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檀古记/三圣纪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凡例 桓檀古记
三圣纪全
作者:安含老 元董仲
神市历代记

上篇[编辑]

吾桓建国最古。有一神,在斯白力之天,为独化之神,光明照宇宙,权化生万物,长生久视,恒得决乐,乘游至气,妙契自然,无形而见,无为而作,无言而行,日降童女、童男八百于黑水白山之地。

于是桓因亦以监群居于天界,掊石发火,始教热食,谓之桓国,是谓天帝。桓因氏亦称安巴坚也。传七世,年代不可考也。

后桓雄氏继兴,奉天神之诏,降于白山黑水之间,凿子井、女井于天坪,划井地于青邱,持天符印主五事,在世理化,弘益人间,立都神市,国称培达。

择三七日祭天神,忌慎外物,闭门自修,咒愿有功,服药成仙,划卦知来,执象运神,命群灵诸哲为辅。纳熊氏女为后,定婚嫁之礼,以兽皮为币,耕种有畜,置市交易,九域贡赋,鸟兽率舞。后人奉之为地上最高之神,世祀不绝。

神市之季,有蚩尤天王,恢拓青邱,传十八世,历一千五百六十五年。

后神人王俭,降到于不咸之山,檀木之墟。其至神之德,兼圣之仁,乃能承诏继天,而建极巍荡惟烈,九桓之民咸悦诚服,推为天帝,化神而帝之,是为檀君王俭。复神市旧规,设都阿斯达,开国号朝鲜。檀君端拱无为,坐定世界玄妙,得道接化群生。命彭虞辟土地,成造起宫室,高矢主种稼,臣智造书契,奇省设医药,那乙管版籍,羲典卦筮,尤作兵马,纳菲西岬河伯女为后,治蚕。淳厖之治,熙洽四表。

丙辰,周考时,改国号为大夫馀,自白岳又徙于藏唐京,仍设八条。读书习射为课,祭天为教,田蚕是务,山泽无禁,罪不及孥。与民共议,协力成治。男有常职,女有好逑,家皆蓄积,山无盗贼,野不见饥,弦歌溢域。檀君王俭自戊辰统国,传四十七世,历二千九十六年。

壬戌,秦始时,神人大解慕漱起于熊心山。丁未,汉惠时,燕酋卫满窃居西鄙一隅,番韩准为战,不敌,入海而亡,自此三韩所率之众,殆迁民于汉水之南。一时群雄竞兵于辽海之东。

至癸酉,汉武时,汉移兵灭右渠,西鸭绿人高豆莫汗倡义兴兵,亦称檀君。乙未,汉昭时,进据夫馀故都,称国东明,是乃新罗故壤也。

至癸亥,春正月,高邹牟亦以天帝之子,继北夫馀而兴,复檀君旧章,词解慕漱为太祖,始建元为多勿,是为高句丽始祖也。

下篇[编辑]

人类之祖曰那般,初与阿曼相遇之处曰阿耳斯它。梦得天神之教,而自成婚礼,则九桓之族皆其后也。

昔有桓国,众富且庶焉。初,桓仁居于天山,得道长生,举身无病,代天宣化,使人无兵,人皆作力,自无饥寒。传赫胥桓仁、古是利桓仁、朱于襄桓仁、释提任桓仁、邱乙利桓仁,至智为利桓仁,或曰檀仁。

古记云:波奈留之山下有桓仁氏之国,天海以东之地,亦称波奈留之国。其地广南北五万里,东西二万馀里,摠言桓国,分言则卑离国、养云国、寇莫汗国、句茶川国、一群国、虞娄国一云毕那国、客贤汗国、句牟额国、卖句馀国一云稷臼多国、斯纳阿国、鲜禾卑国一称豕韦国,或云通古斯国、须密尔国,合十二国也。天海,今曰北海。传七世,历年三千三百一年,或云六万三千一百八十二年,未知孰是。

桓国之末,安巴坚下视三危、太白,皆可以弘益人间。谁可使之,五加佥曰:“庶子有桓雄,勇兼仁智,尝有意于易世,以弘益人间,可遣太白而理之。”乃授天符印三种,仍敕曰:“如今人物业已造完矣,君勿惜厥劳,率众三千而往,开天立教,在世理化,为万世子孙之洪范也。”

时有盘固者,好奇术,欲分道,而往请,乃许之。遂积财宝,率十干、十二支之神将,与共工、有巢、有苗、有燧偕至三危山拉林洞窟,而立为君,谓之诸畎,是谓盘固可汗也。

于是桓雄率众三千降于太白山顶,神坛树下,谓之神市,是谓桓雄天王也。将风伯、雨师、云师,而主谷、主命、主刑、主病、主善恶,凡主人间三百六十馀事,在世理化,弘益人间。

时有一熊一虎,同邻而居,尝祈于神坛树,愿化为神戒之氓。雄闻之曰:“可教也。”乃以咒术,换骨移神,先以神遗静解灵其艾一炷,蒜二十枚,戒之曰:“尔辈食之,不见日光百日,便得人形。熊虎二族,皆得而食之,忌三七日。”熊能耐饥寒,遵戒而得仪容;虎则放慢不能忌,而不得善业,是二性之不相若也。熊女者无与为归,故每于坛树下咒愿有孕。乃假化为桓而使与之为婚,怀孕生子,有帐。

桓雄天王,肇自开天,生民施化,演天经、讲神诰,大训于众。自是以后,蚩尤天王辟土地,采铜铁,炼兵兴产,时九桓皆以三神为一源之祖,主苏涂,主管境,主责祸。与众议,一归为和白,并智生双修为居佺。自是九桓悉统于三韩,管境之天帝子乃号曰檀君王俭。

密记云:桓国之末,有难治之强族,患之。桓雄乃以三神设教,以佺戒为业,而聚众作誓,有劝惩善恶之法,自是密有剪除之志。时族号不一,俗尚渐岐,原住者为虎,新住者为熊。虎性嗜贪、残忍,专事掠夺。熊性愚愎自恃,不肯和调。虽居同穴,久益疏远,未尝假贷,不通婚嫁事,每多不服,咸未有一其途也。至是,熊女君闻桓雄有神德,乃率众往见,曰:“愿赐一穴廛,一为神戒之盟。”雄乃许之,使之奠接,生子有产。虎终不能悛,放之四海,桓族之兴始此焉。

后有葛古桓雄,与炎农之国划定彊界。又数传而有慈乌支桓雄,神勇冠绝,以铜头铁额,能作大雾,造九治,而采矿铸铁作兵,天下大畏之,世号为蚩尤天王。蚩尤,俗言雷雨大作、山河改换之义也。蚩尤天王见炎农之衰,遂抱雄图,屡起天兵于西,又自索度进兵,据有淮、岱之间。及轩侯之立也,直赴涿鹿之野,擒轩辕而臣之。后遣吴将军西击高辛,有功。

时天下鼎峙,涿之北有大挠,东有仓颉,西有轩辕,自相以兵,欲专其胜而未也。初,轩辕稍后起于蚩尤,每战不利,欲依大挠而未得,又依仓颉而不得。二国,皆蚩尤之徒也。大挠尝学干支之术,仓颉受符图之文,当时诸侯罔不臣事者,亦以此也。

司马迁史记曰: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天下莫能伐。轩辕摄政,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造五丘杖、刀戟、太弩,威振天下。蚩尤,古天子之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