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第094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博物汇编 神异典 第九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九十四卷
博物汇编 神异典 第九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第九十四卷目录

 佛像部纪事三

 佛像部杂录

 佛像部外编

神异典第九十四卷

佛像部纪事三

[编辑]

《唐书刘元佐传》:“元佐为汴宋节度使。汴有相国寺,或 传佛躯汗流,元佐自往,大施金帛。于是将吏商贾奔 走,输金钱惟恐。后十日,元佐敕止籍所入,得巨万,因 以赡军。”其权谲类若此。

《酉阳杂俎》:常乐坊赵景公寺,寺有小银像六百馀躯, 金佛一躯,长数尺,大银像高六尺馀,古样精巧。 观音堂在寺西北隅,建中末,百姓屈俨患疮且死,梦 一菩萨摩其疮曰:“我住灵华寺。”俨惊觉,汗流数日而 愈。因诣寺寻捡,至圣画堂,见菩萨一如其睹。倾城百 姓瞻礼。俨遂立社,建堂移之。

圣画堂,中构大枋为壁,设色焕缛,本邵武宗画,不知 何以称圣。据《西域记》,菩提树东有精舍。昔婆罗门兄 弟欲图如来初成佛像,旷岁无人应召。忽有一人自 言“善画如来妙相,但要香泥及一灯照室,可闭户。”六 月终,怪之,馀四日未满。遂开户,已无人矣,唯右膊上 工未毕。盖好事僧侈此说也。堂中有于阗、𨱎鉐立像, 甚古。

道政坊宝应寺。韩干,蓝田人。少时常为贳酒家送酒, 王右丞兄弟未遇。每一贳酒漫游,干常征债于王家。 戏画地为人马,右丞精思丹青,奇其意趣,乃岁与钱 二万,令学画十馀年。今寺中释梵天女,悉齐公妓小 小等写真也。寺有韩干画下生帧弥勒,衣紫袈裟,右 边仰面菩萨及二狮子,犹入神。

长乐坊安国寺弥勒像,法空自光明寺移来。未建都 时,此像在村兰若中,往往放光,因号“光时寺。”寺在怀 远坊,后为延火所烧,惟像独存。法空初移像时,索大 如虎口,数十牛曳之,索断不动。法空执炉,依法作礼 九拜,涕泣发誓,像身忽嚗嚗有声,迸分竟地为数十 段,不终日,移至寺焉。

利涉塑堂,元和中,取其处为圣容院,迁像庑下。上忽 梦一僧,形容奇伟,诉曰:“暴露数日,岂圣君意耶?”及明 驾幸,验问如梦,即令移就堂中,侧施帐帷安之。 成都宝相寺偏院小殿中有菩提像,其尘不集,如新 塑者。相传此像初造时,匠人依明堂先具五藏,次四 肢百节,将百馀年,纤尘不凝焉。

崇义坊招福寺西南隅,僧伽像,从来有灵,至今百姓 上幡伞不绝。先是,寺奴朝来者,常续明涂地,数十年 不懈。李某为尹时,有贼引朝来,吏将收捕,奴不胜其 冤,乃上钟楼,遥启僧伽而碎身焉。恍惚间,见异僧以 如意击曰:“无苦,自将治也。”奴觉,奴跳下数尺地,一毛 不撌。囚闻之,懊悔自服,奴竟无事。

西域佛金刚座有标界铜观自在像两躯。国人相传。 “菩萨身没佛法亦尽。”隋宋已没过胸臆矣。

《健驮逻》国石壁上有佛像。初石壁有金色虮。大者如 指。小者如米。啮石壁如雕鑴。成立佛状。

孙觌《智积菩萨殿记》:梁天监中,以吴王馆娃宫故地 为灵岩寺。寺成,有异僧负钵囊以入,憩殿庑下,长身 黧面,梵相奇古。其徒莫之省。夜半索笔墨,自图其像 于殿之东北壁而去。黎明不知所在,众始惊异之。居 无几,有胡僧顾见其画,惜曰:“此西土智积菩萨像也, 何为在此?”于是道俗奔走来观,稽首归依,如师出世。 唐宰相陆象先,吴人也。有弟失其名,得危疾,国医不 能疗。一日,有僧扣门问疾,象先引至卧内,僧索杯水 噀之,一噀而病良已。象先惊谢,出金帛数床弗受,顾 谓其弟曰:“我灵岩僧,它日还吴,来过我。”遂去,不复见。 其年象先弟入尚书为郎,观察桂管,道吴中,趋灵岩 如约。问僧所舍无有,遍从寺僧求之,“亦非是。方怅然 欲还,俄见壁间所画像肖焉,如言如笑,如见师友,惊 喜亟拜,施钱五十万,修供作佛事。徘徊数日而后去。” 《太平广记》:“岐阳许文度,唐太和中侨居岐阳郡,后以 病热近月馀。一日卧于榻,若沈醉状,后数日始寤。初, 文度梦有衣黄袍数辈与俱行田野,四望间迥然无 鸡犬声,且不知几百”里。其时天景曛晦,悉思如结。有 黄袍者谓文度曰:“子无苦,夫寿之与夭,固有涯矣,虽 圣人安能逃其数?”文度忽悟身已死,恐甚。又行十馀 里,至一水尽,目无际,波若黑色,杳不知其深浅。黄衣 人俱履水而去,独文度惧不敢涉。已而有二金人,皆 长五寸馀,奇光皎然,自水上来。黄衣者望见金人,沮 色震栗,即辟易驰去,不敢偷视。二金人谓文度曰:“汝 何为来地府中?我今挈汝归生途,慎无恐。”文度惧稍解,因再拜谢之。于是金人与文度偕行数十里,俄望 见里门,喜不胜。忽闻有厉声呼文度者,文度悸而醒, 见妻子方泣于前,且奇且叹,而羸惫不能运支体,故 未暇语其事。后旬日,疾少间,策而步于庭,忽见二金 人皆长五寸馀,在佛舍下,即昔时梦中所见者。视其 仪状,无毫缕之异,心益奇之。始以其事告于妻,妻曰: “昨者以君病且亟,妾忧不解,然常闻释氏有救苦之 力,由是弃资玩,铸二金人之像,每清旦,常具食祭之。 自是君之苦亦瘳除”,盖其力也。文度感二金人报效 之速,不食生牢,常阅佛书,因尽穷其指归焉。

《因话录》:汉州开元寺有菩萨像,自顶及焰光坐趺,都 是一段青石,洁腻可爱,雕琢极工,高数尺。会昌毁寺 时,佛像多遭摧折刓缺,惟此不伤丝毫。及再立寺,寺 僧振古宝而置放西廊。余与京大德知元法事西川 从事杨仁赡同谒。杨深,释氏好古之士也,瞻敬弥日。 元心精识多闻,话其本末云:“先是匠人得此石,异之”, 虔心鑴刻,殆忘餐寝。有美女,常器食给之。其人运思 在像,都无邪思。久之,怠而妄心生,女乃不至。饥渴既 逼,兼毒厉匝体,遂悟是天女。因焚香叩首,悔谢切至。 女复来,其病立愈,而像即成。亦尝有记录,因毁寺,失 其传焉。寺今再立矣。

《佛祖统纪》:“唐武宗会昌毁寺,二僧负东林文殊像,藏 锦绣谷峰顶寺。复访像不获,忽圆光涌于空表,自是 峰顶天池常见圣灯百千,文殊出没。”

《山西通志》:“太子寺在平遥县内敬义坊,隋开皇间建, 名宝昌寺,后改名修念。中有净梵王太子像,气韵如 生,世传安生所塑,实为真容。会唐武宗大毁佛寺,有 颍上人者,以像匿南河壖坎崖,至大中复兴其宇以 置像,始名曰太子寺。”

《严州府志》:“栅源院有圣像,乡民岁时旱暵,不待暴尪, 祷必获应。”又曰:“院壁得咸通十三年沙门师鲁书。武 宗诏毁天下佛寺,圣像岿然,曾不焦坏。洎像教复兴。 吴人三璿得之于山坞泥潦中,相好俨然。盖彰是教 之不可泯如此。”

《灵应录》:有邸妪锄桑,拾得一铜观音像,剜壁作穴安 之。每有食馔,不惟蔬蔌鱼肉之类,皆将供养。妪有子 时,在潘葑军前,日夕祝之,保其安宁。其子当阵之际, 倒于草间,闻背上连下三剑,似击铜器声。战罢起看, 身上并无所痕。其母此日见铜像落在地,背上有三 刃痕,罔知其由。至子回说其事,方知神助尔。

《玉堂闲话》:释氏因果时有报应。近岁有一男子,既贫 且贱,于上吻忽生一片赘肉,如展两手许大,下覆其 口,形状丑异,殆不可言。其人每饥渴,则揭赘肉以就 饮啜,颇甚苦楚。或问其所因,则曰:“少年无赖,曾在军 伍,常于佛寺案下同火,共刲一羊,分得少肉,旁有一 佛像,于上吻间置之。不数日婴疾,遂生此赘肉焉。” 《苏州府志》:“西小湖天台教寺,即观音教院。唐乾符间, 有沈香观音像浮湖而来,诸寺院迎之不可得。西小 湖寺僧迎得之,像上有水滴路,皆生旱莲。至寺,有草 少许绕像,弃之池中,即生重台莲花。后人杀犬污其 池,花不复生。”

《画墁录》:黄巢入长安,苦王孝之难。僖宗再狩,近毂之 民争入攘宝货,惟豳民取佛,至今虽民家充满,其工 致精采,非今人之作也。环州有肃宗引驾佛坐像,崇 丈馀,精彩照人,旁视可畏。土人云:“国初欲置之京,千 人不能举,每有军事,则守臣致告。”

《太平广记》:唐东蜀大圣院有木像,制度瓌异。耆老相 传云:顷自荆、湘沂流而上,历归、峡等郡,郡人具舟楫 取之,千夫牵挽不至岸。至渝州,人焚香祈请,应声而 往。郡守及百姓遂构大圣院安置之。东川有牙将者, 其子常喑,忽一日画地告其父曰:“某宿障深重,被兹 业病,闻大圣院神通,欲舍身出家,依止供养,冀消除 罪根耳。”父许之。由是虔洁焚修,夙夜无怠。经数载,倏 尔能言,吭音清辩,超于群辈。复有跛童子者,睹兹奇 异,发愿于大圣院,终身苦行,忏悔求福。未逾期岁,忽 能起行,筋骨自伸,步骤无碍。事悉具《本院碑》。殿有东 庑,见有喑僧跛童子二画像并存焉。

唐蒲州普济寺释道积,河东安邑县人也。博通经教, 洞明元旨,河东英俊,莫与同风。先是沙门宝澄于普 济寺创营大像百丈,功愿未终而卒。耆艾请积继之。 积受众勤请,广行缘化,槐檀十迁,而大像成就。道俗 庆赖,感彻人天。初,积受请之夕,梦二狮子于大像侧 连吐明珠,相续不绝。既寤,叹曰:“兽王自在,则表法流 无滞宝珠自涌。又喻檀施不穷。宜运潜符征效斯在。” 即命工匠图所梦于弥勒大像前。今犹存焉。

《观音持验》唐桃林令韩光祚,携家之官,途经华山庙, 下车谒焉。入庙而爱妾暴死,令巫请于神。巫言:“三郎 欲取汝,妾既请且免,至县终当取之。”光祚到任,乃召 金工为妾铸金为观世音像,求免此难。五日,妾复暴 卒,半日方甦,云“适华山府君备车骑来迎,出门,有一 僧金色遮其前,车骑畏,不敢过,因之散去。”光祚由是益信内教。

《宋高僧传》:“释窥基生常勇进,造弥勒像,对其像日诵 菩萨戒一遍,愿生兜率,求其志也。”乃发通身光瑞,烂 然可观。复于五台造玉石文殊菩萨像,写金字般若 经毕,亦发神光焉。

释不空师事金刚智三藏,欲求学新瑜伽五部三密 法,涉于三载,师未教诏。空拟回天竺,师梦京城诸寺 佛菩萨像皆东行,寐寤乃知空是真法器,遂允所求, 授与五部灌顶护摩阿阇梨法,及《毗卢遮那经》《苏悉 地轨则》等,尽传付之。

《山西通志》:文殊寺即菩萨顶真容院,唐僧法云自建 殿堂,拟塑圣像。有塑士安生,不知何来,请言圣仪容, 曰:“‘大圣德相,我何能言’。相与恳祷,求现圣容。七日,忽 光中见文殊像,遂图模塑成,因名。”

《五代史周世宗本纪》:世宗即位之明年,中国乏钱,乃 诏悉毁天下铜佛像以铸钱。尝曰:“吾闻佛说,以身世 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于世,犹欲 割截,况此铜像,岂有所惜哉?”由是群臣皆不敢言。 《随手杂录》:柴世宗销天下铜像以为钱,真定像高大 不可施工,有司请免。既而北伐,命以炮击之,中佛乳, 竟不能毁。未几世宗痈发乳间而殂。

《括异志》:周世宗毁铜佛像曰:“佛教以头目髓脑有利 于众生,尚无所惜,宁复以铜像为爱乎?”镇州大悲铜 像甚有灵应,击毁之,以斧钺自胸镵破。其后世宗北 征,疽发胸间,咸以为报应云。

《宣验记》:史隽有学识,奉道而慢佛,常语人云:“佛是小 神,不足事也。”每见尊像恒轻诮之。后因病脚挛,种种 祈福,都无效验。其友人赵文谓曰:“经道福中第一,可 试造观音像。”隽以病急如言铸像,像成梦观音,果得 差。

吴郡人沈甲,被系处死。临刑,市中日诵《观音名号》,心 口不息,刀刃自断,因而被放。一云:吴人陆晖系狱分 死,乃令家人造观音像,冀得免死。临刑三刀,其刀皆 折。官问之故,答云:“恐是观音慈力。”及看像项上,乃有 三刀痕现,因奏获免。

《宋史五行志》:“乾德六年正月,简州普通院毗卢佛像 自动。”

《佛祖统纪》:太平兴国七年,深州奏,“陆泽县人王绪,牧 牛田中,见一白兔,逐之入土穴中,探穴得石佛五十 躯,制度奇古,长皆尺馀。敕就邑寺奉安,像常放白光。” 《宋史五行志》:“天圣元年三月庚辰,涪陵县相思寺夜 有光出阿育王塔之旧址。发之,得金铜像三百二十 七。”

《浙江通志》:“保寿寺在临海县东南七里,有三目观音 像。旧传天圣初,有一木溯潮而至,泊于院山浮图之 下,时见异光,僧惟谅遂以为像奉安。日,剨然有声,视 其目,自裂为三。极灵感,祷雨祈嗣,皆有应验,故祷者 益众,诞日尢甚。”

《蒋氏日录》:宝圣石佛院在嘉兴县东南,唐至德二年, 于寺基掘石佛四躯,至今见存。天圣中,赐名“宝圣,人 但呼石佛寺。”

《苏州府志》:“光福讲寺在邓尉山龟峰下。宋康定元年 大旱,士民感铜观音像灵爽,迎奉入城,祈雨辄应。寻 失,复得之。”

《净土晨钟》宋文潞公讳彦博守洛阳日,尝致斋往龙 山寺礼佛,入殿忽见像坏坠地,略不加敬。有僧诘之, 公曰:“像既坏矣,瞻仰何益?”僧云:“像无新故,道不生灭。” 公闻之有省,作礼而出。

《梦溪笔谈》:“菜品中芜菁、菘芥之类,遇旱,其标多结成 花,如莲花,或作龙蛇之形,此常性,无足怪者。”熙宁中, 李宾客及之知润州,园中菜花悉成荷花,仍各有一 佛坐于花中,形如雕刻,莫知其数,暴干之,其相依然。 或云李君之家奉佛甚笃,因有此异。

《宋史五行志》:“元丰元年,邕州佛像动摇。初,像动,夏人 入寇;又动,而州大火。其后侬智高叛,复动,于是知州 钱师孟投其像于江中。”

《石林诗话》:元丰间,尝久旱不雨,裕陵禁中斋祷甚力。 一日,梦有僧乘马驰空中,口吐云雾,既觉而雨大作。 翌日,遣中贵人寻梦中所见,物色于相国寺三门五 百罗汉中第十三尊像仿佛,即迎入内,视之,正所梦 也。王丞相禹玉作《喜雨诗》云:“良弼为霖辜宿望,神僧 作雾应精求。”元参政厚之诗云:“仙骥吐云穿仗下,佛 花吹雨匝天流。”盖记此相国寺罗汉,本江南李氏时 物,在庐山东林寺。曹翰下江南,尽取其城中金帛宝 货,连百馀舟,私盗以归,无以为之名。乃取罗汉每舟 载十许尊献之,诏因赐于相国寺,当时谓之《押载罗 汉》云。

《玉照新志》:按《九域志》,都督府遂州为遂宁郡,武信军 节度使。元丰八年,陛下初封遂宁郡王,绍圣元年复 以遂宁郡王出阁,与苏、润二州时同而事均。缘本州 遂宁县,元符二年,县下慧明院秋冬间忽观佛像五次出现,父老咸曰:“遂宁佛出,越三年,奉陛下即位,此 其祥兆,乞改府额。诏升为遂宁府。”

《高丽录》:“梅岑,旧云梅子真栖隐之地,故得此名。有履 痕在石桥上。其深麓中,有萧梁所建宝陀院殿,有灵 感观音。昔新罗贾人往五台,刻其像,欲载归其国。暨 出海遇焦,舟胶不进,乃还。置像于焦上院僧宗岳者 迎奉于殿。自后海舶往来,必诣祈福,无不感应。吴越 钱氏移其像于城中开元寺。”今梅岑所尊奉,即后来 所作也。崇宁使者闻于朝,赐寺新额,岁度缁衣而增 饰之。

《墨庄漫录》:“襄阳天仙寺在汉江之东津,去城十里许, 正殿大壁画大悲千手眼菩萨像。世传唐武德初,寺 尼作殿,求良工图绘,有夫妇携一女子应命期尼以 扃殿门七日乃开。至第六日,尼颇疑之,乃辟户閴其 无人,有二白鸽翻然飞去。视壁间圣像已成,相好奇 特,非世工所能。独其下有二长臂结印,手未足,乃二” 鸽飞去之应也。郡有画工武生者,独能模传其本。大 观初,有梁宽大夫寓居寺中,心无信向,颇轻慢之。武 生云:“菩萨之面,正长一尺。”宽以为诞,必欲自度之,乃 升梯,欲以足加菩萨面。忽梁间有声如雷,宽震悸而 坠,损其左手。僧教宽悔过自忏,后岁馀方如旧。 《茅亭客话》:张光赞者,金水石城山张罗汉之裔也。以 善画《罗汉》,因以名之。每于寺观妆画功德,多历春夏, 随僧饮食。其性谨悫,守道不移,如是五十馀年,人皆 敬重之。甲午岁为贼所执,迫令引颈,凡数剑而颈不 断。遂于积尸中卧。至夜央,见一老僧曰:“汝生妆功德 用心,吾来救汝。”言讫开目,无所苦焉。至今颈上剑疮 犹在。

新都县四众院僧有卧像一躯,盖生于石,手足头面 衣纹纤介,青黄色隐起,状若雕刻,岂知胚混偶然成 形乎?

《太平广记》:“鲁郡任城野黄山瑞像,盖生于石,状如胚 混焉。昔有采梠者,山中见像,因往祈祷,如愿必得,由 是远近观者数千人,知盗官恐有奸起,因命石工破 山石,辇瑞像致之邑中大寺门楼下。于是邑人于寺 建大斋,凡会数千人,斋毕众散。日方午,忽然大风,黑 云覆寺,云中火起,电击门楼,飞雨河注,邑人惊曰:‘门 楼灾矣’。”先是,僧造门楼,高百馀尺,未施丹雘而楼势 东倾,以大木撑之,及雨止,楼已正矣,盖鬼神以像故 而共扶持焉。

谈圃乔执中未过省时,父竦素事《普照像》甚严,日夕 祷之。夜梦一紫衣僧至阶前,指庭之东,见日初出甚 近,而光明不可正视。后英庙登极,遂中第,御名从“日” 也。

《画墁录》:“许下西湖有观音堂,昔乃四门亭子,常有大 蛇居之,民不敢近。其后改置此像,蛇不复出,像乃慈 光献法容云。”

《老学庵笔记》:翟公巽参政,靖康初召为翰林学士。过 泗州,谒僧伽像,见须忽涌出,长寸许。问他人,皆不见。 怪之,一僧在旁曰:“‘公虽召还,恐不久复出’。公扣之曰: ‘须出者,须出也’。”果验。

《佛祖统纪》:“建炎四年二月丙子,虏兵退。初,杭人以时 方兵旱,迎上竺大士于郡中法慧寺,侍香火者道元 虑至求索,举藏于井,取他像置行殿。虏还自四明,再 犯杭州,果诘问大士所在,径取之去。并驱道元行,元 默哀祷,夜至许村,若有人导之者,遂得逸归,告于郡。 时虏焚其城,不知井所在,忽闻金石声,就求之,获井” 出像。

《宋史五行志》:“绍兴二年,宣州有铁佛像,坐高丈馀,自 动迭前迭却,若伛而就人者数日。既而郡有火。火气 盛,金失其性而为变怪也。”

温州戒福寺铜佛像顶珠自动,光彩激射,经日不少 停。数日火作寺焚。

《苏州府志》:“净信讲寺,宋宝庆间,里人谭思建。僧道嵩 开山凿井,得木佛耳,号佛耳泉。”

《贵耳集》浮光未破之前,开城濠,得一铁坐佛,高三丈。 城东元有铁佛寺,其僧请归本寺,百馀军舆之不动, 军帅祷之,许以草创小寺安奉,只用三五十辈小儿, 舆之即行。后羌老巫媪奉事,凡有病告者,饮佛水即 安。端平四年,鞑围城,炮声震天,铁佛为之撼战。后鞑 攻定城,鞑人以炮坐罩铁佛于其下,光州遂失。《左传》 云:“国将兴,听于人;国将亡,听于神。”即此意也。

《冷斋夜话》:予往临川景德寺,与谢无逸辈升阁,得禅 月所画十八应真像甚奇,而失第五轴。予口占嘲之 曰:“十八应闻解唾根,少丛罗汉乱山门。不知何处逻 斋去,未见云堂第五尊。”明日有女子来拜,叙曰:“儿南 营兵妻也,寡而食素,夜梦一僧来言曰:‘我本景德僧, 因行失队,烦相引归寺,可乎’?”既觉,而邻家要饭,入其 门,壁间有画僧,形状了然梦所见也。时朱世英守临 川,异之,使迎还,为阁藏之。予方少年时,罗汉且畏予 嘲,及其老也,如梵吉者亦见侮,可怪也《齐东野语》:“霅川南景德寺,为南渡宗子聚居之地,大 殿皆椤木为之,经数百年略不欹倾,俗传以为神匠 所为,佛像尤古。咸淳辛未三月,火忽起自佛腹,其”中 《藏经》数百卷,多五代及国初时人手写,皆硾碧纸金 银书,间有舍利、珠玉、金银钱之类,多为宗子所得。尝 见一仆,得金银书《心经》一囊,凡十卷,长仅二寸,卷首 各绘佛像,亦颇极精妙。后经笥一旦遂空,亦竟莫知 火起之由,岂释氏所谓“劫火”者乎?

韦,居听舆,苏州承天寺西帘后普贤院,有神曰“盘沟 大圣神。”济州盘沟民沈翁父,业塑尤工。翁死,媪语其 子:“我不作福,汝父以贫丧,奈何?”因发愿饭僧,诘朝即 有来者,自是不辍,以及一纪。惑于别次,谢其不倦,且 叩所业,出一把粟受。其子曰:“以是塑佛像,像置一粒 于中,有祷者擎出祝,吉则拜,凶则否。”一粒取钱一百 二十日售数人,毋使移请,若所祷,辄之于家。其像常 州无锡徐侍郎梓官济得以归,后入承天,供奉无间 也。阅岁已百,灵响如昔。光帝尝宣像入内,赐僧牒二。 其像为圣相,高可尺许,制甚朴,而神采欣悦如生,他 塑者莫比。

《行营杂录》:嘉兴精严寺,大刹也。僧造一殿,中塑大佛, 诡言妇人无子者祈祷于此,独寝一宵,即有子。殿门 令其家人自封锁。盖僧于房中穴地道,直透佛腹,穿 顶而出。夜与妇人合,妇人惊问,则云:“我是佛。”州人之 妇多陷其术,次日不敢言。

《癸辛杂识》:丙子北师自苏入杭,道由东迁,有道人结 茅岸傍,备水饮以施行者,化缘募铸观音铜像,积久 成相好端严,晨夕奉事。闻师至,叹曰:“一死无恨,所惜 此像兵火不保耳。”夜梦大士告曰:“吾何所虑,恐汝不 免。盖汝前生曾杀人,今来者正宿冤也。明日有三骑 过山,其前二人衣红,后一人衣白者是已。汝可迎之 以请死,无所逃也。”至期,所见无异。其人诧曰:“人皆避 匿,独尔敢耳。”执之至庵,索其散花,具以梦告,且曰:“我 若厚藏,岂不能为性命计?”其人感悟,遽释之,且有所 赠曰:“吾与汝解冤结。”竟以获免。

《佛祖统纪》:尼道爰,丹阳人。先于诸寺造大像七躯,务 极精丽。又冶金铜造无量寿佛像,忽于眉间放大光 明,地皆金色。像与爰记曰:“‘汝舍此身,必生我国’。即于 像前端坐而化。”

《陶朱杂录》:“真腊国东池在城东一里,中有石塔,石塔 之中有卧铜佛一躯,脐中常有水流。北池在城北五 里,中有金方塔一座,石屋数间,金狮子、金佛、铜象、铜 牛、铜马之属皆有之。”

《诚斋杂记》:“真腊有石塔,塔中一铜卧佛,脐中常有水 流,味如中国酒,易醉人。”

《苏州府志》:“永庆教寺在河阳山。梁大同二年,侍御史 陆孝本舍宅建,宋赐名大福寺,寻改今额。相传有僧 肉身泛海而来,状貌奇古,僧徒迎置于寺,因以胶漆, 灵应多验。”

万寿禅寺后基地,僧通泉依银杏三株构讲堂,重门 閟宫,奉善财伽蓝二像,挈其徒元炯、道因居之,称“万 寿善财院。”申时行撰《碑铭》,相传善财系宋时菩萨自 塑,翘指示异。

《庐山后录》:“西林寺佛像,独被冠缨。”

《金史五行志》:“太宗天会九年七月丙申,上御西楼听 政,闻咸州所贡白鹊,音忽异常。上起视之,见东楼外 光明中有像巍然高五丈许,下有红云承之,若世所 谓佛者。乃擎跽修虔,久之而没。”

《元史阿尼哥传》:“阿尼哥者,尼波罗国人也。其国人称 之曰八鲁布。幼敏悟,异凡儿,稍长,诵习佛书,期年能 晓其义。同学有为绘画妆塑业者,读《尺寸经》,阿尼哥 一闻即能记。长善画塑及铸金为像。中统元年,命帝 师八合斯巴建黄金塔于吐蕃,尼波罗国,选匠百人 往成之,得八十人。求部送之人未得。阿尼哥年十七”, 请行,众以其幼,难之。对曰:“年幼心不幼也。”乃遣之。帝 师一见奇之,命监其役。明年,塔成,请归,帝师勉以入 朝,乃祝发受具为弟子,从帝师入见。帝视之久,问曰: “汝来大国,得无惧乎?”对曰:“圣人子育万方,子至父前, 何惧之有!”又问:“汝来何为?”对曰:“臣家西域,奉命造塔 吐蕃,二载而成。见彼土兵难,民不堪命,愿陛下安辑 之,不远万里,为生灵而来耳。”又问:“汝何所能?”对曰:“臣 以心为师,颇知画塑铸金之艺。”帝命取明堂针灸铜 像示之曰:“此安抚王”请帮助识别此字。“使。宋时所进,岁久阙坏,无能 修完之者,汝能新之乎?”对曰:“臣虽未尝为此,请试之。” 至元二年,新像成,关鬲脉络皆备,金工叹其天巧,莫 不愧服。凡两京寺观之像,多出其手,为七宝镔铁法 轮,车驾行幸,用以前导。原庙列圣御容,织锦为之,图 画弗及也。有刘元者,尝从阿尼哥学西天梵相,亦称 绝艺。元字秉元,蓟之宝坻人。始为黄冠,师事青州《把 道录》,传其艺非一。至元中,凡两都名刹塑土范金抟 捖为佛像,出元手者,神思妙合,天下称之。其所为西 番佛像多秘,人罕得见者。元官为昭文馆大学士、正奉大夫、秘书卿,以寿终。抟捖者漫帛土偶上而髹之, 已而去其土,髹帛俨然成像云。

《辍耕录》:“刘元字秉元,其艺非一,而独长于塑。至元七 年,世祖建大护国仁王寺,严设梵天佛像,特求奇工 为之,有以元荐者。及被召,又从阿尼哥国公学西天 梵相,神思妙合,遂为绝艺。所谓抟换者,昔人尝为之。 至元尢妙,抟换又曰脱活。”京师语如此。

今杭州之上天竺寺观音像,长不盈五尺,而叠著灵 异,官民信奉甚恭,凡旱潦祷之必应。尝考《释氏纪录》 云:后晋天福己亥,僧道翊一夕见山间光明,往视之, 得奇香木,命良工刻成观世音菩萨像,曰“光焕发,继 以昼夜。”后汉乾祐戊申,有僧从勋以古佛舍利置毫 相中,舍利时现冠顶。宋咸平庚子,浙西自春徂夏不 雨,给事中、知杭州张去华,率僚属具幡盖鼓吹,迎祷 于梵天寺。继时霪雨,四境沛足。如此,则自有像已四 百馀年,其所由来远矣。

《元史卜鲁罕皇后传》:“卜鲁罕皇后,伯岳吾氏,驸马脱 里思之女。元贞初,立为皇后。成宗多疾,后居中用事, 大德之政,人称平允,皆后处决。京师创建万宁寺,中 塑秘密佛像,其形丑怪,后以手帕蒙覆其面,寻传旨 毁之。”

《英宗本纪》:“至治元年十二月乙丑,置中瑞司,冶铜五 十万斤,作寿安山寺佛像。”

《泰定帝本纪》:“泰定三年七月,幸大乾元寺,敕铸五方 佛铜像。”

《古杭杂记》:净慈寺乃祖宗功德,院侧有五百尊罗汉, 别创一“田’字殿安顿,装塑雄伟。殿中有千手千眼观 音一位,尢为精制。其第四百二十二位阿湿毗尊者, 独设一龛,用黄罗为幕,幕之傍置签筒一座。其像侧 身偃蹇,斜目覰人而笑。临安妇人祈嗣者,必诣此炷 香默祷,以手摩其腹,云有感应。日积月久,汗手加于 泥粉之上,其腹墨光可鉴。邪说诬民如此,又假此以 为题化之端,敛掠民财不可胜计,其无忌甚矣。 《松江府志》:“至正元年闰五月一日,华亭修竹乡四十 三保朱谢里民家竹林中,忽见大士一身,从地涌出, 质类芝菌,形如雕琢,光彩照人,数百里中一时倾动, 即其地立大悲阁。”

《苏州府志》:“吴县报恩寺有不染尘观音殿。享祐间,建 钜阁七楹,塑释迦卧像于中。宋张即之书‘华严性海’ 四字,皆径丈,人因称卧佛寺。元至正间,张士诚改释 迦卧像为立像。明初,德岩僧仍易为卧像。”

《燕山丛录》:香河铁佛寺旧有铁佛像,高丈馀。元至正 中,佛见梦于僧曰:“吾缘法不当住此,将辞汝去。”僧以 铁锁锁佛臂,一夕竟移去东光寺,独锁臂存。至今为 僧供养。

乐郊私语,“金粟寺有康僧会身像,余于至正癸巳始 得顶礼。”明年春,余以伯兄见背,到寺礼忏,复与潘广 文泽民检发唐代所书三藏,然零落过半,惟《华严》《法 华》《楞严》《宝积》《维摩》《长阿含》及诸律论之半,犹完整不 坏。翻阅逾旬,忽于晡时礼佛像,眉间有光,须臾,光若 白线袅袅而出,盘绕华盖而上。余遂鸣钟聚僧,称佛 名号,礼拜赞颂。至暮而光复从眉间收摄,人人叹为 稀有。泽民因作《放光记》纪其事。

《畿辅通志》:“胜乐寺在栾城县东西陈村,内有立石佛 像三尊,相传为自来者,明洪武中建。”

《苏州府志》:“宝积教寺在黄土塔桥东。明初有异僧投 宿殿庑,次早不知所往。见东西二壁画罗汉四大躯, 笔法类贯休。从此寺中僧徒多不过四人。”

《学佛考训》“明洪武初,武林翁祥卿得一圆石,大可六 七寸,上现观音大士,庄严宝相,坐宝莲花,善才童子 合爪侍侧。”

《严州府志》:“桐庐华林寺旧有水墨罗汉十八幅,形模 奇古,凡视之,初则隐隐然,久之渐明可挹,嬉怒忧寐, 其状不一,宛然如生,世称仙笔。相传世有自矜其技 者,寺僧延之,乃独坐一楼,谢接谈,惟令日供饮食。既 洽旬,僧疑而瞰之,见其盆水自照。自图始及半身,觉 而绝笔,遂盥其手,弃其水于地,泉迸出,今香泉池是” 也。不别而遁。收其所遗,得《罗汉》十六幅半。至李唐时, 一僧全其半而续其一,笔法精妙,绝似释家,以为画 者后身。或云僧贯休。有盗者利重赀,窃而鬻于杭,即 托梦以指示,僧追而归。后中贵曰“三宝”者,威胁持去。 将渡江,风逆于昼,夜,则梦数千僧人驱其登高陟险, 神思不宁,惧而醮祭还之。弘治丙辰,寺僧违戒行。忽 一夕,主僧梦群僧负担,相率辞去。越三日,罹于火,遂 煨烬无存。

《山西通志》:“柏林寺在代州晋王墓之侧。唐同光年,庄 宗建之,以奉王香火。院内传遗像一轴,共七人,画甚 工。明武宗过代,持真像去,摹像留寺中。”

《明通纪》:嘉靖中,命武定侯郭勋、大学士李时、礼部尚 书夏言入看大善殿,有金银铸像夷鬼淫亵之状,钜 细不下千百馀,金函玉匣藏贮,名为佛骨仙头仙牙之类,枯朽摧裂,奇𠌯傀儡,亦计不下千百片。言请焚 之草野,不得渎留宫禁,亦永杜愚民眩惑之端,功德 罔极。有旨谓:“卿说得是。朕思此物,听之者智曰邪秽” 而不欲观,愚曰奇异,必欲奉之。虽埋之将来,必有窃 穵以惑民。可别议除言。请将仙骨仙牙,一切付之于 火,以灭其迹。其金银铜像,亦并令毁销。实为千古称 快,而万代瞻仰者也。奉圣旨:“是。便著毁销。”

《涉异志》:台州城外数里,有白塔观音院。初水滨人获 沉檀,破为薪,中有观音小影,遂刻像,率众建院侍奉。 忽院僧梦观音告曰:“盍徙我置白塔顶。”诘旦,僧徙像, 薄晚取之,屹不动。将集僧众往取,而院已煨烬矣,像 得不毁。

《诸寺奇物记》:“祖堂幽栖寺有历代祖师像,黄贞甫膳 部命工临摹,载归天竺供养。”

静福寺有《水陆罗汉像》,乃西域所画,太监郑和等携 至。每夏间张挂,都人士女竞往观之。

观音持验明万历间,包凭,字信之,嘉兴人,父为池阳 郡守,生七子,凭最少,赘平湖袁氏,博学高才,累举不 第,留心二氏之教,尤信持《观音经》。东过泖湖,至一寺, 见殿后倾圮大士像,淋漓露立,即解橐中得十金,授 主僧修之。僧告以功大银少,不能竣事,复取布四疋, 衣七件益焉。内纻褶新制,仆请留,凭曰:“但得圣像无 恙,虽裸体何妨?”僧垂泪云:“舍银及衣布,犹非难事。只 此一点诚心,何可易得。”工完,凭梦伽蓝谓曰:“菩萨赐 汝子孙享世禄矣。”后生子忭,孙柽芳,相继登第。 客《越志》普陀寺。寺外有石浮图七殿,中白衣观音沉 香为躯,坐大圆镜中,镜大可寻丈。

《松江府志》:“张将军翼之山行晚归,见水面有光如燐, 怪而令人扪诸水底,乃一石也。旦视之,方广二尺七 寸,石中一大士像,宛然缁白聚观。今迎供超果寺西 方殿。”

赵文敏常寓金泽寺。万历中,修寺于藻井间,得其所 书梵典甚多。又有叶姓者,居寺侧,偶见罗汉背有一 孔,探之得《金字金刚经》一卷。识者曰:“此子昂真迹也。” 以二十金买之。叶乃悉破罗汉背取经,忽暴卒。 《杭州府志》云:“居圣水寺,因辟殿基得古井,浚之得三 石佛,遂名三佛泉。”明万历间,都阃某见井中有光,掘 得磁《观音像》,莹然如玉。建阁奉于寺。

馀庵,万历中地有铜佛,夜涌祥光。僧性敏发得其像, 因建在东里坊。

《九江府志》:“阿育王文殊瑞像,在东林寺,即陶侃都督 武昌时,渔人网得于江中者。远公迎来东林,后失。万 历末年,远法师塔堂中供四菩萨像,文殊耳有蜂窠 大梛,和尚用指去之,铿然有声,洗之,乃阿育王故像。 今建有瑞像阁。”

观音持验明福州南台寺塑观音像,将毁其旧,塑工 林翁求归事之。后数月,操舟入海,舟坏而溺,急呼观 音曰:“我尝救菩萨,菩萨宁不救我?”语讫,身便自浮,得 一板乘之,惊涛自天,约行百馀里,随流入小浦中,获 遗物一笥,颇有所资而归,人以为观音之助。

明沈见泉祖游黎里罗重寺,见后殿毁塌,观音首顶 箬笠,叹曰:“菩萨慈悲,能与人智慧。某愿重修此殿,求 吾子孙有一二读书者足矣。”归谋之妇,妇曰:“今有米 数百石,速易银,独力完此功德可也。”不日,栋宇法相, 焕然鼎新。其孙尧中、曾孙梦斗相继登第。

《江宁府志》:“明天启二年中秋夜,忽有铜像弥勒一尊, 端坐太平圩之东角。及旦黄沙蔽天,知县谭经济、邑 绅陈万善即日往谒,士民咸集,谭见而异曰:‘殆飞来 佛耶’?命李自蕃建寺,遂以飞来名。”

金刚持验明湖州双林镇沈春郊者,宦裔也。妻费氏, 少寡,织纺自膳,持斋四十馀年,供养“三世佛像一轴, 檀香大士一尊。晨昏功课,必诵《金刚经》一卷。持诸品 咒,念佛千声,寒暑不辍。”崇祯戊寅年,其地疫疠盛行, 婿张世茂接氏往,居其家,止携大士偕行,佛像仍留 旧居。氏每日课诵,回向注念,虔切祝愿,此香直达佛 所。嗣母女相依,迅速三载。辛巳春,氏所居楼,忽空中 香绕,数日,粉墙突现世尊三像,庄严精妙,画工摹勒 不及,远迩诧传,瞻礼日众,或以净巾擦之,色愈光明。 《畿辅通志》:报国寺观音窑变也。像可尺,宝冠绿帔,瞑 而右倚,偃左膝,膝承左手,手梵字轮,植右膝,植右肘, 右腕支颐焉。右倚不端坐者,晏坐也;“右肘微鸿”者,肘 屈植也。“准颊微偏右”者,支颐也。维化身自定,故非意 匠所能识,所敢攦指者。

城隍庙之南,齐檐小构者鹫峰寺,以栴檀像应化集 此,缁素瞻礼无虚日,寺遂以名。像高五尺许,寒暑晨 昏不一色,大抵近沉碧。万历中,慈圣大后始傅以金, 相传为栴檀香。木似木耳,扣之若磬然者。濡者石,坚 者金,轻者髹漆,柔可受。爪者乃木。鹄立上视,后瞻若 仰,前瞻若俯,衣纹水波,骨法见其表。左手舒而植,右 “手舒而垂,肘掌皆微弓,指微张而肤合,三十二相中, 鹅王掌也《江南通志》:“江宁府瓦官寺,在府城西南隅,内有晋义 熙中狮子国所献玉佛。先有征士戴安道手制佛像 五躯,及顾长康《维摩图》,世号三绝。”

《池州府志》:“白衣庵奉白衣大士。戊子六月,大水,蛟起 本庵钟下,避水山巅者,望见大士端坐水上,顺流直 出,至苏家沟,木商某获送以归,毫不损折。”

《松江府志》:“方广教寺有观音像,里人邬氏得之海中。 尝见梦于僧法元,迎归事之,祷无不应,至今祠焉。” 《扬州府志》:“天王寺内有吴道子画观音像,极庄严。被 盗窃去,渡江病作,夜梦大士斥曰:‘汝送我归,当不死’。 盗惧,复送还。”

《河南府志》:“铁佛寺在宜阳县白杨镇西。佛三尊,中泥 像,左右二尊皆铁铸焉,故名寺。”

《云南通志》:“昔有彝人渔于兰沧,见木逆流,视之,乃观 音像,遂奉于万庆寺。”

佛像部杂录

[编辑]

《酉阳杂俎》:都下佛寺往往有神像,鸟雀不污者。凤翔 山人张盈善飞化,甲子言“或有佛寺金刚鸟不集者, 非其灵验也。”盖由取土处及塑像时,偶与日辰王相 相符也。

又言“相寺观当阳像,可知其贫富。”故洛阳修梵寺有 金刚二,鸟雀不集。元魏时,梵僧菩提达磨称得其真 像也。

《佛祖统纪》:“四月八日是佛生日,人民念佛,浴佛形像。” 《鸡肋编》:“陈州城外有厄台寺,乃夫子绝粮之地。今其 中有一字王佛,云是孔子像。旧榜文宣王,因风雨洗 剥,但存一王字,而释氏附会为一字王佛也。其侍者 冠服,犹是颜渊之状,如杜甫之作十姨,天下如是者 不可胜数。”

《汎舟录》:“佛窟崖高一丈五尺,阔数倍,水出其左,或云 自玉女潭来,流而为涧石佛数身皆断躯干,或云像 出崖中,土人神之,多求嗣焉。其毁之必以不验也。” 《佩楚轩客谈》:欈:“李天圣寺有唐宣宗画御题罗汉本 《竹窗二笔赞》,佛身曰‘金色’,盖取其仿佛近似非真,若 人世之所谓金也。天金、天银与世金、世银例美玉之 于”碔砆,胜劣自判。盖天金尚未足以拟佛,况世金耶? 其精粹微妙,光莹明彻,自非凡眼所睹,然不可不知。 如今之土木成像,而饰之以金箔,果以为佛之色相 亦只如是,则失之矣。

《续文献通考》李贤《天顺曰录》曰:“予在学读圣贤书,知 佛老为异端同类。有挂其像者,即斥其非,以为名公 钜儒决不如此。后居验封,造蒙宰宅,见正寝东严整 一室,疑必家庙,问之,则曰佛堂也,不觉骇叹,又以为 文章名世者必不尔。既而见石首先生庭中高挂一 幅,视之,乃观音像也,不觉失笑。呜呼!人其人,火其书”, 果谁望耶。

清斋位置佛室内,供乌丝藏佛一尊,以金鏒甚厚,慈 容端整、妙相具足者为上。或宋元脱纱大士像,俱可 用古漆佛厨。若香像、唐像及三尊并列接引诸天等 像,号曰“一堂。”并朱红小木等厨,皆僧寮所供,非居士 所宜也。

《帝京景物略》:“杭州上天竺观音大士像,晋天福中,僧 道翊见瑞光,发涧,得奇木刻之。后汉乾祐中,僧从勋 自洛阳奉舍利安大士顶。至宋建炎四年,兀术入临 安,高宗逊于海。兀术闻佛像所在,遂与玉帛图籍,尽 航而北。僧智完率徒以从,至燕,舍都城西南五里之 玉河乡,建寺奉之,此观音寺也。天顺壬午,土人权五 修之。成化丁酉僧德显又修之。”因得石土中,乃金大 定十七年所刻,载天会七年梁王徙像事甚悉。今寺 中所奉,又非晋像矣。

《云南山川志》:“方丈山在鹤庆府城南一百里,巍然峻 拔,山半有寺,中有池,深不可测,水滴岩下,如方响音。 昔蒙氏罗阁凤琢观音像于壁,故又名观音山。”南诏 名山凡十七,此其一也。

佛像部外编

[编辑]

《佛国记》。佛上忉利天,为母说法。九十日,波斯匿王思 见佛,即刻牛头栴檀作佛像,置佛坐处。佛后还入精 舍,像即避出迎佛。佛言:“还坐!吾般泥洹后,可为四部 众作法式像。”即还坐。此像最是众像之始,后人所法 者也。佛于是移住南边小精舍,与像异处,相去二十 步。祇洹精舍本有七层,诸国王人民竞兴供养,悬缯 旛盖,散华烧香,然灯续明,日日不绝。鼠衔灯炷,烧花 旛盖,遂及精舍,七重皆尽。诸国王、人民皆大悲恼,谓 “栴檀像已烧却。”后四、五日,开东小精舍户,忽见本像, 皆大欢喜,共治精舍,得作两重,远移像本处。

《法苑珠林》:“荆州佛像,齐永元二年,镇军萧颖胄与梁 高共荆州刺史南康王宝融起义。时像行出殿外,将 欲下阶,两僧见而惊唤,乃回入殿。三年,颖胄暴亡,宝 融亦废。梁天监末,寺主道岳与一白衣净塔边草,次 开塔户,乃见像绕龛行。道岳密礼拜,不令泄言,及大 开堂,像亦在坐。梁鄱阳王为荆州,屡请入城,建大功” 德。及感病迎之。倍扛不起。少日而薨。

晋陶侃见文殊师利菩萨像,送武昌寒溪寺。隋末贼 发,众僧四散。有一老僧失名,来辞瑞像,像曰:“尔年老 但住,何得相舍?”遂依言住。于时董道冲贼寇扰江州, 其徒入山觅财物,执僧索金,僧曰:“无可得。”乃以火炙 僧曰:“徒受炙死,秽臭伽蓝,何如寺外?”贼将出欲杀,僧 曰:“行年七十,不负佛教。徒正念已申颈时,可下刀。”贼 然之,已见申颈受刀,即便下砍,刀反刺心,刃出于背, 群贼奔怕,东走至远师墓。于时天气清朗,忽有云如 盖,屯黑下布,雷电四绕,遂震霹雳,贼死六人。江州子 女及以衣物,多依山藏匿,由是贼徒不敢入山。江州 郭下,焚荡略尽。今在山东林寺重阁上。武德中,石门 谷风吹阁北倾,将欲射正,施功无地。僧乃祈请山神, 赐吹令正。不久复有大风从北而吹,阁还得如旧。 《酉阳杂俎》:睿宗初生含凉殿,则天于殿内造佛寺,有 玉像焉。及长,闲观其侧,玉像忽言:“尔后当为天子。” 《续酉阳杂俎》:蜀郡有豪家子,富拟卓、郑,蜀之名姝,无 不毕致。每按图求丽,媒盈其门,常恨无可意者。或言 坊正张和,大侠也,幽房闺“稚,无不知之。盍以诚投乎 豪家子?”乃且籯金箧锦,夜诣其居,具告所欲。张欣然 许之。异日,谒豪家子,偕出西郭一舍,入废兰若,有大 像岿然,与豪家子升像之座。坊正引手扪佛乳,揭之, 乳坏成穴如碗,即挺身入穴,因拽豪家子臂,不觉同 在穴中。道行十数步,忽睹高门崇墉,状如州县。坊正 扣门五六,有丸髻婉童,启迎拜曰:“主人望翁来久矣。” 有顷,主人出,紫衣贝带侍者十馀,见坊正甚谨。坊正 指豪家子曰:“此少君子也,汝可善待之,予有切事须 返。”不坐而去。言已,失坊正所在。豪家子心异之,不敢 问。主人延于堂中,珠玑缇绣,罗列满目。又有琼杯陆 海备陈。饮彻,命引进妓数四,支鬟撩鬓,缥若神仙。其 舞杯闪球之令,悉新而多思。有金器容数升,云擎鲸 口,钿以珠粒,豪家子不识,问之主人,笑曰:“此次皿也。” 本拟《伯雅》,豪家子竟不解。至三更,主人忽顾妓曰:“无 废欢笑,予暂有所适。”揖客而退,骑从如州牧,列烛而 出,豪家子因私于墙隅。妓中年差暮者,遽就谓曰:“嗟 乎,君何以至是?我辈早为所掠,醉其幻术,归路永绝。 君若要归,第取我教。”授以七尺白练,戒曰:“可执此,候 主人归。”诈祈事设拜,主人必答拜,因以练蒙其头。将 曙,主人还,豪家子如其教。主人投地乞命曰:“死妪负 心,终败吾事,今不复居此。”乃驰去。所教妓即共豪家 子居。二年,忽思归,妓亦不留,大设酒乐饯之。饮既阑, 妓自持插开东墙一穴,亦如佛乳。推豪家子于墙外, 乃长安东墙堵下。遂乞食,方达蜀。其家失已多年,意 其异物,道其初,始信贞元初事。

隋帝嗜蛤,所食数逾千万。忽有一蛤,椎击如旧。帝异 之,寘几上。一夜有光,及明,肉自脱,有一佛二菩萨像。 帝悔不食。

《杜阳杂编》:文宗好食蛤蜊,一日左右方盈盘而进,中 有擘之不裂者。上疑其异,乃焚香祝之,俄顷自开,中 有二人,形眉端秀,体质悉备,螺髻璎珞,足履菡萏,谓 之“菩萨。”上遂置之于金粟檀香合,以玉屑覆之,赐兴 善寺,令致敬礼。至会昌中,毁佛舍,遂不知所在。 《乐善录》:“唐询家因煮鸡,忽有火光出于釜中,发盖视 之,水”而尽成五色。有未产鸡子,其黄化为菩萨像,袖 手伸足,眉目了然,其白化为莲花座。询家大骇,誓不 复食。酒官卫敦礼验之,不诬。遂上于府。安抚张尚书 属谭篆为文以记之。

《墨庄漫录》:“崇宁二年三月一日,卫州获嘉县民职氏 杀猪祭神,而民刘氏猎犬得其弃首骨,衔之狺四日 不食。民使其子析之,其左牡齿臼中得肉如拇,谛视 之,如来像也。髻有珠如粟,瞑目跏趺,瞳子隐然,庄严 毕具,观者万人。晁载之伯宇尝记其事,晁无咎又作 赞以称叹之。政和丁酉,予侍亲在真州。时慈受禅师” 怀深住持资福寺。一日,深老谓先君曰:“近赴村落富 人家斋,见群犬争衔啮一牛胫骨,甚狂噬,相嗾不已。 村人持梃驱逐,亦竟不去。”众顿异,因夺而破之,其中 血髓已坚凝如玉,自成一菩萨形,衣纹璎珞,相好奇 特,虽雕琢有所不及。其家乃取去藏之。此与职氏《齿 事》极相类。

《佛祖统纪》:大观元年,诏将作监李遇往启圣院,移释 迦栴檀像置御容殿。舆像已至,而朵殿横梁低不可 度。众方惧,像忽敛肩俛首,舆竟度无碍,上下为之鼓 无上。尝闻太后礼像,于足下度线,翼旦,上幸寺焚香令小珰持纸度像足。众失声曰:“过矣!”上益嘉叹。 《辍耕录》:京师栴檀佛,以灵异著闻海宇。王侯公相,士 庶妇女,捐金庄严,以丐福利者,岁无虚日。故老相传 云:其像四体无所倚著,人君有道,则至其国。国初时 尚可通一线无碍。今则不然矣。按翰林学士程钜夫 《瑞像殿碑刻》云:“释迦如来初为太子,生七日,母摩耶 弃世,生忉利天。佛既成道,思念母恩,遂昇忉利天,为 母说法。优填国王自以久失瞻仰于如来”,欲见无从, 乃刻栴檀为像。目揵连尊者虑有阙陋,躬以神力摄 三十二匠昇忉利天,谛观相好,三返乃得其真。既成 国王臣民奉之,犹真佛焉。及佛自忉利天复至人间, 王率臣庶同往迎佛,此像腾步空中向佛稽首。佛为 摩顶授记曰:“我灭度千年之后,汝从震旦广利人天。” 由是西土一千二百八十“五年,龟兹六十八年,凉州 十四年,长安一十七年,江南一百七十三年,淮南三 百六十七年,复至江南二十一年,汴梁一百七十七 年,北至燕京,居圣安寺。十二年,北至上京大储庆寺。 二十年,南还燕宫内殿。”五十四年“丁丑岁三月,燕宫 火,迎还圣安寺”,居今五十九年。乙亥岁,当今大元世 祖皇帝至元十二年也。帝遣大臣孛罗等四众,备法 驾仗卫音伎,迎奉万寿山仁智殿。丁丑,建大圣安寺。 己丑岁,自仁智殿迎安寺之后殿,大作佛事瑞像。计 自优填王造始之岁,至今延祐丙辰,凡二千三百有 七年。又《释氏感通录》云:“梁武帝遣郝骞等往天竺国 迎佛栴檀像,其王摹刻一像付骞。天监十年至建康, 帝迎奉太极殿,建斋度僧,大赦断杀,自是蔬食绝欲。” 据此说,又与《碑文》不同,即今圣安寺所安之像,抑优 填之所刻欤?天竺之摹刻欤?

《学佛考训》。吴兴郡宗益。尝剖蚌得罗汉像。偏袒右肩。 翘首左顾。以归慈感寺。

常熟黄观察家一老媪,专修净业。临殁,一旧蓝裙衣 里十二幅,忽现出《十二观音像》,各幅变相不同,咸具 竹林鹦鹉之致,经一昼夜乃灭。

《观音持验》宋溧水俞集,宣和中赴任兴化尉,挈家舟 行淮上,多蚌蛤,舟人日买食之,集见辄买放诸江。偶 见一筐甚重,众欲烹食,集倍价偿之,不可,遂寘诸釜 中。忽大声从釜起,光焰上腾,舟人恐,启视之,一大蚌 裂开,壳间现观世音像。傍有竹两竿,相好端严,衣冠 璎珞及竹叶枝干,皆细珠缀成。集令舟中皆诵佛悔 罪,取壳归家供奉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