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087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八十七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八十七卷目录
邵武府部汇考一
邵武府建置沿革考
邵武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邵武府星野考
邵武府山川考一
职方典第一千八十七卷
邵武府部汇考一
[编辑]邵武府建置沿革考 府县志合载
[编辑]本府
邵武为闽西郡,地在武夷山南,故曰昭武。晋避讳,变言邵。又郡有樵岚山,治在其阳,故曰邵阳。又曰樵阳山,下有樵水,又曰樵川。唐属要荒服。尧制《五服图》各五百里。虞夏商俱属扬州。舜肇有十二州为扬州。《禹贡》淮海维扬州。汤奄有江南,曰扬州。周为七闽地。七闽,见《周礼职方氏》。郑注:“闽南人别名。七者,周之所服数国也。” 贾《疏》:“祝融之裔叔熊避难居濮,如蛮子孙分为七种,谓之七闽,闽蛮之转语,即蛮也。邵武其部落之一” ,宋分为八郡,春秋属越。楚熊商败,越杀王无疆,族子无诸奔徙海上,据闽自王,无诸勾践苗裔。《省志》:夏少康封庶子无馀于会稽,南至海。闽,其封内也。秦属闽中郡。秦废无诸为君长,以其地属闽中郡。汉属闽越国。汉兴,无诸率越人击楚,功多,高帝复封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东冶,即今候官县将军山,孝惠分闽越地属东瓯。惠帝三年,分闽越地,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东瓯,温州地。武帝复属闽越。建元三年,东瓯请举国徙江淮,其地复属闽越。元封元年,迁其民于江淮间。建元六年,闽越王郢击南越,汉救南越,郢拒险,馀善杀郢以降,汉封为东越王,复封无诸孙繇君丑为越繇王,奉闽越祀。元封元年,馀善叛汉,东越杀馀善以降。武帝以闽越阻悍,数反复,诏迁其民于江淮之间,虚其地。东汉仍属会稽,馀民奔窜山谷,生长寖多。至昭帝始元二年,自立冶县,属会稽部。光武建武三年,改冶县为东候官都尉,仍属会稽。顺帝属建安部。永和六年,分会稽为东、南二部。东为临海都尉,即今台州府临海县地;南为建安都尉,即今建宁府建安县地。三国吴立昭武镇,置绥安县。王朗奔东冶,候官长商升为朗起兵,孙策遣永宁长韩宴领南部都尉,将兵讨升,以贺齐为永宁长。宴败,齐代宴,领都尉事。献帝建安八年,孙策遣齐进典建安,立都尉府。永安三年,孙休即会稽南部,罢都尉府,置建安郡,立昭武镇,寻升为昭武县。又析建安校乡西偏地置绥安县,即今泰宁、建宁二县地,并属建安。晋改邵武属江州。惠帝元康元年,避讳改昭武为邵武,析候官东安置晋安郡,以建安郡属江州,即江西九江地。明帝大宁元年,改邵武为邵阳。安帝义熙元年,改绥安为绥城。刘宋仍属江州,邵阳、绥城二县如故。武帝永初元年,复改邵阳为邵武,爵曰子,相省延年、东平二县,齐因之。梁属东扬州。武帝普通六年,以晋安、建安、南安三郡俱属东扬州,即今绍兴、金华、温州、台州地。陈属闽州。武帝永定元年,复以建安郡改属闽州,即今福州。光大元年,改闽州为丰州,即今闽州。隋废,属泉州,寻属抚州。文帝开皇九年,毁陈郡县为安郡,废邵武、绥城二县,亦以其地属泉州。十二年,复以建安地属抚州,省绥城地入邵武,置邵武县。炀“帝大业元年,改抚州为临川郡,领临川、南城、崇仁、邵” 武四县。唐析邵武,复绥城县,置洋宁镇。高祖武德四年,析邵武地,复绥城县,治建州,即今建阳县,以绥城隶之。七年,割邵武之光泽、鸾凤二乡,置洋宁镇。太宗省绥城入邵武。贞观元年,分天下为十道,以建州隶江南道。领县:建安、邵武、建阳、将乐、绥城。三年,省绥城县入邵武。中宗析邵武置将乐县。嗣圣五年,复置绥城县,又以邵武之绥城地置将乐县。睿宗景云二年,以建州改属闽州。元宗天宝元年,改隶江南道。僖宗乾符二年,置归化、黄连镇,复置义宁军,析绥城县置归化、黄连二镇。归化即泰宁地,“黄连” 即建宁地。五年,黄巢乱,寇建宁,州人陈岩率乡兵破之,乃以黄连地置义宁军,以岩为观察使,治永安,即建宁县。寿州王绪为盗,攻陷固始,闻王潮兄弟材勇,召从军中,举光、寿二州兵渡江,陷漳、汀,至南安,潮杀绪,众奉潮为将军。光启元年,岩表潮为刺史,遂奄有闽地,自称留后,唐因授潮为节。
度使,治福州。潮入福州,闽地遂定。五代晋复邵武为昭武。天福元年,潮弟审知子延曦之邵武,复为昭武。六年,以建州置镇安军节度使,寻改为镇武军。是年,曦为其臣朱文进所弑,福州之闽亡,弟延政即建州自王,国号殷。南唐改昭武为邵武,罢义宁军,寻改为县。开运二年,李景拔建州,俘延政之属,有其地。保大四年,改建州为永安军,寻为忠义军,复改昭武为邵武,罢义宁军为永安镇,寻改归化、永安二镇为场。中兴元年,升归化场为归化县,永安场为建宁县,复改洋宁镇为财演镇,即今光泽县。宋置邵武军,领邵武、建宁、归化、光泽四县。属福建路。太祖开宝八年,平南唐,毁忠义军,复置建州。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以建州属两浙西南道。四年,以建州邵武县置邵武军,治登高山,东领建宁、归化。五年,析财演镇置光泽县,皆隶邵武军,属福建路。哲宗元祐元年,复改归化县为泰宁县。元改邵武路,增置录事司,复陞总管府,仍属福建道。世祖至元十三年,改福建为福建道,置行中书省,改邵武军为邵武路,增置录事司,并隶邵武。十四年,升邵武路为总管府。至正十九年,陈友谅兵陷杉关,取邵武路。二十二年,元以陈友定为福建道行省平章政事。明改邵武府,省录事司,领县如故。吴元年,遣胡琛入杉关,取邵武路,弗克;遣汤和以舟师取福州,执陈友定归金陵。遣沐英下崇安,拔溪寨,遂定闽中。洪武元年改邵武为府,省录事司,属福建布政使司,领邵武、光泽、泰宁、建宁四县如故。
皇清顺治三年八月,贝勒《孛》统师由仙霞岭入闽地。
悉平,仍设府,辖县如故。
邵武县:〈附郭。〉
本汉建安县地。三国吴始置昭武县。晋、宋、隋、唐废置不一。宋以县置邵武军,附郭为邵武县。元、明仍旧。
皇清因之。
光泽县
光泽今隶邵武府,别称“杭川” ,以邑有杭溪名也。
《禹贡属扬州周职方》为七闽地秦越王无诸王
[编辑]闽地属焉。秦始皇并天下,地属闽中郡。汉高帝复立无诸为闽越王,地属闽越国。迨汉武帝灭闽越后,更立冶县,属会稽郡。至东汉属建安。三国。吴始置昭武镇,又升为县。晋改昭武为邵武,后又改邵武为昭阳。刘宋后又改昭阳为邵武,属建安郡。齐梁陈因之。隋废之,复置邵武县。唐武德七年,始辟北乡之地,置洋宁镇,隶邵武县,属建州,节度使高春守之。五代周改为财演镇。宋初因之,还属建州。至太平兴国四年,即邵武县置邵武军,即邵武之财演镇。西北二乡,曰鸾凤,曰“光泽” ,因乡名而改为光泽,仍隶邵武军。元至正十三年,改邵武为路,县属之。至正十九年十一月,陈友谅兵陷杉关。二十二年,为陈友谅所据。明吴元年丁未冬十一月归附。洪武元年戊申,改邵武路为府县属焉。今领乡二,都三十,图五十二。
皇清因之。
泰宁县
泰宁在邵武府治南七十里,别号杉阳,谓县在杉溪之阳耳。三国吴孙休永安三年,析建安之校乡西偏置县,名绥安。东晋安帝义熙元年,改绥安县曰绥城。唐僖宗乾符二年,析故绥城县治为归化、黄连二镇。归化,今之泰宁;黄连,今之建宁也。五代南唐李景保大元年,废镇为场。李景中兴元年,升场为县,治𬬻埠之东,属建州。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即邵武县置军,始属邵武。宋哲宗元祐元年,右司郎中张汝贤奏改此名。“泰宁” 者,阙里之府号也。元改军为路,末季为陈友定所据。明洪武元年执之,改路为府,而泰宁仍属焉。明仍宋旧。
皇清因之。
建宁县
春秋时属越。秦置三十六郡,以其地属闽中郡。汉初为闽越,后属会稽郡。永和六年,分会稽为东、南二部,南部为建安都尉,即今建宁府。三国吴永安三年,即南部罢都尉,置建安郡,始析其校乡西偏地,置绥安县。晋义熙元年,改绥安为绥城。隋开皇十三年,废绥城,并入邵武,隶抚州。唐武德四年,析邵武县地,置绥城县,隶建州。贞观三年,复省绥城入邵武。垂拱四年,复以邵武及故绥城地置将乐。水之南,隶将乐,属福州;水之北,隶临川,属抚州。乾符二年,分绥城为黄连、归化二镇,此为“黄连镇。” 归化镇即今泰宁县五。
年,邑人陈岩御黄巢有功,奏改镇为义宁军,治永安,即里心保。南唐罢为永安镇,又改为永安场。宋建隆元年,升永安为建宁县,迁治于濉溪之北,属建州。太平兴国五年,并建宁县,隶邵武军。元至正二十二年,为陈友定所据。明洪武间归附,县仍旧名。
《皇清》仍之。顺治三年九月初八日,总帅李成栋自邵
武率师下县,是日以城降。
邵武府疆域考 府志
[编辑]邵武府疆域图
本府
北跨珠寮仙亭之阴,抵于广信、铅山,凡三百里。东北界于分水岭,抵于建阳,凡六十里。
西北与西跨杉关,极高岭表,皆抵于建昌之新城,凡一百六十里。
南极金饶,界于汀州之宁化,凡三百四十里;东抵延平顺昌,一百二十里。
东南跨七台宝山之东南,限以溪流,界于将乐,凡一百四十里。
东至会城六百七十里
北达
京师四千八百三十里
广四百六十里,袤六百四十里。
邵武县:〈附郭。〉
东至顺昌界七十里
东南至将乐界七十里
西南至泰宁界七十里
西至新城界,五十五里。
西北至光泽界,五十五里。
北至建阳界七十里
东北至建阳界五十里
广二百六十里,袤二百里。
光泽县
东至邵武界三十里
南至邵武界,亦三十里。
西南至江西新城界七十里。
北至江西铅山界,二百里。
东北至建阳界一百里
西至江西泸溪界,八十里。
东西广一百里,南北袤二百二十里。
泰宁县
西至将乐界三十里
南至将乐界二十里
东南至建宁界五十里
西南至归化界一百里
西北至建宁县南界五十里。
北至邵武界八十里
东北至邵武界七十里
广一百一十里,袤一百里。
建宁县
东出朝天门,五里至将屯保,历分水源口、袁庄,凡三十里抵泰宁界。
东南自长吉历铙村《赤下赤上》,凡六十里,抵汀之归化界。
南出迎熏门五里至长吉保,历枫演官桥,都境六十五里,历都上八十里,又西南自冨田左折迤逦一百里,皆抵汀之宁化界。
西出庆丰门,历冨田、银坑、新城、客坊保,八十里抵江西之广昌界。
西北由黄溪、安仁历周平保六十里抵江西之新城界。
北出拱辰门,“由黄溪历蓝田五十里抵江西之南丰界。”
东北:亦由黄溪历开山,八十里抵江西之新城界。
东西广一百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
形胜附
[编辑]本府
旧《志》:杉关、铁牛控其西,石岐、水口扼其东,梅口、西安阻其南,金山、珠寮障其北,前跨汀、赣,后扆武夷。
宋胡寅《军治记》:“瓯越西户,前据重冈,后带鹿水。” 《武阳志略》:“居四州之上游,其土夷旷,其气清淑,其势蜿蜒抱负,如在碧玉环中。”
魏天祐《总管府志》:“左剑右盱,枕汀带建。”
邵武县:〈附郭。〉
《旧志》“登高猊,踞石岐龙盘。”
邹昌《通泰桥记》“左卫福山,右旋寿屿。前踵重冈,三峰峙其南。后拥金荡,万峰耸其北。”
宋戴式之诗:“千山表里重围过,一水中间自在流。”
叶仪凤诗:“溪上千峰碧玉环。”
袁毂诗:“行人如在月轮中。”
光泽县
《旧志》:“海峤喉襟。云岩耸其南,九峰峙其北。君山障其东,杭水绕其西。”
上官祐《县志》据关岭居上游,屏障一隅,山峻水驶,穷林邃谷,盘礡深窈。
况逵:《自鸣山记》“当江、闽之交”
《续县志》:“群山拱峙,二水奔流。”
泰宁县
旧《志》:大杉、茶花隘其北,石门,九盘控其西,河潭汇其东,宝阁耸其南,金铙远盘,𬬻峰近据。北枕三溪,东环三涧。
叶祖洽《改邑名记》“山川奇秀。”
梁淮《修县治歌》:“群山秀叠,杉流百折。”
黄元实《双溪渡记》“邵武要冲。”
《闽书》:“东高嶓而西挽丹,北大杉而南张源,四山拱峙,三水环流。”
建宁县
《旧志》:跨赣、盱、汀、剑之交,南耸金铙,北扆凤𪩘。浮沙东山环其左,白鹿西山列其右,百丈嵯峨,濉江萦绕,风气绵密,外固中宽,山刻水厉。
宋陈轩诗:“地分麻涧脉,山接武夷根。”
蔡春《策城记》:“前左濉江,不地弥深;右背山陵,不郭弥险。”
邵武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府总
邵武,其域为扬州,其次为星纪,其宿为牛、女,其辰为丑。《周礼》郑注:“星纪,吴越也。” 皇甫谧:“星纪之次,于律黄钟,吴越分野。” 《尔雅》:“星纪,斗,牵牛也。” 郭璞注:“牵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终始,故谓之星纪。”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吴伐越。晋史墨曰:“越得岁而吴伐之,必受其殃。” 什者曰:“岁在星纪。” 是星纪为越之分,扬州之星土。刘向曰:“吴越属,斗、牛、女分。” 晋、《隋元志》皆云,“吴越其辰在丑。” 是牛、女为扬州之宿。陈卓以会稽入牛一度。邵郡:古闽越属会稽。又谓闽越占在斗一度。《范晔志》:星纪起斗一度,至女七度。《蔡邕志》:起斗六度,终女二度。《班固志》:“吴,斗分野。越,牛、女分野。” 《春秋元命苞》曰:“牵牛斗为扬州,分为越国。” 以是推之,则星纪在北而指于南,闽越属其次者,盖亦从其所指云。《宋志》:中宫北斗七星,第四曰权蒙山以东至南江会稽震泽徐扬。《天官书》:二十八舍,主十二州,斗柄兼之用昏建者。《杓经》云:“斗柄第六星主扬州。” 是扬州直达中宫。北斗魁下六星,两两相比,曰三台,上台为司命,上台下星主荆扬。天市垣二十二星,东西“列各十一星。其东垣南第六星曰吴越,居申南斗魁二星,天梁第一,主吴;第二会稽。” 《文献通考》:“十二国在女下,陈郑北一星曰越南斗,主天梁。魁星、女宿,主诸国越星。” 《天官书》:“吴楚之疆,候在荧惑,占于鸟衡。” 《星经》:“荧惑主扬州。” 《唐志。星纪》:“负南海,其神主于衡山,荧惑位焉。” 《宋志》:“五星,赤帝熛怒之神,为荧” 惑,位南方,主楚吴、越以南。《天官书》:丙丁江、淮、海岱。《前汉志》:“淮南夷也。” 《星经》以五巳日候,丁巳为吴郡。会稽天十二次,分山河脉络于两戒,纪云汉升沉于四维。以东为闽中,谓南纪,南戒为越门。自南河下流涉江淮为南越。自江源循岭徼南东及海为蛮越。故其分野,自南河下穷南纪之曲,东南负海为《南纪》,邵武地在东南。
邵武府山川考一 府志
[编辑]本府。〈邵武县附郭。〉
金鳌山 在城西,俗名西塔山。宋在城中。元改筑城垣,移入里许,遂与熙春山俱在城外。脉自岷山一支循江而下,历施、黔、沅、靖,抵靖江、兴安,谓灵渠三十六脉所经。又南而东,渡大庾岭,历赣州,逶迤东行,而为百丈大山,极高,杉关、云际、分水、仙霞诸岭,岭北为江、浙,岭南为闽、粤,由天目正南入广。其自仙霞分,北折朝鱼、天帝一脉丝滚,金莲耸起,逶迤昂伏,至鳌峰而止。又突起熙春,为北嶂屏护,左有灵泉,右有樵水,界脉清而体尊贵,故郡治立焉,是鳌峰乃郡治正脉也。若熙春山为正脉,则孤峰偏耸,水冲气劫,其奚以为郡治?故填西壕,为郡第一务,复灵泉秀水,为郡第二务,景名《西塔暮钟》。
熙春山 在城西,俗名登高山,为金鳌护砂屏障。北一峰特耸,势如猊踞,半山有会景亭、惠应行祠,亭后有熙春台。宋元祐间,知军方泽劈山顶徙台于旁,大德中撤之。台西有吉老庵,有钓鱼台,山左有平楚台,今惟会景亭、惠应祠存,馀俱废。景名熙春朝阳。按《闽书》作“登高山。” 自潮鱼、白鹤冈峦连属,迤𨓦至此,一峰特耸。宋时在郡城内。至和中,张师忠建熙春台,左临大溪,远挹群山。循台而北,有矶可钓。治平中,吴梦得搜材展楹,植花种木,为郡壮观。明弘治中,郡守夏英建“醒翁亭” 于台南。
樵岚山 在城西,即金莲峰,俗名“锺家岐” ,樵水所出。宋孙谔居其地,又名“三谏山。”
丹台山 在城南,旧名灵台山,有炼丹台,为郡治印星,岁旱祈祷于其上。近因架造阁宇,损破颅面,大不利于郡治。乘今移拆,蓄植茂林,犹可培挽。景名《丹台梅月》。
灶马山 在丹台西。月山 在灶马山之西,形如半月。旗山 一在城南月山之右。一在县北漠口,形如展旗。一在县东北四都,临青云溪。
星山 :在月山之东,圆小状如星。
寿山 在月山之后,上有三峰。
雾峰山 ,旧有悟空寺,因名。今已废圮,俗改名“雾峰山。” 在寿山之左,回回山之西。
回回山 在寿山之东
福山 在城南,旧名“鹫峰” ,又名腰带山。元黄清老读书其中,有听雨轩、云在寮、翠微阁。
巽塔山 在福山之东。郡守李之用造《文塔》于其上,筑石方广三丈有奇,垒砖高丈奇。因擢云南宪副,去首事者,以财阜不敷罢。
龟山 一在坳上,一在房廊街东,一在茅墩山,一在池家山,一在仁寿寺,俱在县南。平地突起,势若龟然。一在二十二都,一在十九都,状如灵龟。宋何龟津取以为号。山下有深潭环之。南:石岐山 ,在城东街尾,长春桥头,俗名渴猴饮水。天妃阁建于其北,阁东有石,仰卧山边,大可六七尺。弘治十八年,郡守夏英刻“张南” 轩《礼义廉耻》四字于其上。
北石岐山 俗名猢狲岐,在城东玉堂渡头,挺卧溪中,与南石岐两山互抱,若龙盘然。郡司马造灵杰塔于其上,士民感之,构祠祀焉。
象山 在溪北,与熙春山对,号白象卷湖。万峰山 在城北,据诸峰之会景,名万峰梵刹。苍山 俗名米仓山。按《闽书》:“下瞰大溪,中有石鼓,又有巨石,小石支其下,累累似抵坠者。” 石鼓山 在城北。下有石,状如鼓,名石鼓松风。文笔山 在城东北一都。形似笔。
旱山 在县东北一都。上有田数顷,旱则少收。泉山 在县东北一都。山麓有蒙谷。宋黄简肃公读书游息之所。
悫石山 在县东北二都。山下有石,状如悫头。仙亭山 在县东北二都。诸山环列,挺然秀特,山岩深邃,中有龙湫,岁旱乡人祈祷于其上。冠峰山 在县东北三都。按《闽书》亦名官塔山。上有摇石,高阔丈馀,推之辄动。
纱笼山 按《闽书》:有两纱笼,其一底子石岐山,东尽于浮潭山,西尽于福山。其一在二十九都,中峰耸峙,号通天烛,又名三千贵人峰。
白鹿山 在县东四都。俗传唐樊炼师炼丹于中,后乘白鹿而去。
青云山 在县东四都青云溪之东。其土白腻,堪用陶器。
鸡笼山 在县东五都,形似鸡笼。按《闽书》“上有龚、刘二师祠,水旱祷之,有骄虫至则应。”
壶山 在县东五都,与鸡鸣峰相峙。
四角山 在县东六都。按《八闽通志》,四望皆有角,在六都。
三台山 在县东六都,又名“杨源山” ,当邵武、建阳二界,山上有三级如台。
五台山 在县东九都
龙山 在县东十都。山势高大,有翕石,抵建阳书坊界。按《闽书》:“产磁石。”
龙须山 在县东,居顺昌、建阳二界,周回三十馀里,冬有燕子聚其上以万数,多产药品。白水山 在县东十五都。山势高耸,上有瀑布泉,飞流数十丈,望之如练。
莲花山 一在县东十六都,一在十四都。宝山 在县东十七都。按《闽书》:临将乐、顺昌二境,是产铁矿,元贡有铁丝,今绝。
东山 在县东十七都,与宝山相连,高百馀丈,上有瀑泉。
天池山 在县东二十一都。按《闽书》:“山高而顶宽平,有池,方广数亩,冬夏不涸。”
凤山 在县东二十二都。
天湖山 在县东二十二都。上有两湖,四季不涸,故名。
清凉山 在县东二十二都。
云岩山 在县东二十六都。其山高出群岫,俯瞰长川。山中有岩,云气每自岩中浮出,严沧浪尝游咏其间。
七台山 在县东十八都。南跨将乐,东俯顺昌,高二十里,涧谷深邃,峰峦峻秀。上有台星、文殊、普贤、会仙、狮子、云台、月台,故名“七台。”
观音山 在县东十八都。按《闽书》:“其植多竹石,可炼为灰。”
鹅峰山 在县东南二十五都。形似飞鹅。凌云山 在县东南三十三都,高一千三百馀丈,势如仰天狮子。按《闽书》在清凉山之三十里。虎伏山 在县东南二十六都,状如伏虎。浮潭山 在县东南二十八都,三峰秀峙。又名老君山按《闽书》俗名老君荇,其木漆,其植苎。葛凤书山 在县东南二十八都。周家窠山势奇耸,形如飞凤衔书。淡轩处士墓在焉。
鹤冲山 在县东南二十八都。山势昂耸,如鹤冲霄。
祥云山 在县南二十九都。山势高耸,尝有云气盘旋其上。
南午山 在县南三十都,三峰端拱午位,与郡治相对,又名叶寮山。按《闽书》:一名天柱山,一名叶寮山,是为府治第三几案。
高婆山 在县南三十一都。按《闽书》,“铜青之水出焉。” 山南之水下于泰宁岭,曰高婆岭。
道峰山 在县南三十二都。其山跨将乐、泰宁二县界,广八十馀里,高耸云霄,为群山冠。郡人每即其上云气,以占晴雨。中有池,冬夏不涸。又有莲花、香炉石、软池冈、罗汉岩、圣光院。按《闽书》,又名道人峰,背长溪,面樵水。
凉伞山 在县南三十五都。山形高耸,望之若凉伞然。
殊山 在县南三十五都。双峰笔耸,高插霄汉,亦号“文笔山。”
小殊山 :在大殊山前。
翠云山 在县南三十八都。上有石泉。
五马山 在县南四十八都。五峰环拱郡治,如五马然。
狮子山 在县西南四十三都。状如狮子,前有山似球。
白壶山 在县西南四十七都。一峰独秀,屹立云表。
白鹤山 在县西南四十五都。按《闽书》“峥嵘峻拔,如鹤冲天。” 以其高与天齐,亦名天帝山。锦嶂山 在县西南。按《闽书》有两锦嶂,其一端平苍翠,望之如玉几,又名覆船山,中有七宝坑,其泉清冽,岁旱祷雨常应。其一山阴界于光泽。潭山 在县西南四十六都,平畴中有潭山市,一名古山。
紫云山 在县西南。岁旱,乡人祈祷于其上。云锦山 在县西南四十四都,有三十六峰。潮鱼山 在县西南。三峰鼎立,高出云表。天马山 在县西北四十九都。势如天马,从空而下,一起一伏,周十馀里。
象牙山 在县西北四十九都。山深而僻,其势尖秀,接光泽界。
黄柏山 在县西北。按《闽书》下有石崇岭。龙湖山 在县西北五十都,山势俊秀,深谷盘回,绝顶有泉。
西干山 在县西北,又名大干。隋泉州守欧阳祐墓及祠在焉。按《闽书》:“屹立乾位,故名。”
印山 在县西北五十都大干瀬溪前。山形圆小如印,下有石潭。
丱头山 在县北五十二都。山顶尖歪并起,若丱角然。
金山 在县北五十二都,旧名巾山。状如金字,俗传有人得金于此。按《闽书》宋饶方诗:地将云气吐林峦,至宝曾淘瓦砾间。若把《图经》重校定,此山宜唤作金山,因名金山矣。
麻姑山 在县北。俗传麻姑于此修炼。
文笔峰 在城西熙春山后。
兴元峰 在城东,天妃阁之东,峰麓有奉议泉。三华峰 在城北,一峰翠峙,俗名周家荇。莲花峰 在城北,峰峦叠秀,状如莲花。旧有“漱玉” 、《挹春》二亭建于其上。
玉龙峰 在城东北一都,有白石状如龙首。吴三郎峰 在县东北二都。按《闽书》作“吴三郎。” 山下有苦竹岭,悫石在其西。
鸡鸣峰 在县东五都。宋开宝初,贼卢绛入闽,居民俱不知避。夜半忽山顶鸡鸣,人皆起而贼适至,遂得免于害。按《闽书》作“鸡鸣山。”
石人峰 在县东八都,上有石,状如人立。兴云峰 在县东八都。
合掌峰 在县东,两峰尖秀相向,状如合掌。天笔峰 在县东十二都,状如卓笔。按《闽书》又名君子峰。
金字峰 在县东十五都。
祥云峰 在县南三十八都。山势耸峙回曲,如奔马伏狮之状。
官尖峰 在县南四十二都官坊。一名“展旗” ,一名“龙楼宝盖” ,又名太常山。
双台峰 在县西南四十六都。峰上有二级垓岭 ,在城西,通泰宁。
石鼓岭 在府城北
苦竹岭 在县东北二都,通建阳小路。
近岭 在县东北三都,通建阳小路。
黄冈岭 窑岭 俱在县东五都。
倒槎岭 在县东五都。有阜如笏倒原中可三百步。
水车岭 在县东五都
洪家岭 在县东六都临墩驿前。
分水岭 在县东六都。岭之东水入建阳,岭之西水入邵武。
吴师岭 在县东十都,与建阳接境。
溥泉岭 在县东十一都。俗讹传为“虎踞岭。” 朝天岭 在县东十二都。
牛轭岭 在县东十五都,通建阳、顺昌二县。五通岭 在县东二十二都拿口市上。
天湖岭 在县东二十七都。
佥岭 在县东二十六都。《旧志》载:元姓者夹道树松千株,又名千岭,上结有庵。今俱废。
星窟岭 在县东南二十都。昔有星陨于此,为三穴,其大如屋,其光如玉。
磨石岭 在县南二十九都。
官际岭 在县南二十九都,入“大竹。”
风门岭 在县南三十一都。岭东通宝积、往道峰,岭南通大阜,往建泰,俗又呼“高婆岭。”
白石岭 在县南三十二都。按《闽书》:“在道峰山南,石色莹洁,仿佛保定。”
愁思岭 在县南三十八都。通盱江,鸟道萦纡,绵亘六七里,往来者病之,因名愁思。《冯志》载:“骝狮岭,俗传刘姓者结庵于此,故名骝狮。” 宋乾道五年,丞上官端义纠众甃砌,至今行者便之。羊角岭 在县南四十八都。
碎石岭 在县西南四十都。
桃花岭 在县西南四十一都,接江西新城界。按《闽书》亦名碎石岭。其植多竹,可以纸,麤者可以衾。是产竹鼠,群食竹萌。
黄土岭 在县西南四十五都。
飞猿岭 在县西南三十九都。
望州岭 在县北五十一都。高耸望见郡城。马鞍岭 石崇岭 俱在县北五十三都。罗公岩 在县东北一都。里人罗姓者隐于此。岩有龙井,岁旱,乡人祷焉。
桃花岩 在县东二十六都。由佥岭之源,溯涧流而入十馀里。山之绝顶处可容百馀人。净水岩 在县南三十一都。石灰炉。
罗汉岩 在县南三十二都道峰山侧。深数丈,俯视群山出其下。按《闽书》:“岁旱祷雨多应。” 昔有道人龚圣者,结庵于此,颇有异迹。
会圣岩 在县南三十五都锦溪。石壁削立岩内,宽广可数十丈。前有池,四时不涸。
东岩 在县南三十六都,居山之半腰。扪萝而升,方可上,堪容十馀人,岁旱,尝祷雨于中。西岩 在县北五十三都,岩中可容百馀人。“《筊告》石 ” 在城西外一曲鹭鹚池中,状若筊告,时有鹭鹚站立其上。
“天然石 ” ,在城西惠应庙。宋二张使君刻诗于上。
牛眠石 在城西寿山。万历三十七年开创寺基,山上掘出,上有篆文“酒岛” 二字,状若牛眠。青云石 在城东东岳庙、睢阳祠仪门外。建州李默欲此石,令人掘之,其深不可拔。俗传此石乃地中所生,青润奇崛,文成杂彩,形如青云。鼓石 在城北溪北岸侧,唐监镇廖懋刻“石鼓” 二字于其上。
悫头石 一在县东二都,即悫头山。上石。一在县东十四都下坊大溪边,状如悫头,因名。摇石 在县东冠峰山,高广丈馀,推辄动摇。印石 一在六都,崇广二丈,其方如印。一在二十二都,生水尾中流,其形累累方如印,故名。三星石 在县东洒溪新街尾大溪之中。三台石 在县东,旧名岩。万历三十七年,洪水冲开,三石嵬然在溪中如三台,故名“三台石。” 天柱石 在县东十四都下坊大溪边。
莲花石 在县东下坊小溪之尾,大溪之中。鼓木石 在县东溃石大溪边,以形似故名。长石 在县东水尾,延袤十馀丈。
虾蟆石 在二十二都。状如虾蟆,横踞水尾。双鲤石 在县东南溪涧中。双石状如鲤头。巾石 在县东南十九都。
壁石 在县东南二十八都老君山溪岸上,信斋谢绍祖书一“魁” 字于上。
笋石 在县东南二十八都,铜青朱子手书《黄中美石碑》前。
试心石 在县南三十二都罗汉岩前。长二三丈,迥出岩外,下视空谷,险不可测。
狮子石 在县西南四十七都。
巨石 在县北五十三都。其石甚大,有小石搘之,似欲堕者。
戴公崖 在县东二十二都,系本都“来龙山。” “衬脚” 崖 在县东二十二都。
大险崖 在县南三十都。石壁有元屈万户题刻诗八句。
小险崖 在县南三十都。
百花洞 在县东刘仙蜕骨所,中有石穴。时旱疫,祷则泉出。汲以洒田则雨,饮则疾愈。
风洞 在县南二十一都高婆山。深不可测,时有风自洞出。
灵台坳 在县南丹台山后、灶马山前。今居民辏集为“廛市” ,即坳尾街。
羊头坳 在县东四都,通建阳。
三望坳 在县东南二十都,通将乐。
桐树坳 在县西南四十一都通和坪。按《闽书》:“迤𨓦田中,鹿口之水出焉。” 鹤林坪 在县南四十八都。唐孝子黄桓庐墓于此,时有鹤来巢,因名鹤林。
龙斗坪 在县西北,谢师稷墓在焉。
蒙谷 谷口仅容单骑,循涧而入。深邃夷旷,有田可数顷,涧水曲折,山势环抱,有佳致。宋黄简肃公归休,筑精舍于巾山之麓。有石泉澄寒莹洁,因取《易》《蒙》卦曰“蒙谷” ,构亭其上,榜曰“果育紫阳。” 朱子尝进谒,简肃公为大书其匾。明成化二十一年,郡守刘元创祠谷中以祀公。
樵溪 源自樵岚山,从泥桥西支经城内,逶迤九曲,东支经南濠,逶迤出紫云。按《闽书》,九曲溪逶迤城中,源自樵岚之巅,滥泉东下十里,注于由榨之北。折东流,逾梧空山以趋城西北为一曲,上有石如珓坏,曰珓坏石,其桥曰泥桥。循阴沟入城,为二曲,其桥曰武德。折而东为三曲,其桥曰化源。又北折流入泮宫,为四曲。三绕而东为五曲,其桥曰“泰和。” 又折而北为六曲,其桥曰“仙源。” 稍北为七曲,其桥曰“晏公。” 又北为八曲,其桥曰“升平。” 又北为九曲,其桥曰“五姊。” 其下流之桥曰“通济。” 出城北东经七星桥入于大溪。白渚溪 在城东,南出鹿口溪。
紫云溪 在城东。源自杭溪西支抱郡城之阴。溪上远山,多苍崖紫石,望之如紫云,故名。《邢志》曰:“纳樵岚之水”,又曰樵溪。按《闽书》:水清而驶,无大鱼,有鱼红翼白腮,冬月始出鹿口溪: 源自潭山,由芹田白渚流入大溪
将溪 在城东。源自建阳界,合诸涧水,至步云溪口入大溪。旧载《双溪》。
石鼓溪 在城北,源自桐木关,与巾山涧水合,至石鼓岭下入大溪。
青云溪 在县东四都。源出旱坑,合招屯诸涧水,至洒溪入大溪。
洒溪 在县东五都,即青云。下流与壶山水合,至洒溪入大溪。
壶山溪 在县东五都,又名“九里溪。” 源自分水,西流数里,与洒溪水会入大溪。
分水溪 在县东六都。源出岭东者流建阳,出岭西者流壶山溪。
莫溪 在县东六都。源自大水,演,与诸水合流入大溪。
交溪 在县东七都。自六都桃源至八都两水会入大溪。
平洒溪 在县东八都。合馀坌、磜台山众水聚为大湖,流入大溪。
洋尾溪 在县东九都。源出黄竹阜,至太平桥入大溪。
廖坋溪 在县东九都。源出溥泉岭,循卢坊,合挐口入大溪。
泽里溪 在县东十都。源出火炉坑,至拱辰桥与白溪水会,入大溪。按《闽书》:东流入于太白溪,又导山坊东流入于平洒溪,又合馀坌磜、天乐磜、壶山诸水,潴为大湖。太白溪 在县东十一都,源自上山坊,合泽里水入大溪。
下黄溪 在县东十五都,源自建阳界,合白水入大溪。
绣溪 在县东十五都。溪中有巨石,宋开熙二年,尚书谢源明刻“绣溪” 二字于石水,入大溪。水口溪 在县东十六都。源自建阳连河源。密溪 在县东二十一都。源自天池,会密中密,西与诸保水入大溪。
大挐溪 在县东二十二都。源自建阳,接坊卢坊水,至挐口入大溪。
莒溪 在县东二十七都。源自板阳张家山,南际,水流严坊,与沧浪水合流于大溪。
桃溪 在县东十八都。源自将乐界,合七台水入大溪。
大竹溪 在县东南二十五都。源自曾坑,经杨圳会赖源水入大溪。
三溪 在县东南三十三都。源自将乐界,合和平诸水出梅口。
铜青溪 在县东南二十八都。源自高婆岭,从山口会中营诸水,出大溪。按《闽书》:“水流道峰南午之北,导源高婆之东,下石灰炉,逾大崄崖东流南折至于铜青山,为是溪。”
泰和溪 在县南。源自殊山,流与三溪合。将石溪 在县南三十五都,源自新城界,合龙湖、交溪诸水,出泰宁梅口。按《闽书》,其一导桃源至八都,会两水东流入于大溪。
官坊溪 在县南四十二都。源自太常山,合北胜诸水,循旧墟郭阜出泰宁梅口。
勋溪 在县西北四十九都。源出龙湖,东南流至大干入大溪。
龙湖溪 在县西北五十都。源出龙湖山,至大干庙前入大溪。
义溪 在县北五十一都,源出鸡笼山,入大溪。西峡溪 在县北五十一都,源出光泽,与龙斗诸水合。《夏志》载:石峡溪俗名窑溪。
漠口溪 在县北五十一都。源出仁丰茭洋,入大溪。
药村溪 在县北五十二都。源自郭前,东南入大溪。
中坊溪 在县西北四十九都,源出三仙岭,入大溪。
磨车滩 在城北,又名“大石滩” ,与石鼓相对。一郎滩 又名陈家滩,在城西钓鱼台下。泉山滩 在县东北一都。
乌马滩 在县东五都王堂。
高坊滩 在县东十五都。
小湖操滩 在县东二十一都。
大湖操滩 在县东十四都,与小湖操滩相连。褊孔滩 在县东十四都。
曲赛滩 在县东二十三都,又名“铁炉滩。” 大孔滩 在县东二十七都危家渡下。
吴公滩 在县东南二十八都。
麻仓滩 在县西南四十九都。
狮子滩 在县北五十一都。
蒙洲滩 在县北五十二都。
蒙陇漈 在县东二十九都,碗窑水尾下。危家漈 在县东六都。出竹纸。
天乐漈 在县东八都,山顶出纸。
《馀分漈 》在县东八都,平洒出纸。
白水漈 在县东十五都江源。
上官漈 在县东南二十五都。
伽蓝漈 在县东南𥟖何村。上有燕子岩。芹光漈 在县东。上有田数顷,居民数十家。《三漈 》在县南二十九都。
白垣漈 在县南天平崖左。其崖有三,自高至下,飞泉倒泻如练,崖下之石,冲激成穴。
龙湖漈 在县西北五十都。
大漈 在县北五十二都金山。
万松洲 在城东长春桥下溪之中。宋尚书杜杲蓄有茂松。元时为人所伐,成荒洲。明郡守夏英仍栽培之,续斫伐成荒洲。万历间,两学诸生同蓄松万株,故取今名,禁人樵采成茂林。广里许,袤三里。又有隙地百馀坵,堪种麦菜。半付天妃宫僧看守,半付灵杰塔僧看守。载有民苗二处,僧明认当差。原名杜家洲。按“《闽书》:‘旧杜家洲俗名上水游鱼’。”
九龙池 ,在元妙观内。唐贞观间,有龙见于此。俗传池内有九井,其井尝有龙见,故名“九龙池” ,然观亦出仙。
半月池 在县学前,原无。万历二十八年因王洵中庠生高尚志等开此池,掘地三尺,有泉涌出,得一古铜蟾,如拳大,中空,可注水半升,引石枧水入池,俗呼“步蟾池。” 鹭鹚池 在城西谯楼一曲上,形圆如月。池中有珓坏石,常有鹭鹚宿其上,故名。
“护火池 ” “在常丰仓” 内。
秀水池 在县学内,自西南引秀水纡曲而入。后水道壅塞,其池犹存,池底自有泉,四时不涸。今改新建南道。
奉议泉 在兴元峰下,即天妃宫左。其泉清洌不涸。宋延祐乙卯,郡倅靳公除道得此,乃伐石为井,以饮行者。复构亭于上,榜曰“奉议” ,今废。水南泉 在水南王庙。
灵泉 在西塔、登高两山之间,又名“大沩泉” ,厥味甚甘。从光孝寺逶迤东北流入城,出秀水街,循阴沟北会大溪。今泛滥于壕池,而不能循其故道,故为民患。
凤池泉 在凤书山麓周家窠,有泉四时不涸。冷水泉 在元坛庙前。清甘不涸。
五通泉 在二十二都
龙井 有二,一在县东南三十二都道峰山上,其井如螺壳,旋转而下,时有云覆其上,深邃不可测。一在县东二十八都新铺山上。
仙源井 在县前之西南。宋熙宁中,有徐熙春者居此,遇武夷道人,后仙去。韦道人传有百伤丸方,必取此水和药,最为神效。或曰即武夷道人。《方舆胜览》诗:“天锺秀气魁文陛,地涌仙源接武夷。” 明万历四十四年重修。
熙春井 在登高山下
府署,井 府堂阶西南一。府,幕舍官廨凡十。司,狱司一。
县署井 有铁阑
铁阑井 在县东南大街。铸铁为阑,其泉清洌不竭。明弘治十七年,郡守夏英建亭于其上,后废。万历十七年重立,扁曰“汲清堂。”
元妙观井 今县学掌教街舍之西,原系“九龙观。”
祝家井 在铁冶门
饶家井 在分司前
张家井 在永隆寺巷口。
“普济井 ” 在瓦石巷。
兴贤井 在府学前兴贤坊下。
县学井 在县学前。因移学于九龙观,遂移观于此。今改为“新道井” ,在道前。
“慈济井 ” ,在宝岩寺吴真君祠前。人疾病,于清晨未汲之先,取水调神前香灰服之,即愈。“米行井 ” ,在清泉坊巷口。
四孔井 俗名“四眼井” ,在宝岩东数十步。阑中有石四孔,下绠以汲。
乌龙井 在城东乌龙巷。宋庆元年旱,郡守祷雨,有乌龙自井升天,大雨七日。
中书井 在中书街
五通井 在五通庙后
刘家井 在镇安门外熙春街。
《坳上井 》一在坳口上,一在灵台街中心。
毛家井 在亨道坊军营。
城隍井 在城隍庙左
《罗家井 》在罗家巷。
寿宁井 在寿宁坊东南。
“古井 ” 在西门城墙基内,通水沟,今填。
魁第井 在南门右。景泰五年,郡人王仲贤凿上水寨井 。“成化初,郡人致仕县丞傅恭凿下水寨井。”
进贤井 在杨子高巷
尊道井 在尊道坊,一在升仙桥右街。《半广节》井 俗名“戴家井” ,在衙前街。
永隆井 在永寺后
“流香井 ” 在广节坊东巷。
八泰井 在八泰街三王庙前。
仓前井 在常丰仓左
《清宁井 》在清宁街。
“中街井 ” 在至善坊。
顶巷井 在顶巷
“义井 ” 在五姊桥头王家门前。
大保井 在感惠庙前
“段家井 ” 在火巷段家后门。
升平井 在桥西府墙下。
“清节井 ” 在西门内左边营巷。。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