。凤凰指挥蒋承先送下程。亦赠以扇帽等物。

二十三日丙午。晴。先遣通事曺宪于辽东。修治怀远馆。逾斗岭。午饷于八渡河边。过通远堡。宿于稠林董应凤家。

二十四日丁未。晴。过连山关。午饷于本关。迤北逾高岭。宿于憩水站迤东新塞里李志参家。是日。站逢军人。言圣节使金添庆。昨日到辽东。故驰报义州云。

二十五日戊申。夜雨。朝阴晩晴。过憩水站。逾青石岭。午饷于狼子山前。见老僧。问话给粮。渡三流河。宿于冷泉民家。

二十六日己酉。晴。自冷泉发行。到怀远馆。圣节使金添庆。书状官金时晦。自北京到矣。金添庆。余之少年友也。即往见叙话。金仍属余曰。我以军马不来。滞此四日。欲得回还军马。明日发归云。余即告舅氏。得军马及一行粮馔而归。镇抚文禹等来云。明日当见官。遣军官宋礼,通事赵颐寿。送礼物于揔兵官赵完处。

二十七日庚戌。晴。一行早诣都司。掌印大人洪国忠,二大人陈言,三大人田永等。立于厅中南向。我国使臣北向再拜。彼答以揖。见官礼毕。行茶礼。呈咨文。令上通事李汝谨告以速行之意。则曰将打发车两。仍许免宴云。即还馆。辽城之周。虽未及我京城。城池之高深。门楼之壮丽。殆有过也。居民亦极稠庶。俨然如一大都矣。

二十八日辛亥。晴。留怀远馆。揔兵官送下程。有童子郞应奎年十六。精神明秀。能作对句。舅氏与语而悦之。仍留赐话。优惠文房之具。应奎即辽城经历之子也。

二十九日壬子。晴。留怀远馆。余求见华表柱于城内北仓之北。柱高不过八尺许。而傍有立碑。刻丁令威诗及后之标出者之文矣。郑汲古,高颐元,李浪仙,申应星等从行。郞应奎亦从。是日。曺宪领八里站车二十二两来。天使韩世能,陈三谟等到辽城。伴送王世夏,继祖等来见。仍送礼。

三十日癸丑。晴而风。夜雨。巳时自辽东发行。到八里站。团练使定州判官申汝灌。龙冈县令金璲。辞去。过首山堡。午饷于沙所堡。又过长甸堡。到鞍山。借宿石天张家。夜已深矣。

十月初一日甲寅。晴。自鞍山发行。午饷于甘泉堡民家。历土河堡。宿海州卫西门外黄忠家。海州之城池民物。亚于辽东。而繁华之盛则胜矣。

初二日乙卯。晴。有风。自海州卫发。行到牛家庄驿。借宿刘二家。

初三日丙辰。晴。自牛家庄发行。渡三叉河舟桥。憩于烟台下。过西宁铺。到沙岭。借宿景顺家。

初四日丁巳。晴而大风。尘埃涨天。宿于高平民家。

初五日戊午。晴。舅氏触冒风寒。留高平。副使书状官。先发向广宁。

初六日己未。晴而风。自高平发行。憩于二十里烟台边筑道上。宿于盘山驿。

初七日庚申。晴而大风。飞尘益甚。寒不可支。自盘山发行。午憩别胜堡民家。到广宁。宿于王政家。令通事见都御史张学颜。御史送下程。即回报。只受礼单。不受其物。备御官则皆受之。副使书状。已留一日矣。广宁。山东巨镇。城池民物。与辽东一也。而都御史在。故官号则尊于辽东矣。

初八日辛酉。晴。留广宁。以车两未出也。令通事见揔兵官李成梁。呈礼物。不受。都御史出牌差夜不收护送。成梁。如松之父。

初九日壬戌。晴。自广宁行。午憩于壮镇堡。望疑巫闾山。到闾阳驿。借宿田恩家。

初十日癸亥。阴有风。自闾阳发。到十三山驿宿。

十一日甲子。晴。自十三山发行。冰渡大凌河。午憩大凌河所城外民家。宿于小凌河驿馆。是日书状官。舍骡乘车。

十二日乙丑。晴。自小凌河发行。过松山所。宿杏山民家。

十三日丙寅。晴。自杏山发行。午饷于塔山所民家。宿于连山驿馆。

十四日丁卯。晴。自连山发行。午饷于宁远卫城外民家。宿于曹庄驿馆。

十五日戊辰。阴。自曹庄发行。午饷于大沙河迤南土烟台民家。沙河所把揔官。领兵护送。令通事慰之。赠以扇子。揔官亦报以雌雉一首曰。路上所捕也。暮到东馆驿。宿于馆。是夜雪。

十六日己巳。晴。自东关发行。过中后所。午饷于沙河驿民家。宿于前屯卫赵多家。书状所乘车等。皆未及到。

十七日庚午。雪。自前屯卫发行。午饷于高岭城外民家。暮到中前所张世福家宿。是日于前屯卫。见揔兵官杨照母氏出葬。专尚文华。有同佛家事。中国治丧。不从朱文公礼。从可知矣。

十八日辛未。晴。晓头。书状官舍车乘马而到。是日自中前所发行。午饷于山海关外民家。晩牌过关。主事任天祚出厅立。上使就拜。主事答拜。副使,书状入拜。主事亦答拜。礼毕而出。主事坐厅上。披咨文。黠入一行矣。车两皆落后。未及入。暮到西门外萧家站借宿。山海关。本朝徐达所筑。退设秦城六十馀里。带山至海。城尽处起观海亭。其为壮雄。实天府也。

十九日壬申。晴。留山海关。以车两未到也。

二十日癸酉。晴。自山海关发行。午饷于海洋城村舍。城则废革已久。唯有馀址。到楡关城内。借宿民家。

二十一日甲戌。晴。自楡关发行。过古楡关。到抚宁县。借宿城外民家。城中则本国人不得出入。车两亦不得调发。县南十里许。有昌黎古县墓。

二十二日乙亥。晴。自抚宁县发行。午饷于双望堡。到永平府城南五里许滦河驿。宿于朱大宝家。大宝父子粗识文字。多持书册图画以示之。永平山河之胜。民物之盛。冠于所历诸镇矣。大抵自关以西。鸡犬相闻。牛羊布野。倍盛于关外矣。

二十三日丙子。晴。自永平府发行。渡大小滦河。过孤竹古墟。有立碑曰孤竹古墟。又过安河堡。至野鸡駄暂憩。令宋礼招辎重于安河。到七家岭驿。借宿民家。副使书状以谒夷齐庙。早发故先到矣。

二十四日丁丑。晴。留七家岭。以车两未至也。

二十五日戊寅。晴。自七家岭发行。午饷于芒牛桥。过榛子镇铁城,坎板桥铺。到豊润县义丰驿。夜二鼓矣。借宿雇路家。副使入榛子城宿。

二十六日己卯。晴。自义丰发行。过高丽铺。午饷于流沙河铺。到玉田县。借宿朱时泰家。时泰号称秀才。冠儒冠矣。副使自榛子镇早发。及于玉田。宿于时泰之邻家。

二十七日庚辰。晴有风。自玉田县发行。过采亭桥。午饷于别山店。到蓟州城南二里许渔阳驿。借宿莫违忠家。

二十八日辛巳。晴。发渔阳。渡禄山桥。穿蓟州城中行八里许。遇有行持鸜鹉一双者。请而见之。使之言则不应矣。过邦均站。午饷于公乐铺。到三河县。借宿民家。车两无一只至。蓟州城池民物。亚于永平。而士䆠名族。则胜于永平云。

二十九日壬午。晴有风。以车两不至。留三河。

至月初一日癸未。晴有风。自三河发行。过夏站。午饷于烟角铺。暮渡潞河舟桥。到通州城外。借宿民家。龙舟满河。河通城中。以至京城。漕运十三道贡税。民物以是益盛。城池优于蓟州矣。

初二日甲申。晴。自通州发行。到帝城。由朝阳门入。过大市街。渡玉河桥。至馆门已锁矣。久坐门外。请于主事开门后入。夜已阑矣。冬至使及书状。即会谒。

初三日乙酉。朝晴暮阴。留玉河馆。

初四日丙戌。晴。留玉河馆。命安庭兰。呈单于礼部。

初五日丁亥。晴而风。黎明。赴阙。由东长安门入。历承天门端门。至午门前肃拜。诣光禄寺供馈。即谢拜于前所。遂至礼部。请行见堂礼。以侍郞入斋。只受表咨文。免见堂礼。遂还馆。是日。获睹宗庙之盛。百官之富。宫室之壮。且见六象分守午门前。其奇怪壮伟之形体。骇动人目矣。

初六日戊子。晴有风。留玉河馆。大官署致酒食于馆中。持来人等。还自夺去。辇谷之下如此。一路偸窃。无足怪也。是日。与书状官话。冬至使亦来话。

初七日己丑。晴。留玉河馆。是日。冬至节。中朝只行祭天礼。不受贺。以穆宗小祥未过也。

初八日庚寅。晴。以冬至贺退行。昧爽赴阙。由东长安门入。历承天门,端门,午门。入皇极门班定。至黎明。上御皇极殿。千官万国。并皆拜贺。东西班行之盛。仪仗笙乐之华。不可谈悉。朝罢后。出皇极门,午门,端门。东就太庙门。欲入观。序班高云程呵禁甚急。故只入大门。观其庭除之广坦。柏树之森列而已。内庭则不能窥矣。

初九日辛卯。晴。一行早诣礼部。行见堂礼。唯左侍郞王希烈在堂云。余以疾。不赴。

初十日壬辰。晴。留玉河馆。呈方物贡马于主客司。令安庭兰。探问世宗实录修完与否于礼部。有唐陆者云。纂修将完。只四年未修。穆宗实录。十月二十六日开扃时。方纂修云。

十一日癸巳。晴。留玉河馆。

十二日甲午。阴。留玉河馆。令申世俊。呈事完通状于通政司。传下礼部。

十三日乙未。晴。留玉河馆。

十四日丙申。晴。一行及冬至使一行。早诣会同馆。参受下马宴。余有微恙。不参。

十五日丁酉。晴。以月食。免大朝会。一行及冬至使一行。赴朝谢恩。余不往。

十六日戊戌。晴而风。一行及冬至使一行。诣国子监。监在安定门内。都城北门也。由持敬门入。庙西挟门也。四拜于庙庭。圣殿扁曰先师庙。庙南有门曰庙门。门内两傍。置石鼓十枚。圣殿内。题孔子之位。曰至圣先师孔子之位。东则复圣颜子之位。述圣子思之位。西则宗圣曾子之位。亚圣孟子之位。圣殿之宏敞。拟于我国大明殿。而盖以绿瓦矣。殿内东西。有十哲之位。东庑先贒。以澹台灭明为首。历三十三人。以颜噌为末。先儒。以穀梁为首。历十四人。以许衡为末。西庑先贤。以密不齐为首。历二十九人。以步叔乘为末。先儒。以左丘明为首。历十六人。以薛瑄为末。彜伦堂。在圣殿之西。亦极宏敞。但讲堂尘锁。儒生阘葺。不足与谈论矣。问其一代宗儒。则以罗一峯,河镗对。一峯已逝。河镗退休云。问其当代所崇。则以王阳明对。阳明则守仁也。宗象山而背晦翁者也。今代儒业之未得其正可知矣。竟赠以扇子笔墨。皆欲多得。无谦让之志。中朝士习之偸微。亦可知矣。

十七日己亥。晴。留玉河馆。

十八日庚子。晴。留玉河馆。

十九日辛丑。晴。留玉河馆。

二十日壬寅。晴。一行与冬至使一行。往天坛。由正阳门出。渡正阳桥。至天坛外墙。墙周卄馀里。墙内有皇帝斋宫寝殿。盖以青瓦。阶上有立纛小阁。极其侈巧。阶下南边。有仗马房。房后及东西三面。有千官斋宿房。周于宫殿。凿壕两重。深可一丈许。斋宫之北。有大享殿。体圆而层三。盖以青黄碧三色瓦。作阶三级。皆设玉阑干。刻龙凤形。且以银丝缀青琉璃帘。垂于四面窗扉。殿内亦铺青琉璃甓。栋上贴金为云龙。其为壮丽巧侈。不可形言。北有玉皇位。东有太祖配位殿。北有皇干殿。盖以深青瓦。殿南左古有屋。皆盖以碧瓦。藏祭器也。庭东有黄瓦小阁。即烧纸处也。殿迤东有青瓦长屋。宰牲所也。殿墙外左右。植柏树甚盛。而方正守坛者皆道士。其服甚伟。圜丘。在大享殿正南。两边植其真松。亦皆方正。坛设三层。铺青琉璃甓。阑干亦皆青琉璃。上有白玉登坐儿五。则置香炉处也。又有穿孔白玉础于四面。则祭天时。设青幄而竖柱者也。坛北有皇穹宇。盖以青瓦。则安玉皇及太祖位牌。临祭。奉诣于坛上。坛之东。有青瓦屋。宰牲所也。坛门外左右。立白石门。题曰诸司官员下马。门之南边。列植真松数行。自东至西。可五里许。外墙之周内。架一间屋。令军马不露。庭除之宏阔。宫屋之侈美。可料罄天下之财力而后成矣。周观既毕。又往先陇坛见之。日夕还馆。

二十一日癸卯。晴。留玉河馆。

二十二日甲辰。晴。留玉河馆。

二十三日乙巳。晴。一行及冬至使一行。诣会同馆。参上马宴。馆在长安迤北。日晩。左侍郞王希烈来。上使以下。皆祗迎于阶下。侍郞乘轿历去。至厅前下轿。入火房。改服而出。行望阙礼。一拜三叩头后。侍郞就位立。上使趍拜两度。侍郞答揖。上副使及冬至使。坐东边。二书状官。坐西边。余等皆列坐于东边。乐则陈而不作。侍郞亦不着红袍。以丧未及小祥也。行七酌。每酌。奏乐器。进优人。乐器之华美。优人之奇状。骇目矣。

二十四日丙午。晴。一行及冬至使一行。赴阙谢恩。

二十五日丁未。晴。一行以受赏赐。赴阙。余独留馆。

二十六日戊申。晴。一行及冬至使一行。赴阙谢恩。余独留馆。

二十七日己酉。晴。一行及冬至使一行。诣阙辞朝。往礼部辞堂。见提督主事于其厅。遂发还。日已晩矣。到通州城外民家。夜已鼓矣。冬至使先到。

二十八日庚戌。晴。留通州。以车两未及调发也。冬至使先向夏站。

二十九日辛亥。微阴大风。飞尘涨天。目不能开。过雁叫铺。宿于夏站。序班高云程。先到夏站。午饷后。仍向三河县。

三十日壬子。晴。自夏店发行。过公乐铺邦均店。到蓟州城外渔阳驿。日已昏矣。借宿莫违忠家。

腊月初一日癸丑。晴。朝承舅氏之命。与上通事李汝谨。往成翰林宪之兄成恩之家。家在蓟州城中。恩待以宾礼。行茶三巡。问曰。贵国礼乐文物。与中国何如。余令通事答曰。陋邦。胡能与中华侔也。成公。知其谦而笑。遂赠所送文房之具。辞出。成公随出大门外。请余上马。行数步。顾视相揖后。入矣。余即还报舅氏。俄而成公来谢。且持酒馔答礼。舅氏又回报以扇子油芚等物。成公。州之世家巨族。父为都督。其门庭宫室。拟于公府。图画器具。亦极侈华矣。日晩发行登州。之东岳。岳上有白高塔。与庙宇矣。岳不太高。而峙于广原中。故登临。所见益远。西俯燕蓟。南望中原。北通长城。东连辽海。可谓极天下之壮观。而犹有登泰山小天下之志矣。过别山店。午饷于老山站。到玉田县樊阳驿。夜已深矣。

初二日甲寅。晴。自玉田发行。午饷于沙流河铺。过高丽铺。到丰润县义丰驿。借宿雇路家。

初三日乙卯。晴。自豊润发行。过榛子店。午饷于芒牛桥。到七家岭。借宿民家。

初四日丙辰。晴。自七家岭发行。遂谒夷齐庙。周以石城。城门题曰孤竹古城。庙之外门曰敕赐清节祠。外门内东门题曰天地纲常。西门曰古今师范。次门题曰伯夷叔齐。又次门题曰百世之师。庙堂题曰清圣祠。内有塑像。伯夷曰昭义清惠公。叔齐曰崇让仁惠公。堂之北。有揖逊堂。其堂之北。有清风台。台上有采薇亭。亭临碧涛。题曰北海滨。亭之东门题曰百代山斗。西门题曰万古云霄。中门题曰廉顽立懒。中门外两傍。各立重修大碑。覆以高阁。庙宇墙屋。极其华美。照曜滦河。胜景无比。河之北。有小屿。作孤竹君祠于其上。望见如画图焉。以行忙。未能造视。午饷于庙廷松下。舟渡滦河。到永平府城外滦河驿。借宿朱太宝家。

初五日丁巳。晴。自永平府发行。午饷于双望堡。过古芦峯口驿五里许。遇尊谥使宋赞。书状官赵仁厚。下坐路傍叙话。闻朴大宪应男计音。到抚宁县芦峯口驿。借宿民家。

初六日戊午。晴。自抚宁县发行。过楡关。到深河驿。午饷遆马。向山海关。未及十里许。过尊号使李希俭。书状官权克智。于马上暂叙。以日暮故也。遂到山海关。借宿邵家店。

初七日己未。晴。留山海关。午后陪行舅氏。往于观海亭。郑应井,李𣽚,边良俊,通事池守泂从行。亭在长城尽头。距关门十里许。俯临大洋。亭有上下。上亭扁曰观海亭。下亭扁曰天空海阔。上亭内题曰海天一碧。亭门之东。书曰巨浪临关。天堑不烦扃锁钥。门之西。书曰长城贯海。石龙常似吸波涛。下亭之北立大碑曰天开海岳。亭之南筑烟台。高可数仞。悬桥以登。守亭者能上。我国人皆未能上。戍卒十馀人来见。赠以扇子。问以守城之条。答曰。大槩长城二十馀𡺑。作一弓家。家有守人五名。皆率妻子。每一名一朔。给粮一石。赏银七钱。朔小则减二钱半。以是足为衣食云。余问尔等及期遆去否。答曰。皆永定不得还家。我等皆是北京人云。又问曰。尔无怀土之心乎。答曰。岂无思亲念乡之心。但国法严重。且待以厚恩。以此忘其怀土之思云。城上两弓家间。积石三四处。高可七八尺。着以石灰。望之如人立。又两弓家间。立大炬七枚。有变则火之云。其器具完密。非我国之所可拟议也。看山望海。登眺既洽而后还。日将没矣。副使,书状。皆不得往。是日。冬至使亦至关。

初八日庚申。晴。早牌出关。过八里站,中前所。到高岭驿。午饷遆马。至前屯卫城内。借宿民家。

初九日辛酉。晴。自前屯卫发行。到沙河驿。午饷递马。过中后所。至东关驿城中。借宿民家。

初十日壬戌。晴。自东关发行。过沙河千户所。午饷于曹庄驿。宿于宁远卫民家。

十一日癸亥。晴。自宁远卫发行。过连山驿,塔山千户所。宿于杏山驿。是日。余乘车先到杏山。

十二日甲子。晴。自杏山发行。过松山千户所,小凌河驿。舅氏宿于大凌河千户所。余乘车。冰渡大凌河。宿于十三山驿。是日。遇诏使陈三谟于未及松山十里许。下车过送。其带率军马仪仗。拟于人君之行。正使韩世能。先到塔山所云。

十三日乙丑。晴。自十三山发行。过楡林铺。到闾阳驿。递车。暂憩于壮镇铺。到广宁城外。夜已四鼓。以城门不启。驻车城外者久。日将出始入。是日叔主。宿于闾阳。

十四日丙寅。晴。舅氏自闾阳。午后到广宁。宿于王政家。余亦留宿。

十五日丁卯。晴。自广宁发行。到盘山宿于民家。

十六日戊辰。晴。自盘山发行。过高平。冰渡三叉河。到沙岭驿。借宿民家。

十七日己巳。晴。自沙岭发行。午饷于牛家庄。夜到海州卫宿。

十八日庚午。晴。自海州卫发行。午饷于甘泉铺。宿于鞍山驿馆。

十九日辛未。晴。自鞍山发行。到辽东怀远馆。

二十日壬申。晴。留怀远馆。夕东边团炼使肃川府使李元诚入来。是日。令上通事李汝谨。进见都司。告以免宴速行之意。都司官许之。

二十一日癸酉。晴。留怀远馆。朝序班高云程来见。仍言礼部尚书陆树声之贒。贵国宗继事。可于明年奏请。吾亦极力图成云。午西边团炼使嘉山郡守刘汉信。入来。

二十二日甲戌。晴。自辽东发行。午饷于三柳河。宿于三歧坪民家。经历之子郞应奎。远送于野。临别。多有依然之情。

二十三日乙亥。晴。自三岐河发行。午饷于甜水站。迤东遇谢恩使尹铉。书状官李彦怡等一行叙话。到连山关宿。

二十四日丙子。晴。自连山发行。午饷于通远堡迤北。宿于土河子民家。

二十五日丁丑。晴。自土河发行。午饷于伯颜洞。宿于渴站西民家。

二十六日戊寅。晴。自渴站发行。午饷于金石山。日没时还。越江都事郑以周。牧使崔弘僴。判官柳守讷及顺安县令李韶。广梁佥使南弘庆等。出候江上。泰川县监柳缜。以都差使员亦来迎。以有旨未来。牧使与书状官。监纳一行卜物于义顺馆库内。

二十七日己卯。晴。自义州发行。午饷于所串。夜入良策。铁山郡守柳煕仁。以兼任官出迎。是日。有旨下来。令都事搜卜。副使留义州。

二十八日庚辰。晴。自良策发行。午饷于车辇。暮到林畔馆。宣川郡守崔彦浻出候。

二十九日辛巳。晴。自林畔。午饷于云兴馆。昏入定州。牧使李润德。判官申汝灌。祗迎。都事追至。

癸酉正月。

初一日壬午。朝雾仍晴。留定州。副使追至。

初二日癸未。晴。自定州发行。午饷于纳清亭。暮入嘉山。平安虞候柳忠贞来谒。

初三日甲申。晴。自嘉山发行。午饷于广通院。博川郡守戍边。故嘉山郡守兼任来。日西。到安州百祥楼。牧使柳梦龙迎。

初四日乙酉。晴。自安州发行。午饷于云岩院。夕入肃川肃宁馆宿。

初五日丙戌。朝晴夕雨。自肃川发行。于饷于永绥幕次。暮入顺安宿。是日书状官。以闻见事件改书事。留肃川。

初六日丁亥。雪。自顺安发。午饷于斧山院。到平壤。日已西矣。书状官追至。监司病未出。

初七日戊子。微阴。自平壤发行。暂设茶于大同江楼船。广梁佥使南弘庆同参。仍落后。暮入中和宿。郡守尹吉迎。黄海监司遣长渊县监尹希忠。来侯。是日平安都事。落后。

初八日己丑。晴。自中和发行。午饷于贮福院。黄州判官孙枢。支应差员遂安郡守朴慎元来候。到黄州。监司李栻。金郊察访黄廷式迎。信川郡守李庆禧。亦以都差员追到。信川余之故人。相见于卄载之后。可谓幸矣。

初九日庚寅。晴有风。自黄州发行。午饷于怪石院。安岳郡守金忠甲。先到矣。由洞仙岭。入凤山宿。是日。军官申德麒。落后向安岳。夕监司追至。

初十日辛卯。晴。自凰山发行。午饷于釰水站。文化县令柳淇。松禾县监朴应立出候。暮到龙泉店宿。瑞兴府使李庆祐出迎。是日。监司在凤山落后。

十一日壬辰。晴。自龙泉发行。午饷于安城站。夕到宝山店宿。谷山郡守苏遂。病不来。是日。遂安郡守朴慎元。以病落后。

十二日癸巳。晴。自宝山发行。午饷于金岩站。海州牧使沈岩。平山府使朴弘。出迎。李希干,许九渊,边应祥等。自京来迎。又憩于兴义店。延安府使李廷馣。牛峯县令闵季良。出候。夕到金郊站。白川郡守洪净。江阴县监申汝恂出候。

十三日甲午。微阴。自金郊发行。午饷于狻猊驿亭。开城经历李颐寿。都事朴应寅出侯。暮到开城府宿。长端府使金墀。以都差员来。是日。黄海都差使员信川郡守。在金郊落后。余赠句以别。

十四日乙未。晴。自开城府发行。过天寿亭。憩于东坡馆。朔宁郡守金希炼。以支应来矣。渡临津。麻田郡设茶于船上。到坡州。京畿监司李泽。都事尹覃休。牧使姜昱。迎书。

十五日丙申。晴。自坡州发行。到碧蹄馆。京东亲旧来迎者。多不能记。

十六日丁酉。晴。自碧蹄发行。过迎曙驿。到弘济院。叔主入于院楼。令九渊留侍。余与李希干。由彰义门。入谒。叔母主待叔主之来。即辞。归聘家。历拜古阜叔氏。暂酌而出。哭李巩灵座。仁男在傍哭之。哀惨极矣。遂至聘家。谒见聘父母。与金就镜。同宿西房。

十七日戊戌。晴。留聘家。是日。聘君出仕。金就砺而精,金均子平等。来见。

十八日己亥。晴。留聘家。金就镕,金就炼等。来见。就炼。以其室之有疾归。就镕。仍留同宿。

十九日庚子。晴。留聘家。古阜叔氏。来见。

二十日辛丑。晴。留聘家。是日。李硉卓尔,尹明善择中,柳永谦谦之,金就镕彦成,金就炼彦精,金就镜彦清等。为余持酒。陪聘君及古阜。会于红门立洞金佥知家。飮话。到夜深乃罢。九渊。亦从参。

二十一日壬寅。晴。留聘家。是日政。聘君移拜济用监主簿。夜聘君为余设酌动乐。金彦成三昆季及其庶祖母。同参。

二十二日癸卯。晴。留聘家。古阜来见飮话。

二十三日甲辰。晴。古阜及金而精来见。日晩。向于舅氏宅。历访金参议启于大寺洞。不遇。到高察访家。见鹰。鹰已得疾。不食矣。暮到叔宅。仍留宿。九渊同宿。

二十四日乙巳。晴。余与李希干,高大畜。邀琴师洪长斤。听琴于空家。承尹昌宁辕氏召。往于明礼坊洞尹明善家。飮话。古阜叔氏及慈山郡守李元仁。叔其子之聘父。张士善诚仲,尹明善等。同参。余因夜深。与昌宁叔氏。同宿于明善家。是日病鹰。昌宁持去。

二十五日丙午。晴。朝飮醉卧。不知昌宁先归。日晩。始醒。借马于主人。向于叔宅。访晦叔。令侍者喩。再不遇。历见高察访。暂话。到叔宅。留宿。

二十六日丁未。晴。留叔宅。高察访行父忌。请余。余与李希干。同往食后。希干先还。余仍留话。日夕。来叔宅。成世章及元轴。同参。

二十七日戊申。晴。暮阴。留叔主宅。食后退休于空家。吴任,郑应井,孙亿及山人行思。同话。李希干。终日习琴。

二十八日己酉。阴。留叔宅。李大方兄家奴俭忠。自乡入来。闻室人患痢苦痛。即告叔主。命剂药于政府。

二十九日庚戌。洒雪。留叔宅。退休于空家听琴。李阳臣来见。孙亿亦来。

三十日辛亥。晴。留叔宅。尹千源来见。

二月初一日壬子。晴。留叔宅。令俭忠赉药物。先归。午承高察访之邀。往话。全州府尹高景虚。生员元轴。同话。仍设酌。日夕还叔宅。是日。乡奴金伊及三丁入来。云室人之病如旧。

初二日癸丑。晴。留叔宅。舅氏以奉审事。归康陵。暮还乡校洞小宅。夕高山从马入来。

初三日甲寅。晴而风。是日发还南乡。率九渊。辞拜舅氏于乡校泂。叔主设酌送别。日晩驰到汉江。卜马已越矣。全州友生崔得麟,郑好信等。赴覆试。立于江上。暂与话别。遂渡江。午饷于良才驿川边酒幕。宿于板桥酒幕。金𬭎,金铭,金铗三昆季及金亨福,林秀春,金叔福,金益福,柳安国等。赴试到此。仍与叙话。得闻妻病向苏。

初四日乙卯。晴而风。晓发板桥。朝饭于行院酒幕。秣马于菁好驿。宿于葛院。乡友金坡。赴试到此。仍与叙话。

初五日丙辰。晴而风。自葛院发行。朝饭于愁歇院。路逢完山柳大容。暂叙而别。秣马于三岐院。宿于德坪酒幕。

初六日丁巳。晴而风。晓发德坪。逾车岭。朝饭于弓院酒幕。渡锦江。秣马于孝街院酒幕。宿于定天驿实孙家。

初七日戊午。晴。晩发定天驿。到尼山县前。遇高山叔主所遣问安人。朝饭于草浦酒幕。丧人前县监宋宙。送人问安。寄以粮斗子。九渊直向家山。余向高山。秣马于县北民家。夕到高山。谒叔主于衙东轩。金台亢叔氏,李奉事继郑,朴苓等。同坐谈话。夜久乃罢。

初八日己未。微阴。留高山舅氏。分给还上后。会话衙东轩。至暮。令衙婢四人动乐。夜久乃罢。

初九日庚申。晴而风。自高山。发向家山。舅氏出饯于无等亭。金台亢叔氏。正字徐益。奉事李继郑。前县监崔自淑。别监具大仁等。从参。至暮辞别。宿于梁井浦民家。醉甚。不食夕饭。先生伯舅讳漑。号烟波。时为高山县监也。

初十日辛酉。晴。晓发梁井甫。朝饭于参礼驿馆。秣马于金堤东院。夕饭于朴膺明善家。九惕来迎矣。宿于东津奴千守家。是夜雨。

十一日。晴而风。自东津发行。路逢崔滨,崔沫于苏堤止。遇蔡弘渊于彦实家前。又逢成彦章于从政池上。各叙阻怀。谒于先茔。历见娣氏。遂到家。子武叔主及李信孝,南成己,朴元哲,宋得成,李衢,李衡,舍弟昌童等。来见。

赴北京道里馆站[编辑]

义顺馆。到汤站九十里。指挥一员。送礼下程。鸭绿江,源出白头山。西江,黔同岛,狄江,九连城,废革已久。今始改筑。金石山,松骨山。一名骨露山。

汤站。到凤凰城四十里。指挥一员。送礼下程。燕子岩,龙山。有废城。

凤凰城。到松站一名镇东铺。四十里。烟台基,俗名乾车渠。干河,刘家庄,屯河,伯颜洞。俗名蛇同。元将伯颜。住兵处。

松站。到通远铺六十里。斗岭河,八渡河,长泽。

通远铺。一名镇夷铺。到连山关七十里。千户一员送礼。畓洞,罗将塔,分水岭,骒马场。俗云骟马场。

连山关。到甜水店三十里。千户一员。赴京之人。护送军马数。书报辽东都司。弥勒堂,甓洞,高岭。有袁家庄。

甜水站。到辽东怀远馆九十里。青石巓,三岐坪,狼子山,三流河,头馆店旧基,王祥基,冷泉庄。

都司衙门。都指挥司一员。正二品。即掌印大人。指挥同知一员。从二品。即二大人。指挥佥事一员。正三品。即三大人。捴府衙门。副揔兵官一员。从二品。布政司衙门。山东道参议一员。分守。从四品。按察使衙门。山东兵备副使一员。分巡。察院衙门。巡接御史一员。正七品。周年而递。大仆寺衙门。掌各卫军士之马。华表柱。在城中北仓后。望京楼。楼形八角在城西南隅。白㙮寺。在城西。东宁卫城。在城东。教场。在城南。怀违馆。在安定门外实城之东南。达子馆。在怀远之西。

见官例。使书状通事。具冠带。进都司。镇抚请引行两拜于楹内。大人等各楫。令通事呈咨文。行茶礼。辞拜而出。揔兵官处及御史布政司衙门。只送通事行礼。○公宴。使书状与冠带人。进都司。立大人后。行望阙礼。五拜三叩头。大人还立位次。进入行两拜。使就东。书状就西。通事以下。分左右列坐。宴毕。又行望阙礼如初。

辽东。到按山六十里。守堡官一员。以下各驿同。八里店,千户一员。首山铺,首山,一名驻䠋山。沙河铺,长甸铺。

鞍山驿。到海州卫五十里。参持指挥。甘泉铺,土河铺。

海州卫。到牛家庄驿四十里。一名东昌铺。西沙河。

牛家庄。到沙岭驿六十里。新设备御。天妃庙,俗称娘娘庙。女神也。亦有爷庙。马圈子铺,在三叉河边。守河百户一员。三叉河,源出开原。至此与泰子河。浑合流。西宁铺。

沙岭。到高平六十里。新设游击。平洋桥。唐太宗征东时。所造。

高平驿。到盘山四十里。

盘山驿。到广宁五十里。济生铺,今为达子所陷。东岳庙,在东岭上。都堂,巡抚御史。正四品。兼赞理军务。捴府,镇守辽东揔兵官。正二品。备御指挥一员。管本卫军马车两。通事与伴送。见于都堂。呈批文勘合。还授。验于过关时。亦诣揔兵处。见官进送礼。达子马市场。在北山外。医巫闾山,在西。北镇庙,在山下。八蜡庙。在城东。

广宁。到闾阳五十里。壮铺铺。达贼陷之。

闾阳驿。到十三山三十六里。楡林铺。

十三山驿。到小凌河六十里。大凌河,源出三卫逵子地方大凌河千户所。

小凌河驿。到杏山三十里。松山千户所。

杏山驿。到连山五十里。高桥铺,塔山千户所。

连山驿。到曹庄五十里。宁远卫城,参将兵备。温井。井边有㙮。

曹庄驿。到沙河五十里。沙河东关。千户所。

东关驿。到沙河三十五里。六州河,中后所。

沙河驿。到高岭五十里。石河铺,前屯卫城。守备有杨照祠。

高岭驿。到山海关五十里。中前所,长城,即秦时所筑。本朝徐建。退设山海关。分司厅。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一员。正六品。参将一员。关门一日两开。朝则先入东来者。暮则先出西行者。通事与伴送。呈报单子主事行礼后。使书状进行两拜。主事答拜。茶礼后。亦行辞拜而去。下人呼名点入。

山海关迁安驿。到楡关六十里。一名深河。递马不递车。红杏店昌黎县。在红杏店迤南。

楡关驿。到抚宁县芦峯口四十里。

芦峯口驿。到永平府滦河七十里。双望堡。

滦河驿。到七家岭一云沙河。六十里。滦河,源出长城外。夷齐庙,在滦河二十里。李广射虎石。在南山中。

七家岭驿。到义丰一百里。蟒龙桥,榛子镇铺,铁城坎铺,板桥河。

丰润县义豊驿。到阳焚八十里。沙流河铺,石家铺。一云琴家铺。

玉田县阳焚驿。到渔阳八十里。采石亭,别山店。

蓟州渔阳驿。到三河七十里。禄山桥,在南五里。安禄山所筑。邦均站,公乐站。

三河驿。到潞河一云水马驿。七十里。夏站,雁郊铺。

通州潞河驿。至皇都四十里。城内。有大运仓,玉河馆。在正阳门东。

帝都九门。东朝阳门,旧名齐华。东直门,南正阳门,旧名千门。宣武门,旧名顺城。崇文门,旧名合达。西阜城门,旧名平则。西直门,北安定门,德胜门。

自鸭绿。至帝都一千九百一十一里。

帝都文庙位次朝皇京时。谒先师。写五圣位次及先贤先儒位次而来。[编辑]

至圣先师孔子之位。

东复圣颜子之位。

述圣子思之位。

西宗圣曾子之位。

亚圣孟子之位。

东先贒。冉雍,闵损,端木赐,卜商,仲由。

西先贤。冉耕,宰予,言偃,冉求,颛孙师。

东庑先贤。澹台灭明,原宪,南宫适,商瞿,㓒雕开,司马牛,有若,巫马施,颜韦,曹恤,公孙龙,秦商,颜高,壤驷赤,石作蜀,公夏首,后处,奚容箴,颜祖,句井彊,秦祖,公孙句玆,县成,燕俊,颜之仆,乐效,翟黑,孔忠,公孙蒧,施赜常,秦非,申枨,颜噌。

先儒。糓梁赤,高堂生,毛苌,后苍,杜春,韩愈,程灏,邵雍,司马光,胡安国,张栻,杨时,陆九渊,许衡。

西庑先贒。宓不齐,公冶长,公哲哀,高柴,樊须,公西赤,梁鳣,冉儒,伯虔,冉季,㓒雕哆,㓒雕徒父,商泽,任不齐,公良孺,公肩定,鄡单,罕父黑,荣旗,左人郢,郑国,原亢,廉絜,叔仲会,郢巽,公孙舆如,陈亢,琴张,叔步乘。

先儒。左丘明,公羊高,伏胜,孔安国,董仲舒,王通,周敦颐,欧阳修,张载,程颐,胡瑗,朱熹,蔡沉,真德秀,吕祖谦,薛瑄。

朝天时同行录[编辑]

上使右议政 朴淳思庵
副使知中枢 成世章
书状官执义 权纯
上使子弟 许震童伯起
郑应井汲古
高大畜颐元
副使子弟 金鳌浪仙
林遘春
上使军官 金景福德绥
李濈士温
宋礼恭叔
李宗张文卿
边良俊国华
申德麒瑞卿
任世䧺彦秀
李琰
副使军官 李世俊邦辅
洪春寿仁叟
成春卿仁叔
梁思顺
从使官 李汝谨
申世俊
赵颐寿
池守泂
安庭兰
医员 李亿年
高猉
学官 朴荟
押马 朴桢
书吏 郑连宗
火炮匠 崔亿世

万历元年癸酉二月十一日。朝天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