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533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五百三十三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五百三十三卷目录
汉中府部汇考五
汉中府古迹考二〈府县志未详古迹 坟墓附〉
职方典第五百三十三卷
汉中府部汇考五
[编辑]汉中府古迹考二 明一统志通志合载
[编辑]《府县志》未详古迹
[编辑]本府。〈南郑县附郭。〉
古梁州 ,在府东南一百八十里。四面皆大山,其中三十里甚平旷,相传为古梁州治。
汉中故城 在府东二里。郑桓公殁于敌,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郑,秦厉公城之。赧王二年,秦惠王置汉中郡。汉高帝初为汉王,都南郑。后张鲁据此,改曰汉宁。隋大业中,徙郡西南临汉水,即今治也。郡堂月台,左嶐然一石,圆长如鼓,具苍玉色。又有二柱,相传俱汉时物。
《蚀中 ,史》载汉王入蚀中至南郑。蚀中之名,地书皆不载,以地望求之,非骆谷即子午谷也。〈《蚀》,音“力。” 〉
汉女堆 ,《水经注》云:“汉水又东迳汉庙堆下,昔汉女所游,水侧为钓台,后人立庙于台上,世俗睹其颓基崇广,因谓之汉庙堆,传呼乖实,又讹为汉武堆。”
领要亭 :在府治城南隅。宋虞允文建。盖取杜甫诗“佳处领其要” 之句以名。外览江山,内瞰城郭,最为胜绝。
阅礼堂 在宋宣抚司内,与郡治相直。虞允文建。
玉笛台 在府城东,宋筑。
凝云榭 在府园。宋建文同诗云:“朝云南山吐,暮云北山翕。来往高榭中,留者颇堆积。”
廉水废县 在府南五十里。宋绍兴四年置,绍定中废。
凌霄阁 在中梁山寺下瞰汉川,为一郡胜概。武乡谷 ,在城东北三十里。汉封诸葛亮为侯国。《十道志》以为在城南。
曹操城 ,在府北一十七里。操自长安西临汉中,因筑城,留夏侯渊等守之。
古城三门 ,在城南一百九十里,仙台山上有古城三门,不可登,山下时闻钟磬之声。道家《开生经》云:“此山仙人玉女所居。”
范伯年宅 《梁州记》云:“范伯年,汉中人,谒宋明帝,因语广南贪泉,伯年对云:‘臣郡有文川、武乡廉泉,逊水足以为名’。相传范伯年宅在廉逊之间,即此。”
黄牛川 在黄牛山下。《十道记》云:“此山有再熟之稻,土人重之。”
柱石堂 在府园天汉楼东南,基尚存。宋文同诗云:“尝闻阳朔山,万丈从城起。孤峰立亭下,此石无乃似。为尔尝独来,一日须三四。”
盘云坞 在天汉台下。文同诗云:“几曲上层城,盘盘次文石。”
四照亭 在府治。宋建文同诗云:“蛮领附梁山,汀洲随汉水。秋容上屏幛,左右三百里。此景谁能论,残霞独凭几。”
江汉堂 “在府治内” ,宋建。
篙坝洞 ,在府城东南小黄村岩壁间。飞桥入洞,洞中巉岩万状,石乳参差乱滴。
众芳亭 在府治。宋兴元帅晁公武建。又有漱芳、撷芳二亭。文同《诗》云:“汉州一百二十里,步步旗亭岸岸花。”
柏杏亭 在府城梵天寺,宋时建。古柏一株,枝干分耸,中藏杏树,花开繁密,因取为名。
汉节亭 在府宪司内。宋虞允文取杜甫诗“汉节梅花外” ,故名。
美农堂 在府城东。《华阳国志》云:“鲁相田叔代萧何为汉中守,常重农以馈师粮。” 《后汉书》云:“桓宣为汉中守,春月尝登此堂以劝农,故曰美农堂。”
褒城县
褒州故址 在县南十里打钟坝村。置县自秦始。汉曰褒中。魏置褒中郡。隋曰褒城。宋徙于山河堰,即今县治。
石门 ,在县西北十里斜谷口,有石如门,广二步,深八尺,高一丈,相传蜀五丁所凿,汉高帝通
之,以避子午之危。其地在褒中北,汉中西。古将台 ,在县北六里连城山顶有十二城堡,连属如城,下瞰黑龙江,内有古塔高丈馀,池水广二亩,相传汉王所凿。其山凹处即古将台,樵采之夫,时得矢镞盖,汉王练兵处也。万石城 ,《水经注》云:“汉水又东迳万石城下,城在高原上,原高十馀丈,四面临平,形若覆瓮。其城宿” 是流杂聚居故。世亦谓之“流杂城。”
藏剑岩 在县东南二十里。俗传汉高祖为王时,藏剑于此。钓台 在褒水出谷之处,高七尺,相传郑子真垂钓处。
小石门 。《水经注》云:褒水又东南历小石门,门穿山通道,六丈有馀,刻石言汉明帝永平中司隶校尉犍为扬厥所开。逮灵帝建和二年,大中大夫同郡王升嘉其开凿之功,琢石颂德焉。金华龙骨塔 ,宋修职郎游国佐铭云:金华老僧岩公所居,后洞获龙,牙角各双,并大骨数若干,颏颌龈腭者十数枚。其夕梦巨人缟衣告曰:“此山神龙所依,樵牧触秽,龙且去矣。今德人莅吾境,山复清洁,龙当还来,此其蜕也。瘗之吉祥岩。” 公异之,乃即洞旁大盘石上累甓为浮图,尽取牙角骨等藏焉。是岁绍兴甲子三月。
栈阁 ,在褒斜谷中,即汉张良说高祖烧绝之处,有栈阁二千九百九十九间,板阁二千八百九十二间。明洪武二十五年,遣普定侯监督军夫,增损历代旧路。鸡头栈八十五间,鸡头关北桥栈三间,七盘栈阁九十二间,又河底七盘下桥栈一十五间,独架桥一百四十二间,倚云栈五十一间,石佛湾栈八十五间,堡子铺栈六十间,飞石崖栈二百八十间,阎王碥栈二百二十间,东云栈九十二间,石碑口栈十间,十二眼栈八十间,青桥铺栈三间,曲榄桥栈六十间,马道铺栈十间,顺平栈三十四间,逍遥栈五间,登空栈八十六间,三岔铺桥三间,河底栈二十六间,长亭铺栈三十八间,半坡栈五十八间,燕子碥栈“六十一间,滴水桥一百二十二间,武曲铺栈二间,马玉栈二十六间,虎头关栈三十八间,盘虎栈一百一十五间,青云栈三十六间,碧霄栈四十五间,焦崖铺桥四间,黑龙湾七十一间,飞仙关二十三间,黑龙栈十间,小湾栈二十三间,云门栈十二间,登坡栈五十间,转湾边山崖子栈八十五间,青阳” 栈,一十五间,缘“侧” 迳于颠喦,缀危栈于绝壁。见《陆贽状》。
皇清巡抚尚书贾汉,复巡其地,指授方略,重加修葺。
三月工竣,成功之速,若有神助。宝鸡党崇雅有碑以纪其事。
三交城 ,《水经注》云:“褒水东南迳三交城,城在三水之会,一水北出长安,一水西北出仇池,一水东北出太白山,是城取名焉。”
惠远堰 在县东南二里,横截龙江。旧传山河庙堰为汉相国曹参所筑,立庙祀之。至宋政和间,始赐名“惠远。”
城固县
婿乡 ,在县东北六里。原名智乡。唐公昉升仙之日,知其婿未还,不获同偕云路,约以此川为居,言无繁霜蛟虎之患,俗以为然,因号婿乡。张良辟糓处 ,在县东北三十里白云山。唐武德三年,析置白云县。东有神崖山,南有骆驼巷,西连牛蹄岭,北接龙泉山。多产药饵,世传张良辟糓于此。仙人宫 ,《水经注》云:“杜阳有仙人宫,石穴,宫之前门,故号其川为门川,水为门水。”
通关势 高百馀丈,上有城方五里,濬堑三重。高祖北定三秦,萧何守汉中,欲修北道通关中,故名为“通关势。”
七女冢 ,《水经注》云:婿水东迳七女冢,冢夹水罗布如七星,高十馀丈,周回数亩。元嘉六年,大水破坟,出铜不可称计。得一塼,刻云:“项氏伯无子,七女造椁。” 世人疑是项伯冢。水北有七女池,池东有明月池,皆相通注,谓之张良渠。
瓠城 ,在县西四十里。汉张骞使西域还居此。义熙十五年,城上有“密云细雨、五色昭章” ,及角城崩,沦水出铜钟十二枚。刺史索邈奉送洛阳,归之宋府。
长柳村 在长柳渡,有汉《太尉李固墓碑铭》尚在,文字剥落,不可复识。
黄沙屯 在黄沙水侧,诸葛亮所开也。
《女郎道 》,在女郎山上,有女郎冢。远望山坟,嵬嵬然高,及即其所,裁有坟形,世人谓之“女郎道。” 其下有女郎庙及𢭏衣石,相传为鲁女。
洋县
展溪 在大小龙溪。大石上有赤书“展溪” 二字,相传为张鲁女困卧孕生二龙之所。
八里洞 ,在县北七十里,有八里平地,其洞有二,上有洞门,高八尺,深不可测,内有一石盆,水自石罅注于内,是谓灵湫。下一洞,有石塞其门,水从石侧流出,人莫能入。今有昭泽庙故趾。醴泉院 ,在城内开元坊。其泉涌出,甘洌如醴。《画史》云:文与可在洋州醴泉院,画古柏八株,根节垒砢,笔势飞动。故昔人诗有“古柏数株堆秀色,虚传甘液迳寒声” 之句。
崇胜院 在城外近郊
鹅翁池 在县西二十三里。汉江之南,有石鹅一对,又有石洞水流入,莫知所出。
筼筜谷 在县西北八里。谷中最佳,内平外昂,土色甚美,深二尺许即得水,且产竹。宋文同作亭其中,时与妻子游焉。与苏轼交好,通诗往来。青锉寨 ,在县北八十里石锉山。《洋州记》云:“东连襄汉,南蔽巴蜀,要地有三,置关有八。” 按褒谷、骆谷、子午谷,皆冲要置关之处,曰白椒水、桐碓水、蒻岭、重阳、华阳,并青锉寨,凡八。
青山古驿 在县东北八十里,亦名望云驿。唐元稹诗云:“五六百里真符县,四十八盘青山驿。” 即此。
郡圃 在县旧郡治之北。圃中有湖,湖中有桥,宋文与可有《湖桥诗》。
二乐榭 在县旧郡圃北,望秦岭,一目数千里。按《明一统志》,宋文同、二苏、鲜于侁皆有诗,故刘光祖云:“同登二乐榭,拟续四贤诗。”
秦云阁 在旧兴道县,北望秦山,云物变态,皆几案间物。
州学旧趾 ,一在县东一里,一在县西南一里。待月台 在县旧郡圃,
披锦亭 故趾在县治北。
西乡县
武子洞 在县南二十里。洞深邃莫测,以石投之,风辄起。宋绍兴间,建“翊圣保德真君庙” 于其上。明立上、中、下三观,晴日岩头辄有五色光,为汉中胜景。
鲤鱼坟 在县西十里。邑人修水马河堰,有二道士求食,与之粟饭,曰:“少顷当有二龙至,勿杀,杀则河立决,堰不可成矣。” 顷之,二鲤鱼戏波上,堰工捕得之,剖其腹,视粟饭出焉,堰遂决,鱼埋山上成二冢。
男儿坝 ,在县西南七十里。亦谓之“太子坟。” 每阴雨,常闻坟中有笙鼓声。
仙人坪 ,在子午山右,即北庵也。相传,善卷隐居于此。
圣水峡 在子午山右,泉水日“三潮” ,相传舜游于此。
平阳城 ,在洋川,戚夫人所生处。夫人思慕本乡,追求洋川之旧。高帝为驿致长安,蠲复其乡,更名曰“县” ,用表夫人诞载之祥。
南乡故县 在县东南归仁山。蜀先主分城固地为南乡县,即今渔渡灞口。
皂军戍 ,在县南十五里。蜀将张飞驻军此山,元皇椢公亦屯戍于此。
阳都坂 ,《水经注》云:“东坂自上及下,盘折一十九曲,西连寒泉岭,自西城涉黄金峭、寒泉岭、阳都坂,峻崿百重,绝日万寻。既造其峰,谓巳逾崧岱,复瞻前岭,殊倍过之。”
凤县
故道废县 在县境。《史记》“汉高祖引兵从故道袭雍,败章邯于陈仓。”
酒奠凹 ,在县西南四十里。汉高帝自汉入关经此,御食奠酒遗迹尚存。
南岐州 。《南岐志》云:“有周之兴,𬸚𬸦尝鸣于岐,翱翔至于南。” 今县东三里凤凰山,相传即凤栖处。南岐山在县南十里,上有竹云洞、龙湫池诸胜。后魏延昌中,始改南岐州于此。废帝三年,改为凤州,治梁泉县。元以梁泉省入。明降为县。鬼迷店 在县境。宋陆游诗云:“往者秦蜀间,慷慨事征戍。猿啼鬼迷店,马噤飞石铺。” 即此。白石古镇 ,在县东北十里,今白石铺即其地。梁泉废县 ,在县东一里。今改为山川坛。《寰宇记》云:“梁泉在县西二十里,西流与嘉陵江合。后魏置县,初名凉泉,寻改梁泉。”
回车戍 ,在县南一百六十里。梁太清年,西魏将杨宽率众七万,由陈仓取回车戍,入斜谷关,即此处。
孔雀台 ,在县东南九十里。其山有石台,乡人
传云“山中昔产孔雀” ,故台以孔雀著。
黄花故县 在县东北十里。《寰宇记》:“初在凤州北六十里。” 本汉故道县。唐武德初,分置此县。宋宝历中,省入梁泉。
草凉楼 在县东北六十里。唐明皇尝驻跸于此。
清灾岩 在县北一里豆积山,冲妙先生之别隐也。世传张果梁泉里人,冬居𬸚𬸦,夏居豆积,即此。宋淳熙间,宪使李大正镌“遁迹山” 三字于石上。后袁桂有诗辨之云:“通元灵异不胜多,此处名山未是讹。豆积更名为遁迹,西康麦积合如何?”
吸月亭 在县旧郡圃,宋建。檐外植杏,因取苏轼《与客饮杏花下》诗“劝君且吸杯中月” 为名。飞盖亭 在县治。宋邵尧夫诗云:“杨柳垂青丝,风动入飞盖。” 啸歌堂 在县治,宋建。取黄庭坚“啸歌山川重” 之句为名。
黄牛堡 在县西北,当大散关之冲,吴玠将杨从义所筑。
宁羌州
五丁驿故址 在州东北四十里,即金牛峡。秦惠王谋伐蜀,患山险隘,乃作五石牛,每旦置金于尾后,言“能粪金以遗蜀王。” 蜀王信之,乃令五丁力士开道引之,后为秦所灭。明景泰二年,薛瑄奉使过五丁峡,有诗,因作《序》以辨之。
石笋 在州西北百里。有石耸立如笋,高三丈。石钟、石鼓 ,俱在五丁峡内,去州北五十里,两崖东西峙立,人自中行。一石似鼓,悬于东崖畔。一石似钟,悬于西崖畔。其石鼓,明隆庆中取下凿为两截,作二石鼓,置州仪门内。
石牛 在五丁峡内,有石牛十二头。一云“五头” ,即秦惠王所造,以绐蜀者。今在蜀邓艾庙内。复迁圣寿寺。
张鲁城 ,亦名浕日城。沛国张陵孙曾学道于蜀鹤鸣山传业衡,衡传于鲁。鲁立行宽惠,百姓亲附,供道之米限五斗,故世号“五斗米。” 初平中,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往汉中,断绝谷道,因即崤岭筑城,周回五里,东临濬谷,杳然百寻。西北二面,连峰接崖,莫究其极。从南为盘道,登陟二里有馀。
白马城 ,古白马氐羌之境,名羊鹿坪。西晋末,为杨茂搜所据,刘宋取之,因有其地,侨立华阳郡,其城曰“白马城。” 隋大业初,废为镇。明成化二十二年,始置州。
神马渊 ,在嶓冢山下。相传龙马产于此地。昔人尝掘得马头骨,长三尺。
岫山洞 ,在州东南十五里。洞中可容百馀人,水滴石乳成龟马状,云“尝封其洞口。”
莲花池 ,在城西门外,南山如屏,落下金木小山,联续错综,翠丽如画。下绕清溪,滩声清响,若杂管弦。西、北、东三面,尖岫排闼相朝,路属秦蜀要冲。
《遇猿道 》在嶓冢山。宋王仁𥙿尝养一猿,名曰“野宾” ,一日作诗放之。后𥙿官蜀至此山,有群猿连臂,下饮清泉。一巨猿出群而前,从者指曰:“野宾。” 呼之而应。随行数十里,哀吟而去。𥙿又作诗叹之。
老兵洞 在州西北一百里。洞深广阔,可容千人。俗传古人避兵于此,故名。
沔县
沔阳故城 ,在旧西县东南一十六里。汉萧何所筑。后汉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北定汉中,始立坛即汉王位于此。其城南临汉水,北带通逵,南面崩水三分之一。
西乐城 在旧西县西南。《蜀志》:“先主二年,丞相亮拔陇西千馀家,还汉中,筑西乐城以处之。城在山上,周三十里,后梁州刺史杨亮保而居之。” 石马城 ,在县东二十里,诸葛亮屯兵之所。卧龙亭 ,在县北一里。旧有莲花池,池畔有卧龙亭,相传为武侯读书旧址。
武兴郡 ,在县东北十五里。《元和志》云:“蜀先主以处当冲要,置武兴督以守之。城甚牢固,周回五百步许,唯开西北一门,外有仓垒,三面周匝。” 沮县旧基 ,在县东二十五里。汉分白马氐置武都,以是地置沮县。
韩溪 在县东二十里。世传萧何追韩信至此,故名。按《方舆胜览》考之唐碑,当以巴山为是。武侯垒 ,《水经注》云:“沔水东迳武侯垒,南枕沔水,水南有诸葛亮垒,背山向水,中有小城,盖武侯屯兵处。”
陈仓道 ,在县东北二十五里。由百丈坡入山。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曹操自陈仓入散关,皆此道。
嘉鱼洞 ,即丙穴,在县西北八十里。穴口广五六尺,秋冬水涸则鱼藏,春夏水涨则鱼出,其口向丙,故曰丙穴。左思《蜀都赋》云:“嘉鱼出于丙穴” 是也。
长举废县 ,在县西一百里。后魏置,元并入沔州。
废西县 ,在县西四十里。本后魏嶓冢县,隋改“西县” ,元并入略阳。
顺政废县 ,在县城之西一百一十里许。隋时置。
金牛废县 在旧大安军东六十里。今县西一百一十里。本汉葭萌县。唐开元中,置金牛县,后省入褒城。
东池 ,在县东三十里,沔水所溢。唐贾岛与范馀庆避暑东池,有诗。
三泉旧县 在旧大安军东一里,宋置。门外滨江,苍石上洼然为泉者三,如车轮盘盖,品引鼎峙。唐苏颋有诗。
沔州旧基 在县东二十五里。宋高宗南渡,为利西路帅司治所。开禧中,以吴曦之变,改为沔州。
汉江驿旧基 在县西二十五里。
石顶旧关 ,去城八十里,宋时置关于此。《略阳县》
青泥古驿 在县西北五十里青泥岭,悬崖千仞,上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泞,故名。宋杨粹中《题青泥》诗:“山犹连蜀道,人已作秦音。”
罗汉洞 ,在嘉陵江上,灵岩寺南,深十馀丈,阔数寻,后有洞穴,深不可测,中央石柱承载,宛如雕划。
冉闵故城 ,在县北三里冉家山。山势起伏,群峰环拱。《十六国春秋》云:“闵生此山下。” 始事赵为武兴公,后废赵主,僭帝位,改国号魏。晋穆帝使人图其山水观之,以笔破其山脊,令人照图断山,而闵遂为燕所灭。今冉姓后人,其身多修大者。
飞仙阁 在县东南四十里。相传徐佐卿化鹤之地,上有道百馀间,为入蜀路。杜甫过此,诗云:“土门山行窄,微径缘秋毫。栈云阑干峻,梯石结构牢。”
坟墓附
[编辑]本府。〈南郑县附郭。〉
宋李师颜墓 ,在府西二十里,有苏轼撰志。明左都督杨洪墓 ,在府西二里,有翰林周叙撰碑。
工部侍郎张羽墓 在府西北十五里。
褒城县
战国鬼谷子墓 在县西北五十里黄草坪、黑水县、云雾山,皆有寓迹。未知其详。
宋丁公墓 ,在县南三十里雍齿坝孤山顶,上有石碣。
褒德将军墓 在县西南一里柏乡街。相传“张薿冢” 也。上有丛木,人不敢伐。
隐士韩子坚墓 在县南六十里。有明进士郝冠《志》。
城固县
汉丞相萧何墓 ,在县西二十三里。
博望侯张骞墓 在县西五里。明通判王嘉宾诗:“斗柄回旋岁岁春,支机遗石化为尘。君平亦有浮槎兴,愁向银河漫问津。”〈按:《通志》二十三里,《府志》在县东二十三里。今从《县志》。〉
太尉李固墓 在县西三十里,有石碣,题曰《汉忠臣太尉李公神道》。唐韦皋作碑记。宋张俞诗:“虽同比干戮,更甚伍员悲。”
明都御史张凤翮墓 在县北。
副使罗国华墓 在县西。
洋县
汉龙亭侯蔡伦墓 在县东二十五里龙亭铺。汉元初二年,追封龙亭侯。其墓址一亩二分,有祭田,载碑记。年远碑毁,土人侵占,至有司春秋禋祀,亦名存而实废久矣。知县邹溶整复之。唐玉真公主墓 在县西四十里,前有玉真观。张哲墓 在县东北一百四十里。
宋知州张中庸墓 在县东北二百里椒溪河。公牧洋,明敏廉惠,洋人德之,殁葬于此。《通志》载“张哲墓” ,非。
开国侯杨从义墓 ,在县西五十里。公治洋时,填婿水河为堰,开渠濬水,灌溉两邑田亩,故以
杨填名堰,邑人世享其利,于墓前“建祠世祀。” 安抚使彭辂墓 ,在县北十五里释子山。王承宣使墓 ,在县西北二十里石羊里,有碑。赵少保墓 在县东南十五里黄安坝。
七女冢 在县东关后。昔一土人无子,有女七,父殁,七女负土筑冢,因名七女冢焉。《旧志》载四在洋县,三在城固,误为“葬七女冢” 矣。
明侍郎李彪墓 在县西二十里。
知府李乔岱墓
副使李景廉墓 俱在县西。
尚书李遇知墓 在县东。
副使李本固墓
知府吉孔嘉墓 俱在县北。
西乡县
汉戚夫人墓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汉高帝夫人》。
太子墓 ,在县西南七十里男儿坝。每阴雨,坟中常闻箫鼓声,不知何代太子也。
宋杨侍郎墓 在杨家山。
元皇椢公墓 在县北
明景侍郎墓 ,在左西峡。
凤县:〈无坟墓。〉
宁羌州。〈无坟墓。〉
沔县
汉丞相诸葛武侯墓 在县南十里定军山下,有《石表》云“汉丞相诸葛公之墓。”
马超墓 ,在县东三里。汉建安五年,诸葛亮行军沔阳,亲诣坟所设祭,令其弟马岱挂孝衣帛。今名“马场。”
略阳县
唐侍郎黄文墓 ,在县东二十里。
宋窦将军墓 ,在县西十五里石牛寺。《左》侍郎周道墓 ,在县西三十里保公山。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