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019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十九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十九卷目录
御部汇考
礼记〈曲礼 少仪〉
周礼〈地官 夏官〉
御部纪事
御部杂录
艺术典第十九卷
御部汇考
[编辑]《礼记》
[编辑]《曲礼》
[编辑]君车将驾,则仆执策立于马前。
〈大全〉此下言乘车之礼。策,马杖也。仆者执之,立于马前,所以防奔逸也。
《已驾》仆展𫐉效驾。
〈大全〉“已驾”,驾马毕也。𫐉,车之辖头。车行由辖。仆者展视𫐉遍,即入而效白于君,言车驾竟。
奋衣由右上,取《贰绥》跪乘。
〈大全〉仆先出就车于车后,自振其衣以去尘,从右边升,上。“必从右”者,君位在左,避君空位也。贰,副也。绥,登车索也。正绥拟君之升,副绥拟仆右之升。仆先试车时,君犹未出,未敢依常而立,所以跪而乘之以为敬。
执策分辔,驱之五步而立。
〈大全〉辔,驭马索也。车一辕,而四马驾之,中央两马夹辕者,名服马,两边名𬴂马,亦曰骖马。《诗》云:“两服上襄,两骖雁行。”每一马有两辔、四马、八辔,以骖马内辔系于轼前,其骖马外辔并两服马各二辔,六辔在手,右手执杖,以三辔置空手中,以三辔置杖手中,故云“执策分辔”也。驱之者,试驱行之也。“五步而立”者,跪而驱马以行,五步,即止而倚立,以待君出。
君出就车,则仆,并辔授绥,左右攘辟。
〈大全〉君出就车,则仆并六辔及策,置一手中,以一手取正绥授于君,令登车。于是左右侍驾陪位。诸臣见车欲进行,皆迁却以避车,使不妨车之行也。
车驱而驺,至于大门,君抚仆之手而顾,命车右就车, 门闾沟渠必步。
〈大全〉《车上》,君在左,仆人中央,勇士在右。既至大门,恐有非常,故回命车右上车。至门闾沟渠而必下车者,一则君子不诬十室,过门闾必式,君式则臣当下也,二则沟渠险阻,恐有倾覆,亦须下扶持之也。“仆不下”者,车行由仆,仆下则车无御,故不下也。
凡仆人之礼,必授人绥,若仆者降等则受,不然则否。
〈大全〉凡为车之仆者,必以正绥授人,不但臣于君为然也。若仆之等级卑下,如士于大夫之类,则授绥之时,直受之而已,无辞让也。非降等者,则不受。
若仆者降等,则抚仆之手,不然,则自下拘之。
〈大全〉“降等”者,虽当受其绥,然犹抚止其手,如不欲其亲授然,然后受之,亦让谦之道也。“不降等”者,己虽不欲受而彼必授,则却手从仆之手下而自拘取之也。
客车不入大门,妇人不立乘,犬马不上于堂。
〈大全〉客车不入大门,所以敬主。主人出大门迎之,所以敬客。故《觐礼》“偏驾不入王门。”《公食大夫》礼宾,乘车在大门外西方。若诸侯不以客礼见王,则墨车龙旗,可以入大门,故《觐礼》“墨车龙旗以朝。”妇人乘安车,故不立乘;犬马充庭实,故不上堂。
故君子式《黄发》,下卿位,入国不驰,入里必式。
〈大全〉“式黄发”,敬老也。下卿位,敬大臣也。《礼》:君出则过卿位而登车,入则未到卿位而下车。入国不驰,恐车马躏轹人也。十室犹有忠信,二十五家之中岂无可敬之人?故入里门必式,所谓不诬十室也。
祥车旷左,乘君之乘车,不敢旷左,左必式。
〈大全〉祥犹吉也。吉车,谓生时所乘,葬时用为魂车。车上贵左,仆在右,空左,以拟神也。王者五路,玉、金、象、木、革,王自乘一,馀四从行。臣乘此车,不敢空左。空左,则似祥车,凶也。左必式者,不敢自安,故恒凭式乘车,君皆在左,若兵戎革路,则君在中。
仆御妇人,则进左手后右手。
〈大全〉“仆在中,妇人在左,进左手持辔,使身微相背”,远嫌也。
御国君,则进右手,后左手而俯。
〈大全〉《御君》者,《礼》以相向为敬,故“进右手。”既御,不得常式,故但俯俛而为敬。
国君不乘奇车,车上不广欬,不妄指。
〈大全〉《奇车》,奇邪不正之车也。不广欬,虑声容之骇人听。不妄指,虑手容之骇人视。
立视五巂,式视马尾,顾不过毂。
〈大全〉立谓立于车上也。巂,规也。车轮一周为一规乘
车之轮高六尺六寸,径一围三得一丈九尺八寸。五规为九十九尺,六尺为步,总为十六步半。在车上所视,则前十六步半也。马引车,其尾近车阑,车上凭式下头时不得远瞩,但瞻视马尾。毂,车毂也,若转头不得过毂,《论语》“车中不内顾” 是也。
国中以策彗,恤勿驱尘不出轨。
〈大全〉入国不驰,故不用鞭策,但取竹带叶者为杖,形如埽帚,故云“策彗。”微近马体,搔摩之恤,勿搔摩也。轨,车辙也,行缓故尘埃不飞扬出轨外也。《朱子》曰:“策彗,疑谓策之彗,若今鞭末韦带耳。”
国君下齐牛,式宗庙;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
〈大全〉“下”,谓下车也。此文误,当云“国君下宗庙,式齐牛。”严陵方氏曰:“齐牛,祭牲也。岁时必齐戒以朝之,故谓之齐牛。”
乘路马,必朝服,载鞭策,不敢授绥,左必式。
〈大全〉此言人臣习仪之节。路马,君驾路车之马也。既衣朝服,又鞭策,则但载之而不用,皆敬也。君升车,则仆者授绥,今臣以习仪而居左,则自驭以行,不敢使车右以绥授己也。“左必式”者,既在尊位,当式以示敬。
步路马,必中道以足蹙路马刍,有诛;齿路马,有诛。
〈大全〉步,谓行步而调习之也。必,当路之中者,以边侧卑亵不敬或倾跌也。刍,草也。齿,评量年数也。诛,罚也。马氏曰:“察马之力必以年,数马之年必以齿。凡此戒其慢君物也。先王制礼,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凡以止邪于未形而已耳。”
《少仪》
[编辑]执君之乘车,则坐。仆者右,带剑,负良绥,申之面,拖诸 幦以散绥,升,执辔,然后步。
〈大全〉方氏曰:“执谓执辔也。凡御必立,今坐者,君未升车而车未行也。剑在左以便右抽。仆则右带者,以君在左,嫌妨君也。良绥,正绥也,犹良车良材之良。散绥,贰绥也,犹散材之散。正绥,君所执,贰绥则仆执之,仆在车前而君自后升,故曰负良绥。”“申之面”者,言垂绥之末于前也。“拖诸幦”者,引之于车阑覆笭之上也。“以散绥升”者,复言仆初升时也;“执辔然后步”者,防马之逸也。朱子曰:“‘其言以散绥升’,则是此时仆方在车下,带剑负绥,而掷绥末于幦上,君固未就车也。及仆以散绥升”之后,君方出而就车。此《疏》乃言君由后升,仆者在车背,君取绥而拖诸幦,误矣。又疑“绥制当是以索为环,两头相属,故负之者得以如环处”,自左腋下过前后,各上至背,则合而出于右腋之中,以申于前,而自车下掷于幦上。君升则还身向后,复以覆幦如环处授君,使君得以两手执之而升也。按:此与《曲礼》“君车将驾”以下,皆非专为君御者之事。盖剑妨左,人自当右带绥,欲授人,自当负之以升。又当升时无人授己,故但取散绥以升,乃仆之通法。
《仆于君子》,“君子升下则授绥,始乘则式,君子下行,然 后还立。乘贰车则式,佐车则否。”
〈大全〉君子或升或下,仆者皆授之绥。始乘之时,君子犹未至,则式以待君子之升。凡仆之礼,升在君子之先,下在君子之后。故君子下车而步,仆者乃得下而还车,以立以待君子之去也。贰车,朝祀之副车也。佐车,戎猎之副车也。朝祀尚敬,故式;戎猎尚武,故不式。
《周礼》
[编辑]《地官》
[编辑]《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 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
〈订义〉郑司农曰:“五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贾氏曰:“五御者,御车有五种。鸣和鸾者,和在式,鸾在衡。《韩诗》云:‘升车则马动,马动则鸾鸣,鸾鸣则和应’。”先郑依此而言。水曲者,谓御车随水势之屈曲而不堕水也。“过君表”者,若《毛诗传》云:“褐缠旃以为门,裘缠质以为”《闲容》握驱而入。则不得入。《穀梁》亦云:“艾兰以为防,置旃以为辕门,以葛覆质以为槷,流旁握御。”者不得入,是其过君表,即褐缠旃也。“舞《交衢》”者,衢,道也,谓御车在交道,车旋应于舞节。《逐禽左》者,谓御逆之车,逆驱禽兽,使左当人君射之。人君自左射,故《毛传》云“自左膘而射之,达于右腢为上杀。”《礼记》云“佐车止则百姓田猎”是也。
《夏官》
[编辑]大驭,中大夫二人。
〈订义〉郑康成曰:“驭之至尊。”《王氏详说》曰:“‘不以仆名而以驭名,所以重玉路也’。《孔安国传》书以大仆正为大驭,得之矣。然下而祝则曰驭,登而左执辔则曰仆,仆与御亦通称矣。”薛平仲曰:“右者,在车之右,以用五兵,仆者在车之左,以节马力。盖乘车之礼,君居车左,右居车右,仆居车中而实以侍王焉
所谓驭者即仆也。然一车之中,非右则君无所赖其力,非仆则右无所用其力。此大驭虽掌驭玉路以祀,然因马以制其进退,祀軷以禳其险阻,其法仪,固戎仆之不可违也。故《大驭》以中大夫二人居之,戎仆亦以中大夫二人居之,继之以齐车,又继之以道车,又继之以田车。而仆之所任,在齐车则下大夫二人;在道车、田车皆以上士十有二人,而马力之进退,一皆有法有仪矣。若夫戎路则有倅车,道路则有贰车,田路则有佐车,所谓“从车” 、“使车” 也。其用既繁,其马亦众,则分公马以驾治之,要非一人所能任。此驭夫之官,既畀以中士二十人,又辅之下士四十人也。虽然,车右车仆任中大夫下大夫者必二人,任上士者非二人,必十有二人。彼一车之中,各一人居之耳,顾若是之备何哉?车右车仆,皆所以奉至尊,惟人才有馀而后备用之无亏。彼府史胥徒,不列于属者,仆之与右,固以身任其责也。
掌驭玉路以祀,及犯軷。王自左驭驭下,祝登受辔,犯 軷,遂驱之。
〈订义〉郑锷曰:“乘玉路以祀天,则行犯軷之礼,以其出郊故也。当犯軷之时,王于车右自执其驭,大驭下车,祀祷乎神。既祀矣,乃登车而受王所自执之辔而执之,乃犯所祭之軷,遂驱车而行也。”郑康成曰:“行山曰軷。犯之者,封土为山象,以菩刍棘柏为神主。既祭之,以车轹之而去,喻无险难也。《春秋传》曰:‘跋涉山川’。”《易氏》曰:“軷为祭道,以南郊之祀,在国门八里之外。”贾氏曰:“郑注《月令》祀行之礼,为軷坛,厚三寸,广五尺。此道祭亦宜然也。”李嘉会曰:“犯軷惟玉路、戎路则有之,其他则无。盖玉路则出郊而祭,戎路则逾国境,二者不可不先厌胜以安君心。不曰仆而曰驭者,祀重事也,非馀可比。”易氏曰:“王非所以为驭,而自驭”者,以敬己之道敬神也。《大驭》非所以为祝,而使之祝者,以事人之道事神也。王者行郊祀之礼,其动静出处与天为一。然出户而巫觋有事,出门而宗祝有事,出郊而仆驭有事,非必于神也,致谨于礼而已。
及祭,酌仆。仆左执辔,右祭两轵。祭軓,乃饮。
〈订义〉郑锷曰:“轵者,车之两轊,是谓毂末又谓之軓。軓,车辙也。轵者,车轼之前字,音范,字或亦为范,又为范字也。其祭軷之时,使人酌酒以饮仆,仆并辔执于左手,以右手持酒而祭两轵与軓,以为车行必赖两轊之力,王式必赖軓以为固,车有神以为之助也。左执辔者,言执辔非己之力也。左者无为之仪,右祭轵与軓者”,言车之行皆系于轵与軓也。右者,用力之地,既祭乃饮,受神之福也。王安石乃谓:“仆,大仆,祭祀则赞牲事,既祭,王使驭酌焉,明与之并受福也。”不知四路皆有仆,此无玉路之仆而有大驭,则所谓仆者,玉路之仆,故先儒云仆即大驭也。
凡驭路,行以《肆夏》,趋以《采荠》。
〈订义〉郑康成曰:“凡驭路,谓玉路也。《肆夏》《采荠》,乐章也。”
又曰:行,谓大寝至路门。趋,谓路门至应门贾。
氏曰:“‘乐师亦有此二句,彼下有‘车亦如之,则上云行趋’者,据步迎宾客法。此既驭路,亦云行趋’者,虽驭路,行趋迟疾,惟步迎宾客为法,故虽车亦行、趋也。《尔雅》:堂上谓之行,门外谓之趋。行虽在堂,亦令行由堂始,故发堂至门皆谓之行。” 王昭禹曰:“行欲其舒,则歌《肆夏》,所以节其行;趋欲其齐,则歌《采荠》,所以节其趋。乐” 师教乐工而歌其诗,大驭,驭车而应其节。此二官所以皆言之也。薛氏曰:“《肆夏》之诗,虽不可见,《肆》之为义,取其舒缓而不迫;《采荠》之诗,虽不可见,《荠》之为义,取其齐肃而不乱。”
凡驭路仪以“鸾和”为节。
〈订义〉郑康成曰:“路仪,舒疾之法也。鸾在衡,和在轼,皆以金为铃。”薛氏曰:“大驭先言驭路,后言驭路之仪者,岂和鸾为仪,《肆夏》《采齐》独不谓之仪乎?盖仪必上下相应,前后相成,周旋进退,无不中节。今《肆夏》以节其行,何由而知其为车之行?《采齐》以节其趋,何由而知其为车之趋乎?是《肆夏》《采齐》之所节,亦未足以为仪也。故”仪必见于和鸾之节。升车则马动,马动则鸾鸣,鸾鸣则和应。鸾在衡而唱于先,和在轼而应于后,一唱一应,一徐一疾,皆秩然而不紊,驭路之仪始见于此。故和鸾之声舒缓而不迫,吾知其为车之行歌《肆夏》,则有以节其舒缓之仪;和鸾之声齐肃而不乱,吾知其为车之趋歌《采齐》,则有以节其齐肃之仪。车之行趋,视《肆夏》《采齐》为之正;《肆夏》《采齐》视《鸾和》为之节;而《鸾和》之声,又因车之行趋以为之应。《鸾和》不闻,虽有《肆夏》《采齐》无益也,尚何足以为仪乎?故《鸾和》言仪,而《肆夏》《采齐》不言仪;《和鸾》言节,而《肆夏》《采齐》不言节,此其意也。王昭禹曰:“王之行趋,有环佩之声锵鸣于左
右车之行趋,又有和鸾之声相应乎衡轼。是以伦清而听聪,心虚而气和。
戎仆,中大夫二人。
〈订义〉郑康成曰:“驭言仆者,此亦侍御于车。”王昭禹曰:“自戎仆以下不曰驭者,尊玉路也。”黄氏曰:“‘《射人》令有爵者乘王之倅车。戎仆掌王倅车之政,必曰王倅车’者,皆亲兵也。倅车,车仆所掌,阙车、广车、苹车、轻车之萃也,皆从其元。在中军临时随事用之。戎仆掌其政,故戎右与戎仆秩皆高。”
掌驭戎车。
〈订议〉郑康成曰:“戎车,革路也。”郑锷曰:“武王戎车三百两,与纣战于牧野,王自将则乘戎路,戎仆为之驭。”
掌王“《倅车》之政,正其服。”
〈订义〉郑锷曰:“戎路之贰谓之倅,象路之贰谓之贰,田路之贰谓之佐,倅贰皆副佐之名,以其所用者异,故异其名耳。曰佐者,为之助耳,田猎非对敌之时,后车助之可也。《王制》云:‘大夫杀,则止佐车,佐车止则百姓田猎’是也。王氏曰:‘贰者所以两之也,如小祭一贰之贰,朝夕燕出入文物之饰,欲其大备,故亦谓之从车《道右》’”云“自车上谕命于从车”是也。倅者,言其为副也,即戎之事为大,而左右前后所以相援者,不可以无副也。如国子之倅,所以副其适,故《车仆》于广车、《阙车》《苹车》、轻车皆谓之萃,萃即倅也。戎车所赖于倅为尢多。刘执中曰:“倅,副之也。战陈之事,不以王当其锋,王有所行,则倅车副之以致其勇,所以摧锋”而卫护于戎路也。贰,陪贰之也。礼乐之事,以王居先王之所行,从而随之,所以陪贰以成其道焉,佐佑之也。从禽之事,致王于必获,则佐佑羽翼,使逆无遗命,故设驱逆之车,以围背己之禽,佑王获也。黄氏曰:“玉路金路,无副,表尊也。”郑锷曰:“正其所衣之服,以戎事之服,异乎乘车之服。乘车之服主于”文,而戎事以武为主,则皆服皮弁。国容不可以入军容,当一以戎衣从事,不可以不正也。《易氏》曰:“王于军事服韦弁,而有爵者之乘。王倅车亦韦弁服,所以卫护至尊,而重军旅之威,然有等杀存焉,故戎仆从而正之”,此即倅车之政也。
犯軷,如《玉路》之仪。
〈订义〉王昭禹曰:“王以兵出,故有犯軷之仪。《田路》不言犯軷,则以戎路见之。”
凡巡守及兵车之会,亦如之。
郑锷曰:“出国门则跋履山川,故行犯軷之祭,乘玉路以祀天则出郊,即戎则适远,临危巡守则适四方。兵车之会虽非战伐,然提兵于外则危道也,故犯軷以求助于神,其犯軷之仪则一而已。” 王昭禹曰:“凡巡守则戎车从焉,兵车之会亦乘戎车,异于乘车之会乘金路矣。”
掌凡戎车之仪。
〈订义〉易氏曰:上文言驭戎车,则王之革路,此言凡戎车,则众之兵车也。武王戎车三百两,其进退之节,不愆于六步、七步,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则戎车之仪可知。至大司马于蒐田之时,亦有所谓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戎仆所以掌其仪者此也。郑锷曰:“非特掌犯軷之仪,又掌戎车之仪。君子耻服其”服而无其容。以甲胄而乘戎车,贵有不可犯之色,况于威仪可不严毅乎!李嘉会曰:“仪非独甲胄,有不可犯之色。”如保氏曰:“‘车马之容’,以前数官考之,《驭路》尢以仪为重。”
齐仆,下大夫二人。
〈订义〉王昭禹曰:“仆以驭车,不可兼职,故齐右兼祭祀宾客之事,而驭则异官。”郑锷曰:“玉路以祀,祀必齐,以致其诚,则宜名齐。金路以宾,乃名齐车。《齐右》言祭祀会同前齐车。玉路止于祀天而已,其他祭祀皆乘金路,以其致齐之多言之,曰齐车宜矣。
掌驭金路以宾。”
〈订义〉郑康成曰:“以待宾客。”
朝觐、宗遇飨食,皆乘金路。其法仪各以其等为车送 迎之节。
〈订义〉郑锷曰:“诸侯之朝也,有享王之礼,春夏受之于朝,秋冬受之于庙,虽名不同,至于朝毕而飨食则同也。朝觐、宗遇、飨食皆乘金路。金,西方之义,制诸侯者以义为主,其礼制与其礼仪各视诸侯爵等之尊卑而为车送逆之节,上公九十步,侯、伯七十步,子男五十步,或以车逆,或以车送,初不以意而为轻重,兹所以为”制诸侯之义。考周家之法,春夏受贽于朝,无迎宾之礼,受享则迎之;秋冬朝享皆受于庙,则俱不迎。此则朝、觐、宗、遇之下,言各以其等为车送逆之节,岂秋冬之时亦有送逆乎?果有送逆,则《郊特牲》谓觐礼下堂而见诸侯,为天子之失礼,自彝王始,何以讥之?切谓此文《传》为飨食设
当朝觐宗遇之时,王有飨食之礼,飨在庙则有送逆,故先儒谓因此朝、觐、宗遇而行享食,则有迎宾之法也。方氏曰:“天子之待诸侯,朝而下堂,礼也。觐而下堂,则失礼矣。盖春夏出而与物交,秋冬出而与物辨,朝觐之别如此。” 《周官齐仆》各以其等为车送逆之节,此朝礼下堂之仪也。由彝王而降,乃有觐而下堂之仪,岂非失礼乎?易氏曰:“《大行人》言宾、主、车介、步数,皆曰朝位。” 是知非特在庙之礼。况经言飨食,列于朝觐、宗遇之后,则是数者皆有送逆之法明矣。馀见《大行人》及《乐师》。
道仆,上士十有二人。
〈订义〉贾氏曰:“朝夕在朝,往来驾税,难而且烦,故人最多。”
掌驭象路,以朝夕、燕出入,其法仪如齐车。
〈订义〉郑锷曰:“‘朝夕者,早晚朝见之名也。早朝曰朝,暮朝曰夕。《左传》云:‘百官承事,朝而不夕’。又曰:‘右尹子革夕’。《国语》曰:‘朝日夕月’,凡此皆谓早晚之朝。王之早晚朝见群臣,皆乘此路,闲暇燕游而出入,亦乘是路,以道名之,使人君知所警也。道仆驭之,其法仪皆如齐车’。谓其礼同。”王昭禹曰:“其法仪如齐车者,则朝夕也。燕,出”入也。其度数动容,亦各以其等为之节也。
掌《贰车》之政令。
〈订义〉郑康成曰:“贰亦副也。”郑锷曰:“贰车之出入,亦欲其由道也,非大路与齐车无贰车也。”以为燕出入,尢当谨其后车,故特以掌其政令言之。《易氏》曰:“贰车犹掌其政令。”则道车之用严矣。
田仆,上士十有二人。
〈订义〉贾氏曰:“人亦多者,王有四时之田,兼有园囿游猎及取鲜兽之等,亦事烦故也。”
掌驭田路,以田以鄙。
〈订义〉郑康成曰:“田路,木路也。”郑锷曰:“王田必乘木路者,盖木德盛于东方,仁也;王者之田不合围,仁也。”然谓以田以鄙者,或以为都鄙,王者亦无循行县鄙,亲自省耕之理,然则或田于三田之地,或田于县鄙之地,王者循行县、鄙,不专用田车与田仆而已。
掌佐车之政。
〈订义〉郑康成曰:“佐亦副。”李嘉会曰:“道仆曰贰车,田仆曰佐,车曰贰、曰佐,各有异义,佐则所以佐之。”王昭禹曰:“《记》曰:‘大夫杀则止佐车,佐车止则百姓田猎,则佐车于田猎可知矣’。”郑锷曰:“田必有佐车,掌其政令,使当田者则田,当止者则止,所以全人君之仁。”
设驱逆之车。
〈订义〉郑锷曰:“田必设驱逆车,自后驱禽,使之就获,自前逆禽,使不出围。”
驭夫,中士二十人、下士四十人。
〈订义〉王昭禹曰:“自大驭以至田仆,皆王五路之驭者也。驭夫则驭贰车、从车、使车而已。其车既众,非多其员,则有所不给,故驭夫以中士二十人、下士四十人为之。”李嘉会曰:“戎副曰倅,田副曰佐。其驭与右皆不常任,惟贰车、从车、使车则常设,故通使六十人乘之与?”贾氏曰:“驭夫总六十人。”案《校人》:“三乘为皂,皂一趋马;三”皂为系,系一驭夫,则马三十六匹一驭夫。计马二千一百六十匹,则六十驭夫。又驽六丽一师,六师一趋马,六趋马一驭夫。主驽四百三十二匹,驽共千二百九十六匹,则驭夫三人,并前为六十三人。与此不合者,此《序官》脱三人也。
掌驭贰车、从车、使车。
〈订义〉王氏曰:“贰车、副车、从车,谓属车也。使车,谓使者所乘之车。”王氏详说曰:“‘‘‘尝考《巾车》五路之外,而道右有从车,戎仆有倅车,田仆有佐车,又有驱逆之车。此曰贰车、从车、使车’。以经考之,初不相重复也。曰从车’者,谓驾玉路,则馀路为从;若驾金路等路,则玉路不复出。此《典路》所谓‘以路从’是已。曰倅车’者,倅戎车之倅有”五,与从车之四,则属车九乘矣。此《车仆》所谓戎车之倅,阙车之倅,苹车之倅是已。曰“佐车”者,田车之佐也,《少仪》所谓“乘贰车则贰,佐车则否”是已。曰“驱逆之车”,乃逐兽之车,《大司马》所谓“既陈,乃设驱逆之车”是已。曰“使车”,则宫中给繇役之车,《巾车》所谓良车、散车者是已。大率公车、从车之外,天子朝祀之副车曰贰,戎车之副曰倅,田车之副曰“佐”,诸侯田车、戎车之副则并曰佐矣。若大夫又以驱逆之车为佐车,《王制》所谓“大夫杀则止佐车”是已。郑氏以贰车为象路之副,以从车为戎路、田路之副,以使车为驱逆之副,失之。
分公马而驾治之。
〈订义〉《郑锷》曰:“五路之马曰种、曰戎、曰齐、曰道,所驾有定法,此三等之车凡在官之马皆可驾也,驭夫分
而驾之,且治其事焉。王昭禹曰:“三者皆公车,故分公马而驾治之。” 刘氏曰:“驾而调治之,俾闲习齐一,安于五御而去其惊奔。” 贾氏曰:“趋马自主驾说。故知此是调习六种三马也。”
御部纪事
[编辑]《庄子徐无鬼篇》:“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 御,昌㝢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 城之野。”
《史记·秦本纪》:“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 曰若木,实费氏。其元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 夷狄。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 鸣条。大廉元孙曰孟戏,中衍鸟身人言帝太戊闻而 十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自太戊以下,中衍之 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 《赵世家》:“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太戊御。其 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 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季胜生孟 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 生造父,造父幸于周缪王,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 盗骊、骅骝、𫘧駬,献之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 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 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自造 父以下六世至奄父,曰公仲。周宣王时,伐戎为御及 千亩战,奄父脱宣王。
《列子周穆王》篇:“王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 驾八骏之乘,右服。”〈读作华〉“骝而左𫘧。”“駬右骖赤,骥而 左白。”〈音义〉主车,则造父为御。〈音齐〉〈音合〉为右,次车之 乘,右服渠黄而左逾轮,左骖盗骊而右山子。柏夭主 车,参百为御,奔戎为右,驰驱千里,至于巨蒐氏之国。 《汤问篇》:造父之师曰泰豆氏。造父之始从习御也,执 礼甚卑。泰豆三年不告,造父执礼愈谨,乃告之曰:“古 诗言:‘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汝先 观吾趣趣如吾,然后六辔可持,六马可御。”造父曰:“唯 命所从。”泰豆乃立木为涂,仅可容足,计步而置,履之 而行,趣走往还,无跌失也。造父学之三日尽其巧。泰 豆叹曰:“子何其敏也,得之捷乎?凡所御者,亦如此也。 曩汝之行,得之于足,应之于心。推于御也,齐辑乎辔 衔之际,而急缓乎唇吻之和;正度乎胸臆之中,而执 节乎掌握之间,内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是故能 进退履绳而旋曲中乎规矩,取道致远而气力有馀”, 诚得其术也。得之于衔,应之于辔;得之于辔,应之于 手;得之于手,应之于心,则不以目视,不以策驱,心闲 体正,六辔不乱,而二十四蹄所投无差,回旋进退,莫 不中节,然后舆轮之外可使无馀辙;马蹄之外可使 无馀地。“未尝觉山谷之崄,原隰之夷,视之一也。吾术 穷矣,汝其识之。”
《韩非子外储说篇》:“造父方耨时,有子父乘车过者,马 惊不行,其子下车牵马,父子推车,请造父助我推车。 造父因收器,辍而寄载之,援其子之乘,乃始检辔持 䇲,未之用也,而马辔骛矣。使造父而不能御,虽尽力 劳身,助之推车,马犹不肯行也。今身使佚且寄载有 德于人者,有术而御之也。”
造父为齐王,驸驾渴马,服成。〈令马忍渴百日服习之故成也〉效驾圃 中,渴马见圃池去,车走池,驾败。王子于期为赵简主 取道争千里之表。其始发也,彘伏沟中。王子于期《齐 辔》䇲而进之,彘突出于沟中,马惊驾败。
《左传》:桓公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 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檀弓》:鲁庄公与宋人战,县贲父御,卜国为右,马惊,败 绩。县贲父曰:“他日不败绩,而今日败绩,是无勇也。”遂 死之。
《庄子达生篇》: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 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遇之, 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 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吕氏春秋贵卒篇》:齐襄公即位,憎公孙无知,收其禄。 无知不说,杀襄公。公子纠走鲁,公子小白奔莒。既而 国杀无知,未有君。公子纠与公子小白皆归,俱至,争 先入公家。管仲捍弓射公子小白,中钩。鲍叔御,公子 小白僵。管子以为小白死,告公子纠曰:“安之?公子小 白已死矣。”鲍叔因疾驱先入,故公子小白得以为君。 《管子戒篇》:桓公明日弋在廪。管仲、隰朋朝,公辍射,援 绥而乘,自御。管仲为左,隰朋骖乘。
《左传·僖公八年》:“晋里克帅师,梁由靡御,虢射为右,以 败狄于采桑。”
《史记·晋世家》:晋卜御右庆郑,皆吉。公曰:“郑不孙。”乃更令步阳御戎家仆徒为右,进兵九月壬戌,秦穆公、晋 惠公合战韩原,惠公马鸷不行。秦兵至,公窘,召庆郑 为御。郑曰:“不用卜,败不亦当乎?”遂去。更令梁繇靡御 虢射为右,辂秦穆公。穆公壮士冒败晋军,获晋公以 归秦。
《左传》宣公二年“春,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伐宋。宋华 元、乐吕御之。二月壬子,战于大棘,宋师败绩,囚华元, 获乐吕及甲车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 狂狡辂郑人。郑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获狂狡。君子 曰:‘失礼违命,宜其为禽也。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 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易之戮也。将战,华元杀羊食士’”, 其御羊斟不与。及战,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 我为政。”与入郑师,故败。君子谓:“羊斟非人也,以其私 憾败国殄民。于是刑孰大焉!《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 《羊斟》之谓乎!
十二年,楚许伯御乐伯,摄叔为右,以致晋师。许伯曰: “吾闻致师者御,靡旌摩垒而还。”乐伯曰:“吾闻致师者 左射以菆代御,执辔,御下两马掉鞅而还。”摄叔曰:“吾 闻致师者右入垒,折馘,执俘而还。”皆行其所闻而复。 赵旃夜至于楚军,席于军门之外,使其徒入之。楚子 为乘广三十乘,分为左右。右广鸡鸣而驾,日中而说, “左则受之”,日入而说。许偃御右广,养由基为右。彭名 御左广,屈荡为右。乙卯,王乘左广以逐赵旃,赵旃弃 车而走林,屈荡搏之,得其甲裳。
成公二年癸酉,师陈干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 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剪灭此而 后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 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 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
《国语》:靡笄之役,郤献子伤曰:“余病喙。”张侯御曰:“三军 之心在此车矣,其耳目在于旗鼓。车无退表,鼓无退 声,军事集矣。吾子忍之,不可以言病。受命于庙,受脤 于社,甲胄而效死,戎之政也。病未若死,祗以解志。”乃 左并辔,右援枹而鼓之,马逸不能止。三军从之,齐师 大败,逐之三周华不注之山。
《左传成公十六年》:晋侯伐郑,楚子救郑。晋韩厥从郑 伯,其御杜溷罗曰:“速从之,其御屡顾不在,焉可及也?” 韩厥曰:“不可以再辱国君。”乃止。郤至从郑伯,其右茀 翰胡曰:“谍辂之余,从之”乘而俘以下。郤至曰:“伤国君, 有刑。”亦止。
十八年,程郑为乘马御,六驺属焉,使训群驺知礼。 《襄公》二十二年,楚观起有宠于令尹子南,未益禄而 有马数十乘,楚人患之,王将讨焉。子南之子弃疾为 王御士,王每见之必泣。弃疾曰:“君三泣臣矣,敢问谁 之罪也?”王曰:“令尹之不能,尔所知也。国将讨焉,尔其 居乎!”王遂杀子南于朝,轘观起于四境。复使薳子冯 为令尹,有宠于薳子者八人,皆无禄而多马。他日朝, 与申叔豫言,弗应而退。从之,入于人中,又从之。遂归。 退朝见之,曰:“子三困我于朝,吾惧不敢不见吾过,子 姑告我,何疾我也?”对曰:“吾不免是惧,何敢告子?”曰:“何 故?”对曰:“昔观起有宠于子南,子南得罪,观起车裂,何 故不惧?自御而归,不能当道。”
二十三年,孟孙恶臧孙,季孙爱之。孟氏之御驺丰点 好羯也,曰:“从余言,必为孟孙。”再三云,羯从之。孟庄子 疾,丰点谓公鉏:“苟立羯,请仇臧氏。”公鉏谓季孙曰:“孺 子秩,固其所也。若羯立,则季氏信有力于臧氏矣。”弗 应。己卯,孟孙卒。公鉏奉羯立于户侧。季孙至,入哭而 出,曰:“秩焉在?”公鉏曰:“羯在此矣。”季孙曰:“孺子长。”公鉏 曰:“何长之有?唯其才也。”遂立羯。秩奔邾藏孙入,哭甚 哀,多涕。出。其御曰:“孟孙之恶子也,而哀如是。季孙若 死,其若之何?”
二十四年冬,楚子伐郑以救齐,门于东门,次于棘泽。 诸侯还救郑。晋侯使张骼辅跞致楚师,求御于郑。郑 人卜,宛射犬,吉。子大叔戒之曰:“大国之人,不可与也。” 对曰:“无有众寡,其上一也。”大叔曰:不然。部娄无松柏, 二子在幄,坐射犬于外,既食而后食之。使御广车而 行。已皆乘乘车,将及楚师,而后从之乘,皆踞转而鼓 琴,近不告而驰之,皆取胄于櫜,而胄入垒,皆下,搏人 以投,收擒挟囚,勿待而出。皆超乘,抽弓而射。既免,复 踞转而鼓琴,曰:“公孙同乘兄弟也,胡再不谋?”对曰:“曩 者志入而已,今则怯也。”皆笑曰:“公孙之亟也。”
二十七年“九月庚辰,崔成、崔彊杀东郭偃、裳无咎于 崔氏之朝。”崔子怒而出,其众皆逃。求人使驾,不得,使 圉人驾,寺人御而出。
《国语》:晋悼公知栾纠之能御以和于政也,使为戎御。 《汲冢周书》:晋平公使师旷于周,请归,王子赐之乘车 四马,曰:“‘太师亦善御乎’?对曰:‘御,吾未之学也’。”王子曰: “《诗》云:‘马之刚矣,辔之柔矣’。马亦不刚,辔亦不柔。志气 麃麃,取予不疑。以是御之。”
《史记晏子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 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 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 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 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韩非子外储说》: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婴 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 驾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御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 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 以烦且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 《孔子家语》: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 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 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后三日,牧来诉 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 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 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 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 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 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 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 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哉,若吾 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 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 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 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淮南子人间训》:“鲁人有为父报仇于齐者,刳其腹,见 其心,坐而正冠,起而更衣,徐行而出门,上车而步马, 颜色不变。其御欲驱,抚而止之。”
《穀梁传》:“季孙行父秃,晋郤克眇,卫孙良夫跛,曹公子 手偻,同时聘于齐。齐使秃者御秃者,眇者御眇者,跛 者御跛者,偻者御偻者。萧同叔子处台上而笑之,客 不悦而去。”
《左传哀公二年》:秋甲戌,将战,邮无恤御简子,卫太子 为右,登铁上,望见郑师众,太子惧,自投于车下。子良 授太子绥而乘之,曰:“妇人也。”繁羽御赵罗,宋勇为右, 罗无勇,麇之。吏诘之,御对曰:“痁作而伏。”既战,简子曰: “吾伏弢呕血,鼓音不衰,今日我上也。”太子曰:“吾救主 于车,退敌于下,我右之上也。”邮良曰:“我两靷将绝,吾 能止之。我御之上也。”驾而乘材,两靷皆绝。
十一年春,齐为鄎故。《国书》高无丕帅师伐我,及清。季 孙谓其宰冉求曰:“齐师在清,必鲁故也,若之何?”求曰: “一子守,二子从。”公御诸竟,退而蒐乘。孟孺子泄帅右 师,颜羽御邴,泄为右。冉求帅左师,管周父御,樊迟为 右。
《吕氏春秋·博志篇》:尹孺学御,三年而不得焉,苦痛之 夜,梦受秋驾于师。明日往朝,师望而谓之曰:“吾非爱 道也,恐子之未可与也,今日将教子以秋驾。”尹儒反 走,北面再拜曰:“今昔臣梦受之,先为其师言所梦,固 秋驾。”
《韩子喻老篇》: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于期逐 三易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 “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 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 恐逮于臣。夫夸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 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史记·春申君传》:“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 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 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应侯以闻秦王,秦王曰:‘令 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黄歇为 楚太子计,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 《范睢传》:“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 睢”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 睢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 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 于秦邪?”曰:“不也。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 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须贾 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 绨袍以赐之。须贾因问曰:“秦相张君,公知之乎?吾闻 幸于王,天下之事皆决于相君,今者事之去留在张 君,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范睢曰:“主人翁习知 之。”唯睢亦得谒。睢请为君见于张君。须贾曰:“吾马病 车轴折,非大车驷马,吾固不出。”范睢曰:“愿为君借大 车驷马于主人翁。”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 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 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 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 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 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 罪。
《韩子说林》篇:有欲以御见荆王者,众驺妒之。因曰:“臣 能缴鹿见王”,王为御,不及鹿,自御及之。王善其御也乃言众驺妒之。 贾谊《新书》:楚怀王铸金象诸侯,令大国之王编而先 马。梁王御宋王骖乘,周、召、毕、陈、滕、薛、卫、中山之君皆 象,使随而趋,诸侯闻而伐之。
《事文类聚》:鲁班为母作木人为御,机关一发,遂去不 还。
《汉书陈胜传》:“腊月,胜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 杀胜以降秦。”
《西京杂记》: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号为“九逸。”有来 宣能御代王,称为“王良”,俱还代邸。
《后汉书李膺传》:李膺性简亢,无所交接。荀爽谒膺,因 为其御,喜曰:“今日始得御李君矣。”
《晋书石苞传》,苞字仲容,渤海南皮人也。雅旷有智局, 容仪伟丽,不修小节,故时人为之语曰:“石仲容,姣无 双。”县召为吏,给农司马。会谒者阳翟郭元信奉使求 人为御司马,以苞及邓艾给之。行十馀里,元信谓二 人曰:“‘子后并当至卿相’。苞曰:‘御隶也,何卿相乎’?” 《宋书刘怀慎传》,怀慎子德愿,为秦郡太守。德愿善御 车,尝立两柱,使其中劣通车轴,乃于百馀步上,振辔 长驱,未至数尺,打牛奔从柱间直过,其精如此。孝武 闻其能,为之乘画轮车,幸太宰江夏王义恭第。德愿 岸著笼冠,短朱衣,执辔,进止甚有容状。
《魏书眭夸传》:“夸一名昶,赵郡高邑人也。少与崔浩为 莫逆之交。浩为司徒,奏征为其中郎,辞疾不赴。州郡 逼遣,不得已入京都,与浩相见。延留数日,惟饮酒谈 叙平生,不及世利。浩每欲论屈之,竟不能发言。浩后 遂投诏书于夸怀,亦不开口。浩虑夸即还,时乘一骡, 更无兼骑,浩乃以夸骡内之厩中,冀相维絷。夸遂托” 乡人输租者谬为御车,乃得出关。浩知而叹曰:“眭夸 独行士,本不应以小职辱之。”
《唐书齐映传》:映授御史中丞,从幸梁,道险涩,尝为帝 御。会马骇突,帝恐伤映,诏舍辔,固不去,曰:“马奔踶,不 过伤臣,舍之或犯清跸,虽死不偿。”帝嘉叹。
《李辅国传》:辅国诈言皇帝,请太上皇按行宫中,至睿 武门,高力士呼曰:“辅国可御太上皇马。”辅国靴而走, 与力士对,执辔还西内。
御部杂录
[编辑]《诗经邶风简兮》篇:“有力如虎,执辔如组按朱。”〈注〉辔,今 之缰也。组,织丝为之御。能使马则辔柔如组矣。 《郑风大叔于田》篇:“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 舞,按朱”〈注〉车衡外两马曰骖。“如舞”,谓谐和中节,皆言 御之善也。按:《大全》,董氏曰:“五御之法,有舞交衢者,即 所谓如舞也。服马制于衡,不得如舞。其如舞者,骖也。” 饶氏曰:“如舞者,节奏,谓御中节也。”安成刘氏曰:“善御 其马,是以辔则柔顺如组,骖则谐和如舞也。”
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按朱。〈注〉《乘黄》,四 马皆黄也。衡下夹辕两马曰服。襄,驾也。马之上者为 上驾,犹言上驷也。《雁行》者,骖少次服后,如雁行也。 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磬控忌,抑纵送忌。按朱。〈注〉“骋 马”曰“磬。”“止马”曰“控。”“舍拔”曰《纵覆》。曰:送:按《大全》。罗氏 曰:“磬谓使之曲折如磬;控,谓控制不逸,拔矢,括矢衔 弦处。”弓弭弭,弓末 叔于田,乘乘鸨,两服齐首,两骖如手按朱。〈注〉“齐首如 手”,两服并首在前,而两骖在旁,稍次其后,如人之两 手也。
《小雅车攻》篇:“四黄既驾,两骖不倚。不失其驰,舍矢如 破。”按《大全》,王氏曰:“不失其驰,车行节而法也。两骖不 倚,御能正其马也。”
《礼记·曲礼》:问:“大夫之子,长曰能御矣,幼曰未能御也。” 《内则》:“十有三年学射御。”
《汲冢周书》:“三轮四舆归御。”
《管子形势》篇:“造父,善御者也,善视其马,节其饮食,度 量马力,故能取道远而马不罢。”
《孔子家语》:“御狂马,不释策。”
“子贡问治民于孔子,子曰:‘懔懔焉若持腐索之捍马’。” 《左传》定公十二年:“夏,卫公孟𫸩伐曹,克郊,还滑罗殿, 未出,不退于列。其御曰:‘殿而在列,其为无勇乎’?” 文子以御言之,“左手执辔,右手运策,不亦速乎?若徒 辔无策,马何惧哉?”
《荀子王霸》篇:“王良造父者,善服驭者也;聪明君子者, 善服人者也。故人主欲得善驭及速致远,则莫若王 良造父矣;欲调一天下而制秦、楚,则莫若聪明君子 矣。”
《君道》篇:“欲得善驭及速致远者,一日而千里县,贵爵 重赏以招致之,能致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道 也哉?虽圣人不能易也。”
《正论》篇:“如王良、造父者,天下之善驭者也,不能以辟 马毁舆致远。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不能使嵬 琐化。何世而无嵬?何时而无琐?自太皞、燧人莫不有 也。”
《解蔽》篇:“奚仲作《车乘》,杜作乘马”,而造父精于御《性恶》篇:“骅骝骐骥,纤离𫘧駬,此皆古之良马也。然而前必有衔辔之制,后有鞭策之威,加之以造父之御, 然后一日而致千里也。”
《韩子外储说》:“造父御四马,驰骤周旋,而恣欲于马。恣 欲于马者,擅辔䇲之制也。然马惊于出彘,而造父不 能禁制者,非辔䇲之严不足也,威分于出彘也。王子 于期为驸驾,辔䇲不用,而择欲于马,擅刍水之利也。 然马过于圃池,而驸马败者,非刍水之利不足也,德 分于圃池也。故王良、造父,天下之善御者也。然而使” 王良操左革而咤叱之,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马 不能行十里,共故也。
良马固车,臧获御之则为人笑,王良御之则日取乎 千里。吾不以为然。夫待越人之善海游者,以救中国 之溺人。越人善游矣,而溺者不济矣。夫待古之王良 以驭今之马,亦犹越人救溺者不济矣。夫待古之王 良以驭今之马,亦犹越人救溺之说也。不可亦明矣。 夫良马固车,五十里而一置,使中手御之,追速致远, 可以及也,而千里可日致也,何必待古之王良乎? 《吕氏春秋本味》篇:“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 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
《审分篇》:“王良之所以使马者,约审之以控其辔,而四 马莫敢不尽力。有道之主,其所以使群臣者亦有辔。 其辔何如?正名审分,是治之辔已。”
《勿躬》篇“乘雅”作“驾”,“寒衰”作“御”,王冰作“服牛。”
《执一篇》:“今御骊马者,使四人操一策,则不可以出于 门闾者不一也。”
《韩诗外传》孔子云:“美哉颜无父之御也!马知后有舆 而轻之,知上有人而爱之,马亲其正而爱其事。如使 马能言,彼将必曰:‘乐哉,今日之驺也’,至于颜沦少衰 矣,马知后有舆而轻之,知上有人而敬之,马亲其正 而敬其事。如使马能言,彼将必曰‘驺来,其人之使我 也,至于颜夷而衰矣,马知后有舆而重之,知上有人’” 而畏之,马,亲其正而畏其事。如马能言,彼将必曰:“驺 来,驺来。”女不驺,彼将杀女。故御马有法矣,御民有道 矣,法得则马和而欢,道得则民安而集。《诗》曰:“执辔如 组,两骖如舞。”此之谓也。
《焦氏易林》:“朽舆疲驷,不任御辔。”
“放衔垂辔”,奔马不制。
《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冯夷大丙之御也,乘云车,入云 蜺,游微雾,惊,恍忽历远,弥高以极往。经霜雪而无迹, 照日光而无景,扶摇抮,抱羊角而上,经纪山川,蹈腾 昆仑,排阊阖,钥天门。末世之御,虽有轻车良马,劲策 利锻,不能与之争先。是故大丈夫恬然无思,澹然无 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乘云凌” 霄,与造化者俱纵志舒节,以驰大区,可以步而步,可 以骤而骤,令雨师洒道,使风伯扫尘,电以为鞭策,雷 以为车轮,上游于霄雿之野,下出于无垠之门,流览 偏照,复守以全,经营四隅,还反于枢。故以天为盖,则 无不覆也;以地为舆,则无不载也;四时为马,则无不 使也;阴阳为御,则无不备也。
览冥训。昔者王良造父之御也,上车摄辔,马为整齐, 而敛谐投足调均,劳逸若一,心怡气和,体便轻毕,安 劳乐进,驰骛若灭,左右若鞭,周旋若环,世皆以为巧, 然未见其贵也。若夫《钳且》《大丙》之御,除辔衔,去鞭策, 车莫动而自举,马莫使而自走也。日行月动,星燿而 元运,电奔而鬼腾,进退屈伸,不见朕垠,故不招指,不 咄叱,过归雁于碣石,轶鶤鸡于姑馀,骋若飞,骛若绝 矢,蹑风追,猋归忽,朝发搏桑,日入落棠,此假弗用而 能以成其用者也,非虑思之察,手爪之巧也。嗜欲形 于胸中,而精神逾于六马,此以弗御御之者也。 精神训御者非辔不行,学御者不为辔也。
《主术训》:“夫载重而马羸,虽造父不能以致远;车轻而 马良,虽中工可使追速。”
圣主之治也,其犹造父之御齐,辑之于辔衔之际,而 急缓之于唇吻之和;正度于胸臆之中,而执节于掌 握之间;内得于心中,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 而旋曲中规,取道致远而气力有馀,诚得其术也。是 故权势者,人主之车舆也;大臣者,人主之驷马也。体 离车舆之安,而手失驷马之心,而能不危者,古今未 有也。是故舆马不调,王良不足以取道;君臣不和,唐 虞不能以为治也。执术而御之,则管、晏之智尽矣。 今夫御者,马体调于车,御心和于马,则历险致远,进 退周游,莫不如志。虽有骐骥𫘧駬之良,臧获御之,则 马反自恣,而人弗能制矣。
《汜论训》:“今世德益衰,民俗益薄。欲以朴重之法,治既 弊之民,是犹无镝衔橛策錣而御馯马也。”
《说林训》:“人莫欲学御龙,而皆欲学御马;莫欲学治鬼, 而皆欲学治人,急所用也。”
《修务训》:“夫马之为草驹之时,跳跃扬蹄,翘尾而走,人 不能制。及至圉人扰之,良御教之掩以衡轭,连以辔 御,则虽历险趋堑弗敢辞。故其形之为马,马不可化其可驾御,教之所为也。”
良马不待策錣而行,驽马虽策錣之不能进,为此不 用策錣而御之,则愚矣。
《说苑》:晋献公之时,东郭氏有祖朝者,上书献公曰:“大 王独不闻古之将曰桓司马者,朝朝其君,举而晏,御 呼车,骖亦呼车。御肘其骖曰:‘子何越云为乎?何为籍 呼车’?骖谓其御曰:‘当呼者呼,乃吾事也。子当御,正子 之辔衔耳。子今不正辔御,使马卒然惊,妄轹道中行 人,必逢大敌,下车免剑,涉血履肝者,固吾事也。子宁’” 能避子之辔,下佐我乎?其祸亦及吾身,与有深忧,吾 安得无“呼车哉!”
能射御者佩鞢。
《后汉书崔骃传》:“驭委其辔,马骀其衔,四牡横奔,皇路 险倾,方将拑勒鞬。”以救之,岂暇鸣和銮,清节奏哉? 《论衡》“王良造父称为善御”,以能使不良为良也。如徒 能御良,其不良者不能驯服。此则驵工庸师,服驭技 能,何奇而世称之。故曰:“王良登车,马不罢驽。”
宋人有御马者不进,拔剑刭而弃之于沟中。又驾一 马不进,又刭而弃之于沟。若是者三,以此威马至矣, 然非《王良》之法也。
御百里之手,而以调千里之足,必有摧衡折轭之患。 蔡邕《独断》:“天子大驾,则公卿奉引,大将军骖乘,太仆 御属车,备千乘万骑。”
《晋书·张华传》:冯𬘘曰:“臣以为善御者,必识六辔盈缩 之势;善政者,必审官方控带之宜。”
刘子《法术》篇:“立法者譬如善御,察马之力,揣途之数, 齐其衔辔,以从其势。”
《通塞》篇:“卫之骖乘,见御者之非,从后呼车,有救厄之 意。”
《抱朴子·外篇》:“蒲梢汗血,迅趋之骥足也;御非造父,则 倾偾于崄涂焉。”
“禹乘二龙”,郭支为御。
《齐东野语》:“礼,乘君之乘车,不敢旷左。”注:谓车上贵左, 乘车则贵左,兵车则贵右。乘车君在左,御者在中;兵 车君在中,御者在左。《少仪》论乘兵车云:“军尚左。”《疏》云: “军将尊尚左。”按《老子》上将军处右,偏将军处左,非指 同车言也。《左传》“韩厥代御车中”,枉注:“自非元帅,御皆 在中,将在左。”乃知兵车惟君及元帅然后尚右,其馀 军将亦尚左而已。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