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649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六百四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六百四十九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六百五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六百四十九卷目录

 江南总部汇考一

  江南建置沿革考

  江南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江南星野考

  江南封建考

  江南户口考

  江南田赋考屯丁附 盐法附

职方典第六百四十九卷

江南总部汇考一

[编辑]

江南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

江南疆土,括江、淮南北。淮以南古东南荒服。《禹贡》扬州之域,淮北域于徐、豫,周为宋、鲁、吴、楚、徐、舒、沈、皖、郯、鄫、庐、蓼、六、巢、桐、萧、焦、霍、莒、宿、舒、庸、舒、鸠、锺离、锺吾、州来、偪阳诸国地,而春秋吴为大,后属越。战国属楚。秦罢侯置守,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在扬者为鄣、九江、会稽,在徐者为琅琊、郯、泗水、薛郡,在豫者为砀郡、颍川。汉惩秦弊,复建诸侯。初封韩信为楚王,信诛,分其地为二:彭城、东海、薛郡属楚王交;下邳、会稽、临淮属荆王贾,后属吴王濞。濞败,国除,更为江都国英布为淮南王。布诛,而九江、庐江地属淮南王长。其后率国除,为郡县。武帝时,置十三部刺史,不常所治,而江南郡邑属扬、徐、豫三部。东汉分会稽为吴郡,更颍川为汝南,置彭城、沛,下邳为国,广陵为郡。三国属吴,盱、泗、颍、亳、彭城皆属魏。晋以广陵、丹阳、宣城、新安、毘陵、吴郡、庐江属扬,彭城、下邳、东海、临淮、琅琊属徐。其后以淮南为徐州,而淮阴、海阳隶焉。刘宋《扬州》属郡五:丹阳、吴郡、淮南、宣城、新安。南徐州“属郡八:南、东海、南琅琊、晋陵、义兴、南兰陵、临淮、淮陵、南彭城。徐州属郡七沛郡、下邳、东海、淮阳、济阴、北济阴、锺离。南兖州属郡六广陵、海陵、山阳、南沛、北淮北下邳。南豫州属郡六历阳、南谯、庐江、南汝阴。南梁晋熙豫州属郡一梁郡。南齐增设州四,冀、豫、北兖。北徐增设郡四临江、盱眙、沛北东海。梁陈因之。” 北魏元嘉以后,夹淮立徐、扬、北扬海合、淮诸州,皆兵争置镇,废置靡常,地号纷更,不可胜纪。隋受宇文之禅,先有江北属徐、豫、扬者郡十二,曰彭城、琅琊、东海、下邳,曰汝阴;谯曰江都、锺离、淮南、庐江、同安、历阳。迄平陈,而丹阳五郡尽入版图,既而改郡为州,所称苏、常、扬、庐、寿、颍、亳,及今因之。其蒋、宣、熙、歙,暂称即易,大业旋复称郡。唐分天下为十道,江南道二,昇、苏、常、润为东,宣、歙、池为西;扬、楚、滁、和、寿、庐、舒为淮南;宋、亳、泗、濠、宿、海为河南。唐末藩镇分立节度使。五代江左统于南唐,江北并于周,偏据可不详。宋制,府、州、军杂置,江宁、宁国、太平、歙、池、广德,江南东路领之;平江、常州、嘉兴、镇江,两浙西路领之;淮南东路州十,曰扬、亳、宿、楚、海、泰、泗、滁、真、通;军五:曰高邮、安东、招信、淮安、清河。淮南西路,府二,曰寿春、安庆,州三曰庐、和、濠,军二,曰六安、无为。惟徐州本隶山东西路,为武宁军,为砀郡。南渡后,邳州属县四,海州属县六,及寿、颍、亳、宿、泗五州,并入于金。金以寿、颍等属南京路,馀皆隶山东。元以行中书省分辖诸道江浙行省。内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属路四,集庆、太平、池州、广德。江东建康道属路二,宁国、徽州。江南浙西道,属路三,平江、常州。镇江府一,松江州一,江阴。河南江北行省内,江北淮东道,属路二,扬州、淮安、滁属扬州府一,高邮。淮西江北道属路三,庐州、安丰、安庆、和,属庐。其颍州及二县隶汝宁府者,宿、亳二州及二县,邳州并三县与徐州同隶归德府者,统辖于河南、江北道。” 明改集庆路为应天府,随以金陵为京师,改知府为应天府尹。凡所领安庆、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淮安、扬州十三府,滁、和、广德、徐四州直隶焉。以原附归德、汝宁之四州九县,分隶凤阳、淮安,并徐州,亦从河南来属。永乐北迁,南称陪京府及直隶州,讫无增省。弘治中,增置属州一,太仓。后增县四,高淳,青浦、靖江、霍丘。又设京外卫共八十二。

皇清顺治二年,平定江南,改京置省,以应天为“江宁。”

府,置江南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使,皆驻省城。暨十八年,分右布政使驻苏州。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五府。康熙三年,以江省刑名务繁,

诏设安徽按察使于安庆,领安庆、徽州、宁国、太平池。

州、庐州、凤阳七府及滁、和、广德三州,而江宁按察使领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淮安、扬州七府及徐州,驻省城如故。五年以淮安、扬州二府

考证

及徐州归并右藩,于是藩臬所领郡邑,分属如一。六年,更左右布政使为江苏安徽布政司,停左右使之名。其分置守巡各道,裁复不一。二十一年,定为江镇常道,淮扬道,庐凤道,淮徐道,而以苏、松并于苏、常粮道,池、太并于安徽粮道。又置江南都使司,领江淮、兴武、苏州、太仓、镇海、金山、镇江、淮安、大河、扬州、仪真、徐州、新安、宣州、建阳、安庆、庐州、凤阳、凤阳、右凤阳中,长淮、宿州、泗州、滁州二十四卫,东海守御一所,治江宁府。州仍旧,裁并五十八卫入州县,并裁守御所一,以海门县濒海坍没降为乡,松江府增置娄县二。布政司。共领府十四,直隶州四,属州十三,县共九十六。

江南疆域考         通志

[编辑]

江南疆域图

江南疆域图

东至扬州府,海门县,大海五百五十里。

西至河南固始县界八百五十里。

南至江西浮梁县界八百五十里。

北至山东峄县界,九百五十里。

东西广一千四百里,南北袤一千八百里。省城,江宁府东南五百八十里为苏州府,东南八百里为“松江府。”

东三百六十里为“常州府。”

东一百八十里为镇江府。

东北五百里为淮安府

东北二百里为“扬州府。”

北七百四十里为“徐州。”

西南五百四十里为“安庆府。”

西南五百九十里为“徽州府。”

南三百二十里为“宁国府。”

西南四百七十里为“池州府。”

南一百七十里为“宁国府。”

西北五百里为“庐州府。”

西北五百五十里为“凤阳府。”

西北一百二十里为“和州。”

北一百二十里为“滁州。”

南五百里为“广德州。”

形胜附

[编辑]

《诸葛亮》曰:“龙蟠虎踞。”

《吴都赋》:“指衡岳以镇野,目龙川而带坰。”

陶弘景曰:“连峰入海,重障切云。”

《旧地舆志》:“外连江淮,内控湖海。”

《旧志》:锺山石城之形胜,长江秦淮之天险。

江南星野考         通志

[编辑]

分野

《史记天官书注》:“南斗、牵牛、须女皆为星纪,于辰在丑,斗牛为吴之分野也。”

《汉书·天文志》:“斗,江、湖、牵牛、婺女,扬州。”

奎娄胃徐州

《后汉书郡国志注》,《帝王世纪》曰:“自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一名须女,曰星纪之次,于辰在丑,谓之赤奋。若于律为黄锺,斗建在子,今吴越分野。” 《晋书天文志》:“自氐五度至尾九度为大火,于辰在卯,宋之分野,属豫州。”

“自南斗十二度,至须女七度,为星纪” ,于辰在丑,吴越之分野,属扬州。

自奎五度至胃六度为“降娄” ,于辰在戌,鲁之分野,属徐州。

颍川入房一度

沛郡入房四度

《九江,入斗》一度;按:秦汉时,江宁扬州、安庆庐州俱为“九江郡。” 庐江,入斗六度

丹阳,《入斗》十六度。

《会稽》《入牛》一度。按秦汉时,苏州松江、常州镇江俱为会稽郡。临淮,入牛四度

广陵入牛八度

泗水入女一度

六安入女六度

琅邪入奎六度;按:秦、汉时,淮安为“琅邪郡。” 《唐书天文志》:“奎、娄,降娄也。初,奎二度,馀千二百一十七,秒十七少,中娄一度,终胃三度。自蛇丘、肥城南届钜野,东达梁文,循岱岳众山之阳,以负东海,又滨泗水。经《方舆》沛、留、彭城,东至于吕梁,乃东南抵淮,并淮水而东,尽徐夷之地,得汉东平、鲁国、琅邪、东海、泗水、城阳、古鲁、薛、邾、莒、小邾、徐、郯、鄫、鄅、邳、邽、任、宿、须句、颛臾、牟,遂铸夷、介、根牟及大庭氏之国。”奎为大泽,在陬訾下流,当钜野之东阳,至于淮、泗。娄、胃之垆,东北负山。盖中国膏腴地,百谷之阜也。胃得马牧之气,与冀北之土同占。

南斗,牵牛,星纪也。初,南斗九度,馀千四十二,秒十二太。中,南斗二十四度。终,女四度。自庐江、九江负淮水,南尽临淮、广陵,至于东海;又逾南河,得汉丹阳、会稽、豫章,西滨彭蠡,南涉越门,讫苍梧,南逾岭表,自韶、广以西,珠崖以东,为星纪之分也。古吴、越、群、舒、庐、桐、六、蓼及东南百越之国。南斗在云汉下流,当淮、海间,为吴分。

《旧志考之汉晋诸志》
大率隶星纪者十之九隶

[编辑]

大火及降娄者十之一,而星纪中属斗者又七八,属牛者仅二三。虽其言小有参错,要不越本次之内也。至于淮南北之分入大火、降娄,今昔

《史书郡志》
并同而近乃有以淮凤属之危度则

[编辑]

涉元枵凤阳、颍川属之亢度,又入寿星,或以为本之青田,而《清类分野书》固无是说也。其为无征之言,盖可知矣。今以《唐史》为断,而证之畿豫诸志,庶存旧闻,以归画一。其历代分次度数不齐,盖以恒星岁差,而古今历法亦各有不同之故。

江南封建考         通志

[编辑]

楚元王 交,字游,高祖同父弟。好读书,多才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浮丘伯与萧、曹等俱从攻战。封文信君。汉六年,既废楚王,韩信分其地,立交为楚王,王薛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至宣帝时,国除。

荆王 贾,高祖从父弟。为将有功。六年,以故东阳郡、鄣郡、吴郡五十三县立贾为王。后为英布所杀,国除。今宁国府广德州诸郡皆是。

陆梁侯 须无,高帝五年封。三传至孙冉,坐《酎金》,国除,地在江南。

南北朝

“齐王 ” 萧道成,宋时历位相国。以南徐州之兰陵、晋陵、义兴等十郡封齐公,进封齐王,后为帝。梁王 萧衍始事齐,中兴二年,加扬州牧,以南徐州之义兴等十郡封梁公,寻爵为王。又以十郡益所封国,晋陵等处在焉,后为帝。

陈王 陈霸先,始事梁,太平元年,封义兴郡公,赐印策。二年,进相国,以南徐州之义兴等十郡封陈公。寻进爵为陈王,又以十郡益所封国,后为帝。

江南户口考         通志

[编辑]

江南总数

原额人丁四百一十三万三千一百六十四丁八分五釐。内除编审开除故绝逃亡人丁外,顺治十四年审增实在人丁三百六十四万三千三百八十五丁一分一厘。又淮安府、邳州异户四百四十七丁。又于顺治十六年凤阳府属归并颍川、颍上二卫所原额人丁一千三百六十二丁。

康熙元年审增实在人丁三百七十四万三千八百九十八丁九分七釐五丝。

六年审增实在人丁三百七十八万五千四百三十九丁七分二釐五丝。续除淮安、扬州二府属故流淹溺逃亡人丁外,

十一年,审增“实在人丁” 三百八十一万八千二百三十四丁二分二釐五丝。

十六年,审增实在人丁三百九十万三千八百七十一丁二分二釐五丝。

二十二年审,增实在人丁三百九十四万二千九百四十八丁九分五丝。内除优免人丁四万三千一百三十七丁一分,实在当差并不免人丁共三百八十九万九千八百一十一丁八分五丝。又徽州府婺源县有江西乐平、德兴二县寄庄人丁八十七丁,又滁州全椒县盐钞六千六百七十八口,共该丁徭银四十五万四千八百三十八两二钱五分九釐零,盐钞银四十九两八钱八分五釐零。

额外归并省外卫所,原额军丁一十七万四千二百二十四丁,又清出新增军丁二千五百八十四丁,内除驾运、领佃纳粮不纳丁银,并逃亡、故绝、奉减等丁九万四千一百八十二丁五分,二十二年实在军丁八万二千六百二十五丁五分,共该《丁徭》银二万六千八百五十二两七钱七分五釐。

《通共》实在当差人丁、寄庄人丁及归并省外卫所军丁三百九十八万二千五百二十四丁,三分五丝盐钞六千六百七十八口。

江苏布政使司,辖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淮安、扬州七府,徐州一州。

原额人丁二百六十四万六千三百一十二丁八分五釐。内除逃亡人丁二十一万九千七百八十六丁,于顺治十一、十二十四年审增招徕人丁六万七千一百三十六丁五分。

顺治十四年,实在人丁二百四十九万三千六百六十三丁三分五釐;于顺治十五、十八年审,增人丁二万三千四百七十七丁。又康熙元年审,增清出人丁三万七千四百一丁一分一厘五丝。又淮安府邳州集镇异户四百四十七丁;康熙元年,实在人丁二百五十五万四千九百八十八丁四分六釐五丝;于康熙三、四、五年审,增清出人丁九千九百一十六丁。

六年实在人丁二百五十六万四千九百四丁四分六釐五丝。内除淮属安东县、海州故流淹溺、扬属海门县逃亡、苏属长洲县审减,共人丁二万六千二百八十九丁外,于九年江属上元中卫改入上元县当差。十一年各属审增共人丁三万六千四百六十七丁七分五釐。

十一年,实在人丁二百五十七万五千八十三丁二分一厘五丝。于十四、十五、十六年审,增人丁五万八千五百六十四丁。

十六年,实在人丁二百六十三万三千六百四十七丁二分一厘五丝。于二十年除苏属长洲县审减人丁二千七百三十七丁,各府州属审增人丁二万二千八十一丁三分八釐。

二十二年,实在人丁二百六十五万二千九百九十一丁五分九釐五丝。内除优免本身人丁二万一千七百六丁一分,实在当差并不免人丁共二百六十三万一千二百八十五丁四分九釐五丝,共该丁徭连闰银二十五万六千四十六两七分一厘零。

额外归并省外卫所,原额军丁八万一千二百九十八丁,又清出军丁二千三百八十五丁。内:

除逃亡故绝军丁,并奉文减丁共一万一千八百八十五丁,又除领田纳粮并改入县额当差及裁汰城操、备倭、领驾漕船等项,原无编派丁银,共丁二万八千一百一十五丁,于二十年审缺军丁二百四丁,审增军丁五丁。

二十二年,实在军丁四万三千四百八十四丁,共该银一万四千三百七十九两三钱八分二釐五毫。

以上实在当差并不免人丁,及归并省外卫所军丁共二百六十七万四千七百六十九丁四分九釐五丝。

安徽布政使司,辖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七府,滁、和、广德三州。

原额人丁一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二丁。内除《编审》开除故绝逃亡人丁外,

顺治十四年审增实在人丁一百一十四万九千七百二十一丁七分六釐。又于十六年凤阳府属归并颍川、颍上二卫所原额人丁一千三百六十二丁。

康熙元年审增实在人丁一百一十八万八千九百一十丁五分一厘。

六年审增实在人丁一百二十二万五百三十五丁二分六釐。

十一年,审增实在人丁一百二十四万三千一百五十一丁一厘。

十六年,审增实在人丁一百二十七万二百二十四丁一厘。

二十二年审,增实在人丁一百二十八万九千九百五十七丁三分一厘。内除优免人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一丁,实在当差人丁一百二十六万八千五百二十六丁三分一厘。又徽州府婺源县有江西乐平、德兴二县寄庄人丁八十七丁,又滁州全椒县盐钞六千六百七十八口,共该丁徭银一十九万八千七百九十二两一钱八分七釐零。《盐钞》该银四十九两八钱八分五釐零。

额外归并省外卫原额黄快窜并上中下三则官舍闲丁共九万二千九百二十六丁,又新增人丁一百九十四丁,内除驾运屯丁领佃纳粮不纳丁银并故绝逃亡各丁共五万三千九百七十八丁五分。

实在屯丁三万九千一百四十一丁五分,共该银一万二千四百七十三两三钱九分二釐五毫。

以上实在当差人丁、寄庄人丁及归并省外卫屯丁共一百三十万七千七百五十四丁八分一厘,盐钞六千六百七十八口。

江南田赋考         通志

[编辑]

江南总数

原额田地、山塘、荡、溇堑涂埄墩、滩塌杂产并马田、云雾、荒山共一百一十五万七千三百三十三顷四十五亩七釐九丝五忽二微二纤六沙。又草山三千二十里七毫,屋基一百六十二间半,桑丝一千六百六十三两六钱。内除减去水占并久不起科征山河、沉湖、挑堤、公占义冢及挖废等项田、塘地、滩沟七千九百九十七顷九十亩一分五釐七毫六丝。又坍海、坍江荒芜田地,除开垦外,实共一十八万七千八百一十四顷五十二亩七分五釐九毫六忽。又除荒草山一千二百九十里六分二釐一毫七丝。又松江府滁州折实去田山、塘荡、溇一千三百七十五顷五十六亩八分五釐九毫九丝一忽。额外陞科并城壕地折实,共田地四顷七十一亩二分八釐五毫八丝

顺治十四年,实在田地等项九十六万一百五十顷一十六亩五分八釐一丝八忽二微二纤六沙,草山一千七百二十九里三分八釐五毫三丝,屋基一百六十二间半,桑丝一千六百六十三两六钱。于顺治十六年凤阳府属归并颍川、颍上二卫所原额屯田八千二百三十三顷五十七亩五分,内,除民卫续抛荒田地一万七千一百四十五顷二十一亩八分四釐一毫六丝二忽,又节年奉豁坍江、坍海、迁沙、缺额、版荒、堤占、丈减、弃废、积荒等项田地九千七百九十

四顷一十亩二分三釐九毫九丝二忽一纤八沙八尘六埃。又和州属折实去田地山塘一千六百二顷九十九亩五分六釐二毫四丝九忽五微八纤四沙四尘五埃一渺八漠。于顺治十六年起,至康熙十七年,共陞科额内,垦荒田地六万五千五百四十九顷九十二亩二分一厘二毫六丝八忽一微九纤。又清出草山八百六十三里七分二釐一毫,又节年升增、丈增,清出溢额,并芦洲归入民田地山塘荡涂、滩塌沟埂共一万四百六十四顷七十五亩六分六毫五丝八忽三微二纤八沙。

康熙十七年实在成熟并陞丈、增清出等项田地,共一百一万五千八百五十六顷一十亩二分五釐五毫四丝一忽一微四纤六尘八埃八渺二漠。草山二千五百九十三里一分六毫三丝。屋基一百六十二间半,桑丝一千六百六十三两六钱。内于康熙二十年奉豁坍荒挑废并堤占水沉新荒田地二千二百九十六顷六十二亩四分一厘七毫一忽。又,庐州、凤阳二府属,折实去田地、山塘二万六千三百一十一顷一十八亩八分四釐五毫六丝七忽八微四纤一沙三尘三埃三渺七漠。于康熙十八年至二十二年升科,额内,垦荒复沙、弃废复业田地、芦岸、泥滩共二千一百二十顷九十七亩七分九釐二毫一丝二忽二微。又节年额外丈增清出垦荒新涨芦洲、归漕等项田地一千九十二顷九十二亩二分六釐一毫三丝一忽四微四纤一尘七埃三渺七漠。又凤阳府清出溢额积荒田地五百六十八顷七十七亩四分八釐二毫五丝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成熟并额外丈增等项田地,共九十九万四百六十二顷一十九亩四釐六毫一丝五忽九微三纤九沙五尘二埃八渺二漠。草山二千五百九十三里一分六毫三丝。屋基一百六十二间半,桑丝一千六百六十三两六钱。

共该折色起存连闰并云雾荒山租钞银五百七万七千六百八十两九钱三釐四毫二丝三忽一微六纤九沙九尘五埃五渺二漠五逡七巡。又不在丁田派征鱼课羡馀厂租抵解正项银二千九十四两九钱一分八釐六毫八丝。本色米二百八十五万七千一百一十石一斗四升九合五勺八抄四撮六圭三粒二颖五黍九稷九糠七秕五粞麦七万五千二十七石六斗九升七合二勺二抄七撮三圭四粟九颗三颖四黍六稷八糠;豆二万八千四百一十九石三斗六合四勺五抄八撮二粟五颗八粒五黍六稷。

“外,不在丁田。征解草场租、匠班商税、鱼课、门摊、义米、折役田租、芦滩丝绵麻布、民山茶引租钱钞,城壕牧象、草场鲥鲊、门面江夫河篷租、更名丁田” 并船桅商税等钞,龙江里外河泊所等项,共银八万八千三百六十九两一钱七分六釐八毫二丝二忽八微五沙一尘二埃五渺一漠一逡一巡。安宁等属,遇闰加银三百八十三两一钱六分三釐七毫五丝五忽八微二纤二沙六尘一埃五渺八漠。又钱三万三千六百七十五文五分;和州遇闰加钱七百五十八文一分;米一千四百五十六石一斗七升九合四勺八抄九撮一圭三颗八粒一颖,三黍七稷麦二十五石六斗四升四合一勺四抄八撮五圭二粟二颗六粒六颖、四黍二稷

额外归并省外卫所原额屯田地四万二千七十一顷三十八亩七分六毫三丝七微六纤二沙七尘四埃五渺四漠二溟九茫。内有积荒奉蠲圈田、坍江,除开垦外,仍存积荒、坍江圈田地共五千三百四十三顷一十四亩一分八釐五毫七丝八忽五微五纤二沙八埃七渺四漠六溟。又,和州改并及节年丈增清出田地六千三百九十顷二十八亩三分二釐六毫四丝二忽七微二纤一沙六尘五埃二漠。内除扬州府宝应县并高邮卫低淤水田折去田一十二顷五十二亩八分七釐五毫二丝九忽二微九纤三沙六尘六渺三漠。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成熟并丈增清出田地四万三千一百五顷九十九亩九分七釐一毫六丝五忽六微三纤八沙七尘一渺八漠六溟九茫。

共该折色银七万八千八十五两八钱四分六釐“八毫四丝四忽三微四纤八沙二尘九埃四渺四漠一逡八巡。” 折色豆二千五百九十六石

八斗二升九合八勺四抄四圭六粟。每石折银七钱,共该豆折银一千八百一十七两七钱八分八毫八丝八忽三微二纤二沙。本色米一十四万三千三百二石三斗七升五合一勺五抄三撮六圭八粟六颗三粒九颖二黍一稷五糠五秕麦四千四百六十六石八斗六升八合八勺六抄八撮五圭二粟五颗一粒六颖三稷五糠五秕豆五十六石二斗九升

外不在丁田征解房地、集租、火药、楞木等银二千六百四十四两一钱九分七釐八毫二丝八忽五微四纤三沙五尘。制钱十千文。

江苏布政使司,辖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淮安、扬州七府,徐州一州。

原额“田地、山塘、荡、溇、堑涂、埄墩、滩塌杂产” 共七十一万九千八百三十六顷六十七亩二分六釐五毫五丝五忽五微九纤,屋基一百六十二间半。内除明季减去水占并久不起科征山河、沉湖、挑堤、公占义冢等地七千六百四十四顷九亩二分四釐七毫六丝,又于顺治八年、十年、十三、十四年,除坍海、坍江无主荒地六万九千五百三顷九十四亩九分九釐。又松江府属折实去田山荡溇一千九十七顷一十一亩七分一毫七丝。于顺治十四年升出并城壕地折实田三顷九十九亩九分四釐九毫八丝。

顺治十四年,实在田地等项六十四万一千五百九十五顷五十一亩二分七釐六毫五忽五微九纤,屋基一百六十二间半。内于顺治十六年起,至康熙十三年,奉豁坍江、坍海、迁沙、缺额、版荒、堤占、丈减、弃废、积荒等项田地九千七百九十四顷一十亩二分三釐九毫九丝二忽一纤八沙八尘六渺;于顺治十六年起,至康熙十七年,共陞科额内,垦荒田地二万三千三百八十一顷九十九亩六釐四毫四丝六忽五微四纤八沙。又于顺治十六年起,至康熙十七年,升增丈增清出,并芦洲归入民田地、山塘、荡涂、滩塌沟埂共一万一百五十九顷三十一亩一分三釐一毫八丝六忽九微七纤。

“康熙十七年实在成熟并陞丈、增清出及归并海门乡” 等项田地六十六万五千三百四十二顷七十一亩二分三釐二毫四丝七忽八纤九沙一尘四渺,屋基一百六十二间半。内于康熙二十年奉豁坍荒挑废田地二千二百九十三顷五十七亩五分六釐三毫一忽;于康熙十八、十九、二十年、二十二年升科垦荒、复沙、废弃、复业等项田地、芦岸泥滩共八百六十一顷一十八亩八分一厘五毫六丝一忽。又于康熙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年额外丈增清出,垦荒、新涨并芦洲归漕共田地九百九十六顷四十二亩二分八釐九毫八丝八忽二微。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成熟田地等项共六十六万四千九百六顷七十四亩七分七釐四毫九丝五忽二微八纤九沙一尘四渺,屋基一百六十二间半。

共该折色起存连闰银三百六十九万六千一百二十五两八钱二分四釐七毫四丝八忽二微二纤一沙二尘五埃一渺六漠五逡七巡。本色米二百四十五万二十九石九斗七升九抄五撮六圭四粟三颗四粒三黍四稷二禾九糠七秕五粞麦六万四千一石三斗七升四合五勺四抄八撮一圭六粟四粒三黍三稷三禾八糠、豆五千一百八十三石三斗一升二合四勺二抄三撮八粟三颗六粒三黍三稷

外,不在丁田。征解草场租、匠班商税、渔课、门摊义米、折役田租、芦滩丝绵麻布,民山茶引租钱钞,并船桅商税等钞,龙江里外河泊所等项,连闰银五万五千九百二十七两一钱七分四釐六毫二丝二忽一微四纤八沙三尘五埃三渺七漠一逡一巡。又租钱二万一千六百文,额外归并省外卫原额田地一万四千四百一十一顷一十四亩一分一厘四毫九丝七忽七微二纎五沙六尘一渺一漠二溟九茫。内有积荒奉蠲圈田坍江,除开垦外,仍存积荒、坍江圈田地八百一十一顷四十四亩九分四釐三毫三丝三忽五微九沙七埃二渺五漠六溟。又增入和州改并,及各年丈增清出田地九百三顷四十二亩七分二釐三毫八丝七忽八微七纤六沙四尘。内除扬州府宝应县并高邮卫低淤水田折去田一十二顷五十二亩八分七釐五毫二丝九忽二微九纎三沙六尘六埃三漠。康熙二十二年,实在田地一万四千四百九十顷五十九亩二釐二丝二忽七微九纤九沙三

尘,三埃二渺,一漠六溟,九茫。

共该折色银二万四千一百七两五钱六釐五毫九丝“四忽八微二纤九沙七尘四埃三渺四漠九逡二巡。” 本色米五万六千五十六石六斗三升五合六勺三抄一撮九圭一粟二颗九粒九黍二稷六禾麦五百二十一石六斗九升三合二勺。豆五十六石二斗九升。

外,不在丁田,征解房地租等项银二千一百二两九钱四分七釐四毫三丝二忽六微六纤。安徽布政使司辖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七府,滁、和、广德三州。

原额田地四十三万七千三百九顷七十三亩九分五毫三丝九忽六微三纤六沙。又池州府云雾荒山一十六顷三亩九分。庐州府草山三千二十里七毫。滁州马田一百七十一顷,亩桑丝一千六百六十三两六钱。内除挖废坍江田塘地滩沟三百五十三顷八十亩九分一厘。又除荒芜田地一十三万二千二百七十顷七十四亩三釐八毫四丝二忽。荒草山一千二百九十里六分二釐一毫七丝。又节年开垦陞科田一万三千九百六十顷一十六亩二分六釐九毫三丝六忽。仍有荒田一十一万八千三百一十顷五十七亩七分六釐九毫六忽。又滁州额外陞科田七十一亩三分三釐六毫。又查滁州山塘折实成田,计折去田二百七十八顷四十五亩一分五釐八毫二丝

顺治十四年,实在成熟田三十一万八千三百六十七顷六十一亩四分四毫一丝三忽六微三纤六沙,云雾荒山一十六顷三亩九分,草山一千七百二十九里三分八釐五毫三丝,马田一百七十一顷亩桑丝一千六百六十三两六钱。又于顺治十六年,凤阳府归并颍川、颍上二卫所原额屯田八千二百三十三顷五十七亩五分。内除民卫续抛荒田地一万七千一百四十五顷二十一亩八分四釐一毫六丝二忽,又节年开垦陞科田四万二千一百六十七顷九十三亩一分四釐八毫二丝一忽六微四纤二沙。仍有荒田九万三千二百八十七顷八十六亩四分六釐二毫四丝六忽三微五纤八沙。又清出草山八百六十三里七分二釐一毫,仍有荒草山四百二十六里九分七丝。又节年清出溢额陞科田三百五顷四十四亩四分七釐四毫七丝一忽三微五纤八沙。又和州属田地山塘折实成田,计折去田一千六百二顷九十九亩五分六釐二毫四丝九忽五微八纤四沙四尘五埃一渺八漠。

康熙十七年,实在成熟田三十五万三百二十六顷三十五亩一分二釐二毫九丝四忽五纤一沙五尘四埃八渺二漠。云雾荒山一十六顷三亩九分。草山二千五百九十三里一分六毫三丝。马田一百七十一顷亩桑丝一千六百六十三两六钱。又节年开垦陞科田一千二百五十九顷七十八亩九分七釐六毫五丝一忽二微。仍有荒田九万二千二十八顷七亩四分八釐五毫九丝五忽一微五纤八沙。又开垦并清出溢额田地九十六顷四十九亩九分七釐一毫四丝三忽二微四纤一尘七埃三渺七漠。又凤阳府清出溢额积荒田地五百六十八顷七十亩四分八釐二毫五丝。又除堤占水沉新荒田地三顷四亩八分五釐四毫。又庐、凤二属田地山塘折实成田,计折去田二万六千三百一十一顷一十八亩八分四釐五毫六丝七忽八微四纤一沙三尘三埃三渺七漠。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成熟并溢额折实田地三十二万五千三百六十八顷四十亩三分七釐一毫二丝六微五纤三尘八埃八渺二漠。云雾荒山一十六顷三亩九分;草山二千五百九十三里一分六毫三丝。马田一百七十一顷亩桑丝一千六百六十三两六钱。

共该折色起存银一百三十八万一千五百五十四两二钱八分三釐三毫四丝四忽九微五纤七沙七尘三渺六漠。云雾荒山租钞银七钱九分五釐三毫三丝,又不在丁田派征鱼课羡馀厂租抵解正项银二千九十四两九钱一分八釐六毫八丝;米四十万七千八十石二斗四合四勺八抄八撮九圭五粟九颗五粒九颖一黍七稷;麦一万一千二十六石三斗二升二合六勺七抄九撮一圭八粟五颗一黍三稷;豆二万三千二百三十五石九斗九升四合三抄四撮九圭四粟二颗一粒七颖二黍六稷。

外,不在丁田、征解、商税、鱼课、城壕、牧象、草场门。

“摊税,协济昌平州黄白麻、翎毛、野味、天鹅、鱼线胶鲥鲊、门面、江夫、河篷租更名丁田” 、太仆寺牛犊、熟铁、生铜、匠班等项,共银三万二千四百四十二两二釐二毫一忽六微五纤六沙七尘七埃一渺四漠。遇闰加银三百八十三两一钱六分三釐七毫五丝五忽八微二纤二沙六尘一埃五渺八漠。麦二十五石六斗四升四合一勺四抄八撮五圭二粟二颗六粒六颖四黍二稷;米一千四百五十六石一斗七升九合四勺八抄九撮一圭三颗八粒一颖三黍七稷。《广惠》库:铜钱一万二千七十五文五分,遇闰加钱七百五十八文一分。

额外,归并省外卫原额并丈增屯田共二万七千六百六十顷二十四亩五分九釐一毫三丝三忽三纤七沙一尘三埃四渺四漠。内有积荒田地,除节年开垦陞科抵补并清出溢额田地外,仍有荒田四千五百三十一顷六十九亩二分四釐二毫四丝五忽四纤三沙一埃四渺九漠。又节年开垦并清出溢额陞科田五千四百八十六顷八十五亩六分二毫五丝四忽八微四纤五沙二尘五埃二漠。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成熟并清出溢额屯田共二万八千六百一十五顷四十亩九分五釐一毫四丝二忽八微三纤九沙三尘六埃九渺七漠。

共该额征银五万三千九百七十八两三钱四分二毫四丝八忽五微一纤八沙五尘五埃九漠二逡六巡。米八万七千二百四十五石七斗三升九合五勺二抄一撮七圭七粟三颗三粒九颖九黍五稷五糠五秕;麦三千九百四十五石一斗七升五合六勺六抄八撮五圭二粟五颗一粒六颖三稷五糠五秕。《折色豆二千五百九十六石八斗二升九合八勺四抄四圭六粟。每石折银七钱,共该银一千八百一十七两七钱八分八毫八丝八忽三微二纤二沙。

外不在丁田征解集租火药、楞木等银五百四十一两二钱五分三毫九丝五忽八微八纤三沙五尘。制钱十千文。

屯丁附

[编辑]

江南都使司

原额屯丁五万八千二百三十六丁半,内除远年逃亡、故绝、审缺屯丁一万七千三百四十九丁,奉文清出空闲官舍并领佃及各年审增屯丁八千六百二十三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四万九千五百一十丁半。内除“领佃领运” 等项屯丁三万九千三百八十八丁半例不征丁银外,实该屯丁一万一百二十二丁,共该银二千七百三十七两九钱六分。

又原六安、凤阳左、前、后、怀远、寿州、武平、洪塘、高邳、盐兴、泰通、松江各卫所原额屯丁二万一千四百九十七丁半。内除逃亡人丁五千三百六丁,又邳州卫《三则闲》丁三百二十七丁归并邳州征输外。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并卫屯丁一万五千八百六十四丁半,俱系领运领佃,屯田纳粮,原无丁银。

苏州卫

原额屯丁一千三百二十六户。内样田一十一户。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一千三百二十六户,领运纳粮,不纳丁银。

太仓卫

原额屯丁一千一百五十三户。内领运屯丁一百一十八名。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一千一百五十三名,领运纳粮,不纳丁银。

镇海卫

原额屯丁九百三十四名。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九百三十四名,领运纳粮,不纳丁银。

金山卫

原额屯丁九百二十七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九百二十七丁,领运纳粮,不纳丁银。

额外归并“松江所” 军丁七百九十一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军丁七百九十一丁,领运纳粮,不纳丁银。

镇江卫

原额屯丁三千九百六十一丁半。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三千九百六十一丁。

半领运纳粮,不纳丁银。

淮安卫

原额军丁六千七百二十名,内除逃亡故绝军丁五千七十四名,清出空闲官舍三百七十四名。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军丁二千二十丁,内,除运粮军丁一千五百八十八丁、门军五十八丁例不征丁银外,实该清出军丁三百七十四丁内,每丁中则科银三钱,下则科银二钱。

额外归并邳州卫原额屯丁六千七百八十三户。内除逃亡故绝军丁五千三百六户,又三则纳银军丁三百二十七户,奉文归并邳州征输外。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军丁一千一百五十丁。内领运军丁一千一百二十丁,门军三十丁,俱不征丁银。

大河卫

原额军丁八千九百七十户,内除逃亡故绝军丁四千八百七户。又于顺治十四年编审,除故绝军丁四十二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军丁四千一百二十一丁内,除领运军丁三千二百六十三丁、门军四十丁例不征丁银外,实该军丁八百一十八丁,内每丁中则科银三钱,下则科银二钱。

扬州卫

原额军丁三千二百九十九名。于各年清出,审增官舍闲丁一百五十名。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军丁三千四百四十九丁内,除领运并领种屯田军丁三千二百九十九丁例不征丁银外,实该官舍闲丁一百五十丁。内每丁中则科银三钱,下则科银二钱。

额外归并高邮、盐城、兴化、泰州、通州五卫所原额军丁五千一百六十五名。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军丁五千一百六十五丁,俱系领种屯丁,领运漕船,并无编派丁银。仪真卫

原额军丁三千三百五十七名。奉文清出《空闲》军丁五百一十八名。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军丁三千八百七十五丁内除领种屯田、领运漕船军丁三千三百五十七丁例不征丁银外,实该空闲军丁五百一十八丁。内每丁上则科银五钱,中则科银三钱,下则科银二钱。

安庆卫

原额屯丁一千九百一十一丁,内除逃亡屯丁三十八丁,于各年清出,审增三则闲丁三百五十一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二千二百二十四丁,内除领运屯丁一千八百七十三丁例不征丁银外,实该“三则闲丁” 三百五十一丁。内每丁上则科银五钱,中则科银三钱,下则科银二钱。新安卫:

原额屯丁四千五百七丁,于康熙二十一年审,增“中则人丁” 一百八十五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四千六百九十二丁,内除领佃屯丁四千五百七丁例不征丁银外,实该中则人丁一百八十五丁。每丁科银三钱。《宣州卫》:

原额屯丁三百丁,按拨屯丁一百三十二丁。于康熙十六年审增中则人丁一百一十七丁。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五百四十九丁内,除领佃屯丁四百三十二丁例不征丁银外,实该中则人丁一百一十七丁。每丁科银三钱。建阳卫

原额屯丁二千五百一丁,于康熙十六年、二十一年审,增人丁六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二千五百七丁,内除运粮屯丁一千二百八十丁例不征丁银外,实该屯丁一千二百二十七丁。每丁科银二钱八分。

庐州卫

原额屯丁二千八百四十九丁,内除逃绝屯丁一千八十一丁,于各年清出审增三则闲丁二百七十八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二千四十六丁内,除领运屯丁一千七百六十八丁例不征丁银外,实该“三则闲丁” 二百七十八丁。内每丁上则科银五钱,中则科银三钱,下则科银二钱。

额外归并六安卫屯丁六百六十七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六百六十七丁,俱系驾运,原无编派丁银。

风阳卫

原额屯丁一千一百一十七丁,内除远年逃亡故绝屯丁五百六十七丁,于各年清出审增“三则闲丁” 二百七十五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八百二十五丁内,除领运屯丁五百五十丁例不征丁银外,实该“三则闲丁” 二百七十五丁。内每丁上则科银五钱,中则科银三钱,下则科银二钱。

额外归并凤阳左怀远卫,共屯丁三千一百二十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三千一百二十丁,俱系轮流驾运,并无编派丁银。

凤阳右卫

原额屯丁八百三十九丁,内除远年逃亡故绝屯丁一百七十三丁,于各年清出审增三则闲丁四百九十三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一千一百五十九丁内,除领运屯丁六百六十六丁例不征丁银外,实该“三则闲丁” 四百九十三丁。内,每丁上则科银五钱,中则科银三钱,下则科银二钱。

额外归并凤阳前卫洪塘所,共屯丁八百四十一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八百四十一丁,俱系轮流驾运,并无编派丁银。

凤阳中卫

原额屯丁一千三百一十七丁,内除逃亡故绝屯丁六百八十二丁,于各年清出审增三则闲丁二百五十一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八百八十六丁内,除领运屯丁六百三十五丁例不征丁银外,实该“三则闲丁” 二百五十一丁。内,每丁上则科银五钱,中则科银三钱,下则科银二钱。

额外归并凤阳后卫屯丁四百三十四丁。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四百三十四丁领佃驾运,原无编派丁银。

长淮卫

原额屯丁七百三十七丁,内除逃亡故绝屯丁四百九十七丁,于各年清出审增三则闲丁三百六十一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六百一丁,内除领运屯丁二百四十丁例不征丁银外,实该三则闲丁三百六十一丁。内每丁上则科银五钱,中则科银三钱,下则科银二钱。

额外归并寿州卫屯丁二千六百二十六丁半。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二千六百二十六丁半,轮流驾运。原无编派丁银。

宿州卫

原额屯丁二千七百八十五丁,内除逃亡故绝屯丁一千七百八十三丁,于各年清出审增三则,并领佃人丁一千三百七十三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二千三百七十五丁,内除领佃屯丁一千五百四十二丁例不征丁银外,实该“三则闲丁” 八百三十三丁,内每丁上则科银五钱,中则科银三钱,下则科银二钱,额外归并武平卫屯丁一千七十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一千七十丁轮流驾运,原无编派丁银。

泗州卫

原额屯丁四千一百八十二丁,于各年清出,审增“三则闲丁” 二千四百五十七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六千六百三十九丁内,除领运屯丁四千一百八十二丁例不征丁银外,实该“三则闲丁” 二千四百五十七丁,内,每丁上则科银五钱,中则科银三钱,下则科银二钱。

徐州卫

原额屯丁三千八百四十九丁,内除故绝逃亡屯丁二千二百三十丁,于康熙二十一年审增“三则” 人丁二百六十六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一千八百八十五丁内除领运屯丁一千六百一十九丁例不征丁银外,实该“三则闲丁” 二百六十六丁,内每丁上则科银五钱,中则科银三钱,下则科银二钱。滁州卫

原额屯丁五百六十三丁,内除故绝屯丁三百七十五丁。奉文清出三则闲丁一千一百六十八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一千三百五十六丁内,除领运屯丁一百八十八丁例不征丁银外,实该“三则闲丁” 一千一百六十八丁。内,每丁上则科银五钱,中则科银三钱,下则科银二钱。

考证

盐法附

[编辑]

两淮盐运使司所属

通州分司 所属“丰利、马塘、石港、西亭、金沙、铨、西馀、中馀、东吕、四掘港,共十场。”

泰州分司 所属“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丁溪、草堰、小海、角斜、拼茶共十场。”

淮安分司 所属“白驹、刘庄、伍祐、新兴、庙湾、莞渎、板浦、徐渎、临洪、兴庄共十场。” 以上设运使一员。通州分司运判一员。泰州分司运判一员。淮安分司运判一员,经历一员,知事一员。“广盈库大使一员。及各场大使俱统属于两淮巡盐御史。”

正课 淮南、北额行纲盐一百四十一万三百六十引,淮北派消二十二万九千一百二十三引,淮南派消一百一十八万一千二百三十七引,共南北正课银九十五万二千五百九十两。查明季原额引价银三十四万六千二百四十两。

《皇清》引不边中、俱赴该运司上纳。一例五钱、增银六

“千三百五十两,实共引价银三十五万二千五百九十两。又馀课银,淮南每引八钱,淮北每引六钱,共银五十二万八千九百一十二两八钱。又不论淮南北,每引加带割没盐二十觔,纳银一钱,共征银七万一千八十七两二钱,以足馀课六十万两之额。合引价馀盐,通共银九十五万二千三百九十两为定额,不” 立馀盐名色。总曰“引淮。” 南北一例,无分轻重。

杂课 :“一仓盐折价银五千两。一潮包银二千七百两。一桅封银八千九十两六钱。一巡盐赃罚银四千六百两。一运司裁扣经费银一千六百四两七钱八釐。一裁省京书廪费银一百八十八两。一更名食盐变价银三千九百四十六两六钱二分五釐。一衡、永、宝三府代纳粤西杂税银一万五千两。”

灶课 :一、额征水脚银一千七百五十三两九钱;一、额征折价银六万八千三百四十九两。又顺治九年清出草荡银一百六十两六钱五分。二共征银六万八千五百九两六钱五分。一、新涨沙荡银四千二十一两四钱三分二釐三毫九丝五忽六微五纤四沙九尘五渺。一纸朱银四千七百六十两七钱三分九釐。“一罪赎银” ,系缉获私盐犯人赎锾,每年一千七八百两不等。“一《盐物变价》” ,系缉获私盐船只车驴等物变价,每年约一千三四百两不等。一卤税银,六十两,系滴卤般底船户括卖,每石纳税五釐。

新加杂项 纲食加课八万一百两六钱五分,食盐加课二万一千六十七两八钱,加丁加课一千三十七两一钱。赣缺盐税一千两,因赣州改食淮盐,随入淮课代纳加觔课银四十万五百三两三钱五分,加丁加觔五千一百八十五两五钱,加丁桅封六十三两七钱九分八釐。行盐地方 查行盐各有地方,所以杜私贩,防搀越也。但户口今昔不同,时岁丰歉各异,又不能不随时酌派,以济其穷。今止载原额,存旧例也;不载现派,因时宜也。要总不失年额年消之数而已。故每年考核,大约以原派为准。

《淮南》纲盐 “行江南省地方,安庆府除桐城一县外,额行盐四万九千二百四十六引池州府额行盐二万三千六百九引太平府额行盐一万七千四百七十引。行湖广省地方,武昌府额行盐一十七万七千一百三十引汉阳府额行盐一十一万五千九百引黄州府额行盐一十万九千四百七十引安陆府额行盐三万二千二百引,德安府额行盐二万二千五百九十引,荆州府额行盐五万九千六百一十引,襄阳府额行盐二万九千八百引,郧阳府额行盐六千四百八十引,岳州府额行盐四万八千二百八十九引,长沙府额行盐三万二千二百七十引,常德府额行盐三万八千六百八十引,辰州府额行盐一万四千五百引,靖州额行盐一千六百引,衡州府额行盐二万四千二十六引,永州府额行盐二万八千一百二十引,宝庆府额行盐二万九千五百六十引。行江西省地方,南昌府额行盐一十二万五千一百二十五引,瑞州府额行盐一万五千二百四十四引,袁州府额行盐一万三千七百七十三引。临江府额行盐一万九千一百六十五引,抚州府额行盐四万七千五百五十三引,建昌府额行盐五千六百四十三引,饶州府额行盐六万七千一百三十七引。南康府额行盐一万三千四百七引。九江府额行盐一万三千四百四十引。” 吉安府额行

盐五万一千三百二引。查吉安府原食淮盐八万四千九十一引一百八十二觔四两。明时因军需未充,立厂赣州,抽分广盐,许袁、临、吉三处发卖。起明正德六年至九年止,及嘉靖三十四年以南,赣、吉行广盐,袁、临二府仍行淮盐。万历年间,屡请食淮盐,未果。天启五年,始议覆吉安归淮行盐八万五千引,未几仍还粤。

《皇清》因海禁场迁,无盐到吉。吉民既苦,淡食又且虚。

赔粤课康熙五年,巡盐御史奏准:招商照广额课之数,配以《淮盐则例》,该引五万一千三百二引,在前两淮总额引之外。

“淮北纲盐 行江南省地方,庐州府额行盐六万一千引,凤阳府除宿州额行盐七万九千三百二十三引,滁州、来安额行盐四千五百引,安庆府、桐城县额行盐九千引。行河南省地方,开封府额行盐八千三百引,南阳府舞阳县额行盐八百引,汝宁府额行盐六万六千二百引。” “淮南北行食盐 行江南省地方,江宁府除溧阳县外,额行盐八万九千一百八十五引,滁州全椒县额行盐七千五百一十五引,宁国府额行盐九万六千五百引。淮安府额行盐二万六千七百一十引。扬州府高泰等九州县系出盐之地,例不消盐。止江都一县额行盐二万六千七百一十引,和州额行盐一万七千四百七十八引。按” 行盐地方“消盐额数”

皇清以来,岁各不同。然因时制宜,酌盈济虚,总以“疏。”

《通》足额为主。盖裒多益寡。究不甚悬,便民即所以裕国也。

外,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徽州五府,广德一州,江宁府溧阳一县,俱食两浙盐,徐州食长芦盐,凤阳府宿州食河东盐。其鹾规引课,自载“直隶” 、浙江、山西等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