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第104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博物汇编 神异典 第一百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四卷
博物汇编 神异典 第一百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第一百四卷目录

 佛经部纪事二

神异典第一百四卷

佛经部纪事二[编辑]

《梁书高祖本纪》:“高祖笃信正法,尤长释典,制《涅盘》《大 品》《净名》《三慧》诸经义记复数百卷。听览馀闲,即于重 云殿及同泰寺讲说,名僧硕学四部,听众常万馀人。” 《刘勰传》:“勰字彦和,东莞莒人。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 也。父尚,越骑校尉。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 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馀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 部类,录而序之。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

《刘慧斐传》:慧斐明释典,工篆隶。在山手写佛经二千 馀卷,常所诵者百馀卷。昼夜行道,孜孜不怠,远近钦 慕之。论者云:“自远法师没后将二百年,始有张刘之 盛矣。”

《刘霁传》:“霁母明氏寝疾,霁年已五十,衣不解带者七 旬,诵《观世音经》,数至万遍,夜因感梦,见一僧谓曰:‘夫 人算尽,君精诚笃至,当相为申延’。”后六十馀日乃亡。 《法苑珠林》梁有广州南海郡人何规,以岁次协洽,月 吕黄锺,天监十四年十月二十三日,采药于豫章胡 翼山。幸非放子逐臣,乃类寻仙招隐,登峰十所里,屑 若有来。将循曲陌,先限清涧,或如止水,乍有洁流,方 从揭厉,且就褰揽。未济之间,忽不自觉,见涧之西隅, 有一长者,语规勿渡,规于时即留。其人面色正青,徒 《跣舍》屦,年可八九十,面已皱敛,须长五六寸,髭半于 鬓,耳过于眉,眉皆下被。眉之长毛长二三寸,随风相 靡,唇色甚赤,语响而清,手爪正黄,指毛亦长二三寸, 著布帔下赭。有泥洹僧手提书一卷,遥投与规。规即 奉持,望礼三拜,语规:“可以此经与建安王,兼言王之 姓字。此经若至,宜作三七日庆斋。若不晓斋法,可问 下林寺副公。副法师者,戒行精苦,恬憺无为,遗嗜欲 等豪贱,蔬藿自充,禅寂无怠。”此长者言毕便去。行十 馀步间,忽然不睹。规开示。卷内题名为《慧印三昧经》。 经旨以至极法身,无相为体。理出百非,义逾名相。寂 同法相,妙等真如。言其慧照此理,有若全印。心冥凝 寂,故以三昧为名。

金刚持验梁天监中,有琰法师,居长安招提寺,年十 一出家,偶同寺僧往相士家,相士谓琰曰:“可惜聪明, 止十八岁耳。”琰闻不乐,归诣藏经殿,焚香礼佛,愿赐 经一卷,毕世受持。随手于藏函内,抽得《金刚经》,昼夜 持诵。忽一日更深,房中有五色光明,须臾见一梵僧, 身长丈五许,语琰曰:“汝寿十八当亡,以真诚持大乘 经,力增延矣。”言讫不见。琰年逾十九,复遇相士,愕然 曰:“吾师夭相全消,何修至此?”琰曰:“专心持念《金刚经》。” 相士曰:“师寿当至九十二矣。”届期坐化,异香满室, 法华持验梁云光法师,未详姓氏,普通二年,诏于内 殿讲《法华经》,天雨宝华。天监中,帝以亢阳问志公,公 曰:“云能致雨。”帝因请讲《法华》,至其泽普“洽。雨即大䨙。 高下霑足。”

梁释道琳,山阴人,有戒行,善《法华涅槃》,吴国张绪礼 事之。天监中,居富阳泉林寺。寺有鬼怪,师至,鬼即销 灭。弟子慧韶为屋所压,头陷入胸,师为诵《法华经》祷 之。韶夜梦两胡道人拔出其头,旦遂平复。众咸服其 神感。

梁释法懔,姓严,枝江人。出家玉泉山寺。常诵《法华》分 卫,一食不卧,常坐荷锡远游庐峰台顷,顶岭罗浮,无 远不届。栖息穷岩,一志禅定。尝往岱岳,过徐州,县令 问以公验。师止赍,得《法华》一函,令怒而闭之。七日不 食,诵经声不彻,令感恶梦,便顶礼悔过。后还幽栖,以 禅诵为业。卒时,异香缤纷,旬日乃歇。

《法苑珠林》:梁锺山开善寺沙门智藏,俗姓顾氏,吴郡 吴人也。有墅姥工相,人为记吉凶,百不失一。谓藏曰: “法师聪辩盖世,天下流名,但恨年命不长,可至三十 一矣。”时年二十有九,闻斯促报,于是讲解顿息,竭诚 修道,发大誓愿,不出寺门。遂探经藏,得金刚般若,受 持读诵,毕命奉之。至所厄暮年以香汤洗浴,净室诵 经,以待死至。俄而闻空中声曰:“善男子,汝往年三十 一者,是报尽期,由《般若经》力得倍寿矣。”藏后出山,试 过前相者,乃大惊起曰:“何因尚在世也?前见短寿之 相,今年一事,无沙门诚不可相矣。”藏问:“今得至几?”答 曰:“色相贵法,年六十有馀。”藏曰:“五十为命,已为不夭, 况复过也。”乃以由缘告之,相者欣然“敬伏。后记毕寿, 于是江左道俗竞诵此经,多有征瑞,因藏通感矣。以 普通三年九月十五日卒于本寺,春秋六十有五《无锡县志》“释法超,邑孟氏子。年十一出家,住灵根寺, 修习经论,雅有深思。武帝敕为都邑僧正,命遍寻戒 检,网罗众部,撰出要律仪。普通六年,讲律平等殿,帝 临坐听受,三旬而竟。七”年冬卒。敕有司葬于锺山“开 善寺墓。”

法华持验梁甄元成中山人博达经史为简文所知 以录事参军随萧察镇襄阳因江陵甲兵殷盛密书 申款或以告察,察深信佛法矢愿不杀诵《法华》者元 成素诵《法华》,以此获免察后见之常曰:“甄公好得《法 华》经力。”

“陈南岳尊者慧思,武津李氏子。幼持戒,顶礼法华,致 忘寝息。因久雨蒸湿,身患浮肿,忍心向经,寻即痊愈。” 《魏书崔浩传》:“浩非毁佛法,而妻郭氏敬好释典,时时 读诵。浩怒,取而焚之,捐灰于厕中。及浩幽执,置之槛 内,送于城南,使卫士数十人溲其上,呼声嗷嗷,闻于 行路。自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世皆以为报应” 之验也。

《赵柔传》:“陇西王源贺,采佛经幽旨,作《祗洹精舍图偈》 六卷,柔为之注解,咸得理衷,为当时儁僧所钦味焉。 又凭立铭赞,颇行于世。”

《孙惠蔚传》。惠蔚先单名蔚。正始中。侍讲禁内。夜论佛 经。有惬帝旨。诏使加惠。号惠蔚法师焉。

《卢景裕传》:景裕好释氏,通其大义。天竺胡沙门道悕 每译诸经论,辄托景裕为之序。景裕之败也,系晋阳 狱,至心诵经,枷锁自脱。是时又有人负罪当死,梦沙 门教讲经,觉时如所梦,嘿诵千遍,临刑刀折,主者以 闻,赦之。此经遂行于世,号曰“高王观世音。”

《释老志》:“熙平元年,诏遣沙门惠生使西域,采诸经律。 正光三年冬,还京师,所得经论一百七十部行于世。” 《洛阳伽蓝记》:“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 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帝梦金人长丈六,项皆 日月光明,胡神号曰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经像 焉。时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明帝崩,起祗洹于陵” 上。自此以后,百姓冢上或作浮图焉。寺上经函至今 犹存。常烧香供养之。经函时放光明,耀于堂宇。是以 道俗礼敬之,如仰真容。

“《闻义》里”有炖煌人宋云宅,与惠生向西域取经。凡得 一百七十部,皆是大乘妙典。

《法苑珠林》:后魏末,齐州释志湛者,住太山北邃谷中 御草寺。省事少言,人鸟不乱,恒诵《法华经》。将终时,神 僧宝志谓梁武帝曰:“北方御草寺须陁洹圣僧今日 灭度。”湛之亡也,无恼而化,两手各舒一指。有梵僧云: “斯初果人也。”还葬山中,后发看之,惟舌如故。众为立 塔表焉。

后魏范阳五侯寺僧失其名诵《法华》为常业初死权 殓堤下后改葬骸骨并枯唯舌不坏雍州有僧诵《法 华》。隐白鹿山。感一童子供给。及死置尸岩下。馀骸并 枯唯舌不朽。

《冥祥记》:“东魏孙敬德天平中,定州募士奉释教,尝造 观音像,自加礼敬。后为劫贼所引,不胜栲楚。忽梦一 沙门,令诵《救生观世音》千遍,执缚临刑,诵念数满,刀 自折为三段,肤颈不伤,三易其刀,终折如故。所司以 状奏闻,丞相高欢表请免死。及归,睹其家观音像,项 有刀迹三,敕写其经布于世。”今谓《高王观世音经》。自 “晋宋梁陈秦赵国,观音、地藏、弥勒、弥陀,称名念诵,得 救者,不可胜纪。”

《佛祖统纪》:“孝静帝天平元年,洛州刺史韩贤,素不信 佛,白马寺有汉明帝时经函,时放光明,世藏为宝,贤 往寺斫破之。未几,州人韩木兰作乱,一贼自尸中起, 以刀斫贤,胫断而死。人谓毁函之报,若是其速。” 《北齐书。斛律羌举传》:“代人刘世清,祖拔,魏燕州刺史。 父巍,金紫光禄大夫。世清,武平末侍中,开府仪同三 司,任”遇与孝卿相亚。情性甚整,周慎谨密,在孝卿之 右。能通四夷语,为当时第一。后主命世清作突厥语 翻《涅槃经》,以遗突厥可汗,敕中书侍郎李德林为其 序。世清,隋开皇中卒于开府、亲卫骠骑将军。

《法苑珠林》:齐太原释慧宝,氏族未详,诵经得二百卷, 德优先达,时共知闻。以齐武平三年,从并向邺,行达 艾州,失道,寻迳入山,暮宿岩下,室似人居,迥无所见。 宝端坐室前,上观松树,见有横枝悬磬,去地丈馀。夜 至二更,有人身服草衣,从外而至,口云:“此中何为有 俗气?”宝即具述设敬,与共言议,问宝云:“即今何姓统 国?”答曰:“姓高氏,号齐国。”宝问曰:“尊师山居早晚?”曰:“吾 后汉时来。长老得何经业?”宝恃已诵博,颇以自矜。山 僧曰:“修道者未应如此,欲闻何经为诵之?”宝曰:“乐闻 《华严》。”僧即少时诵之,便度,声韵谐畅,非世所闻。更令 诵馀经,率皆如此。宝惊叹曰:“何因大部经文倏然即 度?”报曰:“汝是有作心,我是无作心。夫忘怀于万物者, 彼我自得矣。”宝知为异人也,求哀乞住山僧曰:“国中 利养召汝,何能自安?且汝情累未遣,住亦无补。”至晓 舍去。宝返寻行迹,不知去处周祖灭法,经籍从灰。以后年中,忽见空中如菌,大者 有五六,飞上空中,极目不见,全为一段,随风飘飘上 下。朝宰立望,不测是何。久乃翻下,堕上土墙,视,乃是 《大品经》之十三卷。

《周书张元传》:“元年十六,其祖丧明三年,元恒忧泣,昼 夜读佛经,礼拜以祈福祐。后读《药师经》,见盲者得视 之言,遂请七僧然七灯,七日七夜,转药师经行道。每 言:天人师乎?元为孙不孝,使祖丧明。今以灯光普施 法界,愿祖目见明,元求代暗。如此经七日,其夜梦见 一老公,以金针治其祖目,谓元曰:‘勿悲忧也,三日之 后,汝祖目必差’。”元于梦中喜跃,遂即惊觉,乃遍告家 人。居三日,祖果目明。其后祖卧疾再周,元恒随祖所 食多少,衣冠不解,旦夕扶侍。及祖殁号踊,绝而复苏。 《法苑珠林》:隋开皇十一年,大府寺丞赵文昌忽暴卒, 唯心上微煖,家人不敢敛。后复活,说云:吾初死,有人 引至阎罗王所。王问曰:“汝一生已来,作何福业?”昌答 云:“家贫无力可营功德,唯专心持诵《金刚般若经》。”王 闻语,合掌低首赞言:“善哉!汝既持般若,功德甚大。”王 即使人引文昌向经藏内,取《金刚般若经》。文昌向西 行五六里,见数十间屋,甚华丽。其中经典遍满,金轴 宝帙,庄饰精好。文昌合掌闭目,信手抽出一卷,开看 乃是《金刚般若》。文昌捧至王所,令一人执卷在西,文 昌东立,面经读诵,一字不遗。王大欢喜,即放昌还家。 令引文昌从南门出,至门首,见周武帝在门侧,房内 著三重钳锁,唤昌云:“汝是我本国人,暂来至此,要与 汝语。”文昌即拜之。帝曰:“汝识我否?”文昌答云:“臣昔宿 卫陛下。”武帝云:“卿既是我旧臣,今还家,为吾向隋皇 帝说吾诸罪并欲辩了,唯灭佛法,罪重未可得免。望 与吾营少功德,冀兹福祐,得离地狱。”昌受辞而行,及 出南门,见一大粪坑中有人头发上出。昌问之,引人 答云:“此是秦将白起,寄禁于此。”罪犹未了,昌至家得 活,遂以其事上奏帝,令天下出口钱,为周武帝转《金 刚般若经》,设大供三日。

《三宝感通录》:“隋开皇中,蒋州人严恭者,于郭下造精 舍,写《法华经》,清净供养。若纸若笔,必以净心,不行欺 诈,信心而与,不行乞觅,随得便营。如法经给,书生欢 喜。尝有十人,道俗送直,恭亲检校,劳不告倦。尝有人 从贷经钱一万,恭不获已,与之。贷者得钱,船载中覆, 钱失人活。是日恭入钱库,见一万钱湿如水洗,怪之。” 后见所贷钱人方知其没溺。又有商人至䢼亭湖祭 神上物,夜梦神云:“倩君以物送与严恭写《法华经》用 也。”及觉,所上之物在前。又恭曾至市买纸,少钱,忽有 人持二千钱授恭曰:“助君买纸。”言已不见。又有渔人 夜见江中火焰焰浮来,以船迎之,乃是经函。及明寻 视,乃是严家经。其后发愿,略云:无一“字而不经眼,无 一字而不用心。”及大业末,子孙犹传经业,群盗相约, 不入其里。里人赖之,至今故业犹尔云。

《报应记》:“隋蒯武安,蔡州人,有巨力,善弓矢,常射大虫。 会嵩山南为暴甚,往射之,渐至深山,忽有异物如猪 人手,开大虫皮,冒武安身上,因推落涧下,及起已为 大虫矣。惶怖震骇,莫知所为。忽闻钟声,知是僧居,往 求救,果见一僧念金刚经,即闭目俯伏,其僧以手摩 头,忽爆作巨声,头已破矣。武安乃从中出,即具述前” 事,又抚其背,随手而开。既出,全身衣服尽在,有少大 虫毛,盖先炙疮之所粘也。从此遂出家,专持金刚经。 睦彦通,隋人。精持《金刚经》,日课十遍。李密盗起,彦通 宰武牢,邑人欲杀之,以应义旗。彦通先知之,遂投城 下。贼拔刀以逐之,前至深涧,迫急跃入,如有人接右 臂,置盘石上,都无伤处。空中有言曰:“汝为念经所致。” 因得还家。所接之臂有奇香之气,经日不灭。后位至 方伯,九十馀终。

隋杜之亮仁寿中为汉王谅府参军后谅于并州举 兵反败亮与僚属皆系狱亮惶惧日夜涕泣忽夜梦 一僧曰:“汝但念诵金刚经即此厄可度至晓即取经 专诚习念及主者并引就戮亮身在其中唱者皆死 唯无亮姓名主典之者皆坐罚俄而会赦得免显庆 中卒于黄州刺史。”

慕容文策,隋人,常持《金刚经》,不吃酒肉。大业七年暴 卒,三日复活。云初见二鬼把文牒追至一城门,颇极 严峻。入行四五里,见有宫殿羽卫,王当殿坐,僧道四 夷,不可胜数。使者入见,文策最在后,一一问在生作 善作恶,东西令立,乃唱策名。问曰:“作何善?”对曰:“小来 持《金刚经》。”王闻,合掌叹曰:“功德甚大,且放还。”忽见二 僧执火引策,即捉袈裟角问之,僧云:“缘公持经,故来 相卫,可随烛行。”遂出城门,僧曰:“汝知地狱处否?”指一 大城门曰:“此是也。”策不忍看,求速去。二僧即领至道 有一横垣塞路,僧以锡扣之,即开云:“可从此去。”遂活。 萧瑀,梁武帝元孙,梁王岿之子,梁灭入隋,仕至中书 令,封宋国公女,炀帝皇后笃信佛法,常持《金刚经》,议 伐高丽不合旨,上大怒,与贺若弼、高颎同禁,欲寘于 法。瑀就其所,八日念《金刚经》七百遍。明日,桎梏忽自脱,守者失色,复为著至殿前,独宥瑀二人,即重罚。因 著《般若经灵验》一十八条,乃造宝塔贮经,檀香为之, 高三尺,感一𨱎石像忽在庭中奉安,塔中获舍利百 粒。贞观十一年,见普贤菩萨。冉冉向西而去。

《法苑珠林》:邢州司马柳俭,隋大业十年任岐州岐阳 宫监。义宁元年坐诬枉系大理寺。俭至心诵《金刚般 若经》,有两纸未通,不觉眠睡,梦一婆罗门僧报云:“檀 越宜诵经令遍,即应得出。”俭忽寤,勤诵不懈。经二日, 忽有敕唤就朝堂放免。又俭别时夜诵经至三更,忽 闻有异香散漫满宅,至晓不绝,盖感应所致也。俭至 终,计诵经得五千馀遍。

《法华持验》隋益州招提寺释慧恭与同学僧慧远结 契,后游荆扬,访道而归,契阔三十年。夜话次,远语如 流,师默无所对。远曰:“仁者无所得耶?”师曰:“性暗无解。” 远曰:“何不诵一经乎?”师曰:“惟诵《法华普门品》一卷,当 为诵之,但至心听。”乃结坛升高座,始发声唱经题,觉 有香气。久之,闻天乐振空,雨花零乱,经已方歇。远敬 礼谢之。

隋,释法朗,南阳许氏,栖止无定。多住鄂州。时诵读诸 经,志专《法华》。洁誓诵之,一坐七遍。如是良久,声如雷 动,远近亮彻,世因目为《法华朗》焉。有比丘尼为鬼所 著,《超悟元解》,莫不称为聪悟。师曰:“此邪鬼也。”厉声呵 之,魅即怖去,霍然如失。

隋雍州释法喜,襄阳李氏。七岁出俗,志持《法华》。仁寿 中,住京师禅定寺。欲冥祈灵爽,誓诵《莲经》千遍。因不 止旧室,巡绕梵诵,数满八百,誓心不散。同寺僧忽见 有宝车璎珞入师房内。迫而观之,了无所睹。方知幽 通之感。

《法苑珠林》。“隋鄜州宝室寺沙门法藏,戒行精淳,为性 质直。至隋开皇十三年,于洛交县韦川城造寺一所。 佛殿精妙,僧房华丽,灵像旛华,并皆修满。至大业五 年,奉敕融并寺塔送州。大寺有破坏者,藏师并更修 补,造堂安置。兼造一切经,已写八百卷,恐本州无好 手纸笔,故就京城旧月爱寺写。至武德二年闰二月” 内身患,二十馀日,乃见一人,身著青衣好服,在高阁 上手把经卷,告法藏云:“你立身已来,虽大造功德,悉 皆精妙,唯有少分互用三宝物,得罪无量。我今把者, 即是《金刚般若》。汝能自造一卷,令汝所用三宝之物, 得罪悉灭。”藏师于时应声即答言:“造藏师虽写馀经, 未写《金刚般若》,但愿病瘥,不敢违命。”既能觉悟弟子 更无馀物,唯有“三衣、瓶钵、偏袒祗支等,皆悉舍付大 德及诸弟子。”并造《般若》,得一百卷。未经三五日,临欲 舍命,具见阿弥陀佛来迎。由经威力,得生西天,不入 三涂。

法华持验隋终南山悟真寺释法诚,雍州樊氏。止蓝 田王效寺,专诵《法华》。负笈历游名岳,法华三昧,矢心 奉行。梦感普贤劝书大乘,乃命工书八部《般若》,又造 华严堂,竭其精志,书写受持。时弘文学士张静夙善 翰墨,请至山舍,含香缮写终部。时感异鸟飞至经案, 自然驯扰。贞观初,手写《法华》,正当露地,因事他去。未 收,值洪雨滂注,趋往观之,合案并干,馀便流潦。 隋释法泰,眉州隆山人。常诵《法华》,手写经一部,数有 灵瑞。向益州装演,俄堕笮桥水中,求之不得。师悲泣 巡岸上下,忽望小洲上有一襆,命取之,乃经也。草木 擎之,宛无湿处。师不胜欢喜,即至成都。装竟,以檀香 为轴,备极庄严,还供本寺,每夜异香满室。师勤持诵, 夜必一遍。时有彪法师在彼寺讲经,夕至师诵经所, 见有诸人众胡跪合掌,彪流汗而退。

《宋高僧传》:“唐润州摄山栖霞寺释智聪,尝住扬州安 乐寺。大业之乱,思归无计,隐江荻中,诵《法华经》,七日 不食。恒有虎绕之,聪曰:‘吾命须臾,卿须可食’。虎忽发 言曰:‘造天立地,无有此礼’。忽有一老翁榜舟而至,翁 曰:‘师欲渡江至栖霞寺,可即上船’。四虎一时泪流。聪 曰:‘尔与我有缘耶’?于是挟四虎利涉。既达南岸,船及” 老人不知所在。聪领四虎,往栖霞舍利塔西经行坐 禅。众徒八十,咸不出院,若有所事。一虎入寺鸣号,以 为恒式。聪至贞观中迁化,年九十九矣。

《法苑珠林》:“唐昙韵禅师,定州人。隋末丧乱,隐于离石 北山。常诵《法华》,欲写其经,无人同志,如此积年。忽有 书生来诣之,乃以写经为请,禅师大欢喜,清旦食讫, 澡浴,著净衣,入净室,受八戒,口含栴檀,烧香悬幡,寂 然抄写。至暮方出。明复如初,曾不告倦。及缮写毕,乃 至装褫,一如正法。书生告去,送至门,忽失所在。禅师” 持诵曾无暂废。后遭胡贼,仓卒逃避,方箱盛其经,置 高岩上。经年贼败,乃寻经于岩下获之。巾箱糜烂,应 手灰灭,拨朽见经,如旧鲜好。

《三宝感通录》:益州新繁县西四十里王李村,隋时有 书生姓苟氏,善正书而不显迹,人莫能知之。尝于村 东空中,四面书“《金刚般若经》,拟诸天读诵,人初不之 觉也。后值雷雨,牧牛小儿于书经处立而不沾湿,其 地干燥,可有丈馀,及暗,村人怪之。尔后每雨,小儿常集其中,衣服不湿。唐武德中,有异僧语村人曰:‘此地 空中有《金刚般若经》,诸天于上设宝盖覆之,不可轻 犯’。”自尔于四周设栏楯,以阻人畜履践。每至斋日,村 人四远就设佛供,常闻天乐,声震泬寥,繁会盈耳。 《法华持验》蔚州释昙韵,定州人,少出家,恒诵《法华》,遍 游五台,备见灵相。停北台木瓜寺廿馀载,禅诵无辍。 隋末丧乱,年已七十,隐比干山,以夜继昼,摄心不怠。 常欲写《法华》,数年未办。积愿既久,忽有书生至云:“善 写经,愿成师志。”繇是扫室涂地,含香默书,出戒入沐, 未盈一旬,七轴俱了。将以䞋施,斯须不见。后因胡寇 卒,至藏经岩窟。经年寇静,觅经不获,乃于崖下草中 得之。箱襆俱烂,卷色如初。贞观十一年,宣律师亲睹 其事。

唐苏州通元寺释智琰,吴郡朱氏。年十二,诵通法华。 后从秦皇寺延法师进具德瓶、仪、钵,深护戒根。武德 七年返旧山,常行“法华、金光明、普贤等忏法,诵《法华》 三千馀遍,讲《涅槃》《法华》各三十遍,观经百十遍,苦节 弥勤,炉香不爇自焚,罐水空自满,祥感非一。” 《法苑珠林》:“苏长武德中为巴州刺史,赴任至嘉陵江, 风浪覆”舟,溺其家六十馀人。唯一妾常读《法华经》,水 入船中,妾头戴经函,誓与俱溺。随波泛滥,顷之著岸, 逐经函而出,开视其经,了无湿污,独存其命。

唐武德中,醴泉县人徐善才,常修斋戒,诵《观音经》逾 千遍,会往京城延兴寺修营功德。及还家,道逢胡贼, 贼所掠汉人千百,将向洪崖,次第杀之。善才知不免, 唯至心念《观音经》。当杀之时,了不自觉。至初夜,方悟 身在深涧树枝上,去岸三百馀尺,以手摩项,觉微痛 而无伤。渐下树,循涧南行,可五六十里。天渐晓,去贼 已远。得官路遂还家。琬法师尝说此事。

《冥报记》:唐李山龙,冯翊人,左监门校尉,武德中暴亡 而心不冷,家人未忍殡殓,至七日而甦,自说云:当死 时,见被收录至一官署,甚广大,庭前有数千囚人,枷 锁杻械皆北面立,吏将山龙至庭厅上,大官坐高床, 侍卫如王者,寻呼山龙至阶,王问汝生平作何福业, 山龙对曰:“乡人每设斋,恒请施物助之。”王曰:“汝身作 何善业?”山龙曰:“诵《法华经》日两卷。”王曰:“大善,可升阶 来。”北间有高座,王曰:“可昇座诵经。”王即起立,山龙坐 讫,王乃向之坐。山龙开经曰:《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 王曰:“请法师下。”山龙复立阶下,顾庭前囚已尽去矣。 王曰:“君诵经之福,非唯自利,众囚闻经皆已获免,岂 不善哉!今放君还。”谓吏曰:“可将此人历观诸狱。”吏即 引东行百馀步,见一铁城甚广大,城旁多小窗,见诸 男女从地飞入窗中,即不复出。山龙怪问之,吏曰:“此 是大地狱,中有分隔罪计,各随本业赴狱受罪耳。”山 龙闻之悲惧,称南无佛,请吏求出院。见一大镬,火猛 汤沸,旁有二人坐卧。山龙问之,二人曰:“我罪报入此 汤镬,蒙贤者称南无”佛,故狱中诸罪人皆得一日休 息疲睡耳。山龙又称南无佛。吏谓山龙曰:“官府数移 改,今王放君去,可白王请抄,若不尔,恐他官不知,更 复追录。”山龙即谒王请抄。王书一行字付吏曰:“为取 五道等署。”吏受命,将山龙更历两曹,各厅事,侍卫亦 如此。吏皆请其官署,各书一行讫,付山龙出门。有三 人谓之曰:“王放君去,各希多少见遗。”吏谓山龙曰:“彼 三人者是前收录使人,一人以赤绳缚君者,一人以 棒击君头者,一人以袋吸君气者。今见君还,故来求 乞。”山龙惶惧谢曰:“愚不识公,请至家备物,但不知何 处送之。”三人曰:“于水边古树下烧之。”山龙诺,吏送归 家,见亲眷哀哭,经营殡具。山龙至尸旁即甦,曰:“以纸 钱束帛并酒食,自于水边烧之。”忽见三人来谢曰:“愧 君不失信,重相赠遗。”言毕不见。

唐武德时,河东有练行尼法信,常读《法华经》。访工书 者一人,数倍酬直,特为净室,令写此经。一起一浴,然 香更衣。仍于写经之室凿壁,通加一竹筒,令写经人 每欲出息,径含竹筒吐气壁外。写经七卷,八年乃毕。 供养殷重,尽其恭敬。龙门僧法端,尝集大众讲《法华 经》,以此尼经本精定,遣人请之。尼固辞不许,法端责 让之。尼不得已,乃自送付。法端等开读,唯见黄纸,了 无文字。更开馀卷,悉皆如此。法端等惭惧,即送还尼。 尼悲泣受以香水洗函,沐浴顶戴,绕佛行道,七日夜 不暂休息。既而开视,文字如初,故知抄写深加洁净, 比来无验,只为不勤敬也。

金刚持验唐武德年间,江陵人陈昭奉斋持念《金刚 经》,累积功行。有大蟒,每日在座侧听经毕即退。邻人 力昌勇悍,疑为妖击杀之。蛇诉冥司追摄力昌令蛇 缠身噬啮,遂托梦告妻曰:“蛇愿听经百卷,便可昇腾, 只欠七卷耳。我误杀之,令受苦厄。速请僧写《金刚经》 七卷,忏悔救我。”妻贫甚,不能为,有五岁男名僧护,见 母悲泣,谓曰:“何不卖儿救父乎?”母遂抱儿出市卖。蜀 客得钱两贯,请僧写经,礼祝三宝:一愿亡夫灭罪,二 愿母子重逢。自是忆子目盲,日诵《金刚》,行乞于市,其 子随客往蜀三十年,继父母俱亡,忽念生母回江陵寻觅未见,买宅暂居。偶值节腊祭祖,祝云:“我不幸幼 孤,母卖子荐父,今寻母无踪,愿父母”同超三界。适其 母就斋求乞,闻此语大呼云:“我是汝母,当年卖契,现 在住处,篮内护抱。”母痛哭,焚香拜天,取水漱口,与母 舐目,左右皆明。

唐括州刺史乐安任义方,武德年中死,经数日而苏, 自云被引见王。王令人引观地狱,与佛经所说不殊, 地下昼夜昏暗,如雾中行。家人以义方心有温气,即 请僧诵《金刚经》,义方于地下隐隐闻经声。王检其案, 谓吏曰:“彼筭未尽,何错追?”遂放归。送者云:“但随经声 即到舍。”忽见一大坑当道,意欲跳越,遂落坑中,应时 即起。既得回生,因论说地狱,画地成图,所得俸禄,皆 造经像,延僧写《金刚般若经》千馀部。

唐王待制,船至汉江,风涛汹涌,樯倾楫断,人尽惊怖。 待制不得已,以平日持诵《金刚经》投江中,遂尔风息 浪平。待制深忆此经,郁郁不乐。逾两月,抵镇江,见舟 尾百步许有物如球,出没无时,众异之。待制命渔人 网取,乃螺蛳结聚成团,剖之则外湿内干,汉江所投 之经在焉。待制叹曰:“汉水会于九江,至南徐动数千 里,舟船不可计数”,经得至此,异矣。

《法苑珠林》:“唐洛阳贾道羡,博识多闻,尤好内典。贞观 五年,为青州司户参军事,为公馆隘窄,无处置经,乃 以绳系书案两脚仰悬屋上,置《内经》六十卷,坐卧其 下,习读忘倦。日久绳烂,一头遂绝,案仍俨然不落,亦 不倾动。如此良久,人始接取。道羡子为隰州司户说 之云尔。”

唐贞观五年,有隆州巴西县令狐元轨者,信敬佛法, 欲写“《法华》《金刚》、般若、《涅槃》”等经,无由自捡,凭彼土抗 禅师检校。抗乃为在寺如法洁净写了,下袠还岐州 庄所。经留在庄并《老子》五千文同在一处。忽为外火 延烧堂宇,是草覆一时灰荡。轨于时任冯翊县令,家 人相命拨灰觅金铜轴,既拨灰开,其内诸经宛然如 故,潢色不改,唯箱袠成灰。又觅老子,便从火化。于时 闻见之者,乡村远近莫不嗟异。其《金刚般若经》一卷, 题字焦黑,访闻所由,乃初题经时,有州官能书,其人 杂食行急,不获洁净,直尔立题便去,由是色焦。其人 现在,瑞经亦存。京师西明寺主神察目验说之 华严持验唐苑律师、京兆延兴寺僧,以贞观初途经 灞桥,日夕舍于逆旅。俄有异僧至,仪服麤敝,止宿主 人别房。遂取醇酒良肉,快意饮啖。律师持洁,勃然秽 之。其僧食已,乃索水嗽口,闭户端坐,而诵《华严》。初标 品题,次诵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僧两口角 俱放光明,如金色。比至三更,四帙欲满,口中光明更 炽。至五帙已上,其光渐收,却入僧口。未及五更,诵终 六帙,僧乃却卧。律师侧听元音,束身抱愧,悲悔交怀。 天明入房礼忏,询其名字,不答。分袂后,莫知所之。《感 应传》云:“录感应时,适有狂者在傍,问曰:‘某不断酒肉, 效彼神僧,持诵《华严》可乎’?答曰:‘汝一夜诵经,未至五 更,能满六帙乎?汝夜诵经,能口放光,以代灯烛乎?汝 能若酒仙之食虾,志公之啖鸽,吐而复活乎?汝皆不 能妄效神僧行事,欺诳圣贤,罪深沧海,其何能逃’?”于 是狂者惭谢而退。

《报应记》:唐袁志通,天水人,常持金刚经。年二十被驱 为军士,败走岩崄,经日不得食,而觉二童子持满盂 饭来与之,志通拜,忽然不见。既食讫,累日不饥。后得 还乡,贞观八年病死,两日即苏。曰:“被人领见王,王问 在生善恶,答曰:‘常持金刚经’。王甚喜曰:‘且令送出’。”遂 活。

唐韦克勤,少持《金刚经》,为中郎将,从军伐辽,没高丽。 贞观中,太宗征辽,克勤少持《金刚经》,望见官军,乃夜 出投之,暗不知路,乃至心念经。俄见炬火前导,克勤 随火而去,遂达汉军。

《冥祥记》:唐冀州封丘县有老母,姓李,年七十无子,孤 老,惟有奴婢两人,镇沽酒添灰,少量分毫经纪。贞观 年中因病死,经两日,凶器已具,但以心上少温。及甦, 说云:“初有两人并著赤衣,门前召出,云有上符遣追。” 便即随去,行至一城,有若州郭,引到侧院,见一官人, 衣冠大袖,凭案而坐,左右甚多,阶下又有著枷锁人, 防守,如生官府者。遣问老母:“何因行滥沽酒,多取他 物?拟作《法华经》,已向十年,何为不造?”老母俱言:“酒使 婢作量亦是。”婢经已,付钱一千文与隐师,即遣追婢。 须臾婢至,即笞四十,放还遣问,隐师报云:“是实。”乃语 老母云:“放汝七日去。经了当来,得生善处。”遂尔得活。 勘校老母,初死之时,婢得恶逆,久而始苏,腹皆青肿, 盖是四十杖迹。隐禅师者,本是客僧,配寺顿丘,年向 六七十,自从出家,即头陀乞食,常一食斋,未尝暂辍, 远近大德,并皆敬慕。老母病死之夜,隐师梦有赤衣 人来问,梦中答云:“造经是实。”老母乃屈乡闾眷属。及 隐禅师行道,顾写经生众手写经了,正当七日。还见 往者二人来前,母曰:“使人已来,并皆好住。”声绝即死。 隐师见存,道俗钦敬《宣室志》:唐贞观中,有王顺山悟真寺僧,夜如蓝溪,忽 闻有诵《法华经》者,其声纤远。时星月迥临,四望数十 里,閴然无睹。其僧惨然有惧,及至寺,且白其事于群 僧。明夕俱于蓝溪听之,乃闻经声自地中发,于是以 标表其所。明日穷表下,得一颅骨,在积壤中,其骨槁 然,独唇吻与舌,鲜而且润,遂持归寺。乃以石函置于 千佛殿西轩下,自是每夕常有诵《法华经》声在石函 中,长安士女观者千数。后新罗僧客于寺,仅岁馀。一 日,寺僧尽下山,独新罗僧在,遂窃石函而去。寺僧迹 其往,已归海东矣。时开元末年也。

《法苑珠林》。唐释道俗者,不测所由,止醴泉山原,诵《法 华经》为业,乃至遍数千。贞观中,因疾将终,告友人慧 廓禅师曰:“此虽诵经,意望有验。吾死之后,当以十年 为限,试发视之。若舌朽灭,知诵无功;若舌如初,为起 一塔,庶生俗信。”言讫而终。至十一年,依言发之,身肉 都尽,唯舌不朽。一县士女,咸共赞叹。乃函盛舌本,起 塔于“《甘谷》岸上。”

唐郊南福水之阴,有史村史阿誓者,诵《法华经》,职充 令史,往还步涉,未尝乘骑以依经云:“哀愍一切故也。” 病终本邑,香气充村,道俗惊怪而莫测其缘。终后十 年,其妻死,乃发冢合葬,见其舌根如本生肉,斯诚转 诵《法华》之灵验也。

唐王弘之,贞观中为沁州和川令,有女适博陵崔轨。 崔于和川病卒,经数十日,其家忽于夜中闻崔语。初 时倾家惊恐,其后乃以为常,云:“轨是女婿,虽不合于 妻家立灵,然而苦无所依,但为置立也。”妻从其请,朝 夕置食,不许置肉,唯要素食,恒劝礼佛。又说地狱中 事云:“人一生恒不免杀生及不孝,其馀之罪,盖亦小” 耳。又云:“轨虽无罪,然大资福助。为轨数设斋供,并写 《法华》《金刚》《观音》等经各三两部。自兹已后,即不复来 王家。一依其言,写经设供。轨忽更来愧谢,因云:‘今即 取别’。”举家哭而送之。轨有遗腹之子,已年五六岁。轨 云:“此子必有名宦,愿善养育。”自此不复来矣。

唐贞观年中,有河东董雄为大理寺丞,少来信敬,蔬 食十年。至十四年中,为坐李仙童事,主上大怒,使侍 御韦琮鞫问甚急,因禁数十人。大理丞李敬元、司直 王欣,同连此坐。雄与同屋囚锁,专念《普门品》,日得三 千遍,夜坐诵经,锁忽自解落地。雄惊告欣元,欣元共 视锁,坚全在地,而钩锁相离数尺,即告守者共夜。监 察御史张守一宿直,命吏关锁,以火烛之,见锁不开 而相离甚怪。又重锁纸封书上而去。雄如常诵经,五 更中,锁又解落有声。雄又告欣元等,至明告李敬元, 视之,封题如故,而锁自相离。敬元素不信佛法,其妻 读经,常谓曰:“何为胡神所媚,而读此书耶?”及见雄此 事,乃深悟不信之咎,方知佛为大圣也。时欣亦诵《八 菩萨名》,满三万遍,昼锁解落,雄异其事。台中内外具 皆闻见。不久俱免。

法华持验唐蒲州释法彻,绛州人。少勤苦,通法华经, 尝以是经诱化一切。邑有孤山,师依而结业,刱立兰 若。尝于道中遇一癞者,引至山中,为凿穴给食,令诵 《法华》。癞者素不识字,加又顽钝,句句授之,终不辞倦。 至第六卷,癞病渐愈。经完,眉须复生,肤已如故。 《冥报记》:唐吴郡陆怀素,贞观二十年失火,屋宇焚烧, 并从烟灭,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独存。函及标轴亦 尽,惟经字竟如故。闻者莫不惊叹。怀素即高阳许仁 则妻之兄也,仁则当时目睹,常与人言之。

《冥报拾遗》:“唐并州石壁寺有一老僧,禅诵为业,精进 练行。贞观末,有鹆巢其房楹上,哺养二鶵。法师每有 馀食,恒就巢哺之。鹆鶵后虽渐长,羽翼未成,因学飞, 俱堕地死。僧收瘗之。经旬后,僧夜梦二小儿曰:‘某等 为先有小罪,遂受鹆身。比来日,闻法师诵《法华》,既闻 妙法,得受人身。儿等今于此寺侧十馀里,某村姓名’” 家,托生为男,十月之外,当即诞育。僧乃依期视之,见 此家妇果同时诞育二子,因为作满月。僧呼为鹆儿, 并应之曰:“唯。”

《华严》持验孙思邈服流珠丹、云母粉,年百五十岁,颜 如童子。至长安说齐魏间事,有如目睹。常书写《华严 经》七百五十部。时太宗召见,问:“佛经何经为大?”孙曰: “华严经佛所尊大者。”帝曰:“近元奘三藏译《大般若》六 百卷,何不为大?而八十卷《华严经》独得大乎?”孙曰:“华 严法界,具一切门,于一门中可演出大千经卷。般若 经乃《华严》中一门耳。”太宗方悟,乃受持《华严》。

金刚持验唐廖等观知善化县时,有婆每日诵《金刚 经》,于街市乞食,夜则归宿山阿。忽数日不见,群鸦噪 集于其止处,人争往视之,则怀金刚经,傍岩而化,群 鸦衔土以覆之,遂名鸦葬婆。

唐永徽元年,释明濬暴死,见二青衣引见。冥王问一 生何艺,濬答以但诵《金刚经》。王曰:“善哉!若诵十万遍, 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乃放还。濬愈加精进, 至二年三月坐化,咸闻异香。

《华严持验》唐定州中山修德禅师,苦节成性,守道山林,专以“《华严》为业。永徽四年,发心抄写,别为净院,植 楮树历三年,灌以香水,洁净造纸。复别筑净台,召善 书人沩州王恭,斋沐净衣,焚香布花,悬诸旛盖,礼经 忏悔。方升座写。下笔含香,举笔吐气,每日恒然。师仍 入室运想,每写一卷,施缣十匹,恭皆不受。写毕,集众” 设斋庆之。师于众前烧香散花,发弘誓愿。才开经藏, 放大光明,周七十馀里,照定州城。山中斋众及诸士 女,投身忏悔,无不敬仰。

《法苑珠林》:唐大理司直河内司马乔卿,天性纯谨,有 志行。永徽中为扬州司户曹。丁母忧,居丧毁瘠骨立, 刺血写“金刚般若经二卷。未几于庐侧生芝草二茎, 九日长尺有八寸,绿茎朱盖,日沥汁一升,食之,味甘 如蜜,取而复生。”乔卿同寮数人并目睹其事。

懒真子,本朝宰相衔带译经润文使,盖本于唐也。显 庆元年正月,元奘法师在大慈恩寺翻译西天所得 梵本经论。时有黄门侍郎薛元超、中书侍郎李义府 问:“古来译仪式如何?”师答云:“苻坚时昙摩瞿译,中书 侍郎赵整执笔。姚兴时鸠摩罗什译,安城侯姚嵩执 笔,后魏时菩提留支译,侍中崔光执笔。贞观中波罗 颇那译,左仆射房元龄、赵郡王李孝恭、太子詹事杜 正伦、太府卿萧璟等监阅,今独无此。”正月壬辰,敕曰: “大慈恩寺僧元奘所翻经论,既新传译,文义须精,宜 令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燕国公于志宁、中书令来 济、礼部尚书许敬宗、黄门侍郎薛元超、中书侍郎李 义府杜正伦时为看阅,有不稳当处,即随事润色之。” 《法苑珠林》:“显庆中,平州人有孙寿,于海滨游猎,遇野 火,草木荡尽,唯有一丛茂草独不焚。疑草中有伏兽, 遂烛之以火,竟不爇。寿甚怪之,入草中窥视,乃获一 函金刚般若经。”其傍又有一死僧,颜色不变,火不延 燎,盖由此也。始知经像非凡所测,孙寿亲自说之。 唐陇西李观,显庆中寓止荥阳,丁父忧,乃刺血写《金 刚般若心经》《随愿往生经》各一卷。自后院中恒有异 香,非常馥烈,邻侧亦常闻之,无不称叹。中山郎徐令 过郑州,见彼亲友,具陈其事。

唐陈国窦公夫人豆卢氏,芮公宽之姊也。夫人信罪 福,常诵《金刚般若经》,未尽卷一纸许,忽头痛,至夜逾 甚。夫人自念:“傥死,遂不得终经。”欲起诵之,令婢然烛, 而火悉已灭,婢空还,夫人深益叹恨。忽见厨中有烛 炬,渐升堂陛,直入卧内,去地三尺许,而无人执,光明 若昼。夫人惊喜,取经诵之。有顷,家人钻燧得火,烛光 即灭。自此日诵五遍,以为常法。后芮公将死,夫人往 视,公谓夫人曰:“吾姊以诵经之福,当寿百岁,生好处 也。”夫人年至八十,无疾而终。

唐陈文达,梓州郪县人。常持《金刚经》,愿与亡父母念 八万四千卷,多有祥瑞,为人转经,患难皆免。铜山县 人陈约,曾为冥司所追,见地下筑台,问之,云:“此是般 若台,待陈文达。”其为冥司所敬如此。

《冥报记》:唐龙朔元年,洛州景福寺比丘尼修行,房中 有侍僮伍五娘死,后修行为五娘立灵座,经月馀日, 其姊及弟于夜中忽闻灵座上呻吟,其弟初甚恐惧, 后乃问之,答曰:“我生时于寺中食肉,坐此大苦痛,我 体上有疮,恐污床席,汝可多将灰置床上也。”弟依其 言,置灰后,看床上大有脓血,又语弟曰:“姊患不能缝 衣,汝太蓝缕,宜将布来,我为汝作衫及袜,弟置布于 灵床上,经宿即成。”又语其姊曰:“儿小时染患,遂杀一 螃蟹,取汁涂疮得差。今入刀林地狱,肉中见有折刀 七枚,愿姊慈愍,为作功德救助之。姊煎迫,卒难济办, 但随身衣服,无益死者,今并未坏,请以用之。”姊未报 间,乃曰:“儿自取去。”良久又曰:“衣服已来,现在床上。”其 姊试往观之,乃所敛之服也。遂送净土寺宝献师处。 凭写《金刚般若经》,每写一卷了,即报云:“已出一刀。”凡 写七卷了,乃云:“七刀并得出讫。今蒙福业助。”即往托 生。与姊及弟哭别而去。吴兴沈元法说净土寺,僧智 整所说亦同。

《法苑珠林》:唐曹州济阴县西二十里,村中有精舍。至 龙朔二年冬十月,野火暴起,非常炽盛,及至精舍,逾 越而过焉。比僧房草舍,焚燎总尽。唯《金刚般若经》一 卷,俨然如旧。曹州参军说之。

《报应记》:“高纸,隋仆射颎之孙也。唐龙朔二年,出长安 顺义门,忽逢二人乘马,曰王唤纸,不肯从去,亦不知 其鬼,使策马避之,又被驱拥纸有兄是化度寺僧,欲 往寺内,至寺门,鬼遮不令入,纸乃殴鬼一拳,鬼怒即 拽落马,曰:‘此汉大凶粗,身遂在地,因便昏绝。寺僧即 令舁入兄院,明旦乃苏,云:初随二使见王,王曰:‘汝未 合来,汝曾毁谤佛法,且令生受其罪’’。”令左右拔其舌, 以犁耕之,都无所伤。王问主吏曰:“彼有何福德如此?” 曰:“曾念《金刚经》。”王称善,即令放还。因与客语,言次,忽 闷倒如吞物状,咽下有白脉一道,流入腹中,如此三 度。人问之,曰:“少年盗食寺家果子,冥司罚令吞铁丸。” 后仕为翊卫,专以念经为事。

唐白仁晰,龙朔中为虢州朱阳尉,差运米辽东。过海遇风,四望昏黑。仁晰忧惧,急念《金刚经》,得三百遍。忽 如梦寐,见一梵僧谓曰:“汝念真经,故来救汝。”须臾风 定,八十馀人俱济。

《法苑珠林》:唐龙朔三年,长安城内通轨坊三卫刘公 信妻陈氏,母先亡。陈因患暴死,见人将入地狱,备见 诸苦,不可具述。末后见一地狱,石门牢固,有两大鬼, 形容伟壮。守门左右,怒目瞋陈:“汝何人到此?”见石门 忽开,亡母在中受苦,不可具述。受苦稍歇,近门母子 相见,遥得共语。母语女言:“汝还努力为吾写经。”女谘: “娘欲写何经,为吾写《法华》。”言讫,石门便闭。陈还得苏, 具向夫说。夫即凭妹夫赵师子,欲写《法华》。其师子旧 解写经,有一经生将一部新写《法华》未装潢,其人先 与他受雇写经主姓范,此生将他《法华》转向赵师子 处,质二百钱。施主不知质钱,师子复语妇兄云:“今既 待经在家,有一部《法华》,兄赎取此经”,向直一千钱。陈 夫将四百钱赎得,装潢周讫,在家为母供养。其女陈 氏后梦见母从女索经:“吾先遣汝为吾写一部《法华》, 何因迄今不得?”女报母言:“已为娘赎得一部《法华》,现 装潢了,在家供养。”母语女言:“止为此经,吾转受苦。冥 道中狱卒打吾脊破,汝看吾身疮,狱官语云:‘汝何因 取他范家经将为已经,汝何有福?甚大罪过’。”女见母 说如此,更为母别写《法华》。其经未了,女梦中忽见母 来催经,即见一僧手捉一卷《法华》,语母云:“汝女已为 汝写经,第一卷了,功德已成,何因复来敦逼,待写了, 何须匆急?”后写经成,母来报女:因:“汝为吾写经,今得 出冥道,好处受生。得汝恩力,故来报汝。汝当好住,善 为妇礼信心为本。”言讫,悲泪共别。后时勘问,前《赎法 华主》,果是姓范。范家虽不得经,其经已成,施福已满。 后人转质,自得罪咎。刘妻赎取,微得少福,然亡母不 得力。

法华持验唐少常伯崔义起妻父萧文铿,素持《法华》, 满数千遍,永断荤茹。妻萧氏以龙朔三年五月亡,三 七日修斋,婢素玉忽作夫人语,谓“生时不信三宝,今 受苦不可言,繇汝辈为吾诵经修斋,得暂放归。至第 二十日更来,将素玉去,看我受罪。”及期,玉果死。三日 而甦,曰见大城宫府,夫人入别院。须臾,火镬铁床并 至,备受楚毒。忽见铿坐莲华台,语素玉曰:“我女生多 嗔妒,不信我言,不信因果,今受此苦,我无能救。汝归 可语家人,令修功德,庶得解脱。”又见梵僧从空中下, 教玉诵《法华经》,谓曰:“汝当记持此经,为阎浮提人传 诵,当有信者。”麟德元年正月,薛将军宅设斋迎玉,试 诵冥经。有梵僧闻之,合掌叹曰:“如西国本不异。”众始 惊服。

《华严持验》唐僧伽弥多罗师子国人,证第三果。麟德 初,来震旦,高宗甚加敬礼。后往清凉,敬礼文殊,因至 西太原寺。时属诸僧诵《华严经》,师问:是何经?答曰:“华 严。”师肃然改容曰:“不谓此地亦有是经。”合掌赞叹久 之,曰:“此大方广佛功德难思。西国相传,有人读此经, 以水盥掌,水霑虫蚁,其舍命者皆得生天,何况受持” 诵读精进思维者欤。

《报应记》:窦德元,麟德中为卿,奉使扬州,渡淮,船已离 岸数十步,见岸上有一人,形容憔悴,擎一小襆坐于 地,德元曰:“‘日将暮,更无船渡’。即令载之,中流觉其有 饥色,又与饭乃济。及德元上马去,其人即随行,已数 里,德元怪之,乃问曰:‘今欲何去,答曰:‘某非人,乃鬼使 也,今往扬州追窦大使。曰:‘大使何名’’’?”云名德元。德元 惊惧,下马拜曰:“某即其人也。”涕泗请计,鬼曰:“甚愧公。 容载复又赐食,且放。公急念《金刚经》一千遍,当来相 报。”至月馀,经数足,其鬼果来云:“经已足,保无他虑,然 亦终须相随见王。”德元于是就枕而绝,一宿乃苏。云: 初随使者入一宫城,使者曰:“公且住,我当先白王。”使 者乃入于屏障,后闻王遥语曰:“你与他作计,漏泄吾 事。”遂受杖三十。使者却出,袒以示公曰:“吃杖了也。”德 元再三愧谢,遂引入。见一著紫衣人下阶相揖云:“公 大有功德,尚未合来请公还,出堕坑中”,于是得活。其 使者续至,云:“饥未食。”及乞钱财,并与之。问其将来官 爵,曰:“熟记取。”从此改殿中监,次大司宪,次太子中允, 次司元太常伯,次左相,年至六十四。言讫辞去,曰:“更 不复得来矣。”后皆如其言。

唐宋义伦,麟德中为虢王府典签,暴卒三日方苏,云 被追见王,王曰:“君曾杀狗兔鸽,今被论君筭合尽然。 适见君师主云:君持《金刚经》,不惟灭罪,更合延年。我 今放君,君能不吃酒肉,持念尊经否”义伦拜谢曰:“能。” 又见殿内床上有一僧,年可五六十,被衲,义伦即拜 礼僧曰:“吾是汝师,故相救,可依王语。”义伦曰:“诺。”王令 随使者往看地狱。初入一处,见大镬行列,其下燃火, 镬中煮人,痛苦之声,莫不酸恻。更入一处,铁床甚阔, 人卧其上,烧炙焦黑,形容不辨。西顾有三人,枯黑伫 立,颇似妇人。向义伦叩头云:“不得食吃,已数百年。”伦 答曰:“我亦自无,何可与汝更入一狱?”向使者云:“时热, 恐家人见敛。”遂去。西南行数十步,后呼云:“无文书,恐门司不放出。”遂得朱书三行字,并不识。门司果问看 字,放出乃苏。

唐兵部尚书李冈,得暴疾,心上煖三日复苏。云见一 人引见大将军,蒙令坐,索案看云:“错追公。”有顷,狱卒 擎一盘来,中置铁丸数枚,复舁一铛放庭中,铛下自 然火出,铛中铜汁涌沸,煮铁丸赤如火。狱卒进盘,将 军以让冈,冈惧云饱,将军吞之。既入口,举身洞然,又 饮铜汁,身遂火起,俯仰之际,吞并尽,良久复如故。冈 乃前问之,答云:“地下更无他馔,唯有此物,即吸食之。 若或不食,须臾即为猛火所焚,苦甚于此。唯与写佛 经十部,转《金刚经》千卷。公亦不来,吾又离此。”冈既复 生,一依所约,深加敬异。

唐王陁为鹰扬府果毅,因病遂断荤肉,发心诵《金刚 经》,日五遍。后染瘴疾,见群鬼来,陁即急念经。鬼闻便 退,遥曰:“王令追汝,且止诵经。”陁即为歇,鬼悉向前,陁 乃昏迷欲绝。须臾,又见一鬼来云:“念经人,王令权放 六月。”既寤,遂一心持诵,昼夜不息。六月虽过,鬼亦不 来。夜闻空中有声呼曰:“汝以持经功德,当寿九十矣。” 唐王令望,少持《金刚经》,还卭州临溪,路极险阻,忽遇 猛兽,震怖非常,急念《真经》,猛兽熟视,曳尾而去,流涎 满地。曾任安州判司,过扬子江,夜风暴起,阻船数百 艘,相接尽没,唯令望船独全。后终亳州谯令。

唐陈惠妻王氏,初未嫁,表兄褚敬欲婚王氏,父母不 许。敬诅曰:“若不嫁我,我作鬼必相致。”后归于惠,惠为 仁寿尉,敬阴恚之。卒后,王梦敬旋觉有娠,经十七月 不产。王氏忧惧,乃发心持《金刚经》,昼夜不歇。敬永绝 交,鬼胎亦消,从此日持七遍。

唐何澋,天授初任怀州武德令,常持《金刚经》。至河阳, 水涨桥倒,日已夕,人争上船,岸远未达,欲没。澋惧,且 急念经,须臾近岸,遇悬芦,攀援得出,馀溺死八十馀 人。

唐张元素,洛阳人,少持《金刚经》。天授初,任黄梅宰,家 有厄难,应念而销。年七十遘疾,忽有花盖垂空,遂澡 浴,与家人诀别,奄然而卒。

唐李丘一,好鹰狗畋猎。万岁通天元年,任扬州高邮 丞。忽一旦暴死,见两人来追,一人自云姓段。时同被 追者百馀人,男皆著枷,女即反缚。丘一被锁前驱,行 可十馀里,见大槐树数十,下有马槽。段云:“五道大神, 每巡察人间罪福,于此歇马。”丘一方知身死。至王门, 段指一胥云:“此人姓焦名策,是公本头。”遂被领见。王 曰:“汝安忍无亲,好杀他命,以为己乐。”须臾,即见所杀 禽兽皆为人语,云:“乞早处分。”焦策进云:“丘一未合死。” 王曰:“曾作何功德?”云:“曾写造《金刚经》一卷。”王即合掌 云:“冥间号《金刚经》,最上功德,君能书写,其福不小。”即 令焦策领向经藏令验。至一宝殿,众经充满。丘一试 抽一卷,果是所造之经。既回见王,知造有实,乃召所 杀生类,令恳陈谢,许造功德。丘一依王命,愿写《金刚 经》一百卷。众欢喜尽散。王曰:“放去。”焦策领出城门,云: “尽力如此,岂不相报?”丘一许钱三百千,不受,云与造 经二十部。至一坑,策推之,遂活。身在棺中,唯闻哭声, 已三日矣。惊呼人至,破棺乃起。旬日写经十卷了。焦 策来谢,致辞而去。寻《百卷》亦毕。扬州刺史奏其事,敕 加丘一五品,仍充嘉州招讨使。

唐于昶,天后朝任并州录事参军,每至一更后,即喘 息流汗,二更后愈。妻柳氏将召医工,昶密曰:“自无他 苦,但昼决曹务,夜判冥司,事力不任耳。”每知有灾咎, 即阴为备,都不形言,凡六年。后丁母艰,持《金刚经》更 不复为冥吏,因极言此功德力,令子孙讽转。后为庆 州司马,年八十四。将终,忽闻异香非代所有,谓左右 曰:“有圣人迎我往西方。”言讫而没。

唐裴宣礼,天后朝为地官侍郎,常持《金刚经》,坐事被 系。宣礼忧迫,唯至心念经,枷锁一旦自脱。推官亲访 之,遂得雪免。御史任植同禁,亦念经获免。

唐吴思元天后朝为太学博士信释氏持《金刚经》日 两遍多有灵应后稍怠日夜一遍思元在京病有巫 褚细儿言事如神星下祈祷思元往就见细儿惊曰: “公有何术鬼见皆走”思元私负知是经力倍加精励 日念五遍兄疾医无效思元至心念经三日而愈思 元曾于渭桥见一老人年八十馀著麤缞服问之曰: “为所生母也?”思元怪之,答曰:“母年四十三,时有异僧 教云:‘汝欲长寿否?但念《金刚经》’。母即发心,日念两遍, 终一百七。姨及邻母诵之,并过百岁。今遵母业,已九 十矣。”

《华严持验》唐邓元爽,华阴人,证圣中,有亲故暴卒,经 七日复苏,说冥中欲追爽,爽惧其人教写《华严经》。写 竟,爽母墓侧先种蜀葵,至冬已瘁,忽花发,灿然荣茂。 乡闾异之,闻于朝,旌为孝门。又《华严志》云:邹极缮写 《华严经》,至半部,忽香案前见一比丘,邹问:“汝何人至 此”,答曰:“吾乃华严侍者,感君至诚,特来研墨耳。”邹方 礼谢。遂不见。写《经》之灵应如此。

唐圣历中,三藏法师实叉难陀云:“龟兹国惟习小乘不知释迦分化百亿,现种种身。云有梵僧从天竺持 《华严》梵本至其国中”,小乘师等皆无信受,梵僧遂留 经而归,小乘诸师乃以经投弃于井。既而井中放光, 赫如火聚。其夜诸师睹之,疑谓金宝。至明,使人漉取, 乃前所弃《华严经》也。诸师惊异,收归经藏,置中龛内。 他日忽见此经在藏中最上隔,诸师自言:“此亦我释 迦所说,吾见有少异。”乃收入藏中龛,“何人辄移此上 隔?”乃更置下龛,锁藏门,严掌锁钥。明日开视,则仍在 上隔矣。诸师方悟一乘大教威灵如此,追悔信慕,《华 严》一经,遂盛行诸国。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