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223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二百二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二百二十三卷
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二百二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二百二十三卷目录

 枣部汇考

  枣图

  酸枣图

  诗经豳风七月

  礼记曲礼 内则 玉藻

  周礼天官笾人 冬官

  仪礼士昏礼 聘礼 士虞礼 有司彻

  尔雅释木

  山海经中山经

  大戴礼记夏小正

  神异经北荒经

  郭义恭广志

  嵇含南方草木状海枣

  崔豹古今注糯枣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枣

  段成式酉阳杂俎波斯枣

  陆佃埤雅

  罗愿尔雅翼

  柳贯打枣谱

  涌幢小品天枣

  物性论乐氏枣

  徐光启农政全书枣树

  本草纲目枣 仲思枣 苦枣 酸枣 山枣

  直省志书宛平县 香河县 枣强县 历城县 邹平县 淄川县 新城县

  齐河县 济阳县 临邑县 青城县 霑化县 钜野县 清平县 高唐州 黄县 莱

  阳县 祁县 曲沃县 翼城县 临晋县 夏县 绛州 潞城县 洧川县 延津县

  华亭县 歙县 宁国县 太平府 常熟县 江阴县 仁和县 石门县 乌程县 山

  阴县 临海县 东阳县 龙泉县 福州府 莆田县 漳浦县 昆明县

草木典第二百二十三卷

枣部汇考

[编辑]

《释名》

[编辑]

枣。诗经     《壶枣》:

《边           要枣》。

櫅,           白枣。

樲,           酸枣。

遵           《羊、枣》。

洗           大枣。

煮           填枣。

晳           杨彻 齐,枣          蹶泄。

“苦枣”,          《捻枣》。俱尔雅

《鹿卢枣》。尔雅注  羊矢枣。尔雅注

仲思枣。开宝   天蒸枣。图经

《西王母枣》。广志

酸枣图

酸枣图

{{{2}}}

{{{2}}}

《诗经》

[编辑]

豳风七月

[编辑]

八月剥枣。

《剥》,击也。枣须就树击之,所以《剥》为“击”也。

《礼记》

[编辑]

《曲礼》

[编辑]

妇人之挚椇,榛脯修枣栗。

妇人无外事,见以羞物也。枣,早也;栗,肃也。以枣栗为挚,取其早起,战栗自正也。案《昏礼》“妇见舅

以枣栗见,姑以《腶修》。

《内则》

[编辑]

子事父母,妇事舅姑,枣栗饴蜜以甘之。

“以甘之”者,谓以此枣栗饴蜜,以和甘饮食

枣栗榛柿。

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

《枣》曰“新之。”

治择之名也。枣《易》有尘埃,恒治拭之,使新

炮。取豚若将刲之,刳之,实枣于其腹中。

言为炮之法,“或取豚,或取牂,刲刳其腹实,香枣于其腹中。”

玉藻

[编辑]

食枣桃李,弗致于核。

恭也。谓“怀核不置于地也。”

《周礼》

[编辑]

《天官》

[编辑]

《笾人》“掌四笾之实,馈食之笾。其实,枣、栗、桃、干䕩、榛实。”

《冬官考工记》

[编辑]

《玉人》之事,案“十有二寸,枣栗十有二列,诸侯纯九,大 夫纯五,夫人以劳诸侯。”

枣、栗实于器,乃加于案。《聘礼》曰:“夫人使下大夫劳,以二竹簠,方元被,𫄸里有盖,其实枣蒸栗择,兼执之以进。”“案十有二寸”者,谓玉案十有二枚。云“枣栗十有二列”,案案皆有枣栗为列。“十有二”者,还据案十二为数,不谓一案之上十有二也。

《仪礼》

[编辑]

《士昏礼》

[编辑]

质明,赞见妇于舅,姑席于阼,舅即席。席于房外,南面, 姑即席。妇执笲枣栗自门入,升自西阶,进,拜奠于席。

此妇见舅之事也。“必见舅用枣栗,见姑以腶修”者,案《公羊传》云:“礼,妇人见舅以枣栗为贽,见姑以腶修为贽。”枣栗取其早自谨敬,腶修取其断断自修正。是用枣栗腶修之义也。

《聘礼》

[编辑]

宾至于近郊,“夫人使下大夫劳以二竹簠《方元》被,𫄸 里有盖有实,枣蒸栗择,兼执之以进。”

“兼”,犹两也。“右手执枣,左手执栗。”“兼犹两”者,谓一人执两事。知“右手执枣,左手执栗”者,见下文云:“宾受枣,大夫二手授栗”,则大夫先度右手,乃以左手共授栗,便也。明知右手执枣,可知必用右手执枣先度之者,郑注《士虞礼》云:“枣美”,故用右手执枣也。

宾受枣,大夫二手授栗,宾之受如初礼。

“受授不游手”,慎之也。初两手俱用,既授枣而不两手共授栗,则是游暇一手不慎也。今右手授枣讫,即两手共授栗,不游手为谨慎也。

《士虞礼》

[编辑]

自反两笾枣、栗,设于会南,枣在西。

《尚枣》:枣美。

《有司彻》

[编辑]

主妇其洗献于尸。主妇反取笾于房中,执枣、糗坐设 之,枣在稷南,糗在枣南。妇赞者执栗、脯,主妇不兴受, 设之,栗在糗东,脯在枣东。主妇兴,反位。

枣,馈食之笾。

尸左执爵,取枣、糗,祝取栗、脯以授尸,尸兼祭于豆祭。 主妇献祝,宰夫荐枣、糗,坐设枣于菹西,糗在枣南。祝 左执爵,取枣、糗,祭于豆祭。

主妇洗于房中,酌致于主人。主妇荐韭、菹、醢,坐设于 席前,菹在北方。妇赞者执枣、糗以从。主妇不兴受,设 枣于菹北,糗在枣西。

酌,致爵于主妇,妇赞者荐韭菹醢,菹在南方。妇人赞 者执枣、糗授妇赞者,妇赞者不兴受,设枣于菹南,糗 在枣东。

《尔雅》

[编辑]

《释木》

[编辑]

枣、《壶枣》。

今江东呼枣大而锐上者为“壶。”壶犹瓠也,

边要枣。

子细腰,今谓之“鹿卢枣。”

櫅,白枣。

即今枣子白乃熟。

樲,酸枣。

树小实酢。《孟子》曰:“养其樲棘。”

杨彻《齐枣》

未详。

遵《羊、枣》。

实小而圆,紫黑色,今俗呼之为羊矢枣。《孟子》曰:“曾晳嗜羊枣,

洗大枣。”

今河东猗氏县出大枣,子如鸡卵。

煮填枣

未详。

蹶泄,苦枣。

子味苦。

晳,无实,枣。

“不著子”者。

还味《棯枣》。

还味“短味。”别枣类也。云“枣”者,目诸枣也。“壶枣”者,枣形似壶也。郭云:“今江东呼枣大而锐上者为壶。壶犹瓠也。边大而腰细者,名边腰枣。”郭云:“子细腰,今谓之鹿卢枣。子白熟者名櫅。实小而味酢者,名樲枣。”《杨彻齐枣》,《注》未详。遵一名羊枣。郭云:“实小而圆,紫黑色,今俗呼之为羊矢枣。”洗,最大之枣名也。郭云:“今河东猗氏县出大枣,子如鸡卵,煮填枣。”注未详。“蹶泄”者,味苦之枣名也。晳者,无实之枣名也。“还味”者,短味也,名棯枣。注“《孟子》曰:养其樲棘”者,案《孟子》曰:“人之于身也,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赵岐注云:“樲棘,所谓酸枣”是也。一云“《孟子》曰:曾晳嗜羊枣”者,《孟子》云:“曾晳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是其事。

《枣李》曰“疐之。”

啖食治择之名。《枣李曰疐之》者,谓枣李皆去其疐。疐者,柢也。

《山海经》

[编辑]

《中山经》

[编辑]

《騩山》,其上有美枣。

《大戴礼记》

[编辑]

《夏小正》

[编辑]

“八月剥枣。”剥也者,取也。

《神异经》

[编辑]

《北荒经》

[编辑]

北方荒中有枣林,其高五十丈,敷张枝条数里馀,疾 风不能偃,雷电不能摧。其子长六七寸,围过其长。熟 赤如朱,干之不缩,气味润泽,殊于常枣。食之可以安 躯,益于气力,故方书称之。《赤松子》云:“北方大枣味有 殊,既可益气又安躯。”

《郭义恭广志》

[编辑]

[编辑]

河东安邑枣,东郡谷城紫枣,长二寸;西王母枣,大如 李核,三月熟,在众果之先。洛阳宫后园河内汲郡枣, 一名墟枣,一名安益枣。东海蒸枣、洛阳夏后枣。安平 信都大枣、单父枣、梁国夫人枣、大白枣,一名曰“蹙咨”, 小核多肌;三星枣、骈白枣、灌枣,此四者,官园所种。枣 有狗牙、鸡心、牛头、羊矢、猕猴、细腰之名,又有元枣、大 枣、崎廉枣、桂枣、夕枣之名。

《嵇含南方草木状》

[编辑]

海枣

[编辑]

海枣树,身无闲枝,直耸三四十丈,树顶四面共生十 馀枝,叶如栟榈。五年一实,实甚大,如杯碗核两头不 尖,双卷而圆,其味极甘美。安邑御枣无以加也。泰康 五年,林邑献百枚。昔李少君谓汉武帝曰:“臣尝游海 上,见安期生,食臣枣,大如瓜,非诞说也。”

《崔豹古今注》

[编辑]

糯枣

[编辑]

糯枣:叶如柳,实似杏而小,味亦甘美。

《贾思勰齐民要术》

[编辑]

种枣

[编辑]

《尔雅》曰:“枣壶,枣边,要枣櫅,白枣;樲,酸枣;杨彻,齐枣;遵,羊枣洗,大枣;煮,填枣;蹶泄,苦枣;晳,无实枣;还味,棯枣。” 郭璞注曰:“今江东呼枣大而锐上者为壶。” 壶,犹瓠也。要,细腰,今谓之鹿卢枣。櫅,即今枣,子白熟。樲,酸枣。《孟子》曰:“养其樲棘者。” 遵。实小而圆,紫黑色,俗呼羊矢枣。《孟子》曰:“曾子嗜羊枣洗。” 今河东猗氏县出大枣,子如“鸡卵。蹶泄子,味苦晳。不著子者,还味短味也。” 填,未详。《广志》曰:“河东安邑枣,东郡谷城紫枣,长二寸。西王母枣,大如李核,三月熟。安平信都大枣,梁国夫人枣,大白枣,小核多肌。三星枣,又有狗牙、鸡心、牛头、羊矢、细腰之名。又有元枣、大枣、崎廉枣。” 《邺中记》曰:“石虎苑中有西王母枣,冬夏有叶,九月生花,十” 一月乃熟,三子一赤。又有羊角枣,亦三子一赤。孟曰:“尧山有历枣。” 《侯氏本草》曰:“大枣者名良枣。” 《西京杂记》曰:“弱枝枣,玉门枣,丹枣、王母枣,青花枣,赤心枣。” 案:青州有乐氏枣,肌细核多膏,肥美为天下第一。父老相传云,乐毅破齐时从燕来,齐所种也。

尝选好味者留栽之,候枣叶始生而移之。

枣性硬,故主晚,栽早者坚格生迟也。

“三步一树”,行欲相当

地不耕也

欲令牛马覆践令净。

枣性坚强,不以苗掠,是以耕荒秽则虫生,所以须净地坚锐,故宜践也。

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斑驳椎之,名“嫁枣。”

不椎则花无实子,而零落也。

候大蚕入簇,以杖击其枝间,振落狂花。

不打《花繁》,不实不成。

全赤即收。收法日日撼落之为上。

半赤而收者。肉未充满。干则黄色。而皮皱。将赤。味亦不佳。久不收则皮破。复有鸟啄之。

晒枣“先治地令净,布椽于箔下,置枣于箔上,以椽聚 而复散之,一日中二十度乃佳,夜仍不聚。”

得霜露气,干速成阴雨之时,乃聚而苫之。

五六日后。别择取红软。上高厨上曝之。

《厨上》者已干,虽厚一尺亦不坏。

择去胖烂者,其未干者,曝晒如法。其阜劳之地不任 耕稼者,历落种枣则任矣。

枣性燥收

凡五果及桑,正月一日鸡鸣时,把火遍照其下,则无 虫矣。

《食经》曰:“作干枣法:将蒋露于庭,以枣著上,厚二寸,复 以新蒋覆之,凡三日三夜,撤覆露之毕,日曝取干,入 屋中,率一石,以酒一升漱著器中,密泥之。经数年不 败也。”

枣油法:郑元曰:“枣油,𢭏枣实和以涂缯上,燥而形似 油也,乃成之。”

《枣脯法》:切枣曝之,干如脯也。

《杂五行书》曰:“舍南种枣九株,辟县官,宜蚕桑。服枣核 中人二七枚,辟病疾。能常服枣核中人及其刺,百邪 不复干矣。”

种檽枣法:

阴地种之,阳中则少实足霜色殷,然后乃收之。早收者涩,不任食之也。

《说文》云:“梬,枣也。似柿而小。”

作《酸枣𪎊法》。

急取红软者,箔上泊,曝令干,大釜中煮之,水仅泊淹一沸,即漉出盆研之,生布绞取浓汁,涂盘上,或盆中盛水,日曝使干,渐以手摩净,取为末,以方寸匕投一碗水中,酸甜味足,即成好酱。远行用和米𪎊,饥渴俱当也。

《段成式酉阳杂俎》

[编辑]

波斯枣

[编辑]

波斯枣,出波斯国,波斯国呼为“窟莽。”树长三四丈,围 五六尺,叶似土藤不凋。二月生花,状如蕉花,有两甲, 渐渐开罅,中有十馀房。子长二寸,黄白色,有核,熟则 子黑。状类干枣,味甘如饧,可食。

《陆佃埤雅》

[编辑]

[编辑]

棘,大者枣,小者棘,盖若酸枣所谓棘也。于文重朿为 枣,并朿为棘。一曰棘实曰枣,盖枣性重乔,棘则低矣, 故其制字如此。《诗》曰:“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剥,击也。枣 实未熟,虽击不落;已熟则烂,不击自堕。盖收枣击而 落之,故《齐民要术》所谓“全赤即收,收法撼而落之为 上”是也。且枣全赤即收,故干则红皱,复无鸟雀之费; 半赤而收者,肉未充满,干复黄皱将赤,味亦不佳,故 于全赤之时,剥而落之。《夏小正》曰:“剥枣栗零。”剥也者, 取也;零也者,降也,零而后取之。今采华药,亦各有时。 《笔谈》云:如紫草未华时采,则根色鲜泽;华过而采,则 根色黯恶。故用叶者,取叶长足时采。用华者,取华初 敷时采。用实者,取成实时采。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 愆伏。如平地三月华者,深山中则四月华是也。《孟子》 曰:“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 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 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世云:“啖枣令人齿黄。”《养生 论》曰:“齿居晋而黄”晋齿食此故也。

《罗愿尔雅翼》

[编辑]

[编辑]

枣者,朿木。枣朿相重,棘朿相连。东方朔以为“从来来 者”,盖戏辞也。大而锐上曰壶,细腰曰边,白熟曰櫅;树 小实酢曰樲;实小而圆紫黑色曰遵,大如鸡卵曰洗, 味苦曰蹶泄,不著子曰晳,味短苦曰还味。枣有十一 名,郭氏得九焉。后世有紫枣、元枣、西王母枣、东海蒸 枣、洛阳夏白,与夫鸡心、牛头、羊矢、狝、猴细腰,其名不 可胜载。古者八月剥枣,《大戴礼》曰:“剥者,取也。”其修治 则曰“新之疐之,以为馈食之笾,又以为妇贽。其事父 母舅姑者,枣栗饴蜜以甘之,凶岁以仰焉。”秦饥,应侯 请发五苑之果蔬橡枣栗以活民。孔融为东莱贼所 攻城,欲破,其治中左承祖以官枣赋与战士。故古者 百谷以为粱者,黍稷之总名;稻者,溉种之总名。菽者, 众豆之总名。三谷各二十,种为六十,蔬果之属助谷各二十,凡为百谷其实。晋人尤好食枣,盖安邑千株 枣,比千户侯。其人寘之怀袖,食无时,久之齿皆黄,故 《养生论》云:“齿居晋而黄。”谓枣故也。魏文帝诏群臣曰: “南方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葡萄石蜜乎?酢且不如中 国。凡枣味莫言安邑”御枣也。卢谌《祭法》:“春祀用枣油。”

《柳贯打枣谱》

[编辑]

[编辑]

《埤雅》云:棘,大者枣,小者棘,盖若酸枣,所谓棘也。于文 重“朿”为枣。

《诗》曰:“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剥,击也。枣实未熟,虽击不 落也。

《孟子》曰:“养其樲棘。”樲,酸枣也。

《世》云:“啖枣多令人齿黄。”

《养生论》曰:“齿居晋而黄,晋食此故也。”

《尔雅》曰:“今江东枣,大而锐上者,呼为壶枣,犹瓠也,细 腰者,今鹿卢枣。”

虞谌《祭法》,“春祠用枣油。”

《苏秦说燕文侯》曰:“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 栗之实足食于民矣。”

《潘岳赋》曰:“周有弱枝之枣。”

《唐本》注云:“枣啖服,使人瘦,久即呕吐,揩热痱疮也。” 《食疗》云:“枣和桂心、白瓜仁、松树皮为丸。久服之,令人 香身。”

鹿卢枣,子细腰者。  鸡冠枣,出睢阳,宜作脯。 拭酸枣,树最小,实酢。 醍醐枣,出睢阳,宜生啖。 櫅白枣,核白也。   白枣,即盐官枣也。

羊枣:实小而圆,紫黑色。

无实枣,不著子者,  边腰枣。

杨彻齐枣。《尔雅》未详。 煮填枣。《尔雅》未详。

《波斯》枣生波斯国,长三寸。

牛头枣、       《上皇枣》

赤心枣、       《崎廉枣》。

《骈白枣》,       灌枣

《细腰枣》       《西王母枣,三月熟》。

桂枣、        《鸡心枣》

弱枝枣。       《狗牙枣》。

“《玉门》枣。”       《蹙婆枣》。

《青华枣》,       《谷城紫枣》,长二寸。

棠枣、        《狝猴枣》。

棣枣、        《三心枣》。

“红枣”出山东,红色 紫纹枣。

香枣,出哈密。   《圆爱枣》。

火枣,见《穆天子传》  “三寸枣。”

“金槌枣”,       御枣出青州。

凤眼枣、       冻枣

沙枣出赤斤蒙古卫。凡枣出《本草图经》。

请帮助识别此字。嵣枣,《汉》请帮助识别此字。嵣山献万年一实, 糯枣,出《北梦琐言》。  安平枣,出何晏《九州论》。 太枣,出河东猗氏。  天蒸枣,乾红于树上。

溟海枣,李少君食之大如瓜。

《玉文》枣,“西王母食之,大如瓶。”

细核枣:《拾遗记》:“出阴岐峰,其核细。”

羊角枣石季龙园所种,十子二尺。

《仙人枣》,长四寸,其核如针。

騩山枣,色甚美。   胶枣。

南枣大恶,不堪啖。  团枣。

美枣、        匾枣

良枣。        “卧枣。”

盐官枣,出《海盐》,紫色,味佳。

《菟枣》高尺许,实如枣。出丹阳。

七尺枣,见《述异记》,  牙枣先熟亦甘美。

《青州枣》。       《金城枣》,形大而虚少脂。 《赤枣》子色。赤枣味酸。《万岁枣》,出《三佛齐》国。

《西王枣,出昆仑山》。

密云枣,出密云县,味最甘。

山枣,“状如枣而圆,色青黄而味甘酸。”出《广州》。

《涌幢小品》

[编辑]

天枣

[编辑]

“天枣”,在萧县天门寺,春时吐华结实如酸枣,可食。每 四月七日,其实皆熟,次日遂空。

《物性论》

[编辑]

乐氏枣

[编辑]

“乐氏枣”,生山东青州府。多膏,味美,为枣之冠。

《徐光启农政全书》

[编辑]

枣树救饥

[编辑]

采嫩叶,煠熟水浸,作成黄色,淘净,油盐调食。其枣红 熟时,摘取食之。其结生硬未红时,煮食亦可。

《本草纲目》

[编辑]

枣释名

[编辑]

李时珍曰:按:陆佃《埤雅》云:“大曰枣,小曰棘。棘,酸枣也枣性高,故重朿;棘性低,故并朿。朿音次,枣棘皆有刺 鍼,会意也。”

集解

《别录》曰:“枣生河东平泽。”

陶弘景曰:“世传河东猗氏县枣特异,今青州出者,形 大而核细,多膏,甚甜。郁州元市者,亦好,少不及耳。江 东临沂金城枣,形大而虚,少脂,好者亦可用之。南枣 大恶,不堪啖。”

苏颂曰:“近北州郡皆出枣,惟青州之种特佳。晋州、绛 州者,虽大,而不及青州肉厚也。江南出者,坚燥少脂, 今园圃种莳者,其种甚多。美者有水菱枣、御枣之类, 皆不堪入药,盖肌肉轻虚故也。南郡人煮而曝干,皮 薄而皱,味更甘于他枣,谓之天蒸枣,亦不入药。按郭 璞注《尔雅》云:‘壶枣大而锐,犹壶瓠也。边腰枣也。细腰’”, 今谓之辘轳枣。櫅,白枣也,子白乃熟。洗,大枣也,出河 东猗氏县。大如鸡卵。遵,羊枣也,实小紫黑,俗名羊矢 枣。樲,酸枣也,木小而实酢。还味,棯枣也,其味短。蹶泄, 苦枣也,其味苦。晳,无实枣也。 寇宗奭曰:“大枣先青州,次晋州,皆可晒曝入药益脾 胃,馀者止可充食用耳。”青州人以枣去皮核,焙干为 枣圈,以为奇果。有御枣,甘美轻脆,后众枣熟,而易生 虫,今人所谓“朴落酥”者是也。又有牙枣,先众枣熟,亦 甘美微酸而尖长。二枣皆可啖,不堪收曝。

李时珍曰:“枣木赤心有刺。四月生小叶,尖觥光泽。五 月开小白花,色微青。南北皆有。惟青、晋所出者,肥大 甘美,入药为良。”其类甚繁,《尔雅》所载之外,郭义恭《广 志》有狗牙、鸡心、牛头、羊角、猕猴、细腰、赤心、三星、骈白 之名。又有木枣、氐枣、桂枣、夕枣、灌枣、墟枣、蒸枣、白枣、 丹枣、棠枣及安邑、信都诸枣。糓城紫枣长二寸,羊角 枣,长三寸。密云所出小枣,脆润核细,味亦甘美,皆可 充果食,不堪入药。入药须用青州及晋地晒干大枣 为良。按贾思勰《齐民要术》云:“凡枣全赤时,日日撼而 收,曝则红皱。若半赤收者,肉未充满,干即色黄;赤收 者,味亦不佳。”《食经》“作干枣法,须治净地,铺菰箔之类。 承枣日晒夜露,择去胖烂,曝干收之。”切而晒干者为 “枣脯。”煮熟榨出者为“枣膏”,亦曰“枣瓤。”蒸熟者为“胶枣。” 加以糖蜜拌蒸,则更甜,以麻油叶同蒸,则色更润泽。 捣胶枣晒干者为“枣油。”其法取红软干枣入釜,以水 仅淹平,煮沸,漉出,砂盆研细,生布绞取汁,涂盘上晒 干,其形如油,以手摩刮,为末收之。每以一匙投汤碗 中,酸甜味足,即成美浆。用和米𪎊,最止饥渴,益脾胃 也。卢谌《祭法》云:“春祀用枣油。”即此。

生枣气味

甘,辛,热,无毒。多食令人寒热。凡赢瘦者不可食。 孙思邈曰:“多食令人热渴膨胀,动脏腑,损脾元,助湿 热。”

大枣释名

《别录》曰:“八月采,曝干。”

吴瑞曰:“此即晒干大枣也,味最良美,故宜入药。今人 亦有用胶枣之肥大者。”

大枣气味

甘平无毒。

孙思邈曰:“甘、辛,热,滑,无毒。”

《李杲》曰:“温。”

《大明》曰:“有齿病、疳病、虫𧏾人,不宜啖枣,小儿尤不宜 食。又忌与葱同食,令人五脏不和;与鱼同食,令人腰 腹痛。”

李时珍曰:今人蒸枣,多用糖蜜拌过,久食最损脾助 湿热也。啖枣多令人齿黄生𧏾,故嵇康《养生论》云:“齿 处晋而黄,虱处头而黑。”

大枣主治

《本经》曰:“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 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久服,轻身延年。”

寇宗奭曰:“煮取肉和脾胃药,甚佳。”

《别录》曰:“补中益气,坚志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除肠 癖。久服不饥。”

《大明》曰:“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和 光粉烧,治疳痢。”

孟诜曰:“小儿患秋痢,与蛀枣食之良。”

《徐之才》曰:“杀乌头、附子、天雄毒。”

李杲曰:“和阴阳,调荣卫,生津液。”

大枣发明

陶弘景曰:“道家方药,以枣为佳饵。其皮利,肉补虚,所 以合汤皆擘之也。”

李杲曰:“大枣气味俱厚,阳也,温以补不足,甘以缓阴 血。”

成无己曰:“邪在荣卫者,辛甘以解之,故用姜枣以和 营卫,生发脾胃升腾之气。张仲景治奔豚,用大枣,滋 脾土以平胃气也。治水饮胁痛,有十枣汤,益土而胜 水也朱震亨曰:“枣属土而有火,味甘性缓,甘先入脾,补脾 者未尝用甘,故今人食甘多者,脾必受病也。”

李时珍曰:“《素问》言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谓治病 和药”,枣为脾经血分药也。若无故频食,则生虫损齿, 贻害多矣。按:王好古云:“中满者勿食甘,甘令人满。故 张仲景建中汤,心下痞者减饧枣,与甘草同例。”此得 用枣之方矣。又按:许叔微《本事方》云:一妇病脏燥,悲 泣不止,祈祷备至。予忆古方治此证,用大枣汤遂治 与服尽剂而愈。古人识病治方,妙绝如此。又陈自明 《妇人良方》云:“程虎卿内人,妊娠四五个月,遇昼则惨 戚悲伤,泪下数次,如有所凭,医巫兼治皆无益。”管伯 周说先人曾语此治须大枣汤乃愈。虎卿借方治药, 一投而愈。方见下条。又《摘元方》治此证,用红枣烧存 性,酒服三钱,亦大枣汤变法也。

“三岁陈枣核” 中仁,气味。

燔之苦平无毒。

仁主治

《别录》曰:“腹痛邪气。”

《孟诜》曰:“恶气卒疰忤。”

李时珍曰:“核烧研,掺胫疮,良。”

仁发明

李时珍曰:“按《刘根别传》云:‘道士陈孜如痴人,江夏袁 仲阳敬事之。孜曰:‘今春当有疾,可服枣核中仁二十 七枚’。后果大病,服之而愈’。又云:‘常服枣仁,百邪不复 干也’。仲阳服之有效,则枣果有治邪之说矣。又《道书》 云:‘常含枣核治气,令口行津液,咽之佳’。谢承《后汉书》 亦云:‘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十年也’。此皆藉枣以” 生津。受气而咽之。又能达黄宫。以交《离》《坎》之义耳。

叶气味

甘温微毒。

《别录》曰:“散服使人瘦,久即呕吐。”

叶主治

《本经》曰:“覆麻黄能出汗。”

《别录》曰:“和葛粉,揩热痱疮良。”

《大明》曰:“治小儿壮热,煎汤浴之。”

木心气味

甘涩温,有小毒。

木心主治

李时珍曰:“中蛊腹痛,面目青黄,淋露骨立。锉取一斛, 水淹三寸,煮至二斗,澄清煎五升,旦服五合,取吐即 愈。又煎红水服之,能通经脉。”

根主治

李时珍曰:“小儿赤丹,从脚趺起,煎汤频浴之。”

皮主治

李时珍曰:“同老桑树皮,并取北向者等分烧研。每用 一合,井水煎,澄取清洗目,一月三洗,昏者复明。忌荤 酒、房事。”

附方

调和胃气以干枣去核。缓火逼燥为末。量多少。入少 生姜末。白汤点服。调和胃气甚良。衍义

反胃吐食:大枣一枚去核,用斑蝥一枚,去头翅,入在 内,煨熟去蝥,空心食之,白汤下,良。

小肠气痛:“大枣一枚去核,用斑蝥一枚,去头翅,入枣 内,纸包煨熟,去蝥食枣,以桂心毕,澄茄汤下。”直指方 伤寒热病后,口干咽痛,喜唾:大枣二十枚,乌梅十枚, 捣入蜜丸,含一杏仁大,咽汁,甚效。千金方

妇人脏燥,悲伤欲哭,象若神灵,数欠者,大枣汤主之: 大枣十枚,小麦一升,甘草二两,每服一两,水煎服之, 亦补脾气。

妊娠腹痛:大红枣十四枚,烧焦为末,以小便服之。梅师 方

大便燥塞:大枣一枚去核,入轻粉半钱,缚定煨熟食 之,仍以枣汤送下。直指方

咒枣治疟。执枣一枚,咒曰:“吾有枣一枚,一心归大道。” 优他或优降或劈火烧之。念七遍,吹枣上,与病人食 之,即愈。岣嵝神书

烦闷不眠。大枣十四枚。葱白七茎。水三升。煮一升。顿 服。千金方

上气欬嗽治伤中筋脉急,上气欬嗽者。用枣二十枚 去核,以酥四两微火煎,入枣肉中,候尽酥取收之,常 含一枚,微微咽之,取瘥。圣惠方

肺疽吐血,因啖辛辣热物致伤者:用“红枣连核烧存 性,百药煎锻过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三因方 耳聋鼻塞,不闻音声香臭者:取“大枣十五枚去皮核, 蓖麻子三百枚去皮,和捣,绵裹塞耳鼻,日一度,三十 馀日,闻声及香臭也。”先治耳,后治鼻,不可并塞。食疗本草 久服香身:用大枣肉和桂心、白瓜仁、松树皮为丸,久 服之。食疗本草

走马牙疳:新枣肉一枚,同黄蘗烧焦为末,油和傅之。 若加砒少许更妙。博济方

诸疮久坏不愈者,枣膏三升,煎水频洗取愈。千金方痔疮疼痛:“大肥枣一枚,剥去皮,取水银掌中,以唾研 令极熟,傅枣瓤上,纳入下部良。”外台秘要

下部虫痒:“蒸大枣取膏,以水银和,捻长三寸,以绵裹, 夜纳下部中,明日虫皆出也。”肘后方

卒急心疼:《海上方诀》云:“一个乌梅二个枣,七个杏仁 一处捣,男酒女醋送下之,不害心疼直到老。”

食椒闭气。京枣食之即解也。百一选方

小儿伤寒五日已后热不退,用枣叶半握,麻黄半两, 葱白、豆豉各一合,童子小便二锺,煎一锺,分二服取 汁。总录

反胃呕哕:干枣叶一两藿香半两丁香二钱半每服 二钱,姜三片,水一盏,煎服。圣惠方

令发易长:取东行枣根三尺,横安甑上蒸之,两头汁 出,收取傅发,即易长。圣惠方

仲思枣释名

[编辑]

《马志》曰:“北齐时,有仙人仲思,得此枣,种之,因以为名。”

集解

《马志》曰:“仲思枣,形如大枣,长二寸,正紫色,细文,小核, 味甘。今亦少有。”

李时珍曰:按:杜宝《大业拾遗记》云:“隋时信都郡献仲 思枣,长四寸,围五寸,肉肥、核小,有味,胜于青州枣,亦 名仙枣。”观此,则《广志》之西王母枣、糓城紫枣,皆此类 也。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开宝》曰:“补虚益气,润五脏,去痰嗽冷气。久服令人肥 健好颜色,神仙不饥。”

苦枣集解

[编辑]

陈士良曰:“苦枣,处处有之,色青而小,味苦不堪,人多 不食。”

气味

苦大寒,无毒。

主冶

陈士良曰:“伤寒热伏在脏腑,狂荡烦满,大小便闭涩, 取肉煮研,和蜜丸服。”

酸枣集解

[编辑]

《别录》曰:“酸枣,生河东川泽。八月采实,阴干,四十日成。” 陶弘景曰:“今出东山间,云即山枣树。子似武昌枣,而 味极酸,东人啖之以醒睡,与《经》文疗不得眠,正相反。” 苏恭曰:“此即樲枣也。树大如大枣,实无常形,但大枣 中味酸者是。今医以棘实为酸枣,大误矣。”

陈藏器曰:“酸枣既是大枣中之酸,此即是真枣,何复 名酸?既名酸,又云小。今枣中酸者,未必即小,小者未 必即酸。惟《嵩阳子》云:‘余家于滑台。今酸枣县,即滑之 属邑也。其树高数丈,径围一、二尺,木理极细,坚而且 重,可为车轴及匙箸等。其树皮亦细而硬,文似蛇鳞。 其枣圆小而味酸。其核微圆而仁稍长,色赤如丹。此’” 医之所重,居人不易得。今市人卖者,皆棘子也。 又曰:“山枣树如棘,其子如生枣,其核如骨,其肉酸滑, 好食,山人以当果。”

苏颂曰:今近汴洛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 坂及城垒间。似枣木而皮细,其木心赤色,茎叶俱青, 花似枣花。八月结实,紫红色,似枣而圆小,味酸。当月 采实,取核中仁。《孟子》曰:“养其樲棘”是也。嵩阳子言:酸 枣县所出为真。今之货者,皆是棘实,用者尤宜详辨。 《马志》曰:酸枣即棘实,更非他物。若云是大枣味酸者, 全非也。酸枣小而圆。其核中仁微扁。其大枣仁大而 长。不相类也。

寇宗奭曰:“天下皆有之,但以土产宜与不宜尔。《嵩阳 子》言酸枣木高大,今货者皆棘子,此说未尽。盖不知 小则为棘,大则为酸枣,平地则易长,居崖堑则难生, 故棘多生崖堑上,久不樵则成干,人方呼为酸枣,更 不言棘,其实一木也。此物才及三尺,便开花结子,但 科小者气味薄,本大者气味厚。今陕西临潼山野所 出亦好,乃土地所宜也。”后有“白棘条”,乃酸枣未长大 时枝上刺也。及至长成,其实大,其刺亦少。故枣取大 木,棘取小科,不必强分别焉。

气味

酸平无毒。

寇宗奭曰:“微热。”

李时珍曰:“仁味甘,气平。”

《雷敩》曰:“用仁,以叶拌蒸半日,去皮、尖。” 徐之才曰:“恶防己。”

主治

《本经》曰:“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痛,湿痹。久服安 五脏,轻身延年。”

《别录》曰:“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 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能令人肥健。”

甄权曰:“筋骨风。炒仁,研汤服。”

发明

苏恭曰:《本经》用实疗不得眠,不言用仁。今方皆用仁,

补中益肝,坚筋骨,助阴气,皆酸枣仁之功也。

寇宗奭曰:酸枣,《经》不言用仁,而今天下皆用之。 马志曰:“按《五代史·后唐刊石药验》云:‘酸枣仁,睡多生, 使不得睡,炒熟。陶云:‘食之醒睡’。而《经》云疗不得眠’,盖 其子肉味酸,食之使不思睡。核中仁,服之疗不得眠, 正如麻黄发汗,根节止汗也。”

李时珍曰:“酸枣实,味酸性收,故主肝病寒热结气,酸 痹久泄,脐下满痛之证。其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 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 少阳药也。今人专以为心家药,殊昧此理。”

附方

胆风沈睡: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沈多睡。用酸枣仁 一两,生用全挺蜡茶二两,以生姜汁涂炙微焦,为散。 每服二钱,水七分,煎六分,温服。简要济众方

胆虚不眠,心多惊悸:用酸枣仁一两,炒香捣为散,每 服二钱,竹叶汤调下。《和剂局方》加人参一两,辰砂 半两,乳香二钱半,炼蜜丸服。

震悸不眠。《胡洽方》。酸枣仁汤。用酸枣仁二升。茯苓、白 术、人参、甘草各二两。生姜六两。水八升。煮三升。分服。 图经

虚烦不眠。《深师方》酸枣仁汤。用酸枣仁二升。蝭母、干 姜、茯苓、芎䓖各二两,甘草炙一两。以水一斗。先煮枣 仁减三升。乃同煮取三升。分服。图经本草

骨蒸不眠心烦:用酸枣仁一两,水二盏,研绞取汁,下 粳米二合煮粥,候熟,下地黄汁一合,再煮勺食。太平圣惠 方

睡中汗出。酸枣仁、人参、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 饮下。简便方

刺入肉中:酸枣核烧末,水服,立出。外台秘要

山枣集解

[编辑]

《寰宇志》曰:“出广西肇庆府。叶似梅,果似荔枝。九月熟, 可食。”

《直省志书》

[编辑]

宛平县

[编辑]

物产:红枣、黑枣。

香河县

[编辑]

《物产》:大牙枣,小牙枣。

枣强县

[编辑]

《物产》枣种类甚多,县因得名。总以车头小枣居上,大 枣次之。

历城县

[编辑]

《方产》:枣四乡皆有,北方者佳。又有“铃枣、小枣、脆枣。”

邹平县

[编辑]

《物产》:枣大小数种,有生来无核者。羊枣俗呼软枣,形 如小柿,烘黑食。

淄川县

[编辑]

《物产》:枣有铃枣、傥枣、小枣三种。棘实曰“酸枣,枣又有 扁者。”

新城县

[编辑]

物产:枣长枣、铃枣、小枣、无核枣,共四种。

齐河县

[编辑]

物产:枣有数种:

济阳县

[编辑]

《物产》:小枣,婆枣,长枣,冻枣。

临邑县

[编辑]

《物产》:有小枣、婆枣、脆枣、无核枣。

青城县

[编辑]

物产:枣、小枣、大枣。

霑化县

[编辑]

《物产》:“小枣、婆枣、灵枣、无核枣。”

钜野县

[编辑]

物产:枣大、小圆三种。

清平县

[编辑]

《物产》:枣种不一,圆者可为“胶枣。”

高唐州

[编辑]

《物产》:枣,其品五圆,长冻凌小。

黄县

[编辑]

《物产》:枣有倘、酸家三种。

莱阳县

[编辑]

物产:枣有倘酸家诸种。

祁县

[编辑]

物产:枣有长、圆、大、小四种。

曲沃县

[编辑]

方产枣出晋城者佳,投水则沈,比他地产者佳,名“晋 枣。”

翼城县

[编辑]

《物产》:枣有马牙枣,长一寸。有紫枣,圆如铃,又名“核桃 文。”有小枣,长短大小数种。有川干枣,有酥枣,坠地即 碎。有酸枣,有羊枣。其酸枣人多用之以作酒焉。

===临晋县===《物产》:枣出积善村者佳,其类大小长团不一。一种脆 枣,形长而核小,生食最美,不能久留。

夏县

[编辑]

土产枣有数种,长圆可以酿酒,小者生食佳。

绛州

[编辑]

《物产》:枣种类繁,不胜谱。有圆长莲花、“虾蟆牙脆”等名。 久蓄可以疗饥,蒸熟香甘如蜜。

潞城县

[编辑]

物产:枣有晋檀,大小四种。

洧川县

[编辑]

《物产》:枣种有大小早晚,其味甘美。

延津县

[编辑]

《物产》:枣延有一种枣,如葫芦。郭璞曰:“子细腰者,谓鹿 卢枣。”《广志》又名细腰。其味甚脆,其甜如蜜。延有酸枣, 树大数抱,万年不朽。即樲棘枣。

华亭县

[编辑]

《物产》:沙枣,叶如枣而青白,花如枣而黄芬,实如棘而 甘黄,西域种也。

歙县

[编辑]

《物产》:枣出琶塘者最佳。

宁国县

[编辑]

土产枣,有圆枣,有长枣,圆而小者甜。

太平府

[编辑]

《物产》:“枣江南枣,坚燥少脂,甘酸,大小长圆非一类。生 食多腹胀,蒸煮及日暴,亦甘平无毒。”

常熟县

[编辑]

《物产》:枣有鸡子枣,大于常枣而味胜。

江阴县

[编辑]

《物产》:枣最小者名“矢枣”,最大者名“东瓜枣”,惟纯赤者 味最佳。

仁和县

[编辑]

物产:“羊冠,枣。”

石门县

[编辑]

《物产》:“白蒲枣、牛奶枣、无核枣。”

乌程县

[编辑]

物产:枣出潘店、横溪。

山阴县

[编辑]

物产:枣,牛头山江塘所产者最佳。

临海县

[编辑]

物产:枣有“马头枣”、锺枣、盐官枣数种。

东阳县

[编辑]

土产枣,茶场产者,大而甘。

龙泉县

[编辑]

《物产》:“短枣、面枣、胡孙枣。”

福州府

[编辑]

《物产》:枣有黄白二色,方者名“骰子”,尖长者名“龙牙”,脆 甘者名“面枣。”

莆田县

[编辑]

《物产》:枣有蜜,枣差小而味甜,有紫,枣稍大而味淡。

漳浦县

[编辑]

土产枣:有家枣,味甘可蜜浸;有山枣,味酸可捣为糕。 俱八月熟。

昆明县

[编辑]

物产:拐枣其曲折如拐。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