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290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二百九十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二百九十卷目录

 郴州部汇考二

  郴州山川考二水利附

  郴州城池考

  郴州关梁考

  郴州公署考

职方典第一千二百九十卷

郴州部汇考二

[编辑]

郴州山川考二     州县志合载

[编辑]

兴宁县

云盖山 在县治前。圆耸如覆钟,常有云气盖其上。《兴宁八景》之一,曰云盖仙林。李端诗:“蓬壶冷浸三秋月,石洞虚涵五夜风。”

九峰山 在县西五里。连簇九峰,奇石前峙如炉,又名高炉山。旧有仙亭,每祷辄应,因改名“道应山。”

八面山 在县东六十里。四山联叠危耸,亘数十里,无民居。通桂东路。桂东四面兴宁,四面当八面,中有小庵,行者间止息焉。宜章邝忠肃埜《奏疏》引谣云:“八面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摘鞍。” 盖甚言其险也。郴属独得折色军粮,邝之力也。

石牛山 ,在县东五十里。有石如牛,甚异。上有天鹅,池水温煖,雁常宿食其内。

黄禾山 ,在县西二十里。山麓周回百有馀里,上有仙亭,迄今显应。

太平山 ,在县东五里。上有风神祠,舟行者必往祷之。

罗仙山 ,在县西三十里。深壑万丈,奇险特异。上有禅刹仙亭,前有峰名“香炉。”

周源山 在县西三十里程乡寿佛道场前后山两寺,一为佛所生地,一为佛母墓。佛初得道,还祭母毕,以箸插地,生竹有棱角,乡人呼为“方竹” ,可作杖。山间石壁一孔,大仅如五铢钱,泉从中出,众僧资以饮。俗传佛曾以锡杖投石中,因而泉流灵应,至今不改。

凤凰山 即资兴旧县治,今改梵安寺。在县南二十里,形如飞凤,故名。

秋溪山 在县南三十里,一名“金龙山” ,接桂阳、桂东二县界。

羊角山 在县北六里,有石门洞诸胜。李廷柬诗:“石隙刚容屋,山根自注泉。” 从洞门入,稍下,幽谿蓊郁,平田数亩,侧瞰危石,苍翠欲滴。旧名铁耙庵,后改羊角。或谓山拳曲如角,故名。又谓《南华经》所云“羊角旋风” 是也。

石菌山 一名清石山,在县北三十里。上有仙亭、铁瓦、石壁,岁旱祈祷常应,扁曰“鸣丰阁。” 凤梧山 在县北三十里资兴、程水之间。接菌山,相传范伯慈炼丹于此,下有观曰“仙庵” ,遗迹尚存。

回龙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邑龙发源之祖,因外有山龙一枝回绕,故名。古有骑龙跨鹤仙迹在焉。近新创庵,有祈辄应。

郴侯山 ,在县西三十里。汉昭帝封楚王孙畅为郴侯,因名。上有曹天师岩内有燕群集。岁旱祷雨,燕自岩出,即雨。

九鼎山 ,在县西四十里。九山如列九鼎,下有松桂书堂。

浦溪山 在县南六十里,即瑶冈岭。顶有龙须墆、天鹅池及刘七姑仙祠。山径高险,岩上多瓦,石片叠成小塔,极孤危,风暴不能颠坠,人或揭散,寻复聚。古谣云:“要知晴瑶冈,岭上一朵云。要知落瑶冈,岭上光剥削。” 至今清晨占之,犹然,邑景称为“瑶岭晴云。”

文峰山 :在青草江。三峰连峙,学宫望之如文笔。

紫金山 在县东八十里青坑。偶一人来自酃县,附体而降,声称“寿佛出世。” 山上倏见一灯高挂,恍若天灯。诸凡报应,多有怪事。土人因募造佛殿,至今朝谒者甚众。

石莲山 在程乡蓝坑西北五里。一石下小上大,从空悬出如鹤顶。登顶环眺,恍在云端。下有龙泉庵,上有“古仙亭” 诸胜境。

七宝山 在县北十里。传旧产可宝之物者七。丫髻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有藤竹二仙亭,求嗣者恒往焉。

“黄莲山 ” ,当羊角山之半,背倚羊角,面窥绝涧。林树环绕,云烟笼络,晴鸟弄音,圆和清俊呢呢。

“不休” ,俨如空谷,友声,高低相应也。

宝盖山 在资兴乡,云雾缭绕,如宝盖然。宝瓶山 在程乡旋水湾,兀然一石,凿石作梯,顶上有古仙亭。

东岸山 在清鲁塘白石江之上,有禅刹仙亭。雷公岭 在县南五十里,有朝阳、牛塘二庵。西阳岭 在双溪石坑,上有竹木二仙祠。三冈岭 在县东北七十里,大步江水源所出。题诗岭 在县东十五里,上有蝌蚪文,不可读,人称仙迹。

辰冈岭 在程乡。形如覆钟,袁氏居焉。山作更鼓声,士人即入选。《兴宁八景》之一,曰“辰冈奇应。” 九峰岭 在县西五里。前有奇石如香炉,山簇九峰,乡人刱九仙亭于上。

兜率岩 在县西二十五里,旧治西南。岩内空阔,有石观音罗汉像。又有石幢、石钟、石鼓,击之有声。

婆婆岩 在县北十里。岩腹弘坦如堂,有石鼓投以石,声震满。岩左旁奇石云涌,高丈馀,如桃实下垂,叠叠数百颗,用火烛之,光润森然,虽盛暑亦寒冽不可久居。洞口苍藤掩映,波腾浪舞。下有小庵,门径甚仄,绕石而行,时作蹲狮伏虎之状。

白石崖 在程乡李王庙边。内有诸仙佛像。龟松埠 在县东南三里台前水口,其松埠俨若龟形,故名。

凉伞石 在县北五里。圆顶下覆如伞,故名。奇观石 在县南二十里旧治后,中挺一石,峥嵘如角。《兴宁八景》之一曰“石角奇观。”

《金鸡石 》:石形如印,孤峙中流,地家所谓“印浮水面” 者也。

望江狮石 石高数十丈,蹲踞如狮,牙吻屈曲,迎吼江潮,李解元、罗孺人墓在焉。

鹏飞石 在县西二里程乡水口。状如竖旗。乙陂江 在县东南二十里。源出钴𬭁泉,至水口合平石、杭溪二水,过旧治入东江。

资兴江 在县东六十里。发源八面山李家洞钴𬭁泉,过旧县前,横流十里,会泸溪渡水,合耒水西流入郴江。

东江 在县北三十里。发源桂阳县耒山,西流至县境,名“东江” ,至郴江口合郴水。

程江 在县北四十里。发源有四:一出回龙山,一出凤梧山,一出九峰山,一出周源山,合流至程江口,会郴水入耒河。

大步江 在县东北七十里。发源三冈岭,西北流入永兴县境。

囦江 ,发源县北仰灶龙潭,沿江由城西而南入东江。

洗肠江 ,其流屈曲若肠,俗云“寿佛归省母,杀鸡而食之” ,洗肠于此,故名。

泸渡水 在县东南九十里。发源桂东万王城,西流至丰溪,经十二滩,出东津渡,合郴江。热水 ,在县东七十里,地名“周门” ,有数池,其沸如汤,不可跣涉。

云秋水 ,一名“浦江” ,在县东资兴乡,源出云秋山。

金箭滩 在兜率岩下。旧传岩上有李广所射之箭,每遇风雨晦冥,舟行见之。

双溪 在县西二十五里。二溪夹村而流。仰灶龙潭 在城北十里,石门掀仰如灶,内有七井,其气腾上如烟,水深而黑,云翳生寒。石牛潭 在县西程水乡。南接鹿鸣桥江,东接醽醁水。潭中有奇石如牛状者三四。

龙泉 在县西南三十里。有二窍,东出双溪,西出程水。

温泉 在县西五十里。旧为男女二池。《兴宁八景》之一,曰“温泉澡雪。”

玉泉 在县西四十五里。方广四十丈。旧传有寺陷为池,清澈无底。兴宁八景之一,曰《玉泉水月》。

醽醁泉 在程乡,一名官酒泉,味甘冽。刘杳云:“桂阳程乡有千日酒,饮者至家而醉,即此水。” 《地舆志》以为桂阳县程口,非是。或以为即醽醁酒,载入酃县者亦非。程乡水出醽醁,境接酃县。兴宁八景之一,曰醽醁书院。

杨公井 在学前。泉味甘美,酿酒更可贮久。玉泉井 在九仙桥西。

溥泉井 在登瀛桥西

陈公井 在城隍庙后

义井 在城内西边

新井 在城隍祠内

桂阳县

大官山 ,在县西三十里。壁立挺秀,与君子岭对峙。

文笔山 一名黄冈尖。在县东北十五里。望之俨然如笔。

耒山 ,在县南十五里。耒水所出。

筋竹山 :在县东北五十里。

白鹅山 ,在县南二十里,上有仙人池。

白云山 在县南五十里,形势极高,磅礡二三百里,四时云封晴霁,一望韶秀,郴、桂咸在目中。屋岭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水分南北,北流即耒水所出,南流入曲江,达南海。

白槀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石门山 ,在县东北二十里。有溪崖,大旱祷雨常应。

乌龙白骑山 ,在县南五十里。黑石如龙,白石如马,两面罗列。

外沙岩 在县西十里内坪坡可容百馀人,有泉出石壁中,取之不竭。居民有警,赖以卫焉。号“太平岩。”

白莪山 在县南七里许,地名溪头山,麓有九仙观。

浙江山 在县西三十里。

洞灵山 在县东一十七里。内有岩洞九曲池,水清味甘。遇旱取水祝之,即雨,故曰“洞灵。” 义通山 ,在县北九十七里,一名百丈山。宋阮美成诗:“萦纡鸟道少人通,只有豺狼夜过踪。自衒崚嶒逾百丈,安知七十二高峰。”

石舍山 ,在县北二百馀里。山有石室,因名。双鱼岭 ,在县北二十里。其形类双鱼,因名。相传昔人朱、何二姓累世显宦,有佩金鱼者,或以为此山之应。

君子岭 在县东二十里,高三百馀丈,章贡诸处了然在目。桂阳八景之一,曰《君子朝阳。诗》云:“雾敛山容澹,云移树色鲜。”

桂枝岭 在县西附郭。上有塔,日影西射,状如笔架。《桂阳八景》之一,曰“桂岭秋香。”

雉鸡岭 在县西江口

苏仙岭 在县东一里,与桂枝岭对峙。相传苏耽得仙处。

鹿角砦 在县东十五里。上有九石井。

通天岩 在白云山巅

流富岩 在大官山西南。水流清碧村,亦名“流富。”

连珠岩 在县东三十里。有石钟、石鼓,扣之如金革声。

龙珠岩 在县北三十里。岩有三,曰龙珠、龙回、龙朝。

独秀峰 一名孤山,汉苏耽隐此。阮美成诗:“瘴山蛮岭斗嵯峨,上可攀跻下可磨。万岫千岩皆阘茸,一峰独秀不须多。”

七里谷 ,在县西四十里。

何家尖 在县南四十里。耸秀端立,朝揖学宫,号“状元笔。”

破石界 ,在县东北二十里。有方石如斧凿,分两片,自县至益,将此为界。

龙顶坳 在县东二十里。山顶有泉,东流自益、将归鄱阳,南流自三江口经韶扺、南海,西流自县郭耒水达郴,下洞庭。所谓“水流三府” 是也。俗呼二十四坳。

龙虎坳 在县东十五里,两山并峙如龙虎。钟鼓石 在二十四坳,一山石皆似钟,一山石皆似鼓。

金鱼石 在津江,状如金鱼。

何公石 在县南二十里何公渡江心崛起数丈。相传渔翁化为石,其妻对江立望,亦化石。今两石势若相顾。

白石砦 在县东北十里。内有洞水,味甚甘。淇江 ,在县北四十里。接流桂东,沤江、泸渡二水至县境,名淇江,合何公渡水,下兴宁县入郴江。

寿江 发源龙顶坳,西流至县合耒水,中有龟鹤二石。

耒水 发源耒山,西流会泸渡水,又西北会郴水入耒阳河。

“清泉水 ” ,发源龙顶坳,水分三流。

孤山水 在县东十里,即孤石寨水也。屈曲北流,达益将司,下江西南安府界通船。

蓬塘水 在县南二里。有石似蓬,傍有聪明泉。屋岭水 ,在县南六十里,源出屋岭山,水分南北流,其南流者为屋岭水,流百馀里与广东韶。

州府:仁化县《大江合》。

渌水 在县南十五里。自白云山北流,合耒水。北河水 在县北三十里唐延里。西北流四十里,入兴宁县之丰乐,流一百四十里,至资兴江口,入四十八泷,内有三泷,险极。行五十里至东津,即东江。又历七十里合郴江。

益将河 在县东四十里。通船,出江西南安府上犹县。

平政桥洲 :在南门外平政桥东。相传每岁大比,其洲涌起如笔状,必多联发。

金牛潭 在县南郭都市桥。潭中有石,类金牛。金箭滩 在兜率岩下。旧传岩上有汉李广所射箭,风雨晦明,时或见之。

爱莲池 在县治东。宋周敦颐令邑时所凿。白芒温泉 ,在县北三十里,冒风者沐浴多愈。仙泉 在城西半里许,水出石缝中。

双井泉 在县东永丰乡。发源采藻。昔《诗》云:“饮坐烦襟解,悠然川上心。”

热水河 ,在县东一百里。与益将水合,可通船,出江西。

“义井 ” 在城南南街坊。节女余周姑携幼弟手掘成井,不涸不溢。族人用清明日祭井,逾时则水浊。

桂东县

凤凰山 在县北二里。相传有凤集此,故名。桂东八景之一曰《凤山鸣凤》。

金鱼山 在大江之南,诸水汇于下,一名“木鱼山。”

三台山 在县南,即县之朝山也。环向而拱,若三台座,故名。

石狮山 在县北一里

丫髻山 在县东北十里。相传原有珍禽奇兽集于其中,今为薮泽,亦八景之一也。

三峰山 在县南,即石峰山。突起三峰,蜿蜒十馀里。

胸膛山 ,在县东北二十里,高二十馀里,往龙泉路必经其顶。

开山 ,在县南六十里,界桂阳。

鹅公山 在县西南三里。乃县之水口山也。德胜山 在县东一里。学宫主山。此县之青龙山也。

连珠山 在县西一里。此县之白虎山也。杨梅山 在县南一里。以上三山皆正德年间筑寨避寇者。

石羊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

紫台山 在县西南四十五里。上有紫石崖,崖内有石室,可容二三人登巅眺远。兴宁、桂阳、酃县皆在望中。

屏水山 在县北三十里。悬崖飞瀑,形若画屏,与酃县分界在此。

小桂山 ,在县西北五十里。

狮子山 :在凤凰山之前。若起若伏,类狮亦类虎。俗以绕邑五山出头,名为《五虎出洞》,大不便于民,因改名为狮,以其能伏虎故也。

八面山 在县西六十里。山甚危峻,延袤二百里。登之,则郴、衡、赣、吉诸山,皆一望可见。先是,鸟道崎岖,林木蓊翳,峒蛮窠聚。正统间,邑令范忠通道。后复相继修除,行者稍便。中建茅庵一所,名“小鸟溪” ,为游人憩息之地。

石磨岭 在县南八十里五陵乡。石壁圆转,有十八峰头宛似人身伫立,俗名为“十八罗汉。” 把水口两崖嵯峨,中夹银河,水流滩上数十馀丈,而下舟楫不通,亦此山故也。昔传有仙来架此桥,闻鸡鸣而去。留下残石。板《八景》之一。

黑风洞 在县西北十五里,常有黑风昼晦。金鸡洞 ,在县东。洞中石壁上隐然有仙人掌迹,下有金鸡石,相传昔有金鸡见于石。

王朝冈 在县东南三十里。

晒禾冈 在县东北五里。

鹰窠嶂 在县南十里。有石如鹰窠,故名。沤江 ,其源有三:一出酃县界烟竹堡屏水山,经西水口,自北而南,至县合流,冲激成沤,是名沤江。一出胸膛山,自南而西;一出双溪,自西而南,至县合流,不通舟楫,八十里至桂阳何公渡,又三百里达郴江。

桂水 发源小桂山,西北流至县合沤江。双溪 在县西二里,二水合流至三江口。严溪 在县南十里,地名“增口” ,中有大石,行十里合沤江。

雨水口 在县北十里。自烟竹堡由沤莱洲合流沤江。

元泉洞 在儒学西。水味甘冽,称第一泉。蛟潭 在县北二十里。深潭之中有蛟潜焉。岁旱祈祷常应。

勒石口 一名“严溪” ,在城南十里,两岸高山,中有大石,形类奕坪,水从石隙中出,高悬而下,窾坎鼞鞳,声闻数里。水受制于石穴,犹马受制于缠勒也。故名。亦八景之一。

南井 在南门外

西井 在西门外

水利附

[编辑]

本州

东陂 在州南五里巽峰之阳。

芜陂 在州南十里

百家陂 在州南十里秀才乡。

鲤鱼石陂 在州东十里永丰乡。

水车陂 :灌田数十处。

上下湖塘  大塘  倒塘 以上三塘俱在“秀才乡。”

罗塘 在永丰乡

温塘 在西凤乡

严塘 在凤德乡

永兴县

张家陂 在一都

金竹汤家陂 在二都

茶园陂 在十二都

车陂 在十五都

石头陂 在十八都

九山堰 在二都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知县王典捐建,灌田万有馀亩。

上仙塘 在二都

油塘 在六都

温塘 在十二都

水陂塘 在十五都

新塘 在十八都

康渚塘 在城厢

宜章县

燕潭陂 在县西三里

澜头陂 在县西六里

白石陂 在县东二十里。

竹坪陂 在县南二十里。

母老陂 在县南五十里。

杉溪塘 在县南六十里。

白羊塘 在县东南七十里。

天塘 在县南八十里

兴宁县

南方陂   、乙陂 二陂俱在一都。

泸渡陂   徐溪陂   酃陂 以上三陂在二都。

高陂 在三都

石陂    扬扶陂 二陂俱在四都。玉泉陂 在二都。

八甲塘   石人塘 二塘俱在三都。龙塘 在五都。

桂阳县

长湖陂 在耒水下流

灌草陂 在大溪

步青陂 在汝城乡

寨峡陂 在高陵寨

浙陂 在西垣上流

淇水陂 在洪塘

泉塘 在县北一里

周塘 在县南五里

堰塘 在县南七里

干桥塘 在长乐乡

东泉塘 在东冈岭麓

桂东县

东陂 原设管陂老人一名。每岁仲春,典史纠众修理。今失旧额,惟令附近居民自行修筑。上圳 在兴福后,今迹尚存。

下圳 :在关王庙下。今废。

郴州城池考         州志

[编辑]

本州

郴州城池 :“郴城肇自汉太守杨璆,后周因之,而筑子城则在显德三年。城楼肇于宋太守丁逢、叶崇,继之而作卫头则在嘉定庚午。明洪武戊申,取郴州路,改郴州府。明年,罗福乱,调茶陵卫刘保平之,立守御千户所,筑今城。” 正德七年,千户胡勋增修城郭。嘉靖乙丑,州守赵恂创筑外城,有记。壕阔八尺,深五尺。景泰间,千户高景

春修,周围三里五分,高二丈,厚八尺,设三门:东来鹤,南迎薰,西瞻极,北旧名“仙桂” ,《久塞》。

永兴县城池 :“永兴旧无城,知县江常初筑土垣。明正德庚午,苗寇窃发,守御指挥周辅申详请筑,知县程仁、周佩相继董成。”

皇清顺治丙申,洪水垣颓,知县闫之麟修。康熙甲寅

吴逆背叛,戊午攻城,城垣震塌,城楼倒废。周围二里四分,后土墙高二丈二尺,阔一丈;前泊岸高二丈六尺,阔六尺。设七门:“东永安,西永兴,上南便江,下南太平,北长庆。” 水门二久塞。

宜章县城池 :宜章旧无城,宋淳熙间,知县吴镒始筑土城。粤西贼乱,明成化八年,知县刘宁请筑砖城,周围二里六分,高二丈五尺,厚一丈,壕阔八尺,深四尺。正德间,邑人尚书邓庠言“于令,易砌大石,南北筑月城,城外筑三关,开四门,东丽春,南迎薰,西庆丰,北拱辰。”

兴宁县城池 :“兴宁城,旧属土垣。明洪武戊申,知县杜坚始建砖城。正德三年,贼劫县治,复加串楼。八年,贼复至,造《吕公车》薄城,凡七昼夜。知县程琼力拒之,贼退,详请倍筑。周围一里三分,高二丈,厚五尺。西南二门曰迎恩,曰镇南” ,东北久塞。

桂阳县城池 :桂阳旧无城。宋嘉定丙午,周侍郎为令,始筑之。周围一百六十步,仅容二衙门。明洪武初,知县李源浚壕。天顺八年,苗贼劫掠,典史张英详请。成化二年,展筑土城,周围加广。八年,巡抚吴琛易以石。弘治八年,闽贼丘子高犯境,南赣御史金泽筑今城,周围二里,设三门,曰南薰、拱北、朝阳。

桂东县城池 :桂东旧无城。明成化乙卯,都御史吴琛敕筑土城。正德癸酉,南赣都御史王守仁易以石城,四周三百六十馀丈,串楼二百六十间,城下有大壕。嘉靖乙巳,知县陈席珍筑月城,周围一里三,分设三门,曰“楚观” 、“望日、靖武。” 城楼久废。

郴州关梁考         州志

[编辑]

本州

石头城关 在州东二里。

春山拗关 在州南五里。

武昌关 在州西一里

苏仙桥 在城东门外

化龙桥 在三川上

骡仙桥 在凤德乡

寒溪桥 在州西十里

鹿鸣桥 在永乡

下湄桥 在西乡

万岁桥 在秀才乡

王仙桥 在秀才乡。张允文、陈光斗建。

北湖桥     、崇德桥。

牙石渡 在州城南。上江。

菱角江渡 达兴宁

栖凤渡 达永兴县

下渡 东达兴宁

招旅渡 在吉阳乡,达桂阳州。

《司马堤渡  》《城南中渡  》。《紫塘江渡永兴县》。

化龙桥 在县东

崇贤桥 在县西三十里,邑人李贤敬修。“青云桥 ” 在县治东上流。

高亭桥 在县治西十五里金陵乡。

通济桥 在县西太平寺前。

昇仙桥 在泮宫坊东

太平桥 在县西旧馆驿前。

万人桥 在教场西

相公桥 在县西二里

灵龛桥 在县西五里

水口桥 在县北十里

王官桥 在县西八里

登龙桥 在县西金陵乡。

长虹桥 在县西二十里。

通济桥 在县西六十里。

三拱桥 在县西金陵乡。

铺头桥 在县北二十五里。

青石桥 在县北三十里。

福兴桥 在县西二十里。

山口桥 在县南十里

望仙桥 在县东四十里。

仙水桥 在县北永兴乡。

富民桥 在县东延道乡。

永济桥 在县南十二里。

青云渡 在县城东

中州渡 在西门外

龙滩渡 在学前

虎渡 在县东十里

章家渡 在县北三十里。

滩头渡 在县西二十里。

大布渡 在县东八十里。

大桥渡 在县北二十五里。

教场渡 在县西

宜章县

紫云寨 在县西北

三星桥 在县南玉溪之上。

四板桥 在县北二十里。

大章桥 、小章桥 俱在县北三十里。

惠政桥 在县东南玉溪之浒。

化龙桥 在县西门外

折桂桥 在县南关

蕉溪桥 在县南十里

鸦鹊桥 在县东南十里。

武阳桥 在县东二十里。

高龙桥 在县东二十里。

野径桥 在县西

两江口桥 在县西一里。

五里桥 在县东五里

云溪桥 在县西五里

野石桥 在县北十五里。

御杜桥 在县北二十里。

浯潭桥 在县东二里

福星桥 在县东十五里。

南风桥 在县东三十里。

落马桥 在县南十五里。

乌泥桥 在县南十五里。

梅田渡 在县南三十里,达临武。

山溪渡 在县东四十里。

白石渡 在县东十五里,达桂阳。

竹坪渡 在县南三十里。

成江渡 :在县南八十里,达栗源堡。

武阳渡 在县南三十里。

万安渡 在县南九十里,达笆篱堡。

赤石渡 在县东六十里,达桂阳。

兴宁县

干坑关 在县南八十里,界延寿猺峒,鸟道临坑,不可仞计。据险邀击,一夫当百。明正德间废。滁口关 在县南七十里,通桂阳、延寿贼巢。旧设巡司,后改“黄家涃。”

登瀛桥 在县南,旧名“望仙桥。” 嘉靖丙辰,知县麦江重建,更今名。

九仙桥 在县西,路达本州。

竹溪桥 在县西竹园头。

石巩桥 在县西,路达永兴。

成龙桥 在结鱼

观音桥 在县西南

锁龙桥 :在观音桥之下。

杨公桥 在杨公井边

北廊桥 在县南十五里。

登龙桥 在县西,邑人谢守允建。

普济楼 在县北五里,即杭溪桥。

湘源桥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五里桥 在旧治

双溪桥 在县南二十里儒岭下。

瑞龙桥 在县旧治西南。

道人桥 在翰塘

升仙桥 在廖江市

丛木桥 达永兴官路

利涉桥 在县南十三里。

“鹿鸣桥  ” “儒林桥  ” 、“东塘桥 ” 以上三桥俱在程乡。

高活渡 在县南四十五里。

东江渡 在县西南三十里,达郴入湘。

乙陂渡 在县南二十里。由旧治入东江达廖江市。

泸渡 在县南四十里

《浙江》渡 在丰乐乡。

雷溪渡 在县西四十里。

罗围渡 在东江下

桂阳县

延寿隘 在县南三十里,近乐昌界。

朱广寨 邻大庾,旧为贼峒所据。

平政桥   、长湖桥   、下濛桥。

津江桥   、九塘桥   、永康桥。

“何公渡   。” 《山店渡》。

桂东县

烟塘隘 “接龙泉、石狮。”

新坑堡 :接上犹营前。

烟竹堡 ,接“龙泉” 、酃县。

寒口堡 接龙泉刀洞

普渡桥 在县东门外要路。

飞跃桥 按《县志》在两水合流处。临江寺与金鱼山相对。

高桥 在县南二里

青云桥 在杨梅寨

系马桥 在上犹铺前

千佛桥 在兴福寺前

通济桥 在学前,与“演武亭” 相对。

大花桥 在石磨岭下

横桥 在四都东水

镇东桥 在军步堡前

郴州公署考         州志

[编辑]

本州

郴州治 在城中东北隅。明洪武庚戌,通判焦润始建,后坏。正统十一年,州守袁均哲再建。成化甲午灾。弘治戊申,御史张鼐谪判州事,复建,寻圮。

皇清康熙戊申,州守叶臣遇又鼎建焉,州堂居上帑。

藏库居左,仪仗架阁二库居右,两翼六房。房左为掾舍,今废。堂前为戒石亭,亭前为仪门,门右为狱,左为虚受堂。州守陈学伊建,今废。外为大门,为谯楼,岁久圮坏。康熙甲子,州守陈邦器重新之,并六房俱修焉。廨后监房十馀间,竹屋七间,小楼一,射圃一,书室一。《申明》《旌善》二亭俱在门外。今俱废。

州同廨 在堂东

州判廨 在堂左

吏目廨 在州西南,今迁同知廨前。

南司一所 ,在州城南,堂二进,左右号舍。头门、二门俱全。

布政分司 久废,基存在州治西,今建儒学。按察分司 在州治东,废。

阴阳学 在西塔侧

医学 在郴县前

僧正司 在开元寺

道正司 在橘井观。以上俱废。

丰济仓 在治西,凡十二。明季废。

预备仓 四间,在四乡。久废。

皇清初,改建五间,在州判署东。康熙癸亥,州守陈邦

器,目击岁歉无备,以捐榖备赈,以利生民等事,详明。守宪自蠲银三十两,建仓三间,逐年积榖,令州判修理,士民称便,改名“常平仓” ,迁州倅署左。

“惠民药局 ” 在今“四牌坊” 左。

养济院 在州西关。洪武五年,诏天下立养济院,知府王恪建,今废。

漏泽园 在义帝陵右。洪武三年,始诏行建设。永兴县治 在城东,即学旧址。正堂三间,左衙斋四间,右为库,两翼为六房,堂后为知县廨,中为仪门,门之西为狱,东为迎宾馆,又中为谯楼,为“申明” 、“旌善” 二亭。今俱废。

典史廨 在堂西

布政分司 在县西

按察分司 在县东

阴阳学 、医学 俱在县西,今俱废。

僧会司 在太平寺

道会司 在苏仙观

存留仓 、便民仓 ,俱废。

养济院 “在县治后。”

漏泽园 在北门外

宜章县治 在城北。宋淳熙间,知县雷潨建,寻坏。明洪武初,知县李辅重建。中为正堂,左为库,后为知县廨,两翼为六房,前为仪门,门之东为狱,又前为大门,为谯楼。戒石亭在中,申明旌善亭在东、西。

典史衙 在堂西

布政分司 、按察分司 俱在县东。

阴阳学 、医学 俱在县前,今废。

济留仓 、预备仓 康熙间,知县陆廷瑛蠲修,四间。

养济院 在县治北

漏泽园 在县治西

兴宁县治 在城北,明洪武戊申,知县杜坚建。中为正堂,右为库,两翼为六房,堂后为“知县廨。”

东为“典史廨” ,前为仪门,门之西为狱,又前为谯楼。

典史廨 在堂东

公馆 二所一在治前,一在治东,今俱废。阴阳学 、医学 在城西,今废。

僧会司 、道会司 ,今俱废。

预备仓 、济留仓 ,俱废。

养济院 在县西关

漏泽园 一在演武亭后,一在路佛堂前。桂阳县治 在城西北,明洪武间知县欧阳谦建。明末毁于寇,县令借居外舍。

察院 、布政分司 、按察分司 俱在县东。阴阳学 、医学 今俱废。

僧会司 、道会司 ,今俱废。

广盈仓 、预备仓 、俱废。

养济院 在县南报恩寺前。

漏泽园 在县治西

桂东县治 在城西。宋嘉定间,路帅曹彦约建,久圮。明洪武间,知县胡视远即故址再建。中为正堂,右为库,两翼为六房;堂后为知县廨,前为仪门,右为狱,又前为头门。

分司一所 在县右,今废。

阴阳学 医学 今废

僧会司 、道会司 ,今俱废。

积留仓 、预备仓 康熙间,知县李世仁重修。养济院 在县治东。

漏泽园 在县治西。以上俱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