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116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一百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十六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一百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一百十六卷目录

 医部汇考九十六

  脏腑门四

  黄帝素问四时调神大论 上古天真论 生气通天论 金匮真言论 阴阳应

  象大论 灵兰秘典论 六节脏象论 五脏生成篇 诊要经终篇 平人气象论 脏气

  法时论 刺热篇 气厥论 大奇论 标本病传论 方盛衰论

  灵枢经本输篇 本神篇 经脉篇 足厥阴肝经诸穴之图 经水篇 病传篇

  淫邪发梦篇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 本脏篇

  扁鹊难经肝脏形象 肝脏斤两 肝脏形象之图

  张机金匮要略肝死脏 肝著

  华佗中藏经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从脉证之法

  王叔和脉诀肝脏歌

  孙思邈千金方肝脏病脉论 肝实热 肝虚寒 肝脏俱实 肝劳

  严用和济生方肝胆虚实论治

  刘完素六书薄厥证 疢筋证

  李杲十书肝脏苦欲补泻药味

  李梴医学入门肝脏赋

  章潢图书编肝脏说 肝部食忌 养肝法言

  彭用光体仁汇编肝脏药性 本经补泻温凉药

  李潆身经通考肝脏得病虚实横逆

  鍼灸

  导引

艺术典第一百十六卷

医部汇考九十六

[编辑]

脏腑门四

[编辑]

《黄帝素问》

[编辑]

《四气调神大论》

[编辑]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蚤起,广 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 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 寒变,奉长者少。

春阳上升,发育万物,启故从新,故曰“发陈。”天地之气,俱主生发,而万物亦以生荣。夜卧蚤起,发生气也。广,宽缓也,所以运动生阳之气也。东方风木之气,直上巅顶被发者,疏达肝木之气也。举动缓徐,以应春和之气。志者五脏之志,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以四时皆当顺其志焉,勿夺勿罚,皆所“以养生发之德,故君子启蛰不杀,方长不折”也。夫四时之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故春气以应生长之道。逆,谓逆其生发之气。肝属木,王于春,春生之气,逆则伤肝,肝伤则至夏为寒变之病,因奉长者少故也。盖木伤而不能生火,故于夏月火令之时,反变而为寒病。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少阳主春生之气,春气逆则少阳不生,致肝气郁而内变矣。

《上古天真论》

[编辑]

“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 体皆极。

肝乃臂之所生,肾气衰,故渐及于肝矣。“肝主筋,肝气衰,故筋不能运动。肾主骨,筋骨皆衰,故形体疲极也。”

《生气通天论》

[编辑]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风为阳邪,客于肤表,则淫伤于气矣。阳气伤则阴寒精自出矣。风木之邪,内通肝气,肝主藏血,肝气受邪,则伤其血矣。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酸味入肝。若过于酸。则肝多津液。而脾气乃绝其转输矣。

《金匮真言论》

[编辑]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 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 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 在筋也。”其臭臊。

天之五方气色,入通于脏,以养五脏之精。肝之精气,开窍于目,而通乎天气,是天气通乎人,而人气通乎天也。其阴精藏于本脏,春时阳气上升,故其病亦如气之震发,而为惊骇。木曰曲直,曲直作酸,故味酸。肝属木,故与地之草木同类。《易》曰:“巽为鸡”,东方木畜也。麦为五谷之长,故东方应之。木之精气,上为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以地之草木谷畜,应天之四时,上而为岁星也。春气上升,春风在上。“春病在头”者,同气相感也,与别脏之因气虚而病者不同,故曰“春气在头”,而不言病。《角本》音,其应在

考证

春木成数八,肝主筋,故病在筋。气因木变,则为臊。

《阴阳应象大论》

[编辑]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 主目。其在天为元,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 生智,元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 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 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 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风,乃东方春生之气,故云“东方生风。”风生木者,寅卯属木,春气之所生也。木生酸者,地之五行,生阴之五味也。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故酸生肝,肝之精气生筋,筋之精气生心,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故目为肝所主。夫阴阳变化之道,其在天为元,元生神,神者,阴阳不测之谓,是以在天为六气,在地为五行也。其在人为道,道者,阴阳五行不易之常理也。道生智,智者,五脏之神志魂魄,因思虑而处物,是以人之五脏生五神,化五志也。其在地为化,物生之谓化,化生万物,而五味之美,不可胜极也。苍薄青色,东方木色也。角为木音,和而长也。肝在志为怒,故发声为呼。变动,脏气,变动于经俞也。握者,拘急之象,筋之证也。目者肝之窍,酸乃木之味也。肝者将军之官,故其志在怒,用志太过,则反伤其体,故云“怒伤肝。”悲为肺志,以情胜情,故云悲胜怒。能生我者,亦所能害我,故云“风伤筋。”燥属西方之金气,四时五行之气,有相生而有相制,故云燥胜风。酸伤筋者,能养我,亦能伤我也。辛为金味,故能胜酸,金胜木也。

风气通于肝。

“风生木,木生肝”,外内之气相通也。

《灵兰秘典论》

[编辑]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气急而志怒,故为将军之官,主春生之气,潜发未萌,故谋虑出焉。

《六节脏象论》

[编辑]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其筋,以生 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动作劳甚谓之罢。肝主筋,人之运动,皆由乎筋力,故为罢极之本。肝藏魂,故为魂之居。爪者筋之馀,故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肝属木,位居东方,为发生之始,故以生血气。木旺于春,阳气始生,故为阳中之少阳,以通于春气。

《五脏生成篇》

[编辑]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多食辛,则筋急而 爪枯。

髓生肝,肝生筋,故所合在筋,爪乃筋之馀,故其荣在爪。多食辛,是金味太过而伤肝,则筋缩急而爪干枯矣。

《诊要经终论》

[编辑]

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

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而人气在肝,肝主东方,寅卯木也。

《平人气象论》

[编辑]

“《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脏真者,真脏所藏之神也。散于肝,而主藏筋膜之气,如春木微弦之脉,乃因胃气而至于手太阴,故曰“脉不得胃气。”肝不弦,肾不石,是弦、钩、毛、石之脉,亦皆胃气之所生,肝主疏泄,故曰“散。”

《脏气法时论》

[编辑]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 以缓之。

肝主春木之气,“足厥阴主乙木,少阳主甲木,二者相为表里,而主治其经气。”甲为阳木,乙为阴木,在时为春,在日主甲乙。肝主春,生怒发之气,故苦于太过之急,宜食甘以缓之。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 春,禁当风。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 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 夜半静,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病在肝,愈于夏者,子制其鬼贼,能令母实也。“夏不愈,甚于秋”者,子休而贼旺,至其所不胜而甚也。“秋不死,持于冬”者,贼气休而得母气之养,至其所生而持也,自得其位,故复起于春也。此论死生之月节也。风气通于肝,故禁而勿犯。“愈在丙丁”者,至其所生而愈也。“加于庚辛”者,金克木也。持于壬癸者,得母气之所生也。本气复旺,故起于甲乙,此论死生之期日也。“平旦乃木气生旺之时,故爽慧;下晡乃金旺之时,故病甚;夜半得母之生气,故安静。”此论间甚之时也。夫肝病者,厥阴之胜也,邪盛则正虚,故以辛之发散,以散其木郁;以辛之润,以补其肝气;以酸之泄,以泻其有馀,所谓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馀脏准此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肝色青,则其气苦急,故宜食甘以缓之。盖五味所以养正脏之气者也。

《刺热篇》

[编辑]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

五色之见,各有其部。肝属木,而位居东方,故“左颊先赤。”

《气厥论》

[编辑]

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肝主血,寒则血凝注。《经》曰:“荣气不行,乃发为痈。”肝主筋,故筋孪也。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

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肝主血,故热甚则衄。

《大奇论》

[编辑]

肝雍,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

“雍”者,谓脏气满而外壅于经络也。肝脉环阴器,抵小腹,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故两胠满而不得小便。脏气壅满,卧则神魂不安,故发惊也。

《标本病传论》

[编辑]

肝病头目眩,胁支满,三日体重身痛,五日而胀,三日 腰脊少腹痛胫酸,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病先发于肝,则头目眩,胁支满;三日而之脾,则体重身痛;五日而之胃,则胀;三日而之肾,则腰脊少腹痛,胫酸。三日不已,死。”夏早食者,寅卯之时,木气绝而不生也。冬日入者,申酉之时,金气旺而木气绝也。

《方盛衰论》

[编辑]

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 起。

《菌香》,香簟之小者,盖虽有生气而无根,梦伏树下,得春令之木气也。不敢起者,虽得时令之助,而亦不能胜也。

《灵枢经》

[编辑]

《本输篇》

[编辑]

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 井。水。溜于行间,行间,足大指间也,为荣;注于太冲,太 冲,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为腧。行于中封,中封,内 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则宛,使和则通,摇足 而得之,为经。入于曲泉,曲泉,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 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厥阴也。

所行为经者。如经行之道路。所以通往来之行使。故所行之血气厥逆。则郁滞其间而不行。如往来之血气相和。则通行于经脉中矣。

《本神篇》

[编辑]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 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

“悲哀”,肺之情也。如肝因悲哀动中,则伤肝脏所藏之魂,魂伤则狂忘不精。盖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志伤,则不能处事精详矣。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脏气伤,则腑志亦不正,而无决断矣。肝主筋,而脉络阴器,阴缩筋挛,胁骨不举,情志伤而及于形也。

《经脉篇》

[编辑]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 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 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 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 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 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是动则为腰痛,不可以俛仰,丈” 夫㿉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 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

是在厥阴之动气,则病腰痛不可以俛仰,甚则嗌干,面尘脱色诸证。盖厥阴从少阳中气之化,厥阴之气化病也。丈夫㿉疝,妇人少腹肿,厥阴之本气病也。是主肝所生之病者,胸满呕逆。盖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行气于经。肝所生病,则肝气厥逆,不能行散谷精,故胸满呕逆也。肝主疏泄,肝气虚则飧泄遗溺,实则闭癃狐疝。随经脉昼夜出入之疝也。

肝经诸穴之图

肝经诸穴之图
考证

《肝经诸穴歌 》足厥阴十三穴终,起大敦行间循太冲,中封蠡沟中都之会,膝关曲泉之宫,阴包五里阴廉乃发,羊矢章门期门可攻。

《分寸歌 》:“足大指端名大敦,行间大指缝中存,太冲本节后二寸,跟前一寸号中封,蠡沟踝上五寸是,中都踝后七寸中。膝关犊鼻下二寸,曲泉曲膝尽横纹,阴包膝上方四寸,气冲三寸下五里。阴廉冲下有二寸,羊矢冲下一寸许。气冲却是胃经穴,鼠鼷之上一寸主。鼠鼷横骨端尽处,相去中行四寸止。章门下脘旁” 九寸。肘尖尽处。侧卧取期门。又在巨关旁。四寸五分无差矣。

《经水篇》

[编辑]

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

《渑》水自东来。故应足厥阴东方之肝木。

《病传篇》

[编辑]

病先发于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三日而之肾, 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病发于肝,故头目眩而胁支满。三日之脾,则体重身痛;五日之胃,则胀;三日之肾,则腰脊小腹痛胫酸。冬日入,夏早食,木气绝于卯酉,金旺之时也。

《淫邪发梦篇》

[编辑]

肝气盛则梦怒,厥气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

“厥气”者,虚气厥逆于脏腑之间。“客”者,薄于脏腑之外也。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肝气之变幻也。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

[编辑]

肝为牡脏。其色青。其时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 是为肝之变也。

肝属木,故为“牡脏。”

《本脏篇》

[编辑]

肝小则脏安,无胁下之痛;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 苦膈中,且胁下痛。肝高则上支《贲》切《胁悗》为息贲。肝 下则逼胃胁下空,胁下空则易受邪。肝坚则脏安,难 伤;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肝端正,则和利难伤;肝偏 倾,则胁下痛也。

“肝居胁下,故小则脏安而无胁下之痛;肝居胃之左,故大则逼胃而胃脘上迫于咽也。肝在膈之下,故大则苦于膈中,且胁下痛。肝脉贯膈,上注肺,故高则上支贲切,胁悗为息贲。肝居胃旁,故下则逼胃而胁下空,空则易受于邪,盖胁乃邪正出入之枢部也。”肝坚则脏安难伤,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肝藏血,血舍魂,端正则神志和利,偏倾则胁痛也。

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广胸反骹者,肝高;合 胁兔骹者,肝下。胸胁好者,肝坚;胁骨弱者,肝脆;膺腹 好相得者,肝端正;胁骨偏举者,肝偏倾也。

骹者,胸胁交分之扁骨,内膈前连于胸之鸠尾,旁连于胁,后连于脊之十一椎。肝在膈之下,故广胸。《反骹》者,肝高合胁兔骹者,肝下,兔者,骨之藏伏也。肝脉下循于腹之章门,上循于膺之期门。在内者,从肝别贯膈,故“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胁骨偏举者,肝偏倾也。

《扁鹊难经》

[编辑]

《肝脏形象》

[编辑]

《四十一难》曰:肝独有两叶,以何应也?然:肝者,东方木 也,木者春也,万物始生,其尚幼小,意无所亲,去太阴 尚近,离太阳不远,犹有两心,故有两叶,亦应木叶也。

肝有两叶,应东方之木。木者春也。万物始生,草木甲坼,两叶之义也。其曰太阴太阳,不必指脏气及月令而言,但隆冬为阴之极,首夏为阳之盛,谓之太阴太阳,无不可也。

《肝脏斤两》

[编辑]

《四十二难》曰:“肝重二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 主脏魂。”

肝脏形象之图

肝脏形象之图

《汉张机金匮要略》

[编辑]

《肝死脏》

[编辑]

“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肝著》

[编辑]

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 花汤主之。

《华佗中藏经》

[编辑]

《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从脉证之法》

[编辑]

肝者,与胆为表里,足厥阴少阳,是其经也。旺于春,春乃万物之始生,其气嫩软,虚而宽,故其脉弦。软不可 发汗,弱不可下。弦长曰平,反此曰病。脉虚而弦,则为 太过,病在外;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实而微,则 为不足,病在内;不及则令人胸胁胀满。大凡肝实引 两胁下痛,喜怒虚则如人将捕之。其气逆,则头痛耳 “聋颊赤。其脉沈而急,浮而急亦然。主胁肢满,小便难, 头痛眼眩。其脉急甚恶言;微急气在胁下,缓甚呕逆; 微缓主脾,太急内痈吐血,大甚筋痹,小甚多饮,微小 消瘅;滑甚则㿗疝,微滑遗溺,涩甚留饮,微涩疭挛。又 肝之积气在胁,久不去,发咳逆,或为疟疾也。虚则梦 花草茸茸,实则梦山林茂盛。肝病旦慧晚甚夜静。肝 病则头痛目眩,肢满囊缩,小便不通,十日死。又身热 恶寒,四肢不举,其脉当弦长而急,反短涩,乃金克木, 十日死不治。又肝中寒,则两臂不举,舌本燥,多太息, 胸中痛,不能转侧,其脉左关上迟而涩者是也。肝中 热,则喘满多怒,目疼腹胀,不嗜食,所作不定,睡中惊 怖,眼赤视不明,其脉”左关阴实者是也。肝虚冷则胁 下坚痛。目盲臂痛。发寒如疟状。不欲食。妇人月水不 来。气急。其脉左关上沈而弱者是也。

《晋王叔和脉诀》

[编辑]

《肝脏歌》

[编辑]

肝脏应春阳,连枝胆共房。

肝属木而应春,连枝,即心脏弟兄之义也,共房肝胆同一处也。

色青,形象木,位列在东方。

“肝之色青”,木之色亦犹是也。肝脏之形,是木之干。东方属木,木所居之位,故列在东方也。

含血荣于目,牵筋爪运将。

肝藏血而为血海,故能含血。其候在目,其华在爪,其充在筋,所含之血,荣于目,牵引于筋、爪,故目能视,足能步,掌能握,指能捻,而运动也。

逆时生恚怒,顺候脉弦长。

肝属木而应春,反得秋脉浮短而涩,谓之逆时。乃金来克木,木受克则不得舒畅,故生恚怒。顺候其脉弦而长也。

泣下为之液,声呼是本乡。

肾主液,入肝为泣;肺主声,入肝为呼。泣与呼皆属于肝,故曰“本乡。”

味酸宜所纳,麻谷应随粮。

肝。其味酸。宜纳谷麦。或云。麻字疑悮。应随粮者。应肝家之粮食也。

实梦山林树,虚看细草芒。

甲刚为木,故实“梦山林树。乙柔为草,故虚看细草芒也。”

积因肥气得,杯覆胁隅旁。

《经》曰:肺病传肝,肝当传脾,脾季夏适旺,旺者不受肝邪,复欲还肺,肺不肯受,故留滞为积,名曰肥气。以季夏戊己日得之,状如覆杯,在左胁下突出,如肉肥盛之状也。

翠羽身将吉,颜同枯草殃。

肝脏色青,翠羽色青而红,枯草色青而白。红属心火,白属肺金。木生火,故曰“吉。”金克木,故曰“殃。”

四斤馀四两,七叶两分行。

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共七叶,而两行分也。

《唐孙思邈千金方》

[编辑]

《肝脏病脉论》

[编辑]

肝主魂,为郎官,随神往来,谓之魂。魂者,肝之藏也。目 者肝之官。肝气通于目,目和则能辨五色矣。左目甲, 右目乙,循环紫宫,荣华于爪,外主筋,内主血。肝重四 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有六童子,三玉女守 之。神名蓝。蓝主藏魂,号为魂脏,随节应会,故云:“肝藏 血,血舍魂”,在气为语,在液为泪。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肝气虚则梦见园花生草。得其时梦伏树下,不敢起。 肝气盛则梦怒。厥气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

“肝脉来,濯濯如倚竿,如琴瑟弦。”再至曰平,三至曰“《离 经》病,四至脱精,五至死,六至命尽”,足厥阴也。

假令肝病,西行,若食鸡肉得之,当以秋时发病以庚 辛日也,家有血腥死。女子见之,以明要为灾,不者,若 感金银物得之。

襄公问扁鹊曰:“吾欲不诊脉,察其音,观其色,知其病, 生死可得闻乎?”答曰:“乃圣道之大要,师所不传,黄帝 贵之,过于金玉。入门见病,观其色,闻其呼吸,则知往 来吉凶之相角。”音人者,主肝声也。肝声呼,其音琴,其 志怒,其经足厥阴,厥逆少阳则荣卫不通,阴阳交错, 阴气外伤,阳气内击,击则寒,寒则虚,虚则卒然喑哑 “不声,此为厉风入肝,续命汤主之。但踞坐不得低头, 面目青黑,四肢缓弱,遗失利便,甚则不可治,馀则旬 月之内,桂枝汤主之。”又“呼而哭,哭而反吟,此为金克 木,阴击阳,阴气起而阳气伏,伏则实,实则热,热则喘,

喘则逆,逆则闷,闷则恐畏,目视不明,语声切急,谬说
考证
有人,此为邪热伤肝,甚则不可治。若”唇色虽青。向眼。

不应可治。地黄煎主之。

“肝病为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乌梅 丸主之。若其人本来少于悲恚,忽尔嗔怒,出言反常, 乍宽乍急,言未竟以手向眼,如有所畏,若不即病,祸 必至矣。”此肝病声之候也。若其人虚则为寒风所伤, 若实则为热气所损。阳则泻之,阴则补之。青为肝,肝 合筋,青如翠羽者吉。肝主目,目是肝之馀。

凡人分部陷起者,必有病生。胆少阳为肝之部,而脏 气通于内外,部亦随而应之。沈浊为内,浮清为外。若 色从外走内者,病从外生部处起。若色从内出外者, 病从内生部处陷。内病前治阴后治阳;外病前治阳 后治阴。阳主外,阴主内。凡人死生休否,则脏神前变 形于外。人肝前病,目则为之无色。若肝前死,目则为 之脱精。若天中等分,墓色应之,必死不治。看应增损, 斟酌赊促,赊则不出四百日内,促则不延旬月之间, 肝病少愈而卒死。何以知之?曰:“青白色如拇指大,黡 点见颜颊上,此必卒死。”肝绝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黑 目赤,但欲伏眠,目视而不见人,汗出如水不止,一日 二日死。面黑目青者不死,青如草滋者死。吉凶之色 在于分部,顺顺而见青白,入目必病,不出其年。若年 上不应,三年之中祸必应也。

《肝实热》

[编辑]

左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厥阴经也。病苦心下坚满,常 两胁痛,息忿忿如怒状,名曰肝实热也。

《肝虚寒》

[编辑]

左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厥阴经也。病苦胁下坚,寒热 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 痛,名曰肝虚寒也。

《肝胆俱实》

[编辑]

左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厥阴与少阳经俱实也。 病苦胃胀,呕逆,食不消,名曰肝胆俱实也。

《肝劳》

[编辑]

肝劳病者,补心气以益之,心旺则感于肝矣。人逆春 气,则足少阳不生,而肝气内变,顺之则生,逆之则死。 顺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关格,病则生矣。

《宋严用和济生方》

[编辑]

《肝胆虚实论治》

[编辑]

“夫肝者,足厥阴之经,位居东方,属乎甲乙木,开窍于 目,候于左胁,其政变动,病发惊骇,藏魂养筋”者也。与 足少阳胆之经相为表里。谋虑过度,喜怒不节,疲劳 之极,扰乱其经,因其虚实,由是寒热见焉。“方其虚也, 虚则生寒,寒苦胁下坚胀,时作寒热,腹满不食,悒悒 不乐,如人将捕,眼生黑花,视物不明,口苦头痛,关节” 不利,筋脉挛缩,爪甲干枯,喜怒悲恐,不得太息。诊其 脉,沉细而滑者,皆虚寒之候也。及其实也,实则生热, 热则心下坚满,两胁下痛,痛引小腹,令人善怒,气逆 头晕,眦赤悒悒,先寒后热,颈直背强,筋急不得屈伸。 诊其脉,浮大而数者,皆实热之候也。“脉来弦而长,乃 不病之脉;脉来弦而涩,或急而益劲”,如新张弓弦,或 脉至中外急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者,此 皆肝死矣。治之之法,当分虚实冷、热而调之,以平为 期。

《金刘完素六书》

[编辑]

《薄厥证》主肝

[编辑]

阳气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脉菀于上,令人薄厥于胸 中,赤茯苓汤主之。

《疢筋证》主肝

[编辑]

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腹必急数。亦为虚。筋见以 名耳。柏子仁散主之。

《元李杲十书》

[编辑]

《肝脏苦欲补泻药味》

[编辑]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 芎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芍药虚,以生姜、陈皮之 类补之。《经》曰:“虚则补其母。”水能生木,肾乃肝之母,肾 水也。苦以补肾,熟地黄、黄檗是也。如无他证,钱氏地 黄丸主之。实则白芍药泻之,如无他证,钱氏泻青丸 主之。实则泻其子,心乃肾之子,以甘草泻心。

《明李梴医学入门》

[编辑]

《肝脏赋》

[编辑]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勇而能断,故曰“将军。”潜发未萌,故谋虑出焉。

罢极之本,魂所居也。

人身运动,皆筋力所为。肝养筋,故曰:“罢极之本。” 肝藏魂,魂者神明之辅弼,故又曰“肝为宰相。”

两分七叶色,象春木繁荣。

肝有二布叶一小叶,左三右四,共七叶,分两行,如木之多叶也。

四斤四两沉重,庚辛吸射。

肝重四斤四两。《难经》曰:“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 其义何也。肝非纯木。乙。

与庚合而吸其微阴之气,其意乐金,故令肝得水而沉也。肺非纯金,辛与丙合而就火,其意乐火,故令肺得水而浮也。肺熟而复沉,肝熟而复浮者,何也?故辛当归庚,乙当归甲也。

连膈膜。而形有软坚。

肝之系者。自膈下著右胁肋。上贯膈入肺中。与膈膜相连也。筋脉皆肝所主。

名“《血海》而归收暮夜。”

肝藏血,故名血海。血海有馀,则常想其身大,不足则常想其身狭小。昼则运行,眼受血能视,足受血能步,掌受血能握,指受血能摄。夜卧则血归于肝。如有谋虑不决,肝虚为他脏移热,则妄行于口鼻,或为便溺,乃肝不藏血也。又思色不遂,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故《经》曰:“筋痿者,生于肝。” 使内又转筋,亦肝所主也。

风动筋脉,踡缩胠满不便,痈疽。

肝之合筋也。凡外疮发于筋脉者。皆肝所主也。《经》曰。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气逆头顶眩痛,积肥杯覆胁罅。

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气逆于上则头痛眩晕,积于胁则为肥气突出,如肉肥盛之状也。

热争目赤惊狂,胁痛肢躁为疝㿗。

经络虽已受热,本脏犹未受邪,曰争。肝血热则目赤肿,虚则眼前生花。肝性静,热则狂言,多惊骇,四肢躁扰,卧不得安。肝热郁则胁痛,小腹牵茎囊痛者,多㿗疝。肝经湿热,为疝之本也。

虚则关节不利,腰连脚弱,多惧怕。

血虚则周身关节不利,甚则筋骨踡痿。血枯则腰疼脚弱,挟湿热者,膝胫痿痹。血不足则多惧,有馀则多怒。

血枯。食至闻腥。

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食至则先闻腥臊臭气,唾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泄血,病名“血枯。” 此得之年少时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痰冷。遗溺吐泻。

冷则痰气郁凝,胸满吐清水,恶食鲜菜,甚则遗溺不禁。

补以木瓜、阿胶。

木瓜阿胶川芎黄芪人参沙参薏苡仁五加皮酸枣仁芡实胡黄连草龙胆之类。

泻必青皮芍药。

青皮芍药柴胡前胡青黛橘叶犀角萎蕤款冬花吴萸青皮之类。

凉。以𪔀甲菊花。

𪔀甲、菊花、草决明、车前子、三棱、芜荑之类。

温必木香、肉桂。

木香、肉桂、半夏、肉豆蔻、陈皮、槟榔、荜拨之类。

纵怒过劳病之源,被发餐麻勿任霸。

春三月,宜夜卧早起,被发缓形,生而勿杀,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麻者,东方所用之粮也,肝病宜食麻,与粳米、牛肉、枣葵,味皆甘也。不拘何月得病,宜体春气以养之。

《章潢图书编》

[编辑]

《肝脏说》

[编辑]

肝木官也,居心下,少近左,七叶,丈夫六十,肝气衰,汁 减叶薄,故目不明也。肝者凝血之本,魂之变也。肝脉 出于大敦,发窍于目,左目甲,右目乙。泪者肝之液,肾 邪入肝则多泪。胆为肝之腑,胆与肝合,眼为胆之官, 肝气通则眼分明,肝实则眼赤。肝合于筋,其荣爪。筋 缓而不能收持者,肝先死也。故人之肝亏则筋急,人 之皮枯者,肝中热也。人之肌肉斑点,肝风也。人之色 青者,肝盛也。人之好食酸物者,肝不足也。人之发枯 者,肝伤也。人之手足多汗者,肝无疾也。肺邪入肝则 多哭。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欲散,急食苦以散之。用 咸补之,用辛泻之。禁当风,肝恶风也。

《肝部食忌》

[编辑]

正月勿食葱。二三月勿食蒜子、蓼子及百药。心勿食 诸物肝肺。宜食麻子、巨胜子、李子。禁辛味。

《养肝法言》

[编辑]

肝属木藏血,魂所居焉。人之七情,惟怒为甚,故血枯 而魂散。善养肝脏者,莫切于戒暴怒。

《彭用光体仁汇编》

[编辑]

《肝脏药性》

[编辑]

肝乃足厥阴之经。

在左手关部。其《经》起自“大敦穴。在足大指端。终于阴包穴。在膝四寸上。”

多血少气,乙木之脏,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勇而能断,故曰“将军。” 潜发未萌,故谋虑出焉。

气旺于春。

肝木春旺

“迺”罢极之本也。

人之运动者,皆筋力之所为。肝养筋,故为罢极之本也。

其味酸而其色青,其声呼而其志怒。

《洪范》曰:“曲直作酸。” 肝主色青,呼由肝出,怒由肝生。

《内藏魂》而藏血。

肝藏魂更藏血

外荣爪而荣筋。

爪与筋皆肝所荣

泪出于肝。

泪为肝液,肝热则泪出矣。

候在于胁,开窍于目。

目所以司形色,目和视物分明。

脉在左关。

“沈诊候肝。” “浮诊候胆。”

是脏也,实则脉实,两胁痛而目肿疼。

胁为肝候。目为肝窍,肝实故痛。

虚则脉虚,七叶薄而睛昏泪。

人年老而目昏者,由肝叶薄,肝汁减。

资心火以补肝虚。

子能令母实当补也

抑阳光而泻子实。

实则泻其子

故味辛补而酸泻。

味辛者补肝,酸者泻肝。

气凉,泻而温补。

凡气凉者能泻肝,气温者能补肝。

姜、橘、细辛补之宜,芎、芍、大黄泻之可。目胜离娄,君神 曲而佐磁砂。

《得效方》加味磁朱丸云:“丹砂之畏磁石,犹火之畏水,今合用之,砂法火入心,磁法水入肾,各得其养,则目自然明。” 盖目疾多因脾胃有痰饮,渍浸于肝,久则昏眩。神曲倍于二味,用以健脾胃,消痰饮,极有奇效。用神曲四两辰砂一两磁石二两,醋煆淬七次右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饮日进三服。常服益眼力。一方加夜明砂。

明开瞽瞆捣羊肝。以丸连末。

羊肝丸治肝经有热,目赤睛痛,视物昏涩。《治目方》用黄连多矣,而羊肝丸犹奇异,用黄连末一两,白羊肝二具,去膜,同于砂盆内研令极细,众手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温水送下,连作五剂,治诸般目疾,及障翳青盲等证。忌猪肉冷水。唐崔承元者,因官治一死囚,出活之。囚后数年,以病自致死。一旦崔为内障所苦,丧明逾年。后半夜叹息独坐,忽闻请帮助识别此字。除悉率之声。崔问为谁,徐曰:“是昔蒙活之囚,今故报恩至此,遂以此方告。”言讫而没。崔依此合服,不数月昏复明。又方:白羯羊肝只用子肝一片,薄切,新瓦上煿干熟地黄一两半兔丝子车前子麦门冬蕤仁决明子泽泻地肤子去壳防风黄芩白茯苓五味子枸杞子茺蔚子杏仁大者炒细辛葶苈桂心青箱子以上各一两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水下,日三服,不拘时候。张台卿尝苦目暗,京师医者令灸肝腧,遂转不见物,因得此方,服之遂明。有一男子内障,医治无效,因以馀剂遗之。一夕灯下语其家曰:“适偶有所见,如隔门缝见火者。及旦视之,眼中翳障俱裂如线。”张云:“此药灵,勿妄与人,忽之则无验。”予隘之,且欲广其传也。

气疼两胁君枳实芍药参芎。

用“枳实一两,白芍药炒黄、川芎、人参各五钱。为细末。姜枣汤调下二钱。好酒亦可。”

痰攻双臂,施术草橘半香苓。

“治臂痛。” 半夏一钱,南星、陈皮、茯苓各半钱,甘草、苍术、白术、香附子各半钱,㕮咀,姜煎服。

右胁胀痛,桂心、枳壳草姜黄。

病右胁疼痛,胀满不食,用枳壳炒,桂心去皮不见火,片子姜黄各半两,炙甘草二钱,为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服,酒亦可,不拘时候。一方㕮咀,每服五钱,姜枣煎服。

左胁刺痛:“粉草、川芎和枳实。”

病左胁刺痛不可忍者,枳实炒、川芎各半两,甘草二钱半,为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服,酒亦可,不拘时候,作㕮咀,姜枣煎服,亦所宜也。

悲怒伤肝双肋痛,芎辛枳梗,防风干葛草姜煎。

病因悲哀烦恼,伤肝气,至两肋骨疼,筋脉拘急,腰脚重滞,两股筋急,两胁牵痛,四体不能举,渐至背膂挛急,膝痛。治用:防风去芦川芎枳壳细辛桔梗炒各四两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锺半,生姜三片,煎至一锺,去渣,空心温服,渣再煎服。

风寒撼木一囊疼,茴香乌药青橘良。姜调酒饮

肝属木,风寒伤之,至囊茎抽痛,俗名“小肠气痛” ,不可忍者,用乌药杵碎,酒浸一宿,良姜、小茴香、青皮去白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疝本肝经,何药可疗,附子山栀力最高。

寒疝人心腹卒痛,及小肠膀胱气㽲刺,肝肾气攻,挛急极痛不可忍,屈伸不能,腹中冷重如石,自汗出。用山栀四两半炒过,附子一枚炮去皮脐,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酒一盏,煎七分,入盐一撮,温服即愈。

全蝎延胡功不小。

小肠疝气:用延胡索五钱,入盐炒过,又入全蝎一钱,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服。

“上燥下寒,梅膏捣圆”《归鹿》

黑丸治精血枯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暗,口干多渴,腰痛脚软,小便白浊,上燥下寒,不受峻补。用鹿茸酒蒸、当归去芦酒浸各等分,为细末,煮乌梅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米饮送下,其效如神。

头疼气厥,乌药末。细川芎。

芎乌散“治男子气厥头疼,妇人气盛头疼,及产后头疼,皆治之。” 川芎天麻乌药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腊茶清调,食前服,神效。

寒湿脚气踏椒囊。

治寒湿脚气。用川椒三斤,实于疏布囊中,置火踏上,跣足踏椒囊。盖椒性热,加以火气,寒湿自然避去。或碎槟榔、熟艾各三两,亦奇妙。

风热膝疼,“煎蘗术。”

苍术散治一切风寒湿热,令足膝痛,或膝肿骨间作热疼,及腰膝臂髀大骨疼痛,令人痿躄,一切脚气,百用百效。“苍术用米泔水浸一日夜,盐炒黄蘗去粗皮,酒浸一日夜,炙焦,锉碎。每服一两,水二锺,煎至一锺,食前服,日进二三服,立效。”

推行动若盘珠,无使刻舟求剑。

《本经补泻温凉药》

[编辑]

补: “胡黄连、阿胶、沙参、酸枣仁、薏苡仁、草龙胆、芡实、 木瓜。”

泻: “橘叶、青皮、川芎、芍药、柴胡、前胡、款冬花、吴茱萸、 青黛、犀角。”

温: 木香、肉桂。

凉: 菊花、柴胡、陈皮、草决明、车前子。

《东垣报使》引《本经》药:柴胡、川芎。行上青皮。行下

《身经通考》
臣李潆著

[编辑]

《肝脏得病虚实横逆》

[编辑]

凡肝经得病,必先察其肺肾两脏,原其起病,然后复 审肝经之虚实。然肾者肝之母,肺者木之贼。今肝得 病,若非肾水不能相生,必是肺金鬼贼相克。故须审 其来在肺,先治肺攻其鬼也;其来在肾,先补滋其源 也,方审本脏之虚实而治之。

肝虚以生姜陈皮补之。水能生木,肾乃肝母,苦以补 肾。熟地黄、黄蘗补之。如无他证,地黄丸主之。

肝实,以白芍药泻之,如无他证,泻青丸主之。心乃肝 子,以甘草泻心。

肝主风,自病则风搐拘急,急食甘以缓之,佐以酸苦, 以辛散之。“实搐力大,泻青丸。虚搐力小,地黄丸。 心乘肝实邪,壮热而搐,利惊丸。”

肺乘肝,贼邪气盛,则前伸,呵欠微搐。法当泻肺,先补 本脏肝,“地黄丸,后泻肺,泻白散。”

脾乘肝,微邪多睡,体重搐,先当定搐,泻青丸,搐止,再 见后证,则以别法治之。

肾乘肝,虚邪憎寒呵欠而搐,羌活膏。

鍼灸

[编辑]

《素问》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 䀮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 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病者,邪气实也。肝脉布胁肋,抵少腹,故两胁下痛引少腹。肝为将军之官而志怒,肝气郁而不舒使然。虚者精气夺也,肝藏血而开窍于目,肝虚故䀮䀮无所见。少阳经脉入耳中,故无所闻。肝与胆为表里,胆病者,心下𣽃𣽃,如人将捕之,故取二经以通其气。厥阴与督脉会于巅,肝气逆,故头痛,少阳气逆,故耳不聪而颊肿也。取血者,谓取其经之多血者而去之。盖足少阳与厥阴为表里,少阳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脏腑经气相通。宜从厥阴之多血者而泻之。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 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 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 头也

先,谓先有此内因之热,而先见是证也。肝主疏泄,故小便赤黄。肝脉环阴器,抵少腹而上,故腹痛也。肝藏魂,魂伤故多卧。木火主气,故身热也。“热争”者,寒与热争也。此言外淫之邪,内干五脏,与内因之热交争而为重病也。魂伤则狂言。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肝脉布胁肋,故胁满痛。风木之热甚,故淫于四末也。人卧“则血归于肝,肝气伤而不能纳血,故不得卧也。病在肝,加于庚辛,庚辛不死,起于《甲乙》。大汗者,正胜邪而外出也。气逆者,热淫而反内逆也。”《黄帝》曰:“外因之病,难易之治奈何?”伯高答曰:“形先病而未入脏者,刺之半其日;脏先病而形乃应者,刺之倍其日。此外内难易之治也。夫形先病而未入脏者,谓”外因之邪,未入内而与脏热交争也。“脏先病而形乃应”者,谓五脏之热,出于形身,而与外热相应也。盖邪并而逆于内者难治,内热外出,而合于形身之间,刺之易愈也。员员,周转也。此言肝脏之执发于外而与形热相应,热甚而上逆于头,故头痛而员转也。盖三阳之脉上循于头,肝热与少阳交争,因脉引而上冲于头也。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 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 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肝脉循于两胁,故邪在肝则胁中痛,两阴交尽,是为厥阴,病则不能生阳,故为寒中。盖邪在肝,胁中痛,乃病经脏之有形,寒中,病厥阴之气也。“行善掣节”者,行则掣节而痛,此恶血留于脉内,脉度循于骨节也。时脚肿者,厥阴之经气下逆也,当取足厥阴肝经之行间,以引胁下之痛,补足阳明之三里,以温胃中寒,取血脉以散在内之恶血。耳间青脉。乃少阳之络。循于耳之前后。入耳中。盖亦从腑阳以去其掣节。

《千金方》曰:“左手关上阴绝者,无肝脉也,苦癃,遗溺难 言,胁下有邪气,善吐,刺足少阳治阳。”

左手关上阴实者,肝实也。苦肉中痛,动善转筋,吐,刺 足厥阴治阴。

导引

[编辑]

《千金方》曰:“若患肝病,即呵出。其法:夜半后八十一,鸡 鸣七十二,平旦六十二,日出五十四,辰时四十五,巳 时三十六。欲作此法,先左右导引三百四十遍。病有 四种:一冷痹,二气疾,三邪风,四热毒。若有患者,安心 调气,此法无有不瘥也。”

肝病用呵肝脏病者,忧愁不乐,悲思喜,头眼疼痛。相 法:肝色青,梦见人著青衣,捉青刀杖,或狮子虎豹来 恐怖人。疗法用呵气出。又云:“肝病者,用大呵三十遍, 细呵三十遍,皆须左右导引三百六十遍,然后乃为 之。”

《养性书》曰:“修养法:常以正月二月三月朔旦,东面平 坐,叩齿三通,吸震宫青气入口,九吞之,闭气九十息。” 吐纳法:“肝病用嘘法,须正身端坐,先调气和匀,以鼻 微长引气,然后细细嘘之,令耳不闻,大略以三十六 遍为则,去肝家虚热,亦除四肢壮气,与夫眼赤一切 热疾。嘘后仍向东三吸之,咽津叩齿而止。”

导引法:“正坐,以手两相重按胁䏶下,徐缓身左右各 三五度。又可正坐,两拽相叉,翻覆向胸三五度,能去 肝家积聚风邪毒气。为之毕,良久,闭目,三咽三叩齿 而止。”

《保生秘要》曰:“肝气滞涩,古云:医道通仙,道苐要清明 气血”二字之理。气为先天之用,属于阳,无形而有影; 血为后天之体,属于阴,有形而成质。气旺则血荣而 调润,气绝则血枯而灭形。故气虚血弱,滞涩而成病。 涩于肝则肝气不顺,或搠胁而疼,或成疸证,或传目 疾,或成风患,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也。春月木旺,宜常 “嘘吸,为补泻之法,和其肝气。勿食诸肝,以免死气入 肝,伤其魂也。宜烧苍术香,清晨饮屠苏酒、马齿苋,以 祛一年不正之气。大抵春阳初升,景物融和,当眺览 园林,寻春郊外,以畅春生之气。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