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357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三百五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三百五十七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三百五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三百五十七卷目录

 医部汇考三百三十七

  伤寒门三

  张机伤寒论阳明经上篇 阳明经中篇 阳明经下篇

艺术典第三百五十七卷

医部汇考三百三十七

[编辑]

伤寒门三

[编辑]

《汉张机伤寒论》

[编辑]

《阳明经上篇》凡外邪初入阳明地界未离太阳净尽者谓之太阳阳明列于此篇

[编辑]

喻昌曰:伤寒之证,无如太阳一经,风寒参错,表里差殊,难于辨认。昌分三篇,先列鄙语,以引其端,后随仲景原文,阐其立言精意,俾学者得其门而入,庶足以窥其富美也。而阳明一经之病,治之尤难。盖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大源,多气多血之冲,乃吉凶死生所攸关。仲景著论精详,后人读之愦愦,今僭为《尚论》,请得而要言之也。夫阳明者胃也,阳明以胃实为正,胃实则皆下证也。然阳明之邪,其来路则繇太阳。凡阳明证见八九,而太阳证有一二未罢,即从太阳而不从阳明,可汗而不可下也。其去路则趋少阳,凡阳明证纵见八九,而少阳证略见一二,即从少阳而不从阳明,汗下两不可用也。惟风寒之邪,已离太阳,未入少阳,恰好在阳明界内之时,用药亟为攻下,则涣然冰释,而不再传他经,津液元气,两无亏损,何快如之?此等机会,间不容发,庸愚无识,妄守颛门,必俟七日传经已尽,方敢言下,纵不危殆,而津液元气,所丧滋多矣。况太阳一经,早有十馀日不解者,若不辨经而但计日,其误下仍在太阳至阳明二三日内,即显下证,反以计日,当面错过。及阳明已趋少阳,又以计日妄行攻下,乃至少阳复转阳明,更全不识其证,以致热邪在胃,烁尽津液,轻者重而重者死矣。所关顾不钜耶!谨将阳明之证,亦比太阳之例,分为三篇,俾观者了无疑惑,斯临病不致差误耳。其太阳与阳明,两经各半,谓之“合病” ;两经连串,谓之“并病。” 另自名篇,于三阳经后,不在此例。此乃邪入阳明,而太阳将尽未尽之证也。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 桂枝汤。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仲景此二条之文,前条云“风未解”,后条即不云寒未解者,互文也。前条云“宜发汗”,后条云“发汗则愈”者,亦互文也。盖外邪初入阳明,用桂枝汤解肌,则风邪仍从卫分出矣;用麻黄汤发汗,则寒邪仍从营分出矣。营分之邪深于卫分,且从外出而愈,则卫分更不待言矣。论中每用互文处,其妙义大率若此。

阳明病,能食者,为中风;不能食者,为中寒。

风则伤卫,寒则伤营,一定之理。是则足三阳经,太阳行身之背,阳明行身之前,少阳行身之侧,皆可言营卫受邪。何仲景于《阳明经》但以能食不能食分风寒,而不以营卫分风寒耶?盖营卫交会于中焦,论其分出之名,则营为水谷之精气,卫为水谷之悍气;论其同出之源,混然一气,何繇分其孰为营、孰为卫哉?惟风为阳。阳能消谷。故能食。寒为阴。阴不能消谷。故不能食。以此而辨风寒之邪。庶几确然有据耳。仲景析义之精若此如习矣。不察者何。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 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为阳绝于里, 亡津液,大便因鞕也。

“阳微”者,中风之脉阳微缓也;“阳实”者,伤寒之脉阳紧实也。“阳绝”,即亡津液之互辞,仲景每于亡津液者,悉名无阳。本文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鞕甚明。注家认作汗多而阳亡于外,大谬。按:伤寒发太阳膀胱经之汗,即当顾虑阳气,以膀胱主气化故也;发阳明胃经之汗,即当顾虑阴津,以胃中藏津液故也。所以阳明多有热越之证。谓胃中津液。随热而尽越于外。汗出不止耳。然则阳明证。不论中风伤寒。脉微脉实。汗出少而邪将自解。汗出多则阴津易致竭绝。医者可不谨持其柄。而用重剂发汗以。请帮助识别此字。人之津液耶。观仲景于太阳发汗之重剂。以青龙名之。可见亢旱得之。则为甘霖。若淫雨用之。则沉灶产蛙。伤禾害稼。有载胥及溺已耳。此阳明所以有桂枝麻黄汤证。而无大青龙汤证也。噫微矣哉。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以此辨阳明中风之外证。正兼太阳也。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 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 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以此辨阳明中风之里证。按此属正阳阳明可下者。当置中篇以全文。不便分割。读者识之可也。

问曰:“病有一日得之。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 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以此辨阳明伤寒之外证,正兼太阳也。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 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以此辨阳明伤寒之里证。”按此属正阳阳明可下者。已上八条,见仲景于太阳传入阳明之证,其辨认之法,即少变太阳之定例矣。盖太阳有营卫之两路,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而阳明则营卫难以辨别,辨之全藉于脉与证。风邪之脉,传至阳明,则缓去而迟;在寒邪之脉,传至阳明,则紧去而浮;在风邪之脉,轻高而上前者,风邪本微,殊无内向之意,虽汗出少,而不为过也。寒邪之脉已至于实,则将去太阳而成可下之证,故发其汗太多,反为过也。至其辨证,则以能食不能食为谛。盖阳邪能化谷,阴邪不能化谷之义也。又设四问,以辨风寒之在表在里,而定汗下之权衡,何其明且尽耶。繇是推之,病已传经,而太阳邪有未尽,其用桂枝麻黄二汤,即当狭小其制,不可使太过明矣。太阳邪已尽,其用承气诸汤,即当竭蹶从事,不可使不及又明矣。或问:《经》言“一脉分为二病,谓营卫不同也。”是则十二经脉中,以营卫之故,分为二十四病矣。乃仲景于阳明一经,独以能食不能食分营卫,至于少阳以后,更不申营卫之辨,其义何居?答曰:明哉问也!道之原也。叔和以后,诸贤俱有未彻。果识各经皆有营卫,曷为将仲景少阳经之文,编入太阳经中乎?后人更添蛇足,谓邪至阳明,则已过营卫,无复可言。果尔,则邪至少阳与三阴,其过营卫,不更远乎?《灵枢》谓“营气起于中焦,卫气起于下焦,而行至中焦,胃中正”是营卫所起之源,混然未分,而外入之风寒,自难辨别也。至于少阳以下诸经,《内经》明有一脉分为二病之旨,仲景可以不赘。况始先中卫,其传经必不转中于营;始先中营,其传经必不转中于卫。然则能食为中风,不能食为中寒,自可繇阳明而类推三阴各经矣。此等处,须细心体会,略一卤莽,谬迷多矣。

本太阳病,初得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 也。

发其汗。兼解肌发汗二义。汗出不彻。则未得如法。故邪不服而转入阳明也。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 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勿令大泄下。

表未解而腹大满﹐。则里亦急﹐,故用小承气汤。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者﹐, 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皆是邪渐入里之机﹐。故用小承气汤和之﹐。少变不可下之例。然曰和﹐。则与用下之意不同矣。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吐后而腹胀满,则邪不在胸,其为里实可知。然但胀满而不痛,自不宜用急下之法,少与调胃承气可耳,此亦和法,非下法也。观正阳阳明篇中,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如是之急者,止言当下,自可类推。

阳明病,心下鞕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 利止者愈。

心下鞕满,邪聚阳明之膈,正兼太阳也,故不可攻。攻之利不止,则邪气未尽,真气先脱,故主死。利止则邪去而真气犹存,故自愈也。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呕属太阳,呕多则太阳未除,纵有阳明诸证,在所不计,故戒攻下。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 属上焦也。

此条复辨呕有太阳,亦有阳明,本自不同。若食谷欲呕,则属胃寒,与太阳之恶寒呕逆,原为热证者相远,正恐误以寒药治寒呕也。然服吴茱萸汤转剧者,仍属太阳热邪,而非胃寒明矣。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 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此条“阳明中风。”俱该《伤寒》而言,俱太阳未除之。请帮助识别此字。但以腹满一端。知为热入阳明。然终与大实大满不同。若悮下。则外邪乘虚内陷。而腹愈满矣。小

考证

“便难” 者,亡津液也。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 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讝语。若加 烧鍼,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 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 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 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发热以上,与前条同,而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四端,则皆阳明之见证,所以汗下、烧鍼,俱不可用,而舌上胎则膈热甚,故涌以栀子豉,而彻去其膈热,则治太阳而无碍阳明矣。若前证更加口干舌燥,则宜用白虎汤以解热生津,更加小便不利,则宜用猪苓汤以导热滋干也。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 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太阳证中,有用五苓散两解表里一法矣。而太阳入阳明证中,复有猪苓汤导热滋干一法,然汗出多而渴者,不可服。盖阳明胃经主津液者也,津液充则不渴,津液少则渴矣。故热邪传入阳明,必先耗其津液,加以汗多而夺之于外,复利其小便而夺之于下,则津液有立亡而已,故示戒也。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 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 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鞕,不更 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 渴者宜五苓散。

“寸缓,关浮尺弱,发热汗出,复恶寒”,纯是太阳未罢之证也。设非误下,何得心下痞结耶?如不悮下,则心下亦不痞,而太阳证必渐传经,乃至不恶寒而渴,邪入阳明审矣。然阳明津液既偏渗于小便,则大肠失其润,而大便之鞕,与肠中热结,自是不同,所以旬日不更衣,亦无苦也。以法救之,救其津液也。与水及用五苓,即其法也。夫五苓,利水者也,其能止渴而救津液者,何也?盖胃中之邪热,既随小水而渗下,则利其小水而邪热自消矣。邪热消则津回而渴止,大便且自行矣,正《内经》通因通用之法也。前段汗出多而渴者,不宜用猪苓汤重驱津液;此段仍有汗仍渴,但汗出不至于多,而渴亦因热炽其津液,方在欲耗未耗之界。故与水而用五苓为合法也。今世之用五苓者。但知水谷偏注于大肠。用之利水而止泄。至于津液偏渗于小便。用之消热而回津液者则罕,故详及之。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 汗出。

阳明脉之浮紧,即太阳寒伤营之脉也,单浮即太阳风伤卫之脉也,但传至阳明,仲景不欲以营卫辨证,而姑变其文耳。至于太阳证有未罢各条,虽悉尚恐未明,再举潮热及盗汗阳明之必至者辨之,确然无疑矣。从前注解,皆是断章取义,而不会其大意,不知脉紧与潮热,脉浮与盗汗,非的对之证也,不过藉以辨阳明八九。太阳一二之候耳。至谓浮为阳盛。阳盛则阴虚。阴虚则盗汗出。节外生枝。几于说梦矣。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 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 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 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馀证者,与 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此条阳明中风之证居七八,而中寒乏证亦居二三,观本文“不得汗及用麻黄汤”,其义自见也。然此一证为阳明第一重证,何以知之?太阳证既未罢,而少阳证亦兼见,是阳明所主之位,前后皆邪,而本经之弥满留连,更不待言矣。盖阳明脉本大,兼以少阳之弦,太阳之浮,则阳明之大,正未易衰也。腹满、鼻干,嗜卧,一身面目悉黄,潮热,阳明之证既尽见,兼以少阳之胁痛,太阳之膀胱不利,乃至时时哕,耳前后肿,则阳明之诸证,正未易除也。所以病过十日,外证不解,必审其脉证,或可引阳明之邪从少阳出,则用小柴胡汤;或可引阳明之邪从太阳出,则用麻黄汤方合法。若不尿,腹满加哕,则真气垂尽,更无力可送其邪。故知药不能治也。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 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脉迟则表证将除,似乎可下,然得食而微烦,仍是外邪助其内热也。热蒸食而上攻,故头眩,小便必难者,湿热上攻,水道必不顺也。欲作谷瘅者,水谷之湿得热蒸而四迄,遍身发黄,势所必至,下之腹满如故,病既未除,其脉之迟者,愈益难复,故以为戒。《注》谓“下之则外邪内陷”,殊不切要。盖腹满已是邪陷,宁俟下之始陷耶。所以然者。脉迟则胃不实。徒下其糟粕。不惟无益。而反害之耳。然则脉复

其常然后膀胱之气化行。湿热自除。谷瘅自退。又不言可知矣。

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 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 谷不别故也。

注谓“固为坚固,瘕为积聚”,大谬。盖大便初鞕后溏,因成瘕泄,瘕泄即溏,泄久而不止,则曰“固瘕”也。

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 翕然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 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此段文义本明,注谓“得汗则外邪尽解,脉紧且愈”,全非本文来意。观上二条,一以小便少而成谷瘅,是湿热繇胃上攻胸脑,则头眩而身发黄;一以小便不利而成固瘕,是湿热繇胃下渗大肠,则手足汗出而成溏泄。此条小便反不利,本当成谷瘅及瘕泄之证,况其人骨节疼,湿胜也。翕然如有热状,热胜也。湿热交胜,乃忽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何以得此哉?此是胃气有权,能驱阳明之水与热,故水热不能胜,与汗共并而出也。“脉紧则愈”,言不迟也。脉紧疾则胃气强盛,所以肌肉开而濈然大汗。若脉迟则胃中虚冷,偏渗之水不能透而为汗,即手足多汗,而周身之湿与热,又未能共并而出,此胃强能食,脉健之人。所以得病易愈耶。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 也。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热必哕。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若胃 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表热里寒,法当先救其里。太阳经中,下利不止,身疼痛者,已用四逆汤不为过。其在阳明之表热,不当牵制,更可知矣。此证比前一条虚寒更甚,故不但攻其热必哕,即饮以水而亦哕矣。按前云能食者为中风,不能食者为中寒矣。此上五条,一云食难用饱,一云欲食,似乎指中风为言。一云中寒不能食,及后二条之不能食,又明指中寒为言,所以后人拘执其说而误为注释也。不知此五条,重举风寒证中之能食、不能食,辨胃气之强弱,非辨外邪也。故五证中,惟“水不胜谷气,脉紧则愈”一证,为胃气胜,其四条俱是脉迟胃冷,反为水热所胜之证。夫伤寒之证,皆热证也,而其人胃中虚冷者,又未可一例而推。盖胃既虚冷,则水谷混然无别,热邪传入,必不能遽变为实也。胃不实则不可下,而热邪既入,转蒸水谷之气,蕴谷为病,即下之而水热不去,徒令胃气垂绝而作哕耳。仲景一一挈出,而于后条“下利清谷”一证,主之以四逆汤,则前条之较轻者,宜主之以温胃,更不待言。惟合五条而总会其立言之意,始不致于传讹耳。门人问:“濈然汗出而病解”,乃手足濈然汗出者,反作固瘕,何手足不宜于汗耶?答曰:胃气虚寒之人,外邪入之,必转增其热,胃热故膀胱亦热,气化不行,小便因之不利。小便不利而尽注于大肠,则为洞泄,即末条之下利清谷者是也。小便不利,乘胃热而渗于脾,则四肢先见色黄,乃至遍身发黄,而成“谷瘅”者是也。今手足濈然得汗,则脾中之湿热行而色黄,谷瘅之患可免。但汗从手足而出,水热之气未得遍泄于周身,不过少分大肠奔迫之势,故不为洞泄,而为瘕泄耳。无病之人,小便不行,尚渍为他病,况伤寒证极赤极热之小便,停畜不行,能无此三种之变耶?一溯其源。而轻重自分矣。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欬。其人必咽痛。若 不欬者。咽不痛。

此胃热协风邪而上攻之证也。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 久虚故也。

此胃热协寒邪而郁于肌肤之证也。言久虚者。明所以不能透出于肌表之故也。非谓当用补也。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欬。手足厥者。 必苦头痛。若不欬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阳明证,本不头痛,若无汗、呕欬、手足厥者,得之寒因而邪热深也。然小便利,则邪热不在内而在外,不在下而在上,故知必苦头痛也。若不欬、不呕、不厥,而小便利者,邪热必顺水道而出,岂有逆攻巅顶之理哉。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 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下之而外有热,心中懊憹,饥不能食,几成结胸矣。然手足温,则阳气未至伤陷,不结胸则外邪原属轻微。若其人头汗出者,亦是膈中郁热上蒸所致。宜因其高而扬之,用栀子豉汤以彻其热,则阳得下通于阴,而周身濈然汗解,并可知矣。按此二条皆湿热上攻之证。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此必衄

口中干燥与渴异,漱水不欲咽,知不渴也。阳明气血俱多,以“漱水不欲咽,知邪入血分。”阳明之脉起于鼻,故知血得热则妄行,必繇鼻而出也。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阳明邪热炽矣。能食为风邪,风性上行,所以衄也。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 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 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 也。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合四条观之,“阳明病,湿停热郁,而烦渴有加,势必发黄,然汗出热从外越,则黄可免;小便多,热从下泄”,则黄可免。若悮攻之,其热邪愈陷,津液愈伤,而汗与小便愈不可得矣。悮火之,则热邪愈炽,津液上奔,额虽微汗,而周身之汗与小便愈不可得矣,发黄之变,安能免乎?发黄与前谷瘅,本同一证,但彼因脉迟胃冷而得。则与固瘕及哕同源。而与此异派。

阳明病,下血讝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 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妇人病伤寒,经水适来适断,则邪热乘之而入于血室,讝语如见鬼状,当刺期门。乃男子阳明经病,下血而讝语者,亦为热入血室,亦刺期门,详后《少阳篇》末。

阳明病,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 血,故令喜忘。屎虽鞕,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扺当汤 下之。

太阳经热结膀胱之证,轻者如狂,重者发狂,如狂者,血自下,但用桃核桂枝加入承气汤,因势利导,血去则愈。发狂者血不下,须用抵当汤亟下其血乃愈。详《太阳》上篇。此条阳明喜忘之证,本差减于如狂,乃用药反循发狂之例者何耶?盖太阳少血,阳明多血,阳明之血一结,则较太阳更为难动,所以宜用抵当汤峻攻之法耳。但太阳云主之。则确乎不易。此云“宜用。”则证有轻重不等。在于临时酌量矣。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 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 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若脉数不解,而下利不止, 必协热而便脓血也。

虽云无表里证,然发热脉浮数,表证尚在也,其所以可下者,以七八日为时既久,而发热脉数,则胃中热炽,津液尽亡,势不得不用下法,如大柴胡汤之类是也。若下后脉数不解可知,果胃中热炽,其候当消谷善饥,然谷食既多,则大便必多,乃至六七日竟不大便,其证非气结而为血结明矣,所以亦宜于抵当汤也。若数不解而下利不止,注谓用抵当汤下之,数仍不解,大谬。此乃对“假令已下脉数不解”五句之文,见已下脉数不解,反六七日不大便,则宜抵当以下其血。若已下脉数不解,而下利不止,则不宜抵当之峻,但当消息以清其血分热邪。若血分之邪不除,必协热而便脓血矣。合三条总是热入血室,故随下血与不下血而异治也。然要知阳明尚兼太阳,则不但胃中热炽,而膀胱随经之热亦未尽解,此所以宜于“抵当汤”乎?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 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 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病人得汗后,烦热解,太阳经之邪将尽未尽,其人复如疟状,日晡时发热,则邪入阳明,审矣。盖日晡者,申酉时,乃阳明之王时也,发热即潮热,乃阳明之本候也。然虽已入阳明,尚恐未离太阳,故必重辨其脉,脉实者,方为正阳,阳明宜下之。若脉浮虚者,仍是阳明而兼太阳,更宜汗而不宜下矣。发汗宜桂枝汤,“宜”字最妙见前。既得汗而烦热解,此番只宜用桂枝和营卫。以尽阳明兼带之邪,断不可悮用麻黄汤矣。

《阳明经中篇》凡外邪已离太阳未接少阳谓之正阳阳明列于此篇

[编辑]

喻昌曰:凡外感之邪,全入阳明所辖地界,已离太阳,未接少阳,此际当用下法,确无疑矣。然其邪复有在经、在腑之不同,“在经者,与太少为邻,仍是传经之邪;在腑者,则入于胃而不传经。但在经者之用下,常恐胃有未实,篇中无限,消息迟徊,若在腑,则胃已大实,惟有急下以存津液而已。”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以胃家实揭正阳阳明之总见。邪到本经。遂入胃而成胃实之证也。不然。阳明病。其胃不实者多矣。于义安取乎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乃传经之次第,其实不以日拘也。此云“三日阳明脉大”,正见二日之阳明传自太阳,必兼乎浮紧,浮缓未定,是正阳阳明也。若正阳阳明,气血俱多,其脉必大,而与太阳别矣。言外见三日,证兼少阳,则其脉大而弦,又不得为正阳阳明也。噫!微矣哉!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 属阳明也。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濈然,微汗出也。

濈濈者,肌肉开而微汗不干之貌。发热无汗,呕不能食,皆伤寒之证也。伤寒无汗,何以反濈濈汗出耶?可见证已转属正阳阳明矣。既濈然汗出,则热除呕止可知矣。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 气汤主之。

“蒸蒸”者,热势自内腾达于外,如蒸炊然,胃实之验也。其热蒸蒸,势必其汗濈濈矣。妙哉形容乎!惟热在胃,故用承气以调其胃,胃调则病涣然除矣。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 了者,此大便必鞕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 便鞕。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 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 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 虽鞕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 土瓜根及与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 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而汗 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 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 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后半 节入阳明上篇

“脉迟、汗出、不恶寒、身重、短气、腹满、喘、潮热”八者,乃阳明之外邪欲解,可以攻里,而不为大悮之候也。然曰“欲解”,曰可攻,不过用小承气及调胃承气之法耳。必手足濈然汗出,方可验胃实便鞕,外邪尽解,而当从大承气急下之法也。申酉戌间独热,馀时不热者,为潮热。若汗多,微发热恶寒,是阳明证,尚兼太阳,纵腹大满。胃终不实。只可微和胃气。以从权而已。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 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 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 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鞕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鞕者,不 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 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 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 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 必大便复鞕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 慎不可攻也。

“转失气”者,屁出也。腹中之气,得攻药不为转动,则属虚寒,所以悮攻而证变胀满不能食及哕也。攻后重复发热,又是胃热至此方炽,大便因可得鞕,但为时未久,必少耳,仍以小承气汤和之。若腹中气仍不转,则不但用大承气大差,即用小承气亦小差矣。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 微满,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 气汤。

以小承气汤试其可下,而用大承气汤下之矣。设下后心中懊憹而烦,又属热重药轻,当再进大承气以协济前药,亟驱热邪,则闷烦自解也。一云“胃中有燥屎者”,一云“若有燥屎者”,俱指试其转失气,及绕脐痛、腹满痛、小便不利、烦躁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七证言也。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鞕,至四 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 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 不能食,但初头鞕,后必溏,未定成鞕,攻之必溏,须小 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无太阳少阳之证,则烦躁心下鞕属正阳,阳明之可下无疑矣。乃其人脉弱,虽是能食,亦止可少用小承气,微和胃气,和之而当必觉小安。俟隔日再以小承气稍稍多进,总因脉弱,故尔迟徊也。至六七日竟不大便,似乎胃实,乃小便复少,正恐胃弱而膀胱气化之源窒,转渗大肠,初鞕后溏耳。所以小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按此段之“虽能食。”虽

不能食,全与辨风寒无涉,另有二义,见虽能食者,不可以为胃强而轻下也;虽不能食者,不可以为胃中有燥屎而轻下也。《后九条》云:“讝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 与此互发。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胃气及津液,既不繇吐下而伤则心烦,明系胃中热炽,故可与调胃承气,以安胃气而全津液也。合九条,总是以外证之解与不解,气之转与不转,脐腹之痛与不痛,脉之弱与不弱,汗出之多与不多,小便之利与不利,邪热之炽与不炽,津液之干与不干,而辨腹中之燥屎多与不多,溏与不溏,以消息微下之法。故惟手足濈然汗出,大便已鞕者,主之以大承气汤。其他诸证,一则曰宜用导法,再则曰不可攻之,再则曰宜小承气汤,再则曰少与小承气汤,再则曰明日更与一升,再则曰宜大承气汤。全是商量治法,听人临时斟酌,以祈无悮,所以不用“主之”二字。此等处关系安危最大。盖热邪入胃,不以寒药治之则胃伤。然寒药本以救胃也,不及则药不胜邪,太过则药反伤正,况乎不胜其邪,势必尽伤其正,徒伤其正,又未必尽去其邪,此仲景所为谆复于二者之间也。

“阳明病,讝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 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失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失 气,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 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讝语而发潮热,阳明之下证审矣,更兼其脉滑疾,复与脉弱者不伦,故主之以小承气汤,一定之法也。然尚未知其里证若何,必转失气,方可再服。若服后不转失气,并不大便,脉反微而且涩,又是里气虚寒之证。盖阳明居于中土,其表虚表实,来自太阳,至此已明,其里虚里实,茫然未卜,故用法不可令虚者益虚,有如此之郑重也。

夫实则讝语,虚则郑声。郑声,重语也。

“郑声”者,郑重之声,正气不足,声出重浊也。亦辨里实里虚之一端也。

直视讝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此条当会意读,谓“讝语之人,直视者死,喘满者死,下利者死”,其义始明。盖讝语者,心火亢极也,加以直视,则肾水垂绝,心火愈无制,故主死也。喘满者,邪聚阳位而上争,正不胜邪气从上脱,故主死也;下利者,邪聚阴位而下夺,正不胜邪气从下脱,故主死也。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讝语脉短者死,脉自和 者,不死。

注拟“此为《太阳经》脱简,不知太阳经无讝语”之例,必日久而兼阳明少阳,方有讝语。故此言太阳经得病时,发汗过多,及传阳明时,重发其汗,亡阳而讝语之一证也。亡阳之人,所存者阴气耳。故神魂无主,而妄见妄闻,与热邪乘心之候不同。况汗多则大邪必从汗解,止虑阳神飞越难返。故脉短则阴阳不附,脉和则阴阳未离,其生死,但从脉定耳。其脉既短,安问药之长哉?门人问:“亡阳而讝语,四逆汤可用乎?”答曰:“仲景不言方,而子欲言之,曷不详之仲景耶?”盖亡阳固必急回其阳,然邪传阳明,胃热之炽否?津液之竭否,里证之实否,俱不可知。设不辨悉欲回其阳,先竭其阴,竟何益哉?此仲景不言药,乃所以为圣也。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 则讝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讝语止,更莫复服。

此条举“讝语”之因,汗多津越者为言。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 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讝语。

此举讝语,因误汗而致者。其曰里实,亦即上文“胃中燥,大便必鞕”之互辞;其不出方者,亦即上文小承气汤之互意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馀日, 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 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 者死。微者,但发热讝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 止后服。

此条举讝语之势重者为言,而势重之中,复分二等,剧者生死仍凭乎脉微者,则主以大承气汤,比上条之小承气为更进矣。前云“讝语,脉短者死”;此云“脉弦者生”;前云“讝语,脉滑疾者用小承气”;此云“脉涩者死”,更互一字,而大意跃然。

汗出讝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过 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 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此条之文,似浅而实深,仲景惧人不解,已自为注脚,不识后人何故茫然。胃有燥屎,本当用下,以讝语而兼汗出,知其风邪在胸,必俟过经下之始

不增扰。所以然者。风性善行数变。下之若早。徒引之走空窍。乱神明耳。然胃有燥屎。下之不为大悮。其小悮止在未辨证兼乎风。若此者必再一大下。庶大肠空而风邪得以并出。故自愈。此通因通用之法。亦将差就错之法也。

阳明病,讝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 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鞕耳,宜大承气汤。

有燥屎,则肠胃热结,故不能食,若能食则肠胃未结,故但鞕耳。前条云,“其后发热者,必大便鞕而少也。”此云但鞕耳,不更言其少,乃于胃中有燥屎者,言其五六枚之多,亦互举以辨微细之意,不可忽也。俱宜大承气汤者,已结者开其结,未结者涤其热,不令更结。同一讝语潮热,故同一治,至于药制之大小,必有分矣。合九条观之,既云实则讝语矣,乃其用治迟徊审谛,始以和法为攻法,俟服药后,重辨脉证,不敢径情急攻,即攻之,又一服利止后服,何其郑重耶?可见所谓实者,乃邪气实也。邪气实,正气未有不虚,况津液为邪所耗,而至于讝语,方寸几于无主,其虚为何如哉?邪实不可不下,正虚不可太下,斟酌于邪正之间。以权宜而善其治。良工苦心。要当三复于圣言矣。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胃中止一津液,汗多则津液外渗,加以发热,则津液尽随热势蒸蒸腾达于外,更无他法可止其汗。惟有急下一法,引热势从大肠而出,庶津液不致尽越于外耳。前条云:“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可见调胃之义,乃和缓其胃中之热,以存津液也。此证发热而至于汗多,明是始先未行调胃所致。故宜急下。无取缓调。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发汗不解,而反腹中满痛,则邪不在表而在里,亦惟有急下一法,庶满痛去而病自解也。“减不足言”四字,形容腹满如绘,见满至十分,即减去一二分,不足杀其势也。此所以纵有外邪未解,而当下无疑耳。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 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一条辨证最微细。大便难,则非久秘里证不急也;身微热,则非大热表证不急也。故曰:无表里证,只可因是而验其热邪在中耳。热邪在中,亦不为急,但其人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则急矣。以阳明之脉络于目,络中之邪且盛,则在经之盛更可知,故惟有急下之而已。按少阴经有急下三法,以救肾水:一《本经》水竭,一木邪涌水,一土邪凌水。而阳明经亦有急下三法以救津液。一汗多津越于外;一腹满津结于内;一目睛不慧津枯于中。合两经下法,以观病情生理。恍觉身在冰壶,腹饮上池矣。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 则绝。

其阳则绝。即无阳之互辞。谓津液内亡也。当下不下。故至此耳。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 大便则难。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

脾约之证,在太阳阳明,已当用麻仁丸润下,失此不用,延至正阳阳明,胃中津液,瓮干杯罄,下无及矣。然则浮涩之脉,转为浮芤,不可类推乎。

===
《阳明经下篇》
{{{4}}}

喻昌曰:凡属正阳阳明之证,病已入于胃腑,故下之则愈。其有胃不实而下证不具者,病仍在经,在经之邪不解,必随经而传少阳,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胸胁满痛之证,必兼见一、二,故谓之少阳阳明,其实乃是阳明少阳也。少阳主半表半里,阳明证中才兼少阳,即表里皆不可攻,故例中止用“和法。”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 柴胡汤主之。

“潮热”本阳明胃实之候,若大便溏,小便自可,则胃全不实,更加胸胁满不去,则证已传入少阳矣。才兼少阳,即有汗下二禁,惟小柴胡一方,合表里中而总和之,乃少阳一经之正法,故阳明、少阳亦取用之,无别法也。

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 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而汗 出解也。

不但大便溏为胃未实,即使不大便而见胁下鞕满呕与舌胎之证,则少阳为多,亦当从小柴胡汤分解阴阳,则上下通和,濈然汗出,而胎呕胁满之外证一时俱解矣。既云“津液得下”,则大便自行,亦可知矣。此一和而表里俱彻,所以为贵也。按上

“焦得通,津液得下” 八字,关系病机最切,风寒之邪,协津液而上聚于膈中,为喘、为呕、为水逆、为结胸,尝十居六、七,是风寒不解,则津液必不得下,倘悮行发散,不惟津液不下,且转增上逆之势,愈无退息之期矣,此所以和之于中,而上焦反通也。至于杂病项中,如痰火哮喘、欬嗽、瘰𤻤等证,又皆火势熏蒸日久,顽痰胶结经隧。所以火不内熄,则津液必不能下灌灵根,而精华尽化为败浊耳。夫人之得以长享者,惟赖后天水谷之气,生此津液。津液结则病,津液竭则死矣。故治病而不知救人之津液者,真庸工也。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 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 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 难是也。”

注谓:“脾约”乃太阳之邪,径趋入胃而成胃实,贻悮千古。

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 也。

病已传到少阳经,而去阳明经远矣,乃从少阳经治法,发汗利小便已,其人方才胃中燥烦实,大便难者,是少阳重转阳明,而成可下之一证也。此下二条,与阳明兼带少阳之证迥殊,故另揭出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

此条亦互上条之意。解见“少阳。”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 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 鞕者,为阳明病也。

脉浮而缓,本为表证,然无发热恶寒外候,而手足自温者,是邪已去表而入里。其脉之浮缓,又是邪在太阴,以脾脉主缓故也。邪入太阴,势必蒸湿为黄。若小便自利,则湿行而发黄之患可免。但脾湿既行,胃益干燥,胃燥则大便必鞕,因复转为阳明内实,而成可下之证也。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之证,自利者最多,虚寒则下利清谷,滑脱则下利脓血,故多用温法。此以六七日不大便而腹胀,可见热邪转归阳明,而为胃实之证,所以宜于急下也。

下利讝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下利则热不结,胃不实,何得讝语耶?此必邪返于胃,内有燥屎,故虽下利而结者自若也。半利半结,所以不宜大承气,而宜于小承气微动其结耳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