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202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二百二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二百二卷目录
医部汇考一百八十二
胸腹门三
李梴医学入门〈痞满 心痛 腹痛 论脐〉
王肯堂证治准绳〈痞满 胸痹 胸痛 腹痛 肠鸣 膻中疽 脾发疽
脐痈 小腹疽〉
吴崐医方考〈痞 腹痛〉
喻昌医门法律〈比类金匮胸腹寒痛十七则〉
张介宾景岳全书〈胸痞 结胸 胸腹满 腹满痛 心腹痛 论痛脉
论痛治〉
艺术典第二百二卷
医部汇考一百八十二
[编辑]胸腹门三
[编辑]《明李梴医学入门》
[编辑]痞满
[编辑]痞与《否》卦义同,精神气血出入流行之纹理闭密,而 为心下痞塞,按之不痛,非若胀满外有胀急之形。大 要大便易而利者为虚,大便难而闭者为实。
外感邪气,自肌表传至胸膈,为半表半里,证宜和解。 “或已经下,胸满而痛者,为结胸。不痛者,为痞满,同《伤 寒》治法。”
杂病食积,下之太过,或误下,则脾胃之阴顿亡,以致 胸中至高之气,乘虚下陷心肺分野,其所蓄之邪,又 且不散,宜理脾胃,兼以血药调之。若用气药导利,则 气愈降而痞愈甚,久则变为中满鼓胀。盖痞皆自血 中来,但“伤寒从外之内,宜以苦泄;杂病从内之外,宜 以辛散。”人徒知气之不运,而概用枳梗、槟榔,而不知 养阴调血,惜哉!古方食壅胸中窒塞者,二陈汤探吐。 伤饮食胸痞者,枳术丸。食后感寒,以致饮食不化者, 二陈汤加山樝、麦芽、神麹。虚寒不散,或宽或急,常喜 热物者,理中汤加枳实。稍久郁成湿热者,《平补》枳术 丸。
膈间痰火,因厚味郁成。痰滞者,小陷胸汤,或枳梗二 陈汤、导痰汤。火盛者,二陈汤加芩、连、瓜蒌,或黄芩利 膈丸,用白术、陈皮煎汤下,或古萸连丸,以泻肝补脾, 清湿热、开痞结。久病者,黄连消痞丸,如痰火湿热太 甚者,方敢用三黄泻心汤,加减量下之。虚者,只宜分 消上下,与湿同治。七情气郁成痞,不思饮食,食之不 散者,“木香化滞汤”,或“顺气导痰汤。”
有禀受中虚,痞滞不运,如饥如微刺者,六君子汤加 香附、砂仁。有内伤劳役,浊气犯上,清气下陷,虚痞者, 补中益气汤加黄连、枳实、芍药。便闭加大黄。呕加黄 连、生姜、陈皮。冬月加黄连、丁香。食已心下痞者,平补 枳术丸。停饮中寒者,枳实理中丸。瘀血结成窠囊而 心下痞者,用桃仁、红花、香附、大黄等分为末,酒调服 利之。或犀角地黄汤。血虚挟火。遇劳则发。心下不快 者。四物二陈汤。加桔梗、䒷蒌降之。气血俱虚者。枳实 消痞丸。
王道消补,不轻吐下,故古方以芩、连、枳实苦泄,厚朴、 生姜、半夏辛散,参、术甘苦温补,茯苓、泽泻淡渗,随病 所在调之,通用二陈汤为主。肥人多湿痰,加苍术、砂 仁、滑石,倍茯苓、半夏;瘦人多热郁中焦,加枳实、黄连、 干葛、升麻;禀受素实,面苍骨露者,加枳壳、黄连、青皮、 厚朴;素虚者,加白术、山樝、麦芽、陈皮。误下阴虚者,去 茯苓、半夏,加参术、升麻、柴胡、枳实,以升胃气,更合四 物汤以济阴血。饮食积痞,加枳壳、砂仁、姜汁炒黄连; 食后感寒,加藿香、草豆蔻、吴萸、砂仁。气痞痰痞,加木 香、枳壳、南星,中虚加参、术、香附、砂仁;瘀血合四物汤, 加桃仁、红花。
心痛
[编辑]真心痛,因内外邪犯心君,一日即死。厥心痛,因内外 邪犯心之胞络,或他脏邪犯心之支脉。谓之厥者,诸 痛皆少阴厥阴气逆上冲,又痛极则发厥也。新者身 既受寒,口又伤冷,郁遏元阳,宜草豆蔻丸、鸡舌香散 温散之,或神保丸温利之。稍久寒郁为热,或因七情 者,始终是火。此古方多以苦寒泻火为主,辛热行气 为向导也。
痛甚,发厥有二:因寒厥,外因风寒客背之血脉,背俞 与心引痛,暴发手足厥逆,冷汗甲青,似伤寒阴厥,古 姜附汤、三味延胡散。热痛内因酒食积热,痰郁发厥, 手足虽冷而身热,甚则烦躁吐逆,额汗,古元金散、三 味川楝散、莎芎散,甚者大承气汤下之,后服枳术丸。 九种者,悸痛、虫痛、来去痛、疰痛、饮痛、食痛、风痛、冷痛热痛。夫“悸痛内因七情,轻则怔忡惊悸,似痛非痛,妙 香散、四七汤、小草丸,热者连附六一汤”;重则两目赤 黄,若手足青至节,即真痛,不治。虫痛:湿热生蛀攻心, 痛发难当,痛定能食,饥则呕沫,灵槟散、乌梅丸、化虫 丸选用。
《来去痛》,肺郁痰火,劳心则发热者,栀姜饮、蜡矾丸;痰 积,白螺壳丸;痰火,坠痰丸。疰痛,卒感恶忤尸疰,素虚 者,肾经阴气上攻,神昏卒倒,苏合香丸。痛引背,伛偻 者,沈香降气汤,或五苓散倍桂,韭汁为丸,小茴煎汤 下,素实者,肾火上攻,小承气汤;劳瘵尸疰者,紫河车 丹。
胃脘脾痛,乃内伤饮食,腹胀便闭,呕吐频频,胃脘当 心而痛,脾脏连心而痛。《局方》云:“即心痛。”盖厥痛亦少, 脾胃痛多。但七情四气归脾,虫痛攻脾入胃,痰瘀脾 胃所主。但心痛因伤思虑,脾胃痛因伤饮食,胃痛善 噎,两胁咽膈不利,脾痛舌强喜呕,腹胀,二便不通。古 方实痛以黄连治心,山栀治胃;虚痛以参、归、小草治 心,丁、砂、豆蔻治胃,亦未尝混。大概伤水饮聚涎,心痛 如刺者,温胆汤加白术。伤食生冷,遇热食暂散者,香 苏散加生姜、菖蒲、半夏、枳壳,或人参养胃汤加肉桂、 吴萸,或木香化滞汤、感应丸。凡心痛数日,不食无妨, 痛止恣食即发。胃火,栀姜饮。胃寒,乌药沉香汤。上热 下寒者,古栀附汤。脾痛,海石散、古二“胡散。风冷,抽刀 散、蟠葱散、烧脾散、二炒香良散。湿者,小胃汤,或五膈 宽中散。腹胀,厚朴温中汤。连胁痛,复元通气散。痰滞 便闭,顺气导痰汤。气聚便闭,三和散、四磨汤。小便闭, 通灵散。”又有心脾俱痛者,手拈散。 外感风冷热,皆能作痛,痛则连胁腰背。风因肝邪乘 心,痛则两胁引小腹阴股,桂枝汤加附子,便闭入蜜 一匙同煎。或分心气饮,加厚朴、枳壳、萝葡子、木香,或 阿魏撞气丸。冷因形寒,饮冷卧凉,肾气乘心,痛则心 悬,若饥,腰痛,下重泄痢,五积散。便闭加大黄。或肺寒 乘心痛则短气,季肋空痛者,流气饮子、盐煎散。或脾 寒乘心痛则腹胀便难者,藿香正气散。挟湿者,除湿 汤。热因心包络暑毒乘心,痛彻背俞,掌热,黄连香薷 散加蓼草,或“单黄连丸。”凡诸经心痛引背,多属风冷。 诸腑心痛,难以俯仰,呕泻,多属热。
虚痛按之暂止,素虚多劳,或误服攻耗心气药多者, 酸枣仁汤、归脾汤。心无血辅者,四物汤去地黄加干 姜。心气不足者,六君子汤加肉桂。气血俱虚者,古归 术散。挟痰火食积者,二六丸。
实痛,素有瘀热顽痰,或因恼怒而发者,栀茰丸、木香 槟榔煎汤下,或香棱丸。大实痛,因怒后饮食卒痛,注 闷,心胸高起,手不可按,便闭者,大陷胸汤或煮黄丸 下之,后服古稿苍汤,以去馀邪。瘀血痛饮汤水,咽下 作𩚬,乃素食热物,血死胃脘,桃仁承气汤。轻者四物 汤加桃仁、红花,或延胡索丸、失笑散。妇人瘀血入心 脾痛甚者,五积散加三棱、莪术。经行未尽,血冲心痛, 加桃仁、红花。经行已住作痛者,七气汤加当归。产后 痛者,桂心汤、木槟汤。
凡痛皆痰粘胃,通用二陈汤。风寒初起,无汗加麻黄, 有汗加桂枝;里寒加草豆蔻,湿加苍术、川芎,热加山 栀、锅煤、童便,或少加炒干姜反佐之。冷加丁香、良姜; 气虚加参、术,血虚加当归;虚寒厥逆加姜附,肝火加 青黛、青皮、黄连;痰饮加白螺壳、滑石、南星,食积加砂 仁、香附,瘀血加韭汁、桔梗,虫痛加苦楝根、头木香、槟 榔。蛔痛加胡椒,略用螌蝥炒过。痛不可忍,加细茶、乳 香或石碱。凡痛攻走腰背,发厥呕吐,诸药不效者,加 苍术、川芎、山栀,探吐积痰,椀许乃愈。寒者,九痛丸、郤 痛散。热者,散痛丸、通灵散。有积,神保丸;素虚,单干漆 丸。通用手拈散、如意丹、神圣代针散。
腹痛
[编辑]大腹痛,多食积外邪。脐腹痛,多积热痰火。小腹痛,多 瘀血,及痰与溺涩。脐下卒大痛,人中黑者,中恶客忤, 不治。阴证满腹牵痛,自利或呕,喜按,少食绵绵不减, 宜温之。阳证腹中觉热,甚则大便闭涩,胀满怕按,时 痛时止,宜下之。
旧以虚痛喜按,实痛怕按,但寒热邪有浅深,不可太 泥。寒,谓寒气入经,客于卫分,则血涩急痛,按之热则 止。寒气客于荣分,则气郁满,痛甚怕按。寒气客肠胃 募原血络,急引皮痛,按之则气血散而痛止。寒气客 侠脊背俞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也。寒气客关元,则 气逆喘。寒气客厥阴脉络,则胁肋与小腹或阴股引 痛。寒气客小肠募原之间,则血气凝聚成积。寒气客 小肠,不聚则腹痛而泄。寒气客胃,则腹痛而呕。寒气 客五脏,则痛死复生。寻常外感冒寒证,卒痛吐酸下 利,喜热物熨者,五积散加吴茱萸、木瓜煨葱,或藿香 正气散加木香少许。风证桂枝汤加芍药,或胃风汤 加木香。暑证香薷散加生姜、陈壁土、红蓼、木瓜,或五 苓散。湿证除湿汤,或香苏散加苍术、枳壳。积热时痛 时止,痛处亦热,手不可近,便闭喜冷,宜四顺清凉饮大承气汤、三黄丸、老人麻子仁丸。
食积郁结,肠胃作痛,得大便后则减者,宜平胃散加 消导药,或保和丸、枳术丸、红丸子调之,或木香槟榔 丸、大黄备急丸、神保丸、如意丸下之。又有食填胸满, 心胃作痛者,宜大吐之。
湿痰阻滞气道,必小便不利,或二便俱不利,宜芎术 散。如清痰留滞胸腹作声者,控涎丹、小胃丹。
痰火病痛,乃火欲升,水欲降,相击肠鸣者,二陈汤加 芩、连、山栀。如怒火攻冲,痛无定处定时者,更加香附、 芍药、青皮。又有粪结肠鸣作痛,不大便者,大黄备急 丸之类通之。如脏寒冷结肠鸣者,宜分三阴,以温药 治之。
虫痛肚大青筋,往来绞痛,痛定能食,发作有时,不比 诸痛,停聚不散,乌梅丸、化虫丸。
七情痛,心胸痞闷,或攻注胁背。虚者七气汤、木香匀 气散、木香化滞汤,实者三和散,分心气饮。
中虚脾弱,隐隐冷痛,全不思食者,人参养胃汤加肉 桂、吴萸、木香。素气虚挟痰者,六君子汤加苍术。 瘀血痛有常处,或忧思逆郁,跌扑伤瘀,或妇人经来 产后,恶瘀不尽而凝,四物汤去地黄加桃仁、大黄、红 花。又血虚郁火,燥结阻气不运而痛者,四物汤倍芍 药加炒干姜。凡痛多属血涩,通用芍药甘草汤为主。 恶寒而痛属脾肾,加肉桂;恶热而痛属脾胃,加黄芩; 脉缓伤水,加桂枝;脉涩伤血,加当归;脉迟伤寒,加干 姜;脐下痛,加熟地。惟气分诸痛,不宜芍药;酸收,宜木 香、槟榔、青皮、陈皮、香附辛散之。劫痛宜手拈散。 凡痛虚宜辛温消散,烧脾散、蟠葱散、丁香脾积丸。果 系沈寒痼冷,小腹下痛者,酒煮当归丸。《经》曰:“结者散 之是也。实宜辛寒推荡,《经》曰:‘通因通用,痛随利减’”是 也。方与积热痛同
“腹属坤,久病宜和脾胃。如脉弦急,木克土也,小建中 汤加当归,取芍药味酸,于土中泻木为君;如脉沈细, 水侮土也,理中汤取干姜辛热,于土中泻水为君;如 脉缓,腹痛自利,米谷不化者,平胃散加肉桂、吴茰,取 苍术苦辛,泻湿土为君;胃气下陷者,加升麻、柴胡、苍 术以升之。有积者,加山樝、麦芽、枳实、黄连、木香以消” 之。上热下寒,升降失常,腹痛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疝痛引睾丸,痢痛拘急。积聚痛,有形可按。肠痈痛,脐 生疮,小便如淋,脉芤沙证痛甚,呕吐脉沈。
腹中自觉窄狭,神昏性躁,乃湿痰浊气攻于心脾,以 致升降失常。肥人多湿痰,宜二陈汤加苍术燥湿,香 附行气。瘦人多火,宜二陈汤加黄连清热,苍术流湿。 心神不敛者,俱加远志、麦门冬、酸枣仁。血气虚者,六 君子汤加芎归,养血流湿,自然平复。
《论脐》
[编辑]“夫人之脐也。受生之初,父精母血相受,凝结胞胎混 沌,从太极未分之时,一气分得二穴,穴中始产四穴, 外通二肾,内长赤白二脉。四穴之中,分为表里,在母 腹中,母呼儿呼,母吸儿吸,是一身脐蒂如花,果在枝 而通蒂也。”一月一周,真气渐足。既产,胎衣未脱,脐蒂 且缓断。倘脐门未闭,感风伤寒,即损婴儿真气。遂以 “艾火熏蒸数次,则真气无患矣。《三七》,脐门自闭,惟觉 口深”,于是阳盛年长,汨于五味,溺于五音,探于五气, 外耗精神,内伤生冷,而真气不得条畅,故用“长生延 寿丹”,蒸脐固蒂,如水灌土培,草木根本自壮茂也。人 常依法熏蒸,则荣卫调和,安魂定魄,寒暑不侵,身体 可健,其中有神妙也。夫肺为五脏之华盖,声音所从 生者,皮毛赖之而滋润,肾水由之而生养。腠理不密, 外感内伤乘之令人咳嗽。外感发散,内伤滋润,又有 郁结,则当解之。或伤辛燥之药,或未发散,而遂使郁 遏之剂,则气不散而滞于肺中,多生粘痰,而作喘急 咳嗽,或伤房劳饮食,致使吐血,乍寒乍热,耳目昏昏, 身体倦怠拘急,胸满烦闷。饮食少思。精神怯弱等疾 作矣。医者可急用保真丸、化痰丸等剂疗之。倘用之 无效。必须长生延寿丹依法熏脐。
《王肯堂证治准绳》
[编辑]《痞论》
[编辑]或问“痞属何脏,邪属何气?”曰:“尝考之《内经》,有阳明之 复,心痛痞满者,注以清甚于内,热郁于外;太阳之复, 心胃生寒,心痛痞闷者,注以心气内燔,备化之纪,痞 病卑监之纪,留满痞塞,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注皆 以阴胜阳也。由是观之,则是受病之脏者,心与脾也; 因而怫郁壅塞不通为痞者,火与湿也。其论致病所” 由之邪,则不可一言而尽。天气之六淫,外感人气之 五邪,相乘阴阳之偏负,饮食七情之过节,皆足以乱 其火土之气。盖心阳火也,主血;脾阴土也,主湿。凡伤 其阳,则火怫郁而血凝;伤其阴,则土壅塞而湿聚。二 脏之病,相去不离方寸间。至于阴阳之分,施治之法, 便不同也。何则?《金匮要略》水病篇谓心下坚大如盘, 边如旋杯,水饮所作者。二条同是语也。但一条之上, 有“气分”二字,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莘汤,治为水寒之邪闭结,气海之阳不布,荣卫不行。一条用 枳术汤,为中焦水停土壅故也。又《胸痹篇》云,胸痹,心 下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 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一证列二方,原其意,盖是留 气结在胸为重者,便须补中。又心中痞,诸逆心悬痛, 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伤寒论》中有谓病人手足厥 冷,脉乍紧,邪结在胸中者,当吐之。脉浮大,心下反鞕, 有热属脏者下之。兹二者为不汗下而痞满,从其邪 有高下,故吐下之不同。若经汗下而心下痞,则以诸 泻心汤。大抵痞与结胸,同是满鞕,但结胸则涌治,岂 非仲景治痞,亦在心脾二脏,从火土之阴阳者欤?各 适其宜而治。高者越之,下者竭之,上气不足,推而扬 之;下气不足,温而行之;高者抑之,下者举之,郁者开 之,结者解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实则泻,随 机应变以为治。
东垣云:“夫痞者,心下满而不痛”是也。太阴者湿也,主 壅塞,乃土来心下为痞满也。伤寒下太早亦为痞,乃 为寒伤其荣。荣者,血也。心主血,邪入于本,故为心下 痞闷。仲景立泻心汤数方,皆用黄连以泻心下之土 邪,其效如响应桴。故《活人书》云:“审知是痞,先用桔梗 枳壳汤”,非以此专治痞也。盖因先错下,必成痞证,是 邪气将陷,而欲过胸中,故先用截散其邪气,使不至 于痞。“先”之一字,早用之义也。若已成痞而用之,则失 之晚矣。不惟不能消痞,而反损胸中之正气,则当以 仲景痞药治之。《经》云:“察其邪气所在而调治之。”正谓 此也。非止伤寒如此。至于酒积杂病,下之太过,亦作 痞伤。盖下多亡阴,亡阴者,谓脾胃水谷之阴亡也。故 胸中之气,因虚下陷于心之分野,则致心下痞,宜升 胃气,以血药兼之。若全用气药导之,则其痞益甚,甚 而复下之,气愈下降,必变为中满膨胀,皆非其治也。 又有虚实之殊,如实痞大便闭者,厚朴枳实汤主之; 虚痞大便利者,白芍陈皮汤主之。如饮食所伤痞闷 者,当消导之,去其胸中窒塞,上逆兀兀欲吐者,则吐 之,所谓在上者,因而越之也。
《海藏》云:“治痞独益中州脾土,以血药治之,其法无以 加矣。”
伤寒痞者,从血中来;杂病痞者,亦从血中来。虽俱为 血证,然伤寒之证,从外至内,从有形至无形。故无形 气证,以苦泄之;有形血证,以辛甘散之。中满者,勿食 甘,不满者,复当食也。中满者,腹胀也。如自觉满而外 无腹胀之形,即非中满,乃不满也。不满者病也,当以 甘治之可也。
总宜用黄芪补中汤为主。加柴胡升麻。缘天地不交 为痞。今以猪苓泽泻从九天之上而降。柴胡、升麻从 九地之下而升。则可以转否而为泰矣。
无形气证,以苦泄之,枳实、黄连之类,大消痞丸,“黄连 消痞丸、失笑丸。”
有形血证,以辛甘散之,枳实理中丸、人参汤、半夏泻 心汤之类。伤寒五六日,不论已下未下,心下痞满,泻 心汤、小柴胡汤加枳桔主之。
少阳面赤不利,心下痞,泻心汤加减。《易老》单用泻心 汤,用钱氏法而随证加减。烦者加山栀;躁加香豉;呕 加半夏,满加枳实、厚朴;腹痛加芍药;脉迟加附子;下 焦寒加干姜;大便硬加大黄。如用姜附,先煎令熟,使 热不僭,后加黄连同用。痞而头目不清者,以上清散 主之。胸中不利者,宜利其表。
饮食伤脾痞闷,轻者大消痞丸、枳术丸、回金丸之类, 甚者微下之。吐之。下之者,槟榔丸、煮黄丸;吐之者,二 陈汤及瓜蒂散探吐之。若酒积杂病,下之太过,亦作 痞满,宜升提胃气,以血药兼之。
伤于湿者,四肢必困重,小便短少,宜平胃和五苓以 渗之。
郁者,“越鞠丸。”
热则烦渴溺赤。以苦寒泄之。大消痞丸。煎汤用黄连 及葛根、升麻发之。便结即利之。
寒则中清,以辛甘散之,枳实理中丸,挝脾汤加丁香, 或“丁沈透膈汤。”
因七气所伤。结滞成疾。痞塞满闷。宜四七汤。或导痰 汤。加木香半钱。或下来复丹。
脾胃弱而转运不调为痞,宜四君子汤。若伤于劳倦 者,宜补中益气汤。其大病后元气未复而痞者亦宜 之。
脉之右关多弦,弦而迟者,必心下坚,此肝木克脾土, 郁结涎闭于脏腑,气不舒则痞,木香顺气汤。
胸痹
[编辑]心下满而不痛为痞。心下满而痛,为胸痹。
胸痛〈心痛条有膈痛痞条有胸痹宜与此条参看〉
[编辑]经云:“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又云:“仲夏善病 胸胁。”此则胸连胁痛,属心。若肝虚则胸痛引背胁,肝 实则胸痛不得转侧,喜太息,肝著则常欲蹈压其胸。 经云:春脉如弦,其气不实而微,此谓不及,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胀满。此肝虚而其脉证见于春如此 也,宜补肝汤。《金匮》云: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 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出汗也。肝著,其人 常欲踏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素问》曰:阳明所谓胸痛短气者,水气在脏腑也。水者 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轻者五苓散,重者 用张子和法取之。《脉经》云:寸口脉沈,胸中引胁痛,胸 中有水气,宜泽漆汤及刺巨阙泻之。
腹痛
[编辑]或问“腹痛何由而生?”曰:邪正相搏,是以作痛。夫经脉 者,乃天真流行,出入脏腑之道路也。所以水谷之精 悍为荣卫,行于脉之内外,而统大其用。是故行六气, 运五行,调和五脏,洒陈六腑,法四时升降浮沈之气, 以生长化收藏其正经之别。脉络在内者,分守脏腑 部位,各司其属,与之出纳气血,凡是荣卫之妙用者, 皆天真也。故《经》曰:“血气人之神,不可不谨养。”养之则 邪弗能伤矣。失之则荣气散解,而诸邪皆得从其脏 腑所虚之舍而入客焉。入客则气停液聚,为积为痰, 血凝不行,或瘀或蓄,脉络皆满,邪正相搏,真气迫促, 故作痛也。脾胃内舍心肺,心肺内舍胸膺两胁,肝内 舍胠胁小腹,肾内舍小腹腰脊,大小肠冲任皆在小 腹,此脏腑所通之部位也。曰:《举痛论》叙腹痛一十四 条,属热者止一条,馀皆属寒,后方论因尽作风冷客 之攻击而作痛,今子乃云诸邪,何哉?曰:《方论》不会通 诸篇之旨,因不解篇末,复谓百病皆生于气,列九气 之状,其间虽不言痛,必亦为或有作痛者故也。不然, 何乃出于诸痛篇之末耶?试以《灵枢·百病始生篇》观 之,其旨则显然矣。所论邪有三部,风雨伤于上,清湿 伤于下。伤于上者,病从外入内,从上下也。次第传入, 舍于输之时,六经不通,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 脉,或著伏冲之脉,或著肠胃之膜原,皆得成积。而痛 伤于下者,病起于足,故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 积。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 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䐜胀,肠外之汁 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伤于脏者,病起于阴,故卒 然多饮食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 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 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肠外,肠外有寒汁 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 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愁,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 通,温气不行,凝结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 而积皆成矣。自今观之,此篇所谓成积作痛,未至于 症瘕结块之积,乃汁沫聚而不散之积也,与《举痛论》 所谓“血气稽留不得行而成积”同也。岂七情叙于篇 末者之异于作痛者乎?然推原二篇之意,《百病始生 篇》在乎三部之邪,会而为痛,故相连而为言;《举痛论》 在乎其邪各自为病,所以独引寒淫一气者,亦为寒 邪之能闭塞阳气最甚故也。用是为例,其他则可自 此而推之矣。至于七情之气逆,即伤其荣卫而不行, 荣卫不行,则液聚血凝,及饮食用力过度者亦然,皆 不待与寒相会,始成积作痛也。且如诸篇有言胃气 实而血虚,其脉耎散者,当病食痹,谓食则痛也。有言 岁土太过,湿淫所胜,大腹小腹痛者。有言冲脉之病, 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膏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 痛。有言脾传之肾,少腹冤热而痛;有言肝热病者腹 痛身热,有言肾虚者亦大腹小腹痛;有言厥阴之厥, 小腹肿胀,太阴厥逆,心痛引背;有言六气司上下之 胜、之复等邪,各随其所入之部分而痛,岂非诸邪各 有自经入而作痛,初无与寒相关者耶?《难经》云:“脐上 牢若痛,心内证也;脐下牢若痛,肾内证也;脐右牢若 痛,肺内证也;脐左牢若痛,肝内证也。”方论之未备者, 不独此而已。至若厥心痛,五邪相乘者,亦不能推及 四脏,与之无异,岂五五二十五阳之相移,独心而已 哉!更于五脏之疝,不干涉于睾丸,止在腹中痛者,犹 未明也。止知诸脉急者为疝,未知脉滑微有热者,亦 病疝也。目河间尝解急脉之意,急脉固是寒之象,然 寒脉当短小而迟,非急数而洪也。由紧脉主痛,急而 为痛甚,所以痛而脉有紧急者,脉为心之所养也。凡 六气为病,则心神不宁,而紧急不得舒缓,故脉亦从 之而见也。欲知何气之为病者,适其紧急相乘之脉 而可知也。如紧急洪数,则为热痛之类也。此论可谓 善推脉理病情者也。曰:诸邪之作,痛则闻命矣,然其 邪之博也,奈何以治,将亦有所守要约之方乎?曰:自 博而求约,何患约之无其道。不自博而从事于约,约 必失其道。失其道,宁无实实虚虚,诛伐无过之患乎。 然其道要在于审经脉气血之虚实,辨六淫五邪之 有无,兼气于是择《至真要》诸治法中,并五郁者之所 当施,而后选其经,分祛邪补正适所宜之药。配君臣 佐使以为方。夫如是而约之。则犹约囊也。无不切中 其病矣。
===肠鸣===《内经》肠鸣有五:一曰脾虚。经云:脾虚则腹满肠鸣,飧 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是也。
二曰中气不足。《经》云:“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补足外 踝下留之五分,申脉穴也。
三曰邪在大肠。《经》云:“肠中雷鸣,气上冲胸,邪在大肠, 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是也。”
四曰土郁。《经》云:“土郁之发,肠鸣而为数后”是也。 五曰热胜。《经》云:“少阴在泉,热淫所胜,病腹中肠鸣,气 上冲胸,治以咸寒”是也。
膻中疽
[编辑]或问:“心窝上两乳间生疽何如?”曰:“此膻中发疽也。盖 膻中为气之海,气所居焉,能分布阴阳,若脏腑阴阳 不和,七情不平,则发此证,宜活命饮加紫苏、薄荷叶 汗之,夺命丹、胜金丹、紫金丹选用,稍迟则溃烂,恶证 多者,难治。”
脾发疽
[编辑]或问“心窝下旁生疽何如?”曰:“此名脾发疽,毒由多食 煎煿,醉饱入房,以致毒聚脾经而作。活命饮加桔梗、 升麻、紫金丹、胜金丹汗之。壮实者八阵散下之,老弱 者十全大补汤。稍迟则溃伤脾膜,脓如蟹沫者死。服 药而呕,饮食不进者死。”
或问:“人病胸前肋上坚硬如石,寒热大作,饮食不进, 遍身疼痛,烦躁不宁,胸膈䐜胀何如?”曰:“凡在胸及胸 之侧,或是肩前,下延及胁,形长如蛤,皆为马刀疮,属 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络,郁火怒 气积痰所致。宜灸宜汗,攻补兼施则消。宜服胜金丹、 乌金散。壮实者,一粒金丹下之,活命饮加柴胡,过时” 则溃烂彻骨。久而不敛者死。未溃而谵语神昏。泄利 呕吐者。不治。
脐痈
[编辑]或问:“当脐生痈何如?”曰:“此即脐痈也。由心经积热,流 于大小肠二经所致。宜何首乌散、活命饮加升麻,及 紫金丹、三生散选用。壮实者,一粒金丹下之。”
按:脐为神阙穴。禁针之所。早消散之。免使见脓为上。
小腹疽
[编辑]《鬼遗》云:“冲疽发小腹,疼痛而振寒热,四日悁悁,五日 变色,可刺不刺,及导引出脓毒,不治五十馀日死。” 或问:脐下发疽何如?曰:“此即小腹痈,脐下一寸五分 为气海,二寸为丹田,三寸为关元,皆属任脉,由七情 不和所致。急服活命饮、紫金丹、夺命丹。壮实者,一粒 金丹、八阵散下之。老弱者,黄芪木香散、内补十宣散、 十全大补汤”选用。若溃而低陷,脓水清稀,或溃烂久 不敛者死。
或问:“有人患疽于小腹之左,数月坚块如石,寒热间 作,饮食减少,渐至尪羸,何如?”曰:“是名缓疽,属足太阴 经积热所致,由医不得法,邪正相持耳。宜服紫金丹、 活命饮,间服十全大补汤。”
吴崐医方考===痞。===
[编辑]叙曰痞虚中之实也许学士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留而不去其病则实故治痞者一补一消考方二首 表昔人之法尔
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右关脉弦者枳壳消痞丸主之 夫痞与否同不通泰也易曰天地不交而成否故肺 气不降脾气不运升降不通而名痞也脾为邪气乘 之不足以胜谷故令恶食脾者卑脏役气于四肢而 后肢体强健脾病则不能致气于肢体故令懒倦弦 肝脉也木来乘土故令右关脉弦是方也枳实黄连 厚朴之苦可以下气半夏麹干生姜之辛可以行滞 人参甘草白术茯苓之甘可以健脾麦糵善消则可 以推陈而致新矣是疾也功在慎口经曰阴之五宫 伤在五味奈何不慎乎
忧气郁结腹皮里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木香化 滞汤主之此即六朝之医所谓气膈今人谓之气痞 也经曰脾主行气于三阴三阴之脉皆行腹里今忧 气郁结营卫之行涩故令腹皮里微痛心下痞满者 升降之道乖也不思饮食者忧气伤脾也辛香可以 化气故用木香豆蔻生姜陈皮半夏之辈以主之升 降者交泰之道也故用柴胡之辛以升之枳实之苦 以降之营卫涩而后腹皮痛故用归尾红花以和营 炙甘草以和卫
腹痛。
[编辑]叙曰:腹中者,中气之所居也。一有疾痛,则坏中气,百 骸十二官胡然受气而荣养乎?故考名方以治腹痛。 腹痛脉迟者,二姜丸主之。夫腹痛之由有数种,今曰 “脉迟”,则知寒矣,故用干姜、良姜之辛热者以主之。辛 可以破滞,热可以散寒,不滞不寒,痛斯失矣。
丁香止痛散,亦治寒气腹痛之方也。盖寒气入经,涩 而稽迟,故令腹痛。《经》曰:“得炅则痛立止。”炅,热也。故用 丁香、茴香、良姜之辛热者以主之,而复佐以甘草者, 和中气于痛损之馀也诸腹痛连于胁膈,手足冷,脉来伏匿者,宜盐汤探吐 法。盖腹痛连于胁膈,多是饮食痰饮,填塞至阴,抑遏 肝胆之气。肝者将军之官,胆者,少阳。上升之令,抑之 不得敷畅,两实相搏,令人自痛,所以痛连胁膈者,少 阳之经,行于两胁,厥阴肝脉贯于膈也;手足冷者,少 阳之气不敷也。脉来伏者为痛甚,阳气闭藏之象也。 《经》曰:木郁则达之。故用吐法,咸能软坚,故用烧盐。 客寒犯胃,胃脘当心而痛,脉来沉迟者,扶阳助胃汤 主之。盖客寒犯“胃,多是饮食寒冷,或因食后呼吸冷 气所致,脉来沉者为里,迟者为寒。”是方也,附子、干姜、 官桂、吴茱萸、草豆蔻、益智仁,辛热之品也,用之所以 扶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用人参、白术、甘草甘温 之品以助胃。用芍药者,取其味酸,能泻土中之木;用 陈皮者,取其辛香,能利腹中之气。
七气相干,阴阳不得升降,攻冲作痛者,三因七气汤 主之。夫三因者,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也。七气者,寒、热、 怒、恚、喜、忧、愁也。以三因而郁,七气升降有妨,则攻冲 而痛。是方也,紫苏之辛芳,可使散七气;厚朴之苦温, 可使下七气;半夏之辛温,茯苓之淡渗,可使平水谷 相干之七气。
“腹中寒热不调而大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夫寒 热不调而大痛者,先食热物,后食寒物,二者不调而 令大痛。是方也,桂枝能散真寒,大黄能泻实热,芍药 能健脾而和肝,甘草能调中而益气,生姜可使益胃, 大枣可使和脾。 妇人气血攻刺疼痛,连于胁膈者,延胡酒主之。盖延 胡索味苦辛,苦能降气,辛能散血,淬之以酒,则能达 乎经脉矣。
胁膈常时疼痛,得热则减,得寒则增者,韭汁酒主之。 盖此证死血也,故用韭汁消瘀,清酒行滞。
“痰涎蓄积,胃脘胸腹作痛者,小胃丹主之。”夫小,消也。 小胃者,消去胃中之痰物也。甘遂、芫花、大戟,能下十 二经之湿痰,大黄佐之下行,黄蘗制其辛烈。是方也, 大毒之剂,攻杀击刺之兵也。善用则治,弗善用之则 乱。故医者,人之司命,实实虚虚,弗可弗察也。 腹中干痛有时者,虫痛也,雄槟丸主之。夫干痛者,不 吐不泻,而但痛也。有时者,淡食而饥则痛,厚味而饱 则否也。《浮粟经》曰:“腹疾干痛有时当为虫。”此之谓也。 是方也,雄黄、白矾、槟榔,皆杀虫之良剂,故主之。虫盛 者,以吐下驱虫之剂加之,视人虚实可耳。
《医门法律》〈臣喻昌著〉
[编辑]《比类金匮胸腹寒痛十七则》
[编辑]寒痛多见于身之前,以身之背为阳,身之前为阴也; 而身之前又多见于腹,以胸为阴之阳,腹为阴之阴 也。仲景论心胸之痛属寒证者十之二三,论腰腹之 痛属寒证者十之七八,亦可焕然明矣。因兹举《内经》 《金匮》之奥,相与绎之。
《经》曰:“真心痛者,寒邪伤其君也。”手足青至节,甚则旦 发夕死,夕发旦死。夫心为神明之脏,重重包裹,百骸 卫护,千邪万恶莫之敢干,必自撤其藩,神明不守,寒 邪乃得伤犯。其用胜寒峻猛之剂,僭逼在所不免。昌 尝思之,必大剂甘草、人参中少加姜、附、豆蔻以温之, 俾邪去而药亦不存,乃足贵耳。若无大力者监之,其 “敢以暴易暴乎?”
《鍼经》云:“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注心中。是 动则病舌根胀,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心中急痛。” 此以脾痛四迄之邪,连及于心,其势分而差缓,不若 真心痛之卒死矣。即太阴推之,足少阴、厥阴客邪皆 可犯心,惟阳虚阴厥,斯舟中皆敌国矣。
厥心痛,乃中寒发厥而心痛,寒逆心包,去真心痛一 间耳。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便溺清利不渴,气微力 弱,亦主旦发夕死,急以术附汤温之。
诸经心痛,心与背相引,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宜亟温 其经。诸腑心痛,难以俛仰,小腹上冲,卒不知人,呕吐 泄泻,其势甚锐,宜急温其腑。至脏邪乘心而痛,不可 救药者多,宜急温其心包,并主邪别脉,经络脏腑,浅 深历然,乃可图功。
心痛者,脉必伏,以心主脉,不胜其痛,脉自伏也。不可 因其脉伏神乱,骇为心虚,而用地黄、白术补之。盖邪 得温药则散,加泥药即不散,不可不慎之也。温散之 后,可阴阳平补之。
《金匮》论胸痹心痛之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以 太过之阴,乘不及之阳,即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 阴得乘之,阳本亲上,阳虚知邪中上焦,设阴脉不弦, 则阳虽虚而阴不上干,惟阴脉弦,故邪气厥逆而上, 此与浊气在上,则生䐜胀,同一病源也。胸痹有微甚 不同,微者但通其上焦不足之阳,甚者少驱其下焦 厥逆之阴,通胸中之阳。以薤白、白酒,或䒷蒌、半夏、桂 枝、枳实、厚朴、干姜、白术、人参、甘草、茯苓、杏仁、橘皮择 用,对病三四味,即成一方,不但苦寒不入,即清凉尽
屏。盖以阳通阳,阴分之药,所以不得预也。甚者则用附子、乌头、蜀椒,大辛热,以驱下焦之阴,而复上焦之阳也。
《金匮》又错出一证云:“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 似哕不哕,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此即胸 痹一门之证,故用方亦与胸痹无别,恐编者之差误, 今并论于此。盖阳受气于胸,阴乘阳位,阻其阳气,布 息呼吸往来之道,若喘若呕若哕,实又不然,但觉愦 乱,无可奈何,故用半夏生姜之辛温,以燥饮散寒,患 斯愈也。缘阴气上逆,必与胸中之饮结为一家。两解 其邪,则阳得以布,气得以调,而胸际始旷也。其用橘 皮、生姜及加竹茹、人参,皆此例也。
发明。《金匮》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用乌头赤石脂丸。夫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乃阴寒之气厥逆而上干者,横 格于胸背经脉之间,牵连痛楚,乱其气血,紊其疆界, 此而用气分诸药,则益其痛,势必危殆。仲景用蜀椒、 乌头一派辛辣,以温散其阴邪,然恐胸背既乱之气 难安,而即于温药队中,取用干姜之泥,赤石脂之涩, 以填塞厥气所横冲之新隧,俾胸之气自行于胸,背 之气自行于背,各不相犯,其患乃除,此炼石补天之 精义也。人知有温气、补气、行气、散气诸法,亦知有堵 塞邪气攻冲之窦,令胸背阴阳二气,并行不悖者哉! 发明《金匮》胸痹缓急,用薏苡仁附子散。夫胸中与太 空相似,天日照临之所,而膻中之宗气又赖以苞举 一身之气者也。今胸中之阳痹而不舒。其经脉所过 非缓即急。失其常度。总因阳气不运。故致然也。用薏 苡仁以舒其经脉,用附子以复其胸中之阳。则宗气 大转。阴浊不留。胸际旷若太空。所谓“化日舒长。”曾何 缓急之有哉。
发明《金匮》九痛丸。夫仲景于胸痹证后,附九痛丸治 九种心痛,以其久著之邪,不同暴病,故药则加峻,而 汤改为丸,取缓攻,不取急荡也。九种心痛,乃久客之 剧证,即肾水乘心,脚气攻心之别名也。痛久血瘀,阴 邪团结,温散药中加生狼牙、巴豆、吴茱萸驱之,使从 阴窍而出,以其邪据胸中,结成坚垒,非捣其巢,邪终 不去耳。合三方以观仲景用意之微。而肾中之真阳。 有之则生。无之则死。其所重不可识耶。
《金匮》云:“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 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夫趺阳脾胃 之脉而见微弦,为厥阴肝木所侵侮,其阴气横聚于 腹,法当胀满有加。设其不满,阴邪必转攻而上,决无 轻散之理。盖阴邪既聚,不温必不散;阴邪不散,其阴 窍必不通,故其便必难,势必逆攻两胠而致疼痛,较 腹满更进一步也。虚寒之气,从下而上,由腹而胠,才 见一斑,亟以温药服之,俾阴气仍从阴窍走散,而不 至上攻则善矣。仲景所谓此虚寒自下上也,当以温 药服之。苞举阴病证治,了无剩义。盖虚寒从下上,正 地气加天之始,用温则上者下,聚者散,直捷痛快,一 言而终。故《卒病论》虽亡,其可意会者,未尝不宛在也。 《金匮》云。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此里虚下利,即当温补脏 气,防其竭绝。
“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盖痿 黄乃中州土败之象;躁而不渴,乃阴盛阳微之象;胸 中寒实,乃坚冰凝沍之象。加以下利不止,此时即极 力温之,无能济矣。盖坚在胸而瑕在腹,坚处拒药不 纳,势必转趋其瑕,而奔迫无度,徒促其脏气之绝耳。 孰谓虚寒下利,可不乘其胸中,阳气未漓,阴寒未实, 早为温之也乎。
发明《金匮》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用附 子粳米汤。夫腹中阴寒奔迫,上攻胸胁,以及于胃,而 增呕逆,顷之胃气空虚,邪无所隔,彻入阳位则殆矣。 是其除患之机,所重全在胃气。乘其邪初犯胃,尚自 能食,而用附子粳米之法,温饱其胃。胃气温饱,则土 厚而邪难上越,胸胁逆满之浊阴,得温无敢留恋,必 还从下窍而出,旷然无馀,此持危扶颠之手眼也。 发明《金匮》腹痛,脉弦而紧,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 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腹痛,若发则自 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用大乌头煎。由《内经》心 疝之名推之,凡腹中结痛之处,皆可言疝,不独睾丸 间为疝矣。然寒疝绕腹痛,其脉阳弦阴紧。阳弦故卫 气不行而恶寒,阴紧故胃中寒盛,不杀谷邪,即胃中 之阴邪,正即胃中之阳气也。论胃中水谷之精气,与 水谷之悍气,皆正气也。今寒入荣中,与卫相搏,则荣 即为邪,卫即为正矣。绕脐腹痛,自汗出,手足厥冷,阳 微阴盛,其候危矣。故用乌头之温,合蜜之甘,入胃以 建其中而缓其势,俾卫中阳旺。荣中之邪。自不能留。 亦不使虚寒自下而上之微旨也。
《景岳全书》〈臣张介宾著〉
[编辑]胸痞
[编辑]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 “虚实”二字。凡有物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 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 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散可消;虚痞虚满者,非 大加温补不可。此而错用,多致误人。
虚寒之痞,凡过于忧思,或过于劳倦,或饥饱失时,或 病后脾气未醒,或脾胃素弱之人,而妄用寒凉克伐 之剂,以致重伤脾气者,皆能有之。其证则无胀无闷, 但不知饥,亦不欲食,问其胸腹胀否,则曰“亦觉有些”, 而又曰不甚胀,盖本非胀也,止因不欲食而自疑为 胀耳。察其脉则缓若无神,或弦多胃少,察其形则色 “平气怯,是皆脾虚不运,而痞塞不开也。”此证极多,不 得因其不食,妄用消耗,将至胃气日损,则变证百出 矣。治宜温补,但使脾肾气强,则痞满开而饮食自进, 元气自复矣。又凡脾胃虚者,多兼寒证,何也?盖脾胃 属土,土虚者多因无火,土寒则气化无权,故多痞满, 此即寒生于中也。亦有为生冷外寒所侵而致中寒 者,然胃强则寒不能侮,而寒能胜者,总由脾气之弱。 凡脾胃微虚,而若满非满,食少不化者,宜四君子汤, 或异功散。若心脾气虚,或气有不顺者,归脾汤,或治 中汤。若三阴气血俱虚,治节不行,而不便于温者,宜 五福饮。若中焦不煖,或嗳腐吞酸而痞满者,非温补 不可,宜温胃饮、五君“子煎,或理中汤、圣术煎、参姜饮。 若脾肾兼寒,命门不煖,则中焦不化,或便溏,或胸腹 喜煖畏寒,或上下腹俱膨膨而小水黄涩者,宜理阴 煎,甚者宜六味回阳饮。”此二药最妙,人罕知也。 一、饮食偶伤,致为痞满者,当察其食之有无而治之。 凡食滞未消而作痞满,或兼疼痛者,宜大和中饮,或 和胃饮加“减治之,或枳术丸亦可,甚者神香散。若食 滞既消,脾气受伤,不能运行而虚痞者,当专扶脾气, 微者异功散、养中煎,甚者五福饮、圣术煎。若命门母 气不足者,治宜如前。若偶食寒凉伤胃,痞满而不可 补者,宜和胃饮加山樝、麦芽之类,或厚朴温中汤。” 一、实滞之痞,当察其所因而治之。若湿胜气滞而痞 者,宜平胃散,或《良方》厚朴汤,或五苓散。若寒滞脾胃 为痛痞,而中气不虚者,宜厚朴温中汤。若脾寒气滞 而痞者,和胃饮。若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者,解肝 煎。若大便气秘,上下不通而痞者,河间厚朴汤。若胃 口停痰而痞者,二陈汤,或橘皮半夏汤。胃寒气滞停 痰,痞而兼呕者,加减二陈汤。胶痰不开。壅滞胃口者。 药不易化。须先用吐法。而后随证治之。若大便秘结 不通。而痞满不开者。宜微利之。
一、外邪之痞。凡寒邪感人者,必自表入里。若邪浅在 经,未入于腑,则饮食如故,稍深则传入胸次,渐犯胃 口,而不能饮食,是亦痞之类也。治此者,但解外邪而 或散或消,或温或补,邪去则胃口自和,痞满自去,此 于伤寒门求法治之。又伤寒家曰:“阳证下之早者,乃 为结胸;阴证下之早者,因成痞气。”此以邪在表而攻 其里,邪在阳而攻其阴,不当下而妄下之,以致邪气 乘虚,陷结心下,是误治之害,最危者。实者硬满而痛, 是为结胸;虚者满而不痛,是为痞气,宜审别治之。
结胸
[编辑]愚按:结胸一证,观《伤寒论》所载,凡太阳表邪未解而 误下者,成结胸,少阳证亦然,太阳少阳并病者亦然。 此不当下而误下之,以致脏气空虚,外邪乘虚内陷, 结于胸膈之间,是皆因下而结者也。又曰:“伤寒六七 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者”,此不因 下而邪实渐深,结聚于胸中者也。然则结胸一证,有 因误下而成者。有不因下而由于本病者。观近代《伤 寒》诸书。云。“未经下者。非结胸也。”岂不谬哉。
一结胸证,观仲景所言,惟太阳、少阳二经误下者有 之,而阳明一经独无言及者,何也?盖凡病人阳明胃 腑已实,故可下之而无害也。然又曰:“阳明病,心下鞕 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不止者死。”此岂非阳明在经, 表证邪未入腑者,亦为不可下乎?不惟三阳为然,即 三阴之证,其有发热恶寒,表邪未解者,切不可下,最 当慎也。
一、结胸证治之辨:凡心腹胀满,鞕痛而手不可近者, 方是结胸。若但满不痛者,此为痞满,非结胸也。凡痞 满之证,乃表邪传至胸中,未入于腑,此其将入未入, 犹兼乎表,是即半表半里之证,只宜以小柴胡之属 加枳壳之类治之,或以本方对小陷胸汤亦妙。今余 新方制有柴陈煎及一柴胡饮之类,皆可择而用之 “也。至于结胸之治,则仲景俱用大陷胸汤主之。然以 予之见,则惟伤寒本病,其有不因误下而实邪传里, 心下鞕满,痛连小腹,手不可近,或燥渴谵妄,大便鞕, 脉来沉实有力者,此皆大陷胸汤所正宜也。其于太 阳少阳,表邪未解,因下早而致结胸者,此其表邪犹 在,若再用大陷胸汤,是既因误下而”复下之,此则余 所未敢,不若以痞满门诸法,酌其轻重,而从乎双解 以缓治之,或外用罨法,以解散胸中实邪,此余之屡用获效,而最稳最捷者也。
胸腹满
[编辑]凡邪气自表传里,必先入胸膈,以次渐从胁肋,而后 入胃,邪气入胃,乃为入腑。是以胸满者,犹属表证,胁 满则半表半里也。大抵胸胁满者,以邪气初入于里, 气郁不行,所以生满,尚未停聚为实,故但从和解,以 小柴胡之属,则可愈矣。若果实邪在上,留滞不能散 者,乃可吐之。华元化曰:“四日在胸,吐之则愈。”是因邪 已收聚而未散漫者,乃可吐也。在仲景用栀子豉汤 或瓜蒂散之属。栀子豉汤可吐客热,瓜蒂散可吐实 痰。其或一时药有不便,当用吐法以代之,或即以和 解之药探而吐之,无不可也。
腹满痛
[编辑]一腹满证按华元化曰:“伤寒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 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在胃”,入胃即为入 腑,入腑即在腹也。若腹虽满而未甚者,犹是未全入 腑,不可攻也。然腹满之证,有虚实也,有寒热也,不可 一概皆以实论。观《金匮要略》曰:“腹满不减,减不足言, 当下之。”是不减者,为实满也。又曰:腹满时减,复如故, “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和之。”是或进或退,时或 减而时复如故者,本非结聚实邪,此虚满也。大抵腹 满之证,本属太阴,若是阳邪,则必咽干烦热,脉实有 力;若是阴邪,则必腹满吐食,畏寒自利,脉息无神,可 以辨之。实热者可清可攻,虚寒者宜温宜补也。 伤寒腹痛有四,若绕脐鞕痛,大便结实,烦渴者,皆属 燥屎痛,急用寒药下之。因食积而痛者,治亦同。若小 腹鞕满,小水自利,大便黑,身目黄者,属蓄血痛,亦用 寒剂加行血药,下尽黑物自愈。
凡伤寒,腹中痛甚,但将凉水一盏,与病者饮而试之。 若饮水后痛稍可者,属热痛,当用凉药清之。以上三 条,皆实热痛也,必脉来沉实有力,方是此证。若微弱 者,仍当详审,从缓治之。
若饮水愈加作痛,此为寒痛,当用温药和之。和之不 已,而或四肢厥冷,呕吐泻利者,急用热药救之。但须 详脉之有力无力,方为良法。
心腹痛
[编辑]凡病心腹痛者,有上、中、下三焦之别。上焦者,痛在膈 上,此即胃脘痛也。《内经》曰:“胃脘当心而痛者”即此。时 人以此为心痛,不知心不可痛也。若病真心痛者,必 手足冷至节,爪甲青,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不可治也。 中焦痛者,在中脘,脾胃间病也。下焦痛者,在脐下,肝 肾大小肠膀胱病也。凡此三者,皆有虚实寒热之不 同。宜详察而治之。
痛有虚实,凡三焦痛证,惟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其 有因虫、因火、因痰、因血者,皆能作痛。大都暴痛者多 由前三证,渐痛者多由后四证。但虫痛、痰痛多在中 焦,火痛则三焦俱有之,血痛则多在下焦,然惟妇人 则常有血证,而男子则少也。诸如此类,但察其多滞 多逆者,方是实证。如无滞逆,则不得以实论也。辨之 之法,但当察其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多 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 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一定不移者 为实;痛在肠脏中,有物有滞者多实;痛在腔胁经络, 不干中脏,而牵连腰背,无胀无滞者多虚。脉与证参, 虚实自辨。微实者宜调不宜攻;大实者,或上或下。非 攻不可。纯虚者。或气或血。非大补不可。
痛证有寒热,误认之则为害不小。盖三焦痛证,因寒 者常居八九,因热者十惟一二,观《内经举痛》等论,义 可知矣。盖寒则凝滞,凝滞则气逆,气逆则痛胀由生, 而热则流通,多不然也。虽热证亦常有痛,然热者必 有明辨。如《内经》所言:“肠中痛而痹热,焦渴则坚干不 得出,闭而不通”者,此因燥结热闭,故能作痛,然必有 烦热等证,乃因于火,最易见也。今之医家,但见心腹 痛证,无问有无寒热,便云诸痛皆属于火,多用寒凉, 不知此说出于何典,而彼此讹传,无墨无根,妄亦甚 矣。又见丹溪治法云:“凡心腹痛者,必用温散,此是郁 结不行,阻气不运,故痛也。”此说诚是也,然又引《原病 式》云:“若欲行温散,宁无助火添病也。”由是古方多以 山栀为主,加热药为向导,或用二陈汤加川芎、苍术, 倍加栀子煎服。痛甚者,加炒干姜反佐之。若此议论 治法,予则大有不服。夫致病之由,热者自热,寒者自 寒。病因火邪,清利自愈,固不必反佐也;病因寒滞,温 散自愈,何为反助火邪?盖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此自 正治之正理,岂可不论经权,不分从逆。既宜栀子,又 宜干姜,概用反佐,而治寒犯寒,治热犯热乎。因致后 代医流,凡有见不真者,每每借此为成法,而借口反 佐,误人于疑似之中者不少矣。
一痛证当辨有形无形。无形者痛在气分。凡气病而 为胀为痛者,必或胀或止,而痛无常处。气聚则痛而 见形,气散则平而无迹,此无形之痛也。但宜顺气,气 顺则痛自愈矣。有形者痛在血分,或为食积。凡血症食积而为胀痛者,必痛有常所,而胀无休息,不往不 来,不离其处者,是有形之痛也。然或食或血,察得所 因,乃可攻而去之,此二者之当辨也。
《论痛脉》
[编辑]凡诸病之虚实,辨之于脉者皆易,惟心腹痛证,则有 大有小,其脉多有难辨。虽滑实有力者,固多实邪;虚 弱无神者,固多虚邪,此其常也。然暴痛之极者,每多 沉伏细涩,最似极虚之候。不知气为邪逆,气逆则脉 道不行,而沉伏异常,此正邪实之脉。然于沉伏之中 细察之,必有梗梗然弦紧之意,此必寒邪阻遏阳气, 多有是脉。若火邪作痛则不然。凡见此者,不得因其 细极微极,便认为虚脱,妄用补剂,必大误矣。辨之法, 但当察其形气,以见平素之强弱,问其病因,以知新 病久病及何所因而起。大都暴病痛极,而脉忽沉伏 者,多实邪。久病痛缓,而脉本微弱者,为虚邪。再以前 论虚实之法,酌之以理,参而诊之,则万无一失矣。
《论痛治》
[编辑]凡心腹痛证,必须先辨寒热。如无热证热脉,则定非 火邪,不得妄用凉药。
凡治心腹痛证,古云“痛随利减”,又曰“通则不痛”,此以 闭结坚实者为言。若腹无坚满,痛无结聚,则此说不 可用也。其有因虚而作痛者,此一说更如冰炭。 凡痛在上焦者,如因停滞,既痛兼胀,不易行散,而痛 极难忍者,欲其滞去速效,无如吐之之妙。若无停积 胀急,而或寒或气,微有凝滞而作痛者,但顺其气,无 有不愈。
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 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 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皆当以理气为主,宜排 气饮加减主之。食滞者,兼乎消导,寒滞者,兼乎温中。 若止因气逆,则但理其气,病自愈矣。其有诸药不效, 气结难解者,惟神香散为妙。若气有滞逆,随触随发 者,以胡椒二十一粒,擂碎热酒服之。或用官桂三两, 水煎顿服。此二方最妙。
下焦小腹痛者,或寒或热,或食或虫,或血、或气逆皆 有之。凡闭结者,利之下之,当各求其类而治之。 寒滞之痛,有因内寒者,如食寒饮冷之类是也。必兼 寒兼食,随其宜而治之,如上法可也。有因外寒者,或 触冒不时之寒邪,或犯客令之寒气,或受暴雨沙气 之阴毒,以致心腹搅痛,或吐或泻,或上不能吐,下不 能泻,而为干霍乱危剧等证,总由寒气犯脏,或在上 焦,或在中下二焦。凡痛急在上者,用吐最妙。在中、在 下者,俱宜解寒行滞,以排气饮为主,加减治之。或不 换金正气散,或和胃饮、平胃散、十香丸之类,皆可择 用。其有寒逆之甚者,宜四逆汤、理中汤之类主之。又 神香散可解三焦之滞,当随证作引以送之。
血积之有腹痛者,是即蓄血证也。而血证之属有四: 一伤寒有蓄血证。成无己曰:“邪气聚于下焦,则津液 不得通,血气不得行,或溺或血,留滞于下,是生胀满 而鞕痛也。”若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小便利者,则 是蓄血之证,此当分而治之。其他证治,井妇人血痛 证治,并详本门。若跌打损伤,有瘀血腹痛证,但去其 瘀,而痛自愈。凡气血和平者,宜通瘀煎加减治之。其 有血滞便结,邪实不通者,宜桃仁承气汤、百顺丸主 之。或血虚燥结,便秘不通者,宜玉烛散主之。若食郁 既久,而胃脘有瘀血作痛者,生韭饮。
气血虚寒,不能营养心脾者,最多心腹痛证。然必以 积劳积损,及忧思不遂者,乃有此病。或心脾肝肾,气 血本虚,而偶犯劳伤,或偶犯寒气,及饮食不调者,亦 有此证。凡虚痛之候,每多连绵不止,而亦无急暴之 势,或按之揉之,温之熨之,痛必稍缓。其在心脾胸胁 之间者,则或为戚戚,或为慌慌,或似非。或饥劳 更甚,或得食稍可,或懊憹无迹,莫可名状,或彤色青 黄,或脉微气弱,是皆虚寒之证,此非甘温养血补脾 和中不可也。宜大小营煎、理阴煎之类加减主之。若 气虚者,必大加人参,阳衰者,必佐以桂、附、干姜。丹溪 曰:“诸痛不可补气”,此惟邪实气滞者当避之,而曰诸 痛皆然,则谬矣。其下虚腹痛,必因虚挟寒,或“阳虚中 寒者乃有之,察无形迹,而喜按喜煖者是也。治宜补 阴逐寒,必宜理阴煎主之。然男子则间或有之,惟女 人则阴虚而痛者更多,盖女人有月经带浊之病,所 以为异,亦宜理阴煎大剂主之。”予用此以活人多矣。 若虚中挟滞,而血有不行者,惟决津煎为最妙。凡治 心腹痛证,已经攻击涤荡,愈“而复作,或再三用之,而 愈作愈甚,或脉反浮弦虚大者,皆为中虚之候。”此皆 酌其虚实,而或兼治邪气,或专补正气。若用补无碍, 则当渐进,切不可杂乱妄投,以自掣其肘。但当纯用 补药,使脾胃气强,得以运行,则邪气自不能犯,又何 疼痛之有。
凡火邪热郁者,皆有心腹痛证。如火在上焦,痛而兼 胀者,宜于行气导滞药中,倍加山栀、黄芩之属以治之。若有痛无胀者,加芍药、生地、麦冬以佐之。若火在 下焦者,宜《大分》清饮,或茵陈饮之类主之。然火在上 者,必有烦热焦渴、喜冷等证;火在下者,必有胀满秘 结、淋涩等证。务兼脉证,察其真有火邪,方可治以寒 凉。如无火证火脉,则不得妄称为火以误治也。 凡痰饮停滞胸膈,亦能作痛。如胸胁膨闷,漉漉有声, 或作酢酸心呕恶,或痛连胁背者,皆其证也。宜清膈 煎、二陈汤、橘皮半夏汤、《局方》四七汤及括痰丸、润下 丸之类,并皆治之。又东垣草豆蔻丸、丹溪白螺丸,亦 皆治痰之剂。若郁痰凝结,消之不去者,宜用吐法。 凡阴寒腹痛,因房室之后,中寒而痛极者,此阴寒也。 宜先用葱姜捣烂炒热,或热砖之属,熨其脐腹,以解 其寒极凝滞之气,然后用理阴煎,或理中汤、四逆汤 之类加减治之。其有痛极至危者,须速灸神阙、气海 等穴。
凡胸腹之痛,有不关于内,而在筋骨皮肉之间者,此 邪之在经,不可混作里证,必须详问的确。但当分其 或火、或寒、或气、或劳伤,或血滞,或血虚,或有淫疮邪 毒留蓄在经,辨其所因,庶不致谬,而治之亦易也。 凡大人小儿,或素因口腹不节,致伤脾胃以后或寒 或食,一有所触,即为腹痛,屡发不已,或为胀满食减 等证者。惟“芍药枳术丸”为最妙。宜加减用之。
凡胸膈大痛,连及胁背,药不能纳,到口即吐者,此则 无论诸药,皆可发吐,因就其势探而吐之,则最易最 捷,吐出邪滞积痰,痛可立止。若邪犹未尽,痛犹未止, 则再以前药与之,务尽其邪,无不愈者。
凡虫痛证,必时作时止,来去无定,或呕吐青黄绿水, 或吐出虫,或痛而坐卧不安,或大痛不可忍,面色或 青、或黄或白,而唇则红,然痛定则能饮食者,便是虫 积之证,速宜逐之。
凡虫势骤急,上攻心腹作痛者,宜扫虫煎。若虫积坚 固者,宜猎虫丸、遇仙丹、木香槟榔丸、百顺丸之类。若 稍缓而质弱者,宜芜荑散、化虫散之类,或用栋树根、 槟榔、鹤虱,夏取汁,冬浓煎饮之。又万应丸最妙, 治虫之法,如《丹溪》云:“上半月虫头向上易治,下半月 虫头向下难治。”先以肉汁或糖蜜引虫头向上,然后 用药,此法甚善。然属缓法。夫虫证甚急。安能待其时 乎。且望前望后辨虫头。亦若渺茫无据。惟先用香饵 而虫头可引也。
凡下虫必先一日不食而使虫饥,次早五更用油煎 肉嚼之,良久腹内虫闻肉香,头皆向上而欲食,乃以 鸡卵煎饼和药嚼而食之。须臾服葱汤或白水些少, 以助药力下行,不逾时而虫俱下,然后以白粥补之, 随服补剂,调理脾胃,而疾可全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