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370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三百七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三百七十卷目錄
醫部彙考三百五十
傷寒門十六
李梴醫學入門〈太陽經證 陽明經證 少陽經證 太陰經證 少陰經證
厥陰經證 日數 標本 榮衛 經腑 少陽禁汗禁下 三陰有中有傳 論傷足不
傷手 辨傳足不傳手 論表裏 辨陰陽 表裏俱無 表裏俱有 當汗 當下 不可
汗 不可下 不可灸 不可吐 急下 急溫 過經不解 暫補 大法 論正傷寒名
義 傷寒 傷風 兩感 傷風見寒傷寒見風 合病 併病 疫厲 溫熱病 晚發
冬溫 暑暍 寒疫 風溫 風濕 寒濕 中濕 濕痹 痓痙 溫瘧 霧露 水證
黃疸 冒風〉
趙獻可醫貫〈論傷寒 溫病論〉
藝術典第三百七十卷
醫部彙考三百五十
[編輯]傷寒門十六
[編輯]《明李梴醫學入門》
[編輯]《太陽經證》
[編輯]頭疼身熱脊強,此太陽正病也。以後凡言太陽證,即 頭疼身熱脊強也。凡言表證者,亦即太陽證也。各《經》 倣此。陽從下起。三陽之長,曰:太陽脈尺寸俱浮,浮緊 傷寒,浮緩傷風。太陽受病,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 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頭者,諸陽之會,氣病則麻,血 病則痛。身熱者,寒客皮毛,鬱閉其陽,而後發熱,陽雖 人身,正氣鬱則為邪為熱,熱雖甚不死。蓋傷寒始於 寒,而終成於熱也。惟不發熱而但惡寒者,邪發於陰 也。或熱多寒少;或不大便而泉清頻數;或熱結膀胱 溺澀;或汗多溺難;或汗後不解;或汗漏不止;或過經 不解;或畜血發黃。或喘、或嘔,皆太陽所主。
《陽明經證》
[編輯]陽明夾於二陽之中,陽氣盛極,故曰「陽明。」脈尺寸俱 長,長而微洪,經病長而沉數,腑病。太陽脈靜則不傳。 如脈數急欲吐者,此寒邪變熱,傳於陽明,當二三日 發,以其經中客邪,故目痛鼻乾。身熱者,陽明主肌肉, 邪甚則身前皆熱。不眠者,煩盛津乾,胃氣不和也。太 陽未罷者,發熱惡寒。太陽已罷者,不惡寒而反惡熱, 煩渴作嘔,津乾便鞕,或即狂言,謂之正陽明、少陽。陽 明脅滿不大便而嘔,或瘀血發黃,或下血讝語,或胸 煩懊憹,皆此經所主。然亦有裏寒下利,或寒氣結積 而為痼瘕者,不可不知。
《少陽經證》
[編輯]少,初也,陽氣初嫩,亞於陽明,故曰「少陽。」脈尺寸俱弦, 弦而滑數者,陽極發厥,弦而和者,病欲散。少陽受病, 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脅絡於耳,故風熱上壅,不利 則耳聾脅痛,寒熱往來,不食,嘔而口苦,咽乾目眩。若 不嘔吐而能食者,為三陰不受邪也。若身無大熱躁 悶者,陽去入陰無疑矣。似瘧,婦人血結,皆此經所主。
《太陰經證》
[編輯]陰從天降,首曰「太陰」,在陽為表,在陰為裏。邪在表則 見陽脈,邪在裏則見陰脈。故尺寸俱沉,沉實有力當 下,沉細無力當溫。太陰受病,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 胃中,絡於咽嗌,故腹滿或痛而嗌,喉下乾燥,或大便 不通,小便如常,或自利手足溫而渴者,為傳經腑熱。 或自利不渴,手足冷者,為直中陰證,或因內傷飲食, 冷氣入脾,必腹痛,胸膈不快。然「太陰乃三陽之終,三 陰之始。」陽經表證未盡,宜汗;半表裏胸滿多痰,宜吐; 傳經裏熱,宜下;直中陰經,宜溫。調脾勝邪,正在此關。
《少陰經證》
[編輯]次於太陰,故曰「少陰。」脈尺寸俱沉,沉實有力當下,沉 微無力當溫。少陰受病,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起於足 心,貫腎絡於肺繫,故舌乾口燥而渴,或自利清水,心 痛腹脹,或大便閉鞕,不欲厚衣者,皆熱入裏之深也。 若厥逆畏寒,欲吐不吐,腹痛自利,小便白色,或乾嘔 亡陽,咽痛脈微欲寐者,乃陰毒入臟之深也。或下利 體痛欬嘔者,水氣也。或飲食入口則吐,脈弦遲厥逆, 心下實者,不可下也。宜吐之。或脈沉發熱者,汗之。蓋 有初得病直攻少陰。不先自太陽傳次而入也。
《厥陰經證》
[編輯]厥陰者,陰盡則變而厥逆生。蓋傳經至此已盡,無復 可傳,再傳則逆於手經矣。脈尺寸俱沉,沉實有力當 下,沉遲無力當溫,浮緩病自愈。厥陰受病,當六七日 發。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脣青舌捲而煩滿者,胸 中氣滿急也。「或囊拳」者,陰囊縮也。在女子則陰戶急 痛引小腹,此傳經厥陰風熱,毒深於內也。肝木移熱 尅脾,脾受賊邪,五臟六腑皆困,榮衛不通,耳聾,囊縮 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則死,速下以救,五死一生。或下利讝語者,內有燥屎也,仍宜下之。或嘔而發熱者 和之。或發熱惡寒如瘧,囊不縮,脈微浮微緩,胃之脈, 脾氣既全,不受賊邪,榮衛將復,水升火降,寒熱作而 大汗解矣。或下利腹脹身疼者,當先救表而後溫裏。 若下利清穀,大汗出而厥,四肢疼,小腹拘急,或乾嘔 吐沫,或氣衝心痛,發熱消渴,吐蛔,皆厥陰寒證也,宜 溫之。已上正文六言,乃萬病之祖,非得之《內經》,不能 六言包括無遺如此,凡言六經所見之證,即此三陽 三陰經證也,雜病亦然。
日數
[編輯]經云:「一日足太陽膀胱之經,二日足陽明胃之經,三 日足少陽膽之經,四日足太陰脾之經,五日足少陰 腎之經,六日足厥陰肝之經。」又云:「傷寒不加異氣不 傳經者,七日足太陽病衰,手太陽受之,頭痛少愈;八 日足陽明病衰,手陽明受之,身熱少歇;九日足少陽 病衰,手少陽受之,耳聾微聞;十日足太陰病衰,手太 陰受之,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足少陰病衰,手 少陰受之,渴止舌乾已而嚏。十二日,足厥陰病衰,手 厥陰受之,囊縱少腹微下,大氣乃止。病再傳六經,有 自安者。《活人》云:『一二日可發表而散,三四日宜和解 而痊,五六日不解便實,方可議下。此皆論其常耳』。」《解 惑論》云:病人有虛實,邪氣有遲速,豈可拘於日數?日 雖多尚有表證,而脈浮數,猶當發汗;日雖少已有裏 證,而脈沉細,即當下之,但隨證虛實與脈而汗下之。 陶節菴云:「但見太陽證,即用麻桂汗;太陽見少陰證, 即用四逆溫;少陰見陽明證,即用承氣下;陽明見真 寒證,直入陰經,即救真寒」,此最活法。有循次傳者。天 運主氣者,初氣厥陰「風木,二氣少陽相火,三氣少陰 君火,四氣太陰濕土,五氣陽明燥金,六氣太陽寒水。 人生順受其氣,病則逆其氣而傳變,自下而上,自外 而內。究其所以然者,陽主動而位外,陰主靜而位內。 人身膀胱氣血之會,自頭背至足,無所不主,故風寒 每先犯之。其次胃氣流行無息,自鼻腹至足,皆其所 主,故太陽行督而交任,必及於陽明也。又其次,少陽 清氣主行榮衛,脅肋身側,皆其所主,故胃邪必移於 膽部。此三陽皆身之外而動者,故為表。至於太陰,人 身五臟,脾為死陰,至靜不動,其所消食者,全賴胃氣 升降,故自少陽脅肋下肚腹,宜乎先入太陰也。其次, 腎主受水穀之精而至靜,惟子時濁氣一」動而已,故 自中腹移至臍腹,必及於腎也。又其次,肝惟主散血 藏血,而極其凝靜者,此天然之序,不可亂者如此。若 夫太陽自傳於太陰者,作渴溺澀,因誤滲也。太陽併 傳陽明者,當用麻黃,而反用葛根以引之也;太陽越 經傳少陽者,當用麻黃,而反用柴胡以引之也;太陽 傳少陰者,當用桂、麻而反下以陷之也。太陽傳太陰 者,當用桂枝而反下以入之也。此醫之誤,而亂其傳 之序也。又有太陽即傳厥陰,頭項痛甚,二經脈絡相 接,同督脈而上行也。有太陽傷風,以致陰血,自燥熱 畜膀胱,逆傳小腸與心,謂之「冤熱。」有風寒自背入者, 直中太陽;少陽自面入者,直中陽明。有首尾只在太 陽經,而不傳諸經者。有間傳一二經者。有不傳而罷 者。有不罷再傳者。有不自陽經直中陰經者。此邪無 定體。不可拘於日數也。《活人》雲。六氣之邪。乘虛之經 得之。
標本
[編輯]標者梢末,本者根本。以主言之,各經絡為標,各臟腑 為本。如太陽經為標,膀胱為本,餘倣此。以客邪言之, 先受病為本,次受病為標,標本相傳,治其急者,請詳 言之。太陽膀胱為本,故頭疼脊強;小腸為標,與心為 表裏,故發熱。冬月麻黃桂枝,餘月九味羌活湯;陽明 大腸為標,與肺為表裏,故微惡寒發熱,為經病,葛根 解肌湯。湯而有汗不解者,白虎湯,胃為本。目痛鼻乾, 潮汗閉澀,滿渴狂讝,為腑病,調胃承氣湯。少陽三焦, 相火為本,遊行一身,故微熱,膽為標。耳聾脅痛,寒熱, 嘔而口苦,緣三焦無形,膽無出入之路,故從中治。標 本俱小柴胡湯。太陰肺為標。咽乾身目黃,脾為本。腹 滿痛,謂之腑熱。咽乾腹滿,手足溫者,「桂枝加大黃湯, 或大柴胡湯。身目黃者,茵陳湯。胸滿者,瓜蔕散。如自 利不渴,或嘔吐者,屬臟病,理中湯丸。」少陰心為本,故 舌乾口燥,或遶臍硬痛,或心下硬痛,或下利純清水, 或讝語便閉,小承氣湯。腎為標,面寒如刀刮,脣青不 渴,吐利,胸腹絞痛,四肢厥逆,指甲黑,踡臥身如被杖, 古薑附湯。厥陰心胞絡為標,故舌卷厥逆,冷過肘膝, 吐沫嘔逆不渴,小腹絞痛者為寒,三味參萸湯、四順 湯。肝為本,主男子囊縮,女子陰挺乳縮,或手足乍冷 乍溫,大便實,消渴煩滿者為熱,大承氣湯。似瘧不嘔, 二便自調者,必自愈。不愈,脈遲有汗者,小建中湯;脈 濇無汗者,桂麻各半湯。其囊乳縮證、寒證亦有之,學 者於此而一悟焉,則病機到手矣。自非仲景《玉函內 祕》,其孰與於斯乎。此後汗、吐、下、溫、和解諸方,不甚詳 載,止言宜汗、宜吐、宜下、宜和,悟之
榮衛
[編輯]「榮行脈中,在血脈其病深;衛行脈外,在皮膚其病淺。」 榮血陰也,主閉藏,故寒喜傷榮而無汗;衛氣陽也,主 開泄,故風喜傷衛而有汗。然豈獨太陽為榮衛之會, 而有風寒之別乎?陽明善饑為傷風,不食為傷寒;少 陽耳聾胸滿而煩為傷風,口苦咽乾目眩為傷寒;三 陰傷風,但四肢煩疼耳。太陽為之先者,傷寒因腎水 虧損。至春木無生意。故發為溫病。至夏絕生化之原。 發為熱病。所以太陽少陰二經。受病最多。最先
經腑
[編輯]表多裏少為在經,宜清肌解表;裏多表少為在腑,宜 和肌通裏。蓋陽明標雖主肌,而其本則胃也,然豈獨 陽明為十二經之長,而有經腑之異乎?仲景曰:「三陽 受病,未入於腑,可汗而已;三陰受病,已入於腑,可下 而已。」則三陰有在經者,仍宜微汗之。蓋榮衛屬太陽, 主皮毛;胃腑屬陽明,主皮膚之下,肌肉之上及腸胃 也。胸脅屬少陽,主血榮百節,流行三部;臟屬三陰,主 筋骨並兩足。故「太陽為陽之表,胃為陽之裏。」若但以 臟腑而分表裏,則腑為表,臟為裏。若合榮衛臟腑而 分表裏,則表者榮衛之所行,裏者胃腑之所主,而臟 則又深於裏,但病入胃,則亦不更傳,不可不知。
少陽禁汗禁下
[編輯]少陽居太陽陽明之中,半表半裏,禁汗恐犯太陽,禁 下恐犯陽明,禁滲恐生發之氣陷入陰中,只宜和之 以小柴胡湯。犯三禁則變不可勝窮。他如太陽經禁 下與滲,犯之則動血熱入裏而難解。陽明經禁汗與 滲,犯之則竭津液,畜下而如狂。益津液者,連鬚蔥白 湯是也。又下證中治見《合病》。
三陰有中有傳
[編輯]三陰,最不可執。有宜下者,有宜溫者。自三陽氣分傳 入三陰,謂之傳經陰證。傳,非傳入脾腎肝也,乃入三 陰血分,胃與大小腸之腑也。故仲景謂已入於腑,可 下者是也。若不自陽經傳來,直中三陰之經。初起厥 逆腹痛,自利不渴,太陰自受寒也;上證加之嘔吐,少 陰自受寒也;又加之小便清利,厥陰自受寒也。熱藥 溫之,猶恐或遲,陰陽一差,生死立判。雖然,傳經直中, 先賢發之盡矣,然豈無傳變者乎?假如傳經之際,輕 生者或被生冷,或犯房慾,或粗工猛施汗下,真氣衰 弱,陽證變為陰證,如俗所謂陽證歸陰,仍宜直中寒 證法治。故《內經》止言傳變,而不言直中者,蓋言變則 包直中。今《局方》言傳陰傳陽則不是,當言「傳陽變陰」, 庶乎傳經為裏熱,直中與變為裏寒,臨證參脈。直中 三陽,傳經三陽病在於表,脈浮長弦;傳經三陰,病在 於裏,脈沉數實。「直中三陰病在於經,脈沉微緩。」此表 裏虛實大分,非專以陽為熱,陰為寒也。
《論傷足不傷手》
[編輯]手之六經,主於春夏。足太陽少陽,正司冬令,觸冒之 者,則二經受病。其次則少陽厥陰,繼冬而司春令,至 春分後,方行溫令,故風寒亦能傷之。足陽明與冬本 無與,然寄旺四季,寒熱溫涼之氣,皆能傷之,況表邪 傳裏,必歸脾胃而為燥糞,用湯藥下之而胃和矣。
《辨傳足不傳手》
[編輯]「人身之氣,每日周行三百六十五骨節,以應周天三 百六十五度,血亦隨氣運行腠理」,以為一身動靜,雲 為之主,所以一脈愆和,百脈皆病。況風寒中人,先入 榮衛,晝夜循環,無所不至,豈間斷於手經哉?七日不 愈,而再傳者,乃足經移熱,傳於手經,如冤家之相摭 也。雖然,手足亦推本言耳。上古止分三陰三陽,而不 分手足,其意甚深。況手足三陽,同手走頭至足;手足 三陰,同足走胸腹與手,豈有經絡同,而受病又有不 同者哉。即如喘欬發熱,分明手太陰太陽病也;「狂言 讝語」,分明手少陰病也;「胸滿乾嘔,耳聾」,分明手厥陰 少陽病也。認真五臟六腑,俱有表裏二證。蓋人之情 慾,天之淫邪,自然不齊,故病多標本兼見。假令脈弦、 面青、目痛、筋急、善怒,心下滿者,兼肝有風也;脈洪、面 赤,口乾,善笑,身熱者,兼心有熱也;脈緩、面黃、身重,肢 疼,嗜臥者,兼脾有濕也;脈澀,面白、帶憂,喘嗽下衄者, 兼肺有燥也;脈微,面黑,善恐、耳閉,氣逆而泄,兼腎有 寒也。凡邪出於外,則為腑為表;入於內,則為臟為裏。 不拘何臟何腑,表證必同歸於太陽。裏證必同歸於 陽明。噫。法無定用。病有定體。知此則百病機關。一悟 可了。又何疑於《手經》之不受病耶。
《論表裏》
[編輯]「表證屬太陽」,凡見頭疼、發熱、惡寒,清便自調,腰項脊 強,脈浮緊者,即是表證。不拘日數多少,便宜解表,不 宜下滲。有汗為表虛,宜解肌;無汗為表實,宜發汗。但 發汗亦有輕重不同,古謂春夏宜汗者,借天時而喻 陽邪在外也。其實春月陽氣尚微,秋月陽氣欲斂,俱 不可大汗。夏月天氣熱,元府開,不必大汗;冬月陽氣 伏藏,感冒輕者,尤不宜汗。惟傷寒重者,時令嚴慄,皮 毛堅,緻非大汗,無由得散,不得已而從權也。至於陰證,但厥無汗者,妄汗動經則死,或有表邪,辛熱微汗 以散之可也。
裏證;始焉脈浮而大,今則沉而數;始焉惺而靜,今則 躁而動;始焉頭疼發熱惡寒,今則不惡寒反惡熱,煩 躁倍加,胸連臍腹滿痛,脅下掌心,自汗濈濈,以致胃 乾糞燥,大便不通,小便赤澀,口乾發狂,讝語,掀衣揭 被,揚手擲足,六脈有力,即是傳經熱證,又謂「陽盛,誤 汗即死。」或有初病即見此證者,不拘日數多少,便宜 「通利,失下則血氣不通而發厥矣。」抑又有說焉,純乎 表而裏無一毫病者,當解表時勿攻裏;純乎裏而表 無一毫病者,當攻裏時勿解表。如表裏俱見,或表多 裏少,表急裏緩,則先治其表而後攻其裏;或裏多表 少,裏急表緩,則先攻其裏,而後救其表也。又表虛裏 實,則藥宜辛涼,裏虛表實,則藥宜辛熱,皆以裏為主, 內氣正而後可以治表。雖莫急於內,表亦不可緩也。 表裏虛實,而醫之大分明矣。
「凡病或渴或不渴,或胸中煩不煩,或嘔不嘔,或腹脅 痛不痛,或欬,或心下悸,或小便不利,或有為之證,少 陽所主也。」邪在表則多寒,邪在裏則多熱;邪在半表 裏,則寒熱往來;邪在表則心腹不滿;邪在裏則心腹 脹滿;邪在半表半裏,則胸脅滿;邪在表則呻吟不安; 邪在裏則狂言亂語;邪在半表裏,則欲言不言;邪在 表,則小便清而易;邪在裏,則小便濁而難;邪在半表 裏,或利或不利;邪在表,則不煩不渴、不嘔;邪在裏,則 煩滿而渴。故或煩或嘔者,邪在表方傳裏也。若見耳 聾脅痛寒熱,嘔而口苦,胸脅緊滿,脈見弦數者,即是 半表半裏。脈大胸滿多痰者,或挾宿食,可吐。《百問》云: 氣浮上部,填塞心胸,頭痛多涎,此吐證也。《內經》云:「其 高者因而越之。」脈雖大,無甚痰者,不可吐,只當和解。 古謂春宜吐者,順陽氣發生於上也;秋冬宜下者,順 陽氣收斂於內也。此亦道其常耳,有病皆當從權。
《辨陰陽》
[編輯]概言之,「三陽經病即陽證,手之三陽,從頭走足,故頭 疼身熱」云云;「三陰經病即陰證,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故腹痛自利云云。」然陰陽俱有表裏二證,陽證表裏 同歸於熱而已,陰證表鬱,似陽入裏,則有傳經直中 之殊。大抵陽證之表,發熱惡寒,清便自調,面光聲亮, 鼻息往來如常,手足溫;陽證之裏,脣焦舌燥,爪甲紅 活,身輕易於轉側,煩渴掀衣,揚手擲足,大便或閉或 鞕,小便或赤或澀,脈浮洪數,宜汗、吐、下、和四法以治 之。陰證之表,無熱惡寒,面慘聲短,鼻息往來,氣冷,手 足厥逆;陰證之裏,脣紫舌卷,爪甲青黑,身重難於轉 側,不渴引衣,臥多踡足,大便泄利,小便清白,脈細沉 微,每與陽證相反。蓋陽證自下而上,「故初起有頭疼, 陰證則無頭疼也;陽證自外傳入,故鬱而為熱;陰證 則無身熱而反厥冷也;陽證搖手擲足,陰證則臥多 踡足」;陽證內熱而渴,陰證則不渴;陽證二便閉,陰證 二便清且利也。惟有腹痛與嘔,陰陽二證俱有。然陰 脈沉微,凡言陽證,多得之風寒暑濕,邪生於太陽也; 凡言陰證,多得之飲食起居喜怒。邪生於少陰也。故 雲。「傷寒。」挾內傷者。十居八九。此陰陽正病也。
陽邪不深,不能至於厥逆;陰邪不甚,不能至於煩躁, 此水極似火,火極似水,謂之反化,亢極則害之義也。 陽證潮汗祕赤,滿渴狂讝,甚則斑血喘急。然熱極忽 然熱伏於內,故身寒、四肢厥逆,狀若陰證,但身雖冷 而不欲近衣,神雖昏而氣色光潤,脈必沉滑而有力, 此陽極似陰也,宜大柴胡湯下之,或白虎湯、竹葉石 膏湯陰證厥冷吐利,不渴靜踡,甚則咽痛鄭聲,然寒 極忽然火浮於外,發躁擾亂,狀若陽證,然身雖煩躁 而引衣自蓋,口雖燥渴而飲水不下,脈必沉細無力, 此陰極似陽也,宜通脈四逆湯,從治者反攻也。熱藥 冷飲,冷藥熱飲,或熱藥為君而佐以涼藥,或冷藥為 君,而佐以熱劑,亦非判然如庸醫之差訛也,借有熱 病,服熱藥而愈者,必先服寒藥過多;寒病服寒藥而 愈者,必先服熱藥過多故耳。若夫以寒治熱,以熱治 寒,此為逆治。逆治者,正治也。正治之法,人孰不知之 乎?
表裏俱無
[編輯]傷寒頭痛,寒熱,表也;口失滋味,腹中不和,或閉或泄, 裏也。若四五日後,以至過經十三日,既無表證,又無 裏證,身微熱者,虛熱耳,小柴胡湯和之。不可汗吐,以 犯上焦清氣;不可大下,以犯下焦腎氣。身熱,目中不 了了,睛不和,大便鞕者,乃可大柴胡、小承氣下之。設 或已下而脈數,消穀善饑,六七日不大便者,瘀血證 也。
表裏俱有
[編輯]「表裏俱見,必分多少治之。」脈浮而大為表;煩渴尿赤 為裏,五苓散主之。頭疼身熱,便閉為裏,小便清利為 表,桂枝湯主之。心滿不食,便閉為裏;惡寒頭汗為表, 小柴胡湯主之。太陽病,因下早,而協熱下利,心痞鞕 者,謂之表裏不解,桂枝人參湯。太陽病因下早,而腹痛有積者,謂之太陽太陰,又謂之裏傳表,桂枝加芍 「藥湯,甚者加大黃。太陽病,下早,利不止,脈促,喘而汗 出,表未解也,葛根芩連湯。脈弦,胸滿者,梔豉湯吐之, 通治。」表多裏少者,白虎湯,或合小柴胡湯。裏多表少 者,五苓散,或合小柴胡湯。表裏俱急者,防風通聖散、 大柴胡湯。
當汗
[編輯]太陽證,脈浮緊者,宜汗汗之;不解者,再與汗之。若失 其汗,則寒邪傳經,當看傳過何經,變出何病。若因汗 而反下滲,表邪乘虛內陷,則熱畜於裏,變為瘀血、懊 憹、痞氣、結胸等證。
當下
[編輯]裏證具而脈沉實者,宜下。若下後熱不退,脈未和者, 猶當量虛實再下。若失下,則邪無從出。又或應下而 反汗之,則津液內竭,變為動悸等證。
不可汗
[編輯]可汗者,脈證全在表也。若太早太過,則津液竭而變 生焉。有不可汗者,諸虛捐咽乾,口燥咽痛,瘡瘍淋瀝, 經水適至,諸失血吐沫,欬嗽壞證,臍中上下左右動 氣,風溫風濕濕溫脈遲微濇者,或厥而脈緊者,俱宜 和解,不宜汗。若強發之,病微者難瘥,劇者言亂目眩 而死。
不可下
[編輯]可下者,脈證全在裏也。若太早太過,則水穀脫而變 生焉。有不可下者,諸虛咽腫,嘔吐,厥逆,結胸不轉,失 氣,臍中左右上下動氣,脈浮細,浮虛浮濇、帶表惡寒 等證,下之則危,隨宜以溫熱藥救之。
不可灸
[編輯]陰陽二毒及少陰證,吐利及口和,背惡寒,脈微濇,屬 陽虛者宜灸。陰虛挾火,脈微數者,不宜灸。蓋外火能 助內火,灸則下體必重,皮骨焦肉消,或因此遺精潮 熱,欬唾見紅,皆火氣之所使也。《活人》云:凡灸後燒鍼 後證與火邪發狂者同,小柴胡加龍骨、牡蠣治之。
不可吐
[編輯]膈上寒飲乾嘔,少陰病也。四肢冷,胃虧也。脈微,下虛 也。誤吐內煩,損傷元氣,遂致不救者有之。若應吐而 反溫之,則毒氣鬱結於胃,而為發狂等證。
急下
[編輯]傷寒熱氣入臟,流於少陰之經,咽絡焦,口燥渴,腎水 乾也。熱病熱不已,目睛不和,亦腎水乾也,皆急下以 救腎水。陽明發熱汗多,或已汗不解,腹滿痛,或讝狂 不大便者,皆急下以存胃液。傷寒脈弦而遲,弦為寒, 遲為臟;脈大而緊,大為陽,緊為寒,俱謂之陽中伏陰, 急下以分陰陽。又下利三部脈平,心下鞕者,內實也。 下利脈遲而滑,或浮大,按之反濇,惡食者,皆胃有宿 食也。但宿食忌巴霜,只宜用大黃蕩滌。
急溫
[編輯]「脈沉厥冷,膈上寒飲,乾嘔,或時頭痛,皆寒氣上攻也, 急溫之,三味參萸湯。內寒已極,厥逆吐利,不渴靜踡, 陽和之氣欲絕,六脈若有若無,急溫之,四逆湯。」凡言 急者,病勢已篤,將有變革,非若他病可以緩也。他如 太陽汗出不止,汗後惡風,汗後煩躁,心悸身痛,皆宜 急用附子加於桂枝芍藥之類。三陽脈遲,腹痛,建中 「湯當先施也。」但一服中病即止,傷寒之藥皆然。
過經不解
[編輯]傷寒六日,傳經已遍,七日當解,再傳至於十三日以 上不愈,謂之「過經。」汗下失宜,以致邪氣流連不已,神 昏讝語,胸滿潮渴,隨其表裏證見而調之,或從輕再 汗再下。如脈亂發躁,尺寸陷者危;如脈緩安睡,邪未 淨者,正未復耳,參胡芍藥湯調之。有大便下利而脈 和者,諸醫以丸藥下之,停留餘熱。凡過經氣虛,或加 異氣,宜與壞證參看。
暫補
[編輯]凡尺寸遲弱,血少也,不問風寒初證雜證,俱忌汗吐 下,宜先以小建中湯或黃芪建中湯救脈。如素實者, 小柴胡湯亦好,俟脈不遲,方可施治。
大法
[編輯]陰陽,病者為虛,不病者為實。表病裏和,則邪出於外, 而為陽虛陰盛,故發表不遠熱,而用辛甘之劑,所以 扶陽也。裏病表和,則邪入於內,而為陰虛陽盛,故攻 裏不遠寒,而用酸苦之藥,所以扶陰也。若陰經自受 寒邪,則為臟病。設陰陽氣將脫,急宜辛熱,回陽抑陰。 故曰:「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乃亡。」實實 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醫殺之耳,此汗下之樞機。 汗吐下溫解五法,各有不同。汗有大汗發表,微汗解 肌,以別輕重;下有急下,少與微和滲利,以分清濁。溫 有兼補者;吐有宣湧探引,或只寬利而不敢吐者,和 解則一而已。或曰:傷寒無補法,熱氣得補復盛,更復 下之,是重困也。惟虛煩裏寒陰證,不在此例。得中者, 五法動中肯綮。太過者,粗工猛進;不及者,中工從緩 從輕。凡傷寒汗下藥,一服中病即止,不必盡劑,與雜病不同。傷寒不過汗、吐下三證,若用之得當,有何傳 變?全在醫者精明審處之耳。
傷寒題目未定之時,不知有無風濕、勞役、痰食等項 相兼,似是而非,最宜詳辨。故不知者,寧可不治。班固 有言曰:「有病不治得中醫。」倘一藥之誤,悔將噬臍。噫! 古以醫藥救夭札,今以醫藥治其生,治生可也,而誤 人於死,豈不與謀刦者同哉?慎之慎之!
論正傷寒名義
[編輯]曰《傷寒》,曰《傷風》,曰「傷風見寒」,曰「傷寒見風」,曰「合病」,曰 「併病」,曰「兩感」,曰「中霧露」,曰「中暑暍」,曰「熱病」,曰「晚發」,曰 「痓痙。」五種濕病:風濕、濕溫、寒濕、中濕、濕痹。五種溫病: 春溫、風溫、溫疫、溫瘧、溫毒、發斑。其水證黃證,乃傷寒 之大關鍵也,故並提之。共二十四種濕溫居半,可見 濕熱為病最多。
傷寒
[編輯]霜降後,春分前,人有衝斥道途,履霜踢冰,冒犯寒氣, 即發為病,名曰「傷寒。」必先惡寒,頭痛甚,鼻無涕,其聲 前輕後重,口中和,雖不食亦不惡食,手足不熱。病深 重者,必身痛發熱,冬月麻黃湯。輕淺者陶氏麻黃湯, 虛者人參順氣散、三時羌活沖和湯、小柴胡湯,通用 麻黃杏仁飲。此專辨無汗為傷寒。蓋風暑濕皆有汗, 惟寒泣血則無汗。至於初證傳變,雜證詳後。
傷風
[編輯]傷風初證,惟頭疼口和,不惡食,與傷寒同。緣寒乃陰 邪,風乃陽邪,所以傷寒鬱而後能發熱,傷風即能發 熱。傷寒手足微厥,傷風手足背皆熱;傷寒鼻無涕,傷 風鼻流涕,其聲如自瓮中出;傷寒面慘身痛,傷風面 光身重;傷寒無汗,惡寒不惡風;傷風有汗,惡風不惡 寒。甚者自汗出不止,灑儷惡風,復嗇嗇惡寒,冬月桂 枝湯。自汗小便數者,芍藥甘草湯。自汗小便利,腳踡 急者,桂枝湯加參附,輕者,柴胡桂枝湯。自汗渴而小 便難者,邪漸傳裏,五苓散。自汗不渴者,邪在表,茯苓 桂甘湯。三時防風沖和湯,柴胡桂枝湯,或敗毒散去 茯苓鼻塞,通關散,通用柴胡半夏湯,古立《六經》傷風 湯,但三陰藥皆辛熱,似非傷寒家法。仲景治傷寒、傷 風表證,分有汗、無汗裏證,同於和解通利,更無分別。 今詳桂附八物,恐亦風邪直傷陰,分其人素虛,或房 室後傷風則可,若概作表藥,衰人多矣。蓋傷風發表, 辛熱不如辛溫,辛溫不如辛涼也。或疑六淫,仲景獨 詳於風寒,而咯於暑濕,且不及燥火,何也?蓋暑火同 氣,燥濕同源。風寒傳變六經,暑濕性偏著人五臟,壯 者氣行則已,怯者乃著為病故耳。前所謂嗇嗇,不足 也。「灑灑」,洒淅也,皆惡風之貌。
兩感
[編輯]「兩感者,半入於陽,半入於陰。陰陽兩感,臟腑俱病,一 日太陽與少陰俱病,頭疼,為太陽邪甚於表;口乾而 渴,為少陰邪甚於裏;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身熱讝 語,為陽明邪盛於表;不飲食腹滿,為太陰邪盛於裏; 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耳聾,為少陽邪盛於表;囊縮 而厥,為厥陰邪盛於裏也。五臟六腑俱病,欲治表而」 裏急,欲治裏而表急,必死之證。但稟厚而感邪淺者, 或挾異氣,風溫、風濕之類,猶可救療。所以仲景有治 有先後,發表攻裏之說,法當審其表裏緩急虛實何 如。如表裏俱急者,大羌活湯主之。如陽證陽經先受 病,身體痛而不下利者,為表急,先以葛根麻黃發表, 後以調胃承氣攻裏。如陰證陰經先受病,身體涌而 下利不止者,為裏急,先用四逆救裏,後以桂枝救表。 陰陽未分者,陶氏沖和湯探之。古法:一日太陽小陰, 五苓散主之。頭痛加羌活、防風;口渴加黃蘗、知母;二 日陽明太陰,大柴胡湯;三日少陽厥陰危甚,大承氣 湯加川芎、柴胡救之。《活人》不分陰陽,專用四逆、桂枝, 先輩皆以為謬。大抵兩感脈。從陽可治。從陰難治。
傷風見寒傷寒見風
[編輯]先傷寒而後傷風者,證傷寒也,而見傷風之脈;先傷 風而後傷寒者,證傷風也,而見傷寒之脈。此乃榮衛 俱實,故無汗而煩躁,大青龍湯。不煩躁者,桂麻各半 湯,通用大羌活湯、九味羌活湯加人參、大棗,或神朮 散、香蘇散。
合病
[編輯]或一陽先病,一陽隨病。或二陽同病,三陽同病。不傳 者謂之「合病。」
「自利」者,下利溏泄。三陽合病,寒邪盛而裏氣不和也。 氣行下則利,氣逆上則嘔。太陽合陽明自利,惡寒,升 麻葛根湯;惡熱者,白虎湯;太陽合少陽自利者,黃芩 湯;嘔者,並加半夏、生薑。陽明合少陽自利,最重小柴 胡合升麻葛根湯。
「有宜下者。本太陽病,因汗下,滲亡津液,胃腑燥實,轉 屬陽明,謂之太陽陽明,脾約丸潤之。本少陽病,因汗 滲,熱入胃腑,大便燥者,大柴胡微下之。本陽明經病, 熱盛傳入胃腑,謂之正陽陽明,乃本經自病也,宜調 胃承氣湯從中治之。蓋太陽少氣,少陽少血,惟陽明居二陽之中,氣血俱多,所以從中治陽明,而不敢犯」 太陽少陽也。又三陽合病。面垢腹脹痛。身重難轉側。 讝語遺溺。口燥不仁。大便難者。白虎加參湯主之。不 可汗下。亦中治法也。
有宜汗者,表證頭疼,惡寒未除,為太陽尚未過經,尤 宜發汗。如太陽、陽明喘而胸滿者,麻黃湯。太陽、少陽, 麻黃湯合小柴胡湯,通用九味羌活湯,加石膏、知母、 枳殼。蓋在經則汗,過經則下也。
併病
[編輯]「併」者,催併逼迫之意。始初二陽合病,後一陽氣盛,一 陽氣衰,併歸一經,獨重初證亦不解,罷陽明併太陽 者,太陽證未解,陽明證又至麻黃湯合升麻葛根湯, 如太陽證重加太陽經藥,陽明證重加陽明經藥,後 倣此。少陽併太陽者,太陽證未解,少陽證又至麻黃 湯合小柴胡湯。頭痛項強,眩冒如結胸狀者,亦宜通 用九味羌活湯。少陽併陽明者,為木尅土,難治,小柴 胡湯合升麻葛根湯、柴胡升麻湯救之。是併病在表 者,皆可汗。若太陽證罷,乃入胃腑者,謂之傳經,非併 也,宜體量攻下。舊云:「三陰無合併二病」,然三陰亦自 有相合併者,但非兩感,必無陰經與陽經合併之理。
疫厲
[編輯]疫疾,如有鬼厲相似,故曰「疫厲」,又曰「時氣。」春應煖而 反清,夏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大熱,冬應寒而反 大溫,非其時而有其氣,凡感之者,即發頭疼身痛寒 熱。一方長幼,病皆相似,治與傷寒微異者。春清責肝, 升麻葛根湯;夏熱責心,二香散、調中湯;秋濕責肺,白 虎加蒼朮湯、茵陳五苓散;冬寒責腎,葳蕤湯、甘桔湯。 土旺四季,隨經取之。治與傷寒同者,表證敗毒散,半 表證小柴胡湯,裏證大柴胡湯。挾內傷者,宜補宜散, 宜降,人中黃丸是也。《經》曰:疫氣不拘於診,更當於運 氣求之。凡入疫家,用麻油服之,或紙撚蘸麻油,並雄 黃、硃砂末,探入耳鼻內,最能避穢毒之氣。遍滿鄉村 者,用如意丹亦妙。
溫熱病
[編輯]經曰:「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冽。」以傷 寒為毒者,其以最成殺厲之氣也。其有傷於四氣,當 在何經而發何病?大概春傷於風,夏必飱泄;夏傷於 暑,秋必瘧痢;秋傷於濕,冬必欬嗽;冬傷於寒,春必痎 瘧。痎者二日一發,瘧者一日一發。秋傷於濕,病欬嗽 者,及冬風寒相搏,痰涎生而為欬嗽。冬傷於寒,病痎 瘧者,及春溫氣相搏,變為溫病,是四時正氣,亦能愆 期而發。皆因發動之時,逆推致病之源,非受傷之時, 預擬今日之病,故有久而消散不成病者,豈可執一 論哉?但稍覺氣淫於內,心腹不快者,「《不換金》正氣散」 加減,以正胃氣。
「溫病者,春分後有太陽病,發熱欬嗽,身痛口渴,不惡 寒,其脈弦數不緊,右手反盛於左手,怫熱在內故也。 或散在諸經,各取其經而取之。」熱病即與溫病同,但 發在夏至後,脈洪數,熱渴更甚耳。雖因冬時受寒,伏 於肌骨,然人身隨天氣化,春分則寒變為溫,夏至則 寒變為熱,所以傷寒惡寒而不渴,溫熱不惡寒而渴 不惡寒則病非外來,渴則自內達,表熱鬱腠理,不得 外泄,乃復還裏,終是裏多表少。間有惡寒者,乃冒非 時暴寒,或溫暑將發,又受暴寒,非冬證之甚也。法當 治裏熱為主,而解肌次之。亦有專治裏而表自解者, 誤下猶可,誤汗則變為嘔噦狂斑而死。蓋溫熱在經 而不在表,安可例用傷寒汗法?惟兼暴寒者,乃可表 裏雙解,亦不敢用冬月辛溫之藥。
春溫表證,天溫升麻葛根湯;天寒柴胡桂枝湯。太陽 合少陽,升麻葛根湯合小柴胡湯。半表裏小柴胡裏 證:大柴胡重者,一時表裏俱發,防風通聖散。表裏俱 熱,大便自利者,柴苓湯加山梔、木通。虛煩,竹葉石膏 湯。變雜證者,治同《傷寒》。
夏熱表證,太陽九味羌活湯。汗後煩渴,脈洪大,背惡 寒者,白虎加人參湯、益元散。裏證,大柴胡。重者一時 表裏盛,發雙解散。熱病脈細無力,足冷,已得汗而躁 盛者,此陰脈之極也,必死。詳溫暑門。
晚發
[編輯]先輩云:「清明至夏至前,太陽病者,謂之晚發,比之溫 病稍輕。」蓋以感之輕者發之早,感之重者發之遲。從 立秋至霜降,有患太陽證者,亦名溫病。治法同溫熱, 但加燥劑於解肌藥中,裏證一同傷寒。但既以三月 至夏至為晚發,春分前又為正傷寒,不知春溫在於 何月。更考三月至夏至前,名為春溫,則晚發當屬於 秋矣。立秋前後,病因濕熱而發;處暑後病者,因燥熱 而發。庶乎四時六氣,備而不混,而治之各隨其時耳。 大概表證九味羌活梔子升麻湯;裏證大柴胡湯加 生地,或「導滯通幽湯。」變雜證者,隨宜施治。
冬溫
[編輯]冬有非時之煖,名曰「冬溫」,與春秋暴寒暴溫,總謂之 「時行氣。」與傷寒相似,但脈不浮耳,治法大同。春溫表證,葳蕤湯、九味羌活湯,入裏加大黃。重者雙解散,輕 者加減調中湯。
暑暍
[編輯]暑暍皆自汗煩渴,脈虛面垢,昏倦靜而熱傷心脾,為 「中暑」,與夏熱病相似。但熱病脈洪緊,中暑脈細數而 沉,動而熱傷太陽,為「中暍。」脈浮似夏傷風,但汗出惡 風,身熱而不渴者,傷風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者,中 暍也。加之身痛且重者,必夏月傷冷,或澡浴水行皮 中所致。
中暍,心腹疼痛,霍亂吐瀉轉筋,甚則發厥昏悶,香薷 散。痰逆惡心惡寒者,橘皮竹薷湯。汗多渴而不惡寒 者,竹葉石膏湯。暑濕相搏,身痛頭痛,煩渴惡心尿赤 者,五苓散。濕盛胸滿者,瓜蔕散吐之。若小便已,灑灑 然毛聳口開,前版齒燥,小有勞,身即熱者,表裏俱病 也,白虎加人參湯。有濕者,白虎加蒼朮湯和之。切忌 汗下鍼灸。汗則惡寒,下則內虛變淋,灸則助火發熱。 中暑發熱,煩躁口渴者,小柴胡湯加香薷。瀉利口渴 者,香薷散合四苓散。元氣素弱,脈虛身倦者,清暑益 氣湯。昏憒不甦者,蔥餅熨臍。
寒疫
[編輯]「春分至秋分暴寒曰寒疫」,非冬月傷寒比也。三月四 月,或有暴寒,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五月六 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 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傷之者,其病與溫暑相似,而 治則殊者,蓋溫暑伏寒自內而發,寒疫自外而入,宜 調中湯為主,隨時氣候,寒熱輕重,而以辛涼辛溫之 藥加減。蓋「折」者,折抑陽氣,鬱而為熱也。感之輕,而陽 氣不為所折,未至發熱者,當於感冒藥中求之。 春三四月間,暴熱傷之者,亦名溫病。傷寒汗下,過經 不解者,亦名溫病。但當隨各經見證治之,皆不宜汗 下。暴溫,梔子升麻湯、九味羌活湯。過經和解散、參胡 芍藥湯。
風溫
[編輯]太陽病,發汗則身涼,如發汗身猶灼熱者,乃風溫也。 當春溫氣大行,又感風邪所致。惟風傷衛,四肢緩縱 不收,若癱瘓然。惟溫傷氣,氣昏而鼻息不利,語言謇 澀,身熱自汗,多眠,治在心火肝木二經。忌汗、下針。誤 汗則身必灼熱,甚則煩渴讝黃,下則遺溺,針則耳聾, 惟清解肌表為佳,宜葳蕤湯、敗毒散,或小柴胡加桂 枝微汗之。渴甚者,䒷蔞根湯。痰喘者。金沸草散加杏 仁、細莘、五味子。誤汗防己黃芪湯救之。讝語獨語。及 直視遺尿者,難治。
夏月先傷濕而後傷暑,名曰「濕溫。」濕與熱搏,兩脛逆 冷,甚則遍身亦冷,胸滿頭痛,壯熱自汗。若再發汗,令 人嘔聾,身變青色,不語,名曰「重暍」,必死。治在心火脾 土,茯苓白朮湯。濕勝溺澀便利者,五苓散、除濕湯。臟 滑者,朮附湯。暑勝壯熱,二便澀者,香薷散、六合湯。便 閉渴讝,白虎加蒼朮湯。
風濕
[編輯]先傷濕而後傷風,風先上受濕,先下受風濕相搏,風 在外而濕在內。大汗則其氣暴,而內邪不能出,故風 去而濕存。濕流入裏則病重,微汗則其氣緩,而內外 之邪俱去,或濕證去而風證未去者,不久自解。寒熱 身痛,麻杏薏甘湯。體痛發熱,小便不利,麻黃湯加蒼 朮。肩背脊腰強痛者,羌活勝濕湯。腫痛微喘,杏仁湯。 汗多,漢防己湯。虛者身重,難以轉側,桂枝湯加白朮。 身重昏迷,自汗,失音,下利不禁者,白通湯加白朮、甘 草。身痛小便不利者,甘草附子湯。身重走痛者,小續 命湯去麻黃、附子。熱而重痛,煩渴者,敗毒散去柴胡、 人參加䒷蔞。小便自利,及下利不止者死。
寒濕
[編輯]傷寒無汗,寒濕相搏而有汗,不能週身,惟在頭耳。身 背強者,表不利也。證與風濕相似,滲濕湯主之。帶表, 五積交加散;裏寒,理中湯加附子。寒多浮腫,朮附湯 妙。
中濕
[編輯]濕即水也。東南窊下,風雨襲虛,山澤蒸氣,人多中濕。 濕在經,則日晡發熱鼻塞;在關節則一身盡痛;在臟 腑則清濁混而大便濡泄,小便反澀,腹或脹滿。濕熱 相搏,則遍身黃如熏色,輕者面目微黃而已。誤下則 為喘噦,誤汗則發痓而死。惟利小便為佳,五苓散、除 濕湯主之。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甘草附子湯。二便 利不發黃者。朮附湯。身痛鼻塞者。黃芪建中湯。中氣 堅滿癃閉者。枳朮湯加葶藶。發黃見後。
濕痹
[編輯]痹者,痛也。「太陽病,脈沉而細,關節煩疼,皮膚麻木。自 汗者,防己黃芪湯;無汗者,五積交加散主之。」然濕氣 四時有之,兼風、兼熱、兼寒者,隨證加減。
痓痙
[編輯]太陽病,純傷風,純傷寒,則不發痓。惟先傷風而後又 感寒,或先傷風而後又感濕,過汗俱能發痓;重發太陽汗,大發濕家汗,皆能發痓。外證寒熱類傷寒,但脈 沉遲弦細,搖頭露眼,口噤,手足搐搦,項強,背反張,如 發癇,終日不醒為異;風性勁為剛痓,因重感寒或冷 故無汗,宜葛根湯加羌、獨活、防風;濕性緩為柔痓,因 先傷風,故有汗,宜桂枝湯加天花粉、葛根。其或痰塞 氣盛,則南星、半夏、白茯以消痰,枳實、陳皮、紫蘇以順 氣。痰消氣順,然後分剛柔治之。通用小續命湯。有熱 去附子,自汗去麻黃。剛痓二三日,仰面壯熱,胸滿如 結胸狀,便閉腳踡,臥不著席者,大承氣湯下之。輕者 敗毒散、小柴胡湯。柔痓二三日不瘥,汗多厥冷,筋脈 拘急者,附子防風湯。時發時止,危者,附朮散。又有剛 柔不分之痓,身熱讝語似剛,微厥便滑似柔,宜小續 命湯加生附子。有汗下後,乍靜乍躁,偏左眼,左手足 牽搐者,少陽痓也,小柴胡加防風。又血虛之人,及產 後傷風過汗,破傷風證發痓,俱不可純作風治,四物 湯加防風,或八物湯去茯苓加黃芪、羌活、防風救之。 凡痓脈如雨濺散出指外者,立死。又戴眼反折,瘈瘲 汗出如珠,或反張,離席一掌許,小兒離席二指許者, 皆死。風熱痰火虛痓,見《雜病》。
溫瘧
[編輯]傷寒汗吐下後,餘熱未淨,重感於寒而變瘧,或過經 舊熱未解,新感六淫之氣而變瘧,皆曰「溫瘧」者,俱先 熱後寒故也。寒多熱少,或單寒者,太陽邪變也,柴胡 桂薑湯。熱多寒少,或單熱骨節煩疼者,陽明邪變也, 白虎湯加桂。寒熱相等,或先熱者,少陽邪變也,小柴 胡湯。渴者去半夏,加天花粉、知母。寒熱大作,戰慄汗 「出不散者,太陽陽明合病也,桂枝石膏湯。服此後瘧 愈甚者,三陽合病也,恐傳入陰經,急用桂枝黃芩湯。 如傳入陰分,從卯至午發而嘔吐,大便閉者,大柴胡 湯下之;從午至酉發而腹滿便閉者,大承氣湯下之; 從酉至寅發而欲狂喜忘,便黑者,桃仁承氣湯微利 之;不敢下者,梔子升麻湯。」《傷寒》與雜病瘧不同在此。 間有挾痰與食積,嘔吐不食者,二陳湯、「對金飲」子。尿 澀煩渴,或因瘴氣不伏水土者,五苓散俱加黃芩、柴 胡。此等瘧與雜病無大異,日久勢發,稍緩則截之。痰 飲在上膈,欲吐不吐者,瓜蔕、赤小豆、雄黃等分為末, 水調五分服之,以吐為度,或祛邪丸亦好。久不愈者, 《勝金丹》、老瘧丸以消之。
霧露
[編輯]陰脈緊者,霧露濁邪中於下焦少陰之分,故曰「渾。」因 表虛裏微,遂使邪中於陰為「慄。」令人足脛逆冷,便溺 妄出,或腹痛下利,宜理中湯、四逆湯熱藥以散其邪。 陽脈緊或帶濇者,霧露清邪中於上焦太陽之分,故 曰「潔。」令人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脛痠,宜九味羌 活湯加藁本。或惡寒欲吐者,藿香正氣散、五積散,仍 「量加藁本。」 陰陽脈俱緊者,上下二焦俱中邪也,必吐利後脈不 緊,手足溫則愈。若吐利後脈遲不食者,脾胃虛而內 停水飲也。若脈陰陽俱緊,口中氣出,脣口乾燥,踡臥 足冷,鼻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又有陽病上行極 而下,陰病下行極而上,上下必干中焦,於是三焦溷 亂,內外氣塞,以致口糜嗢嚏。下為小便黃,大便血凝 如豬肝。熱氣勝而脾胃不運,榮衛凝滯,則生瘡癰。虛 寒甚者,脾胃獨弱,下焦不約,清便下重,臍築湫痛而 死。蓋臍為生氣之源,築痛乃生氣已絕。
水證
[編輯]水,陰也,寒也。或因飲食生冷,或洗浴過度,內熱者得 之,即自消爍,內寒者得之,即自停畜。傷寒表熱與水 氣相合者,發熱怔忡,乾嘔喘嗽,小腹滿,小便不利,小 青龍湯。半表裏證但頭汗出,身無大熱,心下滿,揉之 汨汨有聲者,謂之水結胸,小半夏湯,甚者大陷胸丸 下之。或傷寒厥而心下悸,乾嘔𩚬逆者,茯苓桂甘湯、 赤茯苓湯。裏寒與水氣相合者,四肢疼痛,腹痛嘔泄, 小便不利,真武湯。甚則成癖,脅鞕者,十棗湯。表裏俱 見,渴欲飲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滲之。若 病在陽,宜汗而反以水噀,面閉熱,肉上粟起,欲飲水 而不渴者,單用文蛤為末,沸湯調服方寸匕。流入皮 膚浮腫者,牡蠣澤瀉湯、五苓散、防己黃芪湯、朮附湯 選用
黃疸
[編輯]經曰:「濕熱相交,民病癉。」癉即黃,單陽而無陰也。傷寒 發黃雖不一,皆因內熱而誤用溫藥,或被火攻太甚, 或失汗下與滲,以致陽明經中血熱,而見真色於肌 膚,謂之瘀熱發黃,頭汗作渴,小便不利,色黃而明,茵 陳湯、茵陳三物湯、陶氏茵陳湯。有濕熱鬱而發黃者, 身痛發熱,色黃而晦,茵陳五苓散。有寒濕發黃者,太 陽病寒濕在裏,發汗過多,則寒去而濕在,麻黃連軺 赤小豆湯。身痛鼻塞者,急用後瓜蔕搐鼻法,內服茵 陳五苓散。頭痛甚者,神朮散加茵陳。有中濕發黃者, 一身盡痛,誤汗則眼目俱黃,茵陳五苓散、梔子蘗皮 湯、防己黃芪湯。身體煩疼者,麻黃湯加蒼朮。有傷風發黃者,易饑鼻乾腹痛,潮熱欬嗽,小柴胡加茵陳;如 噦加茯苓,甚者用大柴胡。兼之往來寒熱者,小柴胡 加山梔、茵陳。有內傷中寒發黃者,脾胃素虛,或傷冷 物,停滯不散,或嘔逆腹滿,或大便自利,理中湯加茵 陳、枳實、青皮。腹脹食不敢飽,欲作穀疸者,五苓散。有 陰證發黃者,四肢逆冷,脈沉,或陰盛發躁,四逆湯。有 結胸發黃者,心胸滿鞕,按之痛不可近,大陷胸湯。有 痞氣發黃者,心下滿鞕,按之不痛,半夏瀉心湯。已上 並加茵陳,則痞結消而黃自愈。大抵發黃與治濕相 似,輕則滲利和解,重則大下水利,黃自退矣。但寸口 無脈,鼻氣冷,為不治。形變煙熏黑色,搖頭直視,環口 黧黑,柔汗發黃,脾臟氣絕也。凡初發黃,先以口含水, 用瓜蔕末一字,搐入鼻中,吐出黃水,內服茵陳五苓 散,或酒蒸黃連丸,外用生薑同茵陳搗爛,遍身擦之。 諸發黃皆小便不利,惟瘀血發黃小便自利,且瘀血 與瘀熱外證,俱頭汗作渴,脈浮數,但熱結下焦,則熱 耗津液而小便不利;血結下焦,則熱但耗血而不耗 津液,故小便自利,治詳血門。
冒風
[編輯]肺主皮毛通膀胱,最易感冒新欬嗽,惡風鼻塞聲重 噴。是也,柴胡半夏湯、參蘇飲。寒月,麻黃杏仁飲。重 者,頭痛身痛,寒熱咽乾音啞,柴胡桂枝湯、防「風沖和 湯。頭痛甚者,川芎茶調散。痰多者,金沸草散。挾熱,人 參敗毒散、升麻葛根湯。挾寒,十神湯。挾寒濕,消風百 解散。挾濕,神朮散。挾暑,香葛湯。時行,柴胡升麻湯。」 服食過厚,素有痰火,時常鼻塞流涕,聲重欬嗽,略被 外感則甚者,防風通聖散,或大黃、黃芩等分為丸,白 水下。素虛者,只用防風、羌活、川芎,隨宜加入補藥痰 藥。中傷食,加白朮、陳皮、青皮、山樝、麥芽。挾形寒飲冷, 加薑、桂;挾房勞加參、朮、歸、地。挾勞役傷氣者,補中益 氣湯加羌活、防風。風虛甚者,羌活丸、加味烏金丸。風 中傳裏,一同傷寒治法。
風能燥血散氣,故古用桂附八物等湯久不愈者,只 宜三白湯加減斂之。切忌疎泄。雖初起非寒月無汗, 麻黃禁用。
《趙獻可醫貫》
[編輯]《論傷寒》
[編輯]傷寒專祖仲景。凡讀仲景書。須將「傷寒與中寒。」分為 兩門。始易以通曉為因。年久殘缺。補遺註釋者。又多 失次錯悞。幸歷代考證者漸明。逮陶節庵《六書》。吳綬 《蘊要》二書。「行,而傷寒之理始著。」余於至理,未暇詳 辨,先將傷寒中寒逐一辨明,庶不使陰陽二證混亂。 夫《傷寒》治之,得其綱領不難也,若求之多岐,則支離 矣,先以陽證言之,夫既雲傷寒,則寒邪自外入內而 傷之也。其入則有淺深次第,自表達裏,先皮毛,次肌 肉,又次筋骨腸胃,此其漸入之勢然也。若夫風寒之 初入,必先太陽寒水之經,便有惡風惡寒,頭痛脊痛 之證。寒鬱皮毛,是為表證。若在他經,則無此證矣。脈 若浮緊無汗為傷寒,以麻黃湯發之,得汗為解;浮緩 有汗為傷風,用桂枝湯散邪,汗止為解。若無頭疼惡 寒,脈又不浮,此為表證,罷而在中。中者何?表裏之間 也,乃陽明少陽之分脈,不浮不沉,在乎肌肉之間,謂 皮膚之下也。然有二焉:若微洪而長,即陽明脈也。外 證鼻乾不眠,用葛根湯以解肌;脈弦而數,少陽脈也。 其證脅痛耳聾,寒熱往來而口苦,以小柴胡湯和之。 蓋陽明少陽,不從標本,從乎中治也。若有一毫惡寒 尚在,表雖入中,還當兼散邪,過此而邪入裏,為實熱。 脈不浮不沉,沉則按之筋骨之間「方是。若脈沉實有 力,外證不惡風寒而反惡熱,讝語大渴,六七日不大 便,明其熱入裏而腸胃燥實也。輕則大柴胡湯,重則 三承氣湯,大便通而熱愈矣。」又以陰證言之,若初起 便怕寒,手足厥冷,或戰慄踡臥不渴,兼之腹痛,嘔吐 泄瀉,或口出涎沫,面如刀刮,不發熱而脈沉遲無力, 此為陰證,不從陽經傳入。熱證治例,更當看外證如 何,輕則理中湯,重則薑附湯、四逆湯以溫之。由此觀 之,可見傷寒者,由皮毛而後入臟腑,初雖惡寒發熱, 而終為熱證,其人必素有火者。中寒者,直入臟腑,始 終惡寒,而並無發熱等證,其人必無火者。一則發表 攻裏,一則溫中散寒,兩門判然明白,何致混雜於中, 而使後人疑悞耶? 寒傷榮,風傷衛。衛陽也,風亦陽也,陽從陽之類,故風 能傷衛;榮陰也,寒亦陰也,陰從陰之類,故寒能傷榮。 辛甘發散為陽,風宜辛散,寒宜甘發。桂枝辛而熱者, 故能發散衛中之風邪;麻黃甘而熱者,故能發散榮 中之寒邪。又桂枝、麻黃氣味俱輕,陽中之陽,故能入 太陽經,散皮膚間之風寒也。此二方者,乃治冬月正 傷寒之的方。霜降後至春分前,此時太陽寒水用事, 房勞辛苦之人,其太陽寒水之氣,乘虛而入,客於太 陽經,同氣相求,故易以傷也。仲景特以殺氣最重,故 詳言之。其餘時月則無傷寒,則二方不可用也。《活人》 言:「頭痛如破者,連鬚蔥白湯。不可便與升麻葛根湯恐太」陽流入陽明。是太陽邪氣。引入陽明不能解也。 未至少陽者。不可便與柴胡湯。
《太陽經》表之表也,行身之背。《陽明經》表之裏也,行身 之前。《少陽經》半表半裏也,行乎兩脅之旁。過此則太 陰少陰厥陰俱入臟而為裏。
大凡傷寒之證,邪熱傳裏結實,須看熱氣淺深用藥。 今之醫不分「當急下,可少與,宜微和胃氣」之論,一概 用大黃、芒硝亂投湯劑下之,因茲枉死者多矣。余謂 傷寒之邪,傳來非一,治之則殊耳。病有三焦俱傷者, 則痞滿燥實堅俱全,宜大承氣湯。厚朴苦溫以去痞, 枳實苦寒以泄滿,芒硝鹹寒以潤燥軟堅,大黃苦寒 以泄實去熱,病斯愈矣。邪在中焦,則有燥、實、堅三證, 故用調胃承氣湯,以甘草和中,芒硝潤燥,大黃泄實, 不用枳實、厚朴,恐傷上焦元氣,調胃之名,由此立矣。 上焦受傷,則痞而實,用小承氣湯,枳實、厚朴之能除 痞,大黃之泄實去芒硝不傷下焦真陰,謂不伐其根 本之法也。若夫大柴胡,則有表證尚未除,而裏證又 急,不得不下者,只可以此湯通表裏而緩治之。尤有 老弱及血氣兩虛之人,不宜用此。故《經》云:「轉藥孰緊?」 有芒硝者緊也,大承氣最緊,小承氣次之,大柴胡又 次之,其大柴胡加芒硝,方為轉藥,蓋為病輕者設也。 仲景云:蕩滌傷寒熱積,皆用湯藥,切不可用丸藥,不 可不知。如欲用此三方,須以手按病人,自胸至小腹, 果有硬處,手不可近,方敢下手。然至妙處,尤須辨舌 胎燥滑若何,此《金鏡錄》三十六舌不可不細玩也。 初病無熱,便四肢厥冷,或胸腹中滿,或嘔吐,腹滿痛, 下利,脈細無力,此自陰經受寒,即真陰證,非從陽經 傳來,便宜溫之,不宜少緩。經云:「發熱惡寒者,發於陽 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治宜四逆湯。腹滿腹痛,皆 陰證,只有微甚不同,治難一概。腹痛不大便,桂枝芍 藥湯。腹痛甚,桂枝大黃湯。若自利腹痛,小便清白,宜 溫中、理中、四逆,看微甚用。輕者五積散,重者四逆湯。 無脈者,通脈四逆湯,使陰退而陽復也。
「陰毒病,手足指甲皆青,脈沉細而急者,四逆湯;無脈 者,通脈四逆湯、陰毒甘草湯。臍中蔥熨,氣海、關元著 艾,可灸二三百壯,乃用溫和補氣之藥,通其內外,以 復陽氣。若俱不效,死證也。」此屬真陰證,人皆知之,至 於反常,則不易曉。有發熱面赤煩躁,揭去衣被,飲冷 脈大,誤認為陽證,投寒藥死者多矣。必須憑脈下藥, 不問浮沉,但指下無力,按至筋骨全無力者,必有伏 陰,不可與涼藥。若曾已服過涼藥,脈必鼓指而有力, 脈又難憑矣。若一應茶湯及寒熱藥俱吐者,此陰盛 格陽,急用白通湯加人尿豬膽汁,以通拒格之寒。所 以仲景《傷寒論》中傳經與直中並論者,正謂有陽證 似陰,陰證似陽,所宜詳辨。但年久散「亂,後人誤相補 集,致使不明。如太陽證頭痛發熱,脈當浮而反沉,又 似少陰矣,故用麻黃附子細莘湯。如少陰證脈沉,應 無熱而反發熱者,又似太陽矣,須用乾薑附子甘草 湯。如陰證四肢厥逆,而陽證亦有厥逆者,此四逆湯 與四逆散不同。又如陰證下利,而陽證又有漏底者, 此理中湯與黃龍湯」不同。若此之類,疑似難明,幸陶 節庵《六書》已分明矣。予又有說焉。若讀《傷寒》書而不 讀東垣書,則內傷不明而殺人多矣;讀東垣書而不 讀丹溪書,則陰虛不明而殺人多矣;讀丹溪書而不 讀薛氏書,則真陰真陽不明,而殺人亦多矣。東垣曰: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世間內傷者多。外感者間而有 之。此一「間」字,當作五百年間出之間,甚言其無外感 也。東垣《脾胃論》,與夫內感外傷辨,深明饑飽勞逸發 熱等證,俱是內傷,悉類傷寒。切戒汗下,以為內傷多 外感少,只須溫補,不必發散。外感多而內傷少,溫補 中少加發散,以補中益氣湯一方,加減出入。如內傷 兼傷寒者,以本方加麻黃;兼傷風者,本方加桂枝,兼 傷暑者本方加黃連,兼傷濕者本方加羌活,實萬世 無窮之利。東垣特發明陽虛發熱之一門也。然世間 真陰虛而發熱者,十之六七,亦與傷寒無異,反不及 論何哉?今之人一見發熱,則曰「傷寒須用發散」,發散 而斃,則曰「傷寒之書法已窮」,奈何?豈知丹溪發明之 外,尚有不盡之旨乎。予常於陰虛發熱者,見其大熱 面赤,口渴煩躁,與六味地黃大劑,一服即愈。如見下 部惡寒足冷,上部渴甚躁極,或欲飲而反吐,即以六 味湯中加肉桂、五味,甚則加附子冷飲,下嚥即愈。予 常以此活人多矣,敢以私祕乎?因製《補天要論》一卷, 以補前人之不逮,所望於高明者,再加裁奪,幸甚幸 甚!且舉傷寒口渴一證言之:邪熱入於胃腑,消耗津 液,故渴恐胃汁乾,急下之以存津液。其次者,但云欲 飲水者,不可不與,不可多與,並無治法。縱有治者,徒 知以芩、連、梔、蘗、麥冬、五味、天花粉,甚則石膏、知母以 止渴,此皆有形之水,以沃無形之火,安能滋腎中之 真陰乎?若以六味地黃大劑服之,其渴立愈,何至傳 至少陰而成燥實堅之證乎?既成燥實堅之證,仲景
不得已而以承氣湯下之,此權宜之霸術,然諄諄有虛人老弱人之禁,故以大柴胡代之。陶氏以六一順氣湯代之,豈以二湯為平易乎?代之而愈,所喪亦多 矣,況不愈者十之八九哉!當時若多用六味地黃飲 子大劑服之,取效雖緩,其益無窮。況陰虛發熱者,小 便必少,大便必實,其上證口渴煩躁,與傷寒無異。彼 之承氣者,不過因亢則害,下之以承真陰之氣也。予 今直探其真陰之源而補之,如亢旱而甘霖一施,土 木皆濡,頃刻為清涼世界矣,何不可哉!況腎水既虛 矣,復經一下之後,萬無可生之理,慎之慎之!吾為此 懼,故於《補天要論》中詳言。陶節庵亦悟此理,有雲「自 氣而至血,血而復之氣者,大承氣湯下之。自血而之 氣,氣而復之血者,生地黃、黃連主之。」二者俱不大便, 此是承氣湯對子,又與三黃石膏湯相表裏,是皆三 焦、包絡虛火之用也。病既危急,只得以此湯降血中 之火。陶公以血為陰,故有此論。惜乎其不識真陰真 陽之至理也。
合而言之,真知其為陽虛也,則用補中益氣湯;真知 其為陽虛直中也,則用附子理中湯;真知其為陰虛 也,則用六味腎氣湯;真知其為陰虛無火也,則用八 味腎氣湯;其間有似陰似陽之假證也,則用寒因熱 用之法從之不可少誤,惟以補正為主,不可攻邪,正 氣得力,自然推出寒邪,汗出而愈。攻之一字,仁人之 所惡也。百戰百勝,戰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 之善者也。故曰:「善戰者服上刑。」
《溫病論》
[編輯]夫「傷寒」二字,蓋冬時嚴寒而成,殺厲之氣,觸冒之而 即時病者,乃名傷寒。不即發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 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既 變為溫,則不得復言其為寒,不惡寒而渴者是也。此 《仲景經》文也。其麻黃、桂枝,為即病之傷寒,設與溫熱 何與?受病之源雖同,所發之時則異,仲景治之,當別 有方,緣皆遺失而無徵,是以各家議論紛紛,至今未 明也。劉守真謂「欲用麻黃、桂枝,必加涼藥於其中,以 免發黃之病。」張子和六神通解散,以石膏寒藥中加 麻黃、蒼朮,皆非也。蓋麻黃、桂枝辛熱,乃冬月表散寒 邪所宜之藥,不宜用於春夏之時。陶氏欲以九味羌 活湯,謂一方可代三方,亦非也。羌活湯,易老所制之 方,乃治感四時不正之氣,如春宜溫而反寒,夏宜熱 而反溫,秋宜涼而反熱,冬宜寒而反溫。又有春夏秋 三時為暴寒所折,雖有惡寒發熱之證,不若冬時肅 殺之氣為甚,故不必麻黃、桂枝以散寒,惟宜辛涼之 藥,通內外而解之。況此方須按六經加減之法,不可 全用也,不若逍遙散為尤妙,真可一方代三方也。然 則欲治溫者將如何?余有一法,請申而明之。《經》曰:不 惡寒而渴者是也。不惡寒,則知其表無寒邪矣;曰渴, 則知腎水乾枯矣。蓋緣其人素有火者,冬時觸冒寒 氣,雖傷而亦不甚,惟其有火在內,寒亦不能深入,所 以不即發,而寒氣伏藏於肌膚,自冬至三四月,歷時 既久,火為寒鬱於中,亦久將腎水熬煎枯竭。蓋甲木 陽木也,藉癸水而生。腎水既枯,至此時強木旺,無以 為發生滋潤之本,故發熱而渴,非有所感冒也。《海藏》 謂「新邪喚出舊邪」,非也。若復有所感表,又當惡寒矣。 余以六味地黃滋其水,以柴胡辛涼之藥舒其木,隨 手而應。此方活人多矣,予又因此而推廣之。凡冬時 傷寒者,亦是鬱火證。若其人無火,則為直中矣。惟其 有火,故由皮毛而肌肉,肌肉而腑臟。今人皆曰:「寒邪 傳裏,寒變為熱。」既曰寒邪,何故入內而反為熱,又何 為而能變熱耶?不知即是本身中之火,為寒所鬱而 不得泄,一步反歸一步,日久則純熱而無寒矣,所以 用三黃解毒,解其火也。升「麻、葛根,即火鬱發之也。三 承氣,即土鬱則奪之也。小柴胡湯,木鬱達之也。」此理 甚簡而易,只多了傳經、「六經」諸語,支離多岐。凡雜證 有發熱者,皆有頭疼、項強、目痛、鼻乾、脅痛、口苦等證, 何必拘為《傷寒局》《傷寒方》以治之也?余於冬月正傷 寒,獨麻黃、桂枝二方,作寒鬱治,其餘不惡寒者,俱作 鬱火治,此不佞之創論也。聞之者孰不駭然吐舌。及 閱虞天民《醫學正傳·傷寒篇》云:有至人傳曰:「傳經,傷 寒是鬱病。」余見之不覺竊喜,以為先得我心之同然。 及考之《內經》,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岐伯曰: 寒氣外凝,內鬱之理,腠理堅緻,元府閉密,則氣不宣 通,濕氣內結,中外相薄,寒盛熱生,故人傷於寒,轉而 為熱。汗之則愈。則外凝內鬱之理可知。觀此而余以 傷寒為鬱火者。不為無據矣。故特著鬱論一篇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