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014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十四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十五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十四卷目录

 顺天府部汇考七

  顺天府山川附考三

职方典第十四卷

顺天府部汇考七

[编辑]

顺天府未详山川附考三涿州至丰润

[编辑]

州南三峰,元混一《方舆胜览》:“燕昭王台在涿州西南,东有三峰甚峻,相传昭王求神仙处。” 独鹿山,《方舆纪要》:“独鹿山在州西十五里,下有鸣泽。汉元封四年,由回中北出,朝那萧关,历独鹿、鸣泽西河还,即此。”

石虎冈,《涿州志》:“石虎冈在州西五十里。” 《混一方舆胜览》。“山上有二石虎。”

龙安山《涿州志》:“龙安山在州五十里。” 《涿鹿志》:“龙安在郡西四十里,回峦缭绕,深谷逶迤,自下而上,有纪有堂,雨过则岚光欲滴。” 《方舆纪要》:“龙安,大房诸山之支陇也。”

崿峪,《涿鹿记》:“崿峪在郡西北五十五里,草木荣茂 。”《长安客话》:涿州西北五十里有恶峪,汉世已有此名卢它人封恶峪侯是也。峪中云气弥漫,四时不绝。《史记》:“亚谷”,《汉书》作“恶谷”,古通用。盘坡,《涿鹿记》:“在郡西北三百里,坡有上中下,西为表,东为里,夕阳西坠,紫绿万状,若画屏。”涿水,《水经注》:涿水东北与阪泉合,其水导源县之东泉。《魏土地记》曰:“下洛城东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东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黄帝祠。”《晋太康地理记》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东北流,与蚩尢泉会,水出蚩尢城,城无东面。”《魏土地记》称:“涿鹿城东南六里,有蚩尢城,泉水渊而不流,霖雨并则流注阪泉,乱流东北入涿水。”又。涿水出涿鹿山,世谓之“张公泉。”东北流,迳涿鹿县故城南,王莽所谓“禠陆”也。黄帝与蚩尢战于涿鹿之野,留其民于涿鹿之阿,即于是处。涿水东北迳涿县故城,西流注于桃。应劭曰:“涿郡,故燕,汉高帝六年置。其南有涿水。”劭又云:“涿水出上谷涿鹿县。”按:涿水自涿鹿东注湿水,湿水东南迳广阳郡,与涿郡分水,汉高祖六年,分燕置涿郡。“涿”之为名,当受涿水通称矣。 《十三州志》,涿郡南有涿水,北至上谷为涿鹿河,其支流塞外,谓之涿耶水。 《名胜志》:州因“涿水而名,以水中尝出此豕也。”

桃水《水经注》:“桃水出涿县故城西南奇沟东八里大坎下,数泉同发,东迳桃仁墟北。或曰因水以名墟,则是桃水也。或曰终仁之居,非桃水也。”按《地理志》,桃水上承涞水。此水所发,不与志同,谓“终”为是。又。桃水东迳涿县故城北,至莽更名垣翰,晋大始元年改曰范阳郡。今郡理涿县故城,城内东北角有《晋康王碑》,城东有《范阳王司寇虓庙碑》。桃水东北与洹水会。水上分涞水于良乡县之桃水,世谓之北涉沟。故应劭曰:“洹水出良乡。”东,迳垣县故城北。《史记音义》:“涿有垣县。”汉景帝中元三年,封降王胜为侯国,王莽之垣翰亭也。 《名胜志》:桃水首受涞水于徐城,合于圣水,始汇范水。城西桃庄以此名。

易水,《水经注》:“易水,迳出范阳县故城,秦末张耳、陈馀为陈胜略地,命燕蒯通说之,范阳先下” 是也。

督亢沟,《水经注》:“督亢沟上承涞水于涞谷,引之则长津委注,遏之则微川辍流,水德含和,变通在我。” 东南流迳遒县北,又东迳涿县郦亭楼桑里南。

月池《太平寰宇记》:“督亢陂在范阳县东南十里。” 《长安客话》:“陂旧有亭,遗址高丈馀 。” 《方舆纪要》:“亭南有月池,广三顷,其形如月 。” 《涿鹿记》:“月池在郡西南五十里,约数十源,泓以成溪,湾以成池,斗折蛇曲,縠回轮转,清莹洞澈。每秋清气爽,芰荷盛开,鸥鹭浮沉,锦鳞游泳,可谓游观之盛所矣。”

柳河《涿州志》:“柳河在州南南务里,泉四时不竭。”

范水《方舆纪要》:“范水在州南,自易州涞水县流入境,下流合于巨马河 。” 《名胜志》:“范水在州西南,水北曰阳。” 范阳,郡名以此。

郦亭沟,《水经注》巨马水又东,郦亭沟水注之。水上承督亢沟水于遒县东,东南流,历紫渊东。

余六世祖乐浪府君,自涿之先贤乡,爰宅其阴,西带巨川,东翼兹水,枝流经通,缠络墟圃,匪直田渔之赡可怀,信为游神之胜处也。其水东南流,又名之为《郦亭沟》。

紫水,《幽都记》:“紫水,其泥亦紫。”

挟河。《水经注》:“挟河水出良乡县西甘泉原东谷,东迳西乡县故城北,王莽之移风也。世谓之都乡城。又东迳良乡城南,又东北注圣水,世谓之挟活河 。” 《名胜志》:“涿水源从大同得胜堡入,至老班沟,一之涞水县,一之涿州,沙水俱活,东西不定,故谓之挟活水,又谓之圣水也。督亢亭州南一带至新城,皆是其处,乃涿水” 所入。卢文伟修为陂,故道犹存 。《明一统志》:“挟河自房山县东南流,与胡良河合 。” 《方舆纪要》:“挟河在县西北二十里,亦名巨马河。”

巨马河《水经》:“巨马河出代郡广昌县涞山,东过遒县北 。” 李廷机《巨马河桥碑》:“涿城北二里为巨马河,河水自紫荆外铁岭崖来会霸水,趋直沽入于海。”

胡良河《方舆纪要》:“胡良河在州东北二十里,源出房山县大安山东麓,流入州境,又南与挟河合流,入良乡县界,注于琉璃河 。”《涿鹿记》:“湖梁在郡北十里,垂杨树堤,蒲苇夹岸,晓月升时,渔榔款乃,樵夫牧子,逍遥于回塘曲渚之间,不少佳致。”以上《涿州山川》。

茶楼顶《房山县志》:“茶楼顶在县西二十里,上有金章宗歇凉台。”

龙含峪《涿州志》:“龙含峪在县西二十五里,下有清和观遗址。”

龙城峪《名胜志》:“龙城峪下有伏龙穴,出汤泉。” 大石𡹬,《县志》:“在县西南四十里黄龙山下,前产青白石,后产白玉石,小者数丈,大至数十丈,宫殿营建,多采于此。” 石𡹬下有塘,突出一泉,其水甚清,流灌稻田,米色如玉,人呼玉塘米。贾岛峪,《明一统志》:“在房山县西,内有石室,世传为岛所居。” 墓在县南一十里。

房山。《涿鹿记》:“房山在涿郡西北五十里,北接居庸,东抵渔阳,西连紫荆,所谓幽燕奥室也。” 《县志》:“房山本中条之麓,其山峻而且阔,望之明秀异常,宛然如室 。” 《太平寰宇记》:“大防山在良乡县西北三十五里,山下有石穴。又有小防山,与大防山相近 。” 《水经注》:“大防岭山下有石穴,东北洞开,高广四五丈,入穴转更崇深。穴” 中有水。耆旧传言,昔有沙门释惠弥者,好精物隐,尝篝火寻之,傍水入穴,三里有馀,穴分为二,一穴殊小,西北出,不知趣诣;一穴西南出,入水迳,五六日方还,又不测穷深。其水夏冷冬温,春秋有白鱼出穴,数日而返。人有采捕食者,美珍常味,盖亦丙穴嘉鱼之流类也 。《隋图经》:“防山上有仙人玉堂 。” 《燕山丛录》:“房山东北悬崖间有石窦如门,中有积水,人往往闻丝竹音。有好事者乘𥱼秉炬而入,唯见石燕飞翔,赪鳞瀺灂,行五六日,无所扺恐,炬尽而出。金泰和中,有桃花流出,其瓣径二寸,俗呼为孔水洞 。” 《图书编》:“孔水洞在大房山东北,上有悬崖千尺馀,下有石窟,阔二丈许,泉水从中涌出,深不可测 。” 《帝京景物略》:“孔水洞,时有白龙出,辄化为鱼 。” 《名胜志》:“大房山南,晋霍原隐处 。” 《北游纪方》云:“幪山直上皆石壁,下有水涌出,为孔水洞,俗名水帘洞。” 旧有龙泉寺,唐大历中建。今四壁刻划佛像,更万佛堂,丑恶甚矣 。《方舆纪要》:“孔水洞在房山东北,今讹为云水洞 。” 《日下旧闻》:云水洞在上方山孔水别是一洞,非“孔水” 讹为“云水” 也。孤山口。欢喜台。摘星峰。望海峰。《帝京》

《景物略》循孤山口而西,峰横涧束,涧上侧径如古墙趾,人行村落十二三里,至下接待庵,两壁巉截,中隐一罅。旋折东西,望一平处曰“欢喜台。” 行二里,过兜门。门一里,得石级,以升毘卢顶。庵寺百馀,有药师殿、华严龛、珠子桥。又半里,则上方寺矣。寺左一峰高百丈,峰下泉曰“一斗泉。” 峰之有名者,大小摘星峰、望海峰。

毘卢顶,《徐文长集》:“自欢喜台拾级而升,凡九折,尽三百级,始达毘卢顶。” 上有寺百二十,丹碧错落,嵌入岩际。莳花种竹,如江南人家。

文殊洞。普贤洞。云水洞。《华严洞》。朝阳。

洞,游业孤山口,西行约十二三里,行箧,游骑寄顿下接待院,历枯磵二里许至山门,榜曰“兜率禅林。” 又里许,上石梯二百馀级,磵旁皆飞瀑宿痕,挽铁绠而上,是为上接待院,倚壁皆僧舍。又半里,入上方寺,左有一斗泉,帖石山房十笏,以奉大士。下有文殊洞,上普贤洞,外有云水洞。

华严洞朝阳洞

摘星陀。” 《长安客话》:“毘卢顶之右有一斗泉,望海峰左有大小摘星陀,极高。峰后有云水洞,奇邃特甚。至山腰则一百二十寺,一一可指数。” 《记纂渊海》:“摘星岭在府西,高入云霄。” 《唐书》:“光启时,契丹入寇幽州,刘仁恭穷师,逾摘星山,讨之。六聘山” ,《明一统志》:“六聘山,在房山县西三十里 《国门近游录》:“由兜率寺西南行,过十” 方院,其旁僧塔甚众,中一塔特高,嵌有碑,题曰:《六聘山天开寺忏悔上人坟塔记》。金朝议大夫、乾文阁大学士、知制诰、赐紫金鱼袋王虚中撰 。《国门近游录》:甘池村东北行数里,为皇后台、黑龙潭,其北即六聘山,山有天开寺,寺中有元碑三,又有陀罗尼石幢 。《日下旧闻》按:六聘山见于

《辽史见于寰宇通志及明一统志》
近时士子多

[编辑]

守《广舆记》为《兔园册》削去不载,人遂略焉不考。康熙癸丑,予登上方山,见兜率寺南十方院东有金大安中忏悔上人坟塔。后十四年,复游上方,于孤山口西麦田中,见有元延祐间所勒碑,则集贤学士魏必复所撰,称此地为六聘山天开寺下中院。又于甘池村北数里访天开寺,尚存。盖当日寺僧管业其地甚广,天开乃其下院,孤山则下中院,兜率为上方,而总名之曰六聘山天开寺。“六聘” 之义,《地志》不详,疑即霍原教授之地,舍原之外,无人足以当之矣。

一堵墙山《县志》:“一堵墙山在县西南四十里,石壁巉峭,高三百馀寻,长五百步,俨若版筑。其下可容数百家。”

红蠃山《涿州志》:“红蠃山在县西南四十里,即幽岚山,山势崚嶒,诸峰罗列如剑戟,古刹存焉。” 红蠃崄,《帝京景物略》:“红蠃崄在上方山东三十里,循九龙峪、八达岭入桃叶口,为下崄,过龙潭水,有洞曰红蠃,为中崄。复上半里,其右松棚庵,再右观音洞,为上崄。出崄有嘉遁庵。崄旧名幽岚,一曰宝金山。”

般州山,《方舆纪要》:“般州山在县西南四十里,上有般州山寨。” 《涿州志》:“山有二寨,石室环列。白带山” ,《太平寰宇记》:“白带山,在范阳县北四十里。”

石经山《方舆纪要》:“般州山西南十里为石经山,山之东为石经洞 。双崖集:出独树村四里,两山对峙,外隘内豁。小溪中出石,参差如犬牙。水触石流,潨潨有声。沿溪行十里,有巨石数十,横布水中,蹑以度,登平冈以望,峰峦不可胜数。中一山若火焰,而草树独盛,询知为白带山,小西天之径在焉。迤逦至山麓,壁立,似” 不可登。徐望之,有磴道直上,及山半,有石室曰“义飰厅” ,唐乾符中僧藏贲所建。折而东,凿石为道,广不满尺,横于山腹者一里。折而北,条石为阶,凡九十九级,级尽行百步,复有阶如前,级差少。折而南,有石堂东向,方广五丈,曰“石经堂。” 堂有几案罏缾之属,皆以石为之,下以石甃地,使平壁皆嵌以石刻佛经,字类赵松雪。中四石柱,柱上各雕佛像数百,饰以金碧。堂之前,石扉八,可以启闭。外有露台,三面以石为阑,设石几石床,以为游人憩息。禅房庖湢,皆因岩为之。堂左石洞二,右石洞三。复有二洞在堂之下,《石经》版分贮其中。始隋沙门静琬、其徒道公等续之。至辽统和、金明昌间,增刻前后,纳洞中石,凡七百馀条,有石幢记其目。每洞以石为窗棂,用铁固之。石木之近窗者,可以窥见。其左洞有静琬贞观八年碑记,嵌于门上。洞北有石池、石井,池广七尺,而深半之。井北有泉,自窦中出,涓涓不绝。又有石龙王像,民祷雨则祀之。古木苍藤,樛错阴翳。由泉窦之南,缘小径盘屈至山顶,有五石台,台上皆有白石小浮图。其南二,乃唐金仙公主所建,馀无题识,不可考。顶有巨石,后广前锐,平出于虚空者数尺,名“曝经台。” 下至堂中,左右见有碑十馀。其高大者,则唐元和四年幽州节度使刘济所建。西偏下五里许有云居寺,亦静琬所刱。墀中列唐人建石浮图四,皆勒碑其上。其一开元十年助教梁高望书;其一开元十五年太原王大悦书。其建于景云二年者,则甯思道所书;太极元年建者,则王利贞书也。寺僧言:“后院中石刻犹多在榛莽中,或立或仆,多唐时所刻《石仓文集》从孤山口支经之小西天。” 小西天者,即石经寺也。寺在绝顶,天然成洞,洞藏石经。其东西峪,峪俱有寺,若张翼然山寺至顶尚五里而遥,无不因山为径矣。山腰有亭,又有石井,上之为洞者二,又上之为洞者二,其东为小洞者一,祠火龙,有泉濡缕出。西折而上,又为洞者一。

再西为大洞一,即石经堂也。形方如矩,平视如幔,顶中奉金身如来,修丈馀,跣而端立,足踏石板,下藏玉匣金瓶,贮舍利二颗。东北壁上嵌《法华石经》一部。西壁为杂编,有白石柱以竖四隅,若撑其顶。洞之底复有二洞,不可测识,总之七洞皆藏石经也。石经板约方三四尺,层累相承。自北齐至隋,有沙门静琬,发愿“刻十二代经,藏之此山。后其徒续成之,历唐、宋、辽、金,功始成其半焉 。”《长安客话》:“石经山峰峦秀拔,俨若天竺,因谓之小西天寺,在云表,仅通鸟道,曰云居寺。迤南三里,有石级,长里许,级尽东折,为雷音殿,四壁镌梵语,悉唐名人所书。复有洞七,即知苑藏石刻处也 。”《帝京景物略》:“房山县西南四十里,有”山曰“白带”,山生。𢘿《题草》又曰:𢘿题山藏石经者千年矣,故曰“石经山”,亦曰“小西天”云。北齐南岳慧思大师,虑东土藏教有毁灭时,发愿刻石,藏閟封岩壑中。坐下静琬法师承师付嘱,自隋大业迄唐贞观,《大涅槃经》成,其夜山吼,生香树三十馀本,六月水浮大木千株至山下,构云居寺焉。唐元宗第八妹金仙公主修之,洪武二十六年又修之,正统“九年又修之。”山上雷音洞,高丈馀,四壁刻《经》,四柱刻像。前有石扉,维以开闭,几案瓶罏皆石台,有栏,横与堂亘。堂左洞二,右洞三,洞下洞二,皆经唐迄元代。有续刻经目,列石幢,人传洞火龙所穿也。山下左右东峪寺、西峪寺、后峪寺,后香树林,香树生处也。梦堂庵,唐梦堂师居处也。林后,琬公塔也。万历壬辰,达观和尚睹像设颓,石版残蚀,率僧徒芟除,启洞拜石经。石下有穴,藏石函一尺,上刻“大隋大业十二年岁次丙子,四月丁卯朔八日甲子,于此函内安置佛舍利三粒,愿住持永劫”三十六字。发视,得小金舍利,状黍米,色紫红。师闻于慈圣太后,迎入供养,函瓶以玉,外函复之,安置故处。僧憨“山撰《雷音窟舍利记》刻之石。”山多石碑二。隋碑一,仁寿元年《王臣暕碑》一,仁寿元年《王劭碑》五。唐碑一,开元十年《梁高望碑》一,开元十五年《王大悦碑》一,元和四年《刘济碑》一,景云二年《甯思道碑》一,太极元年《王利贞碑》二。辽碑一,《赵尊仁碑》一,天庆八年《沙门志才碑》二。《元碑》一,至元元年《贾志道碑》一,至正二年《释法稹碑》“山半有庵,曰半山庵。”

东峪西峪五台《燕都游览志》:“东峪西峪”

两寺,《石经》洞之左右翼也 。《潇碧堂集》:东峪寺门,白杨成林,风气惨裂。北台如莲花,在水中央。东台亦奇特,台上石浮图,唐金仙公主所建。五台之外,环以巨嶂,其石纹或类雨点,或类卷云也 。《长安客话》:从南台而下,山麓间有寺曰西峪寺东溪水阔可五丈,声潺潺若风雨骤至。五台僧皆穴处,游人不可留,多憩此寺。

羊耳峪《县志》:“羊耳峪一名红羊峪,在县西北十二里,有大石高二丈,其形似象,名象石。” 黄山,《寰宇通志》:“黄山去县三十里,上有玉室洞天 。” 《方舆纪要》:“黄山店口,在县北三十里,又西六十里曰大谷,又三十里即涞水县北之干河口也 。” 《县志》:“玉室洞天在县西北七十里,中有独桥十八滩。”

谷积山《方舆纪要》:“谷积山,在县西北五十里,峰峦突起,如积榖然。下有三石洞,名曰三学,中可容千人。”

朝阳洞,《北游纪方》:朝阳洞有二,形如连珠,相隔约十寻,俱叠石作坡,缭以短垣,山势甚峻。从山腹转而上,洞西有岩,有朝阳岩,石壁逾百仞,横亘里许。岩麓溪水色绿如鸭头,产鱼极美。车营岭,《北游纪方》:“车营岭小冈叠阜,起复连绵,居民以种杏为业,环十数里,峰头涧底,皆是杏林。又东一小岭,有杏约三百株,树尤” 奇古。高者三丈,低者丈馀,状如垂柳,繁花缀之,亦杏林之变态也。

连泉山,《涿州志》:“连泉山,山巅有泉相连,在县西北三十里。”

大安山,《方舆纪要》:“大安山,在县北八十里,山高险。” 薛居正曰:“大安,幽州西名山也 。” 《名胜志》:“大安山,龙泉河出焉。”

岢罗陀《析津日记》:岢罗陀在房山县境东有万寿寺,俗呼天台寺。相传寺有老僧,日诵佛声,声以豆记其数,久,每诵一声,豆辄自跃过,人目为“豆儿佛。” 是时陈皇后浴于宫中,澡豆忽跃,心悸,有言及豆儿佛者,迺出金钱建寺焉。

挟河,《方舆纪要》:“挟河,出县东南中浣谷,流入涿州界。”

易水,《水经注》:“出西山宽中谷,东迳五大夫城。”

南。昔北平侯王谭不同王莽之政,子兴生五子,并避时乱,隐居其旧居,世以为五大夫城,即此。《岳赞》云:“五王在中,庞葛连续” 者也。易水东左与子庄溪之溪水合,水北出子庄关,南流迳五公城西,屈迳其城南。五公犹王兴之五子也。光武即帝位,封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喜侯,显才蒲阴侯,仲才新市侯,季才唐侯,所谓“中山之五王” 也。

圣水,《水经注》:“圣水东迳玉石山,谓之玉石口。山多珉玉、燕石,故以玉石名之玉塘泉。” 《县志》:“大石𡹬在县西南四十里黄龙山下,前产青白石,后产白玉石,小者数丈,大至数十丈,宫殿营建多采于此。石𡹬下有塘,突出一泉,其水甚清,流灌稻田,米色如玉,人呼玉塘米。”

回城水《郡国志》:“回城水源出良乡县西北玉石山,东流经县北四里,又南流入范阳县界” 十度河,《县志》:“十度河在县之西南,曲折旋绕,由十度村至十𡹬店,历经十度,故名,即巨马河之上流也。”

甘池。《北游纪方》:“甘池在孙家冈北石将军庙前,泉凡七孔,平地趵突,流为长沟。土人言:庙下穴中有一目鱼,长可四寸,每于清明日出穴戏游,见者以占丰稔 。” 《国门近游录》:“孤山口东八里,有东、南、西、北甘池四村,亦谓之长沟谷。西村之北,水从石壁出,凡七窦,罗注为池,上有河北将军庙,既无碑记,不知为何神也。土” 人言池中生鱼止一目,而涿州相近有水生鱼,重唇,其味绝美,然不多得。其水从石桥过,桥下荇带,冬月青翠可翫。按郦善长注《水经》有甘泉水,出良乡西山,东南迳西乡城西而南注,疑即是水也。涞水,《水经注》:涞水北迳小黉东,又东迳大黉南,盖霍原教授处也。徐广云:“原隐居广阳山,教授数千人” ,虽千百世后,犹表“二黉” 之称。既无碑颂,竟不知定谁居也。

杖引泉《方舆纪要》:“杖引泉在县西南六十里,泉水涌出,汇而成溪,流经涿州东头,入胡良河。” 广阳水,《名胜志》:“公村在县北三十里,广阳水所出,经广阳故城,与盐沟水合,入桑干河,有胡良河自县北来注之。”

防水《县志》:“防水出良乡县西北大房山南,东南流,迳羊头阜下,俗谓之羊头溪。”

黑龙潭《涿州志》:“黑龙潭,在县北五十里。元至正中,京师大旱,遣留守都事萨理弥实祷之,大雨霑足。”

六山河,《北游纪方》:“六山河自黑龙关来,东南入琉璃河。上有半壁山,壁立千仞,石罅古柏蒙茸然长不满二尺。其西山半一小窦,曰辟谷洞,峭绝不可上。北为背阴洞,对山望其东有正觉洞。”

北砦瀑泉,《奥室记》:“北砦双厓峭立涧流其中,老树千章,瀑泉三叠,注为龙潭。一禅宫,一道院,临厓相望。观中有无名子题壁诗云:‘壁色压潭黑,林光漏日明。传闻老龙卧,不敢濯吾缨’。”不知何年人作也 。《竹垞文类》:自上方山麓折而西至北砦,双厓如门,琳宫梵舍,对峙左右,老树欹斜,交荫磵谷,寒叶盈尺,人行蔌蔌有声,流泉三叠,鸣空山中,注而为池。土人勿濯手,濯则龙怒雷电且至。以上《房山县山水》。

台山,《名胜志》:“霸州东二十里曰台山,九河水所经也,台基三如鼎峙。” 《长安客话》:沙城、台山二村,皆平壤也。土人语云:“台山无山,沙城无城,雁头山。” 《明一统志》:“雁头山,在州城东南三十五里。”

莫金山,《方舆纪要》:相传以莫、金二姓居此而名。宋设莫金口寨于此,俗名口头村。

南山《明一统志》:“在霸州城东七十里,乔松修竹,周匝十里,内有亭台,为一郡之胜。”

盐厂河《霸州志》:“州城东北隅有潴水,故益津县治也。广三里许,中有东岳祠,武庙时巨珰张忠所建,庙东水曰盐厂河,每岁冰泮,辄有水鸟千群容与其上。”

瓦河,《太平寰宇记》:“瓦河水在永清县西南三百步。”

五渠水《长安客话》:“霸城河、沙河与唐河合流处,俗呼飞鱼口,即渔津洼也,一名五渠水,又名长鸣水。”

巨马河《方舆纪要》:“巨马河,旧在州北,宋界河也。自保定府雄县流入。”又。巨马河自芦沟河分流,经固安县,过州治北,东合白沟河,后徙流州治西,会霸水,至直沽入海。今霸水淤塞。巨马琉

璃诸河复合流经州治北,东入东安、永清各县界。

宋时诸塘泺。《宋史·河渠志》:“塘泺,缘边诸水所聚,因以限辽。河北屯田司、缘边安抚司皆掌之,而以河北转运使兼都大制置。凡水之浅深,屯田司季申工部。其水东起沧州界拒海岸黑龙港,西至乾宁军,沿永济河,合破船淀、灰淀、方淀为一水,衡广一百二十里,纵九十里至一百三十里,其深五尺。东起乾宁军西信” 安军永济渠为一水,西合鹅巢淀、陈人淀、燕丹淀、太光淀、孟“宗淀为一水,衡广一百一十里,纵三十里或五十里,其深丈馀或六尺。东起信安军永济渠” ,西至霸州莫金口,合水汶淀、得胜淀、下光淀、小兰淀、李子淀、大“兰淀为一水,衡广七十里或十五里或六里,其深六尺或七尺。东北起霸州莫金口,西南保定军父母砦,合粮料淀、回淀为一水,衡广二十七里,纵八里,其深六尺。霸州至保定军并塘岸水最浅,故咸平、景德中,契丹南牧,以霸州、信安军为归路。东南起保安军,西北雄州,合百水淀、黑羊淀、小莲花淀为一水,衡广六十里,纵二十五里或十里,其深八尺或九尺。东起雄州,西至顺安军” ,合大莲花淀、洛阳淀、牛横淀、康池淀、畴淀、白羊淀为一水,衡广七十里,纵三十里或四十五里,其深一丈或六尺或七尺。东起顺安军西边吴淀至保州,合齐女淀、劳淀为一水,衡广三十馀里,纵百五十里,其深一丈三尺或一丈。起安肃广信军之南保州西北,畜沈苑河为塘,衡广三十里,纵十里,其“深五尺,浅或三尺,曰沈苑泊。自保州西合鸡距泉、尚泉为稻田。方田,衡广十里,其深五尺至三尺,曰西塘泊。” 琉璃河,《方舆纪要》:“琉璃河在州西北五十里,自良乡县合上流诸水,东南流入州界,会于巨马河。”

会同河《霸州志》:“会同河在州东十八里,上接玉带河,下至苏桥,众流至此,合而为一,所谓苑口秋涛也。景泰癸酉,建苑家口关。弘治甲寅,知州事徐以贞造舟三十艘,联以铁索,上布以板,随水升降,以通舆马。”

夹河《名胜志》:“夹河,源自上谷涿鹿山,合胡良河至州界 。” 《方舆纪要》:“苑家口洪涛弥望无际,或谓之夹河。”

通济河《霸州志》:“通济河由苑家口达栲栳圈,经关王堂山川坛折而北,入护城河,盖逆流也。每秋潦溢,舟楫直抵城下 。” 《霸州志》:“横堤在城东十八里,南抵苑家口,北抵栲栳圈,西来诸水,至此壅阻,敛入会同河。河口狭流,卒难速泄,致上源为灾。” 副使顾褒议尽决此堤,以杀水势,使回台山注信安。或阻之乃止。

高桥淀《方舆纪要》:“高桥淀在州东七十里,周三十里,西为栲栳圈,众流所聚也。州壤卑下,西北诸山之水,多汇于州境,然后东流出丁字沽,注白河,以入于海。弘治中,筑河堤,起涿州东境,接固安,至州境之赵村务临津水口,经州南关,长三百馀里,旁植榆柳以为固。其间为水口一百六十有七,至文安县之苏家桥” ,《大城县》之《辛张口》而止,今多崩坏。

回淀,《元混一方舆胜览》:“回淀水东西二十七里,南北八里,霸州至保定军沿塘岸行,其水最为浅狭。”

沙河《方舆纪要》:“沙河在州南,与瓦河、唐河合流而东。盖九河之水汇流于安州雄县之界,溢而东出也。”

霸水。《方舆纪要》:“霸水,在州南三里,白沟河之支流也。自雄县流入境,东会于巨马河,今堙废。” 《长安客话》:“霸去都近,去海亦近,凡云、朔、恒、代诸山之水,由天津入海者,必经流。霸出丁字沽,总称霸水 。” 潞水、客、谭口外诸山之水,自京西卢沟桥而下,经固安、永清,至于信安,汇于三角淀,达于直沽,入于海。良、涿九川之水,会于胡良河,自杨家务而下,经北乐店,东过辛店,至于信安。此霸州以北之水也。宣府紫荆、白沟诸水,自新城而下,汇于茅儿湾,经保定玉带河,达于苑家口,至于信安、直沽,入于海。易安、苑、肃、唐蠡九河之水,自雄县而下,东过茅儿湾,入于苑家口。山西五台之水,自河间而下,经任丘汇于五官淀,亦入于苑家口,此霸州以南之水也。南北二川,东狭污浅,堤岸荡蚀,不足以容万派之流。水至则弥漫无际,溢入文安大城,积为巨浸,民不得耕。治之之法,不以壅而以导,不先于决口而始于下流。按直沽之上,有大淀,有小淀,有三角淀,广延六七十里,深止四五尺。若因而增益之,又

为之堤以停蓄众水,而以委输于海。水有所受,然后濬治旧川,为长堤以束之,高广倍于前功,使水有所行。又多开支河,联络相属,使水有所分。见在洼淀不下数十处,各深而堤之,使水有所积。则虽有淫潦大川,为之支河析之,诸淀潴之,高堤防之,可以无患矣。

界河,《长安客话》:霸在宋时,盖与辽分界处,若今靖边诸城,一垣之外,即敌境也。州北一里,旧有界河,相传杨延朗建草桥于此关因以名。文安潭。《郡县释名》:“文安潭,名潭,在县北一十五里。”按:“界河” 以上俱霸州山水。文安无山,但有水,水以此为始。火烧淀《方舆纪要》:“火烧淀在县东二十五里,广四十馀亩。县境有石沟、柳河、急河三水,皆聚流于此,东入卫河,达于直沽。”《元志》:“河间府境有黄龙淀,自锁井口开凿,至文安县玳瑁口,通泺水,经火烧淀转流入海。”今堙废。

滹沱河,《太平寰宇记》:“滹沱河水在文安县西北三十里,又东溢为赵淀 。” 《方舆纪要》:今川原改易滹沱,经县东南,不经县西矣。

狐狸淀,《隋书》“文安有狐狸淀。” 《图经》:“狐狸淀俗谓之掘鲤淀。”

易水,《方舆纪要》:“易水在县西,自保定县流入境,即沙河诸水下流也。”

水纹淀《方舆纪要》:“水纹淀在县西,宋起塘泺,东自信安军永济渠,西至霸州莫金口,合水纹、得胜诸淀为一,今废。”《长安客话》:“霸州苦水,而文安形如釜底,尤为诸水所汇。其苑家口、会同河与栲栳圈新挑河,各东西相去约二十里,北岸属霸州,南岸属文安,各筑高堤,文安约六七十里,霸州约五六十里,屹如长城。累”年有秋,实赖于此。但筑堤愈高,壅水愈甚,故议者谓“京师之南,水害以霸州、文安为之阻”也。以上俱文安县诸水。子牙堽《燕山丛录》:大城北有子牙堽,相传以为太公尝居此。河中有钓台,浮出烟波。土人云:“常随水高下,虽大浸不没。”

仙人洞,《名胜志》:“仙人洞在县南,俗名故县村洞深入不能穷” ,今巳闭塞。

黄汊河《方舆纪要》:“黄汊河在大城县东北八十里,其上源即易水也。自安次县分流入县境,又东北入武清之三角淀。”

滹沱河,《太平寰宇记》:“滹沱河,出大城县北一百三十里。”

永济渠。《太平寰宇记》:“永济渠在县东五十里。”清漳水,《水经注》:“清漳自章武故城西,故濊邑也。枝渎出焉,谓之濊水。东北迳参后亭,分为二渎。”应劭曰:“平舒县西南五十里有参后亭,故县也,世谓之平卤城。枝水又东注,谓之蔡侯沟。又东积而为淀。一水迳亭北,又迳东平舒县故城,又东北分为二水,一水右出为淀,一”水北注滹沱,谓之“濊口。”以上《大城县山水》。

玉带河《方舆纪要》:“玉带河在保定县北,绕县东南,入于磁河。或曰即霸水之下流也。”

磁河《明一统志》:“磁河,源自安州,聚九河之水,至雄县为瓦济河,至保定县为磁河,入直沽。”以上保定县无山,止此二水。

《渔山图经》:“渔山在城西北三里,高百馀丈,周五里。郡在此山之南,故曰渔阳。水绕山下,故曰渔水。”

铁岭《蓟州志》:“铁岭在城北十里,石色如铁,悬涧极深。”

药儿岭《通鉴注》:药儿岭,在雄武军西。

甘泉山,《方舆纪要》:“甘泉山,在州西北七十里,一名石獒山。” 《蓟州志》:“山顶有大石,状类犬,故名,上有甘泉寺。”

空同山。《盘山志》:“翁同山,一名空同山,在蓟州城北五里,上有崔府君祠,又呼府君山。旧有日照寺,寺有圆覆法师舍利塔。金大定九年进士孙设撰记,甃塔之东。其西又有小石碣,列建塔居士沙门姓名 。” 《名胜志》:“空同山,相传黄帝问道之所 。” 《路史》注:“遵化南三十里,亦有空桐,世谓黄帝谒广成,问道在此,非也 。” 《日下旧闻》按:岷州、原州、肃州、汝州、蓟州、赣州皆有空同山。《史记·黄帝本纪》:“西至于空桐,登鸡头。” 世以为陇右之山,无致疑者。《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宋景公游于空泽,卒于连中。大尹兴空泽之士千甲奉公自空桐入。” 则汝州之山也。山下有广成城,广成泽上有广成观。宋宣和中,汝守林时请于朝建立。说者谓襄城、具茨,壤地相接,疑轩皇问道当于此地。然稽之《尔雅》,北戴斗极为空桐,空桐之人武。司马彪注《庄子》亦云:“空桐当斗之山。” 则空桐宜在北矣。且问道之文,载于《庄子》,其初往见。

广成子谓帝不足以语至道,退而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复往要之。广成子南首而卧,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当日帝邑于涿鹿之阿,去蓟甚迩,故不难复要之。又《寰宇记》蓟县有笄头山,空桐、笄头,相去不远,而陈子昂《蓟丘览古》诗云:“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然则蓟之空桐,未可定其非黄帝问道之所也。

别山,《蓟州志》:“别山在城东南三十里,西临沽水,东据无终,行旅所出,虽有山名,而无高阜。” 蠃山,《蓟州志》:“蠃山在州城东南四十里 。” 《长安客话》“亦曰洪蠃山,又曰红罗崄。”

桃花山《名胜志》:“渔阳有桃花山,山顶有泉,流绕山麓,入泃河,泉上有桃花寺。自此十里,沽河、草桥诸水汇焉。” 《长安客话》:“桃花山去蓟州南二舍,今城东别有桃花山、桃花寺,寺旁亦有泉,绕山而下,清浅可爱。”

鲍丘水,《水经》:“鲍丘水从塞外来,南过渔阳县东,又南过潞县西,又南至雍奴县北,屈东入于海。”

渔水,《水经注》:“渔水出渔阳县东南平地,泉流西迳故县城南。” 今城在斯水之阳,渔阳之名当属此。秦发闾左戍渔阳,即是城也。

泃水《方舆纪要》:“泃水在州北四十里,一名广汉川,发源黄崖口。一支西南流,经盘山之阴,入平谷,为泃河。一支东南流,经盘山之阳,过三叉口入宝坻县之白龙港。” 广川郡之名以此。《蓟州志》:“广汉川,俗名黄崖川 。” 《水经注》:“盘山水出山上,山峻险,人迹罕交。去山三十里,望山上水可高二十馀里,素湍浩然,颓波历谿,沿” 流而下,自西北转注于泃水。《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齐师及燕战于泃水,齐师遁。” 即是水也。阳河,《方舆纪要》:“阳河,在州西五里,亦名五里河,源出鹅毛台,台亦名纸坊山,流入于沽水。水性暖,遇寒不冰,故曰阳河。相去一里有凉泉,水出地中,方广丈馀,盛暑弥凉,因名。”

砂河《名胜志》:“盘山有砂岭,陡绝难行,高二百馀仞,周六里,泉水沿石窦下为砂河,东流合五里河。” 《蓟州志》:“沙河在城西二十五里,源出盘山,经沙岭之麓,东南会五里河入沽河。”

瀑水《蓟州志》:“瀑水在城西二十五里,出于石山之麓,流经塔山之阴,有泉自石窦出,极清冷,初夏或有冰浮出。”

白涧《蓟州志》:“白涧在城西四十里,发源于盘山西峪,经沙河,水色澂碧,上有白涧寺。”

白马泉《蓟州志》:“白马泉在空同山下。”

清池《蓟州志》:“清池在城东十五里,周一顷馀,四山围绕,潋滟于中,水色如蓝。”

沽河。《方舆纪要》:“沽河在州南五里,自阳河以西,泃水以东,诸水皆入焉。其下流经新开河,至直沽,达于海。漕运溯流而上,直扺城南。” 《通典》:渔阳有鲍丘水,又名潞水,即沽水矣。后汉“兴平二年,幽州牧刘虞为公孙瓒所杀,虞从事鲜于辅等合兵攻瓒,破瓒于鲍丘水,是也 。” 《蓟州旧志》:“沽河在城南,一名西潞水,一名东潞水” ,或曰在通州东者曰“西潞水” ,在蓟州南者曰“东潞水” ,下流皆合于宝坻县,兼有鲍丘水之名,建永济桥于其地,故又名“永济河。”

龙池河《方舆纪要》:“龙池河在州城南,一名渔水。源自州北卢儿岭口流入,南合遵化县之梨河,经玉田县入宝坻县之白龙港。成化间,西北盘山水发,始合州境之沙河、窑河及五里河,并入沽水。” 《水经注》:“渔水西南入沽水,又南与蠃山之水合,水出渔阳城南小山。” 《魏氏土地记》曰:“城南五里有蠃山,其水西南入沽水。”

白龙江《方舆纪要》:“白龙港在州南七十里,亦曰白龙江,绕桃花山下,泃河、沽河诸水皆汇焉。入宝坻县界,亦名潮河,以河通潮汐也。”

洳水,《水经注》:“出北山山,在傂奚县故城东南。东南流,迳博陆故城北,又屈迳其城东,世谓之平陆城” ,非也。汉武帝封大司马霍光为侯国。文颖曰:“博,大;陆,平,取其嘉名而无其县。今居山之阳,处平陆之上,匝带川流,面据四水” ,是也。麻山,《名胜志》:麻山在玉田县城北十五里,与旁山相连,南即种玉山也。

种玉山,距县西北二十五里。悬厓壁立,其旁为石鼓。唐太宗征高丽,尝聚兵于此。

燕山,《方舆纪要》:“燕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晋咸康四年,石虎攻段辽,辽将北平相阳裕登燕山以自固,即此 。” 《长安客话》:燕山之脉,自太行迤逦而东,暨玉田,直抵海岸,燕国由此名。或以为即燕,然,非也 。《县志》:由燕山口迤西二里折

而北又东,历磴而上,有梨花庵,绿阴覆翳,可以避暑。

石鼓,《水经注》:“燕山上有悬岩之侧有石鼓,去地百馀丈,望若数百石囷,有石梁贯之。鼓之东南有石人援桴,状同击势。” 耆旧言:“燕山石鼓鸣则土有兵。”

楸子谷。《县志》:“楸子谷在石鼓山后七里,有寺。” 徐无山,《方舆纪要》:“徐无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建安十一年,曹操伐乌桓,令田畴为乡导,上徐无山,是也 。” 《开山图》曰:“山出不灰之木,生火之石。” 注云:“其木色黑似炭而无叶,有石赤色如丹,以一石相磨则火发,今则无之 。” 《太平寰宇记》:“无终山,一名翁同山,又名阴山,在渔阳县” 西北四里。

小泉山,《名胜志》:“小泉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上有泉,出石罅,西南流五里,合大泉山之水入白龙江。”

蓝水《水经注》:“蓝水出北山,东屈而南流,迳无终县故城,无终子国也。” 《燕山丛录》:“玉田县西北有水,其色蔚蓝可爱,亦曰蓝水。其土如靛,蓄靛者恒取土和靛卖之。”

庾水。《水经注》:“庾水出右北平徐无县北塞中,南流历徐无山,得黑牛谷水,又得沙谷水,并西出山东流。” 《方舆纪要》:县东北四十里即浭水、灅水,《水经注》:“灅水又东南流,为北黄水,又屈而南,为南黄水。又西南迳无终山,即帛仲理所合神丹处也。又于是山作金五千斤,以救百姓。山有阳翁伯玉田,在县西北,有阳公坛” 社,即阳公之故居也。

梨河《方舆纪要》:“梨河,在县东二十里,自遵化州南流经县境,又南入宝坻县界,县之东境诸水多流入焉。”

光砂泉《寰宇通志》:“光砂泉在玉田县南,攻玉所用。”以上玉田县界山川。

瑞屏山《县志》:“瑞屏山在平谷县北二十里,连峰秀列如屏,上有石台,下有兴隆寺,元大德元年建,明弘治中重修,俗呼萧家院。”

妙峰山《县志》:“妙峰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峰峦秀拔,下有九沽泉。”

鸡足山《县志》:“鸡足山在县东北三十里,下有三泉寺,金承安二年建。”

《碣山县志》:“碣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峰峦峭峻,林谷深邃,有双泉寺,金明昌中建。”

城山《县志》:“城山在县东北五十里,四山高耸,中平如城,有石室,止容一人栖卧。”

泃河《方舆纪要》:“泃河,在县东南,自蓟州流入界,又南入三河 。” 《名胜志》:“泃河源出口外,入县境之黄崖口广汉川自东迤逦绕县城,西南流,经三河县北,至宝坻县入白龙江。”

洳河《方舆纪要》:“洳河,在县东南五里,源出密云县石峨山,流经县境,又西南流入三河县界。” 逆流河《方舆纪要》:“逆流河在县东南八里,一名小碾河,源出县南泉水山,西北流,凡九十九曲,而入泃河。”

龙泉《名胜志》:“龙泉,在县东南十里,文皇尝驻跸于此,饮其水甘,因锡以今名。”

周村河《方舆纪要》:“周村河,在县西十里,源出口外,流入洳河。”

大榆河《水经注》:“大榆河又东南峡迳安州旧渔阳郡之滑盐县南,王莽更名匡德,汉明帝改曰盐田,世谓之斛盐城,西北去御彝镇二百里。” 独乐水,《水经注》:“独乐水出北抱犊固南,迳平谷县故城东。”

马庄河《方舆纪要》:“马庄河,源出县东北海子,与县东北独乐河及五百沟水俱合流,入于泃河。”

夏谦泽。《方舆纪要》:“夏谦泽在县东北百馀里。晋隆安初,后燕慕容宝为拓跋珪所迫,自中山至蓟,尽徙府库,北趋龙城。珪将石河头时屯渔阳,引兵追之,及于夏谦泽,为慕容会所败。”胡氏曰:“泽去蓟北二百馀里,今县东北有海子,或以为即故泽也。”以上平谷县界山川。

明月山,《名胜志》:“遵化县西南十三里,山高百馀仞,上有石穴,南北相通,穴口望之,如明月然。夹山又十二里为夹山,中有寺,曰慈应寺。” “试杵石” ,《燕山丛录》:“遵化县小燕口,有石如卧牛,其上杵迹遍满,名曰试杵石。”

石龟。又五里,水门口有石如龟形,潦水暴至,势苞陵阜,而此石依然水上。相传“龟没则有兵。” 南龙山、北龙山,《方舆纪要》:“县南八里有南龙山,其北有北龙山,两山相望,蜿蜒如龙。”

龙门,《水经注》:“沽水南出峡,岸有二城,世谓之独固门。以其藉崄凭固,易为依据,兼壁昇耸,疏通若门,故得是名也 。” 《名胜志》:“独固门一名龙门,在县南十里,上合下开,开处高六丈许,水自悬崖倾泻而下,触石成井,奔荡之声,轰然若雷。” 清风山,《县志》:“县南十七里清风山,其山四时萧飒多风。”

桃花山《县志》:“桃花山在县南二十五里,层峰叠嶂,上多桃树,其巅有塔,山下圣水泉,旁有石室。”

磨台山,《方舆纪要》:“磨台山,在县南四十里,山高耸而顶圆如磨。”

灵灵山《县志》:“灵灵山上有灵灵寺,在县南五十里。” 《方舆纪要》:“山高九百馀丈,为县境群山之冠。”

《铁山县志》:“铁山在郭东五里,小岭也。中断若峡,山石黝黑,每朝日射峡口,一缕如虹,石色俱殷。”

景忠山。《县志》:“景忠山在城东六十里,旧名阴山。总兵马永建三忠祠于山上,因更名焉 。” 《碣石丛谭》:“景山旧有二名,南为明,北为阴,高八里许。其阴为鹿儿岭,东为三屯镇城。嘉靖元年,总兵马永建祠其巅,以奉诸葛武侯及少保岳、文两公,为三忠祠,取高山景行之义,更名景忠山。其下震湖,湖中有宛在亭,戚都护元” 敬所修也。北为长寿祠。元敬去镇,镇人思之,抟像于此祀焉。

五峰山《名胜志》:“县东北二十五里五峰山,东曰快目,南曰瑞云,西曰红翠,北曰虎岩,中曰紫盖峰,皆崛起 遵化。” 旧《县志》:“山有云昌寺,辽重熙中僧志纪重修,更名禅林寺。山半悬石曰鸡鸣石,取小石扣之,作群鸡声。”

乳山《县志》:“乳山在县东北三十里。”

三台山《方舆纪要》:“三台山在县东北九十里,其山盘曲三层,又东北二十里为大团亭山,山北为小团亭山,皆县境之险要也。”

石门峡。《水经注》:“灅水又东南迳石门峡,山高崭绝,壁立洞开,俗谓之石门口。汉中平四年,渔阳张纯反,杀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纮。中平五年,中郎将孟溢率公孙瓒讨纯,战于石门,大破之 。” 《后汉书·公孙瓒传》:“张纯与乌桓丘力居等入寇,公孙瓒战于属国石门,大败之。” 《北平古今记》:“按《后汉书灵帝本纪》,但云” 石门,《传》则云“属国石门” ,明有两石门。公孙瓒战地,乃辽东属国之石门也。《章怀太子注》:“石门山在今营州柳城县西南。” 《通典》:柳城有石门山,非此渔阳之石门,《水经注》误尔。《方舆纪要》:“石门镇在蓟州东六十里,山峡崭绝,壁立于中,洞开,俗呼为石门口。” 宋宣和五年,辽萧干败宋兵于石门镇,遂陷蓟州,寇掠燕城,为郭药师所败,干出喜峰走死。今为石门镇驿。宣德三年,征兀良哈,自石门驿出喜峰口,是也。《名胜志》:“石门峡有石将军,在峡西,崖高三丈。”

野狐山《县志》:“野狐山在城西北十七里,下有澄潭,土人遇旱祷于此。”

关山,《方舆纪要》:“关山,在县西北五十里,以山近边关而名。”

丰台岭《县志》:“丰台岭在马兰谷西,去城七十里。”

蒲池遵化旧《县志》:“在郭门西七里,广二里。” 涌泉湖,《方舆纪要》:“涌泉湖在县西南,湖不甚广,而泉水澄渟不竭。”

黎河《方舆纪要》:“梨河,在县西南十里,源出县北山谷中。旧《志》云:‘出滦州界,流入县境。县西北有汤河,出鲶鱼口,又有清水河,出道沟谷,俱流合焉。经玉田县,入宝坻县界,会于潮河’。”

莲花池《长安客话》:“莲花池在磨台山,金大定间,有大龟负镜出浮池面,土人异之,建刹名龟镜。”

滦河《县志》:“滦河又名滦江,在县东七十里,源出塞外,由潘口入,南经滦河入海。” 宋名郡为滦州以此。《方舆纪要》:“滦水自县北亭砦流入内地,东南入迁安县境。唐开元二年,幽州帅薛讷出檀州击契丹,至滦水山峡中,契丹伏兵遮其前后,从山上击之,讷大败” ,即此地也。

五里河《名胜志》:“县北有五里河,源自片石谷,流坡谷间数里,始合沽河。”

温泉,《燕山丛录》:“遵化县北四十里,温泉浴之愈疥。守臣为凿池受之,覆以钜屋,导其流,折而左入东院以待宦,复右折入西院以待驺,从复南注为两池,以待行旅,使男女异处,皆石甃石”

考证

“栏,浴者甚便。”《帝京景物略》:“汤泉在山坡下,沸而四出。万历五年,戚大将军继光甃石为池,深二丈,方四寻,覆以堂,曰九新泉。上有寺,唐贞观二年建,名福泉寺,俗呼汤泉寺。”汤泉如分宁、临川、崇仁、安宁、宁州、工 、白厓、德胜、关、浪穹、宜良、邓州、庐陵、京山、新田皆有,其最著者骊山,最洁者香谿,最热者遵化、《长安客话》:“汤泉”自平地涌出,浴之可以愈疾。上有福泉寺,寺迤北即马兰峪灅水,《水经注》:“灅水出右北平俊靡县,王莽之俊麻也,世谓之车軬水。”东南流,与温泉水合。水出北山谿,即温源也。《魏氏土地记》曰:“徐无城东有温汤”,即此也。其水南流百步,便伏流入于地下,水盛则通注灅水。又东南迳石门峡,山高崭绝,壁立洞开,俗谓之“石门口。”以上遵化界内山川。车轴山。《丰润县志》:“车轴山在县南二十里,孤圆而高,若卧毂然,上有寿峰寺,无梁阁一、塔二。”鸦鹘山,《方舆纪要》:“鸦鹘山在县西北二十里,峰峦秀拔,高数百仞,中有二石穴,名孟家洞、赵家洞。又西有两山口。两山者,狼山、管山也。两崖对峙,中有路通遵化县,又有莲花池水注焉。”灵应山,《方舆纪要》:“灵应山在县西北四”十里,悬厓壁立,岩畔有泉,歕流而下,注于流沙河。《丰润县志》:“山有二石洞,洞中有石砚,时有岩溜滴砚池中。”

陈宫山《名胜志》:“陈宫山在县北七十里,观鸡寺在县北四十里,俗传峰顶有金鸡之瑞,故名焉。” 《县志》:“陈宫山萦回数十里,东临还乡河,西接黄土岭,山南有峰,其色苍翠,一名华山。有龙泉井,凿石而成,每六月水满且溢,至冬乃止,又曰溢泉井。”

崖儿口山,《方舆纪要》:“崖儿口山,在县东北八十里,其山绵连而中断,东为崖儿口,西为白霫口,有水自崖而入。”

金窑山,《燕山丛录》:“丰润金窑山极险峻,山腹石壁间宛如门扇而不可开,上有朱书数行,惟‘纵有黄金人不见’七字可辨识。其书虽极力磨洗不灭,人以为金矿所在。”

枇杷山《县志》:“枇杷山在县北三里,其山平广,产白土如粉饰屋壁。”

马头山,《方舆纪要》:“马头山,连峰驰骤,最南一峰昂若马首,在县东二十里。”

秦王山,《燕山丛录》:“丰润县东北有山,惟荆丛生,相传唐太宗为秦王时,登此山,见荆,愕然曰:‘此里师授吾句读时所用朴也’。” 下马拜,荆皆垂首向地,如𫖯伏状,至今犹然。石上有秦王下马迹,因名秦王山。

朝月山,《方舆纪要》:“朝月山,在县东八十里,两峰特起,状如偃月,山阴为石坑冈。”

腰带山,《方舆纪要》:“腰带山亦在县东八十里,上有石厓绕山半,如束带然。” 《名胜志》:“灵泉水出腰带山南百馀步,上有石屋窦,深尺许,泉注其中。西为大岭山,行旅所经也。”

《陡河县志》:“陡河在县南三十里,发源于迁安县馆山,由牤牛桥而来。其地掘丈馀,有水火炭,可供爨陶瓷器者利之。”

韩城镇河《方舆纪要》:“韩城镇在县南五十里,有河源出车轴山,经镇北,又西流十馀里入漫泊,下流会还乡河。”

《沙河县志》:“沙河在县南,源出滦州界,西北流经县之越支社,又屈而东南流入于海。”

沙流河《方舆纪要》:“沙流河,在县西四十里,源出县西北五十里之党谷山下,经两山口,又西南流,会于还乡河。元致和初,怀王袭位,上都兵自辽东入讨,撒敦等拒之于蓟州东沙流河” ,是也。

巨梁水《水经注》:“巨梁水出土垠县北陈宫山,西南流迳观鸡山,谓之观鸡水。水东有观鸡寺,寺有大堂,甚高广,可容千僧,下悉结石为之,上加涂墍,基内疏通,枝经脉散。基侧室外,四出爨火,炎势内流,一堂尽温。盖以此土寒严,霜气肃猛,出家沙门,率皆贫薄施主虑阙道业,故崇斯构。是以志道者多栖托焉。”

浭水。《方舆纪要》:“浭水在县北八十里,一名还乡河,或谓之云浭水,源自迁安县,历崖儿口,西南流,经县境,入玉田县界,合于梨河 。” 《燕山丛录》:“浭水源出崖儿口,经丰润、玉田,由运河入海。” 凡水皆自西而东,此水独西,故俗谓之还乡河。宋徽宗过河桥,驻马四顾,凄然曰:“过此渐近大漠,吾安得似此水还乡乎?” 不食而去。人谓其桥为思乡桥云 。《吴文恪公集》:国初用遮洋船,从直沽出海,转饷蓟州,时有漂没。天顺二年开直

沽河岁久复堙。嘉靖四十五年诏濬丰润县还乡河,转运太平等寨军饷,于北齐庄、张官屯、鸦鸿桥设三闸以潴水焉。以上丰润界内山川。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