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403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四百三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四百三卷目录
桂林府部汇考五
桂林府驿递考
桂林府兵制考
桂林府物产考
桂林府古迹考〈陵墓附〉
桂林府猺獞峒蛮考
职方典第一千四百三卷
桂林府部汇考五
[编辑]桂林府驿递考 府县志合载
[编辑]本府。〈临桂县附郭。〉
东江驿 在递运所右
苏桥驿 在府西七十里。
南亭驿 在府南七十里。
兴安县
白云驿 在万里桥北,今废。
灵川县
大龙驿 在县北。驿丞一员,月支米二石。铺舍 明洪武三年,知县刘延奉勘合立。在城有巡铺。东二所,一全家巷口,一太平桥南。一所在按察分司前。北二所一在察院行台之前,一在养济院之东。每十里立铺舍。
北至兴安小溶江为界,共三十五里。
初十里曰甘沙铺
二十里曰滑石
南至临桂界四十里
初南门外曰南门
次十里曰艳棠
次二十里,曰“甘棠。”
次三十里,曰《善政》。
次四十里,曰“乌金。”
阳朔县
古祚驿 原在县北一十五里。明正统二年,移于北郭龙头山下。
驿丞一员,皂隶二名,每名额银六两。
额编银一千零二十三两。俱纳在官,支应科场什物。年编银五两,支给银八十两。
《船夫》三十八名半,每名编银七两二钱,共银二百七十三两六钱。
馆夫四名,跟官夫二名、书手一名,每名额银七两二钱,共银五十两零四钱。
快船五只,造船工食银五十六两。
本县水陆夫马船只、人夫、水手共银二百九十五两。
本县县后堡马三十匹,每匹价银四两,该银一百二十两;养马草料银一百二十四两二钱,共银二百四十四两二钱。
《皇清》照原额编银一千零二十三两。因除荒征熟支。
用不敷,又拨上思州协济驿站银二百两,遇闰加银一十六两六钱零。后又奉文“此项协济站” 银即于本县地亩项下扺兑
以上驿站连扺兑共银一千二百二十三两,遇闰加银八十五两二钱五分,每年除荒征熟。顺治十六年更定经制,诸项俱废。奉按院田某题定,每马一匹,应夫三名。额设水陆夫三十名。每名每日给坐粮银四分,岁共支银四百三十二两,遇闰加银三十六两。小差船八只,因本县冲繁,前设夫船答应不敷,陈令于康熙六年内具文为“乘送差使日繁” 等事,详请蒙抚宪具题,奉
旨“依议,允添本县站船六只工料价银十两,共银六。”
十两。“三年一修艌” ,每只银一两七钱,共该修艌银十两零二钱;五年一换,每只银十两。遇修遇换之年,通融支用。又允添水手十二名,每名照给坐粮银四分,岁共支银一百七十二两八钱,遇闰加银十四两四钱。如遇答应勘合火牌,每名每日给行粮银一钱。除支给坐粮及支应火勘廪给口粮,年终奏销,造册报销外。其馀支剩银两、仍解司库充饷
铺舍
县前铺 ,白沙铺 ,龙沙铺。
都历铺 ,七板铺 ,“翠屏铺。”
永安铺 ,横山铺 ,塘郡铺。
以上路通省城
高车铺 ,岩寺铺 ,平朔铺。
以上路通平乐、昭潭驿,共六十里。
龙城铺 界牌铺 以上路通荔浦、永宁州。
城北至安息铺十里。塘兵三名,永宁营左右两哨抽拨。
至牛河塘十里塘兵三名,永宁营左右两哨把总抽拨。
“至小荡” ,十里塘兵三名,永宁营左哨把总抽拨。至“兴隆塘” ,十里塘兵三名,永宁营左哨把总抽拨。
至大长江十里塘兵三名,永宁营左右二哨把总抽拨。
至都狼岭项七里塘兵三名,永宁营左哨把总抽拨。
至都狼堡,八里塘兵三名,永宁营左哨把总抽拨。
至两江十里塘兵三名。永宁营左哨把总抽拨。两江至省六十里,系临桂县塘兵抽拨,缘非通衢,并无额设驿站。
永福县
义宁县 俱无额设驿站。
全州
城南驿 旧在州治之南。洪武二年,知府章复迁于广山,去治十里。正统间,周守健请改置朝京门外江次。
库子四名,每名支应银二十七两。今省馆夫四名,旧每名工食银三两。今省一名,每名工食银七两二钱。
山角驿 明洪武四年建。嘉靖六年,州守沈尚经移建黄沙。
驿丞一员,俸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除荒外,实征银二十两零三钱七分四釐有奇,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零;除荒外,实征闰银一两七钱九分零。皂隶二名,每名工食银六两,遇闰各加银五钱;除荒外,实征连闰共银八两四钱四分零。库子四名,每名支应银十八两。今省馆夫二名,旧每名工食银二两五钱,今每名工食银七两二钱。
柳浦驿 在昇乡。明洪武元年建。
库子三名,每名支应银十四两。今省馆夫二名。旧每名工食银二两五钱。今省一名工食银五两。
建安驿 明洪武二年建于建乡江右。成化十年,知州汪镛移置江左,与巡司并。今革。
库子三名,每名支应银十四两。今省馆夫二名。旧每名工食银二两五钱。今省一名工食银五两。
山枣驿 在宜乡,旧隶临桂县。明正统二年,知州周健请改隶本州。
驿丞一员,俸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除荒外实征银二十两零三钱七分四釐零,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釐零,除荒外实征闰银一两七钱九分七釐零。皂隶二名,每名工食银六两,遇闰各加银五钱,除荒外实征连闰共银八两四钱四分一厘零。库子三名,每名支应银十四两。今省馆夫三名,旧每名工食银三两,今每名工食银七两二钱。
驿站存入额银三千零四十四两七钱三分四釐有奇,遇闰加银二百五十三两七钱二分零。除荒外,实征连闰共银二千一百四十一两七钱七分零。
铺舍
州前铺 铺司兵旧六名,每名工食银三两。今省一名,每名工食银七两二钱。
上路十里铺 ,珠塘铺 ,觉山铺。
赤兰铺 ,白沙铺 ,咸水铺。
板山铺 、石梓铺 ,每铺司兵旧五名,每名工食银三两。今各省一名,每名工食银七两二钱。
下路:太平铺 ,深溪铺 ,石月铺。
黄沙铺 、安道铺 ,每铺司兵旧五名,每名工食银二两五钱。今各省二名,每名工食银六两。
东林铺 、宜湘铺 、净界铺 ,每铺司兵二名,每名工食银二两。
台山铺 ,龙益铺 ,木叶铺。
大田铺 ,每铺司兵四名,每名工食银一两五钱。旧由东门过渡,历三铺至灌阳;今更从南门过渡,另设德桥、贤家二铺,每铺司兵各二名,每名工食银四两。
《猺递》铺 兵六十九名,工食共银四百三十二两四钱,遇闰加银三十六两零三分有奇。除荒外,实征连闰银三百零四两一钱六分六釐有奇。
灌阳县
县前铺 在县治右
马渡头铺 去县北一十里。
板桥铺 去县北二十里。
新墟铺 去县北三十里。
马梯铺 去县北四十里。
小冨水铺 去县北五十里。昭义铺 去县北六十里。
老婢塘铺 去县西六十里。
巨岩铺 去县东南七十里。
陈伯铺 去县南八十里。
桂林府兵制考 通志
[编辑]本府
设桂林城守营
城守副将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一员。拨阳朔县分汛。
把总二员
步战兵一百五十名
守兵三百五十名
共兵五百名,内拨防阳朔城汛兵四十名,月共应支饷银五百七十五两。
月共应支米一百五十石。
官自备马一十八匹
春冬二季例,每匹月支谷一石二斗,每匹月支草四百二十斤。
夏秋二季例,每匹月支马干粮银九钱。
临桂县
设各堡分汛
《抚标》拨分防各堡官一员。
《抚标》拨各堡分汛兵共三百名。
现设芦田市巡检一员,弓兵十七名。
兴安县
设分防汛
《全州》营拨分防官一员。
全州营拨防守兵一百名。
现设“融江陆冈” 巡检二员,弓兵六名。
灵川县
设分防汛
《抚标》营拨贴防七都口官一员。
《全州》营拨分防官一员。
《抚标》拨防守七都口兵五十名。
全州营拨防守兵一百名。
阳朔县
设分防汛
“抚标” 拨贴防官一员。
“桂林营” 拨分防官一员。
卫署哨兵俱废,惟城池隘口仍设官防守。于康熙八年内,将军标左营游击一员,率把总四员、部兵七百名,移镇本县并各隘口地方。
游击一员
把总一员,驻札县城内。
守城兵二百名
“抚标” 拨防守兵三百名。
桂林营拨分防兵四十名。
现设伏荔市巡检一员,弓兵二十名。
永宁州
设永宁城守营
参将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
内拨防“永福” 、“义宁” 官二员。
步战兵二百三十八名
守兵五百五十四名
共兵七百九十二名。内拨分防永福、义宁共兵三百四十七名。
月共应支饷银九百一十一两。
月共应支米二百三十七石六斗。
官自备马二十二匹
春冬二季例,每匹月支谷一石二斗,每匹月支草四百二十斤。
夏秋二季例,每匹月支马干银九钱。
永福县
设分防汛
永宁营拨分防官一员
永宁营拨防守兵二百九十八名。
义宁县
设分防汛
永宁营拨分防官一员
永宁营拨防守兵四十九名。
现设桑江口巡检一员,弓兵十五名。
全州
设全州城守营
参将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
内拨“灵川、兴安、灌阳” 分汛官各一员。
步战兵三百名
守兵七百名
共兵一千名。内拨分防灵川、兴安、灌阳共兵三百九十名。
官自备马二十二匹
春冬二季例,每匹月支谷一石二斗,每匹月支草四百二十斤。
夏秋二季例,每匹月支马干银九钱。
现设“西涎司巡检一员,土著弓兵,不入经制《灌阳县》。”
设分防汛
《全州》营拨分防官一员。
《全州》营拨防守兵九十名。
现设崇顺里巡检一员,弓兵二十名。
《通》省现共设民壮二千五百七十一名。
本府九属,每属民壮五十名。
桂林府物产考 府志
[编辑]府总
谷属
稻 秔糯二种,秔有七:曰“香柏,曰乌节,曰早稻,曰晚稻,曰白粘,曰红粘,曰早禾。” 糯亦有七:曰“鹁鸠,曰银丝,曰泥糯,曰鱼包,曰饭糯,曰红糯,曰香糯。”
黍 俗名粟米
稷 俗名明禾
麦 :有大小二种,又有荞麦。
菽 俗名豆,有黄、黑二种。又菉豆、蚕豆、皂角豆、龙爪豆、虎斑豆之类。
山薯 即山药
蓣 有二种:曰“旱蓣” ,曰“水蓣。”
芝蔴《蔬属》。
萝卜 有红、白二种,又有胡萝卜。
藤菜 按《通志》“一名紫果。” 东坡诗:“可以敌莼羹。” 生菜 形似莴苣。
菠菱 出西域种
苦荬 即采芑。解虫毒。芹 一名“水英。”
笋 竹种不一,有灵岩猫竹、黄竹、苦竹、金竹、猪蹄笋数种。
莙荙 汁可洗衣
瓮菜 种水口
菌 :有香菌、红白菌数种。
珍珠 、西瓜 、斑瓜
青瓜 王瓜 。甜瓜。
水瓜 、冬瓜 、《苦瓜》
稍瓜 葫芦
果属
香橼 色黄味香
樱桃 一名仓桃
莲蓬 、杨梅 、桃。
《李 石榴 》:有红、白二色。
芭蕉 :有红、绿二种。
枇杷 、《白果 》《镟锥》
《米锥 》芡 ,即鸡头菱也。
橙 香者为贵
柚 有红白二种
橘 、梅 、梨
栗 、柿 、杏。
竹属
筋竹 至坚,利可为矛。
猫竹 大者可屋,嫩者可纸。
苦竹 节疏体劲可代枪。
箭干竹 :节密,肉厚。
木属
杉木 、《柏木 》《槐木》
《樟木 》《柳木 》《枫木》
《枣木 》,《梨木 》。《榕木》。
羊矢木 、山桃 、《冻青木》
桐木
禽属
燕 鹭 《野鸡》。
竹鸡 、斑鸠 、鹧鸪
《喜鹊 》:《杜鹃 》·《画眉》。
野鸭 《黄莺 》《山鹊》。
《啄木 鸦 》。《子规》。
黄鹂
兽属
虎 、豺 、豹。
狼 :狐 猴,
猿 、鹿 、獐。
麂 ,《兔 鼠》
虫属
乌蛇 ,出藤县,浸酒可治风。
乌梢 箭。干 壁虎。
笋箨斑 ,鸡冠 青竹标。
蜘蛛 、蜈蚣 蚊。
蝇 :《螳螂 蝉》。
蟋蟀 、《萤 蚁》
《蝴蝶 蜻蜓 》。《蚯蚓》
虾蟆
鳞属
鲭鱼 胆可为眼药
鳝鱼 链焦 鳅鱼。
黄尾 草尾 草鱼
䱐鱼 斑鱼 金鲤石属。
青石 、白石 。磨刀石。
药属
桂皮 、桔梗 、决明子。
荆芥 、苦参 、益母草。
萆麻子 、巴豆 、《五倍子》。
柴胡 、木通 、金银花
良姜 、地黄 、半夏。
薄荷 、紫苏 、青皮
山椒 、葛根 、皂角
枫乳 槐花 。《天门冬》。
史君子 。黄芩 。马鞭草。
猪腰子 、《五加皮》
货属
葛布 、《苎麻布 》。《青麻布》。
青布 、竹簟 、竹笼
“桂酒 ” 、“豆酒 ” 、“黄酒。”
水白酒 、《竹叶酒 、蜜》
棕 茶 面。
鲊 粉 、醋。
酱 笋果
桂林府古迹考 府志
[编辑]本府。〈临桂县附郭。〉
子城 在漓江西。周三里十八步,高一丈二尺。唐李靖筑,有门四:南曰腾仙,东曰东江,西旧揭“静江” 军额,西南曰顺庆,旧揭“桂州” 额。见《风土记》。古外城 周三十里,高三丈二尺。唐蔡袭筑,有门八:曰怀威,曰肃清,曰朝京,即夹城之一门也。曰龙堂,曰阳亭,曰通波,曰伏波,曰洗马。今遗址尚存。
夹城 在外城之北,周六七里。唐光启中,都督陈环筑“独秀峰” 及今谓“桂岭” ,皆在此城之中。廛市亦盛,大略包山并江以为固。遗址今多不存。汉城 在临桂县,遗址尚存。
外城 方六里,宋余靖平侬寇后筑。有门六:南曰宁远,北曰迎恩,西二曰平秩,曰利正,东二曰行春,其一即子城之东江门也。王安石有《记》。榕树门 即古南门,在总府东、府学前。杨基诗“榕树城门却倒垂” ,即此也。相传为唐时所筑。门上植榕一株,岁久根蒂生,跨门外,盘错至地,若天成焉,因得今名。元至正间,其树忽憔悴,平章唐元公祭之,旬馀,枝叶复茂,人以为异。明洪武十八年屠城,凡旧南城皆毁,惟此门至今独存。按《通志》:“郡人祀关壮缪侯于上。”
废“始安郡基 ” 在桂林府学。
蒙古字学 在字民坊。宋延祐丁巳,总管梁国栋以廨为学,设教授、学正各一员,明罢之。“宣成书院 ” 额宋理宗御书。在桂林县学。按:明
《一统志》:“在府治北。” 宋景定间,经略朱祀孙以、张栻、吕祖谦俱尝游此,因请于朝祀之。理宗书额赐焉,盖合二公之谥以为名。洪武初,以其地为临桂县学。正统间,复建于学之西。
废贡院 按《通志》:即旧学地,居腾仙门之西南,鲍同有记。
靖江王宫室 在府东城内。明洪武三年建,封其兄南昌王之子朱文正。
皇清康熙二十年,改为“贡院。”
颜延之故宅 ,在独秀山下,又有“读书亭” ,后为“兴福寺” ,今废。
宋之问故宅 ,在府城南二里,即元山观,后名真山观。按柳开《元山观记》以为之问左迁,爱其清致,卜为轩榭。之问殁,夫人孙氏以为观。后五十馀年,夫人族弟仓部郎中成来为御史,命开作记,大略如此。
赵观文故宅 ,在石城西,旧址为临桂县学。虞使君故宅 ,在雉山下。虞讳沇,字叔子,管守雷州,盖北客也,避地于此。桂人东方彦以其地畀之卜筑。尚书孙觌诗有“万山环立,二水交流” 之句,一时士大夫留题甚众,如副使陈兖、经略李弥大、枢密路允迪,酬唱凡四篇。考诗意,则虞氏已北归,而茅庐尚存。后为榛莽地,仍主于陈矣。
漱玉亭 在龙岩后,宋守黄仲建,以岩泉琤。如漱玉,故名。
超然亭 在西峰,今废。按《通志》,折彦质诗有“叠峰断续天容缺,高喦萦纡地势悭” 之句。
拱北亭 《府志》无。按《明一统志》,“在府城都司后,景泰五年建。”
诸葛亭 在宝积山绝顶,或曰“珠合。” 明都指挥使耿良建,塑武侯像于中,所据最高。桂城之景,一览可尽。明成化二十一年,太监刘昶重修。仰高亭 旧楼祀关侯,在府学南榕树门上。明正德间,御史张钺题为“应奎楼。” 嘉靖四年,御史谢汝仪与提学佥事唐胄改今名。
朝阳亭 在水月洞上。宋乾道间,僧了元建,张孝祥《记》。
梅雪亭 在府园中。宋韩廷玉建,张南轩扁今名。
拱极亭 旧名“粤亭” ,在叠彩岩石洞之北,久废。至元丁丑,宪司经历郭思诚仍故复构。明正德间,太监傅伦复建,宗玺《记》。
望江亭 在风峒山叠彩楼右。太监傅伦建。有诗:“山色拂云青,溪光照空碧。构亭倚风峒,超然意自适。惟有江南趣,怪石生奇特。公暇一披图,万物皆默默。” 杨铨诗:“亭开半山青,伫看一江碧。云水相萦涵,鱼鸢各自适。明眸纵遐观,徐步立孤特。宇宙春茫茫,欲语成默默。” 刘颖诗:“长天莹如蓝,大江静澄碧。迥若元化初,杳” 然众心适。周览际八荒,俯视藐孤特。欲语无是人,云归山默默。
訾家洲亭 在城东二里。唐元和十二年,御史中丞裴行立建,柳宗元《记》。
南熏亭 在府城北虞山之左。宋张栻建。杨铨诗:“春郊积雨霁,日夕山气佳。揽衣撷芳芷,陈词在重华。寂寂凤鸟声,盈盈桃李花。韶音间稀歇,空洞临水涯。隔叶鸣黄鹂,大泽生龙蛇。九疑望巉绝,苍梧云正赊。僻壤遇神化,六合千载家。风气蔼文物,雨露深桑麻。腐儒谬行役,系处真匏瓜。良材竟何济,率物身且遐。临夏问豺狼,焉能化虫沙。举目瞻北辰,日月行西斜。陟亭上高峰,贯月随虚槎。南风一时发,聊解吾民嗟。” 按《明一统志》,亭后毁于兵,元平章也儿吉尼重建。怡云亭 在龙隐岩左。成化庚子,御史戴中、梅江副总兵白玉建,久废。正德壬辰,御史舒晟重建。
禊亭 在雉山之下。宋经略使张南轩建。有《诗》:“一曲清江正可怜,隔江新竹露涓涓。好风吹我曲肱梦,起看飞云渡碧天。” 今废,故址尚存。瑞莲亭 在医学西院。廉访司经历郭思诚建。至元乙亥,学前莲池开,有并头者,因以名亭。烂柯亭 旧在隐山棋盘洞前,今废。
阳亭 旧在阳城,瞰阳江,今废。南轩《仲春过阳亭》诗:“亭古危临岸,林幽巧近城。烟容随雨住,花片著溪清。春色已如许,客怀谁与倾。亭前几株树,满意欲敷荣。”
桂林馆 在府治西。汪应辰记。
谯楼 在阳桥北大街中。
储书楼 在府城西南隅,“桂林书院后。”
逍遥楼 在府城东。《寰宇记》云:“轩楹重叠𫖯望。”
山川。唐考功郎王俊《登楼》诗云:“胜日登楼望,山川一半春。” 即此也。颜鲁公大书“逍遥楼” 三字,石刻尚存,旧在城东路。中元乙亥,宪司经历李思诚命录事段尧移其楼前楹。平章也儿吉尼《新城》牌亦在楼下。洪武三十年,为风雨所坏,后复于故基。元宪副伯秃鲁丁诗:“身世云霄上,飘然思不穷。晴山排翠闼,暮霭閟琳” 宫。牧笛残云外,渔歌落照中。《蓬莱》凝望眼,隐隐海霞红。
湘南楼 在东江门上,宋李彦弼记。
南楼 在转运使便厅前。宋张栻《记》。
叠彩楼 在风峒山,去城北二、三里许。
明远楼 按《明一统志》:在府治,元建,虞集作记。五咏堂 在读书岩下,观察使李昌夔建,今废,基尚存。按《明一统志》在独秀山前。以刘宋颜延之有《五君咏》,故名。宋守孙览有记。
安乐堂 在城东,盖元时所置,以疗病军者。内设司病官并医士,岁给官价买药修制。凡军有疾,皆医治于内。
八桂堂 按《明一统志》:“在府治,宋守范成大建,李彦弼有记。”
平易堂 清简堂 “按《明一统志》” :“俱在府治。”
雪观 在城上东北隅,今废。宋长卿有记。无倦斋 在经略使厅事西,今废。张南轩有记。马王台 ,在叠彩山顶,五代马賨建,遗址尚存。独秀台 ,在城上府治西北。
熙春台 旧在《八桂台》后。
望月台 旧在《訾家洲》。以上四台,今废。
圆通阁 ,在东江门外,今为“观音堂。”
青萝阁 在雉山寺。宋孙觌诗:“蛮村避谤三年过,野寺寻僧半日闲。小树吹香花漠漠,断崖漱碧水潺潺。桄榔树底秋声满,柏子烟中午梦还。便拟买舟随钓叟,一蓑烟雨系苍湾。”
藏圭阁 “旧在宣成书院” ,今废。
沦漪阁 按《明一统志》:在府城南。宋陶弼诗:“谈笑沦漪阁,藤花竹叶间。易醒江上酒,难画雨中山。”
棠阴阁 按《明一统志》“在府城上。”
泛渌阁 按“《明一统志》在府治。”
奎文阁 按《明一统志》:“在府学后,元时建。” 石棋坪 在隐山朝阳洞内。孙抗诗“片石充棋局” ,即此也。
《仙人迹 》一在刘仙岩,一在伏波岩。
兴安县
兴安古城 在县治西北隅,址尚存。县东二里亦有古城。柳子厚《全义县北门记》即此地也。今居民亦以“全义” 名坊。又县北三十里,亦有古城,曰上城、东城、西城、北城,今莫知所始。
秦城 在县西,周四十里。旁有秦王庙,盖始皇二十三年筑,以限越者。今城废庙存。曹辅诗:“海穷山尽尚南征,髀肉消残只自惊。回首长安八千里,此中那得有秦城。”
临源城 在县南乡廖仙井旁,遗址尚存。黄城 在县西五十里,遗址尚存。
唐承裕宅 在县北。五代时,承裕避地,因家于此。旧有山市数十家,里人呼其处为“唐家宅。” 清风亭 在县西三里桥侧。
听松轩 在城中
素位轩 在县治内,知县周凤翔建,解缙《记》。灵川县
灵川旧县治 ,在县东南五里,今为民居。旧学基 在县西吕仙山东。至元二十一年,迁于县南大象山之西。至元二十九年,复徙今地。银江马站 旧名东江站,在县东。元至元间,镇南王征交趾所设者。今半为民居,半为学舍。梳流亭 ,在滑石铺十里。按《通志》,今圮。
阳朔县
阳朔古城 在县西十五里。父老传云,“农隙时,尝教阅民兵于此。” 今废。
古乐州城 在县南二十里白面村山下。唐武德间,置乐州于此。今迁于平乐。
古归义县 ,在县西十五里。
坝州古城 ,按《县志》:“在县西十五里,乡民农隙常教阅其中。”
旧儒学 按《县志》,“隋唐及宋初皆在县西独秀山下” ,即今俗呼学宅是也。
白竹寨巡司 按《县志》,“在县西二十五里,嘉靖四十五年裁。”
旧古祚驿 在县北十里古祚堡。明洪武间,知县韩政甫建。正统二年,知县万霁迁分司左。新林驿 在县南十五里独秀岩之后。相传分
隶归义县。《贞观》初,并入阳朔。寻裁。
葡萄驿 按《县志》“在县北四十里,明洪武二年建,正统二年裁。” 即今葡萄墟是也。
河泊所 按《县志》,“在县东二里,明洪武十四年设,寻裁。”
金鳌洲 按《县志》,即东洲,在县治对江,即学前。一字文星案:其形似金鳌,因以名洲。
唐曹邺宅 在县北一里。详《读书岩》。
曹公书院 曹祠部故宅,在县治北鹿山下,后即故址建立书院,寻废为“慈光寺。”
文昌阁 按“《明一统志》,在县西,元时建。”
鉴山阁 在县南一里许。
读书楼 按《通志》:“在黉宫左,今废。” 按《明一统志》:“即万云亭遗址,明洪武间建。”
凌虚亭 按《通志》,在县治北溪边。
仙人亭 在都满村孨山头,旧有仙人亭,亭内列石桌。唐时刘道人尝于石桌弹琴,后仙去。曹邺有《听琴》诗云:“曾于清海独闻蝉,又向空庭夜听泉。不似斋头人静处,秋声长在七条弦。” 仙人棋 ,在棋岩山。相传仙人尝对局手谈。今岩内犹置棋盘,有棋子可奕。徐祯卿尝言:“仙人好博奕,时下幽岩中一片苍苔石,落花长” 自红。蜻蚨泉 ,在北极宫旁。故老传云:“明万历间,蜻蚨涌出,流于溪石之上。” 如淳曰:“钱乃财源,利于民也。” 宿老云:“为丰登之兆。” 其后果应。
锣鼓石 在思明里古罗山下有石鼓山,高数百丈,中少纡。又有石锣山,壁立云端,每阴雨则闻山中有锣鼓声。山上有“西南彝莫氏墓。” 《永宁州》。
古田古城 ,在州南三十里。父老传云:“四山湾抱,若城垒然” ,因名。
永福县
理定废县 在县境。陈兴安县,隋省理定,乃唐复置也。宋迁治于青音驿。元迁治于权塘驿。明省入,置永福。
王世则宅 在县凤巢山之阳,详凤巢山下。陶澄故宅 按《县志》,在龙溪村,遗址尚存。七贤书院 按《县志》,在锦桥里星江洞。相传宋进士七人,一时皆登显宦,遗址尚存。
秧清书舍 按《县志》,在马芒山下。
西园 按《县志》,邑人张守约建,在城外西隅。月山岩 按《县志》,在锦桥里罗锦墟。
甘泉 按《县志》:“在东郊外,泉水清沁甘美,烹茗香味独异。旧有甘泉亭遗址尚存。”
状元井 按《县志》“在儒学前。水清味美,为邑城风水攸关。常须疏通,勿使淤塞。”
李公马蹄迹 按《县志》在毛峒里马潭庙河畔石上,今蹄迹尚存。
凤山玉液 按《县志》:“隋大业间,双凤来巢山上,宋初复至,事闻于朝,凿巢下石,得美玉,遂成液池,至今莹润不竭。”
《鹤沼金莲 》按《县志》“在县西城外。旧传池产黄边莲,花时有双鹤来栖,人以为瑞。”
文明塔 按《县志》“在县西南五里镇县水口,邑人张守约刱建。”
义宁县
屐齿痕 在县智惠江口石矶上。江口有英显公之庙,石矶高丈馀,长阔各五、六尺,其上平坦莹洁,屐痕宛然可观。
全州
越王城 ,按《通志》:在州西南。吴交州刺史赖恭兵出零陵,憩越城以却步骘,即此。《水经》云:湘水南五十里谓之始峤,为越城岭云。按《明一统志》,在兴安县越城岭西南。
零陵郡故城 ,在州北七十八里,今全州三十里,地名“梅潭” ,城址壕堑尚存。
湘源县城 ,在郡西七里。天福四年改名“青湘” ,周显德三年迁于城内,即今柘桥旧城。
洮阳县城 ,在州北三十五里。汉属零陵,隋开皇九年废,今改“州滩。”
清湘县 在零陵郡城北。明洪武九年省之,今“长盈仓” 即其址也。
“背山亭 ” 在州治旁。
甲亭 在湘山岭,城西二里许。
欣欣亭 按《通志》,“宋李天异有诗三首,今废。” 静观亭 在育德亭左。
咏归亭 在柳山育德亭上。按《明一统志》有清湘书院,在北二里。宋守林岊因柳开读书之地,筑室馆上。后守程渝请赐额,赵必愿增大之。魏了翁“记。” 明永乐间重修,又创讲堂及育德、咏归、杏坛、有本四亭,为士子游息之所。
熙熙亭 在率性堂右,宋嘉定郡守林岊建。又有“晚静亭” ,在莲池上。
《秋高亭 》在柳山阳。
濯缨亭 在盘石。按《明一统志》在州西。宋折彦质诗:“澄练正萦槛,高屏近拥门。偏宜云惨淡,更好月黄昏。”
《有本亭 》在柳山中。
露胜亭 在湘山半峰间,全之最佳处。明正德甲戌,郡守顾璘建。
甲峰亭 在学明伦堂后,宋王禹偁建。
寸月亭 在学左。张矿诗:“石梯百折云气间,髯龙飞舞松声寒。高堂虚迥庭草绿,一池天影浮琅玕。山中寸月在何许,人指江湾浅浅处。更无圆缺任阴晴,炯炯孤光自朝暮。”
俟贤亭 在柳山之阳。光莹高爽,石壁巉岩。明正德间,郡守顾璘修建。有诗:“古人不可作,高亭难复俟。赭衣供弁税,寂寞循良事。白日照闾阎,凭高堕清泪。春风杂花底,何因见驯雉。”
朝京馆 在州城北十里。宝祐五年,郡守梁均建,赵希《记》。
“桂山草堂 ” :在桂山之麓。明弘治六年,宗室静庵规聪建。
夫子燕居堂 旧在柳山,宋郡守赵必愿建。元初毁于兵,明州守韩忠复建。
率性堂 在柳侯祠后。其地高厂三面,远眺数里,此山水之极佳处也。宋守赵必愿建。
双松堂 在州治中。黄山谷诗:“文殊堂下松,永日如鸣琴。我登双松堂,时步双松阴。中有寂寞人,安禅无古今。”
《读书堂 》《在柳山》之阳。
楚南伟观楼 又名高秋楼,宋陈岘建,有诗:“平生足迹穷遐陬,一览寰宇湘南州。西楼悬崖玉溪曲,南望耿极苍梧愁。夹崖牢落孰慰意,千峰倒影三江流。千里脉络兹要地,志趣端与江山投。群峰四绕立碧玉,辉映林薄如雕镂。龙蟠虎骤互起伏,天作地涌非凡俦。蛟蚌依约半洲渚,远明天霁来归舟。湖南素号清绝地,一旦呈露如神谋。作成奇英易旧观,俗化遂与邹鲁侔。寄语后来牧民者,共保佳致遗千秋。” 《柳开》诗:“洗尽蛮烟几案空,登临直见楚山雄。坐当鸿鹄高飞处,身在乾坤灏气中。木落有情瞻北阙,霜轻无梦入西风。凭栏自是蓬瀛客,独对潇湘兴未穷。” 湘门楼 即州城南门楼,先郡守蒋季仲建,后坏,郡守彭杰重修,宋吴泰《记》。
水月楼 旧在城西二里慈恩寺傍,宋端平甲午,徙于恩德乡古雷峒,去城一十五里。
全宁楼 旧名“逍遥” ,在州学后,佥事袁凯移置于城上。
万象阁 在州境中,宋王次张有《记铭》。
背山阁 在州治之傍。杨万里记。
“碧梧台 ” 在湘山书院。《林岊记》。
璜溪书院 按《通志》:“在恩乡大田,有石刻孔圣遗像。”
明经院 按《通志》,在建乡,宋知州邓公立。盍簪亭 按《通志》,在北关外,今废。
揽翠亭 按《通志》“在镇湘门,今废。”
翠光亭 按《通志》“在能仁寺,今废。”
雩亭 按《通志》“在镇湘门外,今废。”
魁瑞亭 按《通志》,“在洮阳驿莲花池,今圮。” 升平亭 按《通志》,“在昇乡文家桥,今圮。”
聚贤亭 按《通志》“在昇乡宜湘市,今废。”
田心亭 按《通志》“在平塘” ,今废。
广济亭 按《通志》“在黄沙渡” ,今圮。
镇湘亭 按《通志》,“在宜湘渡” ,今废。
双梅堂 按《通志》“在治北。”
仁寿堂 按《通志》,“在燕堂中” ,今圮。
中和堂 按《通志》:“在厅事西” ,今废。
近民堂 按《通志》:“在厅事东” ,今废。
翔凤楼 按《通志》:“在郡学北,明天顺间佥事袁凯建,正德甲戌顾璘重建。”
镇湘楼 按《通志》:“旧名湘春楼,即郡城大南门。” 宋州守陈岘诗:“极目渺寒岭,蔚起矗云露。千岩耸翠碧,两水横练素。古寺带林薄,渔艇依野渡。” 卷烟阁 按《明一统志》,“宋守刘学裘建。” 柳开诗:“疏箔卷烟雾,明眸望泬寥。渔翁江上立,指我在丹霄。”
稽古阁 按《明一统志》“在州学。”
湘春楼 按:《明一统志》“在州治西。”
环秀堂 按《明一统志》:“在州圃中,宋王安中书额,刘岑作记。”
万桂堂 按《明一统志》“在州学东。”
依绿亭 按《明一统志》:“在州圃中。宋守陈岘诗:‘修林平沼久荒埃,招领春风一笑回,净扫莓苔分径岸,賸添桃李结亭台’。”
登春台 按《明一统志》:“在柳山侧,上有熙熙亭,宋守林岊建”
朝京馆 按《明一统志》:“在州北门外,宋守梁均建。”
宜湘馆 按《明一统志》在州东。
孝诚斋 按:“《明一统志》在州学。”
灌阳县
四友堂 在县治西隅。宋淳祐中,县令黄子成建。江万里《记》,今圮。
爱道亭 按《通志》在台山顶,今圮。
观澜亭 按《通志》“在爱道亭南” ,今圮。
皆春亭 按《通志》“在观澜亭南” ,今圮。
北亭 按:《通志》“在县北二里” ,今圮。
玉楼山亭 在县西。州守顾璘建,今废。
陵墓附 通志
[编辑]本府。〈临桂县附郭。〉
明靖江诸王墓 在府城东北尧山麓。
兴安县
宋安抚使蒋允济墓 在县南乡八十里,元都事赵元隆墓 ,在县蓝田弄山。
灵川县
宋太宰李邦彦墓 ,在县西三里。
阳朔县
晋征南将军薛翊墓 ,在县威南山下。征交趾班师,道卒,葬于此。
都督诸葛齐嚣墓 在县《白沙律郎》。
唐奉使毛公墓 ,在县护国寺东。贞观中,使交趾道卒,葬于此。
莫氏基 ,在都乐山下。五代中,窃据南丹州,莫公晟、延葚皆其后。宋时入贡,袭封银青,持节南州事。
黎氏墓 在白面寨江东一里。五代中,遁入交趾为酋长。宋初,有大校黎桓者,篡而废之,伪作其王上表,令桓代之。宋太祖封桓为王,安南为黎氏所有始此。三传二十年,为李氏所夺。至孝宗朝,李天祚奉贡,封为安南国王,八传绝嗣,而为甥陈日焜所有。至明洪武,黎季犛篡其王陈日焜而立其子颙,复弑颙而立其子。寻杀:而夺其位。
赐紫金鱼袋、朝请大夫莫知微墓 在进贤里下村。
进士诸葛文庚墓 在蜜蜂岩山背。
元达鲁花赤墓 在县治之后栗树下,有《墓碑》存。
明参议诸葛平墓 在蜜蜂岩山背。
永宁州陵墓未载无考
永福县
宋状元王世则墓 ,在县东十五里。
宋陶博士墓 在县西五里,地名“头坡” ,断碑尚存。
宋防御使李珙墓 在毛峒里,地名“舞鹅。” 土人常于地中得兵器,因不敢畊,畊则为祟。义宁县陵墓未载,无考。
全州
宋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唐承裕墓在城西官道“觉山” 铺下。
宋太监陶公墓 在升平乡安道铺。公讳崇,宝庆初因论事忤旨,黜知信州,终于全,谥“文肃。” 明太子少傅、兵部尚书张灿墓 在城西胜全山。谕祭葬。
明大学士谥“文定” 蒋冕墓 在尹家塘,谕祭葬。明少傅、户部尚书蒋昇墓 ,在城北七里桥,谕祭葬。
明工部侍郎蒋淦墓 在昇乡官道“深溪” 铺,谕祭葬。
明工部侍郎蒋曙墓 在昇乡柳铺对河。谕祭葬。
明右通政黄骥墓 在柳山之原。
明监察御史陈瑶墓 在能仁寺南。
明工部侍郎陈琬墓 在湘山寺北仁寿山阳。谕祭葬。
明赠太仆卿、前广东监察御史曹学程墓 在湴塘,谕祭葬。
明钦表“孝子” 曹正儒墓 在湴塘。
明总兵武教墓 在长乡玉桂岩之侧。
明工科都给事中海虞姚伯善墓 在湘山寺门内。《左方公》天顺间奉诏釆木岭表,道卒湘源,因葬于此。
明监察御史萧珪墓 在飞鸾桥南卸水岭。全登进士自珪始,久芜没。嘉靖戊申,知州王莹之始为立“神道碑,瘗《墓志》。”
灌阳县
明监察御史杨鏊墓 ,在丁塘,去治西十里。明监察御史李高墓 ,在绵谷庄,去治西二十里。
桂林府猺獞峒蛮考
[编辑]唐
代宗大历二年,桂州山獠反。
按《唐书代宗本纪》云云 。按《南蛮传》,“大历二年,桂州山獠叛,州陷,刺史李良遁去。”
宋
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徙抚水蛮于桂州。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 。按《蛮夷传》:“抚水州在宜州南,其酋皆蒙姓,大中祥符六年,首领指挥使蒙但挈族来归,徙于桂州。”
明
太祖洪武二十七年,平川等六十六源猺反,命湖广、广西都司讨平之。
按:《明外史土司传》:“桂林自秦置郡。明兴,改桂林府为广西布政使司治,所属内地,不当列于土司。” 然广西惟桂林与平乐、浔州、梧州未设土官,而无地无猺。獞。桂林之古田,平乐之府江,浔江之藤峡,梧州之岑溪,皆烦天兵大征而后克,卒不能尽草薙而兽猕之。设防置戍,世世为患,是不得而略焉。洪武二十七年,全州灌阳等县平川诸源猺民,聚众为乱。命湖广、广西二都司发兵讨之,擒杀千四百馀人,诸猺遁去。置灌阳守御千户所。初,灌阳县隶湖广,因广西平川等三十六源猺贼作乱,攻击县治。诏宝庆卫指挥孙宗总兵讨平之。县丞李原庆因奏灌阳去湖广远,隶广西近,遂以灌阳隶桂林府千户所。命广西都挥指同知陶瑾领兵筑城守之。
成祖永乐二年,命总兵韩观抚归化蛮。
按《明外史土司传》:“永乐二年,总兵韩观奏,‘桂、柳、浔三郡蛮寇黄田等累行劫掠,杀掳人畜。已调都指挥朱辉追剿,斩获颇多。寻蒙遣官赍敕抚安,其黄田等猺皆已向化,悉归所掳人畜。帝命观善抚恤之’。”
宣宗宣德六年,从广西都督山云请,诏流官毋轻入土司勘事。
按《明外史土司传》:“宣德六年,都督山云奏:广西左右两江,设土官衙门,大小四十九处。蛮性无常,仇杀不绝。朝廷每命臣同巡按御史三司官往理。缘诸处皆是瘴乡,兼有蛊毒,三年之间,遣官往彼,死者凡十七人,事竟不完。今同众议,凡土官衙门,军务重事径诣其处,其馀争论词讼,就附近卫所理之。” 诏从其议。
代宗景泰五年,诏总督马昂剿广西古丁等峒贼。
按《明外史土司传》:“景泰五年,苦丁等峒贼首蓝伽韦万山等,纠合诸蛮,劫掠南宁上林、武缘等处地方,镇守副总兵陈旺以闻,诏令总督马昂等剿捕之。”
孝宗弘治五年,古田贼据县作乱。
按《明外史土司传》:“初,桂林、古田獞种甚繁,最强者曰韦、曰闭,曰白,而皆并于韦。贼首韦朝威,据古田县,官窜会城,遣典史入县抚谕,贼烹食之。弘治间,大征,杀副总兵马俊、参议马𬭎等。” 按《通志》:“明初有湖北獞者,由黔中入柳桂,性剽悍。其后党类日滋,寖肆摽掠,村落之间,几无宁宇。弘治五年,贼首覃万贤等据古田” 县,都御史闵珪调兵讨之。兵至三厄,为贼所袭,副总兵马俊、参议马𬭎皆遇害。贼益骄,居民转徙,仅存城内外三十馀家。省城百里之外皆为贼垒。由桂林以南为阳朔县,由桂林以西为永福县。二邑丛冈环亘,民夷错居。阳朔、“庄头、鬼子、金宝顶诸巢,逼近府江。永福理、定边山诸堡距古田尤迩。自古田煽乱,江道为梗,二邑诸巢,无不响应。” 武宗正德十四年,官军讨古田猺,不克而罢。按《通志》:“正德十四年,先是古田贼韦朝威㐲杀总兵马俊、参议马𬭎,其后贼锋益炽,古田及永福边山灵川七都百馀里,皆其巢穴。至是巡按御史曹理、广西镇巡三司奏调军大征。时镇守太监傅伦、副总兵张祐奉” 敕调集三广汉达官军、土兵、民壮凡四万七千三百有奇,分为五大哨而进,竟莫有深入者。而浴容哨、洛清一乡平民良獞乱,洛容县竟从招抚而罢。
十五年,贼杀指挥朱铠。
按《通志》:“正德十五年,贼入近郊,杀指挥朱铠。官军征之不克,贼遂攻陷洛容县,据西乡、托定、洛斗诸村,江道多梗。”
世宗嘉靖 年,征古田猺,指挥舒松死之。用佥事茅坤策,破贼巢穴。
按《明外史土司传》:“嘉靖初,再征猺,杀指挥舒松等。时韦银豹与其宗父朝猛攻陷洛容县,还据古田,分其地为上下六里。银豹出掠,挟下六里人从行,而上六里不与焉。”
按《通志》:“嘉靖初,贼剽村聚,掠帑金,阳期令张士毅、百户曹恩俱为所害。都御史应槚命都指挥锺坤秀戍其地。时佥事茅坤备兵府江,密陈其可取状。应槚从之,因部戍土汉兵,捣其穴,破鬼子庄头等一十五巢,斩获四百馀人,贼势因之稍戢。”
九年,总兵张经议筑堡于都狼等隘,募兵守之。按《通志》:嘉靖九年,镇守总兵官张经议立都狼等各隘一十三堡,募土舍莫崎领兵守之。无何,经改官,崎亦死,兵日耗而贼愈炽矣。
十二年,平古田、兴宁蛮。
按《通志》:“嘉靖十二年,古田兴宁蛮乱,提督兵部左侍郎兼佥都御史陶谐,总兵咸宁侯仇鸾讨平之。先是古田有鲁奔、凤凰山窠廖鉴宁,兴安有富江、金盆竹窠韦朝奉等,义宁有易金岭、大竹山窠林银汉等,临桂有南乡盘银豹等,各集党羽为患,阻绝江道,剽掠乡村。镇守副总兵张经议,谓可急扑灭,后必愈肆猖獗。” 于是谐等调发防守省南丹州等目兵民讨鉴宁等,出其不意剿平之。
三十二年贼入灵川
按《通志》:“贼入灵川城,劫帑金以去。”
四十五年,贼首韦银豹等入桂林,参政黎民衷死之。
按《明外史土司传》:“嘉靖四十五年,提督吴桂芳以间遣典史廖元入上六里,抚谕之,诸獞复业者二千人。银豹度势孤请降。未几,复猖獗,尝挟其五子据凤凰、连水二寨,袭杀昭平知县魏文端,更自永福入桂林,劫布政使库,杀署事参政黎民衷,缒城而去,官军追之不及。久之,临桂、永福各县群起兵捕贼,始得贼党” 扶嫩、土婆显等三十馀人于各山寨中,而首恶犹未获。
穆宗隆庆三年,以殷正茂为都御史,巡抚广西。议征“古田八寨诸贼。”
按《明外史土司传》:“隆庆三年,朝议广西专设巡抚,推江西按察便殷正茂为佥都御史以往。正茂至,奏请剿贼,合土汉兵十万集众议。时八寨助逆,众议先剿,敕书亦有‘先平八寨,徐图古田’之语。正茂先给榜谕八寨,八寨果听命。”
按《通志》:嘉靖四十四年,𥳑俞大猷为广西总兵官,以讨贼大猷作讨贼二议,用兵三议。指陈甚悉。隆庆初,按臣朱炳如以大猷议具疏闻,上俞之。廷议征古田,非设重臣不可,因以殷正茂为巡抚,发内帑金四万供兵需。正茂至,以饷事属之方伯郭应聘,以兵事属之总兵俞大猷。二公夙有成算,遂别剿抚,定屯守,酌“兵期、度地形,分析条缕,绘图以进。” 正茂从其议。乃会督府李迁疏陈《可取状》。
四年大发兵征诸蛮平之。
按《通志》:“四年冬十一月出师,各军汛地分为七哨,以参将梁高、卢奇领兵一万三千,入屯古田,以备策应。总统总兵官俞大猷、参将王世科领军兵一万九千,由龙坑进;黄应甲领军兵一万三千二百,由三门隘进;都指挥钱凤翔领兵一万九百,由都狼进;总兵门崇文领兵九千八百,由总甫进;游击丁山领兵一万”一千四百,由思管进;都指挥董龙领兵一万二千五百,由风门进;鲁国贤领兵七千九百,由莲塘进;都司李懋元领兵七百,截永福江道;守备金策领兵二千把守怀远;守备王德茂把守融县;参将马良汇守〈阙二字。〉洛容,守备凌文明守义宁,都司张启汉把苏桥,湖广参将祝明领湖、贵兵守邻近隘道。十二月壬子朔,进攻贼巢。自初一日起至十九日止,攻破东山壁、龙口、车田、上下双塘、平江、低塘、艾寨、托江、羊径、凤凰山、良山峡、深寺、飞蛾渠、嵅龙角、思鹅、龙豆、芒、峒碑、大岩、涧水、古丹、石村、麻竹、桐壶、黄寨、西阳、担江等。又二十日起,至二十四日止,各哨渐次深入,攻破猪牢、明苦累、洛要、十皮、移马、三千、藤浪、菉里、马蝗等。又二十五日起,王隆庆五年正月初五日止。又破龙旋、四寨、石山、古城、马岭、鸭峒等,各贼败散,奔合马浪
潮水、苦利等巢,据险拒敌。正茂檄大猷亲督七哨官兵,于初六日齐起潮水,并力夹剿。贼势穷死守,矢石交击,相持半月未下。各哨官军,一面分剿扶台、马浪、苦利诸巢,一面挑选死士,乘高夺隘,于二十二夜出贼不意,乘雨透上,绝顶埋㐲。黎明贼众惊溃。山下诸兵接应攻击,各贼尽被擒斩。马浪诸巢相继俱下。自“本月二十九日起至二月十六日止,分捕搜剿碎江、合江、京境、天井、上笑、视断、利、学、理、定、南乡、丰执诸巢,古田以平,计斩贼七千四百六十六名级,俘获一千三十三名口,安抚良獞六百六十五村,牛马器械有差。” 五月癸酉,械送贼首韦银豹及其孙韦扶獞于京师。先是,主簿廖元、把总王纲用计诱斩韦朝猛,银豹料不能迯,乃诱獞人同貌者醉杀之,取其首,以己平日所戴黑猿皮帽并常所佩刀献。元等以为银豹已死,人心大快。未数日,报银豹犹在,正茂悬千金购之,檄金柱门崇文唐执中,委迁江典史张材购用獞人廖东贵及豹兄银站,设计擒之,解送京师,磔于市。
五年,古田平,以古田为永宁州。
按《明外史土司传》:“古田平乃并八寨与龙哈、咘咳为十寨,立长官司,以黄昌等为之。敕萧绅、陆云腾充土舍名目,听守御调度,更陞古田为永宁州。”
神宗万历元年,永宁贼韦《狼要》等复叛,巡抚郭应聘平之。
按《明外史土司传》:“永宁獞韦狼要与其党黄银成有隙,相仇杀。常安巡检欲穷治之,狼要遂与右江、荔浦、山湾诸獞称乱,命指挥徐民瞻兵捕之。民瞻伏兵执狼要,而诸猺大讧。总制殷正茂、巡抚郭应聘乃檄征田州向武、都康诸土兵,属参将王瑞进剿,斩廖金鉴、廖金盏、韦银花、韦狼纪等。”
按《通志》:万历元年,古田贼韦狼要叛,廖金鉴等乘机应之,围大水田堡,杀哨守千户杨继宗。边山诸巢叛者四起,据海湾,越理定,杀伤官兵。寻复与上宋托定贼袭洛容,杀其尉,势张甚。时抚臣郭应聘檄总兵李锡大征怀远,密召兵万人,分戍近地。应聘谋之宪臣吴一介曰:“阳永密迩省城,辍西师以专事于此,固不可,然缓之亦非计。今诸贼闻主帅西行,必不吾备,度诸戍卒可万人,乘其不意击之,诚便。” 遂会督臣殷正茂,属一介视师,而先事阳朔。二年春,一介分诸道兵会金宝顶,大破碎江右隘岩塘、凉境、庙门、猺山诸巢,诛首贼廖金鉴、廖金盏等,俘获一千二百五十有奇。未几,怀远贼平,一介密遣把总李英谕永福诸巢,贼弛不为备。应聘复檄李锡撤怀远之兵,潜攻永福,连破海湾、白竹、黄累、恩位及黄源、六斗诸巢,所至披靡,共俘斩一千二百四十有奇。遂议分兵屯守阳朔县金宝顶、遇龙、翠屏、伞山各堡,共戍兵三百九十四名。永福县大岭陂角堡共屯兵六百四十七名。海湾等堡屯兵二百一十名。核贼田一万一千八百一十亩给兵,且耕且守。复设哨船三十只,分番哨护,以为常。
六年,总制凌云翼等大征诸猺,大破之。
按《明外史土司传》:“六年,总制凌云翼、巡抚吴文华大征河池、咘咳、北三诸猺,斩首四万八百馀级,岭表悉平。” 。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