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558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五百五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五百五十八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五百五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五百五十八卷目录

 卜筮部总论

  易经蒙卦

  干凿度法天地宜

  京房易略一则

  白虎通蓍龟

  荀悦申鉴俗嫌

  关朗易传统言易义 论大衍义

  颜氏家训杂艺篇

  卫元嵩元包运蓍

  李华卜论一则

  戴埴鼠璞论变卦

  程回周易古占占说

  张行成元包数义论周易元包同异 周易太元元包潜虚蓍数义

  陈师道箕龟论龟卜

  沈括梦溪笔谈论卜筮

  程大昌演繁露蓍以七为数

  朱熹易学启蒙

  谢廷芳辨惑论卜筮

  郑樵通志论卜筮

  章俊卿论蓍蓍数 四营成易之说

  储泳祛疑说易占说

  马端临文献通考论程氏易传

  刘因椟蓍记论揲蓍求卦

  熊朋来论易数揲蓍说

  章潢图书编龟长筮短之辨 大衍总论

艺术典第五百五十八卷

卜筮部总论

[编辑]

易经

[编辑]

《蒙卦》

[编辑]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 告。利贞。《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 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 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程传《初筮》告,谓至诚一意以求已,则告之,再三,则渎慢矣,故不告也。本义《筮》者明,则人当求我,而其亨在人;“《筮》者暗”,则我当求人,而亨在我。人求我者,当视其可否而应之。我求人者,当致其精一而扣之。“刚中”者,以刚而中,故能告而有节也。“渎《筮》”者二三,则问者固渎,而告者亦渎矣。

干凿度

[编辑]

《法天地宜》

[编辑]

圣人画卦,制度则象,取物配形,合天地之宜,索三女 三男六十四象,以上下分之,阳三阴四,法上下分位。 圣人设卦以用蓍生,圣人度以虚实,英草与天齐休。 《万形经》曰:“蓍生地于殷,凋殒一千岁,一百岁方生四 十九茎,足承天地数。五百岁形渐干实,七百岁无枝 叶也。九百岁色紫如铁色。一千岁上有紫气,下有灵” 龙,神龟伏干下。《轩辕本经》云:“紫蓍之下五龙十朋,伏 隐天生灵。”请帮助识别此字。圣人采之,而用“四十九运。”天地之数,万 源由也。

京房易略

[编辑]

《一则》

[编辑]

夫《易》者,象也;爻者,效也。圣人所以仰观俯察,象天地 日月、星辰、草木万物,顺之则和,逆之则乱。夫细不可 穷,深不可极,故揲蓍布爻,用之于下。筮分六十四卦, 配三百六十四爻,序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策,定天地 万物之情状。故吉凶之气顺,六爻上下次之,八九六 七之数,内外承乘之象,故曰:“兼三才而两之。”孔子曰: “阳三阴四,位之正也。三者东方之数,东方日之所出, 又圆者径一而开三也。四者西方之数,西方日之所 入,又方者径一而取四也。言日月终天之道,故《易》卦 六十四,分上下,象阴阳也。奇偶之数,取之于乾坤。干 坤者,阴阳之根本。坎离者,阴阳之性命。分四营而成 《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卦象定,吉凶明”,得失,降五行,分 四象,顺则吉,逆则凶,故曰:“吉凶悔吝生乎动。”又曰:“明 得失于四序。”运机布度,其气转易,主者亦当,则天而 行,与时消息,安而不忘,亡,将以顺性命之理,极蓍龟 之源,重三成六,能事毕矣。

白虎通

[编辑]

《蓍龟》

[编辑]

天子,下至士,皆有蓍。龟者,重事决疑,示不自专。《尚书》 曰:“女则有大疑,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定天 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善于蓍龟。”《礼三正记》 曰:“天子龟长一尺二寸,诸侯一尺,大夫八寸,士六寸。 龟阴,故数偶也。天子蓍长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 士三尺。蓍阳,故数奇也。”所以先谋及卿士何?先尽人 事,念而不能得,思而不能知,然后问于蓍龟。圣人独 见先睹,必问蓍龟何?示不自专也。或曰:“精微无端绪, 非圣人所及,圣人亦疑之。《尚书》曰:‘女则有疑’。”谓武王也。干草枯骨,众多非一,独以灼龟何?此天地之间寿 考之物,故问之也。龟之为言久也,蓍之为言耆也,久 长意也。龟曰卜,蓍曰筮何?卜,赴也,爆见兆。筮也者,信 也,见其卦也。《尚书》“卜三龟”,《礼·士冠经》曰:“筮于庙门外。” 筮画卦。所以必于庙何?托义归智于先祖至尊,故因 先祖而问之也。卜《春秋》何方?以为于西方东面,盖蓍 之处也。卜时西向,已卜,退东向,问蓍于东方,面以少 问老之义。皮弁素帻,求之于质也。《礼》曰:“皮弁素帻,筮 于庙门之外。”或曰:“天子占卜九人,诸侯七人,大夫五 人,士三人。”又《尚书》曰:“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不见吉 凶于蓍,复以卜何?蓍者,阳道多变,变乃成龟,以制火。 灼之何?《礼杂记》曰:龟,阴之老也;蓍,阳之老也。龙非水 不处,龟非火不兆,以阳动阴也。必以荆者,取其究音 也。《礼?三正记》曰:“灼龟以荆”,以火动龟,不以水动蓍何 以为呕则是也。蓍龟败则埋之何?重之不欲人袭尊 者也。《周官》曰:“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凡卜,人君视 体,大夫视色,士视墨,凡人卜事,视高,扬火以作龟。凡 取龟用秋时,攻龟用冬时。”

荀悦申鉴

[编辑]

《俗嫌》

[编辑]

或问《卜筮》曰:“德斯益,否斯损。”曰:“何谓也?吉而济,凶而 救,之谓益;吉而恃,凶而怠,之谓损。”

关朗易传

[编辑]

《统言易义》

[编辑]

乾坤,《易》之门也。《易》变动乎乾坤之中也。天动也,阳也, 刚也,配地则变。地静也,阴也,柔也。顺天而行,行而变, 变而通,此所谓《易》。孔子曰:“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 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言《易》始于动静,终于吉凶, 圣人所以前知而行其道也。道不虚行,存乎其人。是 故天道曰阴阳,地道曰刚柔,人道曰仁义。行之则三, 变而通之则一。子曰:百虑而一致,此言三才五常参 同而用也。用之于既往之谓变,用之于未来之谓占。 观其变,极其数,知其来,受命如响,乾坤之神,夫《易》极 乎神而已矣。子曰: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神 以知来,知以藏往,然则知之可及也,藏之不可及也, 非至圣至神,孰能与于此?蓍以数推,卦以象告。数主 乎动,象主乎静。动言乎远,故可以知来;静言乎迩,故 可以“藏往。”往来之交,逆顺之际,此吉凶所以前知也, 变化所以会合也。数会乎上,《象》合乎下,天人相与,其 深微哉!

《论大衍义》

[编辑]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何谓也?”曰:“天数兆于 一,生于二,成于三,此天地人所以立也。衍于五,成于 六,偶于十,此五行六爻十日所以错综也。天一,数之 兆也,虽明其兆,未可以用也。地二,数之生也,有生则 滋,乃可以推之也。天三,数之极也,极乎终则及乎始, 兼两之义也。子曰:‘兼三才而两之’。又曰:‘六爻之动,三 极之道也。五行,水生乎一,成乎六;火生乎二,成乎七; 木生乎三,成乎八;金生乎四,成乎九;土生乎五,成乎 十。独阳不生,独阴不成。故天一必待地六而成之,地 二必待天七而成之。其体虽五,而成必六。六者非他, 天地生成之谓也。天数五,地数五。五者非他,三天两 地之谓也。地二天三,合而为五,其二不用者六来则 一去也,既成则无生也。有生于无,终必有始,既有则 无去矣。故《大衍》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者,入有去无之 谓也’。”张彝问曰:“何谓入有去无?”子曰:“天生于阳,成于 阴,阴成则阳去。生于阴,成于阳,阳成则阴去。六爻初 上无位者,阴阳相去者也。天数以三兼二,地数以二 兼三,奇偶虽分,错综各等,五位皆十,衍之极也,故曰 大衍。”彝曰:“然则其用何谓四十有丸,其一将不用乎?” 子曰:“物有两大,必曰虚盈。日往月来,昼极则夜进。盈 于此则虚于彼,盈于小必虚其大,此用所以不穷也。 故曰其用四十有九也。”彝曰:“凡衍天地之数五十有 五,今云五十,而又去其一,何谓也?”子曰:“蓍不止法天 地而”已,必以五行运于中焉。大偶而言,则五十也;小 奇而言,则五也。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奇偶小大,具 言之尔。若举大而去小,盈奇而虚偶,则小奇之五,大 偶之一,皆盈而不用。《彝书》而藏之,叹曰:“吾乃知蓍可 遗也。”

颜氏家训

[编辑]

《杂艺篇》

[编辑]

卜筮者,圣人之业也。但近世无复佳师,多不能中。古 者卜以决疑,今人生疑于卜。何者?守道信谋,欲行一 事,卜得恶卦,反令恜䮎,此之谓乎?且十中六七,以为 上手,粗知大意,又不委曲,凡射奇偶,自然半收,何足 赖也?世传云:“解阴阳者,为鬼所嫉。坎𡒄贫穷,多不称 《泰》。”吾观近古以来,尤精妙者,唯京房、管辂、郭璞耳,皆 无官位,多或罹灾。此言令人益信,倘值世网严密,强 负此名,便有诖误,亦祸源也。及星文风气,率不劳为 之。吾尝学《六壬式》,亦值世间好匠,聚得《龙首》《金匮》《玉 燮》《玉历》十许种书,讨求无验,寻亦悔罢。凡阴阳之术与天地俱生,其吉凶德刑,不可不信。但去圣既远,世 传术书,皆出流俗,言词鄙浅,验少妄多。至如“反支不 行”,竟以遇害。归忌寄宿,不免凶终。拘而多忌,亦无益 也。

卫元嵩元包

[编辑]

《运蓍》

[编辑]

五行之数,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此 其生也。六曰水,七曰火,八曰木,九曰金,十曰土,此其 成也。凡五行生成之数五十有五,肇于勿芒,动于冥 默,物休咎于未形,辨忧虞于既惑,鬼出神入,而变化 无穷,穷幽洞灵而生成不息,体混茫之自然,与天地 而为极,实所谓微妙元通,深不可测。故仲尼曰:“天一 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 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 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 神矣。《易》用四十九策者,穷少阳也。包用三十六策者, 极太阴也。穷少阳,盖尚文也。极太阴,盖尚质也。文质 之变,数之由。阳不穷九,阴不极八,明《大衍》之不可过 也。

李华卜论

[编辑]

《一则》

[编辑]

天地之大德曰生。舜好生之德,洽于人心。五福首乎 寿,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龟不伤物,呼吸元和,于介虫 为长而寿。古之圣者,刳而朘之,观其裂画,以定吉凶。 残其生,剿其寿,既剿残之,而求其灵。夫何故?愚未知 夫天地之心,圣达之谟。灵之寿之,而夭戮之,朘其肉, 钻其骸,精气复于无物,而贞悔发乎焦枯,不其妄耶? 夫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 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不当妄也。寿而夭之,岂合其德 乎?因物求征,岂合其明乎?毒灵介而徼其神,岂合其 序乎?假枯壳而决狐疑,岂合其吉凶乎?《洪范》曰:“尔有 大疑,谋及卜筮。”圣人不当有疑于人以筮也。夫祭有 尸,自虞、夏、商周不变。战国荡古法,祭无尸。尸之重,重 于卜,则明废龟可也。又闻夫铸刀剑者,不成则屠犬 彘而祭之,被发而哭之,则成而利,盖不祥器也。其神 者,跃为龙蛇,穿木石,入泉源,以至发炯光声音。人不 能自神,因天地之气,化天地之物而为神,固无悉然, 是亦为怪。古者成宫室必落之,钟鼓器械必衅之,岂 神明贵杀,享腥膻欤?“今亡其礼未闻屋室不安身,而 器物不利用。”由是而言,则卜筮阴阳之流,皆妄作也。 夫洁坛𫮃而布精诚,求福之来,缅不可致。耕夫蚕妇, 神一草木,祷一禽畜,鼓而舞之,谓妖祥如答,实欤妄 欤。牺文之易,更周、孔之述,以为至矣。扬子云为太元 设卦,辨吉凶如《易》之告。若使后代有如扬子云又为 一书“可筮,则象数之变,其可既乎?专任道德以贯之, 则天地之理尽矣,又焉假夫蓍龟乎?又焉征夫鬼神 乎?子不语是存乎道义也。”

戴埴鼠璞

[编辑]

《论变卦》

[编辑]

《易》说变卦起于《左氏》,如郑伯廖论公子曼为卿自《丰》 上六变为《离》,晋师救郑自《师》,初六变《临》,子展论楚子 之死自《复》,上六变为《颐》,蔡墨论龙见于绛自《干》,初九 变为《姤》,曰“潜龙勿用”,九二变为《同人》,曰“见龙在田”,九 五变为《大有》,曰“飞龙在天”,上九变为《夬》,曰“亢龙有悔。” 纯《干》变纯《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坤》上九变为《剥》,曰“龙 战于野。”其说变卦往往不过一爻及一卦,泛立议论 固可。若以筮法言,自六爻皆有变动,《左氏》所载占筮, 悉不出一爻之变。陈敬仲之《筮〈观〉》六四变《否》,毕万之 筮。《屯》初九变《比》,季友之筮。《大有》六五变《干》,晋伯姬之 筮。《归妹》上六变《睽》,卜偃勤王之筮。《大有》九三变《睽》,齐 棠姜之筮。《困》六三变《大过》,鲁穆子之筮。《明夷》初九变 《谦》,《婤》始生之筮。《屯》初九变《比》,南蒯叛之筮。《坤》六五变 《比》,晋救郑之筮。《泰》六五变《需》,此十事更无重爻以上 变者。惟晋伐郑之筮遇复,以全卦言,而季武子报聘 之筮,《艮》八之《随》,以六二不变爻取义,岂一卦与一爻 变与不变者?其象纯一,可以立论?姑假是致附会之 言。不然,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间,筮占之应,何无两 爻以上变者可书耶?《左氏》失之诬,予于此得之。

程迥周易古占

[编辑]

《占说》

[编辑]

《连山》《归藏》宜与《周易》数同而其辞异。先儒谓《周易》以 变者占,非也。《连山》《归藏》以不变者占,亦非也。古之筮 者兼用三《易》之法,卫元之筮,遇《屯》,曰“利建侯”,是《周易》 或以不变者占也。季友之筮,遇《大有》之干,曰“同复于 父,敬如君所。”此固二《易》辞也。既之《干》则用变矣,是《连 山》《归藏》或以变者占也。

“《大衍》初揲,扐一二三者为少,扐四者为多”,是少者三 而多者一也。或以钱寓多少之数,虽适平,而非阳饶 阴乏之义。

或曰:“九变六,六变九。”非也。九当变八,六当变七。何以 言之?《国语》董因为晋文公筮遇《泰》之八,谓初、二、三以九变八,而四、五、上不变为八,故曰《泰》之八也。唐人张 辕作《周易启元》曰:“老阳变成少阴,老阴变成少阳。”盖 与此合。

八衍卦数七,衍蓍数九。六不极其衍,故“发挥而为爻” 也。

贞者静而正。悔者动而过。动乎外、岂皆有悔哉。曰有 戒惧之义焉。

大舜“志定谋同,然后用筮。”扬雄曰:“不以其占,不如不 筮。”王通曰:“骤而语《易》则玩神。”其旨一也。

张行成元包数义

[编辑]

《论周易元包同异》

[编辑]

元,包以坤,先干《归藏》之《易》也。《易》者变也,天主其变。包 者藏也,地主其藏。天统乎体,八变而终于十六,易用 四十九蓍者,存挂一之数为太极,则六八四十八者, 体中之用也。地分乎用,六变而终于十二,包用三十 六蓍者,以共一之数为太一,则六六三十六者,用中 之用也。太元本三十六蓍亦地数也。地虚三以扮天, 故用三十三。挂一而三十二,则四八之数,地之体也。 元之为书,以一元行乎地之四体之间,四体即方州 部家是也。故元之挂一,有天用地之义,而虚三有地 承天之义。若元包三十六,不挂不虚,而每揲存二十 四,则八卦用于地上者也。是故干三奇,《震》《坎》《艮》各得 其一,巽、离、兑各得其二,则十二画也。坤三偶,巽、离、兑 各得其一,震、坎、艮各得其二,则二十四画也。阴阳之 画共三十六,以阴之二载阳之一,则三十六尽为用 矣。故《易》老阳之策,极于四九,而包以六六用之。《易》以 两卦相重而后天地合包,亦以两揲相通而后九六 均。是故卦数自一至八凡三十六,重之而七十二。一 揲之蓍合乎单卦之数;两揲之蓍,合乎重卦之数。五 行之数,五十有五。自三十六言之,五行盈于八卦十 九,当闰数之物;自七十二言之,八卦盈于五行十七, 当运数之气。以八归五,气类相从,则干兑为金,《坤》艮 为土,《震》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吉凶顺逆,占法由生。 故曰“三十有六,取数于乾坤,五行八卦,同符合契也。” 其法分而为二,以三揲之左右各存三四十二蓍,所 谓“营之以四,以象四时”也。常存此数不用者,《坤》之二 十四气,为万化之基,《易》存四卦之义。馀十二蓍则爻 数与归奇数也。爻数不九即六,归奇数不六即三。爻 数得九者,阳画也,归奇数则三矣。爻数得六者,阴画 也,归奇数则六矣。阳画九而《归奇》三,用者三,不用者 一也。阴画六而《归奇》六,用不用各半也。三画皆阳者, 《干》也。皆阴者,坤也。二阳一阴者,三女也。二阴一阳者, 三男也。“三画皆阳,其数二十七,重之而五十四者,六 九也。三画皆阴,其数十八,重之而三十六者六六也。 二阳一阴,其数二十四,重之而四十八者六八”也。二 阴一阳,其数二十一,重之而四十二者六七也。此八 重卦之本数,亦六七八九之数,而以六为主者也。《大 衍》六七八九之数,以求爻也。爻者用也。六七八九皆 祖乎四者,用生乎体,自四揲而来也。《元包》六七八九 之数,以求卦也。卦者体也,六七八九皆祖乎六者,体 生乎用,自六爻而来也。以用为主,故“《易》为天,以体为 主,故包为”地也。干之一卦得五十四,归奇一十八。《坤》 之一卦得三十六,《归奇》亦三十六。三男四十二,归奇 三十三,女四十八,归奇二十四。以五十四合三十六, 则九十也。以四十八合四十二,亦九十也;以十八合 三十六,则五十四也;以三十合二十四,亦五十四也。 故《元包》八卦,爻数合之为三百六十,归奇数合之为 二百一十六,总之而五百七十有六,得先天八位之 卦数,与《大衍》除挂一而用四十八,蓍十二用之数正 同。所不同者,《大衍》以四为一,故两卦相偶,用不用之 数即得五百七十有六。《元包》以一为一,比《大衍》数四 分仅得其一。盖《大衍》兼用七、八、九、六,分于男女者,太 极用八卦,天地之数也。《元包》专用九六宗于父母者, 八卦自用,人物之数也。是故《大衍》五十之虚一,天之 虚之极也;四十九之合一,地之有之极也;四十九之 挂一,人之用之极也。在四十八用之外,元包以共一 为太一,是四十九合一之义尔。揲之以三为三,才在 三十六用之内。故《易》“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备四体而 致用”者,天用地“也。《包》营之以四,以象四时,存四体而 不用者,地用物也。此所以大小不同也。”元包存本之 数,每揲二十四,一卦六揲而百四十四,凡六十四卦, 九千二百一十有六,则《大衍》五百一十二卦之蓍存 乾坤坎离四卦不用之策数也。包所存之数,亦地之 本数,故与《大衍》同。《大衍》从天,故又有挂一之数三千 七十二,包四分得其三,乃地之用数也。包八卦之数, 《干》五十四而八之,则四百三十二。《坤》三十六而八之, 则二百八十八。三男四十二而八之,各三百三十六。 三女四十八而八之,各三百八十四。《干》归奇数十八 而八之,则一百四十四。《坤》归奇数三十六而八之,则 二百八十八。三男归奇数三十而八之,各二百四十 三。《女归》奇数二十四而八之,各一百九十二。总卦数计二千八百八十,则三百六十之八也。总归奇数计 一千七百二十八,则二百一十六之八也。一千七百 二十八,则七十二之二十四。二千八百八十,则七十 二之四十,共六十有四。以地之体十六析之,卦数得 其十,归奇得其六,皆二百八十八也。以先天准之,卦 数之十,为《离》之《显仁》,则开物八万六千四百之数。《归 奇》之六五,为《坎》之藏用,则闭物四万三千二百之数。 一为存本,则八千六百四十之闰数。然先天视《元包》 皆三十倍矣,此《元包》与《大衍》先天之合也。所谓八卦 自用者,阴阳分为八位,各以一卦变七卦,自一世至 五世,游魂归魂,而卦体复各守本体,其一不变。故曰: “八卦自用其数也。”今世卜筮所用《火珠林》即是此法, 而其文不雅。先生蓍书,欲传此一法于后世尔,非为 文也,分而为二,自左揲至右,终而爻见奇则复归于 左。故曰:“数之闰也,在于左;阳之动也;数之萌也,在于 右;阴能生也。”大衍四十九蓍,各以一卦变六十四卦, 其数之变至于一十五万五百二十八,则每蓍得三 千七百二。《元包》三十六,《蓍》各以一卦变八卦,其数之 变至于一万三千八百二十四,则每蓍得三百八十 四。三千七十二者,三百八十四之八也。

《大衍》四十九蓍。

先除挂一一蓍计三千七十二,存天之太极也。 再除三揲,三挂三蓍,计九千二百一十六,为《乾坤》《坎》 《离》四卦之数,存地之太极也。

实用四十五蓍,以应一卦当一节之数,计一十三万 八千二百四十,则六十卦三百六十爻,每爻用三百 八十四地生物之数也。

《元包》三十六蓍,

先除二十四蓍,计九千二百一十六,则“乾坤坎离”存 本之数也。

馀一十二。蓍之用卦数通归奇计四千六百八,则震 巽艮兑反复迭用之数也。《易》之蓍四十八,而策穷于 三十六者,干与坤,坎与离,反复不互见为四卦,故各 当十二。震巽艮兑反复互见为二卦,故共当十二,而 十二常不见。是故元包之蓍三十六,存二十四,不用 之外,所用者十二而已。一万三千八百二十四,析而 十之,即一十三万八千二百四十地之生物全数也。 九千二百一十六,析而十之,则九万二千一百六十 地开物之数也。四千六百八,析而十之,即四万六千 八十地闭物之数也。开物者易用策之数,闭物者易 归奇之数,归奇之数易之物数也。盖全数十二,会三 分之,天地各用其一,馀一分以为人物也。两揲七十 二蓍,各存二十四者,存《坤》之体也;“归奇共九策”者,存 《干》之用也。通之用五之三,不用十九之三者,用其冲 气,存其物体也。

存本数,每卦百四十四,归奇数均之,每卦二十七,用 策均之,每卦四十五,以《归奇》合存本,每卦一百七十 一,则《太元》九章之数者,闰数也。以用策合存本,每卦 百八十九,合之而三百七十八,则《太元》五日三辰之 策者,馀分数也。以用策并归奇,每卦七十二,则《太元》 一日之策数者,昼夜之数也。

《周易太元元包潜虚蓍数义》

[编辑]

《易》,“三微成著,三著成象,二象十有八变而成卦”者,谓 揲蓍法也。“三微成著”者,谓三揲、归奇,三多三少与两 少一多,两多一少,三微之气已成一象,则爻之微象 也。蓍谓爻也。天三变成一象于上,而六七八九之数 成一爻于下,故谓六七、八九为四象也。“三著成象”者, 三爻既具,得三画一卦,为地之一象,则卦之著象也。 著象相交,乃成一重卦矣。四十九蓍,除挂一之外,以 四揲之,得一十二。奇数得四三四四四五四六,用数 得四六四七四八四九。老阳用者九,不用者三;少阳 用者七,不用者五;少阴用者八,不用者四;老阴用者 六,不用者二。《奇数》通挂一,则老阴用者以四为一而 得六,不用者以五为一而得五,少阳“用者,以七为一 而得四,不用者,亦以七为一而得三。老阳少阴之奇 通挂一则不可分矣。六七为本属乎天;八九为标属 乎地。地之奇数不可分者,宗于一天也。”先生曰:“阳不 穷九,阴不极八,明《大衍》不可过者,蓍为天数故也。并 而均之,则用策一爻皆三十者,天五地六之二;中奇 策一爻皆十九者,天”九地十之二终也。并两卦用策, 得三百六十,当一期之日。并两卦云挂一之奇策,得 二百一十六,当重《干》之策。三十六者,老阳之数也。三 百六十者,十之也。二百一十六者,六之也,数有十,天 以三为体,地以四为体。天兼二用,故天六而地四。两 卦奇策,得老阳之六者,天之三微变于上,而后地之 四象化于下。地之四象未见,故用六也。两卦用策,得 老阳之十者,地以四体承天,六用载元气而左行,以 成一岁之日,故用十也。六者,二三也,得其参天“十”者, 二五也,兼参天两地矣。其挂一之蓍一十二,以代虚 一之蓍一十二,既揲成挂,则《虚一之蓍》即为二卦十 二爻之本体,皆不用而用以之宗者也。是故六十四卦,用策万一千五百二十,得三百八十四之三十;奇 策七千二百九十六,得三百八十四之十九。通爻体 三百八十四,为七千六百八十,乃得三百八十四之 二十。用者三十为天数,托于地以显诸仁;奇者二十 为地数,归于天以藏诸用,通之为大衍五十。《易》倚天 地正数而立之之数,所谓三天两地而倚数者也。 系数以乾坤之策,当期之日者,起于一爻,均得三十 策,为一月而十二之,故后天轨《革》,以卦当年,以爻当 月,以策当日也。康节谓一爻为一策者,以用卦六十 之爻,与乾坤之策数同,故后天卦气图以六十卦,直 三百六十日也。《系辞》以二篇之策,当万物数者,三百 六十为一年,积一世三十年,得万有八百,加闰数七 百二十,成三十二年。以三十二之数而均于三十,则 年得三百八十四日。三百六十为天道六变之正。馀 二十四为中盈朔虚之分,月得二日也。三百六十者, 去闰之数也。故当期之日者,用数也。加二十四者,通 闰之数也。故当万物之数者,体数也。闰数为物数,归 奇以象闰,故亦为物数。闰数为物数者,自馀分言之, 天之馀以与物;自十九言之,天地之终则为物也。“二 百二十八”者,十二爻之奇策二百一十六而加十二 积策成爻,为天之微象,则未成物者也。“三百八十四” 者,六十四卦之爻数三百六十而加二十四,积爻成 卦,为地之著象,则已成物者也。“天用六变,馀分六日, 以与物阴,又于六变之中克其六日,共为十二,以成 十二辰之体。在天当十二次,在地当十二野,皆物之 体也。故乾坤二卦,挂一之蓍十二,以代虚一之蓍十 二,而当十二气之用,应之以十二爻,则十二物之体 也。天一而二,地二而四,故闰之本体。在年数者六,而 十二当乾坤二卦之爻,在月数者十二,而二十四当 乾坤坎离四卦之爻。‘阴阳合德,刚柔有体’”,是为十二 物之根种,与天地同分于太极,所赖以生生不穷者 也。其二卦之奇策二百一十六,为天之六。其二卦之 用策三百六十,为天地之十,则岁常用之以生成此 十二物,故挂一象三。其蓍十二,在奇策则成二百二 十八,偶之则为二十四,而在用策则成三百八十四, 皆为物数也。二百一十六为老阳之气,六变得《坤》之 百四十四,阳以阴凝而后岁功成物矣。其奇策二百 一十六,则未成物也。是故二百一十六,当自子至午 七月,而加馀分之日。百四十四,当自未至亥五月,而 减小月之日。《坤》位在未,地道代终,故《坤》作成物也。先 天卦数六十四卦得五百七十六,则二卦去挂一之 蓍数也。蓍,天也,故通挂一数,地也,故去挂一蓍为实。 独用其显,故用其用数。数为虚,兼用幽显,故尽用五 百七十有六也。二卦用策以当三百六十爻,则一卦 成三十卦。二卦去挂一之策以当五百七十六数,则 一卦成三十二卦。亦用数不通闰,体数通闰之理也。 五百七十六,得三十六之十六,则八卦而一卦变八 卦之数也。用数得其二六,则六子之六,卦数四百三 十二也。体数得其四,则乾坤之二,卦数百四十四也。 位数在地,坎离主之,乾坤退藏,六子用事,是故乾坤 合体,其当《坤》之策,六子通用,再得《干》之策也。五百七 十六在爻则用十而存六,在数则用十二而存四者, 天地之分,日辰之用不同,是故经世之位十六,地常 晦,一从会而用十二也。

蓍去挂一而四十八为十二之四。老阳之策三十六, 以四九之体为六六之用,则用之者三,不用者一也。 太元之蓍三十三,于老阳用策之中,地虚三以拼天, 天用三六,地用二五,为天地相交而互用者也。元用 《易》蓍四分之三,故天有四方,元有三分,数皆自三而 变者,去其不用之一,以当北方罔冥之一元,而用其 直、蒙、酋之三方,以当天、地人之三元也。天统乎体,体 者有四;地分乎用,用者有三。《易》为天,用地之数,故用 四而别虚一挂一于四体之外。元为地,承天之数,故 用三而又虚三挂一于三用之内也。用数之中,自分 用与不用,则亦用之者三,不用者一,是故元蓍极用, 不过三九。其虚其挂、其奇,并之而不用一,九也。夫自 体言之,四而用三;自用言之,又四而用三。所谓地常 晦一。故地体十六,用其十二,而十二又用其九也。《易》 以四揲者,从地之四象也。“三揲成一爻”者,太极元气, 含三为一,天之三也。六爻为一卦者,用之六也。《易》即 用六爻者,体用合一也。所谓从体起用,故谓天用地 也。元以三揲者,从天之三元也。“两揲成一重”者,阴阳 合德,刚柔有体,地之两也。四重为一首者,体之四也。 元别用九赞者,体用分两也。所谓去体从用,故为地 承天也。《易》三揲之奇,一揲不五则九,再揲三揲皆不 四则八者,天除其一,地除其二也。《元》两揲之奇皆不 三则六者,地除其二也。《易》通三揲而奇十九,得天九 地十之数。元通二揲而奇,九得天九而已。故《易》“为天 包地,元为地承天”也。《易》一卦之奇,得十九之六,并之 而一百十四,得元一首四揲之暗数。元之四重者,地

之四体也。其初揲之暗数者,地中之虚用,故当物数
考证
也。元一首之奇,得九之四,并之而三十六,得《易》一爻

老阳之策数。干之六爻者,天之六用也。其一爻之策 数者,天元之本始,故当日数也,无非天用地,地承天 之理也。元之蓍本用老阳之策,四之九,虚其三,则为 三之十一。用二十七者为去二用九;用二十四者为 去三用八;用二十一者为去四用七。是去其二三、四 之九,而用其七八九之二十四也。九者,《干》也,去之以 存九天之用;二十四者,《坤》也,用之以立四重之体也。 《易》揲以四元,揲以三揲,去其一蓍。《易》用六七八九之 策,元用七八九之策,去其六之一数,六者,坤之数,是 为不用之一,其实则方州部家,所以载其体,其虚则 元之所生也。《易》去其三四五六之数,用其六七八九 之策。天四地四,中交其一,则从天之七四者,体也。中 交所以起用,故离之则四十八者,为先天八卦六爻 之体。合之则四十二者,为经世日月一变之用也。元 去其二三四之数,用其七八九之策,天三地三,中虚 五六,则成地之八三者,用也。中虚所以生体,故虚之 则三十三者为《太元》,虚三承天之蓍,实之则四十四 者为观物,阴阳刚柔之数也。

元包三十六。蓍者,用干四九之体,为坤六六之用,故 以坤为首,存其四六,用其二六,则三分之中,用一而 存二也。老阳之数三十六,进之为三十六旬。一年之 中,开物之日二百四十,则天地生物之数为天地之 用;闭物之日一百二十,则物已成体,致用之数为万 物之用。是故《经世》以开物八月为生物之数,于闭物 “四月之中,取交数馀数十二以为闰数,则物数也。”元 包“三分用一,是为物数,故主八卦,兼五行而用也。”用 数之中又自分用不用,析十二为四,“分用不用各半 者,为《坤》之六;去一用三者为《干》之九。并之则八分之 中不用其三者,存其三天;用其五者,用其参天两地” 也。大抵与《易》之理皆合。然《易》用六者,为四六二十四; 用九者为四九三十六归奇。不用三天者,每卦得一 百八为三十六之三策数用“参天两地”者,每卦得百 八十为三十六之五。《易》以四为一者,包以一为一;《易》 以四九为一者,包以一九为一。《易》为地,归奇于天,包 为物,归奇于地。是故“《易》为天地之大数,包为人物之 小数”也。

“元包”曰:“《易》用七七,极少阳也。包用六六,穷老阴也。明 大衍之不可过也。是故《易》元包皆不越五十之数,然 而潜虚用七十蓍,何也?”曰:“《坤》当百数,故十数之衍得 百位。《易》用其半,虚一以从天,七之用。元为地,承天而 布气之数;包为地,配天而载物之数。故皆不过乎《易》 数也。虚与包皆为物数,然包于元者,独指地之元气”; 潜于虚者,兼太极之气与神。故包名书以元首卦以 《坤》;而虚名书以虚首图以气也。太极判而生天地,天 地交而生万物,天与其气以载神,地与其形以载气, 是故虚于百数之中,十取其七而用之,在七则体地 之十,在十则用天之七,所以体用十,数名用七变而 蓍用七十也。《易》用七七而虚一者,存太极也。虚用七 十而虚五者,存五气之元也。《易》为天数,虚为物数。《易》 体三才六位,虚体五行十数也。虚实用五变者,天之 五也,并始终而七变,则天之盈数也。体用五行之十 数者,地之二五也,并合数而十九,则天地之终数也。 体极十九,用极于七,故《易》初揲之奇,均一爻而七并, 三揲均之而一爻尽于十九,归奇者闰数。是以月行 一日之馀,得十九分度之七,而经世动植数,声数每 位而七,音数二位而十九也。《经世》有三数,潜虚得其 物,馀二者,则天地之数也。

陈师道箕龟论

[编辑]

《龟卜》

[编辑]

夫龟者,水产而成形,故八百年反大如钱,夏则游于 荷,冬则藏藕节。为人所惊,则随波流荡在于荷中。审 而察之,有黑气如煤烟于荷心,其状甚分明,游人往 往见之,此谓之息气也。故非有太清法者,则莫能取 之矣。或见其气象,辄莫惊动。其荷当潜含水及油膏 噀之,则其龟弗能遁形矣。《处泽产水术》云:“油可以见” 水族灵物,若获之,可以其色以占于未萌。凡卜,当以 心指其龟,若卜其生事,龟之甲文乃变为桃花之色, 其红可爱;若卜其死事,甲文乃变为黯黮之色,其污 可恶;若卜其善事,是龟也蹒跚跳跃而弗能止矣。若 卜其恶事,则泊然不复变其色,伏息竟日而复兴。其 论曰:“夫甲黄足赤、腹白、尾青股黑者,盖禀受乎五行 之粹也。然而性畏刀铁之器,闻其声则不能动矣。”其 论本作“鸿毛溪之南,九岩石室之前,石可半亩许大, 其色状如黄罗,故谓之黄罗石。覆其岩之上,刻以金 玉,皆周书小篆体,故锺山太岳主元冥之所秘录也。 李淳风采药于锺山鸿毛溪紫菰石室中,遇岳主诣 之,遂洁诚精心仰视默记录进唐太宗皇帝”,故世得 闻焉。

沈括梦溪笔谈

[编辑]
===
《论卜筮》
===今之卜筮,皆用古书,工拙系乎用之者,唯其寂然不

动,乃能通天下之故。“人未能至乎无心也”,则凭物之 无心者而言之,如灼龟璺瓦,皆取其无心也。

古之卜者皆有繇辞。《周礼》三兆,其颂皆千有二百,如 “凤凰于飞,和鸣锵锵,间于两社,为公室辅,专之渝,攘 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如鱼竀尾衡流而 方羊裔”焉。“大国灭之将亡,阖门塞窦,乃自后逾大横 庚庚,予为天王”,“夏启以光”之类是也。今此书亡矣,汉 人尚视其体,今人虽视其体,而专以五行为主,三代 旧术,莫有传者。

《易象》九为老阳,七为少,八为少阴,六为老。旧说阳以 进为老,阴以退为老。九六者,乾坤之画,阳得兼阴,阴 不得兼阳,此皆以意配之,不然也。九七八六之数,阳 顺阴逆之理,皆有所从来,得之自然,非意之所配也。 凡归除之数,有多有少。多为阴,如爻之偶;少为阳,如 爻之奇。三少干也,故曰老阳。九揲而得之,故其数九, 其策三十有六。两多一少,则一少为之主,震、坎、艮也, 故皆谓之“少阳。”少在初为震中为坎末为艮皆七揲而得之,故其 数七,其策二十有八。三多《坤》也,故曰“老阴。”六揲而得 之,故其数六,其策二十有四。两少一多,则多为之主, 《巽》《离》《兑》也,故皆谓之“少阴。”多在初为巽中为离末为兑皆八揲而 得之,故“其数八,其策三十有二,物盈则变。”纯少阳盈纯多阴盈 盈为老,故老动而少静。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卦爻 之辞,皆九六者,惟动则有占,不动则无朕,虽《易》亦不 能言之。《国语》谓“正、《屯》”、悔、豫皆八,遇泰之八是也。今人 以《易》筮者,虽不动,亦引爻辞断之。《易》中但有九六,既 不动则是七八,安得用九六爻辞?此流俗之过也。

程大昌演繁露

[编辑]

《蓍以七为数》

[编辑]

诸家多言蓍以七为数,至其何以用七,则莫有言者, 意谓七七四十九,正蓍之用尔。历考诸《易》,自数总以 及数变,皆无以七为祖者,独有七为少阳,固在四策 之一,然此之七也,进之不得为阳数之极,退之不能 为阳变之祖,则七在四策中,特其列数之一尔,安能 总摄它数也?顾独于末流取四十九以配七七,而谓 “蓍’数之祖,何所本也?

朱熹易学启蒙

[编辑]

《说》

[编辑]

圣人观象以画卦,“揲蓍”以命爻,使天下后世之人皆 有以决嫌疑,定犹豫,而不迷于吉凶悔吝之涂,其功 可谓盛矣。然其为卦也,自本而干,自干而枝,其势若 有所迫而自不能已;其为蓍也,分合进“退”,“纵”“横”“逆”“顺”, 亦无往而不相值焉,是岂圣人心思智虑之所得为 已哉!特气数之自然,形于法象、见于图书者,有以启 于其心而假手焉尔。近世学者类喜谈《易》而不察乎 此。其专于文义者,既支离散漫,而无所根著;涉于象 数者,又皆牵合附会,而或以为出于圣人心思智虑 之所为也。若是者,予窃病焉。因与同志颇辑旧闻,为 书四篇,以示初学,使毋疑于其说云。

谢廷芳辨惑论

[编辑]

《卜筮》

[编辑]

卜筮之说尚矣,予但嫉夫今卜筮者诬罔百端,与古 相房,无足取信。如占疾,苟能断其安危,决其吉凶可 也。今也必曰:“某神祸之,某鬼祟之,祷则生,否则死。”吁! 何其卦之间,灼见鬼神如是耶?其它妖妄,大率类此。 予之所以不信者此也,非谓无蓍龟之灵也。历传记 述见闻,集此篇与知者。

《书》曰:“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 《易》曰:“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礼记》曰:“人无恒,不可以为卜筮。”

《卜筮》者,先圣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神、决嫌疑、定 犹豫也。

《左传》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

《荀子》曰:“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而后决大事。 非其为得求也,以文之也。”

《程子》曰:“古者卜筮,将以决疑也。今之卜筮则不然,计 其命之穷通,诘其身之达否而已,噫亦惑矣。”

郑樵通志

[编辑]

《论卜筮》

[编辑]

苏子曰:“挟筮布卦,以分阴阳而明吉凶。”此日者之事, 非圣人之道也。吁!《周礼》有筮人大卜掌三《易》之法,而 《洪范》亦有稽疑,是占筮之学,其来尚矣,特用之者有 善未善者尔。夫卦之与爻,有体本吉者,有反而后吉 者,其相为倚仗,而占验不可不知。卦之本吉,《丰》《泰》《既 济》之类是也。反而后吉者,《否》《屯》《未济》之类是也。爻之 本吉者,《干》之《飞龙》《坤》之“黄裳”之类是也。反之而后吉 者,上九“亢龙”、上六“龙战于野”之类是也。知此而后可 以言卜筮矣。盖尝论之,世人颠倒于利欲之场,终日 戴天履地,行不祥之事而无所惮,至丘社则敛衽而 过之,终日言动拟议不出于《易》而不知畏,至露蓍而 得繇辞则敬而信之。吁!以此用心,宜乎蓍龟之不验也。至哉横渠之言曰:“‘《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此言 尽之矣。然则将如之何?”曰:今占验者当察其所占之 人,当究其所主之事。昔者穆姜之得比之随,自知其 必死于辱,卦非不吉也,“元亨利贞,穆姜不足以称之 也。南蒯得坤之《比》,君子知其不免于咎。爻非不吉也, 黄裳元吉”,南蒯不足“以当之也。”此其所谓观其所占 之人。《泰》之为卦,天地气交之卦也,而占父者忧之,父 入土也。《归妹》之卦,男女室家之别也,而占母者忧之, 女之终也。此所谓当究其所主之事。如吉者遽谓之 吉,凶者便谓之凶,此其挟策布卦,为日者之事,非善 明理之君子也。

章俊卿论蓍

[编辑]

《蓍数》

[编辑]

天秉阳,八卦之阳爻,皆得参天之数;“地秉阴”,八卦之 阴爻,皆得两地之数。惟阳爻得参天之数,故《干》之阳 爻三,得自然之数九,当揲蓍之际,三揲俱少,则挂所 揲之馀,得四九之数,所以九为老阳。惟阴爻得两地 之数,故《坤》之阴爻三,得自然之数六,当揲蓍之际,三 揲俱多,则挂所揲之馀,得四六之数,所以六为老阴。 三男之爻,一阳而二阴,得自然之数七,揲蓍之际,两 多一少,则挂所揲之馀得四七之数,而以七为少阳 者,自然之理欤?三女之爻,一阴而二阳,得自然之数 八,“揲蓍之际,两少一多,则挂所揲之馀得四八之数, 而以八为少阴”者,自然之理欤?大衍之数五十,其用 止四十有九,而九七八六之理存,阴“阳老少之理明。” 增之一则于揲为赘不可也;减之一则于揲有缺不 可也。此自然之数欤《河图》得自然五十五之数,《洛书》 得自然四十五之数,亦犹周天之度,周期之日,或嬴 或缩,亦皆本于自然也。或者求九七六八之数而不 得,考阴阳老少之理而未明,乃为阳动而进,以进为 文,故少七而老九。阴动而反,以反为文,故少八而老 六。又惑于不用十为老少之说,乃谓臣不可以加君, 阴不可以加阳,故不用十而用八。则其于自然之理, 盖亦昧而不通者欤!昔子云作《太元》,以天地之策各 十有八,合为三十六策,虚其三而用三十有三。司马 作《潜虚》三百六十四变,了蓍一日以周期数,亦本于 自然之理也,所以“蓍”之德圆而神,顾取而用之如何 耳。

《四营成易之说》

[编辑]

不观《周易》《系辞》,无以知四营之说;不读《三坟》《易典》,无 以辨“四营”之名。夫分二象两,挂一象三,揲四象时归 奇象闰,蓍法有四,果足谓之“四营乎?”曰:非也。老阳数 九,老阴数六,少阳数七,少阴数八,各以四推,果足谓 之“四营乎?”曰:“非也。盖营者经营之谓,而四者言四正 之卦也。乾坤离坎是谓四正卦,八卦于八方,而以四” 正之卦,左右而经营之,是为“四营。”何以言之?盖《干》营 左重得十八卦,始于《讼》《鼎》《大畜》《需》《革》《无妄》,中于《遁》《睽》 《巽》《大壮》《家人》《兑》《履》,终于《姤夫》《大有》《同人》《小畜》。此则以 纯《干》之体而一营也。《坤》营左重得二十四卦,始于《临》 《蹇》《震》《观》《解》《艮》,中于《否》《泰》《随》《蛊》《既济》《未济》《师》《谦》《复》《比》,终 于《豫》《剥》《升》《屯》《明夷》《萃》《晋》《蒙》。此则以纯坤之体而二营 也。离营右重,得十四卦,始于《中孚》《大过》,中于噬《嗑》《涣》 《恒》《贲》《节》《咸》,终于《旅》《损》《井》《丰》《益》《困》。此则以纯离之体而 三营也。坎营右重,又生四卦,始于《小过》,中于《颐》,终于 《渐》《归妹》。此则以纯坎之体而四营也。故《周易系辞》曰: “四营而成易”,《三坟易典》曰:“四营而成重卦。”正谓是也。

储泳祛疑说

[编辑]

《易占说》

[编辑]

筮《易》以蓍,古法也。近世以钱掷爻,欲其简便,要不能 尽卜筮之道。自昔以钱之有字者为阴,以钱之无字 者为阳,故两背为拆,二画也,两字为单,一画也。朱文 公以为钱之有字者为面,无字者为背,凡物面皆属 阳,背皆属阴,反旧法而用之。故建安诸学者悉主其 说。或谓古者铸金为贝,曰刀曰泉,其阴或纪国号,如 “镜阴之有款识也。一以为阴,一以为阳,未知孰是?”大 抵筮必以蓍,求为简便,必尽其法。余尝以木为三弹 丸,丸各六面,三面各刻三画,三面刻二画,呵而掷之, 以尽老少阴阳之变。三丸各六面,十有八变之义也。 三面为三,《干》之九也。三面为二,《坤》之六也。此用九用 六之义也。三者,《干》之一画函三也。二“者坤之一画分 二也。此三天两地之说也。三丸掷之皆三则成九,老 阳数也。三丸皆二则成六,老阴数也。两二一三则成 七,少阳数也。两三一二则成八,少阴数也。所用者,干 坤之画,以成八卦,是乾坤生六子之象也。丸象太极 之一也。三三为干,二二为坤,象两也。三丸者,象天地 人之三才也。每丸得”数十五,《洛书》皇极数也。合三丸 之数而为四十有五,《河图》九宫数也。“上二则下三,上 三则下二,动静皆五,故五藏于用,参以四十五数,大 衍之数五十也。三丸成九于上,则三丸伏六于下,此 老阳变阴之体也。三丸成六于上,则三丸伏九于下, 此老阴变阳之体也。二三相对,每丸各具三五,此三五以变”,错综其数之旨也。“体圆而转”,变动不居也。“六 位相乘”,周流六虚也。“三丸六掷而成卦”,亦十有八变 之义也。既无钱背钱面阴阳之疑,又合老少阴阳之 变。尝于舟中以语同志,朱子美太以为然,因著其法, 与好事者同其用。

马端临文献通考

[编辑]

《论程氏易传》

[编辑]

按:伊川之《易》,精于义理而略于卜筮象数,此固先儒 之说。然愚尝以为,《易》之象数卜筮,岂出于义理之外? 盖有此理则有此象,有此数而卜筮之说,其所谓“趋 吉避凶”,“惠迪从逆”云者,又未尝不一出于义理。平时 本诸践履,则观象玩辞,此义理也;一旦谋及卜筮,则 观变玩占,亦义理也,初不必岐而二之。

刘因椟蓍记

[编辑]

《论揲蓍求卦》

[编辑]

蓍之在椟也,寂然不动,道之体立,所谓《易》有太极者 也。及受命而出也,感而遂通,神之用行。所谓“是生两 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生大业”者 也。犹之图也。不用五与十,不用云者无极也,而五与 十则太极也,犹之《易》也,洁静精微,洁静云者无极也, 而精微则太极也。知此,则知夫椟中之蓍,以一而具 五十,无用而无所不用,谓之无则有,谓之实则虚也。 而其数之流行于天地万物之间者,则亦阴阳奇偶 而已矣。故自挂扐之奇而十二之,则阳奇而进之,不 及夫偶者为少阴。阴偶而退之,不及夫奇者为少阳 而四之,则三、四、五、六合夫画,奇、全、偶、半合夫数,而画 亦于是焉合其多少,则合其位之阳少而阴多,故有 “自一进一而为偶,自偶退一而为奇”之象也。自《过揲》 之策而十二之“阳奇而退之,不及夫偶者为少阴;阴 偶而进之,不及夫奇者为少阳而四之,则六七八九 合夫数,奇三偶二”合夫画,而数亦于是焉合其多少, 则合其数之阳实而阴虚,故有“自一虚中而为偶,自 二实中而为奇”之象也。盖《挂扐》之奇径一,而《过揲》之 奇围三,而《挂扐》《过揲》之偶钧用半也。故分《挂扐》《过揲》 而横观之,则以阴为基而消长有渐;分四象而纵观 之,则亦以阴为平而低昂有渐。其十二之则自右一 而二,自左二而三;其四之则自右三而六,自左六而 九。如水之流行,触东而复西。其消长则其自然之沦 漪,其“判合则其盈科而后进者也。”此皆自夫一行邵 子之说而得之。知此,则知夫误推一行三变八卦之 象,谓“阴阳老少不在乎过揲”者,为昧乎体用之相因; 而误推邵子去三用九之文,谓“七八九六不在乎挂 扐”者,又昧乎源委之分也。由此而极其奇偶之变,以 位则阳一而阴二也;以数则天三而地两也。初变之 径一而围三以为奇者,三而得之,是以老阳少阴之 数多也。后二变之围四用半以为偶者,二而得之,是 以少阳老阴之数少也。分阴分阳,则初一变皆奇,而 后二变皆偶也。迭阴迭阳则去挂一,初一变皆偶,而 后二变皆奇,又如毕中和天地人之说也。其变也,自 一生二,二生四,而又四之,四生八,八生十六而言则 画卦之象也。自四乘而十六,十六乘而六十四,则重 卦之数也。故初变而得两仪之象者二,画卦之数也。 再变而得四象之象者四,画卦之数也。三变而得八 卦之象者六,画卦之数也。自两仪之阴阳而言其用 数,则干兑《离》《震》皆十二,而《巽》《坎》《艮》《坤》皆四也。自八卦 之阴阳而合其体数,则干坎艮震三十二,而巽离坤 兑三十二也。自二老二少之阴阳而言,其饶乏之数, 则又如四象之七八九六也。六变而得四象之画,则 每位之静变往来得十画卦之数也。又二画则总其 数矣。其数也,皆静者为多,变者为少,而一爻变者居 中。二静与变,皆老阴为多,老阳为少,而二少居中,积 画成卦,则每卦之静变往来,得十五画卦之数也。又 三画则总其数矣,其数也亦皆静极者为至多,而变 极者为至少,而又一爻二爻进退于其间,其静与变, 则皆《坤》为至多,《干》为至少,而三男三女进退于其间。 因而重之,则每卦之静变往来,得三十画卦之数也, 八六画则总其数矣,其进退多少,皆与八卦之例同 也。此皆自欧阳子“七八常多,九六常少”之一言而推 之,与夫后二变不挂,不知其为阴,而使二老之数与 成卦同;二少之数与二老同,而参差益甚。其初一变 必钧,不知其为阳,而于乾坤六子之率,勉强求合。乃 若四十九蓍而虚一,与五十蓍虚一而挂二者,固有 间矣。此以蓍求卦者也。若夫以卦而求变也,则自夫 交易已成之体,为变易应时之用。由两仪而上,自纾 而促,八卦循环而其序不乱,以远御近,以下统上,而 皆有文之可寻也。以变而求占也,则自静极而左之 一二三四五,自动极而右之一二三四五。极自用其 极,而一则专其一,居两端而分属焉;二则分其爻,居 次两端,而分属焉,动则上爻重,而静则下爻重也;三 则分其卦居中,自为两端而分属焉,前则本卦重,而

后则之卦重也。动中用静,静中用动,静多主贞,动多
考证
主悔,而皆有例之可推也。然自此而极言之,则以“六

甲纳之”,其卦之序不乱也;以“‘互取之”,其序有渐而亦 不乱也;以“伏’求之”,其序亦有渐而不乱也。以世位反 图而推之,则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八而十六,进退 有序,逆顺以类而不乱也。以策数即图而考之,则在 两仪而一消长,在四象而二消长,在八卦而四消长, 在十六而八消长,在三十二而十六消长,故长中八 消,消中八长,皆震为《巽》之消,而坤为《干》之消;巽为《坤》 之长,而干为震之长,“而不乱也。以揲变之数应图而 推之,则其多少又合乎一一为干,八八为《坤》,以少为 息,以多为消,而亦不乱也。”是则按图画卦,揲蓍求卦, 莫不吻合矣。然而朱子犹以大衍为不自然于《河图》, 而变揲之左可以形右,卦画之下可以形上者,又以 为短于龟也。其三索之说,则一行有成说,既取之于 《本义》后复以为不必然。而卦之阴阳之奇偶,画与位 合,则《大传》有明文,既著之《筮说》,而不明言于《启蒙》,是 又恐后人求之过巧,而每遗恨不能致古人之详者 也。若以奇策之数,合之圆图之画,则四十八一卦之 画也。其奇之十二即干之阴,而策之三十六即其阳 也。三十六自九进而得之也。九,阳也,三十六亦阳也, 全阳也。其奇之二十即《兑》《离》之阴也,而策之二十八 即其阳也。二十八自七进而得之也。七阳也,二十八 阴也,阳合于阴也。其奇之二十四则《坤》所去之半也, 而策则所用之二十四阴也。二十四自六进而得之 也。六阴也。二十四亦阴也,全阴也。其奇之十六即《艮》 《坎》自上所去之十六也,而“策之三十二,即其所用之 半,并上所馀之八,阴也。三十二自八进而得之也。八, 阴也;三十二,阳也,阴合于阳也。其震巽之不用,则犹 《干》之不用阴,《坤》之不用阳也。其奇策之八,方数之变 也;挂扐之六,圆数之变也。”此邵子之说也。然前之奇 策之所当阴,不若阳之齐;后之六八之所应圆,不若 方之备,是必有深意也。第未能考而知之。又不知朱 子之意以为如何。此因椟蓍而记之。至元十年春二 月吉日椟成记。

熊朋来论易数

[编辑]

《揲蓍说》

[编辑]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 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 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此盖举一变以见十八变之 例。“揲者,以五十蓍虚一不用,象太极四十九蓍,两手 平分象两仪。置右手所分一半,就取其一蓍挂于左 手小指间,所谓象三才,以所分四揲之所谓象四时。” 先揲,左手所分,求其奇馀者,扐于左手无名指间,所 谓“归奇于扐”以象闰。次揲右手所分,取其奇馀者,扐 于左手中指间,所谓象五岁再闰。初揲之扐,通计三 指,不五则九。以一卦言之,此十八变中之一变,以一 变言之,此三揲中之第一揲也。又置第一揲所得之 算,再以馀蓍如前法挂扐而揲之。第“二第三揲之扐, 通计三指,不四则八,八九为多,四五为少,三少为老 阳,三多为老阴,两多一少为少阳,两少一多为少阴。” 盖大衍全数五十,即《河图》中宫以五乘十之数。《河图》 四面,太阳居一而连九,少阴居二而连八,少阳居三 而连七,太阴居四而连六,此阴阳老少之策,所由分 也。《河图》之数十,布揲之奇,馀则有一、有二、有三、有四, 所得之策数则有六、有七、有八有九,独不及五与十 者,《大衍》之数五十也。布揲之时,见左手所馀多少,即 知右手之数。第一揲左手馀数或一或二或三,则并 挂一与右手所馀者,成五。若左手馀四,则并挂一,与 右手所馀者,成九。第二揲收取第一揲之馀蓍,或四 十四蓍,或四十蓍,再分为二,挂扐如前法。左手馀数 或一或二,则并挂一与右手所馀者,成四。若左手馀 数或三或四,则并挂一与右手所馀者,成八。第三揲 又取第二揲馀蓍,或四十蓍,或三十六蓍,或三十二 蓍。再分二,挂扐亦如前法。左手馀数得一与二即成 四,得三与四即成八,此不待终筹而知,所以潜虚,揲 左虚右,揲右虚左。然潜虚分阴阳客主,故只揲一半, 而《大衍》之揲,必须左右手皆揲,以见全体也。所谓揲 蓍者,非是看挂扐过数目,正是看馀下数目。挂扐过 一十三蓍,名为三少,馀下三十六蓍,以四筭之为四 九,老阳得九数,何也?四象中太阳居一,而九者一之 馀数。挂扐过二十五蓍,名为三多,馀下二十四蓍,以 四算之,为四六老阴得六数,何也?《四象》中太阴居四 而六者四之馀数,挂扐过二十一蓍,名为两多一少, 馀下二十八蓍,以四筭之为《四七》少阳得七数,何也? 四象中少阳居三而七者三之馀数,挂扐过一十七 蓍,名为两少一多,馀下三十二蓍,以四算之为四八 少阴得八数,何也?四象中少阴居二,而八者二之馀 数。三变既定而一画成,十有八变而一卦成,三变之 间为老阳,十二为老阴,四为少阳,二十为少阴,二十 八。世儒不通再扐后挂之义,或谓第二第三揲不必 挂一,不知第一揲若非挂一,已无从得九,第二第三揲若不挂一,则老阳少阴各该二十七路少阳,九路 老阴,仅一路矣。再扐后挂者,言初揲虽已再扐,而后 揲亦须挂一也。至如六爻占法,求之《左氏》《国语》,自有 成说。六爻皆不变,则以本卦彖辞为占,而以内卦为 贞,外卦为悔。如孔成子筮立卫元,遇屯,曰“利建侯。”秦 伯伐晋,卜徒父筮之,遇蛊,曰“其贞风,其悔山。”凡卦六 爻全不变者用此例。一爻变,则专用所变爻为占。如 毕万筮仕遇《屯》之《比》,只看初九一爻。蔡墨论《干》之《同 人》,只看九二一爻。晋侯纳王,遇《大有》之《睽》,只看九三 一爻。周史筮陈敬仲遇《观》之《否》,只看六四一爻。南蒯 之《筮》,遇《坤》之《比》,只看六五一爻。晋献公筮嫁伯姬,遇 《归妹》之《睽》,只看上九一爻。凡卦一爻变者,用此例。三 爻变者,以本卦为贞,支卦为悔。如《国语》“重耳筮尚得 晋国,遇贞”、《屯》、悔、《豫》皆八。盖初与四五爻变也。初与五 皆老阳用九变四爻老阴用六变二三与上爻不变, 在《屯》《豫》二卦,皆为少爻,故曰“皆八。”朱文公所谓“变及 三爻占,两卦体”是也。五爻皆变,则专以不变爻为占。 如穆姜筮,遇《艮》之八,史曰:是为《艮》之《随》,杜元凯以为 连山首艮之《易》,非也。按:艮卦变《随》,惟二爻不动,三与 上爻皆老阳,用九变,初爻四五爻皆老阴,用六变,惟 二爻少阴不变,故所占只在《艮》之八,朱文公所谓四 二五一,二分一专是也。若六爻皆变,则以乾坤二用 为例。如蔡墨对魏献子所谓干之坤,即六爻全变之 例,此占法之大略。或问:《左氏》《国语》所载《左传》于穆姜 之筮,既曰“《艮》之八”,《国语》晋重耳之筮,亦曰“《屯》之八”,又 曰“贞《屯》《悔》《豫》皆八,七八皆不变爻,何以罕言七而专 言八?”曰:“七七,蓍数也;八八,卦数也。三揲之馀,得少阴 爻最易,惟其揲者多得八,故经传亦多举八以纪占 也。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中分之得五千七 百六十,老阳爻六千”九百一十二,饶一千一百五十 二策;老阴爻四千六百有八,乏一千一百五十二策。 故《大衍》初揲,“扐一扐二,扐三者少,扐四者多。少者凡 三,多者凡一。”已是饶阳减阴。故老阳十二路,少阳二 十路,少阴二十八路,而老阴只四路。若揲法少差,则 其遇愈艰。然老阴之路虽最少,而卦中未尝无爻交 以揲蓍之法周密如此,古人犹有“筮短龟长”之叹。况 今俗下占卦,以钱代蓍,所谓重爻单拆之画,老阴老 阳以三纯而变,少阳二阴中取一阳,少阴二阳中取 一阴,欲一掷而了十八变之事,不过约揲法而用之。 至于世应之法,八纯以上爻,自初至五,各从其世,惟 上爻独不变,反取第四爻变之,名为游魂。又举内卦 三爻同为一变,名为《归魂》。亦以先天卦位,天、地、雷、风、 水、火、山、泽,参错为六十四卦,窃取夫参伍错综之义, 然上爻不变,虚而不备,以钱寓筮,老少均取,兹见其 短矣。古之为筮者,犹曰不如龟之长。今学者鲜布揲, 不见揲蓍中作用处,仅赖俗占以诏凡愚,故集先儒 绪言,作《揲蓍说》。

章潢图书编

[编辑]

《龟长筮短之辨》

[编辑]

《大禹谟》:舜命禹曰:“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洪 范》曰:“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 及卜筮。”既谋及于心,又谋及于卿士庶人,志乃先定, 而谋又佥同,则何待于卜筮哉?此见圣人之心至虚 无物,不敢以人谋自私也。若谓卜以决疑,不疑何卜? 则将有执其私见,而不听命于天者矣。舜又曰:“龟筮 协从,卜不习吉。”是不再卜也。而《金縢》则言“乃卜三龟, 一习吉”,其所谓卜三龟者,非立三人以相参考也。正 如《洛诰》有谓:“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 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此岂再三之渎哉? 盖即一事而分条,异其命辞尔。在舜卜禹而得吉,则 不必再卜。此则卜涧水东,瀍水西之外,又卜瀍水东, 以覆验洛之吉否,不嫌于相袭也。故《曲礼》曰:“卜筮不 过三。”谓卜筮皆可以三为节,亦岂谓必期于三哉?然 又曰“卜筮不相袭”者,盖以卜人、筮人各有专职,故惟 卜与卜袭,筮与筮袭。而以卜袭筮,以筮袭卜,则其法 不相通焉。若卜筮互相为占,则礼之所有也。礼先筮 而后卜。《洪范》亦有“龟从筮从”,或“龟从筮逆”之说,筮、龟 并用矣。但古大事决于卜,故曰“大事卜,小事筮”,而《左 传》因谓之“筮短龟长”,则二者并占,以从龟为长尔。卜 筮互相推决,故各立官。蓍为枯株,不若龟有灵性,故 尤以龟为长,而小事则止以卜可也。《易》以蓍龟并称 其德,本无高下。蓍短龟长之说,盖自俗传而蓍龟遂 分轻重。岂惟以龟有血气之灵,蓍为枯槁之物哉?夫 蓍龟所占,皆本于《易》。但龟主于象,蓍主于数。象则穷 干五行,数则观于二体,其所推极,亦系于人之精神 尔。圣人不生,龟亦不出,而龟难蓍《易》,业亦易传。意必 当时卜师之术远而深,筮师之术近而浅,推测各穷 其术,事之大小,因亦殊焉。故大事卜,小事筮,礼家遂 著为两用,而不知龟筮之德,岂有二哉?龟筮之法,不 知起于何时?观舜言“龟筮协从”,则唐虞之前,二法已 皆有之。或谓伏羲始造龟卜,神农始以蓍筮,亦臆说尔。观《大传》“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莫大乎蓍龟”之 说,则卜筮已备于伏羲之世矣。

《大衍总论》

[编辑]

大衍之数,本之《河图》,其说旧矣。因“天地之数五十有 五”一段,在《大衍》之后,彼谓减五行本数为大衍,亦若 有所据也。至谓卦本六画,减五行并虚一之数为六 爻,故止用四十有九,则穿凿附会,失愈远矣。殊不知 蓍草一本百茎,可当大衍之数者二,故揲蓍取五十 茎为一握以衍其数,所谓“天生神物,圣人则之”者,此 也。况参天两地,三阳二阴,变化错综,以五乘十,以十 乘五,其数皆五,是五本数之祖也。圣人用蓍以大衍, 其五十之数,何必谓其取《河图》《洛书》中之五数而大 衍之哉?天数五,地数五,五乃蓍之小衍,故五十为大 衍,即八为之小成,六十四为大成也。惟其谓大衍之 数皆从《河》《洛》五数,而大衍之所以于“《河图》必去其五, 于《洛书》必增其五,而后与《大衍》合,恐圣人不如是安 排布置也。”要之五数在天地间,五行、五伦、五德、五方, 无往不然。自《大衍》之数则为五十,自《河图》之数则为 五十五,自《洛书》之数则为四十五,理本一致,何必一 一牵合而后谓之同哉!或谓河图数原在大衍后,而 减五以合五十之数,既有所据矣,然而不免于疑,何 也?盖疑者疑五十与五十五数不免有所增损以强 合之故也。况“天数五”以下,原在《大衍》后,而今则在乎 《大衍》之前;“天一地二”以下,原在第十章之首,而今则 在乎天数五之首矣。岂不以旧文错简,故从而更易 之也?又安知《大衍》与《河图》数不有所混,而不必合之 为一章耶。后学于圣经当信以传信。疑以传疑。愚于 河图大衍之数。姑存其疑。以请正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