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370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三百七十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三百七十卷目录
医部汇考三百五十
伤寒门十六
李梴医学入门〈太阳经证 阳明经证 少阳经证 太阴经证 少阴经证
厥阴经证 日数 标本 荣卫 经腑 少阳禁汗禁下 三阴有中有传 论伤足不
伤手 辨传足不传手 论表里 辨阴阳 表里俱无 表里俱有 当汗 当下 不可
汗 不可下 不可灸 不可吐 急下 急温 过经不解 暂补 大法 论正伤寒名
义 伤寒 伤风 两感 伤风见寒伤寒见风 合病 并病 疫厉 温热病 晚发
冬温 暑暍 寒疫 风温 风湿 寒湿 中湿 湿痹 痓痉 温疟 雾露 水证
黄疸 冒风〉
赵献可医贯〈论伤寒 温病论〉
艺术典第三百七十卷
医部汇考三百五十
[编辑]伤寒门十六
[编辑]《明李梴医学入门》
[编辑]《太阳经证》
[编辑]头疼身热脊强,此太阳正病也。以后凡言太阳证,即 头疼身热脊强也。凡言表证者,亦即太阳证也。各《经》 仿此。阳从下起。三阳之长,曰:太阳脉尺寸俱浮,浮紧 伤寒,浮缓伤风。太阳受病,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 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头者,诸阳之会,气病则麻,血 病则痛。身热者,寒客皮毛,郁闭其阳,而后发热,阳虽 人身,正气郁则为邪为热,热虽甚不死。盖伤寒始于 寒,而终成于热也。惟不发热而但恶寒者,邪发于阴 也。或热多寒少;或不大便而泉清频数;或热结膀胱 溺涩;或汗多溺难;或汗后不解;或汗漏不止;或过经 不解;或畜血发黄。或喘、或呕,皆太阳所主。
《阳明经证》
[编辑]阳明夹于二阳之中,阳气盛极,故曰“阳明。”脉尺寸俱 长,长而微洪,经病长而沉数,腑病。太阳脉静则不传。 如脉数急欲吐者,此寒邪变热,传于阳明,当二三日 发,以其经中客邪,故目痛鼻干。身热者,阳明主肌肉, 邪甚则身前皆热。不眠者,烦盛津干,胃气不和也。太 阳未罢者,发热恶寒。太阳已罢者,不恶寒而反恶热, 烦渴作呕,津干便鞕,或即狂言,谓之正阳明、少阳。阳 明胁满不大便而呕,或瘀血发黄,或下血讝语,或胸 烦懊憹,皆此经所主。然亦有里寒下利,或寒气结积 而为痼瘕者,不可不知。
《少阳经证》
[编辑]少,初也,阳气初嫩,亚于阳明,故曰“少阳。”脉尺寸俱弦, 弦而滑数者,阳极发厥,弦而和者,病欲散。少阳受病, 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风热上壅,不利 则耳聋胁痛,寒热往来,不食,呕而口苦,咽干目眩。若 不呕吐而能食者,为三阴不受邪也。若身无大热躁 闷者,阳去入阴无疑矣。似疟,妇人血结,皆此经所主。
《太阴经证》
[编辑]阴从天降,首曰“太阴”,在阳为表,在阴为里。邪在表则 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故尺寸俱沉,沉实有力当 下,沉细无力当温。太阴受病,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 胃中,络于咽嗌,故腹满或痛而嗌,喉下干燥,或大便 不通,小便如常,或自利手足温而渴者,为传经腑热。 或自利不渴,手足冷者,为直中阴证,或因内伤饮食, 冷气入脾,必腹痛,胸膈不快。然“太阴乃三阳之终,三 阴之始。”阳经表证未尽,宜汗;半表里胸满多痰,宜吐; 传经里热,宜下;直中阴经,宜温。调脾胜邪,正在此关。
《少阴经证》
[编辑]次于太阴,故曰“少阴。”脉尺寸俱沉,沉实有力当下,沉 微无力当温。少阴受病,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起于足 心,贯肾络于肺系,故舌干口燥而渴,或自利清水,心 痛腹胀,或大便闭鞕,不欲厚衣者,皆热入里之深也。 若厥逆畏寒,欲吐不吐,腹痛自利,小便白色,或干呕 亡阳,咽痛脉微欲寐者,乃阴毒入脏之深也。或下利 体痛欬呕者,水气也。或饮食入口则吐,脉弦迟厥逆, 心下实者,不可下也。宜吐之。或脉沉发热者,汗之。盖 有初得病直攻少阴。不先自太阳传次而入也。
《厥阴经证》
[编辑]厥阴者,阴尽则变而厥逆生。盖传经至此已尽,无复 可传,再传则逆于手经矣。脉尺寸俱沉,沉实有力当 下,沉迟无力当温,浮缓病自愈。厥阴受病,当六七日 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唇青舌卷而烦满者,胸 中气满急也。“或囊拳”者,阴囊缩也。在女子则阴户急 痛引小腹,此传经厥阴风热,毒深于内也。肝木移热 克脾,脾受贼邪,五脏六腑皆困,荣卫不通,耳聋,囊缩 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则死,速下以救,五死一生。或下利讝语者,内有燥屎也,仍宜下之。或呕而发热者 和之。或发热恶寒如疟,囊不缩,脉微浮微缓,胃之脉, 脾气既全,不受贼邪,荣卫将复,水升火降,寒热作而 大汗解矣。或下利腹胀身疼者,当先救表而后温里。 若下利清谷,大汗出而厥,四肢疼,小腹拘急,或干呕 吐沫,或气冲心痛,发热消渴,吐蛔,皆厥阴寒证也,宜 温之。已上正文六言,乃万病之祖,非得之《内经》,不能 六言包括无遗如此,凡言六经所见之证,即此三阳 三阴经证也,杂病亦然。
日数
[编辑]经云:“一日足太阳膀胱之经,二日足阳明胃之经,三 日足少阳胆之经,四日足太阴脾之经,五日足少阴 肾之经,六日足厥阴肝之经。”又云:“伤寒不加异气不 传经者,七日足太阳病衰,手太阳受之,头痛少愈;八 日足阳明病衰,手阳明受之,身热少歇;九日足少阳 病衰,手少阳受之,耳聋微闻;十日足太阴病衰,手太 阴受之,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足少阴病衰,手 少阴受之,渴止舌干已而嚏。十二日,足厥阴病衰,手 厥阴受之,囊纵少腹微下,大气乃止。病再传六经,有 自安者。《活人》云:‘一二日可发表而散,三四日宜和解 而痊,五六日不解便实,方可议下。此皆论其常耳’。”《解 惑论》云:病人有虚实,邪气有迟速,岂可拘于日数?日 虽多尚有表证,而脉浮数,犹当发汗;日虽少已有里 证,而脉沉细,即当下之,但随证虚实与脉而汗下之。 陶节庵云:“但见太阳证,即用麻桂汗;太阳见少阴证, 即用四逆温;少阴见阳明证,即用承气下;阳明见真 寒证,直入阴经,即救真寒”,此最活法。有循次传者。天 运主气者,初气厥阴“风木,二气少阳相火,三气少阴 君火,四气太阴湿土,五气阳明燥金,六气太阳寒水。 人生顺受其气,病则逆其气而传变,自下而上,自外 而内。究其所以然者,阳主动而位外,阴主静而位内。 人身膀胱气血之会,自头背至足,无所不主,故风寒 每先犯之。其次胃气流行无息,自鼻腹至足,皆其所 主,故太阳行督而交任,必及于阳明也。又其次,少阳 清气主行荣卫,胁肋身侧,皆其所主,故胃邪必移于 胆部。此三阳皆身之外而动者,故为表。至于太阴,人 身五脏,脾为死阴,至静不动,其所消食者,全赖胃气 升降,故自少阳胁肋下肚腹,宜乎先入太阴也。其次, 肾主受水谷之精而至静,惟子时浊气一”动而已,故 自中腹移至脐腹,必及于肾也。又其次,肝惟主散血 藏血,而极其凝静者,此天然之序,不可乱者如此。若 夫太阳自传于太阴者,作渴溺涩,因误渗也。太阳并 传阳明者,当用麻黄,而反用葛根以引之也;太阳越 经传少阳者,当用麻黄,而反用柴胡以引之也;太阳 传少阴者,当用桂、麻而反下以陷之也。太阳传太阴 者,当用桂枝而反下以入之也。此医之误,而乱其传 之序也。又有太阳即传厥阴,头项痛甚,二经脉络相 接,同督脉而上行也。有太阳伤风,以致阴血,自燥热 畜膀胱,逆传小肠与心,谓之“冤热。”有风寒自背入者, 直中太阳;少阳自面入者,直中阳明。有首尾只在太 阳经,而不传诸经者。有间传一二经者。有不传而罢 者。有不罢再传者。有不自阳经直中阴经者。此邪无 定体。不可拘于日数也。《活人》云。六气之邪。乘虚之经 得之。
标本
[编辑]标者梢末,本者根本。以主言之,各经络为标,各脏腑 为本。如太阳经为标,膀胱为本,馀仿此。以客邪言之, 先受病为本,次受病为标,标本相传,治其急者,请详 言之。太阳膀胱为本,故头疼脊强;小肠为标,与心为 表里,故发热。冬月麻黄桂枝,馀月九味羌活汤;阳明 大肠为标,与肺为表里,故微恶寒发热,为经病,葛根 解肌汤。汤而有汗不解者,白虎汤,胃为本。目痛鼻干, 潮汗闭涩,满渴狂讝,为腑病,调胃承气汤。少阳三焦, 相火为本,游行一身,故微热,胆为标。耳聋胁痛,寒热, 呕而口苦,缘三焦无形,胆无出入之路,故从中治。标 本俱小柴胡汤。太阴肺为标。咽干身目黄,脾为本。腹 满痛,谓之腑热。咽干腹满,手足温者,“桂枝加大黄汤, 或大柴胡汤。身目黄者,茵陈汤。胸满者,瓜蒂散。如自 利不渴,或呕吐者,属脏病,理中汤丸。”少阴心为本,故 舌干口燥,或绕脐硬痛,或心下硬痛,或下利纯清水, 或讝语便闭,小承气汤。肾为标,面寒如刀刮,唇青不 渴,吐利,胸腹绞痛,四肢厥逆,指甲黑,踡卧身如被杖, 古姜附汤。厥阴心胞络为标,故舌卷厥逆,冷过肘膝, 吐沫呕逆不渴,小腹绞痛者为寒,三味参萸汤、四顺 汤。肝为本,主男子囊缩,女子阴挺乳缩,或手足乍冷 乍温,大便实,消渴烦满者为热,大承气汤。似疟不呕, 二便自调者,必自愈。不愈,脉迟有汗者,小建中汤;脉 涩无汗者,桂麻各半汤。其囊乳缩证、寒证亦有之,学 者于此而一悟焉,则病机到手矣。自非仲景《玉函内 秘》,其孰与于斯乎。此后汗、吐、下、温、和解诸方,不甚详 载,止言宜汗、宜吐、宜下、宜和,悟之
荣卫
[编辑]“荣行脉中,在血脉其病深;卫行脉外,在皮肤其病浅。” 荣血阴也,主闭藏,故寒喜伤荣而无汗;卫气阳也,主 开泄,故风喜伤卫而有汗。然岂独太阳为荣卫之会, 而有风寒之别乎?阳明善饥为伤风,不食为伤寒;少 阳耳聋胸满而烦为伤风,口苦咽干目眩为伤寒;三 阴伤风,但四肢烦疼耳。太阳为之先者,伤寒因肾水 亏损。至春木无生意。故发为温病。至夏绝生化之原。 发为热病。所以太阳少阴二经。受病最多。最先
经腑
[编辑]表多里少为在经,宜清肌解表;里多表少为在腑,宜 和肌通里。盖阳明标虽主肌,而其本则胃也,然岂独 阳明为十二经之长,而有经腑之异乎?仲景曰:“三阳 受病,未入于腑,可汗而已;三阴受病,已入于腑,可下 而已。”则三阴有在经者,仍宜微汗之。盖荣卫属太阳, 主皮毛;胃腑属阳明,主皮肤之下,肌肉之上及肠胃 也。胸胁属少阳,主血荣百节,流行三部;脏属三阴,主 筋骨并两足。故“太阳为阳之表,胃为阳之里。”若但以 脏腑而分表里,则腑为表,脏为里。若合荣卫脏腑而 分表里,则表者荣卫之所行,里者胃腑之所主,而脏 则又深于里,但病入胃,则亦不更传,不可不知。
少阳禁汗禁下
[编辑]少阳居太阳阳明之中,半表半里,禁汗恐犯太阳,禁 下恐犯阳明,禁渗恐生发之气陷入阴中,只宜和之 以小柴胡汤。犯三禁则变不可胜穷。他如太阳经禁 下与渗,犯之则动血热入里而难解。阳明经禁汗与 渗,犯之则竭津液,畜下而如狂。益津液者,连须葱白 汤是也。又下证中治见《合病》。
三阴有中有传
[编辑]三阴,最不可执。有宜下者,有宜温者。自三阳气分传 入三阴,谓之传经阴证。传,非传入脾肾肝也,乃入三 阴血分,胃与大小肠之腑也。故仲景谓已入于腑,可 下者是也。若不自阳经传来,直中三阴之经。初起厥 逆腹痛,自利不渴,太阴自受寒也;上证加之呕吐,少 阴自受寒也;又加之小便清利,厥阴自受寒也。热药 温之,犹恐或迟,阴阳一差,生死立判。虽然,传经直中, 先贤发之尽矣,然岂无传变者乎?假如传经之际,轻 生者或被生冷,或犯房欲,或粗工猛施汗下,真气衰 弱,阳证变为阴证,如俗所谓阳证归阴,仍宜直中寒 证法治。故《内经》止言传变,而不言直中者,盖言变则 包直中。今《局方》言传阴传阳则不是,当言“传阳变阴”, 庶乎传经为里热,直中与变为里寒,临证参脉。直中 三阳,传经三阳病在于表,脉浮长弦;传经三阴,病在 于里,脉沉数实。“直中三阴病在于经,脉沉微缓。”此表 里虚实大分,非专以阳为热,阴为寒也。
《论伤足不伤手》
[编辑]手之六经,主于春夏。足太阳少阳,正司冬令,触冒之 者,则二经受病。其次则少阳厥阴,继冬而司春令,至 春分后,方行温令,故风寒亦能伤之。足阳明与冬本 无与,然寄旺四季,寒热温凉之气,皆能伤之,况表邪 传里,必归脾胃而为燥粪,用汤药下之而胃和矣。
《辨传足不传手》
[编辑]“人身之气,每日周行三百六十五骨节,以应周天三 百六十五度,血亦随气运行腠理”,以为一身动静,云 为之主,所以一脉愆和,百脉皆病。况风寒中人,先入 荣卫,昼夜循环,无所不至,岂间断于手经哉?七日不 愈,而再传者,乃足经移热,传于手经,如冤家之相摭 也。虽然,手足亦推本言耳。上古止分三阴三阳,而不 分手足,其意甚深。况手足三阳,同手走头至足;手足 三阴,同足走胸腹与手,岂有经络同,而受病又有不 同者哉。即如喘欬发热,分明手太阴太阳病也;“狂言 讝语”,分明手少阴病也;“胸满干呕,耳聋”,分明手厥阴 少阳病也。认真五脏六腑,俱有表里二证。盖人之情 欲,天之淫邪,自然不齐,故病多标本兼见。假令脉弦、 面青、目痛、筋急、善怒,心下满者,兼肝有风也;脉洪、面 赤,口干,善笑,身热者,兼心有热也;脉缓、面黄、身重,肢 疼,嗜卧者,兼脾有湿也;脉涩,面白、带忧,喘嗽下衄者, 兼肺有燥也;脉微,面黑,善恐、耳闭,气逆而泄,兼肾有 寒也。凡邪出于外,则为腑为表;入于内,则为脏为里。 不拘何脏何腑,表证必同归于太阳。里证必同归于 阳明。噫。法无定用。病有定体。知此则百病机关。一悟 可了。又何疑于《手经》之不受病耶。
《论表里》
[编辑]“表证属太阳”,凡见头疼、发热、恶寒,清便自调,腰项脊 强,脉浮紧者,即是表证。不拘日数多少,便宜解表,不 宜下渗。有汗为表虚,宜解肌;无汗为表实,宜发汗。但 发汗亦有轻重不同,古谓春夏宜汗者,借天时而喻 阳邪在外也。其实春月阳气尚微,秋月阳气欲敛,俱 不可大汗。夏月天气热,元府开,不必大汗;冬月阳气 伏藏,感冒轻者,尤不宜汗。惟伤寒重者,时令严栗,皮 毛坚,致非大汗,无由得散,不得已而从权也。至于阴证,但厥无汗者,妄汗动经则死,或有表邪,辛热微汗 以散之可也。
里证;始焉脉浮而大,今则沉而数;始焉惺而静,今则 躁而动;始焉头疼发热恶寒,今则不恶寒反恶热,烦 躁倍加,胸连脐腹满痛,胁下掌心,自汗濈濈,以致胃 干粪燥,大便不通,小便赤涩,口干发狂,讝语,掀衣揭 被,扬手掷足,六脉有力,即是传经热证,又谓“阳盛,误 汗即死。”或有初病即见此证者,不拘日数多少,便宜 “通利,失下则血气不通而发厥矣。”抑又有说焉,纯乎 表而里无一毫病者,当解表时勿攻里;纯乎里而表 无一毫病者,当攻里时勿解表。如表里俱见,或表多 里少,表急里缓,则先治其表而后攻其里;或里多表 少,里急表缓,则先攻其里,而后救其表也。又表虚里 实,则药宜辛凉,里虚表实,则药宜辛热,皆以里为主, 内气正而后可以治表。虽莫急于内,表亦不可缓也。 表里虚实,而医之大分明矣。
“凡病或渴或不渴,或胸中烦不烦,或呕不呕,或腹胁 痛不痛,或欬,或心下悸,或小便不利,或有为之证,少 阳所主也。”邪在表则多寒,邪在里则多热;邪在半表 里,则寒热往来;邪在表则心腹不满;邪在里则心腹 胀满;邪在半表半里,则胸胁满;邪在表则呻吟不安; 邪在里则狂言乱语;邪在半表里,则欲言不言;邪在 表,则小便清而易;邪在里,则小便浊而难;邪在半表 里,或利或不利;邪在表,则不烦不渴、不呕;邪在里,则 烦满而渴。故或烦或呕者,邪在表方传里也。若见耳 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胸胁紧满,脉见弦数者,即是 半表半里。脉大胸满多痰者,或挟宿食,可吐。《百问》云: 气浮上部,填塞心胸,头痛多涎,此吐证也。《内经》云:“其 高者因而越之。”脉虽大,无甚痰者,不可吐,只当和解。 古谓春宜吐者,顺阳气发生于上也;秋冬宜下者,顺 阳气收敛于内也。此亦道其常耳,有病皆当从权。
《辨阴阳》
[编辑]概言之,“三阳经病即阳证,手之三阳,从头走足,故头 疼身热”云云;“三阴经病即阴证,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故腹痛自利云云。”然阴阳俱有表里二证,阳证表里 同归于热而已,阴证表郁,似阳入里,则有传经直中 之殊。大抵阳证之表,发热恶寒,清便自调,面光声亮, 鼻息往来如常,手足温;阳证之里,唇焦舌燥,爪甲红 活,身轻易于转侧,烦渴掀衣,扬手掷足,大便或闭或 鞕,小便或赤或涩,脉浮洪数,宜汗、吐、下、和四法以治 之。阴证之表,无热恶寒,面惨声短,鼻息往来,气冷,手 足厥逆;阴证之里,唇紫舌卷,爪甲青黑,身重难于转 侧,不渴引衣,卧多踡足,大便泄利,小便清白,脉细沉 微,每与阳证相反。盖阳证自下而上,“故初起有头疼, 阴证则无头疼也;阳证自外传入,故郁而为热;阴证 则无身热而反厥冷也;阳证摇手掷足,阴证则卧多 踡足”;阳证内热而渴,阴证则不渴;阳证二便闭,阴证 二便清且利也。惟有腹痛与呕,阴阳二证俱有。然阴 脉沉微,凡言阳证,多得之风寒暑湿,邪生于太阳也; 凡言阴证,多得之饮食起居喜怒。邪生于少阴也。故 云。“伤寒。”挟内伤者。十居八九。此阴阳正病也。
阳邪不深,不能至于厥逆;阴邪不甚,不能至于烦躁, 此水极似火,火极似水,谓之反化,亢极则害之义也。 阳证潮汗秘赤,满渴狂讝,甚则斑血喘急。然热极忽 然热伏于内,故身寒、四肢厥逆,状若阴证,但身虽冷 而不欲近衣,神虽昏而气色光润,脉必沉滑而有力, 此阳极似阴也,宜大柴胡汤下之,或白虎汤、竹叶石 膏汤阴证厥冷吐利,不渴静踡,甚则咽痛郑声,然寒 极忽然火浮于外,发躁扰乱,状若阳证,然身虽烦躁 而引衣自盖,口虽燥渴而饮水不下,脉必沉细无力, 此阴极似阳也,宜通脉四逆汤,从治者反攻也。热药 冷饮,冷药热饮,或热药为君而佐以凉药,或冷药为 君,而佐以热剂,亦非判然如庸医之差讹也,借有热 病,服热药而愈者,必先服寒药过多;寒病服寒药而 愈者,必先服热药过多故耳。若夫以寒治热,以热治 寒,此为逆治。逆治者,正治也。正治之法,人孰不知之 乎?
表里俱无
[编辑]伤寒头痛,寒热,表也;口失滋味,腹中不和,或闭或泄, 里也。若四五日后,以至过经十三日,既无表证,又无 里证,身微热者,虚热耳,小柴胡汤和之。不可汗吐,以 犯上焦清气;不可大下,以犯下焦肾气。身热,目中不 了了,睛不和,大便鞕者,乃可大柴胡、小承气下之。设 或已下而脉数,消谷善饥,六七日不大便者,瘀血证 也。
表里俱有
[编辑]“表里俱见,必分多少治之。”脉浮而大为表;烦渴尿赤 为里,五苓散主之。头疼身热,便闭为里,小便清利为 表,桂枝汤主之。心满不食,便闭为里;恶寒头汗为表, 小柴胡汤主之。太阳病,因下早,而协热下利,心痞鞕 者,谓之表里不解,桂枝人参汤。太阳病因下早,而腹痛有积者,谓之太阳太阴,又谓之里传表,桂枝加芍 “药汤,甚者加大黄。太阳病,下早,利不止,脉促,喘而汗 出,表未解也,葛根芩连汤。脉弦,胸满者,栀豉汤吐之, 通治。”表多里少者,白虎汤,或合小柴胡汤。里多表少 者,五苓散,或合小柴胡汤。表里俱急者,防风通圣散、 大柴胡汤。
当汗
[编辑]太阳证,脉浮紧者,宜汗汗之;不解者,再与汗之。若失 其汗,则寒邪传经,当看传过何经,变出何病。若因汗 而反下渗,表邪乘虚内陷,则热畜于里,变为瘀血、懊 憹、痞气、结胸等证。
当下
[编辑]里证具而脉沉实者,宜下。若下后热不退,脉未和者, 犹当量虚实再下。若失下,则邪无从出。又或应下而 反汗之,则津液内竭,变为动悸等证。
不可汗
[编辑]可汗者,脉证全在表也。若太早太过,则津液竭而变 生焉。有不可汗者,诸虚捐咽干,口燥咽痛,疮疡淋沥, 经水适至,诸失血吐沫,欬嗽坏证,脐中上下左右动 气,风温风湿湿温脉迟微涩者,或厥而脉紧者,俱宜 和解,不宜汗。若强发之,病微者难瘥,剧者言乱目眩 而死。
不可下
[编辑]可下者,脉证全在里也。若太早太过,则水谷脱而变 生焉。有不可下者,诸虚咽肿,呕吐,厥逆,结胸不转,失 气,脐中左右上下动气,脉浮细,浮虚浮涩、带表恶寒 等证,下之则危,随宜以温热药救之。
不可灸
[编辑]阴阳二毒及少阴证,吐利及口和,背恶寒,脉微涩,属 阳虚者宜灸。阴虚挟火,脉微数者,不宜灸。盖外火能 助内火,灸则下体必重,皮骨焦肉消,或因此遗精潮 热,欬唾见红,皆火气之所使也。《活人》云:凡灸后烧鍼 后证与火邪发狂者同,小柴胡加龙骨、牡蛎治之。
不可吐
[编辑]膈上寒饮干呕,少阴病也。四肢冷,胃亏也。脉微,下虚 也。误吐内烦,损伤元气,遂致不救者有之。若应吐而 反温之,则毒气郁结于胃,而为发狂等证。
急下
[编辑]伤寒热气入脏,流于少阴之经,咽络焦,口燥渴,肾水 干也。热病热不已,目睛不和,亦肾水干也,皆急下以 救肾水。阳明发热汗多,或已汗不解,腹满痛,或讝狂 不大便者,皆急下以存胃液。伤寒脉弦而迟,弦为寒, 迟为脏;脉大而紧,大为阳,紧为寒,俱谓之阳中伏阴, 急下以分阴阳。又下利三部脉平,心下鞕者,内实也。 下利脉迟而滑,或浮大,按之反涩,恶食者,皆胃有宿 食也。但宿食忌巴霜,只宜用大黄荡涤。
急温
[编辑]“脉沉厥冷,膈上寒饮,干呕,或时头痛,皆寒气上攻也, 急温之,三味参萸汤。内寒已极,厥逆吐利,不渴静踡, 阳和之气欲绝,六脉若有若无,急温之,四逆汤。”凡言 急者,病势已笃,将有变革,非若他病可以缓也。他如 太阳汗出不止,汗后恶风,汗后烦躁,心悸身痛,皆宜 急用附子加于桂枝芍药之类。三阳脉迟,腹痛,建中 “汤当先施也。”但一服中病即止,伤寒之药皆然。
过经不解
[编辑]伤寒六日,传经已遍,七日当解,再传至于十三日以 上不愈,谓之“过经。”汗下失宜,以致邪气流连不已,神 昏讝语,胸满潮渴,随其表里证见而调之,或从轻再 汗再下。如脉乱发躁,尺寸陷者危;如脉缓安睡,邪未 净者,正未复耳,参胡芍药汤调之。有大便下利而脉 和者,诸医以丸药下之,停留馀热。凡过经气虚,或加 异气,宜与坏证参看。
暂补
[编辑]凡尺寸迟弱,血少也,不问风寒初证杂证,俱忌汗吐 下,宜先以小建中汤或黄芪建中汤救脉。如素实者, 小柴胡汤亦好,俟脉不迟,方可施治。
大法
[编辑]阴阳,病者为虚,不病者为实。表病里和,则邪出于外, 而为阳虚阴盛,故发表不远热,而用辛甘之剂,所以 扶阳也。里病表和,则邪入于内,而为阴虚阳盛,故攻 里不远寒,而用酸苦之药,所以扶阴也。若阴经自受 寒邪,则为脏病。设阴阳气将脱,急宜辛热,回阳抑阴。 故曰:“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乃亡。”实实 虚虚,损不足而益有馀,医杀之耳,此汗下之枢机。 汗吐下温解五法,各有不同。汗有大汗发表,微汗解 肌,以别轻重;下有急下,少与微和渗利,以分清浊。温 有兼补者;吐有宣涌探引,或只宽利而不敢吐者,和 解则一而已。或曰:伤寒无补法,热气得补复盛,更复 下之,是重困也。惟虚烦里寒阴证,不在此例。得中者, 五法动中肯綮。太过者,粗工猛进;不及者,中工从缓 从轻。凡伤寒汗下药,一服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与杂病不同。伤寒不过汗、吐下三证,若用之得当,有何传 变?全在医者精明审处之耳。
伤寒题目未定之时,不知有无风湿、劳役、痰食等项 相兼,似是而非,最宜详辨。故不知者,宁可不治。班固 有言曰:“有病不治得中医。”倘一药之误,悔将噬脐。噫! 古以医药救夭札,今以医药治其生,治生可也,而误 人于死,岂不与谋劫者同哉?慎之慎之!
论正伤寒名义
[编辑]曰《伤寒》,曰《伤风》,曰“伤风见寒”,曰“伤寒见风”,曰“合病”,曰 “并病”,曰“两感”,曰“中雾露”,曰“中暑暍”,曰“热病”,曰“晚发”,曰 “痓痉。”五种湿病:风湿、湿温、寒湿、中湿、湿痹。五种温病: 春温、风温、温疫、温疟、温毒、发斑。其水证黄证,乃伤寒 之大关键也,故并提之。共二十四种湿温居半,可见 湿热为病最多。
伤寒
[编辑]霜降后,春分前,人有冲斥道途,履霜踢冰,冒犯寒气, 即发为病,名曰“伤寒。”必先恶寒,头痛甚,鼻无涕,其声 前轻后重,口中和,虽不食亦不恶食,手足不热。病深 重者,必身痛发热,冬月麻黄汤。轻浅者陶氏麻黄汤, 虚者人参顺气散、三时羌活冲和汤、小柴胡汤,通用 麻黄杏仁饮。此专辨无汗为伤寒。盖风暑湿皆有汗, 惟寒泣血则无汗。至于初证传变,杂证详后。
伤风
[编辑]伤风初证,惟头疼口和,不恶食,与伤寒同。缘寒乃阴 邪,风乃阳邪,所以伤寒郁而后能发热,伤风即能发 热。伤寒手足微厥,伤风手足背皆热;伤寒鼻无涕,伤 风鼻流涕,其声如自瓮中出;伤寒面惨身痛,伤风面 光身重;伤寒无汗,恶寒不恶风;伤风有汗,恶风不恶 寒。甚者自汗出不止,洒俪恶风,复啬啬恶寒,冬月桂 枝汤。自汗小便数者,芍药甘草汤。自汗小便利,脚踡 急者,桂枝汤加参附,轻者,柴胡桂枝汤。自汗渴而小 便难者,邪渐传里,五苓散。自汗不渴者,邪在表,茯苓 桂甘汤。三时防风冲和汤,柴胡桂枝汤,或败毒散去 茯苓鼻塞,通关散,通用柴胡半夏汤,古立《六经》伤风 汤,但三阴药皆辛热,似非伤寒家法。仲景治伤寒、伤 风表证,分有汗、无汗里证,同于和解通利,更无分别。 今详桂附八物,恐亦风邪直伤阴,分其人素虚,或房 室后伤风则可,若概作表药,衰人多矣。盖伤风发表, 辛热不如辛温,辛温不如辛凉也。或疑六淫,仲景独 详于风寒,而咯于暑湿,且不及燥火,何也?盖暑火同 气,燥湿同源。风寒传变六经,暑湿性偏著人五脏,壮 者气行则已,怯者乃著为病故耳。前所谓啬啬,不足 也。“洒洒”,洒淅也,皆恶风之貌。
两感
[编辑]“两感者,半入于阳,半入于阴。阴阳两感,脏腑俱病,一 日太阳与少阴俱病,头疼,为太阳邪甚于表;口干而 渴,为少阴邪甚于里;二日阳明与太阴俱病,身热讝 语,为阳明邪盛于表;不饮食腹满,为太阴邪盛于里; 三日少阳与厥阴俱病,耳聋,为少阳邪盛于表;囊缩 而厥,为厥阴邪盛于里也。五脏六腑俱病,欲治表而” 里急,欲治里而表急,必死之证。但禀厚而感邪浅者, 或挟异气,风温、风湿之类,犹可救疗。所以仲景有治 有先后,发表攻里之说,法当审其表里缓急虚实何 如。如表里俱急者,大羌活汤主之。如阳证阳经先受 病,身体痛而不下利者,为表急,先以葛根麻黄发表, 后以调胃承气攻里。如阴证阴经先受病,身体涌而 下利不止者,为里急,先用四逆救里,后以桂枝救表。 阴阳未分者,陶氏冲和汤探之。古法:一日太阳小阴, 五苓散主之。头痛加羌活、防风;口渴加黄蘗、知母;二 日阳明太阴,大柴胡汤;三日少阳厥阴危甚,大承气 汤加川芎、柴胡救之。《活人》不分阴阳,专用四逆、桂枝, 先辈皆以为谬。大抵两感脉。从阳可治。从阴难治。
伤风见寒伤寒见风
[编辑]先伤寒而后伤风者,证伤寒也,而见伤风之脉;先伤 风而后伤寒者,证伤风也,而见伤寒之脉。此乃荣卫 俱实,故无汗而烦躁,大青龙汤。不烦躁者,桂麻各半 汤,通用大羌活汤、九味羌活汤加人参、大枣,或神术 散、香苏散。
合病
[编辑]或一阳先病,一阳随病。或二阳同病,三阳同病。不传 者谓之“合病。”
“自利”者,下利溏泄。三阳合病,寒邪盛而里气不和也。 气行下则利,气逆上则呕。太阳合阳明自利,恶寒,升 麻葛根汤;恶热者,白虎汤;太阳合少阳自利者,黄芩 汤;呕者,并加半夏、生姜。阳明合少阳自利,最重小柴 胡合升麻葛根汤。
“有宜下者。本太阳病,因汗下,渗亡津液,胃腑燥实,转 属阳明,谓之太阳阳明,脾约丸润之。本少阳病,因汗 渗,热入胃腑,大便燥者,大柴胡微下之。本阳明经病, 热盛传入胃腑,谓之正阳阳明,乃本经自病也,宜调 胃承气汤从中治之。盖太阳少气,少阳少血,惟阳明居二阳之中,气血俱多,所以从中治阳明,而不敢犯” 太阳少阳也。又三阳合病。面垢腹胀痛。身重难转侧。 讝语遗溺。口燥不仁。大便难者。白虎加参汤主之。不 可汗下。亦中治法也。
有宜汗者,表证头疼,恶寒未除,为太阳尚未过经,尤 宜发汗。如太阳、阳明喘而胸满者,麻黄汤。太阳、少阳, 麻黄汤合小柴胡汤,通用九味羌活汤,加石膏、知母、 枳壳。盖在经则汗,过经则下也。
并病
[编辑]“并”者,催并逼迫之意。始初二阳合病,后一阳气盛,一 阳气衰,并归一经,独重初证亦不解,罢阳明并太阳 者,太阳证未解,阳明证又至麻黄汤合升麻葛根汤, 如太阳证重加太阳经药,阳明证重加阳明经药,后 仿此。少阳并太阳者,太阳证未解,少阳证又至麻黄 汤合小柴胡汤。头痛项强,眩冒如结胸状者,亦宜通 用九味羌活汤。少阳并阳明者,为木克土,难治,小柴 胡汤合升麻葛根汤、柴胡升麻汤救之。是并病在表 者,皆可汗。若太阳证罢,乃入胃腑者,谓之传经,非并 也,宜体量攻下。旧云:“三阴无合并二病”,然三阴亦自 有相合并者,但非两感,必无阴经与阳经合并之理。
疫厉
[编辑]疫疾,如有鬼厉相似,故曰“疫厉”,又曰“时气。”春应煖而 反清,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大热,冬应寒而反 大温,非其时而有其气,凡感之者,即发头疼身痛寒 热。一方长幼,病皆相似,治与伤寒微异者。春清责肝, 升麻葛根汤;夏热责心,二香散、调中汤;秋湿责肺,白 虎加苍术汤、茵陈五苓散;冬寒责肾,葳蕤汤、甘桔汤。 土旺四季,随经取之。治与伤寒同者,表证败毒散,半 表证小柴胡汤,里证大柴胡汤。挟内伤者,宜补宜散, 宜降,人中黄丸是也。《经》曰:疫气不拘于诊,更当于运 气求之。凡入疫家,用麻油服之,或纸撚蘸麻油,并雄 黄、朱砂末,探入耳鼻内,最能避秽毒之气。遍满乡村 者,用如意丹亦妙。
温热病
[编辑]经曰:“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以伤 寒为毒者,其以最成杀厉之气也。其有伤于四气,当 在何经而发何病?大概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 暑,秋必疟痢;秋伤于湿,冬必欬嗽;冬伤于寒,春必痎 疟。痎者二日一发,疟者一日一发。秋伤于湿,病欬嗽 者,及冬风寒相搏,痰涎生而为欬嗽。冬伤于寒,病痎 疟者,及春温气相搏,变为温病,是四时正气,亦能愆 期而发。皆因发动之时,逆推致病之源,非受伤之时, 预拟今日之病,故有久而消散不成病者,岂可执一 论哉?但稍觉气淫于内,心腹不快者,“《不换金》正气散” 加减,以正胃气。
“温病者,春分后有太阳病,发热欬嗽,身痛口渴,不恶 寒,其脉弦数不紧,右手反盛于左手,怫热在内故也。 或散在诸经,各取其经而取之。”热病即与温病同,但 发在夏至后,脉洪数,热渴更甚耳。虽因冬时受寒,伏 于肌骨,然人身随天气化,春分则寒变为温,夏至则 寒变为热,所以伤寒恶寒而不渴,温热不恶寒而渴 不恶寒则病非外来,渴则自内达,表热郁腠理,不得 外泄,乃复还里,终是里多表少。间有恶寒者,乃冒非 时暴寒,或温暑将发,又受暴寒,非冬证之甚也。法当 治里热为主,而解肌次之。亦有专治里而表自解者, 误下犹可,误汗则变为呕哕狂斑而死。盖温热在经 而不在表,安可例用伤寒汗法?惟兼暴寒者,乃可表 里双解,亦不敢用冬月辛温之药。
春温表证,天温升麻葛根汤;天寒柴胡桂枝汤。太阳 合少阳,升麻葛根汤合小柴胡汤。半表里小柴胡里 证:大柴胡重者,一时表里俱发,防风通圣散。表里俱 热,大便自利者,柴苓汤加山栀、木通。虚烦,竹叶石膏 汤。变杂证者,治同《伤寒》。
夏热表证,太阳九味羌活汤。汗后烦渴,脉洪大,背恶 寒者,白虎加人参汤、益元散。里证,大柴胡。重者一时 表里盛,发双解散。热病脉细无力,足冷,已得汗而躁 盛者,此阴脉之极也,必死。详温暑门。
晚发
[编辑]先辈云:“清明至夏至前,太阳病者,谓之晚发,比之温 病稍轻。”盖以感之轻者发之早,感之重者发之迟。从 立秋至霜降,有患太阳证者,亦名温病。治法同温热, 但加燥剂于解肌药中,里证一同伤寒。但既以三月 至夏至为晚发,春分前又为正伤寒,不知春温在于 何月。更考三月至夏至前,名为春温,则晚发当属于 秋矣。立秋前后,病因湿热而发;处暑后病者,因燥热 而发。庶乎四时六气,备而不混,而治之各随其时耳。 大概表证九味羌活栀子升麻汤;里证大柴胡汤加 生地,或“导滞通幽汤。”变杂证者,随宜施治。
冬温
[编辑]冬有非时之煖,名曰“冬温”,与春秋暴寒暴温,总谓之 “时行气。”与伤寒相似,但脉不浮耳,治法大同。春温表证,葳蕤汤、九味羌活汤,入里加大黄。重者双解散,轻 者加减调中汤。
暑暍
[编辑]暑暍皆自汗烦渴,脉虚面垢,昏倦静而热伤心脾,为 “中暑”,与夏热病相似。但热病脉洪紧,中暑脉细数而 沉,动而热伤太阳,为“中暍。”脉浮似夏伤风,但汗出恶 风,身热而不渴者,伤风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中 暍也。加之身痛且重者,必夏月伤冷,或澡浴水行皮 中所致。
中暍,心腹疼痛,霍乱吐泻转筋,甚则发厥昏闷,香薷 散。痰逆恶心恶寒者,橘皮竹薷汤。汗多渴而不恶寒 者,竹叶石膏汤。暑湿相搏,身痛头痛,烦渴恶心尿赤 者,五苓散。湿盛胸满者,瓜蒂散吐之。若小便已,洒洒 然毛耸口开,前版齿燥,小有劳,身即热者,表里俱病 也,白虎加人参汤。有湿者,白虎加苍术汤和之。切忌 汗下鍼灸。汗则恶寒,下则内虚变淋,灸则助火发热。 中暑发热,烦躁口渴者,小柴胡汤加香薷。泻利口渴 者,香薷散合四苓散。元气素弱,脉虚身倦者,清暑益 气汤。昏愦不甦者,葱饼熨脐。
寒疫
[编辑]“春分至秋分暴寒曰寒疫”,非冬月伤寒比也。三月四 月,或有暴寒,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 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 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伤之者,其病与温暑相似,而 治则殊者,盖温暑伏寒自内而发,寒疫自外而入,宜 调中汤为主,随时气候,寒热轻重,而以辛凉辛温之 药加减。盖“折”者,折抑阳气,郁而为热也。感之轻,而阳 气不为所折,未至发热者,当于感冒药中求之。 春三四月间,暴热伤之者,亦名温病。伤寒汗下,过经 不解者,亦名温病。但当随各经见证治之,皆不宜汗 下。暴温,栀子升麻汤、九味羌活汤。过经和解散、参胡 芍药汤。
风温
[编辑]太阳病,发汗则身凉,如发汗身犹灼热者,乃风温也。 当春温气大行,又感风邪所致。惟风伤卫,四肢缓纵 不收,若瘫痪然。惟温伤气,气昏而鼻息不利,语言謇 涩,身热自汗,多眠,治在心火肝木二经。忌汗、下针。误 汗则身必灼热,甚则烦渴讝黄,下则遗溺,针则耳聋, 惟清解肌表为佳,宜葳蕤汤、败毒散,或小柴胡加桂 枝微汗之。渴甚者,䒷蒌根汤。痰喘者。金沸草散加杏 仁、细莘、五味子。误汗防己黄芪汤救之。讝语独语。及 直视遗尿者,难治。
夏月先伤湿而后伤暑,名曰“湿温。”湿与热搏,两胫逆 冷,甚则遍身亦冷,胸满头痛,壮热自汗。若再发汗,令 人呕聋,身变青色,不语,名曰“重暍”,必死。治在心火脾 土,茯苓白术汤。湿胜溺涩便利者,五苓散、除湿汤。脏 滑者,术附汤。暑胜壮热,二便涩者,香薷散、六合汤。便 闭渴讝,白虎加苍术汤。
风湿
[编辑]先伤湿而后伤风,风先上受湿,先下受风湿相搏,风 在外而湿在内。大汗则其气暴,而内邪不能出,故风 去而湿存。湿流入里则病重,微汗则其气缓,而内外 之邪俱去,或湿证去而风证未去者,不久自解。寒热 身痛,麻杏薏甘汤。体痛发热,小便不利,麻黄汤加苍 术。肩背脊腰强痛者,羌活胜湿汤。肿痛微喘,杏仁汤。 汗多,汉防己汤。虚者身重,难以转侧,桂枝汤加白术。 身重昏迷,自汗,失音,下利不禁者,白通汤加白术、甘 草。身痛小便不利者,甘草附子汤。身重走痛者,小续 命汤去麻黄、附子。热而重痛,烦渴者,败毒散去柴胡、 人参加䒷蒌。小便自利,及下利不止者死。
寒湿
[编辑]伤寒无汗,寒湿相搏而有汗,不能周身,惟在头耳。身 背强者,表不利也。证与风湿相似,渗湿汤主之。带表, 五积交加散;里寒,理中汤加附子。寒多浮肿,术附汤 妙。
中湿
[编辑]湿即水也。东南窊下,风雨袭虚,山泽蒸气,人多中湿。 湿在经,则日晡发热鼻塞;在关节则一身尽痛;在脏 腑则清浊混而大便濡泄,小便反涩,腹或胀满。湿热 相搏,则遍身黄如熏色,轻者面目微黄而已。误下则 为喘哕,误汗则发痓而死。惟利小便为佳,五苓散、除 湿汤主之。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甘草附子汤。二便 利不发黄者。术附汤。身痛鼻塞者。黄芪建中汤。中气 坚满癃闭者。枳术汤加葶苈。发黄见后。
湿痹
[编辑]痹者,痛也。“太阳病,脉沉而细,关节烦疼,皮肤麻木。自 汗者,防己黄芪汤;无汗者,五积交加散主之。”然湿气 四时有之,兼风、兼热、兼寒者,随证加减。
痓痉
[编辑]太阳病,纯伤风,纯伤寒,则不发痓。惟先伤风而后又 感寒,或先伤风而后又感湿,过汗俱能发痓;重发太阳汗,大发湿家汗,皆能发痓。外证寒热类伤寒,但脉 沉迟弦细,摇头露眼,口噤,手足搐搦,项强,背反张,如 发痫,终日不醒为异;风性劲为刚痓,因重感寒或冷 故无汗,宜葛根汤加羌、独活、防风;湿性缓为柔痓,因 先伤风,故有汗,宜桂枝汤加天花粉、葛根。其或痰塞 气盛,则南星、半夏、白茯以消痰,枳实、陈皮、紫苏以顺 气。痰消气顺,然后分刚柔治之。通用小续命汤。有热 去附子,自汗去麻黄。刚痓二三日,仰面壮热,胸满如 结胸状,便闭脚踡,卧不著席者,大承气汤下之。轻者 败毒散、小柴胡汤。柔痓二三日不瘥,汗多厥冷,筋脉 拘急者,附子防风汤。时发时止,危者,附术散。又有刚 柔不分之痓,身热讝语似刚,微厥便滑似柔,宜小续 命汤加生附子。有汗下后,乍静乍躁,偏左眼,左手足 牵搐者,少阳痓也,小柴胡加防风。又血虚之人,及产 后伤风过汗,破伤风证发痓,俱不可纯作风治,四物 汤加防风,或八物汤去茯苓加黄芪、羌活、防风救之。 凡痓脉如雨溅散出指外者,立死。又戴眼反折,瘈疭 汗出如珠,或反张,离席一掌许,小儿离席二指许者, 皆死。风热痰火虚痓,见《杂病》。
温疟
[编辑]伤寒汗吐下后,馀热未净,重感于寒而变疟,或过经 旧热未解,新感六淫之气而变疟,皆曰“温疟”者,俱先 热后寒故也。寒多热少,或单寒者,太阳邪变也,柴胡 桂姜汤。热多寒少,或单热骨节烦疼者,阳明邪变也, 白虎汤加桂。寒热相等,或先热者,少阳邪变也,小柴 胡汤。渴者去半夏,加天花粉、知母。寒热大作,战栗汗 “出不散者,太阳阳明合病也,桂枝石膏汤。服此后疟 愈甚者,三阳合病也,恐传入阴经,急用桂枝黄芩汤。 如传入阴分,从卯至午发而呕吐,大便闭者,大柴胡 汤下之;从午至酉发而腹满便闭者,大承气汤下之; 从酉至寅发而欲狂喜忘,便黑者,桃仁承气汤微利 之;不敢下者,栀子升麻汤。”《伤寒》与杂病疟不同在此。 间有挟痰与食积,呕吐不食者,二陈汤、“对金饮”子。尿 涩烦渴,或因瘴气不伏水土者,五苓散俱加黄芩、柴 胡。此等疟与杂病无大异,日久势发,稍缓则截之。痰 饮在上膈,欲吐不吐者,瓜蒂、赤小豆、雄黄等分为末, 水调五分服之,以吐为度,或祛邪丸亦好。久不愈者, 《胜金丹》、老疟丸以消之。
雾露
[编辑]阴脉紧者,雾露浊邪中于下焦少阴之分,故曰“浑。”因 表虚里微,遂使邪中于阴为“栗。”令人足胫逆冷,便溺 妄出,或腹痛下利,宜理中汤、四逆汤热药以散其邪。 阳脉紧或带涩者,雾露清邪中于上焦太阳之分,故 曰“洁。”令人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宜九味羌 活汤加稿本。或恶寒欲吐者,藿香正气散、五积散,仍 “量加稿本。” 阴阳脉俱紧者,上下二焦俱中邪也,必吐利后脉不 紧,手足温则愈。若吐利后脉迟不食者,脾胃虚而内 停水饮也。若脉阴阳俱紧,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踡卧 足冷,鼻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又有阳病上行极 而下,阴病下行极而上,上下必干中焦,于是三焦溷 乱,内外气塞,以致口糜嗢嚏。下为小便黄,大便血凝 如猪肝。热气胜而脾胃不运,荣卫凝滞,则生疮痈。虚 寒甚者,脾胃独弱,下焦不约,清便下重,脐筑湫痛而 死。盖脐为生气之源,筑痛乃生气已绝。
水证
[编辑]水,阴也,寒也。或因饮食生冷,或洗浴过度,内热者得 之,即自消烁,内寒者得之,即自停畜。伤寒表热与水 气相合者,发热怔忡,干呕喘嗽,小腹满,小便不利,小 青龙汤。半表里证但头汗出,身无大热,心下满,揉之 汨汨有声者,谓之水结胸,小半夏汤,甚者大陷胸丸 下之。或伤寒厥而心下悸,干呕𩚬逆者,茯苓桂甘汤、 赤茯苓汤。里寒与水气相合者,四肢疼痛,腹痛呕泄, 小便不利,真武汤。甚则成癖,胁鞕者,十枣汤。表里俱 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渗之。若 病在阳,宜汗而反以水噀,面闭热,肉上粟起,欲饮水 而不渴者,单用文蛤为末,沸汤调服方寸匕。流入皮 肤浮肿者,牡蛎泽泻汤、五苓散、防己黄芪汤、术附汤 选用
黄疸
[编辑]经曰:“湿热相交,民病瘅。”瘅即黄,单阳而无阴也。伤寒 发黄虽不一,皆因内热而误用温药,或被火攻太甚, 或失汗下与渗,以致阳明经中血热,而见真色于肌 肤,谓之瘀热发黄,头汗作渴,小便不利,色黄而明,茵 陈汤、茵陈三物汤、陶氏茵陈汤。有湿热郁而发黄者, 身痛发热,色黄而晦,茵陈五苓散。有寒湿发黄者,太 阳病寒湿在里,发汗过多,则寒去而湿在,麻黄连轺 赤小豆汤。身痛鼻塞者,急用后瓜蒂搐鼻法,内服茵 陈五苓散。头痛甚者,神术散加茵陈。有中湿发黄者, 一身尽痛,误汗则眼目俱黄,茵陈五苓散、栀子蘗皮 汤、防己黄芪汤。身体烦疼者,麻黄汤加苍术。有伤风发黄者,易饥鼻干腹痛,潮热欬嗽,小柴胡加茵陈;如 哕加茯苓,甚者用大柴胡。兼之往来寒热者,小柴胡 加山栀、茵陈。有内伤中寒发黄者,脾胃素虚,或伤冷 物,停滞不散,或呕逆腹满,或大便自利,理中汤加茵 陈、枳实、青皮。腹胀食不敢饱,欲作谷疸者,五苓散。有 阴证发黄者,四肢逆冷,脉沉,或阴盛发躁,四逆汤。有 结胸发黄者,心胸满鞕,按之痛不可近,大陷胸汤。有 痞气发黄者,心下满鞕,按之不痛,半夏泻心汤。已上 并加茵陈,则痞结消而黄自愈。大抵发黄与治湿相 似,轻则渗利和解,重则大下水利,黄自退矣。但寸口 无脉,鼻气冷,为不治。形变烟熏黑色,摇头直视,环口 黧黑,柔汗发黄,脾脏气绝也。凡初发黄,先以口含水, 用瓜蒂末一字,搐入鼻中,吐出黄水,内服茵陈五苓 散,或酒蒸黄连丸,外用生姜同茵陈捣烂,遍身擦之。 诸发黄皆小便不利,惟瘀血发黄小便自利,且瘀血 与瘀热外证,俱头汗作渴,脉浮数,但热结下焦,则热 耗津液而小便不利;血结下焦,则热但耗血而不耗 津液,故小便自利,治详血门。
冒风
[编辑]肺主皮毛通膀胱,最易感冒新欬嗽,恶风鼻塞声重 喷。是也,柴胡半夏汤、参苏饮。寒月,麻黄杏仁饮。重 者,头痛身痛,寒热咽乾音哑,柴胡桂枝汤、防“风冲和 汤。头痛甚者,川芎茶调散。痰多者,金沸草散。挟热,人 参败毒散、升麻葛根汤。挟寒,十神汤。挟寒湿,消风百 解散。挟湿,神术散。挟暑,香葛汤。时行,柴胡升麻汤。” 服食过厚,素有痰火,时常鼻塞流涕,声重欬嗽,略被 外感则甚者,防风通圣散,或大黄、黄芩等分为丸,白 水下。素虚者,只用防风、羌活、川芎,随宜加入补药痰 药。中伤食,加白术、陈皮、青皮、山樝、麦芽。挟形寒饮冷, 加姜、桂;挟房劳加参、术、归、地。挟劳役伤气者,补中益 气汤加羌活、防风。风虚甚者,羌活丸、加味乌金丸。风 中传里,一同伤寒治法。
风能燥血散气,故古用桂附八物等汤久不愈者,只 宜三白汤加减敛之。切忌疏泄。虽初起非寒月无汗, 麻黄禁用。
《赵献可医贯》
[编辑]《论伤寒》
[编辑]伤寒专祖仲景。凡读仲景书。须将“伤寒与中寒。”分为 两门。始易以通晓为因。年久残缺。补遗注释者。又多 失次错悮。幸历代考证者渐明。逮陶节庵《六书》。吴绶 《蕴要》二书。“行,而伤寒之理始著。”余于至理,未暇详 辨,先将伤寒中寒逐一辨明,庶不使阴阳二证混乱。 夫《伤寒》治之,得其纲领不难也,若求之多岐,则支离 矣,先以阳证言之,夫既云伤寒,则寒邪自外入内而 伤之也。其入则有浅深次第,自表达里,先皮毛,次肌 肉,又次筋骨肠胃,此其渐入之势然也。若夫风寒之 初入,必先太阳寒水之经,便有恶风恶寒,头痛脊痛 之证。寒郁皮毛,是为表证。若在他经,则无此证矣。脉 若浮紧无汗为伤寒,以麻黄汤发之,得汗为解;浮缓 有汗为伤风,用桂枝汤散邪,汗止为解。若无头疼恶 寒,脉又不浮,此为表证,罢而在中。中者何?表里之间 也,乃阳明少阳之分脉,不浮不沉,在乎肌肉之间,谓 皮肤之下也。然有二焉:若微洪而长,即阳明脉也。外 证鼻干不眠,用葛根汤以解肌;脉弦而数,少阳脉也。 其证胁痛耳聋,寒热往来而口苦,以小柴胡汤和之。 盖阳明少阳,不从标本,从乎中治也。若有一毫恶寒 尚在,表虽入中,还当兼散邪,过此而邪入里,为实热。 脉不浮不沉,沉则按之筋骨之间“方是。若脉沉实有 力,外证不恶风寒而反恶热,讝语大渴,六七日不大 便,明其热入里而肠胃燥实也。轻则大柴胡汤,重则 三承气汤,大便通而热愈矣。”又以阴证言之,若初起 便怕寒,手足厥冷,或战栗踡卧不渴,兼之腹痛,呕吐 泄泻,或口出涎沫,面如刀刮,不发热而脉沉迟无力, 此为阴证,不从阳经传入。热证治例,更当看外证如 何,轻则理中汤,重则姜附汤、四逆汤以温之。由此观 之,可见伤寒者,由皮毛而后入脏腑,初虽恶寒发热, 而终为热证,其人必素有火者。中寒者,直入脏腑,始 终恶寒,而并无发热等证,其人必无火者。一则发表 攻里,一则温中散寒,两门判然明白,何致混杂于中, 而使后人疑悮耶? 寒伤荣,风伤卫。卫阳也,风亦阳也,阳从阳之类,故风 能伤卫;荣阴也,寒亦阴也,阴从阴之类,故寒能伤荣。 辛甘发散为阳,风宜辛散,寒宜甘发。桂枝辛而热者, 故能发散卫中之风邪;麻黄甘而热者,故能发散荣 中之寒邪。又桂枝、麻黄气味俱轻,阳中之阳,故能入 太阳经,散皮肤间之风寒也。此二方者,乃治冬月正 伤寒之的方。霜降后至春分前,此时太阳寒水用事, 房劳辛苦之人,其太阳寒水之气,乘虚而入,客于太 阳经,同气相求,故易以伤也。仲景特以杀气最重,故 详言之。其馀时月则无伤寒,则二方不可用也。《活人》 言:“头痛如破者,连须葱白汤。不可便与升麻葛根汤恐太”阳流入阳明。是太阳邪气。引入阳明不能解也。 未至少阳者。不可便与柴胡汤。
《太阳经》表之表也,行身之背。《阳明经》表之里也,行身 之前。《少阳经》半表半里也,行乎两胁之旁。过此则太 阴少阴厥阴俱入脏而为里。
大凡伤寒之证,邪热传里结实,须看热气浅深用药。 今之医不分“当急下,可少与,宜微和胃气”之论,一概 用大黄、芒硝乱投汤剂下之,因兹枉死者多矣。余谓 伤寒之邪,传来非一,治之则殊耳。病有三焦俱伤者, 则痞满燥实坚俱全,宜大承气汤。厚朴苦温以去痞, 枳实苦寒以泄满,芒硝咸寒以润燥软坚,大黄苦寒 以泄实去热,病斯愈矣。邪在中焦,则有燥、实、坚三证, 故用调胃承气汤,以甘草和中,芒硝润燥,大黄泄实, 不用枳实、厚朴,恐伤上焦元气,调胃之名,由此立矣。 上焦受伤,则痞而实,用小承气汤,枳实、厚朴之能除 痞,大黄之泄实去芒硝不伤下焦真阴,谓不伐其根 本之法也。若夫大柴胡,则有表证尚未除,而里证又 急,不得不下者,只可以此汤通表里而缓治之。尤有 老弱及血气两虚之人,不宜用此。故《经》云:“转药孰紧?” 有芒硝者紧也,大承气最紧,小承气次之,大柴胡又 次之,其大柴胡加芒硝,方为转药,盖为病轻者设也。 仲景云:荡涤伤寒热积,皆用汤药,切不可用丸药,不 可不知。如欲用此三方,须以手按病人,自胸至小腹, 果有硬处,手不可近,方敢下手。然至妙处,尤须辨舌 胎燥滑若何,此《金镜录》三十六舌不可不细玩也。 初病无热,便四肢厥冷,或胸腹中满,或呕吐,腹满痛, 下利,脉细无力,此自阴经受寒,即真阴证,非从阳经 传来,便宜温之,不宜少缓。经云:“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治宜四逆汤。腹满腹痛,皆 阴证,只有微甚不同,治难一概。腹痛不大便,桂枝芍 药汤。腹痛甚,桂枝大黄汤。若自利腹痛,小便清白,宜 温中、理中、四逆,看微甚用。轻者五积散,重者四逆汤。 无脉者,通脉四逆汤,使阴退而阳复也。
“阴毒病,手足指甲皆青,脉沉细而急者,四逆汤;无脉 者,通脉四逆汤、阴毒甘草汤。脐中葱熨,气海、关元著 艾,可灸二三百壮,乃用温和补气之药,通其内外,以 复阳气。若俱不效,死证也。”此属真阴证,人皆知之,至 于反常,则不易晓。有发热面赤烦躁,揭去衣被,饮冷 脉大,误认为阳证,投寒药死者多矣。必须凭脉下药, 不问浮沉,但指下无力,按至筋骨全无力者,必有伏 阴,不可与凉药。若曾已服过凉药,脉必鼓指而有力, 脉又难凭矣。若一应茶汤及寒热药俱吐者,此阴盛 格阳,急用白通汤加人尿猪胆汁,以通拒格之寒。所 以仲景《伤寒论》中传经与直中并论者,正谓有阳证 似阴,阴证似阳,所宜详辨。但年久散“乱,后人误相补 集,致使不明。如太阳证头痛发热,脉当浮而反沉,又 似少阴矣,故用麻黄附子细莘汤。如少阴证脉沉,应 无热而反发热者,又似太阳矣,须用干姜附子甘草 汤。如阴证四肢厥逆,而阳证亦有厥逆者,此四逆汤 与四逆散不同。又如阴证下利,而阳证又有漏底者, 此理中汤与黄龙汤”不同。若此之类,疑似难明,幸陶 节庵《六书》已分明矣。予又有说焉。若读《伤寒》书而不 读东垣书,则内伤不明而杀人多矣;读东垣书而不 读丹溪书,则阴虚不明而杀人多矣;读丹溪书而不 读薛氏书,则真阴真阳不明,而杀人亦多矣。东垣曰: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世间内伤者多。外感者间而有 之。此一“间”字,当作五百年间出之间,甚言其无外感 也。东垣《脾胃论》,与夫内感外伤辨,深明饥饱劳逸发 热等证,俱是内伤,悉类伤寒。切戒汗下,以为内伤多 外感少,只须温补,不必发散。外感多而内伤少,温补 中少加发散,以补中益气汤一方,加减出入。如内伤 兼伤寒者,以本方加麻黄;兼伤风者,本方加桂枝,兼 伤暑者本方加黄连,兼伤湿者本方加羌活,实万世 无穷之利。东垣特发明阳虚发热之一门也。然世间 真阴虚而发热者,十之六七,亦与伤寒无异,反不及 论何哉?今之人一见发热,则曰“伤寒须用发散”,发散 而毙,则曰“伤寒之书法已穷”,奈何?岂知丹溪发明之 外,尚有不尽之旨乎。予常于阴虚发热者,见其大热 面赤,口渴烦躁,与六味地黄大剂,一服即愈。如见下 部恶寒足冷,上部渴甚躁极,或欲饮而反吐,即以六 味汤中加肉桂、五味,甚则加附子冷饮,下咽即愈。予 常以此活人多矣,敢以私秘乎?因制《补天要论》一卷, 以补前人之不逮,所望于高明者,再加裁夺,幸甚幸 甚!且举伤寒口渴一证言之:邪热入于胃腑,消耗津 液,故渴恐胃汁干,急下之以存津液。其次者,但云欲 饮水者,不可不与,不可多与,并无治法。纵有治者,徒 知以芩、连、栀、蘗、麦冬、五味、天花粉,甚则石膏、知母以 止渴,此皆有形之水,以沃无形之火,安能滋肾中之 真阴乎?若以六味地黄大剂服之,其渴立愈,何至传 至少阴而成燥实坚之证乎?既成燥实坚之证,仲景
不得已而以承气汤下之,此权宜之霸术,然谆谆有虚人老弱人之禁,故以大柴胡代之。陶氏以六一顺气汤代之,岂以二汤为平易乎?代之而愈,所丧亦多 矣,况不愈者十之八九哉!当时若多用六味地黄饮 子大剂服之,取效虽缓,其益无穷。况阴虚发热者,小 便必少,大便必实,其上证口渴烦躁,与伤寒无异。彼 之承气者,不过因亢则害,下之以承真阴之气也。予 今直探其真阴之源而补之,如亢旱而甘霖一施,土 木皆濡,顷刻为清凉世界矣,何不可哉!况肾水既虚 矣,复经一下之后,万无可生之理,慎之慎之!吾为此 惧,故于《补天要论》中详言。陶节庵亦悟此理,有云“自 气而至血,血而复之气者,大承气汤下之。自血而之 气,气而复之血者,生地黄、黄连主之。”二者俱不大便, 此是承气汤对子,又与三黄石膏汤相表里,是皆三 焦、包络虚火之用也。病既危急,只得以此汤降血中 之火。陶公以血为阴,故有此论。惜乎其不识真阴真 阳之至理也。
合而言之,真知其为阳虚也,则用补中益气汤;真知 其为阳虚直中也,则用附子理中汤;真知其为阴虚 也,则用六味肾气汤;真知其为阴虚无火也,则用八 味肾气汤;其间有似阴似阳之假证也,则用寒因热 用之法从之不可少误,惟以补正为主,不可攻邪,正 气得力,自然推出寒邪,汗出而愈。攻之一字,仁人之 所恶也。百战百胜,战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 之善者也。故曰:“善战者服上刑。”
《温病论》
[编辑]夫“伤寒”二字,盖冬时严寒而成,杀厉之气,触冒之而 即时病者,乃名伤寒。不即发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 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既 变为温,则不得复言其为寒,不恶寒而渴者是也。此 《仲景经》文也。其麻黄、桂枝,为即病之伤寒,设与温热 何与?受病之源虽同,所发之时则异,仲景治之,当别 有方,缘皆遗失而无征,是以各家议论纷纷,至今未 明也。刘守真谓“欲用麻黄、桂枝,必加凉药于其中,以 免发黄之病。”张子和六神通解散,以石膏寒药中加 麻黄、苍术,皆非也。盖麻黄、桂枝辛热,乃冬月表散寒 邪所宜之药,不宜用于春夏之时。陶氏欲以九味羌 活汤,谓一方可代三方,亦非也。羌活汤,易老所制之 方,乃治感四时不正之气,如春宜温而反寒,夏宜热 而反温,秋宜凉而反热,冬宜寒而反温。又有春夏秋 三时为暴寒所折,虽有恶寒发热之证,不若冬时肃 杀之气为甚,故不必麻黄、桂枝以散寒,惟宜辛凉之 药,通内外而解之。况此方须按六经加减之法,不可 全用也,不若逍遥散为尤妙,真可一方代三方也。然 则欲治温者将如何?余有一法,请申而明之。《经》曰:不 恶寒而渴者是也。不恶寒,则知其表无寒邪矣;曰渴, 则知肾水干枯矣。盖缘其人素有火者,冬时触冒寒 气,虽伤而亦不甚,惟其有火在内,寒亦不能深入,所 以不即发,而寒气伏藏于肌肤,自冬至三四月,历时 既久,火为寒郁于中,亦久将肾水熬煎枯竭。盖甲木 阳木也,藉癸水而生。肾水既枯,至此时强木旺,无以 为发生滋润之本,故发热而渴,非有所感冒也。《海藏》 谓“新邪唤出旧邪”,非也。若复有所感表,又当恶寒矣。 余以六味地黄滋其水,以柴胡辛凉之药舒其木,随 手而应。此方活人多矣,予又因此而推广之。凡冬时 伤寒者,亦是郁火证。若其人无火,则为直中矣。惟其 有火,故由皮毛而肌肉,肌肉而腑脏。今人皆曰:“寒邪 传里,寒变为热。”既曰寒邪,何故入内而反为热,又何 为而能变热耶?不知即是本身中之火,为寒所郁而 不得泄,一步反归一步,日久则纯热而无寒矣,所以 用三黄解毒,解其火也。升“麻、葛根,即火郁发之也。三 承气,即土郁则夺之也。小柴胡汤,木郁达之也。”此理 甚简而易,只多了传经、“六经”诸语,支离多岐。凡杂证 有发热者,皆有头疼、项强、目痛、鼻干、胁痛、口苦等证, 何必拘为《伤寒局》《伤寒方》以治之也?余于冬月正伤 寒,独麻黄、桂枝二方,作寒郁治,其馀不恶寒者,俱作 郁火治,此不佞之创论也。闻之者孰不骇然吐舌。及 阅虞天民《医学正传·伤寒篇》云:有至人传曰:“传经,伤 寒是郁病。”余见之不觉窃喜,以为先得我心之同然。 及考之《内经》,帝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岐伯曰: 寒气外凝,内郁之理,腠理坚致,元府闭密,则气不宣 通,湿气内结,中外相薄,寒盛热生,故人伤于寒,转而 为热。汗之则愈。则外凝内郁之理可知。观此而余以 伤寒为郁火者。不为无据矣。故特著郁论一篇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