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962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九百六十二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九百六十二卷目录
嘉兴府部汇考六
嘉兴府风俗考
嘉兴府祠庙考
职方典第九百六十二卷
嘉兴府部汇考六
[编辑]嘉兴府风俗考 府志
[编辑]本府
《周礼职方》东南曰:“扬州,其民二男五女,其榖宜稻。”
《史记》:“楚越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
《尔雅注疏》:“其气躁劲,厥性轻扬。”
《古图经》,罕习军旅,尤慕文儒,不忧冻馁,颇勤农务。
《汉书》:“吴粤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 汉兴,高祖王兄子濞于吴,招致天下之娱游子弟枚乘、邹阳、严夫子之徒。文、景时有严助、朱买臣贵显,俱以文辞名世。
《明一统志》:“慕文儒,勤农务,风俗淳秀。信巫鬼,重淫祀,素诱鱼盐之利。人性柔慧,民俗殷富。” 旧志:“土膏饶沃,风俗淳秀,文贤人物之盛,前后相望,百工众技,与苏杭等。” 《隋志》云:“江南之俗,信鬼神,多淫祀。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其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庞,故风俗澄清而道教隆洽。” 亦风尚然也。《宋地理志》云:“有鱼盐、布帛、秔稻之产。人性柔慧,尚浮屠之教。俗奢靡,无积聚,而厚于滋味之奉。”
柳琰《志》“嘉禾之俗,终岁勤动者,饷给于国,而尺寸之土必耕,衣被他邦,而机轴之声不绝。人士好文而崇学,岁时䜩享,衣冠文物,焕然可观。” 刘应钶《志》“春秋之时,吴越递霸,而檇李当吴越之交,日寻干戈,井里为墟。自越王甲粢乙黍,丙菽丁粟,非夫人之织不衣而农桑重,吴王铸山煮海,而盐铁重。务本节用,寖以富” 强,顾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婚嫁死丧,兢为侈丽,此则霸国之馀习也。至声名文物,冠裳济济,逡巡揖让,无少惰容,秉礼之家,不逾矩矱。
《冠礼 》:“男子十六始冠,亦有婚而冠者。女子于归乃笄,聚族张筵。凡冠笄皆炊大糕,馈遗亲里,始讳其名而字之。”
《婚礼 》,纳采、纳征、委禽、亲迎,多遵古道。惟议姻时,先通名曰“拜求” ,旋致币曰“谢允” ,然后行纳采礼。凡遇佳节,男家必遗时果牲仪于女家,曰“支节。” 将婚请期,曰“准日。” 将嫁以酒醮女,曰“待嫁。” 女家先期送装,曰“铺床帐。” 妇至门,鼓乐花烛导入,行合巹礼。司仪致语,以果四投,曰“撒帐。” 厥明,妇拜舅姑及诸姻娅,必具贽,曰“上见。” 三日,妇具饭饷姑,嫜具茶饼遗诸姆。逾月归宁,曰“转拜。” 丧礼 。始卒,以《六轮经》辨生肖所忌,曰“批书” ,男免女髽,迁尸于中堂。殓用绵及帛。殓毕,设明旌,宾始吊奠。每七作佛事,七七谢孝,衰服拜其门。将葬,裂帛告期,拜请题主。姻友至墓所荐祭,具方相,冥器铭旌,梵音仙吹,交杂流响。葬后三日,子孙至墓,曰“覆墓。” 或遇节届,盛用佛事者十有六七。
祭礼 :自初丧设位,朝夕哭临。三年服除,迁主于祠。自士大夫逮庶人,皆祀高曾祖祢,过四代则祧,吉凶事皆告庙。岁时常祭,讳日:春清明、夏夏至、秋中元、冬十月朔、冬至腊则除夕。惟清明、十月朔。墓祭用牲仪,冥资系纸球于穴,谓之“招魂” ;分送团粽于坟邻,子姓饮福而归。
元旦 ,整衣冠,焚香拜天祀祖,男女聚拜饮酒,亲朋互相投刺,曰“贺节。” 四日,设香果接灶。七日 ,女子上彩,胜于祖父母。
元夕 ,乡人束刍于木末,燎之以祈年,曰“烧田蚕。” 城市揭灯于竿,鼓吹游行,曰“迎灯。”
清明 挂纸钱于墓
立夏 ,以《百草芽煣粉》为饼,相馈遗。
《端午 》艾旗蒲剑悬于门。
六月六日 ,饷《馄饨》。
七月七日 ,《瓜果杂陈》,曰《乞巧》。
八月望 ,以百果为大饼,名“月饼” ;以百果和糖,名“俸糖” 赏月。
重阳 造栗糕,插菊花。
十月朔 ,祀祖先,祭墓。旧遇冬至,祀祖,《拜天相》。
贺如元旦仪今废
腊月 ,乡人以朱墨涂面,跳舞于市。
除夕 ,易门神、桃符,写春帖,井硙俱封,爆竹燔柴,设酒肴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正月酿土,窖粪条桑,二月治塍埂,三月选种,立夏莳秧,四月刈麻麦,遂垦田或牛犁。已而插青,用桔槔灌田。旱入潦出。先是蚕妇浴种,及桑齐养蚕,谓之“蚕月。” 三眠作茧缫丝,次为绵。四月望至七月望日,谓之“忙月。” 富家倩佣耕作,或长工,或短工,佃家通力耦犁,曰“伴工。” 端阳前后插青毕,醵金赛田畯浊醪,瓦缶酣呼“相劳苦,谓之青苗会。是后耘耔粪溉各以时,毋敢离伴。处暑苗行根绽,穗苦旱,白露花苦风,秋分稻秀苦雨。九月刈禾无敢过霜降,亦有早稻先一月熟。是月艺麦豆,栽桑筑场,子妇竭作,亦谓之忙月。十月治谷米输租。富农高廪盖藏,稍贮额赋供官。佃农输租,大家贮其馀,以备春作,嬉嬉如也。” 《秀水县志》:“秀邑始基,民居若辰星,城中多有隙地,都人士斤斤自好,以孝弟力田为本务。其后民物渐繁,闾阎编户,风尚日异。春波门其俗彬彬好文,列肆者通江淮巨贾,竞为侈丽。望吴门其俗鄙俚尚气力。通越门则京省巨津,其俗椎鲁少文,好逐舟楫之利。澄海门其俗褊急,或喜居积云。”
《嘉善县志》:“嘉善古勾吴地,泰伯创居,季札更化,逡巡有退让之风。阖闾阴谋,夫差嗣伯。故其君子尚礼,而其小人尚力,界上争桑之习,迄今不少异焉。东近华亭,妇女勤机杼,丈夫好夸靡。南近平湖海盐,带星鬻鹾,往往轻命骩法。然土瘠而勤,民劳而俭,则足法也。西乡之习有二,近嘉兴者健,近秀水者驯,大都勤穑” 事,奢䜩享。北近苏,地肥饶,民乐业而讼亦少云。
《海盐县志》:“海盐古称望县,负海控河,素习鱼盐之利。汉以来,顾陆流风,未”故今俗朴而好文,俭而知义,有农桑之业,鱼盐之利,故安土而不乐商贾。士大夫婚丧,率用古礼,闾阎多化之,间有斗巧逞奸,崇信二氏者,亦习尚之未淳尔。《石门县志》:“石邑接壤湖、杭,自宋南渡,士大夫游处,尚文学,习礼义,然射利竞华,信鬼重巫,习未尽革也。至重桑麻,勤稼穑,民多淳朴云。”
《平湖县志》:“邑本盐官析壤,故家遗黎,风俗半与相同。重文学而尚气节,其挟智健讼者,往往有之。明宣德初,邑于湖之𣸣。濒湖三百户,海壖一聚落耳。民耕织力作,士服布素,缙绅先达,徒步出入里门。迨嘉靖中,置城守,世家大族多内徙,阛阓日盈。万历而后,奢丽之风寖作矣。然其境僻无丛奸,其习朴无窕货,其去” 乡重,其射利惬。故男不逋亩,女不下机,荷担佐之,往往不给。至如海滨有豆棉之种,村落无桑麻之收,祟、桐之上,嘉秀之下乎?
《桐乡县志》:按《吴郡志》云:“有泰伯辞让之遗风。” 《会稽郡志》云:“有夏禹勤俭之馀习。桐邑交吴越之疆,积渐使然,仿佛兼而有之。故慕文儒,尚农务,勤身而乐业。然楚越旧染,豪家巨室,往往殖货相高,其风不少息也。”
嘉兴府祠庙考 府志
[编辑]本府。〈嘉兴、秀水二县附郭。〉
社稷坛 在阜城门外五福乡西北都,明洪武十五年,知府李颙建。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迎薰门外象贤二十二都。明洪武十五年,知府李颙建。
厉坛 在望吴门外,即菩提寺旧址。明弘治五年,知府柳琰建。
城隍庙 在府治西北一里。旧在州楼上之东偏。后晋天福年,升县为秀州时立。宋端平三年,守刘炳言其湫隘,移建治西招提寺侧。元末毁于兵。明洪武初,诏封府城隍为监察司民威灵公,秩正二品;县城隍为监察司民显佑伯,秩四品。明年诏更定神号,止称某府某县城隍之神。是年,知府谢节即天庆观之址立庙。宣德间,守齐政,成化间,守杨继宗重修。嘉靖中,守赵瀛增葺两廊,各饰祠三间,以居嘉、秀二县城隍之神,徙《谕祭》碑亭于中道左右。万历末,大殿灾,署府
同知刘可训重建
顺济龙王庙 在景德寺前。旧本寺之伽蓝祠,祠右三塔湾。宋嘉定九年旱,邑人祷龙得雨,礼部爵龙灵泽侯,祠曰“顺济。” 淳化初,令李时习用《太平广记》搅龙法行之,雨立至。刻石记其事。明洪武间,封顺济龙王。宣德中,守齐政构祠绘像,府县遇旱,必致祷焉。
陆宣公祠 在府治北,旧有祠十所,其一在府学西南,宋知州李正己建,废重建于此。明景泰二年,嘉兴守舒敬奏“令有司春秋致祭。”
杨公祠 在府治西北,即招提寺址。祀明太守杨继宗。
徐太仆祠 在府治东。明崇祯十一年,徐世淳守随州,流贼张献忠破城殉难,赠太仆少卿,赐特祠。以上有《祀典》。
曹使君祠 在府治西北,祀吴越曹信及其子珪。信当钱氏时,守嘉兴,慈惠及人。珪为嘉兴都将,淮人围城,珪与族人师鲁拒之。后以功授苏州刺史,卒。嘉兴民思慕之,立祠祀焉。
三贤祠 在府治西北。元大德间建,祀汉朱买臣、唐陆贽、宋陈舜俞。
遗泽祠 在景德寺左。祀明太守徐盈、何祉、刘懿。
五显祠 。在广平桥西北隅。传为宋南渡时护驾神后圮。
杨将军庙 在府治北一里。名字世次莫考。尝入井斩妖蜃,出化为神。庙额“旌烈” ,移置清真道院,废。
关王庙 在府治北一里。
火德庙 在郡治西,旧在南门外仓基上。宋建炎间建,后毁。明宣德间,郡守齐政移建于此。取“镇荧惑火库居戌” 之义。
市曹庙 在郡治西市心巷中。宋景定中建。内有松月轩、太清楼、乐闲堂。
伍王庙 在城东二十七里胥山。按子胥伐越,经营于此。唐乾宁中,封吴安王。
曹王庙 在城东南四十里,有碑残毁。唐天宝间,里人王友文舍宅建东岳行宫,别构曹王祠。相传曹武惠王彬帅师平江南,不妄杀一人,人感而祠之。
高丰庙 在城东一十八里。唐屯田之所,时有大理评事朱自勉主之。有白雀集于屯廪,岁用大穰,里人祠之。今有雀墓村,即白雀墓也。元坛祠 在王家坊。神姓赵,名朗,字公明,赵子龙从兄弟也。上有文昌阁。
许侍郎祠 在城西,按《元嘉禾志》,“祀晋黄门侍郎许安仁。”
吾相公祠 在德化一都东“厚” 字圩,宋敕封“拨云吾相公祠。” 祠前有深浜,每岁春时有众鱼来朝。
三贤祠 在春波坊漏泽寺佛殿之西。明嘉靖间,以巡抚都御史胡宗宪、兵备副使刘焘平倭有功,肖像祀。天启初,增祀巡按御史庞尚鹏。黄公祠 在北板坊北天字圩,祀郡守黄懋。屠康僖公祠 在常丰坊东湖书院,祀刑部尚书屠勋。
姚谷庵祠 在盐仓坊清真道院,祀监察御史姚弘谟。
孙简肃公祠 在永丰十四都麒麟原,赐墓之东南一百步。
陈司徒庙 在城西南五里。唐咸通五年建,祀隋司徒陈杲仁。按杲仁,字世威,常州晋陵人,生梁太清三年,仕陈为监察御史。至隋屡建讨贼大功,官拜司徒。娶沈法兴女,法兴有异谋,恶其二志,毒之,至涤肠死,身僵不化,英爽凛赫,于东郭门云中发矢诛。法兴,唐封忠烈公,朱梁封福顺王。旧《志》云:即福顺庙。
萧王庙 在城西北。梁萧氏于江左有功,在民,州县多祀之。慧安寺,即萧王故宅。
高王庙 在城东北三十五里。晋高史君建武中,为嘉兴监屯田校尉,领兵三千屯田于此,有功德于民,民思慕之。梁大通间,立庙于县北二百步,后移于此,名“江泾村。”
朱相公庙 在城东北三十六里。相传宋南渡建炎二年,高宗夜寝,梦登紫薇楼而坠,有一力士捧之,得不委地。问其姓字,则曰:“秀州迁善三十五都朱六郎也。” 既觉,体汗犹湿,乃述所梦,遣使访之,时六郎死已七日矣。因敕封为紫薇侯,立祠江泾塘,至今香火不绝。
霍王庙 在石佛寺北塘桥东。按吴王皓尝疾病,有神降小黄门,曰“华亭金山咸塘” ,风激潮涌。
“海水为患。臣汉之霍光,可立庙盐塘,当统部属以镇之。” 翼日,皓疾愈,遂立庙焉。三吴滨海,皆庙祀之。
蒲白庙 在城西北五里。旧传祀唐贞元中史官修撰徐岱。
马塘庙 在城东六里马塘堰侧。
石笋夫人庙 在白苎乡十五都二阳字圩。宋咸淳初建,祀顺天夫人者。历元至明,香火不绝。徐偃王庙 在城西北二十里。徐偃王逃之会稽,其宗族有散在邑者,后世思王功德,立庙以祀焉。
施府君庙 一在城西南六里,一在城北一十五里。府君宋人,名伯成,九岁为神,建立庙宇,百有馀年。至景定甲子岁旱,里人闻人刚中等,祷雨立应。请于朝,赐今额,墓在庙中。明敕封“护国镇海侯。”
资善兴福明王庙 在精严寺西北隅。寺本晋尚书徐熙宅,因舍为寺,遂祀之。
灵宿土地庙 ,在城西一十七里,本觉寺东南。土人欲立庙,木植既具,一夕自移至此,因立庙祀焉。至今水旱祷祈如响。
越相国范公祠 ,在城西南金明寺后。按范蠡尝居嘉兴,今称“陶朱公里。” 祠南临范蠡湖,东有范公浜。裴丞相祠 ,在真如寺。唐大中年,裴休舍宅为寺,后人立祠祀焉。
东坡祠 在三过堂后。明万历八年,守龚勉建。张烈侯祠 在城北三十里。
赵龙图祠 在真如寺,宋建。赵叔近以龙图待制知秀州,秀王渊以私憾诬杀之,殡寺中,后为立祠。
报恩祠 在城北三十馀里。元至元丙子,宋张穹寿恸父恂为宋进义校尉,殉崖山之难,舍所居为禅院,肖像祀之,额曰“报恩。”
土榖神祠 一在城西二十五里。一在城南三十里。一在城北十五里。
项襄毅公祠 在象贤乡赐墓东。
六贤祠 在仁文书院。初祀胡居仁、薛瑄、陈献章、王守仁四先生,后增吴与弼、岳元声。
龙王堂 在五龙桥堍
嘉善县
社稷坛 在县西三里。明宣德五年令郑时建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一里。明宣德五年令郑时建于伍渎西。嘉靖三十三年令王察言移此。
厉坛 在县北城外。明宣德五年,令郑时建。城隍庙 在县治东。明宣德五年,令郑时建。陆宣公祠 在县东北一十二里。宋迪功郎陆瑀刱子孙聚守,因名“陆庄。” 岁久渐圮。明嘉靖间,裔孙道干改建,置田二百亩,缮祠。
表贤祠 在县东六里。宋嘉祐间,都官员外郎陈舜俞舍宅地与僧契嵩,为焚修之所。后嗣僧一宗建祠以奉公祀。明嘉靖中,令于业置田供祭。
刘公祠 在县北城外半里许。一名“柳洲。” 明嘉靖中,郡守刘悫以伍子塘水势直泻,风气不聚,筑台障之。士民沐其恩,为识其迹,建亭树碑。万历二十三年,知县章士雅拓旧基,崇其台。上为正殿、大士行宫,殿左为文昌阁,阁之下为祠,以祀胡概、庞尚鹏。又左为环碧堂,殿右建祠,祀刘悫。喻杨祠 在县北斜塘镇。明正德间,丞倪玑建,祀守杨继宗。嘉靖中,令于业增祀参议喻良八蜡祠 在县北斜塘镇。旧为东岳庙。明嘉靖间,令于业建。以上有《祀典》。
彰义祠 在县东关外,明万历中建,祀江西阵亡本县主簿李锡及本邑阵亡福建百户赖恩。忠孝祠 在县治东。明崇祯二年,为忠节魏大中及子魏学洢建。
海盐县
社稷坛 元在县西南,今在县西门外一里开济一都。明洪武间,张箎令重建。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门外一里五十步甘泉乡。明洪武间,令赵弘著重建。
厉坛 在北门外一里海盐乡。明洪武间,张箎令重修。
城隍庙 在县西南二百五十步。旧有祠,在县南五十步。元末毁于兵,洪武三年迁此,为潮倾圯。永乐、成化、弘治间,累加整葺,规制始宏。海神庙 亦名“龙王庙。” 明永乐三年,左通政赵居任筑海盐塘成建。景泰六年,佥事陈永、参政
谢辅重建于东门外海上。
杨公祠 在白洋河上。明成化中,浙江按察副使杨瑄筑塘有功,后陞按察使司,卒,民祀之。“东门海塘” 上,与龙王庙并。万历初,巡抚徐栻疏请移建于此。
英烈祠 在县中。明时为阵亡指挥马呈图、满朝采炼、徐行健、李元律、千百户王继隆、薛炯、宗应兰、王相、吕凤、姚岑、康叔弘、于陶等立。
忠烈祠 在西门外一里。明崇祯二年,叛将李九成等据莱城,巡抚都御史徐从治擐甲督战,贼发箭中额而死,赠兵部尚书,赐祠曰“忠烈。” 旌忠祠 在县治内。明崇祯十七年,流贼李自成陷京师,给事中吴麟征殉节自缢,赠兵部右侍郎,赐祠旌忠。
三公祠 在杨公祠傍。祀佥宪陈诏、郡丞黄清、令饶廷钖,并筑塘有功。以上有祀典。
陈山龙君行祠 在县西南一里福业院廊右,岁旱祷雨之所。宋令李直养建。元至元尹顾泳重修,岁久摧圮,碑碣尚存。
鲁公祠 在县南思鲁桥之左,祀宋令鲁宗道。圣妃祠 ,一在县西北二十五步,一在澉浦南门。
黄道庙 :一在县西南四十里鸬鹚湖上。一在澉浦镇黄道山上。《宋志》:长墙山上有黄道神祠,初在石帆村,因陷于海。建炎二年,僧若中迁之山。宝庆三年,都运诸大卿请庙额,称显应侯庙。庙中有神曰杨太尉,尤灵异,渡海者必祷太公、吕望庙 ,初在县东一百五十步。《吴地志》云: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百姓怀之,为立庙,后沦于海,今乡民立于甘泉乡,去县西南一十五里,俗呼“三官堂。”
尚胥庙 在县西北一十里尚胥桥之北。《县志》:晋段灼曰:“吴人伤子胥之冤,遍为文祠。” 今祠与桥名皆及其兄,尚莫知所谓。
秦始皇庙 在县南一十八里秦驻山止秦皇美人庙 。详《山川》。
太子庙 在县西北二里。不详所始,相传以为祀皇甫嵩。嵩破黄巾,官拜太尉,讹为“太子庙” 也。按张角之乱,荆扬八州骚应,盐属扬州。亦太尉经略地,或庙食于此云。
步公庙 在县南杨桥下。元大德三年建,祀吴令步骘,俗呼为“步总管庙。”
苏骠骑庙 在县西北一百五十步。按《图经》云:“名举,字子羽。” 宋高祖尝梦其神立庙,今废。吴越王庙 在澉浦镇西南之澉墅村。
黄郎中庙 《宋志》:“在县衙前。相传为古贤令生祠” ,今废。
岳武穆王庙 《澉水志》:“在千户所公廨左。阎史君庙 ,在县东一百步城壕上。”
石门县
社稷坛 在西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门外。
厉坛 在北门外运河西岸。
城隍庙 在县西南隅。明洪武初,令涂节徙置崇福寺。景泰中,令郁纶重建。以上有祀典。忠勋祠 在县治西。祀宋丞相赵忠定汝愚。赵忠定公祠 在洲钱镇祇园寺西。
钱王祖祠 在钱林泾,吴越王旧馆,后贵,改为“祖祠” ,即“证圣院。”
东岳庙 在县西“演武场。”
许侍郎庙 在县西南二里。宋嘉泰中,为晋黄门侍郎许安仁建。
何律王庙 在县西二里。明洪武中重建。陈王庙 在县东二里。
萧王庙 在石门乡朱桥东。
上莫庙 在县西北七里。
华光庙 在县南二里
郜村庙 在县西北二十里。
会曹庙 在县东南八里。
芝村庙 在县西北十里。
南庄庙 在县西北二十里。
中塔庙 在洲钱镇
西塔庙 在洲钱镇
外姚庙 在县东北
萧尚书庙 在县东三十里石门市。初在岳庙侧,后迁市北元真观。元萧穆拜尚书,后封萧王,祀此。
识村庙 在十四都
李王庙 “在纪坡后。”
平湖县
社稷坛 在县西关外西林寺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关外演武场东。北。厉坛 在西关外西林寺北。
城隍庙 在县治东
显济庙 在乍浦陈山之巅,有龙湫。相传白龙君葬母于此,祷雨必应。宋赐庙额曰“显济” ,封龙君为渊灵侯。
景贤祠 在城隍庙西,为陆宣公立。以上有祀典。
显忠祠 在当湖北湄。宋建炎间建,祀汉博陆侯霍光行宫于当湖,赐额。
陆氏先正祠 在东城内,祀象山先生。
忠献祠 在东十八都盘字圩里,名“蒹葭园。” 祀宋张魏公浚、南轩栻、南阳判官溥。
陆庄简公祠 在南司右。
报功祠 在兵备司,为左都御史胡宗宪立,以郡守刘悫、县令刘存义配“三将军。” 庙 在梁庄。祀齐田荣、田广、田横,不知所谓。
白沃使君庙 在当湖。相传湖初陷时,白沃使君跃马疾走不及,遂驻马以鞭指得湖东南一角,水至不没。今此地独高,后人于此立庙。一在当湖,一在沙腰,一在乍浦,皆称“白沃庙。”
齐王庙 一在齐景乡,一在乍浦。相传齐景公遵海而南,曾游于此,后人立庙,旧有碑。
马厩庙 在齐景乡。官田庙 即旧齐景公庙。
冯将军庙 宋端平三年建,相传祀汉冯异。洋渎庙 在县东十里远字圩。
前眉庙 在大六汇南
“西圣庙 ” :在新带。邑人曹继祖梦圣降临,晨起往拜,空中闻异香,建。
桐乡县
社稷坛 在县西一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东南一里。
厉坛 在县北二里。以上俱明宣德间,令生用和建。
城隍庙 :在县治西北一百八十步。
宗将军祠 在皂林镇秀溪桥。将军名礼,明嘉靖末御倭战死。以上有祀典。
昌武大王祠 在皂林镇便民桥北。明洪武间,里人舍地为庙。世传淮海王有三子,皆有功于民,封昌武王。死后各著神异,民奉为当境土谷之神。在皂林者为大王,龙翔为二王,炉头为三王。
索度明王庙 在青镇密印寺东。三国吴大帝之子,号索度王。一云索靖王。夙有灵应,著于本镇。
昌武三王下庙 在炉头村。按宋淮海王第三子庙在车溪九里松之西。至和元年五月,大风雨,拥庙入水,漂至车口堰北四里而止。感梦于密印寺僧仲翔告以欲迁。里人惊异,以是重建,故名“下庙。”
显灵庙 在殳山,宋宝庆元年建。
寺观附
本府。〈嘉兴、秀水二县附郭。〉
天宁禅寺 ,在府治北一里。汉严助故宅,后子孙舍为施水庵。唐咸通中,改庵为院。宋治平中,慕容殿丞奏请为十方禅刹。熙宁初,赐额“圣寿。” 崇宁中,赐为崇宁寺,加万寿。政和初,易崇宁曰“天宁。” 绍兴初,改广孝院,寻易“光孝” ,赐田二千亩。元为天宁万寿禅院。明洪武二十四年,定今额。精严讲寺 ,在治西一百八十步。晋成帝时,徐尚书熙因并发光请,舍宅为寺,赐名“灵光。” 唐贞元中,吴越文穆王时,立山门,掘地得石龟。晋天福四年,复名“灵光。” 宋祥符中,赐额“精严。” 淳熙间,郡守奏请为十方禅刹。明洪武二十四年,定为天台讲寺。今仍旧额。
祥符讲寺 在治西北一里。东晋兴宁间,诏剡山法师竺潜讲《般若经》于禁中,还止檇李魏公家,因舍宅为精舍。梁普通中,盛行水陆法事,号水陆院。会昌五年废,大中元年复立。宋大中祥符元年赐名“祥符院。” 建炎间毁,绍兴五年重建。水西禅寺 ,与祥符并在爽溪西,故名。唐会昌中,黄蘗师开山,即废。大中元年复立,相传唐宣宗潜邸于此,即位后赐额“资圣。” 明洪武辛未,定今额。
楞严讲寺 在治西北二里。宋嘉祐八年建。熙宁间,永和法师讲《楞严经》,有瑞云现。蔡丞相书“楞严” 二字遗之,遂名。元末兵毁,明洪武初重建。金明教寺 在治西南二里。相传范蠡故宅。宋乾道中,郡僧某疗治史丞相弥远疾,却谢请梵。
刹史乃构地建此,有“湖天海月阁。” 凭虚览胜轩下视范蠡湖。后为放生池。
报忠寺 在治西南一里,旧为报忠观。宋淳祐九年,朝请大夫赵汝俳舍宅为之。元江淮僧统杨琏真伽改为寺。
元妙观 在治东北,旧址在碧漪坊,宋大中祥符年建。宋末有道士祝发,改为“天福寺。” 元大德五年移建于天星湖。至正十八年遭兵燹。明永乐十年重建。后有冷仙亭。
天妃宫 在治东北一里,宋乾德间建。妃姓林,明洪武中敕封。海上灵神,祈祷辄应。嘉靖初毁,隆庆初重建。
崇福宫 在治西南二里。吴越武肃王时建,在南城外,后移入城,古万寿宫基,旧名崇福。宋治平中赐额“崇道” ,俗呼为南宫。内有一枝堂。明万历中建斗阁,旧有来鹤亭。
洞真道院 在治西南二里。元至正癸卯刱建。明洪武庚戌,祷雨有验,建“听雨轩。”
隐真道院 在旧治东南一里,宋崇宁间建。相传绍兴中,吕纯阳、刘高尚尝至此,故名。刘题堂柱,凡四十三字,字画透,柱如漆。
成真道院 在治西北一里,宋建。明天启末焚毁,崇祯初重建。
东塔寺 在城东六里,汉朱买臣故宅,有墓,梁天监中建寺。
漏泽教寺 在城东北二里,旧名“漏泽院。” 宋崇宁三年,贤良陈舜俞舍宅为之。明洪武辛未,定为教寺。嘉靖间,寺废。
皇清顺治间复建。
会龙山寺 在城东会龙桥外,汉、魏二塘水之中央。相传元时建,遭兵燹。明嘉靖间,张太仆重建。后倭寇焚毁。万历乙酉,郡守龚勉建观音阁、真武殿、文昌、武安二殿。
白莲讲寺 在城东八里。旧名接待院,后废。宋绍兴二年重建。元末,刘基曾读书其中。明洪武初,定为讲寺。永乐元年,僧宗镜修建。天启中,邑令汤齐改名“法莲。”
先福寺 在城东一十八里。唐乾元二年建,会昌间废,咸通六年复立,九年为先福院。宋治平元年赐名“惠寂院。” 元末兵燹,明正统三年重建。石佛教寺 在城东南二十七里。唐至德二年平治寺基,获石佛四,因名“石佛院。” 宋天圣元年,赐名“保圣院。” 明洪武十五年定为教寺。寺多奇石,游者甚众。
净相教寺 在城东南三十六里,古永福庵基。齐丞相解景荣祈嗣灵验,遂于梁天监年改建。梁武帝赐额为“梁福寺” ,后废。五代汉南王重建。晋天福七年武肃王重修。宋祥符改名净相。明洪武十五年定为教寺。
净土教寺 在城东三十六里。五代时,邑人陆求宅尝得咸通中石幢,因申汉南王舍基为安福寺。宋祥符元年,改净土寺。多奇竹,内有碧鲜亭。又有坡公井,传苏学士尝憩此。
圆通教寺 在城东三十六里锺带镇。旧有废址,后周显德五年,里民茅承翰于旧址立宁国寺。宋治平元年,改名“圆通。” 明洪武二十四年,定为教寺。内有银杏二株,历唐宋至今不衰。永昌寺 在城西南三十里,本石塔庵。宋嘉定中建,后为海潮冲毁。绍兴中,僧道钦移建于此,明洪武赐今额。
兴善教寺 在城东南三十里。梁天监二年置。后周显德五年,为报恩院。宋治平元年,改兴善院。旧有舍利双塔。明洪武二十四年定为教寺。普光寺 在城南二十里。后晋天福元年,太监惠宁舍地建。明洪武初赐额。
永庆寺 在城东南二十五里。唐泰和元年,僧静简建。元末遭兵燹,明洪武初重建。嘉靖甲寅倭毁,万历庚申复建。
智觉教寺 ,在城南二十六里。旧为营田都务。宋开宝八年立为梵刹。治平元年改今额。“法华寺 ” ,在城东三十里。宋天圣四年,僧清朗开山。后遭兵燹,明洪武间重建。
登云寺 在城东三十里新丰镇东。元至正间建。
妙峰寺 在城东三十里新丰镇。元至正间遭兵燹,明吴元年重建。
普明寺 在城南八里,后晋天福间建。元季毁于兵,明正统年再建。嘉靖中倭毁,沦为民居。崇祯中复基。
皇清顺治间重建。
瑶宝寺 在城南三十二里,宋隆兴四年建。旧
名“智远院” ,为天宁寺下院。明嘉靖间倭毁,崇祯中复建。
灵源寺 ,即期堂寺,在王店镇,元至正二年,学士王㫤舍宅建。智觉寺 ,在城南二十里,宋建。
元真道院 旧在灵光坊,元至正间建,明嘉靖间为势家所得。今移东城外北板坊。
玉枢道院 在城东北二里,俗呼“天尊阁。” 元至正己酉,里人张道贞舍宅建。明永乐元年重修。嘉靖甲子殿毁,万历丙子再修。
郁秀道院 在城东一里。宋咸淳三年,道士刘一清创于由拳里。元至正丁未,毁于兵。明永乐乙酉,道士沈野云徙建白苎里。万历癸巳夏毁重建。
清真道院 在城东南二里。宋咸淳三年,经历王仲坚舍地建。明永乐、洪熙中重修。
太古道院 在城东北三里。元至正庚寅建。明永乐元年重建。成化壬辰修。
崇真道院 在城东四里。宋宣和年建。元末兵燹,明洪武二年重建。嘉靖甲寅倭毁,庚申复建。万历间修,改名“圣帝观。”
皇清顺治十六年,建“古圣楼”、“关帝庙。”
元真观 在王店镇。元至正间,徐善兴舍宅建。明嘉靖年修,俗名“南圣宫。”
乐善庵 在里仁十都,旧名“鲍塔院。” 宋临江守鲍廉死节瘗骨处。明嘉靖间,倭毁。万历中,太学胡日华捐赀复建,更今名。
慈竹庵 在白苎十五都。宙字圩。明万历中,僧道慧参访归,建庵奉母。沈思孝嘉其孝,因名。莲社庵 在城东南盐仓坊,僧广栻建。栻本吴氏子,性至孝,事父母考终,遂舍宅为禅庵,颜曰“莲社” ,有“弃家依白业,结社种青莲” 句。明万历中改建。
“真如教寺 在城南四里。唐至德二年立。大中十年,裴相休舍宅为寺,后改为正德院。” 明洪武辛未定为教寺。寺有云峰井、长水塔、清辉堂、彩云桥、柏屏、龙槐、石梅、缨络松诸景。
景德禅寺 在城西三里。寺基旧为白龙潭,凡遇风涛,不利舟楫。天晴时有白光三道。唐僧行云积土填潭,树三宝塔镇之,因作寺,以龙神护法。吴越钱氏赐名“保安。” 宋景德间,改景德院。宣和中毁于寇。大观年重建,复为十方禅刹。明洪武十五年定今额。
本觉禅寺 在城西二十七里,古檇李亭地,旧名报本禅院。宋熙宁间,东坡与文长老善,尝三过此,辄留诗。宣和间,改为神霄玉清万寿宫。建炎初,复旧额。明洪武初,定为禅寺。万历甲申,守龚勉葺三过堂,祀苏公。
福善寺 在城西三十里濮院镇。元至正二年,巨姓濮鉴舍宅为寺。
能仁教寺 在城西二十七里新城市。旧名福业院。唐会昌五年废,大中二年复建。五代开运乙巳,改报国院。宋大中祥符元年改承天院。政和七年改能仁院。明洪武二十四年定为教寺。东禅讲寺 在城北二十里。宋元祐间建,明洪武初重修。宣德间奏闻,赐额。隆庆中建“法云堂” ,藏诸经板刻。
栖真禅寺 在城东二十七里。宋开宝二年建。元末红巾贼毁,明洪武初重建。
保安讲寺 在城北五十里,旧为通圣兰若,在北秋原。东。晋里人卜本常舍地,雪巢法师创建。唐至德间,改为保安禅院。会昌五年废,大中元年重建。宋乾道七年,僧普诚修请额,升为讲寺。元末兵燹,断碑尚存,复建。明洪武初复旧额。成弘间重建。
营泉寺 在城西南辰字圩,宋景定元年建。元末兵毁,明洪武戊申重建。嘉靖甲寅倭毁,崇祯癸酉重建。
元宁观 在城北杨舍,元至正二年建。明万历间修。
小武当 在东禅寺南一里。旧名“南溪真武祠。” 元延祐间建,明景泰时修。隆庆年凿池叠石,建观音殿于山巅,复筑土山于圣帝殿后。
纯真道院 在王江泾镇。
福德道院 在新城镇。宋咸淳二年,里人杨百六舍地,道士李啸云建。
雨金岳宫 :在新城镇。汴人翁岚避地新溪,建东岳行宫,扁山门曰“雨金胜地。” 更宋历元,毁于兵燹。明洪武甲子,裔孙翁可立重建。
南泾道院 在城西南五十里秀泾之南。元至元丙戌,里人张全真建。吴兴赵孟𫖯《记》。
梵受禅院 在城北二里。相传为爽溪资圣寺,创于唐会昌五年。考《柳志》云:“资圣寺在城外,乾宁三年移入城内。” 《赵志》云:“爽溪在县西北二里。” 疑即今月河,梵受即寺址也。后废,仅存爽溪殿,基湾之名相沿。
碧光禅院 ,在城东南二里。宋嘉祐七年敕建,为崇慧华严讲寺下院。
炒饭庵 在金明寺河北。唐宰相裴休女祖贞焚修于此。炒麸为饭,故名。
真圣庵 在城东北十里思贤乡村树庙桥右。元至正六年建,明洪武中修。
故乡庵 在城西北暑字圩,尼净如建,智地重修。十八而寡,事姑至孝。姑殁,皈空门。年七十馀,里人方之“裴相国女。”
嘉善县
慈云教寺 在县治西北一百步。三国吴建。唐大中十一年,名“保安寺。” 宋治平元年改今名。元末兵毁,止存砖塔二座。僧宗敬重建。明洪武初定为教寺。
景德讲寺 在县东二里。唐天宝二年,鉴禅师舍宅建寺,咸通间赐额,明洪武二十四年,定为讲寺。寺西有井曰“幽澜泉” ,万历间创院于其侧。寺中有八景泉,其一也。
大胜教寺 在县东二里。唐天宝二载,昭禅师舍宅建寺。咸通间,赐额。宋崇宁二年,改“大胜院。” 明洪武二十四年,定为教寺。嘉靖甲寅,倭毁重建。崇祯间,创藏经阁。
大圣禅寺 在县西北一十二里。宋熙宁间,兜率寺僧智微建,以奉“泗洲大圣。” 知州吴司文闻于朝,改今名。永乐元年重建。
白莲教寺 在县东北二十四里清风泾。宋咸淳二年建。元末兵毁,明洪武初重建。二十四年定为教寺。嘉靖甲寅倭毁,万历间重修。
大云禅寺 在县南二十里。旧名“净众。” 宋乾德二年,里民李德荣舍宅为寺。明永乐元年重建。左庑有施相公庙。
玉虚道院 在县西二百步。元至正丙午建,明永乐元年重建。
洞虚道院 在县西南一里。宋季为酒库,后禁酤弃瓶盎成阜。元至正癸卯创道院,号“瓶山。” 明宣德四年重建。
宁和道院 在县西一百步。宋咸淳间建。元季地罹兵火,而院得存。明宣德中重建。
澄真道院 在县东一十五里。旧名“高真圣堂” ,汉建。宋时贼过不焚。乡人以为有灵,请赐今额。清宁道院 在县西北三十六里。即土谷祠。宋熙宁九年建。明嘉靖间重修。
太平道院 在县治西。元至正间建,明洪武间增葺。
仁济院 在县东北二十里。宋淳祐间建。明宣德五年,建三清殿,内有四香亭、高王祠。或云:高王者,高昌山帖木不花也。永乐初,敕赐为“灵应高王。”
南隐道院 在县西北二十里,旧名“真武祠。” 明永乐间张志和建。万历间重修。
西林禅院 在西关外,宋建炎间周元恺建。元末兵毁,明宣德五年重建。
东林禅院 在东关外,宋乾道时建。
永裕禅院 在县北二十四里。宋咸淳二年建。元延祐二年,辟田增舍。明时重修。
圆觉禅院 在县西北三十六里陶庄镇,宋景定三年建。中有《四景》。
宝积禅院 在县西北三十六里。旧名“漏泽寺” ,宋建炎四年建,后重建,改今名。
水月禅院 在县西北三十六里汾湖中。宋绍定间建,元末兵毁,明洪武初重建。中有《八景》。雁塔禅院 在县西北斜塘镇,一名“归真院。” 元至正甲辰建,后圮。明永乐间复建。
神仙宫 在县东关外。唐进士钱朗,字内光,隐居修炼,年一百五十馀岁,白日飞升。里人建此。垂拱间,赐今额。
东岳行宫 在县治东。宋乾道年间,道士刘道正建。
皇清顺治间,复建杨公祠于左庑。
福源宫 在县北二十四里斜塘镇。宋咸淳元年,邑人唐介福舍宅创建。咸淳二年赐额明永乐元年重建。
玉虚观 在县北清风泾,旧名“真武祠” ,宋嘉禧间建,明宣德初重建,赐额。
妙常庵 在县东北清风泾,唐太和中创,元大德间重建,明成化间修葺。
圆觉庵 在县西关外,旧名“罗张庵” ,宋咸淳二年建。
庆寿庵 在县西十五里。一名“崇福庵” ,元建洪泽庵 在县西北三十六里汾湖南,即圆照观音堂。宋景定三年建。明洪武五年改今名。有《敕谕》二章,赐金身大士。
马鸣庵 在县北斜塘镇文水漾中。唐开元中,有一石马沈水底,夜闻马鸣,乡人异之,乃创。明万历年重建。
海盐县
资圣寺 在县治西五十步。晋右将军戴威宅。一日,井中发五色光,威异之,舍为寺。司徒王珣名之为“光兴寺。” 乾祐中,改“重光。” 宋祥符中,改普明院。天禧二年,赐改今名。有杏花楼,王守仁从父华读书处。
天宁永祚禅寺 在县西三里。前临乌坵塘水四面绕之。初名“禅悦院。” 宋崇宁四年,赐今额。明洪武初,重建佛阁、法堂并塔七级。
皇清康熙八年,重建钟楼,有独柱盘梯,最工巧。
净业寺 在县南一里,旧名无碍浴室。宋治平初,改净业院。元延祐间重建。明天顺间,请额“净业寺。”
慈会寺 在县治西三十步思鲁桥东。旧为“圣帝祠。” 明天顺初请额,赐今名。
金粟寺 在县西南三十六里金粟山下。吴赤乌中建。宋濂《太平万寿寺记》云:“吴时江以南尚无佛寺。赤乌中,康居沙门僧会为吴大帝祈获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始创三寺,一为金陵之保宁,一为太平之万寿,其一即海盐之金粟也。” 明《永乐旧志》:“宋开宝己巳年,吴越有国时,因尝施茶,赐名施茶院。” 大中祥符元年,改为“广慧禅院。” 明永乐、宣德、正统间,相继修建。
法喜寺 在县西南三十里,旧名通元寺。《吴地记》云:“通元寺,吴大帝孙权吴夫人舍宅置。” 唐载初元年,则天皇后改为重云寺。旧通元寺移盐官县东四十里鲍郎市。宋祥符元年,寺赐额“法喜。” 绍兴九年,改禅寺。
宁海寺 在县治西南二十五里,法喜寺东。宋绍兴六年,赐额“宁海院。” 明初定为教寺。
悟空寺 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永安湖旁。旧名永安寺。宋治平元年改今额。明初定为教寺。海门寺 ,在县南三十六里澉浦城中。宋延禧间建,名“佑福庵。” 元大德六年重建。明宣德十年请今额。
觉林寺 在县南二十里丰山东麓。元至正间建,名“宝相庵。” 明宣德戊申建大雄殿、山门、法堂、轮藏殿、佛阁。天顺二年请今额。
灵祐寺 在县西南一十二里。宋咸淳间,名“瞻云庵。” 明天顺八年,请今额。
霑云寺 在县西北三十里。元至正间建,名“瞻云庵。” 明天顺初,请今额。
宝相寺 在县南三十六里。宋淳熙间建。元末兵毁,明洪武七年重建。
福业院 在县南一里。旧名“华严庵。” 宋绍兴五年改今额。明洪武二年重建观音殿。相传海中飘至大士三像,一供落伽之潮音,一供武林之天竺,其一留供于此。
庆寿禅院 在县治西北。宋治平三年建。元末兵毁,明洪武四年重建。寺有元人书“庆寿” 二字,甚古雅。
禅悦教院 《宋志》:“在澉浦市中。元祐二年建,靖康元年改今额。” 按丰坊《禅悦寺神钟记》云:“海盐禅悦寺神钟,胜国宣慰杨梓用海外铜五千四百八十觔铸,建六丈楼悬之,声闻数十里。” 禅寂院 《宋武原志》:“院在县西南三十里横山,旧名兴福院。宋治平元年,改赐禅寂院,祀顾况为伽蓝神。以况旧居在寺侧故也。”
医灵道院 在县西南三十六里澉浦镇青山西南。《宋志》云:开禧三年,里人孟毅梦神语曰:“吾闽中吴真君当食此方,福佑斯民。” 晨见海中有一主浮至,毅因舍基刱殿尊奉士民祷病多验。今呼为真君堂。庙前有井水能愈疾,人多汲之。紫虚道院 在县西南二百步。元至正间建。明洪武十年,增置元坛、武安二祠于院,设道会司。延真道院 在县西南三十六里澉浦镇,即宋淳祐中真武庙址也。元延祐三年重建。明万历丁未复修。
全真道院 在县西四十五里。元至正间建,明初修。
栖真观 在县西北五十步。按《嘉禾志》,旧本真武庙,宋乾道二年,道士郭宗谅请广陈废额为
之。明永乐十年,天顺七年,成化二十年,相继重修。万历壬辰撤而新之,拓其旧制
玉庵 在北门外
云岫庵 在县南三十里鹰窠顶山。按《云岫庵志》,始宋建隆,元至正二年修。
石门县
广福寺 今为僧会司,唐咸通中创,宋治平中赐今额。建炎兵燹,惟寺独存,县官寓治此寺。崇福寺 在治西八十步。梁天监二年名“崇乐寺。” 唐会昌年废,大中十年重立。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为悟空院,天禧二年改今名。
南广福寺 在治东南二百步,运河之东。梁天监古寺。唐名“宝寿。” 宋治平元年改“寿圣” ,绍兴三十二年改今名。
祗园寺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洲钱村。梁天监二年为静林寺,开平二年改为“双林院。” 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名。
资福寺 在西门外二百步,宋建。
慧明寺 在县东南十里,明洪武年敕建。接待寺 在石门镇。宋绍兴中建。
演庆寺 在县西北九里。宋宝祐二年建。崇圣寺 ,在县东三里。后晋天福二年建。宋治平元年赐今额。
澄寂院 ,在县西北一十二里羔羊村。梁天监二年为静林寺,开平二年改为“双林院。” 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名。
演教院 在县东十八里。后晋天福八年为保安院,宋治平元年改今名,乃晋银青光禄大夫尚书李孟之宅。
澄圣院 在县北三十里钱林村。吴越王钱镠微时,曾馆于此。后贵,改为祖祠。唐乾宁二年建寺曰“宝林。”
福严禅院 ,在县东北一十二里。唐乾符三年为千乘院。宋大中祥符元年改福严寺。
崇庆院 在十四都,宋建,俗呼“华光寺。”
天清宫 在治西南一百步,本东岳行宫,宋绍定四年请额,建为“天清宫。”
平湖县
德藏教寺 在治东八十步。唐会昌二年,道宣律师开山,光启初废。后唐清泰中,名“宝典” ,前建双塔。宋大中祥符八年,改德藏寺。元至正间毁,明洪武初,定为教寺。
福源普慧禅寺 在治南一里。元皇庆初建。明洪武时仍旧额。
福臻寺 在县北四里。宋绍兴间,改福臻院。元末兵毁。明初定为教寺废。万历中重建。
青莲教寺 在县南二十里,旧名石佛寺,唐咸亨中建。宋治平中改青莲,明洪武初定为教寺。普照教寺 在广,陈为东寺,旧名僧伽院。宋治平中改普照院。明洪武初定为教寺。
万寿教寺 ,在广陈,为西寺,旧名“报国胜利院。” 宋大中祥符初,改为万寿。明洪武初,定为教寺。瑞祥寺 ,在乍浦汤山。
大乘禅寺 在新带镇,元延祐二年创。
南禅寺 福源旧基,后为陆庄简光祖宅,复舍宅为禅寺。
西林禅寺 在西关外。按《武原志》:“旧为西林院。宋绍兴五年,赐额西林寺。自元及明洪永间,寺久圮颓,遗址尚存,分隶平湖。正统六年,巡抚周忱行县,见废寺,檄县官即其地盖造仓廒,为西仓场。” 嘉靖三十二年,倭寇内讧,移仓于城之西北隅,更置厉坛其上。万历三十八年,复为西林寺。
长福寺 在泖浦塘东。梁天监中创建,后废复建。
潮音寺 在乍浦雅山下。
西林禅院 ,在西关外西南,相传为鲁简肃《西皋园》。
东林禅院 ,在东关外。相传为鲁简肃“东皋园” ,后为“东林寺。” 久废,复建。
报本塔院 在当湖沙盆圩,前有五老峰,后有放鱼矶。
“兴福院 ” ,在乍浦陈山。宋令陈直养建祠以祀龙神。
紫清禅院 在石庄,旧名“北圣堂。”
通真禅院 在凤凰基西圩,旧名“南圣堂” ,《桐乡县》。
惠云教寺 在县治西北一百五十步。后周广顺二年,汉南王建凤鸣院。宋治平中,改今名。元末兵毁,明洪武初,重建双塔,设僧会司。
广福讲寺 ,在青镇市东栅,宋庆历二年建。佛
塔。至和间改接待院,熙宁元年又改“寿圣塔院” ,明洪武二十四年定今额。
寂照教寺 在千金乡屠甸村。后晋天福八年建,名“报恩院。” 宋治平间改“寂照院。” 明洪武二十四年定为教寺。
普慈教寺 在石门镇。宋咸通四年建,殿塔名“普慈。” 明洪武二十四年,定为教寺。
密印教寺 在青镇。梁昭明太子读书于此,宋大中祥符间改今名。有华严浮图,高十三丈。龙翔教寺 在二十五都。宋大中祥符元年建,明洪武二十四年重建。
妙智寺 在永新乡妙智村。元时坍废,明正德九年重建。
顺庆禅院 ,在保宁乡蒋宣村,明宣德七年建。福青道院 ,在濮院镇。元至正丙午创建,请额“为院。”
奉真道院 在青镇市,宋建炎间建,明洪武间并归天清宫,永乐初年重建。
修真道院 在青镇,宋咸平元年建。
崇真道院 在募化乡。明永乐十年重建。佑圣宫 在县东门外里许。元天历中刱,明宣德末重修,设道会司。
崇福宫 在青镇南栅。宋绍兴二年,刱请额为“重福宫。” 明永乐元年重建。
元真观 在石门镇东北。旧有真武祠,明正统改建。。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