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670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六百七十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六百七十卷目录
苏州府部汇考二
苏州府山川考
苏州府城池考
职方典第六百七十卷
苏州府部汇考二
[编辑]苏州府山川考 府县志合载
[编辑]本府。〈吴县长洲县附郭。〉
虎丘山 在府城西北九里。《吴越春秋》云:“阖闾葬此,以扁诸鱼肠剑三千为殉。越三日,金精结为白虎,踞其上,故名。” 唐避讳改武丘,又名海涌峰。遥望平田中大埠耳,比入则奇胜万状。其最者为剑池,两崖划开,中涵石泉,深不可测,李秀卿品为天下第五。相传秦皇发阖闾墓,凿山求剑,无所得,其凿处遂成深涧,今名剑池。颜真卿书“虎丘剑池” 四字,石刻犹存。其前为千人坐,盖神僧竺道士讲经处。大石盘陀径亩,高下平衍,可坐千人。唐李阳冰篆“生公讲台” 四字,分刻四石,今失其一。台侧有点头石,以生公讲经聚石为徒,石皆首肯,故名。上有可中亭,取刘禹钖诗语。本名可月,今误称云。又曰:白莲池在台之左,相传说法时池生子叶莲,故名。又有试剑石,为秦皇试剑处。憨憨泉,为憨憨和尚所凿。养鹤涧,清远道士养鹤于此。石井泉,即陆羽泉井,张又新所品第三泉也。晋王珣尝据为别墅,山下因有短簿祠。珣《记》云:“虎丘大势,四面周回,岭南则是山径,两面壁立,交林上合,蹊路下通,升降窈窕,不卒至。” 《吴地记》亦云:虎丘绝岩耸壑,茂林深篁,为江左丘壑之表。吴兴太守褚渊尝经游其地,淹留数日,叹曰:“今之所称,多过其实,惟睹虎丘,逾于所闻。” 刘宋何求及弟点、引陈、顾、越、唐史德义,并隐此山。旧有东西寺,即王氏二墅,皆在山下。今云岩寺在山上,而二寺俱废。又有梅花楼、小吴轩、平远堂、仰苏楼、五台山、《千顷云》《小竹林》,胜处甚多,不能悉载。
阳山 ,一名秦馀杭山,一名万安。在府城西北三十里,高八百五十馀丈,逶迤二十馀里,以其背阴面阳,故曰阳。亦云四飞,以四面视之,势若飞动也。《战国策》云:“越王以散卒三千,禽夫差于干隧。” 今万安山有隧山,即其地也。大峰十二,箭阁独最高,相传秦始皇射于此,故下为射渎。傍有巨人迹,长五尺许,下有文殊寺。寺内石井,大旱不涸。有香炉石,高耸数丈,石上复有石,有白龙坞。岭西有龙母冢,前有龙湫,白龙庙在焉。东北有白鹤山,以丁令威宅名,丹井尚存。会昌中,其子孙舍宅为寺,名曰“白鹤” ,今名澄照。山产白墡,亦名白墡岭。自此一支东北过金芝岭,曰管山,亦曰巏山。山北大石涌出如莲花,下有云泉,水自石上泻纳小池,石上建庵,因名“云泉。” 西为阳抱山、青山、寒山。西北彭山、温山、图山,其北竹青塘。又北曰鸡笼山,山有洞户,巅中洞有探者,其去甚远,烛尽而返。上闻风涛舟橹声,疑在太湖下也。又北曰甑山,山巅有七穴如瓦甑,故名。东南有象山,即福寿山,盘回不绝。至南爪山,过爬石岭而北,为北爪山。又徐侯山,在阳山西北十里,一名卑犹,一名徐枕。《吴越春秋》:越王乃葬吴王,以礼于秦馀杭山卑犹,即此山也。《越绝书》云:“夫差冢在犹亭西,卑犹位。” 《索隐》曰:“犹亭,亭名。卑犹位,地名。” 其下有沈尤村。其西南出锦峰,南出玉遮,东南则凤现岭,过岭为凤凰山。晋太康二年,掘地得石凤,故名。又南为贺九岭,相传吴王于此庆贺重九。厓壁有“贺九岭” 三大字,文徵明《过贺九岭》诗:“截然飞岭带晴岚,路出馀杭更绕南。往事漫传人贺九,胜游刚爱月当三。岩前鹿绕云为路,木末僧依石作庵。一笑停舆风拂面,松花闲看落毵毵。”
花山 在府城西六十三里。旧名华山,去阳山东南五里。相传山顶有池,生千叶莲,服之羽化,故名。《续图经》云:“或登其巅,见有状如莲花。” 《老子枕中记》云:“吴西界有华山,可以度难。” 疑即此也。山半有池在绝𪩘,横浸山腹,逾数十丈,故又名天池山。上有石鼓,晋隆安中鸣,乃有孙恩之乱。石屋二间,四壁皆凿浮屠像。又有龟巢石、秀屏、虎跑泉、苍玉洞。绍兴中,张汉卿常居此,号“就隐。” 南为华山寺,北为寂鉴庵。其南为鹿山、汉阳山、野演山、龙山、茅山。西有鸡窠岭、清流山、鹿山东
南为隆池山。一云“山。自此过涅槃岭。” 遂接南峰山。即支硎山支陇。
支硎山 ,在龙池山东北,府城西南二十五里。以晋支遁常居此,而山多平石,故名。按《玉篇》,吴有临硎。《吴都赋》云:“古号临硎。” 《续图经》云:支硎一名报恩,以昔有报恩寺也。山有石室寒泉,遁诗云:“石室可蔽身,寒泉濯温手。” 相传遁冬居石室,夏隐别峰也。泉上刻“紫岩居士虞廷臣书” ,“寒泉” 二字径丈。又有放鹤亭、白马磵、马迹石,皆以遁得名。《吴地记》:“支公后乘白鹤升云而去。” 山有南峰寺及中峰、北峰二院。北峰宣德间移于鸡窠岭。中峰在寒泉上,又名楞伽院。南峰一名天峰,即唐支山院也。有碧琳泉、待月岭、南池、新泉。马坡本名养马坡,谚云“马婆泉” 者,误也。坡南有石门,乃三巨石,直上干霄,西连危峰,东临绝壑,中犹枨臬然。又有牛头峰,在寺门之下,东趾有观音寺,故又曰“观音山。” 右一支为寒山,向未有名。万历中,赵宦光葬父隐此,因名焉。凿石为涧,引泉为池,势如瀑布,号“千尺雪。” 花木秀野,为一时名墅。山人无后,今悉为庵院矣。
定山 在支硎西,相传支遁创报恩寺于其麓,于此禅定,故云。按《楞伽院石记》云:乾德二年,常州奏帖付苏州府西封定山龙宫里报恩寺,敕赐观音院。旧志疑定山即支硎之别号,非也。又按道林在吴土山墓下,集同志者合八关斋,时道士白衣凡二十四人。《越绝书》:土山者,春申君治为贵人冢,去县十六里。疑即道“林斋会” 之地。其旁又有羊山,与长洲县分界。
高景山 ,在定山北三里,自天平来,漫衍数里,至此而止。《越绝书》作“高颈山。” 其西麓对花山,觉林厓谷盘拱处曰金盆坞,宋魏文靖公墓在焉。其南为斜堰岭。
天平山 在府城西二十里,支硎南五里,视诸山最为崷崒,其林木亦秀润。山多奇石,诡异万状,有卓笔峰、飞来峰、五丈石、卧龙峰、巾子峰、毛鱼池、大小石屋。其山顶正平,曰望湖台,即远公庵遗迹。上巨石圆而面湖者,曰“照镜湖。” 山半有白云泉,别有一泉如线注出石罅,尤清冽,曰一线泉。宋僧寿老始发之。有古松蟉纠如盖者,曰“华盖松。” 又有穿山洞、蟾蜍石、龙头石、灵龟石。及龙门南趾有白云寺,范文正公祖墓在焉。其西有笔架峰,其后群石林立,名“万笏林。” 万历间,范参议允临构为别业,台池亭馆,极一时之胜,今亦废矣。其东为翁家山,为鸡笼山,连属金山。金山 亦天平山支陇也,初名茶坞山,晋宋间,凿石得金,易今名。杨循吉《金山杂志》云:“山故多美石,巉巉高耸,皆碧绿色,或至十馀丈,有壁立之势。其左有石,尤伟而峭,或题其上曰‘最胜字,经丈馀。相传五代隐士陆遹所书,今为人斧去’。” 又一石在山半,曰“翻经石,方二丈馀,平坦如砥。石梁一,横架两壁,脉理不联,无所根蒂。其下空洞通人行。或谓类天台” 石梁,因名罗汉桥。泉一在石壁上滴,下池承之,冬夏不竭,名曰“珍珠泉。” 山顶上盘石有坎,阔三尺许,长二丈馀,深不可测,水莹绿,大旱不涸,名曰“云濑。” 其趾有育王塔、方石池、文殊庵在焉。东南为牛眠崦。此山近为采石者破坏,循吉所记,十不存一焉。
金碧山 在天平山东一里,牛头坞普贤寺后。秦台山 在天平之右,与笏林相邻。巅峰大石,刻“秦台” 二大字,相传始皇游会稽,尝豋此,故名。一名晨台,又名神台。其南则羊肠岭,岭右为白羊山,岭之南为赤山,长可数里,土石多赭色。仰天山 在赤山东,距天平不五里而近,旧名马鞍山。宋范文穆公营墓为此,以近天平山,且慕文正为人,故改今名。傍有觉岩寺,为文穆奉祠之所,今废。
灵岩山 在府城西二十五里,高三百六十丈,一名石鼓山,又名砚石山。山连村。石可为砚,故名。又名石射堋山。山之西北绝顶为琴台,可以远眺。范成大谓“下瞰太湖及洞庭两山,滴翠丛壁,在白银世界中者”是也。石壁峭拔,曰佛日岩。其中平坦处为灵岩寺,晋司空陆玩舍宅为之,久废于火,仅存一塔与僧舍数间耳。今南岳继起,弘储重建,梵宇一新。山中馆娃宫、西施洞、响屧廊、吴王井、浣花池、石鼓、琴台等,详见《古迹》。此山数十里外望之即可辨。高启曰:灵岩拔奇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尤多奇石,近颇为采石者残毁。山为苏城来脉,不宜锥凿。万历四十一年,榷部马之骏召各山主,给价官买,勒石山中。玉遮山, 在阳山之南,横列如屏,今但呼为遮山。《旧志》为查山。吴宽诗:“见山不识山,借问山中
人玉遮,亦深秀翠色耸嶙峋,即此。其南有按山、化山、苦竹山。其北有蜀山,山半皆拔起,号曰鹤石。又北为野虚山,两山夹峙,中有路通,俗名风衖。东南有贞山,俗名蒸山,以其云气如炊也。东有官山、马山。又东为雅宜山,本名雅儿,唐青州刺史张济女雅儿葬此。吴语“儿”为“倪”,因伪为“宜”,或云虞集改。旁有小山曰茹初名箬茹。近时居民掘地得唐元和十九年《金氏墓志》,云葬于《茹山阳》,始知其讹。或云即雅宜山。其南有朝山,陂陀曼衍,至奇禾岭,一名岐荷。众山连接,不可名状。又东则五城山,至金井坞。又东则真如坞,与小白阳山相连。
小白阳山 在府城西三十六里,一名“伏龙山”,在金井坞南,横耸众山之外,山址旧有寄山庵,今废。其东南为博士坞、弥陀岭、竺峰岭。又东南则狮子岩在村之上,又南则“野芝坞”,皆连属灵岩山。
锦峰山 在府城西二十五里。阳山西南产石,紫赤色而秀润,故名。宋兵部尚书郑起潜居此。淳祐中,理宗书“锦峰” 二字赐之。永乐中,造报恩塔,取此石造佛像,以天阴不湿,可装彩色。邓尉山 在光福里,俗名光福山。在锦峰山西南,去府城七十里。汉有邓尉者隐此。或作“蔚” ,非也。北有龟山,光福塔在焉。山之西北为虎山,中通一溪,跨以石梁,曰虎山桥。桥之西南有上崦。袁弘道《记》云:“两峡一溪,青峦四匝。山前长堤一带,几与湖埒。堤上桃柳相间,每三月时,红绿灿烂,如万丈锦。其东麓三里有七宝泉。” 虎山三面皆平畴,迤南三四里为安山。邓尉西行,历鸟山、观山、朝山、坞外窑、裹窑、熨斗柄、西碛山、弹山,过长旗岭、竺山至元墓。出入湖山间,山人以圃为业,尤多树梅。花时一望如雪,行数十里,香风不绝。所历诸山,大扺各有致,惟西碛最高大少景。然在湖滨潭西,聚坞差胜。潭西一隅,色如铁,名“铁山。” 其旁有吾家山、菲冈山、石帆山、褚山、邢山、游城山、长山,皆附邓尉山。
青芝山 在邓尉西南,袁宏道所谓“山间松万本,参云翳日,碧栏红榭,与白波翠𪩘相映发” 者是也。山之右为珍珠坞,群山四抱,一隅稍豁,其景最胜。
铜井 在邓尉西,去青芝仅半里。旧《志》云“即铜坑。” 今山中别指其地小山名铜坑,不知其故。相传晋宋间凿坑取沙土煎之,皆成铜,故名。上有岩洞,其悬溜汇而为池,清冽可饮,名曰“铜泉。” 弹山 在西碛之左,其首在湖滨,身横亘六、七里,直接青芝山。濒湖处有七十二峰阁,所据极胜。循是而东,从山腰行,山之高下如梯级,然上下皆梅,春初行之,如入画图。《竺泽丛书》有《送小鸡山人文》,谓山在光福西五里,土多石寡,无大木。旧志即谓弹山,殊不似。曹引儒《山乘》谓“弹山之旁土珑,乃小鸡山” ,似为得之。
茶山 一名“绣裘山” ,在弹山之右,高不二十步,状类土阜,而通体皆石。北望铜井,地形渐高。此山若在箕舌数里之内,毫发可数,梅花时尤胜。南去太湖不百步,六浮小峰若杯楪在案间,外则粘天浴日,不见其际。万历间,嘉定李流芳游而乐之,买其半欲建六浮阁,竟不果。
蟠螭山 俗呼为“南山” ,在弹山南,斗入湖中,作蜿蜒状,以此得名。其阴多桃花,春时望之,如锦步障。上有一坎,从上望之,如方池然。循级而下,四周皆石壁,削成可三仞,又如数千石大囷。天启间,有僧小构其中,馀莳小花木。出门咫尺即望屋瓦不得。既入室,则又如大刹,沓不知在山之巅、湖之滨矣。
元墓山 在城西南七十里,邓尉西南六里,相连不断,本一山也。后晋青州刺史郁泰元葬此,故名。一名万峰山。袁袠《游记》云:“吴之山,惟元墓最僻,亦最奇,面湖而险隩。丹崖翠阁,望之如屏,背邓尉而来,法华障其前,铜井、青芝迤𨓦其右,游龙界其左,尤奇,在绝顶。一登则洞庭诸山悉陷伏于湖,而湖波遂混茫荡为一” 色。山有圣恩寺,即万峰和尚道场。今剖石弘壁扩大之。法堂在佛殿东,前银杏数株,皆数百年物。后有奇石,俗谓之“真假山。” 明天顺间,于土中露见棱锷,扣之琤琤,遂加剔濯,巉岩洞越,巧若天成。后渐没。
“皇清康熙十七年仲夏积雨,山泉冲激,复有石露”于
大悲坛东,寺僧因而搜之,得石湖卢熊所题《神狮出岫》《海涌门》、汲砚泉、涵辉洞、峭壁岩、螺髻峰、流云涧、“凌空桥” 八景。东有钱家磡、米堆山、顾天叙辟有五云洞,即俗所呼老虎洞也。其山与柴庄岭、石牌、至理诸山相连,直扺吕山,西则孙家
岭、虫头诸山渐入于湖南为“周山。”
法华山 在元墓山南,一名钵盂,一名乌盂。西南北三面皆在湖中,峰坞幽閴,游者鲜至。其东有横山、渔洋山,迤𨓦数里,与周山联属。穹窿山 在府城西南六十里,最高而深,形如钗股。《吴地记》:两岭相趋,名曰同岭,所产自然铜,又曰铜岭。《越绝书》:“为赤松子取赤石脂处。” 《神仙传》:“赤须子,秦穆公鱼吏,吴山升仙。” 即穹窿山也。山高而平,其顶方广可百亩。有三茅峰,头如浮笠,俗呼箬帽岭。垒石为龛,名国师龛。或云张良从赤松子游处也。山半有石膝痕宛然,世传茅君礼斗处。膝印中注水不涸,名双膝泉。产石蟹如钱大。又有拄杖泉,大旱不竭。又有法雨泉,下注石堰灌田。山东岭下有盘石,相传朱买臣读书其上,后人号为“读书台。” 向有穹窿寺,今羽士施道渊居此,楼台殿阁,金碧烂然矣。其北有紫藤坞、百丈泉。
香山 在府城西七十里,与穹窿连属。南趾近太湖,为胥口,而气脉接胥山。《吴地记》云:“吴王种香于此,遣美人采之,故名。” 其下有采香迳,今名箭泾山。北地有名上园、下园者,皆吴王艺花处也。西南数里为茅山,临太湖南趾,吴王爱姬祠在焉。
胥山 在府城西三十里太湖口。《寰宇记》云:“吴王杀子胥,投之于江,吴人立祠于此,故名。” 《水经》云:胥山上有坛,长老云:“胥神所治也。” 下有九折路,南出太湖,阖闾辟以游姑苏之台,而望太湖也。其西麓长而锐,土人呼为西上方。
高峰山 在胥山南,上有伍相祠,前有双树,并挺而古。盖一本而裂者,下有走马塘,疑即走狗塘也。
姑苏山 在府西三十里,一名姑胥,一名姑馀,在横山西北,古姑苏台在其上,至今人称为“胥台山。”
横山 在府城西南二十里姑苏山东。《隋书十道志》云:“山四面皆横,故名。” 又名踞湖山,以山临太湖,若箕踞也。钱氏葬忠献王元璙,于此建寺,其趾曰“荐福” ,因又称荐福山。山之岭九,九岭各有墩,中空为藏军处,有五坞,故又名五坞山。皇祐五年,节度推官马云游此山,名之曰芳桂坞、飞泉坞、修竹坞、丹霞坞、白云坞。后人又以堪舆家言,称为九龙坞。《续图经》云:“此山镇郡西南,临吴控越,实吴时要地。隋迁郡于此山,亦以是为屏蔽矣。” 其西有岷山花园,山有凤凰池、小赤壁、紫石池,景亦幽胜。
尧峰山 在横山西南,于诸山为最高。罗处约《记》云:“帝尧时洪水汎滥,吴人避居于此,故院名免水。”徐源《记》云:“阴雨弥月,则烟霞濔漫,望之若白浪中浮露青峰也。至风清月明,其气凝结不散,疑井中龙嘘所出,宝云泉所由名也。”此泉较惠泉更轻清,以山巅难致,世罕知者。山有十景:清晖轩、碧玉沼、多景岩、宝云井、白龙洞、观音岩、偃盖松、妙高峰。东斋、西隐,渐废及半。后人因取露禅庵千人坐响泉、松冈、竹径,以足其数。俗又称“圣寿寺为上尧峰”,露禅庵为中尧峰,兴福院为下尧峰。山半有鸭踏岭,岭下为石坞,中产文石,吴人采之以累假山。其东有宝华山寺,有泉。相传。和尚卓锡所出。又有紫薇坞、瑞云坞、褒忠岭、青霞岭,又东有长旗岭、感慈坞、陆墓山,疑即陆云公葬处。又东为吴山,其南有昇犹山、东西两苍坞、桃花坞,漫衍六七里,临太湖白杨湾,与吴江分界。北连凤凰山、九龙坞、楞伽山, 一名“上方山”,在吴山东北,其顶有浮图,向有五通庙,今废。东南麓有丁家山,唐人丁公著,父丧,负土作冢,故名。其北为宝积山,宝积寺在焉。又北为吴王郊台。东北为茶磨屿,俗名磨盘山。东南麓有普陀岩,岩前石池深峻,东面石湖有行春桥。
白石山 在浒墅北。《越绝书》云:“故为胥女山,春申君封吴,更今名。” 又云:“其南有小蜀山,春申君客卫公子冢也。”
黄山 在府城西南,茶磨山北四里,胥塘之北。诸峰高下相连,俗称笔格山。《隋志》载:王世充破刘元进,坑其众于黄亭磵,疑即此山。其西山之半有二石洞,深可三四丈,俗名虎洞。周必大《游山录》谓有法云寺及浮图,今皆无。
岝崿山 在府城西南一十五里金山东,俗称狮子山,以形名,又名岝雄山。《吴地记》云:“王僚葬此山。” 山上有石巷,山南有大石,相传为堕星,今其东有落星泾。《水经》云:“吴西有岝岭山,俗传此山本在太湖,禹治水移至此。” 又西南有两小山。
石如卷岝,禹所用牵山也。吴山有浅处,在三山之南,长老云“是岝岭山麓。自此以东差深,言是牵山之沟。” 其说不经。山右有土阜,曰铃山,左曰索山,皆以狮子名。山南顶上有巨石如楼,云是狮子两耳,自元以来,凿石且尽。
何山 在狮山北一里。其地旧名鹤邑墟,故山名“鹤阜山。” 因梁隐士何求、何点葬此,改今名。其坡有资福寺。
洞庭西山 ,在府城西一百三十里,周八十馀里。一名包山,以四面水包之,或谓包公尝居之。《真诰》云:“去洞庭见包公,问动静。” 包公,句容鲍靓也。其称洞庭,则以湖中有金庭玉柱。左太冲赋云:“指包山而为期,集洞庭而淹留。” 山踞太湖中,遥望一岛,而重冈复岭,萦洲曲溆,灵踪异迹,殆不可穷。房琯云:“不游洞庭,未见山水,信非虚也。” 其峰缥缈最高。缥缈之南,左偏坡陀,为竹坞岭。岭东为上方山。又东为罗汉山,毛公坛在其阴。罗汉之南为鸡笼山,一博山。竹坞南为飞仙山,稍西为秦家山。自秦家折而南逾抛壶岭,为下方山。稍东为洞山,林屋洞在焉。直金庭玉柱,为天帝坛山。其南为大萧、小萧二山。却洞山西走长而狭者为梭山,明月湾在焉。一峰斗入湖,为石公山,《可盘湾》在焉。其右诸峰高者为白茅山,次为练车山,为黄家山。稍西为陆坞山。逾支头峰为野坞山、木壁山。又逾弹子岭为植头山。自汤坎岭稍折而南为冯家山。又南为圻村山,中有石屋。稍东为龙头山。梭山、龙头之间是为消夏湾。缥缈东山,势分为二:其一𨓦迤而北,为马石,为鸿雁山,与元山相直,为凤凰山。又𨓦迤而北,为七贤山,为陆村山。一稍东为天王山,为桃花坞山。逾望崦岭为淀紫山,是为崦边。逾攒云岭为父子山。又逾公子岭为绿石山,为金铎山。金铎北为苦竹山、渡渚山世传吴王伐越,尝于此渡军也。缥缈之西,其高者为华山。逾夏家岭为甪头山,又逾王家岭为雷头山,为龟背、龙舌山,甪渚在焉,与王家相直,为大步山、小步山。大步旁为张公岭,小步之旁为寿山。缥缈之北,其高者曰“涵峰。” 涵峰之东为东湖山,西为小西湖山,又西为水月坞。东湖之东为十里山。逾新安、墩头二岭为金峰。又逾沙子岭为堂里山,为畽里山,为蛇头山。查山与沙子岭相直,为湖漫岭,西山之境于是始穷也。其北为常州府之宜兴、无锡二县界,环西洞庭有泉十:水月寺东曰无碍泉,以宋无碍居士李弥大故名。毛公坛下曰毛公泉,即毛公炼丹井也。天王寺北曰石版泉,严家山下古樟。东南曰石井泉,上方坞曰“鹿饮泉” ,水味甘冽,止盈一铛,随汲随至。法华寺旁曰惠泉。钢坑之西曰军坑泉,《洞庭记》云:“吴王领军过此,军大喊一声,有泉涌出,得以饮军。” 后泉冲破成池。龙山之下石间曰乌砂泉,穴深丈馀,泉甘白,盛磁瓯中,微积乌砂,故名。绮里西徐胜坞曰黄公泉,汉夏黄所隐处也。华山寺曰华山泉,其源有三:灵泉、蒙泉、鉴泉也。西洞庭之北曰横山,曰阴山,晋阴长生炼丹处也。二山与金铎山相望二三里,其山人家绕山临水,皆舟贩为业。曰叶馀山,一名叶山,在渡渚山北。吴王渡军眺望,曰:“此山如一叶之舟,移而不动,故名。” 山有三峰,玉柱金庭,分列左右。稍东二十里曰长沙山,视横阴为大,居民花果烂然。山有石镜,舟行太湖中,人物皆见。西洞庭之东为禹期山,禹会诸侯于此,故名。长沙之西曰冲山。漫山,北近聚坞,仅十馀里,二山相向,多桃花,居民劈竹编簿,俗朴罕巾裹。禹期山相近为鼋山,亦曰鼋头山,以形似产石,可作碑碣。其下有石如鸟立者,曰鸡距石。又有若蹒跚见水面者,“鼋壳石。” 西洞庭之北,贡湖中有两山相近,曰大贡、小贡,禹治水曾驻此,故名。西洞庭山南三里有若五星聚,曰五石浮山,曰茅浮山,曰思夫山。秦时有人采药不返,其妻思之至死,故名。有若两鸟飞欲止者,曰南鸟、“北鸟。” 其西两山南北相对而不相见,见则有风雷之异,曰大雷、小雷。稍北曰大干,小干与二干相连,曰绍山,在横山北,山之土色纯白如雪,曰“畽浮,曰东狱、西狱。” 相传吴王于此置男女二狱。其前曰“粥山” ,吴王饲囚者也。有若琴者,曰琴山,有若杵者,曰杵山。有对植者,曰大竹。大竹与冲山相近,有若物浮水面可见者,曰长浮,曰癞头浮,曰殿前浮。三浮山之东与鼋山相附而差小,曰龟山,亦以形似名。有二女相对立者,曰“谢姑山。” 小谢姑有若石柱。巀薛者,曰“玉柱山。” 稍西却曰金庭山,其南为垓山,为历耳山。中高而旁下者为“笔格山。” 骧首若逝曰“石蛇山” ,有若螺。
者曰“青浮山。” 垓山相近有舍山,与鼋山、龟山相对,曰“鼍山” ,旁曰“小鼍山。” 二山亦产石。二鼍之间,若隐若现。曰“惊蓝山。”
洞庭东山 ,周五十馀里,本名莫里山,今呼为“莫釐” ,相传隋莫釐将军居之,一名“胥母” ,则谓子胥尝迎母于此也。以洞庭在西,故今称为东洞庭。东山之峰,莫釐最高,其阳为率喽坞。莫釐之东,重冈复岭,或起或伏,起伏之间,民聚居之。其一支自北而南为宋家湾,为岱心湾,为杨家湾。又南为郁家湖,历翠峰而南,为犀牛岭,为马坞,为石家坞、秦家坞。又南为九峰,为小莫釐。中。一支自平岭而南,为虾啜岭,为象鼻岭。稍东为栲栳墩。过东为偃月冈。折而南为屏风山,是为金塔下。又南为千山岭,为俞坞。又南为重亨,为金湾,为查湾,为蒉山嘴。一支自西而南,冈峦起伏尤多。北为丰圻,为石壁,为小长巷。迤𨓦而南,为上金,为周湾、吴湾。又南为白沙,为嘶马坞,为纪革。又南为寒山,为嵩山,为梁家濑,为北叶、南叶为碧螺峰。又南为杨湾。杨湾之西为毛园,为王舍,为南望。北望其东为湖沙,为长圻,东山之境,于是始穷也。其西南则浙江长兴县界矣。环东洞庭有泉五,丰圻之顶曰“海眼泉。” 山顶巨石上,二穴如人目,冬夏涓涓,深不可测。郁家湖口曰柳毅泉,水可俯探,旱潦无盈涸,风摇亦不浊。碧螺峰下曰灵源泉,相传患目者濯之辄愈。法海之废阯曰青白泉,二池一青一白。翠峰山居曰悟道泉。东洞庭之东麓曰武山,周一十二里,本名虎山,吴王养虎于此,后避唐讳改今名。其旁小阜曰鸡山。东洞庭之北曰余山,《史记》为徐侯山。西南曰三山,有三峰相连,昔有吴妃姊妹三人,各居一峰,殊有灵异,山人立祠祀之。曰泽山,在三山西一里。曰厥山,在泽山之旁,东洞庭之南。首锐而末岐者曰箭浮山。若屋攲者曰王舍浮。近王舍曰白浮。于七十二峰为最小。有若箬浮水面者曰箬帽山。有逸于前若追而及之,曰猫“鼠山。” 又有若穹碑立者,曰“石牌山。”
林屋洞 ,在洞庭山。《吴地记》云:“阖闾使灵威丈人入洞,十七日不得尽,因得禹书。”按洞有三门,同会一穴,中有金庭玉柱,又有石鼓石钟,击之声清远。汉刘根于此学道。〈并见《古迹考》。〉
三江 :松江、娄江、东江也。《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 《史记正义》曰:“三江在苏州东南三十里,名三江口。一江西南上七十里至太湖,曰松江,古笠泽江。一江东南上七十里至白蚬湖,曰上江,亦曰东江。一江东北下三百馀里入海,曰下江,亦曰娄江。其分处号曰三江口。按《吴地记》:松江东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东北入” 海为“娄江” ,东南入海为“东江” ,并松江为“三江。”
胥口水 自胥口桥东入,东西醋坊桥,曰“木渎” ,香水溪在焉。又东入跨塘桥,与越来溪会。《光福水 》自虎山桥上下崦等处,西南受太湖之水,微东北流,过善人桥,经灵岩山南与箭泾之水合,东入于木渎。
箭泾水 在胥口两香山足下,南受太湖之水。北泾至灵岩山前,合光福之水东流,亦曰“山塘” ,至木渎镇之斜桥,入于木渎。
白洋湾 ,折北汇于楞伽山下。相传昔范蠡由此扁舟入五湖处,与木渎水合,出横塘桥东入胥门运河,为胥江,亦曰“胥塘。” 北流阊门运河,曰“彩云港。” 自横塘北入运河,曰“洞泾。” 自彩云港北折出洞泾西,曰“白莲泾。” 又西出江村桥,曰“枫桥湾。” 自胥塘北至阊门,与北壕水会,曰“沙湓潭。” 又南壕中折而西绕出晋安桥,曰“新开河” ,自沙湓潭西会枫桥诸水,与虎丘山塘水合,又经北壕至圣堂湾,分为二。西过钱、万二桥,至虎丘山后,北入长荡,折而东至齐门,过石家桥,北行由齐门城壕南转入娄江。
白鹤溪 、柿木泾引太湖水而南,乌角溪北出浒墅,经运河入射渎,相传吴王常射于此,故名。其西一水,由阳山通白马涧,亦入射渎,东出虎丘,北曰“长荡。”
内河 。从盘门纳太湖水,汇百花洲直北行,由明泽桥至皋桥,为第一直河。自和丰仓西新桥东北行,纡回再折过杉渎桥至查家桥,转北杉板桥迤东行西馆桥入北而出单家桥,为第二直河。二水并与阊门西入之水会。又自孙老桥转东直行,由府治前至饮马桥,经平桥、南仓桥,达迎葑桥、望信桥。第四直河之水东南行出葑门,为第三横河。又自吴县学西渡子桥,从东直至长洲县学东顾亭桥,为第二横河。此水出狮子口,合葑门以北内壕之水,俱归娄门夏侯桥。
南十字河,受饮马桥第三横河西来水,一从仓桥逶迤东行,出葑门水关,与安里桥南来水,北达外城壕,至娄门东入娄江。一从北行,过乘鱼桥,会第二横河水,至顾家桥转北达临顿路口。又第一横河水,北趋跨塘下,直出齐门,此为第三直河。望信桥直北行,至官太尉桥,转东迳尽市桥北入苑桥,出华阳桥南水口为第四直河,与娄门第一横河之水合。阊门水关纳枫桥运河水,东行至单家桥,转北再东经报恩寺前直门,为第一横河。初入水关,其水分流入浒溪仓西桥,转北东行至北过军桥,仍与报恩寺前之水合。
运河 在府城西十里,即古之邗沟。嘉兴南来水自嘉兴石塘由平望而北,绕府城,为胥江,为南濠,至阊门。无锡北来水自望亭而经浒墅枫桥,出渡僧桥,交会于阊门外,势湍急,故钓桥为第一洪。
鲶鱼口 在太湖之北,去吴江县十八里。《具区》水北流汇齾塘,又北过五龙桥入为盘门运河,为古塘口。折而东至分水墩,其东阔一百三十丈者曰鲶鱼口。西阔八丈者曰面杖港,又为柳胥港,即夹浦,为爪泾港,为马尾漾,为澹台湖。又自分水墩南流,经吴江县城东南,为庞山湖。澹台湖 在太湖东。《史记》:“澹台灭明,南《游至江》。”〈注:〉谓吴国东南澹台湖,即其故址。《吴地记》以为灭明宅所陷,自此东经宝带桥入运河,分流入黄天荡、陈湖。今泾渰直北正行,则经葑门,环城为壕,至娄门东入娄江,北屈出齐门塘。
庞山湖 在澹台湖东。其南入甘泉桥,下流为黎湖、菱湖、叶泽湖、新湖。叶泽湖东为九里湖、急水港、杓水潭、清水荡。又东为姚成江、白蚬江、小龙潭、杓头潭。西为契跨湖、笑面湖,与汾湖接。汾湖 一名“分湖” ,以其分属吴江县及浙之嘉兴县,故名。其东入谢宅荡、莼菜荡、南阳港,又东通三泖,入华亭界。北入三白荡,又北受曹龙港,通莺脰湖。
莺脰湖 在太湖南。自荻塘会烂溪水,并出平望,汇于此。其下流为穆和溪、黄家泾、白荡。荡西为掘城湖、蠡泽湖为北麻漾。又西为沈张湖,为九曲港。自北麻漾而入,为乌荡、蒲荡、白铁港。自九曲港而入,为后练塘、雷墩荡、西溪、骨池塘、阳成湖 在府城东北二十里。潴浸广阔,溉田之利甚溥。来自吴淞江,东流入于昆山。
石湖 在府城西南一十二里,连越来溪。旧《志》云:“范蠡所从入五湖者。” 宋参政范成大随高下为亭,观湖山胜绝,绘图以传。孝宗书“石湖” 二字赐之。
沙湖 与松江诸水合,而青丘、戴墟二浦,自娄门北折出齐门塘,为杨泾、蠡口、五潀泾、施泽湖自施泽湖西又为萧泾,其南为至和塘,其西尚泽荡漕湖。
漕湖 本名蠡湖,《寰宇记》云“范蠡伐吴开此,故名。” 其称漕者,或以其通漕运也。湖之西堤属无锡县,而其浸皆属长洲县。东为永昌泾、黄埭塘、东钱泾、西钱泾,北为冶长泾、鹅肫荡诸水,互流入元和塘。
元和塘 即北来运河,俗讹云“和塘。”南属长洲县,北入常熟县界。西为尚湖,一名上湖,长十五里,广九里,上有虞山湖。南为柴泾、朱泾、徐墅泾、西湖桥塘、张墓塘。东南有白荡,自白荡而出为罗墩荡、六里塘自张墓塘而出为大和塘,自柴泾而出为南塘,又自大和塘而出为官禄塘、黄庄塘,诸水互流,其西吐纳江阴、无锡二县诸水,其东仍流入元和塘。元和塘东为昆承湖,湖东为五丫泾、西陈泾。泾、魏泾,东横泾、黄墓泾、徐泾塘,莫门塘,卫泾塘,南张泾、周泾、龙泾,又南桑婆浜、曹家浜、时泾。塘北为艾泾,自五丫泾而出为七浦。自周泾而出为朱堰塘。自陈泾而出为斜桥塘、严舍泾、悬泾,自黄泾而出为徐泾、杨尖泾,而华荡在焉。华荡西为宛山塘、戈庄泾,自戈庄泾而出为五瞿塘,而华渭荡在焉。以上诸水,或南或北。其流梅李塘者,东北入许浦。流李墓塘者,东入白茆港。流福山港者,北入扬子江。走狗塘 在府城西二十五里。按《越绝书》:“阖闾走犬长洲。”此即田猎之地。高启诗:“春堤长,春草浅。此地吴王曾走犬,猎场四面围画旗红炬,照辇还宫迟。”
至和塘 在府城东七十里,北纳杨城湖,南吐吴淞江。宋至和间重修。
可盘湾 :在府城西一百一十里。昔吴王游湖经此。
练渎 在府城西南八十五里。吴王开练兵。唐皮日休诗:“吴王厌得国,所翫终不足。一上姑苏台,犹自嫌局促。艅艎六宫闹,艨艟后军肃。一阵水麝风,空中荡平绿。鸟困避锦帆,龙跧防铁轴。流苏惹烟浪,羽葆飘岩谷。灵境太蹂践,因兹寒林屋。空阔嫌太湖,崎岖开练渎。”
沪渎 在府东一百里。陆龟蒙叙《矢鱼之具》云:“列行于海澨曰沪。” 盖以此名渎。
锦帆泾 在府城内,即壕也。相传吴王锦帆经游处。高启诗:“水绕荒城柳半枯,锦帆去后故宫芜。穷奢毕竟输渔父,长保秋风一幅蒲。”
白马涧 在府城南二十五里。晋高僧支遁养马处。高启诗:“白马何不居天闲,乃在古寺长松间。奇姿不受世羁络,远自竺国驮经还。涧边饮罢寒云起,恍惚化龙跳入水。空山夜雨不闻嘶,埋没蹄痕紫苔里。”
越来溪 在府城南横山下,与石湖通。相传越兵自此入吴,故名。高启诗:“溪上山不改,溪边台巳倾。越兵来处路,流水尚哀声。”
香水溪 在府城南二十七里。源自光福塘来,东过木渎入横塘。俗云西施浴处。高启诗:“粉痕凝水春溶溶,煖香流出铜沟宫。月明曾照美人浴,影与荷花相向红。”
洗马池 在府学南。又常熟县北六里亦有洗马池,相传宋绍兴初,尹团练屯防江洗马之处。投龙潭 在府城西南一百里,水出龟山下,南入太湖。《林屋纪遗》云:“宋嘉定初,有人于山下采藻,获吴越王所投金龙玉简,简以银制,长九寸,篆文隐然,皆以朱漆填钑,题云‘太岁壬戌’。” 时建隆二年也。
吴王井 在灵岩山。高启诗:“曾开鉴影照宫娃,玉手牵丝带露华。今日空山僧自汲,一瓶寒供佛前花。”
昆山县
马鞍山 在昆山县西北,广袤三里,高七十丈,状如马鞍。刘澄之《扬州记》:“娄县有马鞍山,天将雨,辄有云来映此山,山亦出云,应之乃大雨。” 孤峰特秀,极目湖海,百里无所蔽。山之阳有惠聚寺,僧舍八十馀房,云窗雾阁,叠见层出。吴人以为真山似假山,最得其实。登临胜处,古上方为冠,月华阁、妙峰庵次之。山之巅有华藏寺及浮图、七级、玉泉井、大小石浮图。南有桃源洞,北有凤凰台。西有一线天。东有东岩,又有紫云岩、桃源洞、长阳洞,连云、凌峰诸阁,芝华、丰年、凌虚诸亭,夕香、压云、翠屏、留云诸轩。东有山神祠。西有文笔峰,相传宋孝宗时魁星见此。卫泾及第,始县,以昆山得名。今其山割隶华亭县界,此则马鞍山也。中多奇石,秀质如雪,好事者得之以为珍玩,号“昆山石。” 先无树木,明正统间,知县罗永平植柏千章,人呼为“郎官柏。”
高墟山 ,去县四十五里朱塘乡。高三丈馀,上有大石。宋时按察使盛德肆依此为园,名“依绿园。”
土山 ,一名“南山” ,在县西南一里,上有卜将军庙。
秦柱山 在县南三十里千墩浦,南带海,上有烽火楼基,吴时以望海寇。《吴录》云:“一名秦望山。秦始皇尝登此望海,故名。”
娲妇山 ,在县东十八里。周围四十步,高一丈五尺。上有娲妇庙。今大泗村有“女娲圣姑庙” ,而山庙则废矣。
赵灵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高一丈五尺,上有兴福寺。
东山 在县东南车塘里能仁寺。高二丈馀。宋范良遂读书,筑亭其上,扁曰“墨庄。”
六鳌山 在县南石浦,俗呼“六巧山” ,旧名“状元山” ,以卫泾居此,知县杨子器改今名。
青冈 ,在县东北四十里。
千墩 在县东南。其北三十里地名木瓜,有墩九百九十有九,与此合为千墩,因名千墩浦。一说:自松江扺本府东下至江南之北,凡有千墩。明永乐中,太常少卿袁汶被旨浚千墩浦,乡民便之,易名“少卿墩。”
绰墩 在县西十八里。相传黄幡绰所葬。天女墩 在县东南十八里洪庄村。墩上下皆茅苇,惟中间一路若有人行者,虽植草不生。相传有天子之女葬于此,莫详世代。墩中有金龙舟,每风雨夕,即闻金鼓声。一村民夜过其处,见所谓龙舟者,攫取之,仅得一人像,长可尺许。暨归即大病。常有人欲发此,以毒蜂飞火逐之。遂止。
十八里墩 在县西南十八里至和塘旁,今平。汤墩 在县东南六十里全吴乡,今以名村。青墩 在县北十五里积善乡,今呼“青墩庙。” 庙墩 在县西南十里积善乡。
逃鹿墩 在县东北三十六里惠安乡。〈今无考。〉相墩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朱塘乡。
衣墩 在县东六里惠安乡。
石墩 ,在县东南六十里㳌川乡。《长墩 》,在县北十五里积善乡。
唐墩 在县东南三十六里金吴乡。
李长墩 在县西南十五里。登其顶,大江在目。其土色黄而坚致,里人多取用之。
凤凰墩 在吴淞江南,名“姜里墩。”
兵墟 ,在县东二十里惠安乡。相传吴王屯兵于此,故名。
戴墟 ,在县西南三十里。
昆山 在华亭县西北二十五里,盖割昆山之境以隶华亭,而县名仍曰昆山。山高一百五十丈,周围八里。《舆地广记》:“陆氏先葬此山,士衡兄弟生焉。时人以玉出昆冈”比之,故名。〈按:昆山原属本县,后割隶松江府,今故附载于后。〉
新洋江 在县东南六里。自吴淞江流入本县。近岁湮塞,仅成小浦。
三江 在县南九里。《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 唐仲初《吴都赋注》:“松江七十里,分流东北入海者为娄江,东南流者为东江” ,并松江为三江。其地今亦名三江口。《吴越春秋》谓范蠡乘舟出三江口,即此。
淀山湖 吐纳东南诸水,水较他湖特大。南属青浦县,北属昆山县。湖北有范青漾、盛荡、湓浦、东宿浦、西宿浦,其东为朱砂港、漕港。范青漾之东为合浦,西为六直浦,西南为度城湖,皆北入新洋江。
太平河 在县东北一十五里。其源西自汉浦塘而来,东流出古塘。
常熟县
虞山 ,在县西北一里。高一百六十丈,周四十六里六十六步。《吴地记》:孙权置虞农都尉于此,故云。按《吴越春秋》,吴太子娶齐女,病而曰:“必葬我虞山之巅,以望齐国。” 《越绝书》云:“虞山,巫咸所居。” 则虞山,吴越时巳有之。或云虞仲葬此,得名。一名海虞,或云海嵎以东临沧海,又名乌目山。山麓有老君殿,旧名乾元宫,宫侧有池,宋嘉定间所凿。其后有仙人洞,世传海陵徐神翁常寓此。又有雪井。南有仲雍墓,有维摩庵、太公石屋,下覆可容数人,屋外流泉散布石上。《中吴纪闻》谓太公隐东海,常居此。旁有石洞,天将雨,则云气出其中。东有桃源洞,西北为拂水岩,崖石陡峻,每东南风发,水奔注如虹,倒飞喷溅,最为奇胜。自南循山而西,有致道观。又西为招君宫,昭明太子读书台在焉。
崇德山 ,一名“塔山” ,在河阳山南。晋处士夏统、宣城太守邴臻所居。
茅家山 ,在县北四十里,有岳祠诸庙。过吴王庙五六里,有试剑石。又有三沓石,与石城门诸峰错峙,下有石坛,周八十步。又西则宝岩湾,其北六里为破山。
破山 在虞山北六里。宋龚明之云:“有四高僧讲经山中,一老翁日来听讲,问之曰:‘我乃龙也’。” 僧因诵《揭谛咒》,龙现本形,与僧𩰚,不胜,破其山而去。上有兴福寺,又有𩰚龙涧,旁有朱砂崖,产赤砂放生池。《庆元志》引《山海经》曰:“虞山之北,冈垄相接,即乌目山。” 今顶山之南有乌目涧,疑即此。自此东北九十步有空潭,又有“舜井。”
顶山 在破山北十二里。上有齐女峰,相传齐景公女葬此。白龙舟峰,白龙池在焉。龙祠后有瑞石甚伟。半山崖外,西北有水帘洞,两水合流,从石厓下注,漫流若帘。福山 ,在县治西北四十里,高九十五丈,周五里。本名“覆釜” ,唐天宝六载改为“金凤” ,后梁乾化年间改今名。山与通州狼山相直,境特雄胜,盖东南控扼之地云。
寿山 与福山相连,北滨大海,又名陶山。河阳山 一名凤凰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高一百二十丈,周七里,上有秀峰。山顶有井,尝出醴水。又有梁朝古桧及唐状元陆器读书台。《志》:山 与河阳山相峙。按《卢志》,居民凿池,得唐断碑,有“鸷山” 之语。则“志” 当作“鸷。”
塔山 旧名“宗德” ,俗呼“箬帽山” ,在县北三十六里。晋处士夏统、宣城太守邴臻尝居此。
常熟山 ,在县北三十七里。高一百五丈,周七。
里。本名“铜官” ,或云“洞观” ,唐天宝六载改今名。范山 ,在县北三十六里,高七十四丈,周二百四步。相传梁范冀兄弟居此,故名。又永安山,在县北三十八里,或云即范山也。
小竹山 ,在县西北四十一里。
石家山 ,在县北三十七里。高五十七丈,周二里。
茯苓山 ,在县西北六十五里。高数丈,周三百步,下有龙潭,石阑犹存。相传旧产茯苓,故名“宛山。”〈或作“苑。” 〉 在县西南五十里。高七十丈,周五里,产石坚润可为砚。
顾山 ,在县西北五十里,高一百七十丈,周二十一里,东南属本县,西南属无锡,西属江阴,俗呼“三界山” ,一名灵龟山,亦曰香山。
乌丘山 ,在县东南二十七里。
黄土山 ,在县南二十里。
涂崧冈 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涂崧镇。“大江 ” 在县北四十里,与通州对岸。自福山港通至本县,北连大海。
尚湖 在县西南四里,长十五里,广九里。昆承湖 在县东南五里,广长十八里,与尚湖相对,俗谓之“八字湖。”
梅李塘 源自雉浦入耿泾千步泾,迤𨓦常熟县,东出许浦入于海。其西弓连泾、钱泾,其东哮塘。哮塘之南,焦庄泾、黄庄浜、李家浜,其西福山塘。
福山塘 自县北四十里入扬子江,为福山港。其西鵧城港通畅塘,西为九折塘。南富平塘,富平之北为河阳塘,又北为奚浦。
言公井 ,在县治北言偃旧宅旁。高启诗:“千载汲未竭九仞功应深艺圃自可灌道源谁复寻” 雪井 ,在虞山。宋元祐中,海陵徐神翁弟子申将南游。神翁曰:“逢虞则止,无雪则开。” 申至虞山,始悟其旨,遂插竹为庵。山峭无水,一日大雪,惟山拗不积,申凿之,果得美泉。
炼丹井 在常熟县旧致道观,相传汉天师孙张道裕炼丹处。明宋濂《丹井铭》引云:“宋淳熙中,浚井得藏丹石䃭,启之,化为双红鸽,飞入尚湖。铭曰:‘太阴委精自天一,融而为养液万物,神丹浴之赤如日。有夫元巾发我室,双禽冲霞飞翐翐,灵泉重喷甘逾蜜,饮焉寿与天地毕’。”
吴江县
吴山 一名“吴山嘴” ,在县西北二十里。
庞山 在县东南三里。古时有土堆高数丈,横亘百馀亩。宋时取其土修塘,居民开垦成地,至今独高,今仍称“庞山” ,其北庞山湖。
陆墓山 在县境西北,由吴县踞湖山脉,逶迤成陇,三面环山,一面临湖。
吴江 在县东。源出太湖,一名松江,又名松陵江,亦曰笠泽。流经昆山,入于海。春秋时,越伐吴,军于笠泽,即此。唐白居易诗:“震泽平芜岸,淞江落叶波。在官常梦想,为客始经过。水面排罾网,船头簇绮罗。朝盘脍红鲤,夜烛舞青蛾。”
姚成江 ,在县东南三十里。
白蚬江 在县东南
上湖 在县南九里。上承河之水,下流入新湖。宋杨万里尝过此,有诗。
长荡湖 在县西南七十里。上承湖州诸溪水,下流入太湖。
六品泉 在县南五里,唐陆羽品为“第四泉” ,张又新品为“东南第六泉” ,清激甘冽,烹茶极佳。《嘉定县》
宝山 在县东南八十里依仁乡。永乐十年三月,平江伯陈瑄督海运,筑为表识,上建烽火。高三十馀丈,周围一十五里。
应奎山 在县学南,有寺雄峙。明成化间,乃筑山以障之。嘉靖间,又增筑焉,引横沥泾环其下,仍建青云桥于上流。
东冈 在县东南二里
青冈 在县西五里
外冈 在青冈西十二里。
沙岗 在外冈南五里
浅冈 在沙冈东五里
雷墩 在县西南五里
黄墩 在雷墩西南二十里。
白米墩 在县东南七十五里。
青龙江 在嘉定县西南三十六里。其水通东渡头浦,西连白鹤江。
“白鹤江 ” 在嘉定县西南三十六里。其水南接青龙江,北出吴淞江。
太仓州
穿山 高一十七丈,周二百五十步,巨石屹立,中有洞,前后通彻,故名。《临海记》曰:“海虞县穿山下有洞,穴高十馀丈,昔有海行者,举帆经其中。” 今考其洞,上犹通人往来,而其下为地去海巳远,旧属常熟,今分隶太仓州,在东北四十里。桑悦《志》云:“尝疑过帆之事为妄。” 正统间,近山居民凿池得桅,其梢径尺有二寸,始知为《海中山岛》无疑。
洋镇山 在州治后,周三百步。明洪武十年,知州李端筑。上有三峰:集仙洞,迎仙、“来仙” 、“游仙” 三亭。今废。
文笔山 在州学后。明嘉靖十年,知州陈璜筑。仰山 在学后。明正德八年,学正梁亿筑。“太仓冈 身在州治东,曰上冈身,曰下冈身” ,曰“归吴冈身” ;在新安乡,曰“青冈” ;在惠安乡,曰“王家冈。”
新洋江 在吴淞江北。源出淞江,而其流溉于冈身。中有横通塘、“小虞浦,其北合柏家诸瀼,入清水港,通樱桃塘,接鳗鲡瀼。其东自湖川塘会鸭头塘入太仓州界。”
刘河 在太仓州南,为娄江之尾,明末久堙。刘家浜 在太仓东七十里,港外即大海。西为北澛漕,为糜长河,又西为北时沟,为杨子泾,为小塘子,为三江口,为石婆港。南盘曲处为湄场湾。北为新开寺,为青福泾,为菖蒲泾,为半泾。半泾 横带城东数里,南入娄江。北迳湖川、杨林,至七浦半泾之南,达仁义泾,东南入北澛漕,正东为丁泾港,为新塘港,为陆窑塘、摩罗泾,为陶家港,并入于海。
吴塘 在州城三里,南入娄,经吉泾入嘉定县界,北经湖川塘,达七浦塘。
太仓塘 引娄江水入州城大西门,相传为“至和塘。” 稍南为陈门塘,引娄江水入小西门,其稍偏于西北,与陈泾、黄泥漕、包泾并入盐铁塘。又西北为古塘。
州城之水 ,一自太仓塘入大西门,由儒学前东下;一自新开河经半泾入大东门,并至儒学前三尖口会。其亘南北,而中稍偏为西者,为盐铁塘南北水门,张士诚筑塞。水入东、西三门,则由盐铁塘分流至南、北城下。东门内有周泾,南门内有旱泾,城隍庙西有樊村泾,亦藉兹三门之水出入为盈涸焉。
顾浦 在州城西南五里。引吴淞江水入吉泾。自吉泾塘稍东,复北下为戚虞泾,与盐铁张泾横沥水东西相并,俱北入娄江。南盐铁在戚虞泾之左,张泾横沥在戚虞泾之右,而盐铁横沥,其所通为最远。
崇明县
洋山 ,相传山有神最灵,即隋炀帝,其门之神曰“吕门官。”〈出《宋人小说》。〉山多羊,海船失风至此,粮尽即向神借羊,神许,羊辄自至。如否者,虽多方掩捕,终不可得。借者归后,必载送还,羊日蕃盛。蛇山 在县东北界,一名“长山”,一名“茶山”,又名“佘山。”上有街井古迹。
土山 在平洋沙。因海侵迫,筑此立庙以镇。莺游山 在县淮河口。为崇江、淮会师汛地。金凤山 在县寿安寺后。旧名“金鳌。” 康熙八年,总镇张大治、知县王恭先重筑。
大海 在县境海中潮汐所通,俗谓之“海㳌” ,渺无涯际。昆山、常熟、嘉定亦皆滨海。
南新河 在崇明县北五十里。海水北流而入,与北新河相通。
北新河 在崇明县北六十二里,海水西流而入。
《柳毅泉 》:在太湖侧。
苏州府城池考 府志
[编辑]本府。〈吴县长洲县附郭。〉
苏州府城池 ,吴太伯筑城梅里,在无锡境。周敬王六年,阖闾有国,伍贠创筑大城,周四十二里三十步,小城周十里,为门八:东曰娄,曰匠,西曰阊,曰胥,南曰盘,曰蛇,北曰齐,曰平,皆仍其旧制。至隋杨素徙城横山东,即今新郭。唐武德九年,复还旧城。乾符三年,刺史张博重筑之。梁龙德二年,始以砖甃,高二丈四尺,厚一丈五尺,《里》
外有壕。宋初门已塞二,惟阊、胥、盘、葑、《娄、齐》六门。后胥门亦废。嘉定间,知府赵汝述、沈皞相继修治。宝祐二年,赵汝历增置女墙,补建葑、娄、《齐》三门楼。元初湮毁。至正十一年,复缮完城郭。明更加修筑。崇祯十五年,流贼掠六合等处,推官倪长圩重加修葺。
皇清康熙元年,巡抚都御史韩世琦改建城垣,并阔。
城垛现在周围城垣四十五里,长五千六百零五尺,高二丈八尺,厚一丈八尺。城楼六座,官厅六所,葑《娄齐》《阊胥》盘旱门六,葑《娄齐》阊盘水门五,旗台三座,胥门姑苏台一座,军器库房六所,窝铺一百五十七间,敌台五十七座,垛头三千五十一个,守门官公馆六所,营房每门六间,而锁钥则归总捕同知焉。
外州县
昆山县城池 ,相传吴子寿所筑,后惟树竹木为栅,至宋犹然。元至正十七年,始筑土城御寇。周一十二里二百七十八步,高一丈八尺,壕深五尺,广六尺,门有六。明弘治四年,知县杨子器建楼其上,东曰“宾曦” ,西曰“留晖” ,南曰“朝阳” ,北曰“拱极” ,后名“拱辰” ;东南曰“迎薰” ,西南曰“丽泽” ,今名东门;北门、朝阳门,东南门、大西门、小西门。嘉靖五年,邑人都御史周伦疏请筑砖城。十七年,顾文康公鼎臣亦议于朝。时巡抚欧阳铎、巡按陈蕙、知府王仪于沿海州县次第修举,而独先昆山,甃以砖石,期年而成。周一十二里,计长二千三百八十七丈,高二丈八尺,垛四千五百八十七,城壕如旧。
常熟县城池 ,唐武德初始迁虞山下,周二百四十步,高一丈,厚四尺,列竹木为栅。宋建炎间,知县李闿之始建五门:东曰行春,西曰“秋报” ,南曰承流,北曰“宣化” ,东北曰“介福。” 元筑土城,周一万四千八百四十丈。至正十六年,张士诚据苏州,以常熟为要害,更甃以砖,最为完固。明永乐中,岁大祲,民乏食,中夜盗城砖以易食。知县柳敬中虑变,听其毁,而城以废。嘉靖三十二年,倭寇告警,知县王𫓧兴工修筑,高二丈四尺,惟西北二门枕山,馀五门内外各有深壕。南门曰“翼京” ,北水门曰“望洋” ,北旱门曰“镇海” ,西门曰“阜成” ,大东门曰“滨旸” ,小东门曰“迎春” ,西北门曰虞山。通舟楫者又五门。万历甲午,知县张集义增高三尺,内甃马路。丙午,知县耿橘改望洋门曰镇海,虞山门曰“镇山” ,镇海门曰“镇江” ,馀如旧虞山一门,以形家言,不复出入。虞邑濒海,城垣不可不固,宜以时修葺。
吴江县城池 ,“梁开平初,吴越王钱镠筑,后废。宋嘉祐二年,知县裴煜复建南北二门。元至正十二年,知县扎牙进重建北门。十六年,张士诚重筑,高二丈八尺,厚一丈五尺,周五里二十七步,陆门四,水门四,旱门一,各以方名。明成化元年,知县陈尧弼重建城楼。嘉靖三十三年,倭犯境,知县杨芷倡议增筑,高三丈二” 尺,厚一丈八尺,为“四门月城。” 城垣长一千八十四丈五尺,垛三千二百二十二,敌楼二,敌台二十六,窝铺四十。三十六年,知县曹一麟覆以甓
皇清顺治四年,知县李承尹修。康熙四年,知县刘定
“国,复增修,并修城楼,为垛二千三百五十一,窝铺三十六,箭台三十六,炮台四,并濬外城壕。按《旧志》,阔数丈,深六七尺,今阔不及而深过之。” 嘉定县城池 ,“宋嘉定十二年知县高衍孙筑土城。元至正十六年张士诚遣其将吕珍重筑,始用砖石,计九里,为门四” :东曰晏海,西曰合浦,南曰澄江,北曰朝京,东、西、南水门附焉。明正德间,流贼据狼山,知县王应鹏筑土墙备之。嘉靖十五年,知县李资坤增创北水门,又于上建楼三楹。十九年,海寇倡乱,知县马麟增崇土墙。三十二年,倭入寇,知县万里谦以土墙难守,改甃以甓,周二千二百六十六丈六尺,基广五丈,面三丈。万迁秩东南,毁于《霪雨》,知县杨旦重筑,改置雉堞二千三百六十九,崇加四尺,甃敌台一十六座,守铺三十四。四门各建楼一座。易澄江曰“宣文” ,合浦曰“济漕” ,朝京曰“振武。” 重濬外濠,周二千六十五丈,深一丈。万历十八年,知县熊密以形家言,移南水门于稍东,名“汇龙关。” 三十年,知县韩浚增置敌台一十四座,塞汇龙关,复南水关。城周如旧,高二丈九尺,增“置雉堞二百有四十,敌台一十七,守铺二。”
皇清顺治九年四月,大雨,城垣倾圮甚多。知县查逢
盛,兴工修葺,继任刘弘德,始竟其功。十七年,知县吕奇龄以诸生请“南水关” 不利科名,复塞之,仍开汇龙关。康熙六年霪雨,雉堞大隳。知县余
敏督工修葺。十年四月大雨,城崩几半,知县赵昕重修。
太仓州城池 ,元至正十七年,张士诚遣其将高智广筑,周一十四里五十步,高二丈,广三丈。壕周一十五里一百七十步,深一丈五尺,广一丈六尺。陆门七,曰大东朝阳、大南、大西、小西、大北、小北。旧有小东门,又名竹场门,今废。水门四,曰大东、大西、小西朝阳,初筑时有小北、大南二水门。今塞。门楼七座,敌台二十四,窝铺六十六,池周一十五里一百七十步,深一丈五尺,广八丈六尺。
崇明县城池 崇,凡五迁为“长沙新城。” 明万历十二年,知县李大经迁筑,周四里七分,高二丈,厚一丈。为门五:东曰乐平,西曰庆成,南曰迎薰,北曰拱辰,东南曰“朝阳。” 水门二:一在东南,一在西北。门楼四座。南门火灾,缺。驻马厅五,敌台十一,窝铺二十,垛一千七百六十。万历二十五年,知县庄尚稷加高三尺。
皇清顺治十一年,知县陈慎于城壕凿“梅花坑”十二。
年,副将李泌以垛多难守,每垛间塞其一。十四年,参将杨膺又命间塞其二。十六年,陈慎复同游击王龙修西北隅城十馀丈,城外壕阔十八步。十八年,总镇张大治塞旧壕以筑外城。土垣四围六里,高二丈八尺,垣基阔二丈。凿新壕于城外,阔二十馀步。又于东关之南设水窦以通泄,遂成金汤之固。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