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300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二百九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三百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三百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三百卷目录

 医部汇考二百八十

  渴门一

  黄帝素问通评虚实论 气厥论 刺热篇 阴阳别论 风论 奇病论 至真

  要大论 气交变大论

  灵枢经五变篇 本脏篇 师传篇 邪气脏腑病形篇 五味篇

  张机金匮要略消渴病脉证治

  王叔和脉诀脉忌

  孙思邈千金方论证

  朱肱活人书伤寒渴证

  刘完素六书消渴 三消论

  成无己明理论伤寒渴证

  张洁古活法机要消渴证

  张从政儒门事亲三消当从火断

  李杲十书消渴论 辨内外伤 治法

  朱震亨心法消渴证治

  罗天益卫生宝鉴辨六经渴

艺术典第三百卷

医部汇考二百八十[编辑]

渴门一[编辑]

《黄帝素问》
[编辑]

《通评虚实论》
[编辑]

消瘅。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久不可治。

五脏之精气皆虚,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肉,故为消瘅也。脉实大者,精血尚盛,故可治;脉悬小者,精气渐衰,故难治。

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 之疾也。

《气厥论》
[编辑]

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

肺为金水之原。寒随心火消烁肺精。是以饮一溲二者。肺液并消。故为不治之死证。

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

心肺居于膈上,火热移于肺金,则金水之液涸,是以膈上之津液耗竭而为消渴也。

《刺热篇》
[编辑]

肾热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数饮,身热。

腰者肾之腑,故先腰痛。肾主骨,故胻酸。肾为水脏,津液不能上资,故苦渴数饮也。

《阴阳别论》
[编辑]

二阳结,谓之消。

二阳,阳明胃也。阳明气结,则水谷之津液不生,以致消渴为病。

《风论》
[编辑]

饮酒中风,则为漏风。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 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 能劳事。

津液内竭。故口干善渴。

《奇病论》
[编辑]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 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 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 此人必数食甘。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 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厚味令人内热,甘者主于留中,津液不能输布于五脏,而独留在脾,脾气上溢,发为口甘,内热不清,转为消渴。

《至真要大论》
[编辑]

少阳之复,嗌络焦槁,渴饮水浆。

噎络焦槁。肺金伤也。渴饮水浆。阳明。胃金燥也。

太阳司天。善噫嗌干。甚则色炲。渴而欲饮。

此寒凌心火。逼其火气上炎也。

《气交变大论》
[编辑]

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渴而妄冒。

脾气不能转输其津液,故渴。

《灵枢经》
[编辑]

《五变篇》
[编辑]

黄帝曰:“人之善病消瘅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五脏 皆柔弱者,善病消瘅。”《黄帝》曰:“何以知五脏之柔弱也?” 少俞答曰:“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多怒,柔者易伤 也。”《黄帝》曰:“何以候柔弱之与刚强?”少俞答曰:“此人皮 肤薄,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其心刚,刚则多怒, 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髋皮充肌,血脉不” 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按《本经》有五脏之消瘅,有肌肉之消瘅。五脏之消瘅,津液内消而消渴也;肌肉之消瘅,肌肉外消而消瘦也。精血少则逆气反上奔,故曰“柔弱者必有刚强。”谓五脏之精质柔弱,而气反刚强,是柔者愈弱,而刚者愈强,刚柔之不和也。

===
《本脏篇》
===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肺脆,肝脆。脾脆。肾脆。则俱善

病消渴易伤。

五脏主藏精者也。脆弱则津液微薄,故成消瘅。

《师传篇》
[编辑]

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

便者,更人之逆也。热者更之寒,寒者更之热耳。

《邪气脏腑病形篇》
[编辑]

心脉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

消瘅者,三消之证。心肺主上消,脾胃主中消,肝肾主下消。滑则阳气盛而有热,盛于上则善渴。

肺脉微小为消瘅。

肺主精,水之生原也。

肝脉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

小者血气皆少,少则木火盛也。

脾脉微小为消瘅。

脾虚而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也。

肾脉微小为消瘅。

精血不足也。

《五味篇》
[编辑]

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咸入于 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 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 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 血矣。”

“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者,咸性之上涌也,注于脉,则走于血气矣。血者,中焦之汁,奉心神而化赤,咸乃寒水之味,故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燥结,而胃中之汁以滋之,胃中汁竭,则咽路焦枯,故舌本干而善渴。

《汉张机金匮要略》
[编辑]

《消渴病脉证治》
[编辑]

《消渴篇》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 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不肯止。”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 劳则荣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 大坚。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 渴。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 之。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 主之。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䒷蒌瞿麦丸主之。 《血痹篇》曰:“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 者,里虚也。”

《肺痿篇》曰:热在上焦者,因欬而为肺痿。肺痿之病,从 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 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肺痿。吐涎沫而不欬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 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 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痰饮篇》曰:“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 脉沉者,有留饮。”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茯苓汤主 之。

《水气篇》曰:“太阳病,脉浮而紧,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 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然病此者,渴而下利, 小便数者,不可发汗。”

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而小便不利,故令病 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越婢加术汤主 之。

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 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问曰: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因肿者何也? 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当愈。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 汗沾衣,色正黄,如蘗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 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黄疸篇》曰: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 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于阴 部,其人必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

《惊悸篇》曰:“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 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呕吐篇》曰:“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 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 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者,必清脓血,以有 热故也。

《晋王叔和脉诀》
[编辑]

《脉忌》
[编辑]

脾脉歌曰:“脾脉实兼浮。消中脾胃虚。口干饶饮水。多 食亦肌虚。”

《杂病歌》曰:“消渴脉数大者活,虚小病深厄难脱。”

《唐孙思邈千金方》
[编辑]

《论证》
[编辑]

“‘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然大寒凝海,而酒不冻, 明其酒性酷热,物无以加。脯炙盐咸,此味酒客耽嗜, 不离其口,三觞之后,制不由己,饮啖无度,咀嚼鲊酱, 不择酸咸,积年长夜,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脏 干燥,木石犹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治之愈否,属在 病者。若能如方节慎,旬月可瘳。不自爱惜,死不旋踵’。 方书医药,实多有效,其如不慎者何?其所慎有三:一 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 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又 曰:“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常须思虑有大痈,何者?消渴 之人,必于大骨节间,发痈疽而卒,所以戒之在大痈 也,当预备痈药以防之。有人病渴利”,始发于春,一经 夏服䒷蒌豉汁得其力,渴渐瘥,然小便犹数甚,昼夜 二十馀行,常至三四升,极瘥不减二升也。转久便止, 渐食肥腻,日就羸瘦,咽哽唇口焦燥,呼吸少气,不得 多语,心烦热,两脚酸,食乃兼倍于常,而不为气力者, 当知此病皆虚热之所致。治法可长服䒷蒌汁以除 热,牛乳杏酪善于补,此法最有益。

夫内消之为病,当由热中所致,小便多于所饮,令人 虚极短气。夫内消者,食物皆消,作小便也,而又不渴。 正观十年,梓州刺史李文博,先服白石英既久,忽房 道强盛,经月馀渐患渴,经数日大利,日夜百行以来, 百方治之,渐以增剧,四体羸惙,不能起止,精神恍惚, 口舌焦干而卒。此病虽稀,甚可畏也。利时,六脉沉细 微弱。服枸杞汤即效。但不能常愈。服鈆丹散亦即减。 其间将服除热宣丸。

强中之病者,茎长兴盛,不交精液自出也。消渴之后, 即作痈疽,皆由石热。凡如此等,宜服猪肾荠苨汤,制 肾中石热也。又宜服白鸭通汤。

凡人生放恣者众,盛壮之时,不自慎惜,快情纵欲,极 意房中,稍至年长,肾气虚竭,百病滋生。又“年少惧不 能房,多服石散,真气既尽,石气孤立,惟有虚耗,唇口 干焦,精液自泄,或小便赤黄,大便干实,或渴而且利, 日夜一石,或渴而不利,或不渴而利,所食之物,皆化 小便,此皆由房室不节之所致也。”凡平人夏月喜渴 者,由心王也。心王便汗,汗则肾中虚燥,故渴而小便 少也。冬月不汗,故小便多而数也,此为平人之证也, 名为消渴。但小便利而不饮水者,肾实也。《经》云:肾实 则消。消者,不渴而利是也。所以服石之人,于小便利 者,石性归肾,肾得石则实,实则能消水浆故利,利多 则不得荣养五脏,脏衰则生诸病。张仲景云。“热结中 焦。则为溺血。亦令人淋闭不通。”明知不必悉患小便 利。信矣。内有热者。则喜渴除热则止渴。兼虚者。须除 热补虚则瘥矣。

凡消渴病,经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灸刺则于疮上 漏脓水不歇,遂成痈疽,羸瘦而死。亦忌有所误伤,但 作针许大疮,所饮之水,皆于疮中变成脓水而出。若 水出不止者必死,慎之!慎之!初得患者,可如方灸刺 之。

《宋朱肱活人书》
[编辑]

《伤寒渴证》
[编辑]

问渴。曰:“脉浮而渴属太阳,有汗而渴属阳明,伤风寒 热,或发热恶风而渴属少阳,自利而渴属少阴, 切戒!太阳证无汗而渴者,不可与白虎汤;阳明证汗 多而渴者,不可与五苓散。”曰:“然则太阳病渴,终不可 与白虎耶?”曰:“太阳证得汗后,脉洪大而渴者,方可与 之也。”曰:“阳明病渴,终不可与五苓耶?”曰:“阳明证小便 不利”,汗少、脉浮而渴者,方可与之。此皆仲景之妙法 也。

凡病非大渴,不可与水。若小渴咽干者,只小呷滋润 之,令胃中和。若大渴烦躁甚,能饮一斗者,与五升饮 之。若全不与,则干燥无由作汗,发喘而死。常人见因 渴饮水得汗,小渴遂剧饮之,致停饮心下满结喘死 者甚众,当以五苓散或陷胸丸与之。

若阳毒倍常。躁盛大渴者。黑奴丸主之。

中暑伏热深。累取不差。其人发渴不已。酒蒸黄连丸 主之。

《金刘完素六书》
[编辑]

消渴[编辑]

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中消、肾消。上消者,上焦受病,又谓之鬲消病也。多饮水而少食,大便如常, 或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也,治宜流湿润燥。中消 者,胃也,渴而饮食多,小便黄。《经》曰:热能消谷,知热在 中。法云:宜下之,至不欲饮食则愈。肾消者,病在下焦, 初发为膏淋,下如膏油之状,至病成而面色黧黑,形 瘦而耳焦,小便浊而有脂。治法宜养血以肃清,分其 清浊而自愈也。法曰:燥上而渴,辛甘而祛,用润肺,故 可用蜜煎生姜汤,大器顿之,时时呷之。法云:心肺之 病,莫厌频而少饮。《内经》曰:补上治上宜以缓。又曰:辛 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则肺气下流,故气下火降 而燥衰,其渴乃止。又经曰:二阳结为消。王注曰:二阳 结于胃及大肠俱热也。肠胃藏热,则善消水谷,可用 甘辛降火之剂:黄连末一斤,生地黄自然汁、白莲花 藕自然汁、牛乳汁各一斤,熬成膏子剂黄连末为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少呷温水送下,日进十服, 渴病立止。

治上焦鬲消。而不欲多食。小便清利。宜小柴胡汤。或 加白虎汤。或《钱氏方》中地骨皮散内加芍药黄芪石 膏黄芩桔梗之类是也。

又如胃膈瘅热烦满,饥不欲食,或瘅成消中,善食而 瘦,或燥热郁甚而成消渴,多饮而数小便狂。阳心火 燥其三焦,肠胃燥涩怫郁而水液不能宣行,则周身 不得润泽,故瘦悴黄黑,而燥热消渴。然虽多饮,其水 液亦不能浸润于肠胃之外,汤不能止,而便注为“小 便多。”出俗未明,妄为下焦虚冷,误人多矣。

心移寒于肺,肺消饮少溲多,当补肺平心,死而可治, 乃心肺为贼也。

心移热于肺。名曰“膈消。”二者心膈有热。久则引饮。为 消渴耳。麦门冬饮子主之。

饮酒中风。或汗多不可单衣。食则汗出多如液漏。久 不治为消渴疾。白术散主之。

胃膈瘅热烦满,饥不欲食。或瘅成消中,善食而瘦。或 燥热郁甚,而成消渴,多饮而数小便。

《三消论》
[编辑]

《易》言天地自太虚至黄泉有六位。《内经》言人之身,自 头至足亦有六位。今余又言人胸腹之间,自肺至肾, 又有六位。人与天地,造化五行,同一𬬻锤,知彼则知 此矣。故立天之气,曰金与火,立地之气,曰土与水,立 人之气,曰风与火。故金与火合则热而清,水土合则 湿而寒,风火合则温而炎,人胸腹之间,亦犹是也。肺 最在上,为金,主燥清;心次之,为君火,主热;肝又次之, 为风木,主温;胆又次之,为相火,主极热;脾又次之,为 湿土,主凉;肾又次之,黄泉为寒水,主寒。故心肺象天, 脾肾象地,肝胆象人。不知此者,不可与论人之病矣。 夫土为万物之本,水为万物之元,水土合德,以阴居 阴,同处乎下,以立地为气。万物根于“地,是故水土湿 寒,若燥热阳实,则地之气不立,万物之根索泽,而枝 叶枯矣。”《五常政大论》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是为动 物根本在于中也。根本者,脾胃肾也。食入胃,则脾为 布化气味,荣养五脏百骸,故酸入肝而养筋膜,苦入 心而养血脉,甘入脾而养肌肉,辛入肺而养皮毛,咸 入肾而养骨髓。”五气亦然。故清养肺,热养心,温养肝, 湿养脾,寒养肾也。凡此五味,五气太过则病,不及亦 病,惟平则常安矣。故《六节脏象论》曰:“五味入口,藏于 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脏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 乃自生。”是其理也。又太阴阳明论曰:脾病而四肢不 用者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 因于“脾,胃乃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不得 禀水谷气,脾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 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 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 于时也。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 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独主于时也。”帝曰:“脾与胃 以膜相连尔,而能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 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 阴。足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 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以益阳明,故为胃行其 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衰,阴道不利,筋骨肌 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不用者,谓不能为之运用 也。由是观之,则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禀受于脾胃, 行其津液,相与濡润滋养矣。后之医者,欲以燥热之 剂,以养脾胃滋土之气,不亦外乎?况消渴之病者,本 湿寒之阴气极衰,燥热之阳气太甚,更服燥热之药, 则脾胃之气竭矣。叔世不分五运六气之虚实,而一 概言热为实而虚为寒。彼但知心火阳热一气之虚 实,而非脏腑六气之虚实也。盖肺本清虚则温,心本 热虚则寒,肝本温虚则清,脾本湿虚则燥,肾本寒虚 则热。假若胃冷为虚者,乃胃中阴水寒气实甚,而阳 火热气衰虚也。非胃土湿气之本衰,故当温补胃中 阳火之衰,退其阴水寒气之甚。又如胃热为实“者,乃 胃中阳火实而阴水虚也。故当以寒药泻胃中之实火,而养其虚水。然此皆补泻胃中虚热,水火所乘之 邪,非胃为湿者之本,其馀例同法。夫补泻脾胃湿土 之水气者,润其湿者,是补湿;燥其湿者,是泻湿。”土本 湿故也。凡脏腑诸气,不必肾水独当寒,心火独当热, 要知每脏每腑,诸气和同,宣而平之可也。故余常谓 “五常之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孤阴不长,独阳不成, 但有一物,皆备五行,递相济养,是谓和平;交互克伐, 是谓衰兴。”变乱失常,患害由行。故水少火多,为阳实 阴虚而病热也;水多火少,为阴实阳虚而病寒也。其 为治者,泻实补虚,以平为期而已矣。故治消渴者,补 肾水阴寒之虚,“而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胃燥热之 甚,济身中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 枯,气血利而不涩,则病日已矣。况消渴者,本因饮食 服饵失宜,肠胃干涸,而气液不得宣平;或耗乱精神, 过违其度;或因大病阴气损而血液衰虚,阳气悍而 燥热郁甚之所成也。故三消渴者,皆由久嗜咸物,恣 食炙煿,饮酒过度。亦有年少服金石丸散,积久石热 结于胸中,下焦虚热,血气不能制石,热燥甚于胃,故 渴而引饮。若饮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若饮食 多而又甚饥,小便数而渐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饮 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肾消。”如此三 消者,其燥热一也,但有微甚耳。余闻世多以一方而 通治三消渴者,以其善消水谷而喜渴也。然叔世论 消渴者,多不知本,其言消渴者,上实热而下虚冷,上 热故烦渴多饮,下寒故小便多出。本因下部肾水虚, 而不能制其上焦心火,故上实热而下虚冷。又曰:水 数一,为万物之本,五行之先,故肾水者,人之本命之 元,不可使之衰弱。根本不坚,则枝叶不茂,元气不固, 则形体不荣。消渴病者,下部肾水极冷,若更服寒药, 则元气转虚,而下部肾水转衰,则上焦心火亢甚而 难治也。但以暖药补养元气,若下部肾水得实,而胜 退上焦火,则自然渴止,小便如常而病愈也。若此之 言,正与仲景相反,所谓巧言似是,于理实违者也,非 徒今日之误,误已久矣。又如蒋氏《药证病原》中论消 渴、消中、消肾病曰:“三焦五脏皆虚热,惟有膀胱冷似 冰。”又曰:“腰肾虚冷日增重,又膀胱肾脏冷如泉。”始言 “三焦五脏俱虚热,惟有膀胱冷似冰”,复言五脏亦冷, 且肾脏水冷言为虚,其馀热者又皆言其虚。夫阴阳 兴衰,安有此理?且其言自不相副,其失犹小。至于寒 热差殊,用药相反,过莫大焉。或又谓“肾与膀胱属水, 虚则不能制火,虚既不能制火,故小便多者,愈失之 远矣。”彼谓“水气实者必能制火,虚则不能制火,故阳 实阴虚,而热燥其液,小便淋而常少;阴实阳虚不能 制水,小便利而常多。”岂知消渴小便多者,非谓此也, 何哉?盖燥热太甚,而三焦肠胃之腠理怫郁结滞,致 密壅塞,而水液不能渗泄,浸润于外,荣养百骸,故肠 胃之外,燥热太甚,虽复多饮于中,终不能浸润于外, 故渴不止。小便多出者,如其多饮不能渗泄于肠胃 之外,故数溲也。故金尽言《原病式》曰:“皮肤之汗孔者, 谓泄汗之孔窍也。一名气门者,谓泄气之门户也;一 名腠理者”,谓气液之隧道纹理也。一名鬼门者,谓幽 冥之门也。一名元府者,谓元微之府也。然元府者,无 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万 物,悉皆有之,乃出入升降,道路门户也。故《经》曰:“出入 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 以生长壮老,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知出入 升降,无器不有。故知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 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则不能用 也。若“目无所见,耳无所闻,鼻不闻香,舌不知味,筋痿 骨痹,爪退齿腐,毛发堕落,皮肤不仁,肠胃不能渗泄” 者,悉由热气怫郁,元府闭塞,而致津液血脉,荣卫清 气,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随郁结微甚而为病之大 小焉。病在表则怫郁,腠理闭密,阳气不能散越,故燥 而无汗,而气液不能出矣。叔世不知其然,故见消渴 数溲,妄言为下部寒尔,岂知肠胃燥热怫郁使之然 也。予之所以举此,盖为消渴之证,乃肠胃之外燥热, 痞闭其渗泄之道路,水虽入肠胃之内,不能渗泄于 外,故小便数出“而复渴。”此数句足以尽其理也。试取 《内经》凡言渴者尽明之矣。有言心肺气厥而渴者,有 言肝痹而渴者,有言脾热而渴者,有言肾热而渴者, 有言胃与大肠热结而渴者,有言肠痹而渴者,有言 小肠瘅热而渴者,有因病疟而渴者,有因肥甘石药 而渴者;有因醉饱入房而渴者;有因远行劳倦,遇大 热而渴者;有因伤害胃干而渴者;有因肾热而渴者, 有因病风而渴者。虽五脏之部分不同,而病之所遇 各异,其归燥热一也。

所谓心肺气厥而渴者,《厥论》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 消。”注曰:“心热入肺,久而传化,内为膈热,消渴多饮也。” 所谓肝痹而渴者,《痹论》曰:“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 小便如。”脾热而渴者,《痿论》曰:“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 肉不仁,发为肉痿。”所谓肾热而渴者,《刺热论》曰:“肾热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数饮,身热。”《热论》曰:“少阴脉贯” 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叔世惟言肾虚 不能制心火,为上实热而下虚冷,以热药温补肾水, 欲令胜退心火者,未明阴阳虚实之道也。夫肾水属 阴而本寒,虚则为热;心火属阳而本热,虚则为寒。若 肾水阴虚,则心火阳实,是谓阳实阴虚,而上下俱热 明矣。故《气厥论》曰:“肾气衰,阳气独胜。”《宣明五气论》曰: 肾恶燥,由燥则肾枯水涸。《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 食辛以润之。”夫寒物属阴,能养水而泻心;热物属阳, 能养火而耗水。今肾水既不胜心火,则上下俱热,奈 何以热药养肾水,欲令胜心火,岂不谬哉?又如胃与 大肠热结而渴者,《阴阳别论》曰:“二阳结为之消。”注曰: 二阳结,胃及大肠,俱热结也。肠胃藏热,善消水谷。又 《气厥论》曰:“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脉要精微论》曰: “瘅成为消中,善食而瘦。”如肠痹而渴者,数饮而不得 中,气喘而争,时发飧泄。夫数饮而不得中,其大便必 不停留。然则消渴数饮而小便多者,止是三焦燥热, 怫郁而气衰也明矣。岂可以燥热毒药助其强阳,以 伐衰阴乎?此正实实虚虚之罪也。夫消渴者,多变聋 盲疮痈痤痱之类,皆肠胃燥热怫郁,水液不能浸润 于周身故也。或热甚而膀胱怫郁,不能渗泄,水液妄 行,而面上肿也。如小肠瘅热而渴者,《举痛论》曰:热气 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便坚不得出矣。注曰: 热渗津液而小便坚矣。如病疟而渴者,《疟论》曰:阳实 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内外皆热则喘而渴,故欲饮冷 也。然阳实阴虚而为病热,法当用寒药养阴泻阳,是 谓泻实补衰之道也。如因肥甘石药而渴者,《奇病论》 曰:“有口甘者,病名为何?”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病名 脾瘅,瘅为热也。脾热则四脏不禀,故气上溢也。先因 脾热,故曰脾瘅。又经曰:“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 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 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而为消渴。《通评虚实论》曰:“消 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膏粱之疾也。或 言人惟胃气为本,脾胃合为表里,脾胃中州,当受温 补,以调饮食。今消渴者,脾胃极虚,益宜温补,若服寒 药,耗损脾胃,本气虚乏而难治也。此言乃不明阴阳 寒热虚实补泻之道,故妄言而无畏也。岂知《腹中论》 云:“帝曰: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芳草石药,石药 发癫,芳草发狂。”注言多饮数溲,谓之热中;多食数溲, 谓之消中。多喜曰癫,多怒曰狂。芳,美味也。石谓“英乳, 乃发热之药也。《经》又曰:‘热中消中,皆富贵人也。今禁 膏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药,是病不愈,愿闻其说’。” 岐伯曰:“芳草之味美,石药之味悍,二者之气,急疾坚 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服此二者。”帝曰:何以然?岐伯 曰:夫热气慓悍,药气亦然,所谓饮一溲二者,当肺气 从水而出也,其水谷之海竭矣。凡见消渴,便用热药, 误人多矣。故《内经》应言渴者皆如是,岂不昭晰欤?然 而犹有惑者,诸气过极反胜也者,是以人多误也。如 阳极反似阴者是也。若不明标本,认似为是,始终乖 矣。故凡见下部觉冷,两膝如冰,此皆心火不降,状类 寒水,宜加寒药下之三、五次,则火降水升,寒化自退。 然而举世皆同执迷,至如《灵》《素》二书,弃如朽坏,良可 悲夫!故处其方,必明病之标本,达药之所能,通气之 所宜,而无加害者,可以制其方也已。所谓标本者,先 病为本,后病为标,此为病之本末,标本相传,先当救 其急也。又云:“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盖为脏病最 急也。又云:“六气为胃之本”,假若胃热者,胃为标,热为 本也。处其方者,当除胃中之热,是治其本也。故六气 乃以甚者为邪,衰者为正,法当泻甚补衰,以平为期。 养正除邪,天之道也。大凡治病,明知标本,按法治之, 何必谋于众人?《阴阳别论》曰:“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标 本病传论》曰:“知标知本,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为妄 行。”《至真要大论》曰:“知标知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 行无间,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适足以乱经。故曰:粗 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起,同气异形,迷 诊乱经,此之谓也。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 言一而知百。言标与本,易而弗损,察本与标,气可令 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天元纪大论》曰: “至数极而道不惑。”可谓明矣。所谓药之巧能者,温凉 不同,寒热相反,燥湿本异云云,前已言之矣,斯言气 也。至于味之巧能,如酸能收,甘能缓,辛能散,苦能坚, 咸能软,酸属木也,燥金主于散落而木反之,土湿主 于缓而水胜之,故能然也。苦能燥湿而坚火者苦也。 《易》曰:“熯万物者,莫过于火。”凡物燥则坚也。甘能缓急 而散结,甘者土也,燥能急结,故缓则急散也。辛能散 抑结润燥,辛者金也,金主散落,金生水故也。况抑结 散则气液宣行而津液生也。《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 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咸能软坚,咸 者水也,水润而柔,故胜火之坚矣。此五脏之味也。其 为五味之本则淡也。淡,胃土之味。胃土者地,地为万物之本,胃为一身之本。《天元纪大论》曰:“在地为化,化 生五味。”故五味之本为淡,以配胃土,淡能渗泄利窍。 夫燥能急结,而甘能缓之,淡为刚土,极能润燥,缓其 急结,令气通行,而致津液渗泄也。故消渴之人,其药 与食,皆宜淡剂。《至真要大论》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 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散 或收,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坚或软,所以利而行之, 调其气也。《本草》云:“药有三品,上品为君,主养命,小毒 以应天;中品为臣,主养性,常毒以应人;下品为佐使, 主治病,大毒以应地。不在三品者,气毒之物也。凡此 君臣佐使者,所以明药之善恶也。处方之道,主治病 者为君,佐君者为臣。应臣之用者为佐使。”适其病之 所根,有君臣、佐使、奇偶、大小之制。明其岁政、君臣、脉 位,而有逆顺、反正主疗之方,随病所宜,以施其用。治 法多端,能备所用者良工也。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 者清之,清者温之。结者散之,散者收之。微者逆而制 之,甚者从而去之。燥者润之,湿者燥之,坚者软“之,软 者坚之。急者缓之,客者除之,留者却之,劳者温之,逸 者行之,惊者平之,衰者补之,甚者泻之,吐者下之,摩 之益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灸之制之,适足为用,各 安其气,必清必净,而病气衰去,脏腑和平,归其所宗, 此治之大体也。”《阴阳应象大论》曰:“治不法天之纪,不 明地之理,则灾害至矣。”又《六节脏象论》曰:“不知年之 所加。气之所衰。不可以为功也。”按此篇未传于世张子和恐为湮没刊入 儒门事亲中今仍入河间内

《成无己明理论》
[编辑]

《伤寒渴证》
[编辑]

《伤寒》渴者,何以明之?渴者,里有热也。伤寒之邪,自表 传至里,则必有名证,随其邪浅深而见焉。虽曰一日 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 入胃,其传经者,又有证形焉。太阳主气而先受邪,当 一二日发头项痛而腰脊强者是矣。太阳传阳明,则 二三日发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也。阳明传少阳,则 三四日发胸胁痛而耳聋。此三阳皆受病,为邪在表, 而犹未作热,故不言渴。至四、五日,少阳传太阴经,邪 气渐入里,寒邪渐成热。当是时也,津液耗少,故腹满 而嗌干;至五、六日,太阴传少阴,是里热又渐深也。当 此之时,则津液为热所搏,渐耗而干,故口燥舌干而 渴。及至六、七日,则少阴之邪,传于厥阴。厥阴之为病, 消渴为里,热已极矣。所谓消渴者,饮水多而小便少 者是矣。谓其热能消水也。所以伤寒病至六七日而 渴欲饮水,为欲愈之病,以其传经尽故也。是以《厥阴 病》云:“渴欲饮水,少少与之愈”者是也。邪气初传入里, 热气散漫,未收敛成热,熏蒸焦膈,搏耗津液,遂成渴 也。病人虽渴,欲得饮水,又不可多与之。若饮水过多, 热少不能消,故复为停饮诸疾。《经》曰:凡得时气病,至 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勿多与也。何者?以腹 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若大渴欲饮 水,犹当依证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 一斗与五升。又曰: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 渴者宜五苓散。至于大渴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 参汤主之,皆欲润其燥而生津液也。凡得病反能饮 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差,小 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大祸,不可复救。然则悸动也, 支结也,喘欬,噎哕,干呕,肿满,下利小便不利,数者,皆 是饮水过伤,而诊病之工,当须识此,勿令误也。

《元张洁古活法机要》
[编辑]

《消渴证》
[编辑]

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有消中,有消肾。“上消 者,肺也,多饮水而少食,大便如常,小便清利,知其燥 在上焦也,治宜流湿,以润其燥。消中者胃也,渴而饮 食多,小便赤黄,热能消谷,知其热在中焦也,宜下之。 消肾者,初发为膏淋”,谓淋下如膏油之状,至病成而 面目黧黑,形瘦而耳焦,小便浊而有脂液,治法宜养 血以肃清,分其清浊而自愈也。

《张从政儒门事亲》
[编辑]

三消当从火断[编辑]

“八卦之中,惟离能烜物;五行之中,惟火能焚物;六气 之中,惟火能消物。故火之为用,燔木则消而为炭,焚 土则消而为伏龙。肝炼金则消而为汁,煅石则消而 为灰,煮水则消而为汤,煎海则消而为盐,干汞则消 而为粉,熬锡则消而为丹。故泽中之潦,涸于炎晖,鼎 中之水,干于壮火。”盖五脏,心为君火正化,肾为君火 “对化三焦为相火,正化胆为相火,对化得其平,则烹 炼饮食,糟粕去焉;不得其平,则燔灼脏腑而津液竭 焉。故入水之物,无物不长;入火之物,无物不消。夫一 身之心火,甚于上为膈膜之消,甚于中为肠胃之消, 甚于下为膏液之消,甚于外为肌肉之消。上甚而不 已则消及于肺,中甚而不已则消及”于脾;下甚而不 已,则消及于肝肾;外甚而不已,则消及于筋骨。四脏

皆消尽,则心始自焚而死矣。故《素问》有消瘅、消中、消
考证
渴、风消、膈消、肺消之说。消之证不同,归之火则一也。

故消瘅者,众消之总名;消中者,善饥之通称;消渴者, 善饮之同谓。惟风消、膈消、肺消,此三说不可不分。风 消者,二阳之病,二阳者,阳明也。阳明者,胃与大肠也。 心受之则血不流,故女子不月;脾受之则味不化,故 男子少精。皆不能成隐曲之事。火伏于内,久而不已, 为风所鼓,消竭肠胃。其状口干,虽饮水而不咽,此风 热格拒于贲门也。口者病之上源,故病如是。又《经》曰: “二阳结谓之消。”此消乃肠胃之消也。其善食而瘦者, 名曰食㑊。此消乃肌肉之消也。膈消者,心移热于肺, 传为膈消。王太仆云:“心肺两间,中有斜膈膜,下际内 连横膈膜,故心移热于肺,久久传化,内为膈热。”消渴 多而饮者,此虽肺金受心火之邪,然止是膈消,未及 于肺也。故饮水至斗,亦不能止其渴也。其状,多饮而 数溲,或不数溲,变为水肿者皆是也。此消乃膈膜之 消也。肺消者,心移寒于肺,肺主气。经曰:“饮食入胃,游 溢精气,上输于脾”,脾之精气,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 轮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以为常也。《灵枢》亦曰:“上 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今心为阳火,先受阳邪, 阳火内郁,火郁内传,肺金受制,火与寒邪皆来乘肺, 肺外为寒所薄,阳气得施,内为火所燥,亢极水复,故 皮肤索泽而𤸷著,溲溺积热而频并,上饮半升,下行 十合,故曰:“饮一溲二者死。”膈消不为寒所薄,阳气得 宣散于外,故可治。肺消为寒所薄,阳气自溃于中,故 不可治。此乃消及于肺脏者也。又若脾风传之肾,名 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液,名曰蛊。王太仆云:“消 烁脂肉,如虫之蚀,日渐损削。”此消乃膏液之消也。故 后人论三焦,指以为肾消,此犹可治,久则变瘈,不救 必死。此消乃消及于肾脏者也。夫消者必渴,渴亦有 三:有甘之渴,有石之渴,有火燥之渴。肥者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经》又曰:“味厚者 发热。”《灵枢》亦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咸入于”胃中, 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肺,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 凝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此皆肥甘之渴。夫 石药之气悍,适足滋热,与热气相遇,必内伤脾,此药 石之渴也。阳明司天,四之气,嗌干引饮,此心火为寒 水所郁故然。少阳司天,三之气,炎暑至,民病渴。太阳 司天,甚则渴而欲饮。水行凌火,火气郁故然。少阴之 复,渴而欲饮。少阳之复,嗌络焦槁,渴引水浆,色变黄 赤。又伤寒五日,少阴受之,故口燥舌干而渴。肾热病 者,苦渴数饮,此皆燥热之渴也。故膏粱之人,多肥甘 之渴;石药之渴;藜藿奔走之人,多燥热之渴。二者虽 殊,其实一也。故火在上者,善渴;火在中者,消谷善饥; 火在上中者,善“渴多饮而数溲;火在中下者,不渴而 溲白液;火遍上中下者,饮多而数溲。此其别也。”后人 断消渴为肾虚,水不胜火则是也,其药则非也。何哉? 以八味丸治渴,水未能生,而火反助也。此等本不知 书,妄引王太仆之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但益心之阳,寒热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 可,岂知王太仆之意,以寒热而行之也。肾本恶燥,又 益之以火,可乎?今代刘河间自制神芎丸,以黄芩味 苦入心,牵牛、大黄驱火气而下,以滑石引入肾经。此 方以牵牛、滑石为君,以大黄、黄芩为臣,以芎、连、薄荷 为使,将离入坎,真得《黄庭》之秘旨也。而又以人参白 术汤、消痞丸、大人参散、碧玉鸡苏散数法以调之,故 治消渴最为得体。昔有消渴者,日饮数升,先生以生 姜自然汁一盆,置之密室中,具罂杓于其间,使其人 入室,从而锁其门,病人渴甚,不得已而饮,汁尽渴减。 此《内经》辛以润之之旨。《内经》治渴以兰除其陈气,亦 辛平之剂也。先生之汤剂虽用此一味,亦必有旁药 助之。初虞世曰:凡渴“疾未发疮疡,便用大黄寒药利 其势,使大困,大虚自胜。如发疮疡,脓血流漓而飧泄, 此真俗言也。”故巴郡太守以三黄丸能治消渴。余尝 以隔数年不愈者,减去𥐚硝,加黄连一斤,大作剂,以 长流千里水煎五七沸,放冷日呷之数百次。以桂苓 甘露散、白虎汤、生藕节汁、淡竹沥、生地黄汁相间服 之,大作剂料,以代饮水,不日而痊。故消渴一证,调之 而不下,则小润小濡,固不能杀炎上之势;下之而不 调,亦旋饮旋消,终不能沃膈膜之干;下之调之,而不 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复作,能从此三 者,消渴亦不足忧矣。况《灵枢》又说:心脉滑为善渴,《经》 又曰:“滑者阳气胜。”又言“五脏脉心脉微小为消瘅。”又 言:“五脏脆为消瘅。”又言:“消瘅之人,薄皮肤而肉坚固 以深,长冲直扬,其心刚刚者多怒,怒则气逆上,胸中 畜积,血气逆流,髋皮充肌肉,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 消肌肤,故为消瘅。”又言:“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夫 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者多怒,柔弱者易伤也。”余以 是遂悟气逆之人,非徒病消渴,若寒薄其外,亦为痈 肿,少气,狂,膈中肺消涌水者,热客其脏,则亦为惊衄, 膈消柔痓,虚肠澼。死客其腑,则为癃,溺血,口糜,虙瘕, 为沉,食㑊,辛頞,鼻渊,衄蔑,瞑目,盖此二十一证,皆在《气厥论》中。《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一言可了,善读 书者,以是求之。

《李杲十书》
[编辑]

《消渴论》
[编辑]

《阴阳别论》云:“二阳结谓之消。”《脉要精微论》曰:“瘅成为 消中。”夫二阳者,阳明也。手阳明大肠主津,病消则目 黄口干,是津不足也;足阳明胃主血,热则消谷善饥, 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结者津液不足,结而不润,皆 燥热为病也。此因数食甘美而多肥,故其气上溢,转 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 其气慓悍,能助燥热也。越人云:邪在六腑,则阳脉不 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脉盛矣。阳脉太 盛,则阴气不得营也,故皮肤肌肉消削是也。经云:凡 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 疾也。岐伯曰:脉实,病久可治;脉弦小,病久不可治。后 分为三消: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逆调论》云:心 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者是也,以白虎加人参汤治之。 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鞕,小便数,叔和云,口干 饶饮水,多食亦肌虚,瘅成为消中者是也,以调胃承 气三黄丸治之。下消者,烦躁引饮,耳轮焦干,小便如 膏,叔和云,焦烦水易亏,此肾消也,以六味地黄丸治 之。《总录》所谓末传能食者,必发脑疽背疮;不能食者, 必传中满鼓胀,皆为不治之证。洁古老人分而治之, 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参汤;不能食而渴者,钱氏白 术散倍加葛根治之。上中既平,不复传下消矣。前人 用药,厥有旨哉!或曰:末传疮疽者何也?此火邪胜也。 其疮痛甚而不溃,或赤水者是也。经云:有形而不痛, 阳之类也。急攻其阳,无攻其阴,治在下焦元气,得强 者生,失强者死。《末传》中满者,何也?以寒治热,虽方士 不能废其绳墨而更其道也。然脏腑有远近,心肺位 近,宜制小其服;肾肝位远,宜制大其服,皆适至其所 为。故如过与不及,皆诛罚无过之地也。如高消、中消, 制之太急,速过病所,久而成中满之病,正谓上热未 除。中寒复生者也。非药之罪。失其缓急之制也。处方 之制。宜加意焉。

《辨内外伤》
[编辑]

外感风寒之邪,三日已外,谷消水去,邪气传里,始有 渴也。内伤饮食失节,劳役久病者,必不渴,是邪气在 血脉中,有馀故也。初劳役形质,饮食失节,伤之重者, 必有渴,以其心火炽上,克于肺金,故渴也。又当以此 辩之。虽渴欲饮冷水者,当徐徐少与之,不可纵意而 饮,恐水多峻下,则胃气愈弱,轻则为胀,重则传变诸 疾,必反复闷乱,百脉不安,夜加增剧,不得安卧,不可 不豫度也。

《治法》
[编辑]

发热恶热而渴,但目赤者,病脏也。手太阴肺不足,不 能管领阳气也。宜以枸杞、生地黄、熟地黄之类主之。 脉洪大,甚则呕血,先有形也。

上焦渴,小便自利,白虎汤。

中焦渴。大小便不利。调胃承气汤。

下焦渴,小便赤涩,大便不利,大承气汤。

有《六经》发渴。各随经药治之。

表热恶热而渴者,白虎汤。

《朱震亨心法》
[编辑]

《消渴证治》
[编辑]

消渴,养肺降火生血为主,分上中下治。

三消皆禁用半夏,血虚亦忌用。口干咽痛、肠燥大便 难者,亦不宜用,汗多者不可用,不得已必用姜监制。 消渴若泄泻,先用白术、白芍药炒为末,调服后,却服 前药诸汁膏。又天花粉乃消渴神药也。

内伤病退后,燥渴不解,此有馀热在肺经,可用参、苓、 甘草少许,生姜汁调,冷服,或以茶匙挑姜汁与之。虚 者,可用人参汤。

水包天地,前辈尝有是说矣。然则中天地而为人水, 亦可以包润五脏乎?曰:天一生水,肾实主之。膀胱为 津液之腑,所以宣行肾水,上润于肺,故识者以肺为 津液之脏,自上而下,三焦脏腑,皆囿乎天一真水之 中,《素问》以水之本在肾,末在肺者,此也。真水不竭,安 有所谓渴哉?人惟淫欲恣情,酒面无节,酷嗜炙煿,糟 藏、咸酸、酢醢、甘肥、腥膻之属,复以丹砂玉石济其私, 于是炎火上熏,腑脏生热,燥热炽盛,津液干焦,渴饮 水浆而不能自禁。

其热气上腾,心虚受之。心火散漫,不能收敛,胸中烦 躁,舌赤唇红。此渴引饮常多,小便数而少。病属上焦, 谓之消渴。

热畜于中,脾虚受之,伏阳蒸胃,消谷善饥,饮食倍常, 不生肌肉。此渴亦不甚烦,但欲饮冷,小便数而甜,病 属中焦,谓之“消中。”

热伏于下,肾虚受之,腿膝枯细,骨节酸疼,精走髓空, 引水自救。此渴饮水不多,随即溺下,小便多而浊,病 属下焦,谓之焦肾又若强中消渴,其毙可立待也。《治法总要》,当以白术 散养脾,自生津液,兼用好粳米煮粥,以膂肉碎切煮 服以养肾,则水有所司。又用净黄连湿锉,入雄猪肚 中密扎,于斗米上蒸烂,添些蒸饭,臼中杵粘。丸如桐 子。服一百丸。食后米饮下。可以清心止渴。

《罗天益卫生宝鉴》
[编辑]

《辨六经渴》
[编辑]

太阳渴,脉浮无汗者,五苓、滑石之类。阳明渴,脉长有 汗者,白虎凉膈之类。少阳渴,脉弦而呕者,小柴胡加 䒷蒌根也。太阴渴,脉细不欲饮水,纵饮惟思汤,不思 水,四君子、理中汤之类。少阴渴,脉沉自利者,猪苓汤、 三黄汤之类。厥阴渴,脉微引饮者,当少少与之。 滑石治渴,本为窍不利而用之,以其燥而能亡津液 也。天令湿气太过,当用之。若无湿而用之,是为犯禁。 假令小便不利,或渴或不渴,知内有湿热也;小便自 利而渴,知内有燥也。湿宜渗泄之,燥宜润之,则可矣。 《杂证》有汗而渴者,以辛润之。无汗而渴者,以苦坚之。 伤寒食少而渴者,当以和胃药止之。不可用凉药,恐 损胃气,愈不能食,白术、茯苓是也。

“太阳无汗而渴者,不宜白虎;汗后脉洪大而渴者,方 可与之矣。”阳明有汗而渴者,不宜五苓。若小便不利, 汗少脉浮而渴者,宜与之。

“若人病心肺热而不渴者,知不在太阴少阴之本,只 在标也。在标则不渴矣。若渴者,是在本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