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67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六百六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百七十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六百七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七十卷目錄

 蘇州府部彙考二

  蘇州府山川考

  蘇州府城池考

職方典第六百七十卷

蘇州府部彙考二[编辑]

蘇州府山川考     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吳縣長洲縣附郭。

虎丘山 在府城西北九里。《吳越春秋》云:「闔閭葬此,以扁諸魚腸劍三千為殉。越三日,金精結為白虎,踞其上,故名。」 唐避諱改武丘,又名海湧峰。遙望平田中大埠耳,比入則奇勝萬狀。其最者為劍池,兩崖劃開,中涵石泉,深不可測,李秀卿品為天下第五。相傳秦皇發闔閭墓,鑿山求劍,無所得,其鑿處遂成深澗,今名劍池。顏真卿書「虎丘劍池」 四字,石刻猶存。其前為千人坐,蓋神僧竺道士講經處。大石盤陀徑畝,高下平衍,可坐千人。唐李陽冰篆「生公講臺」 四字,分刻四石,今失其一。臺側有點頭石,以生公講經聚石為徒,石皆首肯,故名。上有可中亭,取劉禹鍚詩語。本名可月,今誤稱云。又曰:白蓮池在臺之左,相傳說法時池生子葉蓮,故名。又有試劍石,為秦皇試劍處。憨憨泉,為憨憨和尚所鑿。養鶴澗,清遠道士養鶴於此。石井泉,即陸羽泉井,張又新所品第三泉也。晉王珣嘗據為別墅,山下因有短簿祠。珣《記》云:「虎丘大勢,四面周迴,嶺南則是山徑,兩面壁立,交林上合,蹊路下通,升降窈窕,不卒至。」 《吳地記》亦云:虎丘絕巖聳壑,茂林深篁,為江左丘壑之表。吳興太守褚淵嘗經遊其地,淹留數日,嘆曰:「今之所稱,多過其實,惟睹虎丘,逾於所聞。」 劉宋何求及弟點、引陳、顧、越、唐史德義,並隱此山。舊有東西寺,即王氏二墅,皆在山下。今雲巖寺在山上,而二寺俱廢。又有梅花樓、小吳軒、平遠堂、仰蘇樓、五臺山、《千頃雲》《小竹林》,勝處甚多,不能悉載。

陽山 ,一名秦餘杭山,一名萬安。在府城西北三十里,高八百五十餘丈,逶迤二十餘里,以其背陰面陽,故曰陽。亦云四飛,以四面視之,勢若飛動也。《戰國策》云:「越王以散卒三千,禽夫差於干隧。」 今萬安山有隧山,即其地也。大峰十二,箭閣獨最高,相傳秦始皇射於此,故下為射瀆。傍有巨人跡,長五尺許,下有文殊寺。寺內石井,大旱不涸。有香爐石,高聳數丈,石上復有石,有白龍塢。嶺西有龍母塚,前有龍湫,白龍廟在焉。東北有白鶴山,以丁令威宅名,丹井尚存。會昌中,其子孫捨宅為寺,名曰「白鶴」 ,今名澄照。山產白墡,亦名白墡嶺。自此一支東北過金芝嶺,曰管山,亦曰巏山。山北大石涌出如蓮花,下有雲泉,水自石上瀉納小池,石上建庵,因名「雲泉。」 西為陽抱山、青山、寒山。西北彭山、溫山、圖山,其北竹青塘。又北曰雞籠山,山有洞戶,巔中洞有探者,其去甚遠,燭盡而返。上聞風濤舟櫓聲,疑在太湖下也。又北曰甑山,山巔有七穴如瓦甑,故名。東南有象山,即福壽山,盤迴不絕。至南爪山,過爬石嶺而北,為北爪山。又徐侯山,在陽山西北十里,一名卑猶,一名徐枕。《吳越春秋》:越王乃葬吳王,以禮於秦餘杭山卑猶,即此山也。《越絕書》云:「夫差塚在猶亭西,卑猶位。」 《索隱》曰:「猶亭,亭名。卑猶位,地名。」 其下有沈尤村。其西南出錦峰,南出玉遮,東南則鳳現嶺,過嶺為鳳凰山。晉太康二年,掘地得石鳳,故名。又南為賀九嶺,相傳吳王於此慶賀重九。厓壁有「賀九嶺」 三大字,文徵明《過賀九嶺》詩:「截然飛嶺帶晴嵐,路出餘杭更繞南。往事漫傳人賀九,勝遊剛愛月當三。巖前鹿繞雲為路,木末僧依石作菴。一笑停輿風拂面,松花閒看落毿毿。」

花山 在府城西六十三里。舊名華山,去陽山東南五里。相傳山頂有池,生千葉蓮,服之羽化,故名。《續圖經》云:「或登其巔,見有狀如蓮花。」 《老子枕中記》云:「吳西界有華山,可以度難。」 疑即此也。山半有池在絕巘,橫浸山腹,逾數十丈,故又名天池山。上有石鼓,晉隆安中鳴,乃有孫恩之亂。石屋二間,四壁皆鑿浮屠像。又有龜巢石、秀屏、虎跑泉、蒼玉洞。紹興中,張漢卿常居此,號「就隱。」 南為華山寺,北為寂鑑菴。其南為鹿山、漢陽山、野演山、龍山、茅山。西有雞窠嶺、清流山、鹿山東

考證

南為隆池山。一雲「山。自此過涅槃嶺。」 遂接南峰山。即支硎山支隴。

支硎山 ,在龍池山東北,府城西南二十五里。以晉支遁常居此,而山多平石,故名。按《玉篇》,吳有臨硎。《吳都賦》云:「古號臨硎。」 《續圖經》云:支硎一名報恩,以昔有報恩寺也。山有石室寒泉,遁詩云:「石室可蔽身,寒泉濯溫手。」 相傳遁冬居石室,夏隱別峰也。泉上刻「紫巖居士虞廷臣書」 ,「寒泉」 二字徑丈。又有放鶴亭、白馬磵、馬跡石,皆以遁得名。《吳地記》:「支公後乘白鶴升雲而去。」 山有南峰寺及中峰、北峰二院。北峰宣德間移於雞窠嶺。中峰在寒泉上,又名楞伽院。南峰一名天峰,即唐支山院也。有碧琳泉、待月嶺、南池、新泉。馬坡本名養馬坡,諺云「馬婆泉」 者,誤也。坡南有石門,乃三巨石,直上干霄,西連危峰,東臨絕壑,中猶棖臬然。又有牛頭峰,在寺門之下,東趾有觀音寺,故又曰「觀音山。」 右一支為寒山,向未有名。萬曆中,趙宦光葬父隱此,因名焉。鑿石為澗,引泉為池,勢如瀑布,號「千尺雪。」 花木秀野,為一時名墅。山人無後,今悉為菴院矣。

定山 在支硎西,相傳支遁創報恩寺於其麓,於此禪定,故云。按《楞伽院石記》云:乾德二年,常州奏帖付蘇州府西封定山龍宮里報恩寺,敕賜觀音院。舊志疑定山即支硎之別號,非也。又按道林在吳土山墓下,集同志者合八關齋,時道士白衣凡二十四人。《越絕書》:土山者,春申君治為貴人塚,去縣十六里。疑即道「林齋會」 之地。其旁又有羊山,與長洲縣分界。

高景山 ,在定山北三里,自天平來,漫衍數里,至此而止。《越絕書》作「高頸山。」 其西麓對花山,覺林厓谷盤拱處曰金盆塢,宋魏文靖公墓在焉。其南為斜堰嶺。

天平山 在府城西二十里,支硎南五里,視諸山最為崷崒,其林木亦秀潤。山多奇石,詭異萬狀,有卓筆峰、飛來峰、五丈石、臥龍峰、巾子峰、毛魚池、大小石屋。其山頂正平,曰朢湖臺,即遠公菴遺跡。上巨石圓而面湖者,曰「照鏡湖。」 山半有白雲泉,別有一泉如線注出石罅,尤清冽,曰一線泉。宋僧壽老始發之。有古松蟉糾如蓋者,曰「華蓋松。」 又有穿山洞、蟾蜍石、龍頭石、靈龜石。及龍門南趾有白雲寺,范文正公祖墓在焉。其西有筆架峰,其後群石林立,名「萬笏林。」 萬曆間,范參議允臨構為別業,臺池亭館,極一時之勝,今亦廢矣。其東為翁家山,為雞籠山,連屬金山。金山 亦天平山支隴也,初名茶塢山,晉宋間,鑿石得金,易今名。楊循吉《金山雜志》云:「山故多美石,巉巉高聳,皆碧綠色,或至十餘丈,有壁立之勢。其左有石,尤偉而峭,或題其上曰『最勝字,經丈餘。相傳五代隱士陸遹所書,今為人斧去』。」 又一石在山半,曰「繙經石,方二丈餘,平坦如砥。石梁一,橫架兩壁,脈理不聯,無所根蔕。其下空洞通人行。或謂類天台」 石梁,因名羅漢橋。泉一在石壁上滴,下池承之,冬夏不竭,名曰「珍珠泉。」 山頂上盤石有坎,闊三尺許,長二丈餘,深不可測,水瑩綠,大旱不涸,名曰「雲瀨。」 其趾有育王塔、方石池、文殊菴在焉。東南為牛眠崦。此山近為採石者破壞,循吉所記,十不存一焉。

金碧山 在天平山東一里,牛頭塢普賢寺後。秦臺山 在天平之右,與笏林相鄰。巔峰大石,刻「秦臺」 二大字,相傳始皇遊會稽,嘗豋此,故名。一名晨臺,又名神臺。其南則羊腸嶺,嶺右為白羊山,嶺之南為赤山,長可數里,土石多赭色。仰天山 在赤山東,距天平不五里而近,舊名馬鞍山。宋范文穆公營墓為此,以近天平山,且慕文正為人,故改今名。傍有覺巖寺,為文穆奉祠之所,今廢。

靈巖山 在府城西二十五里,高三百六十丈,一名石鼓山,又名硯石山。山連村。石可為硯,故名。又名石射堋山。山之西北絕頂為琴臺,可以遠眺。范成大謂「下瞰太湖及洞庭兩山,滴翠叢壁,在白銀世界中者」是也。石壁峭拔,曰佛日巖。其中平坦處為靈巖寺,晉司空陸玩捨宅為之,久廢於火,僅存一塔與僧舍數間耳。今南岳繼起,弘儲重建,梵宇一新。山中館娃宮、西施洞、響屧廊、吳王井、浣花池、石鼓、琴臺等,詳見《古蹟》。此山數十里外望之即可辨。高啟曰:靈巖拔奇挺秀,若不肯與眾峰列。尤多奇石,近頗為採石者殘毀。山為蘇城來脈,不宜錐鑿。萬曆四十一年,榷部馬之駿召各山主,給價官買,勒石山中。玉遮山, 在陽山之南,橫列如屏,今但呼為遮山。《舊志》為查山。吳寬詩:「見山不識山,借問山中

人玉遮,亦深秀翠色聳嶙峋,即此。其南有按山、化山、苦竹山。其北有蜀山,山半皆拔起,號曰鶴石。又北為野虛山,兩山夾峙,中有路通,俗名風衖。東南有貞山,俗名蒸山,以其雲氣如炊也。東有官山、馬山。又東為雅宜山,本名雅兒,唐青州刺史張濟女雅兒葬此。吳語「兒」為「倪」,因偽為「宜」,或云虞集改。旁有小山曰茹初名箬茹。近時居民掘地得唐元和十九年《金氏墓誌》,云葬於《茹山陽》,始知其譌。或云即雅宜山。其南有朝山,陂陀曼衍,至奇禾嶺,一名岐荷。眾山連接,不可名狀。又東則五城山,至金井塢。又東則真如塢,與小白陽山相連。

小白陽山 在府城西三十六里,一名「伏龍山」,在金井塢南,橫聳眾山之外,山址舊有寄山菴,今廢。其東南為博士塢、彌陀嶺、竺峰嶺。又東南則獅子巖在村之上,又南則「野芝塢」,皆連屬靈巖山。

錦峰山 在府城西二十五里。陽山西南產石,紫赤色而秀潤,故名。宋兵部尚書鄭起潛居此。淳祐中,理宗書「錦峰」 二字賜之。永樂中,造報恩塔,取此石造佛像,以天陰不濕,可裝彩色。鄧尉山 在光福里,俗名光福山。在錦峰山西南,去府城七十里。漢有鄧尉者隱此。或作「蔚」 ,非也。北有龜山,光福塔在焉。山之西北為虎山,中通一溪,跨以石梁,曰虎山橋。橋之西南有上崦。袁弘道《記》云:「兩峽一溪,青巒四匝。山前長隄一帶,幾與湖埒。隄上桃柳相間,每三月時,紅綠燦爛,如萬丈錦。其東麓三里有七寶泉。」 虎山三面皆平疇,迤南三四里為安山。鄧尉西行,歷鳥山、觀山、朝山、塢外窯、裹窯、熨斗柄、西磧山、彈山,過長旂嶺、竺山至元墓。出入湖山間,山人以圃為業,尤多樹梅。花時一望如雪,行數十里,香風不絕。所歷諸山,大扺各有致,惟西磧最高大少景。然在湖濱潭西,聚塢差勝。潭西一隅,色如鐵,名「鐵山。」 其旁有吾家山、菲岡山、石帆山、褚山、邢山、遊城山、長山,皆附鄧尉山。

青芝山 在鄧尉西南,袁宏道所謂「山間松萬本,參雲翳日,碧欄紅榭,與白波翠巘相映發」 者是也。山之右為珍珠塢,群山四抱,一隅稍豁,其景最勝。

銅井 在鄧尉西,去青芝僅半里。舊《志》云「即銅坑。」 今山中別指其地小山名銅坑,不知其故。相傳晉宋間鑿坑取沙土煎之,皆成銅,故名。上有巖洞,其懸溜匯而為池,清冽可飲,名曰「銅泉。」 彈山 在西磧之左,其首在湖濱,身橫亙六、七里,直接青芝山。瀕湖處有七十二峰閣,所據極勝。循是而東,從山腰行,山之高下如梯級,然上下皆梅,春初行之,如入畫圖。《竺澤叢書》有《送小雞山人文》,謂山在光福西五里,土多石寡,無大木。舊志即謂彈山,殊不似。曹引儒《山乘》謂「彈山之旁土瓏,乃小雞山」 ,似為得之。

茶山 一名「繡裘山」 ,在彈山之右,高不二十步,狀類土阜,而通體皆石。北望銅井,地形漸高。此山若在箕舌數里之內,毫髮可數,梅花時尤勝。南去太湖不百步,六浮小峰若杯楪在案間,外則粘天浴日,不見其際。萬曆間,嘉定李流芳遊而樂之,買其半欲建六浮閣,竟不果。

蟠螭山 俗呼為「南山」 ,在彈山南,斗入湖中,作蜿蜒狀,以此得名。其陰多桃花,春時望之,如錦步障。上有一坎,從上望之,如方池然。循級而下,四周皆石壁,削成可三仞,又如數千石大囷。天啟間,有僧小構其中,餘蒔小花木。出門咫尺即望屋瓦不得。既入室,則又如大剎,沓不知在山之巔、湖之濱矣。

元墓山 在城西南七十里,鄧尉西南六里,相連不斷,本一山也。後晉青州刺史郁泰元葬此,故名。一名萬峰山。袁袠《遊記》云:「吳之山,惟元墓最僻,亦最奇,面湖而險隩。丹崖翠閣,望之如屏,背鄧尉而來,法華障其前,銅井、青芝迤𨓦其右,遊龍界其左,尤奇,在絕頂。一登則洞庭諸山悉陷伏於湖,而湖波遂混茫蕩為一」 色。山有聖恩寺,即萬峰和尚道場。今剖石弘壁擴大之。法堂在佛殿東,前銀杏數株,皆數百年物。後有奇石,俗謂之「真假山。」 明天順間,於土中露見稜鍔,扣之琤琤,遂加剔濯,巉巖洞越,巧若天成。後漸沒。

「皇清康熙十七年仲夏積雨,山泉衝激,復有石露」於

大悲壇東,寺僧因而搜之,得石湖盧熊所題《神獅出岫》《海湧門》、汲硯泉、涵輝洞、峭壁巖、螺髻峰、流雲澗、「凌空橋」 八景。東有錢家磡、米堆山、顧天敘闢有五雲洞,即俗所呼老虎洞也。其山與柴莊嶺、石牌、至理諸山相連,直扺呂山,西則孫家

考證

嶺、虫頭諸山漸入於湖南為「周山。」

法華山 在元墓山南,一名缽盂,一名烏盂。西南北三面皆在湖中,峰塢幽閴,遊者鮮至。其東有橫山、漁洋山,迤𨓦數里,與周山聯屬。穹窿山 在府城西南六十里,最高而深,形如釵股。《吳地記》:兩嶺相趨,名曰同嶺,所產自然銅,又曰銅嶺。《越絕書》:「為赤松子取赤石脂處。」 《神仙傳》:「赤鬚子,秦穆公魚吏,吳山升仙。」 即穹窿山也。山高而平,其頂方廣可百畝。有三茅峰,頭如浮笠,俗呼篛帽嶺。壘石為龕,名國師龕。或云張良從赤松子遊處也。山半有石膝痕宛然,世傳茅君禮斗處。膝印中注水不涸,名雙膝泉。產石蟹如錢大。又有拄杖泉,大旱不竭。又有法雨泉,下注石堰灌田。山東嶺下有盤石,相傳朱買臣讀書其上,後人號為「讀書臺。」 向有穹窿寺,今羽士施道淵居此,樓臺殿閣,金碧爛然矣。其北有紫藤塢、百丈泉。

香山 在府城西七十里,與穹窿連屬。南趾近太湖,為胥口,而氣脈接胥山。《吳地記》云:「吳王種香於此,遣美人採之,故名。」 其下有採香逕,今名箭涇山。北地有名上園、下園者,皆吳王藝花處也。西南數里為茅山,臨太湖南趾,吳王愛姬祠在焉。

胥山 在府城西三十里太湖口。《寰宇記》云:「吳王殺子胥,投之於江,吳人立祠於此,故名。」 《水經》云:胥山上有壇,長老云:「胥神所治也。」 下有九折路,南出太湖,闔閭闢以遊姑蘇之臺,而望太湖也。其西麓長而銳,土人呼為西上方。

高峰山 在胥山南,上有伍相祠,前有雙樹,並挺而古。葢一本而裂者,下有走馬塘,疑即走狗塘也。

姑蘇山 在府西三十里,一名姑胥,一名姑餘,在橫山西北,古姑蘇臺在其上,至今人稱為「胥臺山。」

橫山 在府城西南二十里姑蘇山東。《隋書十道志》云:「山四面皆橫,故名。」 又名踞湖山,以山臨太湖,若箕踞也。錢氏葬忠獻王元璙,於此建寺,其趾曰「薦福」 ,因又稱薦福山。山之嶺九,九嶺各有墩,中空為藏軍處,有五塢,故又名五塢山。皇祐五年,節度推官馬雲遊此山,名之曰芳桂塢、飛泉塢、修竹塢、丹霞塢、白雲塢。後人又以堪輿家言,稱為九龍塢。《續圖經》云:「此山鎮郡西南,臨吳控越,實吳時要地。隋遷郡於此山,亦以是為屏蔽矣。」 其西有岷山花園,山有鳳凰池、小赤壁、紫石池,景亦幽勝。

堯峰山 在橫山西南,於諸山為最高。羅處約《記》云:「帝堯時洪水汎濫,吳人避居於此,故院名免水。」徐源《記》云:「陰雨彌月,則煙霞濔漫,望之若白浪中浮露青峰也。至風清月明,其氣凝結不散,疑井中龍噓所出,寶雲泉所由名也。」此泉較惠泉更輕清,以山巔難致,世罕知者。山有十景:清暉軒、碧玉沼、多景巖、寶雲井、白龍洞、觀音巖、偃葢松、妙高峰。東齋、西隱,漸廢及半。後人因取露禪菴千人坐響泉、松岡、竹徑,以足其數。俗又稱「聖壽寺為上堯峰」,露禪庵為中堯峰,興福院為下堯峰。山半有鴨踏嶺,嶺下為石塢,中產文石,吳人採之以纍假山。其東有寶華山寺,有泉。相傳。和尚卓錫所出。又有紫薇塢、瑞雲塢、褒忠嶺、青霞嶺,又東有長旗嶺、感慈塢、陸墓山,疑即陸雲公葬處。又東為吳山,其南有昇猶山、東西兩蒼塢、桃花塢,漫衍六七里,臨太湖白楊灣,與吳江分界。北連鳳凰山、九龍塢、楞伽山, 一名「上方山」,在吳山東北,其頂有浮圖,向有五通廟,今廢。東南麓有丁家山,唐人丁公著,父喪,負土作塚,故名。其北為寶積山,寶積寺在焉。又北為吳王郊臺。東北為茶磨嶼,俗名磨盤山。東南麓有普陀巖,巖前石池深峻,東面石湖有行春橋。

白石山 在滸墅北。《越絕書》云:「故為胥女山,春申君封吳,更今名。」 又云:「其南有小蜀山,春申君客衛公子塚也。」

黃山 在府城西南,茶磨山北四里,胥塘之北。諸峰高下相連,俗稱筆格山。《隋志》載:王世充破劉元進,坑其眾於黃亭磵,疑即此山。其西山之半有二石洞,深可三四丈,俗名虎洞。周必大《遊山錄》謂有法雲寺及浮圖,今皆無。

岝崿山 在府城西南一十五里金山東,俗稱獅子山,以形名,又名岝雄山。《吳地記》云:「王僚葬此山。」 山上有石巷,山南有大石,相傳為墮星,今其東有落星涇。《水經》云:「吳西有岝嶺山,俗傳此山本在太湖,禹治水移至此。」 又西南有兩小山。

石如卷岝,禹所用牽山也。吳山有淺處,在三山之南,長老云「是岝嶺山麓。自此以東差深,言是牽山之溝。」 其說不經。山右有土阜,曰鈴山,左曰索山,皆以獅子名。山南頂上有巨石如樓,云是獅子兩耳,自元以來,鑿石且盡。

何山 在獅山北一里。其地舊名鶴邑墟,故山名「鶴阜山。」 因梁隱士何求、何點葬此,改今名。其坡有資福寺。

洞庭西山 ,在府城西一百三十里,周八十餘里。一名包山,以四面水包之,或謂包公嘗居之。《真誥》云:「去洞庭見包公,問動靜。」 包公,句容鮑靚也。其稱洞庭,則以湖中有金庭玉柱。左太沖賦云:「指包山而為期,集洞庭而淹留。」 山踞太湖中,遙望一島,而重岡複嶺,縈洲曲漵,靈蹤異跡,殆不可窮。房琯云:「不遊洞庭,未見山水,信非虛也。」 其峰縹緲最高。縹緲之南,左偏坡陀,為竹塢嶺。嶺東為上方山。又東為羅漢山,毛公壇在其陰。羅漢之南為雞籠山,一博山。竹塢南為飛仙山,稍西為秦家山。自秦家折而南踰拋壺嶺,為下方山。稍東為洞山,林屋洞在焉。直金庭玉柱,為天帝壇山。其南為大蕭、小蕭二山。卻洞山西走長而狹者為梭山,明月灣在焉。一峰斗入湖,為石公山,《可盤灣》在焉。其右諸峰高者為白茅山,次為練車山,為黃家山。稍西為陸塢山。踰支頭峰為野塢山、木壁山。又踰彈子嶺為植頭山。自湯坎嶺稍折而南為馮家山。又南為圻村山,中有石屋。稍東為龍頭山。梭山、龍頭之間是為消夏灣。縹緲東山,勢分為二:其一𨓦迤而北,為馬石,為鴻雁山,與元山相直,為鳳凰山。又𨓦迤而北,為七賢山,為陸村山。一稍東為天王山,為桃花塢山。踰望崦嶺為澱紫山,是為崦邊。踰攢雲嶺為父子山。又踰公子嶺為綠石山,為金鐸山。金鐸北為苦竹山、渡渚山世傳吳王伐越,嘗於此渡軍也。縹緲之西,其高者為華山。踰夏家嶺為甪頭山,又踰王家嶺為雷頭山,為龜背、龍舌山,甪渚在焉,與王家相直,為大步山、小步山。大步旁為張公嶺,小步之旁為壽山。縹緲之北,其高者曰「涵峰。」 涵峰之東為東湖山,西為小西湖山,又西為水月塢。東湖之東為十里山。踰新安、墩頭二嶺為金峰。又踰沙子嶺為堂里山,為畽里山,為蛇頭山。查山與沙子嶺相直,為湖漫嶺,西山之境於是始窮也。其北為常州府之宜興、無錫二縣界,環西洞庭有泉十:水月寺東曰無礙泉,以宋無礙居士李彌大故名。毛公壇下曰毛公泉,即毛公煉丹井也。天王寺北曰石版泉,嚴家山下古樟。東南曰石井泉,上方塢曰「鹿飲泉」 ,水味甘冽,止盈一鐺,隨汲隨至。法華寺旁曰惠泉。鋼坑之西曰軍坑泉,《洞庭記》云:「吳王領軍過此,軍大喊一聲,有泉湧出,得以飲軍。」 後泉衝破成池。龍山之下石間曰烏砂泉,穴深丈餘,泉甘白,盛磁甌中,微積烏砂,故名。綺里西徐勝塢曰黃公泉,漢夏黃所隱處也。華山寺曰華山泉,其源有三:靈泉、蒙泉、鑑泉也。西洞庭之北曰橫山,曰陰山,晉陰長生煉丹處也。二山與金鐸山相望二三里,其山人家遶山臨水,皆舟販為業。曰葉餘山,一名葉山,在渡渚山北。吳王渡軍眺望,曰:「此山如一葉之舟,移而不動,故名。」 山有三峰,玉柱金庭,分列左右。稍東二十里曰長沙山,視橫陰為大,居民花果爛然。山有石鏡,舟行太湖中,人物皆見。西洞庭之東為禹期山,禹會諸侯於此,故名。長沙之西曰衝山。漫山,北近聚塢,僅十餘里,二山相向,多桃花,居民劈竹編簿,俗樸罕巾裹。禹期山相近為黿山,亦曰黿頭山,以形似產石,可作碑碣。其下有石如鳥立者,曰雞距石。又有若蹣跚見水面者,「黿殼石。」 西洞庭之北,貢湖中有兩山相近,曰大貢、小貢,禹治水曾駐此,故名。西洞庭山南三里有若五星聚,曰五石浮山,曰茅浮山,曰思夫山。秦時有人採藥不返,其妻思之至死,故名。有若兩鳥飛欲止者,曰南鳥、「北鳥。」 其西兩山南北相對而不相見,見則有風雷之異,曰大雷、小雷。稍北曰大干,小干與二干相連,曰紹山,在橫山北,山之土色純白如雪,曰「畽浮,曰東獄、西獄。」 相傳吳王於此置男女二獄。其前曰「粥山」 ,吳王飼囚者也。有若琴者,曰琴山,有若杵者,曰杵山。有對植者,曰大竹。大竹與衝山相近,有若物浮水面可見者,曰長浮,曰癩頭浮,曰殿前浮。三浮山之東與黿山相附而差小,曰龜山,亦以形似名。有二女相對立者,曰「謝姑山。」 小謝姑有若石柱。巀薛者,曰「玉柱山。」 稍西卻曰金庭山,其南為垓山,為歷耳山。中高而旁下者為「筆格山。」 驤首若逝曰「石蛇山」 ,有若螺。

者曰「青浮山。」 垓山相近有舍山,與黿山、龜山相對,曰「鼉山」 ,旁曰「小鼉山。」 二山亦產石。二鼉之間,若隱若現。曰「驚藍山。」

洞庭東山 ,周五十餘里,本名莫里山,今呼為「莫釐」 ,相傳隋莫釐將軍居之,一名「胥母」 ,則謂子胥嘗迎母於此也。以洞庭在西,故今稱為東洞庭。東山之峰,莫釐最高,其陽為率嘍塢。莫釐之東,重岡複嶺,或起或伏,起伏之間,民聚居之。其一支自北而南為宋家灣,為岱心灣,為楊家灣。又南為郁家湖,歷翠峰而南,為犀牛嶺,為馬塢,為石家塢、秦家塢。又南為九峰,為小莫釐。中。一支自平嶺而南,為蝦啜嶺,為象鼻嶺。稍東為栲栳墩。過東為偃月岡。折而南為屏風山,是為金塔下。又南為千山嶺,為俞塢。又南為重亨,為金灣,為查灣,為蕢山嘴。一支自西而南,岡巒起伏尤多。北為豐圻,為石壁,為小長巷。迤𨓦而南,為上金,為周灣、吳灣。又南為白沙,為嘶馬塢,為紀革。又南為寒山,為嵩山,為梁家瀨,為北葉、南葉為碧螺峰。又南為楊灣。楊灣之西為毛園,為王舍,為南望。北望其東為湖沙,為長圻,東山之境,於是始窮也。其西南則浙江長興縣界矣。環東洞庭有泉五,豐圻之頂曰「海眼泉。」 山頂巨石上,二穴如人目,冬夏涓涓,深不可測。郁家湖口曰柳毅泉,水可俯探,旱潦無盈涸,風搖亦不濁。碧螺峰下曰靈源泉,相傳患目者濯之輒愈。法海之廢阯曰青白泉,二池一青一白。翠峰山居曰悟道泉。東洞庭之東麓曰武山,周一十二里,本名虎山,吳王養虎於此,後避唐諱改今名。其旁小阜曰雞山。東洞庭之北曰余山,《史記》為徐侯山。西南曰三山,有三峰相連,昔有吳妃姊妹三人,各居一峰,殊有靈異,山人立祠祀之。曰澤山,在三山西一里。曰厥山,在澤山之旁,東洞庭之南。首銳而末岐者曰箭浮山。若屋攲者曰王舍浮。近王舍曰白浮。於七十二峰為最小。有若篛浮水面者曰篛帽山。有逸於前若追而及之,曰貓「鼠山。」 又有若穹碑立者,曰「石牌山。」

林屋洞 ,在洞庭山。《吳地記》云:「闔閭使靈威丈人入洞,十七日不得盡,因得禹書。」按洞有三門,同會一穴,中有金庭玉柱,又有石鼓石鐘,擊之聲清遠。漢劉根於此學道。并見《古蹟考》。

三江 :松江、婁江、東江也。《禹貢》:「三江既入,震澤底定。」 《史記正義》曰:「三江在蘇州東南三十里,名三江口。一江西南上七十里至太湖,曰松江,古笠澤江。一江東南上七十里至白蜆湖,曰上江,亦曰東江。一江東北下三百餘里入海,曰下江,亦曰婁江。其分處號曰三江口。按《吳地記》: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 海為「婁江」 ,東南入海為「東江」 ,并松江為「三江。」

胥口水 自胥口橋東入,東西醋坊橋,曰「木瀆」 ,香水溪在焉。又東入跨塘橋,與越來溪會。《光福水 》自虎山橋上下崦等處,西南受太湖之水,微東北流,過善人橋,經靈巖山南與箭涇之水合,東入于木瀆。

箭涇水 在胥口兩香山足下,南受太湖之水。北涇至靈巖山前,合光福之水東流,亦曰「山塘」 ,至木瀆鎮之斜橋,入于木瀆。

白洋灣 ,折北匯于楞伽山下。相傳昔范蠡由此扁舟入五湖處,與木瀆水合,出橫塘橋東入胥門運河,為胥江,亦曰「胥塘。」 北流閶門運河,曰「綵雲港。」 自橫塘北入運河,曰「洞涇。」 自綵雲港北折出洞涇西,曰「白蓮涇。」 又西出江村橋,曰「楓橋灣。」 自胥塘北至閶門,與北壕水會,曰「沙湓潭。」 又南壕中折而西遶出晉安橋,曰「新開河」 ,自沙湓潭西會楓橋諸水,與虎丘山塘水合,又經北壕至聖堂灣,分為二。西過錢、萬二橋,至虎丘山後,北入長蕩,折而東至齊門,過石家橋,北行由齊門城壕南轉入婁江。

白鶴溪 、柿木涇引太湖水而南,烏角溪北出滸墅,經運河入射瀆,相傳吳王常射于此,故名。其西一水,由陽山通白馬澗,亦入射瀆,東出虎丘,北曰「長蕩。」

內河 。從盤門納太湖水,匯百花洲直北行,由明澤橋至皋橋,為第一直河。自和豐倉西新橋東北行,紆迴再折過杉瀆橋至查家橋,轉北杉板橋迤東行西館橋入北而出單家橋,為第二直河。二水並與閶門西入之水會。又自孫老橋轉東直行,由府治前至飲馬橋,經平橋、南倉橋,達迎葑橋、望信橋。第四直河之水東南行出葑門,為第三橫河。又自吳縣學西渡子橋,從東直至長洲縣學東顧亭橋,為第二橫河。此水出獅子口,合葑門以北內壕之水,俱歸婁門夏侯橋。

南十字河,受飲馬橋第三橫河西來水,一從倉橋逶迤東行,出葑門水關,與安里橋南來水,北達外城壕,至婁門東入婁江。一從北行,過乘魚橋,會第二橫河水,至顧家橋轉北達臨頓路口。又第一橫河水,北趨跨塘下,直出齊門,此為第三直河。望信橋直北行,至官太尉橋,轉東逕盡市橋北入苑橋,出華陽橋南水口為第四直河,與婁門第一橫河之水合。閶門水關納楓橋運河水,東行至單家橋,轉北再東經報恩寺前直門,為第一橫河。初入水關,其水分流入滸溪倉西橋,轉北東行至北過軍橋,仍與報恩寺前之水合。

運河 在府城西十里,即古之邗溝。嘉興南來水自嘉興石塘由平望而北,遶府城,為胥江,為南濠,至閶門。無錫北來水自望亭而經滸墅楓橋,出渡僧橋,交會於閶門外,勢湍急,故釣橋為第一洪。

鯰魚口 在太湖之北,去吳江縣十八里。《具區》水北流匯齾塘,又北過五龍橋入為盤門運河,為古塘口。折而東至分水墩,其東闊一百三十丈者曰鯰魚口。西闊八丈者曰麪杖港,又為柳胥港,即夾浦,為爪涇港,為馬尾漾,為澹臺湖。又自分水墩南流,經吳江縣城東南,為龐山湖。澹臺湖 在太湖東。《史記》:「澹臺滅明,南《游至江》。」註:謂吳國東南澹臺湖,即其故址。《吳地記》以為滅明宅所陷,自此東經寶帶橋入運河,分流入黃天蕩、陳湖。今涇渰直北正行,則經葑門,環城為壕,至婁門東入婁江,北屈出齊門塘。

龐山湖 在澹臺湖東。其南入甘泉橋,下流為黎湖、菱湖、葉澤湖、新湖。葉澤湖東為九里湖、急水港、杓水潭、清水蕩。又東為姚成江、白蜆江、小龍潭、杓頭潭。西為契跨湖、笑面湖,與汾湖接。汾湖 一名「分湖」 ,以其分屬吳江縣及浙之嘉興縣,故名。其東入謝宅蕩、蓴菜蕩、南陽港,又東通三泖,入華亭界。北入三白蕩,又北受曹龍港,通鶯脰湖。

鶯脰湖 在太湖南。自荻塘會爛溪水,併出平望,匯於此。其下流為穆和溪、黃家涇、白蕩。蕩西為掘城湖、蠡澤湖為北麻漾。又西為沈張湖,為九曲港。自北麻漾而入,為烏蕩、蒲蕩、白鐵港。自九曲港而入,為後練塘、雷墩蕩、西溪、骨池塘、陽成湖 在府城東北二十里。瀦浸廣闊,溉田之利甚溥。來自吳淞江,東流入于崑山。

石湖 在府城西南一十二里,連越來溪。舊《志》云:「范蠡所從入五湖者。」 宋參政范成大隨高下為亭,觀湖山勝絕,繪圖以傳。孝宗書「石湖」 二字賜之。

沙湖 與松江諸水合,而青丘、戴墟二浦,自婁門北折出齊門塘,為楊涇、蠡口、五潀涇、施澤湖自施澤湖西又為蕭涇,其南為至和塘,其西尚澤蕩漕湖。

漕湖 本名蠡湖,《寰宇記》云「范蠡伐吳開此,故名。」 其稱漕者,或以其通漕運也。湖之西隄屬無錫縣,而其浸皆屬長洲縣。東為永昌涇、黃埭塘、東錢涇、西錢涇,北為冶長涇、鵝肫蕩諸水,互流入元和塘。

元和塘 即北來運河,俗訛雲「和塘。」南屬長洲縣,北入常熟縣界。西為尚湖,一名上湖,長十五里,廣九里,上有虞山湖。南為柴涇、朱涇、徐墅涇、西湖橋塘、張墓塘。東南有白蕩,自白蕩而出為羅墩蕩、六里塘自張墓塘而出為大和塘,自柴涇而出為南塘,又自大和塘而出為官祿塘、黃莊塘,諸水互流,其西吐納江陰、無錫二縣諸水,其東仍流入元和塘。元和塘東為昆承湖,湖東為五丫涇、西陳涇。涇、魏涇,東橫涇、黃墓涇、徐涇塘,莫門塘,衛涇塘,南張涇、周涇、龍涇,又南桑婆浜、曹家浜、時涇。塘北為艾涇,自五丫涇而出為七浦。自周涇而出為朱堰塘。自陳涇而出為斜橋塘、嚴舍涇、懸涇,自黃涇而出為徐涇、楊尖涇,而華蕩在焉。華蕩西為宛山塘、戈莊涇,自戈莊涇而出為五瞿塘,而華渭蕩在焉。以上諸水,或南或北。其流梅李塘者,東北入許浦。流李墓塘者,東入白茆港。流福山港者,北入揚子江。走狗塘 在府城西二十五里。按《越絕書》:「闔閭走犬長洲。」此即田獵之地。高啟詩:「春隄長,春草淺。此地吳王曾走犬,獵場四面圍畫旗紅炬,照輦還宮遲。」

至和塘 在府城東七十里,北納楊城湖,南吐吳淞江。宋至和間重修。

可盤灣 :在府城西一百一十里。昔吳王遊湖經此。

練瀆 在府城西南八十五里。吳王開練兵。唐皮日休詩:「吳王厭得國,所翫終不足。一上姑蘇臺,猶自嫌局促。艅艎六宮鬧,艨艟後軍肅。一陣水麝風,空中蕩平綠。鳥困避錦帆,龍跧防鐵軸。流蘇惹煙浪,羽葆飄巖谷。靈境太蹂踐,因茲寒林屋。空闊嫌太湖,崎嶇開練瀆。」

滬瀆 在府東一百里。陸龜蒙敘《矢魚之具》云:「列行于海澨曰滬。」 蓋以此名瀆。

錦帆涇 在府城內,即壕也。相傳吳王錦帆經遊處。高啟詩:「水遶荒城柳半枯,錦帆去後故宮蕪。窮奢畢竟輸漁父,長保秋風一幅蒲。」

白馬澗 在府城南二十五里。晉高僧支遁養馬處。高啟詩:「白馬何不居天閑,乃在古寺長松間。奇姿不受世羈絡,遠自竺國馱經還。澗邊飲罷寒雲起,恍惚化龍跳入水。空山夜雨不聞嘶,埋沒蹄痕紫苔裡。」

越來溪 在府城南橫山下,與石湖通。相傳越兵自此入吳,故名。高啟詩:「溪上山不改,溪邊臺巳傾。越兵來處路,流水尚哀聲。」

香水溪 在府城南二十七里。源自光福塘來,東過木瀆入橫塘。俗云西施浴處。高啟詩:「粉痕凝水春溶溶,煖香流出銅溝宮。月明曾照美人浴,影與荷花相向紅。」

洗馬池 在府學南。又常熟縣北六里亦有洗馬池,相傳宋紹興初,尹團練屯防江洗馬之處。投龍潭 在府城西南一百里,水出龜山下,南入太湖。《林屋紀遺》云:「宋嘉定初,有人于山下採藻,獲吳越王所投金龍玉簡,簡以銀製,長九寸,篆文隱然,皆以朱漆填鈒,題云『太歲壬戌』。」 時建隆二年也。

吳王井 在靈巖山。高啟詩:「曾開鑑影照宮娃,玉手牽絲帶露華。今日空山僧自汲,一瓶寒供佛前花。」

崑山縣

馬鞍山 在崑山縣西北,廣袤三里,高七十丈,狀如馬鞍。劉澄之《揚州記》:「婁縣有馬鞍山,天將雨,輒有雲來映此山,山亦出雲,應之乃大雨。」 孤峰特秀,極目湖海,百里無所蔽。山之陽有惠聚寺,僧舍八十餘房,雲窗霧閣,疊見層出。吳人以為真山似假山,最得其實。登臨勝處,古上方為冠,月華閣、妙峰庵次之。山之巔有華藏寺及浮圖、七級、玉泉井、大小石浮圖。南有桃源洞,北有鳳凰臺。西有一線天。東有東巖,又有紫雲巖、桃源洞、長陽洞,連雲、凌峰諸閣,芝華、豐年、凌虛諸亭,夕香、壓雲、翠屏、留雲諸軒。東有山神祠。西有文筆峰,相傳宋孝宗時魁星見此。衛涇及第,始縣,以崑山得名。今其山割隸華亭縣界,此則馬鞍山也。中多奇石,秀質如雪,好事者得之以為珍玩,號「崑山石。」 先無樹木,明正統間,知縣羅永平植柏千章,人呼為「郎官柏。」

高墟山 ,去縣四十五里朱塘鄉。高三丈餘,上有大石。宋時按察使盛德肆依此為園,名「依綠園。」

土山 ,一名「南山」 ,在縣西南一里,上有卜將軍廟。

秦柱山 在縣南三十里千墩浦,南帶海,上有烽火樓基,吳時以望海寇。《吳錄》云:「一名秦望山。秦始皇嘗登此望海,故名。」

媧婦山 ,在縣東十八里。周圍四十步,高一丈五尺。上有媧婦廟。今大泗村有「女媧聖姑廟」 ,而山廟則廢矣。

趙靈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高一丈五尺,上有興福寺。

東山 在縣東南車塘里能仁寺。高二丈餘。宋范良遂讀書,築亭其上,扁曰「墨莊。」

六鰲山 在縣南石浦,俗呼「六巧山」 ,舊名「狀元山」 ,以衛涇居此,知縣楊子器改今名。

青岡 ,在縣東北四十里。

千墩 在縣東南。其北三十里地名木瓜,有墩九百九十有九,與此合為千墩,因名千墩浦。一說:自松江扺本府東下至江南之北,凡有千墩。明永樂中,太常少卿袁汶被旨浚千墩浦,鄉民便之,易名「少卿墩。」

綽墩 在縣西十八里。相傳黃幡綽所葬。天女墩 在縣東南十八里洪莊村。墩上下皆茅葦,惟中間一路若有人行者,雖植草不生。相傳有天子之女葬於此,莫詳世代。墩中有金龍舟,每風雨夕,即聞金鼓聲。一村民夜過其處,見所謂龍舟者,攫取之,僅得一人像,長可尺許。暨歸即大病。常有人欲發此,以毒蜂飛火逐之。遂止。

十八里墩 在縣西南十八里至和塘旁,今平。湯墩 在縣東南六十里全吳鄉,今以名村。青墩 在縣北十五里積善鄉,今呼「青墩廟。」 廟墩 在縣西南十里積善鄉。

逃鹿墩 在縣東北三十六里惠安鄉。今無考。相墩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朱塘鄉。

衣墩 在縣東六里惠安鄉。

石墩 ,在縣東南六十里㳌川鄉。《長墩 》,在縣北十五里積善鄉。

唐墩 在縣東南三十六里金吳鄉。

李長墩 在縣西南十五里。登其頂,大江在目。其土色黃而堅緻,里人多取用之。

鳳凰墩 在吳淞江南,名「姜里墩。」

兵墟 ,在縣東二十里惠安鄉。相傳吳王屯兵於此,故名。

戴墟 ,在縣西南三十里。

崑山 在華亭縣西北二十五里,蓋割崑山之境以隸華亭,而縣名仍曰崑山。山高一百五十丈,周圍八里。《輿地廣記》:「陸氏先葬此山,士衡兄弟生焉。時人以玉出崑岡」比之,故名。按:崑山原屬本縣,後割隸松江府,今故附載於後。

新洋江 在縣東南六里。自吳淞江流入本縣。近歲湮塞,僅成小浦。

三江 在縣南九里。《禹貢》:「三江既入,震澤底定。」 唐仲初《吳都賦注》:「松江七十里,分流東北入海者為婁江,東南流者為東江」 ,并松江為三江。其地今亦名三江口。《吳越春秋》謂范蠡乘舟出三江口,即此。

澱山湖 吐納東南諸水,水較他湖特大。南屬青浦縣,北屬崑山縣。湖北有范青漾、盛蕩、湓浦、東宿浦、西宿浦,其東為朱砂港、漕港。范青漾之東為合浦,西為六直浦,西南為度城湖,皆北入新洋江。

太平河 在縣東北一十五里。其源西自漢浦塘而來,東流出古塘。

常熟縣

虞山 ,在縣西北一里。高一百六十丈,周四十六里六十六步。《吳地記》:孫權置虞農都尉於此,故云。按《吳越春秋》,吳太子娶齊女,病而曰:「必葬我虞山之巔,以望齊國。」 《越絕書》云:「虞山,巫咸所居。」 則虞山,吳越時巳有之。或云虞仲葬此,得名。一名海虞,或云海嵎以東臨滄海,又名烏目山。山麓有老君殿,舊名乾元宮,宮側有池,宋嘉定間所鑿。其後有仙人洞,世傳海陵徐神翁常寓此。又有雪井。南有仲雍墓,有維摩菴、太公石屋,下覆可容數人,屋外流泉散布石上。《中吳紀聞》謂太公隱東海,常居此。旁有石洞,天將雨,則雲氣出其中。東有桃源洞,西北為拂水巖,崖石陡峻,每東南風發,水奔注如虹,倒飛噴濺,最為奇勝。自南循山而西,有致道觀。又西為招君宮,昭明太子讀書臺在焉。

崇德山 ,一名「塔山」 ,在河陽山南。晉處士夏統、宣城太守邴臻所居。

茅家山 ,在縣北四十里,有嶽祠諸廟。過吳王廟五六里,有試劍石。又有三沓石,與石城門諸峰錯峙,下有石壇,周八十步。又西則寶巖灣,其北六里為破山。

破山 在虞山北六里。宋龔明之云:「有四高僧講經山中,一老翁日來聽講,問之曰:『我乃龍也』。」 僧因誦《揭諦咒》,龍現本形,與僧𩰚,不勝,破其山而去。上有興福寺,又有𩰚龍澗,旁有硃砂崖,產赤砂放生池。《慶元志》引《山海經》曰:「虞山之北,岡壟相接,即烏目山。」 今頂山之南有烏目澗,疑即此。自此東北九十步有空潭,又有「舜井。」

頂山 在破山北十二里。上有齊女峰,相傳齊景公女葬此。白龍舟峰,白龍池在焉。龍祠後有瑞石甚偉。半山崖外,西北有水簾洞,兩水合流,從石厓下注,漫流若簾。福山 ,在縣治西北四十里,高九十五丈,周五里。本名「覆釜」 ,唐天寶六載改為「金鳳」 ,後梁乾化年間改今名。山與通州狼山相直,境特雄勝,蓋東南控扼之地云。

壽山 與福山相連,北濱大海,又名陶山。河陽山 一名鳳凰山,在縣西北四十五里,高一百二十丈,周七里,上有秀峰。山頂有井,嘗出醴水。又有梁朝古檜及唐狀元陸器讀書臺。《志》:山 與河陽山相峙。按《盧志》,居民鑿池,得唐斷碑,有「鷙山」 之語。則「志」 當作「鷙。」

塔山 舊名「宗德」 ,俗呼「篛帽山」 ,在縣北三十六里。晉處士夏統、宣城太守邴臻嘗居此。

常熟山 ,在縣北三十七里。高一百五丈,周七。

里。本名「銅官」 ,或云「洞觀」 ,唐天寶六載改今名。范山 ,在縣北三十六里,高七十四丈,周二百四步。相傳梁范冀兄弟居此,故名。又永安山,在縣北三十八里,或云即范山也。

小竹山 ,在縣西北四十一里。

石家山 ,在縣北三十七里。高五十七丈,周二里。

茯苓山 ,在縣西北六十五里。高數丈,周三百步,下有龍潭,石闌猶存。相傳舊產茯苓,故名「宛山。」或作「苑。」  在縣西南五十里。高七十丈,周五里,產石堅潤可為硯。

顧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高一百七十丈,周二十一里,東南屬本縣,西南屬無錫,西屬江陰,俗呼「三界山」 ,一名靈龜山,亦曰香山。

烏丘山 ,在縣東南二十七里。

黃土山 ,在縣南二十里。

塗崧岡 在縣東南一百五十里塗崧鎮。「大江 」 在縣北四十里,與通州對岸。自福山港通至本縣,北連大海。

尚湖 在縣西南四里,長十五里,廣九里。昆承湖 在縣東南五里,廣長十八里,與尚湖相對,俗謂之「八字湖。」

梅李塘 源自雉浦入耿涇千步涇,迤𨓦常熟縣,東出許浦入于海。其西弓連涇、錢涇,其東哮塘。哮塘之南,焦莊涇、黃莊浜、李家浜,其西福山塘。

福山塘 自縣北四十里入揚子江,為福山港。其西鵧城港通暢塘,西為九折塘。南富平塘,富平之北為河陽塘,又北為奚浦。

言公井 ,在縣治北言偃舊宅旁。高啟詩:「千載汲未竭九仞功應深藝圃自可灌道源誰復尋」 雪井 ,在虞山。宋元祐中,海陵徐神翁弟子申將南遊。神翁曰:「逢虞則止,無雪則開。」 申至虞山,始悟其旨,遂插竹為庵。山峭無水,一日大雪,惟山拗不積,申鑿之,果得美泉。

煉丹井 在常熟縣舊致道觀,相傳漢天師孫張道裕煉丹處。明宋濂《丹井銘》引云:「宋淳熙中,浚井得藏丹石䃭,啟之,化為雙紅鴿,飛入尚湖。銘曰:『太陰委精自天一,融而為養液萬物,神丹浴之赤如日。有夫元巾發我室,雙禽衝霞飛翐翐,靈泉重噴甘逾蜜,飲焉壽與天地畢』。」

吳江縣

吳山 一名「吳山嘴」 ,在縣西北二十里。

龐山 在縣東南三里。古時有土堆高數丈,橫亙百餘畝。宋時取其土修塘,居民開墾成地,至今獨高,今仍稱「龐山」 ,其北龐山湖。

陸墓山 在縣境西北,由吳縣踞湖山脈,逶迤成隴,三面環山,一面臨湖。

吳江 在縣東。源出太湖,一名松江,又名松陵江,亦曰笠澤。流經崑山,入于海。春秋時,越伐吳,軍于笠澤,即此。唐白居易詩:「震澤平蕪岸,淞江落葉波。在官常夢想,為客始經過。水面排罾網,船頭簇綺羅。朝盤膾紅鯉,夜燭舞青蛾。」

姚成江 ,在縣東南三十里。

白蜆江 在縣東南

上湖 在縣南九里。上承河之水,下流入新湖。宋楊萬里嘗過此,有詩。

長蕩湖 在縣西南七十里。上承湖州諸溪水,下流入太湖。

六品泉 在縣南五里,唐陸羽品為「第四泉」 ,張又新品為「東南第六泉」 ,清激甘冽,烹茶極佳。《嘉定縣》

寶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依仁鄉。永樂十年三月,平江伯陳瑄督海運,築為表識,上建烽火。高三十餘丈,周圍一十五里。

應奎山 在縣學南,有寺雄峙。明成化間,乃築山以障之。嘉靖間,又增築焉,引橫瀝涇環其下,仍建青雲橋于上流。

東岡 在縣東南二里

青岡 在縣西五里

外岡 在青岡西十二里。

沙崗 在外岡南五里

淺岡 在沙岡東五里

雷墩 在縣西南五里

黃墩 在雷墩西南二十里。

白米墩 在縣東南七十五里。

青龍江 在嘉定縣西南三十六里。其水通東渡頭浦,西連白鶴江。

「白鶴江 」 在嘉定縣西南三十六里。其水南接青龍江,北出吳淞江。

太倉州

穿山 高一十七丈,周二百五十步,巨石屹立,中有洞,前後通徹,故名。《臨海記》曰:「海虞縣穿山下有洞,穴高十餘丈,昔有海行者,舉帆經其中。」 今考其洞,上猶通人往來,而其下為地去海巳遠,舊屬常熟,今分隸太倉州,在東北四十里。桑悅《志》云:「嘗疑過帆之事為妄。」 正統間,近山居民鑿池得桅,其梢徑尺有二寸,始知為《海中山島》無疑。

洋鎮山 在州治後,周三百步。明洪武十年,知州李端築。上有三峰:集仙洞,迎仙、「來仙」 、「遊仙」 三亭。今廢。

文筆山 在州學後。明嘉靖十年,知州陳璜築。仰山 在學後。明正德八年,學正梁億築。「太倉岡 身在州治東,曰上岡身,曰下岡身」 ,曰「歸吳岡身」 ;在新安鄉,曰「青岡」 ;在惠安鄉,曰「王家岡。」

新洋江 在吳淞江北。源出淞江,而其流溉于岡身。中有橫通塘、「小虞浦,其北合柏家諸瀼,入清水港,通櫻桃塘,接鰻鱺瀼。其東自湖川塘會鴨頭塘入太倉州界。」

劉河 在太倉州南,為婁江之尾,明末久堙。劉家浜 在太倉東七十里,港外即大海。西為北瀂漕,為糜長河,又西為北時溝,為楊子涇,為小塘子,為三江口,為石婆港。南盤曲處為湄場灣。北為新開寺,為青福涇,為菖蒲涇,為半涇。半涇 橫帶城東數里,南入婁江。北逕湖川、楊林,至七浦半涇之南,達仁義涇,東南入北瀂漕,正東為丁涇港,為新塘港,為陸窯塘、摩羅涇,為陶家港,並入于海。

吳塘 在州城三里,南入婁,經吉涇入嘉定縣界,北經湖川塘,達七浦塘。

太倉塘 引婁江水入州城大西門,相傳為「至和塘。」 稍南為陳門塘,引婁江水入小西門,其稍偏于西北,與陳涇、黃泥漕、包涇並入鹽鐵塘。又西北為古塘。

州城之水 ,一自太倉塘入大西門,由儒學前東下;一自新開河經半涇入大東門,並至儒學前三尖口會。其亙南北,而中稍偏為西者,為鹽鐵塘南北水門,張士誠築塞。水入東、西三門,則由鹽鐵塘分流至南、北城下。東門內有周涇,南門內有旱涇,城隍廟西有樊村涇,亦藉茲三門之水出入為盈涸焉。

顧浦 在州城西南五里。引吳淞江水入吉涇。自吉涇塘稍東,復北下為戚虞涇,與鹽鐵張涇橫瀝水東西相並,俱北入婁江。南鹽鐵在戚虞涇之左,張涇橫瀝在戚虞涇之右,而鹽鐵橫瀝,其所通為最遠。

崇明縣

洋山 ,相傳山有神最靈,即隋煬帝,其門之神曰「呂門官。」出《宋人小說》。山多羊,海船失風至此,糧盡即向神借羊,神許,羊輒自至。如否者,雖多方掩捕,終不可得。借者歸後,必載送還,羊日蕃盛。蛇山 在縣東北界,一名「長山」,一名「茶山」,又名「佘山。」上有街井古蹟。

土山 在平洋沙。因海侵迫,築此立廟以鎮。鶯遊山 在縣淮河口。為崇江、淮會師汛地。金鳳山 在縣壽安寺後。舊名「金鰲。」 康熙八年,總鎮張大治、知縣王恭先重築。

大海 在縣境海中潮汐所通,俗謂之「海㳌」 ,渺無涯際。崑山、常熟、嘉定亦皆濱海。

南新河 在崇明縣北五十里。海水北流而入,與北新河相通。

北新河 在崇明縣北六十二里,海水西流而入。

《柳毅泉 》:在太湖側。

蘇州府城池考        府志[编辑]

本府。吳縣長洲縣附郭。

蘇州府城池 ,吳太伯築城梅里,在無錫境。周敬王六年,闔閭有國,伍貟創築大城,周四十二里三十步,小城周十里,為門八:東曰婁,曰匠,西曰閶,曰胥,南曰盤,曰蛇,北曰齊,曰平,皆仍其舊制。至隋楊素徙城橫山東,即今新郭。唐武德九年,復還舊城。乾符三年,刺史張博重築之。梁龍德二年,始以甎甃,高二丈四尺,厚一丈五尺,《裏》

考證

外有壕。宋初門已塞二,惟閶、胥、盤、葑、《婁、齊》六門。後胥門亦廢。嘉定間,知府趙汝述、沈皞相繼修治。寶祐二年,趙汝歷增置女牆,補建葑、婁、《齊》三門樓。元初湮毀。至正十一年,復繕完城郭。明更加修築。崇禎十五年,流賊掠六合等處,推官倪長圩重加修葺。

皇清康熙元年,巡撫都御史韓世琦改建城垣,并闊。

城垛現在週圍城垣四十五里,長五千六百零五尺,高二丈八尺,厚一丈八尺。城樓六座,官廳六所,葑《婁齊》《閶胥》盤旱門六,葑《婁齊》閶盤水門五,旂臺三座,胥門姑蘇臺一座,軍器庫房六所,窩鋪一百五十七間,敵臺五十七座,垛頭三千五十一個,守門官公館六所,營房每門六間,而鎖鑰則歸總捕同知焉。

外州縣

崑山縣城池 ,相傳吳子壽所築,後惟樹竹木為柵,至宋猶然。元至正十七年,始築土城禦寇。周一十二里二百七十八步,高一丈八尺,壕深五尺,廣六尺,門有六。明弘治四年,知縣楊子器建樓其上,東曰「賓曦」 ,西曰「留暉」 ,南曰「朝陽」 ,北曰「拱極」 ,後名「拱辰」 ;東南曰「迎薰」 ,西南曰「麗澤」 ,今名東門;北門、朝陽門,東南門、大西門、小西門。嘉靖五年,邑人都御史周倫疏請築磚城。十七年,顧文康公鼎臣亦議于朝。時巡撫歐陽鐸、巡按陳蕙、知府王儀于沿海州縣次第修舉,而獨先崑山,甃以磚石,期年而成。周一十二里,計長二千三百八十七丈,高二丈八尺,垛四千五百八十七,城壕如舊。

常熟縣城池 ,唐武德初始遷虞山下,周二百四十步,高一丈,厚四尺,列竹木為柵。宋建炎間,知縣李闓之始建五門:東曰行春,西曰「秋報」 ,南曰承流,北曰「宣化」 ,東北曰「介福。」 元築土城,周一萬四千八百四十丈。至正十六年,張士誠據蘇州,以常熟為要害,更甃以磚,最為完固。明永樂中,歲大祲,民乏食,中夜盜城磚以易食。知縣柳敬中慮變,聽其毀,而城以廢。嘉靖三十二年,倭寇告警,知縣王鈇興工修築,高二丈四尺,惟西北二門枕山,餘五門內外各有深壕。南門曰「翼京」 ,北水門曰「望洋」 ,北旱門曰「鎮海」 ,西門曰「阜成」 ,大東門曰「濱暘」 ,小東門曰「迎春」 ,西北門曰虞山。通舟楫者又五門。萬曆甲午,知縣張集義增高三尺,內甃馬路。丙午,知縣耿橘改望洋門曰鎮海,虞山門曰「鎮山」 ,鎮海門曰「鎮江」 ,餘如舊虞山一門,以形家言,不復出入。虞邑瀕海,城垣不可不固,宜以時修葺。

吳江縣城池 ,「梁開平初,吳越王錢鏐築,後廢。宋嘉祐二年,知縣裴煜復建南北二門。元至正十二年,知縣扎牙進重建北門。十六年,張士誠重築,高二丈八尺,厚一丈五尺,周五里二十七步,陸門四,水門四,旱門一,各以方名。明成化元年,知縣陳堯弼重建城樓。嘉靖三十三年,倭犯境,知縣楊芷倡議增築,高三丈二」 尺,厚一丈八尺,為「四門月城。」 城垣長一千八十四丈五尺,垛三千二百二十二,敵樓二,敵臺二十六,窩鋪四十。三十六年,知縣曹一麟覆以甓

皇清順治四年,知縣李承尹修。康熙四年,知縣劉定

「國,復增修,并修城樓,為垛二千三百五十一,窩鋪三十六,箭臺三十六,砲臺四,并濬外城壕。按《舊志》,闊數丈,深六七尺,今闊不及而深過之。」 嘉定縣城池 ,「宋嘉定十二年知縣高衍孫築土城。元至正十六年張士誠遣其將呂珍重築,始用磚石,計九里,為門四」 :東曰晏海,西曰合浦,南曰澄江,北曰朝京,東、西、南水門附焉。明正德間,流賊據狼山,知縣王應鵬築土牆備之。嘉靖十五年,知縣李資坤增創北水門,又於上建樓三楹。十九年,海寇倡亂,知縣馬麟增崇土牆。三十二年,倭入寇,知縣萬里謙以土牆難守,改甃以甓,周二千二百六十六丈六尺,基廣五丈,面三丈。萬遷秩東南,毁於《霪雨》,知縣楊旦重築,改置雉堞二千三百六十九,崇加四尺,甃敵臺一十六座,守鋪三十四。四門各建樓一座。易澄江曰「宣文」 ,合浦曰「濟漕」 ,朝京曰「振武。」 重濬外濠,周二千六十五丈,深一丈。萬曆十八年,知縣熊密以形家言,移南水門於稍東,名「匯龍關。」 三十年,知縣韓浚增置敵臺一十四座,塞匯龍關,復南水關。城周如舊,高二丈九尺,增「置雉堞二百有四十,敵臺一十七,守鋪二。」

皇清順治九年四月,大雨,城垣傾圮甚多。知縣查逢

盛,興工修葺,繼任劉弘德,始竟其功。十七年,知縣呂奇齡以諸生請「南水關」 不利科名,復塞之,仍開匯龍關。康熙六年霪雨,雉堞大隳。知縣余

敏督工修葺。十年四月大雨,城崩幾半,知縣趙昕重修。

太倉州城池 ,元至正十七年,張士誠遣其將高智廣築,周一十四里五十步,高二丈,廣三丈。壕周一十五里一百七十步,深一丈五尺,廣一丈六尺。陸門七,曰大東朝陽、大南、大西、小西、大北、小北。舊有小東門,又名竹場門,今廢。水門四,曰大東、大西、小西朝陽,初築時有小北、大南二水門。今塞。門樓七座,敵臺二十四,窩鋪六十六,池周一十五里一百七十步,深一丈五尺,廣八丈六尺。

崇明縣城池 崇,凡五遷為「長沙新城。」 明萬曆十二年,知縣李大經遷築,周四里七分,高二丈,厚一丈。為門五:東曰樂平,西曰慶成,南曰迎薰,北曰拱辰,東南曰「朝陽。」 水門二:一在東南,一在西北。門樓四座。南門火災,缺。駐馬廳五,敵臺十一,窩鋪二十,垛一千七百六十。萬曆二十五年,知縣莊尚稷加高三尺。

皇清順治十一年,知縣陳慎于城壕鑿「梅花坑」十二。

年,副將李泌以垛多難守,每垛間塞其一。十四年,參將楊膺又命間塞其二。十六年,陳慎復同遊擊王龍修西北隅城十餘丈,城外壕闊十八步。十八年,總鎮張大治塞舊壕以築外城。土垣四圍六里,高二丈八尺,垣基闊二丈。鑿新壕于城外,闊二十餘步。又于東關之南設水竇以通洩,遂成金湯之固。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