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292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二百九十二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二百九十二卷目录
山西总部艺文二
晋论 明郭子章
送乔太常祀山以西序 李梦阳
三晋正学编自序 范弘嗣
晋国赋 张凤翼
山西总部纪事
山西总部杂录
职方典第二百九十二卷
山西总部艺文二
[编辑]《晋论》明·郭子章
[编辑]古之帝王更都三河,而平阳、蒲坂、夏邑,尧、舜、禹所宅 也,读“园桃”“园𣗥”,故其民至于今忧国而忠于主。有枢 有榆,故其民至于今喜乐而愉。瞿瞿休休,故其民至 于今长虑而却顾。陟岵陟屺,故其民至于今孝。闲闲 坎坎,故其民至于今力穑且《葛履》,见隘狭焉;彼汾见 贫俭焉。平遥、马邑之外,西邻延绥;雁门、宁武之北,咫 “尺河套。屯卒既伙,则边储宜实。晋之分封者二十有 二,代之分封者二十有四,沈之分封者二十。汾蒲绛 泽之区,公室弥蕃,则宗禄宜讲。”“炼石有补于天,断鳌 著绩于地。姚姒之隆,五官赓起。重耳之霸,多士焱赴。 而品操古今,则人材宜甄。”
《送乔太常祀山以西序》李梦阳
[编辑]元年春,天子肇祀天地,既合群神于南郊,乃复遣使 祠天下名山大川,暨古帝王宗室王墓,告始也。《书》曰: “望于山川,遍于群神”是也。自山以西,其镇曰霍渎、曰 河海、曰西海。帝曰娲,曰汤,宗室王曰晋,曰代、曰沈。则 吾友太常少卿乔君往侍祠,建节行盖道井陉,溯太 行,南并蒲坂,反于太原,北抵雁门、云中,历数月乃还。 往反盖数千里。按《祀典》,王祀四望,天子始践位祀之, 巡守至其方,则又祀之。故《公羊》曰:“天子有方望之事。” 至汉宣帝令使者持节侍祠,于是近臣始摄天子祀 事,而匦帛载御祝,与百神抗礼矣。祀之义有三:一曰 尊神,二曰尚贤,三曰展亲。夫晋代沈所谓文之昭也。 娲汤古之神圣人也,河海霍望也,于是时,将天子精 意,能靡所弗享,非太常所有事邪?太常掌百神之祀, 素行无丑于神明,又晋之山川所生也,夫三者备矣, 非太常享而孰享邪?是故孔子曰:“我祭则受福”,言有 本也。山西连年凶,赤野千里,黍稷不植,牲牢羵瘠,百 神之典,将有所不给。今天子践祚,始命俊臣往修禋 事,如是而复雨旸愆期,甘泽弗降,神曰“失职。”“贤”曰“助 慝,亲”曰“悖德。”夫山川鬼神,岂若是极乎?子行矣,予于 是望之矣。
《三晋正学编自序》范弘嗣
[编辑]吾晋自二帝开天,剖一中以醒万世,而五人一室见 知,独契专主彝教,达大国,达小国。玹王固素王之鼻 祖也。而庭坚烺烺一谟,垂之经所称心传之圣臣乎? 学有源矣。卜子范西河,颛孙子起阳山,亲炙杏坛,而 炎汉西兴。毛公得商之绪馀,衍风雅之绝学。隋宋皇 纲斁,而鲁壁苔侵。铜川子太平䇲不售,退而隐河汾, 续六经,拟洙泗中说,力障吾道。至宋,真儒出而涑水, 潜修性命,无一语之妄,《通鉴》俨麟笔也。孙子讲学于 泰山,侯子受业于程门,其洛闽之流亚哉!至明河津 以居敬穷理为本,其学见于《读书录》。和顺,先德行而 后文艺,其学征之《博趣稿》。是二圣九贤,或面承于钦 明,或口授于尼山,或风闻于异代,孔廊半豆之享,抑 何荣也!自是稷王、晴石、阳城、省庵、猗氏珍吾、郇封、真 予、绛郡复元,获不传之秘,树道学赤帜,樗栎、“醒世穷 抄”、“抑节养心”,诸书成而理脉大昌,航圣渎而绍派传 灯矣。余晋产也,知有晋人而已。既刻《晋诗续雅》十卷, 《仕国人文》十二卷,《晋国垂𣗥》二十卷,自是仰宫墙数 仞,不得其门。自吾晋起虞、周,历汉、宋,以及于今,摘粹 言为《语录》四卷。呜呼!《凿度卦》验,苍颉郭璞之修也;《诗 序葩训》,子夏、毛公之笺也;《左释》《尊王发微》,贾逵、孙明 复之撰也。《新礼家范》,《吉凶宗纪》,《编年纪事》,裴松之、司 马光、文彦博之著也;《次论》《学庸广义》,《孝经注》,《尔雅图》 《天文》,《三晋志》,王勃、王邵、裴子野、司马康之解也。五纬 六𢓃,肇造濬源,晋所由昉也。芸编走蠹,寻理学,入孔 林,请自吾晋始。二圣是严师,十馀贤是良友,语录是 箴铭,诵读体认,间如同堂对语,如一家相依,即泰岳 岩岩,可陟其巅,洙水洋洋,可登其岸,勿徒曰“肩拍迁 柳”,擅美誉于词场,为书巢中汉马牛也。
《晋国赋》张凤翼
[编辑]粤若稽古晋国,广袤丽于黄墟。阻三河于碣石,实《禹 贡》之中都。输逶迤其磅礡,经曼衍以平铺。逵而 九达,亶天造之雄图。尔其昴毕躔墟,参辰应隩,汇以 杨纡,靡以大陆,爇以烛龙,犄以钜鹿。北坱沆漭水陆 歕吞苍虬左抱白菟右蹲,元武耸矗,鹑火回翻。诚风 气之所宅,而扶舆之所庉。于是东跨齐疆,南连楚
“西距《三秦》,北穷五国。”以《天门》《日观》为“储胥”,以《云梦》《汉阳》为以“《紫渊华岳》为藩屏,以黑水青山为障。”控八纮封域以居尊,羌何儗乎弹丸之一幅?其山则 王屋、夏屋、龙门、雁门、三嵕、三磴、九箕、九原,累头仿斗, 壶口悬亹。砥柱崚嶒而倒湱,太行巀嶪以蔽暾。又有 铜鞮、雷首、姑射、中条,峮嶙㟥峣峍屼。嵸嵸,《𡾊𡾊》。 嵺嵺拥崧恒而作镇,固方岳之所标。其水则沁 浍沱,汾洮涂泌,涑滱灅潏涝,涡漳,涅渎,呕夷。以 敭涛。妫汭冲瀜而觱沸。疏潋滟于龙渠,澹于象 谷。又有“桑干,濩泽,婴涧平田,玉泉金泊,石洞,昕川,汪 洋塴湃,涟漪,潺湲,汤汤,淼淼,淈淈溅溅,灌黄河以东 注,翕覃怀底绩之。”𤲬其险则飞狐插汉,巨马洄崟。羊 肠九折,龙首千寻。瓴建井陉之隘,筈通句注之阴。其 胜则董泽盘吕梁喷薄峪止凤凰,楼高鹳鹊。五髻 现境于清凉,四镇宣威于毳幕。其灵则祥开金凤瑞 应乌龙。三峰王气五日阴梦。雩崇侯兮。“雨,驻妒女 兮停风。”其异则管涔神剑,渥洼天马朔雷层峨《火山》, 閜,䍶蜿蜒以冲冰,蟨踉跄而负野。其迹则谷城菀 菀,鹿苑芊芊,傅岩迤逦,孔辙迍邅。閴矣。西河之室蔚 然绵上之田;投笔之台未圮,炼丹之鼎犹烟。此实上 游之寰㝢,既溥之幅𢄙也。由是颢气弥漫,载亭载茁, 瑰丽以繁,瓌奇以别。擅万物之精华,表千秋之殊绝。 则有并刀韩甲,屈马垂琛,云沙代赭,泽锡辽参;广阳 之铁,大卤之金,纷纷藉藉,品品林林。若夫冀北之煤, 连绵大麓,断谷豃呀,摩肩击毂,五方络绎,以涂,万 灶炘煄而转燠。河东之盐,瀵决神奫。皑皑皛皛,羃羃 鳞鳞。佐圜泉于九府,通贾贩于四邻。又若上党之廛, 大河之涘。轧札相闻,噞喁是比。绚藻火与山龙哕鲦。 及鰋鲤总兴,殖于《堮区》讵。之能齿。肆其陂塘, 潴灌溉,通原隰,垦稼穑,同,名园緁猎,盛圃芬藂。蔬则 地蕈天花,霜芹雪藕,鳖蕨凫葵,晚菘早韭,芊薤荽葑, 爰众爰有,“行白玉于高门,送青丝于纤手。”谷则秬秠 𧃲𦬊,𪎌麰稻秔,禾麻荏菽,九穗一茎,稙穉重穋,如坻 如京,可以实仓箱而谷,士女供俎豆以庀粢盛。花则 菡萏荼蘼,姚黄魏紫,芍药蔷薇,金樱玉蕊。蓓蕾芳菲, 含香散橤。蔽雷坞兮森森,簇雕栏兮累累。木则槐檀 桦栗,桧柏椿松。桑榆柘檿,杞柳桐枫。参天溜雨,薆葑 菁葱。滋偃蹇连蜷之势,壮翚飞鸟革之雄。果有紫李 黄柑,缃桃白橑。常山之梨,安邑之枣。马乳称猗氏之 甘,狸首美太原之好。俱足以敷贲精英,而发果蓏之 瑶。它如白豵冰鼠,赤豹《黄貔》《茸貉》腋龙骨雕翍。玉 芝云母。紫石蓍英。莫不猗那。“是产以蕃动植之奇。”至 于“雉堞云横。雄关斗绝。”“玉垒金汤。”囦《𫶇嵲军》,州蛇 势以居宇,县犬牙而列鼎。峙受降之城,延亘防边之 堞,鱼符所统,什伍蝉联。戈鋋压地,鼓角豗天,砏磤碣 磍,骈骈象译寄鞮之属,靡不震而惊焉。聿有朱 邸黄扉,缤纷匼匝。桥驾飞虹,台邀明月,表以晋阳之 宫,祀以汾阴之阙。穷池馆,暨岩房,清冷于不竭。且也 珠明魏乘,璧重秦城。毫散伐山之颖,圭呈拔树之霙。 玉马璘㻞而显异,仙藤馥“以旌诚。此其著者,馀物 难名。进而求之,光岳攸锺。”文明蔚起,人杰地灵。俪镳 绩迹,声施赑屃之颜,徽润《筼筜》之泚。尔乃摹驰独往, 秀撷群芳。行纯金锡,操凛冰霜。既鹤鸣而鸿渐,亦虎 变而龙翔。越倜傥其魁,岂只尺与寻常。故语高旷, 则薇留孤竹之风,松挂一瓢之月。逃三聘于黾池,隐 《十经》于于越,傲世兮枕流,辞荣兮莳药。犹闻张果还 山,王乔跨𪨗,俱蝉蜕乎风尘,而逍遥于云壑。文章,则 综《史记》,玹掞洞林。诗诧明河之锦,赋称掷地之金。 中说敷陈乎名教,橐驼濬发于灵襟;蛛网燕泥,指堂 梁而振响;落霞秋水,度高阁以流音。谁不照丹文而 光绿牒,穿月胁以贯天心。其为望也,忠著程婴,义推 张老;智决辅车,仁昭结草。勒叩缶于相如,崇折巾于 有道。六龙腾祁薮之辉,三凤焕河东之葆。殆煜乎垂 景耀于《春秋》,而秘然播馀馨于品藻也。至于孤愤激 大节,援誓九死,重一言。洒龙逢之血,游雉经之魂。伏 鉏麑之触甘,豫让之吞。温序衔须而抗剑,呼延文体 以酬恩。凡此刚方之气,亦已翻溟海而撼昆仑。更有 应运风云,争光鼎吕。文扬黼黻之华,武奋劻勷之举。 若三郤佐军,若五蛇从旅,若䇲效和戎,若笔称良史, 若狼瞫之突阵摧秦,若羊舌之周知敖楚,咸斌斌乎 麟凤之俦,而洸洸乎干城之侣。犹未也,六卿既大,三 晋遂分。嘘以嬴烬,蒸以汉云,唐风之所被,宋德之所 薰。其间师师穆穆,济济芸芸。如信陵率五国之师,平 原高十日之饮,侯嬴收卧内之符,毛遂脱囊中之颖, 赵奢解阏于之围,陈筮告华阳之警。衍仪前席。夫六 王,《颇》《牧》披锋于四境,斯亦畸矣。由是隽采星驰,雄风 电掣。西京卫霍之军功,东晋裴、王之相业。狄梁与薛 史同标,司马洎王杨并辙。秉烛达旦,揭日月于无疆; 骑尾归天,壮河山于不蔑。繄何代乎无人,亦何人之 非杰,又其盛也。晋文复国,赵武争盟;韩昭修术,魏惠 征兵。汾涧狐鬼之磊落,沙陀亚子之峥嵘。当其时,属 车秣马,斩藋披荆,叱咤则风霆改色,指挥则参井无精,莫不业业赫赫,砰砰轰轰,夫非一世之雄哉!然犹 偏伯耳。盖尝览《舆地》,按冀方,历蒲坂,溯平阳,吊伊耆 之休烁,追姚氏之烈光,则见尧天永位,舜日常熙,四 方以宅,七政以釐,九州以奠,百谷以宜,五品以序,三 居以夷,八风以鬯,六府以治,封十有二山之镇,弘万 有千岁之基。迄于今,士尚谦恭,民多醇古。恍“不识不 知”之甿,一“让畔让居”之度;去华从俭,则“素题越席”之 遗也。忧深思远,其暑雨祁寒之故乎?于皇哉!唐虞作 对,夏殷继昌。神皋腴薮,郁乎苍苍,虽巨镇雄都未敢 望也,而何有于僻壤要荒?
山西总部纪事
[编辑]《左传昭元年》:晋侯有疾,郑伯使公孙侨如晋聘,且问 疾。叔向问焉,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实沈台骀为祟, 史莫之知,敢问此何神也’?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 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寻干戈以 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 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其季世曰唐叔虞,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梦帝谓己: “余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而蕃育其子孙。”及 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封大 叔焉,故参为晋星。由是观之,则实沈参神也。昔金天 氏有裔子曰昧,为元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 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 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 台骀,汾神也,抑此二者不及君身。山川之神则水旱 疠疫之灾,于是乎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 之不时,于是乎禜之。若君身则亦出入饮食哀乐之 事也,山川星辰之神,又何为焉?
《昭四年》春,许男如楚,楚子止之,遂止。郑伯复田江南, 许男与焉。使椒举如晋求诸侯,二君待之。椒举致命 曰:“寡君使举曰:‘日君有惠’。”赐盟于宋曰:“晋楚之从,交 相见也,以岁之不易,寡人愿结驩于二三君,使举请 间君。若苟无四方之虞,则愿假宠以请于诸侯。”晋侯 欲勿许,司马侯曰:“不可。楚王方侈,天或者欲逞其心, 以厚其毒,而降之罚,未可知也;其使能终,亦未可知 也。晋、楚唯天所相,不可与争。君其许之,而修德以待 其归。若归于德,吾犹将事之,况诸侯乎?若适淫虐,楚 将弃之,吾又谁与争?”公曰:“晋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 国险而多马,齐、楚多难,有是三者,何乡而不济?”对曰: “恃险与马,而虞邻国之难,是三殆也。”四岳三涂,阳城 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是不一姓。冀之北土,马 之所生,无兴国焉。恃险与马,不可以为固也。从古以 然,是以先王务修德音,以亨神人,不闻其务险与马 也。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 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若何虞难?齐有仲孙之 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丕之难,而获文公,是 以为盟主。卫、邢无难,敌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 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于不暇,又何能济?君其许 之!纣作淫虐,文王惠和,殷是以陨,周是以兴。夫岂争 诸侯?乃许楚。
《唐书武后本纪》,“长寿元年九月,以并州为北都。” 《元宗本纪》:“开元十一年正月辛卯,次并州,改并州为 北都。”
《元宗本纪》:“天宝元年二月,以北都为北京。”
《宋史张耆传》:“耆勾皇城司,帝以耆历河东,稔边事,召 耆至宣和阁,问地里险易状。耆因言:云、应、蔚、朔四郡, 间遣人以文移至并、代间,非觇边虚实,即欲熟道路。 宜密谕代州,使自云应、蔚至者由大石谷入,自朔至 者由士墱入,馀间道皆塞之以示险。”
《程师孟传》:“师孟提点河东路刑狱,晋地多土山,旁接 川谷,春夏大雨,水浊如黄河,谓之天河,可灌溉。师孟 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千顷,裒其事为《水利图 经》,颁之州县。”
山西总部杂录
[编辑]《太康地记》并州不以卫水为号,又不以恒山为名,而 云并者,盖以其在两谷之间乎?韩、魏、赵谓之“三晋”,并、 冀二州,是其地也。
《日知录》:“尧、舜、禹皆都河北,故曰冀方。至太康始失河 北,而五子御其母以从之,于是侨国河南,再传至相, 卒为浞所灭。古之天子失其故都,未有能国者也。周 失丰镐,而平王以东。晋失雒阳。宋失开封,而元帝、高
宗迁于江左,遂以不振。”惟殷之五迁圮于河,而非敌人之窥伺,则势不同尔。唐自元宗以后,天子屡尝出狩,乃未几而复国者,以不弃长安也。故子仪回銮之 表,代宗垂泣;宗泽还京之奏,忠义归心。呜呼!幸而浇 之纵欲,不为民心所附,少康乃得以一旅之众而诛 之尔。后之人主,不幸失其都邑,而为兴复之计者,其 念之哉!
“夏之都本在安邑。太康畋于洛表,而羿距于河,则冀 方之地入于羿矣。惟河之东与南,为夏所有。至后相 失,国依于二斟,于是使浇用师杀斟灌,以伐斟𬩽,而 相遂灭。乃处浇于过,以制东方,处豷于戈,以控南国。” 其时靡奔有鬲,在河之东;少康奔有虞,在河之南。而 自河以内,无不安于乱贼者矣。合魏绛、伍员二人之 言,可以观当日之形势,而少康之所以布德兆谋者, 亦难乎其为力矣。
古之天子常居冀州,后人因之,遂以冀州为中国之 号。《楚辞·九歌》:“览冀州兮有馀。”《淮南子》:“女娲氏杀黑龙 以济冀州。”《路史》云:“中国总谓之冀州。”《穀梁传》曰:“郑,同 姓之国也,在乎冀州。”
《春明梦馀录》:“太原周七百里,无山。太原北至代州三 百里,代州又北三十里,始入山,过雁门,雁门山厚四 十五里头,雁门、宁武三关,乃通此山之隔也。偏头至 雁门三百五十里,至宁武一百四十里。雁门、宁武,一 山两口,雁门山中三关、十八隘口。代州过山至大同 三百六十里。大同东南为蔚州,东为浑源州,正南为” 应州,西南为朔州。朔州西南一百四十里为偏头关。 大同以西,偏头关以北,皆西地。总督雁门,住札代州, 所以防其入;总制宣大,住札朔州,所以便其运。 《日知录》:“河东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师在关中,而其东 则河,故谓之河东。元之京师在蓟门,而其西则山,故 谓之山西。各自其畿甸之所近而言之也。”
古之所谓山西,即今关中。《史记·太史公自序》:“萧何镇 抚山西。”《方言》:“自山而东,五国之郊。”郭璞解曰:“六国惟 秦在山西。”王伯厚《地理通释》曰:“秦、汉之间称山北、山 南”、山东、山西者,指太行,以其在天下之中,故指此山 以表地势。《正义》以为华山之西,非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