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024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二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二十四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二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二十四卷目录

 医部汇考四

  黄帝素问四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下

艺术典第二十四卷

医部汇考四

[编辑]

《黄帝素问四》

[编辑]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下》

[编辑]

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麤 为之俛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 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 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 也。为去声俛同俯乾音干冤乌员切能音耐数音朔

王冰曰:阳胜故能冬,热盛故不能夏。厥谓厥逆。阴胜故能夏,寒甚故不能冬。

马莳曰:“夫人身之阴阳,有同于天地之阴阳,则人之善养者,当法天地之阴阳也。盖营卫和平,斯无偏胜之病。若营气不足,卫气有馀,则阳胜,阳胜则身热,热则腠理闭,喘息麤气不得平,故身俛仰,腠理闭故汗不出而热,阳明热盛,故齿干,热内蒸,故烦冤,至腹满而死,盖热极成胀也。冬则寒盛,夏则热盛,今阳胜而” 诸热皆盛,所以耐冬不耐夏也。若营气有馀,卫气不足,则阴胜,阴胜则身冷而腠理开,开则冷汗出,身常清冷,数栗而寒,寒则厥而腹满死。盖寒极亦能成胀也。夏则热盛,冬则寒盛,今阴胜而诸寒皆盛,所以耐夏不耐冬也。

张志聪曰:“此帝欲明天地阴阳之气,而为调治之法也。阳胜乃火热用事,故身热。热在表,则腠理闭,热在里,则喘麤。阴胜在腹,则为之俯,阳胜在背,则为之仰。阳胜于周身,则汗不出而热也。肾主精液,齿乾精液竭矣。心主血液,烦冤血液枯矣。腹满,中焦之生气绝矣。此阳热偏胜之死证。然能苟延于冬,而不能幸免” 于夏,盖言人之阴阳,又配合天地四时之阴阳,而为生死也。阴胜则阳虚,故汗出。阴寒在表,则身常清,在里则数栗而寒也。四支为诸阳之本,表里俱寒,则四支厥冷,四支厥冷,则腹虚满矣,乃阴寒偏胜之死证,得夏月之阳热,尚可救其阴寒,此阴阳之变,能为形身作病也 。高士宗曰:按以下岐伯所答,如阳胜则身热,阴胜则身寒,乃阴阳偏胜之为害也。如能知七损八益,是能调养吾身中之阴阳损益,而不能为邪所伤也。如人之右,耳目不如左明,左手足不如右强,乃法象天地四方之盛虚也。如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乃取法天地以养人也。如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 ,是天地之气而应象于人。如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是人之气而应象于天地也。如善用鍼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是取法阴阳之道,而为用鍼之法。如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是取法阴阳之理,而为诊视之法也。知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是审别阴阳而为救治之法也。此篇论天地阴阳,五方五行之气。以应人之形身脏腑。至于诊治调养。亦皆取法乎阴阳。故曰:《阴阳应象大论》。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 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 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 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 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 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馀。有馀则耳目聪明,身体轻 “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 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 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王冰曰:调,谓顺天癸性,而治身之血气精气也。用谓房色。女子以七七为天癸之终,丈夫以八八为天癸之极。然知八可益,知七可损,则各随气分,修养天真,终其天年,以度百岁。内耗故阴减,中干故气力始衰。《灵枢经》曰:“人年四十,腠理始疏,荣华稍落,发斑白。” 由此节言之,亦起居衰于欲也。五十衰之渐,六十则衰之甚矣。知谓知七损八益,全形保性之道。同谓同于好欲,异谓异其老壮之名。智者察同欲之间而能性道,愚者察形容别异,方乃效之。自性则道益有馀,方效则治生不足。何也?先行故有馀,后学故不足也。夫保性全形,盖由知道之所致,故曰“道者不可斯须离,可离非道。” 此之谓也。圣人不为无益以害有益,不为害性而顺性,故寿。

“命长远,与天地终。” 《庚桑楚》曰: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损之,此全性之道。马莳曰:“帝问阴阳偏胜者,病何以调之?伯言营卫者,即人身之阴阳,营卫不足,当以人身同类之阴阳益之。故能知七损八益,则阴阳偏胜者可以调和。盖女子以二七为天癸之始,男子以二八为天癸之始,惟于七者” 损之,八者益之,即《生气通天论》所谓“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是也。则吾之卫气不至于衰,而彼之阴气有以助吾之营气,二者可调矣。苟不知用此,则是早衰之节耳。何也?人年四十以至六十,年以渐而高,则体以渐而病。故曰:“能早知七损八益之法,则身体自强。” 不知此者,年已徒老。故阴阳之要,人“所同然,而或强或老,其名则异。正以智者察同,方其未老而图之,故智者则有馀而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矣。彼愚者察异,必待已老而图之,故愚者不足,而不及智者远矣。然此乃调阴阳偏胜之术耳。惟圣人则不然,无为之事则为之,恬惔之能则乐之,守其虚无而从欲快志于” 其中。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乃圣人之治身也。固不至于阴阳偏胜。而亦无假于七损八益之知者矣。

张志聪曰:“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七损八益者,言阳常有馀,而阴常不足也。然阳气生于阴精,知阴精之不足,而无使其亏损,则二者可调。不知阴阳相生之道,而用此调养之法,则年未半百而早衰矣。男子以八为期,故四十而居半。阴气,肾气、精气也。阴气渐虚,则起居倦矣。《经》曰:肾虚肝虚脾虚,皆令人体” 重烦冤。又曰:液脱者,骨肉屈伸不利。年五十而精液血液皆虚,是以体重而不轻便也。精气虚而不能并于上,则耳目不聪明矣。人年六十,已逾七八之期,天癸竭,肾气大衰,而阴事痿矣。九窍为水注之气,精水竭而精气衰,则九窍为之不利也。精竭于下,水泛于上,而涕泣俱出矣。《解精微论》曰:“精神去,目涕泣出。” 苟知七损八益而能固守其精,则阴阳俱盛而筋骨壮强。不知阴阳所生之原,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至半百而衰老矣。同出而名异者,谓神气生于阴精,故同出于天乙之真,而有精、气、神三者之异名耳。智者省察其阴阳,同出于天真,不妄作劳,则阳完而阴亦内固矣。精神内守,则“阴盛而气亦外强。知阴阳之交相生固,则精气常为有馀。愚者止知名之有异,如烦劳则阳气外张,而不知精亦内绝;如逆之伤肾,则春阳之气亦无所资生,不知阳为阴之固,阴为阳之根,而精气恒不足矣。若有馀则阳气充而耳目聪明,精血足而身体强健” ,精神完固,能却老而全形。壮者益充满而平治也。虽然治世之圣人,与逸世之真人至人不同,寿仅可以百数,然亦有修身之道,寿命无穷,与天地终始,行所无事,则外不劳形,内无思想,恬惔虚无,则精神内守,真气从之,其知道者,亦归于真人 。王子芳曰:“调此二者,重在七损,故曰阴气自半,曰体重,曰阴痿。夫起居动作为阳,耳目九窍为” 阳。曰“起居衰矣。” 曰“耳目不聪明。” 九窍不利。自阴虚而衰及于阳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 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 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 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 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 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 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 故“邪居之。”

王冰曰:“在上故法天,在下故法地。” 夫阴阳之应天地,犹水之在器也,器圆则水圆,器曲则水曲。人之血气亦如是,故随不足则邪气留居之。

马莳曰:“此言人身之形体无非象乎天地,故如上文所谓法阴阳者,有由也。人以耳目为上体也,凡右耳目不如左耳目之聪明者,何也?亦以头象乎天而已。盖天位乎上,其形体东南虽满,而西北不足,故西北方阴也。左耳目属东南为阳,右耳目属西北为阴。今天不足西北,宜乎人之右耳目不如左耳目之聪明” 也。人以手足为下体也。凡左手足不如右手足之强者,何也?亦以身象乎地而已。盖地位乎下,西北虽满,而东南不满,故东南方阳也,右手足属西北为阴,左手足属东南为阳。今地不满东南,宜乎人之左手足不如右手足之强也,然此乃天地阴阳之气使然耳。东方者阳也,阳者其精气上升而并于上,并于上,则人禀天地之气者,上明而下虚,故天足东南,左耳目宜聪明也。地不满东南,左手足宜不便也。西方者,阴也,阴者,其精气下降而并于下,并于下,则人禀天地之气者,下盛而上虚,故天不足,西北,右耳目宜不聪明也。地

“满西北” ,右手足宜便也。故使在上之头,在下之手足者,俱感于邪。其在上者,则右耳目之病甚,以天不足西北也;其在下者,则左手足之病甚,以地不满东南也。凡曰甚者,以天地之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者为尤甚耳。由此观之,则人之形体,无非与天地相参也,其所以法阴阳者如此。

张志聪曰:“此言天地阴阳之所不能全,惟其阴阳精气运行,故能生长收藏,化生万物。其在人亦当配天地以养头足,勿使邪气居之。天不足西北者,阳中之阴不足也,故西北方阴也,而人之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左为阳而右为阴,阴不足于上也。地不满东南者,阴中之阳不足也,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右为阴而左为阳,阳不足于下也。天有精,地有形。东方阳也,其精气上升而并于上,并于上则上盛而下虚,故使人之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其精气下降而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人之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此以天地之左右而言也。以人之形身论之,其在上则右虚,在下则左虚,是天地阴阳之所不能全,而人身亦有左右之不足也。上文言天地左右之上下,此言人身上下之左右 。王子芳曰:“上篇论阳气生于阴精,此复言天有精,而精气上下交并,是阴精又生于天也。”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 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 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 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 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 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 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 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里当作理嗌音益

王冰曰:“阳为天,降精气以施化。阴为地,布和气以成形。五行为生育之井里,八风为变化之纲纪。八纪谓八节之纪,五里谓五行化育之里。阳天化气,阴地成形,五里运行,八风鼓坼收藏,生长无替时宜。夫如是故能为万物变化之父母也。所以能为万物之父母者,何以有是清浊之升降也?清阳上天,浊阴归地,然” 其动静,谁所主司?盖由神明之纲纪尔。《上文》曰“神明之府” ,此之谓也。生长收藏,终而复始,神明之运,乃能如是。头员故配天,足方故象地。人事更易,五脏递迁,故从而养也。肺居高,故天气通;嗌次下,故地气通;风生木,故通肝;雷象火之有声,故通心。谷空虚,脾受纳,故通谷;肾主水,故通雨气;六经流注不息,故通川。肠胃受纳,故通海也。《灵枢经》曰:胃为水谷之海是也。清明者,象水之内明。流注者,象水之流注。以人事配象,则近指天地以为阴阳。汗泄于皮腠者,是阳气之发泄尔。然其取类于天地之间,则云腾雨降而相似也,故曰“阳之汗” ,以天地之雨名之。阳气发散,疾风飞扬,故以应之。暴气鼓击,雷霆震惊,故以象之。逆气陵上,阳气亦然,故象阳。背天之纪,违地之理,则大纪反作,五气更伤,真气既伤,则灾害之至可知矣。

马莳曰:“此承上文而极言之,见人之一身无非象乎天地,而人之治身者,当法天地也。故在上为天,其气至精,在下为地,其体成形。天有八节之纪,地有五行之理,故天以精,地以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所以为万物之父母。其清阳则上于天,其浊阴则归于地,阴阳升降,即天地之动静也。是故天地之动静,有神” 明存焉以为之纲纪,即《首章》所谓“神明之府” 者是也。故能以生长收藏乎万物,终而复始,循环无端也。惟贤人者,以头象乎天也,乃上配天以养其头;以足象乎地也,乃下象地以养其足;以五脏在人身之中也,乃中傍人事而修之,以养五脏,通三才,以善养其身,非贤人不能也。然人所同于天地者,不宁。惟是人之五脏上通于喉咙,其气至清,吾人之声音从此而发。《灵枢·忧恚无言篇》少师曰: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俗云气喉是也。此喉在前,通于五脏,凡声音之出入,有会厌以为之开阖。若饮食入于咽喉者,经此而过,亦赖会厌以为之遮闭。唯肺为五脏之华盖,而上天之气至清者也,乃于吾肺而相通焉。人之六腑,上通于咽喉,咽喉者,即嗌也,吾人之饮食,从此而入。《灵枢·忧恚无言篇》:少师曰:咽喉者,水谷之道路也。俗云食喉是也,名曰嗌。此喉在后通于六腑,唯咽喉为水谷之道路,而地气至浊者也,乃于此嗌而相通焉。足厥阴肝经属木。上文曰: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又曰: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脏为肝,此天之风气,所以通于肝也。雷为火,心亦属火,雷主有声,而心之声为笑,亦主有声,此天之雷气,所以通于心也。谷至空虚,脾能运化其所纳,此地之谷气所

以能通于脾也。雨为水,肾亦主水,此天之雨气,所以通于肾也。手有三阳三阴经,足有三阳三阴经,各有六经也。手之阳经自手走头,阴经自腹走手。足之阳经自头走足,阴经自足走腹,如川之流,脉络贯通,此六经之所以为川也。胃为仓廪之官,凡物从此而藏,犹海之藏垢纳污。小肠为受盛之官,大肠为传道之官,此肠胃之所以为海也。头有七阳窍,下有二阴窍,人身止有此九窍耳,有此九窍,则气从此泄,犹水之流注而不闭也。又以天地之阴阳,为吾身之阴阳而论之,人之有汗,乃阳气之发泄,是即阳之汗也。阳气者,卫气也,其可名以天地之雨乎?人有阳气,发散通达,其可名以天地之疾风乎?张子《正蒙》云:“阳在外者,不得入,则周旋不舍而为风。人有暴戾之气,鼓击有声,其可以象天之雷乎?” 《正蒙》曰:“阳在内者,不得出,则奋击而为雷霆。人有逆气,其气必上。天之阳气上积而升,其可以象天之阳乎?” 夫人之一身,通于天地者如此。故凡治身者,当法天之纪,用地之理可也,否则灾害至矣。

张志聪曰:“天有所生之精,地有所成之形,天有八方之纲纪,地有五行之道理,其精气交通于九州八方之外,故能为万物生长之父母,又非止于上下之交并而已。然天地之体位,虽有东西南北之不足,而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化生万物。神明者,生五气化五行者也。惟贤人上配天以养耳” 目之聪明;下象地,以养腰以下之不足。节五味,适五志,以养五脏之太和,虽有贼邪,而勿能居之矣。此篇曰“圣人” ,曰“贤人” ,谓惟圣贤能法则天地,逆从阴阳,恬惔虚无,精神内守,可使益寿,无有终极之时,而皆归于真人也。夫肺脏属乎干金,位居至高,而主周身之气,故与天气相通。此复言非唯头之上窍通乎天,从腰以下以象地,而五脏六腑、九窍六经,皆与天地之气相通,惟贤人能法天之纪,用地之理以治身,故灾害不能及也。嗌乃胃腑之门,主受湿浊之气以入胃,故与地气相通。《太阴阳明篇》曰:“喉主天气,嗌主地气,风生木,木生肝,外内之气相通也。” 雷,火之发声也。心为火脏,气相感召,故与心相通。脾为土脏,而主司转运,谷气,山谷之通气也,故与脾气相通。肾为水脏,雨气寒水之气也,故通肾。六经,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也。外内环转,如川流之不息,故为川。肠胃受盛水谷,如海之无所不容,又胃为水谷之海,而外合海水,肠为受盛之官,故皆为海。精气通上窍,浊水出下窍,故曰“九窍为水注之气。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以天地之道,通吾身之阴阳,汗出于阴,液由阳气之宣发,故曰阳加于阴,谓之汗雨。乃地之阴湿,亦由天气之所化施,故可方人之汗。风出于地之隧谷,阳气发于里阴,以疾风名之者,言阳气之行身有道,无少逆滞者也。气暴如雷火之发,气逆如阳热之胜,此复言阳气之如风。行于上下四旁。无暴无逆也。是故人之阴阳。通乎天地者也。夫天有八纪。地有五理。苟为治而不取法天地之阴阳。则灾害至矣。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 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 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 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王冰曰:“至,谓至于身形;治皮毛,止于萌也。治肌肤,救其已生;治筋脉,攻其已病;治六腑,治其已甚;治五脏,治其已成。” 神农曰:“病势已成,可得半愈,然初成者获愈,固久者伐形,故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其四时之气,八正之风,皆天邪也。《金匮真言论》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 脏。热伤胃及膀胱。寒伤肠及胆气。故感则害于六腑。湿气胜则荣卫之气不行。故感则害于皮肉筋脉。

马莳曰:此承上文而言,善治邪者,图之贵早,正以天地之邪,各有所害,而不得不治之也。故邪风之至于人身也,犹之风雨之速,即“上古《天真论》之虚邪贼风。《风论》云:‘风者,善行而数变也。其至由皮毛而入肌肤,入筋脉,入六腑,入五脏,其行甚速也。善治者,方其入皮毛时,即从皮毛而治之。其次者,则从肌肤而治之’” ;又其次者,则从筋脉而治之;又其次者,则从六腑而治之;又其次者,则从五脏而治之。但治五脏者,邪已入深,猝难为力,诚半死而半生也。上文言天气通于肺,肺为五脏之华盖,言肺则五脏皆通矣。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凡风寒暑湿燥火皆是也。上文言地气通于嗌,由嗌而入,乃六腑也。故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盖水谷虽所以养生。而凡寒热之非时失宜。皆足以伤人也。太阴阳明论。岐伯曰。湿者下先受之。《灵枢》邪

《气脏腑病形篇》岐伯曰: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又《小鍼解》云: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夫邪之伤人也不同,其行为至速者无异,人可以治之,不早也哉。

张志聪曰:“天之邪气,始伤皮毛,由皮毛而至肌肉筋脉,由筋脉而入于脏腑,故如风雨之骤至,而易入于内也。独言风者,风为百病之长,而能开发皮腠。夫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天之阳邪,始伤皮毛气分,故善治者,助阳气以宣散其邪,不使内入于阴也。邪在皮毛,留而不去,则入于肌肤矣。肌肤尚属外之气分,亦” 可使邪从外解。故其治之次也,邪在肌肤,留而不去,则入于经络矣。经脉内连脏腑,外络形身,善治者,知邪入于经,即从经而外解,不使内干脏腑,此为治之法。又其次也。治六腑者,《金匮要略》曰:“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邪入于经,留而勿治,则入于里矣。” 故止可从腑而解。治五脏者,五脏之脉,属脏络腑;六腑之脉,属腑络脏。脏腑经气,连络相通。邪入于内,而又不从腑解,则干及于脏矣。邪在五脏经气之间,尚可救治而生,如干脏则死矣。故曰:“半死半生” 也。夫皮肤气分为阳,经络血分为阴;外为阳,内为阴;腑为阳,脏为阴。邪在阳分为易治,邪在阴分为难治。此论为治之道,当取法乎阴阳也。天之邪气,由形表而入于里阴,故感则害人。五脏水谷入胃,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感则害人。六腑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感则害人。皮肉筋脉。夫脏为阴,腑为阳,筋脉血分为阴,皮肉气分为阳。天地之邪,有阴有阳,水谷之气,有热有寒,而病人之形身脏腑,亦有阴阳之别也。

故善用鍼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 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 过,用之不殆。

王冰曰:“凡此皆深明用鍼之法也。”

马莳曰:“此言善鍼者之有法也。上文言由皮毛而渐入脏腑,则在外为表,在内为里,在表为阳,在里为阴。善用鍼者,知阳病必行于阴也,故从阴以引之而出于阳;知阴病必行于阳也,故从阳以引之而入于阴。《难经》六十七难曰:‘五脏募皆在阴,而俞在阳者,何谓也?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 此乃指背腹为阴阳,特一端耳。然鍼法之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不止于此。《灵枢》终始禁服四时气篇:“人迎脉盛,为阳经病,则泻阳补阴;气口脉盛,为阴经病,则泻阴补阳,补泻施而阴阳和。” 亦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法也。凡人身经络,左与右同,我与彼同,表与里同,故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如《缪刺》论,以邪之入于经者为巨刺,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者为缪刺。缪刺者,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其所谓大络者,十五络也。巨刺者,正刺也。缪刺者,与经脉异处也。凡病之邪气盛,则实者失之太过;正气夺,则虚者失之不及。当观过与不及之理,所见精微,而知其病在何经,则施以用鍼之法,庶不至于危殆矣。

张志聪曰:“此言用鍼者,当取法乎阴阳也。夫阴阳气血,外内左右,交相贯通,故善用鍼者,从阴而引阳分之邪,从阳而引阴分之气。病在左者取之右,病在右者取之左。以我之神,得彼之情,以表之证,知里之病,观邪正虚实之理而补泻之,见病之微萌,而得其过之所在,以此法用之,而不至于危殆矣。”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 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 寸,观浮沈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 矣。

王冰曰:“别于阳者,则知病处;别于阴者,则知死生之期。清浊,谓察色之青赤黄白黑;部分,谓脏腑之位,可占候处;听音声,谓听声之宫商角徵羽;视喘息,谓候呼吸之长短也。权也者,所以察中外;衡也者,所以定高卑;规也者,所以表柔虚;矩也者,所以明强盛。故善诊之用,必备见焉。所主者,谓应四时之气,所主生病之在高下中外也。浮脉者,浮于手下也;沈脉者,按之乃得也;滑脉者,往来易;涩脉者,往来难。故审尺寸,观浮沈,而知病之所生以治之也。有过无过,皆以诊之,则所主治无误失也。马莳曰:‘此言善诊者之有法也。诊,视验也。必察其色,以色者,神之所形也。按其脉,以脉者,血之府也。先别其病之或在阴’” 经,或在阳经,复审其面之气色清浊,而知其病之在部分者何经。如《灵枢·五色篇》“黄帝曰: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 者,肾也。当

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眦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沈浊为内,浮泽为外。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黄而“膏润为脓,赤甚者为血,痛甚为挛,寒甚为皮不仁。” 视其喘息,听其音声,而知其病候之所苦者何经。如肝声呼,音应角调而直,音声相应则无病,角乱则病在肝;心声笑,音应征和而长,音声相应则无病,征乱则病在心;脾声歌音应宫大而和,音声相应则无病,宫乱则病在脾;肺声哭,音应商轻而劲,音声相应则无病,商乱则病在肺肾;声呻,音应羽,沈而深,音声相应则无病,羽乱则病在肾也。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时之所主者何经。如《脉要精微论》云:“春应中规,言阳气柔软,如规之圆也。夏应中矩,言阳气强盛,如矩之方也。秋应中衡,言阴升阳降,高下必平。冬应中权,言阳气居下,如权之重也。” 按其尺寸,观脉之浮沈滑涩,而知病脉之所生,以治者何经。如《平人气象论》言:“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以诊诸病” ,《灵枢》·论疾诊尺篇“可以诊尺知病” 之类。然此乃有病之人也,及无病者而皆诊以知之,则不至于有所失矣。

张志聪曰:夫色为阳,血为阴,然色有阴阳,而脉有阴阳,故善诊者,察色按脉,当先审别其阴阳也。夫色有清明,有浊暗,五色之见于面也,各有部分,审清浊则知病之从来,知部分则知病之所在。《金匮要略》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心中上气者欬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沬。” 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则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 《平脉篇》曰:“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而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者,里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此以望闻而知其病之所苦也。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者,观四时所应之脉,而知病之所主为何脏也。按尺寸而知病所生以治者,寸主在上为阳,尺主在下为阴,浮为在表为阳,沈为在里为阴,滑主气为阳,涩主血为阴。审脉之上下表里气血,而知病之生于阴,生于阳,而以法治之也。夫诊有五过。诊无差误。则治之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 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

王冰曰:“可刺以轻微也。若病盛取之,毁伤真气,故其盛者,必可待衰。夫轻者发扬则邪去,重者节减而去之。或因病气衰,攻令邪去,则真气坚固,血色彰明。”

马莳曰:“此言善治者之有序也。方知病之始起也,其邪未盛,可即刺之,而病自已;其邪盛者,可待其势之既衰以刺之,而病亦已。夫病之始起,而刺之即已,所谓因其病势之轻而发扬之耳。如下文‘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及其盛而必待其衰,所谓因其病势之重而渐减之也。至于末后,则病势既衰,当因其邪气之衰’” ,而使正气之彰。斯则初中末三治之法。所谓“初则发攻。中则调和。末则收补” 者是也。治病者可不知哉。然本节虽言用鍼。而用药之理亦不外是也。

张志聪曰:此以下言治病者,亦当取法乎阴阳也。夫鍼石,所以治外者也,病之始起,尚在于外,故可刺而已。其病盛者,勿去其鍼,待其衰而后已。言始起在外在阳,盛则在里在阴也。病之始起,则轻而浅,久则重而深,故因其轻而发扬之,因其重而少减之,因其病势少衰而彰逐之。盖病之盛者,不可急逆。《经》曰:“微者逆之,盛者从之,避其来锐,击其惰归” ,此之谓也。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王冰曰:气谓卫气,味谓五脏之味也。《灵枢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 故卫气温则形分足矣。《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由此则精不足者,补五脏之味也。

马莳曰:“此言用药者之不偏也。上文曰‘味归形,形食味,则形不足者,当温之以味也,而兹曰温之以气。上文曰‘气归精,精食气,则精不足者,当补之以气也,而兹曰补之以味。正以上文又曰味伤于形’,则伤于味者,亦能伤形也,而味不可以无气,故戒之曰,形不足者,当温之以气,毋专用味焉可也,所谓独阴不生者’” 是也。如用阴味之药。必兼以阳气之药。上文又曰:“气伤精。” 则偏于气者。亦能伤精也。而气不可以无味。故戒之曰。精不足者。当补之以。

味,毋专用气焉可也,所谓孤阳不成者是也。如用阳气之药,必兼以阴味之药。《王注》以气为卫气者,非。盖温之以气,以卫气为解,则补之以味,岂人身亦有味乎?然气为阳,故曰温;味为阴,故曰补。神圣之立身有法也如是。

张志聪曰:形谓形体肌肉,精谓五脏之阴精。夫形归气,气生形,温热气胜者,主补阳气,故形不足者,当温之以气。五脏主藏精者也。五味入口,各归所喜,津液各走其道,故五味以补五脏之精。《灵枢经》曰:诸部脉小者,血气皆少,其阴阳形气俱不足,勿以鍼,而当调以甘和之药可也。是不足者,不可妄用其鍼,当温补其气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 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 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 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 决之,气虚宜请帮助识别此字。引之。渍资赐切慓必遥切悍音汗

王冰曰:越谓越扬也,引谓泄引也。内谓腹内,邪谓风邪之气。风中于表,则汗而发之,皮在外,故汗发泄。其气候疾利者,则按而收敛之。“实则散泻者,阳实则发散,阴实则宣泻也。阴曰柔,阳曰刚,所谓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者也。乡谓本经之气位,决谓决破其血。”请帮助识别此字。读为“导。”导引则气行条畅也。

《马莳》曰:“此举治病之法也。”请帮助识别此字。当作“掣。”病之在高者,因而越之,谓吐之使上越也。病之在下者引而竭之,谓疏之使下竭也,如湿在下,宜利小便之义。中满者泻之于内,谓蓄积有馀,腹中胀满,当从而泻之也。如《灵枢》胀论论五脏六腑皆有胀而言,无问虚实,工在疾泻。但今之医工,不敢言泻,而病人恐泻,致使中满之疾,绵延日久,经络闭塞而死噫!与其泻迟而死,孰若泻早而愈?故《灵枢》疾泻之旨深哉!其有邪者,当从而汗之,而其汗颇多,其形似渍也。盖以邪之在皮者,当汗而发之耳,即上文所谓善治者,治皮毛是也。其慓悍者,谓邪气慓悍疾利,既按摩以散之,而复有以收之,使正气不散也。其有实者,谓有形如积块之类,当散而泻之。盖上文之中满,未必有形也,而此为痞满之类,审其病之在阴在阳,以别其邪之为柔为刚。《难经十难》以五脏之邪相干为刚,以六腑之邪相干为柔。盖阳经为腑,邪始感故为柔;阴经为脏,邪入深故为刚。然阳病必行于阴,故阳病治阴,则从阴以引于阳,而阳病可去;阴病必行于阳,故阴病治阳,则从阳以引于阴,而阴病可去。凡六经血气,或血多气少,或气少血多,或气血皆少,或气血皆多,各守其乡。其血实者,宜疏决之,谓破去其血,如决水之义。其气虚者,宜掣引之,谓导引其气,使至于条畅。如此则治病之法尽矣。

张志聪曰:“人有三部,在上为阳,在下为阴。病在胸膈之上者,因其上而发越之;其在胸腹之下者,因其下而引去之;其在中者,宜从内而泻泄之。此言病之有上下阴阳,而治之有法也。渍,浸也。古者用汤液浸渍取汗,以去其邪,此言有邪之在表也。邪在皮毛,取汗而发散之。气之悍利者,宜按摩而收引。阳实者,宜散之,阴实者宜泻之。” 此言病之有表里阴阳,而治之亦有法也。阴阳者,天之道也;刚柔者,地之道也;参合天地之气者,人之道也。如感天之阳邪,则当治人之阴气,阴气盛而阳热之邪自解矣。如感天之阴邪,则当治人之阳气,阳气盛而阴寒之邪自散矣。此邪正阴阳之各有对待,而善治者之有法也。如邪在气分,则当守其阴血,而勿使邪入于阴;如邪在血分,则当守其阳气,而勿使阴邪伤阳,定其血分气分之邪,而各守其部署。盖阳邪伤气,阴邪伤血,气血内守,则邪不敢妄侵,此即上文对待之意也。《经》曰:“邪之所腠,其正必虚。” 实者邪气实,而虚者正气虚也。血实者决之使行,气虚者掣之使升,“盖阳气发原于下也。上节言各守其阴阳气血,使邪之不敢妄传,此复言邪在血分而血实者,宜行血以驱邪,邪在气分而气虚者,宜提掣阳气以助正,此又邪正对待之一法也。” 按此篇论天地人之阴阳相应,而鍼石诊治,亦皆法乎阴阳,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盖阴阳之在人。为男为女。在身为气为血。故末结其气血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